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营财政研究论文

2022-04-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我国家庭农场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学科分布、文献作者及机构分布、文献被引情况、来源期刊、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分析我国家庭农场研究的现状,为我国家庭农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我国经营财政研究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国经营财政研究论文 篇1:

当前我国政府会计研究的文献回顾与总结

摘要:我国政府会计研究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是近十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以回顾近年来我国政府会计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我国政府会计研究的现状做出梳理和总结,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路径和方向。

关键词:政府会计 研究 回顾 总结

政府会计研究是近十年来会计学新兴的研究热点,国外学者对政府会计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国外的改革经验和研究成果都为我国政府会计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我国政府会计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加入了政府会计的研究行列,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的理论成果。从现有文献分析,近年来,我国政府会计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现有预算会计体系的缺陷研究

张兴国(2008)认为现有预算会计体系存在四大缺陷:一是预算会计体系不协调,表现为财政总预算会计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不协调,财政总预算会计与新的资金管理会计制度不协调,制度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二是预算会计核算基础存在弊端,导致同一会计期间政府权力和责任不相匹配,无法准确反映政府负债状况,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政府在各个会计期间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际耗费与效率水平,不利于对政府活动的效率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也不利于政府内部的效率改进。三是预算会计核算内容不全面,对固定资产核算和反映不全面,对政府债权、股权核算和反映不完整。四是预算会计信息披露与形势发展不适应。披露的范围过于狭窄,内容过于简单,信息不公允。张琦、程晓佳(2008)认为现有预算会计体系的局限性表现在:现有会计系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府会计,无法全面反映政府整体的财务状况与运营情况;现有会计系统也非真正意义上的预算会计,难以完全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现有会计系统按照组织机构分别设置会计制度,缺乏完整统一的体系,所披露的信息具有片段性。

二、政府会计目标研究

(一)政府会计目标的特点及界定

陈小悦、陈璇(2005)指出,政府会计目标在于实现政府履行职责的高度透明度。陈劲松、石道金、彭珏(2008)认为政府会计的最终目标是解除政府公共受托责任,但是应该根据政府会计改革基础选择分为三个阶段: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应计制三个阶段逐步提高公共受托责任的解除水平。张琦、程晓佳(2008)认为我国现阶段政府会计改革的目标应兼顾两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目标。该目标下政府会计信息主要体现为各种财务信息,包括政府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主要是全面成本核算系统的建立)、对政府资产的管理水平(包括存量信息、流量信息与耗费信息)、政府承担债务的规模与结构以及偿还能力等。二是预算管理目标。政府预算是一种强制性的法定预算,它强调立法机构对政府资金使用的控制。

(二)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特殊性及内容

陈志斌(2003)、北京市预算会计研究会《政府会计课题组》(2006)等认为我国政府会计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符合预算法的要求,提供与预算相关的信息;反映国家资源的总存量、流量以及变化情况;反映国有资产的总量以及受托保管和经营中的保值增值财务信息,反映国家财政和财务状况的会计信息;界定政府的受托责任,提供政府及公共部门的业绩信息;提供帮助政府机构内部管理与控制,以及立法机构或审计部门监督和检查政府及其机构的有关信息。

三、政府会计基础研究

(一)两种会计基础的比较与选择研究

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政府会计基础的选择上.权责发生制要优于收付实现制。张继珍、刘宁(2003)、李从菊(2002)、杨朝晖(2004)、刘炳江(2009)等认为收付实现制作为政府会计传统模式的原因是,政府只需要对公共资源的使用负责,而不需对资源的使用结果负责。收付实现制对于确保合规性是有优势的,但政府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编制的财务报表反映的受托责任较窄,不利于绩效管理和考核,易为管理当局操纵;二是财政支出只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不反映那些当期已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三是预算已经安排,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无法支出而作为年终节余处理,从而使年终节余“虚增”;四是收付实现制无法反映某些政府承诺和长期决策的全部成本,无法反映固定资产净值情况。

