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高等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摘要】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研究的现状、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又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质量评价或任课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是思政理论课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且它的开展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全日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研究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时间也不短了也日趋成熟。相比之下,国内单独对高等艺术院校这方面的研究大发展时期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还有待提高与改进。

【关键词】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一、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评价

1、教学效果评价

按照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一切评价都是评判,评定或评估价值。全日制高等院校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研究,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评价理论特别是马克思教育评价理论,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及其指标体系作为高校理论课程教学评价论,它涉及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很多,诸如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实效、师资队伍、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以及教学原则、教学规律、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和各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取得的效果研究等均在其列。

2、高等艺术院校思政教学效果评价

“艺术院校担负着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国家和社会需要的艺术人才的教育重任,针对艺术院校的特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对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怎么去评价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决于我们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出发点。此外,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评价还涉及到艺术类院校特殊的教学环境研究、教学实效性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实践教学研究等方面。

二、高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同时这也体现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所说的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但就目前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言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且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和不足。

1、教学内容的单一性

当前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内容政治性强而时代性不足、教学方式的单一性突出而多样性不足,以及课程考核机制的单一性强而综合性不足等,在一定程度影响了艺术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陈旧,有些老师在教学时只知道照本宣科,不知道结合最新的时事政治来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和调动他们积极参与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思想政治就在他们的身边和她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其次这些理论距离现在也都一定的时间距离不是最新近发生的,不能让学生产生由衷的亲近感。这就导致学生在上此类老师的课时,感觉的到无聊提不起劲,就间接或直接的导致学生感觉听课累甚至是直接不听课。

2、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等艺术院校在对待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二者之间往往不能平等视之。具体表现在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多的是因为教育部课程要求注重形式上的需要,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体制,没有形成适合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制度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在学校的地位较低往往达不到与专业老师的同等地位,这样就导致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学校应该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艺术院校里的重要作用。

三、增强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对策研究

艺术院校担负着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和艺术教育者的重任。显而易见,高技能依赖于专业课的培养,而高素质则需要依靠除艺术专业课以外的公共文化基础课的培养。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灵魂和核心它对人的发展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决定着人的综合素质高低。艺术院校学生的思想状况更是复杂多样,这就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现怎么样的教学效果提出了严格的量化要求。

1、科学的教学理念与考核形式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首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其次必须以科学的多样化、综合化的考核方式为依托巩固教学成果,它们二者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须做到彼此依托、相互支持。科学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树立现代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就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而言,我们要根据艺术院校学生个性的独特性做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理念,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使得师生间也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坚持考核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原则、理论与应用相一致的原则、符合艺术院校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的原则构建多元化复合型考核体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明确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第一就要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学校需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进修、培训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经常外出进修可以使得思政教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形式的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宽新的知识面和认知领域,努力培养适应艺术院校特点和学生需求的能力,使教学方式更加丰富和针对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不断地提高。

3、加强领导,保证教学的规范性

高等艺术院校能否培养出适应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具有思想性、广博性、创造性、专业性、现代性人才,将成为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艺术院校的党委必须要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及教学实效性,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大局中的地位,旗帜鲜明地支持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全程保障课时和师资配备。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巩固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迫切需要,是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造就千千万万的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东艺术学院为个案[D]. 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 王 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 邱伟光, 张耀灿, 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4] 郑永延, 主编.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作者简介】

胡海洋(1990—),男,汉族,江苏人,广西艺术学院2014级艺术理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胡海洋

第2篇: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摘 要:素质教育时代,学生们不仅需要接受良好的智育,也应该接受必要的德育,这样才能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对高等院校德育进行了探究。分析当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为高等院校思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创新

当前,高等院校需要在实践中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渠道,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会对大学生的德育水平产生深刻影响。所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积极创新,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院校德育和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在其课堂教学环节存在的部分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

第一,学生的出勤率不高。许多高等院校都以多班合并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导致学生人数大增。在授课教师不点名的情况下,经常有学生私自旷课,甚至长期缺席。

第二,课堂纪律缺失。在课堂教学环节,由于缺乏严格的课堂纪律,导致管理松懈、监督不到位,所以出现了学生开小差、玩手机甚至睡觉等问题。

第三,学生认同感不高。大学生追求思想观念的多元化,部分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对马列主义思想无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无法帮助学生塑造正确三观。

第四,教学互动性不强。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陈旧导致的。在实践中,教师仍然居于主体地位,并未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感染力弱、吸引力低、说服力不强的问题,师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互动。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创新方法

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创新,是当前高校实现高质量思政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必要途径。而在实践中,应该基于以学生、体验和实践为中心的原则实现教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不仅要在方式方法上实现创新,也应该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思路和途径,遵从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让思想政治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依靠教学创新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水平。

(一)革新课堂教学观念

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创新,必须从革新教学观念开始。基于创新思维,教师能更加深入地挖掘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实现教学创新。

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教师应该反思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强化业务水平为目标,结合当前社会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期待与需要,革新教学观念,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关注时事新闻和国家政策以及参与交流学习等方法实现教学观念的革新,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创新奠定思想基础。

(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基于素质教育要求,当前的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所以,在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并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和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成为实现课堂创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力量。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在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选取教学内容等环节都遵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各环节,确保其合理有效。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参与式教学模式,保障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开展互动,使学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精力集中和思维活跃,为有效参与教学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奠定基础。当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仅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配合。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们思想的引导,提升他们对马列主义思想的认同,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提供便利。比如,教师可以在授课环节播放《感动中国》纪录片,或者引导学生观看《建国大业》《建党大业》等影片,以多感官刺激,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良好环境,激发学习积极性。

(三)革新教学方式方法

正确的教学方法,可以让课堂教学活动事半功倍。所以,要想实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创新,就必须实现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在这一环节教师不仅要从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也需要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依据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将原有的灌输式教学转化为启发式教学、将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开放式教学,还应该将原有的单一教学模式转换为多样教学模式。教师可从课堂教学的导入、教学和总结等多方面着手实现创新。比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应用问题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影片导入法等多样性的课程导入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开展课堂教学做好准备。而在教学环节,教师的方式方法创新应该体现在教学工具和教学策略上。比如,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也可采用研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或角色扮演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课堂的机会,让他们与教师一同完成教学任务,学习和体悟思想政治理论,达成课堂教育目标,实现思想和行为的导正。

(四)创新课堂管理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环节管理方式的不科学,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成效难以提升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实践中教师也需要实现课堂管理方式的创新,为实现教学创新和质量提升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一方面,就要求教师制定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課堂纪律,提升学生在课堂管理之中的参与度。比如,高校教师可以采用“轮值助教”的方式,帮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在实践中,轮值助教会协助教师开展教学、点名和课堂纪律管理,学生的亲身参与会提升他们对课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进而能有效降低缺勤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管理工作的创新十分必要。

总而言之,创新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方法。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总结经验和教学,依据当前教学环节暴露的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从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革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实现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朋慧.翻转课堂模式在民办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用[J].智库时代,2019,(42).

