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推荐9篇)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

【摘要】波利亚教与学的“主动学习原则”认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能力。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阶段在所有的教学方法中,利用率最高、渗透性最强的当属“问题式”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法中问答法的运用立足知识基础,着眼提高能力,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问题激起思维,以探究产生共鸣,以争辩掀起高潮,以问题解决实现目标达成,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高效地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

【关键词】历史教学;问答法的运用及探索

新课程教学已实施好几年了,但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仍存在重结论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创新的现象,课堂教学以“满堂灌”为主要模式。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被动学习,每节课接触的不是生动有趣的问题,而是抽象死板的历史名词、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这使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和厌恶心理,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这迫使我要改变教学方法。我常用问答法教学,这种教学方法使传授知识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二为一,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深受学生的欢迎。其做法是:

一、精心设计

把每一章节的重点,难点,能力培养目标,思想教育目标,重要概念等设计成问题,提前一天告诉学生,便于学生预习。这里的关键是设问要老道,它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设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什么四大发明的文明之花开在中国,却在西欧结果?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在中国是同时产生的,结局却不同?

(2)设问要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相衔接,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如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背后是什么?有哪些影响?

(3)设问要有利于章节整体知识结构的掌握。如西欧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在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怎样?

(4)设问要有利于总结,掌握规律性认识。如简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有什么特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5)设问要联系实际,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与综合。

(6)教师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能引发思考的内容设疑。

二、把握主体

课堂上采用学生举手发言与老师点名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即为主动学习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又遏制了被动学习的学生心存侥幸,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及时提示,点评把握主题,把握时间。这里的关键有两点:

(1)教师要把握火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不到学生想知道却不知道时不告诉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点拨他。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又确保识记,理解的效果。

(2)点评要简洁,明确。不但对学科内容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让失败者能总结经验,走向成功,因为任何失败者都不是徒劳的,让成功者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样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情绪体验。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一旦风气养成,老师上课越上越轻松,学生上课越上越喜欢。

三、重视导言课,密切联系实际

当然,要确保用问答法上课顺利持久地进行下去,确保学生一如既往地钻研教师的提问,还需以下配套功夫:

(1)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中学的历史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除了少数学生由于特殊的兴趣对于过去的事情有所关注外,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现实的意义来接受历史的。所以,历史和现实的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能深化到规划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例如,讲世界史《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中涉及到中东、巴勒斯坦和犹太人发展问题,这个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不能回避的,也使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我以“巴以问题历史探源和思考”为题目,让学生分成小组搜集资料和列出相关的问题,然后,从历史根源、巴以冲突现状、巴以和解的困难、国际主要政治力量的态度、原因和巴以前景展开讨论,然后写出研究性论文。通过讨论,学生对民族冲突,战争与和平,国家稳定与发展有了更新的认识。此外,还可以通过丰富的史实和精彩的语言,改善课堂教学的气氛,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多样的教学手段和丰富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等。

(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模拟情境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间接兴趣。如在讲启蒙运动中三权分立思想,首先让学生回答:什么是三权分立,核心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和局限,当学生答出核心是权力制衡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得出权力制衡是手段,目的是防止独裁,维护资产阶级民主。教师继续启发:既然权利制衡是手段,那么手段相同,目的可能不同,让学生联系中国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明朝的废丞相权分六部。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中国的皇帝用权力制衡来维护君主专制,从而掌握了殊途同归的一个特例,对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有了特别深刻的认识。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2

一、历史图片的种类

历史图片的种类丰富多彩,依据内容可以分为:经济社会图、地图、 科学技术图、技艺图、人物图。依据形式可以分为历史文物类图、历史地理类图、历史漫画类图、资料数据图表。历史教师可以运用直观的图片丰富课堂教学。

1.历史文物类。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中产生了众多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物,见证着历史发展的步伐。历史文物类图片有遗址、遗著、遗像、遗址等,如清明上河图、北京故宫、万里长城、兵马俑等。历史文物是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用品,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当时当地的历史风貌。所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历史图片时,要挖掘那时的社会原貌,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

2.历史地理类。我国历史经历了各种时代更替,各朝各代的地理版图都不一样,所以,历史教师要正确对待历史地理版图,使学生清楚地掌握历史人物所处的地理范围、历史事物所分布的地理范围。历史地理类图片包括形势路线图、布局图、行政疆域图等,各自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所以,历史教师要借助历史事件来分析图片,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3.历史漫画类。初中历史教材中充满各种漫画,漫画主要是讽刺性的漫画,讥讽那时的历史事件、人物、 现象等,最终目的是揭露社会根本问题。漫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形象化、新奇性,可以展现时代精神,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熟悉历史。

4.数据资料类。历史教学中,为了详细说明某个问题,采用数据资料图表的形式,辅助文字讲述,使学生更加深入认识历史。所以,数据图表编入历史教材,学生会更加直接感受图表的作用,体会其对文字的证明效果。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图表分析,获取历史信息,把握史论结合的意义,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二、将历史图片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开拓学生的思维,增强思考力、观察力。历史教材中的文字描述,局限性强,学生学起来也比较乏味,兴趣不高。具有明亮色彩的历史图片可以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强烈的关注欲望。学生在阅读图片的时候,思维呈现开放状态,可以积极调动大脑思维进行课本中历史知识与所观察的图片之间的联系,将教材文字知识转化为形象地历史知识, 在这过程中,学生受到了历史画面的震撼,历史视野得到开阔,思考力、 观察力得到增强。

2.有效提高学习成效。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历史图片,能够使生硬的、陌生的历史知识逐渐被学生熟识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把握历史知识的效率就会迅速提高。例如, 讲解“四大发明”知识点时,历史教师可以首先将指南针、造纸、印刷术、火药的相关历史图片分别展现在学生面前,并且在每幅图片后编写文字说明,写一些相关人物、时间、 作用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事件、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图文转化的能力,培养学生见图思文、见文思图的思维意识,并且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3.使学生在丰富的历史课堂中受到情感熏陶。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历史图片进行图文讲解,学生就会接受活生生的、图文并茂的历史,而不是死板的历史,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使历史教学变得丰富多彩,由于历史图片包含的复杂丰富的情感,需要教师不断去把握利用,适时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受到历史的熏陶。

三、运用历史图片的依据

1.来源可靠。教学中选用的历史图片,来源必须可靠、科学。现在已经是“读图时代”,图片十分丰富, 选择合适的、教学需要的图片,才能准确进行知识的讲解,避免应用没有可靠来源的图片。

