行为理论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行为理论

行为理论 篇1

课程报告

姓 名: 张 周 容

专 业: 英 法

班 级: 41400807

学 号: 414008070

5指导教师: 葛 静

论行为科学理论之需要层次理论

学完管理学这门课程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最触动我的就是行为科学理论。这个理论强调从人的作用、需求、动机、相互关系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其对管理活动及结果的影响,研究决定人的的行为的因素,以及如何去激励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引导成员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其主要理论学派有三种,而让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派:需要层次理论。这个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的,因而又被称为很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类: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在接下来我将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体验与感受,来讲述我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解及感悟。

这五个需要由低到高梯式排列,像金字塔一样:

(1)生理的需要,是一个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位于“金字塔”的最底部,是对食物、衣服、空气、水、住、睡眠和性的需要。它们的满足对于生存是必不可少的;(2)安全的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例如偏爱劳动安全的职业,要求有社会保险和退休金等;(3)归属和爱的需要,也称社交的需要,包括社会交往,参加某一团体或俱乐部,通过人际交往建立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4)尊重的需要,这种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例如实力、成就、优秀、自由、威望和名誉等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求实现个人聪明才智、理想与抱负。这是最高层次的一种需要。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一词加以限定:说道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指促使他的潜力得以实现的趋势,这种趋势可以说成是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任务,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自我实现能促进和丰富人的成长,趋向更大的愉快和欢乐,趋向心理上的“成就”,趋向更多的顶峰体验。

马斯洛将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归为低级的需要,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得到满足的。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得到满足的只有10%,真正能自我实现的仅占1%,且高级需要具有强大的激励力量。同时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高峰式的满足,但尚未完全消失时,高一层次的需要已开始出现并逐渐占优势,形成一个波浪式的演进过程。所以,在某一时期内,一个人可能同时受到不只一种需要的激励,其行为受到多种需要的影响。但是,在一个时期内,只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其他需要则处于从属地位,对人 的行为的影响较轻。假如社会没有基本秩序,不稳定,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么人是不可能奢望得到别人尊重的。正如同我国古代思想家管仲所说的:“仓禀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马斯洛认为,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的。当优势需要获得满足以后,它的动力作用随之减弱,高一级的需要才处于优势地位。

当然,马斯洛的这个层次顺序并非“刻板”的,少数人的优势需要出现了“跃级”。例如涉及理想、崇高的社会和价值,具有这样价值观的人会成为殉道者。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的诗即验证了这一点——“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我认为,一个人在不同的状态下做相同的事情,决定他行为的优势需要并不一定是同一层次的。对于一个饥肠辘辘的人,他看到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晚餐,他会狼吞虎咽,以此满足自己最底层的生理需要。若他成为一个功成名就的有钱人,不愁吃穿,他把进食当作人生的享乐,他会从满满一桌的佳肴感受到自己的实力、自信、自尊等等,这时,起主导作用的则是尊重的需要,而假如这时候餐桌的对面坐着的是他心爱的人,也许吃饭这件事情满足的就是他的归属和爱的需要。

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情,也很可能是出于不同的需要。同一种工作,对于一个心态很好的人,他能够在工作中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才智,全身心的投入而感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成就感,这项工作对于他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但是,假如是一个心态不好的人,竞争意识太强而把别人都当成潜在竞争者和敌人,他会将许多精力放在防止和抵御那些潜在的威胁,他工作时将会缺乏安全感,充满了紧张的情绪,工作之于他可能只是为了在社会上生存而进行的活动。这时,他的主导的需要层次就出现了“降级”。

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较低层次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但仅仅达到不愁吃穿或小康生活的水平,还不是一种充实的,能够令人心满意足的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能够促进人的进步。如果一个人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没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就会出现“衰变综合征”,最后陷入麻木,绝望和精神错乱。可见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十分重要。

高层次的需要,特别是自我实现的需求,具有强大的激励作用。

因此,我大胆的提出一个设想:如果我们能够把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所属的需要层次提升,就能更好的激发出自身的潜力。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快乐而充满意义。

不知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发自内心的热爱你所做的一件事情,你无需考虑生计,无需担心他人的看法,你认为你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个时候,你才能够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展现出聪明才智,实现理想与抱负。这时的你很幸福。

在具有启发意义的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中,同一屋檐下住着三个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都天资聪颖但是学习动机却不同。拉吉来自一个贫苦的家庭,肩负着整个家庭寄托的重任,他生活在恐惧中,害怕因为自己无法成为一个工程师而没法让家人过上好的生活;法涵则是为了实现他父亲对他寄予的希望而读书,然而他真正向往的职业是动物摄影师;兰彻与其他两人不同,他认为学习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他不在乎是否拿得到学位,亦无所谓以后能否找到好的工作能赚多少钱,他把学习当作一件提升自己的事情,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而非为了考试。他擅于打破传统思维,具有很强的创造力。期末考试的结果出来了,兰彻是第一名,而拉吉和法涵则是倒数的一、二名。

看来,当我们怀有不同的动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过程和结果可能都会不同。追求自我实现则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一件事所属的需要层次呢?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提升我们的动机的层次?

