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1

山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六管区:钮太平

摘要:

改造罪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但是,不论条件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改造罪犯的规律,紧紧围绕罪犯不同时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依法治监,做到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就能顺利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

关键字:

罪犯,教育,监狱工作

正文:

为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发展,结合省未管所工作实际,几年来,笔者通过对监狱罪犯改造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未管所的教育改造工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谈几点粗浅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这一主业未能充分体现

教育、监管和劳动改造被监狱法确定为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教育改造手段这一主业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之后,由于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和注重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教育改造工作被其它工作所削弱,在调查中发现,罪犯的“三课”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没有真正地起到教育、改造罪犯的作用。现在随着监企的分离,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教育观念滞后,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

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相应变化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思想上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仍习惯用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来开展工作,尤其是对“涉黑、涉毒、涉枪”和顽危罪犯增多的趋势认识不足,抱守多年传统的教育经验,致使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比如:顽危类罪犯的教育与管理只是停留在防止其不闹事即可,至于怎样使其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服从监狱的教育管理,并安心改造,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这就要求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尽快从传统经验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育工作理念,以应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全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三)重入监教育,轻出监教育,缺乏针对性教育

对罪犯进行入监教育和出监教育是监狱教育改造罪犯的两道程序,二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实际工作中,一般对新收押犯的入监教育重视程度较高,认为把好“入口”是稳定监管秩序的有力措施。所以教育时间、教育内容能够予以保证,罪犯通过一两个月的入监教育,经考核达标后方可分流到监区。而出监教育由于主观上认为罪犯即将回归社会,教育强度相对减弱,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在出监教育中缺少罪犯由“监狱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再社会回归教育、再就业指导和遵纪守法教育。

(四)重视监管,轻视教育,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

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思路不清,不能正确地处理好监管稳定与教育改造的关系,主观地认为看住人就行了,至于改造的好不好,与自己无关。只要是监管不出现事故,教育工作搞不搞都行。为了安全稳定抓监管,忽视了教育工作的长效治本功能,因此,分析研究监管安全多,制定针对性施教措施少,使暂时的安全稳定蒙蔽了干警的视线,导致狱内犯情动态复杂,长此以往,给狱内秩序稳定埋下了潜在的隐患。标本兼治才是确保监管秩序稳定、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治本之策。

(五)民警素质与提高改造质量不相适应的矛盾

监狱民警整体素质虽然较之以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面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新特点的变化,在施教方法和手段上还相对滞后,尤其是个别领导和监区管教民警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全力维护监管秩序稳定工作上,加大了人防工作力度,为了防范采取死看死守的方法,换来了暂时的稳定,但对深层次的犯情动态了解甚少,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洞察力和敏锐性,有时为一时的稳定一叶障目,盲目乐观,不愿意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民警不是很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存在着以管代教、以罚代教的现象。工作仅满足于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对于改造好的问题,缺少研究,仍延续过去经验型的教育方法,对新型犯罪类罪犯增多的趋势缺乏应对施教措施,对这部分罪犯的抗改性、改造过程中的伪装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以及对社会的危害性缺乏了解和认识,使教育改造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教育改造工作现状,科学地认清罪犯,有利于提高民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统一思想、与时俱进、应对挑战;有利于教育改造工作在继承的基础上谋创新、求发展。

二、应采取的对策

(一)树立教育为本观念,确保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

现代行刑制度已不再是单纯地对罪犯实施惩罚,而是在惩罚的基础上,矫正罪犯的犯罪思想和行为。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作为监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中国监狱工作的特色。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从教育人手,发挥教育改造的治本功能。但随着犯罪性质恶性化趋势的日益突出,押犯的改造行为也日趋复杂化,罪犯心理需求趋向畸形,改造动机趋向功利,价值观念扭曲,反社会意识增长,抗改思想和反改造行为比较狡诈。面对这些新情况、新特点,监狱工作若停留在“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的水平上,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造工作的要求,必须在“改造好”上做文章,下功夫,才能适应罪犯思想、行为变化的新情况,为此加快教育改造工作由封闭、经验、粗放、僵化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以现代、科学、文明为目标的“开放型”教育模式转变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关键。实现这个转变的前提是更新各级领导和广大民警的思想观念,运用开拓性、预见性、超前性的思维方式,牢固树立大教育观,充分发挥教育改造标本兼治的作用,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思路。

(二)积极探索三大基本教育手段在改造罪犯中的最佳结合点

改造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监狱工作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造罪犯三大基本手段,为此,我们应当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把改造工作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以实现对罪犯改造的最佳效果。狱政管理、劳动改造如果不能与教育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只强调狱政管理或劳动改造,就难以发挥教育改造攻心治本的作用。因此,在对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必须寻找三大改造手段共同发挥作用的最佳结合点,使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 进,相得益彰,综合发挥改造罪犯的积极作用,共同实现改造工作目标。

