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含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习指导书(精选8篇)
(2007年12月修订稿)
一、目的与要求
《毕业实习与论文》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实践环节,在专业培养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四年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毕业实习与论文》的时间安排与阶段划分
《毕业实习与论文》安排在第八学期的第1周至第18周,共计18周。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㈠ 一般性调研及选题阶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实习单位实习和调研,为毕业论文选题做准备,时间大体为三周。一般调研结束时,学生要向指导教师提出选题建议申请。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提出的选题建议申请及本专业的选题要求确定论文选题,并在第三周末完成论文选题表的填写。(注意:论文选题要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方向,紧密联系毕业实习实际,题目选定后一般不允许大的修改。)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研究题目及研究计划,填写《毕业论文任务书》,在第四周下达给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书》是学生从事毕业论文的指导性文件。
㈡专题调研阶段
专题调研安排四周时间。该阶段学生要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课题研究计划,深入实习单位及有关单位,边实习,边调研,收集课题所需的资料及数据。实习结束时,学生要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报告中应包括:(1)公司概况;(2)本人的实习环节和调研的内容;
(3)实习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实习报告格式正确,文字流畅(毕业实习报告格式见附件2,字数3000~4000字)。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实习报告,实习中的表现和实习单位的评语,评定学生的实习成绩。毕业实习成绩考核采用等级制,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五个级别,实习成绩记入学生成绩册。评分标准如下:
优秀: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有自己的见解。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
良好: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
中等: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总结,学习态度基本正确,实习中无违纪行为。
及格:实习态度端正,完成了实习的主要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
有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项者,毕业实习成绩为不及格。
(1)有违法乱纪行为及严重违反文明规范者。
(2)实习期间缺席三分之一(含病、事假)者,不得参加考核。
(3)不按时上交实习鉴定、实习报告。
(4)实习报告结构混乱、内容空洞、错误明显者;弄虚作假,伪造实习鉴定、抄袭实习报告者。
㈢ 论文阶段
毕业论文撰写安排11周时间。此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包括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的撰写、与研究题目相关的外文资料翻译、论文的撰写。
1、开题报告的撰写
在第九周末学生应根据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对毕业实习期间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学校图书馆、学院资料室等资源查阅相关文献,运用所学的相关理论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开题报告内容主要应包括:(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3)本课题实施方案及进程;(4)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开题报告写作格式参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执行,并独立成册。开题报告参考文献数量不能少于15篇(注:网上文献不列入其内),其中外文不少于3篇,学术期刊类文献不少于7篇。
2、外文资料翻译
应选择与本人论题密切相关的外文文献,译成中文,字数不应少于3000个汉字。与原
文装订在一起并独立成册,同开题报告一起提交指导教师(第九周末)。(注:原文若摘于期刊或著作,则用A4纸复印,若是网上文献则要在网页上直接打印)
3、撰写论文
依据教师下达的论文任务书和开题报告进行论文初稿的撰写工作。初稿完成后,交指导教师审阅。根据指导教师反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直到最后定稿。论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论文写作格式参照《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执行,并独立成册。
提交论文(一式两份),时间不应迟于第十七周末。
㈣毕业答辩及成绩评定
该阶段安排1周时间。毕业论文首先由指导教师填写评语,然后交系答辩委员会审阅,由答辩委员会统一组织答辩并评定成绩。
答辩组织由系组成答辩委员会,系主任任命答辩委员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任,下设答辩小组,答辩小组成员至少由三名教师和一名秘书组成。答辩分小组进行,每位学生自述论文时间为15分钟,总共答辩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
成绩评定学生论文成绩由三部分构成:指导教师建议的成绩(占40%),评阅教师评定的成绩(占20%),答辩小组根据学生的论文及答辩情况给的成绩(占40%)。
附件1:毕业实习报告格式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毕业实习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实习单位:
年月日
题目:宋体小二,加黑,居中
一级标题:宋体四号,加黑 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加黑
正文:宋体小四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教学实习,实践能力
根据全日制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简称国贸专业) 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国贸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实践能力为主, 具有较高英语水平和沟通能力, 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及技能, 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法律与惯例, 能为外贸、外资、外经、外事等各类企事业单位服务的多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随着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不断放开, 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快速发展, 培养更多思想好、外语强、理论懂、业务通、后劲足的高素质国贸专业人才, 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外贸市场的低迷, 以及各高校国贸专业人才的供给的增加, 目前人才市场出现“买方市场”, 其结果之一就是用人单位对国贸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甚至更苛刻的要求。例如, 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应聘者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理论基础和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工作适应能力。即不仅要求毕业生是复合型人才, 且必须是专业型和实用型人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
(一) 对教学实习重视程度不够
长期以来, 很多高校强调理论的学习, 忽视教学实习, 甚至有的高校认为教学实习并非教育培养的重点, 只是口头上强调实习, 无论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还是经费的投入, 都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缺乏配套的实习基地。例如, 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商务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制作等课程均需要大量的实习课时与实习基地, 但大多数高校均强调理论的学习, 缺乏相应的实习与实践基地, 导致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只停留在表面, 一知半解, 未能深层次掌握。
(二) 教学实习的课时比重不足,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确保教学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国贸专业是一个突出实践性、操作性的专业, 目前大多数高校对教学实习尚未实行,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机会有限, 公共课与理论课占据了大量的课时。此外, 开设的课程顺序不符合科学规律,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衔接性较差, 各学期的课程安排不衔接, 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安排相互脱节。
(三) 教学实习的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在教学实习中起着实习内容设计和实习过程指导的重要作用, 从目前各高校的师资队伍来看, 一线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普遍存在理论素质较高, 缺乏实践经验, 缺少外贸企业的实战演练, 客观上造成教师在授课时侧重理论教学, 因此, 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实习的实施与效果。
(四) 缺乏校内外实训基地
目前, 很多院校的国贸专业根本缺乏配套的实验室, 即便有, 软件设备也比较陈旧。而校外又普遍缺乏实践教学基地, 由于校外企业涉及商业机密以及学生低效率的工作导致外贸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热情不高, 即便接纳, 也无法涉及企业的核心内容。
二、教学实习方案制定指导原则
国贸专业教学实习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使学生灵活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与创新素质。在国贸专业教学实习方案的构建过程中, 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是能力导向原则, 教学实习方案的实践应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二是系统性原则, 教学实习内容要相互联系, 应具有连贯性、完整性, 切忌零零散散, 使实习内容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 满足社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第三是实效原则, 实习内容需符合专业教学的实际, 方便可行, 便于展开实训内容应对学生今后的工作有较大的价值, 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切实的帮助;第四是仿真性原则, 教学实习内容要有现实针对性, 能切实反映现实外贸企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 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按照专业能力要求构建实习方案体系
