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共15篇)

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篇1

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张廷明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中学)

摘 要: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相当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唐诗中多有提及。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重阳节失去了应有的文化传承。浅析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以彰显其特有的文化传承。

关键词:重阳节;民俗;登高;菊花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华民族一个重要的节日,为传统的重阳节。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九九重阳,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所以有长久、长寿之意,因此重阳寓意深远。

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因为重阳节最重要的节俗之一就是登高,重阳节的传说最早见于魏晋南北朝的文献记载中,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南朝吴均所作的《续齐谐记》说:“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可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高。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长房谓之曰:‘此可带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由于这个传说,后来人们在重阳这一天都会登高避灾,以保平安健康。由此可见重阳节最初只是为了避邪和长寿。唐代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为节日游乐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后盾,也使民众的心态渐渐变得欢乐而有信心。重阳节真正从迷信禁忌中解放出来,变成纯粹的玩赏游乐的节日,是在唐代完成的。

唐代时期,重阳节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因而唐代文人墨客们留下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诗词,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检索《全唐诗》可知重阳诗有三百六十余首,在历代重阳诗中所占篇幅最多,重阳诗作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明清时期,重阳节的风俗依旧盛行。近代,重阳节已渐渐游离在人们的生活之外,人们关于重阳节的习俗、文化内涵所知甚少。从上文所述的《续齐谐记》的传说我们可知,最初登高只是为了避邪,保平安。重阳节时,人们来山上登高,但不少地方是平原地带,周围没有山,那怎么开展登高活动呢?好多地方有塔,不仅高出地面,而且比一般的建筑物都高,因此塔就成了理想的登高场所。只要找到比较高的地方,登临一番,意思也就到了。为什么人们一定要登高呢?笔者认为除了有避祸消灾之外,应该还有步步高升的意思吧!正所谓一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另外,登高也有长寿的意思,所以备受老年人的青睐。人们登高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王昌龄的《九日登高》:“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漫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诗人为我们展现了一副恬淡优美的画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时逢重阳佳节,人们约来亲朋好友登高,举酒赏景畅谈,略有一番情趣,而文人雅士不仅饮酒赏景,还要赋诗,为节日增添了不少乐趣。登高不仅可以饱尝异地风光,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感,同时还可以抒发心志,放松身心,排遣郁闷。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只体现了重阳诗特有的文化内涵之一,重阳诗作为重阳节特有的文化载体,将重阳文化历代传承。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已将重阳节遗忘,在今天人们只是将重阳节作为敬老节,而登高、赏菊、佩戴茱萸、吃重阳糕这些重阳习俗早已归于灭亡。记得海上先生在《中国人的岁时文化》中的一句话“在今天大力提倡文化为产业的趋势下,我们对传统节日的记忆已经衰弱,实在难以强调中国人自己节日的意义,只是问问内心世界,我们真的一点也不愿意返璞归真,从传统节日吸取有益于自然生命的成分,借自然时序的更替瞬间,去感悟天地之间的野趣吗?”

要想使重阳节更好地传承,我们就要充分挖掘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了解重阳节习俗,让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才不至于让重阳节流于空洞。首先我们要保留和宣扬重阳节的文化习俗,在重阳节,人们举行登山等比赛,鼓励人们到户外运动,这不仅起到了传承节日的作用,还可以锻炼身体。时逢重阳佳节,要吃重阳糕、饮菊花酒、佩戴茱萸等,让这些活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并传承重阳佳节。其次,要将有关重阳节的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或歌谣广泛传颂,要提升人们对重阳节的关注和了解,这样也能很好地复原和实践重阳节习俗。

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篇2

在阐述“跨文化传播”之前, 有必要先廓清“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 是指一个群体 (可以是国家, 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 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 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1) 常言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人形成一方文化。不同地域的居民, 为适应自然环境, 满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需要而长期形成不同的文化积淀, 包括社会风气、自然环境、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等。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即为“跨文化传播”。

随着地球村的形成, 全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出于不同动机的交往互动行为不断增多, 导致人类各个文化之间的交融和冲突日益频繁。人们深刻地认识到, 跨文化传播能力的掌握可以帮助人们对不同文化进行比较, 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 促使人们重新审度自己的文化。同时, 通过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能够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 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合作与共存。

在新的世界格局与国际传播语境中, 我国也愈加重视基于我国立场的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不再被视为简单的两种语言之间的对等转换, 而被看做是一股塑造文化、文学的重要力量, 成为一种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

传播学研究表明, 共通的符号、共通的经验范围与畅通的媒介渠道是跨文化传播得以顺利进行的要素。共通的符号, 是指共同的语言符号, 这是沟通中传情达意的基础与前提;而共通的“经验范围”这个概念是1954年传播学大师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进行的》一文中引入的概念, 即“stored experience”, 它指的是人的政治立场、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等。由此概念可以知晓, “经验范围”的实质就是“文化”。施拉姆指出, 只有参与的人在共同享有的经验范围内, 传播的行为才能够发生。 (2) 他以交通信号灯为例, 来自文明社会的人与土著人, 即使语言相通, 却由于没有共同的文化背景, 仍无法进行传播与交流。此外, 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还包括通畅的渠道, 如出版物、印刷品、广播电视节目、互联网等, 通过这些中介物、工具与技术手段, 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

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与同文化传播相比, 跨文化传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双方文化共享性差。文化共享性指的是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 即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拥有共同的编码。而跨文化传播中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 其各自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的符号系统不尽相同, 甚至差别很大, 即文化共享性差, 具体体现在: (一) 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例如对同一种美丽、散发芳香气味的花朵, 汉语编码为“玫瑰”, 而英国人则把它编码为“rose”。 (二) 词汇量不同。例如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比英语多得多, 如英语中“uncle”这个词能指代很多的亲属, 如叔叔、伯伯、舅舅、姨父等, 但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数量则多得多。 (三) 共有的文化含义不尽相同。例如在中国人眼中“红色”代表喜庆、成功或顺利, 在英国人看来则暗示着血腥和残忍。 (四) 编码顺序不同, 即句中各成分的语序不同。

