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电工技术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中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发展是我国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学策略的制定和优化对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专业化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实际为参考,针对当前电工电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希望为电工电子教学改革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为培养现代化人才、促进教育制度改革创新作出贡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电工技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电工技术论文 篇1:

高职院校《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根据职业发展形势对人才的需要及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针对《电工技术》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从宏观角度论述了教学内容界定、教学模式改革、教学环境建设、教材选用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精心教学设计,探讨了教学模式改革。

关键词:电工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材选用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对如何定位教学内容,如何制定教学策略,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如何编制教学评价标准等进行了改革。

1、电工技术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综合、过分追求系统性与完整性,无专业针对性

《电工技术》是工科电工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涉及面广且与实际联系紧密,其陈旧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不适应高职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我院机械、机电、等专业均开设有电工技术课程,但是这些科类繁多的专业,针对电类知识的要求却有不同的侧重点。由于传统的教学设计过分的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系和完整性,导致学生掌握层次浮浅,前期后期课程衔接断层。没有针对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就业方向来制定教学内容,使得学生不理解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也忽略了《电工技术》课程的实用价值。

1.2教学模式老化、刻板,教学效果不突出

传统的教材“平铺式”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讲授、理论与实践也是分开进行的,教师的任务也仅仅局限于“授人以鱼”。不仅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无法体现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更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重新探索电工技术学的教学模式,改观教学效果。

1.3教学课时与内容矛盾

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课程设置情况,《电工技术》课程与其后续课程的内容有较大的重复。例如:《电工技术》中的“电机控制”部分与其后续课程《机床电气控制》内容有所重叠。这种重复教学,不仅使大量教学课时資源浪费,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宏观了解和深入理解。

2、教学内容设计遵循“两点一线”

高职教育的目标就是造就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要求是:基本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因此教学内容要围绕技术应用能力与素质培养这条主线来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2.1重点加强与专业方向的衔接

《电工技术》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开课时间较早,学生一般还无专业意识。因此教师应主动将电工技术学紧密融合于各专业课程中。

2.2削枝强干,合理压缩、拓展教学内容

坚持“专业基础的教学设计服务于后续课程需求”的原则,我们按专业将构建的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合理压缩和拓展。大胆舍弃科目交叉重复内容,淡化繁琐理论及推导,加重实践项目,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坚持实际应用范例与理论相配合的授课方式。如此对教学内容削枝强干,各专业学生就能更清晰地把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开阔视野,发掘出自身的创新能力。

2.3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模块化

结合各专业特点及就业趋势,对教学内容精心选择,进行了合理地重组、优化,形成新的课程体系。重组后的课程体系将开设的机械、机电、数控专业的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电路基础、变压器、电机与控制、可编程控制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变流技术、EDA。以“重基础、强应用”为原则,每个模块将人才培养方案细化成技能目标,再将技能目标确定为教学内容。例如机电专业,强调“机电结合,以机为本,以电为用”。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学生常见的简单集成芯片的选用而不是集成电路的设计,因此可淡化“模拟电子”模块中的复杂电路结构分析,结合“电机与控制”模块,强化各种芯片的功能、选型及在简单控制电路中的应用。这样我们就很明确哪些专业应理解哪个领域的应用及特点,哪些技术应掌握哪个学科模块的基本原理,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教学模式多元化

3.1引入“构建主义”教学思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的构建主义教学模式。教师从“传道、授业”的讲解员、指导者转变成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加工信息知识,探索验证理论的“解惑”者。采取“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假设结论”、“探索求证”的课堂设计,无形中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主体,知识意义主体。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创新及独立思考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素质。

