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2024-06-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篇1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作者/凌霞

摘 要:体育课程是大专必修课程,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发展,但是由于体育活动的剧烈性等特征决定了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何确保体育教学的效果,而又能切实减少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风险问题就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大专体育;安全问题;方法

大专体育教学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对象,也是学校工作中的重点,因为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这也给日常的体育教学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大专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未能及时地发现安全隐患,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地灌输相关的知识,随机应变才能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1.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

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充分避免运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平常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大专生对课前活动不够重视,这样没有对各个节活动开,接着就开始进行强度比较大的活动,从而对关节的磨损比较严重,造成严重的后遗症。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课前的准备活动应该具有新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活动中间接地达到预期目的。而在进行特殊项目的活动中,()应该将全身能够发力的关节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工作,比如头、颈、药以及手脚关节等,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隐患。

2.体育教学的备课要科学合理

体育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充分了解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评估,对不合理的项目和环节予以删除。教材的选取、器材的安排等都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的身体素质情况,备课的进程也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不断地适应教师的教学进程。这样不至于透支学生的体力,从而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在上课之前应该仔细地检查教学使用的器材,如有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排除,而器材的使用过程应该按照说明书的份额规定进行,以防在使用的过程中受伤等。

二、做好课中组织工作

1.合理安排教学

大专生对各种体育锻炼是来自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内容安排上应该提高学生兴趣比较大的课程,从而让学生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而在进行练习难度比较大、需要时间比较长的.活动内容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感到压力和信心不足,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专心地进行动作和技巧的学习,从而难以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这一问题,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该科学合理,教学内容应该充分考虑到大专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教学进度要循序渐进,对于难度比较大和动作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做好认真的辅导,使学生不至于失去学习的信心。除此之外,体育教学的内容应该有着舒展身心、促进身体机能的成长等作用。

2.教学内容应该将安全放在关键位置

教学内容在讲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同时也应该将安全放在关键位置,因为只有安全的项目活动才能够保证学生健康完整地成长。所以教学内容比较高难度高风险的项目活动应该安排得少一些,与此同时也应该在学生体检之后对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做好评估,以便更加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

3.合理进行组织管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只要按照组织要求,对教授的学生合理的组织才能保持一个文明、健康、高效的学习氛围。而体育教学的方法也需要注意,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对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教学方法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降低学生因犯错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率。

三、体育教师方面,掌握科学的安全事故预防方法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体育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有全面的安全防范意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保护学生、减少安全事故的责任放在首位,体育教学只有建立在安全、健康的基础上才是有效的教学。第二方面是安全教育要时时贯彻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在安全意识的作用下,体育教师要在课前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如要充分考虑到教学过程中容易发生的安全事件有哪些,检查体育器材是否安全等。上课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每个运动举动,按是否有容易发生事故的危险动作。对于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反复强调并做出动作示范。

综合以上对大专体育教学中安全事故预防问题的探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安全事故的存在,并且从各个环节做好安全事故的预防,保护学生的身体避免受伤害,保证体育教学工作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志红,李芳。安全人机工程学在体育教学安全事故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08):20-21.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篇2

1 三本院校工科高等数学教学基本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方面

1) 相关数学基础薄弱。相较于其他本科院校, 三本院校最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整体数学知识和方法等基础相对薄弱, 如, 指数、对数之间转换方法、三角函数相关公式不熟悉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不够等。2) 对高等数学重要性认识不够。经过了奋战的高三, 一部分学生存在“上了大学就可以不学”和“60分万岁”等消极的想法;而另一部分学生完全是因为初期体会到一定的难度而对高等数学产生了抗拒心理, (高等数学的第一个难点就是第一章的数列的“定义”) , 认为难度太大, 学好学坏无所谓, 一部分学生都会感觉难从而放弃, 着实可惜。3) 学习兴趣不高。由于高等数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又是入大学以来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导致学生怕数学, 从而很难爱上数学;另外上课时受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的限制, 教师的讲解主要是“黑板加粉笔”的大量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 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之前提到的对高等数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造成上课兴趣不高学习不积极, 课下更不努力训练所学知识点的不好局面。

1.2 教师方面

1) 教学任务重。三本工科院校教师资源相对缺乏, 教师分配教学任务繁重, 师资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军, 青年教师有活力有激情的同时, 也应看到他们对经济方面的需求, 低课酬势必就导致部分教师以多上课来平衡经济方面的压力。繁重的教学任务导致上课状态不佳、教学反馈脱节等不良后果。2) 科研分心。如今高校对教师都有相应的科研任务要求, 将科研和教学统一放入教师的考核评价体系中, 这就导致部分老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 只用余力去完成学校交给的最基本的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3) 教与学反馈不及时。为了节约成本, 班级容量大, 动辄上百人的班级, 课堂上教师很难做到兼顾到位, 不能将每个学生的信息都能及时反。另高等数学具有其特殊性, 需要课下做大量的练习才能对课上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由于人数繁多, 教师批改作业就大有难度, 也就导致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3 教材方面

普遍适用的本科高等数学教材对三本工科院校学生来说并不适合, 主要因为:1) 太过完备和细化。虽说一份教材其理论必须是完备的, 但是也要依照不同的授课对象不同而有所区别, 让三本院校和一本、二本院校用完全相同的系列教材绝对显然是不合适的。三本院校学生因其自身特点, 对相关理论知识要求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有些太过深奥的理论可以不必深究不放。2) 配套习题不适用。教材后配套课后习题相对三本院校工科学生来说太难, 也超越了其学习要求, 答案略写甚至不写, 不能更好的起到一个点拨思路并巩固训练的作用。3) 应用性不明确。现有教材与所学专业知识脱节, 没有体现出学生相关专业的需求, 出现了不需要的知识介绍太多, 需要的知识简略带过的情况, 对相关的联系及应用性介绍不够具体。

1.4 教学方面

受三本院校办学硬件条件的影响, 课堂教学方面存在教学方法太过单一等诸多不足。1) 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三本院校的一线教学教师队伍主要是青年教师, 一部分是非师范院校毕业, 尽管都拥有一定的数学知识, 上岗前也经过一段时间的总体教学培训, 取得了高校教师资格, 但是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尤其在备课、课堂整体把控、重难点的把握得当方面还不熟悉, 这些都需要青年教师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摸索, 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是真正自身的的教与学。2) 教师配备少, 师生比例过大。这是因为三本院校尤其是独立院校大多数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时间最长的不过十几年, 加之待遇不高等问题, 所以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发展自己稳定的师资队伍, 为了完成全部学生的教学任务, 不得不采用大容量班级授课, 这就使得教师上课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去把控课堂, 还要占用大量课余时间批改课后作业, 已无时间去搞其他教学方法的实践。另外班级容量过大也不适合多种教学方法的展开, 例如研讨性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方法等。教师授课不得不进行统一的“满堂灌”、“填鸭式”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方式, 老师讲得累, 学生听得更累, 陷入了教学的不良循环。3) 教学课时紧张。三本院校介于二本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之间, 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的人才, 不同类别专业课设置较多, 而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开设的学时数比较有限, 正常情况下在如此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内的教学内容已属不易, 但同时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为了完成后续课程的进行不得不复习一些初等数学的知识, 占用了本来不多的授课学时, 教师更没有精力利用上课的时间进行习题训练, 不利于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开展, 同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一路讲下去, 不能兼顾部分学生消化不全的情况, 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2 解决对策