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 历代诗歌, 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受关注的部分, 也是东西方其他民族咀嚼体味这个古老民族悠远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关键所在。然而, 我国的古代诗歌, 由于其表达方式与现代大不相同, 具有字数结构整齐、讲求韵律平仄、对仗的特点, 加之以物言志等特有的文学手法, 以及与西方相差甚远的文化传统, 都加大了我国古代诗歌跨文化传播的难度。本文以孟浩然诗歌为例, 浅析如何实现我国古代诗歌的跨文化传播:

营造共通的语言符号。要实现跨文化传播, 首先需要共通的语言符号, 翻译是跨文化传播的必然途径, 是跨民族、跨文化、跨语言交流的纽带, 是决定文化传播效果的基础条件和直接因素。语言翻译首先要围绕“对等”、“忠实”等原则, 最大限度地准确译出原文的内容、含义与思想。这是第一个层面即语言符号层面的要求。

如襄阳诗人孟浩然的诗歌《春晓》:“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此诗脍炙人口, 广为传诵。它是诗人隐居襄阳鹿门山时所作, 意境十分优美。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 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对于此诗, 我国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与翁显良先生分别作出不同的译本:

(翁显良)

从内容上看, 许先生和翁先生对原诗的理解是一致的, 二者都准确地译出了原诗的内容与含义。而翁先生译文中的开头一词“late”很好地体现了原作者辜负了大好春光的惋惜, 而“poor”、“dear”则再现了原作者的深刻忧伤, 更为充分传递出了原诗的情感与含义, 笔者认为从语言符号层面上说, 翁版更胜一筹。

营造共通的文化内涵。仍以孟浩然的《春晓》为例。诗歌在咏春惜春的背后, 其实隐藏着孟浩然的个人际遇与山水情怀。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 使他一生未曾入仕, 因此其诗作以田园山水诗为主。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 但更多则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诗文中, 作者写出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 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 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 而当是轻风细雨, 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 把清晨清洗得更加明丽, 并不可恨。但是它毕竟要摇落春花, 带走春光, 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 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仔细悟读, 高卧松云的孟浩然, 一朝梦醒深感岁月蹉跎, 功名未立, 难免有迟暮之叹。因此, 对于这首诗歌的翻译与传播, 不仅应译出其字面的含义, 更应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

中西方的文化传统相去甚远, 如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注重伦常本位、伦理精神, 注重知觉体悟, 加之封建伦理的束缚, 许多文人只能采用以物言志的文学手法, 寄情于山水之间。这些表现手法与文化传统, 对于以人为本位、注重科学精神、追求民主与自由的西方读者而言, 都是难以想象的, 因此, 要想使西方受众真正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深意, 笔者认为, 在解决了语言层面的对接后, 还应对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介绍与解读, 不妨在诗歌的翻译中加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介绍与解读, 着力表现出孟浩然在经历了人生的艰难跋涉后, 把“山水田园”当做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 渴望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寄托自己疲惫身心的愿望。解读其中的因果关系, 正是在长期的隐逸生活中, 孟浩然成为自然美的寻求者、发现者、欣赏者、表现者, 并进而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 孟浩然在诗中描绘并展示了一个清淡的世界。构成这个清淡世界的主要经纬有两根:一是田园之乐, 一是山水之美。前者往往更多融入了闲适的隐逸意趣, 后者则往往更多地融入孤高的志士情怀。这种中国古代文人所表现出的山水情结与文人风骨, 堪称中国独有的古代文化现象之一。这些注释与解读, 在古诗词的跨文化传播中, 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与应用。

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还必须营造畅通的传播渠道, 即多渠道、易获得、传递速度快、传递信息量大的符号载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如翻译、出版多语种的宣传手册与印刷品, 制作相关的广播电视节目, 增加播出时间及播出频道, 同时融合、利用新媒介, 如利用互联网提供高质量和高速度的音频视频, 提供即时性的、互动性的在线讨论、视频点播等新服务。除此之外, 还应不拘一格地打造多种形式的传播渠道, 如旅游景点的导读、导游等, 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顺畅与便利。

结语

在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地球村”的村民之间的交往更加便利和频繁,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彼此间的交往日益增多, 密切的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跨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和阐释我国古代诗歌的翻译与传播, 可以摆脱语言学派脱离社会意识形态, 孤立进行的方法, 注重社会文化因素的联系与渗透, 从而使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使更多的世人了解与欣赏灿烂的中国古代诗歌文化。

注释

1 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3 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古诗词中“鸿雁”意象的审美内涵 篇3

“夜闻归雁生乡思”

鸿雁作为一种意象,其候鸟的特点,让它义不容辞地担当起渲染和烘托思乡怀亲之情、羁旅漂泊之感的重任。古人认为,雁候鸟,春北飞,秋南飞,因在北方产卵,故北飞雁称归雁。春已归来,东风“熏梅染柳”,大雁开始北归。目睹北归雁,游子怎不心动,禽鸟尚知回故土,人又何以堪?张渭“自恨不如湘浦雁,春来即是北归时”(《别韦郎中》),卢照邻“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归”(《昭君怨》),均表现了对雁能随着节序南飞北还的羡慕,由此而生人不如雁之感叹。辛弃疾北望中原,“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汉宫春·立春日》),这一“怕”字饱含了词人忧国怀乡的多少辛酸感伤!欧阳修被贬到峡州夷陵县做县令时,“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戏答元稹》),宋之问旅宿淮阳亭,见“暗草霜华发,空亭雁影过”(《旅宿淮阳亭口号》)而引动归思。像这种借鸿雁来抒发思乡怀归之情的诗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可谓俯拾皆是。雁寄托了漂泊在外的客子重返故乡的无限期望。