国贸专业教学实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的经贸活动中, 使学生在实习操作过程中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在构建国贸实习方案体系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 以专业能力结构为依据, 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与就业能力为目标。在“市场导向、能力本位、产学结合”原则的指导下, 按照“德—基—能”的结构要求, 制定国贸专业教学实习方案体系 (见表) 。
“德”, 德育是教育的核心。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专业化程度的增强, 社会对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国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就是让其懂得在外贸业务中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就业后能遵守国际商务中的行业规章制度与道德规范, 恪守职业职责。
“基”, 对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实务知识的训练。基本理论知识不仅包括公共基础理论课, 如计算机应用、外语听说、高等数学等课程, 还包括专业基础课, 如经济学、管理学、贸易学、金融学、统计学等理论的掌握与应运。基本实务知识的实习主要包括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报检、托运、国际结算、国际商法、商务函电等。
“能”, 一方面指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与国际市场驾驭能力。实践能力即在外贸业务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 如计算机操作、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基本技能。综合能力是国贸专业应用型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即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整合并应用在实际中能独立分析解决国际贸易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国际市场驾驭能力是对前两种能力的整合运用, 是通过全程素质教育中的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形成的。同时要培养学生“考证”能力, 通过教学实习的实训, 提升学生考证能力, 如CET-6级证、国家计算机水平证书、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 报关员, 报检员、单证员等。
四、建立实习方案实施保障体系
(一)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修订课程设置体系
要培养高素质的外贸人才, 首先, 要构建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 以国际贸易学科为中心, 以商务听说为桥梁, 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为支撑的知识体系。其次, 整合电子商务类课程与国际贸易课程, 调整课程安排顺序, 充实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突出集中实习环节, 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
(二) 政策支持, 经费保障
满足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 加强实验室建设, 加大对实践基地的投资,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多媒体, 实现模拟系统与实际业务对接。政府应给予相关配套政策, 如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奖励和税费减免等方面的优惠, 使企业在分担责任的同时, 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
(三)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与外贸企业建立常态的合作机制, 不断创新“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发挥自身优势, 提供场地、生产等, 吸引企业进入校园, 企业提供产品运作平台, 设立职工培训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 获取真实的外贸数据, 开办真实的外贸公司, 包括办公环境、岗位设置、业务考核、业绩激励等与实际外贸公司制度完全一致。通过校企合作, 整合校企双方资源, 形成校企优势互补的资源共享机制。
(四) 搭建实践教学型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指导是提高学生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各院校根据自身条件, 培养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 为教师提供便利条件, 鼓励教师深入企业, 充实实践经验。另一方面,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聘请长期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专业人员以及具有熟练操作技能的优秀企业家兼任教学实习指导人员, 辅导、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实习, 弥补国贸教学实习中“双师型”教师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吴建功.试论国际贸易实训内容体系的建构[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11 (1) .
[2]杨涵音, 隋俊.民办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2) .
[3]夏励嘉.毕业实习难的原因及破解对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 .
[4]刘学华, 石常军, 范晓军.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比较及剧本式实习模式的建立[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8) .
关键词:国际贸易与经济 教学方法 双语课程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双语教学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高等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可见,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教育国际化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质量。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所指出:“国际化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有机部分”。
安徽财经大学也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并已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如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从事教学工作、外派师资接受培训、与国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进行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等。然而和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相比,在教育水平和教学效果上仍然存在较大差距。
(二)双语教学的界定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双语教学是特指在专业学科教学过程中,采用外语(英语)作为教学语言开展和组织教学的活动。双语教学应包括以下要素:
1.采用原版教材。授课教师应了解国外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情况。由于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技术等宏观环境方面存在差异,原版的教材可能存在部分章节不适用的情况,但这并不影响教学活动的组织。授课教师可同时指定多本参考教材。
2.使用外语授课或课堂讲授以外语为主。如果只是使用原版教材,而还用汉语授课,笔者认为这不是双语教学。教师必须使用英语完成备课、多媒体幻灯片、课堂讲授、课堂活动组织才是我们所说的双语教学。在讲授过程中,必须坚持使用外语。笔者认为,对一些术语的表述可以适当使用汉语,但使用中文讲授的时间不宜超过总授课时间的20%。
3.学生考试形式的设计和成绩的评估。双语教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可以根据课程需要灵活设计,采取英语口语面试和英文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
(一)双语教学课程教材的选用
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一直都选用国外优秀的原版教学用书。如《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固定教材Dominick.Salvatore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以及《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固定教材Warren J. Keegan编写的《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我们选择这些教材的理由是:首先,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其次,教材同经济学科核心课程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第三,相比较而言,教材的内容更具有客观性,作者能从学术的角度去研究、探讨和解释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理论与政策,“大国主义”的思想较少;第四,教材和我国在职研究生经济学专业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内容十分相似,可形成较好的接轨事态。当然,国外教材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如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因此,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选择,抓住主要的内容,对于那些与国内教材重复的教学内容、章节和报道等一律删除,或让学生自行阅读。
(二)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
