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部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有关的控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篇1: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财务报告控制管理关系探讨

摘 要:內部会计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水平地不断提高,从而提升整个内部控制的检测和评价,保证内部控制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从而不断完善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从探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与内部会计控制的区别及联系出发,介绍了相关理论,阐述了了观点。希望为企业制定和实施强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提供借鉴。

关键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内部控制

前言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而会计系统的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内部控制要素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在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现代企业来说至关重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研究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内部会计控制内容及现状分析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含义和范围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对内能够提供经营管理的诸多信息,对外可以向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用于投资等决策的信息。会计系统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各项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归集、分类、编报等而进行的控制。

(二)会计内部控制的现状

内部会计控制与企业经营过程结合紧密,其建立、健全及实施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然而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难尽如人意。一是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由于我国各项法制尚不够健全,加之企业领导和经营者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要性,不少单位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认识还十分片面,缺乏应有的风险控制、防范意识,没有认识到会计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监督制约会计业务运作过程的动态控制体系,自律意识较差。二是内部会计控制不够科学。从国家政策看,现有的法规、政策只明确了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要求,各企业只有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起企业具体内部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便于实施操作。然而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一些企业建立的相关会计控制制度在设置上还不够科学与完善。三是会计监督检查不力。一方面有些企业的会计监督流于形式,仅满足于单纯的凭证再录入工作,未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要求予以审核;另一方面是监督重点不突出,认为只要票证发生额正确就不会出错,忽略了对会计科目之间的勾稽关系、资金流向、业务的合法性等进行有效的审核监督。另外就是会计检查力度不够。一些企业长期以来无检查目的、无检查对象、无检查内容、无检查方式、无检查人员;在检查执行上存在责任不明确、检查不深入的现象,对检查出来的违规行为和人员不敢管、不敢处理。四是内部会计控制的执行者素质不高。内部会计控制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责任心,会计人员素质上的良莠不齐,加上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也没有到位。而且长期以来,无论是正规的学历教育还是继续在职教育,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都比较浅显,很不系统,财会人员缺乏内部会计控制的知识。

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相关理论随着美国法律法规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在内部控制中出现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这一新提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在2002年发布的338138号提案中首次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进行了解释。SEC 2003年6月正式发布的最终规则中的定义,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指由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首席财务官或公司行使类似职权的人员设计或监管的,受到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满足外部使用的财务报告编制的符合公认会计原则提供合理保证的控制程序。

三、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区别

(一)所属层面不同

内部控制包括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公司层面内部控制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明确的权限划分和职责定位。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属于公司层面的内部控制,内部会计控制则属于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

(二)范围不同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会计控制与其他方面的内部控制共同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三)时间跨度不同

由于环境及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内部会计控制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一个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具有按管理部门需要来保证执行经济业务和完成工作的职责,以及保证制度正确实施的有效程序。财务报告是反映一定时期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书面文件。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也是会计核算的结果和最后环节。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为财务报告这个时点文件服务的。

(四)所保证信息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侧重于会计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也就是说偏重于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既要保证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又要保证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目前,已经有许多国家要求单位财务报告披露非财务信息,在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论改进企业报告》一文中提供的一套企业报告,财务报告及附注内容仅占1/3,非财务信息却占2/3。在美国企业中日趋流行的平衡计分卡,就是将企业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结合起来的指标体系。

(五)主要监督者不同

内部会计控制的第一监督及评价者是内部审计部门及相关人员。之后才可能是外部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监督及评价部门则是从外部聘用的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权利机构。

四、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联系

(一)内部会计控制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前提或基础,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指标

内部会计控制好比高层建筑的地基石,只有地基石摆正了,建筑才会结实、美观。做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侧面也验证了内部会计控制是有效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始终未改变。财务报告由会计人员编制,是会计信息加工后对外公布的结果,它的产生依赖于会计核算系统、日常控制机制的运行。

(二)人是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共同的关键控制点

人是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风险的制造者和控制者。特定环境下,人的行为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内部控制不仅是针对物和事的控制,更是针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因此,较高的内部会计控制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水平和较高的人员素质是保证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点。

(三)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均无法控制新增业务

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只适用于目前正常且经常反复出现的业务活动及经营活动,一旦单位调整经营战略、增加分支机构、增加新的生产线等,都有可能导致原设的控制制度的威慑力降低或失控。

结语

总之,我们要看到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体系的联系和不同,基于内部会计控制而实施财务报告控制,以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降低成本,做到内部会计控制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中不断更新,保证内部财务报告控制作用更加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李心合,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会计研究》,2011.4.

