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研究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巨大,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效益审计,正逐步发展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监督保障。但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发展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简略概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概念及作用后,针对现阶段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研究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研究论文 篇1:

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

[摘要] 本文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入手,根据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发展的现状,阐述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特点、难点和重点,以期提高工程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工程项目;审计;特点;难点;重点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16. 031

[

一、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工程项目的特点与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工程项目的特点可以推论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

(1)项目之间经济效益的可比性较低。工程项目具有多样性、单件性和差异性,即每个工程项目都具有特定的实物形态和不同的功能,几乎没有任何两个项目是完全一样的。因此,项目之间的可比性是相对的,不可比则是绝对的。在对项目之间进行经济效益比较和评价的时候,必须注意将不可比的因素予以剔除。

(2)工程项目收入的确定比较困难。工程项目施工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施工工期少则数月多则数年。这期间由于设计变更,施工环境的变化,自然灾害的影响(露天作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工资标准、材料价格和机械台班单价的变动以及利率、汇率的变化,诸多动态因素都会影响项目的造价,因此加大了确定项目收入的难度。

(3)对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工程项目计价方法具有多样性,计价依据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不同时期、不同的项目、项目的不同部分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而计价依据除设计文件外,还包括消耗量依据、单价依据、费率依据、价格调整依据等诸多方面。这一特点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工程造价方面的必要知识,才能有效地开展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

(4)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相对性。工程项目计价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工程造价的确定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涉及政策、方法、依据等各个方面,不同的人计算出来的造价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人两次计算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工程造价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承认一定幅度差异的存在,是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前提。由于很多因素(如:变更设计、价差调整或索赔项目)长期难以确定、变数较大,因此,审计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也只能做到相对准确。

二、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难点

由于上述特点的存在,使得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非常复杂,相对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具有较大的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标准的确定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选择必须遵循客观性、可比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原则。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可供选择的标准众多,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最合理的评价指标,却是相当困难的。

可供选择的评价标准主要有:

(1)行业标准:政府统计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公布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经济技术指标(又可分为先进水平、平均水平)。

(2)企业标准: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技术指标的平均水平(参与指标计算的工程项目分类越细,范围越大,数量越多,计算出来的指标就越具有代表性)。

(3)预期标准:按照企业现有技术、管理水平和中标当时相关资源的价格水平,项目应该达到的经济效益水平。

(4)调整后的预期标准:根据施工期间的客观情况变化对预期经济效益调整后的经济效益水平。

从上述标准的特点来看,由于行业标准无法及时公布,存在时差,因此,只能作为参考标准。企业标准可用于不同项目之间的比较。预期标准特别是调整后的预期标准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标准较为合适。

从考核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指标来看,由于企业可能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向项目经理部下达不同水平的责任成本预算或收取不同比例的管理费用,如果使用项目的利润总额和利润率作为考核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则项目之间缺乏可比性。为了增加项目之间的可比性,经济效益指标最好采用毛利和毛利率指标(毛利=收入-成本-税金,毛利率=毛利÷收入×100%)。

2.收入的确定

由于工程项目具有计价方法多样性、计价依据复杂性和造价总额模糊性的特点,影响工程项目收入的因素复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收入确定的难度相当大。

工程项目收入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合同内收入和合同外收入。由于合同的约束,承包商和业主不会有太大的分歧,合同内的收入一般比较容易确认。合同外收入主要包括变更、索赔、奖励等。由于工作量增减造成工程价款的变更,承包商和业主双方也可能存在一定的争议,虽然收入可能不能及时确认,但一般情况下都能计回;施工组织措施的变更增加的费用,业主一般不予支付,但如果承包商事先能够征得业主同意,也有可能得到部分补偿;合同中一般对奖励和惩罚都有明文规定,比较容易确定;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工、机械台班和材料价格变动是通过价格调整来解决的,调与不调、调整的范围和调整的幅度一般情况下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承包商与业主双方往往存在较大争议,确定比较困难;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时间补偿的要求。但困难的是,业主与承包商之间因为事件的责任归属(即应不应该索赔),是工期索赔还是工期、费用索赔以及索赔费用的计算等许多问题存在争议,往往久拖不决。

