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实论文
区域活动是幼儿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正规的教育活动,区域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的灵活、活动内容的丰富,有力地推动着幼儿教育朝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利地促进了新《纲要》有关素质教育的贯彻与落实。这学期我们将重点进行区域活动的创设与实施,具体计划如下:
一、活动区域的创设
如何创设一个能吸引儿童、引导儿童、支持儿童活动的区域环境?这是我们首先关注的问题。我们既要提供一个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序的环境,又要提供个开放的、变化的、有多种探索发现机会的环境。在那里,地面、墙面、桌面被充分利用,环境布置、材料、设备等蕴涵的教育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儿童获得充分活动,和谐发展。我们具体将设置以下区域:(一)生活劳动区:包括动作技能训练,比如抓、推、转、倒、挤、夹、敲、剪等: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脱衣服、整理衣物、梳头、系鞋带、洗手帕:照顾环境能力,比如折叠餐巾、分碗筷、切水果、创瓜皮、浇花等。(二)语言区:包括耳听录音手操作、合作猜谜、故事表演、剪贴废图书、自编故事、跟“磁带老师”讲故事、下语言棋(如表情棋,幼儿每下到画有笑脸这步即可说“妈妈笑了,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卡片找朋友(字画配对)等。
(三)科学区:数学区,有按数取物、几何形状、按规律排序、配对、看图自编应用题、数学棋、找单数双数游戏、测量工具等;科学探索区,如电池为什么发光、沉与浮,玩磁铁、各种筛子、放大镜、斜坡实验、沙漏、天平、会变的颜色等。(四)美工区:包括泥工、纸工(折、剪、晰、贴、玩)、绘画、涂鸦、废旧物品制作、纸形、涂色添画等。
(五)文化区:包括各地民俗风情、服饰与语言、交通工具、人种与肤色、四大洲五大洋、不同的国旗、环保与卫生等,可结合主题丰富和变化内容。
(六)建构区:有拼图、插雪花片、大型积木、插塑、托班的堆高游戏、智力拼板、七巧板、主题公园等。
(七)装扮区:有娃娃家、表演区、音乐区,其他角色区,如超市、小商店、美容院等。(八)大运动区:包括玩球、投篮、走大鞋、高跷、平衡、钻爬、垫上运动、跳绳、自制体育用具活动、自组游戏等.在以上的大框架制定以后,各班教师就可根据本班儿童的基本发展水平、阶段性教育目标以及个别差异,拟订本班区域设置的具体内容,如小班以生活劳动、感官训练、建构、装扮与美工等为主安排区域,而大班则更多的在区域中重视社会性、文化、语言、科学探索等能力培养。同时为防止活动中的互相干扰,按动静区分的原则我们将以上区域划分为学习类区域和游戏类区域。
二、区域活动目标和内容的制订
1、围绕课程总目标、每周目标和本班特点制订区域活动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区域活动的设置与幼儿园的主题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首先根据课程总目标确定学期目标,然后由各班的教师根据本周展开的主教学、本班幼儿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区域,提出适宜的要求。例如中班根据本班较多幼儿进餐习惯差、不爱吃早餐、喜欢吃零食等习惯开展了“健康的身体”主题教育,相应地在区域活动中开设了语言区:听故事“嘴巴里的小妖精”(保护牙齿)、“达达感冒了”(预防感冒):美工区:手工“煎鸡蛋”、画健康标记、“吃什么东西有营养”;科学区“吃的东西到那里去了”(知道食物在身体内的消化过程,要细嚼慢咽、少吃冷饮保护胃和食道、肠等),操作“营养配膳师”(懂得荤素搭配、营养全面、每天要吃早餐),通过相宜的区域活动促进了教学的整体最优化。
2、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生成主题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幼儿的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佳源泉,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视及时把握幼儿的兴趣,生成主题并开展相应的区域活动。如我们在带领大一班参观了服装厂后发现:幼儿对服装的制作过程充满了兴趣,同时他们又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在一次语言课“我设计的衣服”中想像出了各种奇妙的服装,如“会发光的衣服”(盲人穿着它晚上出门较安全)、“刺猬衣服”(穿着它到森林里去就不怕野兽攻击)同时根据新《纲要》充分利用身边废旧物品的要求,生成了主题“环保设计师” ,相应开展了区域活动。有角色区的“环保服装店”:美工区的根据废旧物品展开想像并加工制作服装;操作区的用贝壳、小桃核等制作服装配饰:表演区的自编自演“环保时装秀”。此外,我们也看到了区域活动的随机性特征,区域的安排并不是刻板不变的。它要求教师在观察研究的过程中适时进行调整,由班内两位教师随时讨论,一周进行一次调整。
三、活动区域中教师的指导
1、重视观察
儿童的发展特点及其需要是教育的一个基本依据,因此,要教育好儿童。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儿童。区域活动的指导首先是观察。我们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凭借观察来抓住反映幼儿某一活动发展水平的创造性表现,从而较准确把握幼儿活动的动态和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有目的地、灵活地投放或更换材料,并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提高区域活动的水平。为了更好地实施观察,我们设计了观察记录表,为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进行个案记录,观察内容分三个方面:①幼儿的兴趣和行为表现,以此了解哪个区吸引孩子: 2幼儿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了解哪个孩子喜欢哪个角;3操作记录,反映玩到什么程度。同时为了防止观察出现偏差,我们采取了两位教师同时分区负责的方法,尽可能地使指导工作做得细致实在。
2、重视指导和研究相结合
教师在活动区域中的指导是为了帮助幼儿与环境、引导者及同伴发生积极有效的互动,这就需要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不同的发展规律.教师如仅靠书本上的一般规律,还远不能解决实际中的各种问题。即使实施了观察,仅根据幼儿在某个活动区一两次表现也可能判断有误,因此,教师需要对观察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然后再去实践,以验证前面的结论,并多次地反复,才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教育信息。如在拼图区投入新的材料后,使幼儿引起了极大的兴趣,一时该区域内“人满为患”,如何解决活动区的拥挤现象呢?通过研究讨论,教师找到了答案:可在该区域边上贴上四个小脚印,表示只能有四个人在此活动:或采取方法二,每一张拼图底版放在一个小筐里,区里只放置有不同难易程度的四个小筐,这样幼儿在“满员”的情况下必须学会等待或先到其他区域活动,通过环境的暗示改变了原来的拥挤现象。
3、重视差异,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实现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展活动区是最适宜于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其最大特点是为幼儿提供适合其本身需要的活动环境。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实施,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我园教师在实践中积极将理念转化为行为,在区域活动中大胆落实。如在小班“动一动、试一试”区域活动中,为了有助幼儿小肌肉发育和培养细致操作能力,设置了“夹珠子”内容,进一步根据幼儿的不同水平分成: ①夹纸团: 2夹蚕豆: 3夹玻璃珠三个层次,呈逐步递进并按难易程度分装在三个小筐内投放,同时在最简单的小管(夹纸团)上贴上一个红苹果,表示这是最简单的,依次贴上两个、三个苹果,这样改变了材料投放的无序、杂乱现象,使教师对哪个幼儿达到何种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再如在指导策略上,教师对较内向、能力较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而对较自信、能力强的孩子则应告诉他“我相信你自己会想出办法来的” ,这样方能更大地发挥区域活动的应有价值。
4、重视本园本班的特点,创设活动区刚开始搞区域活动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常常热衷于“克隆”与跟风,以为教育改革中所指的吸收新知识、把握新信息即是紧紧跟随潮流,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处于一种闻风而动的状态。开展一段时间以后,我们逐渐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得出结论:不依葫芦画瓢,而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特点创设区域活动,并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依据,尽力为幼儿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如考虑到小班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较强的弱点,我们在小班设置了“生活劳动区”,安排了一个如家庭般温暖而热闹的活动区,让幼儿在其中获得许多生活中必要的本领、生活常识,获得做“家务劳动”的体验。在这里,幼儿每天有机会“理小菜”“搓面团”、“剥豆子”并送到厨房去,而老师有时成了外婆,和宝宝边剥豆子边拉家常;有时成了妈妈,教宝宝穿衣叠被。这一极富有特色的“生活劳动区”不仅满足了幼儿的需要,而且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在家爱做事了,还会帮大人擦桌子、摆碗筷,家园合作也在幼儿自理能力提高的基础上得以深入。