2.1 学生方面

1) 针对三本院校部分学生基础不好的情况, 在开学之初及时补充复习相关初等数学的知识, 做好平稳过渡和衔接。例如在讲解初等函数中的三角函数时归纳相关正三角的和、差、倍及半角公式, 为后续学习复合函数的微分和积分做铺垫。同时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 可以有针对性的布置多层次多级别的课后作业, 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讲解, 亦可采取单独辅导的形式、小组传帮带的形式等, 提高整体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2) 讲好开学第一课, 纠正学生对高等数学的错误认识。在上课之初对学生讲明高等数学的重要性, 它作为进入大学以来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作为工具课程, 它是本科工科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 学好学坏直接关系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甚至影响整个大学四年的学习。有别于初等数学, 知识点密集, 可能会有一点难度, 但是相信不断地努力和训练会学好, 调动学生的好胜心和积极性,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后续课程的学习中来。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日常教学在不失准确的前提条件下采用通俗语言讲解, 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可以采用各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奖励机制, 如积分奖励制, 每回答一次问题获得相应的积分, 折算后加入到平时成绩, 进而在期末总评成绩中得以体现。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抽出一部分课时补充讲解相关数学软件, 如:MATLAB, LINGO, SPSS等, 学生对软件感兴趣, 了解到这正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进而带动了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2.2 教师方面

1) 充实壮大教师队伍。鼓励三本工科院校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增强教师的归属感, 稳定现有专任教师队伍, 提供优越的条件引进优质教师, 适度分配每个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提高高等数学有效教学水平[1]。2) 教学科研两不误。现有高校教师两大任务就是教学和科研, 但并不冲突。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 应积极引导教师认真研究教学, 牢固树立教学也是科学研究的观念, 研究高等数学学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 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科学, 这些也都是科研。另外, 学院创设有利条件鼓励教师教学之余搞科研, 制定教师完善的个人发展规划, 提供教师参加权威机构的培训和会议等, 推动教学科研双发展。3) 建立及时教学反馈方案。所谓教学, 除了教, 有一大部分是学生的学, 作为刚入大学不就得学生来说, 学习中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 这就需要建立及时的教与学的反馈。有许多方法, 如:可以建立师生留言板方便教师学生就疑惑问题讨论;创建教师个人网页方便学生课余浏览, 抓住重难点, 并可就疑难问题进行网络实时沟通;采用分组学习, 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分组结对, 遇到不会问题小组内解决, 再有不能解决的向教师反馈, 等等。这些方法既可以节省师生的时间又可以及时反馈所学, 不失为好办法。

2.3 教材方面

1) 降低难度, 选用适合教材。对于三本工科专业学生, 根据相应的教学大纲, 选择适用的教材。三本高等数学的教学目的是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 以“学会”为主, 始终把握住高等数学学科的工具性这一特性, 选择知识系统全面但又注重应用的难易适度的教材。当然, 有能力的院校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院校的学生特点和专业要求编撰适用教材, 笔者所在学院就自行编写了高等数学教材, 已经适用了两年, 效果很好。2) 选择适合的课后习题指导。合适的课后习题能够帮助学生训练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并且有课堂巩固、课外拔高、考研冲刺几个不同模块, 从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出发, 兼顾一般和提高,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3) 与专业相结合, 选用适合不同专业的教材。改变原来的统一“一刀切”式教学, 针对不同的专业需求对相关教材进行模式化处理, 对于专业不需要的知识进行删减, 需要的知识进行补充。例如通信与控制工程系的专业如电子信息专业可以删掉与该专业关系不大的曲率、曲率半径, 而加入方向导数和傅里叶级数等[2];对于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等专业, 可以补充相关数学软件帮助数学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这就切合了三本工科院校的培养方针和原则, 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4 教学方面

1)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学院制定和完善高等数学公开课、示范课制度, 创设高等数学精品课程, 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结对子, 采取以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 制定相关辅导和监督政策。制定和完善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 为青年教师创设有利条件进行职业培训, 促使其利用课余时间多多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养。2) 拓展师资队伍, 合理分班, 开展多种教学方法。重点培养现有青年教师, 大力引进优秀教师, 亦可吸引知名学者做兼职教师, 壮大三本院校师资队伍。在开学之初对学生进行系列的摸底, 合理分班, 压缩班级容量, 根据不同的学生知识水平划分班级, 采用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 即所谓的分级教学, 这也是切合因材施教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新现有的教学反馈、评价和考试体系, 使教师能够兼顾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应用型教育。提高师生比, 采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发现式教学法等, 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水平和效果。3) 分配足够课时, 引入多媒体教学。三本工科院校应该重视基础课, 纠正原有重专业轻基础的错误认识, 分配足够的课时给高等数学, 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对学生的培养需求删减相对次要的知识, 进而保证所需重要知识的讲解。另外, 在日常教学中建议引入多媒体教学, 这不仅能形象地展现高等数学中变量关系、几何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还能节约大量的课上时间, 比如相对手画函数的二维、三维图像, 数学软件能更直观准确快速地实现[3]。

3 结束语

以上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切身体会和感想。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高等数学作为工科专业基础课, 势必也会迎来一次重大改革, 而对于刚成立不就得三本工科院校来说, 这种改革将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 涉及到学院教与学的方方面面, 同时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何寻找教与学中的问题本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是每一个高等数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华.“三本”高校青年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机制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5) :64-66.

[2]廖小莲, 陈国华.地方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价值工程, 2010, 29 (32) :246-247.

浅析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 篇3

摘要:本文旨在收集整理并总结归纳前人有关网络安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院校实际,重点探讨影响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并提出维护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The Problem of Colleges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Liu Yanchun1,Wang Fei2

(1.Liaoning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Jinzhou121000,China;2.Northeast China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Jinzhou121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collected and summarized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basis of network security,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institution,focusing on the impact factors of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institutions and make maintenance of school 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preventive strategies.

