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2024-07-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通用8篇)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篇1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3-03-02 08:46:13 ]作者:李丽珊 朱克西编辑:studa121

1一个国家的劳动力就业规模是与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式,与人口总量的变化相关联的。本文从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综合分析了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

一、相关概念

1、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口所具有的劳动能力。农业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农业,是指农作物栽培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野生植物采集野等;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我们说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广义农业劳动力。

2、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个相对的概念,它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指在目前生产力水平下超过生产需求量的农业劳动力。

3、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产业转移,即由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类是地区转移,包括某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另一地区转移;由农村向城市郊区农业转移。我们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针对产业来说,同一行业的地区之间流动,就地区来说是一种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但就全国来看,它并不属于行业之间的转移。所以,就全国讲,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其他产业的移动过程。一个剩余劳动者一旦转移到其他行业,就完成了这一任务,不称其为剩余农业劳动力了。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达1.5亿以上,2000年底达到1.8亿。这种矛盾短期内还会更为突出: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明显下降;加入WTO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据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农村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如果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随着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进一步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素质的逐步攀升,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2010年预计达到1.9亿人。

当然,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后,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也出现了从事单一农业的劳动力数量的绝对减少,也会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式。

三、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劳动力过剩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以往长期隐蔽于农村社会各种劳动要素相互交织作用的结果,总体上讲,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主要有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其他相关因素。

1、我国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发展滞后。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农业和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以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尝试寻找途径走出农村寻找工作。但是,由于人口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有限,使“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目益突出。

2、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市场体系不完善。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在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一些地区却出现了用人紧缺的“招工难”现象。

这主要源于特定时期用工信息的不对称。劳动力市场的中介组织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上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运行不规范。一些企业在招聘农民工时存在违法违规操作的现象,拖欠工资,在农民工出现工伤时推卸责任,致使农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时常受到侵害;劳动力输出地没有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后续保障和管理,使农村劳动力在遇到问题时无法解决,打击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性。

3、农村人口增长,劳动力自身素质差。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构成的持续性的农村就业压力,也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伴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劳动者文化程度集中分布于小学和初中,高中层次、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很低,这样给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4、制度因素制约,非公有制经济吸纳能力较弱。我国实行的是城乡隔离政策,农村户口在就业方面与城镇户口的差别很大,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转移。由于信息服务滞后,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不畅通,流动机制不健全。对于农民工利益的保护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作为有效的保障,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困难。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从目前的现实来看,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最多的产业之一。

5、农业本身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农业劳动力的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新农业政策的实施激活了农民的经济意识,许多劳动力开始脱离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资本要素加速向农业流入替代了部分劳动。

四、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

受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著名经济学家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在深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现象基础上,提出了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流动模型。结合我国实际,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分析与再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显而易见,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强调了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的差异,把工业化过程、经济增长过程与人口流动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这为发展中国家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开辟了一个新思路。与此同时,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为现代工业部门创造了更多的利润。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对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正确的分析与认识,结合本国自身情况,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政府需要制定多元的、配套的政策和措施,对剩余劳动力流动给予指导,多层次、宽领域和全方位地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空间,确保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流动与有效转移。

1、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结构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业生产单位的规模和数量。平均生产规模大、直接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少,这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由于我国从事农业的农民数量太多,使农业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很慢。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很重要,但是,只有把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结构调整才能获得实质性的成功。

2、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当前我国剩余劳动力人数庞大,但文化素质和技能较低,绝大多数不具备专业技能。同时,由于劳动力素质与专业技能较低,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因此,迫切需要由丰富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为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与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质量,政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政府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专业技能培训;及时发布职业需求和职业技能要求方面的信息,以此引导农业劳动力的培训和学习;加大农村劳动力法律、文化知识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3、建立健全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消除劳动力流动的障碍。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不足,就业结构失衡。由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等各种制度大大阻碍了劳动力的有序流动。为实现劳动力的有序自由流动,政府必须尽快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首先,建立城乡公平的就业制度;其次,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与此相关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制度;再次,彻底改革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不公平性政策,打破城乡劳动力分割壁垒,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4、城市部门必须统筹规划,拓宽剩余劳动力就业渠道。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进行,第二产业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大量企业职工失业,城市部门就业形式严峻,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更加剧了城市的就业矛盾。因此,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部门时,政府要对劳动力流动采取措施,统筹规划,拓宽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开拓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载体。

5、农业部门必须得到政府更大力度的支持,重新吸收剩余劳动力。对刘易斯的劳动力流动模型进行再认识表明,农业领域也在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扩大规模,在一定程度上能重新吸收一些剩余劳动力。因此,政府应逐步改善农业部门的投资环境,提高农业部门的技术水平,避免由于农业部门生产能力的下降而导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人城市,放缓剩余劳动力外流速度,减轻城市工业部门的劳动就业压力。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六、结语

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其转移的现状分析,我们了解到其转移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但无可否认,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存在很大的空间。通过对刘易斯劳动力流动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基于我国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而言,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二元经济结构等众多因素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探讨出我国剩余劳动力流动规律以及针对相应的制约因素提出建议性的政策是有重大意义的,这将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做出更进一步的贡献。

【参考文献】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篇2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人口众多。据统计,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近8亿, 占总人口的64%, 农村劳动力近5亿, 进入乡镇企业的1亿, 进城打工的约0.8亿。农村劳动力约3.2亿, 农业剩余劳动力大约1.5~2亿。而按笔者的理解, 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 因为我国已具备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的条件, 比如说, 按全村有1000人左右, 有1000多亩农田, 而5~10人就能管理一个村庄的农耕田, 那么劳动力剩余率达到99%。实际上, 由于种种原因, 农民离不开土地, 于是均摊在土地上做着效率低、甚至无用的劳动, 本来少数人就可以耕作的农田, 却要均摊到很多人身上, 相应的收入也均摊到很多人身上。也就是说, 随着我国由农业大国转变到工业大国,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明显过剩。

