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高职院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现状

近年来,高校一直在倡导“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三全”创新育人理念,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并未很好落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上还不够健全。

(一)思想认识滞后,育人观念不一致

现阶段,教师、辅导员和家长在育人过程中“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路”,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职责认识不清,育人观念不健全,不能形成育人合力。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对职业定位成“只教书不育人”,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行,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使命,再加上教学时间有限,对学生的影响也仅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辅导员因日常处理的多是事务性工作,容易给自身定位为“保姆”或“勤杂工”,日常只负责上传下达学校日常事务通知,或是只抓学生出勤率,部分班级班会活动流于形式。家长过度依赖学校教育,认为孩子一旦踏入学校就归学校负责培养成才,对自身同样作为教育者的育人功能认识不清。其次是育人观念模糊。教师、辅导员和家长关注的侧重点往往都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等智育的培养,只注重就业要求,忽视培养学生“成为人”的使命。三个主体在育人上缺乏协同意识,各下一盘棋。

(二)力量整合不够,体制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教师和辅导员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两个群体,在校园里却像两条平行线,虽然都围绕在学生周围,但很难有交集出现,很多家长更是只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认为孩子长大成人不再需要家庭教育。若缺少有效的体制机制来整合三股力量,最终将造成育人目标达成困难。有的专业课教师认为只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学生德育教育与自己无关。大学里虽然专业各有不同,但主流价值观教育应当一致,比如入学军事理论课可以强化学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法律类专业课可以传递学生公平正义等价值,经济管理课可以增强效率意识和大局思维,思政课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大学生良好精神品格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开设的各种专业课。而部分辅导员正是过度强化专业课的作用,而忽视自身应当承担的日常细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理学生问题时也只停留表面,比如学生常见的宿舍矛盾问题,有些辅导员的解决办法通常是只了解发生矛盾的过程,不深思发生矛盾的根源,不能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杜绝类似矛盾的发生,只注重管理而忽视自身育人功能。同时学生成长成才离不开家长在后方的强化促推作用。但目前我校并没有相关的体制机制来整合三种育人力量,造成辅导员、教师和家长在育人上各唱各的调,协同育人困难。

(三)沟通平台不完善,互补互鉴功能不畅通

我校对于辅导员、教师和家长的协同育人观念一直很重视,但尚没有适合交流的机构及硬性规章制度,导致重视停留于表面。虽然学院有规定要求辅导员每学期必须进班听课并和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但在实际操作中易流于形式,有的辅导员虽然进班听课了,但缺乏科学参与,不能与任课教师保持长期有效的沟通。再加上个别辅导员因忙于事务性工作,从未进入课堂,仅凭从班委处得来的信息很难了解真实的课堂情况,对学校日常开展的主题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也只是走走形式,难以真正发挥这些活动的育人功能。而有的专业课教师尤其是外聘兼职教师对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及特殊性缺乏了解,忽视学生思想动态,在教学过程中只为完成任务,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甚至出现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现象。在学生实习就业上,虽然我校要求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实习工作进行指导,但实习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往往不能关注到学生的思想变化,难以使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真正得到提升。学院也没有相应机制供两支队伍动态交流,难以形成育人合力。而家长一方面主动弱化自身育人功能,忽视对孩子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被边缘化,学生在学校的情况辅导员不能经常地反馈给家长,学校也没有相应规章制度上的要求,造成家长对学校活动参与性差。三者各行其事,院校又没有建立完善的沟通平台,就不能最大程度发挥出三者的互补互鉴功能。

二、高职院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二字,包含着“教”和“育”,高校和家长的目标始终一致,责任和使命始终相同,因此要让家长参与到育人过程中来,与教师、辅导员一同奏响家校协同育人的“交响曲”。

(一)教育主体和目标具有统一性

教师、辅导员、家长的教育主体对象都是学生,尽管三者在教育方式上的着力点不同,但共同目标都是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筑牢课堂主阵地。不管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应当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讲授社会所需要的正确价值道德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尤其作为法学类专业较多的高职院校,教师在日常案例教学和知识点讲解时不应只是简单讲授相关法律法条,还应补充讲授正确思想道德和法制观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基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日常与他们接触最多, 更是应该承担好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使命,要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改变工作模式,科学设计工作过程和内容,多进课堂宿舍,和学生对话交流,而不仅仅是只关注班级日常到课情况。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应主动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平时多和辅导员沟通交流,多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

(二)工作领域和内容上具有互补性

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生是网络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总体上思想活跃、积极健康、有进取心,但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也存在,一些大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差,遇事受挫折能力差等,这些也给教师、辅导员、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辅导员作为校内工作主体,日常要时时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现实生活,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教师个人的师德师风对学生形成高尚的人格品质,也具有言传身教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1]家长作为校外学生工作的主体,也要多与辅导员和任课教师沟通交流,不能认为学生在学校便可放之任之,要和辅导员及教师一道,在工作内容上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三)育人方式方法上具有互鉴性

高校辅导员、教师、家长在育人方式方法上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辅导员往往以说教的显性方式直接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单一。专业教师日常多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教育功能,只在课堂中穿插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这种教育方式较为隐性,不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而家长因为距离等因素日常与学生和学校的沟通较少,沟通方式多为QQ、微信、电话等,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较弱。基于这种情况,三者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辅导员可以通过班会主题活动及日常校园活动,或者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用个人修养与人格魅力来适当“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功利性,让平时说教的显性教育隐性化,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效果。教师则要在课堂教育中让学生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比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在专业知识传授中穿插德育理念,发挥专业教师的育人职能。家长的参与又能弥补日常学校教育的不足,要结合孩子的特点合理利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注重言传身教,与教师、辅导员教育形成合力,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助推作用。

