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精选8篇)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2010年我市将迎来第四届世界太阳能大会,也是我院探索技术本科之路,深化内涵建设,继续规范管理非常重要的一年,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保持学生思想稳定,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10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是: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以我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为依据,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努力加强教育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基本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的提高,为他们立志成才、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将来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打下良好的思想和专业基础。

二、教育内容

(一)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1、定期学习有关规定。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教育部和学院有关大学生行为规范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并进行讨论;

2、进行文明礼貌教育。针对学生在日常行为方面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加强日常行为修养,树立良好行为风尚,做文明大学生”的教育;

3、进行遵纪守法教育。针对学生中发生的违纪违法问题,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讲清为什么要遵纪守法;怎样做到遵纪守法;

4、进行“八荣八耻”教育。

5、对学生进行《学生手册》中有关内容的考试。

通过学习和教育,使学生基本了解国家、教育部和学院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主要有哪些规定和要求,使学生加强法纪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形式:

1、以班级为单位集中组织学习、教育和讨论。

2、利用宣传栏、广播、板报等阵地配合学习教育。

3、大力宣扬先进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形成良好的氛围。

(二)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学风教育活动

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现实表现,定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确立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学习,争取优良的学习成绩。

(三)安全教育活动

1、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上级和学院关于加强安全工作的法规和制度;

2、重点放在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防欺骗、防疾病传播和安全用电等方面教育上;

3、加强重大节假(“

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元旦和寒、暑假放假)的安全教育工作。

通过学习和教育,警钟常鸣,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做好安全工作。

(四)形势与政策教育活动

1、国内形势教育。及时组织学生传达学习党和国家召开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

2、了解国际形势和国家周边局势;

3、解答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

4、爱国主义和光荣传统教育;

通过学习宣传,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国际形势,正确认识、理解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议,正确看待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

教育形式:

1、以院、系统一集中教育为主;

2、请党政军领导和社会知名人士、专家作形势与政策报告;

3、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充分发挥大学生活动中心、校报、广播、网络等舆论阵地的作用,广泛宣传学习;每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5、积极开展讨论、座谈、演讲和辩论活动。

(五)诚信教育活动

1、律己守信教育。教育学生从日常行为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2、真诚待人教育。包括:正确的看待他人、宽容的理解他人、真诚的善待他人、在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等。从而提高个人的亲和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乐于助人教育。乐于助人是诚实品质的体现。包括: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的需要。通过教育,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和真诚的情感体验。

教育形式:

1、以班级集中教育为主,并组织讨论;

2、通过召开座谈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加强引导和教育;

3、利用宣传栏、校报、广播、网络等工具广泛宣传,巩固教育成果。

(六)国防教育活动和新生入学教育活动

组织新生进行以军训为主要内容的国防教育、具体按学院每年制定的国防教育实施意见进行。

具体按学院每年制定的新生入学教育计划组织实施。

(七)学年总结教育活动

1、学生完成个人书面总结。

2、班级(小组)进行交流和民主评议。

3、班级(小组)进行德、智、体综合测评。

(八)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认真组织进行心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档案;

2、认真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工作,并作好记录存档工作;

3、认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宣传;

4、进一步规范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组成的“英才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工作机制。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有效解决学生现存的或可能要发生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九)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活动

1、做好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他们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脚踏实地,锻炼成才;

2、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以服从国家需要、为国服务为主题的毕业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在思想上、心理上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3、加强对毕业生的法纪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生活制度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离别活动,引导他们争做文明毕业生,文明离校;

4、以“情系母校”为主题,开展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文明离校活动及欢送毕业生活动,引导毕业生热爱祖国、热爱母校、热爱事业、热爱人生,激励他们满腔热情的投入新生活。

教育形式:

1、专题教育。结合就业指导、行为规范、情系母校、文明离校等具体内容有计划地进行专题教育;

2、组织讨论。围绕“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当代大学生应怎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实现自己的抱负”、“我们为母校留下点什么”、“做文明毕业生、做文明人”等问题引导毕业生展开讨论;

3、个别教育与指导;

4、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三、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辅导员、班主任要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列于重要的议事日程,摆到应有的位置,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落实,抓出成效。

2、落实教育计划。要根据本计划制定本学院和所带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并认真抓好计划的落实,做到教育内容、时间和人员“三落实”。对学生的集中教育每月不少于一次,每次教育一般情况下应在当月25日前完成。

3、认真备课授课。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前要认真准备教育提纲,并写在《辅导员工作手册》相关栏目中,或保留讲稿并存档;以班为单位集中进行的教育,各班辅导员应在《辅导员工作手册》中记录清楚。

4、注重教育效果。教育中要注意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每次教育结束后,要写出书面总结并存档。

5、加强检查考核。

四、学生党支部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抓党建

1、加强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邀请三至五名优秀毕业生回校作报告,与在校生交流学习、能力、素质、就业等体会,引导学生深入开展“我为谁学习”、“怎样学习”的讨论活动,形成良好的自学氛围。

加强晚自习、上课出勤检查力度。开展一次学生学风状况的调研。

2、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活动

以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胡锦涛《讲话》精神为契机,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活动。见方案。

3、认真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和党员发展工作。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2

教育的重要目的是完善人的素质, 提升人的品质, 因此理解教育的本质前提性的问题是正确理解人的本质特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 奠定了认识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找到了人的活动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 也就是一种改造自然与改造自身的过程, 是对既有存在物的一种扬弃。在这一扬弃过程中, 就可以把人的需求, 价值融进人的活动中, 使人因而具有创造性, 并从其中凸现出教育的价值。

(一)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

当代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制定的, 它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总体方向。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并不仅仅是让人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 而是让人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 是要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 要结合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实践能力。

(二) 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通过教育, 关键是要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 独立人格只有在他的思想观念之中形成了, 才能融入其所在的社会生活之中。马克思认为在人的实践活动中, 世界发生了分化, 物质世界被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并转化为不同的主观世界。因此, 人类实践方式的不同, 自然就形成了不一样的人格品质。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独立的人格, 从而实现自己的最终价值。

