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精选8篇)
一、编号规则
1、Report项目报告,其中包括:
RE-1 内控检查报告/审计报告下发告知函 RE-2 内控检查报告/审计报告
RE-3 内控检查报告/审计报告审核记录表及资料 RE-4 内控检查发现/审计发现汇总表 RE-5 内控检查发现/审计发现跟进监督汇总表
2、Planning项目计划,其中包括: PL-1内控检查通知书/审计通知书 PL-2 内控检查/审计工作计划 PL-3内控检查/ 审计方案
PL-4 启动阶段及撤场阶段相关会议纪要 PL-5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及分析资料、审批权限 PL-6 项目待解决事项清单
如有其他的符合性控制测试底稿,请依次类比编号。
3、Compliance Test符合性控制测试底稿,其中包括:(1)CS-1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CS-2访谈记录 CS-3样本抽样记录 CS-4样本的穿行测试
如有其他的符合性控制测试底稿,请依次类比编号。(2)CT-1测试底稿的汇总底稿
CT-2,CT-3,CT-4….各具体样本的测试底稿,如支持文档、具体样本复印件等。
4、Substantive Test实质性测试底稿,其中包括:
ST-1测试底稿的汇总底稿
ST-2,ST-3,ST-4….各检查点测试底稿,如支持文档、具体样本复印件等。
二、索引说明
1、请注明各类底稿之间存在勾稽关系的索引编号。
2、发现汇总表中的编号索引按照该标准,如:<索引:CT-2-1/9.15>
三、注意事项
1、若工作条件所限未能编制电子工作底稿时,请以部门标准空白底稿作记录;
2、请在每张工作底稿(无论电子表格或手工表格)右上方签上文档编制、获取者的姓名、日期。
一、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的优势
医院基建项目跟踪审计与传统的审计不同点在于, 跟踪审计将成本控制的重心由事后的静态控制向事中、事前的动态控制转移, 是一种动态的、主动的、全过程地成本控制, 它更强调的是对过程的控制和问题的预防。
(一) 有利于遏制高估冒算及对工程质量的监督
医院传统的基建审计方法是先做后审, 当接到结算书时, 工程已经峻工验收, 即使发现其中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由于时过境迁及合同的限制, 内审人员也没有办法改变, 只能眼睁睁看着医院资产的流失。在跟踪审计模式下逐月对签证及进度款进行审核, 使施工单位“头戴三尺帽, 让你砍一刀”的伎俩无法施展, 从而遏止了高估冒算势头。同时由于审计人员可以经常深入到工程现场, 通过观察、核对等审计方法, 能够观察到隐蔽项目、工程材料的质次等, 就有机会发现有关的质量问题, 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
(二) 有利于防止腐败的产生
由于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所引起的事中监督缺位状况也一定程度上成为部分违法犯罪分子产生侥幸心理的诱因, 在全国“房子建起来了, 干部倒下去了”的现象依然不少。而在跟踪审计模式下, 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建设过程, 必将形成对权力的制衡机制, 筑起一道严密的监督防线, 使审计由“秋后算账”转变为防微杜渐, 成为从源头上控制腐败的有效机制。
(三) 有利于建筑市场公平竞争
近年来, 在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不规范的建筑市场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原因在于这种整顿、规范是建设系统内部的自我革命, 很难冲破既得利益的羁绊和寻租势力的抵制。而选择跟踪审计模式, 就使审计部门很自然地介入了建设过程, 通过对基建物资采购、设计、招标、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面行为进行跟踪审计, 势将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促进建设项目各参与方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从而使建筑市场秩序从根本上得到规范和改善。
二、跟踪审计工作当前存在的缺陷及不足
近年来, 我院通过开展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但是, 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工作, 跟踪审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 还有待进一步地规范和完善。
(一) 内审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结构有待进一步提高
医院大型基建项目不仅投入大、时间长, 而且涉及的环节多、专业性强。目前, 内部审计人员具有基建审计专业的人员有限, 基本上不具有基建方面的管理经验, 且普遍缺乏建筑、结构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很难在基建项目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提出有影响力的意见。由于任务的需要和人员的限制, 一个人要同时承担医院所有的跟踪审计项目的审计监督任务, 内审人员的数量及专业技能难以达到对基建项目全过程控制的目的, 审计人员疲于应付, 跟踪审计流于形式, 严重影响了跟踪审计的效果。
(二) 跟踪审计的范围及定位有限
跟踪审计要求贯穿基建项目的各个环节, 是对基建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连续、全面、系统地审计。但在目前的跟踪审计实践中, 绝大多数是在施工阶段才介入跟踪审计, 对前期的相关阶段关注较少, 而且越是在项目建设的前期, 这种审计监督上的缺位现象越明显。这样在前期决策、设计和招标阶段所影响的造价, 便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 跟踪审计的效果就不充分、不明显。同时, 跟踪审计这一审计模式又因为时间长、审计环节多、审计关系复杂, 所以很容易使审计人员偏离正确的定位而容易造成与主管基建部门的职能错位, 导致在跟踪审计中不是从监督的角度来实施审计, 从而造成审计工作不应有的越位与缺位, 使监督的作用弱化, 失去了审计监督的意义。
(三) 跟踪审计的内控制度未健立健全
目前虽然对跟踪审计进行了大胆实践, 形成了一套跟踪审计实践的操作思路, 但还未从审计理论上加以总结和提升, 还未建立一整套相关的跟踪审计的规章制度, 没有系统地上升到审计规范。简言之, 开展跟踪审计的组织形式以及跟踪的范围、内容和重点等依然需要不断的探索, 跟踪审计有待于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加强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内控制度建设
针对当前跟踪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建议从基建项目各阶段加强内控制度建设, 以期更好地发挥跟踪审计的作用。
(一) 基建项目准备阶段内控制度建设
跟踪审计应从决策阶段开始, 从源头抓起, 强化事前监督, 在项目前期准备阶段, 在立项、设计、招标和合同签订等环节建立内控制度监控, 从源头上监督建设行为。
1、基建项目审批程序内控制度建设。
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施工许可进行跟踪监督。
2、加强工程招标内控制度建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建立院内招标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监督招标工程是否按规定招投标;招标的合法性;招标方式的选择是否适当;防止将必须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改用邀请招标方式;招标信息的发布方式是否适当;资格预审工作是否合规、公正。是否存在排斥潜在投标人, 对潜在投标人实行歧视待遇的情况;招标时》间是否满足;招标文件是否完备, 是否存在隐患;开标、评标、定标过程, 维护招投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评委的产生是否合理等。
(二) 基建项目实施阶段内控制度建设
建立项目实施阶段跟踪审计内控制度从预算、物资采购、隐蔽工程、工程变更及签证等环节加以控制。
1、加强清单报价和预算内控制度建设。
预算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 是工程投资控制之首, 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第一步。针对近来普遍采用的虚拟工程量清单, 不利于投资总体控制的情况, 需要单位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 要求审计人员依据施工图纸、招标文件、中标单位投标文件、施工合同、图纸会审, 编制较为完整的施工图预算或工程量清单确定出投标低价, 作为控制工程投资的基本依据, 分阶段的审定施工单位预算, 作为进度付款和结算的依据。
2、隐蔽工程跟踪审计内控制度建设。
隐蔽工程签证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之一, 应建立内控制度加强该环节监管。对于隐蔽工程必须由建设单位代表、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及跟踪审计部门依据现场实际情况, 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共同签署, 并且要求及时对隐蔽工程签证, 不能待工程竣工后补签, 以免造成隐蔽工程签证不能反应实际情况而增加投资;对于施工单位不符合规范规定、不合理的地方不予签证。
3、工程变更内控制度建设。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 增加建设内容, 提高建设标准。重大变更事前必须进行投资分析论证;现场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均由设计单位出图, 经监理工程师进行核算并报建设单位同意后, 下达变更通知, 方可进行变更施工, 以便严格控制增加投资;了解工程变更的实际情况和收集工程变更有关的资料;按照施工合同的有关条款, 对工程变更的费用和工期等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工程变更项目的工程量、工程变更的单价或总价等。
(三) 建设项目竣工阶段内控制度建设
建立项目竣工阶段跟踪审计内控制度从工程量清单决算、投资效果等环节加以控制。
1、竣工结算内控制度建设。
在跟踪审计模式下, 施工单位在项目竣工后报送项目决算资料, 审计人员应综合运用各种审计方法, 避免审查疏漏现象发生;审查结算文件和与结算有关的资料的完整性和符合性;按施工发承包合同约定的计价标准或计价方法进行审查;对合同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进行审查;对工程结算内多计、重列的项目应予以调整;工程结算审查文件应采用书面形式;跟踪审计部门严格执行工程结算审核制度。
2、建设项目投资效果内控制度建设。
建设项目建成投产或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 对该建设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程度进行的考核、评价。其目的在于总结投资成功的经验;分析决策失误或偏离预期的原因, 明确有关责任;寻求补救措施, 为今后建设提供借鉴。
总之, 要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抓住基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和关键控制点, 避免了事后审计的不足, 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要求, 做到关口前移、全程监控, 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 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 促使工期、质量、功能和投资最佳化, 争取最佳投资效果。同时对于提高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起到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慧明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年。
[2]、尹贻林等:《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年。
[3]、贾震:《中国建设项目审计案例》,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
[4]、廖天平、何永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整合审计;财务报表审计
一、引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对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从企业角度还事务所角度,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走上整合的道路已经不可避免,整合审计不仅可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费用,同时能够提高相关利益者使用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确性。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针对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关联性命题展开研究。
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控审计的理论概述
1.基础内涵
财务报表审计针对的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反映的是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而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则在于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其作用,从而确定被审计单位的控制风险,以及披露被审计单位与财务报告不相关的重大的内部控制缺陷。
