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英语教材目前主要使用《21世纪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程》系列教材。两套教材中都强调扩大学生词汇量,完全忽略了应试技巧的学习与训练。经过分析研究,大学四六级英语应试技巧与知识的缺失是学生主要的失分原因。因此,这种重词汇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应试中给学生造成了许多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英语泛读教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刍议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教育部高教司文科处处长刘向虹近日表示,大学英语是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课程,要在推动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始终把握四个重点:一是建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二是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三是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四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将从大学英语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现状和不足及以上四个方面对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讨论。
关键词: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国际语言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阶段性成果——《大学英语教学之南》的基础上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二是建立大学英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工作基础;三是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工作重点;四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保障。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以势不可挡之势全面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知识信息化的浪潮当中。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竞争日益激烈。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地位也不断突显出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融入到国际社会,因此对于能够有效运用英语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大。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模式以及教育评估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大学英语教与学双方往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摄入,而忽略了语言技能的培养;教学内容往往脱离生活实际,教学环节冗长重复,使得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出现了“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等现象。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着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已是外语教育界刻不容缓的任务。
因此,教师要对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加快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使大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要求。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虽然在过去几十年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前进的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依然很严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1)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大多数以精读课为主,很少开设泛读课,听力、口语、写作课更是难觅踪迹,这些基础课程只能在一些外语类院校或者是外语专业才有所开设。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听、说、读、写等英语语言技能方面的发展,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发展。
(2)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练习和实践语言知识的机会。英语课多数都是由老师讲解知识点,课堂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为主体”“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有些教师甚至认为讲解知识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是否成功。学生上课往往则是忙着记笔记,下课忙着背单词,根本没有练习语言的机会,更谈不上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2.应试教育,重成绩轻能力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应试教育”,就如同高考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一般,“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风向标”“指南针”。学校往往是“四、六级”考试考什么,就教什么,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身发展需要;更忽略了学生语言实际运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些学校甚至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直接与毕业证、学位证、保研、考研甚至考博挂钩,这就更进一步加重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教育”程度,加之大学英语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导致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普遍出现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等现象,使得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对于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
3.忽视学生交际能了的培养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交际,能够自如地与他人用英语交流和沟通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但是在我国的大多数大学生中,英语教师盲目地为了追求考试的过级率,片面强调应试教育,大搞题海战术,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课时、教学模式等因素的限制,英语教师很少会给学生补充与课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更不用说给学生练习语言的机会,使得学生不懂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能很好地用英语与人沟通交流,交际能力差。
4.教学模式单一
纵观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虽然今年要求大学英语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但在许多高校旧的教学模式仍在沿用。大多数英语课堂仍然是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英语课上永远都是老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则成为不折不扣的“配角”,只能在老师滔滔不绝讲授知识点的同时奋笔疾书记笔记,而丝毫没有时间去思考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是否正确或者自己是否能够理解。而在课后,大多数的学生为了应付期末考试或是四、六级考试,也只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
这样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不仅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造成了“费时低效”现象的普遍存在。在整个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扮演的都只是一个被动的“只是接受器”的角色,始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时间和机会去进行思考,更不用说会有机会亲身参与到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缺乏与老师互动和交流沟通的机会,导致学生过度依赖老师,久而久之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整个教学过程都没有体现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不能够适应社会,与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
5.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我国大学英语课程多采用“公共课”的教学模式,这样的“大班教学”人数少则40~50人,多则超过90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由于课堂上人数众多,为课堂的管理与掌控造成了不少难度,教学质量就更难以得到保障;加之课时的限制就出现了老师“一言堂”“满堂灌”,英语课堂就成为了英语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学生则甚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学生与老师之间基本没有机会互动或者相互沟通交流。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而学生则在课上拼命记笔记,课下拼命背单词,这似乎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常态,并且老师通常是“考什么,教什么”,长此以往,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今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6.师资不足,教学水平有限
