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VFP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长期的VFP教学中, 笔者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讨,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用实例教学法, 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形成对新概念的认识

概念的的形成过程常常是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如果遵循逻辑思维过程去组织教学, 必将使学生容易掌握概念。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 对程序设计充满了好奇, 如果教材把对象、事件、控件等一大堆的概念放在前面讲, 一下子引入大量抽象的名词、概念, 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 在学生没有任何知识背景的情况下, 要完全理解这些概念也比较困难。因此在教学中, 我打破课本原有知识的逻辑结构体系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方式, 改用从简单的实例入手, 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 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 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

例如, 在一开始学习VFP对象及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的有关概念时, 我设计了一个求任意两个数相加的程序实例, 让学生和我一起做:

⑴在当前表单内添加了两个标签、三个文本框和三个命令按钮, 如图

⑵按照如下表格设置各对象的属性:

实例教学法打破了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不按教材的顺序授课, 而是以精选出的程序实例为中心, 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具体实例的讲述上, 把要学习的语法和概念融入到具体实例中来讲解。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以致用, 在应用中学习, 从而避免了枯燥、繁杂的理论说教, 不仅能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大有帮助。

2 采用以程序为主的发散式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

学习《VFP程序设计》这门专业课的中职学生, 在没有任何计算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的前提下来直接学习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 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出对所学知识的难以理解和对程序分析的无从下手, 就更不用说自己动手编写一个全新的程序了。部分学习认真的学生虽然听懂了VFP的语法、语句结构和相关的使用规则, 但如果将语法和语句结构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源程序再来让他们分析, 他们就不知从何入手来分析程序。

经过我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 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以程序为主的发散式教学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为每节课选定一个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目标, 然后精心选定一个程序, 通过对该程序的分析和讲解来完成目标的实现。

通过讲解,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中去, 画出程序执行的实际过程, 从而得出程序运行的结果:

再做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针对案例进行编程思路上的分析, 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各变量及表达式在for语句中所起的作用, 以便于他们今后独立编写程序。

通过讲解, 学生基本上可以独立编写类似前面案例的程序, 这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任务一:求前100个自然数的累加和。

举一反三, 知识拓展:任务二:求n!的结果。

通过对任务二的完成, 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总结和举一反三, 更进一步地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针对任务二, 教师通过对本程序在编写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设疑,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思维的发散。

设疑一:如何将结果以形如:n!=xxx样式输出, 同时n的值通过键盘输入。

设疑二:当误操作时, 通过键盘输入的n为一个负值时, 结果将会怎样?在进行软件开发过程中, 这种误操作是难免的, 教会学生如何对这种特殊情况进行排错。

以程序为主的的发散式教学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过程, 而且也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完成任务, 从而感觉到人类是如何通过程序来驱使计算机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成就感, 同时也使学生从枯燥的语法、规则、程序学习中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提高了教学质量, 增强了教学效果。

总之,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只要教学得法。实践证明,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 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 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 并根据教学过程的实际情况, 灵活地、创造性地掌握教学过程, 以争取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计算机语言课程的主要特点, 结合VFP课程的教学实践, 提出了实例教学和以程序为主的发散式教学方法。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参与意识、动手能力。

关键词:VFP程序设计,实例教学,以程序为主的发散式教学方法

上一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下一篇: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