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德修养》考试内容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新时期师德修养》考试内容(推荐15篇)

《新时期师德修养》考试内容 篇1

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5分,共45分)

1、我们必须坚持以()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2、全面贯彻党的(),坚持教育为()服务、为()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按照()、大力发展()、提高()的要求。

3、要坚持()为本、()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深入开展()教育,加强和改进()工作,把()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关键。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是重视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的重要标志。

5、新时期评价学生要多元化,要有()评价,又要有()评价,要有()评价,要有()评价,要有()评价,要有()评价。

6、素质教育要解决的是()和()两大问题。素质教育就是让我们的孩子既要(),又要()。成人就是(),成才就是360行,行行能成才。

二、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A 为人师表B 清正廉洁C敬业爱业D 团结协作

2、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 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 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教师

3、所谓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这一涵义是由[]

A社会舆论决定的B教师的工作对象决定的C 法律法规决定的D 传统习俗决定的4、教师最核心的职责和任务是[]。

A教书育人B为人师表

C终身学习D关爱学生

5、终身学习的特征有[] A连续性B开放性

C多样性和灵活性D个性化和整体性 6、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A表美B 道美C风格美D 形体美

7、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 A 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 教育法规的影响D 教育原则的影响

8、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以教谋私,以热衷予“有偿家教”现象,违背了[]

四、论述题:(1题10分,2题15分,共25分)

1、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A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B 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C关心学生的职业道德D 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

9、在现代社会,教师与学生家长的社会地位应该是[]A平等的B不平等的C 对立的D互补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出自 []A 柳宗元B 韩愈C 欧阳修D 苏轼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对老师提出的四点希望是什么?

2、师德建设的核心必须处理好的“三个关系”是什么?

《新时期师德修养》考试内容 篇2

一、班主任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与学生有很大的交集, 这种交集既存在于教学当中, 也存在于班级管理的师生相处之中。学生在校生活, 既可以学习到文化知识, 又在学习着为人处世之道, 而班主任则应该做他们最直观和最好的榜样。所以, 班主任要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深入细致到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教育及管理工作的同时, 要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 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认真、高效的学习和茁壮、健康的成长。

二、班主任应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除了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这一基础要求之外, 优秀的班主任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人格等。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知识渊博、举止文明、爱护学生、尊重家长等, 这些既反映着一名班主任良好的思想素质, 也是一名优秀班主任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当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过程当中, 教师自身自然流露的这种思想素质无疑是一笔精神财富, 在给予学生指引的同时, 也使这种思想素质得以传承。

三、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灵魂

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最大的优点莫过于对学生充满着爱,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将学生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 了解他们的想法, 这既是优秀班主任的要求与体现, 也是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基本途径之一。另外, 随着学生自我意识与独立意识的逐渐增强, 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不应该脱离学生的主观意志,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 尊重其人格, 在学习与生活中既要引导学生该如何有效的学习及健康的成长, 同时也应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 不断培养并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以及处理相关事务的能力, 如果一些学生完全可以自行完成的事情都由教师安排, 那么学生的自主性将受到打击, 久而久之, 也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压抑的情绪, 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现如今, 我们的受教育群体当中, 有很多学生来自于特殊家庭, 如犯罪家庭、离异家庭及单亲家庭等。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 这类学生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异常, 而作为班主任, 如何做好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既是自身职业要求, 也是一名具备良好师德与修养的教师所关心与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具体来讲, 首先我们应该通过分析与沟通了解这些学生的心理特点, 这是我们做好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经过长期分析与调查, 我认为该类学生的心理行为异常的现象主要包括自卑与孤僻、敌对与恐惧、抑郁与痛苦以及行为散漫与主观厌学等。这些由外部环境影响而形成的自身心理因素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和有效学习的内在原因, 作为班主任则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理解与宽容, 在学习与生活上循序善诱, 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与关心, 引导他们逐渐走出心灵的雾霾, 以更好地适应与享受生活。

目前,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教育改革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师德、师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加强师德修养, 塑造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成为各级各类学校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师德师风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 我们要明确教师的崇高使命, 增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 加强学习, 投身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

摘要:班主任既担任着学生某一科目的教学任务, 又需要做好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运行与管理整个班级的同时, 师德育师风不可或缺, 这种由内到外的自然流露, 正是教师向学生塑造与展现自身人格魅力之所在。

关键词:班主任,师德修养,师风建设

参考文献

[1]琼琼.浅谈如何加强学校师德师风的建设[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6) :62-63.

新时期师德修养浅议 篇3

一、新时期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加强师生关系。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具备优良的素质。具体表现在,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进行教学,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严整刚毅的志向与力量,这样通过教师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中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而融洽师生关系。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然而然的会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不自觉中热爱着教育职业,热爱着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并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赢得学生的欢迎与尊敬,进而才会出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这个教师没有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那么他便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

第三,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增强师生关系。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了解学生方面,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出发来了解学生,并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相互关系。在教材内容方面,使教材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教材。只有这样他才会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进而获得学生的敬爱,师生关系也因此增强。 

第四,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而增进师生关系。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显露出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闪光的哲理、恰当的态势和流畅的表达等方面。通过这些途径不仅使学生更加喜爱上他的课,而且增添了学生对他的敬慕,进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合。 

第五,良好的师德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进而稳固师生关系。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努力不懈的坚持自我教育,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进而纯化和完善自我。具体表现在,经常进修、加强专业教育、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他和热爱上他的课,师生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 

二、新时期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

第一,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

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確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

第三,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

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由于教师工作的艰辛、繁重、复杂,教师在道德修养上会出现反复或曲折,也会因种种原因产生这样那样的缺点或错误,都是在所难免的。对于这个问题,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在道德实践中出现的违背教师道德的言论和行为。正确解决方法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师德修养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弥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好教师。

《新时期师德修养》培训总结 篇4

教师:杨光平近一段时间,学校组织所有在岗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学习,学习方式与过程是以学习教材、查找问题、讨论解决、总结等四个阶段来进行。