2.符合历史发展顺序。图片的选择必须符合历史教学内容,符合历史的先后发展顺序,典型性强,才会将历史图片的作用发挥好。例如,将授“新航路开辟”一文时,教师将“郑和下西洋” 的历史知识应用于此,让学生进行比较联想,联系中外历史,符合历史发展顺序,进行有效的图片插入。

3.抓重点,注意适度。适度即按照学生的学习实际、接受水平,进行难易适度的讲解,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图片的数量也要适度,防止滥用致使教学产生相反的效果。多媒体中图片的运用也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图片的运用要抓住重点,注意适度,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4.图片针对性强。教学中选用的图片要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将课本知识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合理使用。选用的图片要和所学的历史知识有共性联系,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和体会,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的方法

1.提问教学法。提问教学即教师通过具有明确目的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主动的观察、思考,并且快速获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学生经过观察历史图片,提高了观察技能、读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历史图片教师进行提问,能够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开拓,并深入进行历史现象的原因解析,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技巧。

2.创设情境教学法。历史图片是十分丰富的,有历史地理图片、历史文物图片、数据资料图表、历史漫画等,可以形象、具体地解释历史知识。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理解把握历史知识的能力。例如,讲解“唐朝发达的手工业”时, 教师就可以选取或亲自制作一些相关图片,也可录制解说词,进行有声有色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学生在受到视觉的享受时,解说词可以将学生引入教学的重难点上。比如,其中唐三彩的制作经过,学生在历史情境的展示中,逐渐增强了初中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

3.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教学法。初中历史教师通过让学生对多种多样的图片从多角度观察、分析、对比,深入理解图片中的历史知识,构建历史知识系统图,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图片的连续不断地展示,学生感受到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体会历史演变经过。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结合当时时代特点,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综合解析,透过历史现象让学生明白历史知识点的本质内涵,掌握历史规律, 增强历史认同感。

4.历史图片组合应用法。历史知识、各种历史图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历史图片可以有效展现历史的真实存在,教师将历史图片进行有机结合更可以将历史的走向进行展示,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历史在波折中前进的规律,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观。例如,将 “英商贩运鸦片走私船”、“各国列强向我国倾销鸦片示意图”、“虎门销烟”三幅图综合来看,并结合教材内容学习,学生便会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原因、目的、必然性等知识,进而挖掘侵华战争的性质。

综上所述,历史图片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摘要:历史图片信息量大,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有效帮助教师的授课。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历史图片,将历史图片的作用尽情发挥,使历史教学实现最优化。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历史微故事;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10-0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改善师生关系,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动力与兴趣,并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符。历史微故事作为讲授历史知识的方式之一,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由于历史微故事的特殊性,对初中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需历史知识渊博,还需结合实际,融会贯通。

一、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历史微故事的基本原则

首先,真实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微故事,真实性是基本原则,如果教师讲解的故事存在虚构,学生知道真相之后,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情绪。所以,历史微故事应符合史实,不能随便编造,以此为基础进行合理的推测与想象。其次,趣味性,初中生往往比较喜欢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历史教师选择的微故事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此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兴趣。为此,历史微故事应情节生动,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并保证故事内容的新奇。再次,针对性,初中历史教师运用的微故事应与本节课讲解的知识内容相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通过微故事补充教学内容,不与课堂脱节,紧扣教学主题与历史教材,并针对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史学意识。

二、初中历史教学运用历史微故事的有效技巧

1. 新课导入设置悬念微故事。新课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开始,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一节成功的初中历史课离不开一个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新知识之前,可运用历史微故事进行新课导入,并设置部分悬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注意力,仅仅抓住其求知心理,借此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例如,在讲解《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时,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可为学生讲解著名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不过需要提醒他们,设置悬念:女娲造人只是一个传说,并不是真实可靠的,那么早期人类是怎么出现的呢?中国境内有哪些早期人类?针对悬念,将会极大调动学生的情绪,让他们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教材内容,从而实现良好的课堂导入。

2. 课堂教学合理穿插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要想让学生在一节课中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注意力,是很难实现的,教师可借助历史微故事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穿插一些微故事,促使他们始终保证高昂的学习情绪。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穿插微故事,不仅可提升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比如,在进行《战国争雄》教学时,由于涉及到的诸侯国与人物较多,教师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与掌握这些知识,可合理穿插历史微故事。像微故事“三家分晋”讲述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的来历;微故事“围魏救赵”讲解的是魏、齐之间的战争;“纸上谈兵”和“长平之战”描述的则是战国末年秦、赵之间的争斗。通过合理穿插历史微故事,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抓住时机灵活运用微故事。历史微故事作为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补充部分,并不能完全取代教材内容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抓住时机,灵活选择和运用历史微故事,紧扣教材内容,在学生兴趣高涨时引出教学内容,以此加深他们的印象,强化记忆效果,并乐于接受。同时,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相对抽象难懂,此时,教师可借助历史微故事突破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的吸收与理解。例如,在学习《秦末农民起义》时,教材中描述到“秦的暴政”,而真正的“暴”体现在哪里?一些学生并不理解,教师可通过讲解微故事“焚书坑儒”促进他们掌握,告知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统一思想,加强思想控制,禁止人民对朝廷进行非议,在思想文化领域强化专制统治。

4. 运用微故事发挥语言魅力。在初中教育阶段,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科学性课程,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过程中需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与艺术相,一字之差可能就会导致学习理解偏差。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在叙述微故事时语言应形象生动,表情到位,并配合肢体语言与心理暗示感染学生,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才能够给他们带来身临其境般的感觉,进而强化历史微故事的辅助作用,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讲述历史微故事时应表现出爱憎分明的个人情绪,比如,在讲到历史英雄时,像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和郑成功时,应慷概激昂;当讲到负面历史人物时,像夏桀、商纣、石敬瑭、秦桧时,需表现出鄙视和厌恶。教师通过语言魅力和情绪感染学生,让他们明白是非曲直,区分善恶,充分发挥历史知识的教育价值。

三、总结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运用历史微故事是丰富教学内容的一个有效手段,也是提升教学质量是改善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合理运用历史微故事,充分发挥其教学意义和教育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牟英华. 历史微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鲁东大学,2015.

