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苏省高等教育(共8篇)

江苏省高等教育 篇1

考场规则

一、考生在考前二十分钟持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和“考试通知书”进入考场,不得借故在考点禁区内停留。证件不符或不全者不得入场。考生迟到十五分钟后就不得入场考试。开考三十分钟后考生方可交卷离场。中途离场必须交卷,离场后不得以任何理由再进场续考。

二、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钢笔、圆珠笔、铅笔、圆规、直尺、三角板、橡皮等必需的文具用品(部分课程可带水彩笔、普通计算器)。寻呼机、手机、商务通等通讯设备不得带入考场。书籍、笔记、字(词)典及其它非贵重物品等都必须集中放在考场前面指定的位置,不准带上座位。

三、考生必须诚信考试。考生入场时,须先在本考场“考生诚信考试承诺签名册”上的规定栏目内签名。考生入场后,要按号入座,将本人的“居民身份证”、“准考证”和“考试通知书”放在考桌左上角,以便验核。

四、考生在开始答卷前,先在“答题卡”和试卷(答卷)指定的位置上正确、清楚地填写好考试号、准考证号、姓名等。如填写错误或不清,其后果自负。如考生故意涂改、乱写,经查明后,按考试违规严肃处理。考生不准将考试号、姓名、准考证号等写在试卷(答卷)密封线以外的地方(“答题卡”除外),不准做任何标记,否则试卷一律无效。

五、考生临考前拿到试卷后只能阅读试题,在统一开考信号发出后才能开始答题,否则作违规论处。

六、“答题卡”一律用2B绘图铅笔填涂;试卷(答卷)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部分试卷中的制图部分可用铅笔绘图),否则试卷(答卷)无效。答卷字迹要工整清楚,答案写在“答题卡”或试卷(答卷)以外(包括草稿纸上)或密封线内,一律无效。答卷上禁止使用涂改液或胶带纸。

七、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不准吸烟,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不准偷看或抄袭他人答案,不准冒名顶替或换卷,否则,成绩一律作零分,并视其情节轻重严肃处理。

八、考生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字迹模糊等问题,可举手询问,监考人员应当众答复;涉及试题内容的疑问,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

九、考试终场时间一到,考生应立即停止答卷,将“答题卡”和试卷放在桌上,等监考人员将试卷收齐后才能离场。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并不得在禁区内逗留或谈论。考生如将试卷和草稿纸带出考场外,将追究责任,从严处理。

十、考生应自觉服从监考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监考人员进行正常工作。监考人员有权对考场内发生的问题按规定作出处理。对扰乱考场秩序、恐吓或威胁监考人员人身安全的考生将交公安机关追究责任,并通知其所在单位。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省高等教育 篇2

一、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快速稳定持续的发展, 江苏人均GDP从1990年的2103元, 增加到2008年的39622元, 增加了近18倍, 年均增速达17.72%。同时由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高等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 江苏高校在校生人数由1990年的14.69万人, 增加到2008年的167.74万人, 增加了10.42倍, 年均增速达14.69%。具体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江苏省统计年鉴1991-2009年

利用E-views软件对江苏省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与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 得到二者相关系数为0.979255;由此说明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对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是:在5%显著性水平下, 可以得到拒绝“在校生不是人均GDP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而随着滞后阶数的增加, 拒绝“人均GDP不是在校生的格兰杰原因”的结论成立。如果同时考虑检验模型的序列相关性以及AIC准则, 我们发现滞后5阶的检验模型不具有1阶自相关性, 而且也拥有较小的AIC值, 这时判断结果是在校生与人均GDP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即人均GDP的增长与在校生人数的增加是相互影响的, 互相促进发展的。

二、江苏省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一) 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高等院校是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机构, 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高等教育。江苏省高校所设置的学科和专业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行各业, 这些专业基本上可以与江苏省三大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对应, 保证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办学形式上来看既有公办的院校, 又有民办和中外合资办学的学校;在办学层次上既有研究生教育又有本、专科教育等, 满足了经济发展不同部门、不同所有制单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从而给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给企业和社会的发展创造新的价值。

(二) 高等教育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目前, 高新技术产值在江苏省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例较大。2007年江苏高新技术产值为14689.96亿元, GDP为25741.15亿元, 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57%。高新技术产业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如此大的作用, 这与高等教育是分不开的, 高等教育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主要体现在:高校给高新技术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并且高等院校也是高新技术企业员工进行学习和接受职业培训的主阵地。此外, 高校与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的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机制是加速知识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催化剂, 是帮助高新技术企业保持技术创新源泉、推动社会财富的重要途径。

(三) 高等教育的投资与消费给经济发展带来增长点

教育投资由教育事业经费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两部分组成。2007年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6135.33元, 按当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56.88万人计算, 教育事业费合计96.25亿元;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 每增加1名学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设费3.8万元左右。按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63724人来计算, 新增基本建设费24.22亿元, 合计投资共120.47亿元。教育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 兼有投资和消费两重性质, 因此很难量化清楚, 暂且只能估算高校学生的日常消费。据2007年相关数据显示, 江苏省有高等院校121所, 居全国第一, 在校生156.88万人, 按照每位学生年消费8000-10000元计算, 每年大学生消费可达到156.88亿元, 而江苏省当年的GDP为25741.15亿元。因此, 在经济出现波动时期, 增加教育投资与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途径。

三、江苏省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作用

(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高等教育区域结构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其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同。在区域内, 如果经济比较发达, 它所能提供的人、财、物就相对较多, 而这些都是发展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反之亦然。据统计截止2009年6月, 江苏省高校分布中苏南 (包括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 共有高校85家;苏中 (包括扬州、泰州和南通) 共有高校11家;苏北 (包括盐城、淮安、连云港、宿迁和徐州) 共有高校22家。由此显示出,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二) 经济发展要求影响高等院校专业设置

