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治观念调查

2022-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大学生法治观念调查

全国中职学生道德品行与法治观念的调查

发现一中职学生在公共道德、传统美德等道德品行方面,总体表现良好,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弘扬传统美德。

发现二 中职学生有一定法律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具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意识。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新常态,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中职学生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道德法治水平直接决定我国整体技术人才素质水平。对当前我国中职学生的道德品行、法治现状进行分析,并对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道德法治水平给出建议,对提升我国中职学生道德法治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中职学生道德法治建设越来越重视。2014年,教育部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要“养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提高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增强公民意识,依法办事,待人友善”。2016年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高中教育阶段法治目标:“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同期,我国教育界对青少年学生道德法治教育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王天元[1]针对中职学生提出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靳玉军[2]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进行理论剖析,对有效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从设置系统的法治课程、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施全方位教育、加强教师培训等提出政策建议;何金、曾克劲[3]、阳林[4]、胡棱灵[5]等对中职德育过程中如何开展法治教育进行理论探讨;许莲丽[6]在对小学、初中、中职、高中学校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总结了目前法治教育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而分析了法治教育现状背后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对策和建议。综合来看,学者对中职学生群体的道德法治教育研究并不多,尤其是定量研究较少。本文基于全国2017年的大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对中职学生道德法治现状进行多角度剖析。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基于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调查大样本数据。该调查以全国中职院校为对象,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选取437所学校,网络回收问卷52,636份,有效问卷48,499份,问卷有效率92.1%。调查样本特点如下:男生占比47.5%,女生52.5%;东部、中部、西部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40.0%、32.2%和27.8%;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及以上学生比例分别为38.2%、36.6%和25.2%;独生子女所占比例28.9%,单亲家庭比例为13.3%;农村户籍比例为79.6%,城区户籍比例20.4%;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为67.0%,母亲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比例为71.7%;从父母亲的职业来看,69.7%的孩子父亲职业为农民、工人和私营或个体经营者,比例分别为30.7%、25.0%和14.0%而70.1%的学生母亲职业为农民、工人、私营或个体经营者和目前无工作。整体来看,中职学生生源以农村和多子女家庭为主,80.0%生源来自农村,71.0%的学生来自多子女家庭,同时父母学历偏低,职业以农民、工人和私营或个体经营者为主。

本次调查问卷从道德品行和法治观念两个角度对我国中职学生状况进行观测。具体维度和指标见表1。

二、调查结果

在中职教育中开展道德法治教育是培养健康、积极向上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道德法治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思想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一)道德品行:中职学生在公共道德、传统美德等道德品行方面,总体表现良好,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弘扬传统美德

公共道德是为解决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一种普遍认可的标准,是每个公民都应该遵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九成中职学生能够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反映其在公共道德方面具有良好意识。九成的学生认为“自己即使一时不方便,也較少会选择随手乱扔垃圾”,45.0%的学生选择“从来不会因为一时方便,随手乱扔垃圾”,仅有1.3%的学生选择“经常会随手扔垃圾”。从不同性别、年级、户籍、区域等分类因素看,选择“完全不会或较少会随手乱扔垃圾”,女生(91.2%)比男生(87.6%)表现好;农村(89.7%)好于城市(88.4%);二年级学生(89.8%)比一年级和三年级及以上学生表现好;东部学生表现好于中部学生,中部学生好于西部学生。

家庭教育是中职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可代替的作用,学生心理思想态度、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都受到家庭成员的熏陶和感染。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是家庭教育重要的方面。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65名少年儿童进行的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爱干家务活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活的孩子相比,长大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活的孩子长大后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7]通过中职学生参与家务活动的情况能够反映出当前我国中职学生家庭教育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职学生帮助父母做家务比较多的学生占比达71.2%,其中47.5%的学生选择会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仅有7.1%的学生表示在家帮父母做家务较少或不做,表明中职学生在家庭中的德育表现整体较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不同性别、年级、户籍、区域等分类因素看,女生经常帮助做家务的比例(74.0%)显著高于男生(68.2%);农村学生(72.7%)好于城市(65.7%);随着年级增长,学生在融入家庭方面做得越来越好;西部学生表现好于东部学生,东部学生好于中部学生。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人安身行事的规范标准,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乘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既是传统美德的体现,也是一种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公德和美德的外在表现。调查结果显示,72.5%的中职学生经常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反映出我国中职学生能够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在别人需要时,主动伸出援手。从不同性别、年级、户籍、区域等分类因素看,女生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比例(74.4%)显著高于男生(70.3%),女生表现优于男生;城市好于农村;随着年级增长,学生的公共道德意识越来越好,高年级的表现显著好于低年级,充分说明当前中职学校在德育方面取得很好成效;东部学生表现好于西部学生,西部学生好于中部学生。

从是否是班干部来看,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道德品行方面表现显著优于非班干部;班干部学生群体从来没有乱扔垃圾、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和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比例分别为48.0%、51.3%和54.8%,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群体的比例,分别41.3%、43.6%和42.9%。从学生是否来自单亲家庭来看,来自非单亲家庭的学生行为表现总体好于来自单亲家庭学生,从来没有乱扔垃圾和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非单亲家庭比例分别为48.0%和50.8%,而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比例分别为43.4%和48.3%,从学生是否是独生子女来看,独生子女学生在公共意识上好于非独生子女学生;而在家庭融入上,非独生子女表现更好,而单亲家庭的比例分别为43.4%和48.3%,经常帮父母做家务的非独生子女占比48.7%,而独生子女的这一比例仅为44.7%,这或许与独生子女家务相对较少有关。

(二)法治观念:中职学生有一定法律意识,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具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意识

依法治国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在青少年中加强法治教育对顺利实施依法治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法治教育尤为迫切。

校规校纪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建设美好校园环境、提升学生就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遵守校规校纪是中职学生法治建设的第一步。调查显示,当前中职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整体具有良好意识,80.6%的学生认为“偶尔违反校规校纪”也是不能赞同的,但尚有3.5%的学生校规校纪意识淡薄,认为违反校规校纪不是什么大问题。从不同性别、年级、户籍、区域等分类因素看,女生认为“偶尔违反校纪是大问题”比例(83.2%)显著高于男生(77.7%),表现更好;与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的学生更加遵守校规校纪;农村以及东部地区的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表现好于城市及中西部地区的学生。