[2]崔峥. 数字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师范 大学,2015.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4

“历史地图准确地标明了历史活动所处于的地理位置,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的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其空间联系,还显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某些空间变迁的情形。它能巧妙地、科学地包容以上诸方面于一图,做到综合、直观,把难以用语言描述的空间概念变成了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尽管历史地图的作用显而易见,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有不少教师对历史地图熟视无睹,即使偶尔运用也是一带而过,当作点缀,没有充分意识到历史地图的价值所在。忽视历史地图教学,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也忽略了对学生用图能力的培养。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经常运用历史地图,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故撰此文,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以便今后教学中能更好地运用历史地图,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方位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

历史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不管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都分布在时间与空间交织的时空里。无论是讲到国家疆域,还是战争形势,无疑都离不开历史地图。没有地图,学生就不知道秦朝的疆域有多大;没有地图,学生就不知道丝绸之路从哪里出发,到哪里结束;没有地图,学生就无法理解什么是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没有地图,学生不会明白近代沙俄占领了中国哪些领土;没有地图,学生想象不出蒙古军三次西征的影响有多大„„历史地图作用重大,而学生的读图能力却不容乐观。上海近几年的初二历史会考,多次考到世界七大区域文明。每次考完后,有些同行就感叹: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实在差!填图过

程中,有的学生把古希腊文明成果填到了古罗马的位置上,有的学生则把古巴比伦文明成果填到了古埃及的区域里,甚至还有学生在长江、黄河所处的文明区域写上了古印度的文明成果!张冠李戴,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教师在抱怨学生的同时,是否对自身进行过反思: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结合地图进行教学了吗?历史地图运用得合理有效吗?假若教学过程中,学习区域文明时,教师有意识地把文明成果与地图上的相应区域一一对应,学生的空间方位感就会增强,张冠李戴的现象自然也就大大减少了。

有效运用历史地图,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历史方位感,在此基础上,还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比如为什么说元朝的统一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大统一?如果教师仅用文字描述,学生没有空间概念,最后的结果,学生也许记住了元朝的疆域最为辽阔这一史实,但它到底有多大,学生未必真正的理解;相反,利用《元朝疆域与行省分布图》,并与《唐朝疆域图》一起对照,则有助于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再如,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把辽沈战役中锦州之战的战术称为“关门打狗”,若没有历史地图或没有用好地图,不少学生学会了之后,可能记住了相关的基本史实,而对于战役的地理位置在哪里,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战略、战术却很难理解。相反教师若在讲述时首先把“三大战役形势图”呈现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此时国民党已全面收缩战线,其军队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华东的一些大城市里,随后把辽沈战役形势图呈现给学生,指出东北国民党军队主要龟缩在几个孤立的城市里,使学生有明确的空间方位感,意识到首先发起“锦州之战”,可以切断华北与东北敌军的联系,断绝东北敌人的后路。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有了正确的空间概念,自然而然

也就理解了“关门打狗”的含义。

所以说,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复杂的形象, 加上初中学生空间方位感也比较弱(女生尤为明显),因此教师叙述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表现为地域空间的图像。而历史地图是感知空间地域的有效载体,如果把叙述的史实与地图有机结合,则有助于学生增强空间方位感,正确理解历史史实。

二、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巩固重点,化解难点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既抽象又难以理解,老师讲起来深奥复杂,学生听起来晦涩难懂,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很疲惫,教学效果不好。而有效运用历史地图,则可化繁为简,既可巩固重点,还能化解难点。

《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怎样理解这句话?单靠教师的文字描述,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假若教师利用地图《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让学生在图上分别找出解放区与国统区,再根据示意图,找出刘邓大军的进攻方向,可以看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表明解放军主动地向国统区发动了进攻,把战场由解放区引向国统区;而大别山地势险要,东面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西面是国民党的战略要地武汉,所以解放军此举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刺向敌人的心脏,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撤兵保卫这一地区,所以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初中教材中类似的教学重难点内容还有很多,例如为什么说隋朝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经济的大动脉?武汉会战中国民党提出“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是什么意思?怎样理解“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这些与历史地图密切关联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边讲解,边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并在观察地图的同时,发动学生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师生共同读图、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起解决这些问题。由此可见,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大凡与空间地域相关的重要内容及难以理解的内容,若能合理有效地运用好地图,则有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历史地图帮助学生提高观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

历史地图中,既包含着显性的信息,也有不少隐性的信息,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地图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知历史,还可以通过地图上的信息提高学生观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

《商业的繁荣与城市生活》一课教学中,讲到“交子与会子”时,笔者提问“北宋初年都城东京使用什么货币”?由于有同学看到小标题写着“交子与会子”就脱口而出“交子”、“会子”,笔者则引导同学观察《北宋中期货币使用区域示意图》,善于观察的学生会发现交子出现于北宋中期、仅在川蜀一带使用,所以北宋初年东京使用的货币为铜钱。笔者进一步追问“北宋中期川蜀一带为什么会出现交子呢”?地图上没有这个问题,但若把地图与相关的文字结合起来,则可明白,交子的出现是北宋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在利用地图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观察历史地图,获得了图上的显性信息,还通过进一步的探究,获取了此图包含的隐性信息。

使用历史地图,可以一图多用,提高学生多角度观察地图的能力。笔者讲到《文明的交流》一课时,有效利用《郑和航海船队路线》图,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获取图中信息,结果有学生从时间角度,观察到郑和下西洋发生在明朝;有学生从范围角度,观察到郑和下西洋主要到亚非国家,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有学生从频率角度,发现郑和下西洋先后有7次;还有的学生发现郑和7次下西洋都是从刘家港出发;个别的同学还从显性上升到隐性,感受到郑和下西洋规模很大,反映了明朝国力的强盛„„

利用历史地图时,既可一图多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图,也可以多图并用,把几幅图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笔者复习世界史内容时,提供给学生“一战前、一战后二战前、二战后、苏联解体后的四幅欧洲地图”,打乱次序,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按照时间顺序对四幅图进行排序,并说出理由。由于笔者平时教学中注重历史地图的运用,所以大部分同学能够从图中国家名称的变化判断出该图反映的历史时期。在分析比较历史地图的过程中,学生既归纳梳理了所学知识,也提高了综合运用地图的能力。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的作用毋庸置疑。不过,在运用历史地图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历史地图。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对历史地图熟视无睹,或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点缀,也不能为用图而用图。至于选哪幅图,怎么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

学生的特点而定,为教学目标服务。

2.指导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读图。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时,这样提问:“你从图中获得了什么信息”?由于问题过于笼统,学生或者不知如何回答,或者回答出的问题漫无边际。相反让学生带着具体问题去读图,则更有针对性。

3.图文结合使用历史地图。地图需要文字的解释与说明,文字也需要地图的辅助,两者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综上所述,历史地图能够直观、准确、生动地标出复杂的空间信息,与文字内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不仅不能被忽视,而且应当把这种直观、简约、概括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利用,使它成为教师有效教学的好帮手。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5

【专题名称】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专 题 号】G32

【复印期号】2009年05期

【原文出处】《历史教学问题》(沪)2009年1期第102~104页 【作者简介】王利红,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