Keywords:College computer network;Security issues;Solving strategies

一、院校计算机网络使用现状

院校计算机网络的使用者有两类,一是对网络一知半解的教师群体,二是对网络求新求变的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又分为两类,一为使用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的科任教师,一为使用网络进行综合管理的行辅教职工。其中,对网络一知半解的教师群体安全意识淡薄,对网络求新求变的学生群体则多半不计后果,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的滋生。总体看来,院校计算机网络有着系统复杂、漏洞遍布、管理混乱、资源泛滥、病毒横行甚至是黑客袭击等诸多堪忧现状,对院校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系统使用、网络运行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失窃信息或被恶意篡改的信息及网络资源滥用、虚假信息乱传等,更是影响到院校的声誉及正常管理。

二、影响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院校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在缺陷。目前,在院校中广为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为UNIX、WINDOWS和Linux等,这些操作系统自身均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许多新型计算机病毒正是通过操作系统的漏洞进行交叉传染。而院校计算机使用者极少主动及时更新操作系统,也甚少修补各种漏洞,导致计算机反复感染。

(二)院校计算机使用者意识淡薄。1.管理者网络安全概念模糊,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构不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得不到落实,网络安全管理专业人才极为缺乏。2.部分教师与学生漠视网络安全,利用可移动存储介质(如U盘、手机、MP3/MP4等),浏览各类合法非法网站,大肆下载各种网络资源,有意无意地传播了计算机病毒,甚至造成院校网络堵塞与瘫痪。3.部分计算机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在网络上使用容易被破解的简单密码,或者轻易泄露自己的账号密码,或与人共享账号,或者在防火墙内部架设拨号服务器却没有对账号认证等严格限制,甚至是不安装任何查杀软件走“机器裸奔”路线等等,都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威胁。

(三)病毒袭击与黑客攻击防不胜防。一方面,传染性大、寄生性强、隐蔽性高、触发性广、破坏性久的计算机病毒是目前院校计算机网络数据安全甚至整个网络安全的头号大敌。另一方面,安全工具的更新速度往往赶不上安全问题的产生速度,因而黑客总是利用端口监听、端口扫描、口令入侵、JAVA炸弹等不断更新的攻击手段和层出不穷的系统问题对计算机进行袭击。

三、确保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范策略

(一)管理策略

1.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要实现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性与功能性的协调统一,实现安全风险最小化,唯有加强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构的建设,成立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通过网络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共同努力,利用一切可行的工具和技术,尽力控制、减少非法行为。同时,不断加强院校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对院校网内的IP地址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对盗用IP资源的用户依据管理制度严肃处理,从而保障广大院校网络用户的基本利益。

2.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化。一方面,院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构应在全院/校范围内普及基本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要求网络用户在思想上要引起高度智能重视,认识到网络犯罪的概念与危害,加强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依法自律,提高警惕,从而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

(二)技术策略

1.防病毒软件。在网络环境下,病毒传播扩散快,仅用单机防病毒产品已经很难彻底清除网络病毒,必须有适合于局域网的全方位防病毒产品,针对网络中所有可能的病毒攻击点设置对应的防病毒软件,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病毒系统的配置,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自动升级,使网络免受病毒的侵袭。

2.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在网络之间执行访问控制策略的系统,通过监测、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尽可能地对外部屏蔽网络内部的信息、结构和运行状况,具备检查、阻止或允许信息流通过的功能,能有效抵抗黑客攻击,最大限度地保障内部网络的正常运行,防止内部信息泄漏、提高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3.入侵检测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根据用户历史行为,基于用户的当前操作,完成对攻击的决策并留下攻击证据,为数据恢复与事故处理提供依据的一种新型安全技术。在院校网络中同时采用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可构架出一套完整立体的主动防御体系。

4.漏洞扫描技术。解决网络层安全问题,首先要清楚网络中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脆弱点。面对大型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现实的。漏洞扫描技术是一种能查找网络安全漏洞、评估并提出修改建议的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

四、结语

院校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其网络安全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全面考虑综合运用各项安全措施,互相配合,加强管理,综合提高院校网络的安全性,建立起一套真正适合院校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体系。

参考文献:

[1]杨义先.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篇4

2012年春季学期 赵艳

今年两会的召开,是全民关注的焦点,据调查两会期间社会关注民生,在民生中法制成了与会代表民意的集中点。说到法制可不是几年几句话就可了事,它与民族共存,与经济同发展。代代的绵延所传承的文明沸腾在法制的和平、和谐之中。一个伟大民族的复兴需要安定,团结的环境。少年儿童就是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根本所在。而少年儿童的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而更重要的是理想、道德和法制安全教育。成才必先成人,不成人必成不了才。也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成为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谈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教育的。近年来,随着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少年儿童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法制安全教育,就应该把它有机的融入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结合小学数学知识,浅析一下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渗透法制安全教育的。

一、有机融入法制安全教育与知识并举。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安全教育,必须把教学内容与法制安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数学课上成法制安全课,也不能漠视教学内容中蕴函的法制安全教育因素。要根据数学科的特点和教材内容,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分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他们懂得了法律。如:我在三年级上期教学重量单位“千克、克”的认识一课中,我一边指导学生通过用手来掂一掂“1分、2分、5分、1角、5角、1元”硬币来感受重量,一边告诉学生:“一克物品很轻,但一克毒品的危害却很大”,适时对学生进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二、利用数学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法制安全教育理念。

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能把进行法制安全教育的方法、时机掌握恰当,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往往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行动来实现。使学生深有体会,增强意识提升法制安全理念。例如:我在教学完“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放学回家调查自己家里每天、每周、每月使用的垃圾袋的数量。”通过计算一个家庭一个月使用垃圾袋及乱扔垃圾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一步说说自己对垃圾袋及乱扔垃圾的看法。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有关的数学知识,又受到了一次好的环境教育。同时结合法制安全教育,对学生回家调查的路上,或在家里,或上学的路上,加强溺水安全自我防范的教育。使学完全明确学校是禁止学生私自结伴或个人私自下河、下塘游泳及洗手、洗脚。教育学生在路过河边和水塘边时要注意自我安全防范,不要掉进水里。如果有人不小心掉进水里,你自己不要下水救人,应大声呼喊大人来救人,或者拨打110、119报警,拨打120急救电话救人。这就是自我防范的教育。

三、挖掘潜在法制教育资源,拓展教育范围。

数学教学中渗透法制安全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数学教学的规律,根据数学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涉及安全法制教育的元素,使数学教学与法制安全教育两者处在一个非常融洽的统一体系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法制安全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的认同。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需要教师从教材中用心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在学过简单的“统计”后,有一道题是:“站在马路口,统计在一分钟内通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我们学校正好在公路边,一出校门就是公路。我在带领学生去统计前,首先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和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到达现校门口再对学生进行反面教育,如学校门口的公路上没有安装红绿灯,只有人行横道,可是同学们没有走人行横道,即不遵守交通法规,对会出现的后果进行设想。学生通过设想讨论一致认为:“遵守交通法规不但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认识到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四、适机进行法制教育,净化学生心灵。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法制安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法制安全教育。

法制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传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资源大多是利用主题班会,听专题报告以及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来进行;但是,在学科教学尤其是数学教学中开展法制教育,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实不然,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数学学科知识中同样蕴含着丰富的法制资源。关键是如何开发和利用法制教育资源与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培养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里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安全教育。

