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文化教育论文(通用10篇)
数学文化融入大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体现了数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工具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数学信仰,具有提升民族文化理性精神的作用。该研究者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协调好学生、教师和数学的关系,促进他们和谐的发展
通过对大学数学的学习,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合理的数学理想。大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功底扎实,精通知识的思想和方法,为创新打好基础,为终身学习做好知识储备。大学数学教育一般只是强调数学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大学数学教师通常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和综合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在学生与数学的关系中起到答疑解惑引导鼓励的作用。大学数学教育缺少对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缺少对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品质和数学精神的培养,而这些恰恰是数学文化所强调的。由于课时限制,教学内容不减少的情况下往往是教师很努力地教,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式教学,引导发现式教学,情景问题式教学等等,教学方式也随着信息技术的推进发生不断变化,由原来的黑板书写逐渐进入黑板书写加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去,尝试不同角度讲解尽可能多的知识,而很多学生仍感觉大学数学难懂太抽象,对推理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这种场景在数学课堂上会呈现出一种尴尬的场面。数学文化的引入,首先提升教师的数学高度,增加教师的自信心,提升教师的数学品味,力促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让教师的榜样带动学生学习,可以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互动学习,增加教师和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动力。数学史的引入使教师和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学习数学家的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敢于向科学献身的精神,在学习数学上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更主动地领悟数学,培养一种向善向真向美的追求。数学哲学的探讨会促进师生在数学文化上的交流。数学及其价值是什么,哪些因素影响数学的发展。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如何构造宇宙的,如何支撑起整个科学体系的。数学在文化体系中塑造了怎样的精神世界。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成长,还要不停提升自身的学识,在教与学的动态过程中体现出对大学数学的继承和发扬。
2形成正确的数学教育观念
数学文化教育实质是文化素质教育。数学文化教育教会人们数学式思考和理性思维。数学文化教育包括知识,能力,思维,还包括数学思想,数学品质,数学意识,数学经验等等。由于时代变化,数学教育工作也要随之变化。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而且教育理念也要随之变化。要不断调整教育观念,以适应现实教学的需要。很多数学知识点,都有它产生的背景,形成理论的过程,不仅要学习这些理论知识,还要掌握这些知识中所涉及的技巧,方法和思维,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为将来在实际中的应用做好准备。仅有知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在实际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才达到了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增加一些抽象知识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步建立起一种数学无所不能,无处不在的观念。教师相信数学,依靠数学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可以改变人的思想。传统文化中数学主要突出它的实用性,所有的内容方法都融进具体事件中。大学数学课堂所教授的知识与之不同,只涉及内容方法,不太强调它的用途。这也是西方数学和中国数学之间的差别。传统数学在天文,医学,诗歌,绘画,美学,建筑,经济,语言等方面应用广泛,应该加强它的理性认识,将这种理性精神融入民族性格中。这也是大学数学教育很重要的目标。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的培养。大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数学文化,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修养,来适应当前变化的大学数学课堂。数学教育强调数学的科学价值,应该加强数学文化教育。鼓励学生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需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能力综合素质过硬的人。