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从客观上刺激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地调整, 而产业结构与技术结构地调整必然会引起区域内结构性劳动力的调整, 从而导致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 这必然使得高等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 对学科专业的设置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据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 江苏省44所高校于2010年起新增94个专业, 从2010年起开始招生。其中大部分的专业都与当今的国际热点研究课题, 我国的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就业形势等联系紧密。

四、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高等教育的发展略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据统计, 2007年江苏省GDO占全国GDP10.3%, 高校毕业生数只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的7.4%, 相差2.9个百分点, 2008年相差2.92个百分点。2007年, 全国平均的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规模的比值为17.95人/亿元, 江苏省为12.96人/亿元;2008年, 全国平均的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规模的比值为18.89人/亿元, 江苏省为13.42人/亿元。由此可以看出, 江苏省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规模的比值的整体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数。这说明, 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略高于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另外, 全国2007年毕业生数为479万人, 2008年为568.1万人, 增幅18.6%;而江苏省2007年高校毕业生数为33.36万人, 2008年为40.69万人, 增幅21.97%, 高于全国3.37个百分点, 这说明江苏省高校在校生数有不断增加趋势。总的来说, 虽然江苏省高校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 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但是, 由于江苏省经济的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仍然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 所以江苏省高等教育还需要充分利用其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 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对知识、人才、科技等方面的需要。

(二) 受经济水平的影响, 高等教育布局分布不平衡

江苏省不同区域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受此影响江苏省高校布局是不均衡的, 由北向南呈现梯型布局。高层次人才“南飞”的现象也比较明显。2003-2007年五年间, 全省高校共毕业研究生25890人, 在苏南五市就业人数为12230人, 比例为47.62%, 而在苏北五市就业的人数只有1456人, 占毕业研究生总数的5.62%, 两者相差近9倍。这种巨大的反差, 不仅使苏南苏北两地高层次人才的差距继续增大, 也会间接地、深层次影响到江苏省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

五、推动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以高校改革为切入点, 推动经济发展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 要优化教师结构, 提高办学质量。对于本科教育, 有能力的高校可以适度发展双学位教育, 以便让学生能充分利用多学科的教育资源, 拓展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 把学生培养成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研究生教育, 应该扩大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 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高校与企业需要进一步合作, 拓宽眼界, 优化产学研机制, 促进高校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 政府可以在立项、贷款、减免税收等方面对相关高校与企业给予支持与优惠, 从而提高高校与企业联合的积极性,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 注重“北-北合作”, 推动经济与教育同步进行

一方面可以成立专门的议事机构, 定期就各自的高等教育发展、产业建设、人力资源、金融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交流讨论, 以便及时发现各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 取长补短;同时, 可以适当取消地方保护, 推动商品, 各生产要素以及人才资源的跨市自由流动, 并协力建设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 共建一体化的物流与电子网络平台, 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实现区域一体化。另一方面苏北地区也可以利用自身的区位、人力资源、低成本, 以及政府的政策倾斜等后发优势, 在大力发展工业, 加速工业化进程的同时, 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另外, 地方企业需要与地方高校一起努力, 尽量促成产学研机制的形成。在发展过程中, 需极力创建留住和吸引人才的环境, 给予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空间, 实现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具体来说, 除了要留住本地区普通高校毕业的优秀人才, 还要吸引在其他地区工作的本地区户籍人才以及外省市人才。

(三) 强化“南-北合作”, 共建和谐江苏

在经济发展方面, 苏南开发区可以与苏北开发区紧密联系, 合作共同建设苏北开发区。苏南一些知名企业, 可以在苏北经济开发区中开辟“母子园”, 实现产业的转移。这不仅可以给苏南的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而且最重要的是, 可以解决苏北地区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同时给当地带来较好的财政收入与发展前景。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 苏南与苏北的部分高校可以结成兄弟院校, 苏南高校在师资、科研等方面给予苏北发展相对落后的高校一些帮助。可以安排知

名教授、学者在苏北高校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分派一些研究人员定期到苏北高校在仪器设备使用以及科研方法方面进行指导等等, 并且也可以不定期地安排苏北高校的师生到苏南高校进行学习。同时, 苏北高校也可以主动联系当地企业或者相关单位, 为苏南高校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

(四) 采取宏观调控措施, 缩小区域差距

一方面要从政策上支持苏北地区发展高等教育, 允许在各方面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适当扩大招生规模, 同时要积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 让其拥有充裕的资金发展高等教育, 为苏北地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 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创造更加宽松的环境;此外, 也要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更多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注入高等教育领域。另一方面政府在进一步改善苏南地区投资环境,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的同时, 应当加大引导外资向苏中、苏北地区转移, 从而利用外商投资这一经济发展新引擎, 缩小江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政府也要进一步积极引导境内外、省内外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北地区转移, 把发达地区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等优势与苏北地区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结合起来, 加快苏北工业化进程, 对那些转移到苏北地区的产业项目, 在项目报批、土地供应、能源保障、信贷投入和担保、利用国内外资金以及转移后的存量调整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摘要: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 也是经济发达地区。然而这两者并不是孤立的, 它们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本文以江苏省为例, 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入手, 分析了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促进高等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发展,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林荣日.教育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靳学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3]陈红玲.试论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8, (9) .