通过学习,明白了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育人,做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引导学生做人的引导者。还明白了新时期的师德是以教师对学生的爱为核心,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师德师风,绝非一朝一夕能以形成,那是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提高自律和反思,逐渐在社会上得到认可的言行德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自律、不断反思、不断进取,形成共识、共为,才是我们这次师德师风学习的目的。

对于此次的师德师风学习,经过反思,我认为我在关爱学生的程度方面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关爱学生不够细心

曾经听过这么一则故事:一个韩国官员路过田间,看见一农夫驾着两头牛在耕地,就大声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个更棒?”农夫看着他却不急着回答。等到耕完了,农夫把牛牵到远处吃草,才回来在官员的耳边小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好。”官员很奇怪,问:

“你干嘛用那么小声地说活?”农夫说:“牛虽是牲畜,但也通人性的,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好,另一头牛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的评论,它心里会难过,毕竟它尽力啦。”这则故事说明,一个农夫对他的耕牛都会如此关爱、细心,何况我们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呢?“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对教师职业道德上一个精辟的概述。因此,我认为,教师要从多方面关爱学生,应该做到:不吝惜表扬的语言,不轻易放出批评的话语,不随便当众评价学生。

二、关爱学生不够仁慈

有这么一个教育案例,江苏泰兴中学钱留华老师,对一个经常迟到的学生的仁慈教育:他用了6天时间,每天3次站在教室门口等他,每次都微笑着对他说:“下次,能不能早一点?”18次的微笑,18次的仁慈关爱,改变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再也没有迟到过。同时,18次的微笑,也感化了班上的其他同学——他们也学会了对别人的过失报以善意的微笑。

一个小小的细节,在学生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引起我对学生仁慈关爱的程度。通常我认为,要想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就得对他们施以呵斥、训斥、体罚等“暴力行为”,要想学生听从自己的规定,也得向他们施以“暴力”。这或许有些效果,但是能够持之久恒吗?学生能从心底里信服吗?这样压制下的“威严”,到“爆发”时那是很难收拾了。因此,“暴力”的“威严”,就不如仁慈树立起来的“威

严”了。

三、关爱学生的方式不够多样

关爱学生是我们老师最基本的素质,只有关爱学生,教育方法才能得心应手,离开对学生的爱,仅仅把教育艺术视作一种手段,就很难达到预想的效果。要做到爱学生,就应该做到:

1、对待学生要平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这是教师关爱学生的基本态度,其核心是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给学生面子。学生是好面子的,自尊心也很强,我们老师应该大度,给他们面子。

3、宽容学生的缺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咿呀学语的学生,包容学生的孩子气,并非纵容,而是由此设法改变他。

4、会欣赏学生。渴望被赏识是人类最本质的需求,而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赏识尤为重要,因此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

5、倾听他们的声音。现在的学生主体意识越来越强,年龄的增长,学习的负担,社会的压力,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老师要“蹲下来与学生谈话”,多沟通,帮他们解决问题。

新时期师德修养(最终版) 篇5

学习体会

张欣 镇川中学

近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扎实推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实施,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读完后感受颇深。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道德是教师的灵魂。教育的百年大计以教育为本、教育大计以教师为本、教师大计以师德为本,而师德是我们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热爱事业的教师来说,我们一定会严格遵守准则。所谓师者,是指一切可以传授知识的人,因此任何一个可以做别人榜样的人都可以被称为老师。而我们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了解自己的责任,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好这个榜样。

一、爱护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 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学生都应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应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歧视差生。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掉一个学生。慈祥的笑容、亲切的言语、文雅的举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能贴近学生的心灵,更能取得教育的实效。教师,应以虚怀若谷的胸怀,诲人不倦的精神,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去照亮学生的心灵,去培养好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适应时代发展。虽然我们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二、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其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教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谁爱学生,学生就爱他,只有爱学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学生。”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每一位学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让师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学生交流,用爱去和学生沟通,建立起师生间的真挚情感,才会叩响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接受你的教诲。因此,我们对学生要真诚相待、真心关爱,用师爱的真情去感染他们、帮助他们,用师爱去换取学生的尊重与理解;用师爱去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师爱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教育。

三、增强责任心,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承担着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责任重于泰山。师德建设永远是教师队伍建设中最根本的任务。组织教师有步骤有系统地学习政治理论、教育理论,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操守和专业素养,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做好学校教育工作的前提,是我们能够积极适应现代教育形势和教育要求的必然选择。文中说得好,“我们有理由把教师师德建设提高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认识,使其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教师强烈的事业心是师德师风的条件。事业心来源于职业感,责任感,是一种坚定的职业信念,是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上升到伟大事业的高度来看待追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信自己的选择。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不跪着教书。”它指引我们不要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要做创造性的劳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教育实践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再实践再思考,如此反复,才能不断积累,不断升华和提高,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有用之才!有思想、会思考的人是美丽的,智慧的,也是高尚的,决不卑微地跪着教书,更不跪着做人!“不坐着教书。”是关于教师的激情,要用教师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触动学生,用教师的激情来浸润学生的情感。正如吴又存老师感叹的一样:“教师需要激情澎湃,课堂需要真情涌动!”人累了才要坐下来休息,如果一个老师无精打采地去上课,无疑是一种“坐态”,这样的教学怎能让学生满意,怎能不让学生昏昏欲睡?多一点肢体语言,多一点语调变化,多一点拈来妙语,多一点师生和生生互动,这才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好课堂呀?这一堂好课我们要全身心地去投入才行!

