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会计信息披露(精选7篇)
从美国安然事件到我国的银广夏事件,这些案件表明了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是一个国际通弊。其中公司契约组合的重要一环―管理层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备受关注。本文从“ 企业契约理论”的角度对管理层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动机、方式进行阐述。
企业可以看作是理性主体之间的一组契约组合,而企业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目标。
意图加入契约的主体为了一定的产权而与企业这个“ 法律主体”签订契约,并且只有这些主体才具有目标一最大限度地谋取自身利益。为了减少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人们便签订契约来具体规定主体享有公司产出的特定权利。会计作为一个决策服务系统,它界定主体之间的契约,并提供了大量有关对方的各种事项和行动信息。它作为一种“ 共同知识” 减少在订约过程中的争论与欺骗。
一、管理层影响会计信息的动机
管理层与企业之间的契约是由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缔结而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中,人力资本所有者处于代理地位,而非人力资本特别是财务资本所有者处于委托方地位。委托方因代理方的管理技能而与其订约。与其他主体的投人不同的是,管理层投人的人力资本不能从其持有者身上分离出来。人力资本的特征是它不能随意转换为现金、财产等,这使管理层在退出管理市场方面存在着巨大障碍,因此管理层不得不承受会计环境的变动而引起的财富被剥夺,这也在另一方面促使他们抵制会计政策的变动。
会计资料所反映的信息正是经理发展历程和声誉的一项重要记录,过去的业绩数据会被其他人用来推断经理未来服务的现值。因此,经理对能反映业绩的会计信息的微小变动十分敏感。
从企业的契约理论可以知道,委托方与代理方的效用函数存在差异。管理资本的特殊性使投资者不可能对管理层进行实时监督,因此委托代理双方缔结的契约必须是自我履行契约。股东是追求货币效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而管理层不仅对货币效益也对非货币效益的工作闲暇,甚至权力欲望的虚荣心等方面都有极大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若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实现自我履行契约,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用企业回报作为业绩衡量的标准,并让代理人分享回报是自我履行契约的表现形式。管理报酬由固定工资、奖金、期权等组成。奖金与期权与企业的回报紧密相连,从而使管理层同股东成为“ 利益共同体”。
回报通常以净收益表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管理层有强大的动力与能力去操纵盈余。
二、盈余操纵中的自我矛盾
管理层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影响着潜在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因而管理层希望在其任期内收益是平滑的,通过抵制收益的剧烈波动向外界传递企业风险小的信号。他们可能在收益良好的年度隐藏收益,并在收益不好的年度报告。然而,这种对收益的预测并操纵是不可靠的,可能使收益变的更加不平滑。因为原来拉平的收益是随机游走的,拉平调整的积累差异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种调整超过选择性会计处理界限的可能性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当达到转折点时,经理将被迫通过巨额冲销回到原来的随机游走路径上。从这个意义上说,随机游走的收益拉平会引起偶尔的巨额冲销,这样拉平―冲销的循环可能不断重复。
冲销会对会计报表产生巨大的冲击,因此管理层总是以诸如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变化,管理层变化等为借口进行冲销。美国的许多会计学者进行的实证研究支持了上述的观点。
三、我国实际情况的探讨
我国的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改制后上市,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上市机制使多数上市公司在上市开始就存在着先夭不足。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许多公司花费极大的力气包装上市。法律规定的“ 门槛”迫使意图上市的公司虚构前三年的.利润,粉饰会计报表。另一方面,国家作为上市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控制权日趋减少,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经营权无限膨胀,使得国家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不相匹配,而这两者的匹配是确保公司治理效率的一个关键。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达到私利,不惜严重扭曲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
如今,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 企业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我们将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当本企业的决策者在对其进行使用以求达到某种目的时,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就成为公司获得利益的根本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性
会计信息只有具有客观依据, 才能够在进行信息运用的过程当中发挥作用与功效。如果该企业的会计信息出现错误或者是不精准的状况, 这样公司管理者在进行运用时, 就会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失。为了保证会计信息有效性, 企业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对于公司所进行的交易、活动信息等各个项目内容进行仔细的排查、记录。对于那些符合计量标准和原则的会计信息形成报告的形式上交给有关的管理部门。
2.相关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主要是指当企业对于公司内的财政信息进行发布时, 对于该企业的资金投入者对其进行的反馈。就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投资者需求量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它俩之间存在需求之间的变化, 这就叫做相关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在此过程当中充当的是因变量的角色。
3.简明性
对于会计信息的简明性进行分析, 其主要指的就是公司在对外部进行发布的会计信息, 逻辑思维上都有利于企业外部投资者的理解。要求内容简单明了, 避免企业外部投资者在对其企业会计信息理解时发生偏差的情况。但是由于其自身就比较难以理解, 受这点局限性。企业管理者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发布时, 应该对于投资者影响较大的部分信息进行详细具体的披露。