[2]贾超.“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9).

[3]高中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的创新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

[4]李淑娟.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8,(S1).

[5]李曦,要丹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基于SWOT分析[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2).

作者:敖敦 莫日根

第3篇: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

摘 要:本文综合分析了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准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加大经费投入和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的力度、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以期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创新

党中央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社会实践育人,特别是要提高实践教学比重。这是在新形势下,党中央对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现在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更为重视,而且不少学校在实践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部分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1 教学目标不清晰

高等医学院校既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又要培养高素质的卓越医生,但是,部分领导、教师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认识不足。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分学生认为只要过关就好;少数学校领导认为不出问题就好,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对于实践教学的作用认识更不到位,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目标。

1.2 经费投入不足

医学院校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医学专业学习效果的显现是及时的,可以很快看到成果;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学习不同,其教学效果具有滞后性,于是部分领导、教师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重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经费投入较少,而要开展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丰富多彩的实践,在缺乏经费保障的情况下是很难的,因而有些学校的实践教学的开展会出现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的情况。

1.3 缺乏规范性和整合性

目前很多医学院校都将思想政治理論课实践教学列入了教学计划,也规定了实践教学的具体学时,但由于缺乏统一规范,操作弹性大,因而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极大的随意性,甚至会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门课程在内容上也有重合,如果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沟通和交流,不能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势必影响到教学效果。

1.4 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

部分医学院校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不完善,比如,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人数多,有的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并没有做到详细地记录。同时由于一些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团体完成,因而对于每个学生的表现,教师也不一定全部都能掌握,部分学生表现消极,应付了事。从教师的角度看,开展实践教学和平时的课堂理论教学相比较,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因为缺乏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这将严重影响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长此以往,教师和学生会缺乏相应的积极性,而实践教学的优势并没有得以很好地体现。

1.5 部分教师缺乏相应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

教师对自己角色定位不清,总以为医学课程的教师才是学校的主流,忽略了自己在学生人格培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上的重要作用,自身底气不足,因而在课堂上也很难让学生信服。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展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有些教师思想僵化,因而在实践教学的开展中,本应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甚至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是在浪费时间的情况。

面对以上种种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进一步改进及创新,才能真正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能让大学生真心喜爱且终身受益的课程。

2 高等医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路径

2.1 准确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即从专业教育的角度,就是要培养有扎实医学基础知识、精湛专业技术的医学生;从人文素质的角度看,要培育有高尚医德医风、良好协调沟通本领与服务能力的医师;从社会教育的角度,要培养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勤于实践的现代医学人才。而要达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其对人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一时之间可能难以显现,但却能影响人的一生。而实践教学则可以更好地让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2.2 加大经费投入、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的力度

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进一步加大经费的投入,很多活动之所以开展不下去,就是因为资金不到位。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我们可以专门设立专项经费,以保证在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同时,要对实践教学开展的形式、参与的部门进一步改变及创新,不仅仅是对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内容的整合及创新,还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组织教务、学生管理、团委、后勤等部门开展协同创新,形成大思政协同创新的新格局,真正认识到人的培养是多方面的,让学生真正在学习中学到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而培养新型的、具有创新精神、服务意识的医学人才。

2.3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学大纲不完善,没有完整反映实践教学的发展模式,特别在学时的分配、学分的分配上不明确,同时内容上也没有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创新。因此对于实践教学的大纲应进一步完善,甚至可以采取单独制定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大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区分开来,单独集中排课,并从制度上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这样,既能避免实践教学开展的随意性,也能进一步整合实践教学的内容,使其更加规范合理。

同时,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创新实践教学的形式,不仅仅局限在以往开展实践教学时采取的案例分析、讨论、辩论、参观等方式,还可以采取现在学生喜爱的方式进一步开展,比如让学生拍摄微电影,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或进行虚拟的网络实践教学,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在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喜爱并达到教学目标。

2.4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制度的设定,不仅要考虑学生,同时也要考虑教师。针对学生,可以加大实践教学成绩在期末总成绩上的比重,同时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优秀学生”奖项,并将其与学生每学年的综合测评、评先评优、发展党员挂钩,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针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校相关专家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要进行精神及物质上的鼓励,并把实践教学的成果与年度评优及职称评定等挂钩,更好地激励广大思政课教师开展并创新实践教学。

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特性,对高等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师人格魅力及教学艺术方面的要求更高。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具有专业特点,也更容易在學习过程中倾向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否顺利并较好地开展实践教学,这是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要让同学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教师首先要真懂、真信,才能让学生真懂、真信;其次,广大教师的自身道德修养一定要加强,要用德行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敬服,从而让学生也身体力行;最后,教师的教学艺术需要不断提高,高等医学院校要多组织教师与实践教学开展效果好的高校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汲取实践教学经验。

总之,高等医学院校虽然具备专业教育的特征,但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创新研究却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进入新时代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要求,也是对培养新时代优秀医学人才的要求,只有更好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符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增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及突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2]沈万根.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创新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1).

责任编辑 晏祥辉

作者:王丽芳 付伟斌

第4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自评报告

※※学院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自评报告

根据《※※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学院党委组织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按照建设标准指标体系,进行了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自查工作,针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本着以查促建,以查促改,查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积极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进行建设完善。通过自查整改促进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对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指标体系中的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中的8个A类指标,24个B类指标和6个A*指标,结合我院办学层次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自评,自查结果为合格

一、组织管理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在组织领导、工作运行、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标准》规定的标准、范围指导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1、 领导体制

我院党委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由党委直接领导,

1 成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工作部和思政专项教研室,学院党委副书记※※同志负责协调。分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同志分管学生工作部,负责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组织实施;副院长※※同志分管思政专项教研室业务工作,指导思政教研室组织实施“两课教学”。

2、工作机制

我院党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院整体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立例会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确保专题会议内容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我院领导经常深入学生课堂和实训基地,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每学期结束都要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两课”教学的意见,对学生反映突出的问题及时预以协调解决。定期听取思政专项教研室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及时把握教学动态。

学院党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写入“十二.五”发展规划,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列入学院的重点建设课程,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实行过程监督,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

学院宣传、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和科研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过程中,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确保了学科建设所需的师资、场所、课题和经费得到足够的保障。

3、机构建设

我院于※※年经省政府批准由中专升格为高职,由于升格以来学院的规格编制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思政教研室虽然作为独立的教研室,负责全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承担着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领域的科研工作,但思政教研室的机构规格目前还不是学院二级单位,思政教研室规格升格问题已列入我院党委的议事日程。

思政教研室负责人刘根芳同志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副教授职称,为思政教研室专职负责人。

思政教研室配备有专门的资料室,充足的图书资料以及满足教学办公所需的场所和办公机具。

4、专项经费

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教师外出考察等方面所需经费均列入学院预算,并实行了实报实销。每年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费用生均在15元以上。

二、教学管理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实施,根据“05方案”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严格按要求落实了学分和学时;选用了教育部规定使用教材,坚持小班授课,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改革,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建立了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