四、区域活动的几个观念
1、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由衷地感受到区域活动对于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魅力。首先是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动使我们一线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改变,逐步确立起“个性化教育”、“观察先于指导”、“教师的促进、指导、支持者身份”等理念:其次,师生建立起和谐、亲密的情感联系,集体氛围宽松愉快;再次,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的多元智能得以“扬长补短” ,在区域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幼儿在其中表现出来的发展水平已明显超越了同年龄的一般发展水平。我们根据本园的探索实践,试提出以下观念:
1、让环境“说话”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有一种以幼儿与环境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活动设置,即区域环境创设,从深层的原因讲,是幼儿的认识发展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推动。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有自我发展的潜力,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时,幼儿的这一特性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关,是受环境制约的。幼儿之所以会好奇好问,首先是因为周围环境中存在其不熟悉、不理解的事物,正是因为周围环境中不断有新的事物出现,幼儿不断地探索发现,其认识才会不断发展、提高。因此,我们应认识到环境因素的重要性,并有效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无声化”的教育。
2、过程重于结果的教育指导
儿童无论是对认识的兴趣,还是自主学习的能力都不是也不可能由教师直接教会的,而只能通过幼儿自由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通过积极快乐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发展起来。所以,幼儿早期教育应更多地重视学习的过程,而不要太在意学习的结果。同样,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更多地将着眼点放在幼儿的活动态度上,放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重视指导中的适机评价而谈化“总结讲评”的形式,同时要把握好过程中的指导,做到不过多干预,指导应留有余地,尽量让孩子自己去探索, 自己去发现。
3、计划性和随机性相结合区域活动的计划制定与执行可以增强教师对活动制定的目的意识,避免放任自流,从而增强活动功效。然而幼儿是活生生的、充满活力的、不断活动的,在自主自由的区域活动中,往往易出现某些意外反应和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将指导的计划性和实施随机性相结合,随时掌握教育契机,因势利导。
4、建立必要的活动规则
区域活动并非是任意的行为,而是有其内部规则的,包含着积极的约束,规则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要使区域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注意规则的建立。这里所说的规则,并不是为了制约幼儿由教师制定一条条让孩子遵守的规矩,而是为了创设更宽松的环境,强调教室要运作顺畅,必须让老师和孩子都清楚区域的使用方式,不论是地垫或桌面的使用,轮流的方式或是材料的拿取和操作,甚至如何参与或观看别人操作,都是规则的一部分,教师应注意通过活动规则的建立,使幼儿的活动情况有规范有条理。这种活动规则既包括必要的一般性活动规则,如能自选区域活动,积极愉快活动;使用材料先来后到:用什么拿什么,不用放回原处:不把玩具拿走等等,亦包括各区角的活动规则,如美工区,要求美工活动时要专心、认真,保持安静;使用剪刀注意安全,注意坐姿和用眼卫生;做到会拿会放,并随时清理等。以上规则教师可与幼儿一起讨论制订,并且让孩子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增强幼儿的自主性、秩序感和规则意识。
因此,行之有效的区域活动应结合幼儿园其他形式的教育,与集体教学互补,既重视儿童的自主探究学习,又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使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达到共存和相融,根据两者的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地、灵活地加以组合运用。让幼儿在更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发展,满足幼儿的个体发展需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018年4月8日
关键词:区域共享,实训基地,物流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实训基地作为教学支撑。应用型本科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实训基地的需求也显得尤为的迫切。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实训基地中的各种资源,避免各个院校因重复建设而造成设备闲置和资金浪费,就需要集中力量建设一个一流的区域共享实训基地,在使用时辐射周边地区与学校,以便提高其使用率。
1 常见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析
实训基地建设经过了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常见有以下4种实习、实训实践模式。
(1)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指的是院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建设专业领域、技术含量、数量规模与专业教学及职业培训相适应的集学生实习、职工培训、生产经营、技术研发于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国外如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等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国内如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等专业性院校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复旦等名牌综合性院校和企业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均以工程类专业居多,地方性的非名牌综合性院校、高职院校等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成就,其中物流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是一句空话。
(2)院校独自建设模式。院校独自建设模式指的是由单个院校独立建设自己的实训基地,资金由自己筹措,或者由政府拨款。因财力短缺等原因,实训种类少,各环节也未构成体系,多为低层次重复建设,甚至只是为应付上级达标检查的“应景”点缀而已。
(3)企业实体模式。企业实体模式指的是由企业注资专门成立高校实训基地,该基地采用公司运营的模式,对使用该实训基地的高校收取一定的费用。如南京、长沙、天津等地的物流专业实习基地,但也常投资有限,且多过于强调企业利润,因地域限制各高校前往实习的学生数量也较为有限。
(4)校级联合模式。由教育管理部门协调,具有相同或相关专业的不同院校进行校际联合,对于相近或相关专业实训及职业培训,通过共同投资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这种建设模式通常由主承建院校提供实训场地、设备、工具、材料等,负责实训基地的日常管理与协调、设备运转与维护、生活设施和后勤保障等工作;而协作院校的实训基地可接纳相关专业的学生参加部分实训,为他们提供优势实验与特色实训项目、专业师资与设备等,以增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综合实力[1]。
以上4种实训实践模式比较情况如表1所示。
2 目前共享型物流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物流管理专业近几年发展迅速,各个高校都设立了相应的专业。但各个高校的财务状况不同,经费的投入相对有限,大部分的实验室建设投入的经费在100万之内,由于资金的缺乏而导致实训基地各项设备不完善,不符合要求,不能满足物流专业完整的教学要求。且单独建设需要巨额的投入,又只限于本校的学生使用,利用率不高,存在闲置的问题,各高校重复建设而造成设备闲置和资金浪费。
