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2022-04-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等农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有共性,也有其特殊的规律。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篇1:

高等农业教育促进农业发展的分析与思考

摘 要:高等农业教育对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参与农业与农村发展活动,开发农业教育项目和课程,提高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在全国农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开展农业研究并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之间的协作。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农业发展;分析与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同时还提出要“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和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包括高等农业教育在内的农业教育责无旁贷。当前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促进作用。高等农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包括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发展规划人员、管理人员、农业教育和培训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等在内的主体,缺乏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要使农业发展的相关主体掌握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态度,就必须使这些人员接受应有的教育。因此,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合格农业人才的重任。

一、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参与农业与农村发展活动

农业发展规划是国家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全国农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应在农业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分析和討论,促成政策的形成。农业发展政策应成为农业教育的政策基础。为了很好地在农业发展政策制定中起作用,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职工应深入到农村,与农民生活、工作在一起,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愿望。高等农业院校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为当地服务。

高等农业教育要将农村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到包括农业、林业和渔业资源在内的所有自然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作用。在我国,林业和渔业也是农民的谋生手段。通过保持土壤和水基、减少水土流失、恢复土壤肥力和为家畜提供部分饲料等,森林在确保农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业教育通常由林业教育机构提供,要重视林业教育和农业教育之间的协作。对于小规模的渔民而言,海岸和内陆渔业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村发展项目和活动也应该考虑这一人群。

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今后可能成为农村和农业发展的规划者、决策者、管理者、监督者。他们的主要工作在于回应农民的需求。因此,他们必须拥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方面的知识,理解农民的困境,这需要农业院校的学生对农村生活和农民有积极的态度,因为农民构成了农村人口的主体。高等农业院校的学生应通过与农民一起生活和工作来获得必需的农业知识和技能。

高等农业院校参与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动的重要方式是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进行合作。有效的和持续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是农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和农业研究人员密切合作的结果。在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也从事研究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农业研究人员能够了解农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理解农民的真实需要。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者应该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培训项目去帮助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高等农业院校应使教职工明确自己在农业教育中的职责,并提供必要的教育教学设备,使教职工能够履行这一职责。同时,高等农业院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标准,对参与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动的教职工进行评价,并给予支持和奖励。

二、开发满足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农业教育项目和课程

高等农业教育活动有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态度,使学生能够对农业教育项目和活动做出规划并加以执行。在教育活动和课程设计上,高等农业院校应该着力于向农业人员传授知识和技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并解决他们面临的技术、社会和经济问题。

农业人才需求测评是开展恰当的高等农业教育活动和进行课程设置的前提条件。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人才需求是国家性的还是地区性的依赖于诸多因素,包括农业发展政策、农业制度类型、主要农作物的种类、自然资源、土壤、水和气候条件等。农业人才需求的认定决定了高等农业教育课程和教育内容的类别以及人才培养的数量。换句话说,高等农业教育规划应该避免毕业生的过剩问题,这种现象在我国已经存在着。

我国已经建立了包括专科、本科、硕士和博士等不同层次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然而,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未能受到高等农业院校应有的重视。这些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农民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期望、抱负、农村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以及这些因素对农业新技术运用的影响等。高等农业院校应该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农业教育活动和进行课程设置。

三、提高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高等农业院校应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朝着提高教育和培训质量的方向努力,即使这有可能意味着培训人数的减少。这一问题可从两方面解决:一是加强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教室和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和田野作业活动的质量;二是改进教学资料、教学程序和教学技术。此外,加强对教师的绩效评估也应成为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农业院校应重视实训,尤其是当很大一部分农学专业学生来自城镇时。农业专业学生走出校园到田间参加实训,是其理解农民工作和困境的基本要求。受到有限的资金和人员的制约,高等农业院校尚无法为数量庞大的农学专业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教学,甚至高等农业院校的实习农场都无法提供足够的实训机会。这对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

四、高等农业院校应在农业教育和培训中起带头作用

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非正规农业培训(如职业培训中心)的主要目的是为农业和农村培养人才。为了使所有类型与层次的农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都能完成这一任务,就需要创设一种合作机制,促进农业教育机构之间的交流,加强其在课程设置、教学、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等方面的协作。在国家农业发展政策的形成和农业教育目标的确定方面,高等农业院校应该起到积极作用,并成为全国农业教育体系的中心。高等农业院校应形成积极态度,并开展活动:第一,帮助中等农业教育机构的教职工,基于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农业教育计划;第二,对中等农业教育机构的教职工进行培训;第三,为公众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第四,建立全国农业教育机构的协作网络,并使这一协作网络成为高等农业院校跨地区合作的中心。