[2] 刘爱平,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第8卷第5期.

[3] 于艳梅,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浅谈.《科技资讯》,2009年24期.

[4] 吴棠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与规范措施.《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年第8期.

作者:罗辉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篇2:

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会计报表的设计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学校存在的教育事业单位资金的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引下,各高校为抢占先机,建新校区和大学城蔚然成风,学校的举债规模越来越大,面临的财务风险逐步加大。为确保学校财产的安全和完整,降低学校的财务风险,文章提出了在一定的控制环境下,确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分析和预测风险的存在,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和程序,并通过信息反馈与监测机制,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控制过程中需要为学校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的内部会计报表的相关设计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内部会计控制;内部会计报表;控制目标

作为学校存在的教育事业单位,与企业相比具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二是财政及其他单位拨入的资金主要不以经济利益的获取为回报,经济活动相对较简单,但随着国家教育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资金的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越来越高,给学校财务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办企业迅速发展,后勤工作社会化,学校拥有的货币资金总量大幅度增加,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加强,都使学校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给财务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有效地保护学校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保证各项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合法,加强教育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建设是当务之急。

一、教育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学校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对高等学校来讲,还兼具科学研究的职能,是国家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办学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经费投入和支出。教育事业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学费、住宿费的收入、科研经费拨款及校办企业的收入,来源渠道比较固定,可控性差;但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高的产出,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有用人才。因此,控制支出成为教育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具体来讲,可通过降低管理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成本费用来实现内部控制目标。

在一定的控制环境下,控制目标确定了,便可以分析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后果,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和程序来避免风险的发生,并通过信息反馈与监测评估,将实际成效与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差距,分析原因,寻求对策,制定纠正措施,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控制环境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在内部会计控制活动中,形成“工作前有计划,实施中有检查,反馈后有改进”的PDCA闭环控制系统。信息的反馈与沟通贯穿于整个控制活动之中,如图1所示。

二、教育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

(一)创建良好的内部会计控制环境是实现控制目标的关键

一定的控制活动是在一定的控制环境下进行的,内部控制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控制目标的实现。内部控制环境是构成一个单位内部控制氛围的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人事政策及员工综合素质等状况的总和,其中利益相关者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起主要作用。作为学校存在的教育事业单位,尤其是公立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环境主要包括学校风气、管理理念、领导的重视程度及运行机制等,与企业不同,其治理结构是由《教育法》规定的,通过制定一系列规范与法人财产相关的责、权、利的制度安排及一定的治理结构和监控手段,确保公有权益不被侵害,保证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内部控制的专门机构,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管理者和教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和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和内部控制环境,是保障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关键。

(二)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实现控制目标的核心

建立健全学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点,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招生计划的落实、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过程的实施直至学生就业与跟踪调查,按照教学管理流程,逐步细化、规范各管理环节的内部控制程序,对各环节中有关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定详细的管理规范,从财产物资的取得、分配、使用直至消亡整个过程,建立有效的控制程序,给出详细的制度安排,形成规范的制度体系。对原有的业务流程按新的目标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健全岗位授权管理的制约机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建立分级授权与转授权制度,对报销、资金调度等财务权限实行适当限制。按照职务分离原则,实现职能间相互制约的机制。加强会计控制,严格按《会计法》的要求,严肃会计结算纪律,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三)加强信息的沟通与反馈是实现控制目标的基础

信息的反馈与沟通贯穿于整个内部会计控制活动中,无论是在控制前的风险预测,控制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还是控制后的监控评估,都需要畅通的信息与沟通机制。随着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院校二级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信息沟通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各学校可建立以校园网为支撑平台,以财务会计管理系统为中心的信息沟通系统,结合学校的具体规模和特点,逐步优化和完善学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校内外信息沟通管道,以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目标,为内部控制系统提供充足有效的决策信息。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是实现控制目标的途径