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个可以区域共享的物流实训基地来满足各个高校的物流实训需求。目前共享型物流实训基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资金问题。建设一个能够满足区域高校需求的物流专业的实训基地需要一笔较大的资金。物流实训基地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导致教学硬件设施配套不齐,更新慢,实用性不强,实训基地管理人员不足,不能满足实训教学需要。
(2)适用性不强,实训教学缺乏体系。很多院校教学仅仅出自于仿真性模拟实训的需要,而非真正开展实际业务,再加上目前的实训教学基地规模比较小,只能满足物流专业某一个方向的实训需求,不能提供一个全面的实训教学。
(3)双师型教师匮乏。一个区域共享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其正常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参与,作为一个专门的实训教学离不开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此需要大量双师型教师的参与。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认识不到“实训”的重要性,宁愿固守课堂,从事专业理论教学,也不愿意到企(行)业实践,积累实训教学的知识和经验,造成大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实训师资力量薄弱,实训教师业务水平低,实践经验少,综合素质不高[2]。
(4)多方利益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度低。在诸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虽然学校与政府、企(行)业达成了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协议,但由于多方利益机制长期没建立,延续与加深互助合作的平台也未建立,企(行)业希望获得优质人才培养过程和技术创新过程缓慢,使企(行)业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中,合作大多停留在一时一事的合作和局部环节的参与过程中,“共享”、“共建”的长期互动机制没有建立起来[3]。
3 基于区域共享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大学占地面积较大,通常集中在城郊,因此大学有聚居的现象。如果能够建设一个区域共享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即可以满足区域内各高校物流专业实训的要求,且各高校不需要投入巨额的经费。
3.1 区域共享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
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达到以下几个目标[4]:
(1)仿真性、综合性。配备物流专业教学所必需的实验实习设备设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使学生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在实训过程中熟悉、掌握物流专业领域各岗位的专业技能。内容安排要具有综合性,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
(2)先进性、前瞻性。努力使专业教学设备与作业现场设备基本同步。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先进水平为标准,在技术、设备、管理、教学手段方面体现先进性。建设伊始就把握技术发展前沿,运用现代技术,集成先进设备,做到适当超前并留有可发展空间。
(3)兼容性、扩展性。在实训基地建设的时候,考虑到技术将来发展的趋势,要求实训基地的设备和技术具有兼容性和扩展性,以保证在将来可以对设备和技术升级换代。
(4)通用性。由于各个高校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认识不一,各自的培养定位不同,因此,各个高校的实训内容和要求不同。作为为多个高校提供实训服务的区域共享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要求能够满足各个高校的实训要求。
(5)开放性、社会性。将专业设备添置使用与生产经营、对外培训和技术开发较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设备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服务面向上要具有开放性。实训基地给学校与企业、行业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接口,它不仅要能承担高等教育的基本技术技能实训任务,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使实训基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成为物流职业资格鉴定基地及学生岗前培训或技能培训基地。
3.2 区域共享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模式分析
由于各个学院的经费都比较有限,单独一个高校很难建立一个功能全面的物流实训基地,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可以由多个院校共享的物流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由三方参与,即学校、政府和企业。针对高校普遍实训经费有限的情况,建设一个“政府主导、行业扶持、学院主体”资源共享的物流实训基地。
(1)资金来源。区域物流专业共享实训基地的资金来源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拨款,因为一个全面的共享型物流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和学校都难以支出。二是参与的企业入股。企业可以通过投入资金、设备或者技术的方式参与进来。三是使用共享实训基地的高校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2)运营模式。基于区域共享的物流专业实训基地采用“政府主导、行业扶持、学院主体”的模式进行运营,实训基地的所有权归政府主导的第三方企业,即由政府控股的企业模式;参与的企业进行参股,企业可以采用资金、设备、技术等形式入股;高校作为使用方,整个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全基于各个高校办学的要求,实训基地根据参加实训的学生数和实训内容收取一定的费用。
(3)实训体系。实训基地采取开放式办学模式,既对协作各方开放,也对其他院校、企业和社会个人开放,满足物流实训教育和培训的需要,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利用各方资源,完成相应的实训、培训等工作。由于使用的高校众多,且物流专业正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高校对于该专业的培养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一个统一的实训体系,并且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编制教材。
(4)共享内容。在实训基地建成以后,作为—个公共服务平台向区域高校开放,提供技术服务和学生实训,基地利用区域相应配套资源实行共享:一是与已建立合作的企业实行资源共享,利用基地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手段与企事业单位进行物流专业方面的科学研究,进行新技术的传授,不断增强其资源效应和辐射效应;二是相关院校组成资源联合体,共享师资、设备、考证等优势资源;三是与相关企业组成合作伙伴,将企业作为实训基地的延伸,不断吸收企业的新技术和管理经验[5]。
(5)利益机制。协作各方在设备、师资、技术上实行共享,为保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转,在资源共享时对共享单位和个人收取适当费用,收费标准以基地使用成本计算。在严格教学管理、设备管理、工具管理、材料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确保实训教学优质高效的前提下,按市场价格收费,用于保证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实训基地管理中应切实从政府、学校、企(行)业多方的利益出发,通过建立互利共赢的纽带,将三方紧密联系在一起,维系三方长期合作的关系。
4 结论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有着很强实习实训要求的专业,且该专业涉及的领域较多,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个院校很难独立建立一个完整的实训基地,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实训基地中的各种资源,避免各个高职院校因重复建设而造成设备闲置和资金浪费,就需要集中力量建设一个一流的区域共享实训基地,在使用时辐射周边地区与学校,以便提高其使用率。
本文提出“政府主导、行业扶持、学院主体”资源共享的物流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该模式把政府、企业和院校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对实训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宣玲玲.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2):52-54.