1、管理制度

3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有规范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标准,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学院督导重点检查教师上课纪律、授课计划与教学进度,听取各班级督导信息员意见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马列教研室督导重点是检查“两课”教师备课情况、课堂教学内容、作业批改、考试评价等内容。通过督导规范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两课”教学档案资料齐全。

2、课程设置

我们严格执行了05方案,所有专业均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课,都按规定落实“两课”教学时数,05年以来从没有擅自减少学时或挪用学时的情况发生。

3、教材使用

我们一直坚持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是教育部指定的统编规划教材。

每学期学工部和思政专项教研室联合按照教育部下发的“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要点组织专题讲座,选用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作为辅导材料。以保证讲座内容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4、课堂教学

学院多数班级采用了单班上课,个别专业因实习时间安排采

4 用了合班课,一般情况课堂规模不超过100人。授课时间安排和专业课程一样,科学合理。

5、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我们正在加强建设和改进的内容之一,教学内容、指导教师和专项经费都能保障,现在要解决的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使实践教学内容能在基地予以完成,这是我们在“十二.五”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建设的内容之一。

6、教学方法改革

学院高度重视“两课”建设,大力推进“两课”教学改革,积极实施“三改”并举,实现“三互”效应。“三改”即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变评价方式。改革教学内容,就是根据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标准,结合学院实际,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就是由传统的老师满堂灌改为课堂讨论,专题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课堂演讲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变评价方式就是以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法改为过程考核和最终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三互”就是:师与生互动,教与学互补,学与习互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两课”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每年的学生评教中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优秀率最高。

积极改革考试评价方式,注重过程评价,将平时课堂出勤、课堂发言、讨论、社会实践、平时政治表现等都纳入考试评价范围,建立了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成绩更能真实反映他的

5 思想素质、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三、队伍管理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从政治素质、专业背景、学历层次等方面考察,选拔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到我院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按1:400比例配备师资。按要求对新进专任教师轮流选派参加※※省教育厅和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哲学研修班培训学习;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为调动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性,学院在职称晋升、劳动报酬、评先表彰等方面做到了同工同酬。

1、政治方向

目前,政治教师中89%的是中共党员,他们都能做到严守课堂纪律,正确宣传党的思想理论,不仅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等大是大非面前坚定的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我院现有在校生9850人,政治理论课教师 25人。其中专任教师23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基本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规定。

我院现有兼职教师2人,全部是本科学历,其中1人副教授,1人讲师。全部是思想政治理论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历背景。学院建立了政治课教师准入制度,规定从事政治课教学的教师必须是本科以上学历,是学政治理论专业或相关专业、并获取高校教

6 师资格、是中共党员。在每年学生评教和教师考核中表现不合格的取消上课资格。

最近几年引进的思想政治教师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90%以上是中共党员。

3、教师培训

最近五年引进了7位专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全部轮流参加了河南省教育厅和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思政课程研修班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

学院每年都利用假期组织政治课骨干教师和新任教师外出考察,以增强对社会的感知和了解,以切身体会感受社会变迁,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学院积极鼓励在职教师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目前※※老师已取得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学位,※※、※※两位老师正分别攻读郑州大学思想政治博士和硕士学位。还有三位年轻教师正在积极备考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

由于现有专任教师的数量只能满足正常教学需要,教师脱产培训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

4、职务评聘

全院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7 人,讲师职称12人,助教6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8%,全院教职工副高级以上职称为22%,高于全院平均水平。

5、经济待遇

学院政治课教师的岗位津帖、课时费与其他重点学科一样纳入全院内部分配系统,做到同岗同酬,津帖补助、教师工作量、课酬计算标准与全院所有专业教师一样,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与全院同等职称水平的教师相同。

6、表彰评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纳入学院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体系中,参评资格条件与学院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每年学院评定的优质课教师中政治课教师有多人当选;每年教师节表彰政治课教师参评的比例与其他专业学科教师一样多,纳入学院统一表彰的范围。

四、学科建设

1、学科点建设

因学院是由中专升格为高职专科学校,不具备设立学科点的条件。

2、科研工作

学院积极鼓励政治理论课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创造条件支持参与申报省级和厅级课题。近几年来,由我院政治课教师主持或参与完成的课题有※※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课改后高职高专学校“两课”教学发展新思路研究》,院级课题《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研究》,今年组织申报了《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历程及启示》《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人文社科知识教育问题研究》两

8 个课题;我院政治教师于07和10年分别主编和参编了《形势与政策》两本教材。目前我们整体的科研实力还有些薄弱,还需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渐加强。

五、特色项目

我们是高等职业院校,突出的办学特色表现在职业特性上,反映课程上就是把学生的生产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军训等列入教学计划,制定实施方案。实行2+1教学过程模式,用2年完成理论教学,1年时间到校外顶岗实习,由各系统一安排,各专业有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习成绩计入学生学籍档案。

为准确把握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掌握程度,对现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工作的认同度,我们经常对校外实习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能够较好理解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工作具有高度认同感。

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经自查发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因学院规格机构设置没有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所以思政教研室机构规格还没有与其他教学系同为二级单位。教研室负责人的行政待遇还没有落实;

2、学院由中职升格而来,师资队伍的科研实力还有些薄弱;

3、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有些滞后,

9 还不能很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针对存在的问题学院党委将采取以下措施:

1、学院党委已研究决定将思政教研室列为学院二级单位报上级主管部门,一旦批复,负责人的行政待遇等问题将一并解决。

2、学院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创造条件让老教师进行脱产培训学习,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加强教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研,形成教研和科研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实践教学新领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代和节拍,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增强时代感。

二〇※※年三月二十日

第5篇:《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自评报告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学院党委组织相关部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等方面,按照建设标准指标体系,对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指标体系中的1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中的2个A类指标,2个B类指标,结合我院办学层次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自评,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组织管理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作,在组织领导、工作运行、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严格按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标准》规定的标准、范围指导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一)领导体制

我院党委明确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由党委直接领导,成立了党委领导下的学生处和思政专项教研室,心理咨询师。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文斌同志负责协调。分管学生工作的处长蹇少祥同志分管学生工作部,负责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的组织实施;副院长樊启毅同志分管思政专项教研室业务工作,公共课部主任李凯忠同志指导思政教研室组织实施“两课教学”。

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院党委书记

副组长: 院党委副书记、行政副校长

成 员: 教务处长、科研处主任、思政教研室主任、学生处长

(二)、工作机制

1、我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学院整体工作,定期召开党政联系会议,会议由党委黎建平主持。(每学期开学第二周纳入学院周工作日程)会议主要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随着时代的转变,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不明确,个别学生偏激而武断。经院领导研究,已把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结合起来,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建立例会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我们成立了各二级学院心理咨询师、创业就业协会等沟通交流平台,建立了各班级思政会议联络员(及心理委员),确保专题会议内容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具体联络负责人落实为院团委书记李友谊。