各高校大学英语一般开两年,到了大学三年级,相当一部分学生已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统考,还有一些学生达到了大学英语六级的水平,学生普遍已有了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在大学三年级上学期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因此,我们把双语教学的时间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并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连续安排双语教学。目前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已经开设了国际经济学(英)、国际贸易(英)、国际市场营销(英)、电子商务概论(英)、特许经营(英)、国际商法(英)等六门双语教学课程。
(三)双语教学课堂实践
1. 双语教学方法的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英语沉浸式教学法(English immersion)和参与法(Participation method)。所谓沉浸法就是完全使用英语授课,教师用简单浅显的语言进行教学,使学生能顺利的掌握英语,掌握教学的内容和其它知识。当然,对于一些比较专业的经济术语,教师用汉语给出其准确的含义,以使学生对术语和定义有准确的理解,但是汉语解释十分有限。
所谓参与法就是在教学中首先提供一些分析问题的必要条件,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西方经济学等基础知识,自己分析、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思维,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掌握也比较牢固。比如在讲解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时,我们就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要素丰裕的国家——要素价格较低——具有生产和出口密集使用该要素产品的优势——出口增加——要素使用增加——要素相对价格上升——要素价格均等,然后配以图形予以解释。这样,学生积极参与,发言踊跃。
2. 多媒体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课件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制作,教学课件采用全英语,这有利于进行沉浸式教学,给学生制造全英语环境。同时,用英语制作课件可以避免因教师对个别单词发音不准带来的不利影响,上课时我们逐条、有时甚至是逐词显示讲授的内容,让学生看起来更加容易方便,重点更加突出,让学生在课件的帮助下理解的更容易、更深刻、更全面。另外,采用多媒体教室上课,节省了板书所花费的时间,从而可改善教学进度。多媒体课件可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为一体,因此在讲课时,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双语教学的考核方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我们灵活运用多种考试形式。为适应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我们努力改革当前高校中以百分制闭卷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灵活运用笔试、口试、闭卷、开卷等考核方式,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增加了双语教学课程考试中的口试比重,采取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计入考试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双语教学的成绩评定注重平时考核,使成绩构成多元化,力争改变“一次性闭卷考试”的局面,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考核,避免“一考定成败”。我们注重平时考试,并不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由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通过测验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结合课程总结性考试与平时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并逐步加大平时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同时对采用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成绩予以注明,从而给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提供较好的条件。
三、加强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的建议
(一)制定长期的双语教学规划
开展双语教学是一项持续工作,必须有全面长期的规划,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适应WTO要求,加快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有国际交往能力、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贸易人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和实践要求标准高的特点,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应采用同国际相关专业(国际商务)接轨的教学计划。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在现有的双语课程基础上,考虑增加一批适应于全球化的专业课程,使用双语教学。并且要特别注意这些双语课程之间的层次衔接,形成合理的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在课时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原版教材的特点,安排足够的学时,以保证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二)加大双语教学师资培养力度
双语教学的任课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授课技巧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更重要的是还需要较好的英语水平。然而,在高校的双语教学实践中,能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比较缺乏。一方面,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足;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知识丰富,但英语功底不深。或者部分专业课教师的英语水平比较高,阅读文献与看专业杂志的能力较强,但口语和写作能力较差,进行课堂教学困难仍然很大。因此,培养既能熟练使用英语,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是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关键。
双语教学师资的培养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两种途径。一是自己培养。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培训的方法,也还可以选送一些教师到外语院校进行进修,由外国教师任教,采取封闭式的训练,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在短期内有较大的提高。另一种方法就是引进双语教学人才。学校可以采取特殊政策引进国外人员归国进行教学工作,或者聘请其它外籍教师(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教学工作。
(三)传统和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双语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教学内容,就可以节省板书的时间,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应努力把平常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所总结与积累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论文竞赛、课堂小组辩论等方法有机地结合双语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它所具有的纯汉语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使它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成长。另外,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把与实际结合比较密切的专业课程直接开到实习基地,同时也可以邀请一些国外的专家或专业化人士到学校,进行学术讲座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既懂英语又懂专业的优越性和紧迫性,激发他们学习双语教学课程的主动性。
(四)建立双语教学课程评估体系,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监督和管理
目前,双语教学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双语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体系不无关系。我们认为应尽快建立双语教学课程的特定评价体系,以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
双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做好双语课程的认定工作。根据大家普遍认可的高校双语教学的三种模式对双语教学的层次做好界定,并根据不同层次给予不同的工作量补贴,以激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其次,制定双语教学质量认证体系,加强对双语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如不定期地在院系、教研室内部开展双语教学交流与研讨,开展教学竞赛、组织观摩教学,邀请专家、外籍教师,包括外语专业人员对双语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组织学生评教等。
(五)完善双语师资认证制度,严格双语教学准入
我们认为,申请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具有一定教学经验,教学水平较高,已用汉语主讲有关课程两轮以上;能熟练阅读外文版教材,准确理解教材中的知识内容。
符合基本条件要求的教师可向教研室提出承担哪种形式双语教学任务申请;教研室审定教师条件,报系(部)审核;教学系(部)审核后将符合条件要求的教师报教务处;教务处组织评议小组听申请教师试讲并给出评定意见,符合要求者报主管校长批准;取得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由学校颁发资格证书,并具有优先参加校内各种评选和评优活动;具有双语教学资格的教师,在完成一(或二)轮双语教学任务后,才可申请高层次教学形式资格的认定。
基金项目:安徽财经大学教研课题《加快专业教育国际化进程的研究与实践——以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为例》(编号:ACJYYB200950)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张红霞,李平.论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的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
[2]何志勇,陈伟,张秀华.渐进式双语教学法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高教研究,2007,(7).
[3]蔡中华,赵宝元.“双语教学”在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6).