首先,应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培养统一和谐的人格和健康的自尊,能够独立自主,不受文化和环境的束缚,具有自己的人生信仰;然后,专注于我们认为重要的并且是自己热爱的工作、任务或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再者,培养民主型的性格结构,乐于与他人相处,谈吐应具有哲理性、友善和幽默感;最后,我们要学会用一种知足常乐的态度对待较低层次的需要,以便更容易进入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果一个人的追求永远只停留于物质,那么他绝对不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实现者。

试想,如果人们学会了利用提升自己的需要层次完善自己,距离自我实现者越来越接近,甚至成为了自我实现者。那么,你走到街上,看到的将会是一张张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的笑脸。

行为理论 篇2

(一) 有效市场理论的理论基础

Shleifer认为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基础由三个逐渐弱化的假设组成:

第一, 假设投资者是理性的, 可以理性评估资产价格。

第二, 即使某些投资者不是理性的, 但由于其交易具有随机性, 可以相互抵消, 不至于影响资产的价格。

第三, 即使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并非随机而具有相关性, 市场中的理性套利者也会通过无风险套利消除这种影响。

(二) 有效市场的实证检验

有效市场假说提出后, 早期经济学家在实证上得到的证据大体上对该理论支持。在弱有效市场的检验上, 股票价格大体遵循随机游走规律, 而半强有效市场的检验上, 也大体支持有效市场假说。

然而该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来受到许多质疑, 在实证上表现为:价格的过度反应;价格惯性;小公司效应;市净率效应;价格在无信息时也会反应。且大量实证发现越来越多与有效市场假说理论相悖的现象。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过度交易量异象;红利之谜;股权溢价之谜;封闭式基金之谜;IPO折价之谜;规模效应等。这些异象对有效市场理论提出质疑, 许多学者从而将心理学和行为理论与金融学结合, 以对这些异象进行解释。

二、行为金融学理论

(一) 行为金融学对决策者最基本的假设

决策者偏好倾向多样化且可变, 这种偏好常仅仅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决策者是应变的, 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过程或技术;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非最优方案。

(二) 行为金融理论的主要内容

1) 金融市场的异象研究。对金融市场数据的研究, 探求传统金融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2) 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研究。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不满足理性人假设, 他们在决策中并不遵循叶贝斯法则, 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偏误。3) 投资者群体行为研究。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表明, 投资者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会出现“羊群效应”, “聚集行为”, 这样证券价格就会出现系统性偏差。

(三) 行为金融理论对完全理性的反思

1.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第一, 代表性。指当人们进行判断时, 将所得信息与头脑中已存在的类似某种原型的概念进行比较, 当偏差较小时, 个体便迅速判断该信息很可能代表原型概念。第二, 易得性。指人们往往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易得程度来评估其出现概率, 而不是根据所有信息做出判断。第三, 过度自信。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预期的能力表现出过度的自信。第四, 框定依赖。指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依赖于所面临的决策问题的表述形式, 即尽管问题的本质相同但表述形式的差异也会导致做出不同的决策。第五, 后悔厌恶。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在犯错误后都会感到后悔, 而且后悔带来的痛苦可能比决策错误引来损失带来的痛苦程度更重。

2. 预期效用理论与实际决策行为存在偏差

第一, 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不一样。处于获利时, 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型;处于亏损时, 投资者属于风险偏好型。同时研究表明, 在可以计算的大多数情况下, 人们对所损失的东西的价值估算高出得到相同价值的两倍。第二, 决策者关心的并非决策者的财富水平, 而是相对于某一参考水平的变化量。人们在进行决策前, 通常会给决策对象设定一个参考水平, 然后依照该参考水平确定收益和损失, 决定各种可能结果的取舍。第三, 预期效用理论以客观概率为权重, 而期望理论的决策权重是主观概率的函数。

(四) 行为金融理论对完全套利假说的反思

与有效市场假说中的完全套利假定相比,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套利的力量不可能不受条件限制。各种客观因素使套利无法剔除非理性行为的影响, 即所谓的“有限套利”。

1) 套利存在风险。包括模型风险和基本因素风险、替代证券持有期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噪音交易者”风险。2) 委托代理关系对套利行为的制约。基金经理和投资者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基金经理为其利益放弃很多套利机会, 加大了价格偏离。3) 套利的现实限制。在现实证券市场中, 存在着很多的客观现实限制, 如证券交易中基本上不允许卖空;市场中存在的交易成本在市场流动性较差情况下对交易价格影响较大。

三、行为金融理论与有效市场假说的比较1.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

1) 风险态度。完全理性是风险中立;有限理性是风险厌恶和风险喜好。2) 所拥有的信息条件。完全理性是知道所有信息;有限理性是噪音。3) 对未来的预期、判断能力。完全理性对未来形成正确预期, 利用信息做出合理判断;有限理性表现为多种异象, 如过度自信等。4) 决策方式。完全理性是正确决策;有限理性是短视最大化和保守主义。

2.随机交易与羊群行为

随机交易假设认为投机者的随机交易使非理性交易者对市场不形成影响。当存在以下三条件时, 市场是有效的:大量投资者参与, 他们彼此之间的买卖决策相互独立, 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任何与证券有关的信息都以随机方式进入市场, 并且各自信息的发布相互独立;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和调整可迅即完成。

