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方向的论文(精选9篇)
The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eople 东西方人际关系要素差异探析
On Values of Chinese from Perspective of Lexicon 从词汇角度读中国人的价值观
Research on Sino-Western Differences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s 合作原则的中西方差异初探
The Comparison of Euphemism in Wording of Sino-Western Letters 中西书信用语的委婉语比较
How to avoid ambiguity in different culture 如何避免由文化差异造成的歧义
On 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Vocabulary on Chinese Language 英语网络词汇对汉语的影响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Etymology an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英语词源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
An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Prejudice in VOA 《美国之音》的语汇与政治偏见分析 A Comparison Between News Report of BBC and VOA BBC 与VOA新闻报道之比较 English idioms—A Mirror Reflecting British Culture American culture Reflected in the Use of Words of America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Brand Names and their Cultural Associations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Body Langu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xism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Their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Cultural Comparison in Idioms The Cultural Conflict in th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Talk of 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ranslation Family Educ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 Effect of Context on the Meaning of Words A View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with Regard to Taboos A View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with Regard to Etiquette A View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in Terms of Proverbs Proverbs and Culture Exotic Cultures Influence on English Vocabular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English Education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n World Culture The Cultural Effect Of Civilized English On English Writing 从现代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看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与处理 中国学生英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 论影响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因素 校园交际中的语码选择 唐诗英译中文化意象保留 英语教学中汉文化的参与和渗透
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文化差异与认知体系 英语写作中汉语干扰因素分析 中英文化交际差异对比 英语词汇与变化
类比在现代中英词汇中的应用 拟声理据的应用
词的理据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小说《喜福会》中的文化碰撞
广告语篇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 汉语的负迁移与英语学习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中西餐饮业的影响 英汉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漫谈 美语口语中的俚语现象透析
汉英颜色词背后的文化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探源
1 农业文化的价值
在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 由于工业文明不断发展而产生了许多消极的文化因素影响, 人和大自然之间的和谐逐渐被破坏, 甚至人与人个体以及社会群体之间的裂痕逐渐拉大, 社会、生活、人文、经济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正是基于此背景下, 中国传统农业文化却伴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断地在前进中展现出其内在价值。
1.1 农业文化的经济价值
我国传统的农业文化弥补了工业社会发展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弊端, 同时克服了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后果。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既继承了传统农业文化精华, 又与现代化技术融合, 创造着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高效经济价值。轮作复种就是传统农业几千年来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并应用至今的生产方式, 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为预防病虫害的侵袭, 也为了防止土地肥力的加速衰退, 于是轮作技术被发明了, 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不同时令有计划地轮换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轮作的同时还有一种技术称为复种, 就是为了提高同一块土地的利用率, 在同一年内播种2次以上。轮作、复种能产生高效的农业经济价值, 在淮河以南地区常采用多种形式的水旱轮作制, 而在中原大地以北地区主要发展豆谷轮作。同样, 精耕细作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的农业文化精华, 对土地的精细规划和对农作物的细心栽培能产生较高的农业经济价值, 当今世界农业的发展仍然要借鉴中国的精耕细作技术。传统农业文化处处体现着循环利用、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例如水旱轮作、施肥轮作和豆谷轮作。我国的传统农业文化是当今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基础,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续和稳定, 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处处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1,2]。
1.2 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
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 辛勤智慧的劳动人民总结了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 发明创造出成熟的农业技术和一系列符合生态发展要求的耕种制度, 形成了用地养地、轮作倒茬、精耕细作等优良的传统。