[2]张泽,戴桂荣.“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47-48,58.
[3]曹述蓉.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共享型模式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107-108,111.
[4]黄志峰.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之我见[J].镇江高专学报,2006,19(4):21-23.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实训基地区域共享产教研结合拓展实训基地内涵
一、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注重和突出实训教学环节既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区别于基础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标志[1]。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出现了“技工荒”现象,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对企业用工造成严重影响[2]。而当前各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着各自为政、利用率低和盲目上马的现象,实训基地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资源浪费,教育成本大幅提高。据統计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教育成本的2.5倍。如何将各职业学校有限资金集中投资在一个相对集中地区,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最大限度地提高设施、设备使用率,避免资源浪费,实现资源有效共享,充分发挥基地集教学、科研、技能培训、资格鉴定、产品生产与加工、技术推广及社会服务的功能于一体,最终走上基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新形势下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定位
1.承担校内外中高职学生实践教学和职业素质训导工作。
2.中职师资培养
3.承担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
4.构建“ 政府主导、行业扶持、学院主体”三方互动的基地共建模式
5.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课题研究基地
6.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引入企业文化,形成浓厚的职业氛围,建成职业教育与企业界交流的窗口。
三、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运行和管理的模式
基地建设中的实验设施、设备、仪器和试验场地,应同时兼顾中职、高职学生的实训要求和企业的生产运作,既要有高精尖的领先设备,而更多的需要适合普通实训和有利于产品加工生产的中端设备。实训场地应综合考虑科研、教学、创新设计、各类培训、技能鉴定和产品生产,合理布局,协调一致。
基地运行机制宜建设成为“资源共享、成本分摊”型运行机制[3],采取开放式办学模式,同时针对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个人开放,协调组织、广泛宣传,努力开发基地各方面功能。而费用方面,以企业成本核算方式经实训成本核算实行分摊。基地运行机制建设应满足多种形式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要,吸引更多知名企业的参与与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利用各方资源,完成相应的实训、技术开发、培训等工作。
在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管理方面,采用“ 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管理模式。集中管理体现在把实训基地单独成立为生产实训中心,将各实验室、实训室、产品开发中心、培训部、技能鉴定所、产品生产线等纳入统一管理,协调运作。在充分分析理论教学与实训配置的基础上,考虑选择合适的主导生产产品,以解决实训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分散使用是指将实践教学资源部分配置给相应系部,并配合系部协同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教、研结合
四、共享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自共享型实训基地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城市建成以来,较好地满足了各校实践教学需要,增强了学校、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师生横向学习与互助的平台。但在某些方面也体现出一些问题,具体反映为如下几个方面:
1.实训高峰期相对集中
2.实训内容和难度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
3.资金投入不合理
一些职业院校为了应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在较短时间内盲目投入大量资金,成批购置先进教学设备,提高设备生均值。但由于没有相应实训指导教员,造成设备闲置。同时,政府招标采购的设备,没有考虑学校个性需求与批量产品之间的差异,引进来的一些不适用设备,严重浪费了设备资源。一些职业院校等待政府支持、拨款,但由于资金不到位,容易使先前投入的设备闲置,造成浪费[4]。在这一问题上,学校、政府和行业企业只要通力合作、广泛调研、达成共识,坚定以基地需求为准则,就不成其为问题。
4.师资队伍组成缺乏领先性,建设滞后
5.优秀学员、科研团队开发不足
五、小结
在现阶段,各中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提高学生实训、实验和实践锻炼的质量,更好适应社会需求、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中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区域共享运行和管理机制,可规避各院校盲目投入、无序竞争、不成规模、实训单一、利用率低下等许多方面的缺点。同时,由于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又为实训来源于企业、服务于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利用空间。各院校学生在共同实训中,能够相互了解,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样,实训基地又为各校学生提供了直接学习交流的平台。由此可见,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各阶段,开展共享型实训基地运行和管理机制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对基地的持续发展、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忠华,杨利军.区域共享型国家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12)下.
[2] 应继慧.职业教育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运行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11).
[3] 熊建武,周进,王娟.浅谈区域共享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J] .现代职业教育,2008(08).
实训一 市场供需调查
一、实训目的
1.运用第二章均中所学的需求理论、供给理论以及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因素(包括价格因素和非价格因素)等内容;
2.对某产品或市场的行情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
二、实训项目
选择学生熟悉的猪肉、手机、服装、电脑、方便面等商品中的一种。
三、实训内容
1.选择一个熟悉的产品或行业,描述该产品或行业当前的经济现状; 2.分析对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及结果; 3.分析对供给产生影响的因素及结果;
4.形成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四、实训场地与设备说明
本实训为课后和随堂进行实训,最后在教室内进行总结。
五、实训分组与操作
学生分组,要求学生先到市场上进行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撰写调查报告,然后每组选出一人在课堂上作报告。教师根据情况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作出总结。
六、实训课时
课外半天时间,课内2课时
七、实训考核方式
1.提交调查报告 70% 2.课堂发言 30%
实训二 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一、实训目的
了解生产成本的组成,并对生产成本进行分析和应用。
二、实训项目
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三、实训内容
1.列出基本数据;
2.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总成本分析;
3.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成本分析; 4.总结。
四、实训场地
本实训为随堂实训,选择在上课教室进行。
五、实训分组与操作
学生分组完成,然后学生讲解,老师总结。
六、实训课时 2课时
七、实训考核方式
1、方案设计 70%
2、课堂讲解 30%
实训三 自学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一、实训目的
1.本章为微观部分的最后一章,通过自学来考察学生学习经济学基础后对经济学知识的自学能力;
2.考察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市场失灵、政府干预); 3.训练学生口头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实训项目
自学并讲解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三、实训内容
1.通过看课本、借阅图书、上网查找等方式学习关于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的知识; 2.形成关于本章知识点的教学方案; 3.学生讲解;
4.总结。
四、实训场地
本实训为课后和随堂进行实训,最后在教室内进行总结。
五、实训分组与操作
学生分组,将所需讲解的章节分配给每组学生,学生通过看课本、借阅图书、上网查找等方式自学,撰写本组所要讲解部分的教学方案,然后每组选出一人在课堂上讲课(多媒体教学或板书教学均可)。教师根据情况作出总结,补充学生未讲到的知识点。
六、实训课时
2课时
七、实训考核方式
1.教案设计 60% 2.课堂讲解 40%
实训四 观看影片—大国崛起之危机新政
一、实训目的
1.运用第八、九和十一章所学的知识; 2.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3.分析政府解决之道。
二、实训项目
观看财经新闻
三、实训内容
1.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讨论影片中美国当时的GDP; 2.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影片中美国所处的经济周期; 3.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影片中的失业类型及政府的解决方案; 4.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影片中涉及的垄断; 5.观看并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失灵及政府的对策; 6.总结分析经济现状及宏观经济问题。
四、实训场地和资料说明
本实训为随堂实训,选择在上课教室进行。辅助设施:多媒体教室和视频资料
五、实训分组与操作
学生观看视频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论,教师给予辅助。
六、实训课时
2课时
七、实训考核方式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但是全国范围内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均衡的。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针对每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它能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维持区域经济稳定以及提高区域人民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区域经济政策还能优化资源的配置,使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更高。本文就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展开阐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区域政策;影响分析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不能有效对每一个区域的经济进行调控。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受制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区域经济政策进行调控。若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解决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区域政府要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政策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概述
(一)税收政策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众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是国家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消费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等。就某一个区域而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针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制定出适合区域发展的更加细化的税收政策十分重要。比如,针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部门,对其征收高税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发展,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对中小企业积极扶持,采取减免税收的政策,减小对区域中小企业的发展压力等等。区域税收政策是对区域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强有力的手段,能快速的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作用。
