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

2024-07-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精选9篇)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 篇1

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因素研究

一、前言 语言学家多拉在《语言教育:科学的方法》中指出:“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了解和掌握一种民族文化决不是记忆一些文化事实,而是要在交际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无论学习者将深层文化特点如国民性情、时间取向、美丑定义背得如何熟练,如果不会在交际中自觉地使用,那么他的交际技能仍然是零.

作 者:刘慧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职业时空(上半月版) PKU英文刊名:CAREER HORIZON年,卷(期):3(10)分类号:C912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 篇2

1.创立者极其简介。20世纪60年代, 美国当代重要的语言学家、语言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戴尔·海姆斯 (Dell Hymes) 提出了民族语言交际学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这一概念。

2.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 基本内涵。民族语言交际学是一种分析自然交际预料的方法, 被民俗学家广为接受。它把民族志学的方法和会话分析结合起来, 研究语言在各种语境下的使用情况, 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十分深刻。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定文化情境中发生的交际行为, 特别是语言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2) 核心概念。

1)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 是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兰裔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洛夫斯基首先将语境划分为情境语境 (Situational Context) 和文化语境 (Cultural Context) 。民族语言交际学通过将情境语境与社会语境联系起来, 研究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把语言的运用看作是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规范之间关系的落脚点。

2) 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术语民族语言交际学研究中文化语境中的概念。言语社团指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人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在言语区域中, 人们虽然国别、社会背景不同, 但言语的习惯和规则可以具有一定的共性。言语网络指每个社会成员通常都掌握几种语言变体, 并根据交际需要, 选取恰当的语言变体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

3) 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民族语言交际学的核心理论, 它指语言使用者所拥有的知识。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交际情境中, 语言使用者不仅需要判断语言是够合乎语法规则, 还需要判断语言是否符合文化和社会规范。

二、民族语言交际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语境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对于京剧演员的四类角色:“生 (男角) 、旦 (女角) 、净 (花脸男角) 、丑 (丑角) ”的翻译, 笔者的译文是“Sheng (male roles) , Dan (female roles) , Jing (painted roles) , Chou (painted clowns) ”。在京剧中“生”指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旦”指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 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指扮演喜剧角色, 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 俗称小花脸。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 译文对“生旦”的处理比较贴切, 但对于“净、丑”的处理则违背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 未体现其文化内涵, 参考译文“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 ”则更好地阐释了“净、丑”这两类角色所蕴含的实质。

2.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语言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区域, 而翻译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社区顺利交流。原文“这也就这是为什么京剧的魅力如此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 ”笔者的译文是“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lies in that it reflect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s, and this is the very reason why its glamour appears ageless: it creates 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of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both on the stage and offstage.”, 此译文大致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但译文“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中blending一词未能传达出台上台下那种微妙的交流, 无法体现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互动的情形;参考译文“That is what makes their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the stage. ”中co-appreciation一词则准确地阐释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在整个京剧表演活动中的互动关系, 从而为我们详尽地阐释出为何京剧如此经久不衰的深刻原因。

三、结论

翻译作为一种特有的交际方式, 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如何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 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交流, 成为了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以民族语言交际学这一新兴理论为基础, 以京剧翻译实践为例, 探讨语境、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翻译中的应用问题, 希望对中国文化汉译英以及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Print.

[2]裘晨晖.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民族志使用方法述评[J].语言教育, 2015 (2) :74-78.

语言交际中文化差异因素研究 篇3

在现实的外语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只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以及交际技巧、交际策略的训练,却忽视了交际能力中很重要的部分-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因此造成绝大多数学生学了十年左右的英语,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语言,不能与以英语为母语者交谈。表现出的问题,要么语言形式的功能在特定的语境中不得体,要么以本民族的文化为中心,不考虑英语民族的文化,造成“文化負迁移”。文化的误解往往会伤害异族文化人士的感情,妨碍交际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交际失败。因此,文化差异因素对于语言交际成功与否,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文化与语言交际的关系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文化创造有着密切联系。一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离开文化,语言就失去存在的依据。美国人类学家Sapir在其《语言论》中说,“语言有个底座,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种族或几个种族的,也就是说,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个群。语言是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换句话说,文化内容又制约、影响、决定着语言的形式和运用,不同语言间的运用方式表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接受不同的文化教育,即具有不同的思想体系和信仰体系及涉及到不同的文化格调、风俗习惯、交际系统等等。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常由于文化间的巨大差异导致理解上的障碍。