(三) 赋予受教育者终极关怀

教育不可能传授永恒不变的真理, 但教育的意义却在赋予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一种人文关怀, 教育要寻求的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 不仅仅是去关心追寻真理,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开启人生的一种境界。教育的这一价值特性, 所揭示的是教育要关注生命, 关注现实的社会, 目的是使教育活动能够超越世俗功利, 让受教育者深刻体会到一种关怀。

(四) 教育是人的教育, 而不仅是人的角色的教育

要学会做人, 并不是学会扮演某种社会化的角色, 而是培养人与世界交往中自觉反思的品质。教育活动的最根本要求, 是使人具有对周围世界不断思考的意识, 在思考中能够选择对其最有效的行动方案,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就把握了做人的本质。另一方面, 马克思所提倡的教育是要满足人的需要, 就是要满足于现实的人的生命活动的需要。人的生命活动是多层次, 多方面的综合体, 因此, 我们必须致力于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活动, 推动教育多层次的发展。

二、当代基础教育的问题与根源

当前, 全球正逐步跨入信息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 在科学技能迅猛发展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式下, 基础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国家要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综合国力, 必须要提高国民素质, 而国民素质的高低则取决于教育。由此, 各国纷纷进行基础教育改革, 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加强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经验, 社会发展的联系, 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 社会需要为核心进行课程整合, 有效的发展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但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我们的基础教育却始终强调书本知识的课程, 崇尚认知活动的教学, 注重灌输的道德说教。由此不难发现我国基础教育的现实和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要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基础教育面临着巨大问题。

(一) 儿童主体性地位的丧失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 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首先要关注的是人的存在及价值。然而,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 儿童应有的主体地位却在逐渐消失。儿童作为人, 却成为某些外在力量任意加工的原料, 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没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一方面在基础教育中所制定的目标过于完美和理想, 而不能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和个体化。另一方面, 儿童的独立人格没能得到重视, 其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没能得到满足。长期以来, 教育中的评价成为选拔的工具, 评价应具有的价值却消失了。学生实际的发展过程被忽视, 最终导致了教育严重偏离学生所生活的世界。他们必须是不加批判地接受基础教育中所制定的这个标准, 他们才是合格的。因此, 在教育中他们过着片面的生活, 体验不到独立人格的乐趣。

(二) 儿童生活世界的缺失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改造世界的活动, 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而生活就是一种最具有普通意义的实践。而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却失去了教育的基础和根基, 即儿童的生活世界。教育中的儿童是生活中的儿童, 对生活中的儿童的教育, 只有回到他所处的“生活世界”中去才能对其生存和发展有价值和意义。然而基础教育却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 儿童被淹没在书本世界, 教育丧失了生活的意义。基础教育变成了机械训练活动, 既缺乏科学精神, 又缺乏人文精神, 难以完成儿童人格的自我建构。

三、对当代基础教育的反思及对策

马克思认为教育活动不仅仅是培养人掌握认识世界的知识, 而是在批判反思过程中掌握改造世界的智慧。在当前社会背景下, 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从这个意义出发, 我们对当代基础教育有如下新的构想。

(一) 把培养儿童的主体性品质作为教育的重点

教育者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受教育者把自己的日常经验带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中, 也就是说, 开展教育活动要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 同样的教育内容, 对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来说, 从中获得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因此, 我们可以把生活教育看作是一种促进学生主体性充分发展的有效探索, 使学生体验到主动发展的快乐, 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构建理想的生活方式。时代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 及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所以基础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这就要求对儿童实施全人教育, 即在教育中满足儿童的情感生活, 道德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需要, 加强儿童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通过认知, 体验, 交往和实践等完整的生活过程, 把儿童培养成学习活动的主体和社会活动的主体。

(二) 构建儿童自己的生活世界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实现教育的生活意义。也就是教育只有在学生生长于其中的世界中来施加影响, 才能触及其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建构。否则, 脱离生活世界的教育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儿童在生活世界中成长, 因而基础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 必须要关注儿童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基础教育不仅要联系生活现实, 而且要联系生活中的儿童。回归生活世界意味着引导儿童自我构建人生价值和生命历程, 也就是通过教育来完善儿童的生活, 使儿童在体验生活和领悟生活的基础上, 达到人格的自我建构。

摘要:马克思的教育思想产生于近代工业社会, 但思想的实质已经超越了近代的教育思想, 他把现实的人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认为教育应着眼于人的生存活动的需要, 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关注基础教育, 赋予基础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 是时代对人的发展和中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马克思教育思想,基础教育,问题,反思

参考文献

[1]黄楠森.人学原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

[2]陈玉琨.教育要实现人格完善与智慧提升的统一[J].上海教育, 2007, (5)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 马克思教育观 毛泽东素质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8-0061-03

一、马克思教育观的历史渊源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

19世纪是全世界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段时期,各个学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社会学这一领域,马克思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星星。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他与恩格斯一起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在指导无产阶级的教育斗争中取得了光辉的成果。而马克思教育观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革命中逐步形成,又在无产阶级革命中不断完善与发展。学术界普遍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前,这一阶段也被视作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第二阶段是《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到巴黎公社(1871)的起义失败,这段时期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则是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马克思的逝世(1883年),以及后面恩格斯对马克思著作的整理和传播。年仅17岁的马克思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以及我们自身的完美。他是这样说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综合马克思的一生,无论是在他的理论研究过程中,还是在实践的工作中,他都将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作为行动的标尺,这也是他思考做事的思维原点。马克思教育观同其他的理论一样,不但具有客观物质基础,也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

(二)人在现实中的发展需求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劳动创造了价值,让人不断获得进步,同时也使人身体的各个器官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大自然和劳动本应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但是随着科技、工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劳动的性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为生产者所役使,而是变成了生产者的主人。随着土地的划分和手工业的发展,无论是手工业者还是农村人,都要为了某一简单重复的劳动而牺牲掉自身所拥有的其他身体条件和精神资源。分工得到进一步地发展后,人的发展也就变得更加畸形。在工业革命结束以后,人也就渐渐变成了工厂里的机器。每天重复简单的工作程序严重阻碍了人们的智力和道德的发展。正是基于对人和劳动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发展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性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的利益。

