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2024-05-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共11篇)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篇1

(一)客观原因

1、利益的驱动。改革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基础上的利益的重新调整,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财富的热情,社会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社会财富获得了长足的提高。于是,在社会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背景下,在不抗拒的利益诱惑和利益冲突面前,一小部分有权人便利用手中的公权为自己、自己的家庭和自己身边的小集团谋取私利。

2、体制的缺陷。改革开放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它不能也不可能在极短的时期内一下子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弊端消除干净。原来在浓浓的阶级斗争气氛下对整个社会的利益诱惑的抑制机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新换代殆尽;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权力的绝对化现象和特殊历史条件下家长制的复活现象,大大地抑制了社会对权力者的监督功能,从而给权力腐败创造了可乘之机,剧变的社会使原有的秩序规则失灵,而新的社会秩序却没能及时建立起来,这就是说,体制上的这种弊端和缺陷给腐败的泛滥创造了最好的机遇,权力腐败就是在这种体制缺陷中迅猛地发展、泛滥起来。

3、惩罚的失当。惩罚是遏制腐败行为最重要的手段。而且,对于某种流行的恶行,惩罚一定要及时,将其扼杀于起始阶段。然而,始发于上世纪80年代的腐败并没有得到有力的遏制。一是对反腐败的意义讲得很透、很深,但未真正地付诸于行动上;二是存在刑不上大夫,官官相护等打击不力的现象;三是以运动式的方式来反腐败,紧一阵松一阵。各种腐败活动因低风险,高收益而日益活跃。

4、对策的乏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是被逼出来的,整个社会缺乏思想上的、心理上的、组织上的准备,对突然发生的包括腐败在内的社会问题,我们社会并没有经历过,缺乏积极的、应变的准备。过去相当长的时期,我们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是政治运动的方式,发指令到定指标再到抓典型最后到总结成绩宣告问题的解决。

(二)主观原因

从主观上讲,主要包括以下五种心理。

1、吃亏心理。有些人认为自己虽然有比较好的工作,经济条件并不差,但和社会上有大款相比,没有人家潇洒了不趁现在手中有权,抓紧多攒一些钱,就没有机会了。心理失衡,产生了不捞白不捞的念头,导致其名节不保。

2、居功心理。有的人觉得自己为党和国家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还有的人也确实曾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过不小的成绩,但觉得失去的多得到的少,自认为劳苦功高,理应得到更多回报。

3、从众心理。有一部分人认为,中央加大反腐败力度,但社会上贿赂之风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从听说某人收了几条好烟,几瓶好洒都十分惊讶,到一些送礼的人,干脆送钱都无所谓了,于是想想人家也是这么收的就来者不拒了。

4、享乐心理。有的人深感以前的日子过的清苦,现在应该潇洒走一回了,因而在位高权重之时,挥金如土,生活奢侈糜烂。用巨资购置豪宅别墅,以待退下来后尽享荣华富贵。

5、攀比心理。认为虽然自己不奢侈,不沾嫖赌,不上歌舞厅,可是每当看到人家金碧辉煌的装满和豪华别墅式住宅,看到人家腰缠万贯,挥金如土,看到人家洋车洋房,虽然有看法,认为他们是非法所得,于是对党的政策,老传统产生了怀疑,所以就摆架子,讲阔气,大肆收受贿赂。

二、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社会内部存在着两种机制:一种是产生犯罪的机制;二是抑制、预防犯罪机制。从犯罪发案率的高低,可以看出这两种机制相互较量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强调职务犯罪的同时,必须注重预防工作。

(一)加强教育,强化预防职务犯罪教育机制建设。

预防职务犯罪的教育机制,是指通过对社会成员进行思想、行为引导,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预防和消除职务犯罪,创造良好的职务犯罪预防体系。实质上,职务犯罪预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人,尤其是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廉政教育,从思想源头上遏制腐败动机的产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关键。

(二)强化监督,加强预防职务犯罪的督查机制建设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篇2

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 是指企业因财务运作不善而导致财务状况恶化的动态过程。财务危机不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形象伤害, 处理不当甚至会导致企业倒闭。

二、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

(一) 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混乱

企业由于内部控制薄弱、管理混乱, 出现违法违纪事件、会计反映不实、费用支出失控、经济效益低下、财产物资严重损失等经济现象。这种状态积累到一定程度, 最终导致危机的发生和企业的彻底失败。

(二)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

中国企业财务结构上, 普遍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银行贷款过多的问题。负债结构上, 长期负债较少, 短期负债过多, 过度的负债会削弱企业的支付能力。当企业出现支付危机时, 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 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

(三) 投资缺乏科学性

一方面由于企业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 盲目投资, 导致企业投资损失巨大, 从而财务危机不断。另一方面是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 使得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 投资无法按期收回, 形成不良资产或巨额损失, 加大财务风险。

(四) 商业信用过度使用

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 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 这可以增加企业利润, 但相当多的企业在信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 盲目赊销。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 一旦信用链上的某一环节出现故障, 资金链断裂, 企业将会发生支付危机和偿债危机。

三、企业财务危机的防范

(一) 加强危机的管理

1.加强对危机的教育, 使企业全体员工树立牢固的危机意识

企业要在战略高度上建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先进的危机理念, 并将之深深植根于企业文化之中, 使得企业上下均能铭记于心。危机出现时, 不胆怯、不畏缩, 迎难而上, 同心协力, 摆脱困境, 克服危机。很多知名国际大企业都有很强的危机意识。

2.有效的预警机制

在危机尚未发生之前, 未雨绸缪, 事先对企业的资本经营活动进行战略设计。制定防范危机方案, 以便对危机进行预控。在财务管理上, 有效的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发现企业危机的征兆和迹象, 并将危机消灭于萌芽之中, 它是企业管理危机的核心。

3.加强对危机的控制和处理

加强财务危机的管理。除了加强会计核算, 进行财务预警分析, 健全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外, 必须建立健全一套既符合国家监控要求, 又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财务危机管理机制, 特别是建立健全一套企业财务危机应急管理系统。企业要组建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人应该由企业最高领导担任, 成员应该包括各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有关部门的基层管理人员。唯有如此, 才能够在危急时刻统一部署、有效协调和良好沟通。该机构的职权是预防、发现和处理危机, 确保企业的安全运转和稳定发展。在危机发生时, 通过设立的危机控制机构和人员, 制定周密的危机应急处理方案, 按照既定的程序, 以迅速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及时控制和扭转被动的财务局面, 使企业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危机损失。