鸿雁的南北迁徙,更易勾起迁客骚人的羁旅飘零之伤感。李白在《临江王节士歌》中道:“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吴云寒,燕鸿苦,风号沙宿潇湘浦。” 诗人以洞庭叶落、北雁南飞起兴,感叹自己的遭遇与南北飘零的鸿雁一样辛酸。杜甫更是写了一首《归雁》:“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也借归雁“伤弓流落羽”的形象诉尽自身在“安史之乱”中的漂泊之苦。

“失群寒雁声可怜”

望群雁而兴思,见孤雁而生悲,孤雁的意象自然成为诗人羁旅孤独的写照。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成“一”字或“人”字形列队飞翔。“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方干《夜会郑氏昆季林亭》)、“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黄庭坚《虚飘飘》)便是这一特征的生动写照。唐汝询曰:“雁集必有俦侣,故离别者兴思焉。”(《唐诗解》卷十七)羁旅之中的诗人往往望群雁而兴思,见孤雁而生悲。李欣《送魏万之京》中就有“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之句。北周庾信曾写过《秋夜望单飞雁》:“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一只失群的寒雁在夜半凄凄单飞,那呼唤同伴的哀鸣一声声划过夜空,传进愁情正炽、夜深无眠的词人耳中,让他不能不生出愁多魂销之叹,整首词中雁之孤影与人之孤影彼此衬托,抒发了词人不胜孤寂幽独的情怀。

孤雁的意象在很多诗中都传达了这种孤独伤感。苏轼被贬黄州,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咏孤雁:“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在这里,孤雁是吟咏的对象,更是诗人自我的写照,词句字字写雁,又是字字写人,词人的哀怨凄凉、幽愤寂苦都借孤雁形象而表露无遗。

南宋爱国词人忧国怀乡,更爱以孤雁入词,传达国破家亡的痛苦和复国壮志难酬的孤独。张炎《解连环·孤雁》以“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表达国破家亡的失落孤寂,以孤雁“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的想象,寄托收复中原的愿望。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也有“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之句,报国无门的辛弃疾听断鸿嘹唳,顿起孤独之叹:“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在这些诗词中,形单影只的离群孤雁就是诗人自况,诗人的孤独心境就是借孤雁这一意象来表达的。

“寄书应见雁南征”

鸿雁迁徙有迹、往返有定的特点又让它成为诗人寄寓心灵、传达情感的意象。古代有雁足传书的典故。《汉书·苏武传》中载,苏武出使匈奴,被囚19年之久,后来汉朝新派的使者针对单于“苏武已死”的说辞,诡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鸿雁以传送书信的使者形象出现在诗歌中。如,李白《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王安石《示长安君》:“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鸿雁在这里就是传书的信使。李清照在其著名的《声声慢》中叹道:“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传书的雁儿飞过,可是丈夫已死,还捎信给谁呢?正伤心时,细看雁儿却是丈夫生前云中寄锦书的旧时相识,此时心境,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传说北雁南飞,到衡阳(今属湖南省)为止开始往北折返,衡阳被称为“雁城”,有“回雁峰”。范仲淹诗云:“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秦观被贬郴州(今属湖南省)后作《阮郎归》云:“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郴州在衡阳以南,是雁儿也不到的地方,没有信使,乡书交付给谁?真是一片孤苦无处诉啊!词句借雁足传书和衡阳回雁的传说委婉曲折地透露出词人内心难以言传的苦痛,语似平淡,含蕴深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自然界的鸿雁只是一种单纯的客观物象,诗词中的鸿雁则已“着我之色彩”,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因此,在不同情感意念的诗人眼中,鸿雁具有不同的审美意蕴。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也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当鸿雁的某一特征触动了诗人的某种情感意念,或者当诗人带着某种情感意念去观照鸿雁的某一特征并产生心灵撞击时,翩翩飞鸿便定格成美丽的诗篇,成为一种表示特定情趣和意味的艺术符号。经诗人反复歌咏,鸿雁已发展成一种极具典型意义的诗歌意象,并形成了独特的象征意义系统,从而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无锡市教学能手。

重阳节的诗句古诗 篇4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 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 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对青山强整乌纱。 —— 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九日悲秋不到心。 —— 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代)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蜀中九日王勃(唐代)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十日即事李白(唐代)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唐代)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九日李白(唐代)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九日登山李白(唐代)

写重阳节的古诗 篇5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

①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②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③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④萧:风声;草木摇落声。《楚辞·九怀·蓄英》:“秋风兮萧萧。”;杜甫《登高》诗:“无边落木萧萧下。”

⑤迢迢(tiáo):形容遥远。

⑥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⑦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篇6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九日应制得欢字

李峤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九日言怀

令狐楚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酬皇甫郎中对新菊花见忆

白居易

爱菊高人吟逸韵,悲秋病客感衰怀。

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

居士荤腥今已断,仙郎杯杓为谁排。

愧君相忆东篱下,拟废重阳一日斋。

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张说

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宋之问

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仙杯还泛菊,宝馔且调兰。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今朝万寿引,宜向曲中弹。

九日得新字

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阳即此晨。

登高闻古事,载酒访幽人。

落帽恣欢饮,授衣同试新。

茱萸正可佩,折取寄情亲。

九日五首

杜甫

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

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

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

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

九月九日

崔善为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

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

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

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过裴舍人故居

刘长卿

惨惨天寒独掩扃,纷纷黄叶满空庭。

孤坟何处依山木,百口无家学水萍。

篱花犹及重阳发,邻笛那堪落日听。

书幌无人长不卷,秋来芳草自为萤

相关文章推荐:

1.九九重阳节诗句大全

2.九九重阳节诗

3.关于九九重阳节的诗句

4.九九重阳节手抄报古诗

5.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6.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大全最新