(三)建立科学的罪犯改造质量评价标准

为适应监狱工作发展的需要,推动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提高改造质量,我们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束缚,探索出一条能够把教育内容、方法等有机结合,具有方法新颖、手段灵活、考核标准科学的教育改造评价体系,全面推进教育工作的深化和发展。首先,依据监狱法“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总体改造质量标准,作为建立罪犯改造质量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其次,在总体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分押标准,建立类别标准,对不同年龄、不同性质类型的罪犯,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可建立成年犯改造质量标准、未成年犯改造质量标准、暴力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财产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和淫欲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最后,建立个体改造质量标准,在总体标准和类别标准的指导下,根据罪犯个体的不同情况,刑期长短、行为、恶习、心理状况等,制定不同的评估标准。建立罪犯改造质量标准的目的是对罪犯改造全过程进行综合考核,对提高教育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配合社会搞好接茬帮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树立科技兴教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改造科技含量

随着信息社会,计算机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如何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发挥科技手段在教育改造中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紧跟时代步伐,本着向科技兴教要质量的指导思想,立足现在,放眼未来,积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应建立以教育改造工作为中心的网络信息工程,此工程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能发挥三大功能:一是建立以教改为中心辐射各个监区的电化教育系统,充分发挥电化教学形象、直观、生动、快捷的作用,实现由分散教学向集中授课转变,使民警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罪犯的教育之中,弥补师资力量紧张的矛盾,来实现政治、文化、技术教学时间和内容的统一,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建立以教改为中心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电话热线网络。三是应实现全狱教育改造工作微机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向科技兴教要管理、要效益、要质量的目的。

(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改造的有效载体

教育改造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改造方法的多样性,根据押犯构成的新情况,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的有效载体是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环节。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载体,实施“三大工程”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监区文化建设工程。围绕以先进的文化为导向,以弘扬改造正气为主旋律,积极构建富有监狱特点又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监区文化环境,与当地建立“狱园书社”,开展了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监区文化”活动。围绕用正确思想教育人,用优秀文化引导人,用良好的精神激励人,抢占教育工作的制高点。二是要充实和完善罪犯法律援助工程。对罪犯开展法律咨询、法律帮助和法律援助。解决个别罪犯捕前未果的债权债务纠纷,服刑期间的家庭婚姻、财产继承、子女抚养等各种实际问题,既稳定罪犯改造情绪,又能做到防患未然、教育于先和化解诱发各类监管事故的苗头。三是要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针对近年来外省籍犯增多,“三无”罪犯增多,家庭发生变化的罪犯增多的趋势,为了缓解罪犯在服刑期间来自外界的压力,对特别困难的服刑人员和子女,应建立帮扶解困救助基金。一方面可体现社会主义监狱的人道主义政策,另一方面可解决个别罪犯的燃眉之急,对激励罪犯改造可起到较好的作用。

(六)因势而变,完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社会化程度

新形势下押犯构成有以下特点:一是财产型犯罪呈上升趋势,团伙犯罪数量不断攀升,惯累犯、二次以上犯罪罪犯不断增加,罪犯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偏低。二是流窜犯、“三涉犯”类罪犯是监狱收押新的“增长点”,这说明了犯罪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有着不同以往罪犯的特点和改造心理。因此,适应押犯不断变化的新特点,改进和完善教育内容,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教育改造工作已是当务之急。首先突出政治思想教育的核心地位,通过高压态势,解决罪犯的认罪服法问题。其次,文化、技术教育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开放式”办学的教育格局,提高办学档次和质量,使罪犯学有所得,学有所获,为回归社会择业,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创造条件。监狱为鼓励罪犯自学成材,应与当地教委协商,可尝试在狱内开办自学考试“特殊考点”;职业技术教育应开办汽车和摩托车修理、计算机应用、社区医学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专班。

教育改造工作在新形势下要发挥好“改造人”的治本功能,必须树立教育为本的理念,以创新的精神、求实的态度,推进教育改造工作不断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向教育改造要质量就会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冯宇

《党史博采(理论)》

2007年02期 浙江监狱局教育改造处

《外省籍罪犯改造探讨与对策》

【期刊】中国司法

周雨臣

《新时期罪犯教育的本质与地位探析》

【期刊】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胡玺

《论罪犯教育改造的创新》

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2

一、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整合教育资源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群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些不仅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问题,同样也是社会问题。妥善解决老龄问题,有利于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延缓老年人的衰老,进而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推动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以及各方面群体的支持和重视。

1.提高人们对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宣传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严峻性,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紧迫性,以及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级政府和领导的思想认识,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2.社会、政府和传媒,应积极引导,加大老年教育力度,有计划地增加经费投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老年教育中来,为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和更加广阔的服务平台。

3.不断完善老年大学、老年学习班等老年教育培训机构。根据老年人的个体差异,采取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手段开展老年教育,使其更加大众化、社会化,以满足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就地、就近参与学习的需要。

二、优化师资,加强管理,发展社区教育

老年人聚居在社区,既是新型社区建设的力量,又是社区服务对象中需求最大的群体。社区服务的好坏,不仅体现在满足老年人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基本要求上,还体现在能否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上。对于老年教育的师资选择问题,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办学效果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1.提高专业指导教师的综合能力,任课教师既要全面了解老年人身心健康情况与参与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又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热衷于老年教育事业,甘愿为老年教育事业奉献。

2.不断加强老年教育的组织水平与管理能力,能够定期开展老年文化交流活动,使老年人在活动中获得集体感和归属感。同时对老年教育中出现的突发情况和问题,及时予以正确的指导及有效的管理。

3.充分发挥社区老年教育的优势,开办社区老年学校,让更多的老年人就近入学,并使他们通过学习能够更多地融入社会,参与社区的文明建设。这也正是老年教育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三、准备充分,家人关爱,保持乐观心态

