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问卷(共12篇)
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的先进代表,是手机消费群体的重要部分。在大学校园中,手机无处不在,它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成材。在此,我们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做这份调查报告,对于您所填写的数据我们会保密,谢谢您的参与。
1.您是大学生吗?
A.是B.不是
2.请问您的性别?
A.男B.女
3.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其他
4.请问您拥有自己的手机吗?
A.没有B.一个C.一个以上
5.您使用手机价格?
A.1000以下B.1000~1500C.1500~000D.2000~2500E.2500~3000.3000以上
6.您的手机目前是什么品牌?
A.诺基亚 B.摩托罗拉 C.三星 D.联想 E.索爱 F.LGG.OPPOH.步步高 L.金立N.其他
7.您在选择手机时,最注重手机的什么?
A.价格B.品牌C.外形和性能D.服务E.质量F.其他
8.在日常生活中您都使用手机哪些功能?
A.通讯(通话,短信)B.挂QC.听音乐E.浏览网页,了解新闻资讯F.看小说G.拍照H.当闹铃I.玩游戏J.其他
9.您觉得手机在您的生活中重要吗?
A.非常重要,生活中不能缺少的部分B.一般,可有可无C.完全不重要
10.您平均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A.小于B.1小时C.1—3小时D.4—5小时E.六小时以上
11.您一个月的手机平均费用是多少?
A.30元以下B.30—50元C.30—50元D.101—200元E.201—300元 F.300元以上
12.您大概多久换一次手机?
A.半年以下B.一年左右C.两年以上
13.您一般从那些渠道获取手机信息?
A.网络B.朋友推荐C.报刊杂志D.电视E.其他
14.您希望手机在将来可以增加哪些功能?
A.双卡双待B.炒股票C.手写D.导航E.其他
15.您认为大学生有没有必要购买智能手机?
大学生作为对新信息和新载体最敏感的群体, 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笔者针对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
一、被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本次被调查的对象, 都是大一理工科在校学生, 大多是来自苏北的90后独生子女。本次调查一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 收回145份, 有效问卷144份。其中男生52人, 女生92人。
二、调查问卷分析
(一)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
(1)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近60%的同学手机平均每月的消费大概为50元—100元。 (2) 52.1%的同学每月的生活消费大概是500元—1000元。 (3) 72.9%的同学每款手机平均使用寿命为2年左右。 (4) 88.5%的同学使用手机的价位1000元左右。
大学生消费现状调查结论:大多数同学来自苏北贫困家庭, 且平时比较节俭, 每月生活费不高, 手机媒体消费只占每月生活费的10%左右, 所以可以充分发挥手机媒体的作用。
(二) 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频率调查
(1) 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75%的同学经常上网。 (2) 58.5%的同学上课偶尔玩手机, 21.5%的同学上课经常玩手机。 (3) 48.5%的同学认为周边有同学沉溺于网络中。 (4) 40%的同学每天大约花2小时在电脑网络上。具体见图1。 (5) 在“课外时间你通常做什么? (最多选3项) ”这个问题的调查中, 大多数选择上网。具体见图2。
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的频率调查结论: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人数及频率较高,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手机媒体, 想方设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1)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22.8%的学生认为电脑网络大大改变了日常生活规律。 (2) 有25.7%的学生平时不上网但有点想上网。 (3) 有22%的学生认为上网有利于学习。具体见图3。 (4) 10.7%的学生因为深夜上网而睡眠不足。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结论:网络对一些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干预、正确引导, 通过移动网络传递正能量, 让同学们通过手机媒体潜移默化地培养积极的心态与人生态度。同时,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和可塑性的成长阶段, 网络的无边界性使大学不再像以前一样躲在“象牙塔”里。新媒体时代的大学校园较为传统媒体时代面临更多的价值选择, 这给我们学生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契机。通过网络社交建立更高质量的师生关系、全方位掌握学生信息和思想动态极其重要, 因此, 学生工作者应通过辅导员博客、空间与班会总结等思想教育内容相结合的方式, 在不额外增加学生工作者负担的同时, 增强工作的时效性, 丰富工作的内容[2]。
(四) 大学生上网目的调查
(1)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近20%的学生平均每天玩1小时以上的网络游戏。 (2) 大学生上网做得最多 (或花时最长) 的是看信息、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听歌等。具体见图4。 (3) 大多数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 (如手机QQ、微博、微信等手机软件) 与朋友联系。
大学生上网目的调查结论:大学生大多会通过手机媒体 (如手机QQ、微博、微信等手机软件) 与朋友联系、看信息、聊天、打游戏等, 而且近20%的学生平均每天玩1小时以上的网络游戏。所以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开展工作, 正确引导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及行为。
(五) 大学生对网络内容的态度调查
(1)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大多数对网上不文明行为厌恶, 但也有32.1%视而不见, 无所谓。 (2) 50%的同学看见正能量的帖子会仔细阅读并转发。 (3)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网友负面的帖子不会仔细看或直接跳过。
大学生对网络内容的态度调查结论:值得庆幸的是, 50%的大学生看见正能量的帖子会仔细阅读并转发, 大多数大学生对网上不文明行为厌恶, 对待网友发布的负面帖子不会仔细看或直接跳过, 但也有32.1%的大学生对此无所谓。学生工作者应对这些学生予以关注, 激发正气。因为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 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阅读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所以要对每个大学生负责, 特别要重点关注转发负面帖子的同学。
(六) 大学生对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工作的看法
(1) 47.2%的同学对老师通过网络做思想工作抱无所谓的认识, 有42.1%的同学认为老师通过网络做思想工作有一定效果, 但也有10.7%的同学对老师通过网络做思想工作反感。 (2) 32.8%的同学希望老师与学生通过网络交流。
大学生对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工作的看法的结论:大多数大学生对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工作不反对, 有三成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 他们可能认为有些话当面不便说的话, 通过网络表述比较好。
(七) 手机媒体常用软件调查
(1) 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机社交软件是QQ、飞信、微博等。 (2) 50%左右的大学生经常通过手机媒体与朋友联系。 (3) 在常见手机媒体中, 45%的大学生现阶段最希望通过手机QQ与老师交流, 其次才是微信等。
手机媒体常用软件调查结论: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机社交软件是QQ, 而且通过QQ与朋友联系的方式最普遍, 50%的大学生希望通过手机QQ与老师交流。因此, 教育工作者应主动迎合大学生的需求, 充分利用QQ传递正能量, 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三、结论
大学生手机媒体消费占每月生活费的比例不高, 充分地发挥了手机媒体的作用。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人数及频率较高, 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好手机媒体, 想方设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网络对一些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较大,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干预、正确引导, 通过移动网络传播正能量, 让同学们通过手机媒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积极的心态与人生态度。
通过调查还发现, 50%的大学生看见正能量的帖子会仔细阅读并转发, 大多数大学生对网上不文明行为厌恶, 对网友发布的负面帖子不会仔细看或直接跳过, 大多数大学生对老师通过网络进行思想工作表示认可, 有三成学生希望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 使有些当面不便说的话, 能够通过网络表述。大学生最常使用的手机社交软件是QQ, 并有近一半学生希望通过手机QQ与老师交流。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QQ、微信等途径传递正能量, 引导学生、教育学生。
总之, 高校要充分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机媒体平台, 利用手机媒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队伍的建设, 学会新媒体的运用[3]。
参考文献
[1]应江勇.数字化生存时代的载体——手机新媒体.通信企业管理, 2009.02.
[2]于锐.如何运用手机媒体调整学生工作思路.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 2014.10, 5.
