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信息化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革命”。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和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化能否实现至关重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我国会计信息化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会计信息化论文 篇1:

论我国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瓶颈——会计信息标准化

[摘要]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手工处理阶段、机械化处理阶段,现在正处于电算化处理阶段,并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会计电算化的起步阶段,没有制定会计信息化的标准规范,使得目前许多会计软件无法兼容,会计信息在各软件间的传递出现了障碍,并严重阻碍了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进程。本文主要从技术层面来分析我国会计信息化中的瓶颈问题,以期给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进程带来借鉴意义。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 数据接口 信息瓶颈 会计电算化 信息标准化

作者:刘群望

我国会计信息化论文 篇2:

我国会计信息化制约因素的探讨

[摘 要]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革命”。会计信息化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和观念,是传统的会计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实现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信息化能否实现至关重要。本文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加以回顾,并对我国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制约因素进行详细探讨、分析,最后提出如何加快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制约因素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03 . 001

[

1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变革的技术手段和基础性工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6年制定并发布了《2006-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 号),同时对各部门、各地区提出了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并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会计信息是国家重要的信息,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投资者利益和国家宏观决策。

会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会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会计工作水平意义重大。财政部为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于2009年4月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号),明确了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但是,会计信息化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才能逐步实现。

2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历程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等处理,使会计信息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并能主动、实时报告会计信息,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及时的信息的过程。我国的会计信息化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2.1 计算机会计信息的产生阶段

1979年,中国一汽财务试点工作的开始,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开始运用到会计工作中来。这一时期主要是用计算机帮助进行会计数据的计算,数据不能独立,不能离开相应的程序而被其他程序调用,数据库技术尚未出现,仅是代替人工进行给定数据的计算。可以说,这是我国会计信息化的雏形。

2.2会计电算化普及应用阶段

自1998年以来,财务软件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会计电算化开始逐步得到普及。管理型财务软件的出现,为现代会计信息化提供了技术层面物理层面的保证。在1999年召开的“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随着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会计电算化的功能不断拓展和丰富,将会计电算化改为“会计信息化”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有利于推进新形势下会计的研究和发展。由会计电算化过渡到了会计信息化,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

2.3基于国家信息化发展的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经济全球化,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会计信息化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一阶段,会计信息化有其具体的内容和目标,会计信息化是作为国家全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的,从国家经济发展的角度要求实现会计信息化。

3 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财政部指出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有六大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些任务最终实现会计信息化,就是要了解、分析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3.1 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困难

(1)主观方面。单位会计信息化首先要得到领导的支持,并在经费、人员等方面进行一定的投入。但由于企业会计信息化带来的效用短期内不明显,而且投入又不小,导致领导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其次,大家对会计信息化的理解常常局限于会计基础工作的信息化,而基础工作的信息化对企业实质性影响不大,信息化与否意义也就不大。最后,不少会计人员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也不愿意或不主动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些都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受到影响。

(2)客观方面。会计信息化建设要求配套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目前很多中小企业还无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少企事业单位内控也流于形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会计信息化建设自然无法彻底。会计信息化软件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财务数据不能与业务部门共享,致使单位信息化软件只有财务部门和个别部门在使用,不仅与企业外部信息系统隔绝,而且与企业内部的业务部门也没有实现很好的连接,甚至软件无法按单位要求提供信息,使得有些重要信息还需手工完成等。

3.2 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脱节影响实现会计信息化

(1)传统的会计理论与手工操作是相融的,而随着会计信息化发展,会计方法及实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会计理论已无法对会计实践进行指导。如理论上很少考虑计算机及网络进入会计领域所引起的变化,对于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的理论支持相对不足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2)会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导致“人”这个重要的角色在会计信息化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会计教育是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会计人才,会计信息化是网络与会计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求他们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维护技能,又要求他们具有很深的会计理论功底和娴熟的会计业务技能。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但现实的教育却无法提供这样的人才。由于会计教学的定位不同、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和教师实践经验的缺乏等原因,培养的会计人才,有的较懂理论,不懂实务;有的较懂实务操作,理论却薄弱。对于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常流于形式,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训。因此,现实人才培养情况也是制约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会计信息化建设普及难度大

目前会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实行会计信息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只是利用电脑处理会计的基本信息业务,而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仍采用手工操作,很多单位因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使信息化管理成为空谈。二是我国企业信息化实施成功率仅为20%左右,且多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占我国企业总量99%的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信息化,而且由于资金、技术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还有相当难度,严重制约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