现代预算管理强调的绩效导向是权责发生制改革的原因,其优势表现为:权责发生制能真实反映政府资产耗费和负债的积累情况,促进政府转变职能,节约政府行政成本,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的透明度,也是对政府负债风险控制目标的必然选择;权责发生制具有能提供成本信息,有利于与私立单位进行信息比较等优势,有助于改进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竞争力;权责发生制可以提供衡量财政长期支持能力方面的信息,优化政府的长期决策;可以使管理者更重视政府机构的效率、效果等绩效问题;更加适应新公共管理环境下拓展公众受托责任的要求。然而,权责发生制也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权责发生制会计的实施成本较高;在实务中存在估计的主观性问题;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比性受到影响;现金流量方面信息不足;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可能因权责发生制较为复杂的原则和假设而受到影响。

(二)我国政府会计的选择研究

陈继初(2003)指出了权责发生制引入的可能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发展;西方国家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济国际化推动了政府会计的国际化;研究政府会计改革的学者越来越多。但学者们对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程度有不同看法。陈立齐、李建发(2003)、郝东洋(2005)指出,权责发生制可以分为低度、中度、强度和完全四个层次。权责发生制强度越高,风险就越大,需要解决的计量问题就越多,结果将会更加主观。我国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应采取一种循序渐进式和对称的方法;有学者在比较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指出,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更适合我国政府会计的现状,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应根据经济业务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并提出修正的收付实现制的思想。徐镇绥(2006)提出,我国政府会计现阶段不宜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因为:如果会计与预算使用不同的会计基础,会使管理不当和财政失灵现象更为严重;经济转轨的特点也决定了我国政府会计基础暂不适宜采用权责发生制,我国预算体系和政府会计目前的重点仍是保证财政资金的“合规性”。同时在现行的预算管理模式和政府会计核算体系下,权责发生制的长处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因此在会计基础选择上,政府会计仍应实行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权责发生制为适度补充。

四、政府会计要素研究

李定清、刘东(2003)认为在资产与负债的差额表述方面,我国政府会计要素包括净资产要素。而美国的政务基金用基金余额表述资产与负债的差额,权益基金则用基金权益表示,而信贷基金中仅包括资产和负债。有学者指出,政府会计净资产含义不明确,只是一个资产减去负债的节余项、调整项。在收入与支出方面,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没有人愿意为之付费,所以只能通过税收来筹集资金,这个特征切断了履行服务与收入确认之间的联系,使得收入很难与支出配比。程晓佳(2004)对收入和支出进行了分类。收入可分为交换性交易收入和非交换性交易收入。而支出可以分为承担以非市场基础向社会提供部分商品和服务责任而发生的支出,以及通过转移支付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而发生的支出。周立宁(2000)认为我国将支出定义为财政资金的再分配。而美国将其定义为财务资金的减少或者使用。赵建勇(2004)指出政府会计中通常将“收入和其他财务资源的流入”以及“支出和其他财务资源的流出”合并在一起考虑。

五、政府财务报告与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学者们认为政府财务报告应该是一种通用的、全面而系统地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运行情况的规范化的信息披露方式。我国现行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主要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必要的附表、收支情况说明书等组成。该财务报告体系提供预算数与实际数相比较的信息、财政周转等方面的信息,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以及预算单位自己。

詹雷、王成(2004)指出,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特点:面临竞争性信息来源,需要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结合;王娟、朱海英(2008)认为,相对于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而言,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我国不重视期中财务报告的报送,不利于政府预算资金的营运分析与管理;二是会计报告的种类较少,报表体系不完善:三是报告编制方法单一,我国各级政府之间主要是以汇总方式编制会计报告而不是合并方式编制;四是我国仅按照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决算规定编制会计报表;五是我国现行政府预算会计不能反映政府资金的运用,因此,有些学者将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的原因归纳为:我国实行的是预算会计制度,尚未建立真正的政府会计;我国政府机构庞大,职能范围广泛,相应的财务活动涉及面广;财政职能薄弱;审计监督机制不完善。