【关键字】大学生 手机 调查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移动终端。大学生通过手机进行人际交往、学习娱乐,获取信息、情感认知。通过手机与手机、手机与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形成每个拥有手机的人都成为一个移动、虚拟的社会关系中心。这种环境的出现对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手机的使用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当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调查分析
1、学生使用手机的价格。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收集的价格在500~2000之间的比例占68.9%,这部分学生购买手机的时间多选为节假日手机商场促销或者手机新款网上抢购。追求经济实惠的思想符合学生消费的特点,而且学生在校期间更换手机的频率较小。
2、学生每个月手机话费。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每个月手机话费消费水平多集中在50~100元之间,这部分话费包括手机的套餐使用费用,学生消费的水平基本稳定,数据相对集中。而有些学生作为学生干部或者在校外有兼职情况,话费开支相对较多,这部分多为男生。
3、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学生每天是用手机的用途多为的手法短信,语音通话,手机上网,听音乐,看视频,学习等,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广泛,给学生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学生拥有手机的频率较高,随时随地携带手机,对手机具有一定的依赖性,手机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过度使用手机对学生的不良影响
1、影响正常教学程序。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但部分学生因为自控能力差,无法抵挡住手机的诱惑,会情不自禁地在课堂上玩手机。同时,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考试作弊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手机对高校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了一定冲击,影响了教学效果。而现在手机的功能又五花八门,导致学生经常性地摆弄手机。这种情况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学习分心。
2、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手机是大学生情感维系的纽带,有学生认为使用手机会导致人与人疏远,情感淡漠,以手机为主要交往方式的学生更容易感到孤独、空虚、寂寞。无聊的时候学生倾向于用手机来打发时间。但是在不开心的时候,有学生用手机来发泄自己不良的情绪,其他同学大都自己默默忍受。
3、人际交往趋向弱化。由于过于依赖手机与他人交流沟通,甚至有学生感到他们的朋友在脑海里的形象僅是一个符号,很难想起交往细节。由于长时间使用手机和别人交往,直面交流就变得少了,则交际对象慢慢就像号码本上的名字虚拟化了。学生由于习惯利用手机进行人际交往,而失去了“面对面”时姿态、表情、衣着等沟通方式中的特性,所以在和他人使用手机打电话或者短信交往沟通时,不能正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改善现状的措施
1、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理念。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手机产生的负面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在大学生中旗帜鲜明地倡导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从深层次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思维意识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倡导课堂上合理使用手机的理念,是出于当代大学生特定成长背景的需要,也是满足大学生自我需求的需要。
2、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精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可以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其中。高校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活动。例如,设立关手机日、倡导文明使用手机论坛等活动,让大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中摆脱对手机的依赖,养成理性使用手机的好习惯。
3、规范学生使用手机行为。学校为实现教学秩序的有序性、教学效果的成效性, 可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 规范大学生手机的使用行为。同时,为尽可能避免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影响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可采取强制要求与倡议相结合的原则,要求任课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不良现象予以制止,净化教学风气,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虹,周伶,手机新媒体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0,01
一、调查报告概述
调查对象:高中生
调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研究内容:了解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普遍情况;手机的主要用途;手机对学习的影响。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二、问题假设
1.中学生使用手机的主要用途是上网
2.中学生使用手机对学习起了负面影响
三、调查问卷
关于中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
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学生,为了了解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我们将就一些相关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希望你们协助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提供您宝贵的看法和意见。本调查不记名,数据妥善保管,保证您的隐私。能倾听您的意见,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谢谢!
备注:1.本问卷共分为两部分,有手机的同学填写第一卷,没有手机的同学 填写第二卷
2.多选题时,其他原因可写出来
年级:高一()高二()高三()性别:男()女()
【第一卷】有手机的同学填
1.是否是住宿生()
A. 住宿B.不住宿
2.请问你手机的来源()
A.家长用过的B.家长或亲友买的C.用自己的积蓄购买D.其他_____
3.你使用手机的目的是()(可多选)
A.方便与家人、同学联系B.学习需要
C.受周围同学的影响D.炫耀自己
E.其他_______
4.你开始拥有手机的时间()
A.小学B.初中C.高中
5.你一般什么时候使用手机()可多选
A.上课时间B.下课时间C.自习课D.课堂外时间
6. 在校园内,一般在什么地方使用手机()(可多选)
A.课堂B.宿舍C.饭堂D.运动区(例如篮球场等)
7.你每天使用手机时长为()
A. 一小时以内B.1~2小时C.2~3小时D.3小时以上
8.你最经常用的手机功能()
A.短信B.打电话C.玩游戏D.上网
9.你的月消费额大概是()
A.350元以下B.350—500元C.500—1000元D.1000元以上
10.你每个月的话费大概多少?
A.30元以下B.30元~50元C.50元以上
11.你当前的话费来源()
A.父母帮忙充B.自己从生活费里省C.其他_______
12.你现在使用的手机是第几部()
A.第一部B.第二部C.第三部D.更多
13.你认为中学生是否应该配备手机()
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
14.你认为使用手机对你的学生产生影响的会是()
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C.没有影响
15.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没有手机的同学填
1.请问你没有手机的原因()(可多选)
A.自己不感兴趣B.家长不同意C.家庭情况不允许
D.怕影响学习E.学校不允许
2.你想过要手机吗()
A.十分想B.偶尔想要C.经常想D.没有想过
3.如果你拥有手机,你主要用来做什么()(可多选)
A.与家人、同学联系B.上网C.玩游戏D.其他_____
4.你认为中学生是否应该配备手机()
A.应该B.不应该C.无所谓
5.如果你拥有手机,你认为使用手机对你的学生产生影响的会是()
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C.没有影响
6.你对中学生使用手机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机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为了深入了解本班同学手机通讯工具使用情况,特进行此次调查。此次调查限于作业使用,希望各寝室同学能抽出几分钟的时间认真填写。谢谢你们的合作。
1.是否拥有手机?()()()()()()
A 是B 否
2.你目前拥有几部手机?()()()()()()
A 一部B 两部C 三步D 其他
3.你买手机的主要原因?()()()()()()
A赶时髦与潮流B 为了方便联系C 身份表示D 其他
4.使用的手机是智能机子还是普通机子?()()()()()()
A 智能B 普通
5.你选择的服务商?()()()()()()
A 电信B 移动C 联通
6.你的手机主要用来?()()()()()()
A 打电话B 发短信C 上网D 其他
7.手机在你眼中更多的是?()()()()()()
A 仅是通讯工具B 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侣C 学习工具D 娱乐工具
8.你每月话费是多少?()()()()()()
A30以下B 50以下C 100以下D 200以下
9.你每月的话费是谁来缴?()()()()()()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了解大学生每月手机话费占每月生活费的比例,了解大学生的手机话费的消费观念,我们调查小组特邀请您参与此项调查。本调查不记名,我们将严格为您保密。您的所有回答仅用于统计分析,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韶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调查小组
2011年10月
1、您的月生活费用为多少?()
A500元以下B 500—1000元C 1000—1500元D 1500元以上
2、您每月手机话费用大约是多少?()
A 50元以内B 50—100元 C 100—150元D 150元以上
3、您选择的通信运营商是哪家?()
A 移动B 联通C 电信D 其他(请注明)
4、您选择此通信运营商的原因是?()
A 套餐优惠B通话质量好C随大流D 其他(请注明)
5、如果您发现您的话费存在不合理扣费,您会怎么做?()
A查看消费记录,对比分析并上诉B 自认倒霉,听之任之
C进行查证,收集证据向消费者协会投诉D 更换运营商
6、您会对您的话费月消耗进行控制吗?()
A 控制并且效果很好B 控制但是效果不理想
C 有想过但无实际行动D 听之任之
7、您手机话费一般花在哪几方面 ?(可多选)()
A打电话B信息C GPRSD游戏E其他
8、您的手机开通以下哪些服务?(可多选)()
A GPRSB手机报C手机银行D短信套餐E彩铃F集群网G 游戏H 其他(请注明)
9、您每个月的语音通话费用是多少?()
A 0—10元B 10—30元C 30—50元D 50元以上
10、您每个月的短信消费费用是多少?()
A 0—5元B 5—10元C 10—20元D 20元以上