2.关联意义
财务报告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是指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可以由同一个审计师或同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项目组负责,根据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告审计的相关性制定审计流程、实施审计计划并合理运用审计成果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财务状况等作出综合评价。将两者结合起来审计可以在减少审计工作量、审计成本的同时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率,以及提高相关利益者对企业财务、经营等方面的知情权,
三、财务报表审计和内控审计的整合必要
1.理论上具备可行性
在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抽样规模,因此审计师可以借鉴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成果,从而在确保降低审计风险的情况下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
2.人才队伍上有支撑
近年来,随着国内审计的不断发展,审计师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也在不断提升,有大量合格的审计师具备相应的审计能力,具备了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进行整合的业务能力,也使得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拥有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3.有效节约审计成本
如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分别由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审计,那么被审计单位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相关的审计费用也会增多。然而,如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审计均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接手,则审计师在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进行沟通的时候无疑会更加顺畅,整体的审计时间无疑会更长,这更有利于审计师在更充分的审计期间发现被审计单位的重大审计风险,保障审计质量。
四、促进财务报表与内控整合审计的构想
1.善于规划与利用审计时间
在目前的审计实践中,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大量的审计任务,所以大多数审计项目组在安排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时间时都会把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这样就导致了因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而节省下来的时间并没有被用于继续降低审计风险,而是被安排承接另一个审计项目。也导致了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很难达到。然而,财务报表审计与内控审计整合的目的即在于高效利用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相关性。因此,实现内控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有机整合,最优化利用审计时间,即对两次审计都需要取得的证据进行一次性取得,并且在财务报表审计的过程中参照内部控制审计的审计结果设计实质性测试的抽样范围,能够显著提高审计效率。
2.建立健全内控建设与内控审计披露制度
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的影响,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规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因此,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加强内控审计披露制度的实施,可以使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逐步降低财务报表的中重大错报,从而有效防止相关人员进行的舞弊案件的发生。同时,对所有上市公司都要求强制披露完整的内部控制审计结果,使内部控制审计披露更规范,更透明;对其中故意隐瞒和掩盖自身内部控制缺陷的,证监会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严惩,以确保内部控制审计披露的公正性、完整性和透明度。
3.夯实内控审计队伍的专业素质基础
虽然我国的审计师的专业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审计师的业务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在短短的审计期间内如何准确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缺陷,是每一个审计师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继续加强审计师的培训,增强审计师的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从而更好的把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更准确的做出专业审计判断,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翠琳,张莉,徐娜.我国整合审计主体选择研究[J].财会月刊,2014(02)
[2]张莉,张琳,整合审计文献梳理评述[J].商场现代化,2014(09)
[3]杨志国.关于《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制定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财务与会计,2010(10)
什么是优秀审计项目?通俗的说,优秀审计项目,即质量高、审计成果显著,能在上级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比中获奖的审计项目。优秀审计项目是审计项目中的“精品”,能够起到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能够增强审计质量意识、审计风险意识、审计成果意识,提高审计成效,扩大审计影响。那么如何创建优秀审计项目呢?概括起来是四句话:一是精心选项,树立优秀审计项目理念。二是优化组合,搭建复合型审计组。三是把握三个重点,全面实施项目。四是结果公告,促进整改,提升成效。
一、精心选项,树立优秀审计项目理念。一是做好信息收集,精心立项。审计项目立项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项目实施优劣,因此,要出精品审计项目,首先要精心选项,审计人员不仅要做有心人,平时做好日常各种信息收集,建立动态项目库,对审计项目进行立项评估,科学论证,并且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对立项的审计项目进行试审;二是树立优秀审计项目理念。审计人中员应超前谋划好审计项目实施思路,在项目实施前,不仅做到审计思路清晰,内容重点突出,对被审计单位可能产生的问题基本清晰,撰写的信息及专报也基本有数;而且清楚项目审计方法,如审计项目是否可以开展数据式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是否可以合理借用外部人力资源等。
二、优化组合,搭建复合型审计实施小组。优秀审计项目,不仅项目实施有深度,而且要有广度,这些离不开人的实施,因此,搭建复合型审计实施小组,审计组中既有对某行业审计经验丰富的审计老手,也有善于发现疑点线索,追踪深入的审计能手,还有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方面的审计高手;针对特定审计对象,还聘请某些行业的专家加入,以弥补审计人员某些专业知识的不足,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保障。通过人员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审计组各成员充分开动脑子,在审前、审中及审后形成充分的合力,达到审计成效最大化。在审前分析会、方案定稿会等充分交流;审中相互沟通,互通有无,思想共鸣;审后及时拟定信息、专报等。如查核问题的能 手提出分析思路和模型,由计算机应用的高手开展数据式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分析研究高手综合各类问题,提出信息及专报思路,供审计组撰写有深度的信息及专报。
三、围绕三个阶段,精耕细作实施审计项目。任何一个审计项目,根据审计流程,都可以分为审前、审中及审后阶段,优秀审计项目实施,更是应围绕三个阶段,审前细致周密搞好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审中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实施计算机审计和绩效审计;审后扩大成果,放大审计效应。
(一)审前阶段
1.细致周密搞好审前调查。细致周密的审前调查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有效选择审计重点的基础,只有结合了审前调查具体情况的实施方案才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才更能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益。在项目实施前,认真对待审前调查工作,摸清被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初步把握被审计单位(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高审计效率打好基础。
2.紧密结合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指导审计作业的重要措施,它在整个审计工作中起着龙头作用,科学合理的审计方案,能有效地指导审计人员,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防范审计风险。因此,在编制方案过程中要细心研究、反复推敲,或召开审计组审计方案论证会,充分听取审计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使方案充分肯有实施性。优秀的审计实施方案一是审计目标明确;二是审计内容和重点是否准确、明晰,审什么?审哪些?重点在哪;三是审计方法步骤具有针对性、易操作;四是审计人员分工合理。
(二)审中阶段
实施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关键性阶段,因此精心组织实施是做成精品审计项目的关键。
1.解读文件,建立审计分析模型。数据式审计离不开审计分模型,审计组确定项目数据式审计及信息系统审计时,必须充分解读被审计项目(或单位)的各项政策法规,建立各种数据模型。如在养老保险 审计项目,可以根据内外部数据源,建立参保人员身份合规性等四种基金参保审计模型、养老金发放计算是否正确等五种养老金发放审计模型、个人账户划转是否正确等六种基金日常管理审计模型。
2.对照审计实施方案,按照审计事项实施。审计组的每位成员都要严格对照审计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步骤、审计分工等,认真开展审查工作,做到应审尽审,不得遗漏。对实施过程中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及时反映,需要调整审计方案的,适时作出调整。
3.参照优秀项目标准。省、市优秀审计项目都有一定的标准,它是衡量项目质量好坏的一把标尺。这把标尺除了在规范化方面作出标准规定外,还在审计揭露问题及审计成效方面作出标准规定。只要对照这把标尺逐条认真地去做,就能够做成精品审计项目。
4.内查外调,做深做透审计项目。
(1)内查。就是对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各种会计资料及业务资料、会议记录等进行审查,对实物资产进行监盘清点,从中发现并揭露出存在的问题。如在公积金审计中,审计人员除了关注公资金归集、提取及贷款情况,还应关注保值增值情况,有无违规存放或私设小金库等。
(2)外调。就是对审计中发现的一些疑点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了解,取得审计证据的过程,包括查询、函证等方法,对严重违纪违规问题或涉及个人重大问题的线索时,一查到底。同样以公积金审计为例,我们可以延伸公积缴存单位缴存基数是否与实际工资相符,有无超实际工资缴公积金等情况,或者将公积金缴存数与地税个人所得税纳税表相关联,分析缴存单位是否通过公积金偷漏个人所得税情况;延伸公积金存款银行,分析公积金中心有无私设小金库等。
5.精益求精抓好审计质量。全面加强审计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把审计质量控制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审计实施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注重对审计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的控制,克服方案与实施“两张皮”现象的发生;二是严把审计报告质量关。从事实、法律、文字、审计评价等方面认真分析总结审计项目的实施情况,做到在审计组内集思广益,写出精益求精的审计报告;三是强化审计复核审理。实行主审、审计组长、业务科长、复核人员、分管局长分级负责制,对每一个审计项目从审计工作底稿到审计报告,都要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确保审计质量。
(三)审后阶段