3丰富数学文化,深化内容,完善数学功能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主要涉及数学文化的普及,进一步揭示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如何更好地将数学融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中,对各学科起到积极推动促进作用。各学科的发展进步可以扩大数学的范围,深化数学的内容,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数学不断地发展。大学数学中的很多公式和定理,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是谁发现的,这些定理和公式背后还隐藏着什么,这些定理内容是如何发展的等等,这些都是数学文化的内容。数学文化不仅强调的是数学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强调思维和审美方面。在学习数学定理和公式时需要领悟它的数学思想,经过大量的练习熟知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积累数学经验和数学意识,力促数学能力的养成。而在这一过程中精神上的起伏变化,从中可以感受到数学所带来的特殊美感。数学文化具有人类文化的一般特性。数学的抽象、确定、继承、简洁、统一的文化属性和渗透、传播、应用、预见的功能特征被挖掘出来,数学的艺术性也深深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数学和艺术的创造中都凝聚着美好的理想和实现这种理想的孜孜追求。很多数学家都研究过音乐。音乐是宇宙中的普遍和谐,它与数学联系紧密。音乐中美妙的旋律不过是数学美的一种体现。数学表现出的美好和谐在艺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不论是雕刻还是绘画均能够体现出数学的理性。在经济方面数学的应用可以与物理学相提并论。自然界的`运行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可预见性,数学就是揭示这些规律的最好工具或者语言。数学在人文学科的应用大大促进了社会学的进步。如何发挥数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意识创新,素质创新还有能力创新都离不开数学。数学的发展和人类的文化发展紧密相连。数学的严密,精确,简洁,理性影响着人类的发展。
4加强情感教育,促进数学学习
一、数学人文价值的表现
即便大学数学以其严密的逻辑性和精确的推导性常被认为形式化过度, 其重要的人文价值也不能抹杀。第一, 数学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承, 也是文化的熏陶和素质的培养, 是以推动社会生产力为目的, 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价值取向的。第二, 数学体现着美学。数学定义精准的美、思维方式简约的美、创作作品平衡的美、对称的美都是事实存在的。正如数学家L思斯曾说:“在数学定理的评价中, 审美的标准既重于逻辑的标准, 又重于实用的标准;美观与高雅对数学的概念来说比是否严格正确、是否可能应用都要重要得多。”第三, 数学体现着哲学美。在古希腊时代, 哲学家往往也是数学家, 他们对数学的求知带动了对生命本源的思考。柏拉图曾在他学园的门口贴着“不懂几何者不能入内”的字条。数学需要抽象思维, 把具象中最本质的东西归纳、演绎出来, 从而将它使用到更多的领域。也正是这一点, 数学成为开启各门科学的金钥匙。第四, 数学的创造体现着人性美。数学创造离不开直觉、灵感、猜想。如果离开这些所谓的非理性因素, 数学推演就不可继续。数学创造的本体一定是“人”。诚然, 数学的人文价值早已被学术界肯定, 相关的研究也已展开, 但在大学数学的课程实践中对其人文教育功能的理性认识还不够。
二、影响大学数学人文教育的重要因素
1. 数学观———“什么是数学?
”古希腊时代, 人们认为数学是理念世界的一部分, 柏拉图将数学的重要性归结于培养人心智的必需。这就是数学人文教育的雏形。在16、17世纪, 数学被描述为认识世界的模型, 数学能够培养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观点被人们接受。[1]此时数学与科学关系的拉近而与人文相排斥。到了20世纪, 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 人文精神的缺失明显化。当下, 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为社会的发展创作了无数的经典。所谓科学范式的数学观正在被传统的人文观念改变。数学史的激励, 数学美的创造, 数学符号的应用无不在显示数学与人文关系的密切。学者在追求数学量化的同时正在寻找数学人文价值提升的空间。数学既然也是一种文化, 为何不在大学数学课堂渗透人文教育?而这正是改变大学生对高数兴趣寡淡的突破口。
2. 课堂观———“高数课该怎么上?
”数学是知识、是技能、是文化, 它需要教学相长, 更需要传承欣赏。如何实施更好的课堂教育一直是高数教师思考的问题。数学的概念既包括符号、定理, 也包括数学史、数学家。数学能力的拥有不仅依靠的是数学推演能力的高低, 还要看数学在物质、精神等领域里创造的社会财富有多少。长久以来的灌输式、推演式数学教育仅仅开发的是数学功能的一部分, 若能将数学人文内容和人文教育方式引入高数课堂, 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座谈、讨论等更为灵活和开放的教学形式的引入, 注重与其他学科门类的共同产出, 强化人文化的数学教育等。
3. 价值观———“高数学习能力如何证明?”
会证明、推理、归纳、演绎是高数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不了解数学史, 不关注数学家的产出过程, 不愿意感受符号美、对称美, 没有看到数学对人心智的影响和对社会财富增长的贡献, 这种机械的学习实则是“高分低能”的表现。归咎原因, 当下陈旧体系下的标准化考试、标准化题型以及标准答案都是造成“高分低能”的根源。同时, 这一结果直接会导致学生丧失对数学人文内容求知的欲望。
4. 教改观———“高数课程改革怎样进行?
