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精选8篇)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 篇1

一、前言

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活动主要指的是审计部门针对工程项目从立项环节至最后的验收结算环节,根据法律依据对工程项目相关的财务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对其真实性和经济性和合法性等进行分阶段分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式监督和审计,通过这样的形式及时发现工程项目在施工各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或对策。

二、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活动的基本原则

建设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是需要多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活动,这就需要每个项目的参与者共同合作和协调,凝聚集体力量推进项目的顺利完成。所以在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准确定位审计目标,遵循相关活动原则。

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活动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坚决以工程项目的总目标为方向。工程项目的总目标包括: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质量以及功能和投资等内容,开展跟踪式审计应熟悉工程项目的总要求,以建设的总目标为开展活动的主要方向,并做好项目不同阶段的目标分析与综合评价,平衡好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二是将控制投资活动作为中心内容。工程项目主要的审计对象之一就是投资环节,如何控制好投资活动的开展程度是审计目标的一大内容,所以在开展跟踪式审计的过程中需把握好审计工作的重心,积极监督过程资金的使用状况,及时审计投资控制总体状况;积极推进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完善和优化,并提出有效性对策建议,促进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三、工程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活动的对策

1.事前控制

事前控制首先需要确定好相应的负责审计活动的组织人员,成立专门的小组负责跟踪式审计,确保有专人和专岗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行细致的审计工作,并规定负责审计岗位和人员的相关职责。其次按照不同工程项目的主要特点设计与之适应的跟踪审计规划方案,明确在不同阶段各负责审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重点和审计资料等,以便审计人员能够按照计划实施,确保工作的完整性。最后应定期与职能相关的单位或部门根据跟踪式审计的工作进度召开联合会议,共同探讨审计进度以及问题的所在,促进多方沟通机制的建立,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充分熟悉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并且可以在会上汇集良策,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推进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2.事中控制

针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审计主要的目标是推进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促进工程项目的优化投资。所以审计工作应该为围绕工程项目主要的经济活动实施审计,尤其是工程项目中关于造价内容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在事中控制环节应重点关注如下几个阶段的内容。

(1)设计阶段。决定投资某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之后,做好投资环节的控制主要工作则是设计环节。在设计阶段对投资造成直接影响的因素多种多样,尤其是设计方案的确定,设计标准的制定以及结构的安全系数等,都会引起工程造价的变化。因此针对这一阶段的跟踪审计主要工作是:保证设计单位具有相应的资质和能力,符合规范要求,设计的水平、质量以及范围、深度等符合相应的工程要求,设计能够控制在计划投资的限额范围之内等。

(2)招标和投标阶段。首先审计人员需认真审查工程量的清单,并积极参与到标底答疑的现场活动中。当前建设工程量的清单主要采取的是量价互相分离的原则,其中量产生的风险主要是甲方承担,所以负责审计的相关人员需按照招标文件和工程图纸相应的要求严格检查和审核工程量的清单是否已经合乎规范、完整以及准确等,以免在结算环节受到量的变化而影响造价结果。其次审计人员需严格审核招标文件以及全身参与到招标活动中。审核招标文件的主要内容有:范围的完整性,评价招标方法的科学性、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以及程序流程的规范性、合法性。通过让负责审计的人员积极参与到招标的活动中,有助于全面认识和了解评价投标的全过程。尤其是针对商务标环节,如果出现价格过低或者是过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原因。评标活动中,负责工程施工的单位举行的现场答疑活动,针对其作出的相关承诺,负责审计的人员需以文字书面的形式做好记录,以留备案。如果中标后,则将其写入相关的合同中。

(3)合同的签订阶段。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作为承包方与发包方致力于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目标,而规定双方相应权利与义务的书面协议,是工程项目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投资等环节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合同的签订阶段,负责审计人员主要审计的重点内容有:确保合同的主体的合法性、合同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合同形式已经符合该工程项目的特征、条款的条理性以及完整性、文字表达的准确性等。另外还应做出准确说明在结算针对如需进行调整的项目环节(例如工程赶工所产生的措施费)应该怎样计算,在履行合约如发生变更应作怎样处理,怎样界定违约行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怎样界定等内容。此外需注意协调和统一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文件,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4)施工阶段。该阶段是工程项目完成决策之后实施投资的主要阶段,通过加大力度对这一阶段的审计,有助于降低投资风险的发生机率。这一阶段审计的主要内容有: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工程金额、施工进行与执行情况、工程质量的把关和验收、工程项目的变更与职责。工程签证以及索赔等。

(5)结算与审核阶段。结算是整个工程项目投资的总和环节,是确定工程项目最终造价的阶段。选择工程项目的结算方式应和之前签订的合同约定内容相符。开始审核之前,需全面掌握合同以及投标的文件内容,明确招标的实际范围,确定好调整的内容,审核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已经正确,规范,套用定额的标准和方式是否得当,工程项目材料总价符合签订合同的约定条款,让利标准是否与合同一致等;审核中,负责审计的人员应促进多方沟通机制的建立和发挥,坚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按照法律依据,用科学的方法准确反映出工程造价;待审计的最终结果得到双方一致确认之后,审计人员需开据关于工程审计结果的通知书,交代相关事宜。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主要是负责将审计资料完整归档。针对每个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跟踪审计完

成后,需要及时有效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底稿(设计文件、招标文件、施工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文件与其附件以及审核结果的通知书等)进行整理、记录和归档,并利用审计数据软件给予信息化高效处理,建立相应的工程项目的审计档案。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跟踪审计资料必须确保真实、完整和可靠。

四、总结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 篇2

1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原则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由多方参与的综合性活动, 需要各项目参加者相互配合协调, 使各项工作形成合力, 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因此, 在开展跟踪审计工作时, 必须明确工作目标, 合理定位。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一是服从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包括进度、功能 (质量) 和投资, 跟踪审计时必须明确具体要求, 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开展工作, 同时加强对各建设目标分析和评价, 做好各建设目标的平衡与优化。二是以投资控制为中心。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投资, 因此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 监督建设资金的运用、投资的控制情况, 同时, 应用价值工程理论, 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2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事前控制

(1) 确定项目审计负责人, 配置相应的审计人员。

审计部门在开展跟踪审计前就应组成跟踪审计小组, 专人专职负责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跟踪监督与管理, 责任到人。

(2) 根据项目特征制定相应的跟踪审计方案。

在项目实施各阶段, 审计人员的工作要点、主要内容以及相关部门需要提供的审计资料在审计方案里都应做出明确规定。这样, 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可对照审计方案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得完整、到位, 有无疏忽遗漏。

(3) 和相关职能部门就跟踪审计工作招开联席会。

基建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每个建设项目都是经过设计、施工、监理、建设管理部门等单位共同努力完成的, 目前, 跟踪审计还是新生事物, 有些人不理解, 甚至怀有抵触情绪, 认为是学校对他们不信任, 跟踪审计就是跟踪监视, 既然有跟踪审计把关, 那就把一切责任推给审计部门, 自己敷衍塞职, 丧失责任心。为了让大家对跟踪审计有进一步了解, 便于审计工作的开展, 在项目跟踪审计前与相关职能部门一起召开联席会议, 与他们共同讨论跟踪审计方案, 一方面可以听取他们好的建议, 一方面让他们了解跟踪审计的工作职责, 这样互相沟通、换位思考能够增进了解, 给审计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便于有效开展工作。