7.九九重阳节的名言

8.九九重阳节的诗句朗诵【精选】

浅析古诗词中的鸿雁意象 篇7

关键词:鸿雁,意象,诗词,意蕴

意象是结合了作家主观情感的物象,而其中蕴藏的内涵经过历代作家的继承发展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鸿雁作为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其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也经过了一代又一代诗人的努力。同样,鸿雁的意象内涵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和心灵写照。

鸿雁作为一种候鸟,秋去春来,带来相思也带走思念,它的身上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自古以来就经常为文人所使用,从而表达自己内心深切的情感。下面将从四个角度,对诗人们赋予的情感进行分析。

一、哀鸿遍野

哀鸿是指哀鸣的鸿雁。哀鸿这一说法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其中哀鸣的鸿雁就体现出了一种伤感的情调。而这首诗中所体现的哀鸿的意象特征,也进一步促进后世诗人以哀鸿比喻生活于苦难之中的劳动人民,并借此表现他们心中的哭喊和血泪。

在后世诗词中,这一意象内涵也被进一步书写。黄侃《水龙吟·秋花》中:“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愁侣。”李颀《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以及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在这些诗句中,诗人通过鸿雁这一意象,表现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以及对给人民带来伤害的黑暗统治的不满和批判。而在杜牧的《早雁》中,通过对“虏弦”和云外惊飞、四散哀啼的劳苦大众的对比,也更进一步的凸显出作者对当时外族入侵战争的不满,以及对人民大众的深切同情。

二、孤雁哀鸣

鸿雁也时常寄托人们内心的悲凉与孤伤,或对世事变迁、国破家亡的感伤和忧愤。大雁在和雁群一起飞翔的时候一般是不会发出鸣叫声的,只有在离群走失的时候才会发出鸣叫声。因此,在诗人抒写诗句表达心中悲情时,常用鸿雁鸣叫来表达。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借大雁的鸣叫,再配合诗人在落日下独立于楼头的意境,诗人内心的那份孤寂与苦闷展现在大众面前。蒋捷在《虞美人》中也写道:“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断雁与西风的结合,使得诗人心中的悲愁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杜甫《孤雁》则更明显地诠释了孤雁哀鸣的意象内涵。“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这是一首孤雁离群,不断鸣叫而念群,想要归群的诗歌。浦起龙《读杜心解》中曾提到:“‘飞鸣声念群’,一诗之骨”。[1]杜甫后期的生活正处于安史之乱中动荡不安的年月,诗人流落他乡,他无时无刻不梦想着与骨肉团聚,亲朋重逢。诗中孤零零的大雁,是诗人自己影子的寄托,而那一声声鸣叫,则是包含着内心孤落无依情感的啼叫,也是对远方亲友的呼唤。

另外,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鸿雁见证家国的兴衰,寄托作者的感慨,也将鸿雁这一意象的内涵扩大,由个人之念上升为家国之思。南宋遗民作家张炎《解连环·孤雁》中:“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这只惊惶凄苦的孤雁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化身,更是几乎所有亡宋遗民的写照。[2]

三、雁归人未归

大雁春秋时节南北往来飞行,在这年复一年的一来一往中,诗人笔下的鸿雁也寄托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代替他回到家乡,但终归是雁归人未归,其中饱含的思乡和失落之情也令人为之动容。

薛道衡在《人日思归》中:“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在花开之前作者就萌生了回家的念头,但无奈雁已北归而人还未归,内心的感伤和浓郁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而刘禹锡的《秋风引》中:“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只有游子才能对归去的鸿雁的叫声如此的敏感,从这种敏锐的听觉中,读者也能体会作者的“孤客”之情。朱敦儒《临江仙》:“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诗中作者提到年年看雁归,而自己却无法归去,其中的伤感之情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最能品味。

四、鸿雁传书

鸿雁自古就是信和信使的代称。这来源于汉朝苏武牧羊的故事。“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这就是“鸿雁传书”传说的由来。后来,人们经常用鸿雁代指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诗人们常常借用鸿雁传书的传说,表达对亲人的思念,或归乡的渴望。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维《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都运用鸿雁传书这一意象内涵,寄托内心的思乡之情。而李清照因与丈夫分居两地,所以鸿雁传书也成为表达她心中的相思之苦的不二选择,在她的词作中更是经常出现。如《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念奴娇》:“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其中蕴含的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借鸿雁反复书写,更能看出思念之深。

除了从鸿雁传书正面切入描写思乡之情,也有从反面切入书写。通过写鸿雁来时却无书可寄,或是怨鸿雁失信等,从反面凸显思乡心切。如范成大《鹧鸪天》:“模泪易,写愁难,潇湘江上竹枝斑。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心中孤寂悲苦万千,却无处倾诉,无人吐露,更显哀伤。另外,李煜《清平乐》:“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鸿雁如期到来,却并无音信,作者归乡更是遥遥无期。

鸿雁意象经过诗人内心感受的化合与点染,才是抒情主体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外化,从而使读者得到一种全新的审美感受。[3]通过一代代文人们的积极拓展,鸿雁意象也有了更加丰富的意蕴内涵,值得更进一步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清·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马冠芳.论南宋遗民诗中的鸿雁意象[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2月.

