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化理念下文学教学论文

2022-05-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价值,分析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延伸、课堂内外以及实践活动三方面论述其渗透路径,提出点面结合、课堂内外结合、融入生活等做法,为教学提供参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言文化理念下文学教学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言文化理念下文学教学论文 篇1: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文化传播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在汉语教学课堂上往往局限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基础理论教学,忽视了文化的渗透和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文化的传播指的是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将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民俗等一切与文化有关的因素贯彻到教学过程之中,在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增加文化传播力度。全面树立文化教学理念,坚持语言和文化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借语言文化的渗透,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传播在对外汉语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1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语言交际能力一部分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文化教学。文化教学要紧密结合语言教学,着重解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介绍目的与国家的国情和文化背景知识,为语言教学服务。

2要想学好汉语,必须同时学习中华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核。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语言是文化整体中的一部分,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工具的体系,而是一套发音的风俗及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汉语的学习和传播始终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汉语教学中,学生要真正理解中华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载体的汉语;学好汉语,必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负载的中华文化。越是深刻细致地了解中国的文学、历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3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教学出现脱节,因此必须强调结合进行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根本目的往往不只是掌握一种语言而已,而是在掌握汉语的基础上,去深刻地理解和领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相应的其他自然和社会科学。对文化的了解和掌握,亦即文化适应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文化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汉语教学变成了仅限于传授学生字词句、说话、写作等基本应用知识的技能课,文化内涵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对汉语之美认识的严重不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下降。教学实践证明,汉语教学必须也只能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同时,积极倡导现代教学理念,才能重新激发其活力,展现其魅力,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播的原则

语言教学本质上是交际文化的传授。交际文化的教学必须考虑到四方面的原则:适时性原则,即交际文化教学必须与语言教学的阶段性相适应;适度性原则,即交际文化教学必须与文化教学服务性相适应;针对性原则,即文化因素教学与学习者的真正需要相适应;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文化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习者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原则:

1主流原则

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它自身的多元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常常不单内容丰富,而且非常复杂。不同国家的不同民族或群体由于所受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不同,其生活方式也相差很大,从而产生出不同类型的亚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中所说的主流性原则,是指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文化教学的重点放在目的语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即该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的世界观、思维方式、是非取向、生活方式、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使之成为学生对该文化的主体认识,避免以次代主,以偏概全,形成偏紧和误解。此外,在学生学习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对文化的多元性、对亚文化之间可能有的区别有清醒的认识。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所要教授的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内容系统地传授给国外学生。目前在我国,语言教学已经有自身较为独立和完善的系统,但在文化教学方面还没有进入大纲设计层面。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的随意性很大,对于文化教学的内容缺乏统一和具体的要求。学生所学到的“文化点”主要来源于授课教师本人对文化内涵的把握,文化导入过程存在盲目和混乱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导入的大纲亟待制定出台并付诸执行。文化导入大纲的制定首先应该以语言教学大纲为基础,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具体明确文化导入的原则、内容、方法和途径,以及对学生所应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要求,使文化教学实践有章可循。

3客观性原则

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客观情况不同,因而所衍生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各具形态。但是,所有这些不同的文化表现之间没有绝对的“是非优劣”之分,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他们自己的价值观、传统和情感,也都有足以使自己民族引以为骄傲、自豪的方面,而这些方面是理应受到其他国家和民族尊重的。在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客观、辩证地对待这些差异,冷静地分析其文化的成因;在坚持和弘扬本族文化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多视角地理解、尊重、适应现实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逐步增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尊重、宽容和吸收。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策略

1课堂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般分为两种形式:语言课中的文化因素教学和专门的文化课教学,也被称为“分散式文化教学”和“集中式文化教学”。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交际,而学好语言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学习者可以使用目的语进行交流。两种形式的教学在性质上有所不同:文化课教学侧重于一般综合性的和某些特定性的文化内容的传授,知识性和学科性明显,是语言之外的东西。而文化因素教学则是在教学汉语结构规律的同时,帮助学习者了解以至习得目的语本体结构和使用方法。也就是说,在对外汉语课中的文化教学是以学习或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文化能力为指归的,具有技能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对比分析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将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进行对比,帮助学员意识到母语语言和文化的干扰,进而把握那些“貌合神离”、大同小异的部分。

