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

2022-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

摘要:在新时期的背景下,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变化和问题,充分体现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作用和优点,也就是为党培养和输送了很多优秀工作人才和新生骨干,积极探索和思考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从而培养出大量高素质和有纪律的团员青年,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新时期背景下对行政事业单位共青团工作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共青团工作;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实力的不断增强,大大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快氨酸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是一种非营利性的国家单位,如政府部门、水利局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等,而共青团通常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在致力于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过程中应当对共青团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并对团员青年进行全面培养,不断提升团员青年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尤其需要教导团员青年严格遵守相关纪律,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保障。

一、新时期背景下对行政事业单位共青团工作所造成的影响

(一)促使资源结构产生相应的变化

在新时期背景下促使共青团工作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则是资源结构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员变化,一方面团员队伍人数逐渐减少,而且35岁以下的青年人数在总体占比中约为15%,甚至有些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团员人数为零,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支部团员结构的稳定性不足,毕竟行政事业单位本身性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还是非盈利的国家单位,正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支部团员人员分布结构不稳定,有些地方支部团员人数达到一二十来人,有些支部团员人数仅仅只有寥寥数几。同时由于共青团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特殊性,所以容易出现团员青年很难集中在一起和团组织集中活动开展困难等问题。

(二)促使组织地位产生相应的变化

在新时期背景下,虽然给行政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变化,但是共青团组织性质并没有产生变化,实际上潜移默化中共青团地位逐渐受到影响和变化,尤其共青团的作用也在不断进行转变。现阶段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时常看到一些“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也就是经常围绕某些事务不断进行讨论和叙述,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有些领导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视度不高,还有些领导认为共青团岗位只是“闲置”岗位,从而导致共青团地位越发下降,往往是开会浪潮比较激烈,但是缺乏有效的实际行动,无法充分发挥和体现出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三)促使组织建设产生相应的变化

为了顺应新时期的发展,政府机构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中,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调整共青团组织结构,而且简化团组织结构设置,以及缩减团员成员等,这些情况的发生对青年来说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新时期共青团组织建设产生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对青年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导致有些团员青年对共青团组织活动无法产生浓厚的参与兴趣,从团意识变得更加淡薄,对共青团组织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没有加以关注,以及缺乏积极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有些团干部在工作的时候精力并不集中,主要是因为这些团干部担任兼职任务,开展团工作只是依靠个人的主动意识,还有部分团干部有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但是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一度导致团工作处于中断或停滞状态,最大的问题主要在于团干部缺乏主观能动性,所以无法有效提升团工作实际效率。

二、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共青团工作的改进措施

(一)积极把握新时期新要求,建立共青团工作新观念

首先应当根据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并积极把握新时期新要求,及时更新传统的共青团工作观念,并充分认识到共青团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培养优秀的团员青年,追根究底是为青年提供良好的服务。基于为青年服务针对其学习和生活等实际需求进行了解掌握,然后根据所掌握的情况合理开展团工作,有助于激发团员青年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提高对共青团组织的信赖感,有效形成坚固的团组织凝聚力。建立共青团工作新观念的过程中避免盲目跟风和生搬硬套,而是应当根据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树立合理的新观念,并将新观念落实到共青团工作各环节中,有助于保障团工作开展质量。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的具体事情相对较为繁琐,而且存在很多需要定期完成的任务,但是实际上并不能顾及到所有的事情,所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应当加强团工作管理模式的创新,毕竟受到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无法确保所有成员都能够参加团会,所以在组织建设等方面应当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推动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发展,有助于促进团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积极把握新时期新要求,构建共青团运作新机制

为了做好共青团工作以及保障团工作质量,首先应当构建完善和系统的共青团运作新机制,不仅需要确保运作机制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需要重视共青团运作新机制的落实状况,杜绝出现机制形式化和机械化现象。营造良好和谐的共青团工作氛围和环境,坚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定期汇报共青团工作的具体情况,尤其重点反映团员青年的实际需求和团工作进行中的难点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方法积极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加强与工会和党办等处室之间的联系,使其他处室能够深入理解共青团工作,当开展活动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问题,可以寻求其他处室的帮助,在加强沟通后能够得到其他处室的重要支持,从而有效促进共青团活动的顺利开展。根据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加强共青团的各项制度的构建,在建立考评机制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才能有效保障考评机制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时需要全面落实共青团的各项制度,从而有助于充分体现出共青团的重要作用。

(三)积极把握新时期新要求,端正共青团干部新形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前进,对行政事业单位共青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形象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而团干部则是非常重要的保障力量。為了顺应新时期的人才要求,应当加强团的干部量的全面发展,促进团员青年和干部人员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有助于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人才资源。首先需要针对共青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党组织领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树立积极正面的工作形象,在思想、行动和言语方面与党坚持同一路线,并快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充分调动共青团干部的主观能动性,要保持积极向上和努力奋斗的顽强精神,并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于团工作,真正做到热爱本职工作以及不断提升工作效率。

三、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推动了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发展,而且人们的生活观念和价值思想等都在产生一定的变化,以及人们从事的工作与行业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产生相应的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促使行政事业单位遇到了一系列的变化和挑战,为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形势,应当及时提出推进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同时应当全面把握新时期新要求,积极探索现有效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有助于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郭海波. 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企业共青团工作[N]. 大同日报,2019-10-25(006).

[2]和喻玲.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2):9-10.

[3]董梅.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共青团工作[J].现代国企研究,2016(08):243.

作者:路小伟

第2篇: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研究

〔摘 要〕 高校共青团在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大众就业观念的更新、高校教学机制的完善和青年创业需求的增强使得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学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组织专职团干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规范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形式,并总结成功创业教育案例,从而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创业教育 ;优势;途径

服务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高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共青团服从党政大局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需要。现如今,在全国严峻的就业压力及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1]“创业风”也已席卷大学校园,在校大学生创业现象愈演愈烈,这对高校共青团如何进一步做好创业教育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加强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1.就业观念的更新促使高校共青团加强创业教育。在政府和学校的号召下,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新的就业途径。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实施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就业观念的更新使“创业教育已不再是少数大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就业行为”。[2]部分高校共青团服务少数大学生创业,培育个别创业典型的行为在新时期已不利于人才培养,全社会就业观念的更新促使高校共青团必须加强创业教育。

2.教学机制的完善要求高校共青团加强创业教育。在高校,共青团参与创业教育往往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绝大多数高校还停留在“创业大赛”和几场“人文素质讲座”层面。随着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创业教育已经进入第一课堂和专业教学,但这种“一言堂”的教学容易使学生疲劳,教学效果一般。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强化学生创业实践和分类指导,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3]高校共青团推进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可进行现场教学。共青团应该抓住教学机制改革这一机遇,在创业教育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3.学生创业的需求需要高校共青团加强创业教育。在全国严峻的就业压力及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创业风”已经刮满大学校园。当前,创业是大学生最热切的需求,因此加强创业教育是吸引和凝聚他们的关键,是实现共青团基本职能的途径。一直以来,各高校都设有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当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最先想到或寻求帮助的地方却是共青团组织,这与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工作方面的优势分不开。资金缺乏和创业教育场地的不足曾是限制高校共青团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因素,使得创业教育难以普及和推广。但随着各高校创业孵化基地的建成和资金的持续投入,加上学生创业的强烈需求,高校共青团应不负青年学生的期望,履行自身的职能,加强创业教育。