(二)投资政策
投资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很大,它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包括投资领域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问题。政府的投资政策主要体现在对基础实施和对企业的投资上,但是对于不同的地区,政府应该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区域政府要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完善其水电供应系统,加大对交通运输建设,还要加强对公园对娱乐场所的投资,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为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对企业的投资,要合理分配其投资的区域,政府应首先考虑对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投资,拉动其经济发展;还要确定对区域的投资项目,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情况,包括人力资源情况和自然资源情况,选择适合该区域发展的投资项目;对于区域不发达的产业类型,对于区域的投资可以首先考虑发展该区域的该类产业,让区域的产业类型能够多样化。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之间为解决财政失衡而通过一定的形式和途径转移财政资金的活动,是政府的财政资金的单方面的无偿转移,是二级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减小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手段。包括税收返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等等。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一是自上而下的转移支付,二是横向转移支付,三是纵向和横向混合使用。在纵向上,一级政府针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转移支付的力度也不尽相同。对于区域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给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充足的财政支持,让区域经济发展有充足资金作为发展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有足够的动力;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其有一定的财政基础,可以减小对那些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否则过多的财政资金容易让经济发达区域滋生懒惰情绪,没有足够的生产积极性。在横向上,可以由经济发达的富裕地区向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纵向和横向结合的模式就要综合各区域的具体经济情况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二、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收入分配和经济结构都具有调整作用。首先,区域税收政策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区域政府通过对外来投资者实行税收优惠,降低其投资成本,获得更多收益,能够有效吸引投资者对本区域进行投资,促进该区域的企业产生发展;对本区域中小企业实施税收优惠,减小它们的发展压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发达区域,各类企业密集,有许多高污染的区域,区域政府应适当提高对其的税收,控制这些污染环境企业的发展,改善区域的环境,给区域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不同区域不同企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经济、区域企业的协调发展。
(二)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区域投资能有效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投资,可以逐步使其经济实力加强,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让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区域投资政策是对生产要素的一种分配,它可以改善生产要素不足区域的要素拥有量,使要素过剩区域的要素重新分配以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对区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尤其是对交通运输的投资,便捷的交通使得各区域的经济交流更加方便频繁,用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去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完善,可以吸引投资者这对本区域经济投资,带动区域的经济逐步发展。对区域工业企业的合理分配投资,即加大对区域落后地区的企业投资,减少对发达地区的企业投资,能有效改善落后区域的工业发展状况,增加该区域的就业量,促进经济发展,避免发达地区对工业和经济的垄断,缩小收入水平差距,维持社会稳定。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效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缩小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先富区域带动其他区域后富,实现经济发展的公平机制,包括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公平,经济发展机会的公平,还有各区域人们收入的公平。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对区域的转移支付带动各区域的经济发展,能够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拥有雄厚的财政基础,使得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增强。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各区域间得到合理配置,特别是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使得资金在区域间流通,发挥其更大的效用。
三、结束语
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某些地区经济的发展繁荣,而是全国地区均衡和共同的经济发展。区域政府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区域经济政策,才能对各区域的资源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随着区域经济政策不断实践完善,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日益凸显,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不仅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对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于诗琦。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商贸,,(28):165―166。
[2]江世银,杨伟霖。论区域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06):65―68。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关键字:城市化;区域的“城市性”;新型发展道路 中国城市化现状
在2013年末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3.73%,虽然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仍有约6.5亿农村人口。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人口的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城市化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二、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人口学给城市化的定义,流行的是美国人口学家威尔逊主编的《人口词典》的解释:“人口城市化即指居住在城市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的现象。”显然,他们强调“人口城市化”。也有的人口学家直接用“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如美国著名人口学者赫茨勒就这样说:“城市化,就是人口从乡村地区流向大城市以及人口在城市的集中”。经济学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城市化,强调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口和劳动力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比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指出,“过去一个世纪内的城市化,主要是经济增长的产物,也意味着劳动人口,从而从属人口向城市转移,这种转移又转而意味着经济投入的增长。”
在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给出这样的定义: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仅突出了农村人口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城市型转化,而且还强调城市的不断发展完善,既着眼于农村发展,又着眼于城市发展,是综合性的城市化定义。
上述对城市化含义的几种经典表述,反映了不同学科和不同学者处在不同时期甚至不同国度而对城市化内涵的认识,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城市化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城市化深刻内涵的认识也应该不断丰富。上述几种经典表述,是对发展中的城市化深刻内涵的科学概括,给我们进一步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二)区域的城市性:城市化含义的新认识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认识城市化的深刻含义呢?这里需要引进一个概念:区域的城市性。所谓区域的“城市性”,表示一个区域的综合特征已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制度、管理及观念等方面的差距很小,“二元”结构不突出。在这样的区域,人们住在乡村也能分享城市化的成果,是一个具有“城市性”的区域。与区域“城市性”相对应的是区域的“乡村性”。乡村和城市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两大空间聚落,而乡村与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乃至制度、管理与观念等方面结构特征完全不同,乡村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乡村性”,城市的结构特征可以高度概括为“城市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集聚高地,“城市性”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标志;城市在对腹地农村发挥集聚和辐射作用的过程中,既不断提高自身的“城市性”程度,同时又改造农村地区的“乡村性”,农村地区会逐步退化“乡村性”、生长“城市性”。这样,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不断提高,区域城市化程度也就不断提升。显然,“城市性”是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引入“城市性”这个概念,可以从新的视角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含义,给城市化定义作出新的表达:所谓城市化,就是在有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区域,城市性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
三、两种城市化发展道路
将“城市性”引入城市化的内涵,对城市化发展模式或发展道路就会有新的认识。概括起来说,自城市化出现以来,人类走过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一)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发展程度的核心标志是人口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自1760年产业革命推进城市化的起步以来,世界城市化主要是走这种发展道路。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又称人口城市化,是原发型的城市化道路,工业化是这种城市化的基本推动力。由于工业化催生了工业,而工业布局又集聚在城市,城市工业发展形成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农村劳动力比较收入低于城市工人,就会向城市转移,成为工业劳动者,他们的家庭人口也会随之进入城市,人口城市化率就会逐步上升。而工业化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村出现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又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也就持续发展。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虽然会推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却出现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城乡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农村的衰退;二是“城市病”的普遍出现,发达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病”的突出表现是贫困问题。这两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促使人们深刻思考城市化发展道路,城市化发展道路也逐渐开始转型,出现了一种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