老年人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由于各自的背景不同、特点不同,显现出的个体差异性很大。良好的亲情关系可以降低老年人的孤独感,使老年人愿意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以此来改善和调节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增加生活的乐趣,达到修身养性、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1. 老年人在参与教育活动时,应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做好思想准备,不急不躁。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耐心、恒心和决心,配合教师逐步学习、循序渐进,才能最终收获学习的快乐和喜悦。

2.家人的理解、支持与关爱是影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因素,应尽量减少老年人的家务负担,保证老年人在经济上的可支配力。在情感上支持老年人参与教育活动,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关爱老年人,向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新时期高职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高职;就业导向;英语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分二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是经过正规的高考被录取的,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另一类是从初中、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仅仅在初中阶段系统地学过3年英语,英语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在入学前从未受过系统的听说训练,有的学生既听不懂,又说不出,词汇量严重不足,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从整体上看,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合理,应用能力较差。因此,高职阶段的英语教学,既要按照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又要补上英语基础教学的空白,任务相当艰臣。因此,高职英语教育方法存在以下几点思考:

1 明确高职英语教育的核心和导向

高职院校突出的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际能力。而公共基础课也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技能的培养,以实用性为核心。高职院校应严格贯彻国家教育高教司200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所规定的“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正确处理好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的关系,突出加强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再以应试作为高职英语教育的导向.将教学重点向实用性方面转移。

2、用直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可以采用比较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即通过实物、挂图、模型、实验、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教学手段,使学生建立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各种操作规律。直观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的主体作用, 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互动性和创造性。

3、就业为导向

改善教学环境,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高职院校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未来的发展能力。首先必须做的就是加大教学费的支出以改善英语教学环境,构建现代化教学平台,改善教学设备,给英语教学营造一个更真实立体的语言环境。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外聘几个外籍教师,更好地改善教学条件,这样学生便可以在更加真实的环境下体验英语交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升自身英文水平。其次,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再次,教会学生正确的英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口语交流技巧和体面大方的举止行为,可以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提高多几分胜算。

以培养职业能力作为首要目标,编写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材。职业性是高职学校的主要特征,是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键,高职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体现在高职英语这门课上,主要是培养学生就业后的英语应用能力,高职院校必须有选择地选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加快对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尽量达到与专业英语等同的教学效果。比如说文秘专业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岗位上,前者更注重的是英语的听说能力,对后者更多的是要求在翻译和阅读方面的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教育要建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课程结构。在基础知识部分要用一年的时间对基本语法、常用文体、日常交流等进行教学,专业知识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工作术语、专业用词等方面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职业发展意识

高职英语教学除了要扩大学生的英语知识,加强和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工具书,如何快速查找单词的具体词义,以便能在课下和今后利用工具书进行阅读,并掌握具体的要求,教师可以定期检查学生课下完成阅读的情况。长坚持,就能培养出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的主性、自觉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教学在于如何教会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解决英语语言中的问题,使他们既学会知技能,又掌握学习方法。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认为,建设终身学习会是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在21世纪,人类社会正向学习社会迈进,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会的变革。特别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英语正成为国际化的语言,要求每个高职学生都能利用英语作为工具获得处理信息和进行交流。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并有利于他们今后的继续学习。否则,毕业后走向社会,就会遗忘学校所学,无法继续学习。英语学习具有连贯性。一旦不学、不用,就有可能遗忘,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极大的浪费。

我国英语教育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尽管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教育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但高职英语教育到20世纪9O年代政府出台指导性文件后才得以进一步规范。如完善师资队伍、编写高职高专类英语教材等。进入21世纪,倾向“实用”、“就业”、“能力”的教育指导方针更是推动了高职英语教育的长足发展,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一体化模式将是适应并推动中国高职英语教育市场化、信息化和双语化发展趋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徐小贞.高职英语教育理论与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迎雪.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6.

【3】 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 1 999,1.

【4】 谭金菊.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模式新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 陈银芳.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2.

【6】 梁敏.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新探明[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1.

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4

关键词:双语教育;少数民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27-01

一、双语教育的概念和目标

“所谓‘双语教育”,是实施在教学的某些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教学用语的方法。从广义的双语教育就是泛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体制,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和使用对方语言的教育都可称为双语教育。狭义的双语教育就是特指在一个多民族国家里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育对象,使用其本族语和主流语这两种语言的教育体系,我国教育学中其通常称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①。我国是实施多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为了各少数民族文化和地区经济得以共同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以当地少数民族语和汉语为教学目标的“双语”教育。新疆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是伴随着双语现象和双语教育活动的出现而产生的。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新疆开始了双语教学,近几年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加大了投入,双语教育已经落实到幼儿园至大学。结果表明,只有培养出双语小学生,才会有双语中学生,才会有双语大学生,最后为社会输送学科型双语人才。