学会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利益冲突是中职学生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时,运用正确方式进行有效处理,是避免冲突恶化升级,进而造成恶性事件的关键。调查显示,45.8%的学生能够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利益冲突,维护自身利益,另有43.0%的学生会跟朋友或者老师寻求帮助,整体情况比较乐观。但是,仍有5.7%的学生选择武力解决问题,4.5%的学生选择沉默或是逃避。从不同性别、年级、户籍、区域等分类因素看,男生呈现两个极端,运用武力、沉默/逃避和恶作剧方式解决自身权益受损的比例远高于女性,同时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比例也高于女性;而女性更易于选择求助于老师或家长解决问题。城市孩子运用武力、沉默/逃避和恶作剧解决自身权益受损的比例远高于农村。年级越高,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比例越高,而求助老师的比例越低,表明随着年级增长,学生越来越独立。中部孩子更易运用武力解决问题。

从是否班干部学生身份来看,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上的表现显著优于非班干部:班干部集体中,表示不赞成“偶尔违反校纪校规不算什么大问题”的比例为65.9%,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班干部学生选择“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侵害自己权益问题”的比例为46.7%,高于非班干部。从是否是独生子女来看,獨生子女在遵守校规校纪上表现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表示不赞成“偶尔违反校纪校规不算什么大问题”的独生子女比例为66.0%,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62.7%。

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中职学校道德法治教育整体向好,绝大多数学生,道德品行表现良好,知道寻求正确的途径解决矛盾和冲突。从群体和区域上看,班干部群体的表现要好于非班干部群体,高年级的学生法律意识更强,不同家庭背景学生也有显著差异。这一方面说明中职德育成效显著,随着年级增长,学生法治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我国社会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道德法治教育水平有显著影响。

进一步搞好道德法治教育,需依据新时代中职学生呈现出的新趋势,依据中职学生自身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创新道德法治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积极树立学生模范典型人物,发扬典型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创造良好道德法制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天元.加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J].中国农村教育,2009(11):30-31.

[2]靳玉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15(4):57-60.

[3]何金,曾克劲.中职德育过程中法治教育的渗透路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6(24):82-83.

[4]阳林.基于“互联网+”的中职学校法治教育初探[J].教育科育论坛,2017(33):37-39.

[5]胡棱灵.中职院校德育中法治观念培养研究[J].法制博览,2017(6):285.

[6]许莲丽.首都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调查分析[J].北京青年研究,2016(3):61-67.

[7]殷方敏.青少年参与家务劳动意识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6(2):22-25.

作者:尹玉辉

第2篇: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一 认知前提: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于国于民意义重大

1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就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作为一个法治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将对法治的尊重和信仰内化于大学生的心中,增强他们对法治深切而热烈的信念,引导他们从法治的角度去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运用法治思维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合格的大学生,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合格的公民。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屡见不鲜,知法犯法案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大学生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对法律权威的尊崇。

2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是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重要保证

邓小平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对于大学生来说,法治观念的养成,可以促进他们提高对事物的认知与评价水平,增强他们自觉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大学生是即将走入社会的公民,他们的法治观念的强弱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存,更会直接影响自身的发展。拥有良好法治观念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有对法律自觉的认同、信任,做一个自觉遵守法纪、维护法律尊严的合格公民,就能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关系,用法治思维调整和限制自己,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快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 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法治的推进依赖于法律条文的严谨缜密和法律实施中的一视同仁,更取决于法治观念被每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而法治的建立与推进离不开法治观念的塑造与传播。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建设未来的主力军,其法律素养和法治观念直接关系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作为担负未来国家建设发展神圣使命的大学生,有什么样的法治观念,就会表现什么样的学法、知法、崇法及守法行为。不管他们今后在哪个领域工作或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具备较强法治观念的大学生就会将法律作为世俗政策的工具,而且还作为生活终极目的和意义的一部分,使国家的法治化进程更稳步、快速而持续。

二 现实关切: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不尽如人意

1 奉行权力至尊,人治思想较浓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一直奉行权力至上,强调人情关系,这一流弊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他们对权力者的侵权行为深表不满、极为痛恨,疾呼权力者的权力要加以监督和限制,可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往往信奉“权力大于法”“关系大于法”“人情大于法”,而不信奉“法律至上”,缺乏对法律的认同感、信任感和依归感,专制思想、特权情结、人情文化在学生身上打上深深烙印,他们不习惯或不愿意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而寄希望于某些权力发挥作用,一般最先想到就是托关系、找门子、拉人情、拼背景,希望学校领导出面协调,或双方私了。如学生干部体制等级森严,有的学生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有的学生以在学校谋得一官半职有治人的权力而沾沾自喜;有的在就业过程中想方设法托关系找门路;有的喊出“我爸是李刚”。这都是法治观念缺失、人治思想作怪的生动表现。

2 强调自身利益,责任意识淡化

当今大学生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但也存在过于强调维护自我权利,而不尊重、不维护他人合法权利的现象。他们强烈要求获得个人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却消极回避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们要求国家、社会、他人为其实现权利提供条件和加以保障,而在行使权利过程中,却不考虑或较少考虑是否对国家、社会、他人造成危害。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有些同学往往是个人利益至上,为维护其所谓个人权利而不惜侵害集体或他人的合法权益,而对于自己应当承担的义务模糊不清或有意回避。有的面对身边同学或好友发生违法犯罪行为时,往往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意隐瞒包庇。还有的为了谋取自身利益,不惜侵害国家、社会、他人的利益,甚至违法犯罪。

3 注重个人自由,秩序观念淡薄

现在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多少都有些被娇惯,注重个性张扬,比较自我。不少学生在法治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性,在法律选择上带有更多的自我意识,在法律运用上存在着明显的自我保护倾向。有的把法律当做是针对别人的工具和手段,而不注意以法律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希望对别人进行法治,对自己实行自由,甚至认为学习法律就是学会如何钻法律的空子。有的在口头上讲法治的重要,但对学校的校纪校规存有逆反心理甚至置之不理,认为这些制度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对迟到、旷课、考试舞弊等现象见怪不怪。有的对法纪教育漫不经心,认为只要不杀人、放火,法律又能奈我何。有的当要求解决自己的问题时,往往过于强调手续的简便和效率的快捷,而对应当遵循的程序不以为然,把公平、正义置之脑后。还有的人对助学贷款有意违约不还,为了评优评奖拉拢选票,为了当学生干部请客吃饭等现象,也都是无视公共秩序的行为。