[4]刘松平.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5]胡建华等.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6]黄裕钊.广东省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江苏省高等教育 篇3

1.成功吸收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经验,发展职业教育园区

常州、无锡、盐城、连云港、苏州等市专门规划建设了职业教育园区,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主体,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原则,规划专门区域,充分利用公共资源,统筹或招引各类职业院校聚集共同发展。比较典型的有常州高职园区、盐城职教园区和连云港科教园区。常州高职园区由6所省属职业院校组成,面向全国26个省、市招生,实行学分跨校互认、学生跨校就读、教师跨校互教、多校共同培养学生的方式。目前有近6万名学生在园区学习,毕业生至少拥有学历文凭、职业资格证书和计算机、外语、汽车驾驶证书等5种,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100%,部分专业的学生已提前两年被预订。盐城市职教园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一期工程占地1.4平方公里,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盐城高等师范学校、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盐城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职业学校已经进驻,在校学生1.5万多人,全部建成后可吸纳8所职业高等院校、近10万名学生入驻,将成为全省重要的“蓝领”人才培养与输出基地。其他如连云港市、淮安市等都在各自的高教园区规划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留出了空间。

2.职业教育出现集团化发展倾向

江苏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作为现代职业教育制度试点的重要内容,江苏省率先在江阴市成立了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进入本世纪后,江苏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呈快速发展态势,2003年全省首家跨地区、以专业为纽带、中高职一体的职教集团——无锡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成立。专业性职教集团以行业为依托、以专业为纽带、以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支撑,形成职教集团,推动中高职合作、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此后,专业性职教集团取得快速发展,至今已成立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旅游、纺织服装、机电、建筑、化工、信息、艺术等13个省级专业职教集团。2005年和2006年,江苏省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又有新的发展,向更广范围进军,分别以无锡立信职业教育中心和张家港职业教育中心两所中等职业学校为龙头,成立了跨省域、跨行业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的职业教育集团。这类职教集团内引外联,突出加强东西部职业教育的合作、加强中外职业教育的合作,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先进经验,并与西部地区学校联合招生、共同培养,面向东部地区优秀企业就业。

3.东西部跨区合作成效显著

江苏省自2001年启动支援西部职业教育计划以来,所支援地区从陕西一省发展到目前的陕西、新疆、甘肃、内蒙古、安徽、宁夏、青海、广西、云南等9个中西部省份,内容也已从单一的对口援助转变为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2001年,江苏省选定了17所高等职业学校,对口支援陕西省11所职业学校,各项合作项目全部顺利完成,成效明显。其后,又推动苏南5市11所学校对口支援陕西,重点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和管理干部培训、联合招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和对口援助,以技术援助为主、物质援助为辅,并结合双方的实际需要开展一些项目合作。自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启动以来,跨区域合作办学进入新阶段,支援院校主体从以前的中职学校转变为高职院校,7家入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高职院校均把对口支援西部院校作为示范建设计划中“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面向陕西、新疆、甘肃等中西部省份的职业院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如为西部院校培训师资队伍、实施“分段式”合作办学等。

4.全力打造职教集聚区,推进省职教创新发展实验区建设

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进会,确定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七个县区为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根据省政府要求,被确定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的市或辖市(区),要于2015年率先完成省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

5.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战略初步形成

上海市教委、江苏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了《长三角区域教育联动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由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提出的“教育会商制度”思路——会商“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得到上海市教委主任和浙江省教育厅厅长的积极响应。签订了会商机制协议书,明确了今后每年3月份三地轮流举办“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研讨会”,作为一个开放性公共平台来整合形成区域性教育改革“集团”。此举有一个明确的用意:建设“长三角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完成的《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战略研究》,已描绘了一幅“诱人”的未来图景:长三角将成为国家高端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亚太地区的一流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引领中国走向创新型和学习型的社会。

二、江苏省职业教育发展区域合作的主要问题

尽管江苏省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亟待改进之处,主要表现在:

1.区域合作动力不足

从现实情况看,对于东部高职院校来说,开展东西部合作办学的动力主要体现在:品牌扩张动力,如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提高;内涵提升动力,如专业的发展和提高、人才的锻炼;经费充实动力,如资金等。在这三个方面的动力中,东部高职院校的品牌扩张动力最强,内涵提升方面的动力可能很弱。与本科院校对口支援与合作不同,院校联合申报科研课题或技术开发的案例较少。而来自东西部合作办学本身的经费充实动力主要体现在通过联合招生获取的少部分学费以及国家或省级示范建设计划中用于社会服务的政府财政拨款。但是这两部分经济收益不能弥补所付成本。东部高职院校获得的收益与其付出的成本不相称,很容易失去长期开展合作的热情和动力。

2.合作办学规模小

尽管参与的院校多、合作内容丰富,但合作的方式仍以对口支援为主,“2+1”模式的联合招生、共同培养一般以每年20~50名学生为限,没有形成规模。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模式尚处于初始摸索阶段,需要假以时日积累经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没有形成完善的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制度,加之经济大环境不景气,江苏省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种种困难,难以承受大规模的跨区域联合招生。目前东西部职业院校“2+1”模式联合招生、共同培养之所以规模较小,最主要的原因是这种合作方式的毕业生一般选择在东部就业,给东部院校带来很大的就业压力。而随着我国加速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与梯度转移,作为产业转移承接方的中西部地区,最需要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一批高水平技工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因此,东西部职业院校联合办学要从中西部经济产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出发,通过建立生源市场,采取“1+2”或“2+1”等形式,继续推进东西部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解决了毕业生的“出口”问题,跨区域合作办学才能取得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endprint

3.行业、企业参与度低

江苏省职业院校一般依托行业办专业、围绕岗位定课程,与行业、企业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行业、企业参与跨区域合作办学的情况还比较少,职业技术教育区域深度合作面临政府“政策缺失”,面临企业“观念倦怠”,校企深度合作则面临院校“能力缺陷”。因此,应通过政策供给,调动行业、企业参与跨区域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政府为主导、院校为主体、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合作运行机制。

4.职教集团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

各成员之间相对独立,集团内校企合作的利益互动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尚不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多元化合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职教集团内校企深度合作面临多重障碍。职教集团内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出于自身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合作动力。校企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了合作意向,在接受学生实习与就业、提供兼职教师和实训设备等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缺乏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集团内没有形成有效合作机制、合作各方价值取向不一致等内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职教集团内各成员单位的需求还没有真正实现吻合,集团的强大合力并没有得到体现。

5.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有效支撑教育联动发展的组织机构尚未建立;阻碍区域教育联动发展的体制限制尚未突破;实现区域教育联动发展的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尽管两省一市教育合作的蓝图已经绘出,但是真正实现实质性的有成效的合作还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要走的路还很长。

