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4-06-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共10篇)

浅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针对现在钢琴音乐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教师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钢琴,我国目前的社会音乐考级怎样看待等。儿童是钢琴学习的主要群体,就要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儿童钢琴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使钢琴教育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兴趣;钢琴教学;音乐考级

钢琴因其具有其他乐器不可比拟的优越特性,被誉为“乐器之王”。钢琴真正地飞入寻常百姓家进而得以普及是20世纪80年代。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学琴的儿童日益增多,所以儿童钢琴教学更是近几年广受关注的热点,也有不少的学生在钢琴大赛中脱颖而出。我国业余钢琴教育虽然在短短的20多年里迅猛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发展时间不长,所积累的教学曲目和经验不多,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音乐教育在本质上是审美教育,钢琴的学习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学习钢琴只是接受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钢琴教师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不能片面地一味地追求弹奏的技巧,音乐考级,应该从儿童的心理学、生理学和教育学着手,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不断地引导学生在演奏钢琴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儿童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使他们始终保持学习钢琴的兴趣和热情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儿童学好钢琴,兴趣是关键

兴趣的培养直接影响着一个孩子潜能的发挥。首先要为每位学琴的儿童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一套适合自己的练琴方案,教法灵活多变,循序渐进。由于每个孩子的个体有差异,从孩子的自身出发,如果是比较小一点的孩子可以选用趣味性强的教程,比如说“小汤普森”,根据书里面的标题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和学生一起四手联弹,这样可以加强曲子的音乐感也调动了孩子的兴趣。另外以加强艺术修养为目的,让学生多听多唱。用一些充满童趣的语言,例如:弹跳音就像是在拍皮球,把自己的五个手指比作五线谱等加上夸张的表情与学生互动起来,这样才能使孩子学得轻松、愉快。在学琴当中规范化的手形、规范指法习惯、科学合理的弹奏方法和姿势、完整的节拍节奏感的训练、教材合理的选用、音乐情感和音乐风格的表现等都是要解决的问题。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练琴的习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琴尤其要注意基础的训练,不能急于求成,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这样也会使学琴变为被动。

二、孩子学钢琴,教师是关键

对于初学钢琴的学生来说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都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来正确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表现欲。从学习钢琴的第一节课开始就要

给学生讲述乐曲所展现的画面,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通过示范来感受音乐,再让学生来模仿,这样逐步来增加对音乐的感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不注意孩子的年龄特征,也不注重研究孩子的心理,只按照老的一套教学方法生搬硬套,这种陈旧生硬的教学方式,势必造成孩子厌恶练琴的心理,人为地为孩子在钢琴上设置了许多的障碍,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尤其是针对考级这个问题,几首考级的曲目可以让孩子学一年,对基本乐理、视唱、听音练耳和音乐素养一点也不重视,这完全偏离了学习钢琴的正确轨道,这种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思想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悲哀。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根据孩子爱表现的天性可以让孩子进行一些观摩和小小的家庭音乐会使孩子可以通过这一些活动看到自己的进步。一名好的钢琴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多与外界交流,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面对不同性格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说对于胆子小的孩子就要多鼓励、夸奖他的长处,对于爱骄傲的学生要及时指出他的缺点,少一点表扬,讲究语言艺术。

三、教师如何正确指导学生学习钢琴

科学、规范、正确的弹奏方法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至关重要。通过正确地训练掌握弹奏的技巧并将这种技巧运用到乐曲意识内容的表现上去。在儿童的钢琴教学之中尤其要注重技术性的学习。这就有如建一座高楼,首先要打牢地基才有可能建得高,所以钢琴的技术是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学琴的初始,正确的手型是第一步,小的孩子容易出现手指的塌陷和手腕的弓起,这都需要不断地纠正,不断地示范,让学生体会放松。击键时,整个手指及手臂的重量靠触键的手指来支撑。弹奏时要有“落滚”的感觉,有呼吸和句子的线条,手掌的各关节打开,增加一些手指独立性的练习,练习时注意力集中在掌关节上,手指要主动的触键,开始弹奏乐曲时一定要慢,充分掌握技术要领以后才能提速。

(一)培养学生学琴的兴趣。教师要设法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唤起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进而点燃他们的音乐表现欲,激活他们的音乐创造力,让他们通过学琴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有所为,从而在品味音乐和诠释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学琴的真正意义。

(二)是尊重差异,目标适度。学生的音乐天赋、心理发展、年龄、性格各不相同。教师要注意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在教材的选用、教学的进度、授课的方式上灵活安排,设立切实可行的目标,既要做到增强学生达标的信心,又要让学生明白为成功必须作出的努力;既能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又能保证学生学有所获;既能在练琴的过程中感觉到一定的压力,又能体会到付出后所带来的快乐。(三)是善用激励,着眼发展。弹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个学生都

希望自己练习的结果能获得教师的肯定和表扬,而这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每一个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并不断激励和鞭策学生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四)是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课堂。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四手联弹、双钢琴曲,让他们体会合奏的快乐;可以经常和学生一起欣赏优秀钢琴家的演奏录像、聆听钢琴大师的CD,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还可以定期同学生和家长们进行交流,畅谈学生的学琴经验和心得,或者举办小型的音乐会和汇报会,让学生们体会舞台上的激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钢琴的人家越来越多了,许多父母也开始让自己心爱的孩子学谈钢琴,学谈钢琴不仅丰富了生活,促进了身心健康,增加了音乐修养,还能从美好、高尚的音乐之中不知不觉的陶冶了性情。通过弹奏的训练,也能锻炼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弹琴必须要手指动、耳朵听、眼睛看、脑子想……,这就发挥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综合作用,刺激了脑细胞的发育,提高了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使孩子的智力得到提高。面对如此多的孩子和家长,如何教孩子们正确的演奏钢琴是很重要。下面我以自己教学的经历,以及自己在不断学习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总结出当前少儿学习钢琴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钢琴演奏时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第二个方面是要根据儿童的区别来进行不同的钢琴上课方式。

1.培养儿童音乐兴趣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学习音乐也是如此,只有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才能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去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成为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动力,又可激发一个人的创造性才能。对于儿童来说,兴趣的培养则更显重要。因为幼儿时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全。缺乏意志力与责任感。虽然他们的好奇心很强,但如果不能及时将好奇心转化为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必然对枯燥的指 法与音阶练习等产生厌烦情绪。有些家长和教师不注意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是一味地逼迫孩子硬学,结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而将钢琴砸烂堵也曾有所闻。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和富有情趣的事物。为了开启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大门,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也要充分肯定。经常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互相观摩、互相找差距,既锻炼了表演能力,又能产生竞争意识。通过以上方法,幼儿会逐渐对学习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成绩会明显提高。2.注意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教育心理学认为,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智力的核心。在钢琴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可以提高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力,同时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十分有益。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如果只是死板地让学生按乐谱的要求去弹奏,必然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分析旋律所蕴含的情绪与思想,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建立音乐形象。通过准确的范奏,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充分创造与发挥自己所感受的音乐形象。只有充分启发创造性思维,才能通过丰富想象充分理解音乐内涵,才能提高音乐感、节律感等音乐素质。儿童钢琴考级比赛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有许多考生在演奏技艺方面尚不错,但音乐感、节奏感极差,使乐曲显得空洞、枯燥、乏味,没有一丝活力。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力以及音乐感和节律感,作为教师本身也应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用一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手段,充分