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英语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英语水平。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英语教师都是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进行英语教学,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数英语教师已经毕业多年,参加工作走上教师岗位之后就难有培训的机会,缺少继续教育的机会导致教师的知识结构“老龄化”,跟不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有些大学英语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多数教师只是在评职称的压力之下才去搞科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的科研水平低、数量少、创新少的局面。多数教师仍然固守着旧的教学方法裹足不前,并且学校与学校之间甚至学校内部的教师之间都很难有相互沟通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导致好的教学方法难以分享和推广,优质教学资源也没有分享的平台。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发展,有限的教学水平也影响了英语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也受到了影响。
三、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1.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不断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未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2010年7月由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挥规划纲要》以及2011年4月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都明确指出:要将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最为核心最为迫切的任务;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这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必须要体现时代性,要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对人才的需求,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随需应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针对社会发展、结合学校特色、学生发展需求等合理地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制订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培养具有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就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无论在何时都是以能够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以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教学为目的。大学英语教学最终的目的都是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让他们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为他们的未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不断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也就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永恒不变的主题。
2.英语教育质量标准体系是工作基础
建立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这是推进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工作基础。要想建立好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就必须要处理好适应社会需求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的规范化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关系;注重教学的灵活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
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试过级率,更是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学习语言的最终极目标是要会运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必须牢牢把握思想创新与实践创新两个核心质量标准,把大学英语教改引向深入,使得大学英语教育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能够使学生的英语水平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
3.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工作重点
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启发式教学模式。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多少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技巧和能力,要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的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大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互动式教学模式。大学英语阅读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互助的学习能力。要坚持“指导预习—提出问题—开展讨论—总结点拨”的步骤;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多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中心”,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加深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思考,从而更好地为他们学习英语服务。
(3)注重语言与文化的传播。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语言的源泉。由于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缺乏语言环境,大学英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介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4)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应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语言交际能力上面,要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地积累知识经验,以应对今后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挑战,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5)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保障。教育部高教司刘贵芹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在教师,必须要大力气加强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依托优势教学资源,不断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必须要建立健全大学英语教师培训制度,大力推进和深化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化、制度化;要搭建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大学英语教师交流研讨平台,给全国的一线大学英语教师一个自由、顺畅的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教师有机会参与到深入研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当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及时总结和推广大学英语教学的好经验、好方法;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与激情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谨遵以上四个重点,坚持以学生发展和满足社会需求为核心,重新定位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建立统一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不断地改善教学方法,形成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大学英语教学优质资源共享体系,不断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关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J].外与教学与研究,2011,(4).
[2]蔡基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再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3]程晓棠,康艳.关于高校英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
[4]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挥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4]李蓂,蔡基刚.转型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蔡基刚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13,(5).
[5]刘贵芹.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努力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2).
[6]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外语界,2011,(5).
