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

2024-06-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推荐9篇)

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 篇1

摘要:农业院校更要注重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紧紧依托课堂、活动、实习岗位等载体,抓住入学教育、制度建设、过程实施、岗位实践等环节,提高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劳动教育;载体;农业院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富有教养、精神丰富、道德纯洁——所有这一切,只有当他不仅在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素养上,而且在劳动素养、劳动创造素养上达到较高阶段时,才能做到。”由此可见,劳动教育不但能丰富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能促使个体形成完美的人格。20世纪80年代,许多教育人士提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育人才,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但经历艰难的摸索,至今劳动教育似乎仍然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一直没有融于学校教整体教育之中,没有成为学校教育内在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劳动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占有一席之地,被远远的排斥在课程体系之外,各类院校在指导思想上过多注重智力教育,而某些非智力教育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我们一直在提倡学生热爱劳动,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但是由于劳动在时间、内容、评价、考核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劳动常常是形同虚设。2

农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前景大多与农业相关,而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总体还较低,机械化水平普遍不高,生产力还很不发达。与从事其他行业相比,更需要未来的从业者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反观农业院校学生现状,尽管不少学生来自农村,但他们并未把祖辈身上具有的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保留下来。不少独生子女反而养成了好逸恶劳、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不良行为习惯。鄙视劳动、逃避劳动、厌恶劳动者绝不是个别现象,相反成为较普遍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教育人士的反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美育、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因此,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不得不 2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355.刘 猛.劳动教育:从陶行知到毛泽东[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3). 面临的话题。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劳动教育是通过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多种素养的教育活动,它是融德、智、体、美为一体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综合性教育。

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伴随时代不断发展,农业院校学生劳动教育被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的自理性劳动、家务性劳动和公益性劳动意识的培养,更应是与未来职业活动相关联的职业劳动意识的强化教育。

二、劳动教育的主要症结

1.劳动教育制度的缺失

尽管“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智育一枝独秀的局面并未完全改观。不少学校、老师唯“分”是举还是照旧,劳动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不少教育者甚至错误的认为所谓的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打扫卫生。学生有无参加劳动、劳动的好坏对学生前途发展没有任何的关联。相关的评价制度、激励制度缺失,让学生觉得劳动与不劳动一个样。造成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自身的缺陷、家庭培养的弊端,同时也与国家政策的导向机制有密切联系。国家及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制度保障,尚不能切实引导和促进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而且还没在升学就业中确实有所体现。

2.精干的师资队伍匮乏

不少教师文化知识、学识水平、专业技能出众,但同时不少老师也缺乏劳动方面的专业技能。尤其是不少老师对劳动课教什么、怎么教心中无数。自己也缺乏专业的训练,纸上谈兵。

3.有效的教育平台缺少

劳动教育离不开一定的教育平台,但现在学校后勤社会化程度高,要找到满足全体学生的劳动教育平台,还是有困难的。不少学校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但大多数学校在这方面畏首畏尾,做得还不够。平台的缺少制约了不少学生的良好发展。

4.社会和家庭的质疑

让学生适当参加劳动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但在实践中常常有怀疑的声音,如学生的劳动安全问题等。不少家长甚至怕自己的孩子吃苦,责怪学校与老师。“孩子是来学习的,哪里是来受罪的?”当然这样的家长只是少数,因为他不懂得劳动教育也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学生主体的抵制

劳动肯定是要吃苦的,但我们的不少孩子贪图享乐,不少孩子娇生惯养,还很难一下子转变过来。不少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少必需的劳动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性还不强,他们自我感觉还未长大,主观心理上抵制劳动。

三、实施劳动教育的三大载体

实施劳动教育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在实践中要紧紧依托课堂、活动、实习岗位等载体,有效开展劳动教育。

1.课堂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基础载体

首先明确责任主体: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是课堂劳动教育的实施者。班主任、辅导员要利用主题班会、节日活动、座谈、谈心等活动,充分与学生畅谈劳动,在班集体中形成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德育老师要利用专业优势,结合《德育》、《法律》、《就业指导》等课程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课堂教育,转变学生劳动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劳动的必要性。只有观念转变了,学生才能乐于劳动,从劳动中找到乐趣。

2.活动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阵地

每年的新生从跨入校门开始,就已经接受不同形式的入学教育,劳动教育应该包含其中。一是接待新生的青年志愿者们通过辛勤劳动,使“服务他人,快乐 自己,劳动光荣” 的价值观得到新生的认同,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参观校史陈列馆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较客观地感知到劳动的价值。三是参加学校社区公益劳动:包括护养花木、保护绿地、打扫卫生等等,学校定期开展文明宿舍评比。四是建立班级种养殖基地。建立生物角,养鱼、兔,种一些易管理、生长快的作物。五是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如图书管理员、宿舍楼助管、学生餐厅服务等岗位,以及校外勤工助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合法劳动赚取收入,在劳动实践中自我教育。

3.实习岗位是实施劳动教育的新平台

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成为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成功方法,同时也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崭新平台。以前,不少学校在学生实习阶段不管不问疏于管理,导致不少学生“用不上、学不到、留不住”。其实顶岗实习阶段正是学生调整自己的位置与角色的最佳时机。适时的教育指导,有利于学生摆正自己的位置,从而为以后安心工作打好基础。首先学校要加强过程指导。开始阶段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公司单位成果展示,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成功的喜悦;然后要参观生产的过程,了解劳动的艰辛。实习单位要明确指导老师和指导职责。通过手把手的传授指导,尽快熟悉岗位要求。最后还要制定有效的奖励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团结协作,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四、抓好劳动教育的四个环节

劳动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针对农业院校学生特点,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入学教育环节

在入学教育阶段,转变学生的劳动观念是前提。万事开头难,不少学生已经形成不良的习惯,如果不在开头阶段抓好转变,在以后要改变就会难上加难。要利用学生到新环境重塑自我的心理,合理适时的加以引导。注意多加表扬,注意树立榜样,注意典型的推广与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2.制度建设环节

做好每一件事情,离不开制度的支撑,制度是保证。首先是人人参与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集体中来。其次要健全考核制度。每位学生每学期都要完成一定的劳动服务时间。未完成的,各种评先、评优一票否决。完成的要规定取得明确的学分。班级要做好及时公布,让学生及时了解个人信息。