教材中的古诗词梦意象浅析 篇8

一.以“梦”说相思。

以表达相思爱恋为主题的怀人之作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作者往往曲尽其意来表达对所钦慕之人的相思之苦,其中不乏一些借梦境来倾诉相思之情的作品。我们所学作品中最感人至深的恐怕要首推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了。这是一首感情真挚的悼亡词,是苏轼因思念去世十年的妻子所写,虽然时间已过去了十年,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丝毫未减,那他又是怎样来抒发这种相思之苦的呢?“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原来,苏轼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梦中幽会的情景:爱妻临窗梳妆,情态容貌依稀当年,夫妻相顾无言,四目相视,泪流满面。这样的场景多么令人哀痛啊!苏轼对亡妻的相思之苦,相逢之悲全化在这梦境中了。在宋词中,最擅长用梦境写恋情表达相思之苦的当属晏几道了,他的200多首词,几乎全是以梦境写恋情的。如我们学习的《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一词,词人为了表现对女子小蘋的思慕之情,在词的下片用梦境来追忆他们过去的欢乐生活:“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词人借梦境回忆初见小蘋时的情景,“两重心字罗衣”,第一次见面时小蘋的服饰,词人都能清晰地回忆起来,可见对小蘋的一片深情。“琵琶弦上说相思”,这位美丽多情的女子借助琵琶的美妙乐声,传递着心中的情愫。弹者含情脉脉,风情万种,听者沉迷欲醉,一见钟情。在梦中的相会,解脱了词人难言的相思之苦,词人多么希望在此梦中永远不要醒来。可见写梦境是一种表达相思之情的很好方式。

二.以“梦”说乡思。

古代文人大多喜欢外出,或求学,或做官,或游玩,受交通和通信条件的限制,他们一旦离开家乡,身处异地,千里迢迢,山隔水阻,短时间内又难回故乡,思乡情绪自然就萦绕心头了。于是,只好梦回故乡了,因为归梦不受拘束,可以给文人们以跨越空间的自由,无论山高水阔,还是人为阻拦,借助梦境,就能够慰藉他们那浓得化不开的乡愁。晚唐诗人、词人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一诗中写道:“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这首诗写于唐宣宗大中末年,诗人离开长安,出外宦游,当他在商洛一带的山区里跋涉的时候,还念念不忘颇有江南风光的“故乡”,晚上住在“茅店”里,也在做着“杜陵梦”,可见思乡心切。北宋词人范仲淹在《苏幕遮·怀旧》里写道:“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词人因新政被挫罢职外放,羁旅愁思缠绕不休,因思念家乡而黯然销魂,每晚除非拥有回归家乡全家团聚的好梦才能安然入睡。可见梦回故乡是何等的幸福啊!全词以梦境揭示了词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主题。

三.以“梦”说心志。

古代许多文人都有着自己远大的理想和志向,在他们的诗词里,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委婉含蓄地表明心志。有些诗人词人常用虚幻的梦境来折射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与梦结下了不解之缘。公元742至744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由于政治上受到打击,最终离开长安,其失意的情怀和精神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出路,只有向虚幻的神仙世界寻求解脱,于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由此,李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瑰丽变幻的梦境: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飞度镜湖,来到剡溪,登上高入云端的山路,看到奇异的花草山石,听到如熊咆龙吟般流淌的泉水;接着电闪雷鸣,仙府洞开,一场奇异璀璨的神仙盛会呈现在他面前,青冥浩荡,金台银台,日月照耀,霓为衣,风为马,纷纷云君,虎鼓瑟,鸾回车,真可谓应接不暇,李白久久憧憬的与神仙遨游的幻想居然在刹那间实现了,这该是一个多么令人欢畅而快慰的梦境啊!借助这个浪漫的梦,李白表露出对自由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衬出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

总之,当诗人词人无法或不愿直接表白内心情感时,往往就会借助虚幻的“梦”意象来表达,这样,虚实相映,更能把诗词写得迂回曲折,荡气回肠。

描写重阳节的古诗5首 篇9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干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作者: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

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

“九九”与“久久”是“但愿人长久”的谐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规定农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大家和小编一起详细来了解下农历九月初九是什么日子吧。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人节,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登高好去处

张北桦皮岭

桦皮岭位于张北县东部,因其背阴坡有千亩原始桦树林而得名。桦皮岭海拔2128米,比泰山还要高出80多米,是坝上第一高峰。夏日凉爽宜人,风景独秀,上百种野花竞相开放,争奇斗妍;北坡原始桦树林郁郁葱葱,令人向往;东坡刀棱山,刀斧神功;南临坝口,可放眼万里;登顶四望,群山浩荡,”一览众山小 “。桦皮岭盛产蘑菇、黄花、蕨菜、山韭菜等天然绿色食品,夏秋之时,是桦皮岭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该岭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 观肯定让您流连忘返。

沽源冰山梁

冰山梁位于县城东南46公里处,与金莲山庄东西相望,处于沽源与赤城交界处,为华北第三高峰,主峰海拔2332米,群山环抱、怪石嶙峋、草木葱郁。山顶洞穴终年结冰不化,山上石林、石笋形态各异。气势雄伟的明长城、古烽火台历尽风雨仍巍然屹立在山颠,且伴随着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冰山梁的野生动物资源也极其丰富,山间生长着百种珍贵药材,登临山顶,无限风光尽收眼底。

赤城金阁山

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篇10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精粹的文学样式,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借助老师语言的表述,帮助学生对诗词进行理解,十分单调。在网络环境下,当画面文化走进课堂时,古诗词教学一下子变得直观起来。但是,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亟待重视的问题。

1.主次不分。现在的教师,很多都会利用画面文化这种载体,服务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但是,我们也看到,在使用画面文化后,教师所设计的古诗词课件往往变成向学生显示教学素材的工具。本来,多媒体技术及其作为素材的画面文化只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但部分老师却视其为一种上课的时髦,以致逢公开课必用课件,逢课件必有声光色电,其结果往往是加大了课堂的科技含量,一节课热热闹闹,而古诗词本身需要学生体会的意境却无法深入,反而降低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2.方向偏离。课堂上加入太多直观的画面文化,也容易让语文教师偏离古诗词的教学方向,原因在于他们太关注于怎样用课件教学,这个画面该怎样穿插,哪里该安排一个电影片段,而不是花精力去把握古诗词的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样的语文课多数只有趣味和欣赏,却没有感悟,更谈不上积累。虽然上“活”了,但也上“空”了。原因就在于教学方向偏离了,未能把握古诗词的教学特点。