3.4 会计信息化的安全问题制约着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计信息的传递借助网络完成,在此过程中如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成为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又一道难题。网络环境下,电子符号代替了会计数据,磁介质代替了纸介质,财务数据流动中的签字、盖章等传统确认手段不复存在,从而使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是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4 解决具体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快会计信息化发展

4.1各职能部门应配合企事业单位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首先,财政部门是会计信息化中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负责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指导及管理,应发挥积极作用。积极与企事业单位沟通信息,不断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在企事业单位的开展。可通过专业交流会、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财务人员参与,让其更理解会计信息化,主动投身到会计信息化建设中来。

其次,审计部门要利用审计的相关信息提出具体的信息化建设构想,多与企事业单位进行沟通。当然,审计信息化本身也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会计与审计一体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会计信息化。

最后,会计信息的相关使用部门,要从职能部门使用信息的角度提出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保证会计信息化建设能让信息使用者切实感受到会计信息化带来的好处,让更多使用者受益,最终实现会计信息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4.2加强新环境下会计理论研究,让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与具体会计实务有机结合

在原有的会计理论基础上,针对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对会计理论进行研究,针对会计环境变化对会计理论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会计理论,促进会计理论的新发展。有关部门可以创造条件,让理论知识扎实的老一辈会计学家与新时期会计具体方法应用研究的专业人员进行交流、沟通,让会计理论、会计方法在会计实务中得到融通,让专家真正参与会计信息化工作。

4.3 以人为本,重视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实现会计信息化,需要大量既懂会计专业理论和实务,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全社会都要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高校教育要从培养信息化人才入手,在理论教学基础上,突出会计专业操作和信息网络知识,引导学生自学一般知识性的课程,以节约时间,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强化会计实务与网络技术,必要时,可以考虑调整教学计划。财政部门应定期组织会计信息化重要知识培训,可以考虑利用网络技术进行免费培训,加大会计信息化教育培训力度。在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中,应当重视发挥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服务商的技术支持作用,让会计信息化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培育人才工作中来,形成有效培训格局。

4.4 各级财政部门应努力建设统一的会计相关信息平台

为了普及会计信息,为了实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目标,应当构建以企事业单位标准化会计相关信息为基础,便于投资者、社会公众、监管部门及中介机构等有关方面高效利用的统一会计相关信息平台。该平台应当涵盖数据收集、传输、验证、存储、查询、分析等模块,具备查询、分析、检查与评价会计等相关信息等多种功能,为会计监管等有关方面预留接口,提供数据支持。只有建立统一的会计信息平台,会计信息才可以在战略上普及,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

4.5 实现会计信息化的服务产业培育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好方法

各地区应着力培育能够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会计信息化服务产业,促进会计软件公司等提供的产品不仅符合会计信息化法规制度和相关标准的要求,而且还能满足会计信息化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客观上解决软件等产品的制约问题,实现会计软件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保证会计软件质量的不断提高,从而加快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4.6 会计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是实现会计信息化的保证

首先,会计信息化要重视内部控制功能的实现,无论是在系统安全控制、数据安全控制等层面,还是在资源计划、风险防范、各种消耗与支出等层面,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来予以实现。在整个软件系统中,要对能够设置控制点的环节全部设计控制功能,在企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设置的前提下,实施强制性控制。其次,为保护信息使用者的权益,国家应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和数据保护的相关法律,从宏观上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

5结束语

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会计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这一工作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社会效用大,应当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我国各地区应以现有的会计信息化基础,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总结已有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本地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和具体措施,实现各地区的会计信息化,最终实现国家信息化。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春艳.普及会计信息化存在的几个问题[J].管理观察,2009(5).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6 号)[Z].2009.

[3]王思睿.会计信息化:希望与挑战同行[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9(11):6-9.