[7]姚瑛.如何改进大学英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侯要红
大学英语应试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英语教材目前主要使用《21世纪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程》系列教材。两套教材中都强调扩大学生词汇量,完全忽略了应试技巧的学习与训练。经过分析研究,大学四六级英语应试技巧与知识的缺失是学生主要的失分原因。因此,这种重词汇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应试中给学生造成了许多问题。学生四六级考试中失分原因分析表明大学英语教学应补充应试教学,否则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四六级通过率。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语法教学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徐庆宏(1981- ),男,山东临沂人,榆林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常漪(1980- ),女,榆林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与英语教学法。(陕西 榆林 719000)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使用《21世纪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程》等系列教材。这些教材都分类为综合教程或读写教程、泛读教程、听说教材、视听说教材等。除课本外往往还配有单机版或网络版教材,听力资料等一应俱全。作为英语教学改革中强调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教材转变固然是可喜的,但这些教材普遍忽略语法的补充指导。当然,教学大纲修订者与教材编撰者本着高中时期英语教学已经基本覆盖英语语法教学内容的原则,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扩大词汇量与提高学生英语视、听、说综合能力上。这本无可厚非,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情况却使得我们英语教师不得不思考由此引起的一些问题。
一、问题分析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技巧与知识的缺失主要与以下两个方面问题有关。
1.大学英语教材内容设置不合理。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主要使用《21世纪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程》等系列教材。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们被要求按照教材大纲要求进行课本教学;而以上提到的全国高校普遍使用的教材除教师用书外也都有15册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册,两年英语课时间根本无法完成。所以原本期待实现的所谓“素质教育、能力教育”从规划之初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就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教师只能完成上述教材的读写教材的教学。而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以上系列教材的内容设计本身不合理。如蔡基刚就曾说过:“现在第三册以上大学英语课本已经和英语专业教材没什么区别了,那是在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方法来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其二则是以上教材并没有考虑到不同等级高等院校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性。
2.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脱节。大学生多数在大一大二是选修或必修英语课程,其目的性十分明确,那就是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其原因是许多大学已然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作为获得学位证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可避免地承担起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重要责任。然而事实上,我校开设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则完全沦为“视听”课了,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由于听说能力差,对听说教学内容丝毫不感兴趣。虽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也有听力模块的考查并且考查力度由之前的30%加大到35%,但是由于大学英语听说课并没有与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内容或形式相关的教学板块,学生在课堂上也无法认真学习,所以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学英语目的——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脱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二、对策分析
就以上两点问题,笔者认为第一个问题并没有一个迅速有效的解决方式,毕竟教材编撰不是一两个教师或者一两所学校说了算,新一代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的推出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但是第二个问题还是有现实的途径可以加以解决的。而解决方式也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走出教师难教、学生不爱学怪圈的实际有效途径。对策便是以教材内容为主导兼顾四六级应试指导。
以之前提到的语法教学内容为例,大学英语教材目前主要使用《21世纪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与《大学英语教程》系列教材。这几套教材中的读写教材都强调扩大学生词汇量,完全忽略了语法的补充学习。而经过笔者研究分析,大学四六级英语中虽然没有直接考查英语语法的考题,但语法知识仍是学生主要的失分点。因此,这种重词汇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应试中给学生造成了许多问题。学生四六级考试中失分原因分析表明,大学英语教学应补充应试语法的教学,否则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四六级通过率。
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为例,考试分为四个部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完形填空或改错、作文和翻译。听力部分分值由原来的30%上升到35%,题型分为小对话、长对话、短文、复合式听写四种。其中对话部分占15%,短文部分占20%。阅读部分分值比重由原来的40%减为35%,其题型又分为仔细阅读和快速阅读。仔细阅读部分的文章减少至2篇,分值占20%。完形或改错部分占10%。写作和翻译部分占20%,其中写作占15%,翻译占5%。新增题型为15选10的选词填空和快速阅读,其中选词填空的考查方式是要求考生根据一篇220字左右的文章中留出10个单词的空格,从给出的15个备选单词中选出10个填入文章相应处。
根据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变化,我们在完成一二年级英语课堂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应着重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考试中少失分。众所周知,包括英语专业学生在内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都很少接触到英语听力训练和学习,即使到上大学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最头疼的仍然莫过于英语听力。教材虽然都有听说教材,并且多数院校也都按要求开设了听说课,但是对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一周一次的听说课根本无法满足全大学英语四级的应试要求。事实上,很多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听说课则完全沦为“视听”课了,学生由于听说能力差对听说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广泛搜集课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听力资料,并将其穿插在日常教学当中。