4.可比性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指的就是对于企业进行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同一阶段不同时期或者是同一时期不同阶段可以有一个对比分析。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于企业外部投资者是至关重要的, 投资者通过对该企业过去的财政信息与现在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比对之后, 才能够为自己的投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当然, 进行比对的数据也不是固定不动的, 对于不准确的数据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新, 但要确保逻辑思维体系的顺畅性。
5.时效性
对于企业的所进行发布的会计信息, 对于时效性的要求标准是很明确的。对于企业进行的合作项目以及投资方向、效益估计这些方面。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外进行公布。因为如果把握不住发布的最佳时期, 会计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对于企业外部投资者进行投资时, 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
6.谨慎性
谨慎性对于会计信息所起到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于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在进行会计信息检测时, 要挨项进行排查。对于企业所进行的资产收益情况要有着科学合理的判断, 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 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危机的发生。这也符合会计信息谨慎性的标准。
上述就是对于我国会计信息所进行的质量标准要求。企业也应该对于这些准则加以贯彻实施, 确保企业收益呈现上涨趋势。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分析
首先, 我们将对于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 以方便对于以下概念进行更好的理解。信息披露成本指的就是在企业对于自身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过程当中, 必定会对于一些基础设施技术进行使用, 这就形成了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这是组成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当中, 对于企业经济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这两部分成本统称为信息披露成本。
1.信息加工成本
信息加工成本指的就是在企业建立财政信息系统为起始点, 以企业所进行信息披露为终止点。在此过程当中, 企业对其所花费的资金成本。据相关调查表明, 自从21世纪开始, 我国股份上市的公司对于信息加工其成本主要花费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分别是;企业需要定期在期刊杂志上对于本公司的信息进行披露费用、本企业的专职披露人员定期发放的奖金津贴、对于企业信息进行宣传的网络媒体所花费的资金以及中介费用等等。 这些信息加工的金额数量大约占公司资源管理资金总额的1/20左右。由于进行这些信息披露的措施已经呈现常态化的趋势。这样信息加工成本在信息披露成本中将会占据大量的位置, 成为主体地位。
2.审计成本
审计成本主要是通过企业债卷的诚信度来进行衡量的。其对于公司所进行投资活动, 以求达到商业目的的过程当中, 需要有专职人员对于这个过程进行审计分析, 如果其对于财政预期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 就会使得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对于本公司的信任度得以上升, 在资金方面加大对于本公司的投资力度。这些情况都映射于企业债卷或者是股票的诚信度上。可以说它就是反映公司审计情况的晴雨表。
3.信息披露成本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 花费的成本较高。因为在其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之前, 要经过会计师、审计师的考核与检查, 而这一过程需要对其进行付费, 这就叫做信息披露成本。虽然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大一部分的财政支出, 但是企业要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进行结合, 对于那些对企业外部管理者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这也会使得公司的信誉度在无形中得以上升, 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4.诉讼成本
企业在对于本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 容易在法律方面引起纠纷, 这就叫做诉讼成本。当然专职人员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往往受诉讼成本的限制, 对待会计披露信息往往都会处理的十分细致, 以求避免法律纠纷的情况发生。所以其往往会对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会计信息并不予以公示。纵观我国现在的股份有限公司, 其股份的构成情况以及内部组织机构大多数都是认购股份越多, 在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时, 其投票权利大, 往往具有一致性。而小股东对于自身的权益意识并不是很明显, 因此在我国基于会计信息所引起的法律纠纷可谓是少之又少, 企业因为会计信息质量所引起的诉讼成本几乎不存在。但正是基于上述情况企业对于影响公司效益的信息不予以大量披露, 这样就导致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水平降低, 证券监管部门在对其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检查时, 往往由于其会计信息有隐藏性的行为, 故此常常对于该企业进行经济上的处罚措施, 企业在处罚上花费的资金成本较多。虽然处罚并不在诉讼成本的范畴之内, 但是由于其处罚对象是证券监管部门, 所以我们将其归类于诉讼成本当中。
三、降低成本、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1.改革会计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
如今, 我国改革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 经济发展程度也随之提高。我国推行的企业改革得到了显著成效。但是如今的会计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依然停滞在以纸质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当中, 而且传播的对象呈现单一化的趋势, 这种情况对于我国的会计信息改革十分不利。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 要注意披露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 网络媒介来对会计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领域进行扩展。