三 路径选择:让法治观念扎根于大学生的心田

1 以深化法制教育改革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

有意识的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主要途径。目前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合二为一,实际上只是一般意义上的普法教育或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学习法律基础知识,也只是应付考试,并没有真正领会法治的内在精神,更没有将法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事实上,了解和熟悉法律知识,并不等于就能预防和远离犯罪行为,更不等于就具备了自觉的法治观念。因此,一要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在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注意发挥其它媒介和载体的重要作用。要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法律知识教学体系,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大学生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模拟法庭、旁听案件审判、参观监狱等实践活动,将知识化、社会化和生活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法律实施的公平正义,领悟法律的价值和权威,树立对法治及其前途的信心。二要培养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培养法治观念的关键是确立法律信仰。“讲清楚一定的法律知识或规则是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背景和基础,是必要的,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知识是讲不完的,目的是要树立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在教学内容上应将理解法治的价值、法治的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培育学生认可法律、亲近法律、信赖法律的积极情感,使大学生法律知识内化上升为法律信仰。三要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科学的法治观念强调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反对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的特权公民。要引导学生在主张自己权利的同时,承认、尊重他人的权利,理性平衡自由与责任、权利与义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进而塑造积极的、有责任的公民品格,自觉以法治思维对待和处理各种关系。

2 以建设校园法治文化涵养大学生法治观念

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发生在校园的有关人与事的体验与感受。大学生如果时刻以法律公民的角色置身于学校的“法律生态”之中,受到大学校园法治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就更容易引起其主体意识的觉醒而产生对法治文化的追求。因此,一要营造自由平等的人文氛围。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校园人文环境,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拥有充分的思考、判断、选择的空间,引导学生形成民主平等、权力制约、权利保障的价值理念,而这些恰恰与法治观念不谋而合。二要营造法治校园的宣传氛围。要通过校园网络、广播、报纸、宣传橱窗以及各种新媒体,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化为载体、以法律法规为内容,用人性化、艺术化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宣示依法治校的勇气和决心,以校园文化的特殊渗透力和影响力,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形成创设浓郁的氛围和坚实的平台。三要营造有规必依的管理氛围。有规必依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形成对制度的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依归感。要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依规处理,营造守规光荣、违纪可耻的浓厚氛围,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

3 以合法规范的管理行为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

法治的运行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同样,高校管理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将对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一要将法治观念渗透到学校规章制度中。要进一步完善校纪校规,特别是要注重依法制定学校管理章程。因为学校章程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和大学行为的总规范,实际上也是法的治理模式、法的精神和法律条规在大学教育中的延伸和具体化。同时,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内容要符合法治的原则和精神,让学生深切认识法律所具有的公平正义的价值,使制度和法律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二要促进管理教育行为的法治化。学生管理法治化是强化学生法治观念的重要手段。学校依法依规的管理行为、依法治校的鲜活实践和“有法可依、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是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将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对制度、法律的认同感、信任感和依赖感,进而形成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和对法治的忠实信奉。三要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合法权利。在管理过程中,不得以管理教育为借口,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要扩大大学生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鼓励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涉及对学生的奖励或惩处时,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尤其在涉及对学生的不利评价时,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并确保申诉等救济制度的畅通实施,让学生深刻体会权利的程序性和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在对合法权利的充分尊重和法治精神的彰显中,塑造和增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马振清.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民法治观念与法治能力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

[3]范光杰,杨汉国.法治视域下的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教育内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

作者:刘稳丰

第3篇:网络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途径

摘 要:网络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也应当看到网络对大学生法治观念形成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影响,应从建立国家网络媒体舆论监控体系,营造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社会环境,加强和改进学校法治观念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控能力、明辨是非能力,注重网络法治观念的培养等方面,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增强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关键词:网络;大学生;法治观念

大学生法治观念是指以大学生的法律观、法治观和法感情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观念,它是大学生在参与有关法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身认识发展的内化与积淀。法治观念是客观的法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关于法律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其主要内容包括守法观念、法律至上观念、平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民主观念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理应具备必要的法律知识和较强的法治观念。

一、应重视网络负面消息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影响

当前,网络负面消息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网络负面消息影响大学生守法观念的形成

从一些权威调查数据来看,当前高校大学生中的大多数人法治观念较强,他们自觉遵守法律规范,在自己的生活、社会交往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在心理上认同大学生守法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的守法观念还不完善,他们之所以守法,是害怕被法律惩戒,而不认同大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应当守法。大学生守法观念的形成,不仅受到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影响,还受到社会中的个体因违法而遭受惩罚产生的警示作用的影响。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当前在网络中各种法律案件的报道,对大学生的守法观念的形成发生了正面或者负面的作用。法律案件在网络报道中存在不恰当的犯罪细节描述,犯罪分子面对严惩后的死不悔改的样子,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违法犯罪产生了侥幸心理,甚至有的大学生从中学会了犯罪的一些手段和方法,显然网络负面消息催生了部分大学生犯罪的欲望,对他们守法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網络负面消息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法律的权威地位产生了怀疑

法治国家大学生的基本共识就是遵纪守法。当前,网络中传播正能量的报道,使大学生们认识到了只有凭借法律,才能正确维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认识到了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在大学阶段,非法律专业的学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法律基本常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与现代法治社会中必备的法理认识、法律精神的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大多数大学生对法治、法制、法律的认识含混不清,忽视了科学、民主、法律至上等价值观念的培养。缺乏系统的法理知识的学习和法律精神的熏陶,当前,网络负面消息的出现,也使得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一些权大于法的报道,使得一些大学生有了不正确的想法,如在现实社会中,人的权力可以超越法律,干涉法律的正常执行。由此导致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区分法治与人治,甚至对人治还抱有一丝幻想。当受到侵害时,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寻求某种社会关系的帮助。因此,网络负面消息使大学生对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的认识产生了冲击,对法律权威的地位产生了怀疑。

(三)网络负面消息的影响,使得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

作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促进公平正义等观念,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持赞同和认可态度,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完善。但是,由于受网络负面消息的影响,且大学生法治观念尚处于不完善和不成熟的阶段,所以,部分大学生还存在法律信仰缺失的问题。有部分大学生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促进公平正义等观念持有怀疑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主动维护法律权威的意识仍有欠缺,面对社会中存在的违法乱纪行为采取消极处理方式、缺少维护公平正义的勇气。这些表现实质上是法治信仰的缺失。法治信仰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大学生法治信仰的缺失,可能逐渐演变为对犯罪分子违法行为的漠视和法律虚无主义的盛行。也有部分大学生从网络负面消息中,得出结论,甚至认为资产阶级的民主才是真的民主,对当前我国的民主法治抱有不同程度的质疑。