3.过程实施环节

劳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过程监控是劳动教育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首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注重过程管理,及时了解第一手信息。其次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采取恰当的教育指导方法。实施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剖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提高自我。劳动教育还要注意学生的你帮我助,从而实现学生共同提高共同成长。

4.岗位提高环节

岗位提高阶段是检验劳动教育成果的最佳时期。与在校时间相比,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阶段的劳动教育更具挑战性与创造性,与学生的未来就业更密切相关。学生首先要变换角色,学生的身份在实习单位已经发生改变,变成了员工,这种角色的转变,更能激发学生的劳动激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劳动。学习与工作的互相交替和互相融合,不仅使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自觉应用于实践,更重要的还在于使学生提前踏入社会,直接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大大增强了学生接受全面发展的自觉意识,从而增强了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有效性,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毕业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我们深信,只有通过有汗水,有老茧和疲乏人的劳动,人的心灵才会变得敏感、温柔。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

参考文献:

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 篇2

2008 年11 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该《纲要》首次较为详细地规定了民族团结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性质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师资培养与培训工作,以及人员的组织实施等。在实际工作中,当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多以“民族理论与政策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开展,任课老师多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相关学科教师等,主要内容包括宪法和法律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教育、民族工作、少数民族伦理道德中爱国主义教育等。而基于民族院校学科结构、历史渊源及学生群体的特点,民族院校的民族理论知识与政策的学术讲座、学生民族类社团及丰富多彩的民族类校园文化活动等,也在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对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学生的调查及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普遍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意识较强(王静芳,2011);(2)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一定了解;(3)普遍关注民族地区,尤其是本民族的发展,坚决反对民族分裂。但是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教育的目标不够清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团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教育目标是成功的前提。但是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仅仅考虑到了其中一个方面,仅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实际需要,而没有认识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没有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在进行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时,只有考虑到社会与学生自身的需要,才能实现民族团结教育的导向价值。

二是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育模式,方法单一。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也直接证明,教学过程中,选择教育模式和方法存在的问题较多。绝大多数的民族院校在教育大学生民族团结时,使用的还是以往的手段,比如讲座、进行报告、黑板报以及宣传栏等手段。这些手段起到的作用更多是理论的教育和引导,而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从而使民族团结教育固化为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则较少。

2 民族院校将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的实践成果

在过去的五年中,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利用寒暑假开展组织+个人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分赴迪庆藏族自治州、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鲁甸县等6 个民族聚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有形”方式与“无形”方式相结合取得一定效果,大力开拓实践育人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1)开展民族文化调研,关注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自2009 年以来,学院三下乡团队逐渐形成项目化、长效化模式,通过组建学院团队或个人参与,在寒暑假组织各民族学生分赴各地开展以“民族文化调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族大学生深入民族地区对各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可以使大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各民族的特点,更好地了解各个民族的文化,了解民族的现状和历史,这样能够消除民族偏见,不断增加学生对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感情。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主动积极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能够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与此同时,社会还应该重视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了解传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激发其活力。

(2)走访民族地区村寨,了解民族基层政府建设和运行状况。基于学院的学科特点,在每年的社会实践工作中,学院都将民族基层政府管理调研作为社会实践的重点之一。如三下乡团队中的赴双江小分队进行的多民族自治地区基层政府管理模式调研、赴鲁甸县小分队进行的回、汉族留守老人儿童状况调研、赴鲁布革小分队进行的民族地区旅游业与村镇社区协同发展调研等。同时依托每年寒暑假社会实践,以个人形式开展的各类民族地区村镇调研也在省内外各个民族地区进行。通过学生自身参与到调研中让大学生学习、理解国家相关民族政策,切实体会民族地区的实际变化和发展,不断提高学生民族情感,让大学生更加重视民族团结和稳定,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承担社会责任,开展好送“文化、科技、卫生”到民族地区活动。志愿服务在民族院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起为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做出了民族学子贡献,提升了民族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双重作用。在过去的社会实践工作中,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实践的常态化项目,如赴迪庆小分队开展的禁毒宣传活动;赴双江小分队开展的劳动保护法、务工防盗防骗宣传活动、亚热带地区常见传染病的卫生防疫宣传活动;赴鲁甸小分队结合当地防震减灾知识匮乏开展的地震科学知识及防震减灾宣传等。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民情和国情之后,大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感受到不同地区间的不平衡,这样才能够将学生参与到祖国建设中去的热情激发出来。

(4)“实践归来话成就”,重视实践成果普及,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在假期时,学生可以深入地参与到民族调研以及实践中去,能够通过学生的眼光来对各个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情况以及民族文化系数进行观察和记录。“实践归来话成就”,社会实践结束后学生的实践成果以图片展、调研报告、纪录片以及分享会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能够给民族高校开展民族团结主题教育提供一定的载体,这样能够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

3 民族院校将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的思考

在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实践通常在寒暑假进行,时间固定在短短的两个月间,没有形成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的长效机制。第二,受专业限制,学生所学知识难以全方面覆盖志愿服务所需内容,很多同学所学知识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在实践的过程中,负责三下乡的教师基本上是辅导员或者团干,很少有专业教师参与到三下乡中去,这也导致了三下乡的过程中,专业指导欠缺,尤其是基层亟需科技、卫生知识,非专业学生所学知识很难充分运用到当地的社会服务中。第三,缺乏有效考评和激励机制。当前民族院校的社会实践和许多高校一样,重视定性评价,而没有认识到过程靠谱的重要性,重视成绩的总结,而没有做好纠错和考评;重视少数学生的评优,轻视了对大多数参与者的考评;重视展示实践成果,而没有认识到经验积累和巩固的重要性。没有制定合理完善的考评机制,这也给学生的创造性和热情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第四,每年学校立项给予经费支持的社会实践团队非常有限,而其余以个人及自发组织的团队开展的社会实践受经费所限,活动的规模、内容受到很大限制,同样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民族院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完善、发展,社会各界和学校各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形成社会实践与民族团结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3.1 打造“部门联动”的工作模式,为社会实践搭建

(1)学院必须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给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更多的扶持和补贴。(2)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门、学生工作处、学校团委、各学院团委、学工办等相关单位要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参与,做好社会实践及社会调研工作,同时应将社会实践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利用课余时间在学校所在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3.2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多维工作模式,开创民族院校社会实践的新局面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多维工作模式,即将社会实践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相结合,与关注民族政策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专业相结合,与关注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相结合,与民族地区文化知识传播、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学生关注点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相结合,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相结合,开创民族团结教育与社会实践联动的多维工作模式。

3.3 打造“组队下乡—下乡实践—实践分享”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

(1)将网络和新媒体技术合理运用进去,通过博客、QQ、微信以及微博等手段进行网络宣传;通过刊物、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海报以及标语横幅等手段来在校内推广。(2)在上民族团结课程时,将图片展、纪录片等引入进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到下乡的成果,更好地体会其感受。

参考文献

[1]王静芳.民族院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李亮靓.当代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蒙运芳.论高校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思维创新.广西民族研究,2010(4).