二、新时期青年学生创业的特点

1.网络被广泛运用,时代特征明显。网络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网上创业的比例很高。截止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6.9%,宽带网民数、国家顶级域名注册量、网民规模三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网络创业投入小,回报快而高;市场潜力无限;加上大学生自身的智力优势,使得网络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途径和新模式。”[4]在2010年左右,以淘宝网为象征,吸引了很多大学生在网上开店,引发了一股大学生开网店的风潮。二是网络成为大学生创业必不可少的工具。从简单的图表设计到复杂的宣传营销等都离不开网络媒体的运用。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可随时下载资料,已成为大学生创业宣传的必要工具。

2.时间安排不合理,跟风现象严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已成为社会现实问题,“读书无用论”也随之兴起。很多大学生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心态浮躁,不能静下心来完成大学阶段的理论课学习,甚至严重荒废了自己的学业,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创业,“跟风”创业现象严重。他们怀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去模仿国外或国内一些创业成功的同龄人,借着“响应国家号召”的借口,不仅不学好自身专业知识,也不学习创业知识,更多地是去学一些所谓的创业好点子,盲目占用自己的宝贵时间去进行所谓的“创业”。

3.项目同专业脱节,科技含量不高。“原则上讲,任何专业的大学生都可以创办本专业的、与本专业有关的或其他专业的企业。”[5]在现实生活中,在校大学生创业往往忽视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发挥出专业特长。在大学生创业群体中,不乏倒卖新生用品、开奶茶店、开餐馆、开网店的人,他们一般都局限于服务行业,这与他们“大学生”、“高级知识分子”的身份极为不符,更有甚者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这一类创业形式很容易被其他人模仿,最终因为竞争激烈导致创业失败。因此,大学生应该把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创业的基础。

4.抱团的现象普遍,半途而废常见。大学生创业初期面临社会关系不广、资本筹措困难、抗压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容易出现创业团队,合伙创业一是可以发挥多学科相结合的优势,弥补单学科组合或单专业组合创业的局限性和不足;二是可以拓宽创业途径和融资渠道,整合各自的家庭资源和社会背景,寻求更多的支持;三是可以相互倾诉、相互照顾,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相对来说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差,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挫折可以相互加油打气,增强战斗力。但是,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自我中心意识强,很多抱团取暖的创业团队因为性格不合导致创业半途而废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高校共青团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优势

1.处于信息时代前沿,懂学生之所用。当前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深刻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而当代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对网络的利用也必不可少。在新媒体出现之初,共青团在工作中对新媒体的运用就走在最前沿。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工作中,共青团与学校其他部门相比则更能熟练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更了解青年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诉求,迎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2.组织体系覆盖面广,知学生之所难。高校共青团具有一整套完备的组织体系,“学校团委——学院分团委——班级团支部”的纵向组织体系,一方面可以保证最基层同学们的诉求反馈到学校层面,团委通过这一组织体系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变化、创业需求、创业难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另一方面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可以通过团组织宣传和落实。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团委都具有指导大学生创业的职能,与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相比,高校团委由于组织体系覆盖面广的优势,使其在相关政策的传达方面更及时、更深入。学生在充分、透彻地了解了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之后,创业热情更高,从而更好地推动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3.实践平台形式多样,明学生之所要。高校共青团负责的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每年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有不少是与创业基础知识、创业政策和创业经验的普及相关的,明白学生创业最需要的知识和素质。创业政策宣讲会、组织有创业经历的优秀校友返校分享创业故事,是创业专项教育的重要形式;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创业园、创业企业学习,是体验创业的重要途径;以“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为代表的各种创业竞赛活动,是培养同学们创业意识、挖掘创业项目的有效载体;鼓励学生真实创业,帮助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给予资金和场地上的支持,拓宽学生创业渠道。

4.社会资源广袤丰富,知学生之所愁。在各高校团委牵头下成立的“青年校友会”是很好的社会资源。在促进大学生进行创业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青年校友会”的作用,解决大学生创业经验不足、创业资金缺乏等问题。一方面,高校团委可以邀请“青年校友会”中的优秀企业家和创业成功人士与大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的创业经验,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另一方面,高校团组织还可以利用掌握的社会资源,建立“创业一对一”帮扶机制,由青年校友为创业刚刚起步的大学生从资金、人脉、咨询等方面给予支持。

四、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加强创业教育的途径

1.融入学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高校共青团应主动将创业教育融入到学校教学体系,探索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团委可以充分利用团课、人文素质讲座、就业指导课等开展创业教育,针对学生不同学习阶段和层次,设计循序渐进的创业教育课程。同时,“创业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6]高校团委指导的各类学生活动较多,具有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创业教育的优势,可以承担部分实践教学内容,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2.加强专职团干创业教育培训,缓解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短缺。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在于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创业教育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在目前高校对创业教育师资需求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加强对专职团干的创业教育培训,可以有效缓解师资力量短缺,成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承担创业教育工作的老师主要由经济管理类专业理论教学的教师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辅导员与学生工作部门的管理干部构成。专职团干都非常年轻,有的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也许在大学期间就有创业的经历,而且他们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与青年学生联系紧密,可以充分理解大学生的需求。

3.规范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形式,保证不同层次学生教育的需求。创业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是各高校进行创新和创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参与面相对较小。随着大学生创业需求的增加,单纯的创业计划大赛已经不能满足各层次大学创业教育的需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创业服务网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创业资讯、创业政策、创业项目等服务;开办创业论坛,通过嘉宾的现身说法和创业者之间的思想碰撞,为大学生打造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积极寻求企业和政府的帮助与支持,实现高校、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合作;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完善创业节目和创业大赛等等。

4.加强对成功创业典型案例的总结,发挥创业典型经验的示范作用。创业典型案例的开发将促进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与国外成功案例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案例典型性不够。”[7]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学生成功创业典型案例的总结上有优势。团组织与创业学生接触多,了解他们创业经历和故事,易提炼他们的故事;还要充分发挥“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作用,与企业合作,选取成功地创业典型;与指导学生开展创业竞赛活动的青年教师合作,利用他们在学术研究上的资源优势,提升创业典型案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 青.创业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回顾与分析—基于不同经济学视角[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11):26.

[2] 贺 尊.创业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 以创新引领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召开[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2014-12-04.

[4] 胡桂兰,毛翠云,王军霞. 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创业问题的一些理性思考[]].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5):103.

[5] 张 奇,商建华. 大学生如何学习创业与自主创业[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35.

[6] 张树枫,任志宇.重视实践环节,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8,(3):234.

[7] 王红利.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性缺失计策路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3):86.

责任编辑:徐 芳

作者:刘帅 杨众联

第3篇: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应用的不足及对策

摘要: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紧抓时代脉搏,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已积极利用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共青团各项工作,但在现实运用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和缺憾,因此,对高校共青团组织利用新媒体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共青团;高校

基金项目: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基于新媒体的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QNJJ33)

作者简介:冯晟,女,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一、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应用的不足

(一)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效率不高

工作效率指的是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的投入和产生效果之比。[1](1)新媒体的平台很多,但不确保所有团组织能够第一时间登陆并查阅消息,容易造成工作要求得不到有效传达,影响执行效率;(2)通过新媒体组织团活动,需要对活动方案有专门的设计,包括发送、推广、开展和反馈的全过程,造成工作战线的延长,影响实际工作效率;(3)新媒体的管理人员时间和精力有限,不能全天候的关注着新媒体平台,对于受众的提问和需求无法做到专业的解答和回复,导致互动反馈的不到位。

(二)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的影响力不足

影响力是指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信息覆盖面的高低。[2]影响力可以从受众数、使用时长和关注频率进行分析。统计发现,高校学生每天用于上网的时间平均为3小时以上,但用于关注团属新媒体的时间却十分有限,学生对关注团属新媒体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为两点:(1)对团信息没有兴趣;(2)感觉内容缺乏原创性,自己已经通过其他渠道看过相同信息,不想重复阅读。