(二) 制定和实施应急行动方案

有了预警机制和专门的组织机构, 还是不够的, 还需要正确的处理方法。由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 企业面临的环境也是不确定的, 所以企业财务危机也不可能百分百地预防和避免。一旦危机意外地发生, 一套正确的处理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 它能够尽量减少损失, 尽快化解危机, 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遇。制定和实施应急行动方案是危机指挥中心进行危机应急管理的重点。目的是降低现金需求, 谋求资金来源最大化。可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迅速制定处理方案, 控制和扭转财务被动局面。

1.债务展期与债务和解。债务展期是与债权人洽商推迟到期债务要求付款的日期, 债务和解是债权人自愿同意减少债务人的债务。包括同意减少债务人偿还的本金数额, 或同意降低利息率, 或将一部分债权转化为股权, 或将上述几种选择混合使用。债务展期与债务和解在企业发生财务困境时能为企业赢得时间, 进行财务调整。操作起来也方便简捷。当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时, 首先应该想到的应该是债务展期与债务和解。此外, 利用商业信用, 争取供应商继续进行信用融资。如以储代购, 缓解周转资金占用;以销货的百分比偿还应付账款:以退货抵消部分应付账款:签订新的定货合同抵消债务等也是实践中常用的有效方法和措施。2.资产变现。正常情况下, 企业通过资产运作, 利用经营活动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到期债务。而通过变卖某些资产偿付到期债务也是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时的一条途径。处分不良债权, 加速回收应收账款;处分存货, 包括制成品、原料、零部件;处分闲置资产、无效资产, 出租、出售无用资产;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或收回对外投资。3.与企业出资者协商增资的可能性, 增加企业可运用的资金, 共渡难关。4.促进销售增长, 提高收现比例, 减短赊销期, 使收入期限短于支出期限, 应付资金不足的局面。5.控制原材料进货, 用多少, 买多少, 维持最低需要量。

摘要:财务危机又称财务困境, 不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形象伤害, 处理不当甚至会使企业倒闭。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发生。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篇3

[关键词] 农作物 药害 原因 预防措施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复种指数的提高,农业有害生物不断加重,农药在防治病虫草害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同时也时常产生农药药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一、引起药害的机制

一是物理作用结果,即施药后,药粒阻塞气孔,水孔或渗入作物体内,阻塞了作物体内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通道,使作物体的呼吸和蒸腾作用受阻;二是生物化学作用结果,即药剂进入作物体内后,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破坏作物正常的生物含量和代谢作用,使作物产生药害。

二、农药药害的症状及简易鉴别

1.药害症状

急性药害发生较轻,通过加强田间管理,叶面喷施二氢钾、尿素,使药害减轻或恢复正常,一般减产较少,但发生严重时,会导致作物死亡绝产;慢性药害表现不明显,一经发现则会造成较大幅度减产或绝产。药害主要表现:叶片黄化、失绿、烧焦、叶片畸形、叶片脱落;果实出现斑果(如褐斑、色斑)、畸形果、落果;落花、提前二周凋榭或花不实;引起烂根或变粗,根毛稀少;种子降低发芽率等。

2.药害的简易鉴别方法

(1)考虑作物出现异常症状是否在施药后短期内发生的,核实所用药品,使用时期、用量、用法是否正确。

(2)调查临近同作物田块有否相同的异常症状,以排除病害因素。

(3)熟悉作物病害、药害和营养缺乏的症状及发生规律,加以鉴别。

(4)利用生物培养法和解剖法,检查在作物出现异常症状部位有无病菌存在和作物组织细菌的变化,这是比较精确的诊断方法。

三、防止药害的基本措施

防止药害应本着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的原则。若发生严重药害后,幻想着依靠作物自行补偿或人为补偿措施,都是徒劳的。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防在先。

1.严格控制使用计量和浓度,选择正确的方法和使用时期;了解所用药剂使用注意事项,不能任意提高用药量和改变使用方法。

2.提高药剂配制及施药技术水平,注意配制方法,减少药害发生的可能性。

3.充分了解药剂质量,可湿性粉剂、乳油稳定性差,有大量沉淀或析出许多结晶等,粉剂含水量过高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4.掌握对药剂敏感的作物种类及作物不同生育期的耐药能力,选择适宜品种、剂量,避免药害发生。

5.避免高温(夏季高温30℃以上)强烈日光照射,相对湿度低于50%,风速超过3级,雨天或露水很大时不能施药,否则易产生药害。

6.对当地未用过的农药,在施药前必须进行小面积的药害试验,找出适应的作物、安全的用药剂量、使用方法和使用时期后,才能使用。

7.在农药混用时,注意所用混配品种对作物的适应性,混用后可降低残效长的农药用量,减少二次药害发生的可能性。

药害发生严重时,应抓紧时机,在考虑二次药害的前提下,及时补苗或改种,不要因一味追究责任而延误农时。

参考文献

[1] 易继平,向长文,张茂林. 农作物药害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吉林农业,2011(07):20

[2] 郑成才. 农作物药害预防与补救措施.现代农业科技,2010(06):20

[3] 魏建华,顾卫东,何成勇,哈尼马提 等. 农作物药害原因分析及防治技术. 新疆农业科技,2006(07):30

[4] 吴士平. 农作物药害原因及救治.中华合作时报,2003(1):09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篇4

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情况已逐步成为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原因加以分析,采取科学的、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和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案件的发生,对稳定社会治安秩序,保

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

(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人数和重新犯罪率逐年增多、升高

(二)社会影响恶劣,社会危害严重,在实施重新犯罪时呈现出罪名多元化

(三)在监狱内服刑改造表现较差的刑释人员重新犯罪较多

(四)财产型、暴力型犯罪居多论文网在线

(五)回归社会时间短

(六)地区分布不平衡

(七)初次判刑刑期较短的青少年比例较大

二、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二)客观因素

三、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对策

(一)积极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搞好监狱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罪犯出监教育改造工作,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二)加强刑释人员的社会管理和安置帮教工作