行为金融理论则认为根据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 人们并不只偶然偏离理性, 而是经常以同样的方式偏离, 羊群行为理论是对这些观点的系统总结。羊群行为是指证券市场中投资者行为一致的现象。羊群行为解释了一些证券市场中的异常现象。

3.有效套利和有限套利

有效套利假设是有效市场假说的核心命题, 表明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会使被高估的资产价格迅速回落, 同时套利者从中获利, 并将亏损的非理性投资者驱逐出去。行为金融理论认为, 现实中的套利不仅充满风险, 而且作用有限, 表明在噪音交易者风险存在的情况下, 非理性交易者实际上可以获得比理性交易者更高的收益, 非理性交易者仍然可以影响资产价格。

四、结论

有效市场假说反映了金融学家追求的理想状态, 用传统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的一些金融异象, 行为金融学则可给予相对合理的解释。两者的比较弥合了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使理论更符合现代金融市场的实际, 以期解决现代金融市场悬而未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志军.有效市场假设与行为金融理论[J].生产力研究, 2004.

[2]赵英军.行为金融理论:从现实出发的金融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

用行为塑造理论规范学生行为 篇3

①行为由行为本身的结果所塑造,即由行为表现之后个体所发生的情况而定。

②行为之后如紧接着有强化物,则该行为会被强化。

③行为之后如紧接着有处罚,则该行为也会被减弱。

④在学习的不同阶段,连续性的强化和间歇性的强化会有不同的效果。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育人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各学校的育人手段千差万别,不仅注重正面教育,而且注意惩戒作用,都制定了《学生奖励处罚条例》。在教育实践中,《学生奖励处罚条例》首先是处罚条例,多是让学生对以前做的事后悔,若要改正就要等下个学期,甚至下一学年了。其次,对于学生平时取得的小进步不能很好体现,只有学生品德进步达到一定程度才给予肯定,对学生细微的进步视而不见。我们知道每一种优良品质的形成正是靠一点点细微的进步积累而来的,由于奖励处罚条例过粗,对一些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改的同学缺少有效的处罚措施。俗话说“大盗始自偷菜起”,由于错误行为得不到弱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犯下较大错误。对一些做了好人好事的同学缺少及时的奖励,使得良好行为得不到强化,造成行为不能内化为学生素质的现象。这样的条例对学生品德培养和习惯养成帮助不大。

我校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仅重视教育手段的革新,更重视教育方法的开发,根据行为塑造理论建立了“全员、全程、全面”的制度化管理。“全员”即全体教师参与,人人都是管理者。每个班级成立由班主任、全体任课教师组成的班级管理工作委员会,每周四定期召开会议,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全程”指的是在学校常规管理中,从学生的发展着眼,关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种行为。“全面”是要求教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人格发展,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培养学生成为知识、能力、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现代“立体人”。为此,学校制定了“德育‘千分制’考核条例”。几年的教育实践证明“德育‘千分制’考核办法”是督促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前,独生子女已成为学校教育主体,部分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观,存在着缺乏法律意识、不会宽容人、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由于社会过于强调对学生权利的保护,过于追求学生的文化成绩,忽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因而学生中不少行为失范是由于学生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造成的。约翰·洛克(1632-1704)说过:“任何人做任何事,都是以这一种或那一种观点为依据,以该观点作为行动的理由;不论他运用何种手段,他都是以自己这一充分根据或并无充分依据的见解作为引导,按照这一正确或错误见解而投入他的全部行动力量。”例如笔者晚自习值班时,发现学生有无视教师存在,未经同意下位倒水的无礼貌行为,学生根本就不知道其行为是错误的;又如当学生到校忘记带作业本时,不少学生既不主动向教师解释,也不回家去取,坐等教师来问,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这件事……。这些错误行为产生的根源在于学生根本没有正确的是非观。

“德育‘千分制’考核办法”以学校校纪校规及各项管理制度等其他规定为标准,以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依据,实行量化考核。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德育总分为1000分(按10分/天×100天/学期=1000分/学期测算),采取增减分办法进行考核。每天一考核,每周一统计,期末一结算。结算结果为学期实得德育分数,若积分超过满分1000分仍以1000分计。

新生入学初各班级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学校“德育‘千分制’考核办法”,在执行该考核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对一些行为的认识,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班级标准,确定哪些行为是必须要做到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哪些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增减分各多少,把它贴在教室的后面,学生对违规的后果一清二楚,做到依法治班,有章可循。通过讨论让学生的模糊认识清晰起来,树立了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学生德育千分制的制定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执行。各班建立由班长、团支部书记、一名班委和每周轮值考核员组成的考核小组,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负责对全班同学的全面考核。每周轮值考核员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具体人数视班级人数情况而定。考核成员中班长、团支部书记、一名班委是核心考核成员,每周不变,确保考核标准的一致性。学生遵守了规则,有良好的表现或取得了进步和成绩,就立即给予奖励,每位学生每学期可以不止一次地得到奖励,这样就能使他们的良好行为得到固化,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的违规行为,马上给予相应的处罚,使他们的行为弱化,避免一错再错。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了解该怎样做才对,明白受罚是自己选择了不当行为的逻辑后果。同时,每天将考核结果及时公布,做到了“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变封闭管理为开放管理、变学校他律为学生自律,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培养、自我发展的能力。