为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对内部会计控制进行监督和测评。内部审计的职能不仅要对学校收支业务的合法性、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的正确性进行监督,还要对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严密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价,又要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状况进行检查,更要对学校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审批程序和投资项目的会计核算、投资收益等情况进行审计。从而使内部审计的职能由传统的查错纠弊逐渐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在事前,可对投资项目预算、契约合同及融资方案等进行事前审核;在事中,可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控;在事后,可对经济信息进行提炼、分析,发现问题和差异,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五)建立内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实现控制目标的保障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招生规模迅速增加,而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明显的暴露出来,迫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同时在国家政策的导引下,各高校为抢占先机,建新校区和大学城蔚然成风,但是,我国高校社会捐助少,融资渠道单一,在国家财政拨款有限和学费标准难以提高的情况下,只能通过银行贷款解决问题,难以考虑还本付息的压力问题,学校投资行为缺乏科学性,在当前生源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学校难以确保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结合各方面信息的反馈与沟通,及时反映学校的财务风险指数,合理控制学校的举债规模,既要勇于开拓,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又要坚持量力而行,力行节约的原则,严格控制学校的经济行为,避免盲目超前的浪费行为。目前教育部配合财政部共同开发了《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对学校贷款风险给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各校可利用该模型评价本校的贷款风险。同时,设置关于成本费用类指标的分析报表,定期提供给学校财务主管领导,为管理者提供预测、决策和管理控制的依据。

三、教育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报表的设计

结合上述的分析,为了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及时发现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发挥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预警作用,为学校管理者提供预测和决策的依据,需要定期以内部会计报表的形式向管理者提供必要的财务管理信息。

学校内部会计报表的形式具有针对性强,灵活性大的特点,无论是格式还是编报的内容和方法都没有统一的规范,依学校的具体情况和管理者的实际需要而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内部报表:

(一)预算收支表

预算收支表是反映学校预算执行情况的报表,包括年预算表、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表等,也可根据需要按收支分别编报。应设有年度的主要收入、支出项目、本年预算相对往年的增减变动数额、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差额比较等绝对指标及教育事业拨款占收入预算比率、支出预算占收入预算比率、收支预算完成率等相对指标。这类报表主要按年度编制,属于年度报表。

(二)财务状况表

财务状况表是综合反映学校财务状况的内部报表,如实反映学校的经济运行情况和财务风险情况,评价学校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对资金的来源与去向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学校运用资金发展教育的规模、结构和投向,有利于学校把握资金运用方向,保证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根据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等财务指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财务风险的大小,为学校管理者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提供参考。这类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分析表、资金筹集与运用状况分析表等。应设有固定资产增长率、货币资金占总资产比率、对外负债占货币资金比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经费总收入增长率、自筹经费占经费总收入比率、经费自给率、经费总支出增长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生均总支出等指标。这类报表主要按月编制,属于月报表。

(三)内部资源配置与利用率评价分析表

为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机会成本,利用资源利用率分析报表衡量学校内部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考察其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从而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并通过对其占用、消耗与业绩的综合分析,对校内资源的利用效率作出评价。并以此为依据,通过模拟市场寻求优化资源配置的途径。应设的主要指标包括固定性资产耗用,占用的公共条件经费、人均效益、投入产出比率、各项投入占总投入比率、教学业务费、科研经费、校办产业起动资金、取得效益总额等。

(四)其他专项分析报表

其他专项分析报表是由学校根据不同时期管理的特别需要编制的,往往是为进行某专项分析,难以明确划分类别,统归为其他专项分析表。例如,对外投资分析表、教职工收入状况分析表、教育成本分析表、职能部门业绩考核评价表等。各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和使用,并细化相关的统计和分析指标。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对高校内部会计报表体系设计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0(1).

2、王丽雅.高校内部会计报表体系设计及其基本评价指标的应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3(1).

3、姚开美,周广林.浅议企业内部会计报表体系的构建[J].交通财会,2004(5).

4、雷庆山.谈企业内部会计报表设计[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10).

5、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J].上海会计,1998(6).

6、林志新.《企业会计准则》与《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之比较[J].中国农业会计,2003(11).

7、张甫香,卢盛江.高校财务风险指标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5).