(二) 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提出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导致农村收入水平低, 生活质量差, 农村劳动力就要涌向城市。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农村从事农业人口过多。威廉·阿瑟·刘易斯认为, 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比较多, 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 劳动生产率很低, 其边际劳动生产率接近于零甚至是负数, 农民的报酬极低。

农业人口过多导致农民贫困。农业人口过多从两方面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一是有限的农业收入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 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低下;二是有限的农业资源由庞大的农业人口分摊, 造成农民就业不足。

另外, 加入WTO使我国农业劳动力就业格局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入世后, 从国外进口优质低价的大宗农产品, 使我国农产品价格和质量都无法与国际市场上的农产品竞争, 不仅影响农民收入, 而且影响农村就业,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则是农业效益低下, 提高农业生产力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其实质就是解决农村人口的收入问题, 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必须把人口从农业里分离出来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 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也就是说减少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 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或地方其他产业, 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 减少分摊, 降低农业成本, 使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是贫富差距加大造成的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 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 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 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 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 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 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 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按照国际惯例, 基尼系数在0.2以下, 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 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 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 同时, 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 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例如, 依据全国城市住户调查收入分组资料, 计算出的基尼系数1978年为0.16。1998年为0.23, 2000年为0.32, 说明1978年我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不大, 过于平均;1978年以后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已经开始拉开, 到2000年城市居民个人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我国的城市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 而农村经济经过土地改革为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 虽然有所发展, 但其速度根本无法与城市相比, 从而造成贫富差距的严重扩大, 农村收入水平更无法与城市相比, 造成贫富分化严重, 收入的不均导致教育机会、医疗保险机会等诸多条件不平等。使城市与农村加大分裂, 城乡矛盾进一步演化, 在局部甚至锐化, 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危害社会治安, 国家要建设和谐社会, 首先就要缓解这些不平等问题, 从根本上还需要政府这只宏观的大手, 把资金等投入到农村建设中去, 国家多年来把资金投到城市使得城市发展迅速, 现在需要做的是把资金和、设备、人才、技术等发展要素想办法转移到农村, 使得农村经济也能赶上国家经济的发展速度。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产业, 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原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把农村的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降低从事农业的人口, 就能使农村人均收入提高。但城市的容量是有限的, 农村劳动力涌进城市, 使城市就业形势加剧, 当地政府为了缓解城市居民的就业压力, 就要在政策上约束农村劳动力进城。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受到制约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居民大多可以享受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及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据有关统计资料, 目前我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仅占农村总人口的9.6%左右。这样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较原来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城乡社会保障的差距更大。

城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是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关键因素。我国的教育存在“重城市, 轻农村”的倾向。城乡在基础教育投入上的差别是相当大的。2003年, 在每10万人口中, 城镇拥有中学7.16所 (其中高中2.16所) , 农村拥有中学5.11所 (其中高中0.13所) ;每万人中, 城镇拥有中学教师54.13人, 而农村仅为2.21人。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列入县乡财政支出范围的相关资金;二是农村教育费附加;三是农村教育集资。在教育领域, 尽管教育水平对收入提高有帮助, 例如小学毕业人均工资约每月815元, 而高中毕业的人均工资有1268元, 但是教育机会在农村和城市的分布极为不平等。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表明, 目前全国高校的学费约5000元, 但同期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仅2936元, 农民家庭无法负担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 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涌进城市,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收入低的问题, 就要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四、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状况

2005年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1.25亿人, 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25%。但从长期来看, 劳动力回流严重, 相关调查表明回流劳动力仅平均外出过2.9年。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城市用工制度、子女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所构成的制度体系对于农村劳动力进城仍然起着制约作用, 城市结构二元化使得城市与农村割裂开来, 而且很多制度都是当地政府制订的, 带有歧视性的。农村劳动力进城所从事的主要是一些边缘工作, 即城市人不大乐意干的脏、累、苦、险等工作。如建筑、饮食服务、废品回收、环境卫生、小商小贩等这些城市人退出或自动放弃的工作岗位, 而且受到诸多不平等待遇。

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根据我国农村人口多, 转移到城镇有一定困难等现状, 提出以下几条参考对策:

(一) 加大农业技术含量, 国家扶植农业技术

免费下乡并运用到农业中去, 发展科技含量高的集约化农业, 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

(二) 城乡劳务机构、技校、用人单位三方合

作, 让农民免费学到技术, 给农民介绍工作, 签订劳务合同, 保障他们的权益, 使农村劳动力有秩序地转移。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充分重视和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三) 向国外输出劳动力。我国人口过多, 在国

际上, 有些国家和地区则是劳动力短缺, 政府不妨大批培训和向国际输出劳动力, 并保障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对于想出国为我国外汇做贡献的人, 政府负责检查身体、培训考试等, 把劳动力大批输出国外, 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外汇做贡献, 另一方面也减轻了我国人口的压力。

(四) 继续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限

制, 并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和培训。笔者认为政府应该设立这样的机构:免费接待、培训、安置外来人员, 并且对“外来户”受到不平等待遇时, 也就是权益受到侵害时为他们讨公道。另外, 长期在当地工作的, 要积极办理相关证件使其成为当地居民。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也使得外来人员得到保障, 也便于外来人员的管理, 从而既解决了外来人员难管理的问题, 又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团结。

(五)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必

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利用政策给农村招商, 政府需要制订这样的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 乡村规划合格的企业, 在农村投资的要为他们一路开绿灯, 实施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比如减税免税, 等等。另外, 国家给农村的教育事业, 医疗保险事业等投资, 使农村的教育机会、医疗保险等机会与城市平等。农村经济建设好, 就彻底解决了劳动力转移问题, 人口流动造成的种种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唐茂华.代际转移:劳动力转移的新路径[N].中国经济时报, 2006-12-29.