二、马克思教育观的内容与实质

(一)马克思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1.教育的本质,在学界仍处于一个争论的阶段。有一种观点是教育的本质是研究教育到底是什么东西,它到底是干什么的;还有一种观点则是认为其本质是相对于教育的现象与非本质的教育思想与活动而言的。马克思的教育本质观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人存在的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

教育是处于社会之中的,它同时又被社会所制约。教育是一个服务社会的过程,社会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的帮助。这就是马克思教育观的一项基本原则,人类社会的发展也遵循这一基本规律。马克思通过分析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也分析了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的关系以及在上层建筑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2.教育与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社会的生产力,即社会的生产状况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明确,人也在这个过程中被分隔开来。处于不同阶层的人所接受到的教育水平是不一样的,这加深了阶层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消灭分工,也就是要消灭社会之间的不平等的阶级关系,这样,每个人所享受的教育资源都是一样的,人与人之间才能够获得平等。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消灭了分工之后,社会的生产就会进入到一个共同合作和计划的过程,这就需要一种全能型的人才,能够应对社会各个领域的需要。这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就体现出来了。

3.教育还必须与政治结合在一起,必须为政治服务。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消灭阶级的所有制,正如消灭教育的阶级性一样。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通过其所掌握的各种资源,控制着教育。如果所有的知识来源都在资产阶级的控制之下,那么处于低阶层的贫民乃至高等学府甚至杂志报刊等,根本无法自由地吸收和传播知识,这一切都要首先得到统治阶级的许可。所以,马克思强烈呼吁广大人民群众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体系,要用自己的教育武器来摆脱资产阶级的控制。无产阶级要发展自己的教育,将自己的教育发扬光大,并且这种教育是要为无产阶级的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目标而服务的。

从政治、经济的角度,马克思论证了教育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社会决定教育,而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他也提出,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一种属性。

4.教育与个人。人是一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处于社会之中,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这个社会。而人与社会的关系则是相互依存的,没有人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所谓人。社会是由一个个人的组合而成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自然起着纽带的作用。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展过程中,人的自身也在提升,这种提升正是社会教育的结果。所以,从人的存在这一角度来看,正是有了教育的存在,它培养了人的社会实践能力,使每个人能够充分进步,说到底这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更能提高教育水平,对人的教育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由此便进入了一个良性的相互促进的循环系统。

(二)马克思教育的价值观

所谓教育的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教育这一问题的根本看法。这是对教育行为进行指导、支配和评价的核心价值观念。这会对整个教育体系产生指导性的作用。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教育观对教育和社会其他部门的协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要使教育价值观与社会总体价值观相一致,只有这样,教育才能真正地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在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西方学者提出了全才式的教育模式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这主要是为了与阻碍个性发展的封建思想作斗争。于是,从那时起,一个理想的人就不再是囚禁于笼中的鸟,而是一个全新的人,是一种个性的张扬与释放,能够充分享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此作为奋斗的目标。由此可见,马克思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全面科学地启发教育人,解放人的个性,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三、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

(一)马克思教育观传入中国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清末民初时的零星式的传播;二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在这段时期内,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的传播,此时的传播背景是多元的,接受也是具有选择性的;三是在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为了主义而主义,而是担负起了改变中国社会的历史使命。

(二)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中地位的确立

毛泽东在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在革命实践中不断学习和宣传马克思教育观。最终,中国的教育就以马克思教育观作为指导,马克思教育观也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毛泽东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正是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取得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教育观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而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的教育中取得指导性地位的具体时间,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中国取得执政党地位为标志的。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思想理念。他围绕着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中心,运用马克思教育观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的教育。他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即是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去培养等一系列的问题。毛泽东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得出来的思想结晶,是中国教育正确的理论和经验的总结。毛泽东素质教育的提出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教育观在中国教育界指导地位的确立。

(三)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含义

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以马克思教育观为核心,以中国的国情为表现形式,同时具有马克思教育观的特点和中国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原理应用于分析中国的教育形式,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中国的教育情况,以达到解决中国的教育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人要在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源自于马克思教育观中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其升华成了一种新型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价值观。

四、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思想并不是当今社会的新思想,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过这样的思想。他提倡要因材施教。在国外,柏拉图曾提出要和谐地发展教育思想和实践。可见,素质教育思想早已存在于古今中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点下,中国社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在这场浪潮中,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开展了较为重大的变革。在这个改革中,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推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并将其作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在改革开放时期。改革开放为中国的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机会,同时也提出了要求。改革开放得否成功,就是要看它是否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必须依靠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是否得到了提高,需要建立一个适合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机制。从根本上来说,人才是生产的主体,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生产力才有可能得以发展;只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全面的发挥,社会经济才会发展。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来看,人的发展不能离开物质社会和精神文明的支持。所以,要从根本上发展生产力,就要抓好两点:一是经济效益,即将社会的整体财富创造出来;二是人的素质。

为了能够全面有效地提高国民素质,即进行素质教育,党和政府时刻都在借鉴国外各种有益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对马克思教育观的吸收与运用。在党和政府的积极倡导下,全国学生展开了一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习活动,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和思想上的保证。改革开放是一个对内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对外的过程,在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势必会卷入到世界教育体系之中,这对我们的党和政府,甚至全国人民都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

五、马克思教育观下素质教育的创新

(一)教育是民生之本

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怎么去培养这些人才是中国教育领导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就现阶段而言,素质教育将是中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价值观念。总体上来说,对素质教育的解读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官方性质的文件,即将素质教育定义为一种教育方针,以官方的形式向全体学生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主要将开发人的潜能作为重点,以实现人的有重点的全面的发展。二是从素质的概念本身出发,主要是运用素质本身的含义所作出的解读,如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加上后天教育与环境的结合,使人的能力得到一个全面的发挥。三是在教育形式上作出的解读,即对应试教育、个性教育、终身教育等各种教育关系的提炼。但是无论从哪个方面进行解读,都是要对人进行全面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作出努力。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有学者指出,我们是用“应试”一词来片面地强调升学率,这种违反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我们把它称之为“应试教育”。但是,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在应试教育中,其中有相当大部分也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是完全冲突的。应试教育在我国已存在了近半个多世纪,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的人口多,教育资源有限且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应试教育在这种情况确实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及教育资源的增多,应试教育也将面临挑战。素质教育的提出正是迎合了时代的发展与要求。

