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精选8篇)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篇1

(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5页例1及练习二十一第1~4题。【教学目标】

1.认识一些常用的百分率,理解它们表示的具体意义。2.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3.感受百分率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些常用的百分率的方法。【教具准备】

课件(或挂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信息:西大街小学六(1)班有40人,其中男生有24人,女生有16人。问题:六(1)班男生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女生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解题思路,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决,关键是先弄清谁和谁相比,谁是单位“1”。

二、学习新课

1.把复习准备的问题改成:六(1)班男生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女生是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1)学生尝试解决。

(2)让学生交流解决思路,比较改动后的问题与复习中的问题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由相同之处再次深化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明确还是分别用男生人数÷总人数和女生人数÷总人数来解答,由不同之处可得知结果要化成百分数。

从而共同揭示出: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解决。关键是先弄清谁和谁相比,谁是单位“1”。2.学习例1。

出示课件: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体育测试的情景。

出示两条信息: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小精灵提出一个问题: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1)师:对于小精灵给我们带来的这个问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呢?

可以简单介绍《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有关内容,重点解释: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可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采取生与生、生与师的对话方式)(2)学生独立解答,再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让学生总结求达标率的计算公式。

(3)全班交流达标率的计算公式,阅读课本第85页,看看书上的公式与自己总结的有什么不同。讨论:书上的计算公式为什么要乘100%?对此,你有何看法? 3.学习例2。

(1)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重点理解发芽率的含义)(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完成统计表。

(3)分组交流讨论,概括求发芽率的计算公式。

(4)让学生观察填写完整的统计表,解释绿豆的发芽率是97.5%、花生的发芽率是92%、大蒜的发芽率是95%的具体意义。根据这三个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对这里的同学们所做的种子发芽实验有了怎样的认识?

(5)简单介绍发芽率的应用价值。4.认识一些常见的百分率。

(1)让学生在认识例1和例2中的达标率和发芽率的基础上,讨论:“率”指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率”是两个数相除的商所化成的百分数,即百分比或百分率。

(2)师指出生活中用百分率进行统计的还很多,师生共同补充常见的一些百分率的例子。(3)课本第86页“做一做”的第一题

小组讨论:怎样求出我们所知道的百分率?说一说它们的含义和列出相关计算公式。(采取小组比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个小组列举的公式多而且合理)(4)全班反馈交流。5.深化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1的信息: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75%。用1个圆表示六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图上表示达标率是75%。课件显示这个圆的75%的部分涂上红色。

(2)这个圆的红色部分表示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75%,那么剩下的部分表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剩下的部分表示未达标率是25%。

(3)达标率和未达标率这一组百分率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达标率+未达标率=1,理解只要知道了其中的一个百分率,就能根据它们的关系求出另一个百分率。

(4)你们还能列举出象这样的一组百分率吗?(5)根据以上的学习,讨论“百分率一定小于100%”这句话对吗?可让学生根据百分率的意义及一些实例来进行辩论。

(6)讨论:结合具体实例说一说哪些百分率不可能超过100%?哪些可能超过100%?说明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86页“做一做”的第2题。2.练习二十的第1题。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的第2、3、4题。

课外作业:调查一些常见的百分率(课堂上没有涉及的),弄清它们的含义以及计算公式。

五、课堂总结及反思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篇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理解生活中的百分率的含义, 探求并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百分数来源于生活和生产实际,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在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百分率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环节一:

突破难点

一、引出讨论话题

同学们, 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百分率吗?比如“及格率”“发芽率”等。你能说一说它们的意思吗?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二、讨论

光明小学一年级有100名同学, 今天全都到校上课, 出勤率100%, 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光明小学一年级有100名同学, 今天有2人请假, 出勤率98%, 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光明小学一年级有100名同学, 今天有7人请假, 出勤率是多少?

出勤率涉及哪些数量?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表述吗?

