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学研究论文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教学研究论文

大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1

李颖萍

长春师范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摘要:美国的大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学习为使命,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研讨式教学.课外学习和动手操作中受到较为完整的教育,从而使他们的包括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发展。反观我国大学,学生因为处在教学过程的边缘而缺乏学生主动性,学习投入不足;同时学生因为教学方法的教育功能未能很好的发挥。课外学习不足和做中学机会欠缺,从而难以受到较为完整的教育,致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能得到充分的法展。

关键词:大学教育一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课外学习做中学

当前,我国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尤其迫切。,(一)美国大学生的特点

1·以学生为中心:大学教育的根本使命是提升学生的学习

大学的根本使命个目标是提升学生学习,大学的任何行动,计划,选择与决策,都从以学生为中心为中心的角度来审视,都以学生的最高利益为依据。

大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2

关键词:转型期,教学研究型,科研团队,建设

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转型过程中, 在高校工作以本科教学为主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科研工作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科研量的增多, 在较长过程中更反映在注重于其质的提高。因此, 如何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资源缺乏的先天条件下与研究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共同参与竞争, 成为转型期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在长期实践中发现, 仅仅靠教师个体科研的总和很难实现量和质的突破, 需要借助科研团队的管理组织形式来解决资源整合和产出优化的问题。然而, 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科研团队与世界优秀企业中的“经典团队”、甚至是研究型大学中的科研团队都不同。为了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下依然能发挥“高效、创新”的功能, 有必要对其基本特征、组织形式、管理原则作进一步的探讨, 以实现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成功转型。

1 转型期构建科研团队的原因

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 广泛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趋势。按照《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标准, 教学研究型大学强调在本科教学工作基础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学, 并通过争取科研项目、积累科研成果提高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以带动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优化。其中, 成功转型须满足的相关指标有 (1) 科研经费年到位量应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2) 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不少于500篇; (3) 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 本科一级学科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 (4) 每年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 (5) 社会声誉通过国家级奖励成果、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级基础性科研项目、学科带头人实力、特色优势学科水平等综合评价。可以看出, 无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还是综合声誉评价都依托于科研, 科研成为高校转型的重要瓶颈。

教学型大学在转型过程中要实现科研突破存在三个方面的障碍:

第一, 本科教学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 繁重的教学量仍然是一线教师考核、晋升的重要指标, 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活动。

第二, 科研基础薄弱, 科研资源匮乏。长期以本科教学为主, 现有人才的学历水平、专业结构、实践经历以及专业实验设备等因素, 都使得教学型大学不具备大规模从事科研的基础条件。然而, 目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往往横跨多个学科领域, 涉及理论创新、应用研究、实验开发多个环节, 预期指标设置的难度、应用性、推广性以及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对课题负责人、甚至是承担单位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三, 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使社会资源更多地向研究型大学倾斜。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前期良好的科研信誉使其获得国家和社会充足的科研投入, 并创造出优质的科研成果。在这种情况下, 转型期大学要与研究型大学进行竞争, 其科研人员个体的力量很难得到保障。

在这样的现状下, 转型期大学要在短期内实现科研工作跨跃式发展, 除了加大自身硬件投入、拓展科研渠道外, 只是依靠教师个体科研量的累加根本无法实现, 尤其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 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提高效率、确保产出, 需要构建有统一目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协作的群体组织形式来实现, 这就是科研团队。

2 转型期科研团队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 团队在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得到广泛推广, 高校在赋予其相关科研活动特征的基础上, 组建了大批立足于科研项目的科研团队。与一般工作团队相比, 研究型大学中的科研团队具有如下特征: (1) 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目标; (2) 由不同年龄、研究经验、科学背景、研究水平的人员组成; (3) 成员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4) 团队负责人具有较强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 (5) 团队能持续产生新成果, 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特征被学术界普遍认同, 成为界定科研团队的关键标志。

然而, 根据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的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基础、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 所构建的“科研团队”不能完全照搬研究型大学的模式, 其基本特征、组织形式和管理原则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阶段性, 主要体现在:

第一, 它是科研活动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多功能型团队。

转型过程中, 为了尽快实现科研量的突破, 一线教师在原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 还必须得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 并且根据职称及所在学科的不同, 指标量相应增加。但是, 由于教师个体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方面的差异, 无法同时胜任这两方面的工作。通过组建团队, 可以变成员个体工作量为团队整体工作量, 借助积极的协同机制, 因人而宜地发挥个体优势, 通过合理的分工机制让合适的成员承担适量的科研、教学角色, 为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发展与相互促进提供了具体落脚点。

第二, 它是以具体科研工作指标的完成为阶段性目标的成长型团队。

科研量的积累是转型过程中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研管理部门首先根据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制定年度科研指标, 再按规模大小分配给二级学院。由于团队在构建初期, 成员一般来自同一学院, 因此二级学院又逐级将指标分配给团队或教师个体, 争取科研经费便成为团队的首要任务。为完成团队整体指标, 统筹规划的作用只能体现在量的分配上, 个体成员大量参与项目申报, 难免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持续、高水平的科研产出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磨和和积累才能形成。

第三, 它是以团队负责人为核心领导, 必须依靠学校支持、成员协调来形成团队精神的不稳定型团队。

基于科研指标量而形成的团队, 尚处在不规范、不成熟阶段, 由于团队形成多以自发为主、成员对团队的特征、目标认识不足, 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 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团队负责人的核心影响力, 使团队成员快速进入合作状态, 形成团队精神。