[2]刘克崮, 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 2003, (5) .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结构;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83-02

我国是—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质量差距大等等。加之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过多。而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并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在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等各种因素相互交织的作用下,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过剩。在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背景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转换是实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1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一定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在流向分布上。主要是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我国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额工资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7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有41.2%的人在省内城市打工,其中在省城打工的占19.6%,在省内其他城市打工的占21.6%。此外,分别有20.9%、11.6%和11.9%的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打工。与2005年相比,到环渤海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上升了5.6个百分点,到长三角地区、闽东南地区打工的人员比重分别下降了1.9和1.0个百分点。其次。在行业选择上,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到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的限制,主要从事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些行业投资低、风险少,对技术要求不高、比较适合文化程度低的农村打工者。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从业较为集中的行业及其所占比重分别为:建筑施工业16.3%、电子电器业13.5%、制衣制鞋业11.7%、住宿餐饮业9.4%,在以上四个行业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比重为50.9%。除上述行业外,2006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比重较高的行业还有:机械制造业6.2%、商务服务业6%、食品制造业4.9%、交通运输业4.3%、居民服务业4%等。再次,在发展规模上,外出务工队伍不断扩大。农业生产效率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的下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就业压力迅速增大,这些都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外出打工农村人口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增长势头,外出打工时间也不断增加,逐渐从半工半农向全职打工转变。在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劳动力总体上仍将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随着80年代生育高峰期的人口进入劳动的年龄,我国的劳动力供给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另外,我国耕地面积少,所需要的农业劳动力少,农业技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民向非农业就业转移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且当前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也对劳动力产生很大的需求。这一切都表明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的规模将会继续扩大。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按梯级流动的特征,应由贫困地区转移到中等水平的地区,再向发达地区转移。但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倾向于从农村直接到城市,而不是农村一县、镇—城市的梯级式迁移。因为我国长期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不但与农村比较利益差异较大,与县镇一级的差异也很大,受比较利益差异的影响,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向大城市转移,人口过度聚积引发竞争强度大、就业质量下降,大城市扩张到—个极点而导致其外部负效应随之膨胀,而且部分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新移民,在其社会资源的作用下,可能引发波浪式的农村——城市跨区域迁移,由此产生的问题是深远的。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样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按梯级流动,逐渐缓和大城市人口过度扩展引发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县域转移,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也可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县域工业化、城镇化。

非农就业比重是工业化的衡量指标之一,因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本身就是工业化程度的—个重要标志。要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镇,从农业转向非农业,就必须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而就业岗位的提供又必须通过加快县域工业发展来实现。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17万个就业岗位,而分散居住的农村人口不断向小城镇聚集,增加对电力、交通、供水、餐饮、娱乐、商业及社区服务等需求,又反过来刺激了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增加85万个就业岗位。这个数据在湖北尤为明显,据测算,湖北省服务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增加就业人数130万人。而县域城镇化,就是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同时,实现劳动力与人口向城市、城镇的集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二、三产业就业和定居,同时也带动资金、资源向城镇的流动和聚集,引导工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相对集中。在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效应共同作用下,企业交易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和产业规模化,进一步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空间。尤其是随着城镇产业和农村产业的关联强化,带动了农村非农产业和服务于农业的相关联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提供了就业岗位,也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城市产业对农业的影响。提高了农业劳动力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所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3基本思路和建议

3.1坚持“一主四化”的发展战略

“一主四化”发展战略是指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及信息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要想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要全面调动人民群众的致富热情,形成一个全民创业的局面。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大量引进因地制宜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以及引进资金、人才和技术,促进体制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延伸农业的产前产后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产销环节联系起来,培育市场、企业、中介、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组织结构。以工业化为核心,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和统领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工业化发展,带动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

与国际化。以县域和中心镇为依托推进城镇化,推进农民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最终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

3.2利用产业集群方式促进县域民营企业发展

马歇尔在分析为什么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时论述到:“当一种工业已这样选择了自己的地方时,它是会长久设在那里的,因为从事同样的需要技能的行业的人,互相从邻近的地方所得到的利益是很大的。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了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不久,辅助的行业就在附近地方产生了,供给上述工业以工具和原料,为它组织运输,而在许多方面有助于它的原料的经济。”马歇尔据此提出了“外部经济”和“内部经济”两个概念,并指出有赖于工业产业一般发达的“外部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小型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而获得。那么,就可以通过建立产业集群的方式来促进县域民营企业的发展。所谓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彼此独立但相互之间又有特定关系的中小企业所组成,在这一特定关系中隐含着专业分工和协作的现象,其协作即为集群中企业间的互动行为,从而获得马歇尔所说的“外部经济”;这类互动行为包括为中小企业间的交换与适应;交换行为的功能是为了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销售产品和劳务、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尽快积累,而适应则是为了谋求企业间的关系能长期维持而及时解决成员间的不一致和环境的不确定性;集群中存在企业间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中小企业间所形成的长期关系无须用契约来维持,而以“信任和承诺”等人文因素来维持集群的运行,并使其在面对外来竞争者时,拥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中小企业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最好的选择,但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孤立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为了生存,中小企业必须利用聚集形成的企业集群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以谋求生存与发展。加快企业集群发展是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最好的选择方式和拉动城镇化建设的最大动力。

3.3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发展特色经济

一是要建立专业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农业园区。依据周边城市和全国城市的需求,大力培育农产品专业市场。着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挥其牵头作用,形成农户、龙头企业以及市场的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格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继续发展多样化和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二是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高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能力。优化品种,努力培养农业技术人员,保证农业科技资金投入。第三是立足现有支柱产业特色和优势,这也是湖北农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的典型来看,基本做到了因县制宜,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培植产业增长点,从而发挥自己特有优势和潜力。事实上,湖北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和区域品牌,如以宜昌柑桔、秭归脐橙、罗田板栗、随州银杏等为代表的林特产业体系等。打造品牌、唱特色戏,应成为县域经济走上致富道路的有效法宝。