本人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认为各民族从小学好汉语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双语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掌握先进科学技术,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新疆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1、形成国家一体化教育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我国是一个民族种类繁多而高度统一的国家,在这样一个拥有多语种、多元文化的国家里,为了使各民族能够在各领域进行相互学习与交流,维护国家的统一整体,必须建立一种各个民族可以通用的语言,于是处于我国主流文化地位的汉语作为统一语言来形成多元经济、文化交流的语言工具,对多远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到极大的促使作用。事实证明,只要坚持我国双语教育的实施,才能得以我国各民族上千年积累下来的价值体系、文化财富、历史经验等相互、广泛传播,更加体现国家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进一步体现各民族传统文化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化的历史与现代的光辉历程,更加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双语教育促使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学习,进一步巩固各民族团结一致的理念、各民族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相互渗透、各民族利用统一语言的教育模式。只要学习就会有进步,只要加强相互交流,才会有共同的发展。因此学习汉语要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树立整体的思想理念与爱国意志,是实现中国梦的长远要求。

2、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发展模式,我国的经济也在迅速发展,民族与民族、民族地区与国外边境的贸易交流也不断增多,汉语是我国区域间与民族间文化和科技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也是已逐渐成为国际交流市场的重要媒介,不学汉语就根本上无法面向当今经济发展的步伐,无法面向全球化科技交流竞争趋势。新疆少数民族想要扩展视野,适应到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才市场的新形势,就要好好学习和把握汉语言文化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更加发挥新疆少数民族双语能力优势,为新疆经济与全国同步发展具备强有力的知识才能。

3、对发展多元民族多元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双语教育有着发扬少数民族文化中优秀文化的功能,是党和政府以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展现了我国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②,通过少数民族本族语言与汉语的交融,加快了民族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迈进,同时也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得以发扬和传承下去。因此双语教育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对汉语言学习的过程,同样是一种传播文化的途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树立祖国共同体的的理念,学会奔着各民族共同的目标,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和文化,与各民族平等相处共同发展。

三、施行双语教育的主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到目前,已经建立了一整套从小学到大学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③。但是,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如何更好地解决新疆社会经济发展对“民汉兼通”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分析总结和归纳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的经验,评估新疆以往的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实践对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以及研究未来新疆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方面的问题成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④。

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5

活动的几点思考

奉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 熊水良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以来,笔者多次深入一线走访和参与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在和群众接触过程中,了解到普通群众对此次教育实践活动有他们自己的看法。大多数群众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要讲一个“真”字,不能当成口号来喊一阵风过去之后烟消云散;要讲一个“实”字,不能把活动做在开会学习迎接检查上,实实在在的事却做得少;要讲一个“变”字,活动搞得轰轰烈烈,结果对待群众却仍然“冷、硬、推”。笔者认为交警作为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多、处于服务最前沿的基层部门,尤其是要注重避免把活动搞得“假、大、空”,要让群众看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思想上要“变”,强化宗旨意识筑牢服务观念 市场经济环境下,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断侵蚀交警队伍的理想信念防线,不可否认交警队伍中存在“理想信念危机”“宗旨意识消失”问题,个别人身上这种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所以在此次活动中,应当把“理想信念危机”和“宗旨意识消失”问题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队伍思想现状专题调研工作,全面分析当前队伍管理教育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并深挖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制定思想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课题和学习内容,必要时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牢牢树立宗旨意识和服务观念,在好的思想引领下取得好的成效。应当充分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并有针对性制定先进典型培养推广计划,做好先进典型的培养工作和学习工作。从而确保交警队伍开展群众

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思想上始终有强有力的教育引导,行动上始终有先进典型示范,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内部管理教育氛围,使党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服务观念在意识形态领域牢牢占据主导地位。

二、行动上要“变”,畅通民意渠道拉近群众距离

中共奉新县委张家良书记在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指出,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要在群众“家门口”开展。笔者认为做到在群众“家门口”开展,就要花大力气构建民意渠道,方式上要不断丰富完善,效果上要确保始终有效畅通,通过渠道成功对接群众“家门口”,让群众感受到活动就在身边开展,不断拉近群众距离。

一是态度上要“变”。要从态度上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火”一样的热情,作为县一级交警部门,无时无刻不在与群众打交道,要改变办完事走人的业务型服务模式,在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同时,主动送上些关心和帮助,比如,问上一句“还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送上一份征求意见建议表等。要确实把“首问负责制”落到实处,碰到来办事群众主动问候,并负责引导帮助群众完成需办理事项,使群众从我们态度上的改变,产生认同感信任感,为群众敞开心扉提意见建议打基础。

二是对象上要“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时,不能仅局限于服务对象或有业务联系的单位和部门,还要努力拓展听取民意的范围,以往走访工作中忽略的对象这次要包揽其中,以往未关注到的群体这次要纳入视线,特别是要到边、远、散、小的山区农村群众家中走访,上门听取意见建议和开展服务工作。

三是方法上要“变”。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已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比如谈心工作制度、定期走访制度、召开座谈会、公布监督电话、设置意见箱等。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还应当根据社会发展和形势任务变化的要求,构建新的民意渠道,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覆盖面。笔者认为现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就是一条重要的听取民意渠道,互联网接入千家万户,成功构建网络渠道,群众坐在家中即可表达心声。奉新交警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尝试并取得良好效果,他们在活动中通过网络向156个乡镇、县直属单位、社会团体发放意见征求函,收到回复函83封,意见33条有益建议21条;分别建立“奉新交警”微博、“奉新交警服务平台”QQ群,与网民互动收集意见建议26条。尤其是QQ群的建立,深受群众喜爱,为遍布全国各地的奉新籍人员提供了一个实时服务途径,不但接受他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还解难答疑接受业务咨询,服务对象每月达到150人次以上。