我国农业文化很好地协调了农业生产的多方面关系, 它的生态价值突出表现为:一是通过合理施肥、系统灌溉、土地轮种、复耕细作、修建梯田等多种农业技术方式, 实现了对土地精心保护并且达到合理永续利用的目的, 传统农业一贯遵循着养地用地相结合的原则, 从而很好地保护了水土资源;二是人类的先祖知道人与自然息息相关, 他们努力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大限度地按自然规律办事, 通过颁布相关法令法规来严格约束人们的狩猎、捕鱼和采集等行为, 从而杜绝人们过度的索取自然资源;三是对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 我国人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发挥不同的地域优势, 使农林牧渔各业相互依存, 协调发展, 这样就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传统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正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巨大作用[3,4]。
1.3 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
农业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 这正是传统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的体现。首先, 诚信为本是传统农业文化社会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础, 也是构建当今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当今社会, 人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 对经济利益过分追求, 从而导致产生了崇尚投机的思想行为, 于是诚信观念逐渐淡薄, 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从传统农业文化角度出发, 重塑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 一方面要引进以契约为主的现代业缘合作形式, 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利用传统血缘和地缘为主的合作传统。既要辅以制度信任, 又要发挥人际信任, 现代社会契约关系和传统农业文化讲求的诚信相辅相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其次, 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是农业文化所倡导的优良品质。在农业社会, 耕耘与收获是必然的相互关系, 辛勤的付出, 才会有农业的丰收果实。中华民族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勤俭的生活作风, 这正是传统农业文化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品德。现代社会提倡低碳环保的生活和消费方式, 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这正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勤俭节约和再利用思想的传承。再次, 孝道伦理是农业礼治社会的秩序基础。传统农业文化长期影响社会形成的礼治, 对维系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价值。在传统的文化中, 长幼有序, 子女孝顺父母, 亲朋友爱, 这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美德, 孝文化是农业文化的社会准则, 孝道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向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农业文化。
2 农业文化的功能
农业文化是一种最早出现的文化, 它是农耕文明产生并且逐渐发展成熟后, 随之慢慢积淀形成的。农业是最古老、最原始的产业, 经过成千上万年的经历、演变和发展, 形成了一种文化———农业文化[1]。因此, 往往导致人们在认识上产生误区, 认为农业文化是一种落后的文化。事实上, 时至今日, 农业文化在现代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各方各面的功用。一是社会凝聚功能。农业文化是传统智慧的结晶, 倡导先进、积极的农业文化时, 就能用其厚重的思想底蕴把单位和个人凝聚到农业文化的旗帜下, 共同为农业发展而努力。二是生产导向功能。农业文化以其独有的特质展现着它的精神和价值。农业和文化是统一的, 它们共同指引着农业的发展方向, 即创造高产高效优质农业。农业文化既引导着农业生产方向, 同时也是社会道德的导向文化之一, 它的导向功能显而易见。三是历史贯联功能。农业文化具有贯联古今的功能, 它一脉传承, 将原始、古代、近代、现代和未来的农业有机的联系、贯穿起来。传统农业文化是先人一辈辈积累下来的, 并且传承至今, 今人继承并且发展了农业文化, 这种血脉关系使农业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发扬光大。四是产业协调功能。农业文化属于整个社会文化大系统中的一员, 它能协调农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系, 以有利于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文化还能协调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 让农业资源既有利当代又造福后人。同时, 农业文化也协调了农业生产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使农业生产协调有序进行。五是生产服务功能。农业文化一方面服务于农业, 农业文化起源于农业, 伴随着农业生产活动而产生发展, 同时又反作用于农业, 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和效率的提升, 以达到优质高效。农业文化另一方面服务于社会, 农业文化的发展会让社会文化更加丰富, 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提升人民道德素质, 同时有利于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3 农业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随着农业生产力的逐步发展进步, 人类从刀耕火种、器具化农业, 一直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现代化农业。在继承传统农业文化的同时, 还要不断地发展农业文化精神和充实农业文化内涵。传统农业文化有很多方面值得继承和发展:一是技术经验。对于灌溉、育种、耕种等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 必须加以保护和传承。传统的耕作技术遵从中华民族美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3], 必须继承发扬。同时, 还要借鉴现代化的生产科技, 不断提升农业效率。二是生产制度。从古至今, 农业生产制度都对维护农业生产秩序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合法有序的农业生产制度, 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吸收改造传统农业生产制度的同时, 发展合理合法的现代化农业制度是重中之重。三是农业配套设施。中国人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工具和农业配套设施, 并且不断地改进改良, 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生产在进步中摸索前行。农业生产设施要遵循自然的原则, 需要在保护传统农业技术和设施的基础上, 研究和发展适合当代农业的先进生产方式和设施。四是农业信仰。农业信仰是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信仰作依托, 传统农耕文明就不可能实现稳定发展。传统的农业信仰值得学习和传承, 同时也要引导人们摒弃迷信, 相信科学, 继承发展与改革相结合来充实农业文化内涵。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相互融合, 相互借鉴,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丰富了精神文化的内涵。农业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文化, 伴随着农业的发展, 农业文化将继往开来, 一直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罗凯.农业文化的基本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开放, 2011 (11) :43.
