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商业保险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认为2015年要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必须做好五点工作,即保持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平衡、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加快农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平衡区域发展、完善体制加强保障以改善民生。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经济增长与商业保险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济增长与商业保险论文 篇1:

关于商业保险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增长的我国市场经济,也带动保险业迎来发展的春天,无论是效益还是规模,保险业都得到双丰收。本文将结合我国经济增长及商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分析探讨商业保险对经濟增长带来的作用。

【关键词】商业保险 经济增长 作用

一、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及商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经济增长现状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增长迎来了30年的高峰期。GDP也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00亿元,增长至400000亿元,经济增长率也由最初的10%增至36%,尽管中途出现过增速稍有下降的情况,但我国经济增长始终处于稳步攀升的状态下。在过去的30年里,我国的经济增长以劳动力低成本、高储蓄率及高投资率为显著特点,并且正在积极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接轨,以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为基础,加快政府的参与进程。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保险业逐步进入恢复期,由不去封闭的初期阶段,仅有一家保险公司的现状,不断拓展为多家保险公司进入,不仅增加了保险主体,还通过不断增加的保险产品,逐步转变了消费者的观念,保险业务也得到长足发展。仅保费由1993年的400余亿元增长至15000亿元,增长了30多倍。不断深化的体制改革也给我国商业保险领域带来优越的发展环境,不仅在规模和发展速度方面迎来了发展高峰期,还在市场经济方面得到优越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当我国消费市场不断在汽车、医疗、住房、养老等领域得到大力发展,这些消费领域都与商业保险有直接的联系,这些消费方式必然会使商业保险得到大力发展。此外,我国商业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受到丰富的人力资源带来的积极影响。

二、商业保险对经济增长作用分析

商业保险是投保人通过与公司签订相应的保险合同,并且支付一定數额的保险金,保险公司再根据合同内容,评定公司承担的风险情况。一旦发生风险后,保险公司将给投保人支付一定的保险金额或补偿金。在我国商业保险主要分成人身及财产两种类型,所谓人身保险是保障个人身体或寿命等内容的保险类型,当人类遇到不可避免的事故或疾病时,会对劳动能力、身体健康产生风险,此时人体可能丧失劳动能力,或出现伤残甚至死亡等情况出现,或面临失业或退休等情况出现,此时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保险合同的签订,对于保险合同相关条款中导致病、老、残、死等出现的经济困难,被保险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在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商业保险主要起到如下作用:

(一)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在我国国民紧急发展中,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问题。商业保险的基本职能也就是保障社会功能。通过商业保险,可以将市场存在的风险有效转移,并给予投保人及保险人一定量的经济补偿,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这样的方式在保障社会稳定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帮助我国经济增长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对整个社会来说,公民、个人家庭都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保险行业的支持,它可以为公民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当人们遇到风险后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这对维护家庭和睦、社会安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个人及家庭以外,我国的部分企业也需要保险业给予保障,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保险业也起积极的作用。

(二)有助于提高储蓄转换为投资的水平

过去人们以储蓄为主的方式,在保险行业大力发展后,开始逐步向社会投资转化。这一转化有助于保险补偿功能的实现。在保险行业的众多功能中,经济补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当某一企业或个人遇到重大灾难事故时,通过保险公司可以将灾难带来的损失通过社会分摊的形式给予补偿。这种经济补偿活动给被保险人起到分散个人风险的效果。这种投资功能最直接的效果是分散风险,并且减轻经济损失,通过专业的方式维护社会环境的稳定和谐。

(三)资本积累的保险金额影响经济增长

投保的企业或个人通过与保险公司签订协议,并支付保费来转移自身可能发生的风险。从另一个侧面将,它还为社会中存在的闲散资金起到聚集的作用。加之,社会投资渠道正在不断发展创新中呈现多元化特点,保险公司所承担的保险范围在不断扩大,其权限也在不断提高,这也为保险公司今后大量投资及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这是保险公司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当保险机构获得大量资金后,可以优先投资经济效益较高的市场项目,解决社会中因资金短缺而无法正常进展的项目,这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此外,保险机构也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中的债券、股票等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资金支持和后备保障,优化社会资本的配置需要,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益。在社会资本积累方面,我国保险行业作为金融的三大中介之一,其优势十分显著。