3.4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扩展职业教育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企业技术进步加快,而针对农村低收入阶层普及职业教育的力度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短缺问题突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半成品的形式进入市场,致使我国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所谓“普工过剩”和“技工短缺”现象。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篇4

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是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十分突出而重要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包括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采取什么样的有效策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显得十分重要。

一、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分为农业内部转移和农村内部转移。农业内部转移,既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是指种植业的剩余劳动力向畜牧业、渔业、林业等方面的转移;农村内部转移,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

(一)建设现代农业,加强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业内部转移。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建设现代农业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历程。建设现代农业不能依靠小规模的农户经济,必须走内涵式规模经营的道路。走这种内涵式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建设道路,有利于推进农业实现快速发展,进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缓慢,丰富的湖泊、森林和草原等资源的利用率普遍较低。因此,加强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既可以加速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又可以较多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应当成为我国农村目前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

要在产业内部开发性地转移农业劳动力,包括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现代农业过程中,应加快发展林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水产养殖业和畜牧业的步伐。充分发挥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组织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的流动方向由单一的城市转向农业内部转移。

(二)坚持农业产业化,努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农村内部转移。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改善农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特征,以当地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对农业主导产业实行多层次、多环节、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把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密切地连接起来,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其实质就是把农业从原来的第一产业领域扩大涵盖到第二第三产业领域,通过某个农产品,把一、二、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可见,农业产业化能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的一次重大变革和创新,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努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目前,我国农村工业化程度较低,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层次都不高,这样,农村内部消化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就十分有限。为此,应从以下两方面促进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家庭企业,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创办龙头企业,大力培养农村星火带头人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按照企业发展的一般程序,通过走家庭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的路子,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继续搞好乡镇企业,国家要在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上让乡镇企业享受与城市工业同等的待遇,给进城的乡镇企业以一定的政策扶持,积极支持乡镇企业落户城镇和连片开发。同时,通过理顺产权关系以及采取租赁、承包、拍卖、兼并、联营等形式,实现乡镇企业的体制转换、结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国家还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引导乡镇企业改变现有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尽可能让乡镇企业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之继续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力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主要是指发展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行业。我国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还很薄弱,因而农村的第三产业应当成为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之一。我国不仅要继续促进农村传统的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而且还要注重促进农村的科技服务、信息咨询、金融保险和旅游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发展农村的观光旅游业,以“农家院”和体验农村的生产、生活为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的农村观光旅游业,在为城镇居民提供与其所熟悉的生产和生活截然不同的休闲和度假场所的同时,开拓一条扩大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的良好途径。因此,发展农村观光旅游业应成为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内部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走城市化道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是指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移。我国城市化的滞后,严重地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部转移。因此,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是促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外部转移的主要途径。

(一)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主线,推进城市化进程。

推进城市化进程,必须动态地把握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把城市和乡村一起纳入城市化的范畴,把两者的统筹发展作为城市化的一条主线,这样才能推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偏差相对严重的背景下,当务之急是要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要求,加大体制创新力度,破除旧体制下失衡、矛盾的城乡关系,建立新型的、符合城乡统筹发展观的城乡关系。

(二)采取多途径发展方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城市学的研究表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城市化进程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功能上也是互补的。从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看,中国的超大城市和大城市一般是跨省的和省一级区域的经济、科技和信息中心;而中小城市多数是全国制造业的主要载体,并对周边小城镇能起辐射带动作用。小城镇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进乡村的潜在城市化向显在城市化转化,并在一定时期内缓解城市人口压力的作用。所以,我国应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形成合理城市体系的多途径的城市化道路。

(三)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城市化进程。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现代化水平的差距而实施的一种发展战略,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科技进步实现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工业化。我国的新型工业化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城市化的进程:第一,新型工业化促进了我国工业化的新发展,这必然需要大量从事工业生产的劳动力,从而为加快城市化发展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外部转移提供大好的机遇;第二,新型工业化在促进中国工业化获得新发展的同时,必然需要比传统工业化时期更多的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进入城市,为城市提供各种服务;第三,新型工业化带来的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巨大发展,必然需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工作;第四,新型工业化对知识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必然要求扩大招生规模,以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这无疑给我国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开辟了一条新的重要途径;第五,新型工业化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可以为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城市的扩建扩容提供物质和财力的保证。

(四)走市场引导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加速中等城市扩容

所谓的中等城市扩容,是指在市场机制的推动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把相当数量的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把一定数量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政府应通过颁布法律或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中小城市,加速城市扩容,并推动它们向大中城市发展,这是我国当前实现城市化见效最快的战略措施。

只有中等城市可以比较容易地把特大城市和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吸纳过来并重新组合,从而使之顺利实现再就业。加速中等城市扩容是推进城市化建设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实现外部转移的当务之急。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篇5

[摘要]国内农业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成功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影响我国农村劳动转移的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原因对策分析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广大农民的充分就业,就没有“三农”问题的真正解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实现无疑是一种“多赢”的策略。因此尽快制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解决农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

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1.农用耕地减少趋势增强,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全国30个省区中已有12个属于土地资源超载区,8个属于土地资源临界区,这两种地区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0%,加之工业兴起和城市扩建不断占用土地,致使狭小土地上负担的劳动力越来越多。随着农业生产中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生产设备的投入,其技术份额的加重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在单位面积土地数量有限的前提下,便会产生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力,这也将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到劳动力转移的大军中。