所以少年儿童的理想、道德及法律安全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重中之重。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法制安全教育,培养小学生法制意识,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少年儿童违法犯罪,还可以促使他们养成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无论一个学校或一名教师的工作做得有多么好,都不可能预防和杜绝所有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安全事故发生后,教师在迅速处理好事情的同时,还应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时的教育,会比我们平时对学生苦口婆心说上大半天的效果好得多!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篇5

摘要:随着现代儿童观不断深入广大幼教领域的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内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教育观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游戏的实用性来划分,游戏可以分为自发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自发性游戏是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发产生的,能充分反映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游戏;教学性游戏是教师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游戏,一般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

关键词:游戏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现代儿童观不断深入广大幼教领域的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内心,“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等教育观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游戏的实用性来划分,游戏可以分为自发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自发性游戏是儿童按自己的意愿自发产生的,能充分反映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游戏;教学性游戏是教师为了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游戏,一般由教师组织儿童进行。由于教学游戏可以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寓含着教师的期望,并在一定程度上由教师操控,因此教学性游戏成为教师最喜爱的教学形式,但是在进行游戏教学时也会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从一个实际中的游戏教学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当前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案例1: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买”与“卖”的含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老师组织孩子们在表演区玩起了“超市小当家”的游戏。老师把全班孩子分成五组,每六人一组,每组有一个收银员和五个小顾客,大家轮流当收银员并向孩子们强调了了游戏的规则。游戏开始了,晨晨却自己坐在小椅子上,低头看自己的图画书,四组的孩子告诉老师自己组里少一名小顾客,教师就把晨晨拉进了四组中。整个游戏就只包含买与卖两个环节,孩子的游戏积极性渐渐消失了,游戏也就草草收场了。

案例2:

中班表演游戏《老虎的遭遇》扮演“青蛙”的幼儿对饥肠辘辘的“老虎”说“:我有一个主意,我们比赛跳远,要是我跳得比你远,你今天就不能吃我。”“老虎”同意,于是“青蛙”悄悄的咬住了“老虎”尾巴,和他一起跳了起来。突然,一个幼儿发现了问题:“不对,青蛙跳得没有老虎远!不信,你量量!”旁边演大叔的孩子也说,“就是,青蛙的脚落在了老虎的后面,他应该跳到前面才对!”青蛙看看自己的脚和老虎的脚,没有说话,几个小朋友开始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然而,一直在一旁观看的老师介入了:“演到哪里了?下面该谁讲话了?别吵别吵,我们接着演。”

案例3:

作为“认识蔬菜”的延伸活动,教师准备了各种蔬菜实物和小动物图片,组织孩子们玩起了“帮小动物回家”的游戏,让孩子们帮助小动物们找到自己喜欢的蔬菜。孩子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蔬菜很是兴奋,忘记了教师布置的任务,七嘴八舌的跟自己的小伙伴讨论起来了,瑶瑶拿着彩笔画起了胡萝卜和大白菜,露露把白菜顶到头上当帽子„„很明显,孩子们对五颜六色的蔬菜很是感兴趣,但是教师可不是这么想,她急于把孩子们拉到游戏的主题,不断打断孩子们的交流,甚至没收了瑶瑶的彩笔。

从这三个案例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幼儿园游戏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分注重游戏的教育作用,忽略了游戏的发展性价值。

游戏作为幼儿园最主要的授课形式和幼儿学习形式,饱含了教师的种种期待和希望,教师把教育的目标蕴含其中,大部分时间关心的是幼儿从这个游戏中学到了什么,这个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常规教育、品德培养方面有什么影响和作用。教师总是致力于教育目标的达成而忽视了幼儿在游戏中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否获得了探究事物的方法和毅力,是否获得了对于某种事物的兴趣和爱好,教师所忽视的恰恰是对幼儿最重要的。从案例3中可以看出,很显然,幼儿对蔬菜的颜色和形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五颜六色的蔬菜也唤起了幼儿“玩”的热情,但教师却急于把孩子们拉回游戏的主题,教师可以反思一下,是不是可以留出多一点的时间让幼儿自由游戏,在自由气氛中体验游戏的乐趣、获得愉悦的情感经验。

2、游戏的生成性价值没有受到重视,没有顾及到幼儿游戏过程中产生的兴趣。

听过幼儿园公开课的老师应该都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讲课教师极力的把“开小差”的幼儿拉回课堂,都想在自己的预设下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对幼儿在上课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想法或火花不是极力回避就是敷衍了事。在案例2游戏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突然对距离的远近及其测量问题产生了兴趣,本来这是一个生成新游戏———让幼儿学习“测量”的很好时机。如果此时让幼儿探索距离的远近问题,可以让幼儿真正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但是,教师却“固执”地要幼儿回到刚才故事中断的地方继续表演,直到将教师所要求的东西演完。这样的游戏仅仅成为教师完成其教学目标的工具,不具有教育性,算不得真正的游戏教学。然而这种性质的游戏教学却在幼儿园实践中屡见不鲜。许多幼儿教师仅仅把游戏当作教学的手段,游戏的运用仅仅是为了教学内容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无奈的组织着陈旧的、毫无价值的游戏,幼儿在教师的权威下机械的、呆板的进行着教师要求做的事情。

3、游戏由教师控制,幼儿成为被动游戏者。

不论是何种游戏,只有儿童主动参与了游戏才会具有价值,如果儿童是被动参与游戏的或者游戏的过程不由儿童自己支配而是由教师操控全局,那这样的游戏虽然看似达到了游戏教学的目标,实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毫无价值意义可言。虽然在教学性游戏中,教师处于比较核心的地位,起着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并帮助把具体的感性经验升华成概念知识的任务,不过教师要时刻谨记,游戏的主角是幼儿,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参与者、鼓励者和支持者。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如在案例1游戏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晨晨对“超市小当家”的游戏并不感兴趣,教师却不问缘由的把他拉入游戏中,而且从游戏的发起到分组到指定角色,整个的游戏过程都是由教师控制的,幼儿游戏的主动性、自主性和独立性被剥夺了。而游戏2也体现了这一点,幼儿被教师拖着走,教师说接着演下去,幼儿就得放弃感兴趣的话题,按照老师的吩咐继续演下去。或许,幼儿此刻的兴趣并不在表演怎样进行下去,而是在思考另一个被老师忽视的问题:“青蛙没有老虎跳的远啊,老虎应不应该把青蛙吃掉呢?”

4、教师在进行游戏指导时,主观随意性太强,缺乏系统的观察和指导。

教师在指导游戏过程中,缺乏对儿童游戏行为的系统观察。因此,游戏的计划性不够,缺乏指导游戏的目的意识,不了解儿童游戏的意图,不能对儿童游戏的行为给予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往往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不会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而且教师对游戏的干预意识很强,会不时的“打扰”到孩子们的游戏,教师并不关注幼儿作出某种游戏行为时的心理而过分关注于游戏的结果,并且缺乏足够的耐心,让儿童在游戏中自己尝试、探索和发现。正如案例中的教师最后一句话:“演到哪里了?下面该谁讲话了?别吵别吵,我们接着演。”很明显,教师并没有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游戏中去,真正的好教师是会跟幼儿一样为游戏中的动物遭遇而感到开心或难过的。通过这句话我们也能看出,这位教师对教学的不负责任,都不知道“演到哪了?”,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谁说话了?”,就这样的状态能对幼儿的游戏行为作出有效的指导吗?