出勤率是指 (%%) 占 (%%) 的百分之几。

三、该录取谁

(用计算器计算, 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3位同学报考学校足球队, 他们的射门成绩如下:

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交流:

1. 录取谁?为什么?你怎么算?

2. 射中次数占射门次数的百分之几, 我们给它取个名称叫 () 。

3. 你能用下面的句式表述吗?

射中率是指 () 占 () 的百分之几。

四、表述百分率

百分率是指 () 占 () 的百分之几。如:绿豆发芽率、考试及格率、产品合格率、射击命中率、学生近视率、小麦出粉率、稻谷出米率、种树成活率、花生出油率……都是百分率。

教学环节二:

落实重点

一、指导自学教材, 整理知识

1.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85页例1第1个问题。

质疑:为什么要乘100%?为什么计算结果不带单位名称?

2. 认真阅读教材第85页例1第2个问题。

学生独立计算绿豆、花生、大蒜的发芽率。

说说求发芽率的公式。

二、找规律, 建立解题基本模式

课件 (或小黑板) 出示百分率的文字表述, 写出对应公式:

1.出勤率是指出勤学生人数占应到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2.投球的命中率是指投中球的次数占投球总数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3. 达标率是指达标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4. 小麦出粉率是指面粉重量占小麦重量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5. 产品合格率是指合格产品数量占产品总数量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6. 花生出油率是指花生油的总量占花生总量的百分之几。

对应公式:

通过以上练习, 引导学生建立解题模式:

三、巩固练习

1.判断对错, 说说理由。

(1) 绿化组种了柳树100棵, 成活了98棵, 柳树的成活率是98%棵。 (%)

(2) 王师傅生产98个零件, 全部都检测合格, 这些零件的合格率就是98%。 ()

(3) 一批产品的合格率为90%, 那么这一批产品的不合格率一定为10%。 ()

(4) 王叔叔家孵化了101只小鸡, 全部都成活, 这批小鸡的成活率是101%。 ()

(5) 一种彩票的中奖率是1%, 那么买100张这样的彩票一定中奖。 ()

(6) 黄豆的发芽率是105%。 ()

(7) 小麦的出粉率达到100%。 ()

2.完成刚才的7道判断题后, 请每位同学算算自己的正确率。

3.独立完成第86页“做一做”第2题。

榨油厂的李叔叔告诉小静:2000kg花生仁能榨出花生油760kg。这些花生的出油率是多少?

4.姚明在一次篮球比赛中共投了20次球, 有3次没投中, 姚明在这次比赛中的投篮命中率是多少?

5.用计算器计算并思考。 (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检验员抽检了35个品牌的牛奶, 发现有2个品牌不合格, 求这次抽检的牛奶合格率。

想一想:合格率最多可能是多少?一批产品的合格率与不合格率有什么关系?

6.用计算器计算并分析。 (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下面是六一班期末数学测试成绩统计表:

(1) 六一班的优秀率是多少?

(2) 六一班的及格率是多少?

(3) 根据统计表, 你还可以算出哪些百分率?

(4) 通过分析, 你对六一班的老师和同学有何建议?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篇3

一、故事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阶段的“问题解决”,简单地说主要的也就是一个“求和”“求差”的问题。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对于刚入学,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学生来说却也着实不易。问题出在数学问题的意思表达过于简洁凝练,而条件和问题之间又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这样的问题表达和日常口语表达有太大的不同,导致学生看不懂读不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理不清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因此,有的学生会将数字拿来随意加减,错了就换一种计算,反正不是加就是减,猜对的可能性占了50%,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变成了一个猜谜、碰运气的过程。

而“故事”就是这两者之间的纽带。

故事的语言表达是日常的、生活化的。学生在编故事的时候,会学着合理地组织语言,让其他同学能听明白,其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的同时,所编的故事将越来越接近数学的问题解决;学生能讲述的故事的内容必定是结合他的生活经验,能让数学问题随之变得生活化;当学生能“编出故事”的时候,也意味着他是真正地理解了那个所需解决的“问题”,真正理解了运算的意义,那么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故事”将“数学”和“生活”紧紧地连接起来。