(作者单位: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徐世军

内部会计控制论文 篇3: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会计主体,应做好自身管理与控制,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保证资产的完整性,从而提高运行效率及实现社会效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需要有效统筹会计控制与单位整体内控。论文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水平

1 引言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這样一类特殊的行业即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这类会计主体与企业有着极大的区别,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通过社会服务履行职能,具有服务性和公益性特点,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内部会计控制又是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与企业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核算的内容比较少、环节比较少,内部控制存在认知不足、执行力较小等问题。为规范运行,减少风险,更好提升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需要做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满足单位的内部管控要求,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质量。

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概述

2.1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是对资产的完整性进行保护,防范风险,使运行处于安全的状态,让职能正常发挥作用,通过开展会计工作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并提供相应的服务措施,使经济活动顺利开展、合法进行,符合国计民生需要,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达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运行效率、预防腐败的目的。在该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应的制度搭建、人员素养及人员认知的提升等内容,并在控制的过程中完善相应的流程。

2.2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概述

在行政事业单位制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和相关岗位,明确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基本风险点和控制点。坚持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和定期轮岗制度,合理设置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在预算控制方面,需要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实现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在收支控制、政府采购控制、货币资金控制、实物资产控制、对外投资控制、建设项目控制、合同管理、科研项目控制方面都需要制定相应的流程,梳理出主要风险点,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都要关注相互之间的业务联系以及注重相互之间的监督。

3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

3.1 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应满足真实可靠的需求,特别是内容的真实可靠性,是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将会计信息更为真实的一面进行说明,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通过会计信息直观了解到当前单位发展的真实情况,并就不同的状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便于单位领导对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使相关内容信息更为详实。会计人员在内部控制机制的框架下,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继而提升了财务管理的效率,这样能更好地服务于行政事业单位。

3.2 明确员工岗位职责,确保任务完成

在日常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及员工之间要做好协调及沟通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减少错误发生的頻率,并在相互促进、协调合作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通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搭建,可以使工作人员对当前的岗位职责内容更加明晰,并在工作中各司其职,更好地推动项目的进程与发展。通过这种方式,在后续工作中发生重大事故时,可以运用该方式进行追责。有关主管领导及相应的负责人都可以根据不同的岗位确认整体事故发生应负责任的员工,有效督促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加快工作项目的推进[1]。

3.3 保障审计工作有效开展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开展,可以督促员工在工作中尽职尽责,从而为提升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奠定基础,防止在财务工作中出现漏洞及隐患,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便于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2]。

4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

4.1 认识较为片面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中,由于认知存在片面性,导致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在思想与行动上较为保守,缺乏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建设的创新,对内部会计控制的重视程度不高,致使工作内容停留在表面,无法通过自身的认知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进行深入开展及有效落实[3]。内部会计控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是关系到整个单位的重要环节,是需要其他部门共同参与的。同时,在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的过程中,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缺乏相应的管控理念,所以在内容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将内部控制体系落到实处,存在意识淡薄、流于形式等问题,从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水平的提升。

4.2 职责分配不清晰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经济核算或其他工作过程中,会将管理人员作为核心,在管理人员发布相应的项目内容清单后,其他工作人员会以该内容清单为依据开展工作。即使一些工作人员对此清单存在疑问也没有将问题及时提出,这就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项目内容制定的过程中,项目清单中的内容没有依照科学的方式进行设置。基于此,在对人员职责进行划分时,存在职责分配不清晰的现象,进而造成人岗不匹配、权责不合理的问题[4]。

4.3 内控体系不全面

基于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搭建中没有按照有效的规划实施,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无法起到实际有效的作用,特别是部分会计工作人员在落实自身工作职责的过程中,出现无据可依的状况。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即便做好了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搭建,但由于整体体系内容存在形式化问题,造成内部会计控制缺少有效的体系指引,并根据过往的工作经验完成项目的推进,从而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影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完善及实施[5]。

4.4 会计核算不规范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会出现审核不规范等问题,出现这种状况多是由于会计人员将自身的工作重心放置在数据记录中,忽略会计核算及查账等工作,财务人员对于项目活动缺乏有效的监管,将无法保证财务的合理性及规范化[6]。部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仅仅是提供相应的财务报表,并没有深入报表的信息当中分析当下工作存在的问题,甚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专职的内部会计控制部门,导致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在执行上存在随意性,甚至出现信息失真等问题,因此,不规范的会计核算工作无法为行政事业单位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4.5 信息化水平不高