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总之,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再充分表现音乐,激发学生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学习音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与心理上的发育期,各年龄段间及同年龄段每个少儿之间都存在着很大的个性差异。一律用同一模式进行教学,很难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由于每个少儿在家庭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及性格特征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幼儿钢琴教师有必要了解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作到“对症下药”、因势利导。

其次来谈幼儿钢琴演奏时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儿童学琴从一开始就必须对手指弹奏进行正确、严格、系统的要求,把一些弹琴的“常见病”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从而打好钢琴演奏技术的基础。这一点,无论对于专业学琴还是业余学琴同样重要。下面仅就儿童初学钢琴常常出现的弹奏错误,谈谈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具体方法。

1.瘪指:弹奏时手指第一关节塌陷,我们称之为“瘪指”或“折指”。这种手指凹状几乎是每一个学琴的儿童都可能出现的毛病。瘪指使手臂的力量不能通畅地到达指尖,造成手指、手腕、手臂的局部紧张、僵硬,使手指不灵活而直接影响速度与力度,影响发音与音质。

解决方法:①多加强断奏练习,即每弹奏一个音都采用手臂放松掉下来的动作,体会手臂重量是如何自然地从肩膀垂下来的。然后由手指第一关节在琴键上稳稳地“站住”,训练指关节支撑手臂重量的能力。②触键时手指各关节必须凸出,不能凹陷,手形保持握球状,指尖要有向里抠抓东西的感觉,逐渐增强指关节承受重量的能力。③“指尖站立”要意念在先,在手指触键前,思想准备要充分,注意力集中,慢慢地、一个音一个音地认真专心对待,持之以恒。这是克服瘪指的关键。相

反,懒散、机械,任其“自然”地触键,就会一无所获,错误依旧。

2.无名指不独立:无名指(4指)灵活程度先天地差于其他各指,它与小指、中指的肌肉互相牵连。4指弹奏时,如果过分强调它独立地高抬指,势必造成它的紧张,并连带其他各指乃至手腕、小臂、肘、肩等部位的紧张连锁反应,使4指与相邻音衔接时,出现音与音之间距离不等、力度不均匀的“瘸腿”现象。

解决方法:①在保持正确手型基础上,训练4指抬指时,可以允许相邻的手指自然地相随运动,让4指松弛自如地起落。如:弹下3指,抬起4指,小指可随4指、3指可随4指自由抬起。②多做3指与4指、小指与4指的连奏练习。通过训练,使相牵连的肌肉逐渐自由独立,使4指与相邻的手指连奏时,控制力增强,均匀、流畅地走动与跑动。

3.小指掌关节塌陷与僵立:大部分儿童都程度不同地出现小指像小棍儿一样躺倒在琴键上,或者为让其站立采取方法不当出现的另一极端现象——小指僵直地。拄在琴键上。

解决方法:①小指弹奏时,小指掌关节(第三关节)一定要鼓起,作为支点撑住整个手的重量。小指的第一、第二关节也要松弛自然凸出。任何一个关节的塌陷都会造成紧张、僵直。②纠正毛病时一定要慢练,静下心来,默念“鼓起、站住”的指令,反复练习,久而久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颠腕:经常会见到孩子们在作手指连音走动或跑动时,出现手腕一颠一颠的现象。让人感觉不是手指而是手腕在弹琴,这种弹法十分有害。由于腕部紧张,使手臂的重量向下输送时被腕子截住,手在失去重心和力量来源后,就会显得软弱无力,被动、生硬地触键,而手腕却不得不代替手指疲于奔跑,造成小臂紧张、腕子笨重地上下颠动。这种错误的后果是指尖无力,声音发飘或僵硬,从而影响手指的力度、速度,长此以往造成手臂、手腕肌肉的紧张酸痛。

解决方法:①打好连奏基础。连奏如同手指在键盘上“走路”。一个手指弹下

去支撑住以后立即放松,然后把手臂重量转移到下一个手指尖,在第二个手指弹奏的同时,前面的手指就可放开。指与指之间一定要交接清楚,如同接力赛跑。②手腕放松。手腕是手臂与手指连接的桥梁,是手指完成各种弹奏技巧的“调节纽带”。这一关键部位的松弛与否直接影响到手臂与手指的松弛程度和灵活程度,进而影响到整首乐曲的流畅,因而手腕一定要柔软放松。③手指独立。让儿童手指独立连奏时,如果立刻不让手臂跟着动,他们往往手臂马上僵硬,手腕容易帮着颠,这样效果不好。可以先允许他们带一点儿手臂动作去连奏,但是,脑子一定要清楚,那就是连奏时,手指动作是主动的,而手臂、手腕是被动的。不能以手臂、手腕代替手指去弹奏。然后一步步地逐渐减少手臂的力量,逐渐加快连奏速度,直至达到手指独立自如地在琴键上跑动。

四、结语

以上就是我对少儿钢琴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对青少年钢琴教育上做出一点贡献,也祝愿各位教师和家长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祝愿我们国家的音乐文化事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前景

参考文献

浅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2

我们把学前儿童大体分为两个阶段,懵懂期(0-3岁)和最佳期(3-6岁)。懵懂期的特点是大脑神经增长缓慢,最佳期的特点是成大脑神经快速生长,在6岁半的时候脑重量相当于成人。所谓的智力开发就是在最佳期将它激活,培养儿童的听动感、视动感、触动感、嗅动感和味动感等五个动感系统的整体协调。

二、以音乐为基础培养良好的习惯

笔者是山西省太原市十二院城的一所幼儿园的外聘钢琴教师,对园内处于最佳期年龄的儿童进行了一天的观察,入园音乐是格里格的《晨曲》,孩子们伴着美好旋律走进教室,有礼貌的和老师招呼问候。课间的音乐是门德尔松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孩子们伴着音乐的律动走到操场上进行户外活动。当孩子们听到柴可夫斯基的《拿不里舞曲》,孩子们便知是做游戏的时间到了,兴奋的不亦乐乎。当弹奏布格缪勒的《潺潺的小溪》时,孩子们井然有序的排队上洗手间,便后孩子们在生活老师的陪同下冲水洗手,引导幼儿保持卫生间环境的清洁,没有异味,这便是最佳期中对嗅动感的激活。在课堂上音乐也无所不在,回答问题时,当老师弹奏do mi sol三个音,孩子们便起立,当老师弹奏sol mi do三个音,孩子们便坐下,在音乐的程序中孩子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最佳期中对听动感的激活。孩子们的伴餐音乐是莫扎特的第九钢琴协奏曲《油菜花开》,孩子们的拿着高音谱号图案的餐盘和看似音符形状的勺子,是在钢琴声中,孩子们吃的津津有味,这是最佳期中对视动感和味动感的激活。午休时间到了,当孩子们听到勃拉姆斯的《摇篮曲》时便安然入睡,一小时之后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轻柔的响起,孩子们从午睡的美梦中醒来后安静离开寝室。下午来到宝盒教室,在舒曼的《快乐的农夫》音乐旋律中,孩子无一不释放天性,发挥想象力,摆弄各种喜欢的智力玩具,这是最佳期中对触动感的激活。接园是孩子们最为兴奋的时刻,这时响起的音乐是莫扎特的《帮助蝌蚪找妈妈》,孩子在音乐声中欢快的离园。