3.影响效益因素的分析

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是复杂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项目经理部愿意将其掌握影响效益外部因素的资料和盘托出,但其全面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不易确认。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企业内部客观因素容易获得准确、全面的资料。由于对经济效益产生不利影响的内部主观因素事关项目经理部的经营管理业绩,因此,他们往往设法隐瞒,资料不易获得,应当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

三、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应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审计内容的重点,二是审计工作的重点。

1.审计内容重点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应该根据审计的目的来确定。

在施工企业,一般都对项目经理部实行了不同形式的经济承包,审计部门通过对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为项目的中期兑现(工期较长者)和最终兑现提供客观依据。因此,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水平是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

内部控制制度是项目经理部做好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对项目经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情况的审计,既是作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需要,也能对健全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促进作用。

经济效益的确认当然是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但是,项目的经济效益水平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高或者低,为了能够回答这一问题,审计人员必须对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通过分析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因素,发现项目经理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的审计建议,为提高项目后期经济效益指出努力的方向,才能达到提高项目整体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

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有3个方面,即:确定经济效益、审查内部控制制度和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

具体来说,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主要有:

(1)项目经济效益的认定:

1)项目收入的确定:包括合同内收入、变更收入、索赔收入和奖励收入等;

2)项目成本的确定:成本是否与收入相匹配,有无多列、少列、重列、漏列,属于当期的费用是否在当期计入损益。

(2)项目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和效果。

(3)影响经济效益因素的分析(包括:主观、客观、内部、外部):

1)项目投标决策是否科学,投标报价有无漏项,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2)施工组织措施是否科学、可行,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为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增加收入、降低成本)采取的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管理措施和经营措施与实际效果,或因措施不当造成的损失;

4)变更设计、价差调整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5)可索赔因素及实际索赔情况对效益的影响;

6)不可索赔外部因素的影响。

以上仅列出了分析的主要方向,实际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复杂多样的,要根据下述审计工作重点的确定方法和审计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定分析的重点。

2.审计工作的重点

以上虽然明确了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重点内容,但是审计人员并不需要对所有方面平均用力,应该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重点,以便最大限度地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确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重点的方法主要有:

(1)通过内控制度的了解、测试和分析,对内部控制的弱点进行重点审计。

(2)通过成本项目的节超分析,对节超较多的成本项目进行重点审计。

(3)通过分部分项工程盈亏对比,对亏损较多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审计。

(4)通过对安全、质量、工期、协作队伍、材料、机械各项管理工作的初步了解和分析,对相对薄弱的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审计。

综上可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情况复杂、难度较大,对内部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要求较高。了解、分析、掌握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是做好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充分了解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才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才能有较好的审计效果。本文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难点和重点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仅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的策略作了简要的论述,并未涉及属于技术问题的具体审计方法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为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明辉.审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力民,刘英来.中国审计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蔡春,刘学华.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作者:赵倬

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研究论文 篇2:

浅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面临的压力巨大,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效益审计,正逐步发展成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监督保障。但目前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发展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简略概述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概念及作用后,针对现阶段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企业经济 效益审计 问题 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家经济体制的逐步改革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对外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企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与日俱增的经济市场竞争,企业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以持续加强自身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地位。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审计是为了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逐渐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尤其是经济效益审计。20世纪40年代西方最早提出了经济效益审计,之后通过不同的手段让早期的经济效益审计方式逐渐成为现代化的审计方式。80年代中期,我国审计学会在长春召开《经济效益审计学术研讨会》,这个研讨会标志着经济效益审计开始进入我国审计范畴,并逐步成为我国政府审计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特有的审计形式。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

在我国,由于特定的经济时代,导致无论理论界或实务界,经常将绩效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两个术语混用,但经济效益审计术语更适用于企业。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经济效益审计是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财务收支及经济活动的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效益优劣和有关方面经济责任,提出建议、促进改善经营管理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效益审计是财务审计的深入和发展,实践中其活动的开展基本是从财务审计入手。其中经济性是指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所需的投入以开展经营活动,并经济节约、保证质量;经济性审计对财务支出是否节约或浪费所进行的审计;通过经济性审计,可以揭示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活动的恰当程度及其遵纪守法情况。效率是关于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单位、以价值的形式计算比较,所以效率性审计是审计有关单位管理结构的合理性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有效性,以寻求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办法和措施,也称为价值审计。效果是指取得了事先确定的结果,效果性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审查与评价的活动,是管理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活动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以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其审计职能的提升。即经济效益审计可对被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審查,并针对发现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合理的建议或措施,促进被审单位健全完善有关管理制度,或帮助被审单位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审计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建设性审计,其以评价职能为主、监督和鉴证职能为辅;通过延伸审计范围、拓展审计领域,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可有效完善有关审计内容,提升审计职能。