2.2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事中控制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目的是规范管理, 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投资。审计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经济活动这个核心,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关造价的环节是跟踪审计的重点。因此, 全过程跟踪审计应集中力量抓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 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在项目做出投资决策之后, 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设计阶段影响投资的因素很多, 其中设计标准、设计方案、结构安全系数等都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设计阶段的跟踪审计工作目标是确定设计单位资质是否符合规定, 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设计是否控制在工程项目计划投资额内, 设计是否达到限额设计要求。

(2) 招投标阶段。审查工程量清单并参与标底答疑。现行的工程量清单招标实行量价分离, 量的风险由甲方承担, 因此审计人员应根据招标文件及图纸要求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完整、准确, 以减少结算中因量的变化带来造价的增减。审查招标文件并全过程参与工程招标。对于招标文件主要审查其招标范围是否完整;文字表达是否准确;评标办法是否科学;程序是否合法。审计人员参与招标过程, 便于对评标过程全面的了解, 特别是商务标部分, 出现超低或超高价, 审计人员应对这些“超常价”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原因。在评标过程中, 施工单位的现场答疑及承诺, 审计人员应要求以书面形式记录备案, 一旦其中标, 将写进合同条款合同签订阶段。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包人与发包人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 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它是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的主要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甲乙双方之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主要通过合同确定。合同审查的重点是: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形式是否符合该工程特点;文字表达是否准确;合同条款是否完整。特别是投标时不考虑, 而在结算时需调整的项目:如赶工措施费、优质工程奖等如何计取;在履约过程中出现的变更、签证等如何处理;如何界定违约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另外, 还应特别注意的是合同文件与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三者之间的统一, 避免产生矛盾。

(3)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是项目投资的实施阶段, 加强对施工阶段的审计对降低投资具有重大的意义。施工阶段审计重点环节有:设备材料采购和使用、工程资金使用、工程施工执行情况、工程质量与验收、工程变更和工程签证、工程索赔。

(4) 决算审核阶段。工程结算是工程投资的汇总, 也是单位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工程结算的方式应与合同约定相一致。审核前, 首先要熟悉合同和投标文件, 弄清招标范围, 明确哪些内容可调整, 哪些内容不可调整, 对于可调整的部分, 再根据现场有关资料, 审核工作量计算是否准确, 与现行有关规定有无冲突, 定额套用是否正确, 有没有高会重算, 材料价格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费用计取与有关规定是否一致, 让利是否满足合同约定等。审计过程中, 审计人员要与甲方、乙方、监理多沟通,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既要客观公正、坚持原则, 也要注意工作方法, 最大限度的使工程造价得到准确反映。审计结果在得到甲乙双方共同确认后, 审计人员出具审计结果通知书, 审计结果通知书中除了写明审计结果、核减 (增) 额, 还应把一些特殊事项交代清楚。

2.3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事后控制

主要是做好审计资料归案工作。每项工程审计结束后, 必须及时将审计工作底稿、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合同及附件、现场变更及签证纪录、审计结果通知书等资料整理登记归档, 并对审计数据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 建立审计项目档案。档案资料必须真实完整, 不得有遗漏, 做到一事一档。

3 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1) 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的定位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方, 跟踪审计人员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扮演自己的角色。务必保持审计独立性, 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在开展跟踪审计过程中防止两种倾向:一是越俎代庖, 大包大揽。应正确处理好与基建管理、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 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保持审计的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 避免审计风险的发生。二是将跟踪审计工作等同于传统的事后审计, 将工程造价审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其他工作隔离开, 只关注工程造价, 不能动态地监督全寿命过程各阶段运作是否正常, 也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有效的审计建议。因此, 审计工作一定要定位准确。

(2) 提高跟踪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传统审计工作重点放在事后对数据和文字资料的审核上, 审计人员很少深入施工现场, 不了解新工艺和新材料而可能会导致审计结果失真。再加上部分审计人员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理论和方法缺乏了解, 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审计模式, 从而使跟踪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因此, 要高效地开展跟踪审计工作, 首先要提升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 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树立崇高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其次, 改进工作方法, 完善审计制度, 让审计人员充分了解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理论, 制定出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和实施细则, 保证跟踪审计有效实施;最后,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 注重审计人员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提高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质量。

(3) 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由于建设项目具有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是一次性非重复性工作。因此, 跟踪审计方案必须与工程项目相适应, 切忌生搬硬套, 否则非但不能起到指导性作用, 反而让被审单位认为跟踪审计只是走走过场, 搞形式主义, 降低了审计的权威性。因此应从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项目特征、不同施工方案, 有针对性地制定跟踪审计方案, 使审计方案切实可行, 真正对审计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4) 设置审计查证作业关键控制点根据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 工程造价的形成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都密切相关。因此开展跟踪审计时, 应当以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为主线, 对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实时跟踪。为了保证跟踪审计质量, 应对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中对工程投资有较大影响的环节予以重点关注, 在实施审计时, 可在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设备材料采购、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变更签证、索赔和竣工决算环节设置审计工作关键控制点, 制订各环节跟踪审计细则。确保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加强对投资效益的审计评价, 采用多种方法对公用、公益投资的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符合绩效审计这个大方向。工程审计应当实现从传统审计向管理审计的延伸, 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要求, 做到关口前移、全程监控, 在全面全过程的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 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促使工期、质量、功能和投资最佳化, 争取最佳投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玉萍.基建工程项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3) .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 篇3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审计风险;应用探究

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审计机构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通过运用现代审计的方式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计划、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及结决算等技术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审核监督和提供咨询服务。在现实的工程建设工作中,项目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舞弊现象。假签证、假发票、假变更等现象不断出现,这就意味着常规的事后审计工作因介入时段滞后,带有较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存在着巨大的审计风险,选择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变革建设项目审计方式的必然趋势。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按照主体分可以分为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

一、目前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基本现状

全过程跟踪审计应用到工程领域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跟踪审计工作在工程建设投资领域的应用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审计工作在工程建设投资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尚不完善;由于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方面起步较晚,在工程建设投资方面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因此相关的制度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待完善,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审计依据不够明确,给审计机构审计项目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2.工程跟踪审计人才队伍能力良莠不齐;审计工作在工程领域的起步较晚,许多社会审计企业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盲目的引入审计人才。大部分审计人才并没有较长时间的工程审计工作经验,导致许多工程的审计工作质量难以保证。

二、有效防范与控制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风险的策略

(一)加强领导对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认识,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

工程建设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要做好,必定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部分领导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跟踪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定期对领导者进行培训,提高领导者对跟踪审计的认识,有关部门加强对跟踪审计有关的制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只有这样跟踪审计工作才可以得到更好更快的开展。