三、儿童钢琴启蒙不能成人化

我们的面授群体是幼儿,就要用幼儿的语言和他们沟通和交流,这样孩子才会认同教师,进步更快。如认识五线谱:床头是高音谱号,床尾是低音谱号,床头右手弹,床尾左手弹,操场的跑道是五线谱的大谱表,这样幼儿便有了音高的概念。认识谱号:引导幼儿高音谱号像蜗牛低音谱号像耳朵,这样就符号的概念形象化了。认识全音符:可以把全音符想象成一个大西瓜,用一把刀子从中间切开便是do了,它在钢琴的最中央,叫做中央C,这样就认识了钢琴上的第一个键。认识黑白键:钢琴上的黑白键排列规律是两个一组三个一组,两个一组的第一个白键是do,随之幼儿可以在钢琴上找到很多do,这样就有了音组的概念。

通过以上举例我们发现听动感、视动感、触动感、嗅动感和味动感是共同刺激的,孩子的发展才能全面,钢琴教育是针对幼儿共时性培养的一种方法,就是要抓住幼儿的最佳期,运用幼儿的思维模式、儿童的语言、形象化进行识谱、视唱、听音、节奏等多项训练结合的全期音乐教育。

四、鼓励孩子,提供锻炼平台

鼓励是一种大爱,是让孩子爱上弹琴的基础。刚开始启蒙阶段,并不急于让幼儿认识do re mi,会弹奏多少首曲子,而是让他们在钢琴上玩,拍琴键,拍的拍的就拍出音阶了,他们看到黑白高低的琴键,听着好听的声音,孩子们也觉得很好玩,自然而然就喜欢上了钢琴。吊起幼儿的兴趣后就等于领他跨入了门槛,这时就可以教给幼儿基本的手型了,大手幼儿可以握住一个熟的鸡蛋,小手幼儿可以握住一个乒乓球,撑在钢琴上,一指一键,指尖站立。接下来就是教给幼儿弹奏了,由于幼儿的手指还比较软,不能够主动抬指,那就从非连音开始训练,鼓励幼儿用指尖弹,放松弹奏,不要求弹的有多响,但要唱弹结合。在选曲时,从幼儿经常唱的儿歌着手,他们把会唱的儿歌用钢琴弹出来,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自信心的建立。当幼儿能够独立弹奏两三首乐曲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组织幼儿开演奏会,建立这个平台让幼儿展示了,曲目不在大小,但要连弹带唱,有表演性。

从上面的钢琴启蒙教育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从认识键盘、五线谱、撑手到唱谱、弹奏,全面训练了幼儿的五个动感系统,形成坚持、专注、不怕困难等的宝贵品质。开演奏会更是促效,意义深远,帮助幼儿消除胆怯的心理,激发了幼儿的表现欲望,他们主动上台,大显身手,更是正能量的推销自己,让众人发现自己。

五、量化型教育模式

所谓的量化型就是有效重复,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功能不同。良好习惯的培养,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每天练习钢琴,每天在不同的时段欣赏不同教育意义的钢琴音乐,都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这就是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不断的刺激脑细胞,不断开发孩幼儿的创作力和想象力。这一模式的形成和推广要具备优质的音乐环境,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师认真严格的态度,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和性格,因材施教,每个幼儿都是一个较好的案例,聆听音乐范围多元化,不仅限于莫扎特,可以是巴洛克时期的古典作品。建立环境与幼儿之间的能动效应,从而使幼儿与音乐达到最佳的和谐状态,培养幼儿五个动感系统的整体协调,引导幼儿既能远离懵懂的混沌状态,又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从小就具有良性平和的心智与和谐社会的能力。

关于少儿初级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少儿钢琴初学者  钢琴基础  手指训练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对孩子全方面素质的培养,钢琴作为乐器之王成为家长首选的乐器。但是在孩子学习钢琴的道路上总是出现一种怪现象,有很多少儿钢琴初学者往往学习钢琴不超过三年,钢琴水平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厌恶、反感、抵触的情绪,最终学习钢琴的道路不得不终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在平时的钢琴教学中不断的观察、思考、实践,做出如下总结:

一、少儿钢琴初学者钢琴道路终止的原因

(一)教师忽视对少儿初学者钢琴基础的培养

这里所说的钢琴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音准,另一个是节奏。少儿初学者刚开始所学的曲子篇幅比较小、音域跨度不大、旋律比较简单等等,孩子往往弹几遍之后就能很轻松的熟背下来,表面上看孩子弹的很不错,其实却隐藏了很大的隐患,因为孩子只是把曲子背了下来,至于谱面上的音符和节奏,孩子能不能真正的认识和明白,这个问题如果教师不仔细观察考验的话,是很难看出来的。而恰恰有很多教师在少儿学习钢琴的这个阶段被孩子流畅的演奏假象所迷惑,为以后的孩子学琴过程埋下了深深的隐患。随着学琴时间的推进,谱子的容量越来越大,音符越来越多,节奏越来越复杂,这个时候孩子会很难应付,曲子弹的不熟练、不流畅、甚至不对就会得到老师的批评,长期的批评必然会导致孩子对钢琴失去兴趣,最终钢琴的学习道路不得不终止。

(二)教师忽视对少儿初学者手指训练的重视

少儿初学者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手指,能让手指有力、灵活、自如地在琴键上演奏。教师对少儿初学者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是没有指出手指如何正确的演奏,问题是教师能不能对手指的训练达到非常的重视,有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孩子演奏曲子是否流畅,对于手指出现的问题只是说说而已,并没有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修改训练,而且少儿初学者的年龄非常小,自控能力是比较弱的,如果长时间教师不对手指进行纠正,孩子一旦养成不良的触键习惯就会很难改得过来。随着曲子难度的增加,孩子的手指无法完成谱面上的要求,这时教师再开始纠正为时已晚。因为这个阶段,孩子不光要注意手指,还有上述所说的音准、节奏等等的问题,这么多问题需要面对,对于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来说是很难完全顾忌到的,孩子总是练却练不好,自然会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讨厌弹琴,最终走上了对钢琴失去兴趣而终止的结局。

二、如何让少儿钢琴初学者的钢琴道路持续下去

(一)教师重视对少儿初学者钢琴基础的培养

笔者在这里所说的钢琴基础指的是两方面,即音准和节奏。其实钢琴基础中包括很多方面,但笔者认为音准和节奏是基础中的基础,一首曲子如果音准和节奏都是错的,其他的如乐曲的结构逻辑、乐曲的声音、乐曲的情感就无从谈起,正如一个人,血液是生命的根本,没有了血液就没有了生命。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音准和节奏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音准的训练

首先,拿来一首曲子时,笔者会让学生进行读谱训练,对读错的音符进行强化记忆。在演奏时,一定要求学生边弹边唱。其次,选择一些稍微简单的试唱曲子进行音准的强化训练,教师每堂课抽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抽检,及时纠正认错的音符并强化记忆。最后,笔者在音准方面用两个方法进行训练:第一种是教师弹出音符,学生在五线谱本上写上对应的位置。第二种是教师在五线谱本上写出音符,学生在琴键上弹出相应的音符。其实这些方法很简单,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用过,但缺少的是坚持,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的过程中将这些看似简单的方法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学生才能真正熟记每一个音符,毕竟少儿初学者年龄还小,对于知识只有反复的磨练才能记得扎实,教师如果把孩子当成成人,学会了就能记住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2.节奏的训练

首先,拿来一首曲子时,笔者会要求学生在读准音符之后,进行打节奏式的读谱,也就是咱们平时所说的手打节拍,嘴读节奏,同时将音符准确地插入进去,教师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要耐心,对打错的节奏进行反复的纠正巩固训练。其次,仍然选择试唱教材,只不过针对每一个节奏型,试唱教材中的曲目要进行筛检,不能按顺序依次训练,要具有针对性。最后,笔者在每堂课中都创编六小节共四组的节奏训练,刚开始训练时可以让学生用手打节拍来辅助,逐渐要求学生将手去掉,让学生学会在心中体会节拍感,因为当演奏钢琴时,没有第三只手来打节拍,很多学生用手打节拍很准,一旦弹奏时没有手打节拍仍然会弹错。