1.立足审计报告。确保审计报告的质量高、层次高。一是审计揭露问题要充分,事实要清楚,数据要确凿,定性处理处罚合法、适当;二是审计评价意见真实、恰当;三是建议可行,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的提出既要立足微观,又要注重宏观,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问题和预防问题的办法。
2.加强综合分析,固化审计方法。数据式审计项目实施后,审计组通过整理审计思路,固化计算机审计方法,不仅为其他审计人员提供一个学习思路,同时也储备了方法和模型,便于审计署优秀审计方法评选。如公积金审计中和社保审计中,准备了等十条审计方法。3.积极撰写审计信息和专报。从审计视角提出审计专报共领导参考,如在物业维修基金审计后,提出了等审计专报,得到了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审计信息撰写,从不同角度,审计方法、审计整改、审计成效等撰写信息,通过积极拟定信息,既提高了信息敏感度,又加强了文字处理能力。
四、推进审计公告,促进整改提升成效。审计报告的提交,项目实施并未完成,优秀的审计项目不光是审,还要帮和促,提高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审后促进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了,才体现审计的成效,发挥了审计的免疫功能,如在医保基金审计中,审计发现了定点医疗机构串换药品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医保基金管理等建议,促进了市政府及市劳动和保障局出台了《转发市民政局等部门关于慈溪市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细则的通知》、《慈溪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8项制度三项处罚性文件,对违规定点药店、医疗机构分别做出责令整顿、收缴罚金、终止服务协议等处罚措施。此外,对宁波美心大药房有限公司等18家药店作出了终止医保定点药店资格的处理决定,规范了管理。在机关养老保险中,促使出台《社保基金收支操作规范》、《机关养老业务操作规范》、《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完善信息化平台。
跟踪审查方案、质量控制制度及服务承诺
目录
第一章 组织实施方案
一、全过程跟踪审查的目的及意义
二、全过程跟踪评审的依据:
三、全过程跟踪评审的内容:
四、财政投资项目跟踪评审的重点内容及措施
(一)、初步设计概算评审
(二)、施工图预算及招标控制价评审
(三)、工程设计变更、价款结算及竣工结算评审
(四)、项目竣工决算评审
五、评审小组获取的项目评审资料的内容
六、投资评审业务的基本程序
第二章 人员安排计划 第三章、项目实施组织机构
第四章、负责人业绩与介绍及相关证明材料 第五章、进度保证及措施
第六章、跟踪审查工作标准与要求
第七章、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及预案 第八章、质量控制制度及保证措施、优质服务承诺
(一)组织保证
(二)严格按省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的工作流程开展跟踪审查
(三)、实行岗位职责制度
(四)实行工程造价会审制度
(五)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及工程质量控制制度
(六)实行会签制度
(七)实行审核质量考核制度
(八)实行执业廉政制度
(九)咨询档案完整、规范的保证措施
(十)实行工程造价咨询人员职业道德制度及审核现场人员管理、考勤制度
(十一)、技术设备保障措施
(十二)、服务承诺
第九章、与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之间的协调机制 第十章、对参加合作的造价、会计咨询人员的管理
(一)严格执行实行岗位职责制度
(二)实行工程造价咨询人员职业道德制度及审核现场人员管理、考勤制度
(三)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及工程质量控制制度
(四)实行执业廉政制度 某省省级财政投资评审项目
跟踪审查方案、质量控制制度及服务承诺
尊敬的招标人:
感谢对我公司的信任,邀请参与本项目的投标。根据招标人的要求,制定跟踪审查方案并在咨询过程中实施,是我公司的投标意愿。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质量控制制度、服务承诺。
第一章 组织实施方案
本次招标文件规定了某省财政投资项目跟踪审查的工作包括:全过程跟踪审查。
一、全过程跟踪审查的目的及意义
全过程跟踪评审,是指从项目前期论证、立项审批到竣工交付使用各环节和阶段资金运用与财务管理进行全过程跟踪审查与监督,通过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评审手段,达到合理控制项目投资概算、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技术和政策咨询服务的一种评审方式。
二、全过程跟踪评审的依据:
(一)国家有关项目投资计划管理、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基本建设财务会计、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勘察设计、经济合同管理等规章制度,以及招投标法、建筑法、政府采购法等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二)国家主管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定额和工程技术经济规范。(三)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市场价格信息、同类项目的造价及其他有关的市场信息。
(四)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概算、投资计划、支出预算、项目征地拆迁、规划等审批文件。(五)其他与工程项目相关的规定。
三、全过程跟踪评审的内容:
1、参与项目概算的审定。跟踪项目立项后前期工作,全面了解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概算编制情况,对估算和概算进行审核,提出合理化建议,细化概算的各项控制指标。
2、审核项目预算。督促建设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项目概算和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图预算,并全面审核项目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预算不得突破概算投资,严格控制建设单位擅自提高标准和扩大建设规模。未编制完整施工图预算的,原则上不应进行工程招投标活动。
3、审核与监督建设项目合同签订与执行。审核建设项目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及大宗材料采购,以及与工程相关的买卖合同、借款合同、其他等合同中涉及价款结算的条款是否符合财政财务管理有关规定,特别对设计、监理合同的签订内容进行严格审核,并按规定预留服务质量保证金。
4、审核建设项目招标文件。审核招标控制价,审核项目招标范围、招标内容和方式,设备材料等估价;审核主要技术要求、标准;审核评标标准、办法及商务条款等其它相关内容。招标文件经审核确定后,建设单位按照有关内容进行招投标工作。
5、审核项目设计变更和设备采购计划的调整。因变更或调整增加的投资在概算内无法调剂解决的要报财政及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实施。
6、审核与监督工程价款结算及资金使用情况。根据项目预算和资金拨付情况,要对项目各项结算、资金拨付、预付款(含甲供材)扣回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核与监督,防止建设单位超付工程款或超供甲供材。
7、审核建设单位报送的用款计划,监督建设单位合理拨付工程款,并及时索取价款结算发票;了解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情况,严格建设单位财经纪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8、监督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设备和大宗材料采购合同的签定和执行情况。
9、审核项目竣工决算。
四、财政投资项目跟踪评审的重点内容及措施
(一)、初步设计概算评审
初步设计概算评审,是指在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批复后,对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进行审核。
1、概算评审的内容包括:
(1).概算是否控制在立项批准的投资估算允许范围内,项目初步设计所涉及的建设规模、使用功能、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是否在立项批准的范围内,设计概算所列项目的完整性,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有无漏列项目、预留缺口,项目前期费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初步设计是否进行了方案比选和优化设计。
(3).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和换算以及取费标准是否准确合理,材料价格是否与现行市场价格接近。
(4).主要设备、工器具的种类、规格和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概算所列价格是否合理。
(5)其他需要评审的内容。
2、建设项目的概算评审意见,作为财政投资项目工程造价核定决策依据。概算一经批准,是建设项目投资和造价控制的最高限额,未经原项目审批部门批准不得随意调整和突破。确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投资突破设计概算10%时,应按规定程序重新报批,调整概算。
(二)、施工图预算及招标控制价评审
工程施工图预算评审,是指在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后,对施工图预算进行审核。财政投资项目在工程招投标前,应编制完整的施工图预算,并进行施工图预算评审。已经建设部门审图通过、无设计缺陷或无需修改调整的全套施工图纸是施工图预算审核的前提条件。
1、施工图预算评审的重点内容包括:
(1).工程施工图预算是否控制在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范围内,是否存在增加建设内容,超规模、超标准问题。
(2).施工图预算工程量的计算、定额的套用以及取费标准是否准确合理,材料价格是否真实合理。
(3).设备、工器具购置种类、规格、数量是否和设计要求一致,拟招标采购的价格是否合理。(4).超出初步设计范围的设计变更、工程内容增减、概算总投资内的单项工程间的投资调整,是否经发改委、建设、财政等有关部门批准。
(5).其他需要评审的内容。
2、对施工图预算超概算5%的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财政部门的评审处理决定,报原工程概算批准部门调整概算或修改施工图。
3、省级财政性资金和以财政性资金为主的投资项目应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工程招标时应设立招标控制价。招标控制价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招标代理机构根据拟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及项目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市场参考价进行编制,并需经评审中心审核后方可进入招投标程序。
4、招标工程招标控制价的评审内容按施工图预算评审方式进行。
5、工程施工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数量计算必须与施工图纸计算量吻合,其招标控制价必须控制在工程施工图预算以内。
6、承发包合同条款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工程设计变更、价款结算及竣工结算评审
1、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较大工程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确认和现场签证(“较大’’是指因设计变更等导致工程量或价款增加超过该分部分项工程量或价款15%以上的),承包方应及时通知发包方、监理和财政部门(或评审中心及项目评审小组),经审核同意后,按规定条件和程序向有关部门报批,并确定相应工程价款;未经评审中心审核同意的较大工程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确认和现场签证发生的工程价 款不予认定和结算。
2、工程价款结算(含进度款支付)评审,是指依据国家有关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法规和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计价规则,对施工企业申请并经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签字的“工程价款结算账单”和设备、材料招标采购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判定其是否履行经济责任;对施工企业、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共同认可的已完工工程、建设资金预收预付款清算申请进行核实,提出资金拨付意见的工作。
工程竣工结算评审,是指在工程竣工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竣工图纸、结算资料、设计变更及有关合同资料等,对竣工结算书等有关资料进行审核。
3、工程设计变更、价款结算评审的重点内容:
(1).审核已完工工程月报表。在审核工程价款结算时,将报送的“已完工工程月报表”进行汇集,对其提供的已完工工程逐项核实并进行确认,保证结算的真实性。
(2).对施工方提交的申领甲供材的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图计算量进行核对,防止超领甲供材,结算时按实扣回。
(3).审核工程设计变更、隐蔽工程确认和现场签证的合理性。
(4).审核确认合同工程价款及设计变更工程价款。(5)、审核结算手续的完备性。(6).其他需要评审的内容。
4、工程竣工结算评审内容及所需资料,按照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 关于工程计价的有关规定执行。