2.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披露手段
如今, 在对于会计信息进行生产传播时, 应该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披露手段。企业决策者在对企业信息进行使用时, 往往通过网络联机的方式来对于会计电子信息进行获取。可以在进行数据输入的过程当中同时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更新, 这样被企业所进行权限设置的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到该企业的最新动态, 并对自己所需求的会计信息进行自主的运用。在公共平台上对于该企业的企业信息进行资源的共享。
3.实行分层次、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
对于会计信息实行分层次、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指的就是以企业所进行发布的会计信息为基点和判断标准, 根据地域划分、公司类型划分、板块划分、公司行业划分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分类。在此过程当中, 企业不能够单一的对于监管机构进行迎合, 要真正的了解企业外部投资者的要求, 了解到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只有对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差异化、分层次的改革, 才能够降低该企业在证券市场预测的交易风险。
4.加强披露制度的质量控制
如今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的控制时, 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弊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问题就是如今进行披露的信息质量不高, 存在虚假信息的存在。为了免受相关证券监管的处罚, 往往企业对于一些会计信息不予披露, 这样就造成了披露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证券监管部门加强企业披露制度的质量控制。切实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总体质量进行提高。
四、总结
通过对上述分析, 我们了解到在如今上市公司在权益资本当中, 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占据了重要部分。在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过程当中, 要根据企业所进行披露会计信息之后企业所获得的经济收益, 来作为发布信息披露数量的标准。当信息披露成本低于会计披露信息发布之后所实际获得的收益时, 这时候才能够在根本上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进行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宁, 梁丽珍.公司治理与财务舞弊关系的经验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3, 11:80-84.
[2]杜兴强, 温日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一项经验研究.财经研究, 2007, 1:122-133.
[3]樊行健, 雷东辉.信息不对称对权益资本成本影响的经济学分析.会计之友, 2009 (2) .
[4]黄河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来自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的经验证据.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充分披露要求信息披露当事人依法充分完整地公开所有法定项目的信息,不得有遗漏和短缺”。几乎所有的资本市场都将充分性作为信息披露的首要条件。但是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在对外披露信息时,却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有利于公司利益的信息过量的披露,甚至炒作;不利于公司切身利益的信息轻描淡写,甚至隐藏,有些还存在不真实问题。二是不及时。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是上市公司应尽的职责。由于证券信息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敏感度以及容易被内部人利用等特点,这便要求上市公司必须依照有关规则在规定的期限内以法定方式披露有关信息。三是不规范。许多公司在信息披露方式、披露内容和披露时机的选择上很随便,以致造成大量的小道消息和内幕信息。这种做法客观上助长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违规违法行为。
针对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本人提出治理措施及建议如下:
一、加强会计队伍的素质建设
首先是公司内部的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更要提高的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是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待提高。许多投资者就是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报告为依据,来决定是否投资被审计公司。有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玩忽职守,对本应该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误导了投资者。
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坚决制止管理者任意违反财务规定,自行支配企业财产物资和经营行为。实行委派制,是对会计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尝试。它可以摆脱会计与单位负责人之间领导与被领导的依附与从属关系,增强会计工作的独立性,可以把会计人员放到市场竞争的氛围中去,这将促使会计人员认真努力工作,更加勤奋地钻研业务、依法履行自身的职责。
提高独立董事的比重,增强董事会中有一定比例的独立董事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部人或大股东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不应由控股股东或其控制的董事会选择或决定独立董事候选人。
三、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机制
一是与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相结合,制定严密的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结合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不断调整企业内部各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严密的内部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为会计人员实施内部会计监督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二是改善上市公司内部会计监督机构的设置。设置合理并运行良好的会计及其会计监督机构是实现有效的会计监督的前提和基础。要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达到真实、充分、及时的要求,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披露规范化体系。