6.在合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矛盾

一是职业教育总体供给不足和供求结构性失衡;二是生存性短缺和发展性短缺的矛盾,东西部的困难不一样;三是行政壁垒分割与开放的劳动市场的矛盾;四是大区域合作与职业教育服务于当地经济的矛盾;五是跨省招生与地方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的投入和面向学生收费之间存在着矛盾;六是利益主体的合作动机和价值取向不尽一致;七是合作之后强势更强、弱势受损的矛盾。

三、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的机制

1.创新合作中的动力与制约机制

理顺政府管理体制,以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政令,统一配置资源,统一教学管理,统一监督与执行。建立一个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内容科学、运转高效、管理有序的职业教育合作管理体系,搭建多个合作平台,统筹各地职业教育跨区域的合作。政府教育部门在对待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中的矛盾时,要注意采取公正的立场和方式,避免成为本位利益的过度保护者。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的引导与激励机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政府应当把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纳入当地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与合作的基础。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各级政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体系,通过政策导向,在财政、税收、信贷、奖励政策、知识产权等方面引导和激励职业教育区域合作,有效调动各种资源为职业教育服务。建立职教人才合作流动机制,鼓励学校和教师参与合作。

2.建立引导东中西部职业教育合作的激励机制

以合作办学为切入点,建立职业教育的办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机制。建立跨区域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采取多方共担经费、财政补贴、收费限高、补助限低等措施鼓励合作;培育第三方机构,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合作;设立合作办学专项基金,用于对合作办学企业、学校的补偿以及学生助学、师资培训等。加速全国信息、人才、技术和资源的互动与合理配置,即以政府为主导,引导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职业教育的合作,构建起东部发达省份牵头、中部省份参与合作、西部省份积极配合、东中西部良性互动的整体合作框架。

3.创新合作运行机制

东西部跨区域职教合作要实现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特色互补,推进发展,必须创新合作运行机制。跨区域职业教育合作最后的落脚点在职业学校,但单一的跨区域职业学校校际合作很难解决两地职业教育问题。要建立跨区域、跨职能的合作团队,构建职教合作行为规则和行动框架,建立课程开发链、师资培训链、资源共享鞋、社会服务链等,在专业建设、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环节寻找市场空间。发挥跨区域合作在政策、信息、人才、时空等资源方面的优势,搭建高层论坛、学术研讨平台,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研发推广中心以及虚拟研究组织,放大优质资源的社会效应。通过发布合作区域内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社会服务等项目,形成跨区域新型组织关系和合作方式。尝试引进学校经营理念和民办机制,以入股、项目合作等途径,积极探索跨区域合作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经济利益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4.灵活适应的调节机制

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集中体现在不同行业、不同职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特色和教育过程的特点上,包括多种多样的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模式。不同模式反映了各要素之间的多样化和适应性。职业教育不能一刀切,只能因地制宜。如建筑企业冬天不能施工,实习应安排在暑假前后;而铁路因春运需要,实习应安排在寒假期间;农业、林业要依据作物生长周期,安排实习;旅游实习则要考虑安排在旺季;而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更应因校因企因地制宜。因此,尊重、鼓励灵活适应的调节机制,一定要成为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的基本运行机制之一。

5.合作中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中一个学校至少要与20个以上的企业合作,一个企业也不仅仅和几所学校合作,点对点的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成本高、效益低,学校与企业两个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契约合作,应有第三方进行监督、协调与服务,才能保障合作顺利进行。上万所职业院校与几百万家企业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会涉及每年近千万的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规模如此宏大的社会实践需要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唯有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机构与服务体系才能实现优质服务。澳大利亚全国建了300家免费新学徒培训中心,为学生、企业和培训机构服务。我们是否也可以建3000家培训中心为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中的企业、学校和学生服务?

6.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的长效机制

成立由学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社会有关团体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组织机构,专职负责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的运行;要制定合作章程,明确各方在合作机构中的权利与义务,合作运行中的作为与不作为,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完善职业教育区域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障合作的长远发展。政府应尽快对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补充、完善,制定出与法律法规配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法律执行和法制监督工作力度,从而为区域合作教育模式的运行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环境。明确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的责任,政府要加强统筹,为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牵线搭桥,将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纳入学校评估和企业评价的指标,表彰鼓励先进。地方政府在各权益方利益均等的条件下,出台落实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政策的具体措施,使职业技术教育区域合作制度化。

江苏省高等教育 篇4

1、两张专科毕业证书原件,其中后获得的专科毕业证书须为南京大学颁发,此两个专科学历文凭的电子注册号码必须能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http://.cn)上查询到,请自行查询并提交打印件;

2、两张成绩单复印件(须加盖学校公章);

3、4张2寸照片(同底版的蓝底白衣证件照);

4、《江苏省高等教育双专科毕业证明书申请表》1式3份(见附件)。

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江苏省高等教育双专科毕业证明书申请表

江苏省高等教育 篇5

第一章 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具有:历史性、比较性、延展性;

1965年 保罗.朗格朗在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 20世纪60年代 全球第一所大学在英国出现;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教育; 学习高等教育的意义(简答):引导观念更新;服务政策咨询;推动实践发展 第二章

2-1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史 西方古代高等教育

西方古国的一些博物馆、图书馆也从事高等教育;

雅典出现的专业性质、教育内容较为高深的两类学校:哲学学校、修辞学校。中国古代高等教育

带有高等教育性质的教育活动早在西周时期开始弘扬 1.西周大学:官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私学 稷(ji)下学宫 具有高等教育意义

宋代四大书院 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宋代四大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3.太学 是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制度确立的标志 欧洲中世纪大学特点: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宗教性 中世纪大学四大学科:文、法、医、神 德国大学改革

洪堡的大学教育思想(简答题)

两大基本原则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2、学术自由 学者-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师生-教学自由;大学-独立自治。