(三)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的互动力不足

互动力指的是高校共青团利用新媒体与团员青年沟通的能力。[3]互动力可以从新媒体的转发量和评论量进行分析。一方面,很大比例的团属新媒体发布的信息被转发与评论的比例不高,说明团属新媒体发布的并不是广大团员青年关心的内容;另一方面,大部分团属新媒体只是作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很少进行回复甚至关闭了回复功能,缺乏与受众的互动与交流。

(四)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的传播力不足

传播力是指高校共青团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效率。[4]传播力可以从总的信息发布量和原创内容量的比例进行分析。目前,部分基层团组织的新媒体平台自开通后发布信息不及时,甚至不更新内容,导致关注度学生的关注度低。不少团属新媒体完全是转发其他平台的内容,导致学生对其缺乏关注热情。同时,很多团属新媒体习惯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发布信息,造成信息的堆积,降低了信息的话题性和传播动力。

二、新媒体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应用不足的原因

(一)共青团的工作体制不适应新媒体的发展

随着新媒体的日新月异,高校共青团的新媒体建设却无法同步跟进,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共青团自身工作体制的制约,高校普遍认为,新媒体建设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由具有专业背景的部门或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高校共青团也将新媒体作为宣传工作的一种新的手段,而没有将新媒体视为高校共青团开展工作的日常工具,推广到团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共青团工作者和团员青年对新媒体认识不深入

现阶段,普通团员青年对共青团工作中的新媒体应用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并不高,仍有一部分团员青年不知道怎么利用新媒体了解共青年工作内容和接受服务,对新媒体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还未形成。而在团工作队伍中,部分团工作者习惯于埋头政治理论工作,对于新媒体的使用缺乏全面认识,有的团工作者甚至将使用新媒体与娱乐划为等号,夸大网络的消极影响,缺乏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的团工作者虽然理解新媒体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媒体素养的缺乏,无法达到熟练使用新媒体平台的水平,缺乏使用热情。

(三)共青团新媒体管理的专业人才缺失

多数高校在团属新媒体工作方面,没有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虽然高校共青团组织认识到了新媒体在工作开展中的巨大潜力,但限于学校的用人体制和编制问题,引进和聘用专业人才的难度大,只能在现有的教师队伍或学生干部中挑选适合的人才兼顾新媒体的管理工作,占用了教师和学生本职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影响了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管理团队的稳定发展。

(四)共青团新媒体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

高校共青团在进行新媒体平台建设时需要获得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的双重支持。在基础设施方面,基本配备需要通过资产管理部门进行集中采购,得到信息技术部门的定期维护。在专业技术支持方面,新媒体的正常运行需要有专业部门管理和专业人员操作,这也需要高校财政的支持。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对新媒体建设的资金投入不稳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缺乏长期的资金保障,更多时候是从有限的团工作经费中列支,由于资金的匮乏,使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处于技术滞后、规模拓展受限的境况。

三、完善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建设的相关对策

(一)加强对新媒体重要性的认识

新媒体对于共青团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不能被停留在表面,需要共青团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以崭新的目光对它有本质的全新注解。高校共青团应该充分认识新媒体的作用,对网络信息严格把关,把握主流舆论方向,提高新媒体平台的社会影响力,减少西方新媒体战略的潜在威胁。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主要领导、团干部、主要工作人员都应该重视新媒体、了解新媒体,熟练运用新媒体,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工作中的有利作用,强化共青团组织的基本职能,从而达共青团的工作目标。

(二)培养团员青年和团工作者的新媒体素养

高校共青团组织应秉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整合现有的资源,在深入了解团员青年对新媒体平台的喜好和期望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培养团员青年新媒体素养的具体方法。充分利用好辅导员队伍、班主任队伍的重要引导作用,夯实对共青团新媒体应用平台的宣传与指导工作,设立专门的新媒体管理机构和人员,对团员青年在使用的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处理和反馈,努力提高团员青年对共青团新媒体平台的了解和应用程度。对于广大团工作者,应进一步加强党性教育和党性锻炼,密切联系青年群众,增强对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敏感性,充分认识和学习最新科技成就,提高艺术和专业能力。

(三)建立健全共青团新媒体工作的考评制度

加强对新媒体工作的考核和评估,是保障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工作有效进行的有效手段。在高校新媒体建设中,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考评规章和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新媒体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新媒体的沟通和数据统计工作,细化新媒体工作的考评项目。有利于共青团新媒体建设的规范化,形成有效引导青年的机制,创新有效引导青年的新媒体品牌。

(四)加强对新媒体管理的资金投入和科学规划

为了使新媒体在生活中更好的应用于高校共青团工作中,高校需要加大对新媒体应用的资金投入,提升高校共青团的服务品质,确保高校共青团系媒体平台的稳定发展。高校团组织需要准备判断工作中的客观实际,合理的规划好利用新媒体开展工作的阶段目标,将经费用在“刀刃上”。从短期考虑,需要充分发挥好基层团组织的堡垒作用,开设与青年交流的新媒体窗口,直接面对青年,联系青年;从长远考虑,各高校要结合自身学校的中心工作、团工作经费等实际情况,规划好系统的工作目标,并建立相应的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的稳步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守建.新媒体与共青团工作[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74.

[2]杨坚康.团委工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36.

[3]栾盛磊.政务新媒体应用热的冷思考[J].观察与批评,2014(7):30.

[4]褚睿雅.新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新闻研究导刊,2014(9):81.

[责任编辑秦涛]

作者:冯晟

第4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点思考

扬州大学团委吴荣军

高度教育大众化带来了学生规模和群体结构的新变化,学生数量激增,素质参差不齐,这些变化使高校共青团面临着更为艰巨而繁重的任务,也带来了一些更为复杂,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如何为党执政扩大团员青年群众基础,引导和帮助团员青年自觉学习和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使理论武装、团员教育、组织建设、服务能力、工作作风更加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努力开创团建工作新局面。

一、坚持思想教育创新,积极探索理论武装的有效途径。 第一,要重视理论武装,努力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团员青年学生,构筑团员青年学生精神支柱,着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把团员青年培养成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校共青团首要的政治任务。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思想素质是否过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坚持用“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武装团员青年头脑不仅有助于凝聚青年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第二,要注重长期坚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理论武装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要防止疲倦情绪、畏难情绪和工作中的表面化,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团员青年的工作贯穿到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到我们各项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形成机制,完善制度,长期坚持下去,使团员青年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观念。第三,要尊重思想教育规律,在实际效果上求突破。理论武装工作要遵循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做到真懂,要帮助团员青年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这是解决理论武装问题的认识基础;其次做到真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团员青年切实感受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的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断升华认识,提高认同感,这是解决理论武装问题的思想基础。最后做到真用,就是要在认识论的三个层次上帮助大学生不断深入认识,自觉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这是解决理论武装问题的实践基础。第四,要抓好典型示范,将创树育活动引向深入。要善于发现并培育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典型集体和个人,通过典型示范,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学习、宣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第

五,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知识和信息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网上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坚持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阵地,抵制错误思想、不良文化和有害信息对大学生的侵蚀,使校园网络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坚持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不断增强团组织的生机和活力。

高校团员青年主流是好的,他们有着强烈地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思想活跃,最少保守,创新意识强。但由于高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团员,团员的大众化使得不少学生淡忘了自己的团员身份,因而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不能时刻以团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的团员甚至存在思想认识模糊、理想信念动摇、自我要求不高、组织观念淡薄,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特别是团员意识的薄弱则成为当今制约团组织工作展开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共青团思想建设着力点主要放在增强团员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团员意识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和构建团员“长期受教育,永远跟党走”的长效机制,引导和教育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自觉把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思想上追随党,用实际行动拥护党,努力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增强团员意识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从而达到提高团员队伍整体素质,激发团员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把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共青团事业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和促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加强,为不