2.产业结构不合理。根据经济发达国家的历史发展经验,第三产业应该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但我国则恰好相反。由于我国重型化的产业结构资金密集度高,创造就业机会少,不仅无法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连城市内部的新增劳动力也难以消化。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乡镇企业原有的发展优势逐渐削弱,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减缓。加之国家向城市倾斜的投资政策,乡镇企业的发展又面临一系列新的困难,积累能力较弱,资金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以及乡镇企业的发展已明显出现资金增密,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下降,阻碍着农村劳动力的迅速转移。

3.城镇下岗职工的增加,留给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减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带来的农民工城市就业不充分,进而导致向城市转移受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以及企业制度的改革,下岗职工增加,过去在城市中无人愿干的“粗、重、脏、累、差”工作及第三产业,下岗职工已开始问鼎。而新建企业的招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将主要来自各种岗位自然更替的人员和社会上的下岗职工。从而缩小了农村劳动力进入空间。

4.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实现转移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低下,使其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进程中将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中,形成过度竞争。从而造成转移劳动力队伍的庞大与可供选择就业空间相对狭窄这一矛盾。

5.农村信息化进程建设滞后。信息经济的出现,加剧了城乡信息知晓权差异,强化了农民生活的贫困。使农民无法迅速全面地得到完整准确的就业市场信息,而农民自身的信息资源无法及时、有效地传输给社会。这就必然使得农业的结构调整、农产品的销售、农民外出

就业均受到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在跨地区寻找就业机会时,其信息获取目前几乎全部靠亲戚、朋友和同乡等社会网络的帮助,这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6.政策因素的制约。一方面,严格的户籍制度和福利性制度,使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无法获得真正的城市市民身份,在婚嫁、幼托、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等方面受到一系列排斥和困难,无法融入所就业的城镇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内部,不能与城市劳动者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另一方面,有的城市要求民工进城后要缴纳暂住费、管理费、岗前培训费等等,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转换成本,特别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进城寻求就业要预先支付将近千元的转换成本是无法承担的,使他们只能望“城市兴叹”了。

7.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观念制约。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是在争城里人的饭碗,其结果是引起城市劳动力的不满甚至抵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注入城市进行行政干预。

三、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状况的对策分析

1.打破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壁垒,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尚不成熟,就业结构失衡,地区之间的不公平竞争都大大妨碍了劳动力的流动。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取消限制人口流动的各种政策和规定,改善就业条件、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机制,摒弃地方保护主义,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要素在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优化整合。

2城市部门在接纳剩余劳动力流动时,必须统筹兼顾做好劳动力就业规划

毋庸置疑的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涌入加剧了城市就业矛盾。因此,政府机构对劳动力流动要因势利导,提前安排,争取措施得当,减少摩擦。政府要随时关注劳动力流动的状况,以便及时地制定和调整人口流动的经济政策。

3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在提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过多和不必要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忽视了农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保护农民利益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农业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确保农民收入增加。今后还要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方面的投入,确保农民增收,在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减轻了城市生产部门的劳动就业压力。

结语: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相关方面的制度改革会配套进行。农村劳动力流动涉及到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小城镇建设等多个方面,单靠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并不能实现城乡居民无差别对待。为此,国家印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城镇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等一系列政策进行相关配套改革。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表明中央政府在打破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社保制度、教育制度、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已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改革,但是要把这些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因而,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国家仍需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推进配套户籍制度的进行,以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有序流动。

参考文献 [1] 龚莉.中国的劳动力流动状况分析 [2] 陈彩娟.对劳动力流动的几点思考_以浙江为实证,市场经纬: [3] 刘伟南.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三个潮

流. [4] 刘晓英.关于我国劳动力流动的探讨 [2] 惠宁、霍丽《中国农村剩余劳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篇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地区转移研究

姓 名

专 业 经济学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完成时间 2011年01月

联系方式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地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三农”工作中第一大难题。据统计,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达1.5亿。这么多的劳动力就业不足或潜在失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而且,大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原因 问题 对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乎农民生存、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点之一。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高度关注,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全局,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我过农村劳动了产生原因很多,具体有一下几个原因:

第一、过度的并且不断增长的农业人口和面积有限的并且增幅较小的农业土地之间的矛盾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受生育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影响,特别是实行以家庭为纽带的农业手工业相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育成为农村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和提高家庭地位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超生现象严重。人口增多了,但是我国的耕地面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其结果是,劳动平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多地少使得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更加突出。特别是农闲时,过去安于“3个月种田,2个月过年,7个月农闲”的农民也加入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中来,使得这一情况更加严重。

第二、我国现在约有一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经济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第三、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 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较差,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我省农村经济结构中,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乡镇企业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农村非农产业吸纳现有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相对缓慢,水平较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实现就地转移。而在城市中,一些用普工的行业所实行的一些用工条件、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违反国家有关法律,侵害农民正常权益的事情时常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限止了农民进城务工。加上近年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下岗职工数量较多,使农民到城市就业的机会减少,这些原因使农民外出务工环境条件不容乐观。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农民自身因素导致“转移难”。一些农民知道靠有限的土地挣不了几个钱,也懂得出去闯荡才能走上富裕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多数农民不愿转移,不敢转移,集中表现为“五怕”:一怕变化:“两亩地一头牛,孩子老婆热炕头”的思想仍然存在;二怕欺负:由于农村教育、文化、技术、信息落后,使一些农民自卑心理严重,怕跑出来找不到活干,怕干了活又要不来钱,怕外出打工受欺负;三怕风险:多数人文化少、素质低,没有一技之长,不适应城市产业多样化、技术装备现代化对劳动力的需求,加大了农民进城就业风险;四怕碰壁:一些农民与外界接触少,缺乏沟通,信息量小,想出去打工不知该干什么,想学技术,不知要到哪里去学;五怕限制:就业渠道不畅,怕权益得不到保障。