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降低工作动机,此时动机的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人们把这种规律称为德西效应。根据德西效应,在表扬和奖励学生时,要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要避免加分成为文化成绩好的学生专利,一些学困生在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可能暂时存在困难,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如按时到校、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热爱劳动等,在这些方面获得加分。同时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特长获得奖励,如每年举行春秋两季田径运动会和各种球类比赛,使有体育才能的学生,充分发挥体育特长;每学期举办的艺术节,使有艺术才能的学生获得加分机会;还有创新大赛、技能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为各类学生搭建了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以各种方式鼓励有个性和特长的学生朝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旦驱使你去做某件事的诱因消失之后,即使有再好的意向也难以实现。班主任对于每周“千分制”得分多、进步明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对“千分制”扣分多的学生,及时询问其扣分原由,对其不良行为进行整治规范。学校把“千分制”考核结果目标分解为近期、中期和远期,千分制得分不仅与入团、入党、竞选学生会干部等挂钩,而且与每学期三好学生评比相联系,与每学年学生奖学金相联系,与学生就业相联系,对于在校表现差的学生延迟推荐就业或者不予推荐就业。因而学生十分重视自己每学期的“千分制”考核成绩,这就引导学生明确地朝着正确目标去努力。可见,我校“德育千分制考核条例”在学生优良品德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行为是态度在具体行动中的反映,行为是一个人与社会、他人乃至自己接触和沟通的必然结果,行为也是社会衡量每个人的价值的外在指标。莫泊桑说:“极细小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让你一生挣扎。”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待人有礼貌、做事守规矩、行为讲文明的高素质人才。教给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因此,以有效的方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展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是提高学生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学生德育“千分制”就是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的有效方式之一。

交往行为理论读书报告 篇4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有原创性、体系性的哲学家之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物。

由于思想庞杂而深刻,体系宏大而完备,哈贝马斯被公认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有学者把他称作“当代的黑格尔”和“ 后工业革命的最伟大的哲学家。”尤其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普遍被认定为代表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他的交往行为理论,在对交往异化的批判、实现交往行为合理化及其途径探索等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二、主要内容

《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这部著作涉及面相当广泛。这部著作中,马克斯·韦伯占据了一个更为突出的位置,哈贝马斯先比较简单地对行动与合理性概念进行规定,然后在对韦伯与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分析中详细展开了他的关于行动与合理性的思想,这些诠释的素材更加集中在哈贝马斯自己思想的观念图式上。

哈贝马斯在这本书的开篇就声称,交往行为理论既非一种元理论,也非一种借助其它手段进行的认识论的继续。交往行为理论的分析让我们联接了与社会分析相关的三种理性:一个是涉及解释学和英美分析哲学中作为论争的理性,特别是关系到相对主义的问题。如果不同文化或生活方式有他们自身内在的合理性标准,那么在何种意义上才可能按照普遍性的标准比较他们并使其服从于批评。另一个是涉及到行为理性,即如何领会人的行为中有特殊意义的性质,这触及到理解的意义问题,还触及到了当行为者本人已经为他们的行为设定了理由时,社会科学在主张更好的解释时其自身的任务问题。最后一个是关于理性的社会扩张问题,即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特有的那种合理化问题。这本书的大部分努力就是致力于此。

哈贝马斯断言:理性更多地是与运用知识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而较少地与知识有关。如果我们认为在一些情境中谈论某事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这要么是指人们表达的认识,要么是指包含认识的符号表达形式。我们说某个人理性地行动,或者说某种陈述是合理的,实际上就是说这个行为或陈述可以被有关的某些人批驳或辩护,而这恰恰就是他们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是正当的或有根有据的。我们不能像经验主义者那样,限制理性行为的范围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我们必须以“交往合理性”的概念来弥补“工具认知理性”的不足。正如哈贝马斯自己所说的,合理性意味着交往,因为只有符合与至少另一个人达成相互理解的必要条件时,某事才是合理的。

三、阅读收获

通过阅读这本著作,作为哲学领域门外汉的我,对书中提到的思想理论有了浅显的认识。

哈贝马斯在早期把交往行为看作以评议为媒介、以理解为目的的行为。交往行为的目的是达到理解,而达到理解是一个在相互认可的有效性要求的前提基础上导致认同的过程。进而,他把人的行为分为四类:一是旨在实现一种目的的行为,也就是有目的地、因果地介入客观世界的行为,称为工具性行为;二是社会集团成员根据共同价值和规范调节的行为,称为规范调节的行为;三是行为者在一个观众或社会面前表现自己主观性的行为,称为戏剧式行为;四是一种行为者个人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互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成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一致的行为,称为交往行为。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有三个有效性要求: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理论理性表达真实性,实践理性表达真诚性,审美理性表达正确性。在交往行为中,这三个同样原初的有效性要求体现了一致关联,哈贝马斯将其称之为合理性。所以,所谓交往行为合理化是一种通过语言实现的、具有主体间性的、符合一定社会规范的、在对话中完成的、能在交往者之间达成协调一致与相互理解的理性化的行为。这样理解的交往行为合理化,克服了韦伯合理化概念单纯的认识向度以及单纯的目的的工具合理性指向之局限,将本来只具有狭隘的获得真理与实现特定目的的成功手段之意义的概念,扩大为一个融真、善、美于一体的普适概念;它把理性放在人际间广泛的和相互交往的生动关系网络中考察,使理性凸现为交往关系的总和。相比于其他三种行为,交往行为在本质上更具合理性的要求,因为它符合把各种不同经验导向合理的协调和发展。