5、游戏的形式化倾向严重,内容简单化。

游戏的组织权与控制权掌握在教师手中,游戏的展开也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或者是幼儿园的时间安排,游戏的内容与时间也是由教师来掌控,很多玩具与材料对幼儿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和挑战性,教师却不厌其烦的组织幼儿重复游戏,并没有考虑到重复游戏是不是还能唤起幼儿游戏的兴趣,简单的重复性游戏只会让游戏陷入形式化的境地。而对于游戏的内容也只是局限于问题的表面,并不能深入问题的实际层面,如在案例1的“超市小当家”中,幼儿只是简单的了解到买与卖的过程,而对于买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商品价格标签、付钱、找零)却应付了之,结果孩子们的积极性渐渐消失而导致游戏草草收场。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如果运用不当会祸及幼儿的身心成长,看似简单的游戏教学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机智,作为教师不可掉以轻心,针对以上阐述的几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改善:

1、树立正确的游戏发展观,恰当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有研究表明,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已经意识到游戏对幼儿教育的作用,但却很少有人认识到游戏的发展性价值,也就是说大多数的教师仅仅把游戏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而忽视了游戏本身带给孩子的快乐,忽视了孩子在游戏中的情感体验。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游戏发展观,不要把眼光仅仅聚焦于幼儿学到了多少。

案例中所出现的教师极力把孩子拉回表演的行为在幼儿园游戏教学中并不少见,教师都希望上课的步骤按照自己预设的轨道进行,往往忽视了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兴趣倾向,这就牵涉到一个广大教育者都很矛盾和纠结的问题: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这对矛盾该怎样调和?其实预设与生成这两种课程模式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它们都应该是为儿童服务的,因此它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为了儿童的发展,只要是有利于儿童发展的课程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的都是可以的,没有对错好坏之分。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二者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来促进游戏在最大程度上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恰当而有效地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和幼儿不合乎预设程序的意外行为是一个幼儿教师必备的教育智慧。教师对幼儿在上课过程中突然出现的想法或火花不应该极力回避或敷衍了事,而应该因时因地且恰当合理的把握教育时机生成一种具有价值的新游戏。

2、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儿童,教师成为游戏的支持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在教学性游戏中,由于教师处于比较核心的地位,起着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并帮助幼儿把具体的感性经验升华成抽象的概念知识的任务,这就容易造成一个误区:教师是游戏的主导者,幼儿的游戏行为应该跟随教师的思路,教师却成为主角,操控着整个游戏的进程与方向,幼儿成为游戏的被动参与者,甚至说是教师控制的木偶,这就完全违背了我们设计游戏的初衷,不管是怎样的游戏,幼儿才是游戏的主角,游戏的自主权不应该在教师手中而应该在幼儿手中,只有幼儿全身心投入的游戏才会具有价值,如果幼儿只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机械的操作着某种玩具或动作,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作为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应扮演着三种角色:游戏前材料准备、环境创设的组织者;游戏中适当干预、引导幼儿游戏行为的指导者和参与者;游戏结束后教师又扮演着幼儿知识经验的总结者和提升者。但自始至终教师都只是作为配角的身份出现的,幼儿才是游戏的主体。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原有的观念,不再把自己作为游戏的操控者和独裁者,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由和谐、不受拘泥的环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3、教师应恰当把握游戏指导的时间与方式,克服主观随意性

首先,教师在指导前一定要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确定这个问题幼儿能不能自己解决,需不需要教师的帮助。教师要明确意识到,适度的阻碍与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果把握不好而超出了幼儿能力范围过多的困难也有可能会使幼儿的自信心受挫。教师要把握指导的恰当时机,保护幼儿的自信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其次,教师要注意指导的方式方法,幼儿还处于身心发展的低水平阶段,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为模仿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指导时应该亲力亲为,给幼儿一个感性的体验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对于一些语言水平较高的游戏,教师在指导时更需要技巧,把一些生僻的词句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传递给幼儿,把难以理解的句子用情景表现或肢体语言的形式来表现。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幼儿的感性体验,同时还能唤起幼儿积极表演的兴趣,为更好的学习创造一种和谐的心理氛围。

4、把握教育契机,在游戏中深化学习内容

游戏是幼儿进行学习的最主要的方式。早在柏拉图时代,就有“寓学习于游戏”的教育理念,福禄贝尔更是推崇有加。现代的教师也开始转变教育观念,幼儿园中游戏教学占很大的比重,教师也会组织一些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但却往往把握不住教育的契机,白白丢失了进行教育的好时机,教师不应该只把游戏当做小孩子的玩闹,忽略了游戏的价值。教师在组织游戏时,要尽量的引导幼儿思考更多的问题,引导幼儿在讨论中解决问题,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教授一些浅层次的问题,如案例1中教师可以增加一些新话题,如“商品的价格标签怎么看?”“我们有五块钱,可这个巧克力只卖三块钱,该怎么办啊?”“我们要买盒饼干,钱不够了怎么办?”“付钱的人好多啊,我们该怎么办?”“丽丽和天天同时看上了这个玩具猫,可只有一个,该怎么办?”这些新话题不仅能够重新唤起孩子们游戏的热情而且还能在游戏中深化幼儿对“买”与“卖”的理解,并能让幼儿学到怎样与人交往,发生冲突该怎么办,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很轻松的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

此外,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自己的态度语气,不要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孩子,在大人眼中再简单的事情都或许需要幼儿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做到,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一定要放低姿态,以同伴的身份为幼儿提建议、出主意,采用一些诸如“你觉得这样会不会好些?”“你这样试试看看会怎样?”而不是类似“你应该这样”“你必须这样做才行”这些命令式的口气。

总之,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但并不是说任何游戏都要有教学目的、教学结果,不能过于功利性,一旦游戏被套上教育的“枷锁”,那游戏就失去了最重要的发展价值。因此,在进行游戏教学时,一定要谨记:儿童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园和教师只是为儿童提供均等的游戏机会、充足的游戏材料、适当有效的引导性干预和分享游戏经验的机会,让幼儿在自由自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享受游戏的快乐。

参考文献: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篇6

浅析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高职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心理冲突.择业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高职学生成才和家庭、高校、社会稳定的突出因素.文中在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新形势、全球性金融危机和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父母及毕业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引导的策略.