三、当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3.1企业组织内部对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有偏差

我国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缓慢,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组织内部及有关审计人员对经济效益审计了解不深、认识有偏差,没有准确把握经济效益审计的实质,审计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或其他专项审计中。即使开展了所谓的经济效益审计项目,却未能完全从效益性对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深入分析评价,而只是对一些重大事项简单提及,导致提出的建议没有建设性,达不到预期要求。

3.2有关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经济效益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强、复杂程度高的专项审计,对审计人员专业要求较高,除要求审计人员具备财务审计知识外,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资产评估学及法律等学科方面知识。

3.3相关经济效益审计制度欠缺、评价体系和审计程序不确定

由于我国现行的《审计法》对经济效益审计没有明确的明文规定,其他法规也未建立完善的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即便是对国家审计机关的权限以及具体职责也没有明确界定;且企业规模不同、其经济效益审计对象差异大,存在经济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和审计程序不确定。这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可依,相关的重大事项也无法实行统一或公正的标准评判。

四、进一步促进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的应对策略

4.1加深并强化对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

当前,国家对审计工作越发重视,审计监督在各领域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组织应当加深对经济效益审计的认识,强化观念意识,并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构建一个重视审计的良好工作环境;审计人员加强对经济效益审计方面知识的学习,树立全局的宏观意识,通过精准分析评价,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合理建议,促进企业改善经营,发挥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应有的建设性成效。

4.2提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并加强队伍建设

我国企业大部分审计人员在财务收支及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有一定经验,但在经济效益审计方面存在经验不足,即进行有关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缺乏一定技术与知识储备。企业应组织进行系统的培训,优化有关人员的知识结构、增强其综合素质,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创造条件引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审计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审计的评价作用。

4.3健全完善经济效益审计体系

经济效益审计制度方面的欠缺不健全,需要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修订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并制定相关的指南或手册,确定一定的评价体系和审计程序。如对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标准从宏观上进行调控并构建一个较完善的评价标准体系;在审计程序上强化监管,使审计人员严格按规范程序进行并逐一落实、实施,可帮助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较少误差,有利于审计人员更快成长并在经济效益审计中带来最大化利益,达到促进经济效益审计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浅谈企业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审计[J].白洁,张倩,刘伯颖.商业会计.2011(01)

[2] 论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李娜.商场现代化.2014(22)

[3]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研究[J].沙晨鹏.济研究导刊.2015(12)

作者:邓莉娜

项目经济效益审计研究论文 篇3:

试论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

[摘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与传统的财务审计不同,经济效益审计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有关方面的经济责任,对独立机构或单位的经济业务的效益性进行审查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促使单位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本文从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完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审计方法;评价指标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效果进行监督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简言之,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直接目标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其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和财政经济活动能取得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经济效益审计不仅是国家审计的一项重要目标,更重要的是它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和日常工作的内容。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任务不仅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而且充分体现了审计资源在企业生存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许多地区、、单位部门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不高的现象,要改变这种局面,除了重视科学技术外,就是要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挖掘企业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可以完善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树立人人讲效益、事事讲效益的管理意识,保证企业经济活动有较高的效益。

(二)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审计任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审计职能由查错防弊向防护性和建设性转变,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整合现有资源,控制经营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企业从事经济活动保驾护航的手段,必须围绕企业的战略核心开展。

二、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

我国经济效益审计的提出与实施,与真正的经济效益审计还相差甚远,具体表现在:

(一)对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经济效益审计在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混乱现象,以及由此导致的工作上的种种偏差,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开展效益审计,内部审计比国家审计更有优势,内审对企业内控制度和经营状况较为了解