(二)广泛宣传工程建设跟踪审计对工程建设意义

跟踪审计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工程建设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大对工程审计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定期展示工程跟踪审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只有人们认识到审计工作对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审计工作就会得到领导们的充分支持和认可。

(三)借助国际审计行业通行承诺制度,便于化解工程跟踪审计风险

近年来,国家对工程建设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工程建设项目部门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工程送审资料。审计单位要对单位工程的造价做出准确的评估,并且将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说明。

(四)工程建设实现内部控制与合同审签制度

合同是指双方为了达成某一约定而签订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文件。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同时也是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与投资审计的重要依据,它会对工程审计风险起着防范的作用。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会促使建设单位在工程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只有将内控制度与合同审签制度有效的融合就可以将工程审计的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五)加强与政府审计与社会审计单位之间的合作。

工程建设审计工作量巨大,部分政府审计部门没有能力完成跟踪任务时往往会借助社会审计力量来完成任务。当自身跟踪审计力量不足时,借助社会审计力量来完成跟踪审计任务,借助社会审计力量一方面可以减轻跟踪审计的工作量,缓解人员紧张的状况,另外一方面可以实行有效的管理,提高跟踪审计的效率。

(六)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个人素质

人力资源是任何行业都不可以缺少的资源,为了更好的防范审计风险,我们必须要提高审计的质量。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培养更加专业的工程跟踪审计人才,对工程跟踪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提出一定的要求。定期对现有的跟踪审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要鼓励工程跟踪审计人员努力学习施工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要不断的具备丰富经验以及懂得审计工作以及懂得管理工作的人员来壮大我们的人才队伍。

三.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方式的应用

(一)工程建设项目准备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首先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进行完善性审计。这些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建设用地批准、建设规划及施工许可、环保及消防批准、项目设计及设计图审核等文件是否合法。包括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可以得到保障,是否按规定及时缴纳减、缓、免手续以及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二)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实施阶段的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在合同履行的审计工作。工程建设项目涉及范围较广,为了有效的防范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我们在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我们要对于工程项目建设有关的单位进行审计,考核其是否对履行了合同当中的有关条约,便于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全面得到调控,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程建设项目交付和竣工结算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交付以及工程竣工结算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跟踪审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审计工作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对项目整个工程的报表进行审计,同时对项目工程的成本以及效益进行准确的核算统计,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进行汇总上报。

四、总结

工程建设是当前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国家有关部门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认可,但是由于审计工作在国内的发展起步较晚,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往往暴露出许多的问题。本文主要是对目前跟踪审计工作在工程建设中应用的基本现状进行总结,对跟踪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了探讨。在当前的审计环境当中,许多新的问题不断的出现,阻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我们每个审计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找到更加适合我国经济建设的审计工作管理制度以及方式,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锋.高校基建审计的风险与措施[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10(06).

[2]段淑芳.高校工程投资审计风险及防范[J].财会月刊,2011(11).

[3]丁梅.论高校基建工程审计的风险及其防范[J].浙江统计,2010.(08).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 篇4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就是对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合法性、真实性、规范性进行审计监督的活动,包括开工前审计、在建期审计和竣工后审计等三大主要部分。开工前审计是指对建设项目开工前的主要工作实施审计的过程,主要有投资决策审计、勘察设计审计、资金筹集审计、开工前准备工作审计、招标投标审计与合同审计等内容。在建期审计是指对工程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施工进度、工程材料、变更洽商等事项实施审计的过程,主要的审计内容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建设工期和施工进度及资金、材料到位情况,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施工进度月报情况,主要设备材料订购、保管、使用等管理情况,设计、技术、材料等变更洽商情况(即项目调整概算情况),与工程施工期间管理有关的其它情况等。竣工后审计是指对工程竣工后的项目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实施实施审计的过程,主要的审计内容有:工程结算编制的依据情况,工程量及主要材料用量、价格、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定额套用等情况,各项综合取费基数、取费率等情况,招标控制价和工程量计价清单的执行情况,对施工单位的工程拨款和材料、设备价格控制等情况,与工程结算有关的其他情况,批准的设计方案和工程实际竣工情况,竣工验收和遗留问题的处置情况,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和其它投资的完成额以及交付使用资产结转情况,竣工决算报表的真实、合规和完整情况等。开工前审计、在建期审计和竣工后审计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从审计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来看,三个部分一脉相承,缺一不可。

对照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要求,我们现在及以往的工程项目审计工作仍然存在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一是开工前审计工作不够全面。此项工作基本仅限于预算(或招标控制价)审核,对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开工前准备(征地、报批手续、三通一平)等环节没能给予足够的关注。二是在建期审计工作不够深入。此项工作基本仅限于对工程进度款的审核把关,对工程现场管理、工程材料共管、设备采购及管理、隐蔽工程记录、工程变更等情况没能深入现场去了解核实。三是竣工后只注重工程竣工结算审计而忽略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四是存在工程项目较多和审计监管人员相对较少的矛盾。我们的工程项目包含烟水配套工程、烟站建设、现代烟草农业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县局改造等几个方面几十个工程,而我们审计科只有3人,还要兼顾其他审计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五是审计人员知识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审计科3人之中,2人为原来财务人员转入,1人为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专业毕业但尚缺乏工作经验,没有精通工程审计监管工作的人员,因此均要靠不断的自学摸索和培训来提升自身素质。以上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们对工程项目审计监督水平的提高。

问题的存在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方式方法。实施全过程进行跟踪审计,从有效性角度来看是最好的,但在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会大大提高审计成本,降低审计效率,所以应把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变全天候的跟踪为重点跟踪,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人员编制和知识水平问题无法马上解决,我们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而必须突出重点,并坚持内外审(即内部审计与社会中介审计)相结合的模式实施。根据我们的工程项目实际,我们的全过程跟踪审计监督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开工前审计重点应放在招标控制价编制审核、招标投标审计、合同审核等三个方面。根据国家标准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定,国有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并应编制招标控制价。招标控制价相当于招标人的采购预算,是招标人在工程招标时能接受投标人报价的最高限价,其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的控制。对招标控制价的审核重点要看其工程量清单是否存在漏项,其分部分项清单、措施清单、其他项目清单、规费和税金清单是否符合相应的计价原则和计价规定等。招投标阶段是工程投资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规范的招投标,可以优选施工队伍,节约建设资金,提高工程质量,防止腐败行为。招投标审计的重点放在审查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合理性;审查招投标文件和合同条款中是否有大的漏洞和隐含的风险,尽量减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与索赔;审查是否由合理的最低价中标等。工程施工合同是承发包双方约定在某一特定工程享受权利及应履行义务的书面凭据,其合理合法性及完整性直接影响到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合同审核的重点应主要查看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完整、意思表达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合同形式是否明确、相关条款是否与招投标文件一致,要特别关注与工程造价有关的条款,如工程预付款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时间及比例,工程量清单项目及新增减工程量项目的结算办法,工程质保金的约定、违约的索赔等。