《新时期师德修养》学习体会心得 篇6

在范跑跑事件后 时下总是有人在指责教师:当我们国家给教师设立了教师节,要求全民尊师重教;政府给教师涨了工资,使教师的合法收入明显增加;老百姓呢,也是一再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可是教师们对此并不珍惜。师德败坏的闹剧总是在一幕幕上演:教师乱施体罚的报道耳熟能详,教师向学生索要财物的现『文秘频道 』上中学的时候,我曾想“平平淡淡的一生,倒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正因如此,我羡慕那诗意的生存,羡慕那丰富多彩的人生,不甘于过平淡、庸常的生活。如今教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传递者。因此,师德的形象,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形象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共同携手撑起那片教育的蔚蓝天空吧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修养浅谈 篇7

一、语文教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首先要有解读教材文本的能力。而对文章进行高屋建瓴式的鸟瞰, 从较高的立足点上对教材进行较深层次的释读, 是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基础的。然后我们才能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恰当地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进行必要的、深入的解读与思考, 从而生成对话, 构建起学生的个性语言。如果教师本身只是个“书袋”, 那就只能进行复述式阅读, 不可能进行阐释式阅读。如果教师连“书袋”都不是, 只怕还会造成对文本的误读。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个杂家, 必须有广博的知识。于漪老师说, 现在的语文教学确实“文”, 语文教师也缺少“文”, 这个“文”就是文化底蕴。我深刻的领悟到: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一方面要给求学者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在显示阶段,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不读书, 不写作, 已是司空见惯的事实。加之教师队伍成分的逐渐改变, 也在逐渐被人称为“没文化”族。所以, 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势在必行, 应扎扎实实地做到一个“真”:真读、真写、真提高。

二、语文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纯熟的教学技巧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还默守着几十年不变的教学模式, 课堂效率极低。教师教得疲倦, 怨天尤人, 学生学得枯燥, 味同爵蜡。因此, 在新的时期, 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 了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取其精华, 为我所用。语文教师应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 不应只看眼前。其实, 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 都是我们学习的资料, 关键在于愿不愿学, 肯不肯学, 善不善学的问题。

三、语文教师要做一个“真”人

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性情中人, 不伪饰, 不做作, 不矫情, 不欺骗, 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现在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早已刮进了校园, 有的教师以沾染许多市侩之气, 弄虚作假, 道貌岸然, 却是愧对“灵魂”。自己的灵魂都没洗净, 怎么去当“灵魂的工程师”?所以, 语文教师的人品要正, 师德要高。“身正为范, 学高为师”。这样才能底气十足。再有, 语文教师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 熟练掌握操作方法, 如课件制作、网上阅读、筛选信息等技能都很重要。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教师只要不断地学习, 加强自己的修养, 就会受到学生的喜爱、社会的赞扬, 就会感受到自己从事教育的快乐。

无数事实说明, 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才能教好学生。譬如你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群众观点、集体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你首先必须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一个革命者。道理很简单, 因为教师做的是教育人、培养人、造就人的工作。我国古代, 对于启蒙老师的选择, 十分重视。《大载记·保傅》中说, 对于赤子, 要“选天下端士, 孝悌闲博有道术者, 以辅翼之。”

一个人民教师, 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体体现在他对教师职业的态度上, 要热爱教师职业, 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的事业心和工作热情是教师参加教学活动, 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内在动力。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热爱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希望得到长辈和师长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亲切关怀和指导, 能使学生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 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熏陶学生, 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即读书, 又育人。

新形势下的师德修养与学生教育 篇8

教师虽然没有金戈铁马的英姿,没有叱咤风云的辉煌,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却被誉为“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会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来培养祖国的花朵。从初为人师到如今虽然时间不长,但我深知“为人师表”这四个字的含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育具有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特点。作为教师,要通过自身思想素质的锤炼和道德情操的塑造,在学生中起到表率的作用,犹如春风细雨般地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重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强调教师热爱学生要“有教无类”的原则家喻户晓;唐代韩愈指出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的思想我们耳熟能详;宋代教育家朱熹把教育看成高于一切的事业,“一日不讲学,一日不自在”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了解历代教师道德规范,取其精华,剔其糟粕,以古为镜,优秀传统师德纵贯华夏三千余年,渗透在世代的教育实践中。这些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如今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教书之本,培养学生学会自律是育人之本。由此看来,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关系到教育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能否顺利进行。所以,我们作为21世纪的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继承优良师德传统的基础上,对自身师德修养提出新的要求。

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那么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何在呢,我想只有真正理解了师德的含义,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优秀老师。在不断摸索的学习过程中,我对于师德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懂得了其中的含义。有人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对每一个人的影响是历久而弥新的,正是有了教师的引导,才使许许多多的学子成人成材。可以说,人生的道路上有教师的指引是一种幸福。新时期师德观念创新与师德素质提高的意义尤为重大。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对我们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师素质的核心正是“师德”。师德体现在职业理想、作风、态度、行为等方面,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所以,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一代名师都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的师德要求,这些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德特征的体现。

身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也喜欢走近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通过与他们接触,渐渐地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成长时期,模仿能力非常强,我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习惯,乃至影响他们的一生。我每次上课都提前到课堂,我们班的孩子就能够懂得上课要按时而不能迟到;我每次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都会将垃圾扔到垃圾桶,我们班的孩子就会知道“果皮纸屑不乱扔”不是一句空话;记得前几天,学校组织老师和学生一起去北海秋游,有的孩子晕车比较难受,我会将他们调到靠近窗户的位置,给予孩子安慰和关爱,让他们明白老师是爱他们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是可以传递的,当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难时,也可以关爱他们。其实师德教育重要的不是浮夸的口号或者标榜的旗帜,而是教师点点滴滴的举动,这种举动会无形中影响孩子。如果一位教师的言行举动得当,会成为孩子终生受用的宝贵财富;反之,如果一位教师的言行不拘小节,有不好的习惯被孩子看到并模仿,那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而且很难改变。可见,我们身上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这也是这个特殊岗位带给人最大感慨的地方,我不祈求能够桃李满天下,只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从我的身上学习到做人的道理和终生受用的好习惯。

在以后的工作和教学生活中,我要不断提升,加强自身学习。加强青少年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了解本班孩子的年龄特征,提高教育教学技巧。加强内省和慎独,注重师德的自我修养。进一步改善自己的性格,提高对工作的耐心度,更加注重细节,加强工作责任心和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多与各位领导、同事沟通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己各方面能力,跟上学校前进的步伐,向榜样学习。