断提高团的服务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党建带团建,大力推进“强基工程”。

团的基层组织直接担负团结青年、教育青年、联系青年、服务青年和发展青年,担负把党的要求和团的任务落实到团员青年的重要职责,只有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好,把党的要求化为团员青年的自觉行动,才能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必要保证。因此,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共青团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共青团生命力、战斗力的源泉。高校共青团要保持政治上的先进,组织上巩固和发展,实现党赋予的光荣使命,就要不断地重视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党对高校团建工作的领导,建立起党建带团建的领导责任制,将团的工作融入到整个学校党建工作之中,不断完善五个制度,做到五个方面衔接。一是坚持定期研究共青团工作制度,做到党团工作建设上的相衔接;二是坚持团干部协管制度,做到干部队伍建设上的相衔接;三是坚持“推优”制度,做到党团员队伍建设上的相衔接;四是坚持党团校联合培训制度,做到教育环节上相衔接;五是坚持把团建任务纳入党建任务一起布臵和实施制度,做到了目标管理上相衔接,从而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带建的工作机制;其次,高校团的组织建设要跟上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灵活团的组织设臵,及时巩固、调整基层团的组织。在抓好班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其在教育管理、组织生活、推优入党等方面功能的同时,积极创新基层团建模式,在坚

持《团章》的前提下,寻求基层团组织设臵的新的依托,探索培育基层团建新的生长点,不留团组织覆盖的空白点。一方面,要依托学生社团建团,在政治上引导社团,在组织上规范社团,在内涵上丰富社团,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管理体制要求和学生党建模式,及时在学生生活社区建团,做到哪里有团员,哪里就有团组织。

四、坚持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团干部服务水平。 高校团干部队伍是学校党的干部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党政管理干部重要来源。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加快,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一个特殊而重要的主体又进入新一轮激烈竞争态势。这不仅对高校管理队伍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高校团干部能力和素质带来了严峻挑战。从目前情况来看,高校团干部知识结构得不到及时更新完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状况越来越突出,有的团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缺少创新精神,凭感觉凭经验干工作多,有的团干作风华而不实,甚至有浮夸、虚假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的存在同高校共青团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非常不相适应,必须通过加强团干部能力建设加以克服解决。首先在用人观念上拓宽视野,引入竞争机制,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团干部培养使用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整体机制中,同时通过党校培训、挂职锻炼、干部交流等形式对团干部进行系统地教育和培养,切实提高他们领导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坚持加强作风建设,树立团干部的良好形象。以作风建设为重

点,把思想政治建设与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努力实现工作方式从传统经验型向开拓创新型转变,工作作风由一般号召型向服务凝聚型转变,把作风建设体现在密切联系团员青年,竭诚服务团员青年之中,全面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把团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廉洁奉献的后备干部队伍,为推进高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第5篇: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内容摘要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服务高校育人职能的重要载体。不断满足青年需求,提高共青团活动质量,有效引导青年成长,是高校共青团的现实命题。本课题通过调研,把高校共青团活动合理分类: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活动。通过活动效果评估要素指标咨询,建立多维“活动效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希望在共青团活动质量提高上作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

共青团 活动效果 评价 指标体系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一)研究背景

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团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高校共青团发挥组织优势,创建品牌活动,注重活动与教育相结合,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不断探索及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高校共青团组织内部制度的逐渐完善及广大学生对校园活动所提出的更高需求,要求我们必须应时所需,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注重共青团活动机制研究,提高活动的引导性和教育性,使活动更加满足青年需求,有效引导青年成长。这就对我们如何搭建活动平台,如何设计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何组织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们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时常出现活动内容重复,主题不够明确,甚至在活动后期缺乏必要反馈及活动评审等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必须发挥团组织导向作用,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从组织的内部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可以从参与团员青年当中获取有效信息,帮助制定更加科学的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进而有效组织活动的开展。

(二)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取自填问卷的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为上海东北区的各大学(同济、复旦、财大等)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我们力求深刻反映现实状况,并深入了解在校学生对于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的建议,在数据收集完成的基础上,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制定分类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对本科生发放问卷为200份,对研究生发放问卷为1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30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高校共青团活动在育人工作中的独特作用

目前,共青团活动在高校中的普及程度是较高的。对于身边的共青团活动,大家颇为知晓。调查表明,86.1%的本科生(其中53%的本科生比较了解;33.1%听说过)、78.8%的研究生(其中25.2%的研究生比较了解;53.6%听说过)都表示,他们知道诸如“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大学生挂职锻炼”“暑期社会实践”等各类共青团活动。不仅如此,大家还积极参与各类共青团活动。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参与共青团活动的次数是较多的。

表1:高校学生一学期中参与共青团活动的次数(%)

次数

对象0次1-2次3-5次5次以上

本科生4.04.449.542.

1研究生7.330.351.710.7

1、共青团活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

信仰危机、犯罪低龄化趋势等不健康的社会现象,使团组织肩负的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16号文件指出:“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共青团活动在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之外,还能进一步规范学生思想,给予正确引导,通过组织具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和引导性的活动,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会获得许多有形、无形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成长。长此下去,一方面能够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一方面还能使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价值认可,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共青团活动为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开展如火如荼,通过团员青年的广泛参与,共青团活动为广大学生创造了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为促进广大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培育健全的人格及提高综合素质搭建了多种平台。

调查表明,通过参与共青团活动,团员青年收获匪浅。例如:在思想道德活动中,同学们可以保持政治上的敏感性,做到与时俱进;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中,同学们团队协作、勤于思索、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在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中,同学们受教育、长才干、作奉献,培育健全人格;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同学们受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熏陶,领略到艺术魅力,体验心灵的净化和文化韵味。

(二)建立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与改革开放同行、伴中华腾飞成长的一代新人,他们期待挑战、渴望成才。高校是一个小社会,也是一个大课堂,共青团活动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的特别导师,将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大学生在共青团活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磨砺意志品质、增长阅历、锻炼才干,因此,广大大学生期待高质量的共青团活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65.5%的同学认为共青团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良师益友;75.5%的同学热切地关注和期待着高质量的共青团活动来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32.2%的同学认为当前的共青团活动质量还有待提高。

大学生期待高质量的共青团活动,这不仅是对共青团活动的肯定,更是对共青团组织的鞭策与要求,活动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共青团活动的参与热情与信心以及对活动主题的贯彻与传播。根据目前高校现状,我们从思想政治教育、科技创新创业、校园文化艺术、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等各个方面着手,全面开展各项活动。一方面,从各个角度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随着共青团活动的不断拓展与深入,新时期的高校学生对共青团活动“质”与“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一个针对高校共青团活动标准、全面及科学的活动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共青团活动的组织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1、多数团员青年认为有必要建立高校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共青团以学生为本,面向广大学生开展活动。因此,共青团活动的开展也必须以学生的要求为出发点。被调查者普遍反映,从整体上来讲,目前共青团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质量一般的活动。调查显示,74%的本科生、75.7%的研究生都希望建立一整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家认为,通过指标体系的建立,可以更加科学地跟踪评估每一次共青团活动,在现有的基础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使团员青年获得更多的收益。同学们的迫切愿望是我们建立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出发点。