二如何利用画面文化服务于小学古诗词教学

1.背景诵读,利用画面,解决难点。让学生了解一位几百年前的古人的思想和情感,必须先了解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了解其内心思想。这个难点该怎样突破呢?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诗人借望洞庭湖有感,婉转地向张九龄表白了自己的心愿。前四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中表面意思很简单,就是想渡湖没船,看人家钓鱼,只是羡慕。这时,适时引入背景画面,了解一下孟浩然的处境,才知原来他的本意是想做官无人引荐,没有途径,借写这首诗,希望得到张九龄的帮助啊。这时,可再运用画面,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状态,这样学生对于作者迫切心情的理解就更容易到位。

古人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可见诵读之必要。正确的古诗词诵读涉及多种因素,这些因素关乎诗词内容的理解。在学生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过几遍之后,适时放一段视频,古人朗读的抑扬顿挫,其神态动作,既给了学生直观的印象,知道古诗的朗读技巧,同时也增加了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这些都是以往的教学模式所不能达到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经完成了古诗词朗读训练,培养了一定的语感,对所读的古诗词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2.关键词句,利用画面,突破难点。对于一首诗中关键的语句,即那些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语句,应指导学生反复琢磨品味。此时,画面文化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例如,在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时,教师可抓住“流连”和“自在”两个词,通过课件展示出蝴蝶穿行于花丛中翩翩起舞,黄莺儿自由自在放声歌唱,到处是一片惹人心醉的鸟语花香的景象。此时,学生仿佛变成了诗人,心中拥有了一片灿烂的春光。当学生感觉到这一点时,就已经通过品味词句,内化了诗歌的意境,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再如,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可充分利用画面,理解什么是“地上霜”。“霜”对于生长在南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用语言解释给他听,理解起来太难了。通过画面,轻而易举就可解决。

学习古诗词,画面文化的一大任务就是创设情境,引領学生进入意境,自己去获得属于他本人的独特体验。只要我们的课件做得好,画面文化运用得当,学生定能体会到诗中“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秀丽、“小桥流水人家”的婉约、“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

画面文化的运用,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出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发,不要为了用而用,要做到用而有度,用而有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使画面文化更好地为古诗词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浅析初中古诗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篇11

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一) 古代思想家的思想

许多文言作品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通过《论语六则》的学习, 我们可以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孟子二章》使我们明白“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道理。《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反映了范仲淹的积极思想, 这些都是先贤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 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在《活版》中, 作者介绍了在印刷发展史举世闻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活字印刷的方法, 那制作的简易, 使用的方便快捷, 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令人敬佩不已。《核舟记》中写了一位微雕工匠, 其构思之精妙, 技术之纯熟, 作品之传神, 令人叹为观止。而《口技》中的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的口技表演, 更使人拍案叫绝, 这怎么会不使学生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二) 道德品质教育

周敦颐以莲喻己, 展示“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情怀, 使学生明白做人要堂堂正正, 清清白白, 无论任何时侯都不要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愚公移山》中一家人凭着顽强的精神感动了上天, 终于搬走了大山, 使学生明白“恒心、毅力无坚不摧”、“天道酬勤”的道理, 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很有好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 热爱和平, 追求真理, 注重礼仪, 而且奋发向上, 自强不息, 团结御侮, 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 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 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 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 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 在政治上, 他严明法度, 开发边疆, 注重农业, 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 他出奇制胜, 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 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 都是治国安邦之本, 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 借题发挥,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 气势磅礴, 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 气势恢宏, 奔放豪迈而又痛切, 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 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 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 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 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 审美教育

爱美是人的共性, 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要从中挖掘,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古诗文的语言精炼, 有韵律, 意境深, 有神韵, 吟咏之间美感顿生, 诸如《望天门山》《敕勒歌》《江南春绝句》等, 都能使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 从而更加热爱自然, 热爱祖国的一山一水, 一草一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渔歌子》、《钱塘湖春行》、《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诗篇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如诗如画的祖国河山, 不仅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深沉感情, 而且渗透了诗人积极进娶蓬勃向上的精神。《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浩渺, 气象的千变万化。“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表现了大自然雄浑的气势和伟大的力量;而“春和景明, 波澜不惊, 皓月千里, 静影沉壁”, 则表现了大自然的恬静明丽、宽阔安逸。《醉翁亭记》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 并勾勒出了一幅太守与民间乐的图画。

综上所述, 在语文教学中从爱国主义教育着手, 对学生晓之以情, 喻之以理。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并把它作为自已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有重要的意义, 让学生学习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格, 了解历史, 懂得课文所阐发的哲理。为学生初步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础;而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因爱国主义教育的情感作用,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简言之, 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 将使“文”与“道”两方面, 获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打下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来源:网络作者:佚名

[2]《谈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作者:严玮

[3]《论诗词对中小学生在爱国主义与品德教育中的作用》作者:未知

[4]《谈初中文言文的思想教育》来源:蒲洼中学隗向阳

关于九九重阳节的古诗 篇12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南朝 陈)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2、沉醉东风 重九

(元)关汉卿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15.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6.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

【唐】白行简

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

17.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唐】独孤及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18.重阳日有作

【唐】杜荀鹤

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偷撏白发真堪笑,牢锁黄金实可哀。

是个少年皆老去,争知荒冢不荣来。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19.重阳

【唐】高适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20.重阳日酬李观

【唐】皇甫冉

不见白衣来送酒,但令黄菊自开花。

愁看日晚良辰过,步步行寻陶令家。

21.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唐】李嘉佑

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22.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唐】李群玉

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23.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唐】李适

早衣对庭燎,躬化勤意诚。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朝野庆年丰,高会多欢声。永怀无荒戒,良士同斯情。

24.重阳日即事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25.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26.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27.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菊篱今作孟嘉杯。

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29.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唐】李郢