3.2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寻求最佳的表达方式:黑板粉笔、电子教案、实物投影、动画课件、录像、虚拟电路。使教学艺术的魅力不仅仅局限于人与人的交流,而且辐射到知识与人交流、形体与视觉交流语言与思考交流,使传统死板的课堂气氛变得生机勃勃,使学生在快乐与新奇中享受知识的洗礼。 同时,我还建立了一个关于电工技术技术应用的网络教学交流平台。除电子教案、网络课件、精品试卷、习题库外,还提供了相关元器件应用资料、趣味制作项目和电路仿真软件资料等课程资源。正是由于网络教学系统的交互性、开放性、共享性,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预习、答疑、自测),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对晦涩难懂知识的理解能力。

3.3强调知识结构完整性

教学过程中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不善于发现问题,因此教师应加深学生知识逻辑架构意识。教学授课中采用“树形网络式”结构:总目标—分目标—具体内容。使学生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可将“知识树”纵横联系比较,以“树干”内容为主心,先分析后归纳概括;并在“树枝”内容方向拓展实例,将现实应用及其他学科知识与本课程相联。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知识应用的广阔性,活跃思维,还可加深其对课程体系的认识。

4、加强教学环境内涵建设

4.1模糊教室授课与实验室授课概念

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是独立分开进行,并且大多是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不可否认,这些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在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定理的理解方面功不可没,但却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打破教室教学与实验室教学的隔离状态,并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且能得到综合应用。有些实验性很强的理论课我们应搬移到实验室进行,边讲边实验。

4.2创新型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实践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佳结合点。建立适合各非电类专业的创新型电工技术实验实训室。在建设实验室的过程中,大胆将学生吸纳进来,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检测元件、调试电路、认识电路。如此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避免学生走向岗位再培训过程,缩短了他们进入社会的适应时间。

总之,从现代教学设计理念出发,我们对高职《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环境、模式等设计进行了探索,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但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仍有差距。《电工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研究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变化。对于我们高职教师来说,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永远向前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毅.电工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J]中国冶金教育2005.9(1):67-68.

[2]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Z].2006.

作者:韩维敏 冯向阳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电工技术论文 篇2:

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中职院校课程教学的发展是我国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学策略的制定和优化对于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创新型专业化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实际为参考,针对当前电工电子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希望为电工电子教学改革提供积极有益的参考,为培养现代化人才、促进教育制度改革创新作出贡献。

【关键词】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教学策略

0.引言

21世纪的教育是变革的教育,是创新的教育,是突破的教育,21世纪的教育理应为我国现代化发展及科技进步而服务,而教育的改革首先要突破现有的教学模式,建设新的教学体系,发展新的教学理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电工电子作为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要求较高,因此也是中职院校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策略的实施重在创新,要求以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此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重大变化,使得教育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1.中职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

1.1明确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标

电工电子作为众多中职院校纷纷开设的专业性课程,十分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教授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是目前发展较为快速的学科之一,就业前景也比较乐观,因此受到中职院校和学生的重视。为适应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各方面能力的要求,中职院校首先必须明确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标,这也是进行电工电子教学策略研究的首要前提,对于顺利开展教学策略改革工作至关重要。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第一,带领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基本理论知识框架,完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从而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系统,以教學促进科研,以科研鼓励教学;提高学校的学术研究能力,将电工电子上升至学术角度加以研究,对课程、教材、教学设施进行改革,完善基本教学资源配置,合理优化教学力量。第三,坚持实践第一,理论服务实践的教学理念,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实践型人才,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和人才输送联系系统。

1.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不同的专业设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差异和课程设置体系的区别。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是突出专业特色的必要举措,也是实行特色化教学策略的重要措施。对于该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应作为教学重点加以强调,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首先,对教材理论知识进行分类,教材知识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大类,教师要对理论知识进行压缩,缩短教学时数,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建立由理论到实践的有机联系体系。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以课程辅导为主,努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优化课程设置体系需要从实行模块化教学和延伸教学广度两方面进行:首先,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作为两个独立的模块进行教学,优化课程设置,同时将电工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进行;再次,将电子技术操作、电子实验等其他学科与电工电子实行交叉学习,以此延伸知识学习的广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素养和能力。