三、商业保险今后发展的建议

2014年,我国针对商业保险的发展提出过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了我国商业保险的社会地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保险机构是重要产业之一,对于风险管理提供有效途径,也是社会能够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高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在维护和保障人民生活质量方面,保险业发挥了积极的贡献作用,加快实现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但我国的商业保险行业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经济情况会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会越来越高,居民的经济状况也会不断提高,对自身的安全和健康问题重视程度会不断增加,很多保险公司看重这一点,在随着个人及企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方向,在社会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信誉度和社会责任感。

(一)研发创新保险产品,提高保费收入水平

人们的价值观会逐渐随着收入的提升而发生改变,生活条件也会得到提高,对食品安全及身体健康等情况的重视程度将越来越高,保险公司应当及时研发和创新保险产品,以满足个人或企业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大对融资租赁等方面的发展力度,为更多企业增加融资渠道和方向。此外,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还需要保险机构能够创新工作思维,针对这方面的形势需要设计保险产品。不仅如此,人们在面对风险时,自身的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如果将抵御风险类的内容涉及发布全新的保险产品,势必能给保险公司增加保费收入,促进和实现保险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防范风险力度,减少经济损失

现代生活中的风险随处可见,其中包括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等多种风险类型,在众多风险中,有的风险属于非系统性的风险,这部分内容可以进行量化,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给予规避和抵御。还有一部分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这部分风险是不可规避和抵御的,此时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将这种风险进行分散或转移,实现间接抵御的效果。目前,我国正在针对巨灾的风险进行研究,并且不断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避免因系统性风险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威胁,维护社会经济增长持续发展。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居民保险意识

保险业在不断发展,居民的保险意识也在随之得到强化,但是从目前居民的保险意识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想使居民主动选择保险产品,需要让他们认识了解保险的用途。因此,作为保险机构应当加大对居民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认识到购买保险的重要性,从而将保险产品附带的社会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城镇居民的社保、养老等问题不断凸显,在社会保险为居民提供保障的同时,商业保险可以发挥有效的补充作用,帮助社会保险解决更多问题,发挥更强有力的责任和义务,为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力量。

四、小结

综上所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自然、社会风险,这些风险很多都是人类无法直接规避的,因此保险行业所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防护或转移风险的过程中,保险机构可以将人类面临的损失降到最低。就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来看,我国金融机构还需要不断加大预警机制的建立,以此作为减少经济损失的有效手段,这种方式也应当深入到各行各业,这样可以维护我国市场经济避免造成损失。快速发展的保险行业,还离不开居民保险意识的增强。为了使更多居民了解到保险的重要性,还需要保险机构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认识保险并主动选择购买保险。此外,商业保险的发展还应当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现状,结合我国国情,创新研发新的保险产品,并將此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韵.保险行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1983年~2012年27个OECD国家的数据[J].现代管理科学.2016(12).

[2]孙海莹.保险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23).

[3]邵全权.保险业市场结构、产寿险结构对“保险-经济增长”系统的影响[J].保险研究.2015(12).

[4]宋晶,李彬.对保险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6).

[5]白傳硕,闵正良.社会保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基于VAR模型的视角[J].金融经济.2016(08).

作者:纪艳

经济增长与商业保险论文 篇2:

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认为2015年要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必须做好五点工作,即保持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平衡、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经济活力、加快农业发展夯实农业基础、优化经济发展空间平衡区域发展、完善体制加强保障以改善民生。

关键词:新常态;深化改革;结构调整;市场活力;平衡区域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5. 011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数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无法承受之前高速发展的负担,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已成必然。从劳动投入看,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会出现下降趋势,这意味着全社会劳动投入增长将逐渐放缓。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我国较大一部分储蓄将被用作养老,这促使我国投资的资本增长将放缓。可以预见,我国未来经济将进入新常态,增长速率将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并且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就中国经济未来所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适应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仅解析了我国经济面临的困难,布置了今年经济工作,确定了经济政策的基本方向,更加详细地总结了经济新常态的新特征,为我国未来经济中长期增长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会议认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为克服困难,必须从八个方面入手,即注重满足人们需求、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国在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同时也为我国2015年全面推进深化改革提出了方向和目标。结合以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为2015年深化改革的工作应该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继续保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平衡