(三)高家庭素质,改善家庭关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目录

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

4二、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

5三、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对策----------7

注释及参考文献--------------------------1

1内容摘要: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破坏了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影响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稳定地发展,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刑释人员家庭亲属应尽的社会责任。做好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预防工作,需要监狱、社会及刑释人员亲属的共同努力。本文首先阐述了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这里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最后提出了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对策。即

1、积极推进监狱工作法制化、科学化、社会化建设,搞好监狱体制改革,切实加强罪犯出监教育改造工作,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2、加强刑释人员的社会管理和安置帮教工作。

3、高家庭素质,改善家庭关系,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关键字:重新犯罪;刑满释放;监狱;改造;预防犯罪

刑满释放人员(以下简称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情况已逐步成为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原因加以分析,采取科学的、有效的预防对策,减少和预防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案件的发生,对稳定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

刑释人员,是指依据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确定的刑期,通过执行刑罚和改造,服刑期满,由刑罚执行机关依法解除其监禁状态,恢复其人身自由和其他相关权利回归社会的人员①。刑释人员重新犯罪,是指刑法学意义上累犯概念的重新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第65条的规定,累犯是指曾因故意犯罪而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故意犯罪而应当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依据我国刑法第66条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是累犯。目前,我国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主要特点有:

(一)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人数和重新犯罪率逐年增多、升高

据某省对2001年~2005年五年间6个监狱在押犯的统计情况:“二进宫”以上的罪犯为2761人,占在押犯的5.18%。五年间刑释人员重新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的人数分别为458、434、501、617和751人,重新犯罪率分别为4.57%、4.36%、4.63%、5.65%和6.46%。其中,“二进宫”②占91.27%,“三进宫”占7.7%,“四进宫”占0.80%,“五进宫”占0.14%。③

(二)社会影响恶劣,社会危害严重,在实施重新犯罪时呈现出罪名多元化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篇5

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浅析

作者:王砚岗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3期

【摘要】为有效防止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使国家涉农惠民政策真正惠及到三农.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查办和预防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案件工作实际,总结了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和发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有力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扶贫开发、退耕还林、农村综合改革等领域中,大量资金流入农村、大批项目在农村落户、大批工程在农村展开的同时,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手中的职权,进行贪污、受贿等犯罪活动的现象也多了起来。涉农贪污贿赂犯罪,严重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秩序,对中央政策的部署落实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加强对涉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问题的研究,对于化解农村矛盾,构建农村惩防腐败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主体职务级别较低且犯罪类型较为单一但犯罪主体多为实权掌握者

涉农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涉及领域广,主要发生在农村水利工程、整村推进、国家扶贫开发等项目。犯罪主体虽涉及不同的多个部门,但职务级别较低,多为副科级以下国家工作人员和村集体人员。此类犯罪的罪名主要集中于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犯罪主体多为有决策权的单位负责人或项目直接负责人,也有掌握资金的财务人员,这些人拥有项目的决策权和财物的管理权、支配权。

(二)犯罪过程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三农”投入的增大和农村民主政治制度的改革,以及“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措施的出台,涉农贪污贿赂犯罪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即作案形式由过去的单独犯罪为主转向共同犯罪,这类共同犯罪参与者为利益共同体,在作案过程中心照不宣,配合默契,犯罪目的容易得逞,难以被发现和举报。同时,案件基本不涉及农民群众的个人直接利益,农民群众直接知情的少,即使知情也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主动举报犯罪的积极性不高,增加了此类犯罪的隐蔽性。

(三)犯罪手段相对简单,多为虚列开支、虚报冒领、直接侵吞

一是弄虚作假,虚报冒领。采取虚列造表、伪造签字、使用虚开的发票报销等手段,套取国家涉农资金。二是私自截留,集体私分。

(四)危害后果严重

在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虽然职务级别低,然而一旦腐化堕落,它直接地侵害的是最基层广大农民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容易引发集体上访等群体事件,不利于基层和谐发展和稳定。

二、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发生原因

(一)从行为人主观上分析,主要是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价值观、人生观取向上出现了偏差

他们当中,除了极少数原来思想素质较差之外,大多数是好的,曾做出过贡献,但由于平时只注重业务工作,长期不参加思想政治学习,腐朽思想乘虚而入,侵蚀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将理想、道德看得一文不值,于是逐步蜕化,走上了犯罪道路。

(二)在客观上发生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主要原因有

1.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一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与新农村建设资金入不断增大的现实相比,支农、惠农资金使用,资金用途监管的各项管理制度还不健全,存在制度滞后于现实需要的现状。二是管理制度得不到严格落实。如“村务公开”、“村账乡管”等都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2.权力运行缺乏监督。一是相互监督缺乏。领导干部相互之间往往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善监督。二是上级部门监督不力,制约机制缺失。三是缺乏群众监督。权力缺少必要的监督,造成涉农资金走向最末端的农村基层组织,基本不存在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包包账、断头账、小金库等现象,“专用专款”的现象还常有发生。财务管理混乱,给此类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3.打击不力。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惩防体系不够健全,使执法时遇困局,不能到位。此外,对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打击还存在实刑轻刑化、缓刑适用比例过高等现象,对涉农贪污贿赂犯罪起不到有力的警示作用。

三、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预防对策

(一)切实加强基层干部思想教育和廉政教育

强化涉农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工作人员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抵御多种腐朽思想的能力。首先应学习法律和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其次,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这样才能抵制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

(二)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健全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并认真执行;继续深入推行“村账乡管”,完善财务收支监督机制;实行审计监督,对乡村两级干部和涉农部门进行定期审计和离任审查;建立农民评议干部制度,由农民群众定期对干部进行评议,实行群众监督;加强政务和村务公开,构筑起预防涉农贪污贿赂犯罪的制度防线。真正把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消灭在萌芽阶段。

(三)加大预防和打击力度

首先,整合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预防涉农贪污贿赂犯罪活动。其次,加大打击力度。克服“作案的多,查处的少”的不利局面,使犯罪行为人减少侥幸心理,不敢作案。涉农贪污贿赂犯罪,危害了新农村建设投入资金的安全,又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健康发展。对其中的贪污贿赂犯罪问题,要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起到以点带面的打击和震慑效果。同时,要注重研究涉农领域违法违纪案件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改进办案方法,逐步完善办案手段,为农村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强有力的保证。