六、总结

根据前述的简要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政府会计研究状况,政府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已初具规模,并且能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和企业会计研究成果,绝大部分学者在进行政府会计研究时采用了比较研究方法,包括政府会计的中外比较、政府会计与企业会计比较等。学者们探讨了政府会计理论在我国特殊社会经济环境中的适用性,为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础,也为我国政府会计改革提供了可鉴之处。但是,总体上研究成果尚缺乏实践指导性,从目前的研究内容上看,一部分学者较为关注政府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而另一部分学者主要介绍国外政府会计的改革经验,但具体如何在我国政府会计实践中运用和借鉴这些理论和国外改革经验,大多学者并未作深入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尚缺乏系统性,目前我国政府会计的研究内容涉及面广,但缺乏对单个问题深入和系统研究。如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政府会计确认基础研究等专项系统的研究成果较少。最后,目前研究力量仍相对薄弱,长期致力于政府会计研究的学者人数还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冯虹.我国政府会计的相关问题与改革建议[J].财政监督,2011,(14) .

2.陈均平.中国政府会计问题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3.杨亚军.我国政府会计理论框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4.李定清.论政府会计准则理论结构[J].商业研究,2002,(23).

5.王丽洁,张玉周.中国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建设及其与预算会计的协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5) .

作者:王建亭

我国经营财政研究论文 篇2: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家庭农场研究的现状

摘 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我国家庭农场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学科分布、文献作者及机构分布、文献被引情况、来源期刊、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分析我国家庭农场研究的现状,为我国家庭农场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农场;研究现状;文献计量分析

家庭农场是在土地流转、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它既有保留家庭承包经营的传统优势,同时又吸纳了现代农业要素的优点。目前,农业部门仅仅在一些地方试点就发展了700多家,可见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发展延伸性。因此,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并辅以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数万个专业大户注册、转化为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必然会在短期内呈井喷式发展。未来的中国农业经营主体可能主要由家庭农场、专业农户(规模较小,尚未达到家庭农场要求)和兼业农户组成。可以肯定的是,在长期内我国仍会以小规模经营农户为主,但土地流转形成的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将是我国农产品生产的主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主体、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因而也是未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的主体。家庭农场作为一种经营制度已经被国家所肯定,发展家庭农场已经成为从国家到地方的重要工作目标和任务。

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文献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1980—2013年我国家庭农场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为相关研究部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它收录的范围以学术、技术、政策指导、高等科普及教育类期刊为主,内容覆盖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哲学、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截至2012年10月,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 900多种,全文文献总量3 500多万篇。其中核心期刊收录率96%;特色期刊(如农业、中医药等)收录率为100%;独家或唯一授权期刊共2 300余种,约占我国学术期刊总量的34%。它的收录年限为1915年至今出版的期刊,部分期刊回溯至创刊。因此,笔者选取该数据库作为检索家庭农场研究文献的来源。

1.2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是运用数学统计分析法对文献数量、研究内容等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我国家庭农场研究文献的年发文量、学科分布、作者及机构分布、文献被引情况、来源期刊、基金资助情况等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和分析。

1.3 检索策略

笔者选取《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作为检索“家庭农场”题材文献的数据来源,检索时间跨度为1980年至2013年12月11日(实施数据检索的日期)为止,以篇名为“家庭农场”进行“模糊”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335篇。匹配方式设定为“模糊”,是为了使检索结果尽量全面,涵盖了所有题名中包含“家庭”和“农场”的全部期刊文献。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年度发文情况

通过检索可知,有关家庭农场研究的文献始于1980年,1984—1986年达到高峰;之后,相关研究的文章发表数量有所下降,在1989—2012年这24年间,发表文章数量一直保持在每年20篇左右;2013年,关于家庭农场研究的文章再次大幅度激增,截至本文检索日期,发文数量就达到了430篇。

分析其原因为:根据党中央关于农村改革的一号文件,在1984年伴随全国农业改革的大潮,农垦总局启动了家庭农场兴办工作。从1984年到1985年初,围绕国营农场要不要举办家庭农场的争论激烈,这一时期农垦改革问题成为焦点,因此如何开展家庭农场成为当时最主要的研究课题,调动了广大学者的钻研热情,与其相关的科研文献不断涌现。随后几年家庭农场的文献数呈急速下滑趋势,研究文献发表数量较少,可见从1986年以后家庭农场的研究遇冷,导致其发展缓慢。直至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起草“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文件,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重新将家庭农场研究课题推上热潮。2013年,有关家庭农场的研究文献数量急剧增长,截止到本文数据检索日期(2013年12月11日),发文数量达到430篇之多,且年底发文量仍与日俱增。数据表明该科研领域正处于当代热点,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详细发文情况见表1。