向前辈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同时,也会加强师德学习。优秀教师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方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感人事迹,既能帮助我们提高师德认识,又能诱导和激发我们的师德情感。

加强在实践中的磨练也是很重要的。学习理论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付诸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驗教师师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师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能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促进个人进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动力,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方法。

(作者单位 北京市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

《新时期师德修养》考试内容 篇9

一、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让教师明白外国教师古代至现代职业道德发展的特点、过程。知道一个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对社会和国家影响的重要性。

2、通过培训,了解我国古代至近现代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各个时期的特征,并与外国教师职业道德相比较,领会其中的内涵。

3、通过培训,让教师懂得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提倡敬业精神,知道自己的责任。

4、通过培训,更新观念,正确对待自己的职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做让学生爱戴,家长放心的人民教师。

5、通过培训,让教师有爱生意识,平等意识和公平意识。

二、培训内容:

1、学习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员培训重点课程-----《新时期师德修养》中103页至174页。

2、有关教育政策的法律法规。

三、培训形式:

集中培训和分散自学相结合。

牛棚二小

周登玉

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内容范文 篇10

1.敬业精神

小学教师最高的职业素养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无论是在人生观、世界观,还是知识、能力、习惯等方面都是刚刚起步的小孩子,他们需要教师加倍的呵护、耐心的引领,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必须具有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怀,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崇高思想,不厌其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忠于职守、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

2.事业感、责任心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各种习惯正在逐步形成之中,因此,小学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事业感和责任心。在我们的手中有未来的领袖、有各种各样的专门人才,我们应该对他们充满期待、充满信心,满腔热情地去关爱他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去培育他们,促使这些小朋友健康成长。

3.师表仪容

为人师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仪表仪容上。我们不反对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衣着、打扮等个性化的追求。但对教师来说,特别是小学教师,应高度注重自身的仪表仪容,因为教师的职业所然。教师是小学生最自然的模仿对象。西汉学者杨雄曾说:“师者,人之模范也”。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教师的衣着穿戴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这很正常。但一定要注意,教师给人的形象应该是健康、正气、向上、规范的,具有教育性,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4.工作态度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11

关键词: 高职教师 职业道德 道德修养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是有别于传统高等教育的新型教育类型,区别于高等教育的学术型、研究型特点,高职教育更应被称为应用型、实践型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技术型专门人才”的教育。高职教育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就业在高职教育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二,职业教育特别注重产学结合,这是由其培养目标决定的,所以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更注重产学结合:第三,高职教育更具职业针对性,这是和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一致的,即针对社会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针对职业岗位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针对职业岗位所要求的专门技术理论和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具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第四,培养模式不同,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各国采取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现在非常流行的“零距离”培养模式,以及引起广泛重视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等等,这些明显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更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教师的特殊性

1.高职教师的来源与构成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教师来源主要有: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社会、科研单位和企业;全国职业教育师资重点建设基地;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选留。这是由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

2.高职教师对职业相关技能要求的特殊性。高等职业教育是服务社会的基本高等教育,因此高职教师都有服务社会的基本任务,高职教师应更重视职业相关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主要体现在:第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所谓“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从这点看来高职教育是非常重视教师的职业技能的;第二,高职教师要有强烈的产学结合意识,多联系企业,多下企业,到企业生产一线去,指导学生参与顶岗实习,了解岗位和行业需求,从而帮助课堂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的制定,指导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第三,高职教师要重视实训教学,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和建设原则决定了其的重要性,实训教学课程有岗位针对性强、对社会需求反应快、强调动手能力培养、注重社会实践的特点,因此应当予以重视;第四,高职教师更加重视职业指导、就业指导,高职教育始终应该把毕业生的就业放在全部工作的中心位置,作为首要任务完成,因此,高职教师应更加重视职业指导、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工作。

三、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要求

高职院校的教师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我们研究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既要注重揭示它与以往教师职业道德的联系与本质区别,又要根据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其基本内容,从而帮助高职院校教师从根本上把握其本质,并更自觉地将其内化。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教师具备的职业道德主要有:

1.爱岗敬业,志存高远。爱岗敬业是指教师热爱并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原动力,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2.依法执教,严谨治学。全面遵守《中国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发扬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优良学风,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反对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

3.以身立教,教书育人。教师的理想、信念、行为、个性等具有榜样示范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所以,教师应在各个方面体现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风范:重视教育过程中的授业解惑,注重“传道”于学生。

4.热爱学生,师生平等。热爱学生,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基本道德素质,要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明确教师不是教学中绝对的权威,而是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的关系,要相互尊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5.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也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直接实践者,这就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善于接受新事物并加以创新的能力。为此,教师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以敏锐的视觉感知本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更新,保证不与时代的发展脱节。

6.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教育工作的显著特点是个体劳动和群体效益的有效结合。学生的成长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教育合力。教师之间要团结一致,精诚合作: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做到取长补短。

7.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师德文化。在多元文化充斥交融的今天,我们要充分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精华,将之融入当代师德建设中并发挥积极作用,培养既富含传统道德品质又具备当今时代特征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龚乐进.素质教育下的教师道德[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世纪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毕万利,李玉春.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层次分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7,9.

[4]范云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内涵的认识[J].时代教育,2008,2.