目前手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的普及率达99%以上。同时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相对较高的网络应用能力,学生开通手机上网功能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这在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系列“后遗症”,这些“后遗症”包括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好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空间、内容等关系,甚至长时间的沉溺与上瘾,更加依赖虚拟的网络而忽视了身边真正的同学关系等。
2010年10月份项目小组在全院随机选择了大一、大二1000名学生进行了“新型网络:手机网络对现代大学生的影响调查”,旨在了解我院在校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整体情况和不同年级学生使用情况的差异性,从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建议。本次发出调查问卷共1000份,回收有效939份,样本构成为大一620人(66.03%),大二319人(33.97)。
1 我院大学生整体情况
1.1 我院大学生手机上网的普及率与接受程度非常高
目前我院有93.29%的学生都使用了手机网络,表示会继续使用或者开通手机上网功能的学生达到了94.36%,这两个数据说明了手机上网在学生中非常高的普及度和接受度,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
(1)手机的普及。手机的普及为大学生手机上网提供了基础,目前,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手机普及率达99%以上。而且现在使用的绝大多数手机都是具有上网功能的。这就为大学生广泛使用手机上网提供了物质基础。
(2)运营商推出的诱人套餐。随着中国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3G、4G技术的日益成熟与完善,为运营商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主要互联网运营商都相继推出各种优惠活动,使得通过手机上网的资费越来越便宜。
(3)大学生热衷新事物,追求时尚和从众心理。随着具有上网功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上网平台的便利,手机不仅是更便利的上网工具,同时也成为时尚潮流和流行文化的代表符号。手机上网的时尚色彩吸引年轻用户使用。加上学生群体中普遍都在使用的一些聊天软件,占用的流量小,即使是最便宜的套餐也能满足学生即时与好友聊天的需求。
(4)上网内容和应用功能丰富。手机新闻、手机聊天、手机空间与博客、手机网游、手机下载、手机视频……越来越齐全的网络功能日益在手机这个小小的载体上能方便即时便宜的获取,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追捧。
(5)手机上网的特殊特点使学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依赖。手机上网为交往提供了一种新颖便捷的交流媒介。其特点是容易使大学生对其产生交往依赖。一是具有随时性。大学生可以在上课、参加集体活动等多种场合利用手机的各种设置随时随地地上网。二是具有便携性。作为一种上网终端设备,手机因其大小和体积具备很好的可携带性能,大学生群体可以在课堂、生活、旅行等任何状态中上网。三是具有“安全性”由于手机是私人物品,再加上手机的便携性和随时性,手机上网的外在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安全性。就是这些优势,使得大学生对手机上网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依赖。
1.2 手机上网的动机与行为存在落差,需要引导
(1)使用动机(目的)。大学生关注时事且求知欲强,满足日常新闻资讯的需求和聊天、阅读小说是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两大目的,均占70.39%。调查还发现,“消磨时间”是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第三目的,有46.86%的大学生表示认同,这从一定意义上表明手机互联网正逐渐成为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重要角色之一。
(2)实际行为。调查显示,学生的动机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实际上需要查阅资料时才上网的学生仅占45.58%,通过对上网场合的统计,大多数学生是在等待或者乘坐交通工具时作为一种打发时间消遣的作用,但也看到有近三成的学生会在课堂上,还有13.1%的学生是“不分场合,想上就上”,这部分学生在使用该功能时基本上是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即“手机控”了,自控能力需要提高。
1.3 对业余生活、人际关系、去网吧上网频率产生了有利影响,但日均手机上网时间偏长
(1)日均手机上网时长。利用手机上网虽然可以随时随地,但是无论在浏览速度或者输入速度上都不如传统网络,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在使用QQ聊天工具和在线阅读小说这两项,因此在使用时间上平均下来每人每天在1小时左右,撇除掉上课、运动、休息、做作业、吃饭等,这个时间相对于理工科的大一大二学生来说稍微多了点。
(2)对业余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显示,有82.75%的学生认为手机上网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77.53%的学生认为对其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剩余二成左右主要花费了较长时间和过分依赖手机网络而忽略了身边的朋友,对于这一部分学生,更是迫切需要教育工作者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其摆脱依赖感,融入到真实社会中来。
(3)对到网吧上网频率的影响。在手机网络没出现之前,我们学院的很多学生都是选择到网吧去上网,甚至有个别学生会出现彻夜不归的现象,不光浪费了大量的金钱,更是影响了学习,现在有了手机网络的功能之后,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有78.49%的学生选择了减少去网吧的次数。
1.4 经济费用
大学生用在手机上网的花费较低,大学生月均手机上网资费支出额度主要集中在低于其生活费的1.5%,这部分比例高达68.26%,而月均手机上网资费支出2%以上的所占比例仅为5.97%。大学生手机上网的付费方式以包月形式为主,多为每月5元钱包30M流量来满足其日常一般的网络浏览、即时网络通信等需要,而流量需求较大的高资费包月套餐大学生几乎很少选择。特别是现在各运营商争抢客户群战役比较激烈的时候,针对大学生群体他们也推出了各种价格低、功能全的一些服务。也正是因为资费低这个显著的优点才使得手机网络在我院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普及。
2 不同年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
通过对不同年级的数据比较,大一和大二的学生群体尽管在年龄上甚为接近,但是在对待事物等还是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1)无论是大一还是大二的学生,手机上网的普及率都达到了90%以上,但是大一学生对新事物的灵敏度要略高于大二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的事物。反映在目前使用手机上网的百分比上,大一学生要高出大二4个百分点,为94.68%;而在继续使用或者开通比例上大二的要高出大一两个百分点,为97.80%。
(2)大一学生通过手机上网的目的性更强,动机也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相反的大二的学生盲目性更大,从众心理更大。大二的学生用在“查询信息、看新闻”和“聊天、在线阅读”有目的性的功能上的比例要少于大一学生12个百分点左右,仅为63.7%;而盲目性的“随便浏览”、“别人开通我也开通”的比例要高于大一学生,为8.15%。反映出大二部分学生的从众心理。
(3)大二学生更需要加以引导与监管。大一学生中只有20%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或实训不想听课的时候”上网,这个比例到了大二陡增到49.22%,而且“不确定”也从22.1%增加到了34.17%,这四个数据一方面反映了我院大二学生的自我放松,另一方面也间接的反映了我院对大二学生的监管有待加强。
(4)从对业余生活、人际关系、去网吧频率三个方面来说,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而且比例几乎一致,但是人际关系和去网吧频率这两个影响确实不一样的,大一的学生认为对人际关系有利的占74.25%,这一项在大二中的比例为80.25%。大一有81.29%的学生认为通过手机上网减少了去网吧的次数,但这个比例到了大二却减为73.04%。说明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学生群体尽管在年龄上接近,但是由于环境、习惯、面对的压力等不同,所产生出来的主观意愿和实际行为还是有所区别。
对于人际关系,更多的大一学生选择了不利,究其原因主要有:(1)大一学生接触该类网络要比大二的略早,新鲜劲有些过去了;(2)大一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新的同学和老师,更希望能尽快融入进来,也因此更渴望现实中的交流与沟通,结交新朋友;(3)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在大二时有部分学生已经开始考虑毕业后的事情,比如就业等,因此更在乎与校外的同学、朋友取得联系,建立起人际关系网。
其次在减少去网吧频率的影响上,大一学生的比例更高。一方面说明大一学生因为学校的监管,进入网吧的学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院大二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网时目的性与有效性较差,手机上网对他们来说更多只是娱乐消遣;同时,也说明了我院对于大二的学生需要更加有力的监管。
3 给教育工作者的启示
鉴于目前手机网络已经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得到了广泛认可和使用,因此,如何有效引导和使用这个“第五媒体”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思考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认可并且接触手机网络。目前教师队伍中有部分在使用手机网络,当学生觉得老师和他们一样的战线时,才更愿意接受教师的引导,沟通的基础是双方有共同的话题和意愿。
其次,可以通过其他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来转移学生对手机网络的注意力与依赖性。通过调查可知,目前有将近一半的学生会通过手机网络来消磨时间。因此,让学生在学校、在课堂的时间变得精彩起来,学生的注意力更多的放到学习与实际生活中去,比如一些精彩的讲座、一些(下转第199页)(上接第190页)吸引人的比赛或者演出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学生日均手机上网时间。
第三,对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与其谈心交心,承认其手机上网的好处,使其明白沉溺的时间过长或者不分场合来上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共同商量出一个合理的每天上网时间并且加以监督,逐渐增强其自控能力。
最后,可以以手机网络为平台,作为与学生沟通、教学辅导等手段。目前日本已有先例应用手机网络进行教学的尝试,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手机网络也会走进高职院校的部分课堂,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是通过对我院在校大一、大二学生使用手机网络情况进行调研基础上,统计全院整体情况以及不同年级学生的差异性,对情况作出比较分析,并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有效利用手机网络开展工作提出了一定建议。
关键词:手机网络,调研,高职院校,大学生,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朱立峰.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新闻爱好者,2010.1(下半月):107.