对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阅读模块,可以将其与读写教材的讲解合二为一,在讲解教材后多做练习,并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而不只是前一节课布置作业,后一节课核对答案。尤其对于新增题型选词填空而言,如果教师能够有意识地在讲解词汇时强调词性知识,那么学生在做这个模块时就能够有效地利用词性与句子结构知识排除绝大部分干扰项。而对于快速阅读,也可以在平时上课中强调略读、跳读的重要性并加以训练。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写作板块考试也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主要失分点。大部分低分考生共同的问题在于根本就没有掌握基本的英语句型与语法知识。甚至有许多学生到了大三大四都分不清何种词性的单词作主语、何种词性的单词作谓语,更不用提时态语态等稍有难度的语法点了。在笔者日常教学辅导中大部分学生在简单的语法指导之后很快就能够有效减少严重语法错误在作文中的出现,从而大大提高考试中的得分。而从一年级开始的对此行与语法的协同教学更是效果显著。类似的教学手段实际上十分多样化,但只要教师有心发现、勇于实践,那么让学生觉得英语课有用、不枯燥并不是不可能的事。
三、总结
从改革后四级考试中听力测试内容比例的上升来看,主要测试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这无疑将对我国大学英语应试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使教师在教学重点和教学形式上产生根本性的转变。在学生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时就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应试的培养。随着大学生进入三、四年级,大学的英语学时逐渐减少,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以及掌握正确的自我应试练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学习语言知识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绝对不是全部。如果能使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他们就完全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徐庆宏,常漪.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措施[J].考试周刊,2010(3).
作者:徐庆宏 常漪
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的专业特色化研究
摘 要: 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中导入专业元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的尝试与创新。本文通过探讨英语专业泛读课的专业特色化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提高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的教学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农业院校英语专业 泛读课 专业特色化
2007年12月外研社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发展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何其莘教授在其所作的专题报告《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面临的挑战》中提出了英语专业教学面临的几个挑战,包括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挑战,其核心内容是如何将人文学科融入英语教育,培养带有英语专业特色,具有分析、批评能力的复合性人才。何其莘教授指出英语专业的现状是发展很快但发展极不平衡,英语专业学生在专业评估中语言技能不过关,表达不连贯,缺乏思想,学生知识面窄,缺乏深度。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一直是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重点及目标,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体现在运用丰富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顺利地进行交流和实践。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由于地域限制及专业设置较晚等因素的限制,在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有明显的不足,国内外对此关注相对较少。泛读课是英语专业在低年级阶段的基础课,传统的泛读课比较重视阅读技能的提高,忽视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相比英语专业的其他基础课程而言处于边缘地带,正因为这种特殊性,泛读课才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如果能够把专业特色融入基础课程教学,在深厚的人文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是农林院校乃至其他院校英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一次有效尝试。在泛读课中引入多元化素材的阅读可以弥补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在基础课阶段专业设置上的不足,更早地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专业特色化教学模式
在英语专业早期语言技能培养阶段把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相结合不仅能把语言技能的培养贯彻大学四年教育的始终,而且能体现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培养具有深厚人文背景的外语专业复合性人才。泛读课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相对来说属于边缘学科,多年来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说明泛读课本身有比较广阔的利用空间,教师的课堂安排和学生的参与形式有更大的灵活性,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师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如何积极倡导开展形式多样的泛读课教学,努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力争为新世纪培养和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应该引起更多英语专业人士对农业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和讨论。