二、借助编故事进行数学教学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故事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点,笔者进行了各式各样的“编”。接下来就选择其中典型的几个案例来简单地说一说。

(一)一图多编

与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配套的《数学课堂作业本》,还有许多教辅资料上的很多问题解决都有标准答案。尤其是一年级的问题解决,有时候甚至连算式的加、减号都标明了。而笔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唯一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说出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那么他相对应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就是正确的。

如图1,这是一年级上册教材第45页练习九第12大题的一小题。

从图中不难看出,编者已经将运算方法和总量都一并体现在右上角的算式中了。而对于这一题笔者首先是将右上角的算式去掉,只留下小熊搬盒子的情境图。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故事,列算式。

于是就出现了三种数学故事。

故事一:有6盒糖,小熊搬走了2盒,还剩几盒?

故事二:小熊搬走了2盒糖后,还有4盒,原来是几盒?

故事三:小熊要搬6盒糖,还有4盒没搬走,已经搬走了几盒?

如果按照原来的题目意思,那么有了一个固定的算式之后,学生编的故事大部分会是故事一,少数可能出现故事二,绝不可能出现故事三。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被限制住了,还怎么能让他们的思维任意地飞翔呢?

相信能编出这样三个故事的学生,其对于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必定是深刻的。他的思维也是开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是多样的。他的数学能力也必将随之不断提升。

(二)一式多编

学生不仅要学着根据图上已有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编出合理的数学故事,他们也要学会根据抽象的数学算式来编故事,为简单的算式添上生命力。

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学习中,刚学完了第26页的“减法的意义”之后,笔者出示了一道减法题:5-2=3。

师:你能说说,这个减法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生:有5个气球,飞走了2个,还剩3个。

师:不错,我们刚学完例题,你马上能拿来活学活用,还有不一样的吗?

生:妈妈买了5个苹果,我吃掉了2个,还剩3个。

师:看来苹果真香啊,你一口气吃掉了2个。还有不一样的故事和我们大家分享吗?

(之后,学生开始疯狂地述说不同的5-2=3,其中还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义)

生:我口袋里放了5颗糖,现在只有2颗了,原来口袋破了掉了3颗糖。

生:今天我得了3张奖励卡,我同桌得了5张奖励卡,他比我多了2张,我要加油了。

这样的故事编写,从例题的模仿,渐渐地联系到了自己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本节课教学的数学减法的意义开始,慢慢拓展到了一年级下册才要求的“比多少”的问题。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存同求异,让5-2=3这个减法算式变得越来越丰满,变得越来越不同,知识得到了延伸。

这样的故事交流,才是有效的,才能真正起到沟通生活与数学的桥梁之功用。

(三)故事续写

学生自己要能编故事,也要能够帮助别人将故事编写到底。很多时候,按照自己的思路编故事,是一种水到渠成。而根据别人的故事续写下去,就会发现有点青黄不接。而出现这种青黄不接也正是还没有学会好好分析故事信息,理解其内部联系。为此,笔者进行了故事续写的练习。

有时是一个开头,例如:

小红养了8条金鱼,_______,_______?

学生可以较为自由地进行故事的续写,不过续写的时候一定要和小红养的金鱼产生关联。

有时是个内容较为丰富的故事,当中不仅仅只有2个必备信息,可以有3个,甚至更多个。例如:

小红养了8条金鱼,可惜死了一条。小明也跟着养了3条金鱼,_______?