2、建立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共青团活动质量的科学方法

任何高校共青团活动的开展都需要追求“质”和“量”的统一,这是活动开展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新时期,随着共青团活动不断深入,活动内容越加丰富,形式更为多样,拟对每一项活动作出客观、全面、标准化的评价并不是十分容易的,往往易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鉴于这一原因,惟有建立科学、系统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对共青团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评估,才能将各类共青团活动相对集中并且进行统一标准的评估界定,排除“评”出多门的可能。

3、建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提高共青团活动质量的有效途径

新时期带给我们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对共青团活动开展带来了更多新的要求。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要求主题鲜明,具有时代性;要求意义深远,具有引导性;要求形式多样,具有创新性。建立科学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助于规范共青团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影响活动质量的各类决定性因素有所参照、有章可循;使共青团活动的全过程在既定的要求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从而必将能全面提高高校共青团活动的综合水平。

(三)建立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1、高素质、高知识层次的人才群体为高校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提供了强大资源

高校共青团活动服务学生、培养学生。高校学生的要求成为我们建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源泉。广大高校学子的切身体会和现实需求,使我们有可能建立符合团员青年成长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2、共青团活动的共性为建立高校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可能

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各异,拟针对纷繁的共青团活动建立一套标准的效果评价体系并不容易,也不现实。但是,建立一套“准”标准化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是完全可行的。在共青团旗帜下的各类活动,都是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共青团员为导向。所以,共青团活动在形式迥异的背后存在着许多的共性。调查表明,66.7%的同学普遍表示:主题鲜明、参与程度、形式多样都是一次共青团活动必备的成功要素。显然,这些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要素都将可以成为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常项指标。这些常项指标为整个体系的建立打下了结实的地基。同时,对当前共青团活动的合理分类,为分类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三、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建立有效的“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体系”,科学界定共青团活动效果,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策划和开展共青团活动。于是,我们提出设想——建立一个多维的活动效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在搜集和分析大量新时期高校共青团活动的基础上,我们将高校的共青团活动大致划分为四大类: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活动。这四类活动全方位地丰富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催化剂。为了更加科学、合理而有效地对共青团活动的效果做出评价,我们根据各类活动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活动效果的分类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分类评估侧重微观,强调突出个性,易重复或者忽视共性。通过调研,41.5%的同学认为共青团活动在活动主题及活动策划等方面具有共性。于是,我们引入了“多维”的评估理念,每一次共青团活动实际上都是一个非常系统而复杂的项目过程,我们对它的分类仅仅是对其活动性质与活动效果的一种常识性认定,那么对它的评估就往往会流于片面而忽视对其前期策划、宣传计划、准备实施、安全保障等阶段性工作质量的审定。不难发现,这些工作正是各类活动必备的共性要素,也就是我们对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估的基础性评估指标。除了基础性的评估指标之外,各类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各种特性指标对不同活动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权数,因此我们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活动这四种类型建立了相对独立的指标体系。

由于活动的各属性都不是量化因素,并且没有针对此类活动的评估体系得以借鉴,我们选择咨询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咨询对象是对共青团工作十分熟悉的老师、学生干部及同学,此次咨询共发放咨询书300份,回收有效咨询书259份,在数量上达到了咨询法的要求。我们用属性的规范化公式对所有的结果进行处理,从而得到相对科学、客观、准确的各指标权数。根据活动的情况,在评估表的各个属性指标后打出相应的分数,打分范围为1——5,完成情况越好分数越高。最后分数由各属性所得分数乘以权数最后求和得到。即:

i=1,2,…,n

其中,S为最后的分数,pi为第i个属性的权数,Xi为对第I个属性的评分,n为此类活动所有的属性数。评估满分为50分,分数越高则这项活动的效果越好。

(一)活动项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1、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评价体系

团组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中央16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团组织要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在教育、团结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竭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高校共青团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得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评价体系表(见表2)。

表2: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评估表

基础性指标特性指标

指标权数分数指标权数分数

计划书完成0.33活动主题鲜明性0.69

提交0.23时代性0.2

3合理性0.37参与程度覆盖面0.2

2宣 传形式0.26参与人数比例0.66

力度0.27活动形式多样性0.22

效果0.42新颖性0.2

4准备工作人员0.19契合度0.37

场地0.32活动现场

影响受众关注程度0.27

后勤保障0.58现场气氛0.27

活动完成完成顺利程度0.51领导老师评价0.19

活动秩序0.28媒体关注程度0.20

应急措施0.17后期反馈

效果目的完成程度0.2

5活动总结活动情况总结0.75参与者反馈0.74

资金投入资金投入量0.79

2、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效果评估体系

在如今科技为先的时代里,高校的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能力的平台。创建较为科学的科技创新活动评价体系,就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各类创新活动,使其围绕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的宗旨,不断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创新创业活动评价体系表(见表3)。

3、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效果评价体系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就能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校园文化活动也是最具吸引力、大学生最乐于参与和接受的教育形式。建立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效果评价体系,找准同学需求,就能营造更好的校园“自然”

表3: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评估表

基础性指标特性指标

指标权数分数指标权数分数

计划书完成0.33 活动主题鲜明性0.21

提交0.23 时代性0.23

合理性0.37 创新性0.21

合作性0.27

宣 传形式0.26 参与程度覆盖面0.30

力度0.27 参与人数比例0.26

效果0.42指导老师参与情况0.3

3准备工作人员0.19活动形式多样性0.20

场地0.32新颖性0.60

后勤保障0.58活动现场

影响受众关注程度0.3

4领导老师评价0.24

媒体关注程度0.3

5活动完成完成顺利程度0.51后期反馈

效果活动目的完成程度0.

21活动秩序0.28社会效应0.23

应急措施0.17成果作品数量0.18

成果获奖数量0.16

科技成果转化度0.21

活动总结活动情况总结0.75资金投入资金投入量0.59

经费使用构成0.20

表4: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评估表

基础性指标特性指标

指标权数分数指标权数分数

计划书完成0.33 活动主题鲜明性0.23

提交0.23 创新性0.26

合理性0.37 娱乐性0.23

教育性0.20

宣 传形式0.26 参与程度覆盖面0.18

力度0.27 参与人数比例0.18

效果0.42 活动受欢迎程度0.53

准备工作人员0.19 活动形式多样性0.20

场地0.32 新颖性0.60

后勤保障0.58 活动现场

影响受众关注程度0.27

现场气氛0.28

活动完成完成顺利程度0.51 领导、老师评价0.17

活动秩序0.28 媒体关注程度0.21

应急措施0.17 后期反馈

效果目的完成程度0.25

反馈情况0.74

活动总结活动情况总结0.75

资金投入资金投入量0.20

经费使用构成0.59

环境和人文环境。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得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效果评价体系表(见表4)。

4、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活动效果评价体系

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意义深远,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规模大,活动周期短,影响面广等特点,是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有效载体,同学参与性很强。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得出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评估表(见表5)。

表5: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活动评估表

基础性指标特性指标

指标权数分数指标权数分数

计划书完成0.33 活动主题鲜明性0.39

提交0.23 时代性0.14

合理性0.37 创新性0.39

宣传形式0.26参与程度覆盖面0.22

力度0.27 参与人数比例0.67

效果0.42 活动形式多样性0.29

新颖性0.38

准备工作人员0.19契合度0.13

场地0.32 活动现场

影响受众关注程度0.25

后勤保障0.58 现场气氛0.23

领导、老师评价0.21

活动完成完成顺利程度0.51媒体关注程度0.24

活动秩序0.28 后期反馈

效果活动目的完成程度0.33

应急措施0.17 参与者反馈情况0.16

实践或服务对象反馈0.50

活动总结活动情况总结0.75资金投入资金投入量0.59

经费使用构成0.20

(二)活动效果评价体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共青团活动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创立,在于把活动前期组织和后期量化结合起来。通过对不同指标要素的量化分析,增强对共青团活动的过程控制,达到提升活动水平的目的。