(二)教师坚持对少儿初学者手指训练的重视

笔者这里强调的是坚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都会强调手指的训练方法,但缺少的就是坚持,甚至是耐心,当学生触键方法不对时,教师会马上指出并纠正,可强调完之后就没有后续了。少儿初学者年龄还小,自我约束力和控制力非常差,单单只靠强调是不够的,学生回家很少会主动按老师要求进行纠正训练。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耐心,在课堂中按谱面上音符的顺序耐心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触键,学生只有感官上的认识后,经过反复的磨练,大脑才能形成对手指触键的惯性思维,同时笔者还认为这种惯性思维也是短暂的,还需要教师在每堂课中提醒学生。

参考文献:

[1]蔡武彧.浅谈如何做好少儿钢琴教学[J].大众文艺,2012,(14).

[2]何洁.少儿钢琴初级教学浅谈[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几点思考 篇4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家庭努力

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况。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子在自己的身边成长。第四,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目前,大家关注较多的是给留守儿童造成的困难。但实际上留守背后蕴藏着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因此,以父母外出打工的种种正面经历为教育媒介,加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应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措施。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他们在校外的生活真空,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社会关心

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为此,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尽管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类因素都会或主或次、或隐或显、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政府重视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协作才能完成。从横向看,各部委应协调以尽本部门应尽的责任,如政府的公安、新闻等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和保护责任。从纵向来看,中央、省市和地方政府,应协调政策和统整资源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农民工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农民工家长学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发挥家长对孩子独特的教育功能。政府应该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提前做好准备。有条件的农村,地方政府可为开办寄宿制学校创造条件,尽量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方便的同时,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等群体中得到温暖。

浅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5

摘要:营林绿化是补充森林资源、保持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保证林产工业原料供给的基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营林工作,多次发出“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并取得了可喜的业绩。但营林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我县营林绿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营林绿化;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我县营林绿化现状和取得经验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营林绿化工作的整体合力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由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领导为成员,明确分工职责,组织实施全县营林绿化工作。二是层层负责,落实到位。每年初由县人民政府将年计划营林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单位,各乡(镇)又分别将任务数分解到村、村分解到组,组落实到每一户群众和个人,层层分解任务数,层层签订营林责任状。三是制定条例,广泛动员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造林绿化。四是在地方财政极端困难情况下,县委、县人民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对营林绿化投入的力度,努力做好营林绿化工作。自1998年以来,投入营造林资金804.12万元,兑现农户退耕还林款988万元。

1.2 进一步加强了资源林政管理工作 严格执行全额管理和限额采伐制度,是控制森林资源消耗、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九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为55.06万立方米,1998-2000年实际消耗量在37.8-41.8万立方米之间,年生长量远远大于消耗量。“十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为57.8万立方米,2000-2004年实际消耗量在38.2-38.8万立方米,仍远远控制在采伐限额内。

1.3 坚持科教兴林,不断增强科技对营林工作的支撑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营林绿化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一是以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和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中心苗圃地为依托,加强了对先进林业科技、营造林实用项目的推广和实施。二是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扩大测报网络,及时、准确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目前,防治森林病例虫害面积3.11万亩,防治率达77.75,有效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蔓延和扩大。

营林绿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县营林绿化工作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最突出的有:一是个别乡(镇)对退耕还林相关政策宣传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群众在退耕地上擅自复耕或林粮间作现象还时有发生;二是技术指导不到位,管护措施跟不上,营林绿化工作质量不高。三是林业经费紧张,营林绿化资金不足。

对今后的营林绿化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3.1 继续把营林绿化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努力促进营林绿化全面发展 营林绿化工作任务重,范围大、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国家级贫困县,社会经济状况很差,总体依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营林绿化。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增强全社会的绿化意识,努力营造“国土绿化、人人有责”的舆论氛围,调动全社会加强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向林业,使各种所有制林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自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2 继续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紧紧抓住我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机遇,在保证国家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林地或宜林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将使用权交给那些善于经营的主体,建立起投资者、经营者、管理者多元化、责权利相统一的新机制。在落实森林、林地、林木权属基础上,依法颁发林权证,切实维护林权人的合法权益,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创造良好条件。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真正做到谁造林谁所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3.3 依靠科技提高绿化水平和造林质量 进一步建立适应现代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为营林绿化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技术保障。加强林业教育与培训,提高林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明确营林思想,切实改变重造轻管现象,巩固造林成果,组织技术力量做好栽后抚育管理工作,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活一片、见效一片,扭转营化绿化经营管理粗放和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

3.4 坚持依法治林,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是保障营林绿化工程的根本措施。一是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全额管理制度,始终坚持伐区调查规划设计、拔交、验收制度,坚决杜绝无证、超计划采伐,移位采伐现象发生;二是切实加强森林采伐许可证、木材运输票证的发放管理;三是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四是认真清理查处乱占林地、违法占用林地案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林地征用和占用的审校审批制度。五是强化林业法制建设,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进一步理顺体制,切实解决办案经费,加大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优待警,提高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规范执法行为,充分发挥保护森林这把“利剑”的作用。六是抓紧编制林地保护利用总体规划,加大林地保护管理力度,加强林地的地籍档案管理。按照分类经营的要求,不断提高森林采伐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森林资源监督检测力度,改进森林资源监测实效。七是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逐步建立现代林火远程监控系统,完善监控体系,大力开展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切实强化林区的火源管理,完善重点地区森林防火和扑火预案,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火能力。八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

总之,营林绿化不仅是一项改善城乡面貌、惠及全县人民、荫及子孙后代的宏伟工程,也是一项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的系统工程。

浅析儿童钢琴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6

论文关键词:铁路信号施工工程管理体会

论文摘要:就怎样高质圣高标准地完成铁路信号工程,提出了比较全面的科学管理体会。

当前,铁路建设热潮迭起,新建、改造项目众多,新技术,新设备、新器材不断出现,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对施工的质量、进度、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怎样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信号工程,下面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

1施工的要求

1.质量。质量是工程的生命,高质量的工程是列车安全运行的基础保证。

2.安全。在施工中要杜绝一切可能对列车安全运行、施工人员、设备和其他人员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现象发生。

3.进度。要按期或提前交工,就要统筹兼顾一切影响工程的因素,进行合理安排,以较高的效率完成工程。

4.成本。要以最小的投放完成工程。

2工程前期的调查

2.1施工圈纸的调变核对

调查工程的性质(铁路系统内、外、新建、改造等)、对运输的影响和对工程的制约及限制、工程量的大小、技术和工艺的难度,图纸的准确性。

2.2施工地点的调变

(1)实地调查现场地形,做到施工前心中有数。

(2)调查现场交通、生活、气候等自然条件,这也是实行以人为本的思想。

(3)调查施工队伍人员的状况。一支干练的队伍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坚强保证。要摸清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专长、脾气秉性和思想动态。这些都是施工计划安排要考虑的`因素。

(4)材料购置调查。电务工程材料型号种类繁多,要掌握他们的性能、质量,交货的地点、时间。不因供料不及时而窝工。

(5)调查其他施工部门、单位的安排及进度。铁路施工是个大联动,电务施工需要工务、房建、供电、运输等部门紧密配合。有时还需和其他单位共同施工,要弄清他们的工程安排、进度。