历史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历史是属于过去还是属于现在?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把属于过去的历史与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内在的整体,从而使个体在历史的整体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和智慧,提升个体和人类整体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应该首先询问和思索的问题。

一、历史与现实

尼采在《历史学对于生活的利与弊》中认为,我们需要历史学,但我们需要它,不是为了舒适地离开生活和行动,而正是为了生活和行动。只是就历史学服务于生活而言,我们才愿意服务于它。尼采引用歌德的话,认为凡是仅仅教诲人们,不增进或者直接振奋人们行动的东西,都是令人厌恶的。因此,尼采认为历史学对于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增进或直接振奋我们的行动。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眷恋过去,而是由此激越地、迅猛地奔向未来。过去唯有在不削弱、加强当代和未来的时候才具有一种价值。[2](pp.10-12,p.134)

尼采的观点和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的观点不谋而合。克罗齐宣称,“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认为那些不与实际生活发生关系的历史都是死历史或编年史。我们应当把历史跟生活的关系看作一种统一的关系,这种统一不是一种抽象意义的同一,而是一种综合意义的统一。因为显而易见的是,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的事实。而这种过去的事实只要和现在生活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它就不是针对一种过去的兴趣而是针对一种现在的兴趣的。例如,当我们面对无限的历史之全部特定的无限事物时,它只会使我们望而生畏,它对我们是没有用处的;只有可怜的有限才对我们有帮助,才是有定的、具体的,才是能被思想所掌握的,才能成为我们的存在基础和我们行动的起点。因此,面对无限的历史,我们所该做的,是在漫无边际的过去中,只聚精会神于与一个当代问题相适应和构成活生生的现在的积极历史,即当代史的某一点上。这样一来,由于与现在生活的接触,处于黑暗中的过去的历史就会复活,过去的就通过当代的而再变成当代的。[2](pp.2-3,37)

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德罗伊森认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因此历史研究是地地道道与现实相关的。历史研究的对象不是过去,因为过去已经逝去,它的研究对象是此时此地,还没有完全逝去的过去。历史研究直接跨过现实生活,到它的背后去分析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具备哲学眼光。只有通过哲学研究性的眼光,才可以在浩如烟海的过去中唤醒与现实事物相关的既往,使它复苏;才可以在一片空旷暗黑的过去中,把该事物的既往照亮,并使它与现实连接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哲学眼光照亮的不是一切过去的事物——因为与现实联系日益久远,它们随着时间的逝去越来越远地退入黑暗之中。被照亮的仅仅是过去的事物中,那些在现实的此时此刻还没有消失的事物。而这些被唤醒及照亮的事物,对我们而言,就代表了整个过去,代表了在我们意识和精神中存在的过去。[3](p.3,p.9)

英国历史学家卡尔对过去与现在的论述与德罗伊森有类似之处。卡尔认为,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不是死气沉沉的过去,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仍旧活跃于现实生活中的过去。我们只有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才能理解过去。历史学家不属于过去,而属于现在。历史学家的作用既不是热爱过去,也不是使自己从过去中解脱出来,而是从理解现在出发来把握过去、体验过去。[4](pp.109-110,p.163)

卡尔认为,历史的本质就在于以当下的眼光看待过去、根据当前的问题看待过去。向历史学习从不仅仅是一种单向过程,根据过去研究现在同时也就意味着根据现在理解过去。历史的功能就在于通过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相互关系来促进对这两者的进一步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对历史和现实的准确理解,历史对于现实的意义也才完整地凸显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待历史教学,就要求我们从自身的存在出发,通过对现实和自我生存的体验和反思,找到过去与现在联系的点,在心灵中重演过去的历史,把握过去与现在,使之联成一体。而不是把过去与现在机械地分割开来。在传统教学中,我们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过去在今日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现在和过去的内在联系。把历史学误认为是一个一度存在而却僵化了的既往,这个人类的既往,与目前社会中活生生的行动、与个人的生存和忧患完全相离而不相关。[3](p.15)导致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学教学,缺乏现实的活生生的生命体验,难以触摸到历史发展的脉搏和温度。因此,为了从历史中获得激越地、迅猛地奔向未来的力量,为了更好地学习历史,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从理解现在出发来把握过去、体验过去。

二、历史的整体性——过去、现在和未来

过去不仅对于现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未来同样如此。因为那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既往”(即过去),那个仍然存在于目前社会生活条件中的既往,那个既新鲜、又具有现实影响力的既往,不仅在现实中仍未完成,而且由此伸入到未来的领域之中。[3](p.15)

霍布斯鲍姆认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了一个连续体。所有人类和所有社会都根源于过去——包括他们的家庭、部落、民族和其他关系群体,甚至个人记忆——所有人都在过去中确认自己的位置,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今天与过去大体相似。这样,基于学识、记忆和经验的人类绝大部分自觉行为,就构成了不断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巨大连续体。这使人们不禁要通过解读过去来试图预测未来。不仅公共政策,就是人类自觉的日常生活也要求对未来加以预测。[5](p.43)

人们永远不可能脱离过去来确认自己在现在和未来的位置,否则人类及其个体就如同浮萍。人们需要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看成一个整体。正如德罗伊森所说,在我们短暂的生命中,我们所有的只是倏忽即逝的一个个的片刻,以及过去留下的许许多多的陈迹。一个人如果与他身边事物在过去的发展没有关系,他也许会连精神也没有。直到有一天,他认识了那些过去的发展,他才变得有内容、有深度。为此,他所认识到的过去,对他而言不是装潢他的内心的饰物,他从那些过去的发展中所得到的,是他的力量、他的能、他的欲愿,他的目标以及他的希望。我们这个有时而尽的人,我们的精神——只有我们的精神,才有能力将深刻和永恒赋予刹那即逝的瞬间。我们人,能够借着这一刹那的瞬息,把我们生命最核心的部分,把我们的记忆及期望都投映到我们身后漆暗的既往之中,照亮过去与未来之路。虽然有时而穷的我们个人的心智,只存在于此时此地,而其存在又是如此的狭窄易逝,但它却既能回溯既往,充实一己的记忆,同时又自怀希望意志,向前迈进。我们的心智力、精神力量能在理念层面上,把未来和过去与现实结合起来,使自己类同于永恒。[3](序言pp.3-4,9-10)这就是历史的力量,它使你的灵魂有所归依,它使你的未来有所趋附,它同时通向你的过去与未来之路。