柏林大学 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活动职能之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的大学 美国

莫利尔法案、赠地学院的意义(简答题)-培养应用型人才 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了莫利尔法案,通过立法,设立农工学院,建立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体制;

意义:扩大了高等教育规模,满足了工农业发展和人工激增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拓展了高等学校的职能,显示了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1904年威斯康辛大学范海斯提出威斯康辛计划

提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包括:(1)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能工作的公民(2)进行科学研究,发展科学与文化(3)把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直接为全州社会与经济服务。第三项职能-社会服务

2-2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

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是中国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的学校,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洋务学堂。清末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癸卯学制,将高等教育由低到高分为三级,高等又分为即高等学堂,大学堂和通儒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研究生教育机构)。民国时期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改革:整顿学风,更新师资;倡导学术自由,推动学术研究;推动“学”与“术”分离,改革教学;实行教授治校。中国当代高峰教育

(1)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1993《教师法》(3)1995年《教育法》(4)1996年《职业教育法》(5)1998年《高等教育法》 2003年 19%入学率 大众化阶段 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马丁特罗 1973年提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毛入学率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属于大众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第三章

3-1高等教育理念的构成要素 高等教育理念与实践关系(简答题)

理念源于实践;理念引领实践;理念超越实践; 3-2高等教育理念的主要流派 第四章

4-1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学历是指受教育者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历。(√)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博士后是经历 4-2高等学校办学制度 4-3高等学校管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引领下的校长负责制 4-4高等学校评价制度 第五章

5-1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高等教育对个体发展促进功能(简答题)

(一)可以促进个体生活能力的发展

(二)可以促进个体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促进个体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角色的社会化;培养个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

(三)可以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发展:促进个体的主体性发展;促进个体的差异化发展;促进个体的自由发展;发展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个体独特价值的实现。

5-2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政治功能(简答题)

1.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公民和政治人才为政治服务 2.高等教育通过形成舆论对政治产生影响 3.高等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4.促进社会政治延续:即促进社会政治目标的实现,维持和发展社会政治关系,(培养高级政治人才;灌输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和观念;促进个体政治社会化)

5.推进社会政治生活 即通过提高管理阶层的文化水平而使管理趋于现代化,通过提高民众的政治素养而增强国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与参与水平进而推进社会政治改革

6.是实现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工具 即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接受并且内化社会所期望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规范

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高等教育与经济关系(简答题)

一、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1.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 2.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 3.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实际的生产力转化 4.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二、高等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 1.经济增长为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2.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文化功能(简答题)

1.文化保存、继承功能:是一切教育的最基本功能,具有高层次、专业性和系统化特点 2.文化传播和交流功能

3.文化创新功能:重要机制之一是不同质的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乃至碰撞和冲突。4.文化选择功能:对某种文化的自动接纳和排斥,具有自主性、时代性和丰富性 塑造大学亚文化:对个体作用:育人、导向;对群体作用:凝聚、整合 5-3高等学校的职能 高等学校的职能的历史演变

11世纪到18世纪,以培养人才为主要职能

19世纪初到19世纪末,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主要职能 从19世纪末至今,以培养人才、发展科学、社会服务为主要职能 当代高等学校的职能的构成(简答题)

1.培养人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基本职能,内涵:高等学校培养的是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人才具有多类别与多层次性

2.发展科学:作为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是社会、科学技术和高等学校发展个体影响的结果 3.社会服务: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等推广应用于社会

发展趋势:第四种职能:促进国际交流

4.高等学校职能的相互关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第六章

6-1高等学校课程理论 6-2高等学校课程规划

高等学校课程结构(简答或选择)

横向结构:主要是指各类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在的逻辑关系,必修课程又分为校定必修课程和系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又分为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

纵向结构:反映普通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在内的逻辑关系。它是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专业发展规律、专业教育规律角度,对高等学校课程进行的功能和层次划分。

6-3高等学校课程编制 6-4高等学校课程管理 第七章

教学的基本任务(简答)1.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2.传播知识与发展智力 3.形成技能与培养能力 4.培养与发展个性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简答)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7-1高等学校教学原则(重点)

高等教学原则及其应用(简答,答题要点定义与怎么做,基本要求)教学原则概念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目的,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学实践经验的理论性概括,是教学基本原则落实到实践中的媒介,是保证教育实践遵循教育规律的重要环节。教学原则的来源

教学原则是历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成功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来源于对教学规律的认识,是某种教学思想或理论的产物。教学原则的具体内容

第一,讲述思路为主的原则:是指教师在讲述过程中,既要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让学生获得再发现知识的能力和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学习能力。基本要求: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教师要开出阅读书目,让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教师要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

第二,增强学生参与原则:是指在大学里,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减少上课时数,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述,增加学生研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比重,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增加学生的话语机会。基本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做好教学安排;有效利用各种资源。

第三,强化问题意识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拓展知识,发现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基本要求:指导学生学会选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第四,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自觉性、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主动自觉地发展自觉性、创造性和独立性。基本要求: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要善于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发挥学生动机、兴趣、意志、态度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

第五,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专业目的性,所培养的学生要有比较广博宽厚的知识,要有融会贯通的能力。是高等教育专业性的内在要求,反映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基本要求: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与智能结构;要用系统化、整体化的观点对待每一门课程和每一种教学活动;在专业教育的前提下,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第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是指将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同时教学必须进行同行间的交流学习,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促使教学成为科研的一种形式。特有的原则。基本要求: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7-2高等学校教学方法

概念: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双方在共同的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判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判断)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依据是什么(简答)

(1)要依据教学的具体目的和任务,不同的教学目的和任务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应采用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2)要依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科和同一学科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所选教学方法通常要与之相适应。(3)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教学方法选择的影响,主要源于不同年龄和知识基础的学生在认识能力上存在客观的差异。除上述这些因素下,课堂教学环节、教师的业务素质及个性特点、学校的教学设等都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学方法(判断、选择)