六、总结

马克思教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国的素质教育是全体中国人民所面临的一个问题。马克思教育观要求人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能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完整的人。而中国的素质教育是在当今的时代主题下,以马克思教育观为核心所提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价值观念。

[ 参 考 文 献 ]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毛泽东.毛泽东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3] 周小李.马克思教育观视域下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 阮东彪,周小李.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是马克思教育观中国化的新成果[J].学术论坛,2012(11):30-34.

[5] 刘宇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高校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4

宇文利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是他们批判地分析并超越了前人关于人境关系思想后得到的认识,是形成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立场进程中的创获和范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性、人境关系的社会性特征、人的主体性以及人境关系的实践本质。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的关系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求加强对人与环境相结合的理论研究,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和环境的利好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关键词]人与环境、双向互动 主体性 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有机衔接研究”(项目编号:BJSZ2015ZL01)阶段性成果。

长期以来,我国学者一直都比较重视环境对于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都强调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环境育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近年来,伴随着“大思政”观念的普及和高校环境育人实践的拓展,环境育人的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中也再度成为热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何种人与环境的思想素材,马克思恩格斯究竟提出了怎样的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他们的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何实践意义?这是夯实并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必要前提。本文分析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并揭示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价值,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以此澄清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育人理论与实践中的误区,为更好地培育和利用环境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思路。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创新

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久远的思想命题,也是一个鲜活的实践命题。该命题的出现远起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理解外部世界特别是确定自身内外与外部世界关系之初。在中国上古时期,当经历了鸿蒙初辟时以“天命论”为基础的神怪论和不可知论后,不论是秉持“天人合一”还是“人定胜天”的理念,都是把人与自然环境联合起来考虑外部世界与人的发展变化的,也都触及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相辅相成、相克相生的关系。在古希腊罗马时代,是关注外部物质世界、探讨物质世界的本质的思想活动实际性地揭开了关注自然环境的序幕,从而也开启了探讨人与环境关系的历史篇章。从探讨万物“始基”、研究天、地、水、空气和灵魂的米利都学派开始,在对自然及其构成定位的研判中,人多是作为自然元素出场的。如希波吕特提出:“生物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的原素里产生的。人是从另一种动物产生的,[1](P10)实际上就是从鱼产生的。”与此类似,阿那克西曼德也认为人是从另一种动物产生的。经过爱菲斯学派赫拉克里特这一里程碑式的朴素辩证思想之后,等到到了毕泰戈拉学派、爱利亚学派那里,人尽管还是“生于自然”(如德谟克里特认为人是从地里出来的,就和虫豸之类产生的方式一样。见拉克唐修:《神圣的创制》),尽管仍处在不可知的“神性”的笼罩之下,但在大部分的先贤看来,人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小小世界,他相对于自然界的独立性和自主体性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自苏格拉底以降,鉴于思想、灵魂、心智、精神等与人不可剥离的那些“神性”的缠绕,虽然有先贤倡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

[1](P133)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但在理解人与身外环境的关系时,偏重外部环境因素却成为了一种重要倾向。由此,当人们还难以理解自身和自然界的关系时,出现神秘的圣化自然或圣化人自身的思想倾向也就不难理解了。随着文明对蒙昧和神性的稀释,人归属于自然界同时又受制于自然界的思想普遍流行起来,希罗多德、希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均把人的属性乃至社会性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为之后逐渐成形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提供了思想先导。以至于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前,在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方面,认为地理因素(气候、地质、天文等)决定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看法仍是非常突出的。

马克思恩格斯是人类思想世界中的智者,也是西方文明和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们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确立其思想学说的。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的本质及其主体性的发现而对前人的思想进行了超越式批判。他们主要是通过三大批判提出了历史理论与生产现实相结合、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环境”互化的实践观,确立了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于一体的人与环境的关系论,从而实现了理论创新。首先,恩格斯批判了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他指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例如,德莱柏和其他一些自然科学家都或多或少有这种见解)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2](P574)新的生存条件。”对自然主义历史观的批判直接指向“地理环境决定论”,通过这个批判,恩格斯开启了唯物的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空想主义者在社会环境教化问题上的机械论与唯心思想。旧唯物主义者法国的爱尔维修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受其影响,空想主义者罗伯特·欧文认为“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和人在[2](P286)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个方面的产物”“世界各地的儿童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永远是具有与父母和师长相类似的习惯和情感的,只是由于过去和

[3](P21)现在的或将来可能遇到的环境以及个人特有的体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他迷信“人类

[3](P19)能象数学一样准确地得到必然会逐步增进其幸福的环境”马克思并没有直接对欧文的观点进行批判,但却注意到了他们不足之处。他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

[4](P4)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恩格斯也在批判欧文及其实验时指出:“他给他们(指工人——引者注)安排的比较良好的环境,还远不足以使人的性格和智慧得到全面地合理的发展,更不用说自由发挥其才能了。”[5](P215)经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关于自然界、人与社会大环境的新观点,确立了辩证的唯物的人与环境互动的思想。还有,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者和唯心史观。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

[4](P3)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他强调:“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

[4](P4)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在这里,马克思指出了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突出缺陷,即它所忽略了的内在于环境与人关系的人的主体性及人改造环境的实践性。通过该批判,马克思同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展露了其包含着新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的天才的萌芽。而正是在上述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不断拓展和深化对人的本质以及环境内涵的认识,并在建构科学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程中实现了理论创新。