2015年经济工作的任务,首先应是努力保持经济增长,“要求保持增长和结构调整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拖地的总体思路”。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在顶层设计经济政策时,应权衡二者关系,协调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的和谐发展,避免因一味依赖扩大投资拉动经济,而错过转型最佳时期,进而阻碍经济的进一步稳步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初步核算如下图,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现比重约为10.2:42.8:46.0,第三产业比重近年来虽得以明显提升,但与国际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转变结构必须以平衡三大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促进结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为经济长久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永久动力。对于第一产业而言,必须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基础,以生产资料资源流转为纽带,带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实现第一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第二产业则必须实现包容性、可持续性发展,其重在提高国家工业化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着重发挥人力资源与软科学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迎接新技工时代的来临。而第三产业则需协调高低端行业的发展,利用中低端服务业吸收就业人口,解决就业难题,并以高端服务产业发展为重点,辅助其他产业转型,改变消费结构,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有序、有效的改革。在促进产业转型、平衡三产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在每一行业中设立技术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技术、资金支持,力求以示范企业带动产业革新与转型。当然各级政府在注重平衡经济增长与结构转型关系的同时,应该着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第四产业”的发展,力图通过科技带动其他三大产业的革新升级。

二、优化政府与市场关系再造市场经济活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15年第二点工作任务是积极发现培育增长点,“要求各级政府在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是必须依照‘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的原则,激发我国的巨大经济增长潜力”。为此各级政府需优化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构建市场平台、实践人才强国。政府需通过简政放权,减少经济增长对政策刺激的依赖,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杠杆,以增加民间投资效率、刺激大众消费,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减少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干预,打破垄断,鼓励竞争,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增强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立经营能力,同时引导国企提升管理能力,加快国际化进程,以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在此基础之上,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手段,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平台。平等保护各类资本,发挥民企反应快速的有点,以加强民营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民营资本投资效率。并且利用倒逼手段,迫使国有企业实行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当然在给予民营企业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各地区可因地制宜,发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各自比较优势,利用国有企业的实力与民营企业的活力激发中国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进而促进我国企业的战略调整与全面升级。人才强国的实践也是不可或缺,而本次经济会议也明确了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地位。目前,中央及各级政府虽然已制定了中长期的人才发展规划,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国力的根本保障,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往往未能得到有效利用,未能深层次的挖掘人力资本的潜力,其发展严重滞后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深入践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应以调整与优化人才结构为目标,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市场配置人力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招人、留人、用人体制机制,并辅以资金项目等政策制度上的支持,构建国家级、区域性的专业化人才交流中心,以增强对人才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解决农村“三农”问题

2015年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第三点是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为此各级政府需夯实基础,加快农村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夯实农村已有改革成果,大力调动民间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到改革中、参与到分配中、参与到经济发展中,以进一步加快农村体制改革,以最高效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制度创新的关键在于土地确权与农村房产“三权三证”的颁发,即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农民在宅基地上所盖的房屋的房产权,以及与三权对应的三证,以此确保农民能够真正在土地市场中获得议价权,享受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当然在夯实农业改革基础之上,各地区仍需积极探索农业用地经营权流转模式创新,在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探索联合社的发展,以市场化手段吸引工商资本,实现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经营。从下图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主要作物的单位年产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逐年得以提高,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进一步改善空间。当然,各地区可以利用此次取消城乡、农村户籍制度的契机,多地区联合构建农村跨地区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农民医疗的互联、互网、互治。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的同时,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则需政府、市场、个人三方面合作,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探索小城镇模式,并且在区域内平衡教育资源,建设小城镇中心教育机构,以增加农民获取优良教育资源的能力。

四、优化经济空间平衡区域和谐发展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是我国每年经济中作的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在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基础上,继续施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这就要求各地区政府以科技为纽带,通过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科技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是未来应对多变经济局势的利器,各地区政府应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激发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注重人力资本积累,创建从科学研究到商业实践的畅通渠道,真正达到带动产业升级的目的。各地区可以利用高校资源,搭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健全知识产业产业化体系,以便充分发掘高校人力资源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做好技术本土化工作,以人才为纽带,促进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各地在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时,可以鼓励大型国有企业牵头企业,成立联合体参与地方经济发展。建议国家政府可以给予科技公司先期的资金、政策、后勤支持,但也必须通过法制手段规范科技企业社会责任与义务,使科技创新在法制化、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下运行,避免有碍社会公平的现象出现。