参考文献:

浅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 篇6

摘要:当前,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其犯罪的严重性、反复性、长期性、潜在危险已日益为全社会认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不良的社会环境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教育不当是根源。预防、减少和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成为社会各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急需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对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首先要对当前的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其产生的危害进行了解,然后从青少年自身、学校、社会等多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据此提出相对应的预防对策,以达到有效控制青少年犯罪的目的。让我们要时刻敲响警钟,防患于未然,将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预防

青少年犯罪问题解决得如何,不仅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兴衰,都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产生,就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要领及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点

1.从案件类型上看:主要为抢劫、盗窃、伤害、强奸这几大类,其中抢劫、盗窃为主的侵犯财产型的犯罪,多为共同作案或团伙作案,且作案手段简单,犯罪预备期短,以伤害强奸为主的侵犯人身类型的犯罪,多为单独作案,主要对象为自己熟悉的同学、邻居,作案时临时起意的较多。

2.从犯罪的主体上看:无业少年违法犯罪比例远远高于在校生比例;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高于城镇;从犯罪年龄上看,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近几年多为14-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看,多为从犯。

3.从危害结果看:未成年人犯罪蔓延广、网络性较强,具有明显的纠合性特点,恶性案件较多,其手段残忍,对社会的危害日趋严重。

(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归纳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大类。

1.主观原因

(1).好奇、好胜、爱寻求刺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总的来说,青春期中的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但由于各方面的压力,群体心理处于波动不定的焦虑状态,所以一方面他们心理极为脆弱,另一方面又可能铤而走险。

(2).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低下,有的青少年是文盲和半文盲,有的未成年人平时不注重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道德标准低下,对自己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以至违法犯罪。

(二)客观原因

1.不良的社区环境和不良文化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不良的社会环境容易使未成年人形成不良习惯和不良的社会心理素质。

2.家庭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学校德育的软弱无力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负面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在孩子面前发牢骚说一些前途无望的话;二是不

健康家教模式的影响;三是父母离异的影响,父母离异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感情的正常发展;四是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

3.学校教育不到位

(1)学校评价体系标准不够科学,引发学生养成许多不良行为。学校是继家庭之后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场所。有的学校虽然开展道德教育,但内容和形式都比较陈旧,或者是简单的走形式,根本无法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在沉重的考试压力和枯燥的道德说教下,一些叛逆性较强的中小学生就以逃学来抵抗,而大学生则以放松乃至放纵来躲避。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取得上级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认可,一味的奉行棍棒政策,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形成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还有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只重视青少年学生的智育而忽视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有的学校甚至没开过法制课,更有甚者,少数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不仅没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还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体罚等。这样导致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法制观念,不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再加上现在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好名声,对青春期的孩子因为表现不良就开除,把孩子推向社会,致使他们没有了管束,破罐破摔,流落街头,结成消极性的非正式群体,这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措施。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将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常抓不懈,同时应把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各级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实际,举办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达到全面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目的。现在,随着立法的完善和社会对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视,教育部门和一些中小学校和校长及教师已经认识到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在预防犯罪中的重要性,针对学生特点开设了法制课,但在有些地方,由于法制观念的淡漠或师资力量的限制,还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据我了解,尽管许多中小学校开设了《法律常识》或其他普及法律知识的课程,但由于学校本身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法律教学人员致使这些课程只起到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的作用。有许多学生根本不明白课本上的内容与现实特别是自己的行为有什么联系,因而其法制意识仍处于极端盲目的状态。由于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制观念的淡漠,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并不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采取了粗暴的方式,以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是相当多的。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系统的、主动的、特别是针对青少年理解水平和身心特点的法律知识教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聘请从事法制教育的专职或兼职教师,根据条件聘请校外法律辅导员。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3).学校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共同进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必经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发展的重要场所。这一点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越来越突出。爱困斯坦曾经指出:“由于经济生活现代化的发展,作为传统和教育的家庭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校。”学校不仅是向青少年传授文化知识的地方,学校更是对青少年人格、品德、思想观念的形成有重大影响作用的地方。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手段.它不仅给人们文化知识,更给人们道德伦理观念和高尚情操,是一种唯一能够对广大青少年广泛使用,并影响深远的手段。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及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导致青少年形成不

良习惯和参加犯罪活动的诱因也是十分复杂的。在充分认识青少年犯罪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对待青少年犯罪,要以预防、教育为主、惩戒为辅。针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做好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治理工作,努力消除青少年犯罪产生的条件,通过扎实有效的社会帮教工作,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让他们远离违法犯罪,早日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益的人。

(一)从内因解决问题

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子女最早的、也是时间最长的老师。因此,家长应切实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育义务。从小就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习惯,教育子女遵守法律和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从小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健康的思想和品行带动、影响他们。同时,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既要严格管教,又要耐心教育,发现子女不正常的苗头要及时纠正,防微杜渐,严禁他们有不良倾向的发生。

(二)、从外因制定对策

1.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应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抓。一是要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抓好多方面的教育,既要抓思想政治教育,又要抓道德法制教育;既要抓文化科学教育,又要抓行为准则教育,使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道德、法制观念,明辨是非。二是要加强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感,切实改进教育方法,使我们的学校和老师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负责,在善于发现和培养少数优秀人才的同时,更要以最大的精力,关心大多数学生的成长,对后进生和失足生,应该满腔热情地、诚恳、耐心、细致地帮助、教育,而决不能嫌弃、厌恶、歧视,更不能随意开除。三是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担负起家庭教育指导者和社会教育者的角色,使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把学生培养成才。

2.加强社会预防措施。

社会防范措施分为保护性、限制性和控制性预防措施。保护性措施,是一种积极的、疏导性措施。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少年的学习、就业、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需要。具体地说,少年正处于学习的最佳年龄,我们要切实加强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所有的少年得到学习机会,这样可以把他们的精力、聪明引到正道上,可以使他们丰富知识,提高思想,加强品德修养。劳动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应想方设法为少年就业开辟门路,尽量使所有离开学校、进入社会的少年都有工作,避免因没有工作而走上无聊、苦闷、颓废、堕落的道路。社会各方面还应广泛为少年开展文化、体育、科技活动,使他们增进文化知识,陶冶性情,增强体质,而且这也最能吸引少年的兴趣,使他们把时间、精力、注意力集中到正当有益的活动上面来。