这里只留给学生故事的结尾的续写,而这个结尾,只要和其中的2条故事信息相关联即可。

有时是一个故事的结果,例如:

_______,树上还有几只鸟?

续写时可以有不同的故事情境,但无论哪一种情境,都要能解决留下的这个故事的结尾问题。

这样的变式练习,对学生编故事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从中经历失败和成功,从中不断累积编故事的经验,他们的编故事的能力也在积累中提升,同时提升的还有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故事拼图

故事拼图其实就是在很多故事内容和故事结尾中,学生能从中快速地找寻到相关联的信息和问题。它难就难在数学信息和问题的内在联系点的找寻。

如图2,在解决这样一类题目的时候,一般要教学生两种解题思路。一种是看条件想问题,一种是看问题想条件。像下图这样故事信息较多,一般建议从问题出发,看看问题中所涉及的是什么信息,然后去找与之相关的内容。最后合到一起,看看是不是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

故事拼图,讲究的是对故事信息和故事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分析和了解。就拿上题来说,当问题选择了一共有几只的时候,由于没有明确是谁,所以就可以任意地选择其中2种或者3种,甚至是4种小动物的数量;如果选择的问题是小鸭和小鸡一共有多少,那么就只能挑选小鸭和小鸡的数量了。

像这样的故事拼接,只有真正掌握了内在的关联,才能抽丝剥茧,拼装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故事。

三、编数学故事应掌握的原则

一年级的学生,语言积累不少,数学知识经验却不足,如何让所编的故事贴合数学问题解决要求,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件新鲜的事情,需要从头开始。

编一个合理的数学故事首先需要做到仔细观察和仔细分析,通过观察搜索相关信息,通过分析了解信息的内在关系,最后统一成一个数学故事。为此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和学习内容相依相偎

一年级编故事分成两种形式,根据算式编故事或者看图编故事。

根据算式编故事的时候,要注意算式中所给的条件数据,明确求和还是求差,这样编故事就能有的放矢。

看图编故事又分成两类,一类是看图提问,碰到这类情况,编故事的时候所采用的数量一定要和学生心里所想提的问题相关联;另一类是图上数据、问题都已经标明了,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已经有的问题,剔除无关条件,找寻到需要的相关条件,再串成一个故事。

不管是哪一类,都必须做到条件和问题相关,数学信息中的数据要准确。

(二)繁而简之

故事情境要简单,尽可能做到化繁为简。

数学故事和其他故事不同,它更注重的是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联,对于情境设置要简单明了,不需要像写作文一样描写具体,只需一句话带过就可以了。数学故事最重要的是数学信息和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有条有理,有据可依

故事的语言表达要有条理。无论是什么时候,学生在表达的时候都要做到语言连贯、通顺、有条理。只有清晰的思维才能够有清晰的语言表达。所以,同样的道理,借助语言的条理性,可以反过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总之,让故事成为沟通“数学”和“生活”的纽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有效地去解决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篇4

精河县一小何江华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用分数解决问题和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求常见的百分率,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这中问题是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相同。教材首先首先说明,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据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沟通了百分数问题和分数问题的联系。

在前几次的试讲的过程中,发现对简单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的问题突破的不是很好,邢老师也说,孩子们对百分率的计算还可以,但是对单纯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还是迷惑,通过商议,对教案进行调整,重点转向对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百分之几让学生思考并总结,这样再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中引出百分率,这样效果要更好些。

百分率的计算和它的意义也是本节课的重点,课堂做的调整是让孩子先从生活的所见,互相说一说自己所调查的百分率,并说含义。通过说的环节,不明的孩子心中明白说法,出示生活的百分率,让同桌再说说,加深对百分率含义的理解。再通过让孩子发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近视率和出勤率,当场统计并计算近视率,通过与我国近视率作对比,激发孩子的情感教育,爱护眼睛尤为重要。