五、高等农业院校应积极开展农业研究并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

高等农业院校应将研究视为一项基本工作,其研究工作应该与全国相关农业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以确保研究的原创性,避免重复研究。高等农业院校要培训一些人员,使其成为农学研究者。

第一,研究结果的实地应用。不管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教职工,还是农业研究机构人员,在推进研究结果的实地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大多数农民能否正确应用研究结果,仍然是一个主要问题。虽然在图书和期刊上能够看到大量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在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方面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农业研究人员应该与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学科专家和田野作业人员协作,培训农民应用农业新技术。高等农业院校应该开展相应的培训,设置相应的课程,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获得专业知识,更好地对农民进行培训。

第二,研究结果的应用成本。能否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品质已成为衡量研究结果是否得到有效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这方面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运用新技术或新研究成果的高成本问题,尤其对于小规模的农户和贫困农民而言。新技术的应用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殊人群的经济状况和知识水平。我们认为,对传统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进行改良是一个更为合适的做法,至少可以作为过渡阶段。这一方法的优点很多,如成本小; 改进程度不大,农民熟悉其基本技术; 适合当地的生产环境等。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在改良方法方面受到具體培训。

第三,研究影响的测评。对研究影响的测评不能仅仅根据采用新技术所带来的产量增长,应该采用新的评价标准对研究结果进行测评,如农民的知识习得、态度的转变和工作习惯的转变,以及这些转变对农民经济条件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人员要清晰地界定和理解这些测评标准。

六、加强高等农业院校之间的协作

农业教育机构的建立,尤其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高成本的过程。为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应该大力加强跨地区或地区内的高等农业院校之间的协作。一是要加强学生、教师和留学生之间的交流,二是要在主要的农业领域,建立教育和培训中心的网络化体系。

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它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过程。受到良好培训的农业发展的政策制定者、决策者、规划者、专业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等主体应该积极参与这一发展过程。高等农业院校应在全国农业教育体系中起到带头作用,并积极对农业人才进行培训,深度参与农业和农村发展。为了满足农村人口的发展需要,尤其是小规模农户和处境不利农民的需要,高等农业院校应该重新定位其教育计划和课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素质、教学活动和教学设施设备的质量,应该得到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袁家明.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变迁的制度主义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7(12).

[2]巩其亮.新常态下高等农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高等农业教育,2017(2).

[3]谈应权.重新认识高等农业院校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18(2).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2017年度校级重大预研项目,项目编号:67。

作者简介:余中根(1976-),男,江西黎川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 冯会利)

作者:余中根

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篇2:

高等农业院校面向基层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探讨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是推动社会继续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广东省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却不容乐观。针对广东省乡村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及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发挥其优势,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思路。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新农村建设;高等农业院校

一 广东省乡村从业人员文化和科技素质及基层农业科技人才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对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广东省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据统计,2006年广东省的农村从业人员(指乡村人口中16岁以上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中,文盲与半文盲占3.7%,小学文化程度者占24.9%,初中文化程度者占53.8%,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2.2%,中专文化程度者占3.8%,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7%;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所有劳动力的总数的95.5%,受过各种专业培训的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仅占总从事人数的26.4%。而发达国家农民的文化素质都很高,如受过大学及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英国占78%,德国占67%,日本占59%;美国大部分农场主都是农学院毕业;荷兰农民大部分是高级中等专业农校毕业,而且每年还有将近20%的农民进入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接受专业性的继续教育。

广东省不单是农民文化和科技素质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也是数量少,职称、学历层次低。2005年县、乡两级基层国有单位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共有专业技术人员9878人,他们的学历及职称构成是,具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和其他学历者分别占0.56%、10.71%、34.40%、35.66%和18.67%,具高级、中初、初级和未评职称者分别占1.08%、17.40%、62.45%和19.07%。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约占农业人口的0.06%(远低于美国的0.24%和日本的0.28%),高等农业人才在农村一级几乎是空白。

二 发挥高等农业院校优势,面向农村基层发展成人高等教育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现代文明素质,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之策,是促进农村发展、建设新农村的直接动力。正如前文分析,目前我国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农业人力资本现实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的任务艰巨、形势紧迫。