(四)网络负面消息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对权利义务观念的理解出现偏差

权利与义务是法律的实质和核心,权利与义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世界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只有权利与义务达到统一,相互联系,互相促进,法律权利与义务才能符合法治理念,才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法治观念。

大学生基本形成了权利义务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还是有的,但理解还比较片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倾向于强化自己的权利,弱化自己的义务;弱化对方的权利、强化对方的义务。这种权利义务的偏差,事实上带有较强的利己主义色彩。但是,当前网络负面消息的存在,使大学生对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认识产生了失衡。比如说,网络媒体中报道的个别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违法乱纪,不履行相应义务的新闻,普通公民只履行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新闻,使得一些大学生将个例误认为是普遍现象,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对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认识失衡。

二、网络媒体负面消息传播对大学生法制观念影响的原因分析

针对网络媒体负面消息传播对大学生法律认知的影响,应当进行必要的分析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消减网络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法律观念教育,促进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现状不尽如人意,它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多层次的原因。从国家背景来看,政府相关部门缺乏严格的纠错把关机制,也缺少相关网络媒体立法,所以,常常导致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的盛行;从社会背景来看,虚拟网络中的负面消息反映了当今不良风气以及传统“人治”思想,这些都动摇了大学生法治观念;从高校教育方式来看,法治观念教育缺失、法治管理不到位使得学生法治观念缺少了至关重要的精神内核;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固有的生理、心理特性决定了法治观念的培育需要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想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良好的法治观念,还需对症下药,探寻培育网络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有效途径。

三、依法治國背景下网络时代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育途径

培育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是一个宏大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目标一致,方向统一,内容衔接,功能互补的教育网络模式。

(一)建立国家网络媒体舆论监控体系

当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新媒体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向大学生高效传播法律文化知识,也可以向大学生宣扬色情、暴力、恐怖等负面知识。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更应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与管控,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与过滤,对一些负面或者违法信息传播的个人和单位坚决予以处理,加大查处力度,打造法治国家的网络媒体环境。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得大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网络媒体。通过加强对法治观念的积极培育,积极宣讲法律知识,引导大学生走上健康向上的法治大道,使他们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营造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的社会环境

优化社会环境,端正社会风气,加大法律宣传力度,严格执法,规范执法,为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关注更多的是网络新媒体,喜欢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上展现自我,所以需要加强新媒体的社会舆论引导力度,加强对法制教育的积极而又全面的宣传,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网络并且不迷恋网络,能够通过新媒体平台上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案例的学习逐渐提高自身的法制意识和法制思维。同时,要发挥网络媒体行业自律协会组织的作用,出台和完善网络媒体机构从业基本行为标准,增强网络传媒机构的自律意识,加强行业的自身建设。

(三)加强和改进学校法治观念教育

当前在学校法制观念教育中,存在着强调重视法律知识掌握,而轻视法制观念培养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该丰富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首先,树立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新理念。高校教育应充分发挥网络在线教育的新优势,整合网络优秀教育资源,同时应具备全球化的眼光,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整合利用国际与国内的网络信息资源,特别是选择具有典型性、权威性和趣味性的网络信息来开拓大学生的法律知识视野,通过案例教学、典型法律案件分析,提高大学生应对法律事件的能力,使大学生法律认知的水平得到提升。其次,创新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的网络载体。高校注重巩固传统载体的同时,也要积极寻求新载体。如积极创建学校、院系、班级的微信公众平台、微博、QQ等,主动占领舆论宣传的新阵地,采取多种形式来宣传法律知识,更具体地向当代大学生传递,从而进一步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最后,建立高校网络法治教育的监督机制。积极建立校园网络舆情监管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对于微博、微信、BBS、法律专题网站等媒介平台进行有效的舆情监测和预警。

(四)提高大学生自控能力、明辨是非能力,注重网络法治观念的培养

网络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需要提高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自控能力,使大学生清楚地明白一个道理,网络的不文明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行为,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也是要受到相应惩处的。从而使大学生减少网上不良行为、杜绝网络犯罪的发生。面对海量网络信息,大学生应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应有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去伪存真的能力,理性对待各种不良信息的干扰。在网络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应当具备较强的信息抗干扰能力和信息辨识能力,这就要求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加强大学生应对网络媒体、认识网络媒体、辨别网络媒体和驾驭网络媒体的能力,使他们免受负面新闻的不良影响。因此,当代大学生应主动通过网络媒体学习法律知识,培养权利义务意识与责任意识,提升法治观念。这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自我教育形成合力,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的有效互动,使得网络舆论阵地规范有序,始终传播正能量。

四、结语

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培育,不论是对大学生本人的发展,还是对家庭、社会和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法治观念的培育与确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事情,尤其在当今网络媒体极其盛行的社会大环境下,更是需要多角度、广视角、长时间、多样化的发展历程,因此,今后还需不断地努力与开拓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詹明鹏,钟晓玲,李娜.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状况及其原因分析——基于对广州地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抽样调查[J].青年探索,2010(2).

[2]刘琳.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地位及其机制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作者:周长美 李立菊 魏连俊

第4篇:大学生法治观念分析

法治是指以民主为前提和基础,以严格依法办事为核心,以制约权力为关键的社会管理机制、社会活动方式和社会秩序状态。法治建设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却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由近年来大学生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更有恶性事件的偶尔发生便可略窥一二。

通过对周围同学的调查和相关资料的查阅我发现同学们普遍认为法律是非常重要的,提高自身法治意识对自身是非常有益的,他们希望获得法律的知识技能,认为于人于己都有好处。绝大部分同学表示自己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法律途径,大多数情况下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虽然同学们普遍认识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同学们课余研习法律的时间不多,获取法律知识的热情不是很高,对法治的理解也不够全面具体。这里面有学校知识结构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的原因;有社会文化传统和历史底蕴影响的原因;当然也有学生本身价值取向和和责任意识不强的原因。

大学生法治观念还存在对对我国法治国家建设的目标知悉不清的问题。他们虽然普遍认同法治的重要性,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寄予厚望,坚信法治社会一定能够实现,也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提出了好的建议,比如认为法治社会建设最先要解决的就是司法腐败,党和政府在建设法治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法治观念培养、法律知识的普及在法治社会中也不可忽视。但对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知道不多,具体行动更是知之甚少。