二、在建期审计重点要放在工程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审计、隐蔽工程审计及进度款支付的审核把关等三个方面。工程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是容易造成超额投资的重要因素,必须严格进行审核。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变更与签证理由是否合理、资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真实、手续是否完备,特别要关注涉及造价比较高的设计变更与签证。对重大设计变更,跟踪审计人员要及时进入现场,进行记录、测算,及时提出审计建议。隐蔽工程在工程结束后难以复核,是最容易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的部位,对隐蔽工程质量与造价的控制是跟踪审计的重中之重,审计人员要及时跟踪隐蔽工程的每一个工序,做好记录,必要时还应进行拍摄记录,为工程竣工决算积累资料。工程进度款的支付影响到工程实施进度,还可能引起纠纷和索赔,因而对工程进度款支付的审核把关显得非常重要。进度款审核把关主要是要审查承包人是否按合同约定递交已完工程量报告、进度款申请及相关的证明文件,审查所递交的材料是否充分、真实、完整等。

三、竣工后审计重点应放在竣工结算审计,兼顾竣工财务决算审计。竣工结算审计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口,必须严格把关。重点要把握三个方面:一要重点审查清单报价的真实性、合理性,防止施工单位在投标过程中通过提高施工中可能变更较大的分项工程或成本利润率高的分项工程的单价而降低其他成本利润率低的分项工程的单价以套取利润,提高建设项目造价,损害国家利益。二要认真核实工程量,特别是变更较大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三要重点关注原设计中没有而变更的项目的真实性、计价的合理合规性、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竣工财务决算审计重点则是要审查是否将不该摊入工程成本的费用摊入了工程成本,审查竣工决算报表的真实、合规和完整情况等。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 篇5

近几年来,不少建设项目特别是国家投资的重大项目,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为更加公正、合理、及时、准确地确定和控制工程造价,达到有效节约建设资金的目的,在进行竣工决(结)算审计的同时纷纷引入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下面就建设工程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基本做法简述如下。

由于单纯的工程竣工结算审计存在着诸多不足,如时间介入滞后,了解信息不全,审计人员看不到项目招投标、施工以及设备材料进出、工程安装等具体过程,只能将有关签证单、验收单、进货单等本应是审计对象的东西作为审计依据,难以及时发现问题,容易出现扯皮现象,需要经过反复讨价还价甚至艰苦的谈判才能达成审计结论,导致审计结论、意见和建议难以得到彻底地执行,审计风险较大。这种做法虽然形式上核减了部分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但对于工程造价成本控制而言,只能说是亡羊补牢。审核认定的工程价款与真实造价多少存在一些差距,对于可能出现的严重偏离预算指标、打乱整个财务计划的情况,达不到主动控制、归避风险的目标。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在工程实施阶段,审计部门或其委托的中介机构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切合实际的审计依据,对工程投资实施动态的、主动的控制。全过程跟踪审计由竣工决算事后的静态审计,发展到“驻场动态审计”,使审计监督覆盖了从工程招投标、合同签订、设计、变更、设备材料的进出、隐蔽工程确认,直到工程款支付的全过程。要全面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并及时纠正项目进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差,取得社会效益与投资效益的最优化,就有必要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各阶段实施全过程的控制,将可能的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达到基建审计的目的。建设项目的规模越大,建设工程造价控制越应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审计部门的事前加入、全程跟踪,能及时提供有关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一、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主要内容

为确保建设项目质量,避免资金损失浪费,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审计监督,将审计监督的关口前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前期

(1).审核工程招标文件。参与工程量清单的核对和工程招投标监督工作。—是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不断提高工程量清单的编制质量和精确度,切实防止漏项缺项;三是在招标文件中要体现跟踪审计的范围、职责与要求。

(2).审查工程施工合同。一是审查合同的合法性。合同的内容和文本格式是否符合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精神。二是审查合同的合理胜。语言文字是否简炼、规范、严谨,重点避免日后索赔的伏笔;有关条款的描述是否清晰;工程费用和计算数据有否误差;有关合同附表、附录和签章手续是否齐全等。三是对合同中存在的疏漏进行分析,判断其对造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3).审查项目法人内控制度建立情况。审查项目法人是否建立健全了各项内控制度,如工程签证、验收制度,设备材料采购、价格控制、验收、领用、清点制度及办公制度等。督促、指导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建设规范运行,建设资金合法使用。

2.工程施工阶段

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审计主要内容包括:工程项目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落实情况评审,隐蔽工程现场核查,设计变更审查,合同履行审查,现场材料及设备变更的签证,材料及设备价格调整的签证,工程索赔款审查,工程价款结算审查等。

(1).工程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置和落实情况的评审。一是督促职能部门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组织措施、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合同措施以保证工程项目按预算或概算投资执行;二是督促职能部门事先编制好施工过程的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投资控制目标,进行投资跟踪控制,定期进行投资实际支出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2).隐蔽工程现场核查。主要检查隐蔽工程的真实性、准确性。—是参与工程项目基础实物工程量的收方,检查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收方,核实实物工程量;二是参与土石方成份及外运运距的确认,检查是否按有关规定进行认定,核实土石方成份及外运运距;三是审查隐蔽工程资料是否真实、准确、完整。

(3).设计变更审查。主要审查工程项目设计变更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一是审查设计变更的处理程序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完备;二是审查设计变更的内容及作业数量是否真实;三是审查设计变更价款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分析变更对造价的影响,并核定承包人因设计变更造成的费用增减,对必要的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力求减少变更费用,以避免不合理支出。

(4).合同履行审查。一是合同是否按规定的条款执行,有无更改合同的行为;二是了解因安全施工、不可抗力、合同分包、工程转包、技术工艺、文物或障碍物等事件对合同履行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合同变更情况;三是审查合同价款的变更或增减费用的合理性、合规性和合法性。

(5).工程索赔款审查。一是审查工程索赔是否有合同依据、是否提供原始资料,索赔手续是否完备;二是审查索赔内容是否合理,索赔款计算是否正确;三是审查索赔费用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6).设备、材料价格的审查。重点审查设备、大宗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合理性。审计人员应参与设备、大宗材料价恪的询价与核定工作,以及参与采购招标活动。对设备、大宗材料的价格提出核定意见。对项目中特殊材料、设备市场价进行征询。

材料价格是影响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严格控制材料价格是降低造价的有效手段。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把材料价格关,力争把价格控制在合理水平上。对已购设备、材料因故不能使用的,要分析原因,分清责任,并督促项目法人及时处理,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7).工程价款结算审查。根据工程合同规定的工程价款结算方式,结合工程进度及预付款项和工程监理情况,审查经工程项目管理部门签证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提出资金拨付意见。

3.工程竣工阶段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丁程所有资料,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全面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1).全面掌握项目的批复立项资料、设计资料、历次调整概算的资料、相关的合同及结算资料、工程进度资料、初步验收资料和工程竣丁决算报告等,在对项目工程整体设计与