[2]孙白露, 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1) :54-58.
[3]金以俊.农业文化资源的创意利用[J].上海商业, 2013, 1 (1) :17-19.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设计架构;思考模式
高职院校如何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明确办学方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高等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新阶段需要更高的眼光,需要有科学的理念、方法和途径探索高职强校的新起点。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要包容、交融,要有可持续性。高职教育要树立起高职人的品格。这些全新的思考和目标给予广大职教工作者开辟了又一广阔的驰骋空间。那么,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方向与设计架构该如何呢?
2007年暑期,有幸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考察,短短的10天,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种将梦幻变成现实的快慰,一种急于了解它背后故事的冲动,一种想大胆超越束缚有所实现的渴望……也切实感悟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过程。
在南洋理工学院的一次茶点聊天会上,幸与林靖东院长面对面交流,询问下告之:“NYP++”(永远追求创新)的许多理念与实践来自于对日本企业及其企业文化的考量。回来后细细思虑,尝试选取一个迫切的角度,结合课题将所见、所思、所想真实道来与同仁分享。
永远追求创新是南洋理工学院顶层设计的目标。为实现学院的教育使命,南洋理工学院的领航人在对日本优秀企业考察后发现,竞争中的一些日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被国际市场所接受、获得高度评价、受欢迎,主要是它们能够在开发概念、技术、制作流程等方面进行某种程度的创新。创新概念,技术项目引领,运行“教学工厂”发展模式,应是南洋理工学院领导层向日本企业学习考察并借鉴西方职教办学经验后的自我定位,它成为南洋理工学院“NYP++”走向成功的一条有效路径。而其中,“教学工厂”成为学院最鲜明的亮点和典型之一。
“教学工厂”既是一个创新的概念,办学的理念,又是一种教学运行模式。“教学工厂”的理念是以学院为本位,而不是以企业为本位。它是在现有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设立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知道有些技术知识(即“潜默知识”)只能通过“做中学”(1earning-by-doing)才能获得。“教学工厂”已成为南洋理工学院专能开发和教职员专业培训J的重要途径。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开发只是“教学工厂”现阶段的主要选择,它不是固定的模式,它会随学院的成长和发展与时俱进。
对日本企业与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对比分析思考后,又尝试探究南洋理工学院创新办学理念的源头。求证过程及结论发现:
日本本田公司在汽车制造上的思考方式和组织结构以及形成的产品开发模式应是最好的佐证。本田认为汽车制造的八成取决于概念。南洋理工学院不断创新概念应源于执着于概念的这类日本公司的启迪。
日本的企业能够持续保持良好业绩的主要原因是,他们非常珍惜组织中所累积的知识,并充分加以活用所致。如,Canon就是一个不中断知识的组织再造让畅销商品得以开花结果的典型企业。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的积累与分享(AES)”的理念及其运行模式应受此启发。
场域(环境因素)是知识创造型企业非常重要和基本性的构成要素。电综(全球排名第四的汽车零件大企业)的深入挖掘技术人员和横向串联系统人员同心协力、富士通的透过个体与网络共创来实现梦想,可以认为造就了南洋理工学院无界化理念和综合科技教学的基础架构。
通过分析发现,日本企业的优势还在于可以让进行高度加工的生产现场的技能能够和高技术开发并存,如前面提到的电综。透过南洋理工学院的专业科技中心设置中体现出的精细化管理的细节处就可以窥见一斑。如机电学系的二楼是设计中心,教师和学生开放式教学,隔层玻璃的两边分别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项目,各做一部分,随时沟通交流。楼下是装配生产现场。
让需求和新技术、新材料成为一体,以填补死亡之谷的日本企业经营之道,在南洋理工学院的快速成型中心、生物医药工程学系的生物电子实验室也都可以看到最好的表现。
借鉴企业文化,吸收其营养元素,结合学院的使命和现状,建构出自己院校式企业文化的内涵,并不断提升其品质。模式的传承带来了连锁性的成功。南洋理工学院成功了,并成为世界高职院校的“旗舰”之一。
将企业文化引入高职教育校园文化,也是目前我国一些职业院校的追求理念。在目前已经公布的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学院的建设方案中,已有学校将借鉴企业文化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责任感、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等企业需要品行,作为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内涵的创新项目。
分析这一命题的出发点不难看出:这是依据如何培养“企业人”假设条件的一个目标,即为企业培养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实用性高级技能型人才。而现实的情形是:職业院校中人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忽略了,或者说重视不够,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没能实现。
自我浅见,我国一些职院借鉴企业文化的目的更多的是试图减少或消除高职毕业生频繁“跳槽”的不利局面,增加就业率,求得用人单位认同,学校可持续发展等相对价值的追求。当然,不能否认也是为学生在企业的存活着想。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企业组织管理方式的变迁、企业文化本身内涵伴随着多品种、小批量市场需求的变化,独立生产系统已经在一些品牌企业重新启动的现实。专业(岗位)群的内涵究竟如何确立?