罗素在《怎样阅读和理解历史》一文中,谈到他个人在阅读历史书籍的感受时,用优美而富于哲理的语言论述了个体的短暂易逝与永恒的历史整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兴趣被他的从生到死的短暂时间所限制,那么他就会目光短浅,缺乏远见,这就不能不使他的希望和要求的范围变得狭隘。而一旦我们把自己与历史联系起来,情况就会完全不一样。对历史的透视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的肉体生命是限定在一小部分的时间和空间之内的,但是我们的精神生命却并不必受此限制。天文学对于扩大我们心灵的空间领域所做的事,就正是历史学对于增大它的时间领域所做的事。虽然我们个人的生活往往是令人沮丧的,有时候甚至于是痛苦得难以忍受。但是从历史的透视来看我们个人的生活,把它当做是全人类生命中一个无限小的片段,就可以使得无可避免的个人灾难不那么难于忍受了。尽管历史充满了盛衰浮沉,但是却存在有一种总的趋势,我们从中仍然可以感到某种满意。[6](pp.51-52)

历史所具有的这种普遍的功能,不仅使我们摆脱了有限的肉体生命的限制,加深我们沧海之一粟的感觉,而且使我们获得思想和行动的广阔视野。因为“思想和感情被历史所扩大了的人,会希望着成为一个传递者;并且希望着尽可能地传递下来会被他的后人所判断为美好的东西。”[6](p.52)而在这一传递的过程中,个体的生命将获得永生。

三、体验历史

既然历史就是这样一个由过去、现在和未来形成的连续整体,个体的存在和历史的整体须臾不可分离。个体在历史的整体中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而历史的整体也在时间的长河中,通过无数个体的持续存在使自己不断得到丰富与发展。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学习历史的过程,就不只是一个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重新体验过去和向未来生长的过程。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从性质上讲,就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认识论性质的学科,而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具有本体论或生存论性质的学科。所以,学习历史最好的方法,就是体验历史。因为只有体验历史,才能学习历史,才能在历史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和智慧,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接受者、继承者和创造者。[7](pp.44-45)

加达默尔认为,连续性是历史的本质,因为历史不同于自然,它包含时间的要素,它是一个心灵不断在自身内增殖的过程。历史科学的最终结果是“对万物的同情、共知”,因为所有历史现象都是大全(或宇宙)生命的显现,所以,分有历史现象就是分有生命。这样一种对大全生命的理解性的渗透,事实上比起人类对某个内在宇宙的认识成就来说还有更多的意思。[8](pp.271-272)

历史意识具有开放性的逻辑结构,这意味着对于历史学家或任何一个学习历史的人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就是:在任何地方都达到这样一个要点,即“生命在思想着以及思想在生存着。”这样一来,体验历史就成为学习历史的最佳方式,虽然它具有其近乎宗教性的色彩,但它可以最有效的让我们接近历史,走进历史,就好像一个心灵潜入到另外一个心灵一样。因为理解或体验就是直接地分有生命,而无需通过任何概念思考的中介过程。

加达默尔认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更进一步说,其实历史并不隶属于我们,而是我们隶属于历史。早在我们通过自我反思理解我们自己之前,我们就以某种明显的方式在我们所生活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中理解了我们自己。[8](p.274,p.357,p.387)

因此,体会前人以及重演前人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和塑造自身,就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手段和目的。历史学习需要一种富于想象的理解力和生命的体验。德罗伊森把这种体会前人以及重演前人思想的历史教育称为通人教育,他认为这是发展我们之所以为人的特质的一般性的基本训练。德罗伊森非常看重历史的教育作用。他认为通人教育这个概念,包含的不只是智性的事——能使人聪明,但不一定使人变得更好。通人教育是正如莱辛所说的:“人类致于至善的那条途径,实际上每个人都该步入而且走完它。”[3](p.99)不仅如此,历史教育的功能还在于,经由扩大人们自我认识的历史视野,进而提升行为能力,以及开启更多行动的机会。历史知识的功能在于启示受教育者,使他们在剖析过去经验时,把自己牵连进去并造成一种建设性的力量,使他们个别的自我意识,经历史知识注入以后,可以扩大而产生“我是全人类的一部分”的意识。也就是说,学习者会产生一种看法,自己主观的自我,是整个人类历史活动中的一个部分。[3](引论pp.22-23),是与家庭、民族、国家、人类的历史发展紧密相连的,自觉到个人本身就是历史演变塑造而成的,从而对历史产生一种发自肺腑的牵连着无数情感的深切博大的爱。

德罗伊森的通人教育这个概念表明了历史是一个包含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富有动力的发展过程,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自我,借着历史知识为媒介,展开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为了不断提升历史认识的深度及阔度,德罗伊森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认为正确的给青年人上历史课的方式,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应该尽量地让自己自由地在历史范围里驰骋,永久以新的方式授课,使史实能为推动人类历史活动的精神做见证。因为历史的教育价值表现在,它既能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同时也满足高层次及最高层次的需求。[3](pp.99-101)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同时具备深厚的社会生活阅历和历史积淀,深邃而充满诗意的哲学眼光以及高妙的文学艺术修养,这样他才能以自己深刻的洞见、深厚的学养和人性的魅力,引领学生行走在历史的绚烂多姿、千变万化的道路之上,就像克罗齐所说的,“使语文学与哲学携手去产生历史。”

罗素曾经把历史学分为大型的历史学和小型的历史学,认为两者各有其价值,但价值不同。大型的历史学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是怎样发展成为现在的样子的;小型的历史学则使我们认识有趣的男人们和女人们,推进我们有关人性的知识。从一开始,对这两者的学习就应该同时并进。[6](p.12)

罗素是伟大的。因为历史从来都不是一堆没有生命的枯骨,历史云烟所覆盖的人类过往的一切,都曾生活并继续生活在现实的生机勃勃的土壤之上。史学中教学的成分,是与它理解世界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在综合性的观察之下,以及对人类教育的关怀之下,历史中经历过的各个阶段的意义才得以显现;每一个时代所追求的目标才得以明晰。教学性表达方式表达的不是个别的思想,是把整体性呈现出来;而与此同时,个别的思想又总是与整体相涉,而且是其中不可分的一部分。而我们只有在感觉到自我存在以后,以及我们直觉地感受到我们处于一个关系紧密的整体之中以后,我们才算能行为,能生活。[6](p.128)历史的整体性的存在中,其实从来都充满着生命的呼吸和相互往来、应对。对我们来说,从一己之存在出发,去体验、去感知,去从有限的生命中生发出无限的人生况味,才是学习历史的最佳境界。正如罗素所说,历史是受过教育的人的学问的一个最为基本的组成部分。历史不应也不该只为历史学家所知。它属于每一个生存于世之人。