[2]刘虹,周伶.手机新媒体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10(1):96-98.
关键词 手机词典 词典使用 词典使用策略
一、研究背景
词典是外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词典种类繁多,按媒介主要划分为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两类。电子词典是以光盘、磁盘、磁光盘及芯片等光电磁介质作为载体,并可借助微型处理器以及相关设施进行查询和阅读的词典(章宜华2004:159)。智能手机词典指的是借助智能手机平台信息处理功能实现词典信息查询和阅读的一种新兴的电子词典。(卢国华,张雅2010:115)手机词典出现的时间虽短,但发展较快,学生持有和使用的人数众多。目前对手机词典的研究较少,仅有李锡江和包薇(2012)、叶昆(2012)等人,且鲜有针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因此本文就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手机词典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手机词典使用的特点,并对其使用提出建议。
二、研究设计
百色地处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地,属边远少数民族聚集区,具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典型特点。本次调查以百色市两所普通高校大一和大二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这是因为该阶段英语为必修课,词典使用相对普遍。两所高校生源多来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问卷调查对象中少数民族学生所占比例达45.8%。调查共发放51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65份,有效率为91.18%。右江民族医学院246份,其中英语专业47份;百色学院219份,其中英语专业66份。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测试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设计参考了赵卫(2004)和陈玉珍(2011)的部分题目,并根据手机词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改编,内容主要包括:(1)手机词典的基本情况,如词典品牌、来源、拥有率、使用频率等;(2)词典查阅需求;(3)词典使用策略;(4)词典查阅后的满意度、使用指导需求和词典改善建议等。除手机词典的品牌、来源、拥有情况和建议外,问卷选项采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
测试一共设12道英汉互译题(English→Chinese,Chinese→English各6题),每题含一个未标记的目标词,该目标词为直接影响翻译结果并需要对查阅的信息做一定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果的词。翻译成绩的评定包括选词贴切、句子结构准确、语言符合规范等指标,本调查主要考查学生词典查阅策略使用情况及查阅词典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只从语义/选词正确的角度分三个等级评定学生所查阅的单词/词组以及每句中的目标词:用0代表“不准确”,1代表“基本准确”,2代表“准确”。测试对象分两组,一组使用手机词典,另一组则使用纸质词典(为保证有充足的纸质词典,该组分批在图书馆进行测试)。为了收集学生词典使用过程的信息,每个学生都要求填写“词典使用信息记录卡”,卡上需记录查阅的词、目的、是否查到该词、若有则在哪部分找到、若无则下一步做什么、查询的满意度如何。每组取30名英语水平相当的学生——手机词典组四级成绩的均值为440.83分,纸质词典组为445.53分,最终有效数据人数为59人。
调查结束后,采集到的数据运用SPSS17.0进行分析,用描述性统计得出各项均值和标准差;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手机词典和纸质词典测试时间和次数差异;用Mann-WhitneyU检验(数据不呈正太分布)比较两组测试成绩差异以及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词典使用策略差异。
三、结果与讨论
1.词典拥有及使用的基本情况
为了对比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词典与其他各类词典的不同情况(见表1),笔者问卷的第一部分也涉及其他8类词典。调查结果显示,手机词典确实是学生拥有最多的一类(87.1%)(问卷调查发放时已先申明若手机未自带词典,自己也未下载安装,仅使用手机联网查词,不可视为拥有手机词典)。其次为词汇手册(77.9%)、英汉双解词典(50.6%)和英汉词典(41.4%),而其他类别词典的拥有率都低于20%,其中英英词典最少(4.8%)。手机词典具有最高拥有率主要归因于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现在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且部分手机本身已自带词典。根据问卷中“最常使用的手机词典来源”的数据显示,61.3%的学生使用自己下载安装的词典,27.3%的学生最常使用手机自带的词典,其余学生则常使用手机在线查词。可见,大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手机词典的重要性,自行下载安装了词典。就手机内置的词典品牌而言,学生使用最多的是有道词典(60.3%),其次是金山词霸(26.2%)和新英汉词典(11.8%),较少使用剑桥词典(3.3%)和其他词典。
从表1使用频率的均值(M),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手机词典的使用频率(M=3.63)大大高于其他类型的词典。其次为词汇手册、在线词典、英汉双解词典等,最少使用的是掌上电子词典和英英词典。与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数据相比(陈玉珍2009;李锡江,包薇2012),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掌上电子词典的拥有率和使用频率偏低。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经济条件较差有关,而且手机词典功能的扩展性也超过了传统掌上电子词典,因此省钱、方便、可下载多种词库的手机词典成为了学生的首选。
2.词典查阅需求
通过问卷,笔者了解到在听说读写译中,学生手机词典查阅的主要目的是翻译(M=3.60),其次是写作(M=2.89)和阅读(M=2.80),最后是听力(M=2.52)和口语(M=2.26)。访谈和调查测试数据的分析进一步证实,手机词典具有英汉互译功能和句子翻译功能,使用快捷方便,相对纸质词典更能提高学生查阅的积极性,增加查阅量。学生通常在英汉互译练习中使用手机词典。表2是手机词典组和纸质词典组学生在查阅次数和所用时间上的差异对照。
由表2可见,手机词典组完成英汉互译测试(157字)平均用时36.16分钟,平均查阅10.27次,而纸质词典组为49.90分钟,平均查阅8.83次。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学生在所用时间上呈显著差异(T=-3.552,P=0.001)。手机词典的快捷性远远超过纸质词典。此外,手机词典组的308次总查询中包含82次句子翻译(不评定整句的查阅效果,只登记目标词并评定其查阅效果)和31次二次查阅,共查询277个单词(总查询数减二次查询数);纸质词典组的256次总查询中则包含16次二次查询,共查询240个单词。说明两组学生二次查询的比率极小,手机词典组使用句子翻译功能的比率较高(26.6%)。虽然手机词典的句子翻译功能表面上比纸质词典有优势,但该功能并不完善,基本是一对一翻译,是单词的堆砌。若学生不具备较强的英语句法知识和逻辑分析能力,利用该功能会产生负面效果。
数据表明,学生喜欢使用手机词典,而且查询所耗时间短、所查单词多。这是否代表手机词典比纸质词典在英汉互译测试中更有优势?将两组成员查阅的所有单词/词组的效果进行对比,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差异不大(见表3)。Kolmogorov-Smirnov检验结果显示,英汉互译的成绩显著性水平低于0.05,表明数据的分布与正态分布有显著差别。因此,笔者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证实两者无显著差异(全部单词的查阅效果上Z=-0.616,P=0.538;有一定难度的目标词查阅效果上Z=-0.728,P=0.467)。
3.词典使用策略
(1)解码活动中的词典使用策略
Hartmann(2005:171)把解码活动定义为与所谓“消极型词典”相关联,涉及阅读、听力或外语译成母语等接受性技能的语言活动。本研究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和英译汉这两种解码活动中使用词典的策略。
廖海宏(2004),陈芳、王蔷、陈则杭(2010)等学者都对词典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肯定了它的适用性和积极性。笔者就学生在阅读中使用手机词典查阅的词项类别及查词习惯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主要查阅自己没有把握猜对的生词(M=3.29),其次是认为重要的生词(M=3.26)和文中频繁出现的生词(M=3.08),当然也有学生遇到生词就查(M=2.93),查得最少的是已经学过的单词(M=2.83)。这一结论再次由英译汉结果证实:在查阅的242个单词中,40%以上的人查阅(paint)the lily(38人),in the red(29人)和deceive(26人),而14%以下的人查阅government(8人),(youve)been done(7人),teach(4人)和after all(3人)。查词习惯方面,学生使用最多的是“边读边做记号,读完再查词典”(M=3.25)以及“先猜测词义再查词典”(M=3.16)两种方式。
在英译汉中,虽然手机词典组和纸质词典组的查询效果同样无显著性差异(所有单词的查阅效果上Z=-0.326,P=0.745;目标词查阅效果上Z=-0.793,P=0.428),但是由表4可见,首先学生词典使用效果不佳;其次在所有查阅的词项和目标词项中,学生使用手机词典查阅的正确率比纸质词典高(前者分别为65.9%和41.1%,后者分别为63.8%和34.3%)。