我们强调的企业文化只是一个职业人最起码的职业操守,是任何一个职业人必须恪守的。未来的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该如何培养这样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些教育学本质的思考,在厘定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时,需要经常自问。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社会环境也在发生着不小的变化,许多传统文化都渐渐的消失。作为新时代主人的我们,要继续把优良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而群众文化在新时代的带领下,也更加的多元化。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创新发展
群众文化,很多人给予的定义词便是群众自发性组织起来的文化艺术节等,以政府部门为对应的单位,各个县、乡、镇、区开展对应的活动比赛。通过这些比赛,来激发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或者传承意识。艺术创新发展,现如今,高科技的社会潮流离不开创新思维,如何才能从众多活动中脱颖而出,吸引人们的眼球就成为这一发展方向的又一要点。
一、群众文化的建设
民间传统文化是群众文化中的一部分,我们民间的茶文化、剪纸、戏曲、皮影戏等等都是世界上优秀的文化遗产,但是真正可以传承这种手艺的却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有关单位或者政府部门采取对应的措施,举办和文化有关的活动,这样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让人们对于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更进一步。而时代总是在不断的更新变化,近些年来,炙手可热的广场舞可谓是受大众们一致的追捧,不管年轻或者是年长的人,不论是男或者是女,都加入了这个行列。对于此种群众文化发展,也是我国新起的一种新潮流,国家也应作为一种新的中国元素融入到传统文化中。
二、群众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群众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对人们的传播思想,以及开展的活动也是有着密切关系的。那么,文化活动如何顺利进行又应该怎样做呢?第一步,各地的文化保护协会要积极配合,开展一些适合大多数人们参加的活动,并且设置一些小型的奖项,这样可以激发人们参加比赛的精神。第二步,可以举办文艺演出,例如与主题有关的戏曲表演或者是歌舞表演,公益活动等,让人们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第三步,提高党员干部们的意识,积极做到督促和带头作用,此类措施同时运用于城市和农村,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基础,群众自发性组成,从而逐渐形成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文化,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我们首先要把握其中建设的实质,是以群众为中心展开的。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组织开展有利于群众身心的`活动,如地方特色舞蹈,音乐,美食,衣服等,以交流会形式开展,或者以展示会形式向群众提供生活便利,吸引群众加入到组织建设的队伍中来感受文化魅力,并由群众自身进行宣传,扩大组织建设的队伍。
(二)创建一些有价值的文工团。就基层的老百姓而言,以发扬群众文化的精神为主,用来提高百姓对于群众文化的热情,而创建的宣传文化的文工团,这也是弘扬群众文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有力的宣传力度,才能激起人们的欲望,才能让人们对于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才能最大幅度的加强文化的建设。
(三)每逢佳节,各个乡可以各自问单位到县里举行以群众、百姓为单位的表演,以保证文化长久不衰的传承下去。比如:很多地方有的习俗,春节闹社火、十五闹花灯,都是传承群众文化的方式。
三、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人口较多,地境辽阔的国家,56个民族就可能有56种不同的文化,不管是从文化角度,或者是经济的角度,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交流,为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带来不小的作用,就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讲,我国自己本身的专利申请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国外的友人们也慕名前来,这不正是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么。而精神文化层次,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我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经过前辈们认真专研琢磨而流传下来的,某些方面可能有的层次比较贫瘠,跟不上时代,但仔细回味,它也有着当今嘈杂社会中没有的静谧。不同人对于文化的概念不一定完全一致,有人认为戏曲就是文化艺术,有人认为品茶或者美食是文化艺术,但不论是哪种文化,都需要我们发扬光大。
四、小结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很注重传统文化的发展,很多城里人认为,传扬传统文化应该是农村人做的,但其实,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人应该做的,现阶段,我国的群众文化已经一步步的走向衰竭。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发展的大国,而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也是传统文化的基础。本人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就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创新发展方向与对策做出研究和讨论,由于本人能力不足,没有做到面面俱到,希望通过此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李岩.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08).