可以看出, 基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需要的科研团队, 要实现立竿见影的“持续高产和创新”是空话, 但是能通过团队的合作效应、集聚潜力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 是对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争取长期稳定产出的必然尝试和探索。因此, 可以将“转型期科研团队”定位为:是以促进教学、科研的共辅共赢为长远目标, 以科研指标的完成为抓手, 借助各类人才的相互弥补、相互依存、相互需求的合作关系, 在充分挖掘资源效力和激励杠杆的作用的基础上, 实现组织与个体有效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3 转型期科研团队的构建过程

科研团队的构建需要分别明确输入、过程、输出三个阶段的要素。其中, 输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团队目标的确定、团队成员的选择和分工以及资源的集聚;过程阶段则通过建立集人员合作、资源调配、考核激励于一体的管理机制, 协调对外、内部矛盾, 为预定目标的实现扫除障碍;输出阶段是考察团队运行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 团队输出是指在一个目标考察周期结束时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的直接产出, 以及团队长远发展所需的可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积累情况。

对转型期科研团队来说, 在整个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为奠定稳定、和谐、共同努力的基础, 在以上三个阶段中尤其需要把握其中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 在综合学校、团队、成员需求的基础上, 以二次分配的方式确立转型期科研团队的阶段性共同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 是具有共同的愿景与目标”。所谓共同目标, 是团队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契约, 必须是在综合团队的长远规划、成员的可贡献力 (个体素质) 、成员的个体需求的基础上形成。转型期科研团队在统筹学校或二级学院分配给成员的科研工作量的基础上, 结合团队的长远发展规划确定团队年度科研总经费指标 (高于或低于成员科研量的总和) , 根据他们各自拥有的个体素质以及个体发展需求的差异, 再重新分配给成员, 具体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 需要考虑的“成员个体素质”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背景、教学和科研能力、实践水平以及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考虑到目标分配的直接激励作用, “成员个体需求”主要是指个体的内部需求, 包括个体的预期经济收入、长期晋升计划 (职称、职务等) 、个体渴望得到的支持和被尊重程度以及其它阶段性的不确定因素;“团队长远发展规划”则取决于团队的使命和愿景, 体现在团队规模的扩大、研究领域的拓展、重大科研成果的形成、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育以及对学科、学校发展影响力的提高等方面。团队共同目标最后具体落实到成员个体所分配到的科研、教学等工作量上, 科研工作量通过纵横向科研经费到位、论文发表、专利授权、专著出版等形式体现, 而教学工作量则通过课时量、实践环节、指导毕业生论文数来体现。为了确保可量化性和可操作性, 团队共同目标通常是阶段性的, 并且必须在下一个考核周期 (1—2年) 前确定, 同时在团队成员间达成共识, 能实实在在地融入到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中。

第二, 建立“在保障团队成员基本业绩的基础上突出科研贡献量”的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是在考察共同目标的实现情况的基础上, 对团队发展和个体需求进行满足、引导和强化的过程;是评价团队运行有效性、平衡成员利益和矛盾, 并在激发成员责任感和成就感的同时实现团队持续改进的重要措施;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层面, 涉及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两种对象。转型期的科研团队中, 对团队的考核主要来自学校或二级学院, 是对团队成员汇总指标的考核;对团队成员的考核, 主要来自团队内部, 是考核团队共同目标分配到成员个体的那一部份。团队考核通过的情况下, 学校或二级学院如实量化业绩, 团队在此基础上保证每个成员的基本业绩 (津贴) , 而对于超标完成的工作量或个体, 则采用多劳多得的激励方式, 明显拉大贡献多与贡献少的业绩差距, 尤其是科研贡献量的差距。这样做可以在确保团队整体优势的基础上, 在保证每个成员基本利益的原则下, 充分发挥成员的个体特长, 在团队的整体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实现的过程中, 完成个体经济利益、自我实现以及成就感和自毫感的满足。

第三, 为奠定转型期科研团队的稳定基础, 注重外部关系、内部矛盾的协调。

转型期的科研团队, 外部关系主要是指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二级学院的关系。这种关系, 不仅仅简单地靠科研指标的分配与完成来维系, 更重要的是, 发展初期的科研团队需要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团队的形成普遍具有自发性, 其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和局限性, 但是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学校科研规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也是学校科研资源的统一调配者, 通过它的引导, 可以结合学校学科分布优势和发展需要, 将团队的发展定位融合到学校的发展远景中, 这样的团队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周期才会持续和长久。因此, 团队负责人应该加强与科研管理部门的联系, 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和资源, 并根据学校建议和意见不断调整团队的定位和目标, 以保持团队动态稳定。

内部关系则包括成员与团队、成员与负责人、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三种, 内部矛盾则体现在个体需求与团队目标、个体需求与资源分配、科研指标与教学指标、短期目标与长远愿景等四个方面, 这些关系和矛盾的处理贯穿于团队构建和运作的方方面面, 是团队共同目标确定的前提, 是团队考核激励建立的基础, 是团队凝聚力、合作气氛、成员士气得以保证的关键, 因此, 必须通过团队负责人的公正协调、团队成员的平等沟通来解决。

科研团队的构建是对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实现科研突破的尝试, 是对实现科研与教学共辅共赢的探索, 相信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 并通过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团队组织、成员个体的共同努力, 必能使其稳定成熟地高效创新, 以实现高校地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武书连, 吕嘉, 郭石林.中国大学评价, 大学分类标准[O/L].http://edu.sina.com.cn/l/2002-05-21/24786.htm l.