为进一步分析本次解码活动效果不佳的原因,笔者对比了两者在查阅具有一定难度的目标词时的效果。由表5可见,学生识别词组/固定搭配的能力差,词组查阅的正确率低。虽然问卷中学生表示在查询多义词时使用最频繁的策略是“根据上下文和词典确定词义”(M=3.39),但翻译结果显示学生对句子整体情境把握不佳,确定语义和利用信息能力弱,倾向于选择自己熟悉的义项。例如:government倾向于选“政府”而不是“管理”(Because of bad government,the company was in the red.);teach选“教育”而不是“训诫(某人)不做某事”(“I will teach him to deceive others”,the respectable teacher said.);lily选择“百合”而识别不出它是词组paint the lily意为“多此一举”(For the beautiful girl to use makeup would be to paint the lily.)。
手机词典组表现优于纸质词典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手机词典组成员在词组查询上具有优势。分析认为这是因为纸质词典的宏观结构主要是按形序法编排。受此限制,若学生未掌握词典的立目原则,就难以定位单词,特别是词组。本次测试中3位纸质词典组成员查询不到eat my words;而且纸质词典因篇幅的制约,收词量有限,在lily词条后大多仅提供“(idm习语)gild the lily=>gild”表示需参看gild词条才能找到该习语,学生不了解gild the lily相当于paint the lily,导致12位纸质组成员查询失败。而手机词典则摆脱了纸质词典立目、篇幅等的制约,可以直接输入单词的各种变体、短语、习语或句子,容量大、更新快,因此使用者均能找到eat my words和paint the lily。但是该组成员享受便捷性的同时却遇到了另一个问题:eat my words到底是“承认说错了话”“收回我的话”,还是“食言”。再如口语词be done(That paintings a fake.Youve been done),手机词典组成员因为查询的便利,大多直接输入Youve been done或者have been done,结果查到的几乎都是“你已经做了”的意思,而不是“你被骗了”。而纸质词典组成员只能从do这个词目词着手,只要认真都能找到“被骗”这一释义和例子。此外,为克服手机屏幕较小的限制,词典设有可以打开或者折叠的工具栏,但当信息过长时需要拖动滚动栏,稍显不便,这也导致手机词典微观结构较电脑词典和纸质词典精简。例如学生使用最多的有道词典在未联网也未下载离线词库时,查询government时仅查到“政府;政体;管辖”,而未见“管理”等义项,只有联网后,才能找到比较全面的释义、例句、百科、词组等信息。可惜只要查到该词,学生几乎都不再联网查询更多更全的信息。总之,大部分手机词典收录广,来源杂,质量相对粗糙,就内容而言,无法与权威纸质词典相比拟。
(2)编码活动中的词典使用策略
编码活动与所谓“积极型词典”相关联,涉及写作、口语或母语译为外语等产出性技能(Hartmann 2005:173)。本研究主要考查学生在写作和汉英翻译中使用词典的策略。
武继红(2007:100)指出学生在写作中使用词典时,存在词典选择不当,查阅技能缺失的问题,建议教师加强学生的词典意识。Chon(2008)也探讨了写作中使用词典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出只有当二语作者有能力处理在词典词条中发现的词汇问题时,词典才能起到帮助作者在二语写作中解决词汇问题的作用。说明写作中学生使用词典的策略调查意义重大,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词典使用策略进行正确引导,才能极大地提高词典使用效果。
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编码活动中策略的使用频度不高,都只在2.6-3.5这一中频度内。学生在“查到相应的英文表达后,最常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个单词”(M=3.447),不太会进一步查询(M=2.903)。这与前述提到的有限的二次查询数结果一致。此外,查到对应的英文表达后仍进行二次查询的学生英语水平都较高,这与他们对英语表达的准确性要求更高有关。
对比手机词典组和纸质词典组的汉英翻译情况(见表6),笔者发现与解码活动相反,纸质词典组在编码活动中表现略优于手机词典组。分析认为这是因为纸质词典提供的信息较手机词典多。按拼音/部首/笔画查到单字条目后,大部分纸质词典会按拼音顺序提供多字条目,若释义不同也会分列出来并举例。如在《新世纪汉英大词典》(2002)中查“过敏”,可先查“过”后找到复合词条“过敏”:“①[医学](hyper)sensitive/irritable(to)…②too sensitive;oversensitive;hypersensitive:不要太过敏,我只不过是在开玩笑。Dont be sensitive;I was only joking.”从此信息可知“过敏”有两个主要释义,一类是身体过敏(医学症状),另一类为神经过敏。分析测试题目“不要太过敏,没有人在背后议论你”只可能是第二个意思,不能选第一释义的对应词irritable。而手机词典大多只提供词目翻译,并没有进一步的解释。而例证单独放在一栏内,并没有按义项分列,显得比较杂乱。即使学生查到“过敏”的全部翻译形式,但因没有进一步的信息帮助判断,查询效果仍然不佳。
在目标词的查阅中(见表7),手机词典在编码活动中的优势在于词组和新词的查询,这得益于其便捷性和收词量。遗憾的是学生并未充分利用手机词典的反查、跳查等功能辨析词义,提高词典查阅效果,达到正确理解词义的目的。而且学生查询英语释义比率较低(M=2.69),在辨析英文词义时,建议指导学生多浏览英英释义,仅查阅中文释义无法准确地辨析同义词。
(3)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词典使用策略的显著性差异
为了调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手机词典使用策略上的差异,笔者根据英语专业的113份问卷和非英语专业的352份问卷,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的差异,发现在26项策略中有17项存在显著差异,其中12项呈非常显著差异。
两组学生的差异主要集中于编码活动的词典使用策略上。表8显示,除“写英文时,若查到的汉语出现若干对应的英文表达,就选择自己熟悉的那个单词”外,两组学生在其他6项策略上都呈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从秩均值可见,英语专业学生的策略选择更为成熟,这可能是因为英语专业学生在编码活动中对语言的准确性和多样性要求更高。
表9显示,在解码活动中两组学生在“阅读时只查文中频繁出现的生词”(P=0.013)以及“阅读时只查你没有把握猜对的生词”(P=0.002)中呈显著差异。英语专业学生使用这两个策略的频度更高,表明他们在这方面词典使用技能更成熟。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使用词典独立解决问题,而并非一遇到生词就立刻查阅词典。学生要根据上下文的线索先进行词义的预测和推断,当不确定是否正确时才查阅词典,这种信息的加工也有利于词汇的记忆和学习。Carroll(2000:102)指出:“语言的理解和输出都受到我们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制约。”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外界刺激只能短时存储于记忆中,要想长久储存就需要对刺激进行语义加工,加工的层次越深,记忆保持越好。词典使用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认知加工:词典使用前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词典使用时判断选择词条释义,词典使用后加工词条释义以存入长期记忆,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认知加工的重要性。表9也显示,查词习惯方面,两组学生在全部选项中都存在显著差异。同样英语专业的学生每一种策略的使用频度都比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高,因此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验证究竟哪一种策略更为关键和有效。
除了编码活动和解码活动中两组词典使用策略有显著差异外,两者在查阅的信息上也存在显著差异(英语释义P=0.000,英语及汉语释义P=0.002,发音P=0.002,用法P=0.000,例句P=0.036)。英语专业学生选择这些信息的比率更高,是因为英语专业比非英语专业学生更加意识到英语释义、用法、例句等信息的重要性。
4.词典的满意度、使用指导需求和词典改善建议
从“词典使用信息记录卡”笔者发现学生词典使用的满意度很高,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比率达到87.1%;问卷结果则显示英语专业学生(M=3.830)对手机词典的满意度比非英语专业(M=3.269)高,对词典使用指导的需求比后者强(前者M=3.661,后者M=2.727)。
Atkins&Varantola(1997:1)曾指出:“有两种直接的方法能有效提高词典的使用:一种是彻底改进词典;另外一种则是彻底提高词典使用者。”为了了解学生对手机词典的改善建议,笔者设计了一道开放性问题:从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角度出发,手机词典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进一步改善?对此,48%的学生(223人)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其中22.87%(51人)希望能完善手机词典句子翻译功能;19.7%希望扩大词汇量;17.5%希望每种意思都能配有典型例句;16.1%希望能有语用信息(其中4.93%明确提出希望能有单词辨析知识);13.9%希望词汇释义能够权威、全面,最好有中英释义;9.41%希望有清晰、慢速、准确的英式读音和美式读音;9.41%提到了流量问题,希望能在不耗流量的情况下查询到更多内容;也有部分人提到了输入方式的简化和词典信息的更新等问题。
四、总结和建议
本次调查主要发现:学生拥有和使用手机词典的比率高于其他类型的词典;手机词典具有一些无可比拟的特性:比电脑词典便捷和普及;摆脱了纸质词典立目和篇幅的限制,可以快捷地查阅单词的各种变形和词组等,而且容量大、更新快,因此在词组和新词的查询中占有优势,在解码活动中亦优于纸质词典。然而在内容上手机词典质量良莠不齐,优秀手机词典的比率远低于电脑词典和纸质词典,因而信息较为系统的纸质词典在编码活动中比手机词典更有优势。学生使用手机词典的策略频度不高,识别和查阅词组能力不佳,确定词义和利用信息能力较弱。英语专业总体上比非英语专业学生策略使用上略高一筹,非英语专业学生却还未意识到词典使用指导的重要性。
针对这些发现,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特别是非英语专业学生)正确使用词典。因为Tomaszczyk(1987)、Nuccorini(1994)、Tono(1984)等学者都证实了词典使用效率不高与学生词典使用技能欠缺有关。Tono(1984)更是通过让402名日本学生把一些英语文章翻译成日语证实了学生的错误完全或大部分归根于词典使用技能欠缺,而不是所用词典的不足。