大学生是社会上知识素质较高的一个群体,承载着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与否关系着法治建设的推进进程、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关系着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否发挥更有效的作用。,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尤为重要。针对这些情况提出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学校法治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充实公共课教育中的法治教育。对学生进行引导,满足学生对法律知识渴求的期待,充分体现学校在法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加强网络法治观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在学生自我学习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的载体及宣传功能,加强法治观念的教育及普及;三是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扼杀大学生犯罪的萌芽;四是坚定不移的反腐败,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使广大学生深刻认识我们国家反腐败的决心与力度,增强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增强其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虽然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一路走来的成就与进步也是我们于目共睹的。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它,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将得到稳步的提升。

第5篇:大学生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泱泱中国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十多亿的人口靠法律约束其行为,使国家蒸蒸日上,作为神会主义建设者的大学生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为国家法制建设作出贡献 。树立法制观念我们应该做到学法,知法,用法。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生活得环境,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大国,熟知法律有利于我们生活得更好,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消除随心所欲的错误观念.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发展,有利于我们更了解社会的现状。总而言之我们生活的国家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大国,生存在这样的国家必须了解法律,学习法律

学习法律,就是要了解我国的现有法律,明确法律中要求我们的义务和权利,了解相关的执法部门和执法机构,严格要求我们的行为,要个规范我们的行为,努力履行我们应尽的职责,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学习法律还要明确法律是什么,法律的内容是什么,法律的意义是什么,法律怎样规定人的行为等等。学习法律有很多途径,我们可以组织法律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课堂教学比赛,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宣传法律知识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专业学习法律,阅读有关法律知识的书籍,我们还可以看有关法律的法制栏目和道德观察等节目,自制有关法律的电影,召开我你身边的违法行为讨论会,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学习法律。

知法,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点,党的领导是社会主要民主治建设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树立自由平等的观念,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树立公平正义的观念,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树立权利义务观念,明确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的性质,明确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的关系。

培养法律素质,实际中树立法制观念。我们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在大学阶段,我们应将学习法律知识纳入自己学习成才的规划中,进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提高到自觉意识的层面,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应积极利用假期社会实践和见习、实习、勤工助学等机会,多接触社会,使自己的知识、意识、能力在服务社会你的过程中得到升华和提升。大学生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权利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 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所有的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法律,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其次我们在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等平等,当我们权利受损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我们要重视立法公正,更要重视执法公正,保证立法到执法全面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要增强程序公正观念,重视程序方面的制度建设。

我们还是法制观念的宣传者, 要帮助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觉悟,进行法律宣传教育,帮助群众学法、知法,自觉守法,并掌握和运用好法律武器,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为了使法制宣传教育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在宣传的内容、重点及形式等方面,应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以往有些地方在法制宣传教育中,偏重于群众守法的一面,而忽视群众同违法现象作斗争的一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学法、知法,而且要激发人民群众运用法律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积极性,以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第6篇:谈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摘要】

具有必要的法律素质,法治观念,是当代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核心条件。但是,大部分的大学生法律意识却非常淡薄。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其养成学法自觉、知法完整、懂法透彻、用法正确、守法坚定、护法顽强的良好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 【引言】

如今,是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文化的发展。有了飞速的发展,不免会伴随着种种的问题。法律,便是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手段。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董舆教授通过他的法律意识调查报告显示出:“人们的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但是,接受过相对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整体法律知识水平却较低。有关人士曾对某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71%的人觉得学习《法律基础》是一门有一点点用的课程,23%的人觉得非常有用。只有极少数人觉得课程对自己丝毫没有帮助,认为自己知法,懂法且守法的人有80%,只有3%的人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法律意识,另外17%的人保持中立态度,而大学生们对自身估计往往过高,大学生对法律的不够信任,只有17%的人对法律有信心,也就是说信仰法律的人寥寥无几;只有40%的人表示会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而有60%的人持相反的意见。(注1)所以,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成了当今最迫切的任务。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一、首先,要知道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大部分的大学生在法律基础课上无法认真听讲,有一部分原因是课程的枯燥。所以,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如加入各种案例的分析,加入一些判决的视频等等。应提高法律知识的实效性,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其次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实践,在课堂上多运用辩论、模拟法庭等多种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访问监狱、旁听法庭审判等,都是加深法律知识的领悟和运用的好方法。只有大学生们有了兴趣,他才能真的自发的去了解法律知识,去学习法律,自然而然的,法治观念也就培养起来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要从其他的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对于高校来说,要突出法治观念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法治观念已经成为了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生活技能之一, 提高法律素质的关键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高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学研究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主渠道和长远措施, 帮助大学生在掌握作为一个高等受教育者应该掌握的基本法律知识之外,同时具备比其它社会群

体更高的法律意识, 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 法治观念可以直接指导于大学生对法的适用、遵守和救济,因此,高校应当提高师生对于法治观念培养的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法治观念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三、校园的氛围非常重要。大学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校的法制教育环境对大学生法制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影响。要贯彻“依法治校”、“以法育人”,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在校规校纪方面应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特别是对学生违规违纪的行为,要照章处理,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给学立“有法可依,

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依法办事”的榜样,为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要加强教师力量的建设。在大学生法制教育过程中, 教师的地位十分重要。在相同的法律意识教学内容面前,如果教师的学识渊博,法律意识较强,法律信仰坚定,授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就会深深地吸引大学生, 调动大学生自主学习法律的积极性。教师讲课的艺术真正能使学生体会到听课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话,不但教学效果好,而且听课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会迅速形成。另外, 教师的法律人格和素质也是影响大学生法律意识高低的一个因素, 教师的人格魅力总是会影响着学生对其授课的接受与理解的程度。

五、利用好高校学生社团,维护学生权益的学生社团,是在校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的社会性团体。高校社团的存在和健康发展,对促进大学生依法自治、维护学生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们通过参与社团的章程和规章制度的制定、执行和管理,熟悉了法律和规章制度并对其产生信任,从而有助于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形成依法、依章办事的良好习惯。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尤其是培养大学生通过遵守社团章程,履行其应尽的权利与义务,例如民主选举,民主自治等,可以使其形成正确的权利与义务观,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同时,会将其中的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情况及时向社团有关人员及部门反映、投诉。常此以来,大学生就会培养出自己的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利用广播、有线电视、报纸、宣传橱窗、校园网、板报等宣传媒体宣传法律知识,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全方位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法治氛围,达到良好教育效果。优化网络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让学生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对待网络问题。亲身参与不仅能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而且还能提高网络的自我教育功能。此外,还需要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净化网络环境,从源头上控制不良信息的传播,及时填补网络漏洞,增强防火墙功能,严密监控互联网入口,最大限度地剔除和限制色情、犯罪等不健康的内容和信息,努力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教育,对培养其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建设法制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是高校的一种责任,但同时它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因此,为了使大学生能够适应法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优秀人才,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注1:丁财兴,《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报告》