2模式创新

随着全世界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彼此影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之间关系越来越加复杂化,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不同文化之间的界线更加模糊。事实上,不同语言之间也非截然孤立存在。许多语言向前追溯甚至会发现是由另外一种语言系统演变而来的。因此,学习者不应该用很生硬的标准来区分语言。同时,单纯的模仿也不足以学好一门语言,文化的融入在语言学习中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语言学习中有种说法叫做达到“第三位置”。在这里,“第三位置”是指学习者特有的,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目的语文化,又不同于其母语文化,而是与目的语和母语都有关联的文化系统。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平等看待各种文化的态度和汲取目标文化的思想内涵的能力。为了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达到“第三位置”,教师就应该在设计教学模式时突破以往以目标文化为载体,以目标文化的行为为标准的单向输入的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立足多元文化,求实创新。

3教材编写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受结构主义的影响,主要采取以句型训练为中心的结构法。之后出现了“结构—情景—功能”,“结构—功能—文化”等教材编写的新思路。其中“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在教学界已得到的广泛认同响应。有意识、有计划地选择与安排文化项目、充分重视文化项目研究,以及在所编教材中采取双向文化的态度等观点如今已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受到高度的重视。文化内涵的选择和融入成为教材编制中的关键和重点。在教材的编写和设计中,应该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适当地选择和安排文化点。这些文化点一般来源于介入性文化行为和非介入性文化行为。介入性文化行为是指在一些交往活动中,学生能够直接介入其中,成为真实交际中的角色的活动,如打招呼、约会等。非介入性文化行为指的是学生不一定能参与其中、只能作为旁观者项目,如中国人的孝敬长辈、家庭教育等。

与此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在教材中介绍中国文化,并非意味着中国文化本位论的渗入。“世界文化是多元的,世界文化的交流也是多向的”。外国人学汉语,并非一定要认同中国文化,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因此,我们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人们的文化通感,要让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更多地感到人文性。多种文化模式的选择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4教师的培养

对外汉语教师具有其自身的专业特色,除了普通教师所应具有的全面素质之外,还需要具有其他一系列的专业素质,尤其是高超的语言学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营造逼真的语言学习环境是一项基本任务。语言是动态的,教授语言就更应该是动态的。教学目的不仅要让学习者了解书面的目的语,更重要的是要让学习者可以在日常交流中灵活恰当地使用它。语言和文化是一体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处理好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从两方面着手:(1)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了解掌握学生的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饮食禁忌,以增强平等对话意识、求同存异意识和文化对比意识。(2)专业知识的培养。按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五点专业知识:语言基本知识与技能;文化与交际;语言习得策略;教学方法;教师综合素质。20世纪80年代后,教师的多元文化知识和能力培养的课程已进入许多国家的教师教育学习的计划之中,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汉语学生的关怀者、本土知识的专家和传授者、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李晓琪.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2]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李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崔永华,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

[6]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7]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张国臣

语言文化理念下文学教学论文 篇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

【摘 要】本文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价值,分析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延伸、课堂内外以及实践活动三方面论述其渗透路径,提出点面结合、课堂内外结合、融入生活等做法,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优秀传统文化 渗透 价值 问题 路径

【中圖分类号】G

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高中语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构成之一,其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知识、表达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一是能够有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诱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能够强化高中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其民族自信心;三是能够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素质多元化发展,对高中生的成人成才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问题,不但有利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进程,还有利于高中语文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本文从价值体现、存在问题和实现路径三方面探讨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营造课堂氛围,诱发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所学内容保持充分的兴趣,学习才会主动,学习效果才会提升。大部分高中生在学习中主要关注考试考点内容,往往忽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更缺乏主动学习的热情,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语文学习效果。要知道,高中语文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关联、不可分割,教师必须在有效深挖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并在课堂授课时进行适时渗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领悟到优秀传统文化和自身密切相关,不仅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二)强化文化认知,增强民族自信。我国有着浓厚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高中语文大部分教材中都蕴含了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学修养以及民俗民风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利于帮助高中生更透彻地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力,强化其文化认知,使其更好地感受前人先辈的无穷智慧和优秀品质,进而内化其身,培养正确的行为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增强其对祖国的认可度和民族自信心。