作 者:凌宇平许均锐 LING Yu-ping XU Jun-rui 作者单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50刊 名: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年,卷(期):8(4)分类号:G444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 择业心理问题 对策

浅析高职院校招聘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7

1 校园招聘会的优点

1.1 扩大企业知名度

校园招聘对企业而言是免费打广告的好时机,通过在校园内张贴海报、悬挂条幅或者以校园网站通知的形式告知招聘信息,使很多求职者(包括还未毕业的学生)都对该企业有了印象和兴趣,有的企业,例如宝洁和家乐福,还在校园中散发宣传资料、小礼物并在会场上发奖品,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起到了推广企业品牌、扩大知名度的作用。

1.2 降低了学生求职的成本

每到毕业季,学生就会忙于四处奔波,甚至到外省市投递简历,参加笔试、面试,耗费体力、物力和财力,但校园招聘会则使学生更容易轻装上阵。

1.3 用人单位信息和应聘者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更有保证

毕业生涉世未深,盲目参与社会招聘容易遇到“黑中介”和“黑公司”,甚至被诱骗到以高薪为诱饵的传销组织,而参加校园招聘,基本不存在上当受骗的顾虑。而网络招聘会因存在信息不对称、网络诚信监管不力、履历造假等问题[1],也不如校园招聘面对面沟通真实有效。

2 校园招聘会存在的问题

2.1 时间问题

校园招聘会启动的时间逐年提前,且几乎占据了整个学年,干扰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国家有关部门曾规定“用人单位到高等学校招聘毕业生的活动应安排在每年11月20日以后的休息日和节假日进行”。因此理论上,企业的校园招聘活动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集中在国家规定的11月底直到12月底左右,另一部分则在寒假过后的三、四月进行。[2]

但是,由于各企业对于高校人才的追求日益升温,很多企业为了不失去争夺人才的先机,纷纷提前进行高校宣讲会等实际的招聘工作。近年来,很多校园招聘会在国庆节之后就已经开始进行,这给高校的教学安排与管理带来很大困难,也打乱了学生正常的学习计划,影响了学生学业的完成,也给用人单位的考察与录用带来困难。

2.2 中介乱象

自2004年开始,出现的“中介代理招聘”因为弥补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不足,极大地节省了企业HR的精力。

但是由于中介运作时一般都是采取“项目制”,只对公司负责而不对学校负责,经常出现中介不顾学校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在学校到处乱贴乱挂宣传海报和条幅,走的时候也不予以清除的现象。还有的中介不顾学校的反对,提前几个小时布置招聘会场,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

中介代理招聘导致学校无法与企业进行正常沟通与交流,直到招聘会开始,学校才能与真正的招聘方接触,对此许多高校存在顾虑,有的高校甚至开始拒绝与中介继续合作。

2.3 效率问题

招聘时存在企业专业需求,与学校供给不平衡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小型双选会,因涉及专业相对集中,有时会产生部分专业供不应求的表象,容易造成部分专业毕业生有择业优越感,而不能适时把握就业机会。

另外,部分学生缺乏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盲目“海投”简历,理性不足,无法顺利实现人职匹配。

此外,校园招聘会用人单位录用的学生,在实际签约时由于工作地点、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的考虑,最终愿意签约的学生比例并不高,很多学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即使拿到录用函,一旦被自己心仪的企业录用,他们往往会选择解约,这就意味着占据大部分用人需求的中小企业校园招聘会招聘总体效果不甚理想。[3]

2.4 不合理现象频发

部分招聘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苛刻,问题刁钻,甚至让一些从未有过求职经验的毕业生遭受意想不到的尴尬。如有的企业明确指出只招聘男生,只限本地户口,甚至要求应聘者会饮酒、能加班等———而这些都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

另外,有些用人单位到校园参加招聘活动,其目的并不是招聘人才:虽然大张旗鼓,年年宣讲,但却不收简历或收完不组织考试,这样的单位就有在校园免费做广告的嫌疑;还有的把“大学应届毕业生”当成“廉价劳动力”使用,他们在招聘中巧舌如簧,把大学生招去提前上班,却不急着签约,而是先试用。待试用期一满,就随便找个借口辞退。由于没签订协议,学生也难以维权。

3 针对所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企业方面

(1)明确人才招聘的目标和需求。孙子曰“以正和,以奇胜。”企业要想在校园招聘会上招到自己想要的人才,必须打开思路,出奇制胜。有必要对招聘需求分层分类,明确招聘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可以根据岗位的关键性和人才的稀缺性两个维度对校园招聘分类[4],如下图所示。

(2)提高招聘团队水平。一个精通业务、穿戴整洁、具有亲和力的招聘人员可以让应聘者好感顿生,放松心情、正常发挥。招聘工作千头万绪,校园招聘的时间一般仅半天,所以要求招聘人员工作高效,决策果断。

凡是来参加应聘的大学生,无论是否被用人单位录用,用人单位出于对大学生应有的尊重,都应该给予结果反馈,对于没有被录用的大学生及时用短信或电子邮件告知,而对那些被录用的人员,在签订协议时,也应该详细告知注意事项。如在签订协议方面,要明确签约年限,违约责任,户口迁入地址,档案邮寄地址等。在注意事项方面,要告知单位联系人报到时间、报到地点、需带物品、交通路线图、组织关系如何开等大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

(3)做好学生面试工作。收取学生简历后,应当开展有效的面试来进行人才的初步筛选。一般方式有两种:

一是结构化面试,对企业而言,这种面试既能考察学生可培养的潜能,又能考察学生将来与企业文化的契合度,是较好的面试方式,但是同时对企业面试官的要求也比较高,面试前的准备工作要足够充分。

二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多人应聘一岗时可以由一组应试者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通过这种面试能够发现口才好、表达能力强、富有沟通协调能力并具有领导潜质的人才。

如想发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还可通过行为事件面谈、情景模拟面试等方法。

3.2 学校方面

(1)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通过搜集企业和学生信息,建立一个专门的“学生就业信息数据库”,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供求双方信息资源共享,并进行网上对接洽谈,这种洽谈也同时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大大缩短了传统校园招聘会的准备时间。通常,在招聘会上的企业形象、文化宣传及招聘岗位、应聘流程的介绍都可通过互联网轻松查阅;同时鼓励来校招聘企业公布一些不涉及企业机密的内容:例如,选聘员工的标准、晋升制度、薪资等级等,可以让学生有更明确的判断标准,而这种透明化,能让学生应聘更有针对性。

(2)与主要用人单位建立定期联系制度。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常年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络,建立定期、定向联系,主动获取用人单位第一手人才需求信息及企业发展动向,收集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

这样既能准确指导学生择业,避免个人求职所带来的诸多不便,也能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和用人单位定向接洽,免除学生盲目赶场应聘的尴尬,促进供求匹配。

(3)加强与优秀人才中介机构合作力度,利用专业资源优势进行人才推介。社会上的人才中介机构的确鱼龙混杂,但不能因噎废食。它们具有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所不具备的专业资源优势,既有较广泛的社会网络资源,又具备专业的人才选聘体系,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应去芜存菁,与之建立合作关系。