3工程计划安排

工程计划要充分考虑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的要求,对人力、物力、时间精心合理安排,处理好妥全、质量、进度、成本相互之间的矛盾。安全、技术、成本要专人负责,全员控制。实行施工标准化,工作定量定性,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期安排、材料准备应有余地,以防意外发生。

3.1安全措施

安全高于一切。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影响安全的因素,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人身和行车安全。重点考虑影响安全的因素有:

(1)因违章施工影响人身、行车安全。

(2)因违章或不当被铁路车辆、汽车等造成人员伤亡。

(3)因违章和不当在施工中被重物、机械、电力造成人身财产伤亡。

(4)在工作、工余职工或职工同外界发生纠纷造成人员伤亡或不良影响。

(5)工地、营地防火、防盗。

(6)新职工、民工缺乏安全知识,易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

(7)要充分考虑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特点和性能,避免在施工中出现因不太掌握出现安全问愚。 3.2施工质量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应该外美内实。

(1)使用符合要求的材料,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保证。

(2)施工工艺程序要标准化、科学合理,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对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使用,施工前要培训学习,掌握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对业务较弱的职工、新职工在施工前强化培训,民工也应培训,并在施工中重点控制监督。

(3)制定奖惩措施,建立激励机制。

3.3进度安排

(1)按工程量的大小、工期要求、技术和作业难易程度、人力、施工设备和其他单位的进度合理安排。

(2)工期安排要有富余量,以应对未预料到的情况发生。

(3)应根据个人的业务能力、专长安排工作,工作量在考虑工期的情况下不要太大,不使施工人员过于劳累。一只疲惫的队伍很难保证工程质量。

(4)尽量按工作的性质同异进行模块分工,安排同一性质的工作给同一人员。

3.4成本控制

工程成本控制主要是用料控制,电务工程材料种类繁多,施工前一定要统计好材料的种类、数量,按量订购,并留适当的余量,专人负责,按需领取,做好登记。

3.5协调

(1)同工务、房建、供电、车务和其他单位、部门的协调。

(2)施工队伍内部的协调。

协调工作非常重要,良好的协调联动可保证工作以高质量、高效率完成。

3.6控制监督

施工计划中有监督控制措施,在施工进行过程控制,发现问题和偏差及时处理纠正。

3.7其他

(1)尽量给职工创造较好的生活条件。在饮食、卫生、住宿方面关心职工,防治疾病或水土不服。

(2)随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稳定队伍,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施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生产活动,要按照现代管理学说,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实施施工管理。

关于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篇7

集体课与单独授课在备课上有很大的不同。钢琴单独授课时, 备课内容针对性强, 问题指向个人, 解决方向明确, 要多注意细节, 力求在音乐艺术上做到精益求精;钢琴集体课的备课在内容上不宜难度过大, 因为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语言上尽量用简短和精练的话语进行陈述, 不做过多细节性的要求 (并不是说不对细节处理提出要求, 而是不做过细要求) 主要是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如触键、手型、指法等) 。

集体课备课内容要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而定, 要基本做到学生能在课堂内消化教学的内容, 这对教师是有很高的要求的, 必须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来总结出班级学生的进度情况再对教学计划进行适时的修改, 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基本是非钢琴专业的, 很多的没有基础的, 所以一定要注重基础技能的强化, 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不仅仅是在教学初期要强化, 基本在第一学年的教学中始终要强调这一点, 这对学生后续的学习是有关键性意义的。

二、教学组织

钢琴集体课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也是学生和教师直接进行交流的环境。一般来讲钢琴集体课每次教学都是20人左右, 对于钢琴这种技巧型的授课来说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因此, 如何能把握好教学的节奏, 组织好学生的互动与沟通, 就成了授课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

首先要加强教学的趣味性。要想让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听课状态, 就必须使教学过程轻松愉快, 使学生既接受了新的知识点, 又能保持一定的新鲜感, 有学习的动力。

再有就是要加强示范性, 教师在示范演奏过程中, 除了要强调指法与音符的正确以外, 还应注重音乐情感的表达, 使学生有音乐表演的概念, 让学生明白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儿歌伴奏, 也要带着感情去弹奏, 而不是简单的演奏音符。

在教学中增加一些名家名作的赏析。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是要走向各类幼儿园与学前班, 大部分的教学都是为了启发孩子各个方面的潜能为主要目的的, 因此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 就背负着很多的期望, 家长都希望通过幼儿园的一些音乐课调动孩子的音乐天赋和提高音乐审美情趣。而要做到这些, 除了掌握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之外, 还需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与讲解能力, 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所侧重, 增加一些音乐赏析内容可以训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以及对音乐的鉴赏评论能力, 这对今后的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分层次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一些天赋好, 或者以前有过一定基础的学生会逐渐显现出来, 无论从作业完成还是对乐曲理解方面都比其他同学要高出一个层次, 这时就需要我们进行分层次教学。

对于这些程度相对比大部分同学要高一点的群体, 我们要单独制定一些教学计划, 增加一些内容。例如, 增加一些复调类作品 (如巴赫初级钢琴曲) , 加入一部分专业性强的教程 (如车尔尼系列) 使学生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四、对于歌曲伴奏的训练

前面曾经提到, 在幼儿园的教学中, 很多时候是要为儿歌进行伴奏, 而现在学前教育专业适用的一些教材中, 对这方面却有很大的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 很重要是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灌输, 让学生了解乐理, 能够掌握简单的和声知识。这样, 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 拿到一首新的儿歌, 就可以简单编配出一个伴奏, 在和声的运用和织体的选择上能够做到基本符合儿歌的内容与音乐的要求。

再有就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练习24个大小调的音阶与琶音。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情况, 很多学生都问我, 为什么每个章节都要练习音阶与琶音, 在他们看来, 这些更像是在练习他们的指法。其实这些练习恰恰是为了以后能更加轻松地应对各种儿歌的伴奏。

五、集体授课讲解与单独练习结合

在集体授课过程中主要是解决基础的、理论的、和技巧的讲解, 而学生真正消化这些, 是要在课上以及课下的练琴中实现的。

一般在集体课授课过程中, 每讲解一个新的内容之后, 会给学生一定练习的时间, 但这一般都是不够的, 而且也不可能做到对每个学生的验收都到位。还需要学生有一次单独在钢琴琴房练琴的过程, 之后进行检查, 以确定教学效果。而这次琴房单独练琴, 也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 我发现, 如果完全让学生自己去练, 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 那就是学生如果对内容理解不完全或者产生偏差, 他就会一直这样练下去, 从而形成一个惯性。所以我坚持在学生单独练琴过程中, 进行单独辅导, 发现有问题的学生马上予以纠正, 使其在最短时间内能够解决问题, 达到最佳效果。

其实钢琴集体课教学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过程, 是需要教学者不断研究不断总结的, 教师本身也要不断深化业务学习, 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钢琴教学方法探讨.孙平.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四期.

[2]浅谈高师钢琴教材建设.周柏杨.