二、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理论的核心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研究和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与思维发展基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予以高度重视。他们辩证地继承了前人关于环境与人关系的理论,研究了人与环境有机互动的关系和规律,丰富并发展了“环境与人”关系的理论。择要而言,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内涵:

其一,人与环境具有双向互动性。以前的思想家从研究自然环境入手,看到了环境对于人的作用,也看到了人对于环境的依赖,但却只是片面地强调环境在人境关系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环境之间具有双向互动性,其具体表现是人能够创造环境,但同样环境也能够制约和影响人。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

[2](P20)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自然环境如此,人类社会历史环境同样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4](P43)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需要指出的是,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性所包含的是一种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关系,在这种双向关系中,片面地强调或忽略任何一方的作用和关系的说法都是不完整、不准确的。

其二,社会性是人境关系的中心特征,要用社会化的标准把握人境关系。毫无疑问,马克思恩格斯是承认自然环境的客观性和有用性的,但在他们的思维和分析中,自然环境只有社会化才能够对人产生意义,只有社会化了的自然环境才可能进入人的类活动中。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6](P122)本质的统一”。籍此,他们提出了衡量人与环境关系上的社会化的标准:“既然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称为合乎人性的环境。既然人天生就是社会的生物,那他就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展自己的真正的天性,而对于他的天性的力量的判断,也不应当以

[7](P167)单个个人的力量为准绳,而应当以整个社会的力量为准绳。”其三,人始终在人境关系中具有主体性和主导作用。尽管人与环境具有双向互动性,但二者的互作用力却不是等量齐观、毫无二致的。人尽管也受到环境的制约和作用,但始终具有主体性,并由此具备环境所难以企及的主动性和主导性。这是由人的本质及其根本属性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2](P373)和动物本身”。“动物的正常生存,是由它们当时所居住和所适应的环境造成的;人的生存条件,并不是他一从狭义的动物中分化出来就现成具有的;这些条件只是通过以后的历史的发展才能造成。人是唯一能够由于劳动而摆脱纯粹的动物状态的动物——他的正常状

[4](P535-536)态是和他的意识相适应的而且是要由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正是由于人具有相对于环境的显著的主体性,在处理人境关系时就既要看到环境的制约性,也要在允许的范围和条件下充分而正当地发挥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其四,实践是改变人境关系的本质活动。与以往的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通过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键,即实践。实践不仅是人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活动,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马克思把实践放在人类改变自然和改变自我的一致性上来看待其重要性,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他和恩格斯

[4](P234)强调,人类“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正是在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科学试验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中,人类完成了对自然以及自身的改造。在这个意义上说,人与环境的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实践关系,人与环境之间的双向创造在根本上也要坚持实践的标准。

三、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脱离不开人和环境的实践活动,要始终围绕着人开展工作,也始终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与环境不仅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要素,他们之间的互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开展的基本保障。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的关系论以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性超越了以往形形色色的人境关系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南和理论指导。

第一,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需要在理论研究中实现“人与环境”相结合的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缩影。在运用该关系论关照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时需要全面地看待和理解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其中不仅要全面地看待人的产生、发展、本质、关系、需要和目的,也要立体式地看待环境的内涵和意旨。就后者而言,环境是一个具有动态圈层结构的对象,包含明显的层次性、结构性和相对性。在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人与社会关系时,环境就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环境和物性空间,也包括内在的精神环境和灵性空间。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不仅仅是自然环境,也包括非自然环境,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从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关系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应把握好人与环境互动的结合点与切入点,特别是要善于把握好个体自我的内与外、个体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作为相对环境的关系互动性,防止出现人与环境的隔离或割裂。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命题和学科进路的角度看,实现“人与环境”结合的研究,一方面要把人作为背景去研究具有当下性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把社会作为背景去研究具有普遍性和融入性的人的问题。这既是植根于马克思恩格斯所注重的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也是与他们特别重视和强调个体性与社会化的思想、意识、精神及其产生环境相关联的。

第二,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需要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进程中准确发挥人的主体性和环境的利好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政治社会化的长期工程,也是立足于人与环境的现实、要在解决人与物、人与自我、人与人(社会)等多重关系中创造并利用好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环境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升人的思想政治价值和素质的活动。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环境”关系论,人与环境两种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不能偏废。人既具有个体性,又是社会化的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人应当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主体性,这种主体性自然而言会引致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潜在的主动性和主导性。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都需要发挥主体性和主动性,只不过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所限,与受教育者相比,教育者要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性;环境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但直接作用于人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其他要素。对环境的作用既不能过分夸大,从而导致环境决定论,也不能无根据地缩小,藐视甚至忽视环境的效用。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需要人们在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始终把人的因素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核心,激发人的主体意识,展现人的主体价值,同时也要消除不利环境的限制和影响,创造出利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和环境。

第三,把马克思恩格斯“人与环境”关系论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需要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标和要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而言,“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尽管包含了理论性和理论方向,但最终要归结到实践中来。换言之,人与环境的关系根本上是一种实践关系。没有了实践,也就无所谓人创环境和环境造人,人和环境就会相互脱离、不再依赖而成为两张皮。正是在发现其实践性这一点上,马克思恩格斯才从根本上实现了思想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实践之学,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具体化的意识形态教育实践,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其生命所在。经过多年的积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从思想和理论上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不过,思想理论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形而上的层面上,与鲜活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隔岸相望。理论成果和思想创获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的只是思想指导、理论准备和精神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提供了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理论环境、思想环境和精神环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这种思想的、理论的和精神的环境因素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来,在尊重实践的质性、发现实践的机缘和把握实践的规律中实现人的因素与环境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的有机结合。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效果、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这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界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参考文献: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

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有其规律性

d.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理在事先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d.心外无物

4.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 )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5.时间的特点是( )

a.间断性b.不可逆性

c.广延性d.伸张性

6.人类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环境的变化b.高等动物的产生

c.生物的进化d.社会性劳动

7.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规律性b.物质性

c.联系性d.变动性

8.下列变化中,属于发展的是( )

a.大雁由北方飞到南方b.封建王朝的宫廷政变

c.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d.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

