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电视台学生队伍建设与管理方法探讨

2022-09-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校园电视台现状及定位

我国高校创办校园电视台始于1989年10月北京大学校园电视台的正式创办。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高校校园电视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定位与运作模式也相对成熟。以江苏省为例,在2011年对江苏省高校校园电视台设置及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中,本科一类院校校园电视台设立比率已经达到58%;本科二类院校因综合实力相对较弱,校园电视台的建立率为27%。

从校园电视台功能定位上来说,高校大部分都聚焦于校园电视台在德育氛围营造、繁荣校园文化及学生专业实践及素质培养等方面的功能。在校园电视台的运行方式上,因校园电视台专职教师数量的限制和电视台工作人员数量要求的限制,目前大部分校园电视台都以“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团队”的形式进行。

在目前的定位和运作模式下,各高校校园电视台都或多或少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较为普遍的包括节目时效性差,节目内容吸引力不够,制作不够精良,工作人员数量及能力缺乏、无完善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等。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电视台自2015年开始着手筹备,目前仅有2名专职教师,指导学生团队进行节目策划制作。在搭建校园电视台的过程中,一方面不可避免的面临着高校校园电视台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因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还需要尝试解决一些特性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就高职院校校园电视台学生团队建立及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尝试阐述如何通过学生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推动校园电视台的顺利建立及运行。

二、高职院校校园电视台学生团队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相对较窄,电视节目制作对口专业学生较少

高职院校不同于综合性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往往更为集中。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侧重于财经类人才的培养,仅有艺术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设计这一专业中有部分影视制作的课程。因此,在校园电视台工作的学生,虽然对电视节目制作有比较高的兴趣,但在摄录编等技能上基础薄弱。即使接受一些培训,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策划完成高质量的节目作品。

(二)高职院校学制三年,学生队伍更替频繁

相较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三年制学制使得校园电视台学生队伍的建立需要更快的迭代。校园电视台的工作性质不同于校园其他社团,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电视节目制作的基础知识及设备操作的专业知识。而大一新生课程多,课余时间较少,且在大一期间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训;大三学生忙于实践、毕业、就业,陆续退出工作岗位。仅有大二学生作为整个团队的主力,肩负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队伍的人员筛选,培训及人员梯队的建立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学生价值观更现实,更看重实践与实效

相对本科院校学生来说,高职院校学生会比较厌烦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喜欢参与活动和实践操作。同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会直面“就业”压力。因此,在整体校园电视台团队的培养上,应考虑将理论教学更多地融入实践操作中;同时,尽可能多的提供实践机会,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考虑其职业性的发展。

此外,在考虑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的特点之外,我们还需考虑“90后”学生的特性。“90后”高职的学生,在网络互联的时代成长起来,知识面和早熟度远超上几代人,对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更具见解和个性。同时,随着“90后”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提升,他们对自身努力的方向及未来职业的选择更具自主性,在某种意义上,对组织团队的忠诚度相对较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校园电视台学生团队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核心吸引力才能确保组织的稳定性。而这一核心吸引力的打造,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应聚焦在学生社交需求和学生成就感及自我提升的满足感的实现。

三、高职院校校园电视台学生队伍建设与管理方法

针对高职院校校园电视台学生队伍建设及管理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积极研究探讨,并多方借鉴其他院校的管理经验。整体来说,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队伍质量,提高学生团队管理效率。

(一)明确电视台定位,确定学生团队组织结构和组织制度

校园电视台定位的确定,对校园电视台栏目设置、学生团队职能小组划分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电视台因刚刚设立,目前定位相对简单,主要集中在校园信息的传播,会尝试进行校园文化营造类的节目探索。因此在目前阶段,以校园新闻《经贸报道》的拍摄录制为重点。同时,以学生为主要受众的互动类校园节目在探索中。基于校园电视台的定位和栏目设置,我们确定了如下的学生团队架构,并明确每个小团队的职能要求:

策划部:负责校园新闻现有稿件的编辑整合,供新闻中心《经贸报道》节目中使用;负责学生节目的孵化,包括创意和策划。

新闻中心:以行动小组的形式承担《经贸报道》新闻的摄录编工作。当有新节目孵化成功后,会以项目组形式抽调人员负责新节目拍摄制作等工作。

播音主持部:负责《经贸报道》新闻主播工作,同时承担校园电视台所有配音工作。

外宣部:负责搜集校园内部新闻线索,重点在部门影响力提升。及时提供新闻线索交付新闻中心安排拍摄制作;负责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成品节目的推广宣传,打造部门影响力。

行政部:负责部门内部所有行政事务的安排,重点在组织文化建设。负责部门招新、考勤及测评,安排技术培训及部门活动,摄录编设备管理及办公室其他事务等。

整体学生团队会设立总负责人,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整个学生团队的管理工作。每个职能部门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及管理制度,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

(二)完善培训体系,以老带新,加快人员培训节奏

如前所述,高职学院学制三年,去除实习实训等时间,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因此,缩短新生基础技能培训时间,确保学生从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下学期能够相对长期地在校园电视台工作,一方面能缓解学生队伍频繁更替的问题,同时也保障了校园电视台稳定的运营。

在新生培训方面,我们做了如下尝试:在大一新生进入校园电视台的前两个月内,迅速开展相关技能及知识培训。培训通过两个层面开展:一是各部门组织集体学习,通过集中讲授形式,让学生了解校园电视台工作需要的基础技能,如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Premiere等软件操作讲解等。同时各部门依据各自情况设置多个小组,每小组由1—2位大二或大三学生负责,以“学徒制”的形式,针对组内新生的技能实践进行实地指导。如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进行一期节目的策划;或完成一个短片的拍摄等。在培训人员体系建立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影视特点,做好培训材料的积累。如拍摄及制作摄像机基础操作视频、Premiere及Photoshop等软件使用视频等,可供学生多次反复学习参考,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培训效率。

(三)发挥学生创意,打造节目竞争力、影响力,塑造团队核心竞争力

校园电视台节目的影响力,是吸引学生加入校园电视台的核心因素。如何扩展校园电视台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是一个非常系统的问题,也是目前很多校园电视台面临的难题。我们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打造节目影响力:

一是节目内容制作方面。高职院校校园电视台应当根据人员配比情况做好节目的规划,集中主要力量保障1—2个节目的常规推出。如,校园新闻类节目在创意方面的要求不高,可以通过学生项目组的形式保障节目的时效性,作为常规节目定期播出。新闻类节目的制作能够让学生定期参与到校园电台工作中,能够保证参与度和节奏感。

同时,可以抓住学生及校园文化特点,打造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节目。我们在具体实施时,主要是由策划部主导,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调研,以学期为时间单位,确定相应的话题。通过街头采访、专题访谈等形式,打造《经贸身边事》栏目,内容包括优秀学生采访,大学生热门话题讨论等,让学生群体成为节目内容的主体,反响良好。学生类节目的制作相对有比较多的挑战,但同时也带给学生很大的成就感。

二是在节目推广方面,充分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推广。如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形式。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现有媒介,如食堂及宿舍电视等进行推送。另外,还可以考虑与校内其他协会、媒体的互动,如我校校园电视台与校内大流量QQ公众号“经贸表白墙”合作,推广效果非常好。通过这两方面的工作开展,能够有效提升校园电视台节目的影响力,同时也大大提升学生队伍在校园电视台工作的参与度、技能获得感及成就感,打造校园电视台的核心吸引力。

摘要:结合高职院校校园电视台建设的现状,分析校园电视台学生团队培养面临的问题,探讨学生队伍建设及管理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电视台,学生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 苟宗财.依托校园电视台建设搭建学生实践锻炼平台——以山西师范大学校园电视台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0(20):73-74.

[2] 汪涛.校园电视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6):83-85.

[3] 陈颖,吴定宇.基于新媒体的校园电视台社团管理研究——以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为例[J].智库时代,2018(25):85-86.

上一篇:浅议高校节约型后勤管理下一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