3.政法机关要充分发挥打击犯罪、预防犯罪和矫治犯罪的职能作用。

防治对策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未成年人本身。未成年人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说在未成年犯罪上,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缺陷是其犯罪的决定性因素,而客观因素只是其犯罪的诱发因素。

总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一是父母应履行好首任教师的职责,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尽到父母的责任。二是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三是加大法制教育工作力度。四是全面落实对教师的监督,督促教师履行好职责。

我们应当关注未成年人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时,要认真落实司法保护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浅析 篇7

一、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犯罪青少年文化程度低、农村高于城市、团伙化犯罪增多的趋势。

从生理上看, 青少年的身体机能逐渐成熟, 开始拥有不亚于成年人的体能素质, 具备了实行高强度力量行为的身体条件。同时, 性的发育成熟也让青少年产生了对异性的特殊好感和好奇心, 而在心理上却处于性格的未定型期, 有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这种生理发育的成熟和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这种矛盾导致青少年犯罪最主要的类型是抢夺、抢劫、盗窃、杀人、伤害和强奸等, 而且出现了犯罪目的简单、随意性、突发性强、偶然性强的特点。绝大多数在校的青少年学生大多是受周围环境影响, 一时冲动实施了犯罪。这种因外界情景诱因引发的犯罪偶发性强, 目的简单, 较少预谋。

二、青少年犯罪的诱因

(一) 家庭影响因素

家庭是青少年最早的学习、生活的场所。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 他们的言行举止如何, 对于子女的教育方式怎样, 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心理的成长, 如果处理不好, 会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良的教育方式。

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长辈的过分宠爱和溺爱使孩子从小养成了好逸恶劳、追求享受的恶习, 普遍存在任性、孤僻、内向、骄横、脆弱的心理性格特点。当他们走入社会无法适应竞争化的社会, 反而在欲望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实施违法犯罪。尤其是有的父母对子女放任自流, 既无适当关爱, 也无适当管教, 使一些孩子心理问题积重难返, 加之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下, 很容易实施暴力犯罪。更有甚者, 有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使用高压、粗暴手段, 动辄拳脚相加, 限制剥夺了子女体验生活的自由, 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很多恶劣后果, 它会使青少年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 还会产生与父母的尖锐对立, 甚至会有极端之举。

2、家庭结构不完整和家庭情况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 目前中国正在出现第三次离婚高潮。家庭的破裂、亲情的缺失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产生着严重的负面作用。因失去了家庭的温暖而在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 有的还会因此引起父子或母子之间的矛盾, 心理失衡, 极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而放任自我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 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思想行为。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多数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只是片面追求升学率, 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据调查, 厌学-逃学-辍学-游荡-犯罪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本规律。在青少年罪犯中, 有厌学情况的占70.8%。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 对学生缺乏关心和爱护, 对少数学习和表现不好的“双差生”, 在感情投入和教育方法上更是存在偏差。

2、多数学校没有法制教育课程。

除部分学校开设的《德育》、《思想政治》课中有少量法律知识外, 小学到高中均无法制教育的正式教材;学生没有受过法制教育, 法律意识薄弱, 也为青少年犯罪埋下了隐患。

3、学校、家庭、社区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环境。

目前这三个教育环节整合力低, 难以形成合力, 三者缺少共同的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规划和教育措施, 导致学校家庭沟通少, 社区介入少, 教育要求和方法不一致, 更甚者则相互推诿, 这势必以隐晦的方式助长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 社会环境因素

1、享乐主义的滋生。很多在校学生把穿名牌服装、买高档商品看成一种时髦, 享乐欲望的膨胀促使自控能力欠缺的青少年追求畸形消费, 特别是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面对同学间生活水平的强烈反差, 一旦自我调适不当, 就不惜采取违法犯罪的行为来满足物质欲望。

2、娱乐场所的无序管理。各种迎合青少年娱乐心理的游戏厅、网吧比比皆是, 很多在校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暴力和色情, 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3、目前我国正处于各项改革的关键时期, 就业形势比较紧张, 辍学的青少年文化水平较低, 社会很难向他们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 他们大多只能闲居家中, 稍有不慎, 就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失误, 为以后人生的道路埋下隐患。

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建议

(一) 完善家庭教育

1、采取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

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接受, 不合理的要耐心说明自己的理由, 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对孩子的期望值要适中, 不过分干涉, 不放任, 但也不能溺爱子女, 做到张弛有度;在生活中处处争做子女的表率, 为其树立学习的榜样;要从小培养其知法、守法的观念, 并教育其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防止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侵害。

2、加强对青少年的家庭保护。

我国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中的主要责任及不履行职责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这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已不只是道德的要求, 更是每个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

3、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 要注重言传身教, 提高自身素质和法制意识, 与子女建立平等的关系,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此外, 家长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感, 使子女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尽量减少犯罪的可能。

(二) 改革学校教育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

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不分重点和快慢班, 杜绝“优等生”和“差生的”的划分, 不以分数定终身, 平等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从源头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抵触情绪, 阻断青少年犯罪的动因。

2、加强法制教育。

学校的法制教育要从素质教育高度出发, 明确教育目标, 使法制教育产生明显实效。要用科学的知识和法制观念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培养他们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意识, 从本源上抑制犯罪的发生。

3、适时进行性知识的教育与普及。

青少年性犯罪中, 为数不少的犯罪者都是基于对性的欣喜与好奇, 才走上犯罪道路的, 如果学校能通过相关课程的讲授,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与异性, 消除青少年之间的朦胧感, 那么, 强奸、猥亵等恶性犯罪的发生几率就很有可能降低。

(三) 净化社会风气, 形成社会教育的框架体系

社会各界、各有关部门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空间。政法、工商、文化、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协调, 联合行动, 综合执法, 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力度。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 对“三厅一室一吧”和商贸摊点等场所, 进行必要的清理整顿。共青团、“关工委”、工会、街道、社区居委会等团体组织要向青少年伸出热情的双手, 多层次、全方位地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公共机构如博物馆、艺术馆、青少年宫等应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 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文娱生活。政府应向辍学的青少年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组织职业培训课程, 让青年人有事可做, 既能远离不正之风, 又能有一技之长。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相信在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下,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将会最终减少和遏制。尽管要达到这一目的任重而道远, 但这是我们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摘要:当今, 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原因进行了简述, 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了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罗大华, 何为民.犯罪心理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7.