分类:a、运用语言传递为主教学内容的方法,如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等;

b、通过直观感知为主传递教学内容的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等;

c、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独立活动获取知识技能的方法,如练习法、自觉指导法等。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a、做好教学设计;b、内容的逻辑性 d、语言的感染性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7-3高等学校教学环节和组织形式 备课几个阶段:

第一步,研究和熟悉教学大纲;第二步,钻研教材各章节内容,熟练驾驭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要求、重点和难点;第三步,研究教学方法;第四步,编写教案 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 上课为核心环节 教学的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指将学生按年级、学业程度等因素编成固有人数的班级,教师面对班级里的全体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根据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最早使用的是京师同文馆,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班级教学优缺点(简答题)

优点表现为:a、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的效率。b、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缺点表现为:对班级进行的是统一的教学,不能充分地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人爱好与特长充分体现因材施教。高等学校组织形式的变革(简答或选择)

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教学活动的短学程化;教学活动场所多样化。高等教学评价功能(即评价结果的应用,简答)

诊断与反馈功能;导向与调节功能;激励与促进功能;教育功能 第八章

8-1学科的基本理论 8-2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 8-3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

教学与科研关系:直到19世纪初,洪堡将科学引入大学之后,科学研究才逐渐开展起来。(判断、选择)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来促进学科建设(简答)

科研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科研可以改善学科建设的基础条件;科研是发展新兴学科的有效途径;科研可以保证学科的学术声誉。第九章

9-1高等学校的教师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高等学校的教师特点(简答)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a.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脑力劳动的复杂性所决定的。b.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c.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还体现在劳动过程的复杂性上。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的

a.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对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b.其次,高等学校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也是创造性的劳动。c.再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机制上。(3)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a.高等学校教师主要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b.高等学校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学术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4)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a.人才培养的周期长、见效慢。b.高等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会随着学生学业结束而消失,而会在学生长期的实践中更趋于完善和成熟。(5)个体与群体的统一性 a.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每一位教师都要以自己的知识、才能、品德、智慧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b.同时,任何一个学术的身心发展,不仅是许多教师共同影响的结果,也是学校、家庭、社会和学生本人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9-2高等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 9-3高等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途径 高等教育的专业素养(简答或论述)

专业素养是一个多种要素综合的统一体,基本要素:专业知识;专业精神;专业信仰;专业人格;专业智慧

9-4高等学校的教师管理 第十章

10-1高等学校的组织特性和权力类型 10-2高等学校的管理过程和高等学校治理

高等教师的职业特性:教育性、知识性、专业性、超越性(选择、判断)第十一章

11-1高等教育研究的类型和方法 高等教育研究的意义(简答题)

1.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高等教育思想和观念 2.加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3.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提高教学水平

江苏省高等教育 篇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在()

A.50人以下B.1人以上,50人以下C.2人以上,50人以下D.5人以上,50人以下

2.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中,有权修改公司章程的是()A.监事会B.经理C.董事会D.股东会

3.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

A.承担连带责任B.只承担一部分责任C.不承担任何责任D.只承担过错责任

4.合同订立的法定程序是()A.谈判 B.要约和承诺 C.公证 D.鉴证

5.下列行为中属于要约的是()

A.王某向李某发函,欲出售钢材给李某,函件中注明了欲售钢材的数量、质量、交货期限等合同的主要条款

B.王某向李某寄送欲出售钢材的价目表C.王某向李某寄送拍卖公告D.王某向李某寄送招股说明书

6.保证是合同担保的一种方式,我国合同法规定,能作为保证人的是()

A.合同权利人B.合同义务人C.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D.人民法院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实用新型的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8.注册商标的续展申请,如因故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可以给予的宽展期是()

A.6个月B.3个月C.12个月D.18个月

9.转让注册商标的,应当向商标局提出申请的主体是()

A.转让人B.受让人C.转让人和受让人D.转让人或受让人

10.不属于专利法上所称的发明创造的是()A.发明 B.实用新型 C.外观设计 D.科学发现

11.下列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是()

A.第三人明知或应知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仍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业秘密的行为

B.经营者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用于清偿债务的行为

C.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行为D.串通勾结招投标的行为

12.对于开庭审理的案件,仲裁庭确定开庭日期后,仲裁委员会秘书局应当在开庭前多长时间将开庭日期通知

双方当人?()A.10天B.15天C.20天D.30天

13.按照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几个等级,各定一个税率递增征税,数额越大税率越高的征税方法,称为()

A.累进税率 B.累退税率 C.累加税率 D.累减税率

14.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某一用人单位初次从事某一工作时,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能超过()

A.2个月B.3个月C.6个月D.12个月

15.南海贸易公司根据与东风机械厂之间购销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向甲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解决机械质量

纠纷,甲仲裁委员会对该争议作出裁决后,()A.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B.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上诉

C.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重新申请仲裁D.该仲裁裁决立即产生法律效力

16.下列选项中关于仲裁委员会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独立于行政机关B.仲裁委员会相互之间有隶属关系C.隶属于人民法院D.隶属于司法厅

17.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人民币汇率的行为,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在行使()

A.经济职权 B.财产所有权 C.经营管理权 D.法人财产权

18.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前提是,劳动者必须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A.5年 B.6年 C.10年 D.15年

19.根据劳动法中关于产假的规定,生育女工应享受的产假时间为()A.90天B.105天 C.120天 D.150天

20.下列机构中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是()

A.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杭州分公司B.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C.福建兴业银行 D.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分行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l0分)

2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包括三种,即首次会议、定期会议和。

22.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规定。

23.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的合同,收件人的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24.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条款,并愿意与要约人缔结合同的。

25.发明取得专利权的,其权利保护期限为年。

26.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专用权、转让权、许可权和权。

27.搭售行为是指在销售商品时,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其他附加不合理条件的行为。

28.经营者采用财物或其他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购买商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29.证券承销业务采取代销或的方式。

30.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合伙企业

32.留置

33.外观设计

34.低价倾销行为

35.保险经纪人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可变更、可撤销合同的种类。

37.哪些行为属于不当奖售行为?