笔者认为此类指导至少应该包括:(1)如何定位词典。介绍纸质词典和电子词典的特色和用途,要懂得在不同的任务中定位合适的词典。手机词典不是纸质词典的替代品,需要搭配使用。在解码活动中,若只想知道单词意思,那可以用手机词典,并通过“添加到单词本”记录查阅过的单词方便词汇记忆。在编码活动中,可用纸质词典或手机汉英翻译功能查阅英文对应词,在查到多个英文对应词后就最好用英英词典辨析词义,并借助词典所提供的语用、语法等信息写出恰当的句子。(2)如何定位信息。首先难词定位方面,阅读过程中不能遇到生词就查,应该明确该查阅哪类词。其次在短语、习语和固定搭配的查询上应该明确如何定位词目。不管是手机词典还是纸质词典,词目词的定位都是必备技能。(3)如何阅读信息、提取信息和运用信息。教师可以根据课后练习或者自己设计一些词典使用练习,具体讲解并多次示范这一步骤的操作。这一步骤要求学生做出大量的认知努力来加工信息。教师也应提醒学生,词典里面的内容不一定都正确,手机词典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总之,词典是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工具,而手机词典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典,想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工具,就必须将手机词典教学视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填写这份调查问卷。本问卷由苏州科技学院公管社保专业制作,仅用作科研工作,将会严格保密,不用署名,您可以放心填写。
谢谢您的支持,祝您学业顺利!
填答说明:
(1)、若无特殊说明,每一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2)、在“()”内填入适合自己的答案;
(3)、填写问卷时,请不要与他人商量。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现在的年级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现在每个月的生活费是()
A、M≤600
B、600<M≤900
C、900 D、1200<M≤1500 E、1500<M≤2000 F、M>20004、您的手机类型是() A、智能机B、非智能机C、不知道 5、您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是() A、1年以下B、1—2年C、3—4年 6、您每月手机的流量(X)是() A、X≤30M B、30M<X≤70M C、70M<X≤150M D、150M<X≤300M E、X>300M7、您每月流量的使用情况是() A、几乎没怎么用 B、用不完 C、基本用完 D、不够用 E、远远不够用 8、在流量用完的情况下,您还会继续使用手机上网吗?(A、有时会B、经常会C、每次都会 9、您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为() A、1小时以下B、1—2小时C、3—4小时 10、您认为您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怎么样?() A、很低B、低C、一般D、高 11、什么情况会促使您使用手机上网()(多选) A、上课无聊时D、5年及以上D、不会D、5小时及以上 E、很高) B、需要查询信息时 C、排队等候时(公交、食堂、打卡等) D、睡觉前 E、凡闲暇时间都上 F、其他(走路闲着等) 12、您手机上网通常进行什么活动()(多选) A、(QQ、飞信、MSN等)聊天工具 B、(人人、天涯、微博)等社交平台 C、听歌、看视频等休闲活动 D、看小说 E、购物 F、游戏 G、看新闻 H、其他 13、若手机上网功能损坏,您会怎样?() A、马上去修(一天之内) B、三天之内去修 C、一周之内去修 D、一个月之内去修 E、无所谓,不去修 F、换一个新手机 14、影响您手机上网的因素是()(多选) A、上网网速慢 B、网络不稳定 C、屏幕小,影响浏览效果 D、上网费用高 E、咨询内容太少 F、耗电量大,使用不方便 G、手机系统(安卓、塞班、苹果等) 15、您上课使用手机上网吗?() A、完全不用B、偶尔C、经常D、每次都用 16、您对某些高校上课前收缴手机有什么看法?() A、非常赞同B、赞同C、无所谓D、不赞同E、非常不赞同 17、您认为大学生上课手机上网的原因是()(多选) A、老师讲课无聊 B、平常玩习惯了 C、查询与课堂内容有关的信息 D、学生自觉性不高 E、其他 访问地点:访问时间:访问员: 大学生拥有电脑的越来越多,我们使用电脑的状况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以后的发展,因此希望您配合我们的问卷调查,以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做好合理使用电脑的规划。 1.您所在的系别与所学专业:() 2.您的性别() A.男B.女 3.您在家里或者学校是否拥有电脑?()(如果选B直接跳到第5题) A.是B.不是 4.您的电脑是什么样的?() A.台式品牌机B.台式组装机C.笔记本 5.您使用的电脑品牌是什么?() A.联想B.华硕C.神舟D.三星E.DELLF.苹果G.清华同方H.惠普I.宏基J.索尼 6.您购置电脑时主要受那些外在因素影响?()(多选) A.店员介绍B.内行亲友C.卖场促销D.商家信誉E.个人爱好F.其它因素 7.您在购买电脑时主要考虑电脑的什么因素?() A.配置B.性能C.价格D.外观F.品牌G.售后服务 8.您能接受电脑的心理价位是多少?() A.3000-40000B.4000-5000C.5000-6000D.6000以上 9.你购买电脑时一般会选择在哪里选购?() A.电脑城B.网上商城C.品牌专卖店 10.您在选购电脑的时候你会选择购买什么周边外设?()(多选) A.U盘B.摄像头C.游戏手柄D.上网设备E.其它 11.您觉得拥有电脑后是否能很好的利用?() A.可以B.基本可以C.基本不能 12.您通常用电脑来做些什么?()(多选) A.上网聊天交友B.看电视电影、视频 C.听音乐D.查找资料、下载资料E.浏览网页新闻F.网上购物G.玩游戏H.练习软件I.看课件 13.您对上网时间的把握程度如何() A.大体上是自己把握B.有时候会上瘾但大多数还是知道适可而止的C.想控制时间 但一旦上网就忘记了时间D.没时间概念 14.您对计算机游戏的热衷程度如何?() A.不能自拔B.可以控制C.只是休闲D.不感兴趣 15.您是否会使用常用的电脑软件?() A.会B.不会C.会一点 16.您上网搜索信息的能力怎样?() A.只要网上有就能找出B.有时候找不到C.基本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17.您平均每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 A.少于1小时B.1-3小时C.3-5小时D.多于5小时 18.您觉得电脑给您带来了什么影响() 关键词:中职学生 手机 身心健康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通讯工具尤其是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备品。手机的作用不言而喻,可以随时找到别人或互通信息,而且功能日新月异,游戏、上网、拍照、听歌、看小说、看电影,简直无所不能,大大方便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作为在校的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能否合理使用手机、手机的使用是否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是个值得调查的问题。中职学生是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比较低,学习动机不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制能力较差,甚至还存在行为问题。面对手机的各种诱惑他们能否进行自制而不至于沉溺于手机的娱乐功能,能否把心思放在学习上?笔者对所在的中职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职学校中抽取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2份,回收率为96%,其中有效问卷19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8.9%。 另外,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访谈或对教师进行访谈。 二、调查内容 在调查问卷中,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手机的使用率、手机的费用、每天使用的时间、用途、对身体健康、学习、生活的影响。对学生的访谈中主要涉及使用手机的时间、用途、对自己的影响、其他人的使用情况等。对教师的访谈中主要涉及上课时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如何制止、能否制止等。 三、 调查结果 1.手机使用率与手机费用 据调查问卷统计,中职学生的手机使用率已达到100%,每个被调查的学生都拥有手机,而且70%同学使用的是智能机。由于攀比,他们经常更换手机而且是名牌手机,并且每月的手机费用,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给每个家庭造成不必要的开支。 2.用途 在用途调查中,只有15%的学生选择只用于打电话,而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手机用途众多,选择最多是上网聊天,其次是玩游戏,还有少数学生选择看小说与电影。 3.使用时间 在调查“大概每天什么时间使用手机”时,有56%的学生选择课后或自习时,而有44%的学生选择上课、课后都用,而且住宿生在每天熄灯后仍有使用手机的情况,大大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休息。而每天大概使用多少时间,有28%的学生选择1-2个小时,有34%的学生选择3-4个小时,有38%的学生选择4个小时以上。 4.影响 手机的电磁波以及使用手机的姿势造成大部分学生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而且长时间使用手机还会造成眼睛疲劳、视力下降等身体危害。 有45%的学生选择自己已离不开手机,即患上了手机依赖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没带手机,就会感到焦虑;时常下意识地看手机。 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访谈,上课期间仍有部分学生偷偷使用手机,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活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听课效果,甚至无心听课。