[2]、周振想.青少年犯罪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4.

[3]、郭立明.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砚象及诱因进视[J].现代法学, 1998 (1) .

[4]、田志鹏.谈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的社会因素[J].黑河学刊, 2008 (3) .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和原因 篇8

关键词:校园暴力犯罪;特征;犯罪根源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及其特征

(一)校园暴力犯罪的现状

近年来,学生被打伤杀伤事件却屡见报端,这说明校园暴力正在暗流涌动,应予高度重视。另外,高校管理中的治安问题也日益突出,已经不容忽视。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特征

纵观在校学生暴力犯罪的状况,一般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1.从作案性质上看,盗窃,抢劫等以侵犯财产型犯罪突出

在校学生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加上家庭收入的两极化导致了学生消费差距的拉大,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为了满足其虚荣心和吃穿的欲望,将非法获取钱财作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2.校园暴力犯罪的实施具有突发性,故意性和传染性

由于在校学生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情感易冲动,个体攻击性强,往往因看某人“不顺眼”而一触即发,因琐事酿成激变,从产生犯罪意念到付诸实施,时间很短,往往缺乏先兆。再者,对于青少年学生而言,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认知水平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行为的效仿性和传染性极强。这个特点在团伙犯罪案件中尤为突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

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必须根据犯罪主体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结合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客观因素加以系统的分析,其原因错综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校园暴力犯罪主体的主观因素

(1)生理因素。学生时期生理发育明显,身高、体重迅速增长,生殖系统开始逐渐成熟,性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成熟,这些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精力旺盛,热情过高,办事莽撞,甚至会去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或是富于冒险的事,如果此时不加以管制约束,放任自流,就会使他们误入歧途。

(2)心理因素。首先,极端的自我意识左右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缺乏社会责任感,狂妄自大。在有关调查统计中发现,41.5%的人和18.7%的人分别具有“谁要惹我决不轻饶”,“不允许他人超过我”的心理;其次,是非观念尚未形成,对外界事物缺乏客观比較和评价。由于经历和阅历的限制,他们认识问题比较肤浅,逞强好胜,很少想到失败或不利的方面,这就容易使他们一遇到困难便自暴自弃,结果往往是容易接受社会上的不良诱惑,引致暴力行为。

(二)校园暴力犯罪的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1)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员流动空前活跃,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庭在教育子女特别是教育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父母对子女采取高压式管教,压抑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只关注子女物质上的满足,忽略了子女精神上的需求,与子女缺少沟通;作为父母自身素质低下,对子女不管不问,没有以身作则等等,这些不良因素引起的消极作用大大的提升了校园暴力犯罪的机率。

(2)家庭暴力的产生也为校园暴力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全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组长、心理学家王加绵认为,家庭暴力是造成校园暴力的根源。家庭气氛紧张、不和谐,家庭“战争”,使子女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安全感,他们思想感情上受到极大的创伤,这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子女很容易形成一种“攻击性人格”。

2.学校因素

(1)学校大搞“应试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忽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许多学生道德低下,品质恶劣;成绩优秀的学生自视清高,性格孤傲,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班集体的关怀,过分自卑,自暴自弃,学校带来的升学压力导致了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少数缺乏师德的教师视差生为“包袱”,对学生冷嘲热讽,态度粗暴无礼,甚至侮辱学生的人格,学生精神发展受挫,产生厌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久而久之,长期积攒的怨气就会向教师进发,这也是近年来学生向教师施暴案件屡屡发生的原因。

3.社会因素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校园暴力犯罪的发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思想误区渲染熏陶着当代学生。

(1)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带来的消极作用。超前消费,权钱交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在校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严重的倾斜,“金钱万能”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他们的头脑。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活动滋生蔓延。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今的校园暴力犯罪多是侵犯财产型犯罪。

(2)受不良书刊、凶杀和色情网络文化的影响。近几年,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市场上的淫秽书刊、音像等颓废文化到处蔓延,网络文化混杂,大都渲染色情、凶杀、赌博等暴力性画面,有害信息乘机传播,这些精神毒品无情的吞噬着在校学生。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篇9

摘要:犯罪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各种犯罪行为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目前,犯罪也开始向低龄化发展,不少青少年和大学生出于各种原因也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将是国家人力资源的一大损失,也影响了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其危害的严重性、长远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针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与趋向,加大防范力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全方位预防网络,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大学生犯罪的现象日益严重,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下面就如何做好预防大学生犯罪工作,减少大学生犯罪,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例如云南的马加爵,可以说是大学生犯罪的典型。这一现象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近年来,一些被人们视为“天子骄子”,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例如云南的马加爵,可谓是大学生犯罪的典型。这一现象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众多学生也正是受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大学生们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于是,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以权谋私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是造成其犯罪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犯罪,主要原因有自控力较差,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正

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之后,对挫折没有准备,一旦遇到比较大的事件,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其次,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逐渐加快,大学生失业现象也日益频繁,许多大学生的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他们不再拥有昔日大学生身为少量“社会精英”的自豪,而是对前途充满渺茫,这就使他们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导致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失足犯罪。最后,对社会不满,报复性。大学生尚年轻,但却渴望自立、自尊,获得别人的平等相待,不愿受管束,希望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成熟而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当他们具有一些不良品行时,谁如果管教他们,轻则反感、对抗,重则予以报复。

(三)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随着网络等传媒技术的发展,许多不良信息开始通过网络流传,有些危害大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有些大学生由于意志比较薄弱,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而对于不良现象和行为,也往往缺乏辨别能力而跃跃欲试。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影视片人物,特别是带有传奇色彩的“黑社会”人物对他们起着极大的影响,诱导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另外法制教育的不健全、以及电子游艺厅、黑网吧的侵袭,都是促使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社会因素。

(四)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

从学校方面的因素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教师素质问题以及校园暴力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高校招生的逐年增加,而校方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过于注重知识“输入”而轻于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五)家庭教育存在缺陷