一、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罗常培
罗常培,字莘田,号恬庵,笔名贾尹耕,斋名未济斋。北京人,满族。19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语言教育家。历任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所长。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筹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并任语言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任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一生两次被评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出席会议。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与赵元任、李方桂同称为早期中国语言学界的“三巨头”。其学术成就对当代中国语言学及音韵学研究影响极为深远。
二、开拓性著作――《语言与文化》
《语言与文化》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了联系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及历史来研究语言的宗旨,引言第一句话引用了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的话:“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合,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并简要介绍了其余七章的内容范围。
第二章为“从语词的语源和演变看过去文化的遗迹”,罗常培先生用汉语中和外国语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词义演变与文化发展阶段的关系,进而具体地分析了英语中“wan、window、fee、money”等词的词源以及所反映的文化印迹,几种北美印第安语中几个词源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变迁,以及汉语中从“贝”的字和古代货币制度的关系、“纸”的偏旁所反映出最初的造纸原料、“安”所反映的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斩”和车裂惨刑、“家”的原始形式等有关问题。本章结尾还提出了语言学和社会学可以相互启发的观点。
第三章为“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语言里的例子、北美怒特迩语的例子、现代英语里的畜牧词语、中国古代畜牧词语的死亡、汉语和印第安语中语义结构对应的词等例子来讨论造词的心理过程与民族的经济发展程度的关系。
第四章为“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包括“借字”(借词)的定义,汉语借词所显示的中外文化交流、近代中国借词的四种方式(声音的借贷、新谐声字、借译词、描写词)、汉语里借词多于贷词的四个原因、外国语里的汉语贷词研究、贷词还原的误会、研究贷词的`困难、英语里的汉语贷词的研究。
第五章为“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的踪迹”,包括地名研究对于历史学和考古学的功用、凯尔特语在欧洲的一条地名带、地名所反映的斯堪的那维亚人在英国的殖民痕迹、北美的印第安语地名、中国地名所显示的古代民族交通的踪迹、侨置郡县和民族迁徙、壮语地名所显示的古今民族的差异、滇缅边境上几个地名的语源等内容。这一章关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材料都是第一次发表的。
第六章为“从姓氏和别号看民族来源和宗教信仰”,该章包括“从姓氏所反映的民族来源”、“从姓氏和别号所反映的宗教信仰”、“‘父子连名制’是藏缅族的文化特征”等内容。这一章着重研究了“父子连名制”。
第七章为“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该章包括“亲属称谓在初民社会里的重要性”、“黑夷亲属称谓所反映的交错从表婚制”、“交错从表婚制的分布区域”,“亲属称谓所反映的其他婚姻制度”以及用例说明从亲属称谓推断婚姻制度所应有的审慎态度。
第八章为本书的“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语言跟着社会的进程而演变”、“语言学的有机联系”、“语言学的古生物学分析方法”、“文化变迁对于语音和语形的影响”、以及“中国语言学的新方向”。其实,这一章才是这本书有关语言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除了上面的八章正文以外,《语言与文化》还包括邢公蜿写的再版序,陆志韦原来为该书第一版写的序和作者的“自序”。罗常培的自序中回顾了该书的写作过程;本书还包括四项附录,分别为:“论藏缅族的父子连名制”、“茶山歌”、“从客家迁徙的踪迹论客赣方言的关系”和“语言学在云南”。这些附录都是作者早些年所撰的论文和报告,也是产述书中一些观点的基础,附录在书后,分别为前面不同章节的内容提供了更细的例证。
三、读后感想
罗常培在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方言调查、音韵学研究各方面都作了许多开拓性的工作,并有突出贡献。罗常培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这门科学不懈的开拓者。中国语言学界将罗先生称为“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可以说是对他一生的准确定评。
(一)勇于接受新事物,开创新事物的精神
该书中提及了大量的国外和国内的例子,将语言学与社会文化联系起来,这在当时的四十年代是个很大的尝试和挑战,为今后的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种勇于接受新事物,开创新事物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书中例证丰富、文字有简单易懂
在书中罗常培先生讲到了许多有趣的事儿,一部十万字的书,包含了丰富的例证,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字里行间体现出罗常培先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并运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来说明,这样读起来很轻松,又体会了书中的乐趣。
(三)架起语言学与文化学的桥梁
(一)畅通语言教育的主渠道,上好语言课。
语言课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语言教育的主体,当前幼儿园语言课教学与研究的重点要放在:
1、针对“听”进行语言课教学。听力既是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又是语言教育进一步展开的基础。在小班的语言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听与说的关系以及“听”的能力培养。除了听字、听词、听句、听简短的故事和对话之外,还要听音、听响、听音乐等等。听除直接影响说之外,强调听还有利于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素质
2、要使幼儿思维和语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和标志之一,所以有人说语言即思维,有序的口语表达即有声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中,立足点要放在思维这个高度,让幼儿在“听——想——说”的思维链中学习语言。重点和难点是把握住幼儿的思维特点、思维的素材和启发思维的时机,不能脱离幼儿实际无限拔高。