[5]冯克江.论高职教师的特殊性[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

[6]黄玉杰.关于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新时期师德修养》考试内容 篇12

近几年, 由于中职学校招生形势滑坡, 致使学校在招生时基本取消了分数的限制, 生源质量亦明显下降。在校生的数量和质量与前些年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使得班主任工作更加艰巨。当今的学生接受新生事物多, 对时代的动态反应敏感, 活泼、开朗、自尊、好强, 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新时期, 要教会这些学生求知、求真、做人、做事, 培养出一个好的班集体, 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主任的素质和修养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诸如“现在的学生, 真是越来越难教育了, 一届不如一届”这样的话, 我不止一次地从有些班主任那里听到。在与中职学校班主任的交谈中, 大部分教师也会流露出不想做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念头, 明显地感觉到班主任工作使他们心力交瘁, 力不从心, 对层出不穷的问题有了畏难情绪, 对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总觉得现在的学生不可教化。下面, 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 谈一些工作体会。

一、重师德修养, 用高尚的情操陶冶学生

1. 敬业爱岗, 勇于奉献

班主任工作琐碎、繁杂, 涉及到学生管理的方方面面, 付出多, 回报少, 成绩不易显现。故此班主任要有较强的事业心, 要有爱心, 保持平常心。要热爱自己的职业, 有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无私地投入到工作中, 对待学生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 用一颗诚挚的爱心和关心每一个学生。班主任只有真心去关爱自己的学生, 学生才能尊重你, 学生才会喜欢听你的课, 他们才接受你的教育和批评, 你的班级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2. 为人师表, 严于律己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跟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最长, 因此, 班主任老师的综合素质和素养对班级管理的水平至关重要, 同时对学生成长的质量与速度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 班主任在跟学生相处的过程中, 在各个方面都应该做到为人师表, 严于律己, 做好学生的领路人。在学生的心目中, 班主任是应可信的长辈、朋友;在同事的心目中, 班主任应是真诚的朋友;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 班主任应是可信赖的好老师。班主任老师只有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处处成为学生的表率, 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 树立威信。

3. 注重情感, 宽容学生

中职生大多数在十七八岁, 还在青春期, 做事过程中时常带有冲动, 会做错事。作为班主任, 必须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保持平静的心态。在学生犯错时, 班主任对学生不应当面指责批评, 而要安排合适的场合与学生单独交流, 指出做错事的后果, 提出改进的方式,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做错了。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良师, 更应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每逢学生受到委屈, 有了困难时向班主任诉说时, 班主任老师要善于倾听, 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 我们做班主任老师的更要有耐心, 不能无缘无故地向学生发脾气, 不能把自己工作中的不愉快洒向学生。如果这样, 会让学生对你有不好的看法, 更不会好好地听你讲课, 还会影响班级管理。

二、提高能力素质, 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用渊博的知识来征服学生

1. 积极进取, 精益求精

作为一名班主任, 应不断地刻苦钻研教材, 潜心研究教材, 上好每一节课。班主任要积极进取, 大胆创新;要强化科研意识, 努力创新教育管模式;要认真探究学生的心理, 因材施教。班主任要不仅能传道、授业、解惑, 更会启迪、开发、创新, 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征服学生。

2. 民主决策, 科学管理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老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要想抓好班级管理, 就要善于发挥班干部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敢于把班级的一切运行、策划和执行权交给学生, 鼓励引导班干部积极大胆参与管理。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的后盾, 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支持, 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形成良好的班风。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可能不如普高学生强, 但在社交、班级管理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班主任只要敢于任用他们、信任他们, 班干部就一定能够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比如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的赵某, 在校学习期间成绩优秀, 连续三年被学校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到大学后第一学期就被推选为学生会副主席, 大二就成为学生会主席了。

三、善于协调、加强合作, 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

班主任是联结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中心, 是全面负责班级教育工作的, 因此, 班主任必须具有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班主任要经常保持与学生家长沟通:既要把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以家长会的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 还要随时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 对个别学生的不好的表现, 应随时与他们交流。交流不是单纯地“告状”, 还要与家长协商解决学生问题的方法, 这样, 家长才能支持班主任的工作。要积极与科任教师配合。科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对班级中学生的表现掌握得也非常清楚, 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平时与科任教师多交流, 征求他们对班级管理的意见, 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为学生发展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如今的学生有同情心、社会感、爱憎分明, 但缺乏明辨是非、抵御不良习气的能力。因此, 班主任老师在日常管理中, 就要因势利导, 善于运用重大节日、公益活动等形式, 鼓励学生参与进去, 使他们从中学到书本没有的社会知识。比如在“学雷锋活动月”期间, 组织他们到社会福利院、敬老院等地为残疾人、孤寡老人送去温暖, 帮助他们搞搞卫生, 演个文艺节目等。这样, 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 又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成效。

做好班主任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只要我们注意总结和积累工作中的得失与经验, 只要我们满怀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和对学生无私的爱心, 不断努力、不断探索, 班主任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

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13

教师:

一、目标要求:

1、通过学习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与功能和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体系和内容,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2、通过对中外教师职业道德的比较与借鉴,学会用科学发展观来发展和改进传统师德教育模式。

3、新时期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对教师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消极影响较大,教师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关注。通过学习使教师学会缓解职业压力的自我心理保健的措施与对策。

4、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通过学习使教师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职业道德“底线”并学会利用法律手段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5、通过实践篇的学习,了解认识实现教师道德素质提升必须养成的八个方面的职业道德习惯,并在实践中围绕这八个方面的原则要求,具体化为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行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素质和师德修养。

6、新时期,教师主动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促进对学生教育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实践篇的学习,了解教师与价值在教育学生中存在的分歧及原因,了解教师与家长合作的一些误区,掌握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二、主要内容:

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概念及三个方面内涵。

2、教师职业道德的两大基本功能。

3、明确“新时期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更高”的原因。

4、我国传统师德的内涵。

5、中外师德教育的比较与借鉴。

6、教师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诸多消极影响。

7、学校心理健康的内容及理论体系。

8、教师法律地位的确定与权利保护。

9、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八个职业道德习惯。

三、课程的考核要求及方式(详见附页)

1、本课程在线学习次数为40次,标准是在线浏览为合格。

2、本课程交流互动的次数为3次以上。

3、课程评价为1篇学习心得体会。标准是400字以上。

4、在线作业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提交。

5、在线考试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提交。

新时期农村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 篇14

XX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 XXX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可以理解为一个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改变自我的过程。

农村党员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大局稳定、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促进从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骨干力量。加强农村党员党性修养是夯实基层组织、维护农村稳定、确保农村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不是一件小事

农村党员党性修养的强与弱,影响共产党员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影响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影响农村工作的深入开展。