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2

第7篇: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时代在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制度不断向着民主化、法制化发展。不仅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而且我国也要建立成为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我们也更应该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加强法律修养,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就个人观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强保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并且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是树立正确的法律自由平等观念。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自由平等观念,深入理解法律上的自由和平等,才能合法而有效地行使各项自由和平等的权利,而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自由权是法律所赋予每个公民的,但并不是说自由就是为所欲为,任何人在行使自由权利的时候,都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所以对我们来说,在行使自由权的时候我们一方面要擅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而对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我们要知道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和公民在使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是树立正确的法律公正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法律是最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法律也才有可能真正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坚持立法公正与执法公正并重是因为立法公正是执法公正的前提,如果连立法都很不公正,那执法就很难做到公正;执法公正是法律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并重就是要求我们增强程序公正观念,重视程序方面的制度建设。在生活中大学生必须维护公益、摒弃邪恶、弘扬正气、克服己欲、排除私利,学会坚持合法合理原则、平等对待原则、及时高效原则、程序公正原则,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四是树立正确的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的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权力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没有绝对的权利和绝对的义务。我们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应有的义务。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我们可以享有,但是不能超过法律所规定的边缘,否则就是挑战法律的权威。享有权利的同时我们还得积极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积极奉献自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从全局出发。作为大学生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发展目标增强自身素质,全面正确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依靠人民,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考虑大局。

六是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法律修养。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知法、学法、懂法,当我们的正当权益遭受侵犯的时候我们应该用法律知识来捍卫自己,也可以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消除不公的风气,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气氛,使人人都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不只是我们说了就可以实现的,还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实际行动,共同投身法治社会的建设,这是每个公民都应尽的义务。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国家未来的希望,我们更应该把法治观念深入心底,这对我们的社会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可以引导人民朝着法律化的方向发展,做到人人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行为,共创美好社会。

第8篇:大学生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关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关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权利义务观念等基本观念,养成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的习惯。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性质和特征,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家庭都有一套家规,家才会和谐。每个国家也有规矩,那就是法律。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法律规定了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享有的权利与履行的义务,并且是我们的权利得以实现的最有力的保障。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呢?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江泽民指出,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胡锦涛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应该紧紧记住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性,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应该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培养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等途径,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从法律的角度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思维习惯。

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一个对法律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不可能形成法律思维方式。法律知识通常包括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和法律原理方面的知识,这两部分法律知识对于培养法律思维方式都很重要。只有既了解法律、法规在某个问题上的具体规定,又了解法律的原理、原则,才能更好地领会法律精神,养成法律思维,并运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各种法律问题。

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方法构成法律思维的基本要素,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我们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应当指出,大学生有必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将越来越广泛,人们面临的法律事务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既对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供了良好条件。

最后,大学生应该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国家角度来说,应当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消除损害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因素。例如,要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保证法律的科学性、合理性;改善法律实施的状况,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大学生应当通过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深入理解法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精神,从而树立起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信仰。

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大学生在自己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其他人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要宣传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帮助人们彻底根除“权大于法”、“要人治不要法治”等封建残余思想,宣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优越性,使人们了解、熟悉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从而推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良好风尚。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违法犯罪行为既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也是对法律权威的蔑视。大学生不仅要有守法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我们要在保护好自己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应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从根本上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打心底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月23日下午1点10分,在北京动物园的熊山,两只黑熊突然口吐白沫,倒在地上,来回翻滚,口中发出“嗷嗷”的惨叫。同时,水泥地上冒起一股股白烟。围观的人群一阵骚动,一名手拎食品袋、戴着眼镜的男青年急匆匆地挤出人群向熊山外溜去。在附近巡逻的动物园派出所民警、工作人员和在场群众的围追堵截下,这名男青年被抓住,带回了派出所。

肇事者的身份很快就被弄清,他就是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四学生刘海洋。据交代,为了证实“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强”这句话是否正确,他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5只北京动物园饲 邪恶的”好奇心“

当年仅21岁、已通过了研究生考试的刘海洋走进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拘留所的时候,虽然痛哭流涕地自称后悔莫及,但他这种骇人听闻、严重触犯法律的行为,仍然带来了很多人的震惊和愤怒,不仅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也毁了自己的学业和前程。

经警方审查,刘海洋系北京人。1998年,他幸运地考入了清华大学电机系,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已经通过了学校研究生考试。

对于为什么要残害动物,刘海洋说:“我曾经从书中看到过熊的嗅觉敏感,分辨东西能力特别强。但人们又总说‘笨狗熊’,所以我就想验证一下狗熊到底笨不笨。”

这种解释实在令人惊诧,但却基本是事实。

这了满足自己邪恶的“好奇心”,今年1月29日,刘海洋用事先准备好的一瓶饮料兑上从学校实验室偷到宿舍的火碱来到了动物园。他假意投喂黑熊并将掺有火碱的饮料倒向正在与游客戏耍的黑熊,看到黑熊被烧得满地打滚,嗷嗷乱叫。侥幸逃脱的刘海洋并没有感到满足,而是昧着良心又酝酿着下一次罪恶行动。

在事情发生的前一天中午,刘海洋用一个白色纸袋装着两瓶饮料和一个平时喝水用的500毫升硬塑料杯,从一家化工商店花8元钱买了一瓶硫酸,分别兑进了随身携带的饮料和塑料水杯内,而后乘公共汽车来到了动物园,又一次实施了他残害动物的罪恶行径。

北京动物园副园长王保强十分气愤地对前来采访的媒体介绍,北京动物园先后有3只黑熊,1只马熊和1只棕熊受到了刘海洋所泼的火碱或硫酸的残害。这5只熊有的嘴被烧坏,进食困难;有的四肢被烧,无法行走;有的前胸、背部、臀部被烧坏,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

“受伤的那只黑熊伤势最重。它已被硫酸烧得双目失明,舌面整个被灼伤,黏膜脱落,口腔及上腭被烧坏,而且喉部和气管都有可能也被烧坏了。”北京动物园熊山饲养员陈青山流着泪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记者说,“这只熊是我看着长起来的,它可是我们动物园里最好的1只公种熊,担负着为黑熊家族传宗接代的任务。但现在这只黑熊生死未卜,医务人员一直对它实施全力抢救。”

据北京动物园方面介绍,他们一共饲养了14只熊,其中有6只为黑熊,其余为棕熊和马熊,这3种熊已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国际一级保护动物。

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引起了全社会的震惊。为什么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竟然将罪恶的黑手伸向无辜的动物?是心智上的残缺还是另有内幕和原因?