后面的环节比如上板贴青少年犯罪率等,都是为情感教育而设。最后在畅谈收获,设计课题,这也尊重的孩子们的思维意识,从他们的角度认为这节课叫什么名字最恰当。

总体感觉这堂课没什么大的缺点,但是细节决定一切,一些细微的细节也是 我不足的地方。

1.对课堂的突发问题处理的不够,如在贴纸条中,孩子有贴的不对的地方,在前面试讲时都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我急了,直接让拿正确的上来了,很快就换纸条了,这个地方应该让学生讨论,还是自己的历练不够。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篇5

2、求多或少几分之几和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篇6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接官亭镇中心小学

徐雪勤

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了练习题,让学生归纳解决百分数问题的解题 思路和方法。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百分数问题,归纳百 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练习,提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找准量和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难点:归纳知识,形成体系。

教法:复习、引导、质疑

学法:练习、交流、归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归纳:、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 以及

“有关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归纳用百分 数知识解决问题。

2、课件出示: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

(1)

东山小学有男生 500 人,女生有 400 人,你能提出哪些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 ?

(2)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只列式不计算)。

可能提出的问题: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

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3)

小结归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

一个数÷另一个数

除法 {

相差数÷单位“ 1 ”的量

(多【少】百分之几)

3、有关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

(1)

课件出示:找出关键句的单位“ 1 ”。

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 75%。

科技书的本书比连环画多 50%。

彩电降价了 10%。

(2)

你能写出关系是吗 ?

二、基本练习:

(写出关系式,只列式不计算。)

(1)

梨树有 100 棵,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 75%。桃树有多少棵?

桃树有 100 棵,桃树的棵树是梨树的 75%。梨树有多少棵?

(2)

连环画有 3000 本,科技书的本数比连环画多 50%。

科技书有多少本?

科技书有 3000 本,科技书的本数比连环画多 50%。

连环画有多少本?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还有其它解法吗?

三、巩固练习:、女生有 500 人,全校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少 2%, 男生有多少人?

2、男生有 500 人,全校男生的人数比女生少 2%, 女生有多少人?、李叔叔现在的体重是 72 千克,减轻了 10%。李叔叔原来重多少千克?

四、扩展训练:

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在距中点 30 千米处相遇,相遇时甲车行

了全程的 45%,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某校去年招生 880 人,今年比去年多了 10%,今年招生多少人 ? 2、某校今年招生 880 人,今年比去年多了 10%,去年招生多少人 ? 3、电视机的价格今年比去年高了 20%,去年比今年低了白分之几?、录音机每台降低 30% 后,售价 350 元,这台录音机原来售价多少元?

板书设计: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练习课

一个数÷另一个数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 { 多(少)百分之几:相

差数÷单位 “ 1 ”的量

单位 “ 1 ”已知,用乘法

有关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找准 单位 “ 1 ”的量{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篇7

一、动手操作, 体悟知识“结构美”

给学生提供操作材料,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小组的同学交流涂色的方法。

谈话启发:说说你在涂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哪位同学的作品对你有启发?

【分析】学生运用分数的意义和除法的相关知识独立涂色, 既让学生在图上直观呈现知识, 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 彼此取长补短, 学生也由“学会”逐步“会学”。

二、师生互动, 领悟知识“内在美”

1. 投影学生作品, 引导启发:运用你的数学知识, 说说“这一份”的不同含义。

讨论:在作品1和作品2中, 为什么同样的“这一份”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想一想:

(1) 怎样列算式?

(3) 结合作品1, 你能解释其结果吗?

想一想:

(1) 怎样列算式?

(3) 结合作品2, 你能解释其结果吗?

5. 想一想:在○里填上“>”“<”或“=”。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 请你举例说说你的发现。

7. 你的结论是什么?