[4]万新焕,谢达理,余灼萍.新编会计信息化教程(用友T6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余灼萍

我国会计信息化论文 篇3:

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

摘 要:会计信息化是依据现代管理模式和最新信息技术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变革和发展的必然結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具有全面性、智能性:集成性、动态性和渐进性等特点。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 系统 发展过程

在人类社会进入到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信息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为顺应信息化潮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传统会计,实现会计信息化,已成为我国会计事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作为会计又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一次“质”的飞跃,与会计电算化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 全面性。合计信息化涉及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会计实务工作、会计教育和会计管理等所有会计领域,是会计系统的全面信息化,是根据信息管理的原理和信息技术要求对会计流程的重整和会计模型的重构。

2 智能性。会计信息化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及程序等有机会结合的应用程序。它不仅具有核算功能,更具有控制功能和管理功能,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因此,系统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模拟手工方式的“傻瓜性”系统。而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性”系统。

3 集成性。会计信息化将对传统会计组织和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重整,以支持“虚拟企业”、“数据银行”等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这一过程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就是实现信息的集成化。信息集成包括三个层面:(1)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集成,即实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集成;(2)在企业组织内部实现财务和业务的下体化,即集成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在两者之间实现联结;(3)建立企业组织与外部关系人(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财政、审计等)的信息网络,实现企业组织内外信息系统的集成。

4 动态性。会计信息化在时间上的动态性表现在:(1)会计数据的采集是动态的。无论是企业组织外部的数据(例如,发票、订单),还是企业组织内部的数据(例如,入库单、产量记录),也无论是局域数据;还是广域数据,一旦发生、都将存入相应的服务器,并及时送到会计信息系统中等待处理。(2)会计数据的处理是实时的。在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一经输入,就会立即触发相应的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汇总、更新、分析等一系列操作,以保证信息动态地反映企业组织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5 渐进性。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模式重构具有主观能动性,但是,这种能动性的体现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体应分三步走:(1)以信息技术适应传统会计模式,即建立核算型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2)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式相互适应,表现为:传统会计模式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而对会计理论;方法做局部的修改;扩大所用技术的范围(从计算机到网络)及所用技术的运用范围(从核算到管理),即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实现会计管理的信息化;(3)以现代信息技术去重构传统会计模式,实现包括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决策支持信息化在内的会计信息化。

二、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企业在会计信息化变革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基本上实现了手工会计向会计电算化转变的目标,一般大、中型企业还不周程度地实现了会计信息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会计信息化还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企业管理者思想陈旧,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经营观念陈旧、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手段和方式落后、地域主義、保守主义、观望主义等普遍存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管理方面没有做好准备,难以进行信息化建设;更有甚者,出于对企业资金、技术力量、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考虑,认为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其成效却不能立竿见影,从事信息化建设得不偿失,因而;企业对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投入不足,这一现状势必将妨碍到会计信息化的推行。

2 会计人员对会计活动认识不深,企业缺乏会计信息化人才。由于传统会计意识的影响,我国会计人员注重的是会计核算环节,而忽视会计分析与会计管理,强调“算”而放弃“管”,即在我国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大部分只是利用电脑处理会计的基本核算,而大量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工作,仍采用手工操作。很多企业缺乏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人员,并且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会欠缺。

3 信息的开放性差,“信息孤岛”现象严重。会计信息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体现在企业內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事,更应体现在会计向外界批露信息的内容和发布方式上。但目前的会计信息系统仍是一个会计信息孤岛,主要表现在对外报告的决策有用性不够及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分离。具体讲,是指会计工作的组织及会计信息系统的操作和运用大都由财务部门一手把持。财务部门与企业外部社会成员(投资者,税务、财政、审计、银行等部门)及企业内部其他部门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不能进行必要的信息传递。企业财务部门的“自闭行为”无法满足信息化发展对企业信息管理的要求,严重影响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进程。

4 会计信息化软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会计信息系统不仅与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輸、人事等子系统脱节,而且会计信息系统內部各子系统也只是以转账凭证的方式联系,从而造成数据在内外子系统之间不能共享,信息不能畅通,核算子系统之间彼此分隔,缺乏会计数据传输的实用性、一致性和系统性。另外,一个企业购买的会计软件不能与另一个企业购买的其他软件联系在一起,结果会计信息系统往往独立于其他子系统,无法进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和控制管理,不能与企业内其他管理了系统集成融为一体,很难形成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5 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具有高风险性,企业缺乏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化设备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网络软硬件、各类设备管理硬软件(如监控监测装置、防火墙、工具软件)、辅助设施(办公设备、机房设备、供电装置)等,它是开展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在我国,一方面信息化设备价格昂贵,更新换代快速且需要复合型人才,从而使得投放较大而回收期,较长;另一方面存在成本较低且丰富的传统分动力资源,比较之下使得使用信息设备存在高