2、我院领导经常深入学生课堂和实训基地,副校长夏维福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和大学生思想实际,每学期结束都要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两课”教学的意见,对学生反映突出的问题及时预以协调解决。主管教学工作的樊启毅副院长组织教务处的同志定期听取思政专项教研室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及时把握教学动态。学生处处长也定期的组织心理咨询室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问

卷调查,集中问题,组织机构成员集中讨论,分流解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波动。学校党委负责人陈文斌同志,每学期也会在学院东校区广言堂至少讲授1次以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学院二层骨干必须参加,辅导员教师设立单独授课。作为一个思政专业的老教授,所受课程也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尤其对辅导员教师做好学生思政工作有着极大的帮助。

3、学院党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写入“十三.五”发展规划,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列入学院的重点建设课程,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实行过程监督,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鼓励辅导员教师参与思政课题研究,从而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2016年3月13日晚,院长管天球在广言堂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大会,会上提出本学年的主要工作: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主要是加强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平安和谐校园。一是加强思想政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四是做好贫困资助工作;五是做好社团工作。

4、学院宣传、人事处、教务处、财务处和科研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过程中,各负其责,互相配合,确保了学科建设所需的师资、场所、课题和经费得到足够的保障。

目前,思政教研室归属于公共课部,公共课部主任李凯忠同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业,本科学历,教授职称,为思政教研室专职负责人。他实行了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承担着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领域的科研工作,全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有序有效的完

成。思政教研室配备有专门的资料室,充足的图书资料以及满足教学办公所需的场所和办公工具。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和学术交流、教师外出考察等方面所需经费均列入学院预算,并实行了实报实销。每年组织各辅导员参加湖南省组织的骨干教师、党员教师、思政教师进行正规的进修学习,成立了思政专项课题研究,专项论文报销等。每年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费用达10万元。

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6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

【发布单位】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 【发布文号】教社科[2008]5号 【发布日期】2008-09-23 【生效日期】2008-09-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教育部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就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总体要求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各高等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量不足,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学科支撑薄弱,教学科研组织亟待规范等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全面实施,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3.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纳入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学科研组织建设为平台,以选聘配备为基础,以培养培训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实现教学状况明显改善为目标,培养一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善于联系实际的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4.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要以方永刚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深入实践,了解学生,提高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注重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做教书育人的典范。

二、大力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建设

5.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各高等学校应当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该机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机构,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的依托单位。其职责是:统一管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负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相关管理工作;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梯队建设等工作。

6.选配好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遴选配备和培养培训工作,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规划。要选拔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管理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组织负责人。

三、认真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聘配备工作

7.各高等学校要根据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按照学生人数以及实际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较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要总体上按不低于师生1:350―400的比例配备。

8.实行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新任教师原则上应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位,工作期间应兼职从事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在事关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问题上不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不得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9.不断充实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点教学科研人员,应当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教学;学科带头人应当成为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程的教学带头人。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配置机制,吸引、鼓励校内相关专业学术带头人和教学骨干,专职或兼职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积极争取从社会各界聘任理论研究、教学单位和实际部门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注意发挥离退休哲学社会科学著名专家学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应积极探索建立校际之间的教学协作机制。

四、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

10.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各地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努力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重点深化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在职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高新任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坚持每次开课前的全员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开课。继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各地各高等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11.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教学。多用喜闻乐见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把科学理论讲清楚、说明白。定期评选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和“精品课程”,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先进教学方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重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倡导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新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形成网上网下教学互动、校内校外资源共享。积极探索科学的考试考核方法,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12.组织开展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活动。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开展社会实践、学习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进一步了解国情,了解世界,开阔视野,丰富教学素材。

13.开展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把组织教师在职学习作为主要途径,使广大教师边工作边提高。适时安排教师通过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名师指导、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到重点高等学校进修深造。鼓励支持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升队伍的学位学历层次。每年安排指标招收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力争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五、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学科支撑

14.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要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做好硕士生、博士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及教师培训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培养高水平的人才。完善二级学科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对应支撑。进一步汇聚学科队伍,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

15.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学中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等作为重要选题,列入国家教育科学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中,项目单列,单独评审,单独检查,推出一批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各地各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项目,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科研能力。

六、切实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16.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学保障机制。按照学分学时对应原则,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时数。要以中班教学(每班100名学生左右)为主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各地各高等学校要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项经费,列入预算,并随着学校经费的增长逐年增加。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岗位津贴和课时补助等纳入内部分配体系统筹考虑,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平均收入不低于本校相关专业院系教师的平均水平。

17.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要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从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要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制度、条件和环境保障,确保不流于形式。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要对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行免票。

18.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师职务评聘体系。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教师的职务聘任、晋级、奖惩等挂钩。考核不合格的,要待岗学习;不能胜任的,要转岗分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职责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注重考核教学能力和教学实绩。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调研报告凡被有关部门采纳、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应作为职称评定的依据。

19.完善教师表彰奖励机制。在教育系统各类教师表彰体系中,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评比确定相应比例,进行统一表彰,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要及时发现、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先进典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20.要建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体系,进一步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列为二级指标,加大其权重和显示度。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达不到基本要求的,该校教学水平测评不能评为优秀等级。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考核高等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考核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工作水平和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要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的政治核心、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各地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意见和细化方案。

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 育 部

二○○八年九月二十三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7篇:《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

见》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现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 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的课程设置

(一)本科课程设置

4门必修课: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3学分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6学分

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2学分

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3学分

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

(二)专科课程设置

2门必修课: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4学分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

(三)本、专科学生都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本科2学分,专科1学分。有关具体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规定执行。

(四)民办高等学校和中外合作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按照本规定执行。

(五)成人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参照本规定执行。

(六)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另行通知。

二、本科、专科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设置实施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时间安排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实施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严格按照《意见》和本方案实施。要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考虑本科、专科教学的特点和内容要求,充分考虑新课程设置方案与师资队伍、原有课程的衔接,从当前实际出发,着眼于教学秩序的稳定,按照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先试点、后推广,突出重点、逐步过渡的原则,积极稳妥地做好实施工作。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从2005级学生开始,在中宣部、教育部的领导下进行试点;从2006级学生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实施。除试点学校外,2005级(含2005级)以前的学生,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

成人高等学校、民办高等学校和中外合作高等学校的本科、专科同类课程的开设时间可参照上述相关规定执行。

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博士生)的课程设置在没有作出新安排前,仍按照“98方案”开设相关课程。

四、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学科建设

做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实施工作,必须把教材建设、教学研

究、师资培训和学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

(一)要加强对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作为重大项目集中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编写。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成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组建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按课程组建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组,编写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式,编写教学大纲和一套试用教材。经教材编审委员会审议后上报审定。

(二)要加强教学研究。重点加强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加强各门课程之间以及与中学相关课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观摩活动,组织社会考察。组织制作“精彩一课”、多媒体课件,实现立体化教学。组织研制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资料数据库,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科研搭建信息资料服务平台。

(三)要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新课程开设前,要抓紧组织好对所有任课教师的培训。以掌握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教材,了解教学方法、手段为重点,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中宣部、教育部负责组织中央部委直属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培训;各省(区、市)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负责组织本地骨干教师的培训;各高等学校负责本校教师的培训和集体备课工作。