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已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辅助。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化水平不高会制约会计信息的传递、汇总、分析以及运用,进而制约内控能力的发挥,阻碍管理水平的提高。

5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对策

5.1 强化思想意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从事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人员要做好思想意识的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并基于现有的体系内容为有关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管控意识,确保内部会计控制意识在思想上得到提升,从而在后续工作中落实相应的要求[7]。特别是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中,要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方面的工作,为其提出新的标准,并针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给予优化,使相关内容得以顺利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对单位财务发展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将该内容提供给管理者,有关管理人员需就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给予高度重视,针对内部会计控制在项目中的核心位置,为其设置相应的工作内容,通过内容的优化提高内部会计控制的水平,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稳定发展。

5.2 明确工作职责

为做好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科学安排工作人员的职责,需要根据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对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合理的划分。确保其职责与分配工作内容的合理性,并在落实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过程中,做好公平、公正、公开的内容管制,防止“一言堂”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才会使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单位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帮助工作人员提升专业素养及能力水平,特别是一些管理层级的人员,应完善关于内部会计控制的学习工作,促使所有员工主动参与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使员工可以与其他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协作,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疑惑,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内容[8]。

5.3 完善内控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工作中,应不断完善内控体系,同时,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给予相应的指引。例如,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需要根据现有的内容,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搭建,发挥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对会计工作的保障性作用,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工作,并就现有的工作内容开展绩效管理与考核,督促财务管理人员更好地履行其职能。考核工作可以按周考核、月考核、季考核、年考核等标准,结合员工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加以评价,根据其表现情况进行等级划分,该等级的划分与员工绩效工资挂钩,这样可以督促财务会计人员在后续工作中注意细节,强化内部会计控制执行的监管职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落实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

5.4 加强会计核算

行政事业单位在工作中要做好风险的防范,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的方式,对现有工作进行一一落实,并从稽查核实的角度入手,对现有的账目进行严格的审核,特别是会计报表等内容,要做好内容的稽查,一旦发现问题,要做好追责工作,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确保会计核算数据与预算标准相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效率的提升。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要做好单位内部的管控工作,通过稽查核实体系的搭建,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针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落实好核算准确性及真实性等内容,利用奖惩体系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业务水平的提升[9]。

5.5 提高信息化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内部会计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原有的内容规划上,将信息化技术纳入其中,将其应用到体系搭建和工作落实当中,从整体上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效率及质量[10]。通常,只有在会计信息化实现后,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相应的信息化流程控制才是有效的。为实现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行政事业单位应调整信息化工作内容,保证在会计信息化框架下单位业务的有效运行,确保数据处理的一致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将内部会计控制的规章制度、信息化技术、科学的管理思想以及实际业务内容共同融入工作流程中,有利于實现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快速运转。因此,基于内部会计控制开展信息化建设,可以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体现出信息的集成性特征,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实时控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从整体上建立科学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6 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会计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重要管控手段,通过内部会计控制发挥其管理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内部会计控制,保证单位整体财务信息更为真实、有效,便于对财务活动进行日常的管理,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形成与运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其社会职责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管理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存在一些问题,要针对当前的问题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娜.行政事业单位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经济合同内部控制管理的思考[J].质量与市场,2021(13):76-78+81.

【2】黄维轶.简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内部控制方法及相关思考[J].质量与市场,2021(11):40-41.

【3】袁丽萍.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商讯,2021(13):59-60.

【4】阮晓菲.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若干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3):53-54.

【5】张仁梅.关于如何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1(6):104-105.

【6】倪珏磊.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中国外资,2021(2):68-70.

【7】陈小琴.解读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营销界,2020(46):112-113.

【8】王晓娜.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J].大众投资指南,2020(20):109-110.

【9】王真真.关于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现代营销(经营版),2020(9):256-257.

【10】何花.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J].今日财富,2020(18):104-105.

作者:张忠城

上一篇:小学音乐教学论文下一篇:高等农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