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道路,即通过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乃至管理与空间布局等结构向城市转型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发展道路,反映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程度的核心标志是区域的“城市性”。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人口城市化率达50%时,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就会大面积地出现。显然,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过程中孕育的,如果说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传统城市化道路,那么,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则是新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明显提升了区域的城市性,与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相比,有三个显著的特征: 第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实践表明,当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0%时,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就开始向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转变。这个特征表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具有向结构转换型城市转变的必然趋势。第二,区域城市性的提升是广域性的,是城市化的“泛化”发展,表现为中心城区人口向周边小城市及郊区的扩散,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变动趋向和城市化的“极化”发展完全不同。这个特征反映了城市化的社会进步性,缩小了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实现了如马克思所说的现代历史的“乡村城市化”,提升了国家和区域整个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居民不论是居住在城市区、郊区还是乡村地区,都能从事现代生产方式,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乃至管理体制,都发生了与以往不同的结构性变化,从而推进了社会发展。第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是工业化,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不仅有工业化,还有信息化。因为信息化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可快速、广域地通达要素的空间联系,比工业化更有力度地推进区域经济社会结构的城市化转型。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将呈上升趋势。
四、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2013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为53.73%,已超过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向结构换型城市化转变的“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走什么样的新型城市道路,就是一个必须作出科学选择的重大战略问题。
(一)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道路在中国会逐渐弱化,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第一,农村人口过多、过快地向城市集中,会超越城市对人口的承载力,造成城市发展的新问题,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早已出现的“城市病”,为避免出现类似问题,有必要在规模和速度上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第二,农村发展出现的新因素,对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会产生“黏性”,一些已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农村的“回流”。这种现象目前虽然不多,但表现出一种重要的趋向,也会导致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会逐渐趋缓。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也在发生,从而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替代效应,减缓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发展势头。
(二)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向
结构转换型城市化是在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高级形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基本标志是区域城市性的提升。这种城市化已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并会逐渐强化,将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从对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两种城市化道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看,在今后乃至未来的较长时期内,两种城市化道路会在我国并存,显然,这是一种“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相对于我国过去那种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双轨”并存的城市化道路是我国今后及未来时期应该走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三)“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也可称“转移”与“转型”同时推进的“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与“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出现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三者相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从城市化的推动力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由工业化单一推动的。当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发展,当然信息化与工业化也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力。
第二,从人口流动看,人口转移型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农村人口会就地实现城市转型,另一方面,城市人口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会向郊区或农村地区流动。“双轨”发展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较为复杂,既有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又有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人口流动特征,人口流动和就地转型并存。
第三,从城市的空间结构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集中而“极化”;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空间分布的相对分散而“泛化”;“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则两者兼有,空间结构既有集中而“极化”,又有分散而“泛化”。
第四,从城市化率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低的情况下,城市化率一般在30%以下;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是发生在城市化率比较高的情况下,50%的城市化率一般是这种城市化的起点;“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只有在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发生时才可能出现,一般也是出现在城市化率超过50%的发展阶段。
第五,从区域的“城市性”看,人口转移型的城市化因为是集中而“极化”的空间结构,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因为是相对“泛化”而相对均衡的空间结构,并且出现城市化地区,区域的“城市性”程度比较高;“双轨”发展型城市化因为具有两者的共同特征,区域的“城市性”程度会高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但又低于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总体上仍具有较高程度的“城市性”。
第六,从区域的产业结构特征看,由于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第二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第一产业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产业结构大体上是第二产业大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处于后进地位;由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推动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有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会大幅度下降,产业结构大体呈现出第三产业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高于第一产业的结构特征;“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也是工业化、信息化的共同推动,产业结构也会出现与结构转换型城市化的相同特征。从以上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是符合中国国情,更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型城市化道路,走出单一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积极推进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走向人口转移和结构转换并存的“双轨”发展型城市化道路,应该成为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
双轨”发展型或“二元”发展型城市化道路虽然是我国当前城市化道路的科学选择,但仍然是一种过渡性的城市化道路,发展方向将是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当我国城市化率达到75%左右时,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将会取代“双轨”发展型的城市化,成为那个时期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形式。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将会出现逐步升级的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化,从1949到2000年的50年间处于这个阶段;第二阶段是“双轨”发展型城市化,从2000年起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大体也是50年左右;第三阶段是增长引起需求结构变化,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产业结构重心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化。与第二产业就业具有周期性特点相比较,第三产业巨大的就业潜力是结构性的,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了城市就业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与此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了农业的边际产出,有利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这一过程最终提高了农民人均纯收入。
五、结论
依据以上分析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组成了一个互为促进关系的动态系统,第三产业增加值、城市就业率和城市人口密度作为系统内部的关键因子相互作用影响促进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发展。相应的政策取向是,一方面,政府应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城市就业率和人口密度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城市化的质量、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而推动内需经济增长。在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键因子进行系统考虑的基础上,寻求实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参考文献: [1](美)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7. [2]杨开忠.中国城市化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与概念模型[J].城市问题,2001(3):4-7. [3]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评述[J].经济评论,2007(4):143-150.
[4]郭晔,赵艳群.城市化演进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1):109-114.