四、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一是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⑴ 加强对相关中介机构人员的管理。首先要有效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水平。另外还要规范证券评估师的行为。⑵要想保证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督质量,作为中介机构的主管部门要真正担负起约束中介机构行为的责任;一旦中介机构出现有违职业道德或失职行为,作为管理部门决不能姑息迁就,应加大处罚力度。
二是加强社会和政府监督。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审计。⑴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合理协调国家各职能部门的监督职能,避免重复监督而又监督不力。⑵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尤其是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作用。⑶充分发挥独立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建立规范、完善的会计中介市场,强化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道德意识。同时,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诚信教育、执业监管及惩处力度,建立职业风险机制和禁入制度。
三是建立以证监会抽查复审为核心的会计信息披露再监督体系。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总体情况不理想,注册会计师协会自律化管理尚不能有效运作的情况下,加大证券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力度就显得十分必要。
四是加大证券市场监管力度。首先,随着《证券法》的出台,相对于市场规范的要求来说,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次,改变多头管理的体制。必须参照国际惯例,对现行证券市场管理体制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相应改革。
五是切实加强上市公司的监督审计和审计约束责任。以外部审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是会计信息到达外部信息使用者的最后一道关卡。政府对信息市场进行适度管理,通过行政手段强化企业外部监督,通过政府审计机构、财税部门加强审计监督,并与会计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会计信息规范体系规范企业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披露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重大环境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六是对会计信息披露进行规范。主要是对日常会计信息披露,定期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披露监督的规范。
五、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
一是健全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立法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法规体系,制订出具体的会计法规实施细则,明确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判断标准和惩处方法,避免执法上的混乱,使有关法规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以堵住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的法律漏洞;其次,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大执法力度,特别要严加追究违规公司领导人责任,强迫那些私欲膨胀、以身试法者能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趋利行为,使会计信息在法制的维护下恢复其本来面目。
二是完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规范证券市场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根本保障。
六、加快软件开发,全面实现相关工作的电子化
一是传统的财务报表格式需要改进。首先,设计的表格必须控制在普通打印机的范围内,同时也应符合计算机屏幕显示的要求。其次,报表的名称和表内数据标识要格式化,在实际工作中,名称应予以编码(纯数字式的),以便于计算机处理;其表内数据,一要编码,二要公式化。
二是提高财务报告软件的兼容和可操作性。兼容与可操作能方便于用户的浏览和打印,如果兼容性不够,可适当提供给用户一些软件指南。
三是尽量保证传输网上地址的稳定,这样既方便于老用户使用,也能吸引新的信息用户。
四是应给信息用户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请求获得更多信息的要求的功能。
新世纪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将大规模走集约化道路,业务范围宽广灵活,国际化程度提高,企业经营将以集团经营、跨国公司经营、股份制经营三者为一体的方式进行。因此对企业集团、跨国公司、股份制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必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想要对于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整体上的提高,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对于资本投入者以及经营者之间信息的不平衡性,从而使得股票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机活动当中,降低股票的风险。
这样就能够使得股票流通顺畅。增强股票市场的稳定性。而对于企业的外部的资金投入者而言,公司平时对于公司内部的信息进行公告,这是其对于公司的发展情况、重大事件的公告以及企业信息进行了解的主要途径。当然,股票的投资者会根据企业所进行公告的的企业信息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决定要不要对于该家企业进行投资。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企业就主要以此种形式对于企业的财政信息进行公告。
受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信息的更新周期也在不断的缩短,这样投资者就需要对企业所进行公布的财政信息、企业管理信息进行实时观察,对于其企业所进行发布的每一条信息都要判断其是否对于该企业进行投资产生重大的影响。