风险。而未来的会计信息化平台是搭建在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这上的。没有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就不可能产生会计信息化的财务软件,也不可能有实现会计信息化的现实基础。但是,众所周知,网络安全、信息畅通等问題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解决。实现网络安全的信息畅通,还有待于技术的不断进步。

6 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还不深入;政府推动全社会信息化的进度缓慢。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起步较晚,会计信息化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是较低,速度还是很缓慢的,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80年代初的水平,会计信息化理论研究还不深入。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缺乏对实践的指导力度。可以说,政府宏观管理的指导作用较弱,在政策制定方面落后于实践的发展,政府既没有出台明确的、强有力的管理实施、法规等约束,也没有鼓励实施办法。

三、实现我国会计信息化相关对策

虽然会计信息化问题已呈现在各国面前,但各国选择信息化的道路却大不相同,各自工作的重点也大相径庭,从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就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转变管理者管理理念。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会计信息化建设,首先要有支持和理解会计信息化的企业领导,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是会计信息化成功的保证。因此,加强对企业主要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培训,最好能让典型信息化企业领导现身说法,介绍经验,重在提高企业一把手对计信息化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对企业进行业务流程重组,以适应新管理时代企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制定总体规划,增加会计信息化系统设备的投入,做好预算,分期分阶段实施、投入资金按计划到位,资金分步投入;落实到各环节,专款专用。

2 加大人才培训力度,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会计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一方面,国家要从宏观的角度加大信息化方面的教育投资,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和信息能力教育,提高企业广大员工素质,造就多门类、多层次、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建立精干的信息化管理队伍;另一方面,企业应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高中级管理人员、IT部门负责人和技术骨干的培训,努力培养一批既精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具备电子;商务知识。懂管理、善理财,适应会计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3 瓦解“信息孤岛”,加强企业内外、的互动。由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会计信息化;要求信、息传递方式由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交流,传递途径由线形转化为网状,这实际上就是要形成一种互动状态。互相借鉴,互利合作,及时反应、借脑借办: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更充分、会计信息提供更及时、会计信息资源利用更充分,互动成为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动力和源泉。因而,会计信息化过秘中要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企业与会计及管理软件开发商,企业与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企业內部组织成员之间,企业与其他外部单位及个人之间等的互动,通过各方互动,共同推进会计信息化。

4 重构企业全局共享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的集中化管理。会计信息化不仅是实现会计核算业务的电算化处理,而是利用現代化信息技术将会计信息系统与其他子系统充分融合,实现会计核算和财务监控的一体化管理,其基本思想就是协同集中管理。在这种模式下,会计信息化需要重构企业全局共享数据库。即通过企业财务、生产、设备、采购、销售、库存、运输、人事等需求作全面分析,重组原有的信息资源,建立全局共享数据模型,这是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任务。但是,系统集成不是程序的堆砌,也不能靠数据标准、传递接口或子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来实现。信息系统也以数据为中心,系统內部各职能部门或不同管理层次的联系、同外部的信息交流,都应以没有良好的全局共事数据库为基础。

5 加强数据管理,实施信息安全保障措施。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和安全,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数据输入的管理。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虽然、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但必须严格进行授权控制。对来历不明或者没有经过审核的业务数据不能进入会计信息系统。二是加强数据处理的控制。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可以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控制方法。集中分散式控制是指各个工作站分散输入业务,由网络服务器对全部业务进行集中序时处理,并对数据库实施统一管理;授权式是指各个工作站可以根据权限访问网络服务器,服务器则根据当时的忙闲决定是否接受访问。三是建立数据双备份制度,以避免因误操作或突然事件升起信息丢失。四是建立系统安全维护机构。由专业人员实施安全维修,随时防范黑客攻击及违法之徒的非法入侵;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为实现会计信息化提供安全保障。

6 政府要加大推行会计信息化力度,促进企业信息化进程。为了全面、快速、安全地推进会计信息化,各相关部门应在加快会计准則的修订、网络建设、会计信息化标准及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等方面加大力度,为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由于会计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快会计信息化的速度就是加快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性阶段。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满足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会计信息化必须进行变革,这就要求企业、政府、社会各组织、开发商及用户加强合作和互动,共同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责编 小青)

作者:陈立新

上一篇:市场工作汇报(精选2篇)下一篇:林业工作思路(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