1.3实施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目前的教学需要,尤其是对于电工电子类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实施现代化教学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学效果、改善目前教学困境的有效举措。首先,教师可采用电子教学为主、板书教学为辅的教学方法,利用电子影像、PPT教学、微课、网上学习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加以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电工电子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此外,电子教学也将使得知识的教授更为生动、立体、可感,学生对电路、导线、磁场等专业词汇将获得更为直观的感受,以此强化学习效果,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集为一体,有利于辅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程教学不仅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能够有效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使得教学方式灵活性大大增强。例如在进行“电子线路”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可以利用Flash动画进行辅助教学。同时,随着教学压力的增大,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开设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学生课堂之余能够通过该途径深入学习,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和负担。此外,网络学习平台也大大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营造了和谐互补的师生关系。

1.4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实践性的人才,要求熟悉电工操作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不仅符合该课程的基本教学宗旨,也与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相契合[2],。首先,中职教师要合理安排理论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比例,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电工电子操作中,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和实践经验;而后,鼓励学生自主开发实验项目,营造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宝贵的实战经验;最后,大力开展实训教程。学校应积极组织电子大赛、课外兴趣小组、创新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参与课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升电工电子课程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电工电子专业的应用型人才。

2.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策略的确定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受到各方面的阻力。因此,中职院校必须从明确电工电子教学改革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優化课程设置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现代化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理论结合实际,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出发优化教学策略,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此满足社会对电工电子领域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金永杰.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子世界,2013,16:172.

[2]杨自群.分析新课程理念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4,05:257-258.

作者:查子兰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电工技术论文 篇3:

高职“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 “电路”作为电气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针对目前高职电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电路理论分析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并难以理解和接受,学习积极性低;课程内容较多,学时少,教学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问题,文章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就电路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方法和教学方法的具体实践这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探讨。

关键词 高职电路 教学 改革与实践

隨着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电气和电子技术知识和技能。目前,电路课程教学存在学生对理论的分析感到枯燥,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学习积极性低; 加上课程内容多,时间少,实践教学不能很好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需要等等问题。为了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探索了电路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教材内容方面

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产品涵盖各种技术领域,不同学科的技术整合。为继续开拓新纪元, 必须不断改革电路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蓬勃发展的新技术要求教科书的内容不断扩大和更新。同时,根据职业院校的不同层次和学生的实际差异,选择合适教学内容。高职教学内容必须务实,有针对性,根据工作需要,妥善处理近期就业“必须足够”和未来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

教材内容的改革。改革课程内容不符合学生专业能力要求;改革课程内容落后于行业发展;改革进程的内容不符合行业要求。改革要立足于基础,重视基本概念、技能和方法,防止一味求新求深。以避免削弱基本内容,增加教与学的困难。改革课程以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为准则。高职电路课程内容改革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原理性内容适当减少,而应用性内容适当增加,增加这些专业知识进一步应用的内容。缩小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产中需应用的知识的距离,从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要求。例如,收音机实现调谐,就是串并联谐振的典型应用,可以从原理和应用两方面剖析。

(2)注重课程内容创新。就实践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比重,增加对实际生产的仿真性内容和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贴近实际生产和行业的实际需求。例如:三相交流电路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改变负载的数量及接线方法。测量数据、分析实验数据,进而达到理解照明电路接线方法及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通过类学会分析解决问题,以激发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

(3)课程内容将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融入其中,把一些陈旧的、在实际生产中已被淘汰的知识删除。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跟上行业发展的要求。

(4)教学内容体现工程思想,比如:①计算结果的表示: 和0.05谁大?你不能马上回答出结果,最后很可能会把它表示为一个分数,但作为一个工程师来讲不大喜欢分数,最大的一个缺点你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如果都表示为小数哪就一目了然了。所以工科类课程,最后演算结果都用小数表示。②模型精度和计算方便精度的折中,不是结果越精确越好。③直觉解法等等。教学突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分析方法,尽可能减少较为繁杂的分析和计算。