[5]沈坤荣,付文林,李子联.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与发展方式转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1):46-54.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注意发展过程中的协调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区域间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 反映在社会发展速度与进程上尤为明显, 不同的发展区域甚至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 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与发展需求。根据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关系来看, 发展初期的区域工业化进程快, 经济发展管理上比较落后, 粗放型居多, 而后发展区域在管理上更为科学、合理, 但是发展速度明显落后, 受到资源的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应在统一格局下, 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 完善区域发展结构, 针对原始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改造, 实现其向资源节约型方向转变, 逐渐降低其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与浪费, 严格控制污物排放量, 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对于区域的发展区别对待, 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鼓励引动, 对于经济发展慢的地区进行扶持与资助, 实现国家整体发展的一致, 重点对待区别, 杜绝“一刀切”。
二、了解区域特色, 重点发挥区域优势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基于区域发展优势的不同。就像人一样,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 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区域也一样, 既有自身的优势, 也有自身的不足, 区域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最大限度的发挥区域优势, 最大程度的规避区域劣势。发现本地区的区域优势, 将这种优势发挥到极致,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对区域的优势有着明确的认识, 在认识把握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制定区域发展的优势战略, 选择合理的发展途径与渠道, 建立不同的区域发展类型与模式。城市区域发展快, 我们可以基于其交通便利、人才密集的优势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 发挥其带动作用, 形成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影响。同时, 我们也应该看到农村地区的发展特色, 虽然不具备城区的交通与人才优势, 但是却具有鲜明的环境生态优势, 可以利用环境优势发展旅游业, 激发农村地区发展的潜力。关注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关键是发挥区域的优势性。
三、关注落后地区, 进行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
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关怀时一直强调要遵循公正、平等的原则, 不应该对区域发展带有歧视性与偏见性, 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落后区域的发展现状, 重点做好对落后区域的经济扶持与政策倾斜。我们可以从落后区域的发展特点入手, 找到区域落户的根本性原因, 分析落户区域发展的特点, 从发展模式与机理上进行思索、研究, 激发落后区域发展主体发展的积极性, 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好落后区域的发展引导。基于我国目前国情的分析, 落后区域主要集中于广大的农村, 在地域分布上主要是西部地区, 对也这些地区我们有必要制定一定的倾斜政策, 鼓励他们优先发展, 必要时候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经济援助, 加快他们的发展速度。
四、加强对特殊地区的特殊关注, 实现整体协调发展
我国幅员辽阔, 区域发展除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外, 还有特殊区域, 之所以被称为特殊区域, 是因为其具有区域的特殊性。我们所说的特殊性主要包括:资源能源的枯竭威胁、农民的聚集与流失、老工业基地的发展迟缓等等。针对这些特殊的区域, 我们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 针对区域所存在的主要社会矛盾,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与可行性措施, 上升到理论层面, 并学会进行实践练习。更多的情况下, 特殊问题不会影响到社会的公平, 这些区域本身就承担了更多的发展任务与实际责任。之所以出现这些特殊性的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益者与实际的成本支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因此, 基于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 我们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研究, 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全面的分析问题, 有效的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的解决特殊区域的发展难题, 解除发展制约性障碍, 更好地促进区域的协调性发展。
五、结束语
基于目前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区域差异还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更加严重, 区域发展矛盾更加突出与激化。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区域经济关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区域经济学研究中, 应该加强对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关注, 积极寻找更加合适有效的解决措施, 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 争取早日实现共同富裕。
摘要: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往往是基于一定的区域差异。区域作为特定的模块与社会组成单位, 在社会的整体发展中着举足轻重。区域关怀最为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涉及面广泛。主要包括对区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平等认识、区域优势的发挥、区域权益的有效保障、区域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国家的整体富强离不开区域的支持, 区域经济关怀必须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加强对弱势地区的扶持与研究是区域经济关怀探讨的焦点, 也是本文阐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关怀,关怀研究,区域协调,分析探讨
参考文献
[1]郭腾云.近5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空间极化的变化趋势研究[J].经济地理, 2004 (06) .
[2]吴兆华.区域经济研究的部分观点[J].财经科学, 1990 (04) .
关键词:经济民俗学;区域民俗;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K8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084-02
一、经济民俗学含义
日本民俗学家宫田登在他的《经济学与民俗学》一文中谈到:“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的衣、食、住,而这些又是经济的根本所在”,在民俗学中“有把衣食住以及交易、交换放在坐标上思考的领域”[1],经济学家则鲜有从经济学的视角研究民俗的兴趣。而实践证明,大量的民俗现象和经济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其本身既是民俗现象,也是经济现象,从单一的学科观点来研究问题,往往片面。经济民俗文化学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专门学科。钟敬文先生谈到民俗文化体系构建时,把“着眼于中、下层社会的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活动所表现的风习的探究”[2]的文化学定义为“经济民俗文化学”,并作为民俗文化学的一个特殊门类。在此影响下的中国学者也逐渐开始了对经济、社会、民俗、文化等关系和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杜平《中国各民族消费习俗》、何学威《经济民俗学》、施沛生《中国民事习惯大全》、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胡惠林《文化产业学:现代文化产业理论与政策》、陈庆德、马■炜《文化经济学》、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洪名勇《农地习俗元制度及实施机制研究》、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王天玺《文化经济学》等。其中,以何学威为主要倡导者,提议建立经济民俗学的分支学科。1999年,何学威在《论经济民俗文化学的研究与建设》中提出了建立经济民俗学的想法,主要探讨涵化在经济活动中的民俗文化要素以及这些因素对经济过程的影响、作用、机制和规律。2000年在专篇文章中,他进一步阐述了经济民俗文化学产生的背景、学科的具体内涵与性质、研究的对象等,认为经济民俗文化学产生于特定的经济民俗文化整合,是特殊的民俗文化学,而且是一种应用民俗学[3]。同年,其关于经济民俗文化学的专著《经济民俗学》出版。《经济民俗学》由16个章节组成,系统地从民俗的几个层面,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阐释了民俗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作用机制及规律,首次提出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挂钩,这在我国民俗学研究领域属于开风气之先,可以说,《经济民俗学》是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开山之作,奠定了其良好的学科建设基础。