针对企业而言,要充分认识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品牌不仅局限于一种企业文化,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创新,实现产业不断升级的原动力,因此应将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品牌创新三者融合在一起,大力发展品牌经济,进而提升企业生命力。会议还要求各地不能急于求成,要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和保护生态坏境。为此各级政府需发展生态文明,调整能源消费。在世界经济低碳化的背景下,我国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这就要求中国经济转变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减少碳排放量。下图列举了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情况,从中可以发现高碳排的化石能源在我国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石油资源相对匮乏,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尚未全面推广的情况下,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于近期无法改变,所以充分利用现有储备资源,探索新型煤炭利用模式,研发煤炭洁净转化技术就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实现经济低碳化的重要途径。当然除此之外,我国必须重视新型能源资源的开发,如页岩气、太阳能、水利等技术,并且逐步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逐渐实现经济低碳化甚至零排放的目标,成功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在调整能源消费的过程中,政府可以分行业、分企业设立能源消费额度,控制高碳排能源消费总量,并且允许能源消费额度交易,以市场化手段重金流转额度,以给予低碳排企业社会补偿。必要时可以建立清洁能源使用基金,以鼓励低碳经济发展。

五、完善保障体制促进民生改善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一直以来是我党工作的根本,本次经济工作会议更是将惠民生的重点放在了制度的突破,要求“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私立,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 增强信心,保持心态,适应经济新常态,是深化改革的目标与导向,但只有利用惠及民生的改革与措施才能真正建立起深化改革与增强民众信心之间的联系,才能激发社会积极性,使广大公民参与改革,为深化改革注入强大动力,也为打破利益集团的束缚提供坚强后盾,当然在惠民生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行,同时必须通过法制手段,避免利益集团的再生,保障社会分配的长期公平、公正、公开。为此各地必须在现有废除城乡户籍制度的基础之上,统一城乡养老制度,完善社会救助机制,鼓励商业保险发展,同时也必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作建设力度,满足群众的住房要求,最终使得群众在消费之余没有后顾之忧,真正做到能消费而又敢消费。各级政府可以积极鼓励市场化建立养老产业园,解决老人养老问题,从制度上保障医疗、教育等问题,进而可以培育健康、文明的消费文化,鼓励网络消费、休闲消费,刺激消费,提高人民消费水平,使得全国人民最终实现中国梦。

注释:

①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6F0D3CA25E7016696912D34560DC1A8A?m=hgnd.

②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6F0D3CA25E7016696912D34560DC1A8A?m=hgnd.

③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6F0D3CA25E7016696912D34560DC1A8A?m=hgnd.

参考文献:

[1]齐海山,袁军宝,陈刚等. 适应经济新常态[J]. 半月谈,2014(10):32-34.

[2]杨兴友. 科学认识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J]. 理论与当代,2014(11).

[3]胡国荣. 适应新常态主动求作为[J]. 浙江经济,2014,(16).

[4]厉以宁. 经济进入新常态,不要担心GDP下滑[J]. IT时代周刊,2014(21).

[5]厉以宁. 谈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前沿问题[J]. 决策探索,2014(22).

[6]杨颖. 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三种发展”[J]. 人民论坛,2014(30).

(编辑:韦京)

作者:程志强

经济增长与商业保险论文 篇3: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探析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诸多,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文章在对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三者之间的联系,并探讨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供相关研究借鉴。

经济建设过程中,应在遵循经济发展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调动人的核心推动作用,从而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得到最大的效益。当前,人才的重要性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做好人才培养、人才管理,并为人才提供保障,才能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可以说,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

一、社会保障简述

(一)定义

社会保障通常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内容,指的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或保险机制。追求公平是社会保障的本质,满足公民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是社會保障的目的。概括来说,社会保障是一种以国情、法律为依据制定的政策,是符合当前形势的一项保障机制。