第二,社会环境导致了“转移难”。一是少数地方重视程度不够。农村劳动力的过剩现象,实际上是农民的隐性失业现象。目前,政府对城市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农民的转移就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保障农民工的政策,但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二是社会服务不够。在各级组织中缺少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从事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服务、培训等项工作,农民在户籍管理、婚姻、子女入学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三是城乡差别大。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基层政府积极促进农民转移,而大城市却通过限期清理等政策压缩雇佣农民工;

第三、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 3 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第四、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第五、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第六、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第七、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三、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省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加大农村教育力度,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农户,确保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理想成效。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升级,首要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传授一些专业技能,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并对农村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突出实用性有效性,培养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为农村就业创造条件。提高农业 4 推广人员的素质,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乐观的优良品种作物,组织科技人员下村、下地进行亲自指导,使得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加强自身技能,不断累积经验,加快专业村、专业户的建设,提高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培训具有较高文化的经济能人,带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长远来看,发展农村教育,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才是治本之策。

第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既解决部分地区青壮年因过多转移而带来的遗留问题,同时也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的现象。由已经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入手,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家庭式保姆、利用当地优势搞庭院经济等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与挣钱两不误。沿着“二种需求加大一个产业”的思路,力求服务的细化、多元化,促进城镇商贸繁荣,拓展就业渠道。

第三、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一方面根据政府各部门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应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素质培训、岗前培训、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二、三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调查数据表明:农村劳动力中约有60%左右的劳动力因知识层次、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等原因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和异地就业。因此要根据地方和个人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挥其优势特长,挖掘地方和个人潜能达到转移就业。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还可大力发展私营经济。比如,从事林业生产是农村劳动力的特长,应鼓励劳动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培育食用菌,养殖牛、羊、兔等,并按国家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作物,蔬菜、花卉、瓜果和林业、牧业、渔业等产业,促使农村劳动力从单一种植向多种经营转移。既能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宗旨。

第四、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法治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相对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对那些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政策、做法以及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单位的人与事给予严厉制裁,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医疗卫生、子女教育、劳动保障等多方而与城里人享受相对平等待遇。

第五、依靠政府参与并加大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据调查,尽管多数人的工作是由劳动力自己出门寻找,但问到打工时,由政府组织好的有59.21%,占了最大比例;成立公司组织好的有25.60%;亲朋介绍或自己寻找好的有15.19%。数据表明,农民们极希望在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中有一个好的组织管理。日益扩大的打工队伍及激烈的竞争,对劳动力的要求和市场需求也逐步提高。为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力度:一是实行外部转移,对外出民工进行较系统的文化、技能培训,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培育中介机构,拓展境内外劳务输出渠道;二是更好的利用内部吸引,鼓励发展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民在近处打工,实现离土不离乡。

第六、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农业本身变成容纳劳动力的产业。可通过开发农业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林、牧、渔业容纳剩余劳力。一是实行农业集约经营,提高土地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开展科技兴农,实行农业技术优化组合,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龙头产业的培植,充分发挥“样板效应”,推广立体和生态农业,适当增加复种、套种、间种面积,使同样面积的土地,更好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有计划地兴修水利工程,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一批高产稳产农产品基地,容纳和稳住更多的劳动力。三是实行农业开发,荒山,荒坡可以改造成经济林基地,种草养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中药材等的开发。特别是大量农产品加工精品少,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大力开发庭院经济,也是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庭院经济门路广、潜力大、投入少、易学、易办、易管、效益高,对容纳剩余劳动力十分有利。

综上所述,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日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必要性。尽管完全解决这一问题尚有许多困难,需要一个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杨辉 罗素清:《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15卷第8期 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中国经济信息,2004,(6).许光菊:《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篇7

一、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分析

㈠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机制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机制, 主要是指针对劳动力个体而言存在促使其流动的外部性因素, 从而对其产生流动转移的外部推力。从我国目前的现状分析, 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差异化激励。依据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结论, 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一个是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低效、劳动收入仅足糊口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工资水平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大量的过剩劳动力, 这部分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为零或负数, 实际上处于“失业”的状态。而在工业部门中, 劳动者已实现了充分就业, 其工资水平又高于农业劳动力收入, 从而农村过剩劳动力有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自然趋势, 导致源源不断地劳动力从农村农业部门向城市工业部门流动。从中, 城市工业部门从高劳动生产率和流入劳动力的低薪支付中获得巨额的超额利润, 不断地扩大工业生产规模以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直到吸收罄尽, 两部门工资水平相等从而劳动生产率相等[2]。

㈡劳动力转移的拉力机制劳动力转移的拉力机制, 是从劳动力吸纳机制的角度分析而提出的。其主要是针对能够为上述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优化的环境平台, 从而在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机制。具体而言, 可以从产业政策导向和社会政策导向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我国经济的高度增长, 一般认为是建立在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产业发展上, 并通过这些产业吸纳低成本的农业劳动力[3]。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在于丰沛的劳动力要素资源, 15岁~60岁的劳动人口资源占世界总数的26.3%。因此, 这种比较优势促使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迅猛扩张, 而这反过来又对于劳动力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并因此带来更大的劳动密集企业的发展规模, 而再形成新的需求, 如此不断循环。这种供需循环的螺旋式推进, 势必要求产业政策鼓励引导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工业转移, 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政策制定的首要前提。二是从社会政策的层面出发, 如何缓解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 化解潜在的稳定威胁, 是我国目前城乡发展的重要课题。代表一个国家收入差异水平的基尼系数在我国已经逼近了国际警戒线。而处于两端的就是以城市高收入阶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两级。消弭这种被经济、社会发展急剧放大的收入差异, 并尽可能减少因此可能引发的社会冲突的问题, 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症所在。因此, 我国社会政策制定必须走上引导底端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路径, 进而依托流动人员的城市化工薪水平, 来渐进地实现城乡收入差异的抹平。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存困境