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

元瑜正及从军乐,甯戚谁怜叩角哀。红旆纷纷碧江暮,知君醉下望乡台。

29.重阳感怀

【唐】刘兼

重阳不忍上高楼,寒菊年年照暮秋。万叠故山云总隔,两行乡泪血和流。

黄茅莽莽连边郡,红叶纷纷落钓舟。归计未成年渐老,茱萸羞戴雪霜头。

载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极宽。蜀国江山存不得,刘家豚犬取何难。

张仪旧壁苍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30.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唐】刘商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重阳节的作文800字汇总5篇

2.重阳节献给老人的歌曲

3.九九重阳节微信文章

4.九九重阳节祝福老年人的语录

5.重阳节贺卡祝福语

6.九九重阳节祝福语

7.重阳节国旗下演讲稿

8.2016重阳节祝福语

9.重阳节微信文章

浅析古诗词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篇13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是在诗歌被列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后,更是空前繁荣,写景状物、抒情言志、寓理载道,涉猎包罗万象,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对于几千年来我们炎黄子孙人生的成长,启蒙是诗,终极亦是诗,像《三字经》《千字文》等是启蒙诗,再到谭嗣同写完《狱中题壁》后慷慨就义和陆游作完《示儿》方才瞑目,可谓之“生亦诗,死亦是诗”。可以说,思想是诗,文化是诗,文明是诗,否定传统诗歌就等于否定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体系。

二、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需要

近年来,一些媒体书刊上讲,现在的一些青少年,受够了假劣商品的欺骗,纯净的校园开始社会化,开始沾染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金钱至上、六亲不认、无所寄托、无所顾忌、既不温柔又不敦厚,缺乏同情心,没有使命感,尚恶求“酷”,正在向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形势发展。这都是缺乏传统文化教育酿成的恶果,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给学生上传统美德这一课刻不容缓。因为有了传统文化,才可塑造我们现在的心灵和社会,没有传统文化,我们可能还和懵懂的孩童一般一无所知。中国一直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不懂古典诗词,就不能深刻理解过去的优良文化和思想;不曾了解史诗,便不能知道我们经历了哪些社会变革,事件是怎么发展而来的。

三、陶冶情操,提高情趣的需要

情感永远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内容之一,而自周秦汉魏、唐宋明清以来,可以说,凡有情处尽有诗,凡有诗处皆有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渔樵歌妓,心灵具是情景交融,无限丰富的心灵一脉相承。不懂诗词就不能得到我们民族情感的真传,“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任何高档名牌服装,或昂贵的化妆品所不能够替代的。

四、提高汉语水平的需要

汉语是诗的语言,因为几千年来,汉语就是在诗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的,汉语与诗在相辅相成中各自发展了自己,彼此交融,无法割裂开来。不懂诗词就不能理解领会汉语的真韵,同时说话和思维等都上不了档次。

五、不可替代的艺术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曾有学生跟我说传统诗词条条框框太多,束缚思想,格式呆板。我告诉他说愈是宝贵的思想,愈是要用精致的形式来表现,这就像高档的盒子装珠宝,低档的箩筐装青菜一样,格律诗词的条条框框,看似束缚思想,而实际上却是保护着思想。“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正是《江城子》中严密的形式,使苏轼的那点思想千古无损,让现在的我们依然能体会到苏轼当时那份孤独时的凄凉与悲切。正是因为条框,才使诗人的思想成方成圆,如《蝶恋花》成方,《浪淘沙》成圆,正是因为成方成圆,所以《蝶恋花》会背了,《浪淘沙》也就会背了,而当时那么流行的汪国真的诗,谁又能一字不差的背出?与其让读者丢三落四,倒不如自己裁定整齐。自由的新诗,好比一滩细沙拿不起来,让人不堪记背,也没办法记背。五、六岁的小朋友可以用脆亮的声音背诵出几十首唐诗、宋词,而现代诗却没办法背诵。所以,我说格律诗词是没办法替代的一种艺术形式。

六、如何改善古诗词的教学方式

首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本着向前人学习的精神,应仔细研读前人的诗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多朗诵,形成对诗词的感性认识。多朗诵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领略诗词的艺术风采,体会诗词的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艺术魅力。每个学生通过反复的吟诵,能全面了解诗词的特征,而且事实上不经过有效的阅读也不可能真正地了解诗词。

其次,引导学生了解、领会、体验诗词作者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如何分辨各种词体的艺术风格,如岳飞在《满江红》中表现出的慷慨激昂,欧阳修在《踏莎行》中的意味悠长,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的豪情壮志等等。当学生知道了诗词的感情后,知道了用哪首诗,或者是哪首词来抒发自己的胸臆,当然也可以因景生情,灵感迸发,尝试自己写诗填词。

再次,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掌握语言技巧、行文技巧、声律技巧等在内的各种艺术技巧,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应对教材中精选出来的优秀的诗词进行研读,这些精选过的古诗词,都是经过长期考验并且都有着极强的表现力,是诗词格律的一些优秀模式,值得让学生熟读和掌握。一些经典的名家名篇都是几百年来为人们所公认的,是能够集中体现出作者的智慧才华和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在课外,学生应多搜集一些名人的诗词,这样跟着前人的脚步,起点高,进步也就快。

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篇14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文教学 传统文化

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诗词本身就是古代作品中浓缩的精华,是优秀文学艺术的典范。但是,高中古诗文教学不能以本为本,教师要有传统文化渗透的意识,只要执教者能细心挖掘,手中教材所能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就无处不在。

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

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包括国学经典、诗词曲赋、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高中古诗文可以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的面非常广泛,常见的例如:国学经典、“优秀文学艺术(手法)、优良传统美德、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独特的思维和智慧”、宗教信仰、民俗礼仪、衣冠服饰、历法纪年、法律刑罚、官职升降等。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

1.优秀文学艺术

《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本纪》就极好的体现了司马迁塑造人物的高超艺术手法——运用尖锐的冲突、生动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精彩的议论、烘托、对照、描写、夸张以及互见互补等等,把历史人物项羽刻画得丰满传神,史学见解、文学功底让人叹服!