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 篇3

力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者拟结合亲身教育实践,在总结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开展学科竞赛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初步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 学科竞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创新实践能力 探索实践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竞赛概述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提高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由教育主管部门、省级及以上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以及学校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一般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学科竞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扎实中文基础和外语基础,具有较高中外文化交流素质,能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外事、外贸等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文人才。根据专业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划分为三类:中文专业类竞赛、外语类竞赛和综合类竞赛。在专业类竞赛下又可细分为三类:专业基本素养类,即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本素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征文、演讲、辩论等;专业实践技能类,即与专业实践技能培养紧密结合的比赛,如教师模拟大赛、专业实践展评大赛等;专业才艺类,即与培养具有一定中华才艺基础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比赛,如戏剧竞演等比赛。而综合类竞赛主要指学术类比赛和创新创业类比赛,如挑战杯系列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创新实践能力一般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作为大学生能力培养提升的重要平台,不但是理论知识转换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锻炼和形成创新思维,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专业实践力,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起着重要作用。

(一)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学科竞赛不同于课堂讲授,更多需要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钻研,创造性解决系列难题。当学生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面对同台竞技的激烈比拼时,更能激发他们刻苦钻研的学习热情、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锻炼和养成学生创新思维。

系列学科竞赛,尤其是参与综合类创新创业类学术竞赛,学生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地提炼所学,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将知识能力转换为具体的实践成果。在历经多次高水平竞赛沉淀积累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会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显著提高。

(三)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

高水平学科竞赛的参赛作品一般多是以学生团队形式共同完成的。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团队成员通力配合,为同一目标努力。这就需要他们具有较好的团队意识,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和相互包容,合理分工,产生最优的团队效益,通力合作,取得最佳成绩。整个备赛过程,是团队成员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对学生团队意识一次很好的培养。

(四)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实践演练。

学科竞赛的比赛内容一般高于课堂要求,具有实践性强的特征,需要学生将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运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专业问题。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实践运用和实战演练,把专业知识真正转化为实际运用能力,以竞赛促教学,以竞赛提能力。

(五)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学科竞赛所营造的竞争氛围,特别是到省市级以上竞赛与各高校优秀学生的交流比拼,参赛学生通过冲刺备赛,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不断磨砺自身意志品质,不断超越自己,有利于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与路径

(一)当前竞赛组织存在问题。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越来越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取得明显实效。但在组织学科竞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参与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参与面不够广泛;第二,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参赛指导还需进一步加强,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第三,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第四,竞赛保障机制有待进一步优化;第五,竞赛师资建设需更进一步推动。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路径探索。

根据学科竞赛组织存在的问题,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身的特点,六年来我们主要着力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

1.完善竞赛相关机制建设,构建系列激励保障机制。

第一,建立“文化引领”与“制度引领”激励机制。“文化引领”,广泛利用新媒体平台、校友交流分享会、家校互动等举措,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不断扩大学生参与比例,深植竞赛文化。“制度引领”,完善相关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活动的规章制度;专门设立“学术创新奖”称号,对参与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个人和团队予以表彰;对指导学科竞赛取得突出成绩的老师予以表彰。第二,建立科研中心理论保障机制。专门成立相应的院系竞赛科创中心,以院系学科竞赛师资建设、学科竞赛理论研究、学生实训平台建设和学生生涯导航为工作核心,保障竞赛组织的有力推进。

2.着力专?I竞赛体系建设,构建与专业特点紧密结合的学科竞赛体系。

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层级多类别的学科竞赛体系。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竞赛为顶层设计,构建多层级竞赛体系;以专业特点为依据,组织不同类别的竞赛,尤其注重精心组织系列专业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目前院系层面已形成专业实践展评大赛、对外汉语教师模拟选拔赛、汉语菁英中文综合技能大赛、成语英雄、诗词大会、辩论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计划大赛等十余项常态开展的品牌竞赛。

3.着力竞赛培育载体建设,构建三类实训实践平台。

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理念为指导,构建以专业实训实验室、专业实习基地和专业学生社团为基础平台的学科竞赛培育体系,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凝练升级。目前,专业实训室2个,中介语语料库分析实验室和基于多语种优势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实训实践实验室,在建实验室5个;实习基地方23个,其中国内实习实践基地13个,海外实习实践基地10个;专业学生社团6个,有戏剧社、文学社、汉服社、方言社、京昆社、汉语国际教育协会等社团。三类实践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训机会。

4.加强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参赛提供师资保障。

在师资上,着力加强院系学科竞赛导师团建设,将学科竞赛师资建设纳入院系师资发展规划。以专兼结合的形式,选聘在学科竞赛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老师担任导师,选派优秀老师参加竞赛指导相关培训。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保障教师竞赛指导工作量认定。

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经验探索

(一)将CDIO理念融入创新??践能力培养。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强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研究。这种“做中学”理念下的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其能力目标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强调创新型实践人才的素质要求存在相当高的契合性。基于CDIO教育核心理念,我们在培养学生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二)着力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指导。

实施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坚持一对一精细化开展工作,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成才。根据学生特点,一对一为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精心辅导学生;学生竞赛中心生涯咨询室一对一接待来访学生。坚持一对一指导学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确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融入创新思维训练;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打造中,注重加强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在课外活动开展中,注重依托学校外语特色,开展“中外文化交流月”、“游走的世界交流会”等活动,实现“课内课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外结合模式。

五、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成效

六年来,实践证明我们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科竞赛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成绩突出,尤其是高水平专业竞赛获奖和创新创业类成果丰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其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积极投身海外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就业对口率提升。最后,得益于竞赛体系培养良好创新思维和突出创新能力,学生就业能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特征明显,自主创业成果丰硕。