上课时的手机铃声、短信铃声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并且给教师的课堂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难题。而且对于老师的管制,很多学生并不服从,还出现了顶撞老师的现象。作为任课老师,难以制止这一现象。 最为可怕的是,有些中职学生仿效网上的负面新闻,利用手机拍照的便利,给同学拍下裸照发布在网上,从而害人害己。而且通过手机联系,打架斗殴也上升到了跨校的集体活动,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5.结论 中职学生手机的频繁使用与使用不当,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干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给学校、教师的管理与教学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作为学校和教师不能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必须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避免手机的各种诱惑,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四、中职学生频繁使用手机的原因分析 1.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一般年龄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处在青年期过渡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的不稳定时期。他们正处于独立性增强但自制力较弱的阶段,追求新鲜事物,虚荣、爱攀比。所以在别人都有自己也要有,而且要比别人的要好的心理影响下,追求新奇、高性能的手机成为他们的目标。除了作为沟通的必需品外,额外的功能很容易吸引他们,使他们着迷、上瘾,无法自制。 2.中职生的心理需求 作为中职学生,他们在学业上一般都是饱受挫折,在学习上失败的经历较多。因此,他们对自己丧失了自信心,容易自卑、悲观、失望,认为自己能力、品质等方面不如别人。在这种消极的心理影响下,他们大部分都不再对学习感兴趣。无聊的学校生活不得不使他们的兴趣转移到更轻松的方式上来消磨时间,而手机正可以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填补他们空虚的内心。 3.课堂生活不轻松,课外文化欠缺 對于学习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课堂上的学习对他们本身就是种困难。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仍然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的话,学生自然接受不。如果学生学不会的话,他们就不会有成功的经历就不会产生成就感,自然就把精力转移到别处。而且课外生活不够丰富,学生只能用玩手机来打发时间。 五、 对策 1.家校合作,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学生的手机及费用都是家长提供给学生的。学校要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只要满足必要的通话功能尽量不要给学生购买智能机以免诱惑太大,另外,严格控制手机费用、监管通信时间。 2.制订规章制度控制学生手机的使用。以制度的形式规定学生什么时间不可以使用手机,上课期间手机交由班级或学校统一保管,放学后返还等。 3.课堂上改变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职生本来学习基础差,学习兴趣不大,无法集中注意到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尽量将知识趣味化、简单化、游戏化,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手机的频繁使用是学生无所事事,无聊的表现,所以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辩论会、文学社、合唱队、舞蹈队等,还可以以各种比赛的形式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中体会到快乐,找回自信。 参考文献: [1]刘钦涛.关于中职生手机管理的三维途径[J].职业教育,2010,(10):134-135. [2]张桐,高磊.手机对我国学生生活的影响研究[J].移动通信,2008,(15):84-87. [3]傅远碧.手机短信的消极作用及其对策 [J].语文学刊,2008,(6):165-16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问卷维度和项目池确定后,分层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医科大学大一至大三学生2 522名。共发放问卷2 522份,收回2 469份,问卷回收率为97.90%,有效问卷为2 376份,有效率为96.23%。其中男生1 141名(48.0%),女生1 235名(52.0%)。大一学生969名,男生474名(48.9%),女生495名(51.1%);大二学生790名,男生361名(45.7%),女生429名(54.3%);大三学生617名,男生306名(49.6%),女生311名(50.4%)。平均年龄(20.28±1.24)岁。 1.2 方法 1.2.1 问卷维度的确立 国内外关于手机使用依赖的量表比较多,如Bianchi等[3]编制的“手机问题使用量表”(Mobile Phone Problem Use Scale,MPPUS),包括耐受性,逃避其他问题,戒断性,渴求性,对社会、家庭、工作和经济困难领域的不良后果5个维度,共27个项目;Billieux等[4]从禁止性使用或危险性使用、经济问题、依赖症状3个方面编制了“问题性手机使用问卷”(Problematic Mobile Phone Use Questionnaire,PUMPQ),共30个项目;香港中文大学Leung[5]选取MPPUS中17个项目,其中包括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IV)中筛查赌博问题的8个修订项目编制“手机成瘾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该量表包括4个因子,分别为无法控制的渴望、焦虑和迷茫、戒断和逃避、效率低下。笔者参照国内外手机依赖量表编制的维度,从戒断症状、渴求性和身心影响编制“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共计16个项目,根据李克特(Likert)5级评分标准,每个条目有5个选项,即“从不”、“偶尔”、“有时”、“经常”、“总是”,分别按“1~5分”评分,得分越高,表明对手机依赖的程度越高。 1.2.2 项目分析 遵循敏感性、有效性、代表性、独立性、内部一致性的原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反应度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法、内部一致性检验(Cronbach'sα系数)、分半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项目分析方法,对各项目和各维度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一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1.2.2.1 两独立样本t检验法 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从敏感性的角度对项目进行筛选,具体方法是:将受试对象按总得分的百分位数进行排序,得分高于P73的个体作为高分组,得分低于P27的个体作为低分组,以t检验比较各项目高分组与低分组得分的差异。若2组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则考虑删除该项目。 1.2.2.2 Pearson相关系数法 考察每个项目与初始问卷总分的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小于0.3者考虑删除;考察每个项目与各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将Pearson相关系数小于0.4者剔除;考察各项目与其他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4以上者,则考虑删除。 1.2.2.3 因子分析法 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来进一步考察项目的代表性,删除因子负荷小于0.4的项目。 1.2.2.4 内部一致性分析 克朗巴赫系数(Cronbach'sα系数)是评价问卷内部一致性的首选指标。具体方法是,比较去掉所考察项目后,其所在维度Cronbach'sα系数的变化情况。若系数没有减小反而增大了,说明该项目的存在降低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应该考虑删除。 1.2.2.5 反应度分析 考察各项目在每个等级选项中选中率低于10%的个数。一般情况下,对特异性项目与共性项目要求的标准不同。当5个等级选项中选中率低于10%的个数多于4个时,则该项目考虑予以删除。 1.3 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 应用Epi Data 3.02软件进行录入,并进行逻辑纠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使用的统计方法包括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内部一致性检验等。 2 结果 2.1 问卷项目确定 最初根据戒断症状、渴求性和身心影响3个维度编制问卷,共计16题,通过项目分析方法来确定初始项目留存。将16条项目的项目得分相加,计算出总分,并对其进行描述,找出P27,P73的分数点24和35,低于24分为低分组,高于35分为高分组。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分组在每一项目上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所有项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项目1(总觉得使用手机的时间不够)与项目2(总觉得使用手机的时间比我预期的要长)和项目3(曾经试图少花一点时间在手机上却无法做到)所表达的含义有所雷同,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项目3与其他维度的Pearson相关性系数大于0.4,因此选择删除项目3。采用因子分析删除不能反映同一维度概念的条目,共删除2个项目(项目2和项目8)。