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高职教育的重视力度加大, 五年制高职办学快速发展, 深化教育改革的推进步伐加快, 五年制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培养具有开拓思想、创新意识的人才, 才能适应新时代职场的需要。数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 是五年制高职学生必修科目之一, 其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便是培养五年制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过程, 两者相伴始终。因此, 提升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课题研究。

一、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教学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 数学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 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必要的逻辑思维能力, 必需的数学技能, 这是数学的教学目标[1]。同时, 搭起知识框架服务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职业技能的获取、持续发展的建构。同高中数学的教学相比, 教学主体的平均水平、教学的主要手段存在差异, 教学效果也相差甚远, 五年制高职学生基础较弱, 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完成教育任务感到吃力和不顺。

(一) 生源数量上涨, 质量难保障

近年来, 各地兴起高职办学热潮, 高职院校也随之扩招。五年制高职生源也在不断扩大规模, 产生质量下降的问题。五年制高职生源的学习能力普遍较低, 个体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特别是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尤为明显, 质量水平分化明显。学习起点低, 自卑心理作祟, 厌学情绪弥漫, 造成学生以消极态度对待数学教学:不理解概念, 不完成课堂练习, 不记笔记, 不独立完成作业。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造成学生无法吸收所学的数学知识, 成绩不达标, 数学中学与教的过程中因此陷入恶性循环。

(二) 数学课程的地位边缘化, 重要性未获认可

高职数学虽是公共基础课程, 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价值都没有引起学生和老师的重视。学生以及家长普遍认为, 数学不能像专业课一样产生实际的收益, 不值得花时间学习。对于高职院校, 学校以社会输出应用型人才为首要任务, 造成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为主, 基础为次”的教学思想, 功利主义充斥其间, 追求专业课带来的直接价值, 忽视数学的长远效应。在五年制高职的课程安排中, 数学的学时所占比重一减再减, 数学课又没有硬性的指标规范, 经常出现集中上大课、压课时的怪现象。在追求更高质量的专业素养的目标指导下, 专业的实习、实训增多, 数学课时首当其冲。同时, 学校集中发展热门专业, 降低对于数学的投入力度, 造成从事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教师不愿意付出更多精力, 种种因素造成对于数学教学的重视程度下降。

(三) 课程和教材, 无法满足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的需要

高职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教学需从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出发。然而, 现在的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教学, 只是对普通高中和专科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模仿和照搬。课程定位上, 普通高中侧重于基础和高考需要, 普通专科追求建立完整的数学理论的体系, 两者实践性弱, 存在轻应用的问题, 课程定位背离了五年制高职专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各专业技术领域划分未得到重视, 没有对数学提出差异化要求, 没有详细化的标准要求, 这些因素都成为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实施的绊脚石。在教材的编写方面, 目前的教材只是普通高中数学和大学高等数学教材的复制黏贴, 加工过程过于简单, 更遑论系统的编排, 内容已脱离了五年制高职院校对数学的需求。更重要的是, 忽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高职公共基础课的基本原则:够用和必需。所编写的教材存在多方面问题:起点较高, 内容过于严谨, 面面俱到。这样的教材给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学习设置障碍, 也给教师课时分配增加压力。

(四) 延续传统教学模式, 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起到推动和辅导的作用, 运用正确的方法激励、指导学生不断发展。一项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关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中, 1/5的学生认为数学没用, 1/3的学生认为听不懂内容, 近1/3的学生认为数学过于复杂。而关针对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近2/3的教师, 仍采取“说教式”的教学方式。究其原因, 一方面, 五年制高职数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抽象性结合的特征, 枯燥的基础理论, 复杂的运算推理, 都是五年制高职学生伤脑筋的内容;另外一方面, 教学模式单一, 未解决理论和实际的联系问题、无法做到学以致用、更不能化繁为简。

二、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 从实际出发, 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

数学是作为一门需要独立思考的思维科学, 兴趣是开启学生学习动力的钥匙, 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的乐趣, 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到探索数学的过程中, 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想学的学生, 才有参与感和成就感, 才会明白学习的兴趣之所在。学习数学, 当以兴趣为先, 化抽象为形象, 原本基础薄弱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才能更容易吸收数学概念。在讲授新概念时, 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延伸, 建立学生对于新问题的兴趣, 创设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进入21世纪, 工程、经管和财贸等领域, 已经离不开数学, 其作用甚至超越了它在物理和化学等基础科学中的地位。

(二) 立足学生, 建构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高职数学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信息交流的途径, 更是师生情感互通的桥梁。五年制高职的学生, 情感十分丰富, 如热爱、美感、羡慕等, 这些都可以成为创造性教学的添加剂[2]。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特别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这一群体, 摒弃过时的满堂灌习惯, 借助学生的真挚情感, 激励学生思想碰撞, 源源不断地迸发新思想和新创意, 也能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供养分。建立师生良性互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助力, 进而提高教学成效是完全可行的。

(三) 尊重不同的思维习惯, 允许学生持不同见解

在教学中, 要鼓励思维活跃的五年制高职学生吐露自己想法, 敢于提不同见解, 通过不同途径培养学生敢探索、敢创新的精神, 引导学生发挥自己才能。五年制高职的学生, 中学的学习都是围着教师转, 面对主体角色的转变及高职教育中深度、广度跨越幅度较大的专业学习, 因为知识、能力及心理上准备不足, 无法快速适应, 学习积极性受打击、主动性差的弱点也暴露无遗。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看到思维活动的过程, 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再发现、再创造。创设多种情境, 从课堂内容和学生出发, 将多种教学方法调和, 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让学生的思维都处于最佳状态, 老师扮演的主导角色与学生扮演的主体角色相辅相成, 让数学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 让学生参与其中, 鼓励学生融汇百家, 互相促进, 探寻问题和收获灵感, 一题有多解、一题可多变, 拿出最佳方案和提出独到见解, 这样将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添砖加瓦。

(四) 保证充足的时间, 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教学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获取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 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精力, 学生才拥有独立判断、独立思考的机会, 教师也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将学习方法指导、学习风格培养、学习策略引导融入平常的教学。充当一名导演, 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角。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 让学生都能做到自管、自理、自学。引导学生去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主动学习, 学生的成绩自然会提高, 同时也会促进后续专业课的学习。

三、结语

五年制高职院校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 也是激励教师更新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授课观念、制定新的课程目标和提出更佳的教学策略的一个过程, 这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将卓有成效的改革应用于五年制高职数学的教学, 将数学的目的和应用意义融入到学生的学习, 推动就业导向型的高职教育取得新佳绩。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 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数学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分析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寻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新力.谈高职数学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社会科学家, 2012 (S1) :194-195.

[2] 张春杰.研究性学习与高等院校数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南昌高专学报, 2010 (4) :98-99.

[3] 李卫红.浅议高职数学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工业技术, 2013 (11) :182.

上一篇:开放大学教育资源构建路径探讨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