2.2 学科分布

根据检索统计,家庭农场研究文献主要涉及农业经济、会计、人物传记、金融、畜牧与动物医学、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政党及群众组织、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财政与税收、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投资、思想政治教育、农作物等40个学科领域。可见家庭农场涉及的学科较为广泛,但在涉及的学科中,“农业经济”领域的研究占据了绝对的主体位置,发表文献数量占总量的89.6%;而其他方面的研究较少,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文献学科分布见表2。

2.3 文献作者分布

通过检索可知,1980—2013年家庭农场研究文献发表数量达到8篇的仅有1人,为中国人民大学的郑风田;发表4篇文献的作者有10人,发表3篇的16人,发表2篇的13人,共发表文献122篇,仅占文献总量的9.1%(表3)。由此可知,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虽然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但是高产作者很少,该研究中稳定的高产核心作者队伍尚未形成。绝大多数作者都仅发表了1篇文章,表明家庭农场研究人员更替频繁,没有长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相关研究浅尝辄止,缺乏连续性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本学科的健康发展。

2.4 研究机构

据统计,发表文献最多的研究机构是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总局,共发表文章19篇;位列第二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文章12篇;然后是新华通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江苏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各自分别发表9篇。黑龙江农垦区从1984年起步,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兴办了20多万个家庭农场,创建了“两自理”和“四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家庭农场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营主体。而国营农场在实行经营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中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随后发展到新疆、江苏等垦区大规模兴办家庭农场。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西北农垦区经济综合能力较差的地区,而在我国城市发达地区是否适宜发展家庭农场的研究仍然鲜有报道。

2.5 文献被引情况

选择被引频次最高的前20篇文献进行详细分析。这20篇文献总共被引278次,平均被引用13.9次。其中被引频次排在首位的是朱博文在2005年发表的《国外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高达29次;其次是黎东升于2000年发表的《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被引23次。根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目前被引量较高、被学者认可的文献大多为引荐国外家庭农场经验启示及我国家庭农场的崛起和初探,关于地方调研报告的研究文献不多。

2.6 来源期刊

根据检索统计,家庭农场研究文献发表的期刊来源较为广泛,载文量达到5篇及以上的期刊有39种,其中刊登10篇以上的期刊有17种,共发表文献693篇,占总量的51.91%,视为刊登家庭农场文献题材的主要期刊。《中国农垦经济》载文240篇,占总量的17.98%,是发表家庭农场文献最多的期刊;《中国农垦》172篇,《中国农业会计》45篇,《农场经济管理》30篇。这些期刊在家庭农场领域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见表4)。

通过进一步统计分析可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家庭农场文献有872篇,占总篇数的65.3%,CSSCI和EI分别发表93篇和2篇。可见该领域的研究较为深入,文献质量和研究层次都较高。

2.7 获得基金资助情况

对研究样本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1 288篇家庭农场论文中,共有26篇论文获得9种省级以上基金资助,仅占1.95%。对家庭农场研究进行资助的基金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最多,为15篇;其次是“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别资助论文各2篇。以上数据表明,关于家庭农场研究的少数论文具有较高研究水平,也从侧面上反映出家庭农场的研究和发展开始受到国家一定程度上的关注,但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家庭农场研究上的投入,并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其快速、深入的发展。

3 结 语

本研究对家庭农场研究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分析,对我国家庭农场研究现状进行了初探。由于家庭农场涉及内容较为宽泛,且自2013年起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家庭农场的研究正日新月异般地发展。以上分析皆基于截至发文日期统计的数据,因此可能会造成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但总体不会影响对该领域文献的研究。笔者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中将进一步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黎东升,曾令香,查金祥.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3):5-8.

[2] 李啸浪,贺明.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贵州省农业发展态势研究[J].情报探索,2012(8):48-50.

[3] 曾频,陈娆.从文献计量学分析我国都市农业研究的现状[J].现代化农业,2013(7):46-47.

[4] 李超.家庭农场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3(12):291,300.

[5] 闵杰.农地规模化经营探索——家庭农场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6):56-57,55.