[2]康旭东, 王前, 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科学学研究, 2005 (4) :222-226.

[3]姚裕群, 许晓青, 景立人.团队建设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6:20-21.

[4]李晓轩.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团队建设及学术交流现状研究[J].科研管理, 2002 (4) :120-127.

大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闽台;高校;重彩画;教学方法;观念

0 引言

本文笔者将以自身学习经历,将两所学校重彩画方面的课程做一个对比,将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大三下学期工笔重彩画课程与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二年级书画材料学课程进行对比研究。笔者在学习期间,发现两校在教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从研究中得知,两校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同,引申出材料使用的异同、追求的画面效果不同,表明了大陆与台湾的艺术态度与观念存在差异。

1 大陆与台湾学校在重彩画课程的教学方法上差别大

1.1 大陆学校: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重彩画课程安排的内容是壁画临摹。临摹这一观念来源于南齐谢赫《六法论》中的“传移模写”。然而,为何要选择临摹壁画呢?这则是中央美术学院叶浅予教授在60年代提出的“三位一体”中的观点。“三位一体”分别是临摹、写生、创作,[1]首当其冲就是临摹,这一点与传统六法相结合。福建师范大学也不例外,选择的是元代山西永乐宫壁画进行临摹。在重彩画课程临摹的过程中,老师在教学上多次强调的是一种绘画技术,如壁画在制作时应注意勾线填色,线条与画面结合需要营造斑驳的感觉,形与形之间的分割以及形象的塑造,都是墨线起着关键作用。除此之外,色彩的运用以及壁画与其他画种的各自特点更好鉴别,最重要的是能进一步了解古代宗教文化对绘画的影响,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现代重彩画。[2]

1.2 台湾学校:台湾艺术大学

台湾艺术大学美术学院的书画艺术学系,在教学内容上则是让学生自行选择喜好的内容来绘制。教学方法更是与大陆大相径庭。重彩画对于台湾来说,是一个不到百年历史的画种,因此在课程的开始时老师会对这门课做非常详细的介绍。首先,讲授重彩画中最重要的构成——矿物质颜料。台湾从事重彩画教学的老师大多都从日本留学归来。日本从唐代就承袭了中国的传统重彩画,从唐代之后,日本开始自行研究并发展。台湾在受过日本殖民后,教予的内容自然是日本气息更重。在台湾艺术大学的第一节重彩画课,老师将所有矿物质颜料全部展现出来,如于非闇在《中国画颜色研究》一书中讲到的朱砂、赤铁矿产出赭石、赤铜矿产石青以及绿松石、白垩、蛤粉,还有罕见的玛瑙、珊瑚、琥珀等。[3]这些矿物质颜料知识的普及,为学生之后的艺术创作做铺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2 课程中使用的材料异同

在重彩画这一课程中,两校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同样使用了颜料与胶,并且都是以矿物质颜料为主,这一原因无非是重彩画必须使用这两种材料。然而,在挑选材料或材料的使用中才体现出截然不同的地方。材料的选择包括纸张、颜色、胶液等,本文选取笔者认为最重要的矿物质颜料与胶的使用两点来研究。

2.1 矿物质颜料

重彩画之所以称之为此名,正是因为“重彩”二字是指其所使用的颜料,重彩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岩彩画,即是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色彩,是我们使用的矿物质颜料,也就是国画中俗称的石色。蒋采萍曾在《工笔重彩画与传统颜料》中讲述过,“没有矿物质颜料,就没有重彩画。反之,重彩画如果不使用矿石颜料,也就不足以成为重彩画”。[4]

颜料的使用这一方面最能直接体现两岸不同的绘画观念与艺术态度的差异。重彩画中最重要的即是颜料,对于颜料,我们却缺乏严谨性。相比之下,台湾为何在课堂中如此重视颜料的介绍也就一目了然。一开始,大陆对于矿物质颜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蒋采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1998年开始自行研制高温结晶颜料,在使用矿石颜料的同时,研制更多可替代的产品,这是需要所有画家或科学家共同完成的。

2.2 胶的使用

胶在绘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在作画中说到,三矾九染,其中的“矾”常与胶一同使用。想让绘画色彩鲜艳明快、历久不变,除了上文说到的选择颜料,就非胶矾莫属了。尽管是不溶于水的原料,但是同样可以利用胶矾固着在画面上。上文矿物质颜料就是属于无胶的半成品材料,在使用时必须调胶才可使用。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完成一幅好作品,必须先拥有好工具。对于材料使用这一方面的差异,笔者认为两校或两地区更多体现出的是在传统认知上有所不同。大陆虽然临摹古代壁画,看似向传统学习,却缺乏对于传统材料的延续。而胶彩画作为日据时期之后才再次受日本影响产生的新物种,虽无悠远的传统历史,但是二者根源是相同的。因此,更加体现大陆偏重画面上的技术,而台湾侧重整体技术。