高等农业院校的主干学科和主要学科是农科,而农业、农村、农民需要的人才、技术、科研成果以及社会服务,主要还是农科的,这种供需对口的对应关系,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色所决定的,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农业人才的摇篮、作为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与科技攻关的主要基地、作为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提高农业教育水平的龙头,在培养农业人才方面能发挥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学历教育有两种培养模式,一是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通过成人高考录取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即高等函授教育和业余大学教育。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不单数量相对较少,且其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于或不肯走进农村、走向农民,乡村从业人员也已不太可能脱产走进大学接受高等教育;高等农业院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可以将大学的高等教育直接搬到基层、走进农村,使乡村从业人员能就近并结合工作需要在职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单是人才培养的数量相对多,更重要的是能面向基层、面向乡村从业人员,培养出能直接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能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的农民身份的大学生。高等农业院校要走进农业、走进农村、走向农民,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的农业科技人才,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有效且不可替代的途径。

三 面向农村基层发展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制定相关政策,为乡村从业人员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开“直通车”

乡村从业人员能否接受成人高等教育,关键是能否“就近读书”、“入学低门槛”和“读书低收费”。要制定有利于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乡村从业人员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相应政策:(1)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给农业高校面向基层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松绑”,“落实政策”,允许高等农业院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函授教育辅导站暂行规程》(国家教育委员会教成[1993]12号)中的有关规定,在县(市)、乡镇基层自主设立校外教学点,以方便乡村从业人员就近在职读书。只有能就近读书,才能使乡村从业人员接受成人高等教育。(2)对乡村从业人员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实行政策倾斜。目前设置的全国成人高考入学门槛相对乡村从业人员而言太高,应允许农业高校面向乡村从业人员自主招生、自主考试录取,宽进严出,为乡村从业人员中的优秀青年人继续深造创造条件,打通农村有志青年通向成人高等教育的“绿色通道”,大量招收具有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乡村从业人员,培养农民身份的大学生,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量的人才。只有入学门槛低,乡村从业人员才有机会接受成人高等教育。(3)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对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乡村从业人员大学生实行低收费培养方式,使他们能够读得起书。目前多数农民仍然不太富裕,甚至还很贫困。广东目前的高等函授教育年学费为2700元左右,而2006年广东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纯收入为5079.78元/人,因此,再加上学生中的日常生活消费,学费负担仍然太高,没有经费资助,多数农民仍然无法接受成人高等教育。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财政应该也完全有能力承担起培养乡村从业人员大学生的费用,而且,从加入WTO后的政府职能看,加大对农民教育的经费投入,是政府公共公财政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对农业的最佳投入。

(二)设置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对口专业,培养应用型、实用型人才

相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给农业高校面向基层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放权”,允许面向农村基层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高等农业院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灵活自主地设置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对口专业来培养乡村从业人员大学生。

面向农村基层的成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与普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有区别。成人高等教育不是要把乡村从业人员大学生培养成研究型、学术型人才,而是要把乡村从业人员大学生培养成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经营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实用型人才。与之相适应,面向农村基层的成人高等教育要体现高职教育特色,按“能力中心”教学模型组织教学: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综合性、实用性,即筛选出学科中与能力直接有关、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知识,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体系,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强调实用性或技艺性;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扎实的职业能力技能训练。

此外,还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需要设置大量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选修上不做硬性强求,让乡村从业人员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其本人工作实际修读课程,使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本领。

(三)以学生为本,实行宽松弹性学制

接受成人高等教育的乡村从业人员的大学生,由于其入学水平差距明显,个体接受能力也有差别,因此,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生活与学习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必须以学生为本,根据乡村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实行宽松弹性学制,包括学习年限的弹性和专业课程选择的弹性。即在学习时间上不做硬性的学习年限规定,只要求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学时数或学分数即可毕业,为乡村从业人员完成成人高等教育学业提供可能。

作者:覃广泉 简友光

高等农业教育论文 篇3:

发达国家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探微与启示

【摘要】本文对国外发达国家高等农业教育的状况进行了探讨,并就国外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国外;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启示

一、发达国家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

(一)日本

在战后,随着日本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多层次的高等农业教育结构。日本的高等农业院校既有设在综合性大学里的,在综合性大学中称作农学类学部等;也有单独设置为少数私立大学的。截止目前,日本国内设有农学类学部四年制本科的综合性院校共有53所,这是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另外还有7所农科大学及23所涉农学科的短期大学。日本的高等农业教育的研究范围扩展为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人类科学、地球科学等许多跨门类、综合型学科。