三、高职院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有效路径

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既包括辅导员和教师课堂内外的协同,也包括家长的校外协同。辅导员、教师、家长应主动凝聚共识,自觉承担起育人责任,利用高校大平台形成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优势,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凝聚共识,构建多主体协同管理体制

辅导员、教师和家长只有在认识上谋得一致,行动上才会付诸自觉。思政教育作为一项教导青年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授课方法,坚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将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穿插到日常教学中,积极探索案例式教学、网络热门话题讨论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教学APP利用以及翻转课堂等,比如我校目前部分专业使用蓝墨云班课教学,课堂反馈良好,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将课堂内容转化为学生在认知、情感、理性和行为上的认同。辅导员也要经常深入课堂宿舍一线,与专业课教师保持沟通,了解学生不同时期的所思所想,以便有目的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知识竞赛、文体活动、主题班会为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比如我校鼓励辅导员和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举措,也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补充力量,让教师和辅导员更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另外,也不可忽视校外和家长的协同育人工作。比如可借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的做法,在新生开学时给家长发放“家校联系一本通”,“一本通”中公布了学院党政负责人、院长邮箱、官方微信、新生家长QQ群、学生工作队伍等常用联系方式,便于家长及时为学院发展、学生成长成才出谋划策,提升协同育人培养质量。同时学院每年可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学院党政负责人解读相关方案、规定,增强家长对学校事务的参与感。我校检务通平台也可要求家长加入,推送学生管理相关规定等“干货”,让家长掌握校园动态,便于家长有计划性地鼓励和监督学生日常表现。

(二)整合资源,建立全方位共享互补机制

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漫长又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校内外不同主体共同参与,不断管理创新,建立“以学生接受为核心,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长教育为助力”的协同育人机制。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要求教师、辅导员、团委、学生处、家长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工作群体形成联动,明确不同主体和不同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工作范畴,建立层级清晰科学合理的协同育人共享互补机制。学校应打造多学科背景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同时校内各部门在开展本部门各项工作的同时,应相互合作加强沟通,形成育人工作的综合有机体,一起承担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比如高校各学生工作部门间相互协作,在新生入学时开展“我与父母合个影”的感恩父母活动,每学年开展一到两次“一封家书”活动,同时每学年给优秀学生家庭寄一封喜报和致学业预警同学家长的一封信,把学业情况告知家长,并详细说明学校学业管理情况,在传统节假日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组织相关节日活动,毕业季开展毕业教育活动,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会等,利用红色节日,大力开展感恩爱党爱国、奉献社会系列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推动家庭重视、配合、支持各项教育工作。同时要善于借力,整合学生家长中不同行业的优秀人才和资源,比如我院“龙湖大讲堂”可在每年毕业季适当聘请个别在专业领域取得有代表性成就的家长来校开展座谈,让学生家长展示自己在工作中的经历体会,让学生从父母身上了解社会,分享父母的成功经验和应吸取的教训,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并生动具体地了解不同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毕业迈入社会打好基础,也能为未毕业的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人生参考。

(三)搭建平台,建立多维度沟通交流机制

“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离不开以平台建设为载体的协同机制创新,要通过鼓励搭建跨部门的协同育人平台,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建立多维度沟通交流机制。一是院校党委重视。院党委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主体责任,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以课程教学为主抓手,发动全院各专业各部门,共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二是设立家长委员会,各系选聘几名家长代表并出台管理办法,邀请家长代表参与新生家长会和毕业典礼等环节,可适当参与学院日常管理教学的督导工作,提升家校协同的活跃度。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家长微信群、QQ群等,便于及时反馈学校重要活动信息和学生在校情况,在学院微信公众平台上推出“家长说”专栏,邀请家长关注学院公众号,定期推送家长心声,提升家校互动活跃度,让家校联系更密切、更畅通,家校共育更加方便有效。还可邀请家长到校交流,实地推进家校协同。通过这些举措使家校双方从日常学习、思想、情感状态、在校表现及在家表现上多方面了解展开育人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制度保障,健全常态化激励创新体系

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改革举措,若缺乏常态化的激励创新体系,在执行上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成效。这就要求坚持管理与激励并行,建设导向明确、系统完善的评价机制,实现“以评促建”的效果。首先,对辅导员工作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的投入。学管部门和各系部每学年应不定期抽查辅导员工作内容和效果,学生处可每年组织一次“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教务处每学年开展一次网络调查问卷,设置科学合理的问题,侧重对辅导员德育教育是否良好开展的考核,再综合以上评出若干名优秀辅导员,给予表彰奖励。其次,加大对教师工作的考核激励。在新进教师考核、绩效考核中补充设置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面的业绩和要求,对在课程思政过程中作出改革努力并取得实效的教师给予激励措施。也可通过督导听课、学生评教、教学竞赛等环节强化教师的“育德意识”,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真正实现“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有育人责任”的教育教学理念。最后,对协同育人过程中成效显著的部门进行表彰,进行经验介绍和推广,并召开大会邀请家长参加,让家长了解高校的育人动态和效果。

摘要:高职院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辅导员和教师作为其中与学生接触次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两支教育力量,在育人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品德养成有重要影响,对育人工作能起到关键推进作用。教师、辅导员和家长在育人上应互相借力借智借道,同向而行。高职院校作为育人平台,只有通过构建多主体、全方位、多维度、常态化的协同育人机制,使看似孤岛的三者形成彼此联系、相互补充的环岛链,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各自“培养人”的功能,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协同育人,机制,路径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N].人民日报, 2016-12-09.

上一篇:浅谈抛石挤淤法在赣榆县围海工程中的应用下一篇:河北省沿海地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