四是能力上要“变”。善于和群众沟通才能有效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因此必须提高交警队伍做群众工作能力,通过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有效与群众沟通听到群众的真话实话。应当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典型经验、业务技能,强化做群众工作理论基础。应当组织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业务骨干开展交流活动,相互探讨提高做群众工作能力的途径和方式方法,并做好“一对一”结对子传帮带工作,提高做群众工作善于与群众沟通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是决心上要“变”。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渠道有了之后,就要下定决心让渠道真正畅通起来。群众的意见建议不能停留在表格上束之高阁,让群众产生“提了也是白提”的看法,留下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印象,应当件件有回复件件有落

实,并且有措施保证有领导跟进有具体单位和人员负责,还应当把一些好的做法上升为制度,形成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让群众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看到我们整改问题的毅力和恒心,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的自信和决心。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6

峰市镇 廖选庆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要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和群众的工作,是今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现实途经。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的工作和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最为紧迫的工作。在新时期,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矛盾,如何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我们基层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任务和重大课题。联系农村实际,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的现状,同时,要分析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对策,顺应广大群众的愿望和期待。下面,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群众工作的新特点

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期、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利益格局的调整期,与过去相比,即使是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存在利益拆求增强,经济纠纷增多,群体性矛盾增加,对抗性因素增长,处理难度增大等特点。

1、利益诉求多样化使群众工作呈现复杂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相互交织,经济利益诉求与政治利益诉求相互融合,合理要求与不

合法方式相互渗透,多数人的合理诉求与极少数人的无理取闹相互纠缠。如:我镇桃泉村村民反映,由于棉花滩电站蓄水造成群众生活、生产、就医、求学受到严重影响,强烈要求移民搬迁,现已达10多之久,未得到妥善解决,群众情绪激动,多次到省、市集体上访。

2、群众自主意识觉醒但素质参差不一使群众工作呈现艰巨性。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推进,大多数群众的自主意识不断苏醒,勇于和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不敢向党委、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这是历史的可喜进步。但是,也有一部分群众存在着“信访不信法”、“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不良心态,盲目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的甚至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基层党委政府做群众工作增添了难度。紫金“7.3”事件发生以后,永定县政府和有关乡镇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善后处理工作,为群众挽回损失,而有些渔民达不到自身利益时,动不动就到县、市上访。当前渔民的转产问题确实成为我镇社会安定稳定和群众生活出路的难题。有些案件虽经法院判决没有满足自己的要求,仍然多次上访。

二、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几点看法

1、深入群众察民意。勤于深入群众,体察群众的安危冷暖,吸取群众的实践经验,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是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感性的有效办法,是得到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重要保障。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自己当作普通百姓一分子,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考虑问题,多和群众交朋友,这样才能时刻知道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在开展具体工作中才能够有的放,赢得主动。在平时,要深入基层访民情,放下架子与群众一起拉家常,聊生产、话发展,直接倾听群众呼声,虑心征求群众意见,做到各基层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知基层组所所忧所困,各社会矛盾症结所在,各利民富民发展之策。

2、多办实事解民忧。基层领导干部务必要树立多为群众办实事就是最大政绩的观念,特别注意从解决一些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多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得到新实惠,这样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让群众从一件件具体实事中切实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如我镇成立领导小组,处理移民后的遗留问题,将忠信村的耕地分配当着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多次协调沟通,把耕地分配到户;高山村造福工程,由于个别干部管理不严,资金较为混乱,造成群众意见很大,我镇也及时成立领导机构,清理帐目,并上墙公布,及时追缴,使得高山村自来水、电、村部、部分群众建房等各项问题得到解决。

3、多与群众交朋友。广泛地接触群众,与广大基层群众交朋友、打交道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前提和条件,讲究群众工作的艺术,懂得群众心理、了解群众愿望、熟悉群众语言、掌握沟通技巧,用老百姓容易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处理群众问题,是亲近群众、贴近民心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善于疏导群众情绪,用平和谦恭的心态,真诚热情的态度,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问题讲透,把道理说清,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沟通协调,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能及时解决的,尽量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条件不成熟、政策不容许的,尽量给老百姓解释清楚。其次要善用群众语言。再次要讲究时间地点。要“利民以时”,对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一张木桌子、两把竹凳子、三句“心里话”,面对面交流。

4、公平公正聚民心。只有办事过程公开透明,群众心情才会愉快舒畅;只有办事结果公平公正,群众心里才能信服满意;只有群众普遍满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要有群众信服的公正结果,党员干部就要按规章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秉公有权,切忌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流于形式和厚此薄彼、优亲厚友。减少群众的顾虑和怀疑,确保公平公正,促进社会救助工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健康发展,这样我们说话办事才有号召力,才能让群众信服,让群众满意。如我们在处理紫金“7.3”污染事件过程中,县委、县府专门派出纪检干部全程跟踪,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等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从而使“7.3”污染事件得到妥善处理。

5、要虚心向群众学习。智慧和力量存在于群众之间,我们必须时刻依靠群众,碰到问题要虚心向群众请教,把群众当成自己的老师,大家才真心实意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卖力气;同时,还要耐心细致动员他们、宣传他们、教育他们、提高他们,这就要求我们干部要做群众的表率,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积累经验,有共语言才有本事做好群众工作,基层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就体现出来,才能与群众达成共识,破解难题,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6、要转变干部作风抓落实。干部作风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试金石,群众工作要加强,关键在干部作风要沉下去。一要加强教育培训,培养干部的群众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二要加强制度建设,要严格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群众工作