2 教学方法的探讨实践

培养学习兴趣,打开求知大门。课堂上学生存在玩手机、打嗑睡、看小说等不良现象。主要是由于“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老师讲课枯燥乏味”,学生普遍参与度不高等等。教学中我们体会到,教师讲授逻辑清晰、提纲挈领且丝丝入扣,以及教师在授课中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等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关键。老师准确幽默的讲授以及学生的积极投入引起的课堂授课的正反馈。从而造成一种微妙、温馨、令人产生创作冲动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学上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上好电路第一课——绪论课。高职高专院校电路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学习。学生们对所学专业还没有一个清楚而完整的认识,因此电路课程第一次课可以介绍,电路初中就学过了,那时很简单,到高中有的同学能解比较复杂的电路,哪为什么还要学呢?通过举例告诉学生大学里面关注的内容与中学不一样;电路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开始学习就像盲人摸象,有的人摸到鼻子,有的人摸到耳朵,有的人摸到腿,有的人摸到牙齿,有的人摸到尾巴,这个像是一个什么样的一个象,学到大三后,你就能够清晰了;学习电路课程要注意什么?如何学好电路课程等等?教学中应尽可能举例、使用图片和视频,形象而生动地反映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让学生被令人激动的技术应用效果所吸引,然后告诉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就等于是空中楼阁.这样就又能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好这门课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

(2)重视新课的引入。关键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探究学习的兴趣。通常每节课的开始教师可首先复习上节课内容,然后利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理解和把握,通过引发矛盾等问题导入本节课要讲的主要内容,例如:“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一节时,可先引入这样一个问题:图示电路中(如图1所示),已知正弦量u= 及R1 、R3,求i=?与大家分析,方法一:, 遇到繁琐的三角函数运算;方法二:用正弦波形求解,问题:更加麻烦而且不准确。从而激发了学生探求的兴趣,就是要寻找一种简单的求解方法,从而引入新课。课堂上教师可通过一个个精心准备的问题达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也可让学生进行讨论,在适当时机教师给出解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课堂上重视知识的“发现”过程。虽然学的多是“间接知识”,但在教学过程中若能让学生对知识有“新发现”的感觉,有利于激发其求知欲,为此,教师力争在更多知识点为学生创造一种探究的氛围,突出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发现与创造新的知识。如:讲戴维南定理时,不是一来就告诉学生该定理,而是通过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推理得到一结论,再告诉学生这就是重要的戴维南定理。

(4)课堂上,适当介绍有关电工技术的历史知识。只有了解了应用的背景才能引起学习兴趣。电工技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适当地介绍一些历史知识,有利于学生对“电路”课程的特点和应用的理解,增强学习兴趣。作者在教学的不同阶段适当加入了对历史知识的介绍,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5)课堂上,联系实际介绍生产、生活中的实用电路。这是引发学习兴趣的一个方法。例如,家庭装修中如何区别零线和地线,双控开关如何接线等等。

(6)课余时间,组织电工电子兴趣小组。用不同实践项目的电工电子兴趣小组来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主阅览与电工电子专业有关的报刊、杂志。了解该专业的特点和发展前景,开拓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延展学生的求知欲望。

3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参差不齐, 面对的诱惑增多,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和實践技能传授的同时,应注重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其目标教育。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和成长更多靠自己。教会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学习方法,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分解学习难度,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切实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习效率。

4 结语

以上从一个侧面探讨总结了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高职教育教学正处在快速成长中。对高职电路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伴随高职教育的发展将不断深入。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应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大胆实践、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健.情景教学法在高职《电路基础》中的应用[J].华章,2010(34):114-115.

[2] 杨细莲.“引探教学法”在电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读与写,2011(10):178.

[3] 张明芹.浅谈提高《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J].职业技术,2014(10):8.

作者:杨思源 蔡立娜 陈川

上一篇: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方案下一篇:中学安全教育月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