由于这套体系的建立过程中没有相同内容的数值参考,因此该体系的指标设定和权数确定必然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完善、改进。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通过数据积累及对这套体系的信息反馈,不断对指标进行调整及优化,该体系方能达到更加科学、完善的程度。

第6篇:努力开创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凝聚青年 服务企业

努力开创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新局面

——定襄县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定襄县“两新”组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两新”组织中广泛建立团的组织,发挥团员作用,更好地服务企业经营发展、服务广大团员青年,开创新时期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是摆在团组织面前的一个新课题。2010年上半年,团定襄县委坚持以党建带团建为抓手,按照“区域开放、重点突出、条块结合、多元共生、基层覆盖”的工作思路,通过以点带面,先易后难的推进方式,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团建工作新路子,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和成绩。

一、基本情况

定襄县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忻定盆地东侧,总面积865平方公里,全县辖3镇6乡155个行政村,总人口21.6万人。定襄是全国最大的法兰锻件生产基地,2009年,全县非公经济总数达2292户,企业产品产量达39.2万吨,年产值达61.1亿元,销售收入达46.2亿元,实现利润5.31亿元,上缴税金1.92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1%;主导产品法兰远销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香港以及东南亚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到全国的70%,被誉为“中国

1 锻造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5022元,其中非公经济提供3566元,占到71%;非公企业从业人员5.1万人,占到全县劳动力总数的79%。四个“70%”意味着定襄作为“全省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试点县”,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团建工作是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突破口。

在全国加强企业共青团工作电视电话会之后,团县委及时向县委汇报会议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团委关于做好“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要求,调整工作重心,把加强“两新”组织团建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了以武强同志为组长的“两新”组织团建工作领导组,连续多日深入全县“两新”组织中就团建工作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全县“两新”组织进行了摸底。

通过调研,我们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当前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团的建设和团的活动所面临的现状:一是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规模较小,分布零散,规模以上的相对较少;二是部分“两新”组织经营状况不稳定,团员队伍流动性大;三是部分业主对团的意识淡薄,不理解、不支持团建工作;四是个别“两新”组织具备组建条件,但缺乏合适的团支书人选。因此,“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基础相对薄弱,整体滞后于组织自身的发展,组建团组织难、发展团员难、开展活

2 动难、发挥作用难,是定襄“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我们立足“两新”组织的新特点、新形势,积极探索 “两新”团组织设置模式,出台了《共青团定襄县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通知》,确立了今年全县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重点(青年从业人数较多的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行业协会等新社会组织)和目标任务(年底前实现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团率达到90%以上、行业协会建团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编订并印发了《“两新”组织建团指导手册》,积极寻找突破点努力提高团建工作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县共新建立“两新”组织团组织40个,其中新经济组织团组织由2009年的3个发展为36个,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建团率达到100%;新社会组织团组织实现零的突破,达到6个,全县行业协会建团率达到30%。

二、具体做法

一是紧随党建步伐统一建团。我们按照党建带团建的工作要求,紧紧跟随党建步伐,共享相关政策和信息。对于成立党支部的企业,我们积极争取县委组织部的支持,同企业党支部进行沟通,通过企业党支部建立团支部,并具体指导团支部开展工作。经过努力,全县“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全部建立团组织,并且实践证明,有党组织领导的企业团组织比无党组织领导的企业团组织,能够更加迅速的

3 进入角色,扎实有效开展工作。如我县纪元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大型企业,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单位,是定襄的纳税大户,下辖多个行业子公司。该公司已于2006年成立党总支,针对其规模不断扩大,职工中团员青年数量不断增多的现状,团县委积极争取集团公司党总支的支持,成立了公司团总支。目前集团团总支基础建设扎实、硬件设施齐全、活动开展丰富,已成为我县“两新”组织团建的标杆单位。

二是依托行业管理部门对规模以上“两新”组织重点建团。我们突出重点,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管理局、工商局、民政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优势,赋予上述单位团组织协助团县委抓好全县“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职权,同时,发挥其行业主管部门便于管理、便于协调的优势,重点面向法兰锻造、酒店餐饮、商业服务、工业园区等青年相对集中的行业和区域,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团建工作。我县的山西申华电站设备有限公司、天宝风电法兰有限公司、乐源泰大酒店等均是业内比较知名且青年团员比较集中的企业商家,我们分别通过中小企业管理局、工商局团总支指导其发展成立了团组织,将长期游离于团组织外的职工重新吸引到团的组织中,并在本级团组织的带领下,开展了争创“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和“青年文明示范岗”等活动。

4 三是对规模较小的“两新”组织进行联合建团。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对于一些规模较小但相对比较集中的“两新”组织,由于团员数量少、独立开展活动作用发挥不是很明显,可以采取联合建团模式,辐射带动这些“两新”组织开展团工作。我县南王七星工业园、后营工业园共有38家规模不等的锻造企业,我们按照“联合建团”方式,大胆打破条块分割的组织体系限制,指导两个园区分别成立了联合团支部,把这些规模较小的企业纳入到了团组织的覆盖中。在定襄有近2000家个体经营户,其中近四分之一由28周岁以下青年团员经营,为了使这部分团员不流失,我们通过在工商局个体协会成立团支部,选出一名工作能力强、素质高的青年干部负责日常团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好的探索和示范效果。

三、下一步打算

1、不断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要紧紧抓住当前省、市委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大好时机,努力营造团建的良好氛围,理直气壮地抓好“两新”组织团建工作,制定《“两新”组织团支部标准化建设细则》,争取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纳入“两新”组织党建考核目标,切实做到党团工作的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检查、同步考核,真正实现双向促进,整体发展。

2、进一步加大“两新”组织建团力度。一方面要充分

5 发动与共青团有感情的、是“两新”组织负责人的“十大杰出青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联委员参与到“两新”组织团建中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根据“两新”组织所属地域、企业性质、人员规模、隶属关系不同,采取独立建团、联合建团、发展建团、挂靠建团、活动建团等多种建团模式,继续利用行业管理部门职能延伸,多层次共同发展的团组织建设,不断提高“两新”组织尤其是新社会组织建团比例。

3、增强服务意识,巩固已建的团组织做大做强。要本着经营者、团员青年满意,团组织力所能及的原则,指导已经建立的团组织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争当青年岗位能手、争创青年文明岗和青工技能培训活动;二是围绕企业的急、难、险、重任务,大力开展“青年突击队”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发挥青年智力优势,开展技术革新和献计献策活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四是围绕企业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增强职工凝聚力;五是围绕企业形象建设,开展青年志愿者、扶弱助残、社区服务等活动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这些活动能较好地贴近企业生产经营,贴近广大团员青年,突出了促进企业发展这一主题,也能使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体现,从而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团建工作走上良性循环之路。

4、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团干部队伍。团组

6 织负责人要从“两新”组织管理层的年轻成员里推选,尽可能形成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的任职形式,使团的政治地位由虚变实,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培养目标,加强对“两新”组织团干部的培训,提高团干部队伍素质,在企业中除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外,还要推行共青团工作手册,不断规范团的各项工作,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团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7篇:加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来源:本网讯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9日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做好共青团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否继往开来、繁荣昌盛,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更加重视并认真做好共青团工作。

一、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形势

(一)动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主题。党的十七大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当代青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受益者,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当代青年的关系,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建功立业。

(二)在新形势下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新转变,是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呈多样化格局,各项工作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何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培育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等等。各级团组织工作如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增强实效性;如何提高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这是共青团工作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挑战。