(二)将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幼儿的语言学习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1、在音乐课的活动中渗透。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着幼儿对音乐的兴建,可在大班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孩子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2、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幼儿的世界到外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工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作的画进行讲述。如:在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再请小朋友给画中的小动物说句话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计算活动中渗透。在上计算课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如:在小班学习4以内物体的点数时,可把幼儿带到一颗桃树前,让幼儿讲一讲猴子在干什么?使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孩子可能会说:小猴在爬树,小猴在吃桃子,小猴子荡秋千。在此基础上,可请幼儿一起数一数桃树上有几只猴子。这样,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1 坚持传统原则
特色教学本质上是特定专业特色的体现, 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文化和专业特色的主动适应和超越, 与专业特色剥离的教学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特色教学[2]。特色化中医人才主要指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 中医基本功扎实的传统型高级人才。此类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 宽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精通中医辨证和临床, 具备承载和传承中医原始基因的素质[1]。传统文化教育是传统中医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 我校自2005年起面向全校中医各专业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 取得了良好效果, 颇受学生欢迎及各方好评, 并于2007年正式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材。
探索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关系的探讨, 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看:与中国相关、与文化相关、与传统相关、与医学相关。其中“传统”尤为重要, 它跟该专业方向具有密切的吻合性。所谓“传”, 即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 这些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 重点在中国古代文化, 具体而言, 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而“统”, 是指主流的。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3]。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 主要探讨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古代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传统中医方向实行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师承授受, 使学生学到名师纯正的学术经验和思想精髓。在课程设置上, 削减外语、计算机、西医类等课程的课时, 增加中医经典、古代哲学经典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 多被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之中, 研读这些古籍, 尤其是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 对于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非常必要的。在针对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中, 应增加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经典名篇的选读。但这种阅读不同于《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从语言文学角度, 而应从文化解析角度来阅读。例如, 通过阅读《周易》选段掌握易学精神, 学习《论语》《孟子》篇章了解儒家文化, 从《老子》《庄子》节选认识道家思想, 从《内经》《伤寒论》及各医家著作中解读其中蕴含的儒、道、释思想原理。这样既深刻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又是对《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补充与提升, 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作用很大。
2 体现精英模式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传统中医班是1999年在中医本科1998级中, 经自愿报名、专家考核、择优录取后, 选拔20名优秀的中医专业学生组成的。之后传统中医方向每届学生人数一般均在二三十人左右, 在理论教学上保留以班为单位的现代教育统一授讲的形式;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上则采取“一师一徒”的师承教导模式, 并延长实习期一年半, 使学生既能了解一个普通中医临床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前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又能继承导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为成为新一代名医打下基础, 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体现。而本课程目前对中医学各专业方向的授课均为36学时, 并采用统一教材, 对传统中医方向并无侧重, 不能反映不同专业方向在学时和知识需求上的差异。鉴于此, 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不但在课时数上应多于其它专业方向, 而且有必要提高课程地位, 将该课程设为必修课, 并且建立专用教材体系, 编写传统中医方向的专用特色教材。
“学医贵于明理, 明理方能艺熟”, 掌握建立在传统易学、道学、儒学基础上的哲学思维方式, 对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而言更有实际意义。《周易》之象思维、道家的宇宙观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 儒家的中庸之道奠定了中医学的阴阳平衡观, 传统的元气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哲学基础等, 这些无一不是传统医学中开启智慧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掌握古代哲学思维方式, 并将它运用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 足以开拓多维学科的研究思路[4]。所谓学以致用, 学习中医文化、培养传统思维, 归根结底是为了在专业学习、工作中轻松理解现象, 注意发现问题, 善于分析问题, 能够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力求切合中医学而实际化, 切实发挥实用价值。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了解一般文化或中医学现象, 而应探讨中医学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审美情趣等深层次问题。在教学当中, 教师应当具备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力, 从文献中发现和收集具体事例, 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揭示中医哲学基础、理论渊源、思想方法, 把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到中医学基础理论中, 真正领悟中医之真谛。