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好坏。在泛读课教学中如果引入多元化素材,特别是和英语专业课程相关的带有专业特色的素材,在基础课的教学中通过交互式教学法体现专业特色,帮助英语专业特别是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基础课阶段提高专业素养,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改革和尝试。交互式教学方法最近几年在大学英语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得比较普遍,交互式教学方法所推崇的观念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的要求和实践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育理念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这种教学理念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利用,特别是由于泛读课本身的特点及人们认识的误区,在泛读课上尝试交互式教学的教师并不太多。在2007年外研社举办的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发展与研究的研讨会上,北京外国语学院的院长何其莘教授就指出,一门课程可以实现两项任务,不同的课程可以实现同一个任务,传统的泛读课过分重视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忽视学生其他的应用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泛读课如果安排合理就完全可以甚至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英语专业的泛读课中采用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并不少见,但尝试导入带有英语专业课程特色的阅读材料的教学设想应该还是一个新课题。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从课程设置到学生来源等方面相比其他综合院校的英语专业而言存在较明显的劣势。在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农业院校的英语专业学生从大三才开始涉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无论是学时还是专业课程的种类都比其他院校的英语专业要少,由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学习的重点是基础课程,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知之不多,文化视野相对比较狭窄。由于英语语言本身的鲜活和丰富是传统的基础课程所不能覆盖的,而英语专业课程特别是英美文学、语言学、外贸函电等课程所包含的人文历史、语言功能特征及实际用途等正好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长期以来,人们常常低估了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而放大了专业课程的难度,其实只要教师选材得当,就完全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更早地接受专业知识的熏陶,增强他们对英语语言文化本身的敏感性,为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近几年来,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相比以前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逐步提高。在2008年和2009年的大学生英语竞赛决赛中,江西农业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获得江西省英语专业团体比分第一,这一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农业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和同地区其他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的差距正在或者已经缩小,但要提高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还是一个非常艰巨的过程。除了要克服农业院校各方面条件的不足外,还应打造一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和富有创新教育意识的团队,应该说强调泛读课的专业特色,实现交互式教学模式正是希望能给英语专业的基础教育打开一个突破口。语言学习相比其他专业的学习有所不同,语言环境和自生努力决定了学习效果,因此只要给学生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就完全可以消除农业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和其他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泛读课中导入带有专业特色的阅读材料的交互式教学正是打造这样一个平台的尝试。具体来说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泛读课中导入英美文学作品和相关背景知识的阅读。英美文学是一个丰富的宝库,它充分地反映了英美国家的文化地理历史及英语语言本身的起源和变迁,所折射的深厚的人文内涵可以给语言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视角,而结合泛读课适当的选材可以增加泛读的深度和广读。
第二,在泛读课中导入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研究方面的阅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对语篇分析的能力,这对泛读课单纯的强调阅读技巧是一个补充和改进。
第三,在泛读课中导入外贸函电英语如广告英语和外贸书信英语方面的阅读,让学生更早地了解实用英语的特征和用途,搭建阅读和实践的桥梁。
第四,在泛读课中穿插中西语言文化比较阅读,让学生更早了解中西语言文化的特征和差异,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在泛读课中导入英语报刊杂志阅读,增强学生对时事新闻的把握分析的能力。
第六,泛读课的互动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安排。互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读是输入,输出包括写和说,即要求学生以书面和口语的形式对所阅读过的材料给予及时的反馈。
第七,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关系的平衡与把握。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拓展,课内是课外阅读的提炼和检测。课堂上教师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检测评估学生的阅读效果,学生无论课堂课外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课堂上反馈的内容可以及时启发教师对课堂安排进行重新设置和调整。
二、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泛读课专业特色化教学对策
英语专业泛读课特色化教学实行改革与创新需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如何在基础课中体现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第二是带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素材如何有机结合;第三是如何采用交互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体现英语专业的专业特色就必须在泛读课中导入带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素材阅读,实际就是泛读材料的取舍。泛读材料的选择和利用对于实施成功的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泛读课一般都有指定的教材,这些教材涉及的主题大部分和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比较紧密,缺点是教材内容比较单一,文化背景知识介绍太少。因此教师所选的补充阅读材料就尤其重要。大部分教师所选择的阅读材料与指定教材主题形式相吻合,缺少新意。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有大量鲜活丰富的阅读资料,覆盖文化、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时事新闻、广告外贸等内容,对提高学生的人文和专业素养,培养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很有裨益。比如在泛读课中导入英美文学作品及其相关评论的阅读,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英语语言本身的变化和发展,而且可以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历史信息。只有引导学生用批判地眼光去分析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和现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