2.优良传统美德

必修五中《陈情表》和初中篇目的《出师表》代表了我国古人最传统的两大情感——至忠和至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密码,是优良美德。《离骚》中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也成了最打动人心的部分。

3.优秀个人品质(民族精神)

优秀的文学艺《史记》选读篇目中项羽一往无前、永不言败的战斗精神,拒绝苟且偷生的英雄骨气;《渔父》中屈原的不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治学勇气;《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太白的飘逸洒脱、铮铮傲骨;《唐诗宋词选读》中《从军行》里大唐书生毅然投笔从戎、渴望杀敌立功、扩大疆土的大唐民族气魄,这些都是蕴藏在作品里值得挖掘和传承的优秀个人品质、优秀民族精神!

4.独特的思维和智慧

必修四《季氏將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更蕴含了我国古代圣贤孔孟独到的政治理念、思维和智慧。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坚定推行“礼”和“仁”;孟子则针对梁惠王“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论说。必修三《始得西山宴游记》表现了柳宗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追求,这也是我国古人独到思维、智慧的渗透。

5.宗教信仰等

必修一《赤壁赋》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中《后赤壁赋》里以苏轼为代表,体现了我国古代文人在儒学世界里遭遇“入世”困惑而前往佛道两教寻求“出世”精神解脱,进而能够融合儒释道于一身的特殊现象,这也是我国古人宗教信仰的最好体现;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就涉及到古人重阳节登高作赋、插戴菊花、喝菊花酒的民俗习惯。《项羽本纪》中“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滑稽列传》里优孟用讽谏的方法建议楚庄王对他的爱马“请以人君礼葬之”。这些就是我国古代民俗礼仪的涉及。

二、实施文化渗透的途径

“渗透”不是“灌输”,不是“填鸭”,是合理巧妙地滋养进去。学生不是机器。高中阶段的学习压力繁重,古诗文在教材中的比重也最大,如何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将弘扬传统文化落到实处,这是每一个执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渗透”法是可行的路径。

古诗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极为丰富,执教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进行有效“渗透”呢?具体途径有哪些?颜昌容在其硕士论文里也谈到具体途径有:营造文化氛围、品读语言、引用古诗文、查阅资料、阅读名篇名著、借助影视媒体、开展专题学习等。该论文还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渗透”的多向性,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组成的“横向渗透”和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纵向渗透”。

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的“渗透”可以分为直接关联和间接关联两大类。

例如,《赤壁赋》里由“壬戌之秋”来介绍我国古代历法纪年——天干地支就属于“直接关联”,这种渗透是最容易把握的。

“间接关联”主要是指运用发散思维,使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这能够有效激发师生联想。以《唐诗宋词选读》中《青玉案·元夕》的传统文化渗透为例:

正月十五在古代又称作什么节日?当天晚上人们有哪些习俗?与之相关的名句、谚语、有趣的故事又有哪些?

古诗文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落实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当涉及到“间接渗透”,需要发散思维的时候,思维导图在任何一个环节里都可以发挥作用。它是一个有用的工具而已。

此外,归纳演绎、对比式的比较阅读、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等都是“渗透”的可行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每一个执教者手捧教科书,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时,可以有更多的热情和耐心倾注于挖掘课堂设置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在合适的古诗文里,合适的课堂环节中,“渗透”合适的传统文化,让泱泱中华文明“润物细无声”。

浅析古诗中重阳节的文化内涵 篇15

一、《考纲要求》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包括篇章结构上的巧妙运用。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篇章结构,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要求: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总体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诗歌的表达技巧指的就是在进行诗歌创作活动时所运用的技巧。诗歌的表达效果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 ( 她、它 ) 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时要注意,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必须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答案要点一)。其次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 , 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答案要点二)。再次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答案要点三)。最后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 即运用该手法的好处(答案要点四)。

三、常见题型及答题步骤

(一)表达方式方面

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诗中的景物描写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虚实结合的?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等等。答题时要注意题目提问的指向以及要落实到具体的点上。

答题步骤:指出运用的手法——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例如把什么比作成什么,或者将什么和什么进行对比,或者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用了什么典故等等) ——运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示例: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答:本诗借用贺知章的典故,用来含蓄地表现诗人对执政者的这种不屑及愤慨。皇帝既不重用“我”,置“我”于闲散,镜湖风光本就属于“我”这种闲散之人,又何需你皇帝假惺惺恩赐呢?饱含壮志未酬却被迫闲置的无奈和牢骚之情。

(二)内容方面

设问题型: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题步骤:把握景物特点(清幽、冷清、凄凉、孤寂、高雅、 生机等)——描摹意境(用散文化的语言概括)——体现作者的思想(注意情与景的对称性)

示例:“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在景物描写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该处景物描写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试具体分析。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答案:在写法上:1写景由远及近,“山”“水”“霞”是远景,“林”“鸦”是近景。2动静结合,“山”“水”“霞”“林” 是静景,“归鸦”是动景。在全词中的作用:1以景写情(或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通过山水、残照、归鸦等景物,抒发思乡之情;2烘托气氛,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怅然的意境,突出客居他乡的孤寂之情。

(三)语言特色方面

设问方向: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就某个词或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等。

答题步骤:总述语言特色(清新、平淡质朴、绚丽、明快、含蓄、简洁、奔放、悲慨、沉郁顿挫、豪迈奔放、洗练等)。 —— 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 ( 步骤一 ),“黄莺儿” 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 步骤二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 步骤三 )。

四、结语

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对诗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把握是鉴赏的重点也是高考重要的考核内容。以上笔者关于古诗词阅读教学中表达技巧运用的研究只是个人浅见,希望对考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摘要: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领域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贯穿于整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从诗歌的表达技巧入手,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把握诗歌鉴赏试题的表达技巧运用的常见题型和解题步骤。

上一篇:西门豹治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户籍迁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