(四)要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中宣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抓紧开展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的有关工作。高等学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

五、加强实施工作的领导,认真做好各项工作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实施工作,是贯彻落实《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宣传部门、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确保课程设置方案的

顺利平稳过渡。

各地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实施工作的宏观指导,及时提出工作意见,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各地教育部门要负责实施工作的具体落实,抓好检查和指导工作。各高等学校党委要切实负起政治责任,把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意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抓住新课程开设前的过渡期,积极做好准备。要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组建教学单位,加强培训任课教师,妥善安排换岗教师,严把新进教师准入关,切实解决好新课程方案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第8篇:立足高等教育实践发展高等教育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综述

朱晓刚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高等教育研究的高等院校之一。1980年10月,原华中工学院设立高等教育研究室;1985年6月,高等教育研究室扩充改建为高等教育研究所;2000年12月,高等教育研究所与校内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等单位合并组建成教育科学研究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86年获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获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获教育经济与管理博士学位授权点。现有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六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自1996年正式招收博士研究生以来,我院至今已有125名博士研究生通过了论文答辩,取得了一批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从已经通过答辩的博士论文选题及具体的研究内容来看,涉及高等教育从理论到实践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涵盖高等教育学的多数分支学科,其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丰富和深化了高等教育学科内容,促进了我国新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据初步统计,125篇博士论文中,研究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理论29篇、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教育管理43篇、学位与研究生教育5篇、大学教学与课程理论16篇、国际与比较教育4篇、高等教育史5篇、民办高等教育2篇、高等职业教育7篇、教育心理学4篇、基础教育理论7篇、女性高等教育3篇。当然,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有些研究本身可以分属于不同的高等教育分支学科领域。综而观之,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博士论文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从选题的价值取向来看,我院多数研究以高等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途径和对策,体现出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

1、实践性。

我院毕业博士生在读期间,适逢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暴露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如,大众化问题、民办教育问题、教育质量问题、素质教育问题、一流大学问题、大学制度建设问题,等等。这些现实问题构成我院博士生论文选题的重要内容(高等教育政策与高等管理方向的博士论文为43篇,占论文总数的34.4%)。如:2000届陈敏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研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在对比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模式异同以及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进程进行了分析和预测。2001届周进博士的《重点理工大学转型时期理科发展研究》是在我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的背景下,着重探讨重点理工大学向综合大学转型过程中理科如何建设的问题。2002届罗云博士的《论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则是在深刻剖析我国 1

重点大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并对比分析世界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的规律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的整体思路和对策。2002届张珏博士的《中国高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研究》以及刘卫东博士的《大学与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研究》分别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高校日益突显的社会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进行了必要性论证和对策分析。2002届陈运超博士的《大学校长的治校之道:一个个案的分析》根据高等教育(管理)学和领导学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朱九思担任华中工学院领导长达30年左右(1953-1984)时间的治校案例,展开大学校长治校特别是新中国大学校长治校之道的研究。2003届吴鹏博士的《大学教师聘任制:基于“角色”概念的研究》从学术、市场、人文三个维度揭示了制约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有效实施的症结所在,并从理念选择、制度原则、环境保障等方面提出了颇有创建性的政策建议;王怀宇博士的《研究型大学的教授与教授群体》试图从如何推动教授与教授群体发展入手,探索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探讨了传统教学管理制度与新的教学环境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提出重新审视和改革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是当前大学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2003届孔垂谦博士的《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制度环境研究》着重探讨大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制度环境的建设,特别是长期以来中国大学发展一直处在较强的行政干预的背景下,这一选题更具有现实意义。2004届沈曦博士的《中国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探讨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高校合并所带了的多校区组织结构与管理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2005届沈华博士的《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式设计》、黄维博士的《 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李红桃博士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及2006届李庆豪博士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对新时期的国家助学贷款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研究,具有很强的政策咨询、制订、实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2006届郭卉博士的《权力诉求与大学治理 ——中国大学教师利益表达的制度运作》通过对高校教代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历史背景、组织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高校教师利益表达的特点、利益组织化结构,以及利益表达制度的功能;李爱民博士的《职业定位与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改革研究》通过对当前大学教育职员制度构建及其实践的研究分析,试图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教育职员制度的构想;李碧虹博士的《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分析》试图通过对中国大学教师收入分配现实的问题分析,提出基于人力资本的分配设想。上述三篇博士论文,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以华中科技大学作为研究个案,突显了我院立足实践,发展“院校研究”的特色。

专门研究高等教育史及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的选题,也是来源于对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思考以及外域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比照,目的是从历史的经验或国外的做法中寻找对现实问题的启示或可资借鉴之处。这方面的研究如:2005届粟洪武博士的《 陕甘宁边区高等学校教育模式研究》,2005届封海清博士的《 西南联大的文化选择与文化精神》,2005届宋彩萍博士的《 中国大学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研究》, 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 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现代大学制度演进的文化逻辑》 ,2004届陈利民博士的《 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这些研究都突出极强的实践性。

2、前瞻性。

2000届刘莉莉博士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是我国较早研究民办高等教育的

博士论文,她从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蓬勃趋势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出发,明确提出“政府的控制是阻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等在当时来说颇为针对性的观点,我国以后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的调整也证明作者的判断的正确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学发展忽视制度建设,特别是在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制度短缺已成为大学发展的“瓶颈”。2002届张俊宗博士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回应》在比较分析西方现代大学制度模式及改革趋势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大学制度的缺陷,并构建了未来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框架。

值得专门提出的是,2003届张晓明博士的《学术参与:中国高等教育进程中的妇女》,2004届杜学元博士的《 社会女性观与中国女子高等教育》,2005届王俊博士的《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号——基于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作为对中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研究,她们走在前沿。.二、从研究领域及研究内容的特点来看,我院注重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专门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初步形成了具有体系性的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以及教育史的研究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不少研究弥补了本领域的研究空白和不足。

1、研究的系统性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薄弱环节,研究生教育实践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因此我院有意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寻求突破和建树,5篇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博士论文各有特色,侧重点各异。2002届康翠萍博士的《学位论》侧重从理论层面对学位这一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多维度研究,重点探讨学位的本质、学位的价值等学位的核心理论问题;2003届廖湘阳博士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基于价值期待冲突与整合的分析》提出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诸多利益主体互动的复杂过程,作者系统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的结构、功能及战略态势,并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个案分析,同时对我国新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进行了可行性论证;2003届骆四铭博士的《我国学位制度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和刘鸿博士的《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则从较为实证和操作性的角度对我国学位制度以及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2006届邓光平博士的《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从政策分析角度对我国专业学位设置进行了研究。