(二)内容

随着政治体制的完善,国家与政府对社会保障的重视不断提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城保、居保、农保三种,城保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以及生育保险;居保包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农保包括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的核心是经济保障,确保民众在可控因素、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下均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2)社会福利。社会福利主要面向老、弱、病、残四类人群,如国家针对孤儿院、福利院等制定的社会公益福利政策等,给予弱势人群物质、精神上的福利补贴。3)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指的是,针对意外和灾害等预料之外的因素,影响到正常生活的,由社会给予无偿补助,尽量使民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此外,托底保障、补充保障也是社会保障制度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托底保障包括教育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互助帮困等;补充保障包括商业保险、职业年金、企业年金等。

(三)现状

对我国社会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国家法律法规中明确提出,用人单位必须要为员工办理基本社会保障,但是,在实际落实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有着相对成熟、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为员工购买的保障相对齐全、数额较大,可基本满足员工的需要。而私营企业,尤其是小型企业,往往只办理国家强制规定的保障,使得员工的社会保障不全面,甚至是没有办理社会保障,使得员工得不到相应的权益保障。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仅为员工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使得员工的社会保障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员工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容易发生纠纷,且往往上升为法律事件,损害了员工的基本权益,也给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推广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二、人力资源简述

(一)内涵

人们往往把生活中用到的一切统称为资源,在众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在社会各岗位上提供服务、创造价值的人,均是人力资源。人通过智力劳动、体力劳动,可以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加工、改造、制作成各种人们生活中常用或不常用的物品、消耗品等资源,带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从事的是智力劳动,还是体力劳动,可以将人力资源分为两种类型,即工程师、教师、设计师等智力劳动者以及工地工人、工厂工人等体力劳动者。

(二)特征与特性

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点:1)在社会经济上,人所扮演的角色具有消费、生产两种行为,消费者、生产者双重属性;2)人是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可以主观、主动地做出行动;3)人的工作能力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4)人所具备的知识、独立的思想,利于产品的创造与更新。

人力资源的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利益的影响,可能是积极影响,也可能是消极影响;2)集体思想内容、个人思想情绪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当时观点;3)个人行为能力由于受到心理、生理双重因素的影响是时刻发生着变化的,对人力资源的实际使用效率、效果产生着一定的影响;4)公民的权力与个人的利益,是不可剥夺的;5)技巧方式、知识技术等可传承、可被传承的能力,可以让一个团体内的新老成员进行交接更替。

(三)人力资源现状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力资源也出现了一定的改变。对某一国有企业的员工构成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该企业中,共有2990名员工,男性为2390例,占比高达79.93%,女性仅有600名,占比为20.07%,男性比例远远高于女性;36~40岁的员工有591名,占比19.77%,其次为26~30岁有589名,占比19.70%,再次为31~35岁有519名,占比17.36%,体现该企业的主力为26~40岁的青年员工,怎样留住青年员工是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本科学历者有1311名,占比43.85%,体现该企业员工学历水平整体较高;该企业中,生产人员1001名,占比33.48%,其次为技术人员966名,占比32.31%,生产人员、技术人员是推动该企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企业最该依赖的人才。对这一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才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青壮年。

现阶段,虽然从广义上来看,人力资源依然分为体力劳动者、智力劳动者,但在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诸多行业分化出了一些分支,进而使得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人是社会的基础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很多行业中,企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优劣。经过调查发现,人力资源与经济逐年增长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也不断加大。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随着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年上升,多样化人才的培养也是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共同追求,因此社会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也不断上升。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应采取灵活的制度,分门别类地进行管理,从而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潜力,且对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提供对应的社会保障,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三、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三者之间的联系

(一)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之间相互影响

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之间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力资源具有维持经济增长基准、提高经济增长基准的作用,从一定角度来收,人力资源的多少是某一个地区、某一个省份甚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态的重要体现,也是说,经济水平越高,人力资源越丰富、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越高。例如,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比二线、三线城市,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力量无疑是更强的。2)社会保障为人力资源的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预料的变数提供了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等,是有利于人们当下生活及未来生活的计划。3)社会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经济增长。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可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成熟、完善、正规、普及,而经济水平相对较差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相对较少,社会保障制度尚有待完善,因此人力资源尤其是高端人力资源一直以来便存在流失的现象,不利于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的关系