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年级:2007级
姓名:XXX
学号:070803041035
实习单位: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指导教师:彭莲珠
时间:2011.01.10—2011.02.181、联系实习单位的过程
大四第一学期刚刚走过一半,学校的各种招聘会就陆陆续续的开始了,为 了不辜负学院领导的一番心意,我们宿舍的几个同学西装革履的赶了好几场招聘会,但是到头来都是一无所获。我们的专业是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知识面虽然很广,但是却有点杂而不专的味道,很多企业的职位我们看起来好像都能够胜任,但是又觉得学得不够,害怕实际操作的时候做不来,所以就放弃了。然后一些房地产销售,证券业务员,保险推销员,这些职位虽然没有多大要求,我们又觉得不太对口,专业性太弱。所以几场招聘会下来,我们也逐渐失去了参加校招聘会的冲动。由于学校的课程还没结束,我们也不能离校太远去找实习单位,所以最后就只剩下在网上投递简历了。经一个已经毕业了的师姐介绍,我知道了应届生网是一个比较好的找工作网站,于是在这个网站注册了账号,开始疯狂投简历。我所投的企业包括银行,事业单位,网络公司,饮食业公司,外贸公司等。前几天的简历投过去后都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查找一些网上投简历的策略,针对不同的企业及其特征,修改简历内容,改变投递时间等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网投了一个多星期,我终于收到了两家企业的回函,要求我电话面试。一家是回家湘餐饮连锁店,另一家是河南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经过一番精心准备,电话面试也顺利的通过了,接下来就是选择去哪家公司。这两家公司相比较而言,回家湘的实习工资高一些,而且工作地点很近,但是却跟我的专业相去甚远,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前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河南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因为这家公司是一家效益很好的外贸公司,跟我的专业正好对路,而且它这几年一直在扩展业务,需要大量人才补充,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2、实习单位简介
金龙铜管集团自1987年5月8日成立,历经新乡无氧铜材总厂,凯虹集团,河南金龙精密铜管股份有限公司,至2004年9月29日,金龙铜管集团(简称金龙集团)成立。金龙集团主营产品有空调与制冷行业用各类高精高效铜盘管系列产品;制冷用精密铝管,微通道铝扁管及锂动车辆铝材系列产品;锂电隔膜,锂离子动力电池及正负极材料系列产品;大功率锂动车辆系列产品;铅锌,锰,金等矿产资源系列产品等,形成了上下游与跨行业相互关联及延伸的五大支柱性产业链,供应着中国以及世界市场。目前,金龙集团以良好的经营业绩,优秀的企业文化,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精密铜管生产厂家和最具实力的科研开发创新基地,领军国际制冷精密铜管制造业,2008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60亿元,经济规模位列中国有色金属行业20强,很那工业企业十强,中国企业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行列。金龙集团在国内的下属分公司遍至广东,上海,山东,重庆等等,国外则在美国,墨西哥等地都有分公司。200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莅临金龙视察工作,2006年11月16日委员长胡邦国也来到金龙参观指导,2008年1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到金龙重庆分公司视察指导,对金龙集团的发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实习的内容及过程
2011年1月10日我正式到金龙集团人力资源部报到,经过其调配,我来 到了金龙集团外事部下辖的一个办公室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刚到第一天,办公室主任便给我安排了一个带班的业务员,他叫小王,湖北人,来公司2年多,人很干练,口才也好。在他的帮助下,我迅速的了解了这家公司的机构组成以及产品情况。不过前几天,上头却只是安排了一些杂活给我,因为这是公司的规矩,每一个前来实习的新员工必须在老员工的带领下首先做一段时间的杂活,以便能够快速的熟悉工作流程,尽快上手。所以第一周我基本上是在给办公室的其他老员工整理他们做出来的文件,然后拿到打印室打印,再就是把这些文件传递到有关部门或人员手里。做完一周这些琐碎的杂活,我也基本上了解了工作的流程,我开始跟小王学习网上发盘,在发盘这段时间,我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在学校所学习的知识有多么的不足。不说其他的,首当其冲的便是英语,因为金龙集团在海外有很大的市场,所以发盘,询盘都是英语交流。其中很多的专业名词,我不得不一个一个的去网上搜索,才大概明白其意思,这样无疑大大的降低了我回函的效率,而且还经常出现差错,还好有小王的指点,我才勉强能够完成任务。在发盘中我还遇到了一个专业的问题,那就是报价。那天有个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很是感兴趣,并且让我们提出报价,我说,报价,这还不简单吗?公司说多少钱,我再提供个价钱,双方都磋商一下不就好了吗,菜市场卖菜不也是他们说了多少我们才买的吗?后来小王跟我说,这里的报价可不同于菜市场叫价,买菜都是现钞交易的,而外贸则大部分处理的只
是单据,而且外贸因为距离的关系,其价格随着交易条件的不同也明显不同,想想如果货送到上海跟货送到纽约,你想这两个价格会一样的吗?菜市场价格的简单是因为其约定了交易的地点和交易的条件,基本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国际贸易里的报价可就没那么简单了,那可是有很多专业术语的。比如:FOB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术语,它的全称叫做FREE ON BOARD,顾名思义FREE任意,ON BOARD到船上/在船上,也就是到中国任意的一只船上,所以FOB被翻译成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价,或者离岸价。虽然当时开国际贸易这门课时,我对这些知识也有所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又有很大差距,所以我需要在实习中不断的去学习。除了这两项工作,我还帮忙做过简单统计,跟单,跑单等跟外贸有关的工作,六周的实习工作下来,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4、实习经验教训总结
(1)加强锻炼苦,不光是身体上,同时心理上,精神上也要能吃苦。
(2)熟练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专业知识是我们从事和进行外贸工作的基础,外贸工作的高风险要求我们必须熟练地掌握好专业知识。
(3)加强英语的学习。英语作为世界语言,是我们跟客户进行交流的桥梁,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英语的学习,同时加强口语的练习。另外还要加强商务书信以及外贸函电的写作能力,公司之间的订单及沟通,很大部分也通过传真,E-mail等形式完成,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操作能力。
(4)加强社会实践。通过实习我发现外贸这专业是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不光要求我们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必须加强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来适应专业的要求。
(5)加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课程内容紧密相联。应该将各门知识综合运用。比如讲到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内容时就应去了解商品学科的知识;讲到商品的价格时,就应去了解价格学、国际金融及货币银行学的内容;讲到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内容时,就应去了解运输学、保险学科的内容;讲到争议、违约、索赔、不可抗力等内容时,就应去了解有关法律的知识等等;外贸工作同时是一个涉外行业,因此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对外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因此还要必须加强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修养,如社交礼仪
等。
(6)善于与人沟通,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在一个团队中工作,除了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更重要的就是要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只有跟团队内部沟通好,协调好,才能更有效率的发挥个人的才能。
5、走向社会及工作岗位的构想及展望。
摘 要:基于北方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年教学实践,研究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国际经贸发展形势,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将专业实习与大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相结合;减少分散实习,增加集中实习所占比重;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校外专业人员作实习指导;进一步规范专业实习资料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设置和安排实习内容。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5-0139-03
我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因此专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近几年,国际经贸形势发展变化较快,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也应及时进行相应改革。本文以北方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结合多年指导专业实习工作经验,探讨在教学实践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最新国际经贸发展形势,探寻专业实习改革方向,提出提升实习效果的具体措施。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现状
目前,北方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置了三项专业实习,分别为专业实习
一、专业实习二和专业实习三。三项专业实习分别在大一暑假、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进行。其中,专业实习一为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二是在学生学习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类课程后,要求学生深入外贸企业,具体参与一项外贸业务;专业实习三为外贸业务综合模拟实习。通过三项实习,由浅到深地培养学生将国际经贸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专业实习一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建立起对外贸进出口企业和市场的感性认识;二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敏感度,使其学会在复杂的外贸环境中捕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以后的专业课实习打下良好基础。指导学生针对当前国际贸易热点问题,通过对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对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最后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完成实习报告。同时,要求学生通过大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对外贸易动态以及前沿研究成果,运用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完成一篇关于实习中所遇困境及解决措施的论文。本项实习主要是锻炼学生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学术规范。