六、结语

学科竞赛成绩是评价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志,学科竞赛对于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更广泛参与各层次的学科竞赛,让学生通过学科竞赛的磨砺与锻炼,不但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植校园学术氛围和浓厚学风,为拔尖人才突出创造有利条件,更有助于强化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 篇4

以小课题探究性实践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少先队体验教育的新模式

东莞市东城区花园小学 阮美好

探究性实践活动是探究性学习在少先队教育中的应用,它一般以小课题探究的形式出现。实践表明:小课题研究探究活动,具有研究目标的导向性、实践活动的系列性、体验类型的多样性、主体内化的全程性、活动实效的综合性等特点,既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一体,又使探究和创新有机结合,是少先队体验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年多来,我们注意发掘环境教育的含蕴,以“环保”小课题探究活动作为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突破口,在发挥辅导员主导作用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激发队员在实践体验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找岗位,扮演角色,探索研究,通过反复体验,经历主体内化的全过程,成功地构建起少先队体验教育新的模式。

(一)激发情感,自主设计

体验,是一个思维发展的心理过程。要展开积极的思维,必须以观察(考察)事物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为前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必须寻找思维流程的有力支点,“用心感悟”,才能有深切的体验;而真情则来自深切的体验。因此,在组织“环保”小课题探究的体验教育活动中,我们积极引导队员认真观察周围环境。如校园草木的生长、水电的使用,住宅小区的卫生保洁、饮用水源,工厂废水废气排放等情况。观察往往与思考问题同行并进,队员们不仅认识到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一些环境现象会引发出他们不少疑问,比如“我们的东江水从哪儿来?沿河环保情况怎样?”“我们的运河,为何昔日是清流,今日却变成黑水?”等等。

经过深入的调查、考察,队员们对自己发现的水污染、环境污染等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十分关切,激发起道德情感,激活了解决“怎么办”的探究热情和欲望。于是,在辅导员的引导下,队员们经过反复的讨论研究,确定“爱我母亲河,保护水资源”作为我校少先队体验教育探究实践活动的课题。根据小课题的主题,队员们自主选择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行动方式,成为设计活动形式、活动过程和检验活动效果的主人。在此基础上,辅导员对队员们收集信息的方法、给信息分类(研究性问题与资料性问题)、小组分工合作等问题进行指导,帮助队员们把高涨的激情与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自主探究,反复体验

按照既定的活动方案,队员们选择了本区联黄毛织厂、市第三自来水厂、东江边和大王洲等四个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水资源的考察。在考察过程中,队员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找家长的帮助;借助学校提供的介绍信,以红领巾小记者的身份,有计划地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借助网络收集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具体的研究和分析等,出色地完成了联系任务。在学校领导及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指导下,课题小组成员利用双休日自主地开展实地考察及宣传采访活动。

体验教育强调实践第一,重在体验的“过程”,“用心感悟”,我们

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 篇5

(吉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摘 要: 实践实习是环境科学本科教学和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新形势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实践实习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探讨,通过分析环境科学专业实践实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环境科学专业实践实习进行实习单位、实习管理和成绩评定等环节的改革探讨,以期增强实践实习效果,为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打下基础。

关键词: 环境科学 本科生 实习模式 教学改革

高校学生在进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使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理论的应用和升华。在教学计划中,很多专业课程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水污染控制科学和固体废物处理等,都要安排一次或几次生产现场实习,目的在于了解生产实际的一般情况,验证所学理论,并学习一定的操作技术,同时在毕业前安排分散式的毕业生产实习。

1.实习类型

1.1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是大学学习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为以后更好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开设“环境学概论”后,可进行环境科学专业的认识实习。目前,我校认识实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环境认识(森林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监测站工作流程、农村规模化沼气发酵和有机肥料厂等。

1.2专业实习

在学生对于环境污染、生态环境修复等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系统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关于水、气、固和声等环境污染的原理及污染现状和修复技术等。在每门专业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一两周的系统实践实习,将专业课程中的核心理论知识应用到生产中。如对于“环境监测”的课程实习,选择离校园较近的河流,进行河流采样断面的布设、取样?r间的分配、样品的保存、分析和主要指标的测试及最后对水质进行分析,判断其主要污染源并提出初步的污染控制方案,形成一整套的河流监测体系报告。

1.3毕业实习

在毕业之前进行,学生要综合地运用所学全部专业知识及有关的基础知识,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并进一步掌握相关技术。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组织生产、独立工作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从而成为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我校毕业实习主要在四年级的最后一学期开展,采用的是“分散式”的方式,学生自主或专业教学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岗位,让学生真真切切地在工作岗位实践学习两个多月的时间,对工作有初步的认识。目前实习单位主要包括企事业的环境监测站、环境评价机构、大中小型的污水处理厂、有机肥料厂等。

2.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实习指导老师和实习生认为,实习仅仅是学校要求他们完成的“一项任务”,因而在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的责任心不强。部分实习指导老师不愿意认真研究实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实习生实习的积极性也不高,不可避免地形成“走马观花”的实习模式,最终使得实习的效果和质量不能令人满意[1]。

2.2实习场地落实困难

作为农业院校,该专业的主要优势特色为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环境问题,包括土壤环境污染、农业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等。但目前关于土壤污染修复的可参观的实习场地较少,而关于农业废物肥料化的有机肥厂的企业技术人员讲解更侧重生产工艺流程、反应原理等定性的描述,很少涉及对设备设计、操作参数、污染物排放浓度等定量描述的商业机密。

对于毕业实习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不再有接受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合资、外资企业由于管理、知识产权、安全等各种原因对学生实习一般都不太欢迎。实习学生由于理论知识还不够巩固,实践经验不足,到企业后很难给企业帮上忙,反而会给企业带来不便[2]。

2.3难以调动学生积极

专业课程实习前,教师先对拟实习企业的基本生产流程、工艺特点进行简单讲解。进入企业后,在该企业的技术或管理人带领下,对企业走马观花式地观看,听取他们对企业的工艺进行简单讲解。毕业实习由于采用的是“分散式”方式,导致在校教师对学生的监管比较困难,除了不定期的电话和网络联系外,学生平时实习和出勤情况教师不得而知。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会在实习手册上签字盖章,但实习成绩大多流于形式,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专业技能等方面无从考核[3]。