【分析】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 探索、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方法, 注重学生感悟和领悟能力的培养。算式与图形相结合, 在图形中理解算式的意义, 比较中发现算法。

三、巩固练习, 经验提升, 形成能力

1. 完成第35页“试一试”。

对话: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与学生交流在计算过程中, 什么不变, 什么改变, 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

2. 练一练第2题。

【分析】让学生在练习中, 逐步提升自己原有的经验, 形成一定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 情感提升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分数应用题 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104-01

学习和解答分数应用题,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对小学生而言,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是相对抽象、隐蔽的,因此应用题教学长期以来都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此情况下,认真总结、分析和解决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

一、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通过平时的教学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普遍较差,在许多学生看来,分数应用题是最让其“害怕”和“头疼”的题型之一。而通过反思和调查,可以将这一情形的产生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数学知识积累不足

应用题的解决通常需要动用多方面数学知识,而小学阶段的学生,系统知识的积累不足,为应用题的解决带来了一定的阻碍,除此之外,小学生数学思维尚未完全养成,尤其是抽象思维尚不活跃,因此對分数中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相对较差,很难根据分数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迅速的在脑海中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并列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横式,最终导致解不出分数应用题。而这一情形如果迟迟得不到解决,学生则将对分数应用题产生畏难情绪,进一步阻碍其今后的思考和解题。

(二)计算能力不足

一些学生在分数应用题型中,形成了自己的解题思路并在脑海中建立起了数学模型,准确列出解题方程式或数学横式,形成正确的解题框架结构,但却由于计算能力不足,或不注意验算,使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计算结果与问题答案不符。许多学生和老师对这一问题不够重视,认为下次注意就好,殊不知思维不够严密、计算不够谨慎,也是数学能力不足的表现,长此以往,仍旧会影响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水平。

(三)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足

小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题目的理解上存在困难,难以提炼出正确、有效的信息条件,这使其在分析和理解题目的过程中出现偏差,某些学生在没有准确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就会按照思维惯式匆忙的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导致自己给出的答案与分数应用题的正确答案大相径庭。

二、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教学问题解决对策

要解决分数应用题教学问题,提升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能力,不单单要强化分数应用题训练,更要针对学生能力、素质、思维上的薄弱环节采取综合性地提升策略,具体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强化生活化教学

数学题目来源于实际生活,分数应用题也不例外,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善于引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并将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对此,可采取以下对策:首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情境编写应用题,作为分数应用题教学的素材,在进行解题训练时,则可引导学生自主编写生活化的分数应用题,在学习小组内交换解答,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其次,要丰富分数教学素材。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将与分数有关的数学家小故事、互联网上的分数趣事等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阅读,并自由发表意见,在扩大课堂容量,增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活跃课堂氛围,减轻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畏惧和焦虑的心理。

(二)打牢数学基础

分数应用题的解题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系统、牢固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因此日常教学中应强化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首先,应强化分数计算训练,在课堂上利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列出分数算是并让学生进行快速解答,以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验算能力,在每次随堂测验或小练习中,给学生较短的时间,使其对答案进行检验,并对错题原因进行反思,并倡导其在今后的分数应用题及其他类型题目的解题过程中及时验算。

(三)径提升学生审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其能够准确找到题目的关键条件和问题,是提高其分数应用题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小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审题不充分的现状,应采取多元化的训练对策,具体包括:首先,强化读题训练。借助每次集体解决分数应用题的机会,开展读题训练,即让学生默读题目,迅速找出条件和问题,此外,在每次随堂测验或考试后的试卷讲评环节,针对错题率较高的分数应用题,也可采取这一训练对策;其次,自由改编。对一道条件较多的分数应用题,我们可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自主改编,通过变换一个条件并改变问题的方式来训练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理解能力欠缺、计算能力不足,是制约分数应用题教学成效的主要原因,我们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应针对这三大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计算能力、理解和分析能力得到协调发展,如此才能在做好分数应用题教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建林.把握应用题教学脉络降低应用题教学难度[J].教学与管理.2010(6):32-35.

[2]刘立平、胡帅.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3):84.

[3]应裴裴.小学数学分数应用题解题障碍的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11(4):222.

上一篇:做好干部有点累作文500字下一篇:员工劳动合同签订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