3 结语

3.1 两地艺术态度与观念之间的优劣

大陆尊重传统,在重彩画发展越来越先进的情况下,仍以史为鉴,启蒙学生从古人学起,拥有了扎实的传统根基,再从中演变发展,正是所谓的“借古开今”。台湾则是缺少了文化的沉淀,直接以西式思想先入为主,学习日本绘画方式并融合西方绘画。虽说日本从唐代开始将中国的传统技法传承,但根源上也同属于中国。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就曾在其著作《中国绘画史》中提及,日本绘画的母体来自于中国绘画,如果不懂中国绘画,还执意研究日本绘画,这是相当无理的要求。[5]但是长期发展下来已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方式,再加上台湾的美术发展受日据影响划分为三个阶段,才促使了台湾胶彩画以当今所呈现的形势发展。

大陆在尊重传统的前提下,不能停留于画面上的技术,材料的来源与使用同样属于传统,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相比之下,台湾侧重整体技术,即对材料的延续和发展情有独钟,却缺乏了绘画上传统意识,传统意识在绘画中是不可摒弃的。

3.2 重彩画未来的发展空间

重彩画在两岸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新一次的崛起在当今中國画坛唤醒了一些新的观念。强化色彩、讲究媒材、推崇技法、重视制作这几点作为中国画坛的一道指路灯。正如季羡林所指出:“传统文化代表文化的民族性,现代文化代表文化的时代性。二者都是客观存在,是否定不掉的。”[6]

二者之间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但不能说完全保留优点舍弃缺点。两校在之后的学习中,应该相互取长补短,既要注重传统,也要开放眼界。否则,传统被窄化,而开放可能带来深度的缺失。

参考文献:

[1]蒋采萍.关与中国画教学体系的思考[J].艺术沙龙,2009:30.

[2]林宜耕.工笔人物画技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9.

[3]于非闇.中国画颜色的研究[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3-12.

[4]蒋采萍.工笔重彩画与传统颜料[J].美术,1993:37.

[5]中村不折.中国绘画史[M].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学生成长 篇4

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与大学生成长

国际化进程中激烈的竞争要求高素质的人才,本文通过对当今大学教育模式的.剖析,分析了其现存的弊端,以及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与课堂教学之间关系,为了完善大学教育体制,提出合理化教学建议;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认识到当今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不完善.为其自身发展提供了参考.

作 者:戚萍 朱杰 杨威 王晓  作者单位:戚萍,朱杰(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221008)

杨威,王晓(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221008)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1) 分类号:H64 关键词:大学教学模式   素质   成长   教学改革  

大学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通过参与英国牛津大学外语教学的各项活动,总结了牛津大学外语教学和管理的方法及理念,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希望对国内正在进行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英语教学有所启发。

英国牛津大学的留学生除了少数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外,大部分来自世界各地的非英语国家。如何对操着各种口音的大批留学生进行外语教学,使他们尽快适应并融入牛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如何对他们进行国际化培养,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为他们日后在包括工科在内的各学科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牛津大学外语教学中的许多方面对“卓越计划”的实施确实有启示、借鉴作用。

如何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外语教学理念,深入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卓越计划”,尤其是大学英语如何满足“卓越计划”中的“国际化培养目标”的要求,如何培养工程专业学生的“参与国际交流”、“提升跨文化交流、合作能力”、“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等是摆在许多试点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于20xx年9月至20xx年9月在牛津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通过深入课堂观摩学习、参与课内外活动、与多位老师深入切磋交流、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研究分析了牛津大学外语教学和管理的方法及理念,从中汲取经验并与国内进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相结合,希望对“卓越计划”中国际化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所启示。语言教学活动

1.1语言教学活动以学生为本

牛津大学强调以学生为主,其语言教学活动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课堂从不以教师为中心,授课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知识结构、实际需求和课堂表现等组织课堂活动,并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形式和速度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课上语言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进行,学生与教师积极互动,授课教师注重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而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体。同样在卓越计划的英语教学中,也要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英语听说读写水平,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满足卓越计划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把熟悉工程专业词汇特点、句法结构和语篇特征等作为提高他们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他们日后的专业英语课程或将来的工程师工作做好语言和内容上的准备Ⅲ。

1.2课堂教学

牛津大学语言中心的课堂多采用小班上课,每班人数一般控制在12人左右,这样就保证了每个同学都有充分的锻炼机会,尤其是两、三人为基础的丰富多彩的小组活动,更是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增加友谊。授课教师十分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参与,他们会在课前设计好问题或根据课程情况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提出不同的观点。在英语课堂上,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听说训练,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会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小组讨论、个人或小组汇报、小组或班级辩论等。任课教师特别注重学生语言运用、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交际中意义的表达与协商,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和运用。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善用“支架”(scaffolding)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虽然卓越工程师班的大学英语教学还不可能达到小班授课,但是可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训练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交际策略,通过任务型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运用英语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

1.3不拘一格的教材

牛津大学以及许多英国大学老师没有固定的教材,学生也没有课本。但是老师通常都会开出一些书目,供学生课下阅读、课上参考。(英语教学论文)老师在上课之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检索资料,阅读指定书目的相关章节,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分发handout,供课堂讨论使用。对于卓越计划中的学生,老师应分配他们课下分工,查询有关主题或内容的教学资料,如工程图纸设计方面、机械仪表方面的内容,同时任课教师自己课下查询或参考有关工程英语内容,上课时分发给学生。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同时老师也能根据卓越计划的具体情况,设法整合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适当增加工程方面的学习材料,增加跨文化交流方面的内容,拓展卓越计划学生的专业和国际视野。