2.4实习考核方式单一

实践实习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以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为主,适当参考学生实习纪律和出勤情况评定成绩,有的老师甚至只以实习报告作为评定实习成绩的唯一依据。有些学生不参加实习或只从网上找资料应付实习报告,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习教学改革的对策

3.1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至少在实习前一周给学生做实习前的动员报告。要求学生对课堂上所学习的与实习有关的理论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并通过查阅资料文献,了解同类企业的工艺原理、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提交预习报告。同时讲解生产实习的重要性、行程安排和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实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绝好机会,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3.2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为了增强实习效果,专业充分发挥经验较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要求新进教师在其带领下,全部完成一遍生产实习教学环节,为增强生产实习教学效果打下良好的师资基础。为了提高学生的实习积极性,指导教师事先针对不同企业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具体实习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在现场通过观察、咨询操作人员、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认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在现场实习,目的性较强,有助于激发实习热情;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在每天实习结束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所学知识,加深一些模糊理解和纠正一些错误认识,从而强化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增强实习效果[4]。

3.3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规划和建设

依托学校的理论、科研和信息的优势,与企业经常往来,特别是与本校毕业学生及他们所在的企业加强联系。积极开展技术合作,或联合进行技术攻关等工作,条件成熟可发展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这样有利于保证实习质量。实习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在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型企业[2]。学校和教师与企业的经常联系有利于企业接收更多的实习学生。加强学校与毕业学生及其所在单位的联系,进一步拓宽学生实习单位的选择渠道。通过学校配套政策的支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保障学生都能获得高质量的实习机会[3]。

搭建校内实习基地,提供方便的实习场所发挥环境科学专业特长,我校已在校内建立了人工湿地水处理实习基地、固体废物好氧和厌氧发酵罐装化实习基地,为实习教学提供便利,既可以满足部分实习要求,又可以节约实习经费。

3.4完善实习考核方式

学生课程实习成绩由三部分组成:考勤(20%)+回答问题及实习表现(40%)+报告(40%)。通常在实习的一两周内完成校内外实习点的参观与学习,期间指导教师答疑。参观实习后,由学生制作答辩幻灯片,汇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选派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并回答指导教师问题。小组代表的答辩成绩在小组平均答辩成绩基础上适当增加三五分。报告成绩根据学生对实习教学内容的把握程度评定。由1名指导教师专职负责实习的纪律安全与成绩评定管理工作。

毕业生产实习中,学生必须认真填写《实习日志》,如实记录实习内容,建立班级毕业实习网络群,每周通过邮件提交小结并附相关照片,有事必须向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领队教师书面请假,假条交组长保存。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给出书面鉴定与评语。回校后,召开毕业实习总结大会,由各个小组汇报毕业实习收获和体会,学生按时交《实习日志》和《实习考核手册》,毕业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考勤(占20)、实习日志(占30)和实习单位考核(占50)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4]。

4.结语

在高等教育形势深刻变化的过程中,作为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重要手段的实习环节受到特别的关注。实习教学的不足既有学生、教师和学校的问题,又有企业的问题。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者应认识到实践实习与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合理设计实习的课程体系,增加实习教学的时间,安排能力强的教师参与专业实习教学,从软、硬件上保障实习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应积极参加企业实践训练,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

?⒖嘉南祝?

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 篇6

高职院校的基本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就技能型的定位已经让高职院校已经朝着教学做一体、校企合作、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的方向去了,但是在素质教育方面却做得比较含糊,不见其效。在中国的教育环境里,素质教育一开始就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学生的考试能力如何并不能作为评价学生素质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性的培养,既不能一味追求专业能力培养,也不是纯人文性的知识教育。素质教育应该推向一种针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面向社会,面向自我,在政治素养、人文素养、专业素养、人格品德、社会交往、自我发展以及健康素质上都有所发展而实施的教育过程。

实施素质教育能否顺利推进,主要在于依托的载体是否契合其素质教育基本需要。素质教育从1980 年代初开始提出,基本依托第一课堂教育作为其基本载体,在课堂教育的架构、课程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功夫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得智力与非智力方面都有所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对素质教育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素质教育的载体不得不进一步拓宽加深。2002 年由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提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这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载体有了新的发展[1],此计划在全国高校全面实施了对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开拓,通过各种活动和工作项目,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等六个方面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这些第二课堂建设的核心力量主要是高校团组织。高职院校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出到现在十年的时间里,与其他高校一样也在努力摸索如何借用载体有效确立素质教育,但是现实的状况是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实施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应把握的原则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国家层面提出对素质教育的战略发展要求,并给“素质”增加了一个新的内涵要求,那就是素质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或是创新素质。创新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社会发展和产业革命都呼唤创新人才的培养。素质教育应该要审视内在结构和培养载体,尤其不能忽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载体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突破创新,既能扩大培养目标的内涵,又可承载素质教育的精髓要义。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更好地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就高职院校来说,载体创新应该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 非正式评价要多于正式评价。一般来说,正式评价都是基于严格的程序、测试以及量化指标的检验等方法来明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非正式评价则是开放式的,目的性并不是很明确的,是互动交流反馈式的,是一种灵活且个性化的评价。通过升学考入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事实已证明,他们在面对正式评价的过程中其应对能力并不具有多少优势,但是他们的自我提升愿望和意识是普遍存在的,非正式评价既能提升高职学生对提高自身素质的兴趣和自信,也能发现他们的长处,挖掘他们的潜能。

2. 隐性教育要多于显性教育。一个人的素质包含众多内涵,通过有意识、有计划的显性教育,只能确立其一部分的内容,更多的时候,个体的素质是在无意识的发展、经历、融合、接纳以及改变中获得提升和丰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至关重要。“对于受教育者来说,这种隐性教育的发生与他的某些心理需要直接相关。主要表现为好奇、兴趣需要,安全、归属、从众需要,尊重、认可、成就需要等。在这些需要的驱使下,人会寻找各种有利于满足他这些需要的途径,当然会促使他去接受能够满足这些需要的信息。虽然某些信息在显性教育中是没有的、不被重视的或是不被认可的,但出于这些需要,人会主动地注意、关心某些事物,以便从中获取信息”[2]。