2施工有一个系统、完整认识的基础上,审查上述经济资料是否属于该项目,审查竣工工程内容是否按合同要求全部完成并及时办理了工程决算,审查实际施工中出现的设计、合同、施工企业等情况的变更资料,以及工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等各种签证是否真实、完整,变更的内容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查看现场与资料是否相符。

(2).充分利用前期审计已掌握的资料和数据,在施工单位提供的决算数据基础上匡算各项工程造价和材料消耗指标,广泛运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确定审计重点并进行详细审查,具体可从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工程定额的套用是否存在错套或高套现象,材料用量及价差的合规、合理性,取费程序的合法、合规性等方面来进行。

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方法

首先,跟踪审计人员必须常驻施工现场,参加被审计单位的定期例会,及时了解、掌握项目有关隋况,提出审计意见,并且做好会议记录。参加工程例会,参与工程相关的一切招投标活动。同时做好审计宣传工作,使被审计单位了解跟踪审计的程序、内容及应配合的要求自觉接受审计。另外,审计人员应熟悉工程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及工程施工图纸,对合同和招投标文件中未明确的部分应及时指出,督促建设单位进行明确界定。

其次,应对设计变更、施工现场签证和材料价格进行确认。一是设计变更确认;二是施工现场签证确认;三是要求审计人员现场核实变更的工程量,在隐蔽工程覆盖以前进行现场核实;四是收集每个时段的市场信息价格,并作充分的市场调查,对于特殊材料或审计员认为有必要的材料进行现场留样,以便结算时进行核对。

最后,收集相关资料。一是收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工程资料加以备份,包括工程变更资料,材料合格证及样本,现场测量的照片等,并按类别整理编号,避免添加涂改等现象。二是按时做好跟踪审计工作日记,注意原始资料的积累,为补充定额及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纠纷、索赔提供原始数据。三是应建立跟踪审计项目台账,及时登记审计时间、工作纪实,包括工作内容、审计事实、发现问题、审计意见、整改情况、审计成果。

三、全过程跟踪审计应重视的问题

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工程技术、经济、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现场沟通、协调的能力。良好的文字编写能力、计算机应用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由于审计工作底稿随时都有可能作为法庭证据,因此审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场收集资料,取证要准确,工作要全面彻底,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待每个环节,注意调查研究。不得有个人色彩。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是一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因此,审计完毕要认真地研究总结,不仅要总结工作的方法方式,审计中还存在哪些技术问题,以后如何进行改进,如何协调与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的工作关系以及他们有什么好的建议,而且还要探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共性问题;要不断地进行探索,不断完善跟踪审计工作。要形成工作制度,这对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及审计工作水平意义重大。

因为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过程较长,工作中的底稿、照片等资料要特别注意保存,要建立审计复核制,审计责任追究制。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 篇6

【摘 要】近年来,建设项目开始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并且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困难。本文就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供大家一起交流。

【关键词】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问题;对策措施

近年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被应用到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中,这是由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延伸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使整个工程实施处于受控状态,能有效地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促进相关管理单位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并可以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从而对廉政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从事跟踪审计的实践者,今就跟踪审计实施中面临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几点对策。

1.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涵与实施背景

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造价审计的一种新的方式方法通常也被称之为“全过程造价咨询”。它不仅可以主动发挥审计免疫功能,提升工程项目资金监管效率,而且能够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及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就内涵而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指建设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业务管理活动的合法性、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确认和评价,以促进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和有效改善建设工程管理,促进建设工程目标实现的审计监督与控制活动。

2.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面临的问题

(1)在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如何把握好角色定位和“度”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工作目标定位是监督、咨询和建议。由于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以堵塞项目建设漏洞、完善建设项目管理机制为总体工作目标,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建设工程项目提前介入。

(2)审计环境的优化是制约跟踪审计的重要环节。首先,跟踪审计一般属于内部审计,往往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具备政府审计的绝对权威性和强制性。跟踪审计是多部门参与、多单位协作的一项工作,加之跟踪审计工作的开展处于不断实践和探索阶段,机制、法规、制度尚未完全理顺和健全,如果建设项目各部门不理解、不配合,跟踪审计的效果和实施过程将大打折扣,因此,优化审计环境尤为重要。

(3)审计工作业绩标准衡量指标面临调整,且尚未形成统一和广泛认可的业绩衡量标准。现实工作中,审计人员的工作容易陷入到可有可无的自我感受和氛围中,跟踪审计的地位得不到实际的认可和保证。

(4)成本—效益原则的贯彻体现需要强化,审计人员素质能力与工作需求吻合需要提升。现实工作中,跟踪审计业务范围和内容的扩大与审计成本提高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竣工决算审计相比,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无论是对象还是范围、内容、环境和要求均有很大的拓展。

(5)相关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标准不完善、不配套,给审计评价和判断带来被动局面。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与传统审计相比发生了重大变更,这就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其提供支撑,为跟踪审计部门提供衡量标准,为建设单位制定项目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3.促进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质量提升的对策措施

3.1 准确把握好角色定位,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与服务”,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运行机制下,审计人员需要频繁介入审计现场开展审计工作,才能提出审计意见供被审单位进行纠偏和改进,这很容易导致审计人员偏离监督、咨询、建议的工作目标,有意或无意介入到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能范围中来。准确把握好角色定位,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首先明确审计人员不从事建设管理、施工、监理方面的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对上述职能的监督工作,以促进建设管理、施工、监理工作规范、有效运行为己任。其次就具体的工作要求而言,就是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介入不陷入,建议不包办”,现实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开展应遵循的程序是:费用审核应直接向乙方即施工方了解情况,并深入施工现场,而面对施工程序上的问题,审计人员不得直接面向乙方,要由工程主管部门将所有资料准备齐全后报审计部门,审计部门给出审定意见后,提交工程主管部门,由工程主管部门协商落实解决。如果审计方直接对乙方或施工方提出建议,必将产生越俎代庖的效应,导致职能越位,无意间履行了管理者职能,无意间承担和涉及到了现场管理的责任。例如:实际工作中,基建工作现场的签证,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职责和具体操作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工作范围,应明确限制在仅仅针对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上述职责、操作规范的履行情况而开展审计监督和评价工作,无需介入到现场签证等业务工作过程中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往往先要求审计人员表态后才予以现场签署,这就导致了审计工作的错位和越位,致使审计工作在客观上不自觉地履行了监理的工作职责。再如:如果在施工程序上经过审计发现了问题,审计若直接面向乙方,而不是反馈给工程主管部门,也必然形成越位,在客观上不自觉地履行了管理部门的职责。

3.2 加强跟踪审计的自身管理,统一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配合,优化审计环境

就内部审计环境而言,审计工作组成人员应当同心同德。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共同遵守和认同,是确立和组成审计工作组成人员的先决条件,这也是创造和形成和谐工作环境的保障。同时,切实发挥、调动群众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群策群力推动阳光工程,除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以外,督促建设单位开展预算公开、进度公开、业务内容公开、程序公开,优化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自身管理,防微杜渐,有效发挥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免疫系统”预防功能。就外部环境而言,一是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有力支持,二是在上级部门的组织下,积极开展有关部门包括监理部门、建设部门、施工单位的工作协调,在认识上、目标上取得一致意见,从而得到建设部门、监理部门和施工单位的认同理解和工作配合。