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 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和创业方面有了较大的回旋空间, 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境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城乡壁垒和身份障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框架内自发进行的。为了保证城市的有限资源不被高速涌入的人口稀释而引发城市公共资源分享危机, 我国设置了严格的城市准入制度, 从而保证了早期的城市发展得以进行。然而, 在当前转移劳动力成为城市工业主要的产业劳动者阶层之后, 很多城市, 特别是沿海出口加工型产业城市 (如广东的东莞、江苏的无锡等) , 转移劳动力事实上已经成为城市的大规模组成人口, 却无法在法律意义上获得户籍的身份。而城市户籍身份的缺失, 则意味着不能享有城市公共产品福利, 势必被摒弃在城市就业保障、医疗养老和市民市政设施使用等制度之外, 因此这种身份障碍无疑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以及心理意义上的城市“排斥感”, 从而使得城市用工的社会成本增加。在我国城市工业日益完成原始积累的今天, 在中国城市因此而不断收益并且高速发展的同时, 打破这种二元化的身份差异, 给予转移劳动力同等的市民待遇, 将是在制度意义上完成城市积聚劳动力引力场和企业二次发展的人力资源势能形成的有效措施。

㈡地方政府“经济人”行为特征的影响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市场条件下, 经济主体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于是赶超式的经济发展观成为地方政府运作的唯一中心, 在地方施政中鼓励外来投资、促进资本增值、协助投资方更多获益成为了地方政策走向的现实博弈。而投资所带来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模式, 使得获取更多投资利益必然要朝向更高强度的用工和更低成本的劳动投入成为必然。在地方政策的默许下, 吸纳了最大量的外来移动劳动力的投资企业, 成为了削减劳保投入、挤占劳动时间甚至侵占劳动所得的不良用工场所。而经过历年的激烈以及投资企业的急剧扩张所产生的强大用工需求, 外来劳动力选择了“用脚投票”, 使得一些产业与一些地区的企业出现了“用工荒”, 这标志了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逆向激励的形成, 特别是在国家为农村提供了解决温饱的生存性的前提后, 这种逆向激励会因为城市用工条件的不良状况而不断同比增长。另外, 在上述问题中可能出现的劳资纠纷争端, 弱势一方的劳动者则往往无法获得有实质意义的纠纷利益补偿。

㈢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由于经济体制转型及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 我国城市职工下岗之势并未减弱, 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然而与劳动力无限供给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创造就业的能力却是极其有限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系数是影响未来就业形势的关键性因素, 其中经济增长速度是增加就业机会的持久动力, 而就业弹性系数受产业结构的制约很强。一般认为产业结构水平越高, 同等经济增长水平下就业弹性系数越大;反之则越小。而我国产业结构的水平比较低下, 决定了我国的就业弹性系数也不会高出太多。考虑到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 所以“十一五”期间城市的就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

㈣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低2005年在农村劳动力中, 不识字的劳动力占6.8%, 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0.2%, 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占46.3%, 高中文化的劳动力占6.4%, 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0.3%。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5年, 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4]。劳动力素质低对其转移会产生以下消极影响:首先是劳动者把本该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生产上, 人为地增加了劳动力的供给, 激化了供需矛盾;其次是未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劳动者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较差, 市场意识、风险意识淡薄, 通常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传统经验生产的工作, 很难开拓新的就业渠道;最后是劳动力素质低必然使由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的转移缺乏稳定性, 从而出现转移中的“回流”现象。可见劳动者素质低已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瓶颈”因素。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路径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方方面面。因此, 应以系统化的理念, 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市场化的行为进行宏观调控与组织, 统筹规划, 实施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 增大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容量, 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

㈠提高劳动力的主体地位, 化解转移身份限制和公共资源分享不足鉴于特殊的国情, 解决外来劳动力的城市身份, 是强化劳动力转移的优先命题。有观点认为可以通过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 以改变劳动力的“两栖”转移的现实状况, 加速实现永久性转移[5]。使得市民化的转移劳动力, 在实质从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工作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向城市市民转化, 并放弃传统的户籍制度管理手段, 统一城乡就业市场, 将转移劳动力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通过减少人为的制度约束, 使转移劳动力在社会层面实现市民化。但需要注意的是, 社会层面的市民化并不意味着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表明, 转移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投入太少引致的低不变制度工资, 家庭决策及非人力财富匮乏所导致的低转移能力, 使得上述转移劳动力迅速市民化的能力不足, 缺失现有城市生活能力, 从而无法形成经济层面的市民[6]。在这个意义上, 单纯给予一个形式意义的市民身份, 不如转化为更现实的城市化公共资源的分享机制, 以及建立规范的可流动社会保障体系。法律上的对策, 应当朝向赋予劳动力自由转移的主体身份, 破解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屏障, 即建立以合法公民身份为唯一标识的劳动力输出身份确认机制, 并强制施行企业对于转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在全国范围之内这种社会保障账户的无限制自由流通。

㈡大力开展教育培训, 着力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 增强其转移就业能力各级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职教体系, 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加强对农民工就业技能的培训, 对农民工在技能、法律、卫生、城市生活知识等方面进行综合指导, 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工作水平。一是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农民工基本技能的要求, 安排培训内容, 提高培训质量;二是在培训过程中找准市场定位, 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计划、有目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工培训教育, 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改变就业观念, 普遍掌握1门~2门实用技能, 提高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工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使农民工由体力型向技术型和智力型转变, 努力打造劳务精品, 增强农民进城务工的竞争能力。