企业对于信息质量的披露对于资金的投入者来说可谓是他们进行投入的标准和依据。如果企业能够发布精准具有科学性信息,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投资者对于企业经济状况进行预测时,降低其风险程度。这样企业为此所进行的披露成本也会降低。综上所述,想要对企业的披露成本进行降低,其治本之策就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
一、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
如今,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我们将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介绍。当本企业的决策者在对其进行使用以求达到某种目的时,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就成为公司获得利益的根本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标准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性
会计信息只有具有客观依据,才能够在进行信息运用的过程当中发挥作用与功效。如果该企业的会计信息出现错误或者是不精准的状况,这样公司管理者在进行运用时,就会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带来损失。为了保证会计信息有效性,企业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公司所进行的交易、活动信息等各个项目内容进行仔细的排查、记录。对于那些符合计量标准和原则的会计信息形成报告的形式上交给有关的管理部门。
2.相关性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主要是指当企业对于公司内的财政信息进行发布时,对于该企业的资金投入者对其进行的反馈。就是企业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投资者需求量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它俩之间存在需求之间的变化,这就叫做相关性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在此过程当中充当的是因变量的角色。
3.简明性
对于会计信息的简明性进行分析,其主要指的就是公司在对外部进行发布的会计信息,逻辑思维上都有利于企业外部投资者的理解。要求内容简单明了,避免企业外部投资者在对其企业会计信息理解时发生偏差的情况。但是由于其自身就比较难以理解,受这点局限性。企业管理者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发布时,应该对于投资者影响较大的部分信息进行详细具体的披露。
4.可比性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指的就是对于企业进行提供的会计信息在同一阶段不同时期或者是同一时期不同阶段可以有一个对比分析。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于企业外部投资者是至关重要的,投资者通过对该企业过去的财政信息与现在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比对之后,才能够为自己的投资方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当然,进行比对的数据也不是固定不动的,对于不准确的数据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新,但要确保逻辑思维体系的顺畅性。
5.时效性
对于企业的所进行发布的会计信息,对于时效性的要求标准是很明确的。对于企业进行的合作项目以及投资方向、效益估计这些方面。应该在第一时间对外进行公布。因为如果把握不住发布的最佳时期,会计信息所起到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对于企业外部投资者进行投资时,也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性。
6.谨慎性
谨慎性对于会计信息所起到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于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在进行会计信息检测时,要挨项进行排查。对于企业所进行的资产收益情况要有着科学合理的判断,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危机的发生。这也符合会计信息谨慎性的标准。
上述就是对于我国会计信息所进行的质量标准要求。企业也应该对于这些准则加以贯彻实施,确保企业收益呈现上涨趋势。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成本分析
首先,我们将对于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以方便对于以下概念进行更好的理解。信息披露成本指的就是在企业对于自身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过程当中,必定会对于一些基础设施技术进行使用,这就形成了会计信息披露成本。这是组成会计信息披露成本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的披露过程当中,对于企业经济会有一定程度上的损失。这两部分成本统称为信息披露成本。
1.信息加工成本
信息加工成本指的就是在企业建立财政信息系统为起始点,以企业所进行信息披露为终止点。在此过程当中,企业对其所花费的资金成本。据相关调查表明,自从21世纪开始,我国股份上市的公司对于信息加工其成本主要花费在以下几个方面。其分别是;企业需要定期在期刊杂志上对于本公司的信息进行披露费用、本企业的专职披露人员定期发放的奖金津贴、对于企业信息进行宣传的网络媒体所花费的资金以及中介费用等等。这些信息加工的金额数量大约占公司资源管理资金总额的1/20左右。由于进行这些信息披露的措施已经呈现常态化的趋势。这样信息加工成本在信息披露成本中将会占据大量的位置,成为主体地位。
2.审计成本
审计成本主要是通过企业债卷的诚信度来进行衡量的。其对于公司所进行投资活动,以求达到商业目的的过程当中,需要有专职人员对于这个过程进行审计分析,如果其对于财政预期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审计,就会使得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对于本公司的信任度得以上升,在资金方面加大对于本公司的投资力度。这些情况都映射于企业债卷或者是股票的诚信度上。可以说它就是反映公司审计情况的晴雨表。
3.信息披露成本
企业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花费的成本较高。因为在其进行会计信息披露之前,要经过会计师、审计师的考核与检查,而这一过程需要对其进行付费,这就叫做信息披露成本。虽然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过程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大一部分的财政支出,但是企业要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进行结合,对于那些对企业外部管理者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这也会使得公司的信誉度在无形中得以上升,为企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4.诉讼成本
企业在对于本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容易在法律方面引起纠纷,这就叫做诉讼成本。当然专职人员在进行信息披露时往往受诉讼成本的限制,对待会计披露信息往往都会处理的十分细致,以求避免法律纠纷的情况发生。所以其往往会对可能引起法律纠纷的会计信息并不予以公示。