二、区域民俗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经济是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指社会物质生产、流通、交换等活动,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经济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形态。民俗,也就是民间风俗习惯,是人类社会长时期相沿积久形成的习俗惯制、礼仪、风尚等民间文化传承现象的总和。民俗具有群体性、约定俗成型、流行性、地域性和变异性等特点。
考察经济和民俗的关系,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发生的最经常、最密切的关系就是双向的涵化运动,即经济实践影响民俗,民俗反过来影响经济的进程,这种运动的结果就是经济民俗文化现象。而地域性的民俗和地域性的经济涵化运动则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民俗文化现象。经济民俗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把区域民俗和区域经济的研究放在经济民俗学视野下来观察,是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得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结论,为社会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成果。
关于区域性风俗与区域经济活动规律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史记·货殖列传》。《史记·货殖列传》把各地物产分为山东、山西、江南和北方四大区,并结合各地民俗阐述当地的商业活动规律。如果忽略了对民俗文化的科学分析,就会使经济活动的决策出现失误。如《庄子·逍遥游》的“宋人”不了解“越人”断发文身的习俗,去诸越之地贩卖“章莆”(帽子),导致“无所用之”。又如,我国西北某市一家食品厂,1985年斥巨资从国外引进一套面包生产线,而开工后,却发现与当地群众的饮食习俗不合,价格又高于当地习惯了的方便小食品,所以造成供过于求,企业不景气。可见,不了解一地的风俗习惯,经济活动就会受阻,忽略民俗文化分析决策就可能失败。
又如,有学者考察了广东地区的一句民谚——“西关小姐,东山少爷,河南地痞”,认为其形象地描述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而带来的民俗风貌的差异[4]。和此例相近的是,有学者对浙西南香菇山歌进行研究,浙西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适宜,成为香菇种植的发祥地,围绕着香菇生产产生了一系列的民俗事象,其中就包括“香菇山歌”,经济生产促进了经济民俗的形成,反之,经济民俗又成为生产技术得以传承的文化载体[5]。这些都从一个方面论证了经济和民俗互相涵化运动的结果。
三、关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民俗文化问题
经济民俗学是一门有很强应用性的学科,经济民俗学最重要的职责是通过辨风正俗,直接服务于现实,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民俗文化问题。以经济民俗学的视角,探讨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物质民俗文化因素、社会民俗文化因素、经济活动中的精神民俗文化因素以及历史文化因素等,通过移风易俗,推进文明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民俗学研究的要义之所在。
(一)关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物质民俗文化因素
这些民俗文化现象,既是社会的经济运动的产物,也是文化历史沿袭传承的必然结果。如经济生产民俗、交易民俗、消费民俗等。而这些民俗文化,有的是可以转化为商品的,转化为商品的文化产品除了具有经济学意义上的交换价值,还具有了文化的价值,这就完成了民俗文化向市场经济的转化。又如,学术界热议的“假日经济”正是这样一种经济和民俗相互融合、影响而形成的经济民俗文化现象。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已有短缺经济转向局部过剩经济,为拉动内需,扩大国内市场,节假日被赋予了经济功能,成为带动消费的工具。“假日经济”正是利用了假日的“民俗文化符号”[6]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对其进行产业性的开发、利用和发展,在其之上建立起相应的产业,这既获得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民俗文化的内在价值传承的时空找到了新的途径[7]。再如,民俗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性开发,都是挖掘物质民俗文化的经济价值,使其成为经济性的文化产业[8],从而实现区域民俗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关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社会民俗文化因素
社会民俗文化包括家族、亲族、乡镇的传承关系、习俗惯制对经济生活、企业文化与企业伦理的渗透与影响。如影响经济活动的人际交往习俗。有学者对“人情消费”这一消费类型进行了社会民俗文化的分析,认为“人情消费”已不再是单纯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实现过程,消费不但对经济的作用和贡献加大,而且其在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9]。著名社会学学者王雅林先生在其对东北农村的个案研究中,也提到了一种现象——家族文化复兴。这就是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社会民俗文化因素,王教授不仅从社会学方面对家族文化复兴进行了分析,同时,把它放在“生存资本”这个经济学的视野中去考量,认为“家族文化是农民为自己的生存所激活的‘资本,通过家族文化形成社会网络资本,并最终凝聚成经济资本”。
(三)关注影响区域经济活动中的精神民俗文化因素
精神的民俗文化是一种观念的力量。如宗教信仰、民间禁忌、道德观念、民间文学在经济活动中的反映和作用。特别值得研究的是民俗消费心理及经济活动中的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馀》卷二五的《委巷丛谈》即记载了一种传统的奸商陋俗:“喜作伪,以邀利目前,不顾身后,如酒掺灰,鸡塞沙,鹅、羊吹气,鱼肉贯水,织作刷油粉”,说的是杭州商人弄虚作假、以次充好、唯利是图的商业习俗,而这种商业习俗的形成的背后则透视着道德观念的缺失,经商者心中没有了诚信,就会在利益的趋势下不计后果、急功近利。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其实就是这样一种经济民俗现象。
(四)关注影响区域经济民俗文化的历史性因素
在传统的工商诸行的经营与贸易活动中,招幌是紧紧伴随着的招徕广告习俗,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功能的民俗形态,显示了鲜明的民族性和传承性特质。而这些具有中国特殊风格的、富于象征性的广告习俗却“正从商业区和所有中国人的街区中迅速消失,被千篇一律的店牌所取代”,导致“中国式的街巷”也“引人注目地消失”。给予这些历史上传统经济活动中的招幌等历史民俗文化元素以科学的解释和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整个经济民俗文化的研究,而且可以给当今的经济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数[10]。这些声色各异的传统招幌,既记录了中国民族经济和市井商贸的发展轨迹,也融汇了丰富而深厚的民众文化内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历史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招幌以其独特的民族风采和现实功能被重新推上经济的舞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宝贵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史念译.经济学与民俗学——宫田登先生访谈录[J].民俗研究,2000,(4).
[2]钟敬文.民俗文化学发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5).
[3]何学威.经济民俗文化学刍议[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0,(2).
[4]周翠玲.经济民俗特性与广州经济民俗[J].暨南学报,2000,(4).
[5]田中娟.论浙西南香菇山歌的经济民俗特质[J].中国音乐,2008,(2).
[6]蓝爱国,何学威.假日经济与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2,(3).
[7]刘铁梁.民俗文化的内价值与外价值[J].民俗研究,2011,(4).
[8]殷群.民俗旅游的经济学分析[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3).
[9]王亮.浅析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消费[J].社科纵横,2006,(10).
[10]周叮波.商业民俗文化研究之——传统集市商业广告习俗初探[J].百色学院学报,2008,(5).
【区域经济学实论文】推荐阅读:
区域经济学论文 商丘06-13
区域经济分析论文10-10
区域经济特征分析论文07-21
区域经济学复习思考题09-28
区域经济经济运行分析06-22
区域经济发展06-01
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06-06
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0-10
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06-27
山东及临沂区域经济试题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