最终确立的项目共13条,其中,反映戒断症状共6条,渴求性为3条,身心影响为4条。 2.2 问卷结构评价 2.2.1 探索性因子分析 分析得出KMO统计量为0.906;经Bartlett检验,P<0.01,说明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运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采取以特征根>1作为纳入标准,共提取出3个公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59.13%,各因子采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的结果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第1个公因子共6个项目,命名为戒断症状,方差贡献率为40.37%;第2个公因子有4个项目,命名为身心影响,方差贡献率为9.59%;第3个公因子有3个项目,命名为渴求性,方差贡献率为9.17%。各项目的因子负荷系数在0.523~0.833之间,见表1。 2.2.2 相关性分析 利用相关分析法考察每个项目与初始问卷总分的相关以及每个项目与所属维度得分的相关。各项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0.371~0.742之间,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在0.673~0.843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各项目具有良好的鉴别力。见表2。 2.3 问卷信度分析 经分析得出,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5以上,区间为0.58~0.83。总问卷的分半系数为0.80,各维度的分半系数在0.62~0.80之间。 2.4 验证因子分析 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通常采用规范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比较拟合指数(CFI)、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和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来评估模型拟合度。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利用Amos17.0对其进行验证,建立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的通径图,分析得出NFI为0.935,RFI为0.918,CFI为0.940,GFI为0.956,AGFI为0.935,RMSEA为0.067,各指标拟合优度良好。 注:**P<0.01。 3 讨论 3.1 建立青少年手机依赖性评定方法的必要性 韩登亮等[6]调查发现,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会很容易发现手机不离手的现象。大学生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实际上也是一种“行为成瘾”[7],这种现象甚至开始往病态的方向发展,严重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习及日常生活。Ha等[8]研究表明,过度使用手机者比对照组具有更高水平的抑郁症状、述情障碍和人际交往焦虑。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高频度使用手机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9]。Yen等[10]研究结果显示,排除性别、年龄和居住地的影响,抑郁症状明显的人往往出现更多的手机问题性使用症状。Chen[11]对台湾学生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78.2%的手机成瘾者每周至少有2 d感到抑郁,与具有较高自尊水平的学生相比,低自尊的学生更易成为手机问题性使用者[12,13]。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控制性别、年龄、酒精、药物使用和睡眠时间后,与那些夜间熄灯以后就不使用手机的学生相比,夜间熄灯以后几乎每天都使用手机的学生在青少年晚期更可能出现自伤行为[14]。另外,熄灯后打电话和发短信与睡眠障碍有关[15]。因此,建立青少年手机依赖性评定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借此可评定青少年手机使用的依赖程度,进而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尽量减少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行为。 3.2“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要求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法、内部一致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累积方差贡献率等各指标均比较理想,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9.13%,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58~0.83之间;各项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3以上,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符合心理统计学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程度的定量评价工具。 3.3“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的功能与价值 本问卷编制的主要目的是试图从青少年自身的角度来考察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的发展情况。3个维度、13个项目简明扼要地概括了青少年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可能出现的症状,戒断症状、渴求性2个维度论证了成瘾行为的基本心理变化,身心影响论证了过度依赖手机对身心状况造成的影响。总体来说,问卷设计涉及的范围比较全面,能够较好地反映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状况。 3.4 需要更多的研究者使用以积累评价资料 由于此次研究的对象仅为1所医科大学的学生,信度和结构效度等还不能代表更广泛的大学生人群,也不能建立大学生手机依赖性的划界值,因此,需要在多地区、多个大学生人群中应用,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同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用于不同人群来分析手机依赖性行为与心理行为和身心病理症状的关系,以进一步评价其效度。 摘要:目的 编制“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评价初步在大学生中进行调查时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行为提供有效工具。方法 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确定戒断症状、渴求性和身心效应3个维度,拟定16个项目;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合肥市某医科大学一~三年级学生2 376名进行调查。结合两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法、因子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对问卷的项目进行筛选,应用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 “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符合3个维度组成,共13个项目,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9.13%;总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58~0.83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各项目与总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3以上,与所属维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在0.4以上,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问卷的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为0.067,规范拟合指数(NFI)、相对拟合指数(RFI)、比较拟合指数(CFI)、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GFI)均在0.9以上,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结论 “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符合心理统计学评价标准,可以用来评价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症状。 【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问卷】推荐阅读: 大学生手机消费情况调查问卷10-28 大学生手机使用市场的调查06-10 关于大学学生手机依赖程度调查问卷11-28 大学生手机品牌选择制约因素的调查问卷11-28 大学生生活费使用状况问卷调查09-07 关于大学生对诺基亚手机满意度的调查问卷12-15 大学生恋爱情况调查问卷12-03 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问卷分析报告10-15 关于大学生兼职情况问卷调查总结12-04 大学生网购情况问卷调查表11-20大学生使用电脑情况问卷调查 篇10
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问卷 篇11
大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问卷 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