5、工程价款结算及竣工结算的评审结论,作为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办理工程款结算的依据。工程价款结算和竣工结算未经财政部门审核的,有关单位不得与施工单位办理工程款清算事宜。
(四)、项目竣工决算评审
项目竣工决算评审包括对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设备支出、待摊投资和其他投资完成情况,项目建设程序、组织管理、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情况、概(预)算执行情况和竣工财务决算报表的评审。
1、项目竣工决算应由项目建设单位编制,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其他单位编制的项目竣工决算,由项目建设单位确认后报送评审中心及评审小组进行评审。
项目建设单位没有编制项目竣工决算的,评审中心项目评审小组应督促项目建设单位进行编制。
2、项目建设程序评审,主要包括对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程序性内容的审批情况进行评审。
3、项目建设组织管理情况的评审,主要审查项目是否符合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工程监理制等基本建设管理制度;项目是否办理规划、施工许可证;项目施工单位资质是否与工程类别以及工程要求的资质等级相适应;项目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等;招投标情况主要检查项目设计、监理、土建、安装、装修、大宗材料及设备采购等是否招标,招标过程是否合规,是否存在分解工 程规避招标等情况。
4、项目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的评审,主要评审项目资金管理是否执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具体包括:
(1).建设项目资金审查。主要审查各项资金的到位情况,是否与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项目资本金是否到位并由中国注册会计师验资,出具验资报告。
(2).审查资金使用及管理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转移建设资金等问题。
(3).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的基本建设项目,审查是否按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和资金支付。
(4)〃有基建收入或结余资金的建设项目,主要审查其收入或结余资金是否按照基本建设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5)、审查竣工决算日建设资金账户实际资金余额。
5、建筑安装工程评审主要是对工程结算事项的评审,重点审核的事项是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工程材料和设备价格的变化情况、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建筑经济政策变化情况以及补充合同。评审的重点内容:
(1)、审查建安工程投资各单项工程的结算是否正确。
(2)、审查建安工程投资各单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明细核算是否符合要求。
(3)、审查各明细账相对应的工程结算、库存材料、应付工程款等以及各明细科目的组成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4)、审查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的抵扣是否准确(项目竣工后预付工程款和预付备料款应无余额)。
(5)、审查工程结算是否取得合法的发票,是否按国家有关规定及合同规定预留了质量保证金。
(6)、审查项目建设单位是否编制有关工程款的支付计划并严格执行(己招标的项目是否按合同支付工程款)(7)、对有甲供材料的项目,审查甲供材料的结算是否准确无误,审定的建安工程投资总额是否已包含甲供材料,对施工方超领的甲供材按市场采购价扣回。
(8)、审查项目建设单位代垫款项是否在工程结算中扣回。
(9)、是否有计划外建设项目,有无自行扩大投资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的情况。
6、设备投资支出评审的内容:
(1).设备采购过程评审
①项目建设单位对设备的采购是否有相应的控制制度并按照执行。
②限额以上设备的采购是否进行招投标。
③设备采购的品种、规格是否与初步设计相符合,是否存在增加数量、提高标准等问题
④设备入库、保管、出库是否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并按照执行。
(2).设备采购成本和各项费用的评审 ①设备的购买价、运杂费和采购保管费是否按规定计入成本。
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是否包括在设备采购合同内,进口设备各项费用是否列入设备购置成本。
(3).设备投资支出核算的评审
①设备投资支出是否按单项工程和设备的类别、品名、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②与设备投资支出相关的内容如器材采购、采购保管费、库存设备、库存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委托加工器材等核算是否遵循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制度。
③列入房屋建筑物的附属设备,如暖气、通风、卫生、照明、煤气等建设,是否已按规定列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④对于需要安装的设备,应重点关注其相应的基础、支柱及安装费,是否已列入建筑安装工程投资。
7、待摊投资评审,主要审核:
(1).各项费用列支是否属于本项目开支范围,有无混淆生产成本和建设成本的情况。
(2)费用是否按规定标准控制。
(3)取得的支出凭证是否合规。
8、其他投资支出主要评审房屋购置和基本禽畜、林木等购置、饲养、培育支出以及取得各种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发生的支出是否合理、合规,是否是概算范围和建设规模的内容,入账凭证是否真实、合法。
9、其他相关事项评审的内容:
(1)交付使用资产。审查交付使用资产的成本计算是否正确,交付使用资产是否符合条件,有无虚报完成及虚列应付债务或转移建设资金等情况。
(2)转出投资、待核销基建支出(报废工程)。审查转出投资、待核销基建支出的转销是否合理、合规,转出投资和待核销基建支出的成本计算是否正确。
(3)竣工投产时间是否符合国家计划规定。
(4)有无隐匿、截留或拖延不交应交财政部门的包干结余、竣工结余及各项收入。
(5)历年的各项建筑及原有建筑的残值是否作价收回,对器材的盘盈、盘亏及销售盈亏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6)收尾工程。审查收尾工程是否属于已批准的工程内容,并审查预留费用的真实性。经审查的收尾工程,可按估(预)算价或合同价,同时考虑合理的变更因素或预计变更因素后,列入竣工决算。
10、项目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情况评审的内容:
(1).项目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是否按基建财务及会计制度执行。
(2).会计账簿、科目及账户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项目建设中的材料、设备采购等手续是否齐全,记录是否完整。,(3).审查资金使用、费用列支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11、竣工财务决算报表评审的内容:(1).决算报表的编制依据和方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
(2).决算报表所列有关数字是否齐全、完整、真实,勾稽关系是否正确。
(3).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书编制是否真实、客观,内容是否完整。
12、评审中心项目小组对项目竣工决算进行评审时,对项目预(概)算执行情况进行评审。项目预(概)算执行情况评审的主要内容是审查项目预(概)算的执行情况和各子项的执行情况。
13、项目预(概)算执行情况的审查内容包括投资规模、生产能力、设计标准、建设用地、建筑面积、主要设备、配套工程、设计定员等是否与批准概算相一致。
项目各子项预(概)算执行情况的审查内容包括子项工程有无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计划外项目和子项额度相互调剂使用等行为,以及各项开支是否符合标准。
评审小组还对建设项目追加概算的过程、原因及其合理性、真实性进行评审。
14、竣工财务决算评审结论,经财政部门确认后,作为办理资产交付使用和产权登记手续的依据。
五、评审小组获取的项目评审资料的内容
(一)项目立项、可研及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及报批资料。(二)全套初步设计及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及签证、竣工图纸。(三)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及施 工方案、工程施工总结、工程设计总结。(四)项目监理日志及监理报告。
(五)工程招标、投标文件(含工程量清单及招标控制价)及评标纪录。
(六)勘察设计、监理、施工、征地拆迁、设备购货合同及协议。(七)由建设单位、承建单位、监理单位共同确认的设计变更签证资料、工程费用索赔资料、隐蔽工程量计算书及确认单、工程预算书、结(决)算书。
(八)材料费用资料、主要材料分析表及调价部分材料计算和结算依据。
(九)建设单位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进度款及建设单位甲供材料设备明细表。
(十)建设规费缴纳标准及依据。(十一)有关证照。
(十二)投资计划及预算下达文件、资金到位资料。
(十三)付款资料、资金使用情况凭证、账簿,以及工程决算的财务资料。
(十四)其他有关资料。
六、投资评审业务的基本程序:
(一)根据省财政厅评审中心下达的评审任务书要求制定评审计划。
(二)根据不同的施工专业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资质的评审小组人 员。
(三)向项目建设单位提出评审所需的资料清单并对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初审。
(四)进入建设项目现场勘察,调查、核实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全过程跟踪评审的,定期参加基建工程例会,参与隐蔽工程验收,抽查现场监理签证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五)按有关标准、定额、规定逐项进行评审,确定合理的工程造价。
(六)审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基建财务管理及资金使用状况,合理确定整个建设周期内的投资基建支出情况,与投资概算进行比较分析;
(七)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向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核实、取证。必要时开展对外调查,对项目相关情况的真实性作进一步核实。(八)向项目建设单位出具建设项目投资评审结论,项目建设单位应对评审结论提出书面反馈意见。
(九)根据评审结论及项目建设单位的反馈意见,形成评审报告。(十)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向省财政厅评审中心汇报审查情况并报送评审报告。如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投资评审任务的,及时向省财政厅评审中心汇报,并说明原因。
第二章 人员安排计划
本公司抽调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的造价工程师组成省财政项目 评审小组。
第四章、负责人业绩与介绍及相关证明材料 第五章、进度保证及措施
1、送审资料是否及时、完整,直接影响到评审工作能否正常开展,我们将建立送审资料签收制度,项目经理在接受资料时按送审资料的内容进行签收,对未能提供完整评审资料的及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相关单位并记录在案。
2、项目完成的时间长短往往在各相关单位的配合上,对消极不配合评审工作的单位,在多次催促仍不主动的,除向评审中心汇报并采取一定措施,并建议在采取一定的经济措施,促进项目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建立项目责任负责制,把工程项目是否按期完成作为所有参审人员工作考核的内容,并与奖金挂钩,制定奖惩办法,从内部管理制度上予以保证。
4、在项目评审力量的安排上重点倾斜,选派精干力量共同参加该项目的审核,提高审核工作效率。
5、建立评审工作汇报制度,对审核工作中出现的重大事项,项目经理、部门经理、技术负责人及时沟通,对政策性的问题及时向委托方汇报,共同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及时解决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六章、跟踪审查工作标准与要求
(一)严格按省财政投资评审业务操作规程及财政评审中心的委托内容及要求进行项目评审。
(二)公司评审小组向被跟踪评审的建设项目派出专业人员作为评审小组现场代表,具体负责项目的跟踪审查与监督管理工作。(三)现场代表每周必须到建设项目现场工作一天,同时根据建设单位要求或工作需要不定期到现场工作;定期参加基建工程例会,参与隐蔽工程验收,抽查现场监理签证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四)现场代表参与项目所有招投标活动,列席重要的技术交底(会审)、设计变更等会议,根据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要求及时提出意见。现场代表要认真写好现场工作日记,记录参加的会议内容和审核工程技术方案、合同的有关情况及工作程序等。注意收集审查资料,保证项目审查资料及审查记录的完整、真实、准确。
(五)工程建设中设计变更、设备购置调整和技术方案重大修改等影响项目投资或发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违反政策制度的事项,评审小组应及时向财政部门评审中心汇报,并及时作出处理。(六)评审小组应定期向财政部门评审中心汇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执行情况。