”课程改革是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授课方式和评价体系在内的系统工程。21世纪的高等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目前, 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在尝试着新型数学课程的建设, 如果大学数学课改没有涉及挖掘数学科学的人文精神, 那么, 抛开了数学文化的课程就会失去数学活动的核心力和创新性, 而这必将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是否到位。
三、关于大学数学人文教育实施的思考
所谓大学数学人文教育即将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数学家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及数学与其他文化的联系融入到数学课程的教育中, 充分发挥其文化教育功能。在教学思想上有几点值得关注:其一, 提升数学哲学理念。数学与哲学早在柏拉图时代就是相互依存的。数学中的概念和定理与哲学的关系很密切。如高数中用定积分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方法展现的就是哲学中一般性存于特殊性的理念。其二, 加强对数学美的理解。数学简洁的线条与对称的美在线性代数的命题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三, 弘扬数学价值观。数学中的每一次推导都是下一步推导的基础, 往往一个小数点后几位的数字就能让推导失去价值。所以从点滴做起, 看重每一个小微的积累。千百年来的数学家都是在追求科学中的小微而放弃了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些都是应该在数学课程中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内容。除此之外, 高校的数学课改是一个灵活性和实践性兼具的系统性改革。其中包括课程的标的、课程的内容、课堂的组织和评价。在课程标的方面, 加强大学生对数学人文功能的认识, 改变数学是独立于人文之外的学科的思想;在课程内容方面, 不要仅局限于数学推演本身, 还要在唯美的诗歌、宏伟的建筑、流淌的音符中挖掘数学的身影,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组织和评价方面, 长期以来大学数学教师为了清楚地展现推导过程都会使用大量的板书, 这种呆板的方式自然不会比用多媒体和辅助教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课堂的组织基本都维持在“台上讲, 台下听”, 互动与交流感的缺失阻碍了学习的进程。因此, 讨论、汇报、论文研讨的形式很有必要引入高数课堂。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应完全参照标准化考试和阅卷的结果, 而可以选择更为开放的形式, 例如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创造形式来衡量学生数学应用水平的高低。21世纪初高等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要挖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因此, 高等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为推进大学数学人文教育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数学 中学数学教育 衔接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141-02
前言
数学作为传统学科在新世纪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创新,很多数学常识及思维技巧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多个领域。尤其是高校的一些理工科专业,基本都需要掌握高等数学相关的一系列知识,从而在自我专业学习中得到提升。但是在我国很多大学教育中,数学教育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教学方法或者其他原因一些原本在中学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大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成绩出现了明显倒退,而这其中的原因大多是由于中学数学与高等数学教育的衔接出现了问题,两个层次的数学教育出现了脱节。因此对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过渡和学习数学知识提高高校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1.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中学各个学科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绩,往往十分注重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比如通过集体讨论或者小组探究学习或者在课前设疑置难边讲边练等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数学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应试教育及高中过分强调升学率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各个中学普遍存在利用题海战术进行数学教学和练习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大学数学教学大多是以课堂封闭教学、但区别于高中填鸭式的教学,其目的不是为了大量知识的灌输,不是为了让学生们记住理论知识而是希望通过教学点拨及问题引导等模式加快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性
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不多,教师往往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精讲和反复的训练,从而对每一个考点和细节知识都能做到深入的掌握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教师还能利用大量的时间辅导学生们做课堂练习或者课后习题,这样的教学及学习方法往往能够帮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数学知识。当前大学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大多是以学生为主依照教师的引导探究式的展开学习。而且由于大学数学内容较多,很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程中全面讲解到知识,因此课程进度也比较快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难以理解所学的知识,只能是“囫囵吞枣”,课后教师也很难抽出有效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学生大多是自主学习利用课下时间去理解和深化高等数学知识。
2.高等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有效衔接的策略
2.1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
首先,针对现阶段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学方法衔接不到位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深刻分析我国现阶段应试教育的利弊,有针对性的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师资及教学质量区别研究,作为中学的数学教师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也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实践避免盲目的为了学习知识而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教学评价标准,探索创新出适合本校学生的优势教学手段提高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模式及应用数学技巧处理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从中学教育过渡到大学教育学生产生的各种不适应。
2.2教学内容的有效的衔接
由于教学改革的创新发展,中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已经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和重新整合。因此为了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者脱节应当注重大学与中学数学教育对教学内容的衔接,而这个工作的关键人物是高等数学教师,因为中学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围绕提高学生数学成绩为中心的,高的数学成绩才能在高考中占据优势地位才能进入优质的高等学府。所以高等学府的相关教育学者应当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对高等数学教学内容及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和对比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工作,把握最新的课程内容增减情况有效减少内容的重复或者衔接不到位,这也能帮助大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灵活收放自如,对于重点内容进行详解,以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有条件或有经验的教师还可以编制个性化的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高数教材,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教学。
结语
做好大学数学教育与中学数学教育的衔接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能够让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有助于学生在数学领域能力和造诣的提升。教师要对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在高校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巍.探索中学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J].教育教学论坛,2014.