1.不加强党性修养,一些农村党员越来越不像党员。一些农村党员入党以后,没有坚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在群众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越来越不像一名党员,言行举止甚至不如普通群众,极大地损害了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突出表现在乱讲话。一些农村党员没有站在执政党的高度想问题,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在群众面前讲话不讲政治、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对党的一些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一些正常履职行为,单凭个人喜好,说三道四,肆意歪曲,甚至横加指责,随意解读党的政策,妄加揣测政府行为,错误地引导群众走向党和政府的对立面。私心重。这部分党员崇尚利己主义,凡事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对自己有利的事坚决拥护,与自己的无关的事坚决搅局,没有带头协助村支两委把村里的工作做好、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有些党员干部公仆意识淡薄,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占则占,能捞则捞。有的在集体土地转让出租、征地拆迁和工程发包中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有的在低保户上报核定、救灾救济物质发放、山水林田承包中仰仗权势,为个人和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个别干部把群众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捞取个人私立的资本,存在行贿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的行为。拉山头。部分农村党员家族观念重、大局意识差,为了个人利益、亲友利益和家族利益,不惜三五成群、拉帮结派,形成小圈子,结成利益同盟,于党支部之外另立山头。工作中不讲原则,不守底线,只说有利于小团体利益的话,只做有利于小圈子利益的事,胡乱表态,混淆视听,制造矛盾。对于党支部布臵的工作,有选择性的支持和开展,对于小圈子有利的工作,就想方设法大力支持,对小圈子不利的工作,就千方百计加以阻挠,工作表现前后不一,支持力度大不相同。撞红线。有的农村党员干部法律法规意识、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致富不是依靠个人智慧、辛勤劳动、合法经营,而是采用不正当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违法乱纪,臵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组织纪律于不顾。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管束不严,出入不正当娱乐场所,穿梭在牌桌酒桌之上,生活情趣不健康,生活作风有问题。不作为。一些农村党员不上进,整天无所事事、坐吃山空,打牌喝酒样样都行,干事创业毫无动力,没有带头创业致富,发挥榜样标杆作用;一些党员干部得过且过、不干实事,村里工作没起色,村民致富没着落,任职之前,村民人均收入是多少,任职之后,村民生活照样没改善,有的甚至还大不如前。对于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敷衍塞责,疲于应付,文件落实在纸面上,工作停留在口头上。

2.不加强党性修养,一些农村支部越来越缺乏战斗力。有的村里,党员党性修养不强,没有服从服务意识,导致支部是一个空壳子,党员是一个花架子,支部越来越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支书领导不了支部。支部书记是支部的领头雁。可在有的支部里,民主集中制就是一个摆设,支委会议民主有余、集中不够,支部书记对决议拍不了板、说话作不了数,布臵的工作得不到落实,分配的任务得不到完成。村支两委分庭抗礼,工作各干各的,不统筹,不通气,割裂成“两张皮”;党员干部各行其是,各忙各的事业,各挣各的钞票,工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支部凝聚不了党员。有的农村党员无组织无纪律,不能自觉地团结和凝聚在党支部周围,支持支部工作的开展,尽到党员的义务和责任。对支部分配的任务臵之不理,对支部开展的工作袖手旁观,遇事能避则避、能推则推,开会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整个支部松松散散,整体作用大打折扣,支部毫无凝聚力、向心力,更不用说战斗力。党员影响不了群众。党员本该用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影响群众、引导群众。但在有的支部,党员自身不过硬,没有理论修养,没有工作能力,没有人格魅力,说不起硬话,干不了实事,体现不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与普通群众无异,在群众中没有威信,群众对党员不尊重、不信服,有的甚至嗤之以鼻,对群众产生不了正面影响,让群众对党员、对支部失去了信心,自然不会主动支持党员的工作、支部的工作。

3.不加强党性修养,一些农村工作开展越来越被动。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有效发挥是农村工作扎实开展的根本保障。部分村里,党员的先进性体现不了,支部的堡垒作用发挥不了,使得村里的工作开展起来越来越被动,上级党委政府即便加大力度,也收效甚微。造成了项目推进不了。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抓手、牛鼻子,项目推进不了,地方的发展就会停滞。一些党性修养的不强的党员在项目推进中,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项目还是有利于本地长远发展的商业开发项目,不但不带头支持工作,有时还为了一己之私,煽风点火、制造事端,强买强卖、强行阻工,给群众带了个坏头,给项目带来了麻烦,不讲政治,不讲党性,毫无大局观念。大局稳定不了。新时期是一个改革攻坚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更是一个利益交织期,社会维稳压力越来越大。大局稳定不了,就谈不上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在一些村里,个别党员唯恐天下不乱,挟私报复。矛盾出现了,不是帮助村支两委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是明做师公暗做鬼,极尽搅局之能事,把矛盾放大,把局面搞乱,增大解决的难度。对计生、维稳等敏感工作,自己不但不以身作则,还鼓动群众以身试法;不但不说些有助于工作开展的好话、实话、在理话,还说些阻碍工作开展的浑话、怪话、风凉话,增加维护大局稳定的不和谐因素。政策落实不了。在个别村里,上级一些政策由于部分利益既得者的阻挠,执行起来本身就有难度,有的党员干部不但不带头落实政策、减轻执行难度,还与利益既得者沆瀣一气、消极应付,使政策停留在文件上,落不了地。一些惠农支农的好政策,大额的转移支付资金,部分党员干部变相解读、违规截留,以权谋私,化公为私,使得好事不能办好、实事不能办实,群众享受不到改革开放带来了成果,感受不到党中央的关心,极大影响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

二、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不是一句空话

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等多方面。结合农村工作的实际,我认为,农村党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党性修养。

1.要有点底气。这个底气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具备的精气神。作为一个全国党员达到8000万的执政党,在建党至今的90多年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中国人民过上了更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早已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与普通群众不同,不管是思想觉悟、道德品质,还是工作能力、致富本领,都要起到榜样标杆作用。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不信谣传谣,不以讹传讹,要做正面的引导、疏导,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在工作中,只要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只要是为了大局稳定,为了群众利益,就要理直气壮,放开手脚,大胆履行职责。