(三)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高中语文教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展示平台,其通过字符和修辞手法等显性、隐性两条渠道,把中国文化的语言之美、声律之美、意象之美、自然之美等都尽情地表现出来。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是对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补充。让高中生依托教材内容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是一个获取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用以优化自身文化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既有利于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利于高中生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遇到的问题

(一)外来文化入侵,学生热衷外来文化。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在推动国家文化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消极影响。比如,有的高中生崇尚过西方国家的万圣节、复活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对中国的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知之甚少;有的高中生青睐西方国家那些关于英雄情结、个人主义的影视作品,谈论起来了如指掌,却对国内出品的隐含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影视作品缺乏热情、漠不关心;还有的高中生受到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快餐文化”的影响,更喜欢去接触那些新奇、好玩的文化形式。上述种种,均阻碍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进程,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把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可有可无的知识点,处于敷衍状态;或者是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已落伍于时代,无须学习,处于远观状态。因此,怎样实现高中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高中语文教学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二)过于依赖教材,教学方式单调枯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是完全依赖于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开展教学工作,而不是立足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学习规律和兴趣爱好进行知识传授,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时毫无学习动力、敷衍了事。再加上有的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有限,没有做到“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的优秀传统文化积累,以致在教学时大多是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采取“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滞后教学方式,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怎样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需要重视的一大要素。

(三)忽视情感培养,教学效果不如人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并非一两句话就可以阐述清楚的,也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完全掌握的,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实现情感共鸣和情绪渲染,才能够真正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真谛所在。有的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把教学重心全部放在分数上,在授课时尤为重视学生的语言技巧和结构分析,完全忽略学生的情感培养,认为在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时投入情感既花费时间又花费精力且效果不显著,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怎样把学生的情感培养与教学效果进行正向关联,也是当下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探讨的一种教学趋势。

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内容延伸:点面结合,拓展外延,实现文化认同。高中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学者精心选编而成的,每一篇教材作品均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值得学生去认真学习、细细品味。其一,教师要从教材着手,深挖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明确渗透切入点,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教材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民风民俗、文化观念等方面上,充分感受教材作品所表现的内心情感,掌握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隐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等,让学生真正听懂教材作品的“话外音”,引发情感共鸣,实现文化认同。其二,教师要在授课时做到点面结合,即以某个教学知识点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依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拓展外延。以《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为例,该教材作品选自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假如教师仅仅要求学生理解这篇教材作品,这对学生而言是大大不足的,他们所获取的知识也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应在讲授完这一篇教材作品之后,引导学生去完整阅读《红楼梦》原著,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思想内涵,以及其中所包含的问候、用餐、生日、馈赠、着装等方面的行为举止礼仪,让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作用于自身的思想与言行。

(二)课堂内外:课堂为主,课后为辅,实现齐头并进。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使其不但适用于教学知识的讲解,也适用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在讲解优秀传統文化知识时,为避免枯燥乏味,要尽量采取情景结合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人物角色、具体事件等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于课堂之上,使学生能够更持久地保持学习动力,在较为轻松、有趣的环境里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以《赤壁赋》一课为例,教师把课前搜集整理的相关影视作品选段呈现在课堂之上,引导学生在身临其境获得视听双重感受的同时,更为真切地感受作品中赤壁的壮阔,更为深刻地领悟作者的心胸开阔、豪爽豁达和积极进取的生活信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作品的内涵。除课堂教学外,学校还可以在课后开展一些活动作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补充,如邀请专家学者到校举办优秀传统文化讲座、开展经典诵读比赛、优秀传统文化沙龙、“读名著”心得体会征文比赛、进“三馆”(文化馆、博物馆、民俗馆)等活动;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浏览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官网、微信公众号等,观看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有关的视频、文字以及宣传报道,让学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能够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量,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