父母是子女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深刻影响着子女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大学生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当前,大学生中以独生子女居多,有一些家长则从小对孩子宠爱有加,对他们的要求无条件一一满足,尤其在他们进入大学后,更是对其放纵。这些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优越感强,抗挫性差,受不得丝毫委屈,2

一旦心理失衡,就只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二、防范措施

大学生方当青年,初步步入社会,思想和认识还不是很成熟,自制力不强,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在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往往难以冷静,易冲动,从而采取过激措施,在无意间触犯了法律。每个大学生犯罪案件都是个人、家庭、学校或者社会等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减少和预防大学生犯罪,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效果。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目前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即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由于教育模式的缺陷,现在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只重视成绩,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特别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沉重,对青少年形成健全独立的人格是极端不利的。大学时期,对于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社会上的缺乏诚信,拜金主义,贪污腐败的现象也会对大学生三观的塑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学校在教授知识时,一定要注重对其思想品德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教会他们为人之道,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

(二)完善法制教育,间接引导学生行为

许多大学生犯罪是因为他们对犯罪事实认识不清,并未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到法律,所以学校加大普法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有助于学生克制自己的行为,从而降低犯罪率。其次,社会上也应当开展普法讲座,加强公民的知法、守法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社会氛围。

(三)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杜绝黄赌毒等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对黄色信息的传播者应给予严厉制裁。开展积极进步的社会活动,倡导文明向上的社会风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文明、洁净的社会环境。

(五)家长要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单方的责任,作为学生第一任老师的家长也是责无旁贷的。许多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学校就是教育孩子的场所,学生的好与坏都是学校的责任,与家长无关。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学校有成千上万的学生,每个老师也要管几百号学生,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3

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家长的努力,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在配合学校教育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总结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篇10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青少年

社会学

违法犯罪

近年来, 在社会治安问题较为严重, 黑社会性质犯罪、暴力犯罪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 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日益攀升, 其中流动青少年人口违法犯罪正在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社会问题。对流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也各有千秋,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其原因及预防对策。

一、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犯罪现象发展的趋势,已经由以往犯罪原因、动机简单化向犯罪形式、原因、动机多元化转变,与传统的犯罪现象相比,外部环境因素对于犯罪的影响大大增加。近十几年来,大量流动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从欠发达地区涌向发达地区。这些人多是青壮年劳力,他们在脱离了本乡本土“熟人社会”的规制后,面对一个陌生的“生人社会”,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旧有规则被打破,新规则尚未建立,社会管理控制力削弱使得这一人群的违法犯罪等失范行为增多,对于那些刚刚涉足社会的青少年,更是如此。加之故土文化与异乡文化上的差异,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数量剧增已经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地区犯罪的新特点。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在‘性人社会”中犯罪特征不同于“熟人社会”,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研究者的视角也各不相同。从社会环境看,从“熟人社会”转入“生人社会”生活环境差异的冲突显然是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仅以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予以探讨。

(一)“熟人社会”的特征及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传统类型的犯罪,是一种在“熟人社会”环境下的二犯罪。从社会历史发展形态看,中国在很长的历史时间内是一个农业社会国家,人们基于血缘和地缘关系在相对封闭、隔绝的伏态下共司生活于某地,社会流动性小,社会关系的发生范围较窄、内容较简年,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征正如费孝通先生早在上世纪初所研究的那祥:‘乡土社会存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折、死于斯的社会。„„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 彗长大的,在孩子的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习惯以道德、伦理、习俗来处理关系,解决纠纷。乡土社会是个、礼治的社会。冈常礼教就成为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统治、管理政策的重要内容,并对护国传统刑事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即使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开始重建法律体系时,在民间气们依然按照“熟人社会”的规则进行交往,并维持了相当的社会秩序。在“熟人社会”中,由于地缘、血缘关系的存在,人们的社会交往非常重视人情、关系、圈子,他们以伦理来判断行为的正当性,伦理的基础是道德评价,个体行为的自律主要出于道惠约束,而非其他规则。因此,在中国的“熟人社会”中,传统的伦理道德起到了制约部分犯罪行为的乍用.此外,“熟人社会”也能够帮助人们解决一时之困,正如“远亲不如近邻”,当熟人社会扫一方有难时,他会得到亲朋好友的及时支援资助,而在一个生人社会中却很难得遇到。

(二)“生人社会”的特征及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社会由“熟人社会”向‘性人社会”擅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城市,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基本上完成了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的转化。这种“生人社会”,与“熟人社会”存在很大的文化、观念差异。与城市化相伴的是中国法律体制也完成了由“熟人交往规则”向“生人交往规则”的变化,并在经济发达地区运行良好。但是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城市与农村二元化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存在,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民以地域为纽带,长期固定居住,相互一十分了解,仍具有典型的“熟人社会”的特征,道德伦理和礼俗在社会交往中仍发挥重要作用。①而随着大量流动人口从乡村涌向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大量的一青壮年“生活在别处”,其便脱离了原有的“熟人社会”的约束.割断了宗族、家庭、邻里、友群人际关系的了解和制约,面对陌生的城市生活,又缺乏认同和责任感,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等越轨行为大量增加。文化冲突与环境变迁对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产生较大影响。

二、“熟人社会”过度到“生人社会”背景下流动青少年犯罪对策

李斯特提出“最好的社会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形成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各种社会问题的集中反映,缓解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问题应该运用包括法律规制在内的一系列社会政策综合措施,帮助解决外来流动人口青少年完成从“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过渡所面临的困境,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在处理外来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的法律政策方面,应当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宪法理念。各级政府要将流动人口管理工作真正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社会各部门在依法从严管理流动人口的同时,要强化服务和保护意识,使流动人口能切身感受到第二故乡的温暖。一是劳动、工商、计生等部门要并肩携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定期对企业的劳动用工情况进行检查,查有无违反规定招工,有无延长劳动时间,有无拖欠、克扣民工工资,有无从事劳动强度过大的工作。二是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采取开办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允许外来人员子女在本地学校就学等措施来帮助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就学困难,保障他们享受教育的权利。三是要积极查处侵犯外来流动人员合法权益的案件。四是各级政府要设立相应的流动人口救助基金,以救助那些因意外情况丧失劳动能力,陷入绝境的人员。