日本在1963年8月加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WTO的前身)后,为了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趋势、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政府对高等农业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一是调整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增招理工科大学学生,在此阶段高等农业教育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二是调整高等农业教育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从1963年开始,将1953年、1954年在12所国立大学农学部设置的综合农学科,全部改组为农业工学科、农业经济科等学科,实现了农学专业跨学科的融合;三是通过发展大学农学部、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等措施,多层次多形式培养农业人才;四是重视农学科研和成果转化。日本高等农业教育对农学科研十分重视,设置在大学和企业中的农业科研机构共有223个。一些大学通过在农学部设置了单科或多科研究部门的研究设施,开展各具特色的研究。如北海道大学的酪农科学,东北大学的草地开发,鸟取大学的沙丘利用,岩手大学的山地利用等等。在成果转化上,自60年代以来,各大学农学部通过二至三年计划,运用自身成果,对农场设施进行整顿和改造,使这些农场也具有了各自和特点。如北海道大学的寒冷地旱作机械化,带广畜产大学的草要酪农,宫崎大学的暖地酪农等等。由于日本这些教育制度的保障,高等农业教育自由、独立潜心研究基础科学和学术问题,研究成果累累、效益显著。

(二)德国

在联邦德国,几乎没有独立设置的农业大学,而是由设在综合性大学中的农业科学学院、高等农业技术学院、农业专科技术学院构成德国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因此,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学组织方式和教育层次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差别。一是农业科学学院,它着重培养从事有关农业科学及其相关科学技术的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二是高等农业技术学院,这类院校大多是60年代末期由农业技术学校以及农业职业学校经扩建升格而形成的,因此,以实用技术为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在农业生产部门及其相关部门从事职业的能力;三是农业专科技术学院,对学生进行专业农业教育,此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学生到农业生产企业和农场进行实习,培养具体操作能力。德国农业科学技术的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大学中的农学院及高等农业技术学院中,因此在这些学院毕业的学生获得大学毕业文凭之后,可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二战后的德国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联系的日益加强,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纯学术性质研究已经开始向生产实际应用研究方向转变。通过教学和科研,不仅向学生传授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科学技术及方法,更加强调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和从事职业的能力。德国高等农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促进农业科技的繁荣和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作为宗旨,来开展高等农业教育的结构调整及教学内容改革。

(三)美国

1785-1787年美国政府实施的《西北部法令》标志着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产生,此后的两百多年来,美国通过法律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如1862年的《莫里尔法案》,1887年的《哈奇法案》,1890年美国政府实施的《第二个莫里尔法案》等,促进着高等农业教育的稳定健康发展。

目前,美国开设有农业教育学科的大学约占高等院校总数的4%-5%。从美国实施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属性上来划分可以分成两大类型:独立建制的农业院校模式和综合性大学农科院系,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基本上是以综合性大学中的二级学院的形式存在,因此综合性大学中的农科类院系成为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施教主体。

在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学科特点表现为:学校立足于学生的需要和所在州发展的需要来安排教学与科研,极具区域传统与特色。比如东部的马里兰大学与西部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在农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学科传统与特色上因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而很不相同,而这正是学院存在与发展的依据。不仅开设与农业科学知识相关的专业课程外,根据当地经济与农业的特点开设的课程专业范围广、门类多,如: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业技术类;为农村发展服务的经济、社会、政策、人口类;为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直接服务的综合类;还设有一些以农为主的研究中心,结集非农院系的教学研究力量来综合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些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环境相适应,培养的人才也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此外,二战后美国政府就对高等农业教育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也促使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荷兰

作为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的荷兰,人均耕地仅1.3亩,农业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4.9%,然而荷兰一直却是农产品的出口大国,列世界第3位,荷兰农业的优势得益于农业的三大支柱—研究、教育和推广的密切结合,其中教育担负着推动和促进荷兰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任务。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是由少数国立综合性大学与地方农学院构成的“二元结构”模式,荷兰现有综合大学12所,以瓦哈宁根农业大学为例,它是荷兰国内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农业大学,它下设一所学院和七所国际农业教育研究院,由此构成了荷兰的高等农业教育和科研的网络中心。瓦哈宁根大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科研能力的高级农业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研究的思想,使教学与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发挥学生们对科研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立足于社会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所设专业覆盖面宽,学生知识面宽,也为以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并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在校内的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而且还能到校外基地实习;相对集中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和地方农学院,能够得到政府大力支持,确保了教学质量。