3. 保证规范,鼓励创新。高职学生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而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3],因此在选择素质教育载体时,必须重点考虑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从流程到结果,从教育、管理到集体生活,都需要强化主体行为活动的规范性,以弥补其普遍不足,并为发展其他素养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强调行为规范性,并不是约束创新。相反,从思想上,要鼓励学生突破自我,突破环境,突破基础,打破常规教条思维,重新定位自我并实现全面发展。

4. 精简形式,丰富内涵。素质教育的载体创新,尽管是关于形式选择的一种探讨,但是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过于追求形式的多样性。任何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为了突出主体性,必须做到精简形式,扩充和丰富内涵。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要避免两个误区

1. 过于强调适应社会。高职院校要避免单调的适应,应该要追求对现实感的超越。高职院校在专业教育上往往强调对岗位的适应,但是这种思维并不适用于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校对于社会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而是要培养高于社会需求的人才,学校的功能才算发挥出来。因此,素质教育不可强调单调的适应,而应该追求对现实感的超越,无论是道德品格、文化素养,还是人文精神都要尽可能地优于社会现状,才能净化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2. 整体目标主导一切。高职院校要注意把整体目标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正如教育学家加塞特在《大学的任务》里所分析的那样,素质教育不能一味追求“应该教什么”,而是要挖掘“能够被学生学习的东西”[4]有哪些,要适当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总是有限的,当学习压力过大的时候,就说明教育已明显超出应有的限度。这一点是高职学校时刻要注意并加以避免的。素质教育载体创新,要切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成效,切实做到贴近性、亲和性以及发展性。

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短、频、快”的特点

1. 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高职或大专的学制是三年,一般在校学习两年,进入社会实践实习一年,因此,这个阶段创造的素质教育经历只能是短期的,融入三年的学习、生活与工作经历,而非另起炉灶的加班加码的安排。

2. 专业安排实习、实践的频率高。考虑到专业培养的一些特殊需要,院校或系部往往更侧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到相应岗位观察、实践与锻炼。当教育的目的过于专注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时,素质教育往往容易被忽略。因此,教育的过程,要把专业培养与素质教育两方面结合,注意方法的创新,并做到及时给予学生有关素质发展的剖析与反馈,才能提高培养质量。

3. 专业知识被社会淘汰得快。这是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不仅仅在高职培养层次出现,但由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般,当他们进入社会遭遇此种情况后,容易产生茫然感,不知所措,因此更需要重视对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开发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以及创新学习的意识。

五、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载体创新的基本思路

1. 以自主经营生活为载体: 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以促进社会化的交往为基础,尝试打破常规的行政分班,以真实项目、学生兴趣、管理任务或学习目标为主导来组建团队( 即划分班集体) ,让学生自主体验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的不同交往,为参与团体( 团队) 合作和互动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社会学家库利提出初级群体一词,“用来指称群体间相互依存、亲密与共的小型团体”[5],次级群体是指“那些正式、事务性的团体,其成员较少私下往来,彼此之间没有太多了解”[6]。内群体则指“使人们有归属感的团体或类型”[7],“外群体就是无法令人产生归属感的团体或类别”[8]。这四种类型的群体有交叉性,但区分也很明显。学生通过自己组织、外部影响以及大学需要来获得一些团体生活,是能够培养他们对集体的认识,以及尽可能更深入地学习团体合作精神,增强集体主义意识的。

2. 以组织管理模式为载体: 以独立性为目标,以真实性为基础,扩大学生自主管理权限,实现更全方位的除教学科研以外的自主生活管理模式,集经营性、公益性与一体,走向社会化、组织化。虽然目前高职院校的自主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存在,但是大部分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际相脱离,更多的是内循环、模拟式、游戏化、表演性的,预先社会化并不完全和彻底。教育学家克伯屈提出:“教学方法就是社会生活本身,学生必须参与生活,使学习成为实际生活的一部分。参与生活既与教育相伴相随,又是学生学习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学生只有亲自参与生活,亲自参加活动,才能真正学到与那一活动和生活相关的知识技能。”[9]高职学生的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比较强,但是这些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最终并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寝室管理,到食堂、超市、商铺以及各种生活服务机构的管理与经营,可以大胆启用有兴趣、有想法、有思路并有一定能力的学生来主导管理。学生的自组织,如学生会、团总支、社团组织等要有严密的架构和良好的运营机制,并且不仅是对学校开放,在与社会交往上也是相对开放式的,教师可适当参与,给予指导,但是绝大部分的任务和事务都应交由学生处理,有内部运营机制,自负盈亏。同时,设立外部的监督机制,只有学生在独立性获得尊重时,才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战演练中,其综合素养才有全面提升的可能。

3. 以课程教育和评价体系为载体: 以培养继续学习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实行课程结构和课程教育方式改革为手段,拓宽基础知识学习的宽厚度,精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建立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推动职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知识的薄弱和过于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往往导向一种功利主义教学风气的兴盛,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偏于浮躁和粗浅,无论是理论素养,还是文化素养都会因此而出现各种问题。课程结构的改革,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思路与经验,比如近年来,国外有学者提出: “在高职课程结构改革中,为了解决传统高职教育职业针对面狭窄和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要拓宽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学生不仅具有职业的入口水平,而且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职业继续发展的能力。”[10]除了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评价指标体系要设计得尽可能多元化。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把评价的工具和程序、评价的过程都做出合理的规定。传统的封闭式课堂和单向度的教学方式以及以试卷考试作为成绩的核定标准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也难以准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基于封闭式和开放式相结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能实现良好的互动循环,教师和评定小组( 可让学生参与) 共同评定学习效果。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学生、教师等多方面的特点,可以做出相关的设计与改革,惟其如此,才能打破培养方式脱离或总是跟不上社会发展需要的僵局。

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 篇7

一、研究的目的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创建于1999年,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

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是全院上下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研究的课题。高职院校不同于一般高等学校,不同于一般专科院校之处就在‚职‛字上,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素质。这里所讲的‚高素质‛无疑应该包括‚职业素养‛。

为了切实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学生敬重职业劳动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掌握职业素养的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与方法,以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正是本教学成果当初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内容及成果

为达到上述研究目的,本教学成果的完成人从2005年2月起即开始进行研究,并于2006年申报‚《职业素养基础》课程计划与实施研究‛院级教改课题并获准立项。

本教学成果研究的内容及成果主要有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两个层面: 第一,理论研究层面。