大学教学与课程论以及教学管理改革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特别是伴随着大众化的推进,教学管理以及传统的教学理论需要创新,16篇博士研究论文分别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系统研究:如,2002届刘旭博士的《论意义课程观及其对大学传统课程的改造》针对当今课程改革难以有效突破以及所面临的诸多尴尬局面,论证以意义课程观代替知识课程观对大学传统的课程进行改造,试图以此解开当前课程改革的各种症结。在当前大学课程论研究几近停滞和有创建性的成果乏善可陈的情况下,尤显作者对此问题研究的理论勇气;2003届许建领博士的《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探讨与系统建构》从多学科角度论证大学参与性教学的理论旨归,本质上属于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和创新。作者针对我国大学课堂参与性教学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大学参与性教学的构建途径;2003届郭冬生博士的《论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从不同层面论证了大学教学

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对策性措施;2004届李轶芳博士的《交往教学理论探讨——从本体论视界出发》探讨了有关交往教学的理论构想及有关交往教学的实现路径;2005届康全礼博士的《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考察了不同时期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发展变化,并尝试提出了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的新理念;2005届荀振芳博士的《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提出大学教学评价的核心价值是管理价值和教育价值,并运用价值冲突理论对当前大学教学评价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和阐释。

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也成为我院博士论文的亮点,2000届李小平博士的《大学创造教育的理论与方法》、2002届徐建波博士的《大学个性教育研究》和梁红博士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内化问题研究》,以及2001届彭志红博士的《论语言的教育功能》和2002届李祖超博士的《教育激励论》分别探讨了大学教育心理和基础教育心理的不同领域的相关理论问题。

2、在高等教育史研究方面,体现出较强的创新特色。

高等教育是研究,包括中外高等教育、民族高等教育史的不同领域内容。如:2000届谢雪峰博士的《从全面学苏到自主选择——中国高等教育与苏联模式》考察了原苏联高等教育发展及其模式形成的历程,讨论了中国学习苏联模式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做法,并在总结主要得失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高等教育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若干问题。2002届宋秋蓉博士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私立大学》用较为丰富的史实研究和梳理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私立大学的性质、生存与发展、不足与缺陷背后的根源。同时作者明确提出研究这一段私立大学发展史,旨在为我国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2003届陈巴特尔博士的《文化变迁中的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采用历史研究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蒙古民族高等教育的演变过程进新了较系统的研究。这一研究被专家誉为填补蒙古族高等教育研究的空白之作。2002届雷晓云博士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用比较详实的史料以文化来透视中国古近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探究文化特质与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此呼应,2003届高桂娟博士的《大学制度演变的文化逻辑》围绕现代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与文化的内在关联展开论证,从总体上考察了西方大学制度演进历程中文化的影响作用,同是对英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演进历程进行了案例分析,并以所揭示的规律为指导,重点探讨了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问题。这一研究揭示了文化变迁与大学制度演变相依相随的历程。2005届宋文红博士的《欧洲中世纪大学:历史描述与分析》试图系统全面地对西方中世纪大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3、在高等教育原理研究方面,出现了一批力作。

2000届贾永堂博士的《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审视》对中国大学素质教育的由来与进程进行了系统追述,论文提出大学素质教育取向主要源于大学教育内在的自我完善的要求,推进大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以素质教育思想改造现有的专业教育。论文提出的很多观点有助于我们全面审视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和理论问题。2000届肖海涛博士的《大学的理想》是较早探讨大学理念的博士论文之一,论文在论述中(古典大学、近代大学以及华中理工大学)外大学理念的基础上,指出大学是个知识中心和精神殿堂,并且充满灵性的文化氛围。并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理想将出现的新变化。这一研究对于中国大学正确定位,以及对于大学办学活动中的过于功利化倾向具有纠偏和警

醒作用。2002届周光礼博士的《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依据“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是大学发展中的一对基本矛盾”的普遍规律,剖析中国大学学术自由的独特性、阐述学术自由实现的理论依据,力图客观而全面地揭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的矛盾关系,为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这一大学发展悖论之消解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陈廷柱博士的《学习社会的办学理念》从学习社会作为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学习社会作为人类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追求出发,结合学习社会对教育的根本认识与基本要求,架构了学习社会“一本三促”的高等教育理念体系。2003届凡奇博士的《从边缘到中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和大学教育改革》基于对正在形成中的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势研究,力求摆脱传统的“服务工具”的观念的束缚,把大学将处于全社会支配地位而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贯彻到底,阐述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使命,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对目前的大学教育改革进行重新定向。彭未名博士的《交往德育论》针对传统灌输德育在新时代所逐渐暴露出来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审视了大学德育在中国大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演变及在当代的价值走向,所构建的交往德育论为提高大学德育的有效性提供了崭新的理论视野。朴雪涛博士的《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论证了大学制度本质上是知识制度,大学发展的核心机制是知识制度的变迁,知识制度创新的缺失是大学危机的根源等命题,并根据中国大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创新知识制度的有效途径。2004届江新华博士的《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从越轨社会学角度,探究了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实质、表现、产生根源和治理对策。王恩华博士的《 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围绕学术越轨与大学学术管理这一对矛盾,试图透过学术越轨现象,探寻学术越轨的根源和本质,并尝试为大学学术越轨问题的整治提供一条思考的路径和方法。马廷奇博士的《大学组织的变革与制度创新》以个体的大学组织作为制度分析的基本单元,运用组织分析方法,结合中西方大学的历史与现状,重点对大学的组织制度、运行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刘亚敏博士的《大学精神探论》通过考察大学与宗教、政治、经济等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梳理了大学精神演变的轨迹,探讨了大学精神的现实境遇及培育问题。2005届张奕博士的《知识形态与大学建筑——教育学视域下的中国大学建筑形态演变之考察》从知识、知识活动和建筑三者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中国大学建筑的发展演变规律。米俊魁博士的《大学章程价值研究》对大学章程及其价值问题进新了研究,是国内第一本研究大学章程的博士论文。李金奇博士的《被学科规训限制的大学人文教育——一种学科规训制度的视角》从学科规训的视角对中国大学人文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摆脱大学人文教育现实困境的理论路径。

三、从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来看,研究方法与视角的多元化构成了我院博士论文的主要特色,这一研究方法取向有助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对研究问题进行思考,从而能够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其一,在研究方法上,根据我院“从实践中寻找问题”的选题和研究原则,除综合运用比较分析、历史透视等研究方法之外,有相当部分论文对研究的问题进行深入访谈、实地调研和顶岗实习,从而使得出的结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现实针对性。

其二,在研究范式上,我院毕业博士论文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从其他学科的视角对高等教育实践和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对一些囿于教育学范围不能解决的问题探寻新的思路。综合分析我院博士

毕业论文中的研究范式,所运用的有政治学、文化学、新制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视角,可以看出从多学科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已成为我院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范式。当然,从多学科视角来研究高等教育,在客观还存在着一个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范式如何高等教育学科化的问题,我院博士毕业论文虽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一些可贵探索,但仍是我们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第9篇: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

