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法在幼儿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问题提出

1.1 问题与问题解决过程

任何人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含有下述3个基本的构成: (1) 条件, 也就是对问题的描述, 是问题的开始状态; (2) 目标, 是对问题结果的描述, 也就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3) 过程, 正确的结果方式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需要经过意识的努力和思维过程才能最终找到答案。问题解决的过程一般认为分为4个阶段。 (1) 问题表征, 这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起始阶段, 要求问题解决者对问题的认识完全转换为内部表征。Montague等 (1990, 2000) 研究发现, 虽然很多学业不良学生有着良好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态度, 但他们仍是很不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问题在于他们没有能够选择更好的问题表征策略。可见问题表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选择策略, 根据自己对问题的表征, 问题解决者会有针对性的选择一套问题解决的策略。 (3) 应用策略, 在这一阶段, 问题解决者会使用不同的策略来改变问题的起始状态, 并向问题的最终状态转移。 (4) 评价, 这一阶段, 问题解决者会评价自己的问题表征以及解决策略是否行之有效, 如果不合适就要重新选择策略, 甚至是重新表征问题, 直到问题成功解决。

1.2 幼儿心理学课程的特点

《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幼教专业以及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中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学概念和原理。具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的特征, 一般性是指幼儿心理学课程也包含有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实验心理学中概念和原理, 而特殊性是指这门课主要是以幼儿为研究对象的, 探讨的是幼儿认知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因此这门课程会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理解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规律、特点, 比较全面地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 能够初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幼儿教育中的问题, 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典型心理特征能加以区分, 能根据所学理论提出培养幼儿各种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措施, 并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知识基础。因此, 针对幼儿心理学课程特点开展教学,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引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如何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展开幼儿心理学教学

(1) 问题表征。可以把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原理以及理论细分为多种教学内容, 例如幼儿的感知觉、记忆、注意等。 (2) 选择策略。针对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做心理学实验或观看心理学影像资料等。 (3) 应用策略。在充分分析了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4) 评价。采用考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或是在实际中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并发现问题所在, 改进教学策略, 或重组教学内容。

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开展幼儿心理学教学, 必须从问题解决的过程入手。如上所述, 问题解决的过程包含有问题表征、选择策略、应用策略以及评价四个阶段, 因此开展教学工作需要从这四个基本环节入手。 (1) 表征教学内容需要从课程特点出发。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不可避免地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学基础知识, 因此教学内容需要按照从一般到特殊, 从简单到复杂的内容进行教授。首先, 应该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其次, 应该明确本学科研究的是作为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的幼儿的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 所以在教授幼儿心理特点之前就应该充分了解一般人类的心理认知特点, 并且从知觉、注意等低级认知过程的学习, 逐步过渡到语言、思维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学习。 (2) 选择策略。策略的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将决定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对知觉或注意等章节的内容推荐使用心理学实验的教学方法, 心理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科学, 绝大多数的理论来源于实验, 心理现象可以通过实验得以揭示, 重现以及证实, 所以心理学实验是一个将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 也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及互动性。情感和气质等章节的内容较为深奥和晦涩, 采用播放影像资料或幻灯片的方式更容易使学生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 (3) 应用策略。将教学计划充分高效的实施, 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启发学生, 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更为有效, 关注学生反应和回馈。 (4) 评价。对教学效果的考察一般可以在课堂气氛上表现出来。如果课堂上气氛活跃, 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提问,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所实施的教学策略是可行的。在课下进行书本知识考试, 或实际应用的考核也能反应教学策略的收效情况。如果效果不好, 则应该考虑及时改变教学策略。

3 应用与探索

真正有价值的学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问题是激活或唤醒思维材料的刺激因素, 问题解决过程是一个不断反思、调整、改进的过程”, “问题解决”教学是以“人”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以幼儿心理学中的感知觉这一章节的内容为例, 按照问题解决的四个阶段, 首先分析教学内容, 制定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感觉、知觉的定义、种类, 理解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和知觉的特性, 掌握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能运用感知觉的规律设计简单的教育活动。教学目标是本章节的整体目标, 可以继续细分, 以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为例进行探讨。知觉的基本特征是有别于感觉的, 可以说是感觉的提升和总结, 并且受到早期经验和预期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一点, 应该明确问题的起始点和目标点所在, 在这里问题的起始点就是“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而问题的目标就是让学生领悟感觉和知觉是有区别的。接下来就要对问题进行表征, 有关感觉、知觉以及感知觉之间相互关系的大量知识都存在于这一表征之中。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 选择何种教学策略能够使得学生直观地了解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区别是最为有效的, 心理学实验和幻灯片相结合的方式较为有效, 而错觉图片的实验就能够很好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最终在实际课堂操作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各种经典的错觉图片, 并让学生交流感受和体会, 进行讨论, 明确了感觉和知觉的差别, 加深学生的理解。

4 结语

问题解决教学法的特点是高引导性和互动性, 它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问题解决教学法将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于幼儿心理学教学,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够引发学生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以幼儿心理学教学为出发点, 以认知心理学中有关问题解决的观点, 并以中职学生为主要对象, 探索如何从问题解决的策略应用于幼儿心理学教学,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法,幼儿心理教学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许振援, 等.儿童发展心理学[M].吉林人民出版社.

[3] (瑞士) 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商务印书局.

上一篇:60例心房颤动应用胺碘酮转律的疗效观察和分析下一篇:农村地区高血压病综合防治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