2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2.1 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也是扩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的工具性特征是指学生可以把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比如通过英文广播、电视、网络、电影等获取相关资讯,可以通过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人情等,可以通过阅读等手段了解本行业知识、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等。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牛津大学非常重视英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因为国外留学生是通过英语这门外语来学习其他各学科的知识、进行信息的沟通交流的。英语老师们要求学生把英语确实当作一门实用工具,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适当使用,而对于交流中的语音和语法问题,可以不一定强求其准确无误,只要不影响正常的交流沟通即可。即使在牛津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学府,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们讲的英语也是五花八门,南腔北调,但是牛津大学的外语教师们对于外语学习者所犯的错误是非常宽容的。老师们并不是刻意纠正学生们的语音语调,也不刻意去纠正他们谈话中的语法错误,教师更多关注的是谈话的内容而不是形式,关注的是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尤其是沟通交流策略的培养,关注的是如何顺利捕捉谈话人的信息以及如何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以英语为手段获取自己专业方面所需的信息。

2.2听说及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根据语言的输入与输出理论,听是说的前提,语言的学习首先是听。在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口说,而在语言输出过程中,说话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在牛津大学的英语课堂上,老师对学生内容表达的关注程度远大于对语音、语法和语调的关注。

卓越计划要求将来的国际工程师能用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获取专业资料,与外国同行交流技术问题,所以在探索适应和服务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法时,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尤其是听说的基本能力。在听说中,听的能力更应得到加强,如果工程师听不懂他人的谈话,也就没有办法回答了;要是说的不太准确或有些口音,倒是不会太影响沟通交流。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前司长张尧学所述:要以听说为主,听力为纲,其他为目,纲举目张,全面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大学生在大学里学英语主要是学会继续学习和能够交流的实用能力,首先是听力”。

另外,卓越计划中的英语教学毕竟只是大学英语而不是专业英语教学,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强求学生语音必须完全纯正,交流中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实就英国而言,各地口音也非常明显,比如伦敦、伯明翰、爱丁堡和格拉斯哥等地的英语和英国标准BBC英语有一定差别,有的差别甚至还比较大,但是很少有人会特别留意,交流中关键是有效获得信息和表达思想。由于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国际化的工程师,而不是专业英语翻译或者英语教师,所以突出英语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和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3课外活动、自主学习和评估

3.1课外语言教学活动寓教于乐

牛津大学语言中心的教学活动,除了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外,为了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任课老师还定期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文化、历史或自然景区游玩。笔者在牛津大学期间跟随老师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起参观牛津大学一些著名的学院,如以拍摄《哈利波特》闻名的Christ ChurchCollege(基督堂学院),以写作《爱丽丝梦游仙境》闻名的Worcester College等;参观牛津周边景点,如著名的St

onehenge(巨石阵)、莎士比亚故居、丘吉尔庄园、中世纪大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等。学生听任课教师和景区管理人员讲解这些著名景点,他们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了解了许多人文、地理、历史和社会知识,开阔了他们的国际视野,这种形式深受广大同学的欢迎。同样,在卓越计划中,要通过组织多种外语活动,给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练习、训练和使用外语的机会和场合,包括组织外语沙龙、成立外语兴趣小组、开设周末外语之角、举办外语口语演讲比赛、组织外国学者报告、参加涉外语言实习活动等等。除了为学生营造讲英语的环境、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外,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也要增加介绍西方历史文化等知识的内容,尤其是英语国家的概况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老师课堂授课或通过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方式讲授。

3.2 注重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绝不等同于个人学习或者个别学习,也绝不是没有教师参与的学习。牛津大学的语言学习中心有几十个自主学习教室,里面有录音资料、视频资料、图书资料及供学生使用的录音设备等。老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进行培养,还定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随时使用学校的自主学习室、语音室等设施,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语言实验室进行自我测试或口语和听力训练等。教师利用语音室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控,检查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并及时提供个性化辅导。同样,卓越计划中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学校的自主学习机房和设备,老师应定期跟踪检查和评估,包括进度、时间、效果等,老师要根据检查评估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并对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培训,以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注重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结合牛津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采用多种评估手段和形式,跟踪教学过程,反馈教学信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和评价。形成性评估特别有利于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进行有效监控,使学生能够加强学习进程的规划,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牛津大学学生的动态形成性评估在学生总成绩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卓越计划大学英语教学考核体系中,也要更加突出对学生的动态日常评估,做到每节课都有采分点,都有评估项目,无论是课上回答问题、课下作业、课上的小组讨论等老师都应该给予量化打分。同时,在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估中都要注重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跨文化交流沟通及合作能力。结束语

借鉴国外一流名校的外语教学经验,根据燕山大学卓越计划的具体情况,研究大学英语课程如何更好地配合和服务于卓越计划的顺利实施,大力推进国际工程人才的培养,使卓越计划中的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能够快速接近或达到卓越计划的国际化培养目标,为他们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参与国际竞争等做好语言上的充分准备。

燕山大学从20xx年推进卓越计划以来,卓越试点班的规模逐步扩大,由试点之初的两个试点班扩展到目前的五个教学实验班,卓越试点班的专业也在逐步增加。牛津大学外语教学的经验和理念对于燕山大学以工科学生为教学主体、适应和服务于卓越计划中“国际化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将起到推动作用

大学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课程简介

《21世纪大学英语》是根据教育部办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的一套大学英语教材,系统地把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融合在一起,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也日益受到重视。许多领域离不开英语。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提高英语能力,掌握好这一工具,在实践中更好地使用它。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