(七)评审小组应按照财政部关于财政投资评审质量控制办法的要求,实施评审质量控制。
1评审小组专业人员依法开展评审工作,确保人员数量和专业技术力量及时到位。
2跟踪评审人员按时参加工程例会,及时签证。3收集整理评审资料,编制完整的评审工作底稿,并经相关专业评审人员签字确认。
4概算执行情况作详细分析比较。
5评审结论客观公正,建立健全对评审报告的内部三级复核机制。
6建立严格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度,完整、准确、真实地反映和记录项目评审的情况,做好各类资料的归集、存档和保管工作。
(八)评审报告书的标准及要求
1、跟踪评审月报制度。评审人员(现场代表)要对项目的评审过程进行记录,并完整保存工作底稿,每月10日前,对项目进展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建议向省财政厅评审中心汇报,同时填报全过程跟踪评审月报表。如项目评审中涉及需省财政厅协调的重大事项,评审小组应提前向省财政厅评审中心汇报。
2、重大事项专题报告制度。项目跟踪管理中涉及工程变更、或其他影响项目投资变动及违反政策等重大事项,评审中心应填列全过程跟踪评审月报表,并附工程量价审核对照表,经项目建设单位签署意见后报省财政厅处理。
3、项目概、预、决(结)算评审报告制度。项目概预 算、工程结算及竣工决算审查工作完成后,审查机构分阶段按时向省财政厅评审中心提供完整的审查报告。审查报告应做到“依据充分,叙述清楚、问题明确”。
第七章、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及预案
本项目的审核按委托单位的要求结合专业划分编制审核作业计 划,在实施过程中注重质量与进度的统一。按委托单位送审资料的情况,合理安排审核人员,并对所有参加该项目的审核人员进行进行工作交底,明确各自职责并做好各参审人员的协调与配合,项目经理定期巡查各参审人员的审核工作的进展情况,有无需要特殊解决的事项,全面掌控审核工作状况,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1、对审核人员因突发原因不能按期完成项目审核要有措施,公司内部配置预备造价审核人员,及时处理因突发原因不能按期完成审核项目的事项。
2、在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评审的复审过程中发现的审核人员非自身业务水平造成的审核质量问题,在调查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要重新安排人员进行复审,针对审核质量事件的性质按我公司的考核办法与奖惩制度进行严肃处理。
3、审核进度出现严重滞后情况时,项目经理要分析情况是送审资料不完整还是报审单位不配合。如是送审资料的问题及时与委托方商定相关事宜;若是报送单位配合不积极要协同委托方在行政上、经济上、法律上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做好被审单位因对审核结果不满意而可能发生的极端行为的防范,及时掌握被审单位的配合情况和争议内容,加强与业主的及时沟通,做好思想疏导工作,防止报审单位人员情绪激化,扰乱业主和审核单位的工作秩序,防止出现极端行为的发生,并积极制定解决争议内容的办法和措施。
4、对材料、设备市场价格波动及政策性调整等内容造价咨询人员要提前准备,结合合同条款、招标文件及省、市相关政策为业主做 好咨询方案。
第八章、质量控制制度及保证措施、优质服务承诺
(一)组织保证
公司及时成立某省政府投资项目评审小组,责任到人,以法定代表人为总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具体对项目负责,其他人员各司其职,从组织上保证项目跟踪审查的顺利实施。
(二)严格按某省财政投资评审业务的工作流程开展跟踪审查(祥见投资评审业务的基本程序)
(三)、实行岗位职责制度(见制度1)
我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质量、进度、人员安排等;
部门经理负责项目协调、工作安排、人员调配、质量复核、进度把关等;
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的具体审核工作,对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等具体内容负责;
土建、安装、市政、装饰、园林的专业咨询人员对其相应的专业负责;
财务人员对财务审核负责。
(四)实行工程造价会审制度(见制度4)
工程造价咨询过程中对咨询项目中的问题,根据岗位职责由工程造价咨询人员提出,经工程造价咨询会审会议讨论研究,形成书面会审意见的过程。工程造价咨询会审,分部门会审和公司会审。
部门经理收到项目负责人的会审单后,对工程造价影响不大且金额较小工程量和单价问题组织部门会审;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或金额较大工程量、单价问题和合同问题递交公司,由公司组织会审。
(五)实行三级复核制度(见制度3)及工程质量控制制度(见制度2)
在总体质量上,我公司审核小组受委托方审核小组的全面指导,定期向委托方审核小组汇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总报告,解决问题方法、方式先征求委托方审核小组的意见。
在公司管理上,我公司采取全面质量控制程序,组织结构合理,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实行监督考核,保证项目的顺利、高效、高质量地进行。
在技术上,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在审核过程中,项目经理及专业咨询人员自核;部门经理对业务复核;技术负责人对咨询成果进行审核。主要内容为:项目经理及专业咨询人员复核工程量计算、子目单价、费用计取、合同文件理解、证据资料的引用、问题的处理等;部门经理复核审核范围及深度、合同文件的理解及应用、咨询程序、关键性的数据及结果、分歧意见的解决、问题的处理等;技术负责人对初步成果进行纠正和补充、关键数据的重点审核、重大问题的解决、对审核风险进行重点评估、整体项目的决策等。具体内容详见三级复核制度。
(六)实行会签制度
会签制度分为公司会签与外部会签,公司会签按公司的会审制度及流程开展会签;外部会签是根据项目展开的外部协调会签,主要是与委托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的会签。
(七)实行审核质量考核制度(见制度8)
工程造价咨询质量考核,是指根据咨询合同的规定,按照工程造价咨询依据,对工程造价咨询人员的咨询行为的规范性、咨询成果的准确性和咨询客户满意度的检查评判。
咨询项目组考核由项目负责人负责,部门考核由部门经理负责,公司考核由公司负责人负责。考核内容主要为咨询资料是否齐全、咨询工作计划是否完整、是否已经详阅咨询资料、是否已经实施现场察勘、对合同文件的理解是否准确、对工程概、预、结、决算编制要求或结算方式的理解是否准确、工程量计算准确、单价和种类费用的确定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已经全面完成咨询合同规定的工作内容、工程造价咨询会审的准备是否充分、与委托人及有关利益相关人的沟通是否准备充分、态度谦诚、成效显著、撰写工程造价咨询报告的素材全面等。
(八)实行执业廉政制度(见制度5)
审核小组人员严格执行审核的廉政“八不准”,实行公司内部廉政制度,确保审核项目廉政建设过关。
(九)咨询档案完整、规范的保证措施
1、严格按各评审中心关于审核档案的有关规定进行档案整理,审核过程中就进行档案记录,审核完成后及时整理并完整地移交给委托方。
2、项目组长对审核档案进行复核检查,对审核档案的结果,计价的依据,证据的收集等内容一一核对,跟工程造价咨询档案的内容进行核对,促使档案的完整、规范。
3、档案管理人员对咨询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重点对工作底稿、工作记录等进行核对,确保档案的结论准确,依据充分,内容完整规范。
(十)实行工程造价咨询人员职业道德制度(见制度6)审核现场人员管理、考勤制度(见制度7)
审核小组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行业自律性规定,遵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诚实守信,尽职尽责。
审核小组人员严格执行人员考勤及管理制度,定期汇报现场人员的工作状况,定期召开项目组成员的协调会,主要审核人员的更换先征求委托方的意见等。具体内容详见(制度7)
(十一)、技术设备保障措施
1、所有审核工作严格计算机化,审核人员人手一台手提电脑。
2、审核工作软件化,工程预结算软件人手一套。
3、测量工具、定额计价工具准备充分,随要随拿。
4、审核结果及审核内容承入电子档案,移交委托方管理。
(十二)、服务承诺
1、根据需要成立评审小组工作组。工作小组服从省财政厅评审中心的领导和指挥;
2、跟踪审查服务实行月报制度和季度例会制度。我公司定期向委托方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以及有关报告的主要内容。
3、我公司将认真履行合同,提供优质服务,根据委托方评审小组的要求开展评审工作,归集、收取和复核评审所需的有关资料。我公司评审小组成员不私下与代建、施工、监理等单位交换意见。
4、我公司加强对派出人员的监督、管理。按照要求及时做好阶段性评审工作。
5、我公司派出人员在与财政评审中心人员一起开展评审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评审质量要求、评审现场工作纪律,做到相互沟通和配合。
6、我公司及时完成委托方委托的各项编制及评审工作。
7、建立项目评审记录和台帐资料,特别是现场发生的特殊情况,及时做好跟踪取证。
8、我公司对项目跟踪评审行为及评审结果承担相应的风险和法律责任。
9、我公司项目负责人及现场跟踪人员应及时了解工程所处阶段及进度情况,准时参加相关会议。除非经委托人同意不得更换项目负责人及现场跟踪审计人员。
10、我公司接受送审材料,必须先经过委托人的审核确认;与代建、监理、施工等单位交换意见,必须事先告知委托方工作组。
11、我公司的财务评审工作除了应招标项目的基本要求外,还会做好相关指导,以满足委托人及建设单位达到财务建帐的要求。
12、所有参与项目评审小组人员会恪守职业道德、做到廉洁自律。
第九章、与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之间的协调机制
项目评审工作中应加强与评审中心进行必要的工作联系与沟通,及时向评审中心汇报评审工作进展情况和审查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工作开展情况,加强与评审中心的沟通,并及时向评审中心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工作的顺利完成。
2、项目负责人要把握好评审重点,确保评审工作按全过程造价控制计划的要求全面实施。
3、与委托人交换意见前,要认真听取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对于报告中反映的每项问题都要认真予以核实,并有处理意见。
4、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评审中心汇报,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
5、及时有效地提供评审报告。
第十章、对参加合作的造价、会计咨询人员的管理
(一)严格执行实行岗位职责制度(见制度1)
我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的总体质量、进度、人员安排等;
部门经理负责项目协调、工作安排、人员调配、质量复核、进度把关等;
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的具体审核工作,对工程量计算、定额套用等具体内容负责;
土建、安装、市政、装饰、园林的专业咨询人员对其相应的专业负责;
财务人员对财务审核负责。
(二)实行工程造价咨询人员职业道德制度(见制度6)审核现场人员管理、考勤制度(见制度7)
审核小组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行业自律性规定,遵守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诚实守信,尽职尽责。
审核小组人员严格执行人员考勤及管理制度,定期汇报现场人员的工作状况,定期召开项目组成员的协调会,主要审核人员的更换先征求委托方的意见等。具体内容详见(制度7)
(三)实行三级复核制度(见制度3)及工程质量控制制度(见制度2)
在总体质量上,我公司审核小组受委托方审核小组的全面指导,定期向委托方审核小组汇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汇总报告,解决问题方法、方式先征求委托方审核小组的意见。
在公司管理上,我公司采取全面质量控制程序,组织结构合理,合理配置专业人员,实行监督考核,保证项目的顺利、高效、高质量地进行。
在技术上,实行三级复核制度,在审核过程中,项目经理及专业咨询人员自核;部门经理对业务复核;技术负责人对咨询成果进行审核。主要内容为:项目经理及专业咨询人员复核工程量计算、子目单价、费用计取、合同文件理解、证据资料的引用、问题的处理等;部门经理复核审核范围及深度、合同文件的理解及应用、咨询程序、关键性的数据及结果、分歧意见的解决、问题的处理等;技术负责人对初步成果进行纠正和补充、关键数据的重点审核、重大问题的解决、对审核风险进行重点评估、整体项目的决策等。具体内容详见三级复核制度。
第一条 为了规范江苏省电力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根据国家电力公司《内控制度审计办法》和《江苏省电力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保证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保障资产的安全、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经营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促使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种内部协调、组织,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是指省公司各级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符合性、有效性进行的调查、测试、评价和建议。包括对与会计记录、会计业务处理直接有关的会计控制系统和间接有关的管理控制系统的审计。
第四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及有效性等所进行的检查、测试、评价和建议,促进企业完善控制制度,达到保证企业资产资金安全完整和经济信息正确可靠,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确保既定经营方针目标的实现。