关于钢琴学习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篇8

关键词:钢琴技巧 音乐表现力 乐感 合作意识

钢琴,被人们称作“乐器之王”,“音乐王冠上的明珠”。是现如今普及最广,学习人数最多的一件乐器。它需要有晓路明途的“老师”,更需要自己坚韧不拔,刻苦练习的决心。通过老师们的耐心教导,自己的琢磨、感悟及许多音乐之外广博丰富知识的支撑。下面谈谈笔者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钢琴弹奏的准备

(一)弹奏钢琴的姿势及基本手型

人们常说:“站要有站像 ,坐要有坐像”,就是干什么事,最起码的站和坐都要有所讲究,所以我们在弹琴之前合适的坐姿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每个弹琴者的年龄不一样,个头高矮不一样,身体、胳膊、手臂的比例不同,弹琴时首先要调整琴凳,以一个合适的固定高度来确定与身体保持平衡,并将琴凳与钢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脚撑地、胳膊重心落下及换踏板。坐姿的舒适将会影响学习过程中整个状态。为此,正确的弹琴坐姿是学习的第一步。其次就是弹奏“手型”。应当说,正确的手型是没有绝对概念的。老师们常说:“手指弯曲,手掌像握鸡蛋似的成半圆形,三个掌关节突出,胳膊与琴键平行。”这种状态最符合人手的自然状态,于是我们管它叫做“基本手型”。然而,随着作品的难度不断增大,不同风格的作品要求我们不同的触键方法及声音色彩的变化,由此,因声音的需要,有时也许一个手腕的轻微转动,声音变得柔弱了;有时因手小,在弹奏快速的八度技巧时,或许手腕稍稍抬高一些,有助于弹奏的速度和准确度。所以,不能把初学阶段的“基本手型”视为一成不变的。掌握好手型的舒适度后,要强调手指的支撑(也就是常说的手指站立)。这个概念似乎很模糊,其实就是手指的触键。因为每个人手指结构不同,先天的手指机能不一样,尤其是相对于“第四指”、“第五指”,天生机能相比较而言弱一些。在练习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关节的站立支撑(指掌关节)。常见到许多人五指(小拇指)总是“躺着”弹琴。关键还是第三关节的支撑,可以利用另一只手帮助将第三关节顶出凸起来,慢慢的有意识的专门训练,最终手指成半圆形,弹出的声音听起来像“立起来”似的,坚定有力,这就是最理想的。

(二)关于放松

钢琴弹奏的放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针对紧张而言的。到底什么是放松?如何做到放松?一直都困扰着我们。弹琴时易出现端肩、耸肩、身体僵硬导致曲子还没弹完胳膊已酸痛不堪。在笔者看来,要想放松首先要消除自己内心的紧张心理。我们常常会在自己认为难点的段落心理自然的给予紧张,不自信,手指不由自主僵硬起来。其次就是紧张的身体,当手放在琴键的那一刻起,也许胳膊跟着就紧张起来了,甚至是架着胳膊弹琴。有时也会为了所谓的“手型标准”,或因个人的技术有限,在练习一些较难的乐曲时为了完成某个技巧使身体紧张。为了更好地体会手臂的自然放松,我们经常会练习“吊指”(断奏),即手臂自然的落在琴键上,手指力度支撑在指尖,把声音弹到底随之身体其他部位立即松弛下来,不能继续给力压琴键。在这个基础之上,大量的使用各节奏型练习,想必会有明显的放松效果。

二、练习中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的读谱

正确的读谱是练习乐曲的第一步,首要是把乐谱上所标注的弹奏出来。就谱表而言(G谱表—高音谱表,F谱表—低音谱表),随时会因音色的变化、读谱的方便而更换谱表,此时,就需要认真看好谱表的变化。调号则是最重要的,它联系着整首乐曲曲调的顺畅,但常常在练习中忘记了调号,以致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此外,临时记号的出现也需引起格外的重视。而笔者认为节奏、节拍则是一首乐曲的核心,如四分音符,容易弹成八分音符加八分休止符,其次一定要重视休止符的时值,所谓“无声胜有声”就是强调休止符的重要性。像连线、跳音、重音等一些表现符号以及力度记号、踏板记号、延长记号、反复记号等表情记号都需要仔细读谱,给予准确的弹奏。对于乐曲结构整体的分析,如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结束部的分析,乐句之间、乐段之间的的关系,尤其是一些钢琴的奏法。音乐和说话一样,都要呼吸、断句、有语气、有情感的表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又有很大的不同,如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复调大师巴赫的作品,几乎在手稿上没有任何的表现记号。古典时期莫扎特就装饰音与浪漫时期肖邦等写作的作品在弹奏上有很大的不同,而贝多芬却是所有作曲家中第一位详细标明表情记号的大师。越是晚期作品,标注得越详尽。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中准确地读谱,品读乐谱背后作曲家的深层寓意。

(二)有效的练习方法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练琴呢?在笔者看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慢练”。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赵晓生先生说:“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通过慢练,应当使演奏者在一接触乐曲就走上一条正确演奏的轨道。”的确是这样,慢练使许多动作分解化,把一切细节放大化。在慢练中分手练习,即使一首简单的练习曲都有必要分手练,确定好合适的指法,确定出音乐走向,对乐曲的整体结构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认为困难的地方耐心的分解慢练、反复练习。很多琴者总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的弹,殊不知,这是最愚蠢的方法。而一首樂曲的精彩表现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丰富的感情。同一首乐曲不同的人弹奏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根据乐曲的性质,根据自身的弹奏能力,在速度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走向,伴奏织体的层次等做出鲜明的力度对比,每一乐句都在表达一定的情感,否则弹奏就是苍白无力、平淡无味的。最后通过熟练的掌握乐曲风格、节奏韵律,方可逐渐提高速度,达到演奏的要求。

三、加强音乐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

音乐的综合素养是音乐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培养,其视唱练耳的学习对听觉的训练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在视唱练耳中需练习听写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模唱大量的单声部、多声部的视唱练习,同时对节奏、节拍、音高、调式调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系统性的综合训练。而乐理是音乐者进行相关音乐知识及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前提,也是和声、曲式、配器等相关音乐课程的基础。在弹奏作品时,会涉及很多的理论知识:如准确判断调式调性、节奏节拍、表情术语等。它好比是一座大楼没有好的根基就不可能建好。所以在练习钢琴的同时,一定要学习相关音乐知识,为我们的弹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此外,对于音乐史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相关音乐体裁、音乐本身的一个认识,从体裁形式、旋律特征、和声、织体、配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历史时代、历史环境等的学习。最后通过耳朵的聆听去想象音乐表达的画面,通过不同乐器、不同声音色彩的对比感受音乐的内容。

(三)加强钢琴合作艺术的学习

如今,钢琴伴奏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的需要,其对于声乐、器乐等其他表演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但事实上它更难把握,它需要伴奏者与对方默契的配合,学会倾听对方,有着稳定的节奏感及良好的视奏能力。练习时可在曲目的选择上由简到难,与合作者通过多次的练习培养彼此的默契感,即使对方临场发挥不当,个别音准的不准确、节拍的错位等问题,伴奏者首先得保持镇定,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这就需要伴奏者长期不断的练习积累。而钢琴重奏的合作也是提高钢琴水平的一个有效练习,如四手联弹、双钢琴、四重奏等,都需要互相倾听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掌握对方的主旋律,最好是单独练习时还可以唱出其他声部的音乐,在此基础上都需要仔细的读谱、注意细节,聆听彼此,从而提高个人的合作能力、演奏的能力,最后在展现自己的同时锻炼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结语

在练习时基本的坐姿及手型一定要规范,在此基础上让全身保持放松的状态。当弹奏乐曲时读谱的细心、指法的准确及手指灵活的转换显得尤其重要,而慢练是最有效的方法。总之,通过刻苦的练习,加之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及情感的投入,准确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就能不断提高个人的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苏]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黄大岗.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4][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出版社,2008.