在泛读课教材中有一篇阅读材料是讲述美国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其标题是“Fall from university grace”,尽管学生从字面上可以知道标题的意思,但不知道这句话出处来源就无法了解作者在文中所隐含的思想,因此如果学生了解《圣经》,了解《圣经》对西方文学文化的影响,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并作出恰当的分析和判断。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引用或利用圣经故事进行再创造的作品非常多,也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素材。另外,这篇阅读材料实际上反映了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而青少年成长小说不仅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是国内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存在不少讨论的空间,引导学生了解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促使他们对自身的成长状况进行反思和调整。
带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素材的有机结合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文学还是语言学或外贸函电英语的阅读材料,篇幅都不宜太长,难度应适中,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适宜讨论。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对文学读物的理解比较单薄,看问题的角度比较单一,如果让他们在低年级阶段适当接受一些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方面的知识,学会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文学读物的语篇特征和语用功能,就可以增强他们分析批评的能力,无论是对提高口语还是写作能力都很有帮助。实用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和文学读物不同,虽然它所反映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有相似性,但实用英语更强调语言的实效性、目的性,实用语言体现了文化的传承并赋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更具有欣赏价值的文学读物是一种补充。其次,阅读方式可以是课堂分类阅读或集中阅读的方式,使阅读材料丰富而不单调,相互联系而不杂乱无章。还应注意的是课堂阅读只是阅读的引子,目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外阅读才是阅读的延伸和拓展。阅读也不是消极的输入过程,而是建立在阅读、讨论、交流基础上的积极输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最后应注意专业素材与泛读课指定阅读素材的比例及专业素材之间的比例,如何恰当地分配利用不同的阅读素材是泛读课成功的关键,文学、语言学素材应占主导地位,指定阅读素材的文学性和语用功能和应专业素材相结合。
泛读课采取交互式教学模式实质上是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能力。教师为主导体现在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学生思维角度的启发和调整,学生输出效果的检测和监督,贯穿其中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阅读材料的选择得当是实现互动式教学的关键,合适的阅读材料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为主体是指整个课堂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的。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设计者,在课堂活动中他们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讨论交流,发表看法,参与的形式可以是个人、小组或者研讨会,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课外做更多、更广的阅读,使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阅读材料的选择和课堂交互活动的参与,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现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相结合,在一门课程中完成口语交流与写作能力的提高两项任务,实现泛读课程教学的双赢。通过建立可行的教学目标,进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泛读课才会更有生机和活力,并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泛读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能为英语专业其他基础课程提供借鉴。
三、结语
在泛读课中导入带有专业特色的多元化素材的阅读,内容丰富,人文色彩浓厚,能够实现泛读课的欣赏、分析、批判与语言实践的多元功能,真正体现英语专业泛读课与大学英语泛读课的差异,同时交互式教学方式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每个学生发展与提高综合能力的空间。通过泛读课专业特色化教学研究不断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院校英语泛读课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实际困难,积极寻求改进办法,分析农业院校英语专业与其它综合院校英语专业的教育方式和目标的差距,寻求消除这种差距的途径,从实践中进行经验的总结和创新,以保证农业院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英语专业教学的实践与革新。
参考文献:
[1]王艳.走出阅读教学的误区[J].长沙大学学报,2004,(1).
[2]李言实.语篇、语境一体化——英语专业阅读课的模式建构[J].考试(教研版),2006,(6).
[3]郭晓玲.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篇分析能力[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2).
[4]陈许.英语专业泛读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山东外语教学论文,2000,(2).
[5]吕煦.深化认识理顺关系突出特点——英语专业泛读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6]钱一欣.建构意识在英语专业泛读教学中的体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论文,2006,(3).
基金项目:2008年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JXJG-08-4-36)
作者:赵丽丽 谢伟军
推荐阅读:
大学英语教育思考论文11-01
大学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论文11-07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评析论文10-05
谈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论文10-18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06-01
浅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09-19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初探11-02
高三英语如何复习(中学英语教学论文)07-12
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探索09-08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