(4)挖掘校园招聘替代模式的功能。学校可通过建立“订单式培养”“预就业”“高校实习生计划”等就业模式部分替代校园招聘会的形式。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定向培养他们所需的各个层次的人才。例如笔者所在院校的“铁道信号灯控制”“数控机床操作”等专业,基本可以达到100%的就业率,这样可避免用人单位出现储备人才浪费的现象,降低企业的招聘成本。

其次,企业提前“预订”毕业生,学校提前“预订培养”人才的“预就业”模式,既可为企业提供能较快适应工作岗位的员工,也能够使企业得到自身满意的人才,还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节省了相当数量的培训经费。如笔者所在院校的“学前教育”和“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让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对口学校和旅行社的实习,优秀学生可以直接完成签约。

最后,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高校实习生计划”。通过与单位联系协商,请单位提供实习岗位或实习项目,通过实习让单位与学生有段接触磨合的过程。用人单位可以在实习期间考察学生的各项素质,学生也能借此机会了解企业、展现自我能力。笔者所在院校就和麦当劳集团达成协议,推荐学生到麦当劳快餐店兼职,在此期间了解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和企业文化。实习经验对大学生非常重要,不论学生毕业后是否都选择在实习企业工作,这段宝贵的实习经历也必将成为他们的人生财富甚至应聘筹码。

3.3 学生方面

(1)做好求职准备。为了提高求职的成功率,学生应在参加招聘会前做好充足准备,包括简历撰写、着装礼仪、言谈举止、面试技巧等[5],不明白的地方应主动向老师和学长请教。

(2)端正心态。尽管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对于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完全感受不到就业的压力,似乎混到毕业,就业自有家人安排,这是很错误的想法。

此外,有部分学生因未能根据自己高考填报的志愿上大学,或是服从调配而被录取到自己不熟悉或不喜欢的专业,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荒废学业,最终导致一事无成;也存在部分学生理论考试分数虽高,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差,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的情况。凡此种种,都需要引导学生尽早端正心态,摆正就业观,脚踏实地,学好专业课程,提升整体素质,成就职业理想。

(3)增强维权意识和诚信观念。前面提到,部分企业因种种原因并不真心想要招聘毕业生或给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时就要指导学生擦亮眼睛,认清形势,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必要时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增强自信心,不卑不亢,找到能够真正发挥自己特长和才华的工作。

另外,大学生的诚信也很重要,一旦与企业签约也不可随意毁约。这样,不仅使学生踏入社会即呈现出“有担当、负责任”的正面形象,也有助于更多中小企业树立起对毕业生的信心。

摘要:文章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入手,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招聘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企业、学校和学生各自的情况,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使企业增强对校园招聘成员的培训,加强高校的招聘组织能力,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整体素质,进而促进供需平衡,为更多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校园招聘,管理人员,培训,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红,邓林.改进校园人才招聘会的对策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

[2]卢凤华.高校校园招聘会的优点、问题与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11(4).

[3]韩春艳.有效进行校园招聘的思考[J].高校管理,2014(1).

[4]沈小军,王静.浅析高校大型校园招聘会[J].象牙塔内,2010(4).

浅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篇8

关键词: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一、三本院校会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现在多数三本院校还是参照一本和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的设置上理论课程安排得比较饱满而实践课程安排得普遍不足,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投入实践的时间却非常少。但要看到三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和一本二本院校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三本院校学生基础差,优秀学生少,毕业后很少有继续深造从事理论研究的,更多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而企业需要的是能一来就能直接胜任岗位的会计人才,而刚跨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普遍实践经验不足,企业即使招了也需要培养一段时间后才能胜任岗位。而很多企业出于成本和时间的考虑往往不愿对人才的培养投入过多,因为企业可能好不容易培养出来一个人才,却被别的公司挖走了,相当于企业的投入打了水漂。因此企业对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端会计人才往往会开出高薪,而对刚毕业的会计专业大学生却不愿投入时间和成本进行培养。

(二)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太少。首先,现在高校教师普遍都是“学院派”,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即大学本科毕业后攻读硕士或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当教师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从学习到工作一直都没离开过大学校园,缺少在企业从事会计实践工作的经验,担任教师工作后由于教学与科研任务繁重,也无法抽出时间来参加会计实践。其次,由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涉及到了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金状况及税负情况等诸多商业机密,所以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其实并不希望企业外部人员接触到企业的财务信息,在对待高校教师到企业参加会计实践问题上态度消极甚至持反对态度。再次,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专业实践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为制度,教师参加社会实践不计算在教师的工作量以内,教师即使想参加实践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学校也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没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现象。由于以上原因,使得会计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从课程设置上来看理论教学占的比重较大而实践教学占的比重很小,多数实践课程只是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附带内容,单独设置的的实验课程少,实验课时明显不足,实践环节也没有像理论课程那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教师很难有能力从实践上对学生加以指导。

(三)学生实习机会有限。会计实践教学由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两个部分组成,而校外实习总的来说效果不好,实习基本上走过场,形式主义,学不到真正的东西。由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学生在校外实习会受到实习单位会计部门的工作环境、单位出于保护自己的商业机密等安全性因素的考虑、会计实习的阶段性(一般都在上半年或下半年)、时间性(时间较短,少则数月,多则半年)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单位实习过程中很难了解到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以及企业的整个会计系统。很多单位出于安全保密的因素也不愿意接收实习生。所以学生的会计实践主要还是在校内实验室完成,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会计学科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造成学生在课程的学习时由于缺乏实践,重理论轻实践,实际动手能力比较差,到了工作单位后很多工作不知道如何动手,也影响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的程度。

二、解决会计实践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实践课时比例。针对三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收、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都要开设相关的实践课,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实验教材体系,使学生不仅掌握如何做账、如何开展会计核算,还要掌握如何报税、纳税和合理避税、如何开展财务分析和财务决策、如何开展内部的审计。要培养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推行会计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首先,案例教学法的案例都是来源于实际经济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能帮助学生解决会计核算上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上。其次,分析的案例都具有典型性,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认识到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勇于探索精神。再次,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找到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并且能激发学会开拓创新的能力,促进其素质发展。案例教学通常可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案例讨论,例如对会计制度设计中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就可通过案例讨论,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案例进行分析,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激烈的讨论可以达到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形成良好的自由讨论的环境和氛围。第二种方式是案例分析,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总结得出自己结论的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可以明显地改善课堂教学的效果,可以大大地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形式。

(三)鼓励高校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发展“双师型”教师。高校要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在时间上、组织上和经费上都要对教师参加实践活动要有相应的安排和保证,学校每年要拿出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或挂职锻炼,对于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要视同完成教学工作量,对于教师的评先评优都有加分。从制度上保证参与实践的教师没有后顾之忧。要鼓励教师参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考试,培养既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高校“教师”,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