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与中国高等教育创新范文

潘懋元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巨大贡献不仅在于他开创了高等教育学这个新的学科领域,还在于他丰富的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可以更全面系统地理解和领会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理论及其思想体系,避免因片面理解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同时对促进高等教育经济学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科学的多学科研究是非常有益的。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高等教育经济学是研究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高等教育经济学所必须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潘懋元先生的大量著作中,我们可以充分地领会到这一点。在他创造性地提出教育的两条规律(即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中,他将正确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作为教育的外部规律的重要成分之一详加论述,并以此贯穿于他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中。

他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对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起作用,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在这里,他将经济置于政治、文化之前,表明了他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新认识。就高等教育发展而言,“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是生产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因素。……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选择、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科学的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无不直接受生产力与科学技术所制约。”而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要求教育为其服务。事实上,教育本身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把一般劳动力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有觉悟、有文化素养的特殊的劳动力,以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通过对二战后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和经济关系的比较研究,潘懋元先生认为,职业性、应用性、技术性的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起直接作用。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的起飞和加速发展,得力于这类高等教育所提供的人才资源。他对“文革”期间教育的极其浓厚的政治化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当时的教育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批评所谓„白专道路‟,忽视教育要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违反了教育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规律,以致教学质量下降,不但不能很好地培养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利于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他非常赞赏“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教育发展方针,强调教育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这是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的形式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这些人才将直接走向经济部门担任专门工作,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应持积极态度,而不应囿于将教育看作是纯粹消费事业的传统观念。

但另一方面,他反对将教育的经济功能扩大化,反对“教育商品化”。他认为,“教育商品化”是只看到商品经济对教育的积极作用,而忽视其消极影响,整个教育实践偏重于经济效益(姑且不论经济效益如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既有产品性的一面,但又有社会性的一面,而“教育的商品化”是将教育的社会性的一面也商品化了,这是应该反对的。不应该将“教育商品化”等同于“教育产业化”。无论是“教育政治化”还是“教育商品化”,由于未能把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因此都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综合效益,不利于教育多种功能的发挥。 如何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呢?根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潘懋元先生富有创见性地提出了两条基本的原则:(1)要全面适应不要片面适应;(2)要主动适应不要被动适应。经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中心工作,但是教育与社会适应不能局限于教育适应于经济的发展而忽视适应其它方面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发展适应是全面的适应,任何只强调某一方面的适应而不顾其它方面是否适应,这种片面性的所谓„适应‟,必将走向全面的不适应。”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不是盲目的“紧跟”形势,不是不加批判适应一切,尤其是那些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消极的、落后的、有偏差的、错误的东西,而是“对积极面的适应,抓住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凡符合教育自身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的,一般说是积极的、正确的;否则,可能是消极的、错误的。”他提醒人们:“教育的失误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纠正过来,不但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必将危及经济及社会的进步。”

分析潘懋元先生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到他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创造性。其一,他认为研究和处理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不能脱离高等教育与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用纯经济学的观点难以全面、科学地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其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他强调,在探讨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时要将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关系联系起来考虑,将科学技术融入经济中共同与高等教育发生关系。这一点是以往的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中所普遍忽视的问题。高等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如果现代经济发展中科技含量不足,势必影响经济对高级专门人才的吸收能力,既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又影响经济的繁荣。

知识经济的兴起进一步佐证了他有关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点,同时更激发了他深入探讨高等教育与知识经济关系的热情。他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成为生产力内在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积累与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高等教育(大学),也就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以至整个社会的中心。”“知识经济时代大学从经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体现了知识经济的本质特点,也体现了知识经济与大学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在知识经济中,“知识是经济的最基本的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知识驱动经济,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沿着两大方面展开:一方面是经济的知识化趋势,另一方面是知识的经济趋势……在某种意义上,大学所从事的活动,也可以说是一种经济行为。以知识为中心的经济和以知识为中心的大学教育,发生了许多重合。二者统一于知识这个共同的基础之上”,高等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由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两者可能融为一体。“从理论上讲,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知识优势的大学,应当是一方首富。”我们坚信他的这一宏伟构想能在不久成为现实。

二、高等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

自本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如何适应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此,潘懋元先生作了系统而又科学、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主要作用于教育体制,通过体制改革以促进教学改革。“教育体制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与保证,体制不改革,教学改革很难展开……一切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围绕着(教学)这个核心”,而其中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受到的冲击最大。针对理论界有关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的种种议论,潘懋元先生明确指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具有客观必然性,是由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所决定的。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决定了他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科技的关系比基础教育更为直接、更为密切,因此,高等教育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就更为尖锐,更为深刻,高等教育要想独立于市场经济之外是绝不可能的。他认为,“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冲击作用,具有积极的与消极的两重性,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够使高等教育领域引进竞争机制和效益原则,能够激励高等教育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但是,在价值观方面,市场经济所遵循的是价值规律,而其驱动力是逐利思想,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施。“在运行机制方面,市场经济是按价值规律和供求变化来进行市场调节的,这种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发的、盲目的,市场行为的短期性、速效性、波动性非常突出,与教育的周期长、稳定性、滞后性、长效性等特点相冲突。”为了克服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潘懋元先生提出,高等教育必须全面、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参见第一部分),扬长避短,促进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共同发展。

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非公有经济得到很大发展,对原来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潘懋元先生敏锐地抓住这一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强大因素和动力,率先提出了在我国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富有战略性和超前意识的观点。早在80年代末,潘懋元先生就指出,“30多年来,我国不复存在私立高等教育体制,乃是经济体制决定的”。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更由于这些经济成分在生产水平上的提高,民办高等学校的出现与发展就有其必然性。”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制,“有利于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集资办学,广开财路,增办高校”;“有利于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引进竞争机制,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于开发智力资源,征聘所需师资”,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降低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运作成本。所以,尽管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如质量问题、盈利问题等,但是只要政府在目标质量上严格管理,在人事、财务上不要干涉过多,允许其自主经营,确认其社会地位,将民办高校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并给予适当的资助,那么,民办高校一定会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后来的

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迄今,民办高校已逾千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他的倡议、参与和指导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也蓬勃展开。鉴于潘懋元先生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巨大贡献,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授予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业奖(理论奖)”的崇高荣誉。

三、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

按照传统的教育经济学的理解,经济的技术结构决定教育的层次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决定教育的专业结构。潘懋元先生突破了这种传统的思想,另辟蹊径,根据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各种状况,将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经济结构对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从层次结构看,中国的产业结构大量的还是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大量的专科层次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趋向低重心”。所以,他非常赞赏高等专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培养专科层次人才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在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高等专科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他反对将专科划入低于本科的一个层次中去,“高等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或称第三级教育)系统中的同一个层次的两个并列的子系统。它们基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与规格,不在于年限与水平。”