总的教学要求是:本课程融精读、泛读和听说于一体,围绕精读课文重点培养读、写、译的能力;围绕听说教材主要培养听和说的能力。使学生的词汇量、阅读速度和听力理解速度都能达到大纲的要求。同时,由于我院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通过率一向较高,我们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够一次性通过考试,并且能够在实际使用中运用自如。

课程的重点及难点是: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译的能力;难点是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提高写作和翻译技能,培养学生用口语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必修课。对象为XX级本部普通班和东方学院各班。

四、教学时间的安排

本学期03级大学英语普通班和东方班从第一周开始上课,第十九周结束,每周授课时数为5学时。精读教材采用《21世纪大学英语》,计划完成第二册第五单元至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每个单元计划用两个教学周完成。在校历第十周安排期中考试,考察第二册第五单元至第八单元的内容,考试以随堂方式进行。本学期安排三次四级模拟考试,考试以随堂方式进行。

每一单元课文A讲解单词、词组、课文结构、重点难点、课文主旨及课后练习;课文B在课堂上适当讲解;课文C要求并监督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此外,要充分利用学生手上的练习册,对练习册上难度较大的练习应给予必要的讲解。

听力教材采用《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每两周安排一次听力课,共9次,每次2学时,共18学时。计划完成第三册。每次完成两个单元的内容。如时间允许,可视情况增加视听内容。

希望各位教师注意教学时间的安排,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大学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第一,在业务水平上。由于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和老教师比起来缺少实际教学经验.在教材理解方面会存在一些疑问,也不十分了解学生,所以,我会积极向老教师们尤其是董海秀老师学习,探讨,来丰富自己对业务水平的知识渗透。

第二,在知识蕴涵量上.虽然是本科生,但自己的知识含量,特别是低年级教学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够,俗话说:学海无涯,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处处留心,不断反思与积累教学方面的心得与见解。勤于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学习,可以使我们了解前人和他人,了解过去和未来,关照反思自我,从而获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觉得要做到三学。

(1)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多渠道地学.要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政治思想理论,教育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他人高尚的师德修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我认为不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尽心尽力,都要为学生着想,要努力工作,应当兢兢业业,忘我的工作。

(3)广泛地学.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协调家长的配合,与家长协力共同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随处可见。因此,我将利用家长会、家长沙龙等活动和家长共同探讨关于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为班主任我将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细微变化,利用家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做让家长们认可和值得信赖的班主任。

综上所述是我在新学期的工作计划。

大学教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坚持不懈,不断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加大专业建设与改造力度。学校一方面积极申报新专业,另一方面,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与应用性改造的力度,区别对待、凝炼特色,逐步形成“网格状”的发展态势;做好省特色专业的遴选申报工作。

2、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抓住本次全国专业目录调整的契机,对接行业、关注就业,充分调研,不断细化“三类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做好20xx年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积极做好“创新班”的调研与筹备工作;继续深化卓越计划的试点改革工作。

3、持续推进课程的应用性改造。以“应用性课程标准”为引领,以“千人业师”为载体,做实校首批“优秀应用性课程”,培育院级应用性课程,以点带面,扎实进行课程应用性改造;选择部分专业,做好职业证书与专业课程对接工作。

4、改革招生模式,尝试进行大类招生的试点。以此为契机,引导学院大胆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落实专业发展规划,逐步建立本科专业校内竞争机制。

二、突出重点,持续推进“优秀课堂”的创建工作

1、不断深化“优秀课堂”创建活动。坚持每天检查到课制度,抓两头、带中间;加强实验教学环节的创建力度;加强调研、筹备教师业绩考核制度的修订工作,引导教师更加重视课堂教学环节与教学效果;做好“优秀课堂”的阶段性总结,提前布署下阶段的创建工作。

2、确保高质量教学运行。全校上下应按照评估的要求,从教学计划、课表安排、教师确定、教材选定、教学资料、考试组织试卷批阅等方面,细化每一个环节,落实责任,加强监督,保证日常教学秩序的稳定有序。

3、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举行教学技能比赛,引导各学院广泛问题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运用;结合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教学研究交流、等各项工作,提高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做好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的培育与遴选工作。

4、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工作。加强调研、统筹兼顾,与人事、科研等部门一起,稳步推进教师分类管理工作。

三、注重应用,继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工作

1、推动实验平台建设与改革。以“开放、复合、共享”为指导,深化实验管理平台建设与改革;完善实验室建设项目库的建设工作,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项目资源;做好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验收工作;做好实验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效能工作。

2、完善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深化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改革,积极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管理组织机制;突出重点,抓好校级优秀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积极做好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工作;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以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提高与政府、企业的对接与管理服务水平。

3、完善实践教学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管理信息化改革,积极准备启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工作。

四、精心准备,做好评估专家回访及教学质量发布会工作

1、精心做好评估专家回访工作。全校上下要认真总结评估一年多来取得的办学成果,起草完成评估整改报告;以此为契机,各学院各专业再次梳理人才培养的规格、办学特点与改革举措。

2、继续办好本科教学质量发布会。对照本科教学状态数据与办学指标,有的放矢地加以完善;积极引入第三方质量评价,结合专业建设与二级管理,逐步建立动态监机制。

3、认真总结整改与教学质量发布的经验,规范管理、形成完善制度,夯实教学工作的基础。

五、明晰职责,做好二级管理的各项教学准备工作

1、按照学校二级管理的整体要求与部署,加强调研,明晰校院两级教学建设与管理的权利与义务,制订教学相关实施细则;以此为契机,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学院加强质量、提升效益。