(三)针对青年状况的新变化推进共青团工作,是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新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步完善,当代青年状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青年接受主流价值观与接受多元价值观并存,追求集体价值观与追求个人价值观并存,接受传统价值观的同时接受新价值观。面对青年状况的新变化,共青团组织的实际工作还有一定的距离。部分基层团组织不够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个别团干部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深入基层不够、联系青年不够、工作作风浮躁;共青团组织服务内容的丰富性、服务手段的多样化、服务效果的实效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加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思路

(一)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党的十七大主题,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和教育团员青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是党的十七大的主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是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青年,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紧紧围绕主题,深刻理解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深刻理解党领导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深刻理解十七大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的战略部署,大胆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努力实现改革开放的新突破,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二)以青年人才建设为重点,服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按照党中央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要大力加强青年人才培养,丰富青年人才资源,提高青年能力水平。一是要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筑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柱,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民主法制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的培育,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相承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一致的青少年思想道德体系。二是要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创新能力。把各级团组织建设成学习型组织,认真抓好青年培训工作,帮助青年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青年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补充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大力弘扬创业精神,让更多青年把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优先选择,推动青年一代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三是大力举荐青年人才。按照《团章》提出的要“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的要求,积极举荐青年人才,为他们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搭建舞台。四是要努力营造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积极争取完善青年人才培养、选拔、任用的有关政策,大力宣传表彰优秀青年集体和个人,激发广大青年努力拼搏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更多青年发奋成才;宣传当代青年的时代风貌,宣传青年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当代青年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年、爱护青年、支持青年,在全社会营造鼓励青年干事业、支持青年干成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大批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三)大胆创新共青团工作,始终保持共青团工作的蓬勃朝气和强大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共青团事业发展进步的灵魂。共青团组织必须以高度的政治勇气和昂扬的青春锐气,不断推进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一是创新工作思路。把共青团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大局来思考、推进,善于整合社会资源,为团所用,为青年服务,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为党政大局服务,走在时代前列,使共青团工作与党政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政府“帮手”作用。二是创新工作内容。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时代主题,努力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为青年服务,通过团的工作把实现党的工作目标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服务青年发展成才有机地结合起来,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三是创新工作方式。要把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有机统一起来,把宏观思考、中观谋划和微观策划有机统一起来,推进共青团系统内外、区域内外、国内外的大开放、大联合,通过大开放大联合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平,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共青团事业的大发展。共青团干部要本着对党的事业、对共青团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和昂扬锐气,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共青团各项事业。

(四)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机制建设。要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将团建纳入党建规则,创新团组织设置方式和团的基层管理,扩大团内民主;完善团干部队伍建设机制,加强团干部教育培训,建立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锻炼和业务能力为框架的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培训团干部;完善团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认真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

例》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的有关规定,推进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健全团干部评估考核和监督机制,为团干部的健康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五)在实现地税事业新跨越中发挥团组织和团员青年的积极作用。当前我省地税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作为地税系统的团员青年,应该积极投身于地税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中来。一是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加快地税事业跨越发展的工作中来,认真落实“定好位,收好税,带好队”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强化税收收入,强化税收政策宣传,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队伍建设,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信息化建设,为圆满完成各项地税工作任务做出积极的贡献。二是发挥青年特点,开动脑筋,献计献策,推动工作。广大团干部和团员青年要牢记“青春献税收,文明建功业”的优良传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发挥青年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强的特点,大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认真研究税收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三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税收专业知识、法律知识、信息化应用等各类知识,积极参加能手选拔活动,争取成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地税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四是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进一步深入开展“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服务纳税人”三服务理念,继续大力倡导青年志愿者精神,积极推进“一助一”结对助老、助困、慰孤、扶贫等长期性志愿服务工作,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开展税收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工作。

第8篇:新时期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考

【摘要】在新时期的这种社会形势下,电力系统日益成为我们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共青团是我们未来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栋梁。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共青团应该充分担当起责任,对现如今的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思考,对我国的电力发展做出一番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新思考

1.前言

自从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进行建设的时期,电力系统共青团正在蓬勃的发展,在党的领导下。积极的按照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但是,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所以,在新的形势下共青团也同时面临很多考验和期待。在考验面前,共青团应该有新思考,直面挑战,将我国的电力工作系统做到更完善。

2.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受到的严峻考验

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家电力大力发展的电力类型的企业,是以建设一流综合性能源为目标的优秀企业。符合新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的要求。主要研究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等新能源的使用[1]。在我国共青团的工作主要大部分都是年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寻找新能源是我们国家一个大力发展的项目。而内蒙古有限公司就对年轻人的培养花费很大心血。当前,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受到了一定的考验。第一,比如现在的年轻人加共青团的心态不够积极。并且相应的活动的参加的人里也不够活跃。这对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年轻人的进步都是百害无一利的[2]。第二,现如今的各种的共青团内容模式都很固定,对年轻任人的思想禁锢很大,没有一定的创新型,造成空间很小。团员的青年很难在工作的时间从事与生产经营无关的事。第三,共青团的作用没有被安全的发挥出来,一直以来,我们共青团的青年们大多数都墨守成规,没有创新意识,这样就导致工作缺少新鲜的血液。虽然曾经一段时间我们获得过巨大的进步,但是改革创新是随时都要进行的,只有改革创新,我们才能进步。所以我们应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积极的将自己投入到共青团事业当中去。第四,团领导遭到技术的改革和发展的考验,现在社会技术革新,在生产力发炸迅速的今天,共青团想要进步,那么就要有好的领导者,对团队有一个好的领导[3]。企业必须对共青团干部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快效率的发展口号。必须具有凝结团队的热情,对未来的发展前景有一定的判断。需要共青团干部有以下能力,第一,应该具备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第二,要有发展的眼光才能对未来的事业进行改革创新。第三,必须要有一定的能力去将业务进行拓展。第四,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一定的亲和力与凝聚力来将整个团队聚集到一起[4]。

3.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

虽然当代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受到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同时也有来临了一些机遇。而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共青团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并且正在积极的对共青团的工作进行积极的改革。青年从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比如劳动制度改革,择业去向,未来的前景等等都做了一个好的预测。改变了一次性分配的原则,使年轻人在选择职业的方面更加具有自由和自主性。可以更多的给年轻人一些发展空间。无限的发挥年轻人身上的潜力。

4.电力系统共青团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4.1现在正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应该担任起系统发展的责任,?e极投入到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当中。所以,广大团组织应该将眼光放长远,深入了解组织内的情况。准确的把握青年工作中的规律。

4.2在对青少年进行工作时候,应该贴近实际,贴近基层生产,充分发挥青少年的聪明才智,对青少年进行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争取良好的成绩。开展一些有利于青少年的活动,让青年体会实践工作是怎么样的。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开发青少年的智力,提升青少年的能力和素质。让青少年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4.3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创新,实现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我们生活在一个发展的时代,团的思想工作应该跟随青少年的步伐,所以我们应该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做到对学生支持,鼓励,引导。将思想与时代融合。建立一支适应社会时代的青少年队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高效的开展工作。

5.新形势下公司企业与共青团工作的结合的意义

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适应国际发展的潮流,主要开发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发电形式,而在这种公司的研发中又注重对青少年的培养,所以要注重青少年与公司的完美结合,才能慢慢的将节能发电的事业做到更好。国家电力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在这方面起到了带头的作用,他们用一些专业人员对其共青团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更加了解发电的方式,能源的利用等等一些知识,并且将学习的知识投入到实践当中去[5]。比如,将共青团员带到工作基地,进行手把手的教学,教他们如何使用机器,并且生产原理等等。而这些年轻的共青团员也都会细心的并且积极的接受培训人员的传授的知识。 企业与共青团的合作起到了为国家培育下一代人才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为国家资源环境事业的继承所做出的努力。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的崛起,企业通过对青少年的培养同时也达到为企业宣传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这其中是一个互利共赢长期发展的过程。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进企业,让企业更好的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6.结束语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共青团员起着复兴国家未来的希望,青少年是国家未来道路上的振兴者,我们要努力的将他们带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将他们培养成为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人才。在巩固经济建设的成果,实现大力解放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继续努力,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青少年成长的体系,适应青少年成长的道路,在公司企业与青少年之间互相搀扶,全面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共青团员未来的良好发展[6]。

参考文献

[1]卢爱华.谈新时期共青团工作。 [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101-102.