9.任何矛盾都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客观性b.斗争性

c.普遍性d.特殊性

10.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

11.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对载人航天事业的坚强领导,广大航天科技人员的刻苦研究、反复实验,指挥人员的精心组织和正确指挥,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于10月11日至17日成功发射和返回。从因果关系上看,这属于( )

a.多果一因b.同因异果

c.一果多因d.同果异因

12.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a.动力和源泉b.状态和形式

c.趋势和道路d.本质和表现

1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14.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

a.进行社会调查b.分析实际情况

c.理论付诸实践d.总结经验教训

15.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

a.客观性b.绝对性

c.全面性d.相对性

1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 )

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b.感性的物质活动

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d.社会历史性活动

17.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 )

a.具有情感意志b.具有宗教信仰

c.使用语言文字d.制造使用工具

18.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理环境b.人口因素

c.生产方式d.阶级斗争

19.下列概念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是( )

a.社会存在b.生产力

c.生产关系d.劳动对象

20.下列各项属于历史唯心主义的是(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决定作用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c.在阶级社会里社会意识具有阶级性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6

理论学刊

M ay.2010 第5期 总第195期

Theory Journa l

No.5Ser.No.195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发展

冯国芳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上海201620

〔摘 要〕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针对当代中国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客观实际进行理论创新,在指导思想、核心内容、价值目标、方法和机制等方面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005-0016-04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发展中的国际国内实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创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表现出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是个人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交往形成集体意识,交往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网络普遍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的现代社会,我们所说的主体并不是孤立个体的张扬,更不是个性的膨胀,而是主体与主体相互联系中表现出来的集体意识,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

发展。坚持主体性,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群众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全面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把“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和“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观念,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发挥其渗透性。所谓渗透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也应当渗透到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和各项管理工作过程中去,渗透到专业课教学、社会实践和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去。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结合着经济社会工作一道做深做细,才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是通过自己的工作为各行各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供思想保证,为各行各业完成建设任务提供精神动力,它的工作必然要紧密结合各行各业的工作,联系各个领域的实际,渗透到各行各业的工作过程中去,否则便无法为各行各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方向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的事业。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求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其意识形态性的发挥。在新的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肩负着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首要任务,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构建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体系,提高党领导宣传思想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才能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不断巩固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说它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社

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1]在当代中国,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的科学社会主义。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需要。”[2]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规律说,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势力同我们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就可能导致社会**甚至丧失政权。敌对势力要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

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核心内容

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其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和谐文化的全过程并体现到各项工作之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加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也要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进行;进行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个人品德教育也同样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指导;责任教育、纪律教育、法律教育一样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来展开。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要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教育,从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通过树立共同理想教育来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通过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

教育,让人们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通过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人们在内心深处打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人们判断功能的有无、价值优劣的选择、行为指导的规范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人生态度的正确与否,人生信仰的坚定程度也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人们道德品质的培养、责任意识和法纪观念等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引领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

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价值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所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所要达到的要求,或者说是指受教育者在思想和行动上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具体地讲,就是在某一时期内某种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有严密组织系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理论宣传和鼓动工作等全部实际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并推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方面所要达到的一定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还是邓小平提出的。1985年3月邓小平提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4](P110。从此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确定为“四有”目标,江泽民在谈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仍然沿用了这一目标。1993年3月,江泽民在谈到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时指出:“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要锲而不舍地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5](P118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

基本目标是针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矛盾凸显,由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总体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坚持“四有”新人的基础上有了发展。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我们可以看出,“更加积极主动

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6],已经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目标。这也就

是说,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引导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围绕这一目标制定了一些具体任务,如:“广泛深入地宣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方针政策”,“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和真正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引导干部群众增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宣传舆论工作”。

具体目标是针对我国未来发展需要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由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新一代”思想。其内容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理想远大、信念坚定”,讲的是信念问题。“品德高尚、意志顽强”讲的是品德问题。“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讲的是学识问题。“开拓进取、艰苦创业”讲的是解放思想大胆开拓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空前的伟业,没有现行的经验可鉴,需要开拓;推进改革开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探索。在这种情况下,墨守成规是干不成事的。胡总书记把开拓进取视作“新一代”的新要求是高瞻远瞩的。这是因为,惟有解放思想坚持推进改革才能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四个新一代”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具体化,也是“四有新人”思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进一步展现。

四、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新的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指进行思想教育时,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在塑造人们灵魂、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和调动人们积极性,实现培养目标的过程中所应用的各种手段、办法和程序的总和。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推动伟大事业的发展

总是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如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典型示范的方法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需要与时俱进。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贯彻“以人为本”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创新。2003年12月,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要“紧密结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用群众熟悉的语言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搞好宣传教育”[2]。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他又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3]为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方式方法。

领导示范推动全党思想政治教育。从2002年12月开始,中央政治局在胡锦涛主持下进行集体学习,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党的学习。中央党校举行的干部培训班、地方党政机关开展的中心组学习,有力的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宣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面对面、互动式的宣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形式。在进行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中,中央多次组织宣讲团,奔赴各地宣讲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部署。各地也依托讲师团等单位的理论骨干组成宣讲团,围绕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开展宣讲活动,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及时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和路线方针政策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舆论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引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中宣部理论局从2003年开始组织编写出版《干部群众关心的25个理论问题》、《理论热点18题》、《2005: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6》、《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等通俗理论读物,深受读者欢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开始理论版块,通过编者和读者的互动,把艰深的道理通俗化;电视媒体开设理论专题片、专家访谈、热点解读等栏目,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很受人们关注;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中国法制网等纷纷开设理论频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学习讨论。

五、发挥文化宣传教育综合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良好机制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正确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矛盾,不仅要靠市场经济机制的调节来实现,而且需要健全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调节功能,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和沟通协调工作以及社会心理的调适工作,使思想

政治教育成为化解各种矛盾的有力工具,从而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得到尊重,合理的诉求得到满足,正常的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多次强调要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机制保障。随着中央精神贯彻执行,全国各行各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建设呈现良好局面。