专业实习二的目的:通过直接参加实习单位的业务工作,使学生初步获得进出口贸易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从而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获得独立工作能力的基本训练,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通过专业实习二,力图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参与外贸企业的实际工作,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2.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参与外贸企业工作实践,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从事外贸业务的基本技能和初步经验,通过参与具体业务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具体问题的工作能力。3.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专业实习三的目的:通过顶岗实习实践,重点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进出口交易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由实习单位的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学习国际贸易业务中的函电草拟、进出口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与修改及单据制作与审核;用英语处理进出口业务往来函电、签订合同和制作单证;了解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了解外贸企业进出口报关情况。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习一存在的问题
首先,实习一的实习目标对象要求比较单一,要求学生必须到有货物出口业务的外贸公司实习,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外贸业务往来单据。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应将国际服务贸易纳入专业实习一的实习内容。其次,要求学生撰写的课程论文题目没有根据国际经贸形势变化而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在国际经贸发展面临新常态以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结合相关热点问题拟定论文题目,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专业实习。第三,分散实习效果不佳。目前,专业实习一主要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分散实习时,学生联系好实习单位后与学校指导教师取得联系,教师通过电话、短信和微信的形式指导学生实习,由于缺少面对面的监督与指导,分散实习的效果很难保证。第四,实习基地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目前仅能为一部分学生提供实习单位,其他学生需要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实习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专业实习二与实习三在内容的区分上不够明确,二者都涉及进出口基本业务程序和外贸单证审核。此外,专业实习二也主要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而分散实习的效果很难保证。一些上进心强,学习比较主动的学生往往实习效果较好,而一些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实习效果往往较差。
(三)实习三存在的问题
首先,专业实习三的设计没有考虑到考研、出国、就业目标不同的学生对实习的不同需求。专业实习三在大三暑假进行,而这段时间对于打算考研的学生来说是关键的攻坚阶段。由于在实习设计及执行过程中未能分层考虑,对所有学生的实习方式、内容和要求都相同,缺少针对性,从而影响到实习效果。其次,专业实习三实际上是全方位的顶岗实习,因此最好能到专业实习基地进行实习,但由于目前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工作推进缓慢,且相关鼓励政策和措施不完善,实习基地建设主要依靠教师的个人资源,因此现有实习基地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对实习效果有一定影响。
三、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习效果的措施建议
(一)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有效补充,能够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到外贸公司、生产型外贸企业、货代、港口、海关等重要场所,加深学生对外贸岗位的认识。如果学生能够进入实习基地实习,能够较好地保证实习效果。因此,在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是提高专业实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可通过校友资源等渠道,推进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争取与规模较大、经营稳健、业务全面的外贸公司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安全高效的实习场所。同时,鼓励教师调动自身资源主动寻找合作企业,利用自身的外贸业务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企业服务,激发企业建立实习基地的积极性。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支持实习基地建设。通过实现高校优质人力资源与企业共享,在科研、员工培训、教师入企挂职、学生实习和就业等方面与企业进行广泛的合作,为学校科研成果转化、双师型师资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将专业实习与大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进行专业实习并且巩固实习成果,建议将专业实习与大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相结合。具体可将专业实习一与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相结合,在专业实习中搜集和调研到的资料可以为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提供良好的素材。同时,项目的进行有助于进一步充实和升华专业实习成果,最终以科研成果的形式进行发表;将专业实习二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国际贸易竞赛相结合;将专业实习三与12335全国国际商务知识大赛、POCIB全国外贸业务能力大赛和全国商务谈判大赛相结合。
通过参与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实践锻炼。另外,在全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更容易得到实习机会,进而增加毕业时获得更好工作岗位的机会。如12335全国国际商务知识大赛就会为获奖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参加POCIB大赛,学习国际贸易从业技能,可以取得专业实习的实效。参赛过程中,学生模拟经营企业,独立进行开拓市场、寻找贸易伙伴、谈判磋商、签订合同、执行合同、处理突发事件等环节操作,还要自己选择商品、成交方式、结算方式、运输方式和路线等。在这样一个多样性业务“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学生因为沟通不当失去客户,有学生因为轻信对方而遭受损失等,在这样的反复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商务谈判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决策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核心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其中一些学生获得了商务部国际贸易学会颁发的国际贸易从业技能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一些学生通过参与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发表了论文,对其申请保送研究生和出国有很大帮助。
(三)减少分散实习,增加集中实习所占比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三项实习主要采取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而分散实习的效果很难保证。应适当减少分散实习,增加集中实习。随着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工作的展开,应由指导教师组织更多学生到专业实习基地进行集中实习,教师也可到实习基地参加实际外贸业务操作,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四)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校外专业人员作实习指导
鉴于很多教师没有外贸企业工作经历,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如聘请外贸企业、银行结汇部门、海关、商检等机构的专业人员与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实习。这些校外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去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介绍最新的行业动态,可弥补专业教师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实习,使专业实习更适应社会需求。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实习效果,学校应制定相应措施支持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聘请工作。为了及时引进更好的校外指导教师,除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外,还可通过专业的中介机构。
(五)进一步规范专业实习资料管理工作
目前,对三项实习资料的归档要求是将学生实习成果文件,包括实习报告、课程论文和实习总结等最终成果与一些实习过程材料,包括实习接受函、实习鉴定、实习日志、实习过程中接触的单据以及实习工作照片等文件散放于一个档案袋中。这种零散存放的做法导致实习资料不好保存,容易丢失。因此,可将专业实习过程材料和最终成果材料分别按学生学号顺序装订成册,这样更便于归档、整理和保存。
(六)有针对性地设置和安排实习内容
在大三暑假学生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毕业去向。对于想考研的学生,这个暑假是复习的攻坚阶段;对于想出国的学生,需要利用这段时间准备雅思、托福等考试,还要联系学校;对于想在国内找工作的学生,增加一段在国内企业的实习经历既可为自己增加就业机会,又可以增长就业经验和社会阅历。因此,对于专业实习三的内容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毕业去向,对于有志于出国和考研的学生不再要求其去企业实习,而是为其在学校复习和准备考试提供方便;对于准备就业的学生,则安排其去实习基地或者自己找实习单位就外贸单证和国际商务谈判等内容进行实习,从而提高专业实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女 |28岁(1982年5月1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Qianlala@51job.com
最近工作 [ 2 年2个月]
公 司: XX中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行 业: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职 位: 国外部业务主任
最高学历
学 历: 硕士
专 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 校: 里茲大学
------------------
自我评价
有海外国工作经历,个性认真负责,求知欲强,细心谨慎。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及领导能力。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即时