文化认同论认为,第二语言获得是文化认同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所学语言之文化的认同程度决定学生对第二语言掌握的好坏,而文化认同又是由学生自身与目标语言文化之间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的远近来决定。学习者对外国文化的适应程度,表现在他与该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一个学习者作为其母语民族一个社会成员去接触另一个民族的成员时,会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到他的态度,这些因素构成他去适应新文化、学习新语言的社会距离。舒曼认为,心理距离包括:1)学习者是否有“语言休克”(即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时是否感到压抑、慌乱和不自然);2)学习者是否存在着“文化休克”(即学习者担心本民族人会讥讽、指责、嘲笑、排斥他);3)学习者是否有自我中心的倾向等。社会距离大和学习环境差异会导致第二语言材料的输入贫乏,而心理距离过大则会阻碍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内化。

二、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因素

在人们的实际交流中,文化差异因素主要表现在下列方面:词汇、文化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等,它们直接而且根本地影响和决定着语言的语用原则和表达方式,影响到学习者对该语言及文化的认知和掌握,影响到语言交际的成败。

1.词汇方面。词汇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威尔金斯指出:“词汇的学习涉及到词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词是表达概念的,而概念是感性认识和理论认识的结果。当人们看到一个词时,就会想到它的意思,并将意思与客观事实或想象中事物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意象。对同一个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头脑中反映的意象或联想,可能完全不同。比如,中国人听到“肥肉”就会想到“美差”,“好东西”,到嘴的肥肉要是吃不上可就遗憾要命;而美国人听到fat meat就会觉得那是“毫无价值,该扔掉的东西”。再如,妥协(compromise)对中国人来讲总是表示消极意义,它是“懦弱”的表现。因为中国人在原则问题上从来不让步,但在美国文化中妥协是达成协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步骤,因此它具有积极意义。1999年末中美就中国加入WTO举行最后谈判,在签订的协议的最后一刻,美方做出了妥协,但事后美国人同样认为这是一个“双羸”的谈判。

2.文化习俗方面。东西方国家在称呼、打招呼、谦虚、赞扬、表示关心及谈话题材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交际规则,不但达不到交际目的,还会造成不良后果。在称呼方面,由于中国有着两三千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封建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强调等级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而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在称谓上就简单多了,无论是爷爷还是外公都叫“Grandpa”,叔叔、舅舅都称“uncle”。在语体的使用上也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在汉语中,特别是在正式交际场合中,汉语常用“请+祈使式”结构。而英语族人在正式交际场合中邀请对方时则常采用问句的形式,给对方接受和拒绝的选择。如“Come and have dinner with us”(来吃晚饭吧。)显然,与“请光临寒舍”相对应的英语语体表达应是”Would you oblige me with a visit ?”如果在这里把汉语正式语体表达方式迁移到英语中,发出”Please oblige me with a visit .”这样的邀请,是必造成对方的误解。

3.价值体系与思维模式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胡文仲,1992)每一个社会体系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这套体系直接影响着人们思维的方式,交往的规则,对人们的社会生活起着指令性作用。对于隶属于某一文化的人来说,行为受价值观的支配,在语言上也打下了价值观的烙印。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处于统一和谐的整体结构中。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整合型思维,是一种整体优先的认知活动,体现在语言上就是整合型句式。这个思维模式首先注重整体形象,然后再注重细节,为先整体后局部。汉语承受细节上的模糊,取得整体上的清晰。与此对应,西方文化坚持“天人相分”即“主客相分”的哲学观点。认为人是万物的中心,人与自然是相对分立,人应处于支配和改造的地位。体现在思维模式上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些部分拼合成一个整体,即分异型思维,也称解析式思维,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分异型句式。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句子:“房间里有一张桌子”(先整体后局部),而英语则说“there is a desk in the room.”(先局部而后整体)体现了中国人整体思维优先而英语族人解析思维优先的倾向。