3.3 建立健全跟踪审计业绩考核标准,提升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权威性

伴随跟踪审计针对过?建设项目程控制力度的逐步加大,工作开展中以结算审计审减额确定审计费用的意义已经丧失。同时,单纯的审减额既不能真实体现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际价值,也不能完全反映出跟踪审计所产生的隐性效益和显性效益。因此,合理计量跟踪审计的业绩标准,是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跟踪审计的业绩考核,应该从注重审减额的传统思维过渡到对实际跟踪投入与效果的综合判断上来,即根据实际跟踪效果,如针对材料价格、隐蔽工程、工程变更等方面开展的咨询服务、投入和效益,综合确认审计效果,而不再以结算审计的审减额作为评判审计业绩的单一标准,这也是跟踪审计关口前移要求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3.4 运用成本—效益原则,解决跟踪审计需求的不断扩张与审计成本提高之间的矛盾

以坚持“突出重点,防范风险,量力而行,明确责任”的过程跟踪审计目标控制为前提,采取“关键控制点”的跟踪监控方法,从而提高跟踪审计效率,降低跟踪审计成本,实现跟踪审计目标。建设项目的关键控制点一般公认为由十大环节组成: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准备、隐蔽工程验收、各主体工程部位验收、重要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工程款的支付、重大变更、竣工验收等。在确定审计方案时,审计人员应充分运用成本—效益原则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具体情况,科学确定、把握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将全天候的实时跟踪转变为关键点的控制跟踪,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从实际需要制定跟踪审计业务操作规范、业务准则和实施办法,加速跟踪审计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轨道

在科学合理的确定、选择和规范全过程跟踪审计重点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跟踪审计的业务准则、依据和制度,制定相应的跟踪审计实施办法,促使跟踪审计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的轨道。

首先,明确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制定相应的约束审计主体和客体的行为规章制度。审计主体是指在工程审计活动中主动实施审计行为,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机构及审计人员,主要包括:政府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聘请的社会审计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审计主体贯穿审计信息产生过程的始终,对审计信息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确保和制约审计信息质量的首要因素。审计客体是指接受审计人员审计的经济责任承担体或履行者,包括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跟踪审计业务规范应该包括两部分:其一是约束建设项目审计主体行为的规范,称之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准则;其二是约束建设项目审计客体行为的规范,称之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标准。规范审计主体的行为主要是利用准则的约束和指导功能,保障审计人员独立、客观、公正的判断审计事项、从事和开展审计活动,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审计任务。

其次,审计业务准则应覆盖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的各个方面。其中,事前审计即开工前的审计,包括投资决策、勘察设计、资金筹集、开工前准备、招标投标、概预算的审查、施工合同等业务内容的审计。事中审计即施工期间的审计,包括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工程价款支付、隐蔽工程、工程变更、工程转包分包行为、工程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等业务环节的审计。事后审计即工程决算审计,包括竣工验收、竣工结算、费用确认、投资评价等业务环节的审计。

4.结束语

虽然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目前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难点,但全过程跟踪审计在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使问题防范于未然,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投资效益上都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我们应努力探索、不断完善跟踪审计的方法,来促使相关管理单位提高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从而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研究修改论文 篇7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教育部对高校投入的增加以及各高校为改善教学硬件条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工程建设方面的投入在高校的经费投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1]。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审计, 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教育部于2007年提出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 建议大中型项目应实施全过程审计。本文结合本校在近几年逐步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经验, 就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特点、实施过程面临的风险及相应的解决办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1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特点

跟踪审计的目标是实现质量、进度、效益的统一。实施中一般将整个建设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或者重点事项, 审计人员根据划分的阶段及时地对各阶段的内容进行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 以便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 实现建设目标, 获得最佳的投资效益。与传统的结算审计相比跟踪审计具有以下特点:

1.1 审计时间前移

传统审计一般在审计对象已经交付使用后进行, 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也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失去。与传统的结算审计不同, 跟踪审计贯穿于投资立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阶段, 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及竣工后评价阶段, 审计的关口前移, 对一些重要阶段与环节能及早进行介入审计, 对项目的具体情况更加清楚。

1.2 审计内容更丰富

全过程审计的内容包括对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勘察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财务决算等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检查和评价。

1.3 审计的目标不同

全过程审计要对各阶段经济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监督、控制和评价。通过审计, 可以有效控制并真实反映工程造价, 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提高投资效益, 完善建设工程管理, 维护教育部门和本单位的合法权益, 促进廉政建设, 充分发挥审计部门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职能作用。

2 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选择与实施要点

2.1 审计模式的选择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意见》, 对大中型项目应实施全过程审计, 也可根据重要性与成本效益原则, 结合内部实际情况, 对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部分阶段或环节进行全过程审计, 即按介入时间, 可以分为全过程和阶性性两种。“意见”还指出, 开展全过程审计可由内审机构实施或内审机构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实施, 即按实施的主体, 可分为内审机构为主和以外购服务为主两种。

开展跟踪审计对人员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 需要工程造价管理、工程技术且懂审计法规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内审机构普遍存在制度不健全, 专业配置不健全、不合理的情况。例如, 很多高校是纪检审合署办公, 既要开展纪检监察工作, 又要作审计实务, 精力分散, 使审计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 人员配置也不尽合理, 内审人员多由财务人员或行政人员组成, 少有工程造价类人员。因此, 对于大中型建设项目采用“外购服务”是合理的, 对于小型项目及维修类项目, 可由内审部门承担。

2.2 各阶段审计的实施要点

全过程审计的范围是项目的整个周期内的经济活动, 实施中应根据重要性和成本与效益的原则有所侧重。根据高校工程审计的实际情况, 对各阶段开展的审计实施要点总结如下:

2.2.1 设计阶段之前

从理论上讲, 全过程审计应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就介入, 从源头上抓住投资方向, 避免投资决策失误而产生的损失。虽然有研究表明, 项目前期的决策阶段确定的建设地点、建设标准等对工程造价会产生决定性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 这三个阶段审计很难介入, 究其原因, 此三个阶段的论证需要的知识领域很宽, 审计部门难以胜任;另一方面, 无相关配套的法规出具审计意见, 如果勉强出具审计意见, 一旦工程出现问题, 容易出现审计担责的情况, 审计风险极大。因此, 对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决策阶段的审计, 在审计力量有限的情况下, 重点放在程序性审查上较为合理。

2.2.2 设计阶段

据相关研究, 约占工程造价1%的项目设计影响工程造价达75%以上。设计是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阶段, 审计的重点应放在结构选型、技术方案与设计合同上。通过类似工程预算法计算造价指标, 评估设计概算的合理性, 从造价角度提出建议, 使设计方案在功能合理的前提下满足经济性原则。对于设计合同, 应重点审查是否列入了有关设计质量的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