[6] 文献计量学[EB/OL].[2013-11-27].http://baike.baidu.com/link?url=141ROtRPjLAwL7bZBrF-uDvrTEEFBZFWgTMXE-375xdfVSmPlDGaoGlDlp3UqAGA.

[7] 王景盛,刘巧英.长治市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展状况调查[J].山西农业科学,2013(9):995-998.

[8] 刘克俭,马启礁,赵登宏. 农户家庭经营模式再创新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16-17.

作者:曾频 宁璐 王彬

我国经营财政研究论文 篇3: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溯源

摘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当前我国财政改革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系列探讨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对理论界有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其理论根源的分析,厘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脉络,澄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并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实施和未来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学术观点 理论

一、问题提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自建国以来,通过国有化改造,国家财政的大量投入和国有企业的自我积累我国国有资本总量平均每年递增12.4%。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递增14.5%,进入90年代之后,国有资本呈快速递增态势,年递增率达17.9%。截至2002年底,全国国有资资本总量已达11.8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经营性国有资产为7.69万亿元,占65%,非经营性资产为4.14万亿元,占35%。

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国有经济,怎样防止国有资本流失,进而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成为政府、企业和学者长期关心的重大课题。长期以来,我国对国有资本经营收支没有单列预算和进行分类管理,而是与经常性预算收支混合在一起,这种做法无法体现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两种职能及其两类收支活动的运行特征。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两种职能的逐渐分离,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必须建立起独立于公共预算之外的国有资本预算来全面掌握经营性国有资本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情况,以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和再投资的有计划进行。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要求“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要求:“抓紧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相关法规和实施办法,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进一步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随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在各地陆续铺开。

本文对目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总结,并结合实践从理论的角度分别对其进行剖析,力图通过本文厘清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学术观点的理论脉络,进而对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推行提供借鉴。

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发展沿革

至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我国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理论探讨阶段、实践探索阶段和全面开展阶段。

1.理论探讨阶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探讨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末。围绕着存在性、定位、口径和形式等四个层面的大规模理论研究开始于1992年10月财政部在广州召开的“复式预算理论与实践国际研讨会”,这次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印度、丹麦等8个国家的专家学者80余人,专门研讨复式预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随后,叶振鹏提出“国家财政预算应区别为公共财政的政府经费预算与国有资产财政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①此后,他将国家财政预算区别为政府经费预算与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的提法,修正为国家预算制度应由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所组成,公共预算除了经营性质的支出外,还包括非生产建设投资支出。②随着“双元结构财政”③的提出,基本解决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无必要存在的问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邓子基进一步阐释,我国国家财政的“一体五重”关系和财政管理部门的“一体两翼”格局是国有资本财政和国有资本预算存在的理论依据。④此后,有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位、口径与形式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热点。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位,形成了应作为政府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有财政扎口和应与政府财政并行分列两种不同观点。与此同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口径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形式层面主要存在“企业财务预算”论和“出资人收益预算”论两种观点。

2.实践探索阶段。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正式要求“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此后,上海、武汉、深圳、北京等地陆续在实践层面探索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可以看出,各地开展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都是以履行出资人职能为前提进行探索和实践,主要做法大体可归纳为“沪深模式”和“穗武模式”两种模式。“沪深模式”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财政公共预算相分离,各自独立运作,共同组成政府复式预算;“穗武模式”,即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虽由国资部门编制,但其作为财政公共预算的一部分,收支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国资部门负责收缴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管理。“沪深模式”和“穗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由国资部门编制和管理,后者由国资部门编制但由财政部门管理。除此以外,“沪深模式”和“穗武模式”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口径也不尽相同。前者分企业集团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市本级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两个层次,其范围不仅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而且包括了部分行政性、非经营性资产;后者由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营运公司国有资本经营汇总预算组成,口径相对较小。

3.全面开展阶段。2006年,财政部和国资委共同起草的《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草案)开始广泛征求意见。各省市陆续出台法规文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在各地正式全面展开。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溯源