在时间取向上,中国人以过去为主,往往考虑过去做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而西方人着眼于未来,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不是追求如何做人而是追求如何做事。即:英汉哲学在“为道”与“为学”的侧重点不同决定了英语语言的逻辑性和客观性。客观性在句式上体现为被动语态。汉语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差别决定了英语语言的空间结构,汉语的无标记性体现了汉文化追求和谐统一的整体思维。中国人在英语学习时往往受了这一内在影响,在用英语表述时间关系的句子时往往会按照时间顺序。如:“放学后我回家”总是用“After school I went home”,而较少使用:“I went home after school ”这种结构。虽然两种句式都正确,但仍可以反映出两种不同时间观念在英语句式中的差别,英语学习者应有意识增加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所学英语句式更地道,更纯正。

三、结论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 篇4

摘要:文化是社交世界的重要元素,电影片名本身就涵盖了不同的文化要素,一个成功的电影片名译本需要考虑源和目标地的文化要素,从而准确地传达给观众以美感和情感功能,文化要素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产生积极的影响。然而,正如文化要素一方面极大地推进译者的翻译过程,另一方面也可能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带来误解。

关键词:片名翻译;文化要素;舶来词汇;情感诉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同时精神生活也日益充实,电影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目前,欧美大片特别是美国好莱坞制作的电影大片如潮水般涌入国内市场;同时,国产影片中的上乘之作也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一部好的电影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好的电影片名更是让人记忆深刻、回味无穷。片名就如同电影的门楣,它能够吸引观众,诱导观众观看影片,而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想吸引其它国家的观众必定离不开好的片名翻译,其中语言和文化的要素的影响对电影片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片名翻译中针对文化要素的研究日益受到商业电影公司和翻译领域学者的关注。

1.引言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作为一个非常有意思概念,目前已有至少200多种不同的定义,其表达的核心是说明语言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另一方面,它是一种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任何文化必须应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因此,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土壤,语言离不开文化而单独存在。

作为一种交际行为,翻译的作用在于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沟通。语言反映了一些口头和书面表达,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感情,通过说和写来交流思想和挂观念。如果采用适当的文化元素,一部电影片名通过顺应我们的心智和社交世界,从而给观众的内心传达巨大的美感并给观众以心灵的洗礼。因此,片名译者需要进一步了解源语言国家以及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应选择具有文化内涵名词短语,从而通过片名翻译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障碍。

2.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文化内涵作为一种娱乐形式,英文电影通常是讲述一些虚构、人民生活和社会背景的故事,它所反映的本质是社会的文化现象。英文电影片名通常借用成语,传说故事,历史上的一些名人等政工期刊/zgsfb/文化负载词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给观众传达信息。

当译者在进行电影片名的英文翻译时,他所面对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因此,他不能只理解源电影片名中包含的文化内涵,而且也应该遵从目标观众所在地的文化传统。而且,文化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从一代到下一代,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这些都应该引起译者的关注。可以说,一个好的英文电影片名译本通常是顺应了当地的文化内涵,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认同。

2.1西方文化内涵给片名翻译的误读文化反映的是作为一个独特国家背景下一个民族的性格。它是具体的历史,地理,宗教和习俗等。比如在中国,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被顶礼膜拜,然而在西方国家,龙却被视为恶魔。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也不尽相同。在实践中,文化差异可能导致不少的误解,这是片名翻译中译者难以应付的问题。

就电影片名的翻译来说,文化的考虑意味着译者应该进一步吸收当地的文化,给出体现当地化内涵与电影片名译本。由于在源和目标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差距,因而哪里有特色的文化,就必然存在翻译的难题。当有更具体的文化现象存在时,可能会给译者带来更多的翻译问题,要想跨越文化层面的因素,这几乎是不太可能。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有不同的渊源,他们在许多方面差别很大。而当英文片名在翻译成中文电影片名时,不可避免的遇到很多文化差异情况,因此,这些差异可能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造成对电影的误读。

中西翻译交际与文化错位 篇5

中西翻译交际与文化错位

翻译交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而民族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只有当交际双方了解彼此的社会历史知识及文化背景,翻译交际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探讨造成翻译交际困难的文化差异以及形成这些差异的文化因素,对于不同语言群体借助翻译达到理解和交流的.目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 者:刘建芳 作者单位: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河南,郑州,450002刊 名:中州学刊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年,卷(期):2005“”(1)分类号:H059关键词:文化错位 翻译交际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 篇6