3 采用个性化教学
特色教学是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2]。传统中医人才由于每届招生人数不多, 宜采用更为灵活、科学、有效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 更能从学生掌握、领会知识的角度、不同层次教授给学生更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的方式, 通过自学或讨论来进行微型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 同时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对知识的领会程度, 采取因人施教, 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组织和安排, 从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讨论会、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形式, 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
国际班学生的语言文化、民族情感、宗教信仰以及自我意识等心理方面与内地班学生不同。内地班学生均通过相关考核择优录取, 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 (含古汉语) 基础相对扎实;而港台学生大多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方面薄弱, 缺乏基本的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与学生谈心沟通的形式, 了解学生的相关意识及知识基础;根据内地班与国际班的不同特点进行本课程特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比较研究。另外, 在国际班内部, 还应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及不同知识基础情况因材施教。教师之间开展教学心得体会交流及集体备课活动, 制定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并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成果及问题。
4 注入活力趣味
教师在课堂上拼命读讲, 学生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无异于“满堂灌”,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应更新教育理念, 变革教学模式, 采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的“导学”,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与“学”相结合, 形成师生互动, 使学生由“被支配”“被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和求知”, 而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 拉近师生距离, 活跃课堂气氛。
与此同时, 还应该研究辅助促进传统中医方向传统文化教育的其它活动形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收集相关文字、图片及影音资料, 设计制作相关特色教学课件。多轨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实践, 在课堂教学基础上, 开展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古文背诵、知识竞赛、学术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创建相应的文化环境。在教材中插入相关图片, 使教材图文并茂, 既可增加感性认识, 又可缓解纯文字的视觉疲劳。
中医文化本身独具魅力, 有很多内容充满趣味性, 可以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例如, 古代医家大多亦儒亦医, 不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博览经、史、子、集, 而且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 故常常以歌诀、诗词等各种形式对自身的医学经验加以总结, 句式整齐, 押韵成章, 读来脍炙人口、简明易记。如李时珍《濒湖脉诀》、高武《百症赋》、窦汉卿《标幽赋》, 以及广为流传的《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中药历史悠久,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文化上也有生动的反映。药名隐语、药 (穴) 名诗词及药名对联、书信、散文等, 构思之奇特, 用词之精巧, 令人赞叹不已。通过阅读鉴赏药 (穴) 名诗词文, 猜药 (穴) 名谜语等, 分析其中的文体、修辞和语言结构,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医药知识的记忆, 更能增添不少文学欣赏趣味, 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还能重温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另外像《草木传》一类的戏曲作品, 以戏曲特有的形式介绍了500余种中药, 并以奇巧神妙的手法将各种药的性味、形状、功能、效用、主治以及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配合禁忌、加工炮炙等, 别开生面地表现出来, 有角色行当 (生、旦、净、丑等) , 有故事情节, 有科白 (动作和说白) , 有唱段, 结构完整。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方剂和大量行之有效的民间土方、单方、验方[5]。可以戏曲剧本为依据,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寓学于乐, 既可掌握方药知识, 又能领略文学风采。总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乐于教、轻松教, 学生乐于学、愉快学, 可为课程注入无限的活力与趣味。
针对传统中医方向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的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根据该专业方向的特点及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 突出中医传统特色;根据学生特点, 扬长避短,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及专业素质, 突出其鲜明的传统特色与精英教育特色, 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为该专业方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该专业方向其它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为将本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积极准备条件, 在充分体现我校专业优势及专业特色、吸引更多学生尤其是港台及国外学生来学习中医、将传统中医发扬光大等方面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朱乔青.特色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2) :120-121.
[2]郭纲军.论特色教学之规定性[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1, 30 (3) :36-37.