纵观我国现在的股份有限公司,其股份的构成情况以及内部组织机构大多数都是认购股份越多,在参与公司重大决策时,其投票权利大,往往具有一致性。而小股东对于自身的权益意识并不是很明显,因此在我国基于会计信息所引起的法律纠纷可谓是少之又少,企业因为会计信息质量所引起的诉讼成本几乎不存在。但正是基于上述情况企业对于影响公司效益的信息不予以大量披露,这样就导致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水平降低,证券监管部门在对其会计信息进行监督检查时,往往由于其会计信息有隐藏性的行为,故此常常对于该企业进行经济上的处罚措施,企业在处罚上花费的资金成本较多。虽然处罚并不在诉讼成本的范畴之内,但是由于其处罚对象是证券监管部门,所以我们将其归类于诉讼成本当中。
三、降低成本、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
1.改革会计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
如今,我国改革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经济发展程度也随之提高。我国推行的企业改革得到了显著成效。但是如今的会计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依然停滞在以纸质为媒介的传播方式当中,而且传播的对象呈现单一化的趋势,这种情况对于我国的会计信息改革十分不利。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要注意披露应该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网络媒介来对会计信息的生产传播方式领域进行扩展。
2.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披露手段
如今,在对于会计信息进行生产传播时,应该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披露手段。企业决策者在对企业信息进行使用时,往往通过网络联机的方式来对于会计电子信息进行获取。可以在进行数据输入的过程当中同时对于会计信息进行更新,这样被企业所进行权限设置的用户可以随时了解到该企业的最新动态,并对自己所需求的会计信息进行自主的运用。在公共平台上对于该企业的企业信息进行资源的共享。
3.实行分层次、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
对于会计信息实行分层次、差异化的信息披露制度主要指的就是以企业所进行发布的会计信息为基点和判断标准,根据地域划分、公司类型划分、板块划分、公司行业划分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进行不同程度上的分类。在此过程当中,企业不能够单一的对于监管机构进行迎合,要真正的了解企业外部投资者的要求,了解到投资者的差异化需求。只有对于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差异化、分层次的改革,才能够降低该企业在证券市场预测的交易风险。
4.加强披露制度的质量控制
如今上市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的控制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弊端。较为突出和明显的问题就是如今进行披露的信息质量不高,存在虚假信息的存在。为了免受相关证券监管的处罚,往往企业对于一些会计信息不予披露,这样就造成了披露制度不完善的情况发生。这就要求证券监管部门加强企业披露制度的质量控制。切实使得会计信息披露总体质量进行提高。
四、总结
作 者:张劲松 何学军 作者单位:张劲松(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何学军(浙江省供销学校,浙江,杭州,310000)
刊 名:北方经贸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年,卷(期):20xx “”(2) 分类号:F235 关键词:环境会计 会计信息 披露
湖泊是人类栖息的基地, 是重要的可多功能利用的地表水资源。在过去50年来, 我国有近千个自然湖泊已经消失, 平均每年20个, 这已对我国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自2005年底松花江污染事件以来, 我国共发生140多起水污染事故, 平均两三天便发生一起。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的暴发又一次向我们敲起警钟。随着各地湖泊环境问题的恶化, 历经6年时间, 我国政府投入资金910亿元, “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 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一方面是人们利用湖泊资源发展了经济, 取得了收益;一方面是人们为维护湖泊正常的环境效应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那么湖泊带给人类的收益是多少?人类为维护湖泊的环境效应付出的成本又是多少?在湖泊环境与经济发展中人类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这里需要披露相应的会计信息进行反映, 同时也需要湖泊环境会计对人类的治理活动进行监督。
通过对湖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并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成就, 能满足环境管理者决策时所需信息的要求。湖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是发展生态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现实的选择。
二、湖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方式
对于湖泊环境会计核算系统而言, 因为其会计主体的相关活动都是和环境事项有关, 应以整个湖泊流域为会计核算对象, 在传统财务会计科目的基础上, 增设和环境有关的科目, 对其原有财务报表进行改造, 以新的环境会计要素反映财务信息的同时反映环境信息。这样做既没有另外增设环境报告, 加大会计核算工作, 也不是把环境信息作为附属品反映在财务报告上, 不能突显其重要性。当然, 这种做法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行的, 因为企业大部分经济活动不属于环境事项, 信息使用者更加注重企业的其他财务信息。环境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和传统财务会计基本相同, 各环境会计要素在确认、计量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进入环境会计报告, 环境会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会计报表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环境成本表以及环境质量情况一览表。
(一) 环境资产负债表。
环境资产负债表是反映湖泊环境会计主体所拥有和控制的资源、用于环境治理的资产和由环境问题而引起的环境负债的报表。环境资产负债表, 对环境资产和环境负债以及环境权益进行分项反映, 对每个项目列出具体的数字和金额。在环境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 应对各环境要素的计量方法进行说明, 以增加环境信息的详尽程度和可利用性, 并且应该使用非货币计量单位反映环境资产负债表中未能反映的事项。该表中的环境总资产, 可以说明国家所拥有的湖泊资源总量、湖泊能给人类带来的生态资源数量以及环保投资用途;环境权益反映湖泊资源水质变化情况等。
(二) 环境利润表。