在理论层面上,本项教学成果立足高职院校实际,主要研究了:职业素养的含义,研究与学习职业素养对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以及研究与学习职业素养的方法。并对职业、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尊严、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等有关职业素养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理论研究层面的成果主要是:《职业素养基础》一书。该书于2007年2月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后来经修订,于2009年8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高等职业院校基础课规划教材‛。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这本书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并且建议积极向其他高职院校推广。

第二,教学实践层面。

本项教学成果不仅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关问题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而且将研究成果成功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从2007年开始,在全院学生中开设《职业素养基础》这门课,而且是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开设的。32学时,2学分。使用的教材就是前面提及的《职业素养基础》一书。

通过开设这一门必修课,向学生讲授有关职业素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沟通、人际交往、求职等技能,以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

教学实践层面的成果主要是:制定了《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初步建立了《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试卷库(10套试卷);从2007年起至今,已持续4年在全院学生中实施了这一门课程的教学,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今年4月中旬,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认为《职业素养基础》这门课程的开设有意义的学生占参加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82.49%。

三、成果的应用情况

如前所述,本教学成果的理论研究已经从2007年开始在学院内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受到学生的欢迎。相信该成果在其他高职院校同样具有较强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教学成果也是江海学院‚坚持‘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教育一体化,把人文教育渗透到技能型人才培养之中‛办学特色的具体体现,而该办学特色在2007年江海学院接受教育部评估时,得到了评估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本教学成果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另外南京大学出版社对于《职业素养基础》教材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并且建议向其他高职院校推广,这反映了本教学成果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四、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

今后本教学成果将在以下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1、吸收近期国内外职业教育研究成果,补充新鲜的内容,进一步修订《职业素养基础》教材。

2、进一步深化《职业素养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第二课堂‛的开辟。

对生物膜载体相关问题的探讨 篇8

对生物膜载体相关问题的探讨

生物膜法作为一种水处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生物膜是生物膜法处理的基础.而生物膜的产生和生长离不开载体材料的使用,载体在废水处理中是起净化作用的主体部分.文章就生物膜载体的类型以及载体表面性能对微生物附着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分析了不同的载体以及不同材料的.同一载体对生物固着量以及硝态氮的处理能力的影响,最后简单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膜载体-新型软性纤维载体,提出了今后生物膜法研究的重点.

作 者:杨爽 阎冬 侯绍刚 Yang Shuang Yan Dong Hou Shaogang  作者单位: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23(9)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生物膜   载体   表面性能   硝化  

农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载体的探讨 篇9

实现上述目标, 我们认为必须要以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突破, 深化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机制, 拓展职教资源服务功能, 探索出适合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践教学新体系。

一、顺应职业教育发展, 改革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 实践教学体系在教育教学格局中的地位更高, 作用更明显, 特点更突出, 更体现着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 彰显着职业教育的育人灵魂。可以说,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效果直接决定了职业教育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产出质量。

目前, 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普遍按照实验、实训、实习三部分组织建设运行, 自教育部16号文件颁布之后, 各院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支持下, 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建设成就, 实践教学学时普遍能达到总课时的50%, 极大地提升了职教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行业产业水平及各院校教育教学环境不同, 受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发展和高端技能人才成长的特殊性、复杂性影响,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首先是实训室建设与实际应用一线脱节的问题。目前, 高职院校绝大多数是以为专业为基础建设单体实训室, 分属于专业院系管理, 缺乏规划性、整体性和协作性, 导致实训建设规模小、分布散、起点低, 无法形成真实的生产或经营环境, 只能进行拟岗训练或单一操作, 无法形成集群优势, 不利于辐射作用的发挥, 不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且, 受制于院校基础和产学研能力, 多数院校均没有能力独立构建与行业、企业发展同步的实践基地, 培养的人才没出校门就滞后于企业用人标准。而对于校外实习基地而言, 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企业接纳职业院校实习生的激励政策, 企业在接纳实习生的时候, 看中的往往只是人力资源, 而不可能让学生接触核心技术、技能和高端设备、设施, 因此现有的实验、实训、实习体系很难培养出实用的高素质人才。其次是重视岗位技能培养、忽略职业素质养成的问题。这一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尤为明显, 绝大多数院校还是在岗位能力培养方面下的功夫较大, 没有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成长平台构建方面的问题, 因而导致了培养的学生岗位能力较强, 职业迁移能力不足, 综合素质不如本科, 岗位技能不如技校, 发展空间较小、发展潜力不足。第三是现有职业院校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实践教学改革趋势存在不适应的问题。很多职业院校专业教师, 适应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 远离生产、管理、实践一线, 没有能力指导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高校扩招后, 为了满足师生比需求。一大批高等院校毕业生直接到高职院校任教, 他们更是缺乏起码的实践经验与专业素质, 极不适应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需求, 直接影响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成效。

上述现象相对较为普遍, 这些现象的产生, 受历史因素影响较多, 主客观原因都存在, 直接影响了优质职业人才培养的效果, 导致院校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 使得职业教育办学绩效无法最大程度地得到社会认同。要想从本质上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紧跟区域发展规划, 改革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立足院校实际, 以全新型、开放性、社会化理念统领新时期职业院校基地建设,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培养高端专业技能人才。

二、适应产业振兴需求, 探索基地建设改革思路

教育要发展, 根本靠改革。要想切实实现职业院校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服务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 必须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以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为依托, 探索实践基地产业化发展思路, 使实践基地兼具教学、服务、经营三大功能, 重点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全面提高人才输出的实用性、发展性和创新性, 切实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进程, 切实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知识服务。

在这一过程中, 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理念更新问题, 可以说理念更新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职业院校要在与政府、行业、企业、部门紧密合作的基础上, 根据自身情况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大胆创新, 转换视角与思路, 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提升到彰显院校特色、形成院校发展核心竞争能力的高度上来。应以主干专业建设为核心, 科学规划、建设辐射整个专业群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企双向参与, 打造拳头基地, 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营机制, 凸显实训基地的教学、服务、经营功能。因各院校办学基础、发展环境不同, 应结合自身情况, 重点采取以下四种形式开展建设:

一是学院自建模式。这一类型由学院投资建设, 场地、资金、设备由学院投入, 实行学院自主管理, 产生的运行效益上交学院。这一模式适用于学院专业资源较强、运行经验丰富或国家、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践项目。二是校企共建模式。这一类型由学院和企业合作建设, 校企双方以校企合作、互利双赢为宗旨, 在制定计划、项目建设、运行管理、人员调配等方面实现深度合作。这一模式适用于市场运作性较强、存在校企合作契合点的实践项目。三是引企入校模式。这一类型将企业整体引入校园, 学生在企业完成实践教学, 感受真实环境、提高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一模式适用于专业资源较弱、暂时无法独立开发、不能形成自我运行的实践项目。四是拟岗实训形式, 努力实现真实企业环境、企业流程的高度仿真, 这一形式是对前三种的必要补充。无论采取哪一种或几种形式, 建设完成后都应全面加强基地的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推动机制和管理机制, 提升基地社会服务水平和区域辐射能力, 有效推动实训基地的可持续性发展, 努力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专业公共实训平台, 使之成为区域经济范畴内的职业人才培养基地、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社会服务支撑基地和专业文化辐射基地。

三、树立职业发展教育理念, 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不是独立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的, 必须与其他教育教学环节相辅相成, 构建形成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格局。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为实现以实践教学体系功能提升为突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培养商贸旅游高端技能人才的总体目标, 我们提出并构建了“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平台、四种形式、多种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即以道德养成为主线, 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基础教育、职业发展和道德养成为人才培养平台, 以实体经营、拟岗实训、引厂入校、校企共建为基地建设形式, 重点通过旅游观光、酒店经营、烹饪研制、文化交流、校企共育等多种模式培养“德能合一、知行合一”、具有良好职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强调人才培养要“德能合一”是针对职业院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比例偏大, 职业道德建设不力, 学生上岗能力较强但职业道德薄弱、发展能力较差, 价值观念和职业素养都有待完善和提高的基本状况, 强调以“德”为内涵、以“能”为外延, 共同构成高素质人才的形成因素, 以道德养成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教育平台。在扎实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因同时, 实现学院教学体系由岗位能力培养为主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全面过渡, 真正为行业培养现代企业用得上、留得住、可信赖、发展好的职业人才。

强调人才培养要“知行合一”, 将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明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 在贯穿道德养成主线的前提下, 将基础教育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有机融合;全面启动“163”工程建设, 完善校内理论教学板块与实践教学板块的有效对接;统筹调配校内外教育资源, 依托实践基地“教学、服务、经营”三大功能, 实现在校生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 培养理论功底扎实、职业能力突出的专业实用型人才。

强调人才培养要“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 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使其具备职业迁移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具备一定的知识广度和良好的上升空间, 提升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和层次。“德能合一”是内涵基础, “知行合一”是实现方式, “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则是培养目标的界定标准, 这三个方面组合成“高素质”人才的内涵和外延, 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开展各项办学行为, 搭建职业人才培养总体格局, 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既推动学院实现由“十一五”规模发展向“十二五”内涵发展建设全面转型, 提高了核心竞争能力, 也为新时期职业院校如何构建新时期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四、整合教育教学资源, 建设专业主体实训基地

搭建好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 建设好主体实训基地建设是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在学生没有顶岗能力之前, 在现行的政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 不可能奢求企业给予学生在生产岗位上全方位提供顶岗实习。而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更需要整合校内、校外、企业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以主干专业建设方向为依托, 科学规划, 优化布局, 融教学、服务、经营功能于一身, 建设辐射整个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此为平台, 加速“双师型”师资培养, 深化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进程, 彰显人才培养优势。

以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我们提出了“文化先行、内涵强校”的办学目标, 落实“三个平台”的建设思想, 完善实践教学, 优化组合资源, 实施“163”工程建设, 构建黑龙江旅游景观展示和文化传播窗口, 体现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 建设完成了旅游观光区、交通服务区、酒店住宿区、美食体验区、产品销售区、文艺欣赏区六个主题区域, 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的黑龙江省商贸旅游实训基地, 以主体实训基地为轴, 为学生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 使其成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依托, 成为“三师型”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 成为吸引企业参与、渲染企业文化、深化校企合作的坚实基础。

五、引入企业管理模式, 创新实践体系运行机制

建立科学可控的管理机制是实践教学的必要保障。目前多数职业院校所实行的实训场所专业负责制不利于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体现集群优势, 应根据职业院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建设方针, 设立融实践教学、社会服务、企业经营功能为一身的实践教学运行机构, 健全标准化运行机制, 全面激活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活力。

为了践行这一思路的操作性,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6月启动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努力使其成为实践教学、产学研究组织机构的改革范例。在这一体系中, 以职业发展中心为依托, 推进职业发展平台建设。职业发展中心统筹管理实践教学, 实行实践教学管理委员会制度, 实践教学管理委员会由主管校领导、职业发展中心、各教学部门和企业专业人士组成, 主要对学院的基地建设、教学计划审定和教学质量评价等进行全面参与与管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我们注重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一是强调教学形式企业化, 构建以实体经营为载体的实践教学环境, 按企业经营范围、管理组织和业务流程, 有效地转化教学 (实训) 内容为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在做中学、学中练, 拓展“教、学、做一体化”内涵, 加速高素质人才培育。二是强调教学过程标准化, 按照职业岗位群和业务流程, 有效融合知识、能力、素质, 形成具体的工作标准, 实施过程管理、动态评估的教育教学体系。三是强调教学方法任务化, 在教学过程中, 实现任务驱动, 将任务细化为项目指标, 在培训师指导下, 由学生自主通过对资源主动应用或相互协作, 顺利完成工作任务, 培养学生严谨的执行能力、团队精神、职业素养。四是强调考核体系职业化, 建立完全职业化的能力考核体系, 引入企业绩效管理概念, 实行职级浮动, 明确考核奖惩, 渲染企业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档案, 与就业推荐工作挂钩, 全面催生学生综合职业发展能力的养成。

这种新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训练内容紧扣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所开设的训练项目紧密结合相应的专业所服务的岗位群乃至对口企业管理工作过程, 实训教师能够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潜移默化地贯穿于整个训练教学过程中。实践管理模式向准科学管理的现代企业环境逼近, 通过科学的管理体制, 健全的组织规范, 严格的组织纪律, 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队精神, 以及文化管理等, 使学生在实践基地的全真环境中得到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使之成为企业用得上、信得过、留得住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上一篇:坚守岗位迎新通讯稿下一篇:爱情的26个英文字母表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