大众化教育不仅是数量指标,还应有其质的内涵。从发展的趋势来看,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是必需的,还能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力度。
1、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状况
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表明,制约我国经济增长式转变的瓶颈是由于人才数量不足,导致增长方式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停滞不前。社会发展和群众需要的满足,不仅仅停留在精英教育的层面,这样单一的发展也不适应21世纪国际人才竞争的需要。21世纪人才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走大众化之路,并且要将其作为首当其中的路线积极的予以推进。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视的是人才和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并且数量和质量都要保证。另一方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应以推行素质教育为其必要保证。只有实现质量与数量的总体优势,才是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中具有的充分的人才优势。
2、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不仅不会排斥削弱精英教育,反而会加强精英教育。大众化教育的发展会带动和促进精英教育的发展,夯实了大众化这个基础,才能更好的发展已有的精英教育。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它的发展能促进大众化教育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大众化的实施的硬件条件需要逐步建设,这包括教育结构要多样化,专业设置要多样化等,但更重要的是软件条件的.逐步完善,这包括对受教育者的认知程度、教育者思想意识的转变等。我国特有的个体化学生特点,决定了我们对学生个性特点的认知必须实时调研、调整,而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化更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认知与思想意识不断更新,不断转变。事实证明:大众化教育绝不是简单地降低教学要求的教育,而是要将教学要求按个案的特点进行平衡、转化的教育。
3、适应传统的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并存的,并不存在排斥现象。首先,由于一部分精英人才和精英型教育机构的存在,使得高等教育提高了吸引力,人们渴望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增加自身就业的筹码,从而谋得更好的工作,以求更好的发展;其次,由于学生择校意识的增强,从而有利于提升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质量。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不是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来说的,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它们能相互促进,并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大众化阶段大学数学教育模式及现状
在科技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数学的教育模式必须由传统式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向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去应对各种挑战。而数学教育目前的现状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尽如人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教学上,教师难以全面施教,尤其是全国招生的学校。这是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教师难以全面施教。这样的群体差异是由于录取以总分为标准,因此导致一些偏科的学生虽然总分相同,但是数学成绩却不甚乐观。另外一个原因是降低了教学成本,普遍是大班上课,教学效果和调控效果不到位。近几年来“ 专升本”的现象非常普遍, 这样更加大了在一个课堂内听课的学生的水平的差异。
2、有些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有畏惧心理,并且厌学、逃课的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一些三流高校这种现象更严重一些。另外,相当一部分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去抄袭同班同学的作业,没有被老师发现,便长期如此,形成习惯。对于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课程,且需做相当多练习才能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数学学科,于是为了应付考试,不得不想办法进行舞弊。
3、数学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精英教育,于是对突如其来的大众教育无所适从。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学的同行们碰到一块,大都互诉衷肠。作为教师这一群体,是素质高,职业道德好而又非常听话的难得的群体,面对自己的学生,想尽了一切办法提高教学效果,也不乏做些情感教育,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并不讨论学校该如何管理, 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方法无疑起了些作用。但“ 无为而治”,“人文精神” 呢本文不打算讨论这些问题, 只打算探讨以上现象背后的原因。
三、数学教育模式现状的解决办法以及启示
1、要找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和规律性。对于大学数学教育而言,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作出客观的估计。由于专业颇多,要明确不同专业对数学的不同需求,做到开课、讲课以及要求在全面性上要做到具有针对性。
2、在招生规模大的院校,要做到因材施教。尽量保证同堂听课的学生的数学水平基本在同层次上,有效地做到分类教学,尽量做到大班上课,小班辅导。
3、从适用于大众化教育的教学方式入手,进行教学模式转型。要在大众化教育形势下进行数学模式转型就要做到在在教学中,要以应用为根本,,以图形、数值为手段来介绍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与基本方法。这种模式基本能适应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时也利于后期各专业更有侧重地选择介绍数学的其它内容,甚至应用性本科教学的数学理论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开拓学生思路,使学生开始敢于大胆的思考。
4、编写适合于大众化教育的教材。对于目前我们应该马上就作的工作是确定什么是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只有确定了三基之后,我们的教学、评价考试命题才有依据,才能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可参考国外大众化教育程度高韵成熟的教材,它一定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不解决教材问题,教学中的根本问题就解决不了。当教材的内容适合大众化的教育,使学生读得懂,容易学,辅以恰当的管理,才能克服畏难情绪,避免厌学甚至逃学现象。
参考文献:
[1]鲍洁.新世纪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魏荣.谈高等数学的应用性教学[J].高等数学通报,,(3) :1-4.