格局。强化督查,提高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于那些工作为力、措施不到位、化解不及时,要敢于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从严从重追究相关人员的政纪和法律责任。

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7

当前, 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全党上下正在进行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指出, “要深刻认识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是第一批的延伸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 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理论界对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和措施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 结合形势和正在开展的工作实践进行探讨。

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重要性

1.是传承发扬丰富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是我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的具体执行, 就是做好群众工作, 它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我党历来根据不同时期, 结合形势的变化, 制定正确的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第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 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创立了群众路线理论。毛泽东指出, “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革命的出发点与归宿。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想问题从群众出发就好办。”从群众出发的实际, 在民主革命时期, 开展以工人、农民、学生、妇女为主体参与的各类群众运动;土地革命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依靠贫雇农, 联合中农, 限制富农, 消灭地主”的土地革命的路线;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力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陕甘宁边区建立了“三三制”政权, 同时, 党还领导解放区群众开展大生产运动, 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解放战争期间组织工作队, 开展土改, 发展解放区生产, 建立巩固的大后方, 取得了新中国的胜利。第二,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重申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精炼准确概括“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不断丰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强调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强调“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执政理念。以人为本, 把民生建设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党的十八大倡导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 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 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 才能打通我们党执政为民理念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2.是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的需要。 (1) 从世界范围看, 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纷繁复杂。“阿拉伯之春”、中东局势、利比亚、突尼斯事件、钓鱼岛事件、韩国朝鲜之争、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大国或地区间的力量重组, 无不显示出国际政治形势的复杂;同时,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一些非传统安全现象不断发酵, 且包罗万象, 主要包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非法贩卖人口、走私毒品、武器扩散、生态灾难、海盗、洗钱及各种有组织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严重威胁着地区国家的发展。2011年,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以后,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他国家害怕中国的强大, 对中国采取打压政策, 在政治上以人权、民主为由歪曲中国事实;经济上采取设置各种标准、贸易壁垒、逼人民币升值等措施, 对中国经济实行贸易制裁, 妄图做空中国;军事上实施“环太平洋战略”, 重返亚洲;文化上采取“和平渗透”, 宣传普世价值;理论上“唱衰中国”,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 经济增速放缓也随之出现, 国际上有人宣扬中国经济“撞上了长城”。面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 必须要传播好中国的声音, 就必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 发展中国经济, 增强综合国力。 (2)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 是解决国内矛盾问题交织多发的需要。目前, 国内矛盾问题突出表现为:第一, 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 精神缺“钙”。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没有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不坚定, 精神上就会”缺钙”, 就会得”软骨病”。习总书记这话平白而意义深远, 切中要害。近年来, 一些党员干部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握不牢, 理想信念动摇, 精神缺“钙”不同程度地染上了“软骨病”, 其主要表现为:有的在重大原则问题面前是非不分;有的不能坦然对待名利得失, 干工作畏首畏尾, 谨小慎微, 对于棘手问题不敢动真碰硬;有的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见到上级就唯唯诺诺, 对待下级和人民群众却颐指气使;有的迎合低级趣味, 热衷于拉关系等。第二, 目前, 我国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 正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时期。一是我国正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时期, 这是由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前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等基数不断增大, 而相对应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制度安排和经济政策等要素也要进行调整, 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 我国经济增速2003-2007年年均增长11.6%, 2008-2011年年均增长9.6%, 2012年增长7.8%, 2013年增长7.7%, 2014年计划增长7.5%, 呈现出逐步放缓的态势。二是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 结构调整刻不容缓, 不调就不能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 其主要根源在于结构性问题。对于处在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 有些企业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由此可能会受到较大冲击。三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初期, 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 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 政府及时采取拉动内需和产业振兴等刺激政策, 取得一定效果。但从2011年二季度开始, 刺激政策逐步退出, 经济增速逐级回落, 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 整个经济处于爬坡过坎时期, 这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第三, 收入分配不公和群体性事件增加。近几年,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日益突出。导致职业、行业、单位、权力、地区、户籍及所有制等因素造成的收入不公平大量存在。第四, 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四风”问题依然严重。因此仍需加强教育, 真正做到求真务实, 正确认识世界, 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注重实践, 脚踏实地, 身体力行, 追求实效, 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工作中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措施

按照中央的部署,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共分“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环节。

1.学习理论, 树立坚定信念。主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讲话精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不仅要学好常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还要与时俱进学深学透中央文件精神, 树立坚定政治信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定理论自信。

2.学习榜样, 树立学习楷模。3月17日, 习近平总书记到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的兰考县, 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 也是全党的榜样, 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 大家要永远向他学习。因此要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楷模, 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 “要把群众看成我们的父母, 看成我们的兄弟姐妹”, 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 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正能量。