在哈贝马斯看来,真正的交往互动过程比工具型行动中包含着更多的合理性。他说:“我们有以下四个概念总结了达到理解过程的合理的结构特征,第一,行动者的三个世界关系和相应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概念;第二,命题真实、规范正确和真诚可靠的断言;第三,在合理的动机之上达成的共识,„„第四,达到理解的概念,即认为理解是对环境之共同定义的合作性协商的概念。”

四、感悟与思考

重建交往理性,实现社会合理化,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目标。哈贝马斯强调语言在交往行为中的基础地位,强调重建交往理性对克服生活世界殖民化、实现社会合理化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并将交往行为理论提升为话语伦理学和文化政治学的高度,主张用相互理解、宽容、和解的立场处理不同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人际关系、文化传统和国际关系,认为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平等和民主是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的行为准则,是理想、公正、稳定的社会秩序建立的前提条件,也是未来文明发展的方向。

哈贝马斯认为启蒙运动开创的现代性事业并未终结,人类理性并未泯灭,人类仍有逃离现代性困境的出路。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他寄希望于交往理性的重建,试图通过话语共识和民主政治来克服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实现社会合理化,构建理想的交往共同体甚至世界公民社会来整合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关系、寻找失去的价值和意义,这明显带有马托邦的色彩。正由于此,福柯称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是“交往的乌托邦”;布尔迪厄称之为“乌托邦现实主义”。关于交往行为理论中存在乌托邦因素这一点,哈贝马斯本人也不否认:如果说我还保留了一点乌托邦的话,那完全是因为我相信,民主能够揭开当今世界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的戈尔迪之结。世界末日的情绪将会消耗我们的精力,而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在这里都是无用的空话。

哈贝马斯在实践上对于“语言交往”、“生活世界”的研究有些夸大了它们的作用,但也提醒我们注意在这些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醒我们要防止金钱对“生活世界”的侵犯,克服道德滑坡和拜金主义,这样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虽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在现实中缺乏孕育之土壤,只是一种乌托邦,但哈贝马斯的“社会交往理论”是以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为核心的理论。他主张人们应该以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争端和冲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让人们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取得一致,构建社会的和谐。对于个体而言,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商品经济的市场化会使资本和商品成为衡量和主宰一切的标准。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但人际关系日益淡薄、道德滑坡。因此,我国不仅要注重经济建设的过程,同时还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公民道德的培养,所以应该使人们在平等互爱的基础上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在人类进入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不同信仰、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之间,必须实现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平等和民主,反对任何用军事的、政治的和经济的强制手段干涉别人,通过武力贯彻自己意志的做法。这样有利于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也有利于构建理想化的合理性的社会。

五、结语

“交往行为”构成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范畴。“交往行为理论”带有明显的批判性,同时又带有乌托邦色彩,但相信研究其理论对哲学领域研究帮助很大。对于我们从未深入学习哲学的学生,阅读其理论著作也帮助我们开阔眼界、开拓哲学思维。

参考文献:

浅谈交往行为理论论文 篇5

“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始终蕴含着强烈的二元对立色彩,比如理性与非理性、理性与信仰等诸多命题。”…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渗透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在翻译界,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同样成为主宰。

译者与着者之间的关系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译者永远在着者的阴影下工作。以传统的“信、达、雅”“忠实”“通顺”等翻译标准为例,就是要求译者成为隐身人,成为机械的语言工作者,完全以着者为核心,以全面而忠实地传达着者的语言与风格为目的。

这样的标准集中于对外在规则的探讨与确立,语言成了一种纯粹反映客观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镜像,译者则成为失去主体的机械的模仿者。这种理性传统使得译者片面追求“语言表达的确定性、唯一性和精确性”,希望通过设立普遍标准而使翻译规范化。这样的主客对立的研究范式使得译者处于从属地位,也使得翻译走向单纯的技巧探索。

译者与读者间之间同样是不平等的。在译者与读者的关系中,译者在翻译时除了考虑是否按照标准运用语言、忠实原着外,还要考虑他的接受群体,并依据读者的需要决定自己采用什么样的翻译方法。比如倾向于“归化”的译者考虑的是这样的译文更符合译人语的习惯,因此会帮助读者理解;而倾向于“异化”的译者是因为相信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能力。总之,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喜好口味是译者所关心的焦点所在。

这样,着者就成为译者极尽所能“尽忠”的对象,读者在译者眼里又是尽力想要讨好的对象。“戴着镣铐跳舞”是多年来翻译界对译者地位的一种认同,有些观点甚至认为这是对译者的一种赞美。而实际上,译者这种“一仆事二主”的尴尬地位是导致翻译舍本逐末、单纯追求外部标准、忽视翻译的本质与目的的根源。从根本上说,这是把翻译剥离出来作为孤立的客观对象进行研究的方法。事实上翻译不是孤立的行为,不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对话;它不是一种“主体一客体”的行为,而是“主体一主体”的行为。总之,翻译过程不是一种单纯的来料加工的.生产过程,是以人为主体的交往过程。译者作为翻译过程中联结两个主体的重要媒介,更应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人类的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通过理性去了解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这种理性传统一直以来把人从世界中剥离出来。近代的科学实证的理性至上观点更是把主体的人与生活世界分离开来,人被抽象出来作为一个思维主体,世界则是这个思维主体的认识对象,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这种理性传统在人文科学领域也泛滥已久,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问的关系也降格为主客体关系。当理性深入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那时的理性不再是一种思想方式,而变成一种无所不在的****。许多哲人意识到理性带来的暴力,于是当代西方思潮一度矫枉过正地攻击理性,并把推崇非理性、反理性认为是抗拒工具理性异化的手段。