2.2.3 招投标阶段

招投标阶段审查的重点应放在对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与合同的审查上。审查招标文件中招标范围是否完整, 文字表达是否准确, 评标办法是否合规, 程序是否合法。另外, 因工程量计算不准确和项目特征描述不完善而引起的索赔造成的价款调整一直以来在工程总造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在工程量清单审核中, 应通过复核工程量计算底稿, 重点审核工程量计算有无重大错误、有无漏清单项以及项目特征描述是否完整, 堵塞因工程量清单问题而给承包商以不平衡报价和事后索赔的机会。对于合同签订前合同的审查, 主要应关注招标文件与合同条款的一致性, 合同中涉及造价、工程范围、预付款的支付、工程变更的确认与结算办法、风险和质保金的约定以及违约与索赔等条款需特别注意[2]。

2.2.4 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重中之重, 这一阶段审计的重点主要有合同的履行、工程变更签证、索赔、材料采购与隐蔽工程。

2.2.4. 1 合同的履行

合同是审计的主要依据, 合同是否适当履行是结算审计的前提。质量、工期与造价为工程管理的三大目标, 长期以来造价管理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根源在于:按惯例, 合同参与方为基建方、监理方和承包人三者, 施工合同对三者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作了明确的规定;然而, 在高校, 对基建方与监理方考核的指标是质理与进度, 往往忽视了造价管理。采用跟踪审计后, 审计部门介入后将合同参与方变为四者, 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承包人是否按设计文件施工、有无降低材料标准以次充好、隐藏工程是否属实等。

2.2.4. 2 变更与签证

涉及变更的原因很多, 难以避免。首先, 对变更的必要性要进行分析, 分析是谁的责任造成了变更、是否包含在合同约定的风险范围之内, 只有客观因素且非承包人原因造成的变更才能获得认可。其次, 变更实施后要及时签证, 要审计变更签证的内容是否完整, 程序是否合规。最后, 还需从内容上分析签证是否重叠、属实、计算是否准确、有无只计变更增加而无减少的情况。

2.2.4. 3 索赔

索赔是指合同一方因非已方的原因而遭受损失, 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律法规规定应由对方承担责任, 而向对方提出补偿要求的一种行为。索赔成立需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非已方责任, 二是造成了实际的损失。除此之外, 索赔还应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提出, 超过时效是可以不受理的。

2.2.4. 4 材料采购

材料在工程造价中占有较大比例, 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起着重要作用。对于承包商采购的材料, 要审查规格、品牌是否与投标文件一致, 必要时可请质检部门鉴定。对于甲方提供的材料, 则应重点审查数量与质量, 以及承包商是否多领材料。

2.2.4. 5 隐蔽工程

隐蔽工程是审计的难点, 易产生争议。审计人员应到现场取证, 可采用审计日志的方式, 经核实后的隐蔽工程记录需经各方签字才能作为结算的依据。

2.2.5 项目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工程造价的确定阶段, 竣工结算的编审最好将合同内部分与实施中产生变更部分分列, 以便于分析查找并量化变更因素。审计人员应作好这几点工作:首先是利用竣工图纸和掌握的现场情况, 严格核实工程量;其次是审查取费标准, 规费、安全文明施工费的计取要按取费证和评分表记取;对于变更项目, 要正确套用定额, 注意是否按合同下浮。最后是人工费要根据施工进度分段调价, 材料价差要注意控制风险幅度。

3 跟踪审计存在的风险和面临的问题

3.1 跟踪审计存在的风险

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风险, 既有外部影响因素, 也有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自身的因素, 全过程审计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对象的特殊性增加了审计风险, 识别风险对于控制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1 环境风险

目前, 我国在跟踪审计方面尚没有成熟的法规, 现有的法规仅是在宏观层面上给出了一些指导, 对实施过程中依据的标准、具体的程序、细节缺乏相关的规定。其次, 责、权、利边界的划分模糊且存在一定的交叉, 对于审计绩效的度量也缺乏相关的说明。另外, 现有的审计法律与建设领域相关的法律如《合同法》、《招投标法》等没有实现很好的衔接, 对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难以作出共性的评价、判断, 一旦诉诸公堂, 审计结论难以得到支持[3]。

3.1.2 技术风险

工程项目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 审计中难免要就一些技术问题给出处理意见, 一旦项目出现问题, 审计部门易成为管理部门的替罪羊。

3.1.3 审计人员素质引起的风险

跟踪审计的时间跨度长, 涉及的资金量大, 涵盖多个领域, 对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高校的内审人员以财会人员居多, 工程技术、管理、法律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则较少, 人员结构还远远不能满足跟踪审计工作的需求。

3.1.4 内审外委引起的风险

咨询机构为争取业务而低价恶性竞争的现象相当普遍, 部分机构为争取市场, 压低审计费用, 减少审计投入, 且中介机构的人员流动性大, 致使审计质量难以保障。加之跟踪审计是新事物, 对很多咨询公司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根据“中价协”的规定, 正式审计结果需三级复核后出具, 但实际上三级复核流于形式, 最终导致审计质量不高。

3.2 跟踪审计面临的问题

3.2.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跟踪审计目前还没有配套的法律法规、操作规程, 跟踪审计的合法性受到质疑。在施工合同中, 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权力义务已经有明确的规定, 然而, 对跟踪审计方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规定。权责不清, 定位不适当, 插手到具体的项目管理, 易出现审计越位, 难以得到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配合, 易产生内耗, 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

3.2.2 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基建项目涉及土建、安装等多个专业方向, 专业性、政策性强, 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修养与较高的职业道德, 既要懂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管理, 又要熟知审计法律法规。但高校的内审人员大多是财务审计人员经过短期的基建工程审计培训后上岗, 基建工程相关专业知识有限;有的则是工程技术或类人员直接上岗, 对审计程序、法规尚未接受系统的培训。

4 展望

建章立制, 使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章可循。通过建立一整套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跟踪审计规章制度、实施办法, 健全审计程序和审计规范, 以及与此相衔接的项目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 为跟踪审计人员、项目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指导, 使各部门各司其职, 相互配合, 协调运转, 营造一种各参与单位难以违规的环境。

优化审计人员配置, 提高整体素质。抓好现有审计人员的在职培训, 促使其更新知识, 同时加强廉政教育、法制教育。根据项目的特征设置审计小组, 确定项目负责人、设计审计方案, 确定跟踪关键点, 专人专职负责跟踪监督与管理。

明确审计的地位。施工合同中明确了建设方、监理方和施工方的权利和义务, 项目实施实质是这三方相互博弈的结果。跟踪审计实施后, 使这一系统的参与者变成了四方。因此, 有必要在施工合同中对审计方的权责明确。

跟踪审计是传统的事后审计的发展, 它围绕质量、工期、造价三大管理目标, 延伸了审计的内涵, 贯彻了关于效益审计的要求。相关行政部门、高校管理层及审计部门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国内的成功案例,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使全过程跟踪审计在高校的基础建设中能够逐步开展, 发挥好审计部门在工程造价控制、监督方面的职能, 这也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提高了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促进了廉政建设,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丽瑛.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研究[J].建筑经济, 2011, 11.