学习历史的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永远保持对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持续不衰的兴趣,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和体验宇宙万物和生命的存在以及它们对于人类自身以及每一个人类个体的意义和价值。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胸怀和眼光,就永远也体会不到历史的内在精神、思想和人性魅力。虽然德罗伊森说过,“能洞见人类命运真正整体性的只有神性。”但为什么我们不去试一试呢,也许不经意间,通过心灵的体验,我们就能触摸到神的衣襟,倾听到历史的弦外之音。

我欣赏并赞同德罗伊森的话:历史知识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是自我的确立。历史知识并不是“光与真理”,但却是对“光与真理”的追求、赞美及宣导。这,应是历史学习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6

宁陵县华堡乡中:王思玉

所谓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过去的一切就叫历史.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并且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这些历史都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远,而且跟今天或身边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讲到的事件,人物大多难以记忆,因此,初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些学习内容.在这个情况下,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创设历史情境,将使他们更易于学习和有兴趣学习.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内容时,先在多媒体屏幕上播出一首已制成Flash动画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学生一听到熟悉,喜欢的歌曲,精神就开始集中到屏幕上,他们还会跟着节奏一起唱.听完后,我让学生根据歌词简单地说出东汉末年中原的局势,从而引出“三国鼎立”这一课题.在讲课过程中,我利用电脑插入三国人物的图像,主要战争的形势图,历史故事小插图,相关文物等形象的材料,让学生从更感性,直接的方面认识这段历史.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历史资料讲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并始终让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初一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地理位置),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容易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的重难点是丝绸之路.对于初一学生,他们的地理空间概念比较差,要他们记住丝绸之路的路线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这些地名现在已经不用了,而且是些艰涩难读的古代文字.同时课后练习有一道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于是我把这作为一个突破口,课前先让学生回去搜集丝绸之路沿途几个重要城市的一些相关资料.在课上,我先在投影幕上打出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图,让学生自告奋勇上来表演,扮演一个从长安回阿拉伯的商人,根据路线说出他沿途的经历,而这个学生所说的就是他课前搜集的资料整合而成的.接着可以再找其他学生,但要说前一个学生没有说过的地方.学生说完后,教师要做一个总结,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并布置课后作业就是完成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角色扮演,课后撰写作文,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巩固知识,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记忆,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原始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在教学中的作用, 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 果教师只照课本读书,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印象也不深,尤其是文化科技部分,十分不好讲,偏偏文化科技历史就是进行爱国主义的最好材料.同时,爱国主义也是历史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但如果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感性认识不足,就难以产生对祖国的感情,更难讲是爱国情感.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多使用历史图片,录像,纪录片等多媒体教材,这不仅使教师上课上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体会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强化了思想教育,并且教育形式也不会流于形式和不为学生所接受.如讲述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在这一课中讲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展过程,而四大发明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标志,因此上好这一课就是要给学生上好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虽然这三大发明在今天依然广泛应用,但在古代是怎样发展的呢,古代的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它们是怎样传到欧洲而又对世界文化起重大影响的呢 这一系列问题既是本课的重难点,又是本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单纯由教师来讲似乎欠缺了形象性,学生缺乏了感性的认识,我就在课前做了一个课件,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古代关于这三大发明的珍贵图片,如发明印刷术的毕升画像,活字印刷版,罗盘针,突火枪,火箭等一系列历史图片,并且还把自己收藏的汉代司南模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看看,摸摸,使他们有更直接的认识.在讲课过程中,我不仅利用历史图片重现了活字印刷的过程,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最后我还讲到这三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情况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习到祖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学生还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之情.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包括基础的历史知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能,思想政 治教育三项任务.而其中开发和培养智能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智力结构中,思维力占了特殊的地位,它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也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的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如讲“埃及金字塔”时,先让学生看一系列关于金字塔的照片,再介绍和金字塔相关的一些有趣的科学数据和等式,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制造的.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日常所得到的相关知识,提出许多有趣的方案,教师在最后可做小结,并且提出学术界的看法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时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相关的科学,拓阔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特定的场景下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如讲述《人民解放战争》这一章的复习课时,可先播放有关解放战争前敌我双方的准备情况和后方人民群众对国共两党的态度,接着还播放四大战役的片断及人民群众支援我军的情况,进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军事力量几倍于共产党,而且有美国先进武器的援助下,国民党仍会失败呢 ”由于学生先前已经学习过理论性知识,加上刚刚看了相关的纪录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所以他们会很快总结出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就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失去了民心,而共产党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幸福的,因此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得出理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通过自主的学习找到答案,并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误区.把多媒体运用到历史课中,本来是为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 激发学生德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实行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讲究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趋势.如一些课时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只需要利用幻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有些教师却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制作无大用处的课件;有的只需要用Powerpoint就能做到相同或更好效果的课件,但有些教师为了追求时尚,把一节课做成网页,在网页中加入许多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利用电脑来学习.这本来是好的,但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学生能看到的,自学到的东西极少,大部分时间学生仍是看着显示屏听教师讲课,这和利用课件来上课没什么区别,学生学到的可能更少(有不少学生只顾着玩电脑,甚至上网,而不听课).但课前教师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制作网页.我曾经听过一位教师利用网页来上“三国鼎立”一课,事后我自己制作了一个相关的Powerpoint课件来上课,发现两者的效果相当,而且用课件来上课,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在课上可以讲三国小故事,讨论问题,评论人物,从而得到的知识量和效率比用网页来上课大得多,并且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我觉得多媒体教学,特别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要使用得当,俗话说“刀要用到刃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功能,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初 中 历 史 电 教 论 文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明确问题设计的原则

问题的设计必须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要提高教学效果,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的提出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那么课堂上回答者寥寥无几,气氛沉闷,无论老师怎样苦口婆心,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就是不高,老师上课的热情就会下降,只好用自问自答圆场。由此可见,问题设计的好坏是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师生课堂互动的关键。

2.现实性原则。

选题的内容要能把历史、理论、现实融为一体,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才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比如2008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波及全球,这就是同学们很感兴趣的现实话题。而《罗斯福新政》的教学就能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以及罗斯福实施新政对解决经济危机的成效。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历史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是有借鉴价值的。

3.问题的梯度性原则。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讲究科学设计。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勇气会受打击,积极性也会被挫伤。问题过易,不必深思,即可获得答案,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设计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通过学生回答得出: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是其国策———“大陆政策”决定的。又问:“日本为什么要制定大陆政策呢?”同学们又去思考,然后回答:日本制定大陆政策是其发展资本主义、扩大侵略权益的需要。通过这些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开发了学生思维,使得学生充分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本质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卖国行为,提高了学生对问题认识的理论高度。