历史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9

江苏省兴化楚水实验学校 翟锦银(225700)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历史概念模糊不清,缺乏明晰的认知。这既限制了学生解题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认知能力的提升。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对历史概念有明确要求:“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学,要在初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其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历史科考试说明》考试能力要求也有这样的文字叙述:“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由此看来,对于历史概念的阐释应贯穿于平时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现笔者就教学过程中的历史概念的教学处理方法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典故解析历史概念。在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概念与历史典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典故,设置历史情境,则能帮助学生较为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比如,有关政治术语中的左和右的概念,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提及到的问题,也是较为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其实,这与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有很大关系。在法国大革命的第一阶段,即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当权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大资产阶级提出比较温和的改良主义,要求保留国王,反对共和;而第三等级的代表坚决不同意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并提出更为激进的革命措施。在议会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主持人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的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把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左派引申为无产阶级派,把右派引申为资产阶级反动派。教者如能帮助学生梳理一下史实,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那么,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认识就会清楚而明晰,理解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再如,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战例“淝水之战”这一历史概念,它与“起第长安”、“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这些历史典故相关,只要教者讲清了,帮学生把史实理清了,学生对这一历史概念就会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二)帮助学生准确定义和辨析历史概念。每一历史知识概念都有它特定的历史时间、空间,特定的历史内涵和外延,定义法就是根据以上四个方面的内容,用高度概括简洁准确的语言给历史知识概念下定义。使用定义法形成历史知识概念最关键的是对历史内涵和外延的揭示。学生由于历史背景和历史学养的不足,对定义法揭示历史概念较为陌生,也较难以把握。比如,对于“左”倾和右倾这两个历史概念,能否帮助学生用一个科学的理论性的概念来阐释呢?笔者通过教学尝试发现完全可行。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回忆一下已掌握的有关知识,如有关“左”倾的特征与表现情况。“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超出实践的需要,主观认识超出客观条件的可能。这种错误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对内搞关门主义,对敌斗争搞冒险主义,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急躁冒进,违背规律,超越阶段。

接着,我让学生回顾一下“左”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以来的种种典型表现,具体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典型的便是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中国共产党内推行严重脱离中国革命客观实际的冒险主义指导方针,给中国革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在我国建国以 来的“左”倾错误主要指党的指导方针在1957—1976年间在以下问题上的失误:一是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斗争估计扩大化。从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开始,修改了中共八大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形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二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片面追求单一的生产关系,追求大规模和高速度,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在学生对“左”倾概念基本形成认识的基础上,我有趁热打铁,让学生按照刚才的思路,梳理一下有关右倾这一特征与具体表现,进而形成下列认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表现为理论观点落后于实践的需要。在大革命时期则表现为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对于当时中国革命的形势缺乏清醒的观察,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前途作出错误的判断,否认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低估了农民的革命性和革命要求,过高地估计了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没能认识到蒋介石等地位、立场的变化,已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于是把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拱手相让。这成为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我又对进行了拓展与深化,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不管是“左”倾还是右倾,都给中国革命和建设带来了挫折和危害。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防止“左”、右两种倾向,但更重要的是防“左”。

(三)启发学生利用概念的种属关系正确区分历史概念。不少历史概念有较多的相似或相近之处,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如果能通过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分析,弄清楚种属概念之间的关系,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有这样一道选择题: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下列选项对辛亥革命评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封建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个题目考查的是有关辛亥革命这一历史史实的评价,答案应该选A。乍一看,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其实是考查学生对封建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与把握。此题的答案质量不高,细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封建制度与君主专制制度这两个概念的认识较为模糊。

针对这一情况,我没有简单化处理,仅公布个正确答案就完事,而是引导学生对上述两个概念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时让学生回忆所了解的历史事实,理清历史关系,最终让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学生经过启发与引导,明白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的一个方面。封建制度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封建的经济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以及封建的思想、文化制度等。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是以辛亥革命中清帝退位为标志的,而封建制度的最终结束则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作为标志的。封建制度是种概念,君主专制制度是属概念,君主专制制度属于封建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教学指向比较明确,既帮助学生认识了历史概念,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用形象化的历史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所有的历史认识都来源于历史事实与历史事件,离开了事实与事件,就形成不了历史概念。在学习历史概念的时候紧扣事实与事件,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并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上升为理性认识。当然,在认知事实与事件时,要提醒学生从事实或事件中跳出来,善于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以形成正确的认识。如在学习国统区、沦陷区、游击区和解放区这四个概念时,我就采用了上列教法,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为理想。学生通过学习,明白了:

国统区是指由国民政府控制和管辖的地区,社会性质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统区,蒋介石政治上独断专行,以命令形式处理党政军的一切事务,成为大独裁者。***、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互相结合、渗透,是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象征。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

沦陷区是指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由日伪军或傀儡政权控制的地区,社会性质属于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思想上,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以此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沦陷区人民过着亡国奴的生活。

游击区是界于解放区和沦陷区之间、敌我双方争夺的地区,都有两面政权。由游击区变为解放区,或由游击区变成沦陷区,反映着敌我势力的消长。

解放区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敌人后方建立的根据地,其性质属于抗日民主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人民实行减租减息,积极开展大生产运动,建立“三三”制政权,进行反“扫荡”斗争,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并逐渐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这类概念历史教学中也经常见到,如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等等,只要区分清楚其性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五)帮助学生梳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阐释历史概念。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所变化。学生对这些变化的过程、特征和线索往往缺乏整体的纵向联系,所以认识易发生偏差。

如,上面所说的“左”倾和右倾,不同的时空含义即有所不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左派、右派名词来源与欧洲不同,派别的划分都是以政府为参照系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中那些要求把革命进一步推向深入的人士,就称为国民党左派,如宋庆龄,邓演达等;而那些反对革命甚至破坏革命的国民党人,就被称为国民党右派,即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那一部分人。在1957年整风运动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分子乘机向共产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进攻,于是便引发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右派斗争。这部分人也被称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右派分子。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代无产阶级内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但由于当时激进派常常给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挫折,为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加上引号。到20年代末,用“左”倾机会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帮助学生把这些概念放到历史的不同阶段进行阐释、理解,学生便较为容易把握了。当然这样的梳理过程并不复杂,问题在于掌握了其方法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

党校函授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10

王峰忠

李星辰

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国内新形势新发展,给党校函授教育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同志指出,党校函授教育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上新水平。他强调,要使十六大精神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更加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校教学中的地位和分量。党校函授教育是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有新思路、新举措,注意发挥党校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党校优质教师资源,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以适应提高干部素质的需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党校教学实践,对党校函授教学悟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大家思考。

一、突出理论性,把握时代性

曾庆红同志指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办法,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经验,使党校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党校工作的新局面。他强调,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一定要坚持党校姓“党”的原则,并使之体现到党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贯彻到党校工作的各个方面;一定要始终密切联系实际,上好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 为民四个方面的教育课;一定要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教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党校函授教学面对的多是来自于基层的学员,他们大多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平时他们忙于应付工作、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很少有时间读书看报,对当前的时事政策尤其是前沿性的理论知知甚少,了解的就更少了。面对这种情况,在授课时应把学员实践经验与所学理论挂起钩来,使理论更加丰富完美,让学员拿丰富了的理论去指导工作,这样学员学习劲头就更足了。在编写教材、组织教学内容过程中,要注意内容更新换代,要与时俱进。因为学员多是工作在第一线,接触群众最多,接触实际最广泛,如果他们用老眼光看事情、老办法解决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为了切实搞好党校函授教学工作,使教学突出理论性,把握时代性,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调整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进入新世纪,我们的所有班次都应按照新的教学布局的要求,让“三基本”、“五当代”教学内容全面进入课堂。围绕教学选择一些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尤其是对紧密结合形势发展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现实问题要进行专题辅导和研讨。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二是教学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改进教学方法,加大研讨式教学力度,坚持双向交流制度,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 长;在教学全过程中,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解决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问题。三是教学与落实中央《决定》结合起来,用创新理论来武装学员,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装入学员脑海之中。四是教学与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党性教育,让学员学会用所学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经验再丰富理论。在把党性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同时,把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开展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结合起来;把党建理论教学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对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的介绍和对典型腐败案例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对学员加强党性党风教育。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二、讲究艺术性,增强趣味性