言语行为理论新认识的论文 篇6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 语言哲学 逻辑学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哲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与突破。本文介绍了该理论产生的渊源及内容,并重,点探讨言语行为理论对逻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言哲学家对语言的认识既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又将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行为来对待,于是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一、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渊源

奥斯汀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其学生塞尔修正并发展了这一理论,使之进一步系统化、严密化。在他们之前,弗雷格、马林诺夫斯基、维特根斯坦等先驱已对该理论提出了一些思想片断。

20世纪初,哲学产生了一次根本性的“语言转向”,语言取代认识论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弗雷格首先发起此次转向,罗素继承并发展,维特根斯坦完成了这一转折和过度。“语言转向”的产生标志着英美分析哲学时代的到来,从内涵上看分析哲学指“把哲学问题置于语言领域并在分析语言手段和语言表述的基础上解决哲学问题”。从使用的分析方法上看,分析哲学又分为逻辑分析学派和日常分析学派。前者主张应发明一种其语法形式在逻辑上是完善的语言,后者则侧重分析自然语言或日常语言。这些事实都充分说明了把交际中使用的语言作为一种行为来研究的思想并非只是从奥斯汀开始的而是由来已久的。

二、言语行为理论的内容

在《如何用语词做事》中,奥斯汀首先指出,“言”就是“行”。他认为,言语是人在特定场合对特定语言的具体运用,包括运用语言的说话行为和所说的话。因此,说话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奥斯汀区分了两类不同的话语: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并用“适当与否”、“真假与否”两个评价标准来区分这两类话语。

之后,他又尝试提出言语行为理论来处理“说话就是做事”的问题。奥斯汀把作为整体的言语行为分为三个层次,即认为在说些什么时,可能以三种基本的方式在做些什么。他把这三层意义的做些什么分别称为以言表意行为、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

以言表意行为指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发出一段声音,组词成句,音义结合;以言行事行为指在完成“说什么”这一行为的同时,所表达的说话者说出这个话语的“用意”,产生的某种语力,如某人说:“出去!”这句话的同时,就实施了一个“命令”的以言行事行为:以言取效行行为指说话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自己的用意之后,在听话者身上(也可能是说话者自己)产生的一定的影响,出现的一定效果。

塞尔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修正、完善、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并利用自己设计的一套人工语言符号来来表述分析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分为话语行为、命题行为、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即:说出一串语词(语素、语句)就是实施话语行为;进行指称和谓述就是实施命题行为。做出陈述、提出问题、发出命令、做出承诺等,就是实施以言行事行为,而这种以言行事行为对听话者在行动上、思想上、信念上所产生的效果就是语效行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影响很大,被人们誉为语言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言语行为理论对逻辑发展的意义

在对语言做逻辑分析时,应当考虑语言的使用者、语境及整个背景知识因素,言语行为理论也是以其语用学内容与自然语言逻辑研究相联结,并以其理论的系统性为不完善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提供借鉴。

首先,言语行为理论改变了传统逻辑、经典逻辑的研究方向。传统逻辑、经典逻辑只研究陈述句,并只从真假角度来研究。言语行为理论用一种新的意义理论来取代长期以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真值语义论,对逻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言语行为理论扩展了逻辑学语词研究的范围。逻辑的特殊性在于它所研究的语词及由之构成的语句的特殊性。这样,从逻辑的观点看,对语词的研究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奥斯汀发现某些句子的说包含有行为动词,如愿意、许诺等,并把这些行为动词进行了分类。塞尔在奥斯汀分类的基础上做出了更合理更细致地划分。最重要的是,塞尔对语用行为句的逻辑分析研究为后来的语用逻辑研究开拓了思路。

最后,言语行为理论扩展了传统逻辑的研究范围。言语行为理论是一个综合和分析、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运用,具有一定的或然性,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语用逻辑,为用逻辑的方法解释生动的言语交际,提供了理论支持。语用推理是语用逻辑的核心概念,它对具体语境的解释力是传统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及类比推理等无法比拟的。

四、结语

行为理论 篇7

十八大报告首次专章论述生态文明, 为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重大机遇;同时, 中国有机食品市场潜力巨大, 2007年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为103亿元人民币, 到2011年年消费额已达到600多亿元, 4年增长6倍, 显示其强劲旺盛的需求。因此, 研究有机生产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理论与文献回顾

有机食品是指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有机食品技术规范的要求, 在原材料生产和产品加工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激素、化学添加剂、化学色素和防腐剂等化学物质, 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并通过有机认证, 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具体包括粮食、蔬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 个人对于某项行为的态度愈正向时, 则个人的行为意向愈强;对于某项行为的主观规范愈正向时, 同样个人的行为意向也会愈强;而当态度与主观规范愈正向且知觉行为控制愈强的话, 则个人的行为意向也会愈强。农户进行有机生产与上述因素有关。国内外关于有机生产行为的研究, 有如下几点。