(四)可以考虑在校内建立会计师事务所。鉴于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担心企业的敏感财务信息泄露的状况,可充分利用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学校经费支持或学院通过自筹经费的方式成立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可由学院任命,一般员工可以通过社会招聘和组织校内教师共同参与组成,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教师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参加实践活动,能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另外校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为教学提供第一手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教学资料,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部分业务可直接安排学生参与,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业务可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的理解和掌握,对优秀的学生可安排较长时间(三个月至半年)的实习,为这些学生将来进入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解决学生实习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实践能力,还能为学院创造收入,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牟秋菊;李静.高校应用型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1)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浅析 篇9

胡泰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乡村道路发展迅速,大部分地区已实现村村通公路。这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各种因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来突出,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并呈高发态势,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与损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如何进行有效治理,笔者就此作一简要探讨。

针对农村道路、农民群众、农用车辆等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从警力缺乏和加快农村交通警务机制建立的矛盾点入手,不断创新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机制,以期减少交通事故,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现状

1、农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问题。其一,部分村民为了贪便宜、图省事,不管车况好坏、证件是否齐全,不管车内人多人少,见车就坐,能挤就挤,能坐就坐,从不考虑安全问题,一旦遭遇车祸才感到后悔。其二,车主见利忘义,开无牌无证车、报废车和禁止载客的车辆载客,为追求经济利益,明知道自己驾驶的车辆性能很差也铤而走险,明显缺乏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农民在生活条件尚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根本不考虑参与道路交通活动的方式问题,。如:农村公路用作晒谷-1-

场、堆放场,公路沿线占道的现象相当普遍。

2、学生交通流产生的问题。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村小集中到乡镇中心办学,给学生交通出行带来状况令人堪忧。这样一来,中、小学校,幼儿上学放学都需由机动车辆接送。但是,部分学生家长为了节省开支,临时雇用部分面的车、二轮摩托车用来接送幼儿。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学生搭乘超载车、货运机动车现象较为普遍。另外,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学生三五成群在公路上追逐玩耍,目中无车,临车横路,搭乘无牌车、超载车、货运机动车。

3、部分货运车辆违法载人现象屡禁不绝。偏远乡村二、三轮摩托车违法载客现象依然存在。轮摩托车一般不受路况的限制,驾驶人多为偏远乡村村民,平时忙完农活,挤出时间赚几个零花钱,以补贴家用。而这些“三无”车辆由于车辆技术状况差,驾驶人员素质低,承担风险能力弱,一旦发生事故,赔偿费用很难到位,给事故处理增加了很大难度。

4、占道乱堆乱放,违章作业现象难以取缔。违法占道作业隐患多,特别是沿袭多年赶集习惯,一到赶集场日,各个村民画地为牢、占道为市,不仅造成交通堵塞,而且不时酿成交通事故。另外,比如建房占用街道、公路有效路面堆放物料;利用路边门面开办汽车修理业务等,不仅影响了道路交通的畅通和车辆行驶安全,还不时引发交通事故。

二、影响农村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

1、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当前,虽然某些行政村已确立了交通安全员,但大都未建立健全农村墟

日安全管理、交通事故责任检查、交通安全定期检查督促、交通安全工作例会等各项日常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或即使建立了部分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但也未能落到实处,工作流于形式。

2、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经费难以保障。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农村交通安全协管、交通安全宣传等管理经费不到位,交通安全管理各项措施难以落到实处。

3、交通安全宣传不到位。一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未能形成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局面。长期以来交通安全宣传工作仍靠公安交警单打独斗,宣传教育在人力、财力上受到诸多限制,导致宣传教育工作只能顾点,难以及面。二是宣传教育缺乏新颖性和丰富性。目前的宣传教育工作所能借助的手段不多,主要还是挂横幅、出板报、发资料等传统手段。加上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导致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得不到全面提高。

4、交通要素不符合交通安全标准。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与“人、车、路”等诸多要素有关。根据事故统计分析,驾驶员、车辆和道路原因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分别约占71.6%、6.2%、0.16%。一是交通参与者的素质差。主要表现为:机动车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差;沿线村民交通法规知识匮乏;安全意识差。交通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二是车辆多、流量大、车型杂、车况差。有汽车、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各种车型,可谓应有尽有,车型较杂。有不少二手车,还有拼装车、报废车,车况差。另外,农村公路多为四级和等外公路,弯道转弯半径小,线型设计不合理,通车视线不良,桥面窄、坡度大,平面交叉口多,路况差。

三、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人、车、路、环境”诸多要素,要切实扭转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薄弱、基层脆弱、管控软弱的现状,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

1、确立政府主导地位,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交通安全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大格局。首先,要确立政府主导,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要从县到乡到村,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县级人民政府主导全县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对交通安全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考核;乡(镇)、村组以块为主,定人、定责、包村、包车、包路段,建立以农村乡镇村组、学校为主干的前沿阵地。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要落实城乡一体化的交通安全管理经费。按照“交通养路费返回一点,县财政拨一点,乡(镇)补一点”的方式确保交通安全管理经费。乡(镇)主要领导亲自抓乡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同时,把乡村交通安全工作延伸到行政村,进一步发动农村自治力量,充分发挥农村村级组织的作用,使各项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

2、改善路况,完善交通安全设施,提高行车舒适性。

农村道路在新建、改建时必须认真落实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三同步”原则(即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与道路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认真落实“谁牵头、谁负责”的工作责任制,完善乡村道路日常养护工作机制,加强乡村道路日常养护,做到责任明确,设施齐全,养护规范,确保路况良好。对农村公路中的急弯、陡坡、视距不良、路侧险要等危险路段进行改造,通过增设防撞护栏,增设标志牌,设置公路线形诱导标志等安全防护设施,提高公路行车的安全性。

3、推进农村客运优先战略,优化车辆结构。采取优惠政策措施,构建“客运优先”体系,优先发展客运事业,提高客运车辆出行分担率,既是解决农村出行难问题的关键之举,又是保障农村交通安全有效途径。实施大客运战略,通过出台扶持、优惠政策,大力推广安全、经济、实用、便捷的城乡农村客运车,逐步建立起农村客运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的有效机制,从而进一步优化农村道路上的车辆结构,建立安全、有序、高效的客运秩序,减少农村交通安全隐患。

4、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的执法管理。公安、交通、农机等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道路的无牌无证、农用车、拖拉机载人、人货混装、违法占道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从严查处各类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大力整治农村道路的行车秩序。组织专门力量,定期开展农村道路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落实各项整改措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5、深入农村宣传,增强农民交通安全意识。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是做好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的治本之策。要建立健全宣传工作责任制,创新宣传工作方式,提高宣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宣传方式上,要突出“以人为本”,生动活泼,讲求实效。尽可能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通过举办图片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交通安全征文比赛、书画比赛、小交警夏令营、播放光盘录像等形式多样、丰富生动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总之,要保障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有序、畅通,切实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离不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离不开广大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沐川县茨竹乡交通管理站

上一篇:2023年第二季度安全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芭蕉的意思, 芭蕉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