教育感言------理解学生,认可学生,欣赏学生。
当您抱怨孩子学习不好,习惯不好时,请您学会理解;当您学会理解时,请拨开孩子的多多问题,找到孩子的一丝丝阳光,请您学会认可;当您学会认可时,抱着欣赏的心态等他呈现精彩。
一直以来,我把理解孩子放在首位。我提倡的方法是,挖掘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从闪光点出发,走向自信和成功。我管理的一个又一个的一诺学员用成绩证明了我的信念:理性的认可比宣泄的批评更能帮助到孩子们。
李老师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语文学管师
教育感言------热爱学生就是塑造学生;厌恶学生就是毁灭学生。
老师首先要做的,是爱学生。其次,用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行为习惯,因材施教。最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发展。作为语文学管师,要教学生观察,要教学生思考。
说到爱的教育,我想多提一点,是关于我的一个一诺学生的。她是一个初二的女孩,有点自卑,不敢说话,畏惧发言。在语文作文方面,她的表述明显不具逻辑,思路也不清晰,经过一个学期耐心的引导与赏识的教育,新学期学生上课终于敢举手了,写作时也有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一旦孩子在语文学习上有了自信,她今后的进步会更大,会更快。
郭老师曲阜师范大学数学专业数学学管师
教育感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作为一诺的学管师,也作为一位高级教师,在一对一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诚信和专业的重要性:诚信让家长放心,专业让学生开心。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是指导我们在新时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贯彻落实好《意见》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直接关系我们党的事业的成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关系我们民族的未来。全体教育工作者要,从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认识统一到《意见》的精神上来,统一到贯彻落实《意见》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部署上来,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学校的重要位置,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多样化趋势的发展变化,其负面影响在一些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政治信念淡漠、价值取向功利化、诚信意识缺失、艰苦奋斗精神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同时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宽进严出”和学分制等学籍管理制度的推行,带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问题,新变化。
3、我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不强,人力、财力不够,激励制度还不完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不完善,仍然主要看学习成绩、专业素质;少数教师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三育人”活动的深入开展不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强;师德学风的养成不足。因此,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系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二、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更新思想,创新内容
1、我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开展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学生
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2、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做到六个方面的结合:一要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二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六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五要自我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强调坚持多方面协调配合、党政齐抓共管的原则,强调坚持教育要细、管理要严的原则。深入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集中力量建设好思想政治教育十大工程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1、加强领导
成立以党总书记为组长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
2、加强队伍建设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1]。素质是一个人内化了的知识和能力,它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它是指一个人在政治、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学习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它是人的一种较为稳定的属性,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起决定作用。人的素质表现在许多方面,知识、能力、思想、习惯、观念、意志、兴趣、爱好等都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其中既包括智力的素质,也包括非智力的素质。那么什么是数学素质呢?数学素质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
提高数学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达到完善的展示,而数学正是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结晶,它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即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是提高民族素质、丰富人才资源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加强数学素质教育
大学数学教育,从教育的主要目标及相应的教学行为上来考虑,其灵魂是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是人认识和处理数形规律、逻辑关系及抽象模式的悟性和潜能。“数学素质教育”则是通过系统的数学教学来启发人的这种悟性,挖掘这种潜能,从而达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过程。
2.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以数学思想方法为灵魂统帅教学全过程。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的精髓,诸如分析与归纳、模拟与联想、直观与演绎、逼近与迭代、线性化、离散化、最优化等等,都是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要让学生形成一种“数学头脑”观察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数学地思考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和发现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发生和发现的兴趣,模仿和追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探索、猜想,特别是课堂教学中,要杜绝教师“中心主义”,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甚至是错误的想法。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千变万化,其妙无穷,即使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也不能穷尽所有的解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一题多解、巧解,解法的最优化等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2.2 要重视形象思维功能的开发