在经济发展中,职业的种类日趋多样化,与产业结构、部门行业结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职业结构对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影响引起了潘懋元先生的高度关注。一方面,对于依据社会的热门职业而设置的热门专业,如经济信息、文秘、广告、证券交易、房地产经营等,他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市场经济起调节作用,专业课程、教材往应用方面倾斜,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高等教育脱离社会需要的弊端。”另一方面,对其中出现的某些偏颇,如自然科学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削弱、师范院校的不被重视,表现了一定的忧虑,并希望在发展中加以克服。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启示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规模。这就决定了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中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制约高等教育各种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经济将要走的是发展区域经济与地方经济的道路,“如果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与教育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对于具有明显经济功能的高等教育来说,加强两者之间的联系就更为重要。”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之一是发展区域与地方经济,因此,必须实行高等教育地方化,使高等教育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服务,成为地方的文化科学中心;使高等教育管理的权限属于地方,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他和邬大光教授看来,“高等教育地方化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能够作出较为敏感的反应,可以部分地满足地方经济的需求与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集资办学”,“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内部改革”,使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保持最密切联系,促进高等学校潜力的充分发挥。

就农村而言,随着农村经济、特别是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高等教育需求,潘懋元先生及时、敏锐地预见了这种需求,率先倡导并开展高等教育如何通向农村问题的研究。他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忘记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科教兴国‟战略不能不包括„科教兴农‟战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不能不包括广大的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并在农村创造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乡镇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存在着对高等教育的极大需求。……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和需求,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高等教育通向农村问题,是一个带战略性的问题。”在他的指导下,一名博士研究生完成了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为题的博士论文。他们认为,“以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并不是主张把大学办到农村,而是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考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也要面向农村经济;要建立和健全促使大学毕业生乐于到农村工作的机制。同时,要探索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制度化教育形式。”可以预见,这些思想和建议,对我国高等教育今后的改革和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四、高等教育投资与经济效益

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国家、个人、社会等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一个国家的政府,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如何,与其看他那庄严的誓言,不如看它的教育经费预算;教育事业计划能否实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拨款。潘懋元先生认为,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教育的经济效益,虽然不能直接、立即体现在市场经济交换过程中,却存在于社会之中;教育不仅有经济效益,而且是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国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是合理的。但是,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承

担并不等于只能由政府承担。实践证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经费,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这种单一的投资体制,大大限制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此情形下,“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过快,势必挤占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的经费,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面对上述困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种种矛盾问题,潘懋元先生提出,“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充实教育经费。在中国当前国家财政困难的情况下,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人们所能理解的。”他认为,高等教育是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投资体制应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种渠道集资为辅,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不断提高的学费额标准和奖学金受益面低、款额低的状况,潘懋元先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他强调,“向大学生收学费,要充分调查研究一般家庭的承受力,不应只着眼于少数富裕家庭的收入。否则,许多有才能的优秀青年,将被排斥在大学门之外。”当然,民办高等学校的学费可以略高一些。

鉴于民办高等学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潘懋元先生呼吁政府从财力上扶持民办高校。他指出,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办学者的捐赠、学生的学费以及学校自身的收入。但在办学过程、尤其在发展过程中,似乎不应理解为政府不给予必要的资助。因为在中国,“当前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公有制以外的社会财力,远不如资本主义国家财团资财雄厚,个人的财力更为有限;收学生学费,则必须考虑一般工资收入者的承受力。所以,政府有一定的资助是必要的。”对于民办高校的营利性问题,他是这样看的:中国的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以营利为办学宗旨”,这是符合教育事业的社会性质的。但是,教育又有产品性的一面。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私人及私营企业投资办高等教育,可否以营利为目的,尚值得研究,不宜过早下结论。在另一方面,“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不等于学校不得从事营利性活动。公立高等学校,尚且可以通过营利活动筹集经费,何况私立高等学校。

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投入了一定的教育经费,是否就一定能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呢?潘懋元先生不以为然。他回顾本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在西方流行时,许多国家受其影响,大量投资发展高等教育。但大规模的投入并未能产生预期的经济效益。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由于高等教育规模膨胀过快,一方面国家财力不胜负担,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尚不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严重。”也就是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其它社会条件,忽视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非经济功用。在他看来,单纯追求教育的经济效益,也许在某一历史时期或某种特定条件下,有暂时的效果,但是最终将影响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与经济效益相比,教育的其它效益,往往表现为隐性的。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隐性的非经济效益将逐步发展为显性的联系,并将起着更为深远的作用。在他的倡导下产生了“高等教育的综合效益观”之新思想:“教育的效益不只是体现在经济上,也体现在政治上、道德上、文化上以及社会的其它诸多方面。……社会进步,是社会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因而教育的效益也是综合的”。

他认为,高等学校自身的经济效益要讲,但更要着眼于社会效益,要讲国家的经济效益,以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作为衡量学校工作的准绳。他强烈呼吁,“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整体功能与综合效益,建立可以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使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有所遵循,这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五、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高等教育供求关系反映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需求和个人需求的适应状况。实现高等教育的供求平衡是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客观要求。潘懋元先生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量增大,必然要求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教材上都趋向应用人才的培养,这是任何高校所无法回避的。在学习他的有关著作时,我们可以发现,下述思想显得尤为突出。第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等意义上的需求,因而要求高等教育充分发挥其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多种功能,满足上述多种需求。第二,应从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出发,保持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平衡。急功近利的发展观只会加剧高等教育供求的不平衡,阻碍高等教育(供方)和社会、个人(需方)的健康发展。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全面适应”和“主动适应”观点,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潘懋元先生有关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供求关系的指导思想。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也日趋强烈。为此,潘懋元先生呼吁,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注意满足个体的高等教育需求。

他寄希望于即将到来的21世纪,通过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既持高等教育与个体之间的供求平衡。他认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而不是“要不要”的问题。就现实来讲,“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应该徘徊不前,也不应该操之过急。应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适度超前发展。”针对在我国推行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潘懋元先生置之坦然:其一,“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岗位,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需要高等教育水平的职业岗位必将增加;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不是只占据一个岗位,而可能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二,大学毕业生多了,可能出现“高才低就”,“从短期看,可能是一种浪费。但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看,未必不是好事。”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种不同于精英教育模式的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式或新思路,因此,潘懋元先生强调指出,一方面,“不能用精英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学术方向与标准……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等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另一方面,“大众化高等教育并不排斥而应包括精英教育作为它的组成部分”,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出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潘懋元先生提出了颇具创意的“节支”与“增收”的方法。“节支,就是采取非精英教育的消费水平以扩大高等教育”,在保证一定比例的精英教育条件下,发展类似国外的社区学院、成人高等学校、开放大学、远距离高等教育,以减轻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负担。“增收,就是发展私立(民办)高等教育,以吸收法人或私人投资和学生较高的学费。”他坚信,“在21世纪,教育消费将成为国民消费强有力的增长点,投资者也看好这一教育产业。”“如果按照教育作为一种产业的性质,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允许给予适当的回报,并加强立法管理,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资金投入开辟一条重要的增收途径”,使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顺利通过征途中的关隘。

高等教育经济学作为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从一开始就受到潘懋元先生的极大关注。他认为,高等教育经济学起步较早,曾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近年来进展不大。他提出,研究高等教育的理论问题要从多学科角度进行,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本学科领域。否则,难以得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结论。他希望有更多的有

上一篇:寝室文化节活动策划书下一篇:学校召开家长会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