(二)问题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1.在预习中提出问题。

指导学生做好预习是实施问题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预习可安排在课前由学生自觉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课堂开始导入新课时进行。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除了要认真钻研教材之外,还要参考大量的书籍、资料,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去设计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比如《戊戌变法》就可安排这样两道预习题: (1)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发生? (2)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这就让学生围绕戊戌变法的“发生”和“失败”两个中心词去进行思考和探究,努力寻找答案。这种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很自然就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学习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法的核心是问题情境,问题情境设置得好,就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新航路的开发》这一课可通过下列方式设置问题情境。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展示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教师问:“欧洲人为什么要在这一时期开辟新航路?欧洲人为什么能够开辟新航路?”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接着又问“假如你要组织一次远洋航行,需要准备些什么?”这样学生们就会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这样,一堂围绕新航路开辟的课堂教学就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顺利开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理解到新航路开辟在世界近代历史中所起的承上启下、过渡衔接的重要作用。通过这种问题设置就将学生置于一个广阔的开放式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学生思维,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3.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问题教学法不仅通过问题把教与学结合起来,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教师通过适时恰当的设疑,科学的启发诱导,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为解决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找各种可能的解决途径和方法。比如在讲授《洋务运动》这一课时,通过提问“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了?”指导学生从洋务运动的背景、动机、实质等方面进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这种问题教学就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寻找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佳途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努力使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转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2.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应以平和的宽容态度待之,不能讥讽,否则,将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类,与课文内容有关,但答不到点子上,处理这类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以引导学生解答。第三类是跟课文内容相关,能切中要害、关键的问题,对待这类问题,教师应大胆鼓励,并且提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学生提出的是哪一类型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解答,否则,学生会认为这个教师不够负责任。

3.把握好教师的角色。

教师是“问题式教学”的总导演,是实施组织和引导的核心人物。教师作为问题教学的设计者,既要精心设计论题以保证讨论朝着既定的方向进行,又要对活动的组织、规则的执行、纪律的维持、信息的反馈以及整个讨论的成效进行总结、归纳和引导,始终使教与学和谐融洽,相辅相成。

浅析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8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249-01

一、引言

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种历史观教学符合历史学科的教学规律,也是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教学的按要求,运用多种教学角度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让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充满趣味,这对传统的历史教学将会是一次冲击。良好的教学方式与崭新的教学视角将会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也才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在讲授历史事件的过程中不仅要全面地讲述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而且要从多个角度认识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而提供基础保障。

二、文明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文明史观源于欧洲的启蒙运动,它最早揭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明史观认为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始终正确看待历史中各种文明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的发展是在文明的不断碰撞与更新中向前发展的。

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文明史观的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是文明史观的教学角度可以丰富和更新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历史教学需要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文明史观的教学角度首先可以提高历史教师的教学效率。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以教材中的历史和教材的角度来进行知识传授,知识往往局限于书本中的知识与认识历史的角度,但是文明史观角度讲教师的教学角度从一个知识、一个地区延续到整个人类历史的某个大环境中,从而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更加高效和真实地组织教学活动。其实是史观教学角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需要联系历史事件在整个历史中的地位与贡献,因此,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与感受历史,使得历史学习更加生动,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是文明史观的历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与民族自豪感。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它是在记录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上、总结和吸取经验教学中产生的。文明史观要求对历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文明事件所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关注,如果能够将文明史观运用在历史教学中,将全体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同时,正确文明历史的作用和地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从而理解历史文明发展中付出的代价,进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自豪感。

三是文明史观的历史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提出初中历史教学中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史观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学习和吸收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第二,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文明史观的具体应用。一是在战争内容中的应用。战争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从未终止,它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传播着文明和文化。比如,在讲授鸦片战争中可以从西方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文明角度讲授。二是和平交往中的应用。在每个国家的和平发展、国家之间和平交往的过程中,在文化、政治与经济等方面都体现了文明史观的内涵。三是在科技内容中的运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反映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四是在政治制度等重大政策中的应用。比如,在指南针、火药、纸的发明。文明史观长期在历史发展中发挥着较为稳定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制度以及经济制度的变革中,比如,在讲授辛亥革命、明治维新等过程中可以结合文明史观历史角度。

三、唯物史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正处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历史学科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唯物观教学的具体措施为:

第一,历史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唯物史观理论。历史教师需要掌握马克思原理中关于唯物观的基本理论,然后将其与历史事件相结合,用唯物观来看待历史,比如,唯物观的重要历史人物,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对于这些马克思理论重要人物的讲解需要尽可能地结合马克思的原著,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来认识历史。

第二,运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观。为了让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历史,教师需要尽可能地使用直观的教学形式,比如,唯物观对初中生来说有理解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以简单明了的案例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再加上有些历史事件具有趣味性,使其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动力所在。唯物史观的历史教学方式一种对历史的升华和更高的认识,是对了历史规律的总结,因此,历史教师需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比如,在讲授历史人物的过程中都要用“功”与“过”来客观地评价,可以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从不同得出科学的结论。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来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许中华.历史教学应有的视野与史观[J].教学与管理.2011(22)

[2] 吴苏苏,王晋.文明史观视野下的我国中学历史教学刍议[J].教育学术月刊.2009(03)

浅谈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9

摘 要 合理运用史料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史料在课文中的形式包括插图、黑体字、数据、表格等五种。在教学中史料的应用关键性在于如何让史料配合自己的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如何分析史料,做到论从史出。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述和精心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教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教学中,适当使用史料可以达到增加学习兴趣、培养历史思辨能力的教学目的,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更好的实现辅助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 史料 史料教学 历史思维 运用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主义学科有其极特殊的一面:通过过去的事情、获得经验和教训,即人们常说的“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这也正是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所在。然而要让今天的学生去了解过去事情很容易,但要做到进一步理解并总结经验,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于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于是,从史料在课本中的穿插、对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应用史料的探讨,到如何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史料能力等话题也随之而呈现热门之势。

一、史料在初中历史课本中引用的形式

所谓史料,就是构成历史的材料,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的痕迹。历史上的史料汗牛充栋,有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等。

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试可言”。可见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出发。史料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历史课本开始于90年代初,其形式多种多样,大而分之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黑体字加框形式或在小字部分引叙的文字史料,穿插在课文中。例如在冀教版2005年版八年级上册第3课《边疆危机和收复新疆》一课中,课文引用了左宗棠的《奏稿》中一句话“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用来说明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这种史料的引用几乎每一课都有,举不胜举。其目的主要是用来配合正文的描述,加强对正文所阐述的观点的理解,或是用来进一步渲染所描述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

2、大量的插图,例如人物画像、地图、漫画、历史遗址等。图片史料过去中学教材一直使用,现行教材中的不同之处是改变了以往用漫画的办法,直接采用历史照片。这种史料的引用方式在课本中也很普遍,使历史课本在知识性的基础上,增添了几分观赏性,并更能够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例如:在冀教版2005年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一课中,插入《武昌起义门》、《孙中山》等图片。