知识和缺失

刘海洋事件带给社会和很多正直善良的人们一种警惕:一度被誉为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刘海洋的罪恶举动仅仅是偶然的丧失理智吗?

刘海洋由一个普通的在校大学生一夜“成名”,成为一个被媒体和公众关注焦点人物。人们从对动物的爱心一直追溯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甚至当代大学生心理成长、单亲家庭的利弊等相关的话题都热得烫手,网上甚至还有很多人在讨论是否应该对他施以酷刑。

很多人认为刘海洋是大学生之耻,尤其是清华这样一个名牌学校的学生,竟然连起码的知识、常识和爱心都不具备,固然是他自身存在问题,但是老师、家长、学校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教育问题又一次被凸现,人性教育,保护环境,人与自然等等命题进入关注刘海洋事件的人们的视线。

为了探询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的真正原因,媒体的记者走进他的家中,进行了详细地采访。据介绍,刘海洋自小就没有父亲,母亲又要上班支撑整个家,是外婆一直带着他。“他都十岁了我还搂着他睡觉呢。”刘海洋的外婆说,“这孩子很聪明,他不会讲话时就认识字。”在刘海洋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她就用有图案的识字卡片教他。

刘海洋1980年出生。按照北京的儿童入学年龄,他们那一届的学生应为1979年出生的学生。当时刘海洋年龄不够,因为他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学校的老师们很惊讶,于是就破格录取了。在上学的过程中,刘海洋确实是一名好学生,他的家里摆满了各种证书和奖牌:奖学金证书、清华建模竞赛的获奖证书、数学竞赛的获奖证书和奖牌,甚至还有清华的党校结业证书。

刘海洋还是一名特别勤奋的学生,上高中后在夜里12点之前从没睡过觉。他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喜欢书”,有钱就都用来买书。不喜欢体育活动,体育也比较差,“每次考体育,就像上刑一样”。

刘海洋的父母在刘海洋很小的时候就正式办理离婚手续。刘海洋这么多年,从来没花过父亲的抚养费。他妈不要,她说“既然他不爱孩子,我就不要他的钱。孩子我自己养。”刘海洋很孝顺。寒暑假打工,挣的钱都拿回家里,学校每月发的补助费也拿回家里。家里人经常跟他说,咱们不比吃穿,咱们比学习。还跟他说:你没有爸爸,不要和别人打架。他很听话,从小学到大学,从来没和别人打过架。他上高中的时候,家里要求他不要交女朋友。在这些方面他很听家里人的话。他平时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甚至从上大学一直到发生泼熊事件时都没有交过女朋友。

刘海洋的家境比较拮据,两房一厅的住宅面积比较小。外婆住在较小的一个房间,刘海洋的母亲住在另外一间,刘海洋回家就只能住在客厅里。

在看守所的刘海洋穿着朴素、表情平静,在接受民警调查的过程中态度很好,对两次用火碱、硫酸泼洒狗熊的事实都明确承认是自己所为。“我现在确实很后悔,没想到事情闹得这么大。”面对记者的采访,刘海洋情绪也非常稳定。

刘海洋肯定不是一个智商很低的学生,在学习上他一直很刻苦而且成绩很好,在校期间人缘也很不错。“我的性格可以说是介于开朗与不开朗之间。我在社会上没有一个朋友,也没有女朋友。业余时间全部用来看书了,都是理工类的。武侠、言情类的书一概不看,但看一些名著,如《简爱》等。流行音乐也不喜欢,但喜欢古典音乐。”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刘海洋称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小时候还养过一只鹦鹉。在大学读机电系的刘海洋对所学专业兴趣一般,对生物学特别感兴趣。但既然喜欢动物为什么又要摧残动物?“从书上看到熊的嗅觉特灵敏,我就想试一下,第一次用火碱没看到熊的反应;一个月后又想试验一下熊对硫酸有什么反应,但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当时看到熊那么痛苦,我心里也慌了。”可悲的是,刘海洋身为著名高等院校四年级的学生,却说当时并不知道其行为是违法:“我们一上大学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但现在知道是违法了。”

据刘海洋讲,身为工人的母亲为了抚养他一直未嫁,退休后为了补贴家用又找了一份临时工作。谈到母亲时,刘海洋眼圈发红但努力不让泪水流下。刘海洋的生活一直很俭朴,“小时候家里穷,看别的小孩吃冰棍,自己却买不起”。从小刻苦学习,一路考上中国著名院校实属不易,但刘海洋却说:“这在我意料之中。”

刘海洋的书本知识无疑很丰富,但他对生活中的事却知之甚少,只知道父亲姓刘,叫什么名字不知道;母亲做临时工,在哪个单位,也不知道。

反响与关注

刘海洋用硫酸伤熊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社会各界纷纷发表意见,清华学子还发起了捐款救助受伤熊的活动。教育、法学及动物学等方面的专家纷纷发表看法对此进行关注。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闵乐夫认为,当前,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智育,注重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但对学生的爱心培养和道德建设却有所欠缺。独生子女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并视为当然,这种教育背景下培养的学生,易形成冷漠、残忍的情感,对生命不珍惜、形成不良性格。其实刘海洋的这种行为并不是孤立的,比如他就曾见过小孩若无其事地把蚂蚁踩死、把蛤蟆腿扯断。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要有情感教育和尊重、敬畏生命的教育。公民道德是因为情感而产生的自律行为,不是人所强迫的。道德丧失,只能走向违法和犯罪。一个高材生为了验证关于硫酸和熊的嗅觉知识,就可以随意践踏生命,这种做法丧失了基本的道德情感。道德建设对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爱心,特别自私,怎么可能全身心爱他的伴侣?怎么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安全和爱?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教研室教授马登民先生认为,从法律上讲,刘海洋的这种行为是对自身行为的放任,这种放任从主观上讲是间接故意行为,从客观上讲,他也确实投喂食物对熊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同时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的影响。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一条规定最高量刑可达15年。刘海洋的行为虽然没有触及这一条,但很可能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虽然他的行为已经明显触犯法律了,但他似乎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刘海洋的这种无知代表了目前我国的一部分大学生,也可以说代表了我国一部分公民法律意识的淡薄。我国国民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仅仅依靠道德上的调整是不够的,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作为后盾。目前,我国已有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条文,但如何使每一个公民真正知法、守法还需进一步努力。