在现代数学教育中,似乎过于偏重演绎论证的训练,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形式论证的严格性上去,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很不利。当然,必要的逻辑推理训练是不可少的,但发现和创新比命题的论证更为重要,因为一旦发现真理后,论证往往只是时间问题。创造发明的决定性思维形式在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主要包括几何思维与直觉思维。著名数学家庞卡莱认为,仅仅依靠逻辑思维,数学毫无获取新真理的可能,只有丰富的形象思维,特别是直觉思维,创造发明才富有成效。但这绝不是否定逻辑思维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而是强调不能忽视形象思维在培养创造性能力方面的作用。因此,要强调重视逻辑思维、几何思维与直觉思维三者并重。
2.3 提高数学建模能力
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和能力具有特殊的意义和良好的效果,这方面的实践使我们看到长期困扰我们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有了解决的方向,看到了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方向。数学建模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清主次,抓住实质的能力;抽象能力,即如何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数学建模没有“标准答案”,对同一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建模,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数学建模涉及的知识面广,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资料,甚至动手实验,从而充分发挥他们自己的才干;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撰写论文的能力;相互交流与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有机结合与相互渗透,构成了所谓数学综合素质,因此启发我们应该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贯穿到整个数学教学实践中去。
3 关于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1)采用研究型教学法,改变“传授式”教学模式,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科研的角度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数学建模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是一些基础课程无法替代的。
(3)研制开发相应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原理演示软件系统。
(4)以“数学应用”系列教学为突破口,填补工科数学教学内容之不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一步改善后继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逐步养成使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5)建立开放式辅助学习平台,突破传统的课时、教室的限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使学习时间和空间进一步延伸。
(6)在现有数学常规教学下通过以下流程:选修课、专题讲座、研讨班、数学实验课、建模竞赛构成数学教育的系统工程。
(7)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教师通过这项有意义的科技实践活动,合理地安排常规教学、数学实验教学、数学建模教学,使三者有机地结合,促进我校数学教学的进一步改革[2]。
4 结束语
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努力。对教师来说,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学习,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时刻了解数学建模发展的最新动向、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对数学建模的新要求等,丰富自己的知识贮备,成为学生的示范者、咨询者、质疑者、鼓励者[3]。
摘要:阐述了数学素质的定义,探讨在数学教育中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方法,并提出关于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数学素质,数学教育,数学建模,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惠倩.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279-283
[2]李医民等.数学素质教育改革的系统工程[J].大学数学.2003;19(4):34-37
关键词:大学数学 教育 人文精神
▲▲1.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大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摒弃了硬性的教学方式,强调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大学数学,理解大学数学丰富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悟出大学数学中的美感。因此,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应用它的能力和自身的综合素质。总而言之,在大学数学教育中倡导人文精神,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2.大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大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既强调感性,又强调理性和科学性,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极为有效的工具。它的倡导和发扬,几乎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对大学数学的认识,也使得教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1大学数学的学习——勤奋与自强
勤奋与自强,是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在大学数学教育中,由于数学学习难度比较大,一般性的题目如证明题和求解题普遍比较麻烦,在解题过程中遭到种种挫折是最正常不过了。而如果学生就此放弃并将放弃习以为常的话,就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塑造坚忍不拔的精神。而通过人文精神中勤奋自强精神的发扬,就可以鼓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战胜难题和自我,锻炼百折不挠的心态,以利于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2.2大学数学的抽象——感知与概括
大学中的高等数学不同于初高中的数学,它强调从更深的根源上分析数学问题。而这种求根问底的探究就不免使得高等数学抽象性尽显(相信大家在面对高等数学中多数的定理和公式中,都有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这种抽象性是学生学习的“拦路虎”,是导致学生觉得高数难学的最大的原因之一。而在大学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有着感知与概括的内涵,通过这种内涵的发挥,学生可以通过分类整理、归纳加工、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从深层次上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而这种能力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移植到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有助于整体能力的提高。