3.持之以恒地抓作风建设。目前,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 一方面, 阳奉阴违、顶风违规违纪者仍大有人在;另一方面, 一些地方和单位存在工作不扎实不深入、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等问题。因此要按照习近平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强调的要更加注重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更加注重问题导向、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更加注重衔接带动、更加注重分类指导的要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的作风建设要标本兼治, 经常抓、见常态, 深入抓、见实效, 持久抓、见长效, 关键是要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 从而使得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4.准确查摆问题, 对症下药。第一, 对照上级要求, 对照职责, 对照本职工作, 对照人民期待, 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 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二, 坚持高标准、找准问题, 以“三严三实”为标尺, 开展“六查”, 查修身严不严、查用权严不严、查律己严不严, 查谋事实不实、查创业实不实、查做人实不实。第三, 坚持严要求、深剖原因, 深入开展谈心交心, 撰写好对照检查材料, 逐项列举问题和具体表现, 找到问题根源, 明确整改方向。第四, 坚持动真格、拿起武器, 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开门见山, 真刀真枪, 少点“甜味”、多点“辣味”。第五, 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 认真对照理论理想、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 从本地区、本单位典型案例、重大事件、信访积案中查找问题, 以“自我解剖”的勇气向“四风”开刀、以“自我净化”的决心向“四风”宣战, 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 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 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 一风一风地查, 一项一项地改, 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建军节谈国防教育-新时期开展国防教育的几点思考 篇8

一、常规教育教学中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教育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就越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常规教学中有效性的秘方。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学生在竞争中是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激情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便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即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

二、常规教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导向作用

一线教师都意识到,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即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

在常规教育教学中,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导向作用。其具体做法:一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已教育自已、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常规教育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的学习

新时代,就是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认识转化成可行性学习行为.其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常规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 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教学法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现在有些学生不但手懒,脑子也懒,有一点难题就想问,总想依赖别人。学生一看题目较难尚未好好琢磨就去问老师,这时候如果老师鼓鼓劲,学生仔细一分析,可能就想出来了。如果鼓劲还不行,老师可以给学生指思路。要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别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学生个体的潜力得到发挥时,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

2,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常规教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

3.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作为教师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组的交互影响中使自己的个性的优势得到充分发展。在共同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能用优势去克服劣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例如,互改作业,重新认识。作业批改过去由教师一手包办,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其实我们应重视动员学生之间作业批改,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中的批改往往特别认真负责,要求特别严格,对于分歧的地方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样,学生对所学知识作了再一次的认识,并逐步锻炼了学生的评判能力,提高了认识水平,使课堂学习显得更加丰满和完善。当然,组织学生批改,内容要选择,如果是开放性题目,会更有价值。当然教师要加强批改指导,逐步提高批改要求。

对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9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结合教育系统实际,我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本人认为做好信访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工作机制。

县局和各学校(园)要建立信访工作规章制度,确保信访举报工作的各个环节有章可循。如建立首问领导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重大事项快速报告制、登记制度、保密制度、对署名举报人答复制度等。

此外,要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党委议事、行政会议制度;重大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政务公开和校务公开制度;教育收费管理制度;机关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中小学基建管理、采购制度;公车使用、接待开支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对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和减少投诉的发生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源头预防。

信访是群众表民意、诉民情的重要渠道,只有关注群众诉 1

求,满足其合理需要,才能化解干群矛盾,减少重复上访、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等现象。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认真抓好信访政策的学习、宣传工作。

采取政治学习、板报、校报等多种形式,开展《信访条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宣传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育工作者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法律意识。

(二)及时做好排查摸底工作。

要建立维护稳定和信访隐患排查档案,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学校、社区进行明查暗访,及时排查不安定因素。力求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引发投诉的各种因素。

(三)公开重大决策过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要就人民群众、广大教师普遍关心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特别是教育收费、教师工资“两相当”及绩效工资发放、教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教育招生、考试等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将主要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扩宽群众信访渠道,做好敏感时期的维稳工作。班子成员要带班做好来访工作,落实专人负责,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向来访人第一时间解释,坚持来访事件第一时

间调处,坚持调处结果第一时间答复。在学期开学收费及招生、考试等敏感时段,还专设监察组,接受群众的举报、咨询和建议,切实做好特殊时期的稳定工作。

(五)加强权力监督,大力推行政务、校务公开。

要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包括对干部人事权行使,特别是对教师调配、干部选拔任用以及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的监督;对行政审批权行使的监督,教育行政审批事项严格按要求,纳入县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财政资金分配、部门预算、部门采购和“收支两条线”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对执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的检查,从而保障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另外,加强学校收费管理,落实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一费制” 及高中“择校生”“三限制”规定,实行收费公示,杜绝各种违规收费现象。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工作要始终把是否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准则,要正确认识改革发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矛盾的必然性以及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的紧迫性,切实增强政治观念、全局观念、责任观念。以满腔的热情面对上访群众、教师,认认真真地研究和办理每一封信访件,为群众解决实际

问题,努力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逐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对新时期社区侨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10

社区侨务工作是适应国内侨情变化和侨务工作日益社会化发展的一种新趋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侨务工作对象大量增加,侨务工作的领域更加宽广。为了适应这种侨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我们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社区侨务工作的探索。经过实践,服务机构有了新发展,制度建设有了新提高,双向服务取得了新成绩。