工作性质: 全职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销售管理,销售行政及商务,市场/营销
工作经验
2008 /4--2010 /6: XX中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2 年2个月]
所属行业: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Finance & Planning 财务分析员
1.负责XX全球服务部MA(Maintenance)中国区的销售收入/成本预测分析;
2.协助制定季度签单量/销售收入目标;
3.参与每周与sales举行的项目例会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项目风险/机会分析;
4.月/季度结帐,确认当期收入及成本预提;
5.收入成本分析,确保成本在预算可控范围内;
6.收入/成本预测与实际差异分析;
7.销售激励奖金计算;
8.协助SOX Compliance及内部审计;
9.其他
------------------
2006 /3--2008 /4:中国XX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500人以上)[ 2 年1个月]
所属行业: 保险
战略发展部 战略企划与经营分析岗
研究保险行业发展特点、趋势及特征,分析公司及竞争对手业务经营状况,包括业务规模、业务结构、业务质量、盈利能力、投资管理能力等,就公司营销体系、核保体系、运营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擅长对保险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和战略规划,对于保险业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有深入研究。
教育经历
2004 /9--2005 /12 英国里茲大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硕士
------------------
2002 /9--2003 /6 英国桑德兰大学 英语 本科
语言能力
日语(良好)听说(良好),读写(良好)
英语(精通)听说(精通),读写(精通)
普通话(精通)听说(精通),读写(精通)
IELTS: 7.5
为了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教高司函[2008]208号) , 并在“十一五”期间遴选3000个左右本科专业进行重点建设, 旨在建成一批高水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质量的本科专业点, 并对国内同类型专业和校内其他专业建设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
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 于2008年被列为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于2010年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对于云南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中的一个新建专业, 这既是专业发展的一个机遇, 又是一个挑战, 如何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并办出特色与质量, 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为之付出努力的一个系统工程。
二、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与目标
特色专业的建设应围绕建设目标, 以两个方面为核心展开:一是特色, 二是质量。
专业建设的特色应结合以下两个方面来确定:第一, 学校办学特色。红河学院的办学目标是“立足红河, 面向社会, 辐射东南亚、南亚的综合性、国际化院校”, 提出“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的特色发展战略。第二,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云南面向东盟各国的“五大通道”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深入发展, 云南省国际贸易 (尤其是国际商务、云南与东南亚经贸合作关系等) 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而红河州既是云南的南部经济中心, 又是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主要通道的昆河经济走廊的前沿阵地。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于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将具有巨大的需求, 尤其是那些精通东南亚语言, 熟悉东南亚国家法律制度、金融、贸易知识等, 在国际商务中实践动手能力强、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 具有跨国沟通能力的人才将更抢手。
专业建设的质量则应围绕专业建设的“特色”和“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二, 推行课程建设与改革;第三, 加强实践教学与改革;第四,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第五,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第六, 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
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是, 培养具备一定人文与科学素养, 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 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 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 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乃至全国输送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型人才, 特别是输送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应用型人才, 在全国同类同方向的专业中办出特色并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
三、红河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特色专业建设的途径
(一)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特色专业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 包括为实现教育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基本内容。制定与优化人才方案, 应根据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吸收用人部门参与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 发挥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对此, 我们优化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 为构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 开设“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级课程模块。其中通识课“培养学生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 同时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经济管理学科平台课则贯彻“宽口径, 厚基础”的原则来开设课程, 帮助学生奠定专业选择、专业学习、终身学习的基础, 并为其以后跨专业学习、跨专业就业打下基础;专业课则是体现专业教育的核心部分, 奠定学生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并依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尤其东南亚国家和云南省 (特别是红河州等民族边境地区)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将本专业细分为国际商务方向与东南亚方向, 开设相应的方向课程。
第二,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加强实践教学。根据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 鼓励教师将相关行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知识引入教学内容, 减少陈旧内容, 并积极开设反映国际经贸发展新要求和学科发展的课程。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 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利用教学模拟软件以加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选择部分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构建“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认知实践+课内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实践教学,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二) 推行课程建设与改革
特色专业的课程建设应围绕教育目标, 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的新发展和新要求, 加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建设。对此, 我们加大课程建设力度, 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带动教材建设、课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围绕国际商务方向、东南亚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 以科研带动教学, 以教学促进科研。
在教材建设与选用方面, 严格执行教材的选用和评估制度, 提高高水平教材选用率。在双语课教学中, 选用著名的原版教材, 其余国内编写的教材一般选择用规划教材和面向21世纪教材或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对于教材编写不完善、适用性不强的部分课程, 还组织相关教师自行编写教材。此外, 积极推进各门课程教材、教学参考资料和教学课件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建设。
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 探索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教学模式。开展双语教学, 使学生接触到最先进的基本理论, 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继续广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利用教学模拟软件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教学, 利用教学软件开展《统计学》、《会计电算化》等教学。
在双语教学方面, 结合专业特点加大双语课程所占比例, 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 积极进行双语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探索提高教学效益的方法和双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推进现有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建设, 积极申报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三) 加强实践教学与改革