2.3大学数学的精确——敬业与责任
数学强调求根问底和一丝不苟,这种精确性在大学教育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大学数学的精确性表现在定义的准确性,推理的逻辑严密性和结论的确定无疑与无可争辩性.这种精确性的训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毅力及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大学数学的精确性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能使人养成缜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2.4大学数学的规则——理智与自律
大学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在很多定理和定义中,基本上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它们在得出某种结论时,会有一系列的前提条件,来约束这个定理或者定义的应用范围。这种约束性讲究科学性和严密性,这就体现出了大学数学另一种人文精神——理智和自律。在这种精神得到倡导和发扬之后,就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受益匪浅。
2.5大学数学的论证——求实与诚信
大学数学证明题和求解题的解答,每一个步骤都讲究有理有据,实实在在。弄虚作假,乱用定理定义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得问题越来越复杂。只有“老老实实”地、准确的利用数学定理定义,才能得出问题的答案。因此,大学数学教育中也体现出了另一种人文精神——求实与诚信的精神。在大学数学学习中,通过这种精神的发扬,就可以塑造求实精神和诚信的品质。
2.6大学数学的思维——智慧与创新
大学数学的许多内容是对自然及社会各种现象进行归纳、抽象的结果。这种思维本身就是智慧和创新。大学数学的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大学数学中的变换、构造方法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能使学生终身受益。同时,智慧与创新的精神也能够让学生更具活力,在面对困难时不仅能够保持镇定,还能够在新的角度上看待问题,从而发现新的解决方法,让学生更加理性和睿智,目光也能够放得更加长远。
▲▲3.大学数学教育中发扬人文精神的一些思路探讨
3.1培养学生严密的解题思路
大学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在所有的大学科目中几乎是最强的。而通过对学生严密解题思路的培养,也是发扬人文精神的一条终南捷径。首先,数学教师在教授课程内容是,要注意章节之间的衔接性和定理定义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感受到高等数学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并自觉在解题中发扬求实和严密的精神;其次,在解答数学题目中,每一个解题步骤都要有充分的依据,并能够将依据顺利地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能力;最后,自分析问题是,不要满足于问题的表面,而要从更深层次上看待和分析,从而掌握该题目真实的考察目的,为顺利解答题目理清思路,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人文精神。此外,还应该从新的角度看待题目,尝试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塑造智慧和创新型的自我。
3.2培养学生尽真、尽善、尽美的精神
尽真,即最大限度的为人类提供关于世界的更全面、更精确、更深刻的知识,提供改造世界的精确度更高、质量更好、功能更全、使用更方便、速度更快、造价更低的方法和手段。尽善就是最大限度的为人类造福,消除技术异化,创造一个充满平等、自由、关爱、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道社会。尽美就是最大限度的揭示自然美,展现科学美,拓宽艺术美,塑造心灵美,创造生活美.。在大学数学教育中,通过对这三种精神的综合培养,不仅可以让人文精神全面渗透其中,也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
▲▲4.结束语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把科技与人文融合的新的人文精神。现代社会不仅是一个彰显人文精神的社会,也是一富含科技色彩的社會。只有将这两个元素合理地糅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人文精神,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参考文献:
[1]解思中.大学生素质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邓东皋等.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摘要】 目前我国的教育有好几个阶段,而高中与大学可以说是核心阶段,现今提倡的教学改革,使得人们对高中数学与大学数学的衔接教育进行了思考.数学是一个体系,每个阶段的有效衔接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帮助,通过分析目前高等数学教学与高中数学的现状,总结衔接的各方面,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研究问题,为实现两者的高效衔接提高向导,增加学生尤其是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为教学改革提供巨大的帮助.【关键词】 教学衔接,教学现状,衔接措施
很多大学生对于高数的第一反应就是难,然而作为普遍高等院校的一门至关重要的基本课程,它对于大部分专业后续的帮助也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如何学好高等数学显得至关重要.高中的数学与高等数学相差一个巨大的台阶,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会感到有很大的障碍,同时,习惯了应试教育的学生面对大学里新的教学方式难免有很大的不适应.因此,如何让学生更加迅速的适应大学教育,更好的学习高等数学值得关注.一、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1.高中数学的教学现状
作为应试教育最明显的高中教学,在数学方面更加突出,往往高中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的是考试,不考的内容就直接略过,学生也就不去关注了,而学生到大学后往往发现,高中略过的内容在大学也仍需要重点掌握.同时,高中数学每节课教学内容相对大学较少,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非常重视对例题的讲解,反复讲解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而这样的教学往往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导致很多大学生也缺乏自我创新的能力.2.大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翻开高等数学,几乎每一页都是密密麻麻,与高中数学相比,其内容和深度都有一个很大的升华,同时大学老师的讲课速度也非常之快,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很快的适应和接收新的知识.不仅如此,大学的课堂更注重的是知识的扩展,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很多的问题都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适应了应试教育的新生来说,如果缺乏自主能动性,就无法很好的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引发很多的问题.二、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方面
1.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
(1)精简大学教材中的高中知识
面对新鲜的大学课本,当学生看到熟悉的高中知识往往会导致对于学习兴趣的丧失,好奇心往往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在高等数学与概率论与疏离统计中都出现了一些与高中几乎一样的知识,而当老师讲这些内容时,学生往往采取不听对策,这就导致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大学的教材应该是对高中的深化,而不是重复!