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多渠道吸纳和转移劳动力就业当前乡镇企业应当调整发展战略, 要从农村实际出发, 立足农业, 向深度、广度延伸。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 兴办特色工业, 逐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品牌名优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除部分实力较强的乡镇企业应提高资本和技术含量外, 要发挥比较优势, 合理创办劳动密集型企业, 这样既能降低成本, 又能较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使之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载体。我国的中小企业以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居多, 它的发展能够创造出大量的非农就业机会, 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出路, 对农村产业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政府应制定宽松、公平的政策, 给予更多的倾斜、支持, 鼓励、引导其健康的发展,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个体、私营、联营、股份合作经济中的就业比重, 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

㈣加强城镇化建设, 加快城市化进程, 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创造更多的条件加快小城镇建设就是要以小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化水平, 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小城镇建设调整产业结构,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以小城镇建设接受新的文化观念, 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在发展小城镇的过程中, 通过各种基础设施建设, 拓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 拉动就业需求,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新的就业岗位,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 做到协调一致、相得益彰, 保证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可持续性。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用, 一方面是实现产业的转移, 另一方面是实现空间转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产业内容与空间载体的关系, 二者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小城镇接近于农村, 乡镇企业多集中在小城镇, 农民就近离土不离家转入小城镇就业, 既可降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本和就业风险, 又可有效地避免在大中城市吸纳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农民涌入城市产生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1]许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 2005.

[2]杨春学.当代西方经济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3]王兰.转型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 2008, ⑺.

[4]王得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探析[J].经济问题, 2007, ⑻.

[5]唐茂华.对我国“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理论解释[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⑷.

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论文 篇8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趋势

1.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就需要对劳动力转移的特点进行必要的了解。具体来说,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主要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以青壮男性为主

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自耕地偏少,收入来源单一;其二,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其三,奔向城市,以求发展。当前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接受过初中以上的教育,整体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样其对于生活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由于外出打工从事的劳作不定性比较大,且农村家庭也需要有人照料,故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以青壮男性为主。

1.2主要流向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更高,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也更多,这就吸引了很多省市的农村劳动力来谋求生计和幸福,这虽然更有利于东部的社会经济建设,但是其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情况而言,则十分不利。

1.3转移行业低层次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情形:一个方面就是地域上的前移,即将此地的行为转移到彼地,这样做主要就是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另一个方面就是内容上的升级,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有限,其劳动类型也受到很大的局限,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的劳动内容难以得到提升,通过前移能够从事更具深度的工作内容。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劳动力的前移以工业、建筑业、餐饮行业等密集型产业为主,而在一些高端产业的转移上则比较少,这样就使得农村劳动力难以脱困。

1.4缺乏必要的组织

当前很多农村劳动力的前移都是在前人的介绍下进行的,有组织的转移比较少,当然也有些地方基于自身的情况,做出了劳动力前移的主张,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沙县的人口,以沙县小吃为突破口,带动了当地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前移,并且演变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组织化的职业介绍型的转移能够提高转移成功路,且其稳定性也比较好,不会造成转移劳动力大量的成本支出。而靠人介绍往往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样就很难保证其成功率。

1.5转移不彻底

农村的劳动力往往需要从事相应的农业劳动,而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外出打工,以改善家庭的生活条件,增加额外的收入,这就决定了农村劳动里转移并不是很彻底。转移劳动力往往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其不但肩负着养家、维持生计的重任,还有家庭幸福、农业耕作的考虑,故而其不可能一门心思在城里进行务工。除了所挣得的钱财会转移到农村,其也必须定期或是阶段性地回到家中,以维持家庭和农村的劳作。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趋势

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当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式逐渐丰富起来,具体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2.1家庭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户的资产积累的成熟,其具备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经验以及必要的资金,这样其就能够通过承包土地来发展家庭经济,在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今天,这种经济发展形式可以让农户更便利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更好地进行投资,农林牧副渔各个行业其都可以涉猎,此外,还可以兴办家庭工厂或是其他相关产业,这样就能带动更多人就业,实现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

2.2乡镇企业

农村有着十分丰富的资源,且随着当前资金筹集渠道的成熟,可以开办具有当地特色的乡镇企业,这样就能更好地通过非农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就业,免去了家庭两地分离的困境。具体来说,乡镇企业可以是个人创办,也可以是集体经营,或是采用股份制的方式来组建,无论哪种方式,都能更好地发挥农村劳动力的价值,更好地带动新农村的发展。

2.3打工就业

农村劳动力总量非常丰富,实现劳动力就业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就需要开展市场经济下的新兴打工就业形式。以往就业的时候,往往呈现出低层次的就业趋势,这样对于农村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为此就需要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使其在能力和素质上有所提升,这样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充分调动那些经验丰富,且具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使其成为其他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师,这样就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

3.1改善乡村条件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建设,就需要加紧实现城乡一体化,加强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上的建设力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提供农村人口更好地受教育条件,改善其生活品质,使得相应的资源获得更好地配置,这样对于当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就能很好地破除,从而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也正是因为如此,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来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假设,改善当前农村的社会公共服务,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

3.2发展现代农业

若是乡村临近城镇的话,应该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发展现代农业,这样就能带动更多的劳动力回乡创业。为此,政府已更改加强相关的扶持力度,在农业设施化、产业化上下功夫。完善向前的土地制度,使农村的土地要素得到真正的激活,加强土地市场的流转,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规模化经营,更好地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更好地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将农村设置成城市的功能配套,生活涵养区,这样大量的项目就可以在乡村进行,不但包括观光、休闲,还包括度假、旅游等,待相关设施和产业得到完善之后,劳动力回乡就业、创业的热情将会更加高涨。

3.3加强教育培训

素质能力低下是当前农村劳动力面临的一个主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就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提高其相应的素质和技能,使其成为新生代的农民,这样就能使其就业层次得到提升,这样就能有效地增加其收入,使其更好地谋求自身的幸福。(作者單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敏.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9).

上一篇:大数据与《数值分析》教学实践下一篇:表现勤劳的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