第五条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
2.债权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3.存货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4.投资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5.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6.在建(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负债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8.损益管理与核算内部控制制度;
9.电(热)力、其他产品营销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0.成本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1.生产经营内部控制制度; 12.安全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3.人事、劳动工资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4.预算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5.经营合同招投标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6.多种经营及预算外收入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17.其他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第六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
1.健全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覆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所有部门、岗位和个人;主要关节点是否得到了严密有效的控制;企业授权是否明确。
2.符合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经济法规、政策和制度;是否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是否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3.有效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了完全有效的执行。
第七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一、检查与初步评价
(一)了解制度
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审计组应了解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系统以便能对之作出初步的评价。对内控制度系统了解的方法与手续如下:
1.利用原先的资料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变动不大,审计人员应充分利用前次审计所掌握和了解的资料,节约审计资源。
2.询问 询问是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系统的主要方法之一。询问时应注意询问对象的不同层次,职工、管理人员、中层干部和领导者都应有一定的比例。
3.收集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系统的文件记录。
4.凭证和记录检查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检查真实、完整的凭证和记录,详细了解文件中所记录的内容。
5.现场观察 审计人员可以选择正在进行的经济业务或观察 工作人员编制凭证和记录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系统运行的了解和认识。
6.交易测试 审计人员可以选择一笔或几笔主要的经济业务,检查正在处理的每一阶段的全部记录,证实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文件中记录的控制手段是否存在。
(二)记录描述
如果审计人员选择的审计方案是全部或部分信赖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应该将被审计单位的内控系统记录下来。记录的主要方法如下:
1.文字说明法:按主要经济业务的流程,用书面形式描述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状况。其主要内容一是有关职能部门的组织分工、职务的分离、各项规章制度的内容及控制措施等情况;二是企业经济业务的处理程序和方法、管理方式、控制重点、控制效果及审计人员的初步判断。
2.调查表法:就某项经济业务的主要控制点及主要问题,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来调查了解企业内部控制状况。
3.流程图法:用描述有关经济业务活动处理程序的图式来反映企业内部控制状况。
二、实质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是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度遵守情况,以获得审计人员打算依赖的内控制度在企业内部一贯执行并发挥作用的的证据。
(一)凭证检查
审计人员应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凭证和记录文件,检查签字、盖章等情况,以验证被审计单位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重复执行控制程序
审计人员可以选择一重要的经济业务,部分或全部重复执行被审计单位已经完成的程序,借以检查其依从性。
第八条 内控制度最终评价的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并根据所作出的评价确定其它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审计人员对于可靠性的判断可以利用风险来表示:
1.低 内控制度系统出现差错很少、违章行为很少甚至没有。它表示审计人员可以依赖、利用被审计单位的文件记录。
2.中 内控制度系统有差错、违章行为很少。它表示审计人员可以部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文件记录。对出现差错或违章行为的内控制度适当增加审计抽样的数量和实质性测试的项目,保证审计结论的正确性。
3.高 内控制度系统有差错、违章行为的结果很严重。它表示审计人员不能利用被审计单位的文件记录。应增加实质性测试的份量并进行大量的抽样审计或详细审计。
第九条 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进行审计后,应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恰当而慎重地作出评价,应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明确指出内控制度中的缺陷及薄弱环节,究竟是哪一项措施或工作方法存在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意见和改进措施。
第十条 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肯定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方面的成绩,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内部控制制度失控点的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1)企业是否根据内控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各种必要的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
(2)企业和各职能部门及有关人员是否认真执行有关内控制度;
(3)执行内控制度取得哪些成绩;
(4)执行中存在哪些薄弱环节,其影响及后果如何;
(5)通过加强哪些环节的管理能够预防或揭露各种错弊;(6)企业有无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和其他检查监督制度,效果如何;
第十一条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要点
一、货币资金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货币收支业务出纳与会计的职责是否分离;
(二)在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的情况下,出纳员、程序编制员、输入记录员的职务是否分离;
(三)货币支出是否经授权或审批,并有合法合规的原始凭证;
(四)货币资金是否有登记、复核、盘点制度和核对手续;
(五)发票、收据、支票的保管是否合规;
(六)企业银行帐户开立和使用是否符合《银行帐户管理办法》的规定;
(七)现金收入是否有合法凭证、并及时登记人帐。库存现金是否遵守银行核定的限额。
二、应收及予付帐项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应收帐款是否为商品交易,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债权;
(二)商品交易的发生和记帐岗位是否分离;
(三)赊销业务是否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
(四)销货,发货,运货,开票环节是否相互牵制,记帐人员是否依据发票和赊销批准单等原始凭证记帐;
(五)企业是否建立催款制度,帐龄分析制度以及对帐制度;
(六)坏帐准备金的计提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坏帐核销是否经授权、批准;
(七)有关经济活动是否有合同管理机构(人员)管理,预付款的支付是否符合合同、协议条款。
三、存货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采购,验收、存储,发货岗位是否分离;
(二)采购是否按规定渠道办理申请。批准手续,存货储备是否有定额;
(三)验收是否建立制度,验收记录是否在采购、存储,会计部门之间传递并复核;
(四)存货是否帐、卡、物相符,并有定期盘点制度;是否建立存货退库制度,以及一次性领料,季度假退料制度;
(五)存货的领发是否建立有权领用人制度,会计部门对存货 的收、发、存动态是否及时记录;
(六)存货的盘亏、报废、损失、削价是否有鉴定制度,并有授权、批准手续;
(七)存货价值的核算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八)招投标管理制度;
(九)合同管理制度。
四、投资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办理投资项目,业务和保管投资凭证以及记录投资业务的岗位是否分离;
(二)投资项目、业务是否经可行性论证,集体研究,并经授权和批准;
(三)投资凭证是否定期与会计记录核对;
(四)实物投资是否经过评估,作价是否合理;
(五)证券投资,出售和投资收益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
(六)是否掌握被投资单位的经营状况;
(七)相关制度是否完善。
五、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固定资产的购臵,建设,保管,使用和会计核算的岗位是否分离;
(二)新建(购臵)固定资产是否有计划和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三)固定资产使用,管理、核算是否有专人负责,并建立岗位责任制;
(四)固定资产帐,卡,物是否定期核对,增减变动是否及时记录,是否建立定期清查制度;
(五)固定资产的调拨、出租、出售是否经授权和批准;
(六)固定资产盈亏、报废是否建立鉴定制度,变价收入是否合理,并及时入帐。
六、在建工程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项目的实施是否经过上级批准,有无计划外施工;
(二)工程成本核算对象是否明确,有元乱挤乱列;
(三)工程发包,设备购臵是否经授权和批准,是否签订合同。协议;
(四)工程项目计价。竣工结算。供货结算,项目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是否相互核对;
(五)工程项目是否有专人负责,项目完工是否及时办理验收和人帐手续,预付款项,工程结算款是否及时清结;
(六)对外发包工程是否办理工程决算审计,工程项目结余款是否按规定办理。
七、应付帐款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应付帐款是否属于商品交易,接受劳务而发生;
(二)采购,验收、财务部门的职责是否分离,有关订货单,验收单。发票是否在这些部门传递,数量。规格,单价。金额是否核对;
(三)应付帐款总帐与明细分类帐是否核对相符,应付款业务是否属实,有无经营和劳务等收入挂帐行为;
(四)应付帐款的支付是否经授权并批准。
八、应付票据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应付票据是否属于商品交易形成的负债。帐面金额与应付票据备查簿是否核对相符;
(二)带息票据的利息计算是否正确,己支付的票据其备查簿是否及时注销。
九、其他负债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短期借款业务是否经授权和批准。借款是否属于急需的周转资金。有无因产品积压。不良超储原因造成的资金紧张;
(二)其他应付款是否按规定核算,存入保证金和包装物租金是否建立备查簿,清理是否及时。
十、实收资本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资本的变动是否按照国家规定和企业章程办理,并报请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二)投资者实物出资是否经过评估,投入资本是否遵守章程、协议的规定;
(三)投资者投资额是否有健全的记录,并与实收资本的总帐,明细帐相符。
十一、资本公积金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资本公积的变动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法定财产重估增值是否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二)接受捐赠财产价值的确定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入帐管理;