2、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断加强对各主要教学环节的监控,更加重视备课、作业、辅导、答疑、实验、毕业设计(实习)等教学环节的监控;进一步发挥教学督导与学生信息员的作用,完善信息反馈体系;加强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手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等各子系统的保证机制建设。

3、结合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遵照教学规律,加强教学基层组织建设。

六、强化服务、不断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水平

1、结合二级管理的需要,教务处将继续改进工作内容流程,完善奖惩,内提效率、外拓资源,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与能力。

2、鉴于教学管理干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训、参观和教学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科学性。

3、稳步推进学生的选择权。积极拓展辅修专业、完善学生选教师制、完善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完善课程中心建设,推进学生自主学习;

大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6

5月4日,在青岛农业大学文经楼就业宣讲室改造而成的几间教室里,没有黑板,没有讲台,学生三四一组、五六一群,或围桌而坐,或穿梭于“生产部”、“销售部”等部门之间,模拟组织原料、生产、销售……他们是首批青岛创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教学点的.学员,正在有组织地接受创业专家培训。

青岛创业大学是青岛市政府主导成立的专门从事创业教育培训和创业服务的国内首所创业大学,它将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教高厅[]4号)要求,按照大学生创业发展路线,开展四级课程体系培训,免费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全过程创业辅导,设置财富人生、沙盘对抗、模拟企业、实战经营等课程内容,通过“创造实景,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学生最实用的创业能力,为促进学生创业提供有利的基础保障。

近年来,青岛农大招生就业处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普及性创业教育,通过《创业实训》选修课对部分有创业兴趣的学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指导。同时,邀请了青岛市创业孵化中心及相关知名培训机构专家先后来学校和组织学生外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指导培训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已被山东省人社厅列入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

大学化学教学研究 篇7

在众多的大学课程中,大学化学是讲授化学知识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突出本课程基础性,科学性,理论性,搞清楚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和了解物质结构等基础知识。基于化学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应用性等特点,教学安排中适时地加入一些化学学科前沿的发展科普讲座,了解当前化学学科发展现状,恰当地介绍与各学科交叉渗透的状况,并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化学问题进行探讨。

1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绪论提领,各章相串,知识结构清晰

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大学化学课程初始,最大的困惑是为什么我们专业也要学习化学课程,我的专业和化学学科有什么联系吗?这些疑问反映了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还存在问题,多数学生对于化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的认识是模糊、片面;对化学学科地位和发展趋势等认识更是存在问题,甚至全不知晓;对当前化学学科发展非常迅速,向其他学科渗透趋势明显,将会进一步带动和促进其他学科发展这种变化趋势并不了解。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对大学化学这门课程开设产生很多疑问。解决这些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首先要告知学生学习化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是学习这门课程首先解决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效果[3]。

绪论课是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第一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4]。在绪论课的教学中,应着力突出其引导作用[5]。在这一环节中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任务和主要内容是至关重要,并且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一定要强调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结合当化学学科的发展,启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充分利用绪论课的教学,结合化学学科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解决他们认识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了解化学不仅在医疗、农业、工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天文、国防、能源、环保等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离开了化学,社会将无法进步,甚至无法生存。对任何事物的认知过程若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之上的,认知的效果往往不错。当学生建立学习化学兴趣后,他们对化学问题的感受就会敏锐,有了良好情感交流,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知识会牢固[6]。在绪论课上还应该向学生介绍教材内容的框架结构及学时分配, 借助串讲使学生构建教材基本知识体系,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大学化学课程的全局意识。

大学化学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多,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各章节之间衔接,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加强理论知识之间的关联,使各环节的教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才能让学生整体把握学习方向[7]。我在开始一个新知识点、新章节的教学时,注重加强与其他知识点联系性的分析;在结束一章或一个知识点时,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结构梳理,找出各环节的相互联系和逻辑关系。对各部分的内容特别注意发展它们的横向逻辑关系,力求把学过的知识有机串联起来,从而形成知识点的完整认识,使学生更牢固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例如在学生掌握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知识后,为了引出物质结构基础的学习,可以适时的加入这几个知识点联系,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概念讨论了物质间进行反应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宏观上显示了各种物质性质的差异。为了深入研究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必须进一步在微观上考虑物质的结构。再如学习电化学和水化学之前,要适时地向学生渗透电化学和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都应遵循所有化学反应遵循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一般规律原理,由于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及平衡存在于电化学和水化学中,电化学和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及平衡具有一些特殊的规律,需作进一步的讨论。这样教学强化各知识点联系,突出知识的概括与升华, 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理解领会知识,加大思维连续性,培养综合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掌握全面而系统的知识。

2 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较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原来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进[8]。每章节学习前,让学生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或者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中利用少量时间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后思考已掌握的化学知识能否解决生活或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在搜集资料、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同时,也认识到化学在他们所学领域内的重要性与生活密切关联性。学生们带着问题上课,用知识解决问题,参与性强了,积极性就高,再也不会觉得自己的专业和化学关系不大了。另外,我们课堂教学中适当地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者话题进行交流学习。例如,学生们学习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后,针对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搜集到了相关视频材料与同学们分享,使每个人都了解环境保护势在必行。学生既看到了化学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提高了学习化学兴趣的同时,又感到了保护环境的责任。同时引导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制作宣传材料倡议同学们借助化学知识,从化学角度改善生活环境做出努力[9]。学生们学习电化学后,有位学生利用电化学知识自制电池,拿到课堂展示。还有学生讲解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使同学们意识到电池回收利用的问题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气氛活跃,疑惑的问题较好的解决了。在学生参与教学以后,学生发现利用化学知识能够解决生活中问题,化学离生活不再遥远了,实实在在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的确与化学密切相关。课堂教学中,突出化学学科和各专业学科的联系,加强化学与其他学科的渗透作用的教学[10]。