(三)实践活动:融入生活,活学活用,实现学以致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仅是理论学习,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配合,在实践中促进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延伸,故其强调课堂内外的相互配合,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共同合力。鉴于此,教师应主动创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化学习途径,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共同合力,把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延伸至更多领域、更大范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例如,教师可以以传统节日为活动载体,让学生在生活之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如在春节前组织学生写春联、剪窗花,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或野外踏青,端午节时组织学生去看划龙舟、包粽子,中秋节组织学生打月饼、赏月等,让学生了解我国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和风俗,感受到参加节日活动的乐趣所在。紧接着,教师再以传统节日为题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关于传统节日的实践撰写文章,引导学生在文章中阐述自己的实践活动过程以及实践感想,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真正做到融入生活、活学活用,实现学以致用。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是当下新课改的主要趋势,也是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在精准掌握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正确面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依据高中生的身心特征、学习规律和兴趣爱好来合理安排教学。同时,教师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发掘教材作品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因子,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营造优质的学习氛围,真正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黄俊瑜.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J].中学课程资源,2020(03).

[2]黄显秋.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试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课外语文,2017(25).

[3]王媛媛.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与突破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2019(10).

[4]段 然.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速读(上旬),2014(08).

【作者简介】曾俊迪(1983— ),男,汉族,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玉林市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现就职于玉林市陆川县实验中学,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责编 罗汝君)

作者:曾俊迪

语言文化理念下文学教学论文 篇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自信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高校文化自信教学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占很重要地位,但其教学目标设定、主客体关系处理、内容构建、方法选择等还存在许多不足,现今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必须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深化文化认识;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文化兴趣;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增强文化认同;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思想政治课简称“思政课”),《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起点,意味着高校思政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自信教学便是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之一,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份自信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接受文化自信教育,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创新者。高校思政课作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课程,要重视文化自信教学的重要性,了解文化自信教学在高校思政课的现状,以及今后开展文化自信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文化自信教学对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性

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又高于三者的有机统一,因此文化自信教学内容也主要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革命文化教学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学三大模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瀚如云的文化典籍、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不断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力支撑之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思想结晶和精神风貌的文化,彰显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和伟大,汇聚成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传统。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指出,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红色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支柱,是高校思政课的有力支撑之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的前进方向,它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为基本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促进着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有力支撑之一。

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离不开大学生,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对高校思政课提出的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部分学生存在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缺乏关注,随着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与教育,这一现象有较大的改善,但这方面的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深化。

当前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周围充斥着各类西方社会思潮和极端言论,极易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影响,导致出现文化认同危机和意识形态危机,部分学生中出现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或是盲目崇拜外来文化的现象。高校作为守卫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守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卫士”,要筑好“防火墙”,讲好思政课,保護学生免受各类社会思潮和极端言论的危害,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素质,高校思政课的文化自信教学的强化迫在眉睫。

二、当前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现状

文化自信教学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部分,应当受到重视。但现状是文化自信教学目标设定易被忽视,由于较多地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出现了教学内容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塑造,教学方法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忽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教学目标的倾向。第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忽视文化自信。在高校思政课教材中,关于文化的教学内容没有单独成模块,分散在各个章节中,这容易出现忽视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教学目标的现象。第二,部分思政课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核心定位把握不准确。不了解各章节要达到怎样的文化自信教学效果,无法突出章节特色和要求,教学目标一栏往往千篇一律、空洞乏味、缺乏针对性。各章节目标之间、章节目标与总目标之间设定缺乏一定的联系,导致教学目标设定混乱,流于形式。

(二)教学主客体关系的处理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文化自信教学课堂上还是采取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教学关系。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听从老师安排,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主动权,这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会带来直接影响,他们课堂参与热情不高,学习文化兴趣较低。文化自信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和文化自信的培育。要实现文化价值观的塑造和文化自信的培育,需要学生从知识层面的理解到情感上的认同再到行动上的践行,仅靠传统的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教学关系是难以实现这一转变的。

(三)教学内容的构建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重文化知识传授轻文化价值塑造的倾向。第一,关于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有限。尽管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力图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和培育学生成才的需求,但还是存在不足之处。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国际竞争都无法忽视文化的作用,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中华文化在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中没有单独成章,而是分散在各章节之中,以小知识点的形式呈现,要达到文化自信教学目标,还需教师充分拓展知识点,从而导致既定教学内容讲述时长不足,课时分布不合理。第二,关于文化自信的教学内容不够鲜活。文化自信有广度、深度,小到一首歌曲,大到国际间的文化交流,都可作为文化自信的素材库。有限的教学内容中所用到的文化知识多为理论知识,缺乏鲜活性,没有在生活中实践中去寻找具有时代内涵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优秀文化素材来充实教学内容,导致部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如何将教学内容中有限的文化知识发挥最大效用也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一大考验。