环境利润表采用传统财务会计上单步式利润表的形式, 将本期所有湖泊产生的效益加在一起, 然后再将所有环境费用加在一起, 两者相减, 通过一次计算得出本期环境净利润。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环境效益和环境费用不存在直接的配比关系, 并且很难区分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收入和费用项目与在该过程外发生的收入与费用项目, 采用单步式利润表可以避免分类上的困难。环境利润表可反映湖泊会计主体对湖泊环境保护治理的效果。
(三) 环境现金流量表。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主要目的是为报表使用者提供对湖泊进行管理的一定时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由于湖泊环境会计主要核算环境事项, 不是以产品的生产销售的经营活动为主、兼顾资金的筹集和投放, 所以在编制环境现金流量表时, 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进行划分意义不大。目前对湖泊流域进行管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 资金的使用主要表现在对湖泊的治理和保护以及开发湖泊风景旅游区的建设上, 日常经营活动主要有旅游资源的开发、湖泊污染的治理等。
(四) 环境成本 (支出) 表。
反映湖泊环境会计主体某年度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总金额, 以及具体支出明细金额。表格可采用两栏式, 一栏反映支出项目, 一栏反映本年度支出金额, 如果为了财务分析的需要, 也可以设置三栏, 第三栏反映上年度支出金额, 以便于比较本年度金额和上年度金额, 分析环境支出的变化情况。
(五) 湖泊环境质量情况一览表。
该表主要反映湖水中污染物含量情况, 表明湖泊水质级别, 既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关湖泊水质的信息, 又为计算水资源价值等提供了资料。如果湖泊管理局没有专业人员对湖泊环境质量进行测量, 该项工作可由湖泊环境会计主体和高校相关研究机构协作完成。一些高校设有环境工程系, 具有能力完成此项工作, 而且每年有大量毕业生从事相关毕业课题的研究, 也具备完成此项工作的动机。湖泊管理处和高校可建立长期的产学研协作, 成为高校的科研基地, 达到双赢的结果。
三、湖泊环境会计的主要账户及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方法
湖泊环境会计在对有关的环境事项进行核算时, 设置的主要环境会计账户有以下几个方面。湖泊环境资产类账户: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生物资产、环境资产、环境资产折耗、培育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清理、在建工程;湖泊环境负债权益类账户:环境负债、应付职工薪酬、环境资本、资本公积、环保基金;湖泊环境效益类账户:直接环境效益、间接环境效益、营业外收入;湖泊环境费用类账户: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维护自然资源基本存量费用、生态资源降级费用、环境保护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湖泊环境损益类账户:环境留存收益。
这些环境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环境会计要素信息与传统会计科目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进入资产负债表的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环境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环境资产折耗”作为“环境资产”的抵减账户, 期末一般为贷方余额, 二者余额进入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资产方;“培育资产”性质类似于在建工程或在产品, 期末为借方余额, 进入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资产方反映;“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为贷方余额, 进入资产负债表的右边负债方进行反映;“环境资本”是权益类账户, 期末余额在贷方, 在资产负债表右边所有者权益方反映;各种环境费用期末转入“环境留存收益”账户, 无余额, 发生额进入利润表反映;环境效益类账户作为收益类账户, 期末转入“环境留存收益”账户, 无余额, 发生额进入利润表反映。湖泊环境会计财务报表可按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不同时期进行编制。月度、季度财务报表是指月度和季度终了提供的财务报表;半年度财务报表是指在每个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年度财务报表是指年度终了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
湖泊环境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环境资产负债表是按月编制的会计报表, 其表首主要填明湖泊会计主体的名称、报表的名称、编制报表的日期与计量单位。该表各项目的数字应根据湖泊会计主体本期总分类账户或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或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后填列。表中“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 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度不相一致, 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和数字按本年度规定进行调整, 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
环境资产负债表的具体填列方法如下: (1)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进行填列。具体项目有:应收款项、固定资产清理、培育资产、生物资产、在建工程、应付职工薪酬、资本公积、环保基金、环境留存收益等。湖泊环境会计的在建工程暂不考虑其资产减值。 (2) 根据总账科目余额计算填列。“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固定资产”项目, 根据“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旧”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湖泊环境会计的固定资产暂不考虑其资产减值;“环境资产”项目, 根据“环境资产”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减去“环境资产折耗”科目的贷方余额计算填列。 (3) 根据表中有关项目数字计算填列。表中一些合计或总计项目, 如环境资产总计、湖泊环境负债合计、湖泊环境权益合计、环境负债和环境权益合计, 都是根据表中相关项目加总后填列。
湖泊环境利润表的编制方法:由于湖泊环境会计采用表结法进行本年利润的核算, 所以环境利润表各效益及费用项目“本年实际”栏, 可根据年末各相关科目结转“环境留存收益”科目的数额填列。“上年实际”栏的各项目, 应根据上年利润表的相关项目填列。其中“效益合计”、“费用合计”、“利润总额”项目根据各相关项目计算填列。
湖泊环境会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湖泊环境会计现金流量表在编制时采用直接法, 各个现金流入与流出项目的数据可以直接根据有关科目记录分析填列。在实际工作中, 还可以运用其他技术手段, 如可以借鉴传统财务会计中的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进行编制。