3 重视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目的不是仅仅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树立科学创新意识[11]。我们在学习缓冲溶液相关知识后,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制备pH=10的缓冲溶液,并用实验方法验证配制缓冲溶液的性质。通过实验学生切实了解缓冲溶液的性质,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感性的认识彻底消化吸收。在这个设计实验环节中,还有位学生通过在水中加入少量的强酸和强碱后观察pH值变化研究实验,进一步突出了缓冲溶液对少量强酸和强碱有缓冲能力。别小看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学习反应动力学知识后,我们安排了一个“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实验,每三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实验环节。这次实验除了使学生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几个因素,还要求学生除了实验操作正确,熟练,还要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实验过程中统筹安排,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在记录分析实验数据中,要求学生真实记录实验数据,养成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在实验教学环节始终贯穿要勤俭节约、倡导团队相互协作,提出勇于开拓创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开展大学化学教学,使这门课程能够担负起拓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各项能力的作用,我深入挖掘教学素材,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了解当前化学学科发展,又能够将所学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用化学观点思维方式解决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在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家在揭示化学规律时的研究思路以及严谨求实、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9]。

总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大学化学的兴趣,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改变教学方法、挖掘教学内容。同时需要教师要有浓厚的教学兴趣,满腔热情地进行教学工作,改善教学效果而努力。还需要教师的情感、心理、审美等多方面的投入。

摘要:大学化学课程是非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继续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应该抓住绪论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化学学科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性。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必须精心组织教学,将各章节的知识点串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感受学科内容之间的关联。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将知识点牢固掌握,准确吸收。

大学教学研究论文 篇8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学指南;大学英语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一、引言

2014年10月17日,大学英语教学发展与教材建设研讨会于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旨在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研制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守仁教授和部分指导委员会委员出席并发言。

专家们就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新的发展方向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分析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手段、数字技术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对教育出版所带来的影响,并对新时期的教学实践、教材建设和师资培训出谋划策,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的意见与建议。

本次研讨会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进行了论述:以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根据语言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需求,构建科学、多元、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从英语能力、学业/学术英语能力、英语工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领域设计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体现基础性与应用性,提供多种选择,满足大学生专业学习、考研深造、工作就业和个人兴趣与发展等需要。

大学英语课程与高中英语课程相衔接,各高校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确定起始阶段,自主选择教学目标。在三级目标体系中,基础目标是英语入学水平较低的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高目标是大多数大学生应达到的目标要求;发展目标是针对各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的特殊需要以及学生的能力、需求和兴趣而提出的多元目标要求。分级目标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实施个性化教学。多元教学目标决定大学英语不是一门课程,而是由多门课程组成。大学英语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类英语三个类别,每个类别的课程包括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不同层次高校各个类别的课程所占比例应有不同,并依此设计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块。

二、新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从上面的论述中,不难看出新的大学英语的课程设计思路具有自主,分级和多元三个特征。

(1)自主性

自主性即自主确定起始阶段和教学目标。例如教育部直属院校,“985”和“211”重点院校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高,英语基础普遍较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首次通过率较高。这类院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较高的起始阶段。如第一学期的教学目标为:完成基础目标,即完成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增加词汇量和阅读量,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每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如下:第二学期教学目标为:完成提高目标,即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第三学期的教学目标为:完成发展目标,即达到大学英语六级水平。第四学期目标为:完成专业学习、考研深造,工作就业和个人兴趣与发展所需的英语基础。普通高等院校可以参考以上内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分级性

不同生源地的学生英语基础差异较大。有些省市,如直辖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对英语教学投入较大,学生英语基础较好。有些内陆省市对英语投入相对偏小,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分级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成效有其必要性。分级教学有利于做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师资和合理配置。

关于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各个院校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师情况自行制定适合的分级方法。常见的分级方法是分A、B级,或是A、B、C级,或是A、B、C、D四个级别。其中最常见的分级方法是分为A、B两级,并尽可能的增加A级班级数量,至少不少于20%,如果能够有40%的学生在A级班级,更加符合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关系,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多元性

根据王守仁教授的发言,大学英语不是一门课程,而是由多门课程组成。大学英语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类英语三个类别,每个类别的课程包括必修课、指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

重点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可以在第二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第三学期组织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通过六级考试可以认定为修完大学英语课程。在第四学期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是否选修英语。

大学英语选修课应具有多元化特征,可以开设的课程包括;英语基础技能类课程,如大学英语听说或大学英语基础翻译等;英语基础技能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基础。商务英语类课程,如商务英语口语或外贸函电等。商务英语是学生在求职和就业中非常实用,是一门很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专业英语类课程,如会计英语或计算机英语等和专业相关的英语。专业英语类课程能够为学生今后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测试评价类英语,如雅思英语或托福英语等,这类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出国深造的英语学习需求。

三、结论

大学英语课程总体设计思路应做到符合英语教学规律,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又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县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情况汇报下一篇:人事经理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