(三)资本溢价是否维护原有投资者权益。
十二、留成收益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变动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其金额是否正确;
(二)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是经授权或批准;
(三)未分配利润的形成是否真实,用于弥补亏损是否合规。
十三、收入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运输收入部门客货运费,杂费。代收款等收入的核收单据和运输进款,欠缴运输迸款帐户反映的数据是否相符;运输清算收入的清算单据和运输清算帐户反映的数据是否相符;
(二)换算周转量指标与统计部门的报表是否核对相符;
(三)财务清算单价与上级文件规定是否一致;
(四)其他单项清算指标是否真实、可靠;
(五)产品销售业务是否建立合同制度;
(六)销售合同是否有专人负责和登记,签订合同是否经授权和批准;
(七)销售业务的开票人,合同签订者。发货人。办理结算人员的岗位是否分离;
(八)销售合同、销售通知单,发票提货联。结算金额、数量是否相符,销售核查制度是否建立,发票存根联与收入帐面金额是否核对相符;
(九)销售价格是否符合国家政策,给予购货方折扣、折让是否经授权和批准。
十四、成本费用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要点:
(一)企业是否建立以、财务负责人为主的成本管理责任制;
(二)成本开支范围和支出标准是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二条 审计组审计终结后,应针对被审计单位内控制度中存在的缺陷,以书面形式向被审计单位出具内控制度缺陷意见书和审计建议,经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后下发被审计单位执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及其所属各单位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公司负责解释。
为顺应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节奏, 内部审计已经成为企业的一种自我约束制度, 同时也是企业核对会计账目、监督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的重要模式, 进而保障了企业内部审计真实有效地履行相关职责。同时, 内部审计对确保企业的合法经营和规范管理也有深远意义。在各企业经济的正常运行中, 只有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才能够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企业内控审计的"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企业内控审计的"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提醒功能:企业执行内部审计工作, 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督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责, 即审查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环保性, 并具有维护企业形象和员工的利益的重要作用。企业内控审计的“免疫系统”的提醒功能正如人体患病时, 免疫系统会出现患病症状, 进而提醒患者及时就医。 (2) 预防功能:企业执行内部审计工作, 可以有效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预防。并通过检查企业会计账目以及相关经济事项可以作出科学评价, 然后对企业的经营以及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进而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内部审计具有客观性、独立性、公正性和责任性, 会从企业的管理层角度出发, 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不良问题和风险的倾向性, 提早发出警报, 发挥预警功能。企业内控审计的“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正如人体患病时, 其免疫系统会为人体生成一道防线, 进而预防病害发展。 (3) 抵御功能:企业执行内部审计工作, 能够有效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问题进行抵御。内部审计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也可以揭露问题, 并预防问题的发展, 进而调动企业经济活动的积极因素, 促使企业完善各项机制, 强化企业管理, 防范经营风险, 最终保障企业安全的运行发展。企业内控审计的“免疫系统”的抵御功能正如人体患病时, 其免疫系统会进行反击, 消灭入侵人体的细菌, 最终保护人体的健康。
三、开展企业内控审计, 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策略
1. 重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树立先进的内控审计理念
内部审计工作的免疫系统功能, 在科学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经营和管理风险系数日益上升, 只有重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树立先进的内控审计理念, 才能够有效地预警并防范各种风险的发生, 最终通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企业增值目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及时为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防范信息, 并通过科学分析, 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进而减少甚至有效避免企业的建设风险、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通过先进的内控审计理念可以有效保证企业的稳定生存和发展, 最终充分发挥内控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2. 明确“免疫系统”目的, 确定内部审计的职责
企业内部审计属于一项具有独立性、客观性和保证性的综合性咨询活动, 其本质是为企业增加经营价值并提高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效率。对于企业而言, 内部审计即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标自然也应该和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相一致。因此, 明确“免疫系统”目的, 确定内部审计的职责十分重要。内部审计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免疫力为根本目的, 在有效准确维护企业的财务收支以及会计核算, 并承担着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重任, 具有强化企业各项风险管理的职责, 充分体现了企业内部审计不仅具有企业资产的维护性, 更具有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的促进性和提高企业运营效能的推动性。
3. 遵循“免疫系统”规律, 革新企业内部审计的模式
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也是执行内部审计的根本目标。企业的内部审计应该围绕管理以及效益这两大中心确定开展内控审计的工作重点, 进而使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实现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因此,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工作重心, 以管理和效益为定位, 以控制及治理为导向, 遵循“免疫系统”规律, 进而创新与时俱进的审计模式。此外, 应该做好审计前、审计中和审计后的全过程模式更新, 实现现代化的审计模式。企业只有积极的探索并开展“以预防风险管理为基本导向、以有效控制管理为主线、以科学治理问题为核心、以稳定发展为目标”的全新企业内部审计模式, 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 并在发展中不断实现创新。
4.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实现企业内控审计的信息化
当今是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普及。在推进企业的审计转型时, 实现企业内控审计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转变是当前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先进技术, 实现企业内控审计的信息化, 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审计效率, 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传统手工操作模式中比较容易忽视的各种问题, 进而提高了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因此, 各企业应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各项投入, 其中, 包括硬件以及软件, 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辅助技术, 并注重对信息系统的科学管理, 保障企业信息化审计工作的执行效率和质量, 为企业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5. 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 提高企业自身的免疫力
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是开展企业内部审计的执行者, 对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具有关键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为了企业的与时俱进的发展, 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自身免疫力也就是完善企业内部的审计制度, 并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企业为了提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应该注重提高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思想素质,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基础条件。比如, 企业一方面应该定期组织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参加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相关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思想素质。另一方面应鼓励企业的骨干力量"走出去"对同行业的成功单位进行参观、访问等, 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解决企业的现状问题。只有注重增加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贮备量, 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熟悉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和新法律、新法规和新政策, 才能更好的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进而保障企业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内部审计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内部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内部审计都是以内部控制为重心开展工作, 通过核查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建立情况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情况, 最终对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提出科学的评价意见。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审计的合理建议, 减少甚至有效消除企业经济稳定运行的风险性, 为企业的经营引导正确的方向。只有重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在风险预防及体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才能使内部审计在企业的正常经济活动运行及可持续发展中全面发挥有效的"免疫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蒋国彪.积极开展企业内控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01 (18) :242.
[2]郝晶婧.内部审计与审计免疫系统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01 (15) :130.