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李守先先生认为,保护动植物已不是单纯的环境问题,它目前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准,在国际上更是敏感的政治问题。要让动物真正成为人类的朋友,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全方位提高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从学前教育抓起,让社会形成爱护动物、和动物做朋友的风气。

一位清华大学电机系的校友在网上发表文章说“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于我们系的声誉,乃至对于清华的声誉,都是严重的损害。”他认为,“我们需要反思——大学里面到底是如何培养人才的?特别是清华这样的重点大学。应该说,学校的教育是存在缺陷的。这个问题,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了,多次在一些场合说起过。记得去年清华校庆的时候,征求校友的意见——‘清华正在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请您提出宝贵的建议’,我当时就提出,理想中的老师就像孔子,以自己的学问和道德吸引许多学生跟着他。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建议学校多表彰学生尊敬的老师,弘扬‘为人师表’的教师评价标准。学生要有勇于改变现状的精神,不要一不满意,就拍屁股走人。要有人文关怀,不但有学问,更要有一定的道德水准,要有判别能力。清华大学还要会包容,多吸收其他学校的学生来做老师,多看到人家的优点,不要自大。”

一些社会学方面的人士也对刘海洋事件背后的心理动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刘海洋用硫酸泼伤黑熊事件,从根本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现阶段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缺失。当前学校和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倾向,就是过度竞争和过度物质化,这导致了部分青少年情感的荒漠化。所谓情感荒漠化是指一个人的注意力只集中在知识或技术等某一个狭窄的领域,而忽略了丰富的情感世界,主要表现为情感冷漠,对人缺乏同情关怀之心,为实现个人目标很少考虑后果。而学校现在经常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症结在于这些教育没有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来进行,对于他们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少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指导。在应试教育意识的支配下,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成绩好的学生的人格问题和情感问题也就容易被漠视,他们情感上的苦闷无法向老师和父母诉说,等到出现问题时,往往已经对社会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后果。

法律的难题

人们在谴责刘海洋道德品质欠缺的同时,也对他法律意识的淡薄深表遗憾。然而,刘海洋却自称学过《刑法》,但“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但用试剂烧动物园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对刘海洋的行为如何定性,依据什么法律对其进行处罚,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思考。

据一位法律专家分析,在我国《刑法》中只有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刑法》第341条是这样规定的:“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而黑熊、马熊是否列在我国重点保护的动物名目中,且圈养的动物并非野生状态,因而他认为,刘海洋的行为难以适用《刑法》的这一规定。

但该专家同时还认为,在我国《刑法》中还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公私财物不仅包括没有生命的财产,也包括活着的动物。针对动物园里的动物而言,它们被饲养、被游人观赏,具有经济价值,就应该属于国家的财产。如果对刘海洋的伤熊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可以适用《刑法》的这款规定。

著名刑法专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兴良也表示了自己的困惑:刘海洋的行为是伤害、虐待动物的行为,但谈不上杀害,《刑法》上的伤害、虐待都是针对人的,而非动物。按照罪行法定原则,这里确实存在法律空白。也有些人认为,无论是《刑法》还是《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司法解释都没有对这种行为做出规定,但刘海洋仍然触犯了《刑法》规定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因为对动物园和国家来说,被伤害的熊是宝贵的财富,是一种特殊的“物” ,因此应定为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罪。还有一些支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动物园里人工繁殖的黑熊,在法律性质上已不属于野生动物,而应视为国家财产。国家培育一只黑熊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应属于“财物”的损坏。动物到底能不能算是“财物”,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这里的“财物”是不包括动物在内的。刘海洋的行为到底触犯了什么法律?应该如何制裁?从这些疑问当中已经可以发现在保护动物,无论是野生动物还是驯养动物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尤其是针对伤害、虐待动物的行为没有作出规定。因此很多专家呼吁:应尽快修改《野生动物保护法》,增加严惩虐待、残害野生动物(包括人工驯养野生动物)的法律条款,以使那些严重残害、虐待动物的人及行为受到法律制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明确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正是依照这个法律规定将刘海洋进行刑事拘留。最新的消息是他被依法刑事拘留一个月,并于3月26日被取保候审。

刘海洋的母校清华大学定在新学期开学之前向社会公布了对刘海洋的处理决定。根据《清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刘海洋留校察看处分。这个决定,给刘海洋今后的人生道路,留出了回旋的空间。

第9篇:法治:观念先行

检察日报2000年07月20日

法治观念是法治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法治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

。法治的建立必然要求法治观念的率先确立,并且应当将法治观念内

化为相应主体的自觉意识。法治对于人们的观念的要求甚高,没有良

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也不可能有真正法治的建立。然而,要确立法

治观念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远比一种制度的颁行或机构的

设立更为困难。

法治观念在形成过程中会受到人们头脑深处根深蒂固的非法治观

念的排斥。法治观念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非法治观念被清除的过程。

因为,在法治观念形成之前,人们的头脑中并不是一片空白,一无所

有的,而是为其非法治的观念占据着的。新的法治观念只有在清除旧

的非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在缺乏法治传统的中国,非法

治观念更为深厚,“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

人的头脑”。

法治观念的形成也可能为人们漫不经心的错误所妨碍,它需要法

治主体的理性认知。以理性的思维来对待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于具有

非法治观念的人来说,是特别难以办到的。有时,我们这些专门从事

法律教学和研究的人尚且会在有意无意之中留恋人治,表露出人治的

意识,对于社会一般的民众就更可想而知。因为一些非法治的观念会

有意无意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并在不经意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

们法治建设之中的许多错误,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产生的,是对

法治观念缺乏理性认识,在惯性思维影响和作用下非法治观念的结果。

在没有法治传统的国度建设法治,非法治的观念的存在形式往往

既是大众的,也是潜在的,这就为观念的改变构设了两个方面的困难

。观念是大众的和潜在的,也就注定了改变它的艰巨性。对于改变这

一现实,我们的法学学者往往过于迫切,我也常常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其实,社会法治观念的形成并不会因我们心情的急切而得以加速,

只有踏踏实实地为法治鼓与呼,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眼看落后的非

法治观念而又无法改变,这可能是法治进程中法学工作者必须经历的

痛苦,但是我们还得奋力前行。法治并不因为我们的愿望而化为现实,

但一定会因我们的行动而逐步地向我们靠近。塑造全社会的法治观念

是中国法治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法治:观念先行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四川旅游行业报告下一篇:科技型企业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