[2]刘双四.试论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的互动。 [J]黄山学院学报..2015(2):4-5.

[3]聂法良.聂广明.关于高校共青团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15(6):61-62.

[4]郭强.对新时期发挥好共青团工作作用的思考。 [J]理论学刊..2011(4):7-8.

[5]杨忠诚.发挥团组织和团员的先进作用打开共青团工作的新局面 [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90-91.

[6]黄志坚.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加强共青团工作的理论研究 [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6):23-24.

第9篇:新时期供电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电力体制改造的稳步推进,以及青年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多元化,基层供电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着团员队伍萎缩、青年需求多样化等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结合新的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导企业青年员工投身“一强三优”现代供电企业建设,开展好团组织的活动,推

动共青团工作不断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是目前供电企业团组织面对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基层供电企业开展共青团工作谈几点初浅的想法:

一、对基层供电企业共青团工作的现状的认识

近年来,基层供电企业团组织和团干部教育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解放思想,勤奋工作,为电力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是主流。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暴露出的六大证状,已经或正在影响基层供电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发展。

1、团组织设置弱化。随着供电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以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为中心,追求利润最大化和安全无事故,高效的企业运行机制必然精简机构,减少管理人员。团组织往往合并于政工科、党办等部门,团干部数量锐减,兼职化已成趋势,致使基层供电企业团的组织力量削弱,独立决策、议事、干事的氛围受到影响。

2、团干部要求不严。个别团干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的掌握上,在党风生活和党性锻炼上,在工作实践磨练和工作方法训练上,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要求相比,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差距,使得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平衡。

3、团员角色意识淡化。由于基层团的组织生活不正常或流于形式、入团后的继续教育没有跟上、团内监督机制的有效性不足等原因,致使广大团员对团的知识掌握不够,“入团前后一个样”、“团员与非团员一个样”、“除了要缴团费不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区别”、失去了团员的先进性。

4、团员队伍逐年萎缩。随着供电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需求力度的加大,过去大量低年龄、低学历团员的就业率逐年降低,加之每年又有一定量的年满28周岁的团员退团,团员队伍“入不付出”,呈现出团员队伍逐年萎缩、部分团员离团后教育真空不断扩大的趋势。

5、团的作风建设浮夸。思想作风上,团员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团干部率先垂范意识不强;学风上,团员不了解团的基本知识,团干部不能深刻和正确运用团的工作理论;工作作风上,团员对非团员不能热情帮助,团干部工作方法简单陈旧,搞形式主义、短期行为;领导作风上,团的领导干部不善于听取青年的意见的建议。

6、团组织服务功能不足。在现行的企业管理中,经济杠杆和行政命令的作用显而易见,共青团作为群众性组织,在缺乏行政手段的情况下,团员青年管理难度加大;在服务青工的成长、成才方面,团组织又缺乏政策保障、活动阵地和资金投入,不能给青年人提供具体有效的服务,影响了在团员青年中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二、活跃基层团组织,开展团工作的途径和方式

一要摆正共青团的地位和作风。作为基层供电单位中的一个群众性组织,首先应摆正位置,将自身定位在一定的高度,加以认识,组织和引导团员青年参与企业建设,发挥青年员工的突击队作用。青年团员是现代企业经济建设中的主力军,是各项工作指标的最终执行者。青年人的思想比较活跃,创新意识强,文化水平较高,有强烈的求知欲。青年员工在企业所的比重和他们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团组织的重视程度。作为现代企业团的组织一定要看到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责任,只有坚定不移地带领企业青年完成各项工作指标,促进企业经济发展,才能发挥团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二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活动。企业的生产目的是追求经济效益,团组织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工作的出发点,积极组织青年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创新创效和qc活动,要依托青年科技小组,鼓励和帮助团员青年进行创新研究,定期组织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从而建立一套青年创新创效项目管理和奖励机制。二是要建立一支较为固定的志愿服务队伍,与当地社会志愿者机构加强联系,按照青年志愿者注册制度,坚持志愿性、经常性和规范化的原则,结合供电企业“光明永恒,服务无限”的服务宗旨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目标,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三是要以“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为抓手,细化创建内容,主抓服务承诺和监督项目,促进一号一岗创建的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四是青年文化活动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团组织要始终引导先进文化生活,要以团委网站、团刊、青年读书社、青年网络交友平台、感恩活动等为助手,帮助团员青年自觉抵制不良生活方式,尤其是网络文化、享乐主义的的侵蚀,营造健康活泼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企业形象。

三要切实代表青年利益,做

青年员工的知心人,为青年办实事。基层供电企业团组织是青年人的群众性组织,代表青年人的特殊利益,要为青年人的健康成长负责。团干部要真正做青年的知心人,要借助于团干部联系青年制度,特别是加强与代理制青年群体的联系,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经常性地开展要切实为青年人办实事,引导青年服从社会、企业整体利益。青年人是一特殊的群众,企业的未来,企业

团组织工作要抓住年轻人的特性,为青年办实事,排难解忧,做青年人的知心人,把组织办成青年人的“自家人”。并积极引导、教育青年人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促进青年人健康成长。

四要加强团的自身建设。要抓好基层团支部的工作,把发挥一线团组织的作用延伸到团支部,因为团支部是团的最基层的组织,是团组织的细胞,只有把细胞激活了,团组织这个肌体才能活、才有生机。还要做好团的基础工作,完善团的制度,健全团的领导班子,将那些热爱团的工作、关心集体、乐于奉献、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团员选拔到团干队伍中来。同时积极地发现团员青年在文艺、体育等方面的专长。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成立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协会组织(如象棋、围棋、摄影、乐器、球类、电脑应用、文学创作、钓鱼等)有计划地开展一些青年人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

五要做好党的助手,关心青年成长成才,为企业输送合格生力军。基层团组织在上级党政领导的直接领导下要有所作为地开展日常工作,充分发挥团组织的执行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我们认为,团组织要以企业党政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为团组织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团组织能否发挥作用以及发挥的大小关键是看它对党政中心工作的服务程度、推动力度。行动上表现为党叫干什么,团就干什么,干好什么;思想上表现为党想什么,团就想什么。团活动要以“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载体,在青工中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通过理论、实践考试来评定岗位能手,造就一支能打硬仗的青工队伍。适时做好推优工作,认真、慎重地在青年中发现人才,并向上级党组织推荐人才,在社会上宣传青年典型。要借助“青年学习型”讲台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关注青年群体,注重日常培训,开展荣荣辱观等教育活动,增强团员青年适应知识经济的能力。

我们认为,想要搞好基层供电企业团的工作,团干部的作用是关键,应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以基层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等中心工作为中心,团结带领团员青年有为有位,充分显示团组织优势,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企业和团员青年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互动的平台,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真正打造一支“铁打”的作风、“铁打”的团队。

上一篇: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下一篇:水行政执法是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