湖泊环境成本 (支出) 表的编制方法:编制环境成本 (支出) 表的关键是区分某项支出是属于资本性支出还是属于收益性支出, 当支出发生时, 应根据其受益期的长短进行区分。
关键词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监管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真实、客观、全面的会计信息披露为参与公司治理的股东、董事、监事等提供了他们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使得公司治理能够有效的运作。按我国《公司法》规定,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组织结构,使之形成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
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利益驱动是产生上市公司不良会计行为的内在原因。第一,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某些特征,也就是说,一个会计信息需求者对它的合作并不影响另外的行为主体对它的使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仅对公司自身及其有直接利益关系者的利益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会对其它上市公司、其他投资者、证券交易所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社会利益产生影响。
(2)证券市场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不力。第一,证券监管力度不足。目前,我国尚无证券市场的自律性机构,交易所在运作过程中也很少严格约束会员。因为中国证监会力量薄弱,权威性不足,证券市场又是多种利益冲突的焦点之一,多方插手。个别负责经济的官员习惯于用行政管理办法来管理证券市场,不按证券市场的规律办事。
(3)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全为不公正会计信息的产生提供了可能。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会计准则制度同是证券市场会计规范的内容,区别在于前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信息的表现形式,如坡露什么、怎样披露、何时披露等;后者规范的是被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实质,如会计怎样通过特定程序生成符合用户需要的、具有一定质量的会计信息等。
(4)会计信息不对称。不对称信息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市场上由买方和卖方之间各自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下降。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化信息,同样存在着一个会计信息市场存在着信息供给和需求。会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是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的。因为会计信息的生产与消费有着复杂的目的和动机,常常出现供给和需求不一致不对称的情况。会计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削弱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管理者要追求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就必须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信息披露应当面向证券市场所有参与者,而不仅仅面向某些个人或集团。
参与者接受信息的质与量不能有差别;信息供给者与使用者在会计信息市场上也应当处于对称的地位,否则会导致资源无效或低效配置。
2 改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和建议。
2.1推广新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披露政策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核心,强化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理念,强调公允价值理念,首次构建了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与国际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
2.2强调充分披露,增强披露要求
新准则从信息披露入手,创建了比较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要求企业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泄东权益)变动表和附注,要求企业必须在附注中提供充分、及时的补充信息,特别是对大量会计数据的强制披露,例如关于关联方关系与交易披露的强化、费用化与资本化的研究开发费用的披露、合并中的合并成本与被合并资产的公允价值、金融工具风险的描述性信息和敏感性信息的披露等等。
2.3强调公允价值,使得会计信息反映当前的价值
会计有许多种信息反映模式,例如历史成本模式、现行价值模式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模式,后两者是公允价值模式。这些不同的会计报告模式的都是反映企业同一资产方面的问题,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作为基础,造成了与公允价值的差异。因为公允价值可以直接地反映企业的当前价值,可以较容易地预测未来的盈利,各种信息使用者,特别是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欢迎使用这种信息的反映模式。最佳的做法是,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建立公允价值会计。
3小结
信息披露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只有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配套完善的工作机制,才能更有力地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化水平,确保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小悦.肖星.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1.
[2] 陈振风.张凤霞.会计信息供求矛盾协调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3.
[3] 刘振平.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市场研究,2003.8.
【毕业论文会计信息披露】推荐阅读:
论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利弊分析毕业论文12-01
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论文11-29
证券信息电子化披露论文10-24
企业会计的毕业论文会计毕业论文10-17
会计毕业生毕业论文12-15
会计学生毕业论文10-03
学会计毕业论文10-17
会计大学毕业论文12-13
会计信息系统论文10-31
会计毕业论文写作提纲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