函授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绝大多数课程的面授教学是以课堂教学即讲授为主。这是由党校函授教育的特点所决定的。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行为。课堂艺术是一项综合艺术活动。讲究艺术性,增强趣味性,是提高党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

首先,注重教学组织艺术是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大家知道,党校的教育对象不同于普教,他们具有知识层次参差不齐、生活阅历相对丰富、求知欲望相对低下的特点,难以管理。对这样的成人教育,进行课堂组织教学不是可有 可无,而是很有必要,且要注重组织艺术。一般说来,凡是有经验的教师都是非常注重这一环节的。一要保证课堂秩序良好,有理有据地评论发生的每一件事;二要给足学员的面子,以不经意的眼神或手势去阻止他的不正当的行为。总之,当课堂出现了不尽人意状况时,既不能不说不管,又不能当场训斥、挖苦,要尊重学员的人格,从正面循循善诱加以巧妙引导。或讲一个小故事,或说一个小笑话,或做一个引人动作,是学员迅速转移到教师讲课上来。只有把学员组织好安顿好,才能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我深信,课堂教学效果是从这里起步的。

其次,讲求教学方法艺术是解决教学认知的基本手段。这就是说,过河要解决船与桥的问题。党校教育要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讲求教学方法艺术。在教学方法上,介于党校函授教学的特殊性,坚持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和加强研讨的方法;坚持联系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深化理论学习的方法;坚持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促进主观世界改造的方法。

笔者认为,互动式教学是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学内容是根本,但如果缺少很好的传授形式,内容再好,学员听不进去也是枉然。因此,实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虽然我们强调不能搞满堂灌的方式,但目前的 教学形式仍是教师讲学员听。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兴趣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依参与程度的深浅而改变的,对本来毫无兴趣的东西由于要参与其中,也会有兴趣。因此,要多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研讨式、答疑式的教学方法,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激发学员潜在的创造性,鼓励引导学员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营造浓厚的情感和共鸣,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有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可以就某一章节请有专业特长的学员到讲台上去讲课,从而增强学员的参与意识,形成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良好氛围。

再次,探讨课堂讲授艺术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渠道。课堂讲授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要方式。在讲授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三位一体,辨证统一。党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的阵地,是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党校教育任重道远。党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与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课堂教学是党员干部进行宣教的主阵地,具有严肃性和权威性。课堂授课语言要讲究艺术性。党校教师要提高授课水平,除需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外,还必须在驾驭语言艺术的能力上狠下功夫。尤其在语言的“三性”上下功夫,一是概括性,要善于把冗长的学术问题转换成简洁的讲课“话题”;二是通俗性,要善于把深奥的学术语言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自己的话”;三是生动性,要善于 把枯燥的学术语言转换成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的语句。为什么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语言中巧妙地应用了设悬念的方法。这种方法如果恰当地运用于面授教学中,同样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其方法有两种:一种用在授课前,一种用在授课中。讲课前设悬念,就是抓住这门课的重点和关键,提学员感兴趣又非解决不可的问题,造成“要知此事如何,且听下边分解”的悬念,从而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拨动他们求知的心弦。授课中设悬念,就是举例说明观点时,先将结果说出来,使学员产生非要追根溯源找出原因弄清来龙去脉的强烈欲望,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一句话,党校函授教学要有强大的“磁性”,才能紧紧吸引学员,取得上佳效果。

第四,选好用好事例,是增强趣味性之关键。课堂举例是理论阐述、知识传授过程中极重要的一环,它能提高学员学习兴趣,使理论形象化,提高学习效果。运用举例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选好事例。选择事例时一定要“言出有据”,切忌道听途说,信口道来。并且要选我们周围的、大家熟悉的、有共性的、与所授课程联系密切的事例。二要用好事例。实力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对抽象理论的形象说明,绝不要为了举例而举例,本来理论已说得很清楚了,就没必要再举例子了。否则,生硬的举例,就会变成画蛇添足了。一般说来,学员对光讲理论不会激发兴趣,如果用事例来讲理论,给以正确生动的解释及说明,就会提高学员对课程的关注及兴趣。

总而言之,讲究艺术性,增强趣味性,提高函授教学质量,党校教师应该做到“五个必须具备”和打好“五个基础”,即: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扎扎实实地打好思想基础;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扎实实地打好理论基础;必须具备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扎扎实实地打好知识基础;必须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扎扎实实地打好实践基础;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扎扎实实地打好能力基础。

三、实现解惑性,提高应用性

解疑释惑是所有教育教学之目的,党校函授教学也不例外。提高学员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其主要教学目的。如为了解决学员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党校函授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作者认为,具体到党校教学上,就是要坚持“两为主,一加强”的教学方针。坚持“两为主”,就是要求学员认真读书,特别是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和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努力在党校造成一种认真学习的风气;在教学安排上要保证学员有足够的自学时间。坚持“一加强”,就是要加大研讨的分量,提高研讨的质量,使学员通过研讨,开拓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既包括联系改造客观 世界的实际,也包括联系改造主观世界的实际。理论联系主观世界的改造,要实现两种转化:一是理论转化为能力,二是转化为品德。在党校的课堂教学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和“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教学阶段如何联系实际,是一个难点问题。作者对此也有自己的深刻见解。我认为这两门课的联系实际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历史实际,了解经典作家在什么历史条件下,针对什么历史课题,回答了什么基本问题,从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原理,用以思考、分析、解决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二是结合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曲解,提高辨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三是结合干部思想实际,解惑释疑,澄清模糊认识,提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四是结合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阐述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提高干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解惑式”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应用好此法,首先是寻“惑”。为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员的实际,更符合全面提高素质的需要,建议在制定函授教学计划时,第一次面授课以介绍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重点和指导自学为主,同时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一定数量的问题(包括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并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探索求解。还可以组织学员深入实际,采集问题。

其次是定“惑”。将征集的问题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汇总,通过分析寻找其中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主要是与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有关的、共性的、代表性的问题。并弄清哪类问题由哪些课程来解决,哪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运用哪些学科知识。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和面授的课时计划,将分类汇总的结果进行筛选,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教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是解“惑”。教学内容确定后,一方面,主讲教师要研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根据需要组织相关的调研活动。另一方面,让学员参与求解,以求集思广益,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通过学习、调研、讨论,真正使学员感受到,学有所思,学有所用,确确实实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的或棘手的问题,那学员满意之情就不用言表了。

党校函授教学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握理论性、时代性、艺术性、趣味性、解惑性、应用性,是满有新意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我相信,随着党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会更优秀地展现出来,我们这些党校工作者,一定会不余遗力地尽最大努力搞好党校教育事业。

作者:李星辰系邢台县委党校教学副校长

上一篇:我熟悉的人优秀作文下一篇:买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