2、积极营造“熟人社会”氛围,培育“同质”的社群环境,着力加大外来人口的本土化融入程度。一是改革原有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打破地域对于身份的影响,消除原有的隔阂感,使外来人员只要基于一定标准就可以本地化、市民化,这样“熟人社会”和“生人社会”的差别不大,使得道德钳制因素降低而法律制约因素上升。流入地政府应制定政策保障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使其将自身的发展与流入地自觉联系起来,增强认同感与责任感。三是加强对本地居民的思想引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外来人口在本地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减少对外来人口的歧视和偏见,给予外来人口以平等的对待和应有的尊重。四是由于客观原因,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外来人口和流入地之间“冲突”,可以以用工单位或外来人口居住集中的社区为纂础,过渡型地建立起一个流动人口之间互助、合作、学习的“同质”的社群环境,缓解流动人口在面对“生人社会”时的压力,逐步适应异地生活。

3、健全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措施。一是完善对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大“流入地”与“流出地在流动人习管理方面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流入地公安机关应与社区、用工单位积极配合,对外来人口实施严格的登记管理制度,并建立区域联网的数据库,逐步实现对流动人口的无缝管理。二是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就业指导工作,引导其有序流动。让外来人口充分了解其就业的目标和可能,减少盲目性,帮助外来人口更好熟悉环境,融入流入地社会。三是加大法治宣传教育。流入地政府、司法机关要通过多种手段和形式,加大对外来人口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如开办民工学校、提供法律咨询等,提高其自身法律意识,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4、保障和改善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的民生状况,通过办案使他们树立对政府的信任,实现流动人口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理性回归。胡锦涛总书记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时强调,“要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针对上述问题,司法机关在办理流动人口犯罪案件时,应当通过各种方式保障和改善他们的民生状况。首先,在观念上要树立在处理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的法律政策方面,应当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基本宪法理念。其次,平等对待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让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阳光公平地照耀在他们身上。第三,建立未决羁押评估机制,妥善解决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羁押率过高的问题。第四,注意倾听犯罪嫌疑人的诉求,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的家庭困难。第五,提高诉讼效率,保证他们及时得到处理防止.因诉讼拖延造成的判决不公。第六,关注流动人口中被害人的民生状况,对于因犯罪行为被害而生活无着、陷入困境的,要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救济,或通过敦促民事赔偿的达成实现被害人的经济赔偿到位,或通过呼吁国家救济赔偿实现被害人的补偿,从而达到被害人心理慰藉与平衡,防止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参考文献:

焦盛荣:“法律现代化与法律本土资源”,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第60页。

浅析职务犯罪的产生原因和预防对策 篇11

[关键词] 贪污 受贿 防范措施

一、职务犯罪已成为当前社会生活中的突出问题

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之便实施的犯罪,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痛恨的腐败现象之一。其范围包括各種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滥用职权等作为的犯罪和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等非作为的犯罪。其实质是对公共职权,党和国家形象的侵害、腐蚀和亵渎。

作为腐败现象最突出最严重的问题——职务犯罪,是一种古今有之,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毒瘤,禁而不绝的“痼疾”,有其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和不同时期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极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一个严重不稳定因素,不能光靠打击治理,而必须打击与预防双管齐下,标本兼治。早在199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就通过了开展预防犯罪工作的决定,使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开始走上专业化、法制化的轨道,中国的反贪斗争掀开了新的一页。

二、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我国目前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现象的滋生蔓延,有着十分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政治、经济、文化根源,其主要表现如下:

1、权力观念错位。职务犯罪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最根本的是由于世界观和人生价值取向的错误,导致不能正确对待权力、利益和亲情等而亵渎国法和工作职责。正如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说:“一切有权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2、体制结构矛盾。一是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政府机构或公共权力行使部门干涉市场行为过多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而在公共权力行使过程中搞权钱交易的机会增多;二是由于市场经济调节机制加大,各项规章制度尚未完善,不能很好地规范市场秩序,使犯罪分子有机可趁。

3、缺乏预防体系。检察机关开展预防犯罪已有近十年的时间,虽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预防力量严重不足,人员配备不健全,导致预防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内部存在犯罪预防机制缺乏经常性的联系和必要的协调,未形成社会预防网络。

4、惩处力度不够。一是相关法律和政策缺乏适当规定,如缺乏经济性惩罚,对色情服务(或“性”贿赂) 法律无明确规定等;二是对职务犯罪适用刑罚过程,对于职务犯罪判处缓刑远远大于其他刑事犯罪,难于体现刑罚的威慑作用。

5、素质参差不齐。由于国家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乏存在一些素质差的执法人员无视党纪国法,为所欲为,不秉公办案,甚至滥用职权,欺压群众。

三、职务犯罪的防范措施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的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这对于新时期检察机关充分正确覆行法律监督职能,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工程,要真正从根本上铲除滋生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单纯依靠检察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查处案件是不够的,必须做到打击与预防双管齐下,齐头并进,切实把职务犯罪的关口前移,从源头上抓起,做到标本兼治,超前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

1、加强党委领导,构筑社会大预防体系

检察机关要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纳入当地党委和政府反腐败斗争的总体工作格局中,建立一个由党委牵头、党政负责组织、各系统共同参与的专门大预防机构,改变过去孤军作战、零散预防的做法,以形成预防合力,努力实现从防患正然到防患未然的转变,扩大预防工作的辐射面,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强化监督机制,实施财产登记公示制度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显而易见,要预防职务犯罪,就要加强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机制,把监督制度化,法制化,才能有效地防止并能及时揭露消极腐败现象。所以,笔者认为,对在任干部实行财产登记公示制度并分步实施,是预防职务犯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种监督是对干部的一种约束,能使其“不敢犯,不想犯,不能犯”,将为最大限度地遏制贪污贿赂犯罪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职务犯罪。

3、坚持正面教育,建立新闻舆论监督机制

要始终坚持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主义信念,党的宗旨及其道德情操教育,以提高思想境界,增强防腐拒变的意识。同时,检察机关要与新闻媒体建立广泛的工作联系,加强舆论监督,广泛宣传党纪国法以及查办的典型案件,以此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勇于同职务犯罪行为作斗争,形成强有力的遏制、预防犯罪的舆论环境。

4、加快完善立法,确保预防工作有法可依

上一篇:提质增效工作计划下一篇:牡丹江医学院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