38.简述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

39.简述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40.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的条件有哪些?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专利权的取得程序。

42.试述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及其权限。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43.案例:某市春风公司因资金不足,与中国工商银行某市支行签订贷款合同一份,贷款金额为100万元,贷款期限为l年。菜市万达机械厂在该借款合同上作为借款方春风公司的保证人并加盖公章,但未明确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责任保证。还款期限届满时,春风公司仅归还贷款80万元,尚欠20万元贷款及5万元利息未还。后春风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无力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为索要贷款,工商银行某市支行诉至法院,要求判令万达机械厂偿还尚欠贷款和利息。问:

江苏省高等教育 篇7

(一)

靖江中等专业学校是全国首批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始创于1958年, 至今已有56年的悠久历史, 是一所理念先进、文化底蕴深厚的现代化学校。学校2009年获评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2012年入选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多年来, 学校励精图治, 奋发有为, 不断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实现了学校的长期稳定科学发展。尤其是学校注重以创新教育为抓手, 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 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成为了苏中及周边地区的一面旗帜和标杆学校。

在美丽的扬子江畔, 坐落着一座享有“苏中小江南”美誉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靖江, 她襟江近海, 思维创新, 经济发达, 已逐步形成以“船舶电机、冶金电力、汽车配件、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家电空调、”等六大工业门类的产业格局。这里, 有中国著名的高速精密电机研发公司, 有国内产量大的微电机生产基地, 占有格力电器、光芒集团、海尔电器、小天鹅等知名电器企业一半以上电机供应份额。2014年中国百强县市排名第26位。

经济的发展, 人才是关键。长期以来,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坚持创新教育“双轮”驱动发展战略, 一手抓教育创新, 一手技术创新, 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科研实践成果, 成为周边地区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为靖江经济持续优质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校2013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014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这在苏中和苏北是绝无仅有的。

(二)

实施“教育创新”是这所学校的显著特点。多年来, 学校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抓手, 以“创新办学模式、创新专业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题体系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评价”为主线来驱动教育创新, 一批全国职业名师和创新型精品课程脱颖而出。学校徐刚副校长获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 商联红老师一直担任全国电工电子技能大赛裁判, 朱照红老师获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朱照红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等。由朱照红等老师主编的创新教程———《职业院校创新发明与实践》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国发行使用。近五年间, 学校先后有7位老师主编或参编了多个门类的全国规划教材和统编教材达11部, 有力地推进了中职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学校在“技术创新”上, 以学生职业化发展为抓手, 以“两对接、三步走、四推动、五平台”为主线驱动技术创新, 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两对接”是指对接专业抓课改、对接企业抓技改。对接专业抓课改:用创新教育推动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开发创新型精品特色教材;对接企业抓技改:将创新教育纳入“专业见习、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各阶段, 深度推进校企技术合作。“两对接”要求职校生进企业“做中学技能、做中想方法、做中有创新”和“带着想法回学校, 带着专利进企业”。

“三步走”是指将创新教育作为必修课程, 融入各专业教学计划, 分步推动“创新文化教育、创新技法教育和专利转化及科技创业教育”。“三步走”为构建创新型社会培养输送了数万名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创新型技能人才。

“四推动”是指“三金工程” (金蓝领、金点子、金铺子) 、“三创实验班”、“三级课题研究”和“三级创新大赛”, 推动学校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五平台”是指利用“技术创新办公室”、“创新教育名师工作室”、“发明协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心”和“创新与创业网”等五个创新教育工作平台, 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创新活动的组织和教学实践活动, 营造浓郁的创新教育实践氛围。

(三)

“水色本正白, 积深自成绿”。近五年来, 正因为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双轮驱动创新教育战略的实施, 使这所学校在这片热土中绽放出了一片桃红柳绿、春色满园。由学校朱照红、叶琳等老师指导的创造发明作品先后获国际国内各类创新发明大赛金牌31个、完成技改项目和专利成果15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4个。朱照红老师还应邀为江苏、浙江、湖南、山东等地职业院校开展了科技创新专题讲座30余场, 受众人群超过10万人, 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在省内, 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仪征汽车工程学校、南京机电高职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无锡机电分院、泰州机电高职校、涟水职业教育中心、泰兴中等专业学校等20多所职业院校到校交流座谈。

对靖江中等专业学校的创新教育, 江苏省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评价说, 靖江中专的创新教育, 创造性地探索了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构建了专业技能教育与技术创新教育两位一体, 基础文化学习、专业技能学习、实训实习三领域同步推进的教学改革框架;成果深化了校企合作的内涵, 从人才培养进一步扩大到产学研结合, 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技术进步的双促进。多年来, 该校的创新教育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创新实践, 开发创新教育体系, 促进学生就业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并对深化中国职业教学改革具有示范作用。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创新教育优秀组织奖”、“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省青少年发明家摇篮奖”、“省专利申请先进单位”等称号。

江苏省高等教育 篇8

关键词: 大数据 专转本 高等数学

自从2001年开始,江苏省开始实施专转本统一考试,民间称之为“第二次高考”,很多高职学生通过统一考试,考上了本科。这几年,招生院校中增加了一些公办二本院校,报考学生热情高涨,招生院校精挑细选,竞争日趋激烈。理工类考生在考试时,高等数学是必考的三门课程之一,总分150分。另外,英语总分150分,计算机基础总分100分。高等数学这门课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计算量大,题目灵活,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而且高数在总分中所占比重较大,区分度也高,很多学生比较畏惧。笔者长期从事专转本辅导班的授课,结合多年授课经验,统计分析了十五年考试真题的大数据。现将辅导策略总结如下。