关键词: 施工企业 项目管理模式 内部效益审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F239.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1-242-02
当前我国建筑市场不规范行为仍然存在,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阴阳合同、肢解单位 工程、造价一次包死的中标工程,结算时砍一刀等建设单位的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着建筑市 场秩序,给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和竞争力的提高带来较大影响。另一方面,建筑用钢材、水 泥、铜等建筑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企业工程成本 ,尤其是对造价一次包死的项目影响更大。一些改制后的施工企业在管理上与现代企业制度 的要求仍存在差距,粗放型管理的影响还较深;还有一些企业管理层次较多、管理手段较落 后、施工技术层次较低。
以上这些因素直接造成建筑企业存在合同管理、投资、融资、 垫资、拖欠工程款、施 工等多方面的风险,而内部审计是有效控制风险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很多大型施工企业都 设置了审计机构,以更好地为管理服务。但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刚起步,还不是很成熟:(1) 内审工作在管理和经营领域深入不够,多数停留在差错防弊的一般水平或层面上,使审计成 果利用价值不大。(2)在审计方式上,仍然以事后审计为主,并非是富有建设性的经营审 计;审计手段单一,使内部审计监督缺乏有效性;审计程序简单,取证不到位加大了审计风 险。(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力度欠缺,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一些企业管理层没有 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
现代内部审计具有经济监督、效益评价、决策服务、间接管理等多方面职能,当前施工 企业的内部审计最主要的一项职能就是经济效益审计,。
一、实施内部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现阶段,许多大型民营和国有施工企业通常采用的是“三级管理三级核算”的组织管理 模式,从低到高依次为工程项目经理部,工程施工分公司,总承包公司。集团公司为利润中 心,工程公司为成本费用中心,项目经理部为责任成本中心,机制上按责权利效统一原则,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其基本考核模式为:项目经理部、分公司 实行集体风险抵押承包,即“包实基数,确保 上交、超额奖励、亏损受罚”。经理部实行“项目总承包合同书”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状 ”。分公司按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工期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和“年度经济承包责任状”。项目 经理和分公司经理作为承包代表人、重奖重罚。其奖罚标准同整体承包效益和个人业绩挂钩 。
为了使责任制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实行效益审计、成本跟踪核实、项目解体终审、责 任制自评、互评和纵向、横向交错考核等办法,力求承包合理、成果真实、考核严明、奖罚 兑现。
工程项目的内部效益审计就是施工企业内部通过制定适应项目管理目标审计方案,对其 所属工程项目实施的、以促进工程项目部完善内部管理,帮助项目负责人更好地履行经营受 托责任,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防范经营分险为目的的一种全面的效益审计形式。它是施工 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监督,是内部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审计目标随着项目不同阶 段而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合同管理的有效性。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合同对 整个项目投资的效益性;合同执行中的变更管理,审计项目单位是否掌握和运用索赔技术。
2.评价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审计项目单位在施工项目成本的预测、计划、动态控制、核 算和分析是否真实、完整和有效。
3.评价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的有效性。
4.评价信息管理的有效性。审计和评价项目单位预算计划、物料管理、财务系统的信息 使用效果。
二、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长期性、阶段性的特点,可以把内部效益审计分为三个阶段:即项目 投标(事前)、施工中(事中)和竣工后(事后)的经济效益审计。
1.项目投标决策内部效益审计。主要包括:参与标前评审,评价承接项目的可行性 ;参与预算分割制定,评价项目绩效考核指标的合理性和实施的可行性;审查标底编制的合 规性和标书制作的完整性,规避投标风险。在实务中,审计部门对其单独立项审计情形并不 多见。
2.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重点关注内容为: (1)工程量的真实性审计,即包括实体工程量和实际消耗量的大小,主要是验证其提供资 料的真实程度。(2)材料使用情况的审计,即施工单位是否真实采用所列材料的规格和数 量等情况。(3)对影响造价的材料价格签证等有无按施工合同要求办理。(4)审计工程质 量,即其是否按照合同约定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5)审查建设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建设单位支付工程款的情况及有无挤占、挪用、转移现象。(6)通过审计,提出合理索赔 的可能性,根据同期施工日志,对索赔事件的起因和责任归属进行划分,按索赔程序,收集 充分适当的索赔证据。(7)在建设项目结算阶段,重点检查影响项目成本的事项,如材料 市场信息价格的变化、补充合同、工期执行和工程质量控制情况等。
3.竣工后内部经济效益审计。竣工后内部效益审计通常是在中介机构出具《建设项 目竣工决算审核报告》后,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对项目整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进行总体审核和综合评价。在这个阶段,内部效益审计侧重点是影响最终绩效激励兑现的量 化指标的审核,如项目收入支出的真实性、完整性的确认;项目外债情况及真实性确认,同 时对项目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项目后评价。
在各个阶段,对项目的整体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特别是对利润等绩效需考核的目标 完成情况进行审核分析,并依据效绩考核办法,出具内部效益审计定量指标评价报告;对工 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材料、安全、现场管理等进行控制的有效性、 完整性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并出具内部控制评审意见;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审计基础上进行产 值分析、利润分析、风险分析,出具项目中期控制预警报告,以达到过程控制,目标管理。
三、内部效益审计的具体审计步骤
内部效益审计实施过程就是实现项目审计目的的过程,其实施主体是总公司层级的内部 审计部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只是项目审计的一部分,而对影响工程成本的施工组织方案 、材料物资供应、施工机械的配置与调度、分包工程成本等重要因素的审计,需要工程技术 、经营计划、物资及审计部门本身等多部门参与。内部效益审计过程一般为:下达审计通知 书,制定审计方案,组织实施审计,编写审计报告,交换审计意见等。
工程项目审计实施时要充分考虑审计目的对方案的要求,在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时, 要按照《内部审计程序规范》和《内部审计制度》,制定符合具体审计目标的适当的审计程 序。
以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为例,其主要审计程序的设计是在确定成本费用为重要效 益指标审计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设计查证分析表单,引导内部效益审计方向,并使现场审计 取证表单成为内部效益审计报告的主要组成内容。
1.总体审计方案中量化绩效指标的审计。以系列查证分析表单为线索,工程项目建设 阶 段内部效益审计以成本费用为重要审计内容,在工程结算收入较为确定的情况下,主要以分 析影响效益的关键因素为重点,对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人、财、物的供应,机具的配置等等 进行分析。
2.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具体审计程序和审计表单举例。以《分包工程成本控制表》为例,审计表格的设计是为了最终反映审计成果,通过履行 相应的审计程序,对审计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确认。在大量存在分包工程的情况下,重点加强 对分包工程的审计监督,对人工、材料、机械等结算价格的审查,是内部效益审计重点关注 内 容和必须履行的审计程序。通过选择或制定审计所需管理表单,在审计相关数据基础上,记 录并分析相关数据。
3.分包工程成本。一是 抽查分包工程款拨付单,检查拨付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分包工程拨款汇总 表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是否正确及时入账。 二是抽查分包工程材料发出及领用的原始凭证,检查领料单的签发是否经过授权批准, 材料发出汇总表是否经过适当人员复核,材料单位成本计价方法是否适当,是否正确及时入 账。再以《消耗主要材料差价分析表》为例,材料费一般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以上,因此 对主要材料的审查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工程预算与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采用双因素分析 方法,确定分别由价格和数量引起的偏差幅度。在价格审查上,可以通过查证材料购买合同 及发票,询问对方单位及对比市场信息价等具体的审计程序,来发现材料价格的真实性和合 理性。在数量分析上,主要审核材料进出库的内部控制、材料使用有无浪费、材料采购数量 有无超预算、材料采购计划合理性。
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内部效益审计除了测试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外,还 应深入到影响项目业绩及经营风险的每一个环节。在查证被审项目的收支基础上,对财务管 理数据加以分析对比、评价其是否节约,是否有效利用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否达到预定的 目标和预期的效果,从中发现问题,提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促进项目部改善经营管理。 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中有关安全、项目质量、项目进度等管理控制重点的审计,主要 通过实施过程控制测试实现。重点是关键控制程序和关键控制目标的测试,其中审计表单的 设计应与各项管理目标一致。
特别需要提出,目前企业在垫资及甲方拖欠工程款方面风险最大,因此将建设过程中的 索赔事项作为内部效益审计的关注内容,并制定具体审计程序,规范审计取证工作,是内部 效益审计出现的一个新的内容。
四、内部效益审计报告
内部效益审计报告及结果,有赖于上述审计程序的有效实施和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 据。其审计结果可分为:项目效益评价结果报告和项目效益风险分析提示报告。
项目效益结果报告是在审计基础上,对项目部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整体评价,报告结果 直接影响项目绩效考核兑现;项目效益风险报告则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索赔收益,通 过“索赔证据清单”维护企业利益,提高索赔的成功率和确保合同的正常履行。同时,项目 效益风险报告还应揭示项目实施中的合同风险、融资风险、垫资风险等等。
施工企业内部效益审计定位于实现“管理+效益”的目标,其审计结果对内,用于项目 绩效考核;对外,则通过审计实施过程中收集的有利于项目索赔的证据,为企业争取应该获 得的项目补偿。
(作者单位:杭州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内控审计项目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交通部门内控审计方案07-24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审计方案范文07-07
工程项目建设内控管理06-03
内控制度实施方案12-09
内控规范建设方案06-25
科技型企业内控实施10-04
内控制度建设实施情况11-12
NC内控与风险管理解决方案20110-27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10-11
基建项目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策略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