农户有机生产意愿与决策方面。陈雨生等 (2009) 对北京郊区400个有机蔬菜生产农户的生产意愿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蔬菜企业实现了有机蔬菜的“真实增值”, 提高了农户有机蔬菜的生产积极性。申雅静 (2003) 在农户生产有机食品决策是经济理性的假设下, 认为农户进行有机食品生产的基本决策是经济理性, 即生产收益最大化。江永红, 马中 (2008) 在分析传统农民行为的目标基础上, 提出了一个修正后的农民行为分析框架, 将生态需要引进到农民的行为目标中来, 认为农民行为一方面受制度、收入水平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决定的外部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又受到来自生理和心理需要上的影响。

国外有机生产的研究主要在于政策方面:北美有机农业发展较早, 其产业发展、政策法规、监管体系、研究服务体系成熟配套, 既是全球有机农业的主要产地, 也是最主要的市场。为促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向有机生产方式转化, 欧盟各国针对各自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发展状况, 均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支持政策。

总之, 以上虽然探讨了生产者有机生产行为的动机, 但都没有系统的对有机生产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行总结。本文通过对国内几个典型有机农场的实际调查, 结合计划行为理论, 总结有机生产行为选择的关键影响因素, 探讨有机生产的政策建议。

二、全国典型有机农场

目前, 北京、上海、山东现代有机农场发展相对较好,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有机生产状况。以下是调研农场基本情况。

1. 北京分享收获农场。

“分享收获”社区支持农业项目, 成立于2012年, 是由清华大学博士后石嫣创建的一个致力于研究、推广社区食品安全的项目。该项目自2012年5月份启动以来, 经过1年的发展, “分享收获”目前已经在通州区西集镇马坊村拥有60亩蔬菜基地和110亩林地养殖基地, 在昌平区崔村拥有40亩的农业综合养殖基地, 在顺义区龙湾屯镇柳庄户村拥有40亩蔬菜种植基地。

2. 山东弘毅农场。

弘毅生态农场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国际著名环保作家蒋高明教授设计, 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专项经费等支持下建立的研究型试验农场, 于2006年7月18日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成立。目前, 农场总面积110亩, 90亩实验田, 20亩院子, 其中30亩是纯有机田, 其他是半有机与常规田, 全部用于各类实验。其核心思路是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 创建“低投入、零污染、高产出”农业,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上海百欧欢农场。

百欧欢有机生态农场, 前身是欧食多有机农场, 成立于2004年,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初始占地100亩, 隶属于上海百欧欢农产品有限公司, 创始人田月晈女士。农场以在地当季为原则, 100%以有机方式培育生产蔬果, 以健康环保有机为己任, 以恢复生态多样性为目标, 成为国内有机产品行业的先锋。

4. 上海多利农庄。

多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简称“多利农庄”) , 2005年成立于上海,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大团镇, 总占地面积1750亩, 总投资超过2.5亿元, 位于是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有机蔬菜种植和销售的有机农庄, 是中国最大的专业从事有机蔬菜种植和销售的企业之一, 向消费者提供最安全、天然、健康的有机蔬菜, 倡导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

三、有机农场调查总结

总结以上有机农场的经验, 结合计划行为理论, 笔者认为, 农户进行有机生产决策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有机生产的态度。

上述几个农场的发起人具有很强的有机理念, 对有机事业充满激情, 这是农场坚持和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此外, 有机生产的收益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 政策作用。

在生产过程中, 存在自然灾害风险, 为降低风险, 减小损失, 需要有相关的政策保险。此外, 对有机食品的监管与宣传也很重要。有机食品的信誉度直接影响市场需求, 这对有机食品发展前景有重要影响, 政府应加大对有机市场监管力度;通过宣传使有机食品深入人心, 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赞许, 以扩大市场需求。

3. 条件越好越有利于有机生产。

具体条件包括:资金:有机生产在前期的投入中需要大量资金, 例如大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在后期使用人工成本较高, 需要资金保证。例如上海2家农场前期基础设施为上海市政府投资, 山东弘毅农场是专项经费等支持下建立的研究型试验农场, 分享收获农场初期建设依靠贷款。

技术:由于有机食品的特殊性, 不能采用农药化肥等原料等, 有机生产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

市场:在大中型城市尤其如北京, 上海等有机食品市场需求很大, 有机食品销售的主渠道是专门店, 超市, 送货上门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中高收入人群, 开拓市场需要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人力资源:有机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工, 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 还要有经营管理人才, 以提高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

四、政策建议

社会对有机食品的巨大需求,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进行有机生产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由于农业是脆弱产业, 国家政策导向是主要推动力。国家要从整个社会系统综合考虑, 从财政、金融、法规政策等方面对有机农业生产进行支持和系统调控。社会需要营造扶持氛围, 调动社会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1. 宣传有机理念。

政府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公众大力宣传有机食品, 提高人们的有机理念, 让广大消费者认同有机食品。

2. 加强有机监管。

要加强有机认证机构监管体系的建设, 规范生产、加工和销售。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3. 财税金融支持。