荣誉激励机制形成良好教育氛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重视教育和引导,更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力,激发全社会人员的自我教育、发挥全社会人员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2年开始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年,形成了特色和机制。人们从“感动中国”栏目得到的不仅仅是感动,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思想和心灵的洗礼。2007年开始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两年举行一次,形成了自身的风格。全国各地广泛开展道德模范下基层巡讲、网上巡讲、“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兴起了学习道德模范、崇尚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新热潮。广大干部群众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的热情高涨,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新的丰硕成果。

宏观管理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高尚思想道德的培养,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不仅要靠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靠科学规范的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道德规范的威力和作用只有在管理和制度的约束下才会完全发挥出来。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科学管理过程中,科学管理上升为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统一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为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2006年6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四个保持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文件,从目标、责任和原则等方面

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为加强反腐倡廉教育,《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等文件在全社会贯彻执行。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随后为贯彻落实16号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等文件也相继发布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机制形成。

实践管理机制产生理想结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与外化关系原理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然后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转化为正确的实践并产生理想的行为结果。所以,胡锦涛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改进理论灌输,另一方面要创新实践机制,使群众能够在实践中熏陶思想情感、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近几年,中央出台文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如《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提出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明确学习实践活动自上而下分三批进行,每批时间半年左右。《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意见》(教社科〔2007〕3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总体规划上做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可操作的制度依据。2007年以来中宣部、教育部已经组织了多批骨干教师研修,通过自学原著和文件、专题报告、专题研讨、专题交流、社会考察和研修总结等形式,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已经逐步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异化劳动,职业观教育,大学生

随着第一部揭示大学毕业生真实生存状态的纪实作品《蚁族》出版问世, 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已经成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的第四大弱视群体。这一事实表明合理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而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为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尤其是其中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论述, 与我们进行的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性, 它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系统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 劳动者同自己生产的产品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 劳动产品是由工人通过劳动而生产出来的。但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劳动产品, 是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作为不依赖于工人而存在的力量, 同工人自身相对立。工人生产的产品不属于自己, 而属于资本家, 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 属于工人自身的就越少。

第二, 劳动本身同劳动者相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 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 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劳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表现形式, 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劳动对于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第三,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 人的类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 而人的生产活动则是有意识的, 人们通过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使自身的本质特征得到确认和表现。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工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资本家的利益进行的。工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就贬低为手段, 即人的类本质变成了维持人的肉体性存在的手段。

第四, 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认为, “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工人同自身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分离时, 他也必然同他人的类, 同他人相对立。

2 当前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现状

(1) 政府过分注重经济发展, 而忽视人的发展。由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因此不断地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但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过分注重经济的发展, 而忽视人的发展, 重物不重人的现象随处可见。政府对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宏观引导, 也往往只注重大学生是否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而忽视了其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2) 高校在进行职业观教育时, 对学生重视不够。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形成并建立起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因此需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 但高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严进宽出的招生政策与培养计划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比较普遍, 这就造成高校在招生时选拨的是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 而一旦学生入校, 对学生重视不够, 特别是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方面, 就更加显得苍白无力。

(3) 大学生自身。一是大学生对劳动本质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马克思认为: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 因此是生活的乐趣。在现实生活中, 大学生把劳动仅仅当作是获取财富和收入的工具或当作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的手段。二是大学生的职业观过于功利化, 而忽视个人能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3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对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启示

虽然异化是历史的必然命运, 我们却不能消极地对待异化问题, 一方面,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 异化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 在正确理解异化的基础上, 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批判地审视它、应对它。

(1) 政府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观宏观引导时, 应坚持以人为本。政府在制定政策促进大学生就业时, 应把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放在核心地位, 只有大学生素质的普遍提高, 才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另外, 政府还要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

(2) 高校在职业观教育中应以学生为本。目前,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10万人, 预计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631万。作为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的高校, 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职业价值观。因此, 高校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应时刻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了解就业、了解自己, 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 大学生是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的主体, 政府、高校在对大学生职业观的形成与发展起引导作用, 而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以及自我教育才是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关键。所以, 大学生应自觉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正确理解劳动的本质。大学生应认识到, 劳动虽然可以表现为劳动者获得直接生活来源的手段, 但它的意义不是取得或占有财富和收入, 而在于劳动主体在劳动过程中能够获得自由创造的乐趣和个人成就感;二是增强主体意识。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认清自身的优势与弱势, 积极了解社会, 了解就业, 不断充实自己, 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这样才能在职业规划与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罗燕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研究 (1833-1844)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马克思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8

发展为终极关怀,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当前,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应成

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以人为本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社会实践应成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高校应努力

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理想环境。

[关键词]马克思人格论理想人格论大学生人格教育

[作者简介]吴青林(1973-),男,江西吉安人,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工作。(浙江临安3113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4-0049-02