如上所述,由于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理论界从上世纪80年代末便开始就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开展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理论界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存在性、定位、口径、形式等四个层面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和观点。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存在性研究。围绕在我国有无必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理论界形成了“中国特色”学说和“一体两翼”学说两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中国特色”学说认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体系是我国所独有的,西方并无实际意义上的国有经济,因此,以西方预算理论为基础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我国没有存在的基础,特别是我国对国有资本的经营和监管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与此相反,“一体两翼”学说认为“国家财政预算应区别为公共财政的政府经费预算与国有资产财政的国有资产经营预算两部分,分别采取不同的政策。”⑤财政是“母体”,税务与国资是与母体不可分割的“两翼”,其基础是我国国家财政的“一体五重”的关系。“一体五重”的关系,即一个主体(国家或政府)——两种身份(政权行使者、国有资产所有者)——两种权力(政治权力、财产权力)——两种职能(社会管理、经济管理)——两种分配形式(税收、国有资产收益)——两种分配关系(税收征纳、利润上缴)。这种“一体五重”的关系形成了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特有的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本)财政的“双重(元)结构模式”;对应于财政管理部门来说,则形成国家财政部门和国家税务部门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一体两翼”格局(其中,财政是“母体”,税务与国资是与母体不可分割的“两翼”)。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本)财政的“双重(元)结构模式”决定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存在性。⑥

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这就决定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独特地位,有必要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和评价体系来确保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站在出资人的角度,体现出委托—代理的关系,对国有资本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进行预算约束,通过明确的制度安排来减少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信息非对称,从而规范代理人行为、降低代理成本,防止国有产流失,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位研究。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位,主要有“财政扎口”和“并行分列”两种不同观点。“财政扎口”观点认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作为政府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归入财政部门扎口管理的收支体系。“并行分列”观点则认为,鉴于国有经济的规模和重要性,须作为两个并行的预算体系与公共财政预算分列,充分体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存在性意义。

“财政扎口”和“并行分列”两种理论观点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践工作中均有体现。广州和武汉等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即是按照“财政扎口”的观点来实行的,形成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穗武模式”。在“穗武模式”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国资部门编制,但其作为财政公共预算的一部分,收支纳入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国资部门负责收缴使用,财政部门负责管理。与此同时,“并行分列”理论在上海、深圳等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中成功推行,形成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沪深模式”。在“沪深模式”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由国资部门编制和管理,与公共财政预算相分离,各自独立运作,共同组成政府复式预算。

应该讲,“并行分列”理论相对成熟,代表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并行分列”理论的推行是建立在城市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资本运行机制比较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和进程较快,国有经济总量较大,企业运行效益良好的基础之上。目前,一方面我国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刚刚建立,在职责分工和管理方式上与企业及相关部门仍处在磨合过程;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推开,城市国有经济比重下降较大,改革与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扎口”理论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由国资管理部门单列编制同时纳入财政部门的统一管理在改革实践中震动较小、调整较快,虽然纳入财政公共预算会因为国有资本收益的起伏影响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但符合现阶段国家对非税收入统一管理的要求,操作性较强。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口径研究。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口径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可称为狭义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国有资产预算”。狭义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口径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对象特指经营性国有资本,即国有企业;“国有资本预算”口径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对象包括所有国有资本,即除国有企业外还应包括其他国家出资的非盈利性组织;“国有资产预算”口径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对象涵盖所有国有资产,即除了出资所有的国有资本外还应包括自然形成的国有资产,包括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地、荒地、海洋等自然资源。这三种观点所描述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口径实际是一种从小到大的递进关系,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狭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预算”、“国有资产预算”口径之分是按照国有资产的本质属性进行区分的,按照管辖权限还应区分为不同行政区域内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各级国资委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因此,各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口径的逻辑关系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各类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划分口径,无论是狭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预算”还是“国有资产预算”,均是指导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践的一种标准选择。因此,选择何种口径,关键在于对具体条件下实践工作指导的有效性。应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分阶段、有层次地逐步推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当前的实际情况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考虑在自成体系的同时要留出与公共财政预算的接口,即一方面将国资部门组织收缴的国有资本收益资金纳入财政管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另一方面须设立国资专户实行扎口管理,将财政及相关部门对出资企业的资本性投入,都通过单独设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专户支出。在此基础上,在成熟的时候进一步将预算的范围扩展到所有国有资本,进而扩展到所有国有资产。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形式研究。“企业财务预算”论和“出资人收益预算”论是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形式层面流行的主要观点。“企业财务预算”论认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按照企业预算的内容和形式编制,即以三张报表为基础编制。“出资人权益预算”论则认为,应充分体现国有资本出资人的利益,以国有出资人收益预算为核心考查出资人权益的变动状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形式上存在“企业财务预算”、“出资人收益预算”两种观点的分野,主要是由于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视角决定的。企业财务三张报表,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资产状况。以此为基础的“企业财务预算”论,侧重反映企业经营和国有资本的变动过程。“出资人权益预算”论则更加注重站在出资人的角度,集中反映出资人的收益情况。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规范企业经营、保障国有出资人权益都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应予反映的重点。因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具体形式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而应站在出资人的角度,以是否有效管理为选择标准,根据本地情况灵活实施。根据目前大多数地方的实践来看,“企业财务预算”论和“出资人收益预算”论的有机结合,采取分级实施的方式较为可行。