具体包括税收信贷, 土地转换的补贴, 农业保险等。为鼓励有机生产, 弥补有机生产户资金不足, 需要提供贷款支持。此外, 为防范自然灾害风险, 需要农业保险政策支持。

4. 人才培训。

行为理论 篇8

关键词 经济法行为 行为范畴 经济法行为理论

一、对“行为范畴”理论的具体评析

具体评析而言,主要是从概念及内涵界定、范围描述、研究路径三个方面来开展研究的,基本情况如下:

(一)对“经济法行为”概念及内涵界定研究的评析

学界对经济法中的“行为”及其相关概念的名称及内涵在界定上还远未达成共识。

由于学界对经济法中的“行为”在名称使用上的模糊和混乱(诸如经济行为、经济法行为、经济法上的行为、经济法主体的行为、经济法律行为、经济法中的“法律行为”,等等),进而导致学者们对经济法之“行为”的具体内涵也存在诸多认识上的分歧。

评析结论:由此可见,以往经济法行为理论研究的首要难题就在于没有抽象、提炼、归纳出一个具有基本内涵或大家普遍接受的基础性概念,使得经济法论者们的讨论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或者说,以往的研究还缺乏从法理学角度并运用法学原理与方法对经济法行为范畴的深入研究,由此引致的必然结果便是:由于没有一个共同的逻辑起点和研究人口,经济法学界在理论上众说纷纭,使提炼出的行为范畴及其理论丧失了整体解释力和指导力。

评析后建议:(1)经济行为、经济法律行为、经济法中的“法律行为”等概念应当予以摒弃。(2)而经济法中的行为、经济法上的“行為”、经济法主体行为等称谓则又过于通识化,并不具有“独特”内涵,语言表述也不够精练。(3)因而建议采用学界普遍使用的“经济法行为”这个称谓来代指经济法中的行为范畴。当然,有关经济法行为概念的名称、内涵之界定的科学性还可以迸一步商榷。

(二)对“范围描述”研究的评析

针对“范围描述”,已有的理论重点塑造了经济法行为结构中最具特色的国家或政府经济干预行为(也称“干预行为”、“国家干预行为”或“经济干预行为”等)这样一个基本范畴。

以往的经济法行为理论研究都突出了“国家”或“政府”经济干预行为在经济法行为类型中的核心地位。围绕着国家或政府经济干预行为这一核心范畴,大量的观点根据“国家”或“政府”在不同领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集中就国家或政府的经济干预行为进行分析,并将该行为作为经济法中的重要行为范畴加以诠释和解读。

评析结论:(1)正面评析:衍生作用其正面价值。这种以国家或政府经济干预行为为核心的行为理论虽然存在不可忽视的弱点,但是它衍生出了“塑造独特的经济法行为理论”这样一种规模性、集体性的研究路径。而且,这一路径与强调经济法的地位、本质、宗旨和价值的研究路径是一致的。(2)反面评析:忽视市场主体行为。对国家或政府经济干预行为的过分强调却导致了经济法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忽视,而这正与多年来在经济法学的研究中偏好国家权力而忽视市场主体权利有关。

评析后建议:经济法学自产生以来,学者们大多都是立基于“国家——市场”的分析框架来认知经济法的。也就是说,无论现代经济法行为理论如何发展,始终都不能脱离对市场主体行为的关注和研究,而以往的经济法行为理论研究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二、对“研究路径”研究的评析

针对“研究路径”,在经济法之行为范畴的提炼上,主要形成了3种研究路径:(1)一是“形而上”的路径,即从法理层面直接提炼经济法行为范畴并以此为基础推演具体的经济法行为理论及类型;二是“形而下”的路径,即以现有的经济法律法规为视角对具体的经济法行为类型进行研究,进而抽象、提炼、归纳出经济法行为的基本范畴;三是在转化前两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形而中”路径,即通过对经济法上的具体行为作出类型化分析,衔接“形而上”路径关注行为理念范畴与“形而下”路径偏重制度设计的中间环节,使“返回法的形而下”得以可能。

评析结论:(1)正面评析:将经济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应当说,既有成果中已形成的研究路径至少证明了经济法行为理论与传统部门法行为理论(主要是民事法律行为理论和行政法律行为理论)之间存在的某种程度上的联系,同时也看出了经济法行为理论与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或行政法律行为理论之间的区别。(2)反面评析:较少注重结合经济法行为之多样性、独立性与类型化的典型特征去进行具体类型之提炼。

评析后建议:注重结合经济法行为之多样性、独立性与类型化的典型特征去进行具体类型之提炼。

三、 对“行为范畴”理论的总体评析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学界对经济法上的“行为”问题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讨,但由于经济法行为理论起步相对较晚,关于经济法行为范畴之体系设计的论证相对较少,即便是在经济法论者之间也是分歧多而共识少。

但从总体上看,经济法论者们在对经济法行为范畴进行提炼的过程中,都在试图寻求一种相异于民法、行政法等传统法律部门之行为理论研究路径的情结以及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或政府经济行为的一元化状况,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经济法学者正为重塑多元主体行为独立性与类型化而努力,这也是笔者认为目前“经济法行为理论”研究的趋势和正确指引。

上一篇:廉政建设工作讲话下一篇:保险公司营销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