2.要心存敬畏。敬畏讲的是要敬畏权力、敬畏民意。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党员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在手,就要把握原则和底线,不耍权,不弄权,不越权,就要依法运用手中的权力切实履行职责、维护群众利益。要服从党支部和上级党委的领导,对组织纪律要有敬畏感,部署的工作不能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有选择性地开展,有目的性地完成。同时,要敬畏民意,尤其是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听得进群众的不同意见,要容得下群众的不当行为,不能仅凭个人意志和喜好,一意孤行,独裁武断。日常工作中,要多深入群众,了解民意,多调查研究,收集意见,多一些民主作风,少一些独断专行,与群众形成良性互动,既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又有利于工作的深入开展。3.要懂得常识。一些农村党员不注重加强理论修养,党的基本知识匮乏,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常常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和群众打交道常常是政策讲不清、道理说不明,既不利于政策落实,也有损党员形象。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政治理论这一关必须要过,工作之余要加强学习,学党章、学理论、学精神,多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多关心本地发展大局,既要脚踏实地干工作,也要仰望星空知全局,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群众向党靠拢,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4.要学点本领。农村党员是农村发展的排头兵,发挥的是榜样标杆作用。要使其他的群众多学致富本领、多学实用技能,在学习先进种养殖技术、农产品经营管理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等新知识、新技能方面,党员就要走在前面、当好表率。不管从事哪一行,党员都要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勇于实践,有两把刷子,才能让群众敬佩,还要通过示范带动,让更多的群众懂技术、懂经营、懂管理,增强群众的致富能力。农村党员干部要学有所长、学有所专,从工作实际出发,多学一些行政管理、市场经济知识,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党务村务工作,用专业的知识指导群众创业致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5.要有所作为。恩格斯曾说:有所作为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被列为榜样、被当作标杆的共产党员,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不同,就更要在各自的工作领域有所作为。农村党员就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加强学习,大胆探索,树立一个好的导向。既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带头创业就业,发展新兴种养殖业,成为致富能手;又可通过一心为公、踏实工作,为村支两委工作尽心尽力,做出成绩,成为工作能人。不管是普通党员,还是党员干部,不管工作在哪个领域,从事什么职业,都要踏实肯干、有所作为,为群众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树立新时期农村干事创业的新风尚。

三、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不是一朝之功

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是一个按照党性原则持续改造自己、按照党员标准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是一个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过程,并非一时一朝之功。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从小事着手。荀子在《劝学篇》中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事都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都是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最后由足够的量变实现质变的飞跃。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急功近利、眼高手低,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做起,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注意维护自己的党员形象和党的形象。要心思纯正、大公无私,不为私利所困,不为人情所扰,抛开个人和家族利益,站在村支两委的立场,考虑项目的推进、大局的稳定和政策的落实等当前农村重点工作,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支持村里的工作。

2.要从现在开始。《明日歌》有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农村党员加强党性修养要有紧迫感,要有时不我待的意识,不能等,不能拖,不能说等有了时间再加强。日常工作是做不完的,人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每天忙于琐事杂事,如此日复日,年复年,回头一看,时间过了,党性修养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所加强。因此,农村党员对加强自身党性修养要引起足够重视,不再懒惰,不再麻木,从现在开始加强学习。除了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还要有计划地开展个性化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理论学习、加强党性锻炼,积极提高理论水平、工作能力和创业技能,做一名党性修养强的合格党员、优秀党员。

3.要从本人做起。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农村党员要想在村里说话办事有底气、有威信、有号召力,自己就要有水平、有底线、有号召力。加强党性修养要从本人做起,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别人做好。尤其是党员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不能对别人说得头头是道,督促别人加强党性修养,自己却不顾影响、不思上进。要树立“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意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自己的个人成就,去影响身边党员群众,在村里营造“人人争当榜样,个个争做标杆”的氛围,形成你追我赶、见贤思齐的良性竞争局面。

《新时期师德修养》考试内容 篇15

一、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的内在统一性

列宁曾经指出, 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 是指一个政党固有的本质属性, 也是其区别于其他政党所具有的特性。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党员们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师德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 也就是教师们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从字面上看, 好像党性与师德似乎没有什么相关性, 前者表达的是党员应该怎么做, 后者表达的是教师应该怎么做。其实, 从本质上看, 不管是党性, 还是师德, 两者都是强调人 (党员或教师) 应该具备积极健康、努力向上的意识和行为[1]。

对于高校党员教师而言, 他们在高校中同时扮演着政治角色和职业角色。党员与师德本质上的统一性, 使得这两种角色实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一名党性修养突出的好党员, 思想健康、积极上进。如果他选择高校教师作为职业, 并且至始至终保持了良好的党性修养, 怎么可能不会是一名好教师?同样的道理, 如果一名师德高尚的高校教师加入了共产党员队伍, 秉承统一的行为规范, 又怎么可能不是一名好党员呢?高校党员教师不仅可以、而且必须将党性修养与师德融合为一体, 融党性观念师德之中, 在师德中体现党性修养, 使二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当前, 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提供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 来推进教师队伍的道德建设, 实现二者的融合互动, 以帮助高校形成和发扬良好的校风, 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思意思, 而且也是我们彻底解决师德滑坡的有效路径之一。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升格本科院校作为后发展的高校, 由于办学历史短, 起点和条件都比较差, 尤其是在师资队伍方面, 普遍存在着过于年轻化、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全面了解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笔者专门走访调查了广西等地的新升格本科院校。总的来看, 这些高校虽然在党员教师师德建设方面保持着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 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固然不是主流, 却极大地损害了教师的整体社会形象, 危害性不可小觑。