分级实施的预算实施方式,即按照两级模式来构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体系。国有资本经营总预算(简称总预算)由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核心预算(简称核心预算)和出资企业国有资本经营基础预算(简称基础预算)两个级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汇总合并编制组成。其中,核心预算是由国资管理部门按照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和布局的总体规划以及产业发展方向,根据获取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土地因出资企业运作而增值部分的收益,以及在公共财政等预算中安排的用于出资企业的各种专项资本性投入资金,在基础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本级收支预算。基础预算是由出资企业在企业财务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国资管理部门对该企业资本营运、调整等建议指标编制的本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理论界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存在性、定位、口径、形式等四个层面分别形成了“中国特色”学说与“一体两翼”学说,“财政扎口”论与“并行分列”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论、“国有资本预算”论与“国有资产预算”论,“企业财务预算”论与“出资人收益预算”论等等不同的理论观点和学术流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理论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对上述理论观点的解析可以得到许多对理论界和实务界颇多裨益的启示。

第一,在有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存在性、定位、口径、形式等争论中,其核心在于国有经济的地位及其监管权限的界定上。在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理论的探讨中,学术界基本形成了承认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存在性的共识。定位、口径、形式等方面受制于各地的客观经济条件不尽相同,但对国有出资人地位的明确是各种理论观点和工作实践共同遵循的,这是我国国资监管理论和实践的一大进步。

第二,不同理论观点对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定义各有差别。本文认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该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依据政府授权,以国有资产出资人身份为依托,以国有资本战略调整为导向,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为目的,以企业财务预算编制为基础的,运用其依法取得的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和可支配资产,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支出的专门预算。

第三,从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来看,目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采用分级分类的模式较为可行,在条件成熟时将预算对象扩展到所有可确认和计量的国有资产实现与公共财政并行的专门预算。分级分类的模式下,国有资本经营核心预算和出资国有资本经营基础预算共同构成国有资本经营总预算,同时依据出资企业的性质对基础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进行分类指导。条件成熟时,即国民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步入良性稳定发展阶段且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已趋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并行分列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为南京市软科学项目“南京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与组织机制建设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叶振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构财政职能[J].财经研究,1993(3)

2.张馨.双元结构财政——中国财政模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3.邓子基.国家财政理论思考:借鉴“公共财政论”发展“国家分配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4.叶民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构财政职能[J].财经研究,1993(3)

注释:

①叶振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构财政职能[J].财经研究,1993(3)

②见叶振鹏1993年5月在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苏州年会上的发言《财政赤字问题的思考》。在双元结构财政中,国家财政由相对独立的政府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两个方面组成,二者相互对应,分别体现了政府社会管理者和资本所有者的两种身份。

③叶振鹏,张馨.双元结构财政——中国财政模式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6

④邓子基.国家财政理论思考:借鉴“公共财政论”发展“国家分配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⑤叶振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构财政职能[J].财经研究,1993(3)

⑥邓子基著.借鉴“公共财政论”发展“国家分配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黄茹原,南京市国资委企业处;张日方,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良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编:若佳)

作者:黄茹原 张 昉 陈良华

上一篇:物业服务演讲稿下一篇:保申请书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