然而,内审在实际开展效益审计工作时却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领导者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可以随意撤并内审机构,精简内审人员,从而出现将内部审计机构撤并或将内部审计人员精简并人财务部门或从财务部门中分离出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的情况,这使得许多内部审计机构势单力薄,很难发挥作用。2_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明确,独立性差。由于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是从企业内部产生的,内部审计受本部门、本单位直接领导,仅仅强调它与被审的其它职能部门相对独立,对效益审计来说还很不够。3.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无固定标准。由于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在考核企业经济效益时,所运用的考核指标也不同,具有很大的弹性。就某一项具体的指标而言,其运用过程和要求也是有区别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因事因地而不同,这给审计工作形成很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客观上也造成了标准依据弹性化人为化的问题。

三、完善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转变观念

审计人员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时,应将查问题追责任的监督观念转变到提建议找措施的服务观念上来。一方面,审计人员特别是审计负责人要转换观念,深入认识经济效益审计是查找分析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企业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在深入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在实际审计工作中不断总结整理,探索和寻求经济效益审计的新经验和新方法,通过从审计实践中提炼理论,再利用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

(二)加强内部审计理论研究,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

大多数审计人员最初都是作为会计师进行培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会计业务上但是,必须看到,效益审计人员所扮演的新角色是作为高层管理当局的助手。因此,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将自己局限于会计核算中,如果效益审计人员的组成和知识层次单一,则不能适应效益审计的要求。因此,效益审计需要复合型的审计队伍,不是仅具有某些职业条件的人员。这就说明,虽然会计师有足够的资格在效益审计队伍中担任重要角色,但仅有会计师是不够的,同时,还需要精通其他学科知识的人员,这是有效实施效益审计所必需的。这就要求企业推行内部审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和后续教育制度,积极探索,建立注册内部审计师制度,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三)重视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

在具体的审计工作中,由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领域的特点不尽相同,因此,要确保审计效果,就要注重审计方法的创新。1.制定周密细致、目标明确的审计方案,侧重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者必须统筹兼顾,选准切入点,依此来确定具体的审计目标范围及重点。2.要注重审时调查,要充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查明审计事项真相,只有在收集了解和把握各方面资料的情况下,才能对审计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衡量评价,特别是涉及到的很多非数量因素的问题,都需要在审计调查中完成。3.重视综合分析不能仅仅就数查数,更主要的是要运用各种数据,将这些数据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发现问题,揭露矛盾,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办法和建议,并要及时反馈给决策部门,促进有关部门及时整改,纠正决策执行中的一些偏差,使效益问题落到实处。4.要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效益审计中涉及数据模型、统计抽样、数学分析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深化审计成果,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满足效益审计的需要。

(四)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效益审计不仅要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从总体上做出评价,还要深入分析其经济活动的各方面和各环节,找出影响效益的方法和途径。因此,企业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也应相应地分为综合效益指标和单项效益指标两大类。综合效益指标主要由净资产收益率和社会贡献率组成:净资产收益率是从投资者获取净利润的角度对企业内部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社会贡献率是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能力的指标,从企业向社会所作的贡献角度评价企业外部经济效益指标。综合性指标是多种因素多种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审计时从各个因素中找出主要原因,有助于审计人员从总体上把握被审计单位的效益状况和发展潜力,为进一步的审查分析提供思路和导向。单项效益指标对构成综合效益的各个主要方面进行分项评价,分析某项资源的利用情况,或某一工作的效率效果,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意见与建议,深入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包括反映生产经营状况的效益指标——销售利润率;反映财务管理状况的效益指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投资与研发状况的效益指标——净利率增长量的贡献;反映人力资源状况的效益指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力资源价值率。

总之,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效益审计同其他事物一样,也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机遇。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切实鼓励思想创新,使我国的经济效益审计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权.鲍国明.经济责任审计专题与案例.中国物价出版社.2006

2.姚福清.浅析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中国审计网.2007

3.乔海青.开展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中国审计.2005.(11)

4.宋常.关于绩效审计研究的新思考.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8).

5.宫传辉.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模式.中国内部审计,2006.(6).

6.王会金,陈希晖.效益审计增值的重要工具.平衡记分卡.中国内部审计,2006.(6).

作者:蔡丽萍

上一篇:家电维修服务站工作总结下一篇:依法治理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