(四)教学方式的选择

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师存在重课堂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第一,部分教师采取单一沉闷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导学生。既忽视学生的个体性和独特性,又未能将优秀文化的价值意蕴全面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导致学生难以产生课堂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学生获得感低。缺乏实践的纯粹理论式文化自信教学是无法帮助学生从知识层面的理解上升为价值层面的认同,更无法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第二,部分教师注重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文化自信教学,但未能真正把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传递给学生。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优秀文化作品,观看结束后给学生布置观后感便草草了之,并未与学生就该优秀文化作品进行探讨,剖析优秀文化作品背后的价值意蕴和思想内涵,无法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难以转化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文化自信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深化文化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到的“八个相统一”,其中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放在首位。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高校思政课的文化自信教学包含有意识形态和话语权等内容,政治导向性更加明显,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开设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系统了解厚植历史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革命文化以及为文化发展指明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认识,培育正确的文化观、历史观,引导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导向,在生活实践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认同并践行文化自信价值理念。

教学目标的设定首先要体现鲜明的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1]在意识形态领域站位明确,从文化的政治属性出发了解并深化文化认识,培育热爱祖国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以政治性引导学理性。[2]发挥最大效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政治方向的前提下,在文化传播、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国际视野、知识视野,使学理更具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使教学目标的设定获得学生的认可,更有利于深化文化认识。

(二)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文化兴趣

《意见》中提到,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用有待增强。学校、家庭、社会与高校思政课的协同,各类课程与高校思政课的协同,中小学与高校思政课的协同,以及高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合力都未完全形成。办好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要达到教师讲好、学生学好的效果,需要协同高校思政课与文化自信教学、教师与学生关系,才能做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提升学生的文化兴趣,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校思政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体系以及文化信仰方面站位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在文化自信教学中必须坚持主导性作用,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是为了塑造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必然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不仅在教学关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有效性和亲和力。提升学生的文化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思政学习和文化自信培育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导性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文化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获得感。

(三)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增强文化认同

《意见》指出,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引导学生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3]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强化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觉自信,认同本民族文化,培育学生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创新者,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有用人才。高校思政课文化教学围绕这一使命开展,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識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首先要在学懂弄通上下功夫,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弘扬文化主旋律,坚持不懈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教导之,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引导学生沿着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4]其次,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播种信念,阐发价值理念和追求,夯实学生理论知识,为价值观融入知识传授提供基本遵循。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文化作用的发挥在于实现价值引领,帮助学生在充斥各类西方社会思潮和极端言论的背景下,找准自身定位,接受并认同中华文化,引领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定文化自信

高校思政课是理论课,同时也具有实践性。纯粹理论性知识的灌输难以达到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的效果。文化来源于人的生活实践,同时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对人产生影响,文化的性质决定了文化教学与实践紧密相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校思政课文化自信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要将思政课的文化理论知识讲得更有亲和力和针对性,必须与学生的思想紧密结合,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知识入耳入脑入心入行。理论教学是基础,认同文化自信必须从理论认知层面开始,实践教学是坚定文化自信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为知识认知通向价值认同搭建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把文化自信的理论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化自信的基本内涵,以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辩证关系,充分认识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利用周围的优秀文化资源,以各种方式的教学传播优秀文化、传递价值观。以湖南大学为例,所处的湖湘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伟人。湖湘文化的精髓“心有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不仅塑造了湖湘人文精神,也引领湖湘文化发展,并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滋养湖湘大地,泽被后代世人。既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文化自信,也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转化思想观念,将中华优秀文化内化于心坚定理想信念,外化于行在实践中践行文化自信,但使其自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创新者。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陈金龙.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路向之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6).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9-08-15(1).

[4]吴潜涛,姜苏容.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07).

作者简介:姜琳(1995—),女,汉族,湖南桃江人,单位为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市监局。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御夫)

作者:姜琳

上一篇:竞聘宣传干事演讲稿下一篇:有关责任演讲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