[2]曹慧明, 等著.建设项目跟踪审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109-113.

公立医院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篇8

【关键词】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

一、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和紧要性

1.开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有效解决事后审计的弊端

医院基建投资是一种长期行为,资金运作要从始至终渗透到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内审部门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对基建项目的决策、设计及招投标等各个阶段进行系统的监督,基建项目普遍存在临时变更设计、隐藏工程等不可控因素,若待工程完工后医院审计再进行介入,工程结算审计处于被动的局面。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不良问题将接踵而至,最终导致整个基建投资失控。因此,必须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才能严格控制工程造价成本。

2.开展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医院预防和治理腐败,促进医院廉政建设的有力保证

据统计,医院每年基建投入资金约占全年业务支出比例30%,基建投资成为医院资金开支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治理腐败和防止腐败问题发生,2009年卫生部下发了《卫生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通知》(卫规财发[2009]39号),要求各医院单位基建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以达到进一步加强内部监督,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降低建设成本,预防和治理腐败目的。根据国家和卫生部的要求,目前很多大型三级医院的管理者认识到实行基建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必要性,对新开工的基建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3.开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进行外部审计的基础和必要补充

内部跟踪审计具有预防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的特点,其审计目的、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与内部控制程序等方面有独特性,基建工程跟踪审计是否规范有效,直接影响外部的审计工作,是外部审计工作的基础,对外部审计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

二、实施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是全新的审计模式,缺乏健全法律法规支撑

传统审计在一定程序为医院基建项目节约基建资金,但存在局限性、被动性,不能更好发挥内审部门监督的职能。近几年来,国家推行全新的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模式,在这审计方式下,审计人员的监督责任重大,潜在的审计风险也增加。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标准,是跟踪审计人员工作的衡量标准,目前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依据相对滞后,尚不完善。审计人员在上述情况下往往受到局限,在跟踪审计的实践中对发现的问题难以作出共性的评价和判断,导致审计质量不能保证满足医院管理的需要。

2.跟踪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素质不齐,不能满足跟踪审计需要

目前在医疗卫生系统行业,建设跟踪审计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有的医院领导还没有意识到跟踪审计的意义和必要性,医院现有审计人员是财务部门转岗,往往只配备1—2名审计人员且专业单一,素质局限,导致审计人员难以完成如此专业的审计任务和内容,也势必导致审计质量难以保证,审计风险增大。

跟踪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过硬的业务基本素质,还要求审计人员有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胜任项目跟踪审计工作。

3.监理市场不规范,整体队伍素质不高,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目前公立医院基建聘请监理工程师与院方基建管理人员一起进行施工监督是常态。这种做法普遍存在以下問题:监理职责不规范,监理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仅仅注重施工阶段的监理,按制度要求监理应该贯穿建设项目始终。在管理实践中,监理人员接受委托后,工程马上开工,造成监理人员往往边熟悉情况边监理,对工程缺乏深入地了解,不利监理工作的开展。

大部份公立医院在基建工程建设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监理不利现象,如审计人员在“施工签证单”中发现技术数据异常,监理却在签订单签署“情况属实”的意见,但经现场实地测量,实际工程量达不到监理签署的工程量,监理工程师责任意识不强,明显增加了基建工程成本。

4.事前合同审计没有落到实处,有待加强

(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变更及现场签证是很难避免的,若签订合同条款时,医院与施工方双方没有注明条款变更的索赔责任,就容易因工程变更费用互相扯皮,影响工程进度,若合同增加发生工程变更“谁的责任谁负责”的原则条款,则会明确双方对工程变更的权、责、利,可有效减少变更费用结算扯皮,有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2)签订合同事前审计不到位。部分医院建设项目管理者对事前合同审计重视认识不足,合同中结算定义的条款不明确,预算编制不全面为工程计价取费留下漏洞,出现施工方高价报结算的现象,失去了对施工单位有效的监督。事前合同审计缺陷造成决算价格与合同价格差距较大,给工程造价审核带来难度和风险。

三、加强项目跟踪审计的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强化按程序操作工程建设意识

跟踪审计是一种全新审计模式,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和规范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通知》,为了使跟踪审计有效发挥审计效益,确保跟踪审计依法实施,有法可依。原有的工程项目事后审计制度已不能满足跟踪审计需求,医院内审部门需要制订一整套跟踪审计的工作规章制度,包括跟踪审计的实施办法、审计程序。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为审计人员提出业务指导,规范审计行为,规避审计风险。

2.加强对跟踪审计机构队伍建设

跟踪审计所涉及的领域点多面广。整个审计过程审计人員会运用到各种专业知识,如招投标、合同审核、土建、水电施工、工程造价等。所以将各种专业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引进到审计队伍中,充实审计力量,才能满足跟踪审计的全面性、专业性。

加强对跟踪审计人员的系统性业务培训,培养医院自己既熟悉专业又易沟通的专业队伍,并通过招标选择资质高、技术力量强的社会中介机构,使其在全过程跟踪审计中起到基础技术作用,组建形成由中介机构造价咨询师,内审人员、基建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医院审计跟踪小组,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更好开展跟踪审计工作。

3.加强基建工程合同审计监督

审计部门要做到“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特别要把好事前合同审计关,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全面审核,检查合同的内容与招标文件要求是否相符,合同条款是否全面、合理、合法;特别关注补充协议的合法性、有效性;合同造价工程的计算原则,计价依据。明确合同须经跟踪审计小组审核后,方可签订。

4.重视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审计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原设计的施工图进行局部的修改的,要求施工单位编制设计变更签证,经设计单位、监理、跟踪审计小签字后确认;属于重大变更的,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审计人员凭竣工图和经批准的变更签证单进行详细的复核,以保证变更增减工程量的准确计算,对工程变更、隐蔽工程及其他现场签证,跟踪审计人员应到现场勘查取证、实地测量、参与验收。

5.加强监理的管理

选择监理单位严格按《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选择符合资质条件的单位进行监理,与工程中标的工程监理单位签订监理委托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实行医院总监负责制,以解决监理不到位、责任不落实问题。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人员都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以杜绝监理工作中的敷衍行事和弄虚作假。工程项目所有的变更,隐蔽工程技术核定单,在院方基建、审计人员签字前,必须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对其合理性、真实性发表意见,工程进度款支付前,由监理工程师签字核定工程完成进度,医院授以其一定的权力,树立其在单位中威信,加强监理责任心,使到其更好地履行职责。

四、结束语

基建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搞好公立医院基建工作的必经之路,各医院应高度重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要与建设、施工、监理管理单位密切配合,把握好自身在基建审计的角色,准确掌握好审计参与的程度,发挥内审管理监督、审核的功能,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工程审计质量保证体系,医院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就会逐步完善并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医院建设节约资金,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探索及应用。 《会计之友》2011第26期 柴隆.

[2]高校基建全过程跟踪审计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财政与金融》2013(15)总第1142期 作者:郭晓东 王洪军.

上一篇:十八大以来发展党员工作排查情况汇报下一篇:幼儿班级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