特色专业建设应注重实验实践教学, 改革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 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对此, 我们构建了“科研训练+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认知实践+课内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了综合模拟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 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科研训练+专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论文) ”方面, 通过课程论文、吸收学生参与学科前沿研究, 对学生实施“科研训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活动, 同时鼓励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之外多渠道实现“专业实践”和“毕业实习”,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论文) ,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认知实践方面, 与本地企业、国家级口岸等共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形成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 通过到企业及口岸观摩、见习、实践, 或请业界人士做报告、演讲等方式, 增强学生的实践认识。在课内实践方面, 着重加强案例式教学, 并利用已建成的3个实验室, 配备国际贸易、财务分析等相关教学软件用于验证性试验、综合性试验、实践教学等。
(四)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是重要保障, 要建设一支教学科研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对此, 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形成有特色的教学团队, “抓两头, 促中间”, 即抓好教学名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建设, 抓好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培养建设, 以带动促进其他教师的建设发展, 形成一支以教学名师为核心、骨干教师为主体、一般教师为依托、新教师为补充的完整、合理的梯形教师队伍;二是形成有特色的学术团队, 即抓好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区域经济 (含东南亚方向和国际商务方向) 为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建设。我们具体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措施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一, 努力构建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师资队伍。加大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力度, 鼓励已取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 通过科研团队、教学团队的协作努力, 促使教师专业科研能力提升, 进一步向高级职称发展;同时加大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力度, 提高师资队伍的双高结构。并根据专业方向的建设需要提出人才引进计划及引进必要人才, 确保梯形教师队伍良性循环。
第二,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 鼓励校内专任教师到海关、涉外经贸企业、相关行业和领域一线学习交流, 积极引进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 旨在形成一支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第三, 重视并组织好院内教学、科研研讨会, 以科研带动教学, 以教学带动科研,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第四, 积极开展国内外尤其是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选派教师到国内外优秀的高校或科研院所进行学习交流, 定期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到校内开展国际商务、东南亚方向学术前沿的专题讲座, 建立国内外学术互动网络, 追赶国际前沿的理论和实务水平。
(五) 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特色专业建设中教学管理制度对于控制、保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从制度上吸引和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鼓励教师与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合作与学习, 建立学生开展实践实习的长效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 建立学校、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第一, 按照校级及院级相关政策吸引和保证高水平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包括:制定教职工奖惩办法、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规定, 对博士生发放一次性补助, 对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奖励, 对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建立评优和年度考核制度, 实施岗位聘用人事制度改革, 建立具有激励功能的工资分配机制等。
第二,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 包括: (1) 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成立了教学委员会, 负责各项教学工作的决策、审议、咨询、调研、指导和监督;成立了教学督导分委员会, 制定教学督导听课制度以加强教学管理工作, 强化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定了教学委员会工作条例、导师制度试行办法、课程教学大纲管理规定、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流程、课程建设实施办法、本科生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计划、考试管理办法、教师教学基本规范等制度。 (2) 围绕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 建立了以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制度, 学生评教制度, 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为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第三, 通过与本地企业、国家级口岸等共同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以及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 初步建立起教师合作交流及学生实践实习机制。
第四, 建立以学习效果评价为主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有利于改进教学,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学生评教、同行专家评教、教务主管部门检查等主体多元化的教学评教制度, 以及考试形式、毕业论文 (设计) 等多样化的学生考核制度。
(六) 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
在学校的组织下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 利用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办学,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具体措施包括:第一, 吸收和借鉴先进国家的教育资源, 聘请外籍教师讲授部分平台课或专业课。第二, 招收来自越南的留学生并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三, 建立红河学院在越南的校区并实行境外招生办学。第四, 实施中越及中泰合作办学1+3、中美1+2+1合作, 并建立起学生境外短期学习、实习的SAP等项目, 促进了师生国际合作与交流。
四、不足及未来的建设方向
第一, 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例如, 尚未建立起吸收用人部门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研究制定的有效机制, 产学研在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不强。对此应进一步形成有效机制, 密切与地方经济贸易部门、涉外企业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联系, 加强对相关行业和领域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的研究, 与用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经贸人才。而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基本内容方面, 则需要进一步增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提升学生自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 在课程建设与改革方面。进一步完善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丰富教学资源体系, 强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建立精品课程网站, 打造立体化的课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中, 应进一步突破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探索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 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研究性教学。
第三, 在实践教学与改革方面。继续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以规范实践教学发展;继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投入和建设;继续完善和优化实践教学队伍, 并探索、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 等等。
第四,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 教师队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目前教师队伍存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表现为青年教师比重大、高级职称比重低等, 需要通过教学团队建设、科研团队建设、引进人才等多种形式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 要继续探索社会和学校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 探索交流培训、合作讲学、兼职任教等多样化的教师成长机制, 继续完善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行业或一线学习交流, 相关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的常规制度和机制。
第五, 在教学管理制度方面, 继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估机制。包括:建立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 以便科学衡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改革学校主导、缺少行业部门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进一步完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 为评估学生的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素质能力三大内容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强“质量工程”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性意见.教高司函[2008]208号.