3、以“表”的形式出现的史料。这种材料在课本中比较常见,例如在人教版2003年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第16课《血肉筑长城》一课,在课文的最后出示了《百团大战战绩》表。在冀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课《迅速崛起的苏联》一课,课本出示了《1913年-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这种史料一般都是一些数字资料,力图利用统计数字来说明历史事实,既非常具有说服力,又能够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一些文物史料的照片。例如:在《蒋家王朝的覆灭》这一课中,引用了“毛泽东手书《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在《戊戌变法》一课中,引用了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资料。这方面史料的引用在课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小,但一经引用就可以更直观地增加教材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5、在课后“练习”部分,结合当课内容,引叙一段或数段文字史料,并出思考题。例如,在世界历史第二册第九课课后引用 “1935年12月16日埃塞俄比亚皇帝声明 ”中的一段,并相应的提出了几个问题。这种方式来引用史料,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更具有实战性,更能够适应考试的需求。

二、史料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无论史料引用的形式如何,对于教师而言,关键性在于如何让史料配合自己的教学,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不能为大量史料所拖累,让史料“反客为主”。这其间的关键在于教师驾驭史料的能力。下面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史料浅谈一下笔者的看法。

1、用史料“抛砖引玉”、”画龙点睛”。“抛砖引玉”在小品界称为抖包袱。即是在某一课的开始引用一段史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例如,在讲到《美国内战》一课是,可以引用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说的一句话“一个小女人,引发了一场大战争”,并提出一连串问题:这个女人是谁?林肯为什么这么说?战争是否真的就是由这位小女人引发的呢?在学生惊讶之余,讲述《汤姆叔叔的小屋》,逐渐将学生们带入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在本课讲解完毕之后,引用美国人对林肯的一句评价 “具有伟大的精神和高尚品格的人”来突出本课的重点,及对林肯的评价。这就是在一堂课的最后来引用史料,突出本课的核心,来个“画龙点睛”。

2、敢于舍弃。

初中历史课本中,每一课中都有史料的引用,但不是每一课的每一个史料的引用都是必须的,不可缺少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中,一幅地图、五幅插图、一个表格,史料引用量比较大。如果每一个史料都作解释的话,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上就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完不成教学任务;一是正文略讲,史料“反客为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敢于舍弃,突出重点。

3、适当补充,锦上添花。

在有的章节中,所引用的材料比较少,或者所引用的材料缺乏说服力。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身的实力,对史料进行适当的补充。例如《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一课,再介绍爱迪生时可引用一段课外史料:“爱迪生为了寻找合适的灯丝,他和助手们试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而他发明的碱性蓄电池在研制成功前也经历了不少于五万次的失败。”即可以加深同学们对爱迪生的成就的记忆,又可以将思想教育贯穿于其中。

例如在《新中国成立》一课中,笔者引入一段课外材料:“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于1950年10月国庆节。并相应的提出两个问题:

(1)请分析“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是什么意思?

(2)“一唱雄鸡天下白”寓指什么意思?对中国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

通过这两道题来突出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学生们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够准确而全面的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比枯燥的课文描述更有人掌握。

三、如何引领学生应用史料

梁启超说过:“举凡人类纪录,无不纳之于史。”历史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课堂上驾驭自如。所以,要想教学提高对史料的应用能力,教师必须不断的学习,为自己充电。史料在教学中的应用最终的落脚点是帮助学生学会对史料的应用和分析。

教师应该遵循先易后难、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笔者认为引领学生应用史料大体可以分为3个层次: 1认知史料。这是史料教学中最基本的层次。这一层次不需要学生过多分析,史料本身就很清楚,只需要通过多接触,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学生的历史感,使学生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例如:冀教版2005年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难忘九一八变》一课中这段材料: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1931年8月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这段材料学生很容易读懂,并了解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所以这类史料在应用时,教师尽管放手,任学生们去理解。

2.理解分析史料。这是史料教学最重要的部分,需要引导学生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全面分析史料所包含的意义,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样以“蒋介石不抵抗命令”为例。在学生们很容易了解了蒋介石对日本侵略的态度之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们去分析:蒋介石为什么会东北军让“力避冲突”?蒋介石的态度又说明了什么?这就要求学生们结合以前所学习的知识加以分析地出结论。

3.综合分析史料。这是史料教学较高的层次,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比较、概括、归纳的能力。这也是相对于前一个层次的一个提高。例如在做综合复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三段材料 材料一:

蒋介石不抵抗命令: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与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材料二: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共抗日通电 材料三: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的时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蒋介石庐山谈话

通过三则材料引导学生去分析:蒋介石前后态度的变化及原因;不同态度所产生的结果;中共对日态度及影响等问题。

史料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而不是要学生去大量阅读史料和大量做材料解析题。通过层层训练,最后是学生能够做到,逐条分析史料,掌握分析史料的方法,形成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史料应用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根据史料在授课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成以下四大类。

1、加强思想教育作用

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课中,笔者补充了这样一段史料:致远号被日军鱼雷击沉后,邓世昌和全体将士全部落水。有人递给他救生圈,他拒不接受:其爱犬咬住他的发辫,希望救出主人。但邓世昌决心以身殉国,将爱犬按入水中,自己也带着满腔的悲愤和遗憾一同沉没。后来,光绪帝为此事挥笔写下:“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誓壮海军威”的颂词。讲完这段史料后,课堂上一片沉寂。黄海大战的悲壮气氛和邓世昌英勇献身的形象已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中。此外,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都具有较强思想教育意义的史料。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情操的极好素材,远盛于空洞、苍白的说教。

2、寓教于乐,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教学也必须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教材中的史料,不少内容生动有趣,读来感人,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例如学习《清末民初新景观》一课,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图片和课外收集的图片,例如中山装、清朝人的发辫和民国时期发型、中国古代妇女的小脚等,使学生直观的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理解近代社会生活在服饰、文化、娱乐、习俗等方面的变化。

3、深化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的过去性增加了中学生理解历史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地死记教材现有结论,严重制约了其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史料能比较生动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既深化和活化了教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帮助学生准确地领悟历史。如:在讲禁烟运动时,引用林则徐的上书:“(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句话充分说明鸦片输入严重危害了清朝统治,也进一步说明了禁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论从史出,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能提高学生中考解析材料的能力

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教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编制新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

总之,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历史教学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从而达到“以史启智”的目的,使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马世力等编写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上一篇:写规范字说普通话手抄报下一篇:暑期教师远程研修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