马克思的人格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

哲学角度对人格及理想人格进行了诠释,为人格教育和人格研

究确立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和世界观基础,对当代大学生健康人

格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的人格论

1.人格是人的规定性。马克思从发生学角度出发,认为人

格包含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两种规定性,并认为人格的自

然属性是其社会属性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

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

成为人。”①无论是研究社会,还是研究人,

“出发点当然是自然规

定性”。②所以,人格作为人的本质的重要表征是以人的形体存

在为前提,一旦抽去人格的生理基础,人格就会成为抽象思辨的

产物。一个缺乏正常生理需要和正常生理机能的人必然缺少正

常的情感体验,缺少与他人正常的社会交往,不可能形成正常的

个性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此同时,又由于人是名副其实的社

会动物,不能以孤立的个体形式存在,只能以活动的群体的形式

存在,社会属性才是人格的本质特征。因此,马克思在《关于费

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

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③换言之,

人格的实质是人的社会化的性质和水平,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

断吸收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的结果。

2.人格是人的社会实践性。如果说人的生物属性是人格生

成与发展的先天基础,为人格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那

么,人的社会属性则是人格生成与发展的现实源泉,为人格生

成、发展提供了现实性,而在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的过程中,个

体的社会实践则是联系两者的中介。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

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④在社会实践

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离开社会实践,人无法生存,更不用

说人格的形成和塑造。一方面,个体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参与到

社会中去,才能与他人进行交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社会关

系系统;另一方面,社会关系系统反过来影响、制约人的现实规

定性。马克思关于人格的实践生成与人在人格生成、发展的能

动性充分体现出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并且从个体的生理、心

理、社会三个维度勾勒出人格的整体面貌。在此,我们可以说人

格是指以一定的生理特征(遗传)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中介,在

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个体自主建构的、相对稳定的内部状态与

外部行为的统一体。

3.人格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人格是历史的产物,由社会历

史条件决定的。人的实践活动都要以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为

前提,并受其限制。

“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

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⑤实

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特征。这决定了人格必须以社会生活和社

会关系的发展为基础,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格在不

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历史形态,人格的发展也呈现

出不同的层次性: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依附人格、建立在商

品经济基础上的独立人格、建立在产品经济上的自由人格。

二、马克思的理想人格论

1.理想人格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所谓人的全

面发展,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使“人以一种全面

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

质”。⑥即人的潜能、禀赋、素质和能力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

的全面的发展。从而也就成为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的主人,

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⑦人在自由、全

面、丰富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因此,马克思的人

的“全面发展”概念应包含:一是人的智力与体力的全面发展,这

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含义;二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的

发展,包括物质活动能力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三是人

的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上述种种构成了人的发展的普遍性和

全面性。

2.理想人格强调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的社会

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⑧。马克思

也曾经使用“自由个性”⑨这一概念表达了他对人作为个体即独

一无二的独特性存在的充分关注。而一个人的独特性,蕴涵着

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规定性,着眼于个人有别于他人而在发展

特征上表现出来的内在差异性,因此一个人个性的存在是他的

使命的真正存在。而人的自由发展,就是对这种个性差异性的

肯定,是一种以个人为主体的自觉、自愿、自主的发展。即每个

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挖掘自己的潜能,完全符合自己心

愿的自我决定、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只有实现人的个性的自

由全面发展才是马克思的理想人格的最终实现。

三、基于马克思人格思想的大学生人格教育建议

健全人格的形成更有赖于人格培育的教化作用,高校教育

应以马克思人格理论为观照,培养人格健全的大学生,促进其身

心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这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

1.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结合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

标。建构大学生人格教育,要力戒高校目前把现实人格与理想

人格两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避免学生要么沉溺现

实而自暴自弃,要么耽于空想而逃避现实的现象。马克思在探

讨人格问题时,既非常注重对人的现实规定性的强调,认为人格

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随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而发展,

每个人都表现出鲜明而又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又对人格的

理想状态进行了全新的解答,指出理想人格实现了人同自身、人

同自然、人同社会的和谐共处,克服了人的本质与存在的对立状

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向度。按照马克思人格理论,既不

能用理想人格替代现实人格,又不能忽视理想人格。因此,建构

大学生人格教育应当首先教育大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的现实人格,但还必须用理想人格引导学生,以提升学生的生

存价值和生命质量。如果忽视了理想人格的引导,失去了对这

种人格的期待,人就会变成实现社会发展的工具,人格只能片面

或畸形地发展,从而迷失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追求和目的所

在。只有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和谐统一,才能塑造大学生的健

全人格。引导大学生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在现实中逐步地实

现理想。

2.以人为本应成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基本原则。当前,我

国高等教育处于大变革之中。但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等方面的改革效果却难尽如人意,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

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时,坚

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大学生的主动性

和创造性,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培养个体的独立人格,并针对

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他们作为受教育者的参与程度,使其由

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体现大学生人格

教育的价值。马克思人格思想本来就是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

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其理想人格是自由自觉活动的主体。这

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不仅将人类与动物区分开来,而且是人类不

断超越自身,追求理想人格的内在动因。因此,以人为本,以大

学生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尊重他

们个性选择和发展的无限多样性;同时,强调大学生的主观能动

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

本。以人为本,是当今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

高校人格教育需要认真看待的问题。

3.社会实践应成为大学生人格塑造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

会实践的实施目的,在于经过社会实践认识世界并进而改造世

界,实践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一条必由之路。马克思

人格思想认为,实践不仅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如果说“自由自觉的活动”还

只是人的一种抽象本性的话,那么它的实现和确证方式便是人

自身的实践。因此,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注重人的社会性,培养与

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更要注重提

升人的实践能力,激发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促进人的各种潜能

的发挥。这才是马克思人格思想的真谛。由此可见,人格教育

不是思辨的、抽象的,而是实践的。实践教育不仅可以使大学生

通过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熟悉社会,了解社会,为承担社会责

任、履行社会义务奠定基础,而且还可以将社会实践活动与人格

教育有机结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格教育,以便于培养

大学生的社会主体意识和公民的主体精神。当然,我们还要认

真探索新形势下社会实践形式,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敢于

创新、善于创新,在内容、规模、时间等方面精心安排,将理论教

学与实践密切结合,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

变化要求。

4.高校应努力为大学生人格塑造提供理想环境。不同的社

会环境会使大学生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大学生的思维结构、

思维方式虽然已渐趋于理性,然而他们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容

易受到社会或周围环境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这就要

求我们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要针对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

从不同层面不断地优化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和

谐的教育环境。在宏观层面,高校要超越“象牙塔”,从社会边缘

走向社会中心,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与社会相关部

门的沟通与交流,提高高校校园主流文化的社会辐射力度,发挥

社会“大学校”平台的社会化功能,从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以

提高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成效;在微观层面,要积极整合和运用高

校教育资源,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方

向,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确立价值目标体系,形成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生在校园文化所标示的价值目标

的引导下,选择和设计自己的价值目标、生活样式,塑造自己的

健康人格。同时充分发挥高校对社会环境的“过滤净化”的作

用,尽可能将社会中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

[注释]

①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第3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45.

②⑨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104.

③④⑤⑧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59,92,294.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⑦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760.

上一篇:关于初一军训作文600字下一篇:经济系大学生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