[关键词]国际贸易;应用型;课程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全球化,国际性人才就显得捉襟见肘了,既懂WTO规则,又懂涉外业务,并且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级人才严重短缺,以至于使我国企业在规避及解决贸易摩擦中无所适从或付出高昂成本,加快高素质国际性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一任务就显得更为紧迫,了适应这一新形势的要求,我国高校有必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以适应高层次应用型国际经贸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国际经济贸易人才的能力要求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既懂WTO规则,又懂步外业务,且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级人才严重短缺,以至于使我国企业在规避及解决贸易摩擦中无所适从或付出高昂成本。实际上,当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史少。部分企业与外商的交往、谈判,靠临时借用不懂专业的翻译人员进行。部分企业的产品出日靠代理商,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一定的制约。
社会上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求强盛,而人才供给总体缺乏。具体缺乏以下几类人才:
产业或行业贸易人才。缺乏既懂外经外贸业务,又懂产业或产品的贸易和管理人才;电子贸易人才。既掌握信息技术,又精通国际商务管理的复合型电子贸易人才;非货物贸易领域的高级人才。国际贸易正在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的重心转移,由于这两方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所以相关人才严重缺乏;熟悉WTO规则的经贸操作与管理人才。
随着与国外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大,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短缺以及现有的经贸人才不符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运营的需要,这些都为高职院校大力发展提供了契机。大批量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国际经贸人才己成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中国高职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提出挑战又给予很大的发展机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但要求会更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结构不尽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和受原专业设置的影响,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结构过于专和窄,即专业主干课方向偏专,专业选修课过窄。在专业主干课方面,大多数高校专业主干课基木为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跨国经营与投资等课程,专业课程过分偏重于国际贸易领域,国际经济领域的课程偏少;在专业选修课方面,专业选修课的面过窄,选修课课程不仅数量少,而且涉及的课程也主要涉及国际贸易领域,学生可以选择的余地小,缩小了学生的知识视角,也与社会对人才的“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不相适应,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未来的工作适应能力。
2.教学内容不能适应教育改革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一,内容比较陈旧。教材中经典理论占的篇幅大,而对近年来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被广泛接受的新理论、新方法没有及时地被补充进去,其二,实践性教学内容偏少。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这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中表现更为明显,具体来说就是比较注意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却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经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能力缺乏,动手能力较差,市场竞争力弱。
3.教学方法单一
灌输式的教学法是我国经济学教学中惯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几十年的一贯制,偶有其它教学方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却继承并发扬了灌输式的教学法。这种满堂灌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批评性和独立性,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4.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在多数高校得以广泛运用,相当部分的高校近年来虽己建立了以内部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但实验和实践教学的条件较差、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又凸显出来,普遍存在实验实习软件的缺乏以及软件开发的非专业化问题,实验课程的机上操作难度大、软件使用不方便,一些贸易实务的操作流程仍然需要教师在黑板或纸上进行演示,难以做到人机互动。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
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基础上,从知识、素质和能力三个方面,建立一切为了学生,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新体系。新体系要把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课程的设置类型
(1)公共基础课。公共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应用写作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2)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经济类学生必修的基础课,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经济学基础课程。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原理与理论。
3.专业课
在专业课设置上,应拓宽专业口径,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可以自由选择。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学生具体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适应能力。专业课要与国际接轨,要注重实用性。通过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讲,专业课可设置为四大类:专业基础课、专业实务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课。
(1)业基础课。让学生掌握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及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国际商法基础知识、商品相关理论知识。课程包括中国对外贸易概论、国际商法、商品学等。
(2)专业实务课。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单据、结算的实务知识。课程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运输与物流、国际结算、外贸函电。
(3)专业知识课。使学生掌握与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知识。课程包括国际经贸地理、海关报关实务、世贸组织规则、外贸谈判口语。
(4)相关专业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济合同的签订执行原则及注意事项;具备生物技术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与营销能力;掌握不同的贸易方式的理论及实物知识。课程包括经济合同管理、国际投资与管理国际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营销、国际经济合作等。
四、结语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所在,直接影响教育质量的优劣效果的好坏。然而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探索的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改善,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配套,不断的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实用型、复合型人才,达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熔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08(10).
[2]陈向阳.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3]庄佩芬.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1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含贸易经济专业)专业实习指导书】推荐阅读: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06-30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读书目09-19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方向09-26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就业方向10-03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看法11-16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进出口业务实习报告10-03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实习目的06-22
经济学(国际贸易) 实习日记05-31
国际贸易与经济论文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