1、提高认识、树立典型

社区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单位,是广大侨台眷属生活场所,当然也是开展侨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加速融入社区主体,促进基本职能的社会化、群众化,是侨务工作的时代特征。我们组织社区侨务工作干部和居委会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搞好社区侨务工作,是适应侨务工作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的有效途径。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许多社区的同志以前很少接触到侨务工作,为了提高社区侨务工作的水平,社区办采取了多项措施。一是举办培训班,组织社区干部进行培训,着重讲清社区侨务工作的意义、作用、对象、方法、途径,使他们知政策、明对象、会方法;二是发放政府有关侨务政策书籍,使他们有侨台工作方针政策的依据,必要时可以查询,以便及时处理有关涉侨事务;三是组织社区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拓宽思路,学习和借鉴外地 的先进经验,增强感性认识。通过这些工作,干部热情高了,干劲大了,信心足了,纷纷表示要把社区侨务工作抓好。

3、建立台帐,夯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侨台眷属向城市聚集十分明显。针对这种趋势,我们深入基层,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通过居民小组长和楼道长,挨家挨户调查摸底,填写表格,对居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全面掌握侨眷、台眷的人数以及涉外侨、台胞分布的国家和地区,使工作对象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对侨情心中有底,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做好社区侨务工作的基础。

4、完善制度,双向服务

鉴于各个社区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工作基础不同,人员结构不同,以及资源配置不同,为了便于开展侨台服务工作,社区办根据侨眷、台眷的人数分布情况成立相邻社区联合服务中心,以中心社区组织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精彩纷呈的活动。

一是征求意见,增强服务的针对性。通过召开座谈会、上门走访、交友谈心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侨台眷属的意见和心声,不断提高工作的敏锐性和针对性。

二是完善制度,提高服务的有效性。我们按照“社区基础扎实、服务网络健全、社区优势互补、双向服务有序、依法维权有力”的社区侨台服务的总体工作目标,制订了服务制度、联谊制度和学习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基本做到了社区侨台眷属有什么要求,我们就有什么回应;党和政府对社区侨台工作有什么要求,我们就采取什么措施落实。

三是开展双向服务,提高服务的互动性。社区侨务工作开展以后,使社区工作产生了深刻和显著的变化。社区居委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家政服务,开展访贫问苦等,温暖了侨台眷属的心,使他们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区;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拉近了党和政府与侨台眷属的距离,提高了侨台眷属的荣誉感。现在侨台眷属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的热情很高,有的参加夕阳红歌唱队、关工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有的参加社区义务巡逻、民事调解等。可以说他们已成为社区工作最积极的响应者,最可靠的支持者。

实践证明,社区侨务工作的开展,有效地发挥了侨台眷属的潜力和优势,促进了社区两个文明建设,呈现了浓烈的“社区为侨服务好,侨为社区贡献多”的良好氛围。对新时期新阶段,如何进一步推动社区侨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1、做好社区侨务工作,与时俱进是前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缓解社会生活共同体成员之间供需矛盾,提供民间互助出发,把社区服务引入基础侨务工作范畴,灵活多样地开展为侨台眷属服务,是扩大侨务工作覆盖面、渗透力和影响力的迫切需要。

2、做好社区侨务工作,党委重视、思想统一是关键。

一是党委要十分重视社区侨务工作,主动把党的侨务工作渗透到社区管理和建设中去,广泛团结,凝聚人心,为推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二是社区办、居委会切实把社区侨务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抓紧抓好,摆上重要位置,放到议事日程。做到研究社区工作时,有侨务工作的举措;布置社区工作时,有侨务工作的内容;总结社区工作时,有侨务工作的经验。三是实现四个到位。即思想认识

到位,组织建设到位,措施方法到位,制度建设到位,有力地保证社区侨务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做好社区侨务工作,建设网络是基础。

开展好社区侨务工作,重要的是把网络组织建设好。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自治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时期侨务工作的重点已发展到目前大量的官方、非官方、民间及社会团体之间的多层次交流与互动,工作越来越集中到以社区、生活小区为单位的范围内,并且在社会生活日益多样化的条件下,他们的思想观念和现实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希望社会能为其提供质量更高、内容更全的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网络建设要注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反映情况迅速及时,开展服务灵活有序,真正使每个侨台眷属能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4、做好社区侨务工作,制度健全是保障。

建立规范、有序的制度,是社区侨务工作正常运转、发挥作用的保障。社区办和13个社区要普遍建立“五个制度”,即(1)定期学习制度(2)定期访问制度(3)信访接待制度(4)通报情况制度(5)联谊交友制度。保证社区侨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5、做好社区侨务工作,因地制宜是重点。

社区侨务工作不可能按一种模式进行,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开展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只有这样,社区侨务工作才能有生命力。一是根据形势需要即时召开座谈会、茶话会、联谊会;二是适时上门,走访慰问,中秋和春节前或境外重要亲属回家时都要到侨 4

眷家中走访或慰问;三是提供法律家政服务,设立服务热线;四是开展扶贫帮困;五是开展志愿者服务。

6、做好社区侨务工作,双向服务是目标。

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建设一个安居乐业的文明社区,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为此,社区办一是要切实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侨台眷属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社区建设发光发热。二是开展双向服务,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小事做起,从办实事入手,以情感侨。三是经常召开座谈会等,探索双向服务的新内容和新形式。

在侨务工作实践过程中,要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社区侨务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社区侨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推动社区侨务工作的新发展,使社区侨务工作呈现出新的气象。

上一篇:农房两改下一篇:读毕淑敏《心理咨询手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