1.吃透大纲,明确方向

教师要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转本高等数学考试大纲》。大纲是备考的一盏明灯,为备考指明了方向。教师紧扣大纲,准确把握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授课过程中,避免偏题怪题,切实把握好授课的广度和深度。

2.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教师要充分了解辅导班学生情况,了解学生所学专业、数学基础、准备报考院校和专业等情况。以南京工业职业学院学生为例,经济管理学院和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学生一般只学了一元微积分知识,机械工程学院和能源与动力学院学生基本学习了专转本考试要求的内容。从录取方式上看,有些是职业高中对口单招来的,有些是高考提前自主招生来的,有些是通过高考统招录取的,高考统招录取的学生中,根据高考分数,有的录取到国际教育学院,有些录取到海外本科直通车班,这几类学生基础较差,只有高考统招普通班学生基础要好些。掌握了这些情况后,考虑到学生差异,教师要灵活制订授课计划,适当调整授课内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考试取得优异成绩。

3.钻研真题,有的放矢

到目前为止,专转本考试共举行了十五次,教师要认真钻研十五年的考试真题,了解考试题型,搞清知识点的分布与分值,准确把握考试重难点,统计学生的主要丢分题目,预测出题方向,这样备考工作就会做到有的放矢,成竹在胸。尽管高数试题题量较大,试题灵活,但是仍然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考查重点。考查内容主要是极限、微分学、积分学三大块。其中一元函数的极限、微分学、积分学占总分的70%左右。题型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总共24道题。选择题6题共24分,总分占比16%,填空题6题共24分,总分占比16%,计算题8题共64分,总分占比43%,综合题2题20分,总分占比13%,证明题2题共18分,总分占比12%。根据十五年的大数据统计,以主观题中的8道计算题为例,第13题一般是极限题,第14题一般是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第15题一般是不定积分题,第16题一般是定积分题,第17题一般是平面方程或者直线方程题,第18题一般是关于二元抽象函数的二阶偏导,第19题一般是二重积分题,第20题一般关于是二阶微分方程的求解 。明显看出,计算题考点已经固化,大概高等数学每一章考一道计算题,无非有时候顺序变动一下。同样,通过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综合题和证明题的考点也是如此,像定积分的几何应用,不等式的证明,分段函数的求导也几乎是每年必考的内容。牢牢掌握了主观题的考点后,就等于抓住了复习的重点。但是“抓大”的同时也要“抓小”,这样才能将知识点一网打尽,考出高分。通过对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客观题常见考点出现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两类重要极限和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是每年必考的题目,间断点的类型判断也是常考考点,这些内容在授课中必须讲解透彻,人人熟练掌握,确保万无一失。由于篇幅所限,其他必考常考考点不再一一列出。教师透彻钻研历年考试真题,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才能对考试重难点了如指掌,对必考常考考点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甚至可以对来年考题进行预测,授课做到有的放矢,直奔重难点。复习充分,学生考试获得高分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

4.方法灵活,事半功倍

整个高等数学内容丰富,知识点多,有些内容部分同学根本没有学过,有些同学数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有些同学数学基础相对较差。生源的多样性要求作为辅导班授课教师必须采用灵活高效的授课方法。笔者一般采用主线教学法、类比教学法、模型教学法、一题多变法。高等数学以函数为研究对象,极限是主要研究方法。它的主线是函数→极限→连续→微分学及其应用→积分学及其应用→无穷级数→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沿着课程主线,内容从前往后,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层层展开。主线教学法教会学生“解剖”数学,清晰把握知识脉络,构建横向、纵向、网状的知识网络,对整个内容立体框架了然于胸。类比教学法将具有相似结构和特点的知识点进行表格罗列,这样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掌握概念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搞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记忆深刻,不易混淆[1]。如向量的点乘与叉乘类比,定积分与二重积分类比,平面与直线类比等。平面与直线的类比如表2所示。

利用模型教学法,学习导数想到曲线斜率,学习定积分想到曲面面积,学习二重积分想到柱体体积,这样抽象的内容就变得形象生动,不再枯燥无味。针对具体题目,采用“一题多变法”,将题目进行类比、延伸、拓展,可以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能力。采用上述方法,灵活组织教学,可以有效增强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知识串讲,专题研究

第一阶段分章节从前往后讲解完后,进入第二阶段:知识串讲和专题研究。极限是高等数学的研究方法,是贯穿高等数学的一条看不见的线索,高等数学中的主要内容,如函数的连续性、导数、定积分、二重积分、广义积分的收敛性、无穷级数的收敛性和收敛半径的计算等等,都与极限密切相关[2]。可以借助极限,将这些内容串讲。专题研究中,可以介绍各种求极限的方法,裂项法的应用,变上限积分函数的综述,如何构造辅助函数等。这两种方法将分散的内容集中起来,将知识点前后联系,融会贯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6.现场模拟,查漏补缺

第三阶段以现场模拟为主,通过模拟专转本考试,发现各种问题。有些是计算能力要增强,有些是公式不熟悉,有些是粗心大意,有些是存在知识盲点,有些是综合分析应用能力较弱,有些是证明题无从下手。通过模拟,每个学生查漏补缺,及时发现问题,力争在考试之前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7.课内讲授,课外答疑

除了课内高效认真地组织授课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答疑,最好是当面答疑。还应该编写《专转本高等数学复习指导》,利用飞信、QQ、微信、公共邮箱等及时解决同学们存在的问题。条件允许,还可以录制一些小视频,采用微课的形式给学生进行业余辅导。

专转本辅导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对于学生能否实现本科梦至关重要,需要师生良好互动,共同努力。除了学习以外,教师还要积极帮助学生,科学引导他们,热情鼓励他们。同学们要紧跟教师节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多做练习,善于归纳总结,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彭红军,梁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全程类比教学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2,2.

[2]高崚嶒.高职院校高等数学中极限教学的策略[J].高等函授学报,2011,6:52-54.

上一篇:中小学校无烟校总结下一篇:财富营销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