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直接相关,社会保障可以维护人们的权益,且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经济增长可以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人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经济增长又反过来对人才的当前环境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有利于满足人才的物质精神需求。社会保障可以为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保障,是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因素,与此同时,经济的增长使得社会保障的资金源更加丰富,有利于提高社会保障待遇,帮助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可以说,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之间构成了循环的社会生态链。

四、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基础理论

为更好地分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应以相关基础理论为依据。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人力资本形成理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水平以及劳动力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在这些因素之中,人力资本的地位是最重要的。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力资本的影响。首先,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人力资本强弱的主要因素,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人才能在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进而做出更好的贡献,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卫生保健投资的高低,但卫生保健投资并非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其次,工作技能是影响人力资本强弱的另一主要因素,在具备基础岗位技能的前提下,人才能将工作任务圆满完成。职业教育培训是培养、提升工作技能的主要渠道,基于这样的原因,在评估经济增长规模的时候,应对教育培训投入进行充分考虑。通常情况下,国家对劳动者的教育经费投入,便是其人力资源成本的具体数量。

2.经济增长理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其发展历程主要包括:首先是以哈德罗·多玛模型为典型代表的单要素经济增长模型,其认为,经济增长是取决于单一要素;其次是以索络模型为典型代表的多要素经济增长模型,其认为,经济增长是取决于多种要素;再次是注重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型,其认为,经济增长是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最后是注重全要素生产率的经济增长模型,其认为,经济增长是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及其产生的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因素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经济增长理论所涉及到的要素也在不断增多,计算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发展至今,经济增长模型通常涉及到技术水平、劳动力以及资本三种主要因素,其中资本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建立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时,应充分考虑各种要素对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规模的综合影响。

3.社会公正与资源再分配博弈理论。该理论是目前在探讨社会保障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方面应用最普遍的一种理论。其指的是,建立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社会保障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即社会财富分配时,如果政府部门切实做到公正、公平,所采取的财富分配方式可以让社会成员普遍满意,则会使其有更多的动力投入到社会财富的再创造中去,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政府部门在资源再分配中的介入与干预,使得其与社会成员形成了类似于委托-代理的关系,这种关系是面向社会资源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权利机构的政府部门也可能在社会财富再分配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现象,过度消费而导致的巨额债务,不可避免地会使政府财务状况发生恶化,对社会保障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这一角度考虑,建立在社会资源公正分配基础上的社会保障模式,对经济增长产生着促进作用。那么,政府无法有效控制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或者是社会保障方面的资源超支,便会给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吗?这是一个悖论,是需要寻求平衡的调整策略。

(二)具体表现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准确判断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在遵循人力资本形成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判断影响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源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培训经费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增加员工教育经费等。首先,有研究指出,教育培训经费支出每年增加10%的情况下,我国生产总值可上升1%左右。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培训经费支出增加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教育培训经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着明显的累积效应,早期的教育培训经费支出在一年之内发挥不出明显的效果,一般需要3~5年,熟练工可适应多种工作任务,可得到预期效益,同时也有利于减少相关工作员工教育经费的投入。其次,有研究指出,固定资产投资增加3%~5%的情况下,我国生产总值可上升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通常是当年投资便可以见到效益,一旦固定资产投资减少,则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便会明显减弱。最后,增加员工教育经费会给企业的现金流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员工职业技能会随着持续时间而逐渐上升,进而达到弥补现金流的作用,逐渐显现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般为3~5年,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会不断提高。同时,应持续增加员工教育经费,以维持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2.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增加,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力度的不断加大。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劳动者面临的危机与风险不断增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并非完全由个人行为所致,也并非由个人承担。因此,应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健全。通常情况下,社会保障支出不断提高,则社会全体员工的信心也会得到提振,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到社会生产中去,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由此可见,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产生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综上,经济水平的增长和进步离不开社会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为明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对经濟增长的促进作用,应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并在此基础上,明确经济增长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三者之间的联系,根据人力资本形成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社会公正与资源再分配博弈理论,判断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处)

作者:董渊博

上一篇: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通用3篇)下一篇:美国的电视文化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