(2)对高中删除的内容进行补充
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删除了反函数、极坐标的相关知识,可考虑在大学教学第一章第一节“映射与函数”中加入反函数、反三角函数、极坐标的相关知识,以衔接以后学习中的相关内容.(3)数学的应用实用性衔接
高中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已经作出了贡献,那么大学也应当延续这样的思想,学数学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生活.生活中数学应用的实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不论哪个领域,数学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而作为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大学数学的实用性教学在大学里显得更加重要.2.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衔接
数学思想与方法贯彻整个数学体系,同时,深入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应用,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无论在高中还是大学的数学,这些思想都体现得非常明显.因此,在大学中可以实施开放性的课题研究,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力.三、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措施
1.起始阶段做好方法向导
在学生踏进大学数学课堂的第一步,就应当让他们清楚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区别与联系并对高等数学做一个总的概括解说,争取引起学生对高等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高等数学.大学数学教学还要向学生介绍数学的整体结构,让学生清楚学习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介绍数学教学与其专业的联系,帮助学生意识到大学数学学习的意义和目的,使得学生能够立志积极地学好数学.2.合理科学的编制高等数学教材
现阶段大学数学的教材与高中数学的教材有许多衔接不足的问题,应当仔细比对,结合学生的反应,合理删除与高中内容完全重复的部分,补充高中教材删除了而确实是大学一些基础内容的知识,保证数学教学内容上的高效衔接.同时,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设计相应的专题,结合未来专业中数学的运用,增强学生对于数学的应用知识,以便更好地为以后的专业服务.3.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法
从应试教育经历过来的大一新生,往往在自主性方面不够.那么,积极引导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其自主能动性非常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起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作用,使学生从自主解决问题中获取成就感.同时,应当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创造空间,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唯一的,这样往往能让学生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四、结 论
见习类型 见习时间 见习单位 指导教师 学
院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见习报 告
教育实习 2016.10.21 第二实验小学
数学学院
数学141
填写时间:2016年10月22日 1 / 4
XX大学数学学院见习报告
目录
一、见习目的
二、见习概况
三、见习内容、过程和完成的任务 3.1 见习内容 3.2见习过程 3.3完成任务 3.4见习体会/ 4
XX大学数学学院见习报告
一、见习目的
见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见习这一环节,是为了我们让我们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思考如何把课本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见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况的了解,提高自身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认识以及自身师范技能。这是一个一个全面认识学校教学、管理以及师范技能锻炼的舞台。通过见习,使我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让我们对自己的所学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数学教学等知识地理解,也让同学们对新课改和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为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二、见习概况
一个星期的见习很快就结束了。在见习中,我的收获很多,学习了不少东西,锻炼了自身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各方面的修养,但也有苦涩和教训。那些成功的经历将激励着我将来取得更大的成绩,失败的经历将使我将来做的更好,这一切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在学校中利用所有可用的条件,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能力,更新数学教学观点,提高数学教学方面的修养。见习期间,积极完成各项任务要求,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指导和意见。
三、见习内容、过程和完成的任务
3.1见习内容
课程内容是《比的意义》这一章节的内容。
/ 4
XX大学数学学院见习报告
3.2见习过程
授课老师先利用PPT演示,为同学们演示了神州飞船上天的这一事件,然后展示了杨利伟在太空展示了我们的五星红旗,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最后引出五星红旗这一个图案,然后引出比。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同学们讨论长和宽的比,然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发言,说出了很多不同形式的比,比如长比宽,宽比长,长比周长„,然后接着老师继续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如班级里面的男生和女生的比,汽车行驶时间和路程的比,接着从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两个方面引导孩子理解并归纳比的意义。重点在于引导孩子多找一找,多说一说,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消化吸收新的概念。接着利用自学材料,让同学们完成自学提纲。然后同学们积极讨论,通过同学们的反馈,引出了“比的各部分名称,比的表示形式,比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比和比值的区别”,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自主学习,初步认识比的基本信息,并通过反馈,练习巩固自学的内容。接着同桌交流“比和除法、分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接着汇报交流“比和除法、分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接着总结规律。通过讨论、比较,学生分清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也意识到比、除法、分数之间存在联系,从而建构不同知识间的联系。接着通过趣味练习,巩固“比”。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设计开放练习,拓展学生认识。接着,联系生活,欣赏比。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然后浅谈生活,总结比。3.3见习任务
我们这次见习的任务是
1、提前自己手写一份有关“比的意义”的教案,然后去第二实验小学听课,写听课记录,做评课记录,然后回来之后写见习报告。3.4见习体会
我觉得吧,教学方面,教师在知识储备方面不仅要充足,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不断地去总结和学习,因为不同的学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历程和知识接受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要学好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因为这两门学科是教育学的核心,它和以给我们方法上的引导。这一次接触的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小学课堂需要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环节,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备课,有耐心地通过情景再现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总之,这次的见习活动,让我们有了很多收获,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也充满着憧憬和挑战,同时也给自己接下去的学习提供了方向。
【大学数学文化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大学数学系学年论文06-03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格式规范07-11
模糊法及其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06
数学文化欣赏论文10-21
数学论文 浅谈数学的文化价值07-03
华威大学数学专业06-14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数学07-10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分析06-30
《大学数学A》第六章练习题10-12
浅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