(五)英国

英国的高等农业教育可以概括为“三元结构”模式,主要由综合性大学、地区学院和独立学院组成。涉及农业教育的综合性大学有15所,在这些大学里设有农学学院、生物科学学院、畜牧兽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部、动物生理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营养生物化学学院、植物科学学院等,学院内部再设立涉农学科和专业。综合性大学是在1918年第一次欧洲大战结束后,才把农业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农科是综合性大学的一个后生学科。地区性涉农学院则是融科研、教学、推广于一体的,是社会培养农学类专业人才的生力军。以英国目前最大的公办农业院校­——哈珀亚当斯农学院为例,该学院于1901年创立,有近100多年的农业教育历史,主要进行全日制本科教学,兼有专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同时大力发展职业和继续教育。学校开设有作物科学与生产、植物保护、环境科学、动物科学与生产、农业工程、农业和食品市场、农场和商业管理、农业经济、土地管理、休闲与旅游等专业。其办学宗旨是:第一,发展学生的关键知识和实践技能,发挥个人潜能,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第二,通过理论学习和和应用能力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理解力;第三,加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相关联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哈珀亚当斯农学院对4年制本科生与3年制专科生实行“三明治”的培养模式,即3年(专科2年)学校教学,1年(本科第3年、专科第2学年)在企业与农场进行实习工作。学校有专门的教学农场,面积约93㎡,独立经营管理,但以服务教学科研为主。学院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参与到与农业相关的农场、企业中工作,学以致用。

二、对我国发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启示

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中国农业以7%的耕地养活世界上20%的人口,因此,农业对我国的政局和谐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幸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直接保证,如果我国的高等农业教育没有更大的发展,农村和农业经济上不去,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就无法得到保证,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也难以持久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重视高等农业教育,加强政策支持

纵观发达国家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史,将其视为国家的重要战略给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高等农业教育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注意运用立法和拨款相结合的手段来干预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政策的形成,抓紧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对农业高校提供优惠和倾斜政策以及相应的保障制度,以确保政府指定的有利于高等农业教育政策在实际运用中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对农业高校设立专项资金、增加财政拨款,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高等农业教育投入,扶持农业高校的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努力创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崭新、开放的农业教育体系。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布局

世界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作为个体,每个人所拥有智能的不同各具特点,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在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中,人们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在教育改革中要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化,树立新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鼓励教育对学生多种不同智能不同程度的组合的培养,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发挥不同学生群体的优势智能,发展其独特性以强化学生个性的张扬。此外,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基本上是部属与省属两种,从国家宏观上看,地方和部属农业高等院校仍存在“大一统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重叠”、“低水平重复”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部属与省属农林高校在教育软硬件资源上的差别、区域经济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等,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应研究全国农业院校的整体合理布局,做到区域性与层次性的协调统一,做到定位更加准确。

(三)加强实践与科研训练,重视能力培养

日本农业院校四年制本科学生,在离校前要用一整年的时间接受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因此,应当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途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和保证学生的实训,增加实验室投入,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宽学校与社会联系的渠道;重视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使学生掌握农业高新技术,培养追踪前沿技术的能力;同时,要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高校与政府的合作联系,注重资源共享与交流合作。

(四)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立足地方育人

发达国家注重按行业需求开设课程,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农业高校要坚持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建设,从实际出发,以兴利除弊,顺应现代农业科学与其他科学结合。坚持进行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要借鉴美国等国家的做法,各个学校根据地方的特点,定位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从地方农业发展的需要出发开设课程,加大设置的灵活性以满足地方的实际需要;增设社会急需的新专业,调整改造老专业,增强专业针对性;扩大专业规模,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适应性,尤其是兴办地方特色的新专业;建立规范合理、结合实际的人才质量评价机制,保持高等农业教育旺盛的发展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山水.日本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创新体系(二)[J].职业技术教育,2005,28.

[2]张松,刘志民.日本高等农业教育发展道路及模式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3.

[3]胡成功.“入关”前后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探微[J].广西高教研究,2001,8.

[4]李成华,张艳.德国高等农业教育的任务及组织结构[J].高等农业教育,2000,05.

[5]杨静,花亚纯.美国高等农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11.

[6]冷平生,谭锋,茶等华,沈红.马晓燕英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启示——以哈珀亚当斯农学院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2.

[7]叶静华.国外高等农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2,1.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通向农村的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张帆(1985—),女,安徽合肥人,江西农业大学高教所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张继河(1973—),男,江西泰和人,江西农业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张帆 张继河

上一篇:内部会计控制论文下一篇:目标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