[3]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8.
[4]黄海波.如何提高中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20 (5) :23.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員,西藏文化是藏民族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也是在同其他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不断交融中得到发展的。
历史上,西藏曾经历了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中叶。在1959年之前,十四世达赖喇嘛作为藏传佛教首领和西藏地方政府首脑,集政教大权于一身。而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窒息了西藏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西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带来了希望。1951年西藏实现和平解放,打破了长期封闭和停滞不前的局面,为西藏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发展创造了基本前提。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积极帮助西藏保护和发掘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等,开启了西藏文化发展进程。1959年的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为西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不但重视西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加大力度发展现代科学教育文化事业,西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发展。
二、藏语言文字的学习、使用和发展
藏语文属汉藏语系,千百年来一直是西藏人民的重要交际工具,是西藏文化的重要标志和载体,在中华民族多元语言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障西藏人民学习使用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为促进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重大进展。
旧西藏,学习藏语文是上层贵族和少数僧侣的特权,而中央人民政府从西藏和平解放之日起就十分重视藏语文的学习和推广,西藏自治区成立后,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藏语文的学习和使用,加强藏语文的教学。目前,所有农牧区和部分城镇小学实行藏汉语文同步教学,主要课程用藏语授课。中学阶段也同时用藏语和汉语授课,并在内地西藏中学开设藏语文课。藏语文在西藏所有学校都得到了空前的普及。藏语言文字得到全面发展。1984年开发出了与汉英兼容的藏文处理系统,实现了藏文精密照排。建立了为藏、汉、英机器翻译所需的藏语语法属性电子词典以及大规模藏语真实文本数据,为西藏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传承、传播和弘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和互联网的普及,为藏语文的学习、使用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的藏语文平台浏览阅读、收听、收看国内外新闻和各类资讯,满足了广大藏族群众的信息需求。西藏邮电业务广泛使用藏语文,开辟了藏文电报、藏语寻呼以及藏文手机短信等服务项目。藏文文档识别系统的问世,拉开了藏文识别应用于藏文数字化建设的序幕。
总之在继承中创新,在保护中弘扬,在开放中发展,才能保持民族特色和旺盛的生命力。
C语言的书籍的附录都要说一个问题,就是优先性和结合方向,
我的理解是这些是建立在表达式的基础之上的,写一个c语言的表达式或者看一个C语言的表达式,先看优先性,在优先性相同的情况下,再根据结合方向,判断表达式的那个部分先运算,那个后运算。如:
1. a=b=c=0,只有一个=,因此优先性相同,因此看结合方向,结合方向是从右到左,因此,整个表达是从右开始计算,上面等价与a=(b=(c=0)),这是正确地,但是下面这个问题该怎么解释哪?
2. a=*p++;
=,优先级低于*,++,也就是等价于a=(*p++);但是*p++,这个部分是怎么运算哪?写过C的都知道*先,++后,可是在C语言附录中,*(取地址),++是同优先级的,2级,结合方向是从右到左,按照这个理解就应该*(p++),这才是从右到左吧,不知道理解有没有问题,但是这个和实际应用的相反的嘛?
解答:
关于a = *p++;
首先,“后自增”运算符的优先级是高于“*”的,“前自增”才跟“*”平级,
这一点楼主没有看仔细。
然后,为什么优先级高于“*”,结果还是取出了原来的指针指向的内容呢?
有很多书上说“后自增”是先“用”值,再加1,这种说法是很不严格很不确切的。正是这种不严格和不确切,才导致了许多初学者在*p++上绊倒。
再看一个更简单的例子:
int i = 10;
int j = i++;
现在j等于多少?大家都知道是10,问原因,很多人都会说是“在后自增的情况下,是先赋值再加1”。这中说法完全不负责任,赋值运算赋“=”的优先级比“后自增”低好几个级别,怎么可能发生“先赋值”这样的事?
正确的语义解释是:“前自增”和“后自增”都是先将变量加1,然后区别在于加1后返回值,后自增在加1后返回的是原来的,而前自增返回的是加1后新值。
【语言与文化方向的论文】推荐阅读:
语言与文化英文论文05-27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论文10-14
语言的文化烙印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06-01
台风命名的语言文化意蕴06-05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09-14
延安精神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06-10
企业文化论文选题方向07-01
论英汉语言文化差异06-22
语料库语言学与高职英语教育论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