1.耽于追逐名利, 学术道德滑坡, 价值取向错位

当前, 部分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过分看重物质利益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对于自身的得失计较多, 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追逐名利, 在价值观念上追求实用, 在学术规范行为上缺乏必要的操守。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应当是教师实现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 对于党员教师尤其应该如此。然而, 个别党员教师却把教师工作仅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 热衷于做官从政或者利用第二职业搞创收, 反而视教学科研为副业。甚至极个别教师受物质利益驱使, 缺乏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 以教谋私, 弄虚作假、剽窃抄袭论文。这在一定程度上抹黑了党员教师的良好形象, 极大地腐蚀了高校教师的群体道德, 造成了较坏的社会影响。

2.情感投入不足, 敬业意识淡薄, 缺乏奉献精神

由于受到市场经济观念的冲击,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广泛流行。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并不是完全封闭在象牙塔里面。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侵染之下, 他们过于看重个人经济利益的满足和实现, 之所以选择教师职业, 不是因为内心深处的那份热爱, 也不是因为对于该职业的深度认同感, 而是因为高校教师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谋生手段。动机决定行为, 没有认同何来热爱。持这样职业动机的党员教师们, 为了将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社会兼职或其他商业活动, 尽量压缩自己在教学科研中的投入, 严肃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打酱油”。既不关心学生, 又不关心教学效果, 对工作缺少情感的投入。作为教师本来应该具备的敬业意识、奉献精神, 在他们这里变成了稀有之物。

3.偏重学术科研, 教学质量滑坡, 育人意识缺乏[2]

不少新升格本科院校科研的底子薄、积累少, 为了在短期内多出成果, 往往倾向于在职称评聘、进修、考博、出国深造等问题的考核处置上把学历学位、科研成果、论文数量和所刊登刊物的等级等作为硬性条件和主要标准, 而师德师风方面的情况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被忽略。这在无形中导致部分党员教师思想上出现了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倾向。这种错误倾向带来的首要后果就是:学校的科研指标上去了, 教学质量却滑下来了, 科研与教学被割裂成了“两张皮”。部分教师把上课看成是一项任务, 为了完成工作量而上课, 不关注教学效果和育人质量。“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业内涵的最朴素理解。然而, 调查发现不少党员教师并没有能够准确理解知识、技能和素质的逻辑关系,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育人意识淡薄, 忽略了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培养, 没有能够将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统一起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 只是机械地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互动中缺乏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 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不过问, 自然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三、加强党性修养构建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员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鉴于党员教师党性修养与师德的内在统一性, 我们建议新升格本科院校可以将党性修养建设与师德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提高党员教师对自身角色的认识, 增强党性约束, 开创师德建设全新途径与长效机制。具体而言, 可以从学习培训机制、实践教育机制、党内生活机制等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持续的学习培训机制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 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基础, 还必须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3]。建立持续的学习培训机制成为新升格本科高校提升党员教师履职能力和党性修养的重要手段。首先,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应该加强教师党员的党员意识教育, 比如,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党员教师系统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识很多时候是行为的先导。党员教师只有时刻保持党员意识 (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 才可能在本职岗位上自觉按照党章要求, 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次,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应该尝试建立健全有效的学习培训制度。良好的制度是激发党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前提条件。高校的党员教师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不同职称等级和不同的研究方向,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培训制度制定的难度。新升格本科院校可以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 去探索适合党员教师特点的学习培训考核制度、激励制度, 推动形成良好的学风, 促使党员教师做到真学、真懂、真信, 真用。最后,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要不断进行学习培训方式方法的创新。比如, 可以灵活借鉴各大高校在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诸如领导领学、专家讲学、党员述学、群众评学、典型引学、讨论促学等做法, 努力提高党员教师的学习培训质量。

2.建立系统的实践教育机制

党性修养绝不仅是好听的口号。党性修养的提升离不开学习, 更需要实践, 只有实践才是评判党性强弱的惟一标准。实践出真知, 劳动长才干。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必须建立系统的实践机制, 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切实加强党员教师的党性修养。在党员教师实践教育机制的设计方面, 首先可以考虑结合师德师风建设主题积极开展“平凡岗位争贡献”、“创先争优铸师魂”等党员主题实践活动, 引导党员教师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奋力拼搏, 教育他们将先锋作用体现在实事中、渗透在细节中。第二,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组织可以考虑建立“党员教师与学生谈心”、“党员教师与困难学生结对子”、“党员教师挂钩学生积极分子”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 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帮助党员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唤醒和激发党员教师的责任感, 从而增加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第三, 鼓励党员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走向社会, 广泛参加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检验、锤炼、塑造他们的党性修养。

3.建立严格的党内生活机制

严格的党内生活不仅是广大党员经受锻炼、接受教育的极好机会, 而且还是他们履行党员权利、义务、提升战斗力的前提条件[4]。因此它是党员进行党性修养养成的一条特殊途径。当前不少高校在党员党内生活机制建设方面有所松懈, 多停留在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层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党员教师师德滑坡的原因之一。新升格本科院校一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严格的组织生活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学习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 形成完善的党内生活制度体系, 推动党员教师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另一方面,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委组织部门必须建立严格的党内生活监督机制。虽然党性修养的提升要靠党员的自觉,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的必要性。历史地来看, 严格有效的党内生活监督是不断推动党员不断注重党性修养的重要外部力量。如果将党员置于组织与群众的双重监督之下, 可以较好地帮助其克服改正缺点、逐步提高党性觉悟的惰性。因此,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委组织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各种监督网络, 包括组织监督、党员互相监督、群众监督等, 让我们的党员教师能够时时刻刻接受全方位的监督, 督促其努力向上, 不断取得进步,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此外, 新升格本科院校党委组织部门还要健全党内批评制度, 并坚定地贯彻和执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的重要途径。新升格本科院校各级党组织应该定期召开党支部会议, 在这种会议上, 教师党员之间必须互相找问题、提建议, 不允许讲空话和套话, 形成一种制度和传统, 让批评之风真正得到发扬。

参考文献

[1]李新发.论新时期高校党员教师党性与师德教育[J].井冈山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7) :17~20.

[2]金芳英, 石宏伟.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11) :85~88.

[3]李明.社会转型期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 (9) :104~106.

上一篇:自我鉴定要求下一篇:我的家乡5年级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