课程意义、性质、及目标

英语教育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进一步走向世界以及全球化过程的进一步深入,了解世界并让世界了解中国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为满足当今社会需要,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还需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策略、跨文化语用能力、跨文化语言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传播中国文化的语言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帮助学生解决在跨文化交流中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种种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应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并且能够运用相应的知识去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学生对本国文化应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用英语流利清晰的向外国人介绍我国文化,以达到更好的中外文化沟通的效果。

课程教学要求

通过课程丰富的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掌握并运用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分析文化冲突的原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教材与参考书籍

1.Myron W.Lustig and Jolene Koester.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7th Ed.Pearson, 2013.2.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中西文化之鉴》),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顾曰国主编《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辜正坤《中西文化比较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何云波,彭亚静《中西文化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0

4.胡文仲,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6.廖华英主编《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许力生主编《新编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教学内容

I.Introductions and Course Overview

II.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II.Cultur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V. Cultural Patterns and Communication

V.Cultural Identity and Cultural Biases

VI. Verb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VII.Nonverb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VIII.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X.The Effects of Code Us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X.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XI.Episodes, Contexts, and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s

XII.The Potential fo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的能力,既需要了解文化现象和理论,又需要通过实践训练其行为能力,很多学生对人文知识了解较少,对文化差异不敏感,跨文化交际意识偏低,对某些文化存在偏见,且缺乏社会交际的技巧与经验。

教学方法:

1.重点使用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进行互动、启发、演示与分析,增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使学生通过体验具体语境中的文化冲突认识文化的内在差异,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目的语进行沟通的策略能力。

2.通过学生课堂展示与讨论等方法直观地介绍和展示中西文化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3.通过场景模拟、课堂讨论、汉英口译等了解与阐述中外特色文化,提高英语语言表达。

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授课形式。

课程考核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考核采取三种形式:

形成性考核、任务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课程总成绩为100。

1.平时成绩(含出勤,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小组讨论、展示等。)

2.期末考核

《科技英语与翻译》课程大纲

一、课程意义、性质、及目标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化高科技时代,科技信息交流将更加频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在传播科学知识、交流科技成果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科技英语与翻译》选修课,能够促进英语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交际和使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国际化、创新性人才。

《科技英语与翻译》课程首先阐述了科技英语的特点,翻译的基本理论知识。然后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和大量的范文和译例讲述了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并且在词,句,段落,篇章等各个层面上介绍了科技英语汉译英的一系列常用的处理方法。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科技英语的特点,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提高学生对科技英语的翻译能力,同时,能将中国的科学研究成果译成英文,介绍给世界,在科技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课程教学要求

科技英语与翻译课程以科技材料为核心,从句的层面开始训练,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注意将翻译理论、技巧与翻译实践的结合,加强翻译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翻译习惯。加强课外训练,多安排课外作业,通过批改学生练习,发现翻译通病,然后在课堂进行统一讲评。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翻译成品进行批判性再译,对错误的翻译习题进行课堂讲解分析,引导学生对所学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的灵活运用。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科技英语翻译基本功的训练和科技翻译基本素质的培养上。融专业培养与翻译技能于一体,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三、教材与参考书籍

教材:《实用科技英语翻译/应用型翻译系列教材》孙昌坤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 参考书:《科技英语翻译技巧与实践》 谢小苑著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科技英语翻译》赵萱 郑仰成 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英汉互译研究与实践》李欣 著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3

四、教学内容:

第一讲 科技英语的特点(Features of English for Science & Technology)第二讲 科技英语阅读(Extended Reading)

阅读1.Branches of Science科学的分支

阅读2.About Science有关科学 阅读3.Scientific Theories科学理论

阅读4.Promises and Problems of Modem Science现代科学的前途与疑难第三讲 翻译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ranslation)

第四讲 翻译范本(Translation Examples)

范文1.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学与技术

范文2.Technology in Stone Age,Bronze Age & Iron Age石器、青铜器与铁器时代的技术 范文3.Technology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y 19世纪与20世纪的技术

第五讲 科技术语的翻译(Translation of Scientific Terminology)

范文1.Four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范文2.How Paper and Ink Developed? 纸张和油墨是如何发展的?

范文3.How Printing Developed? 印刷术是如何发展的?

第六讲 翻译技巧(Translation Techniques)

英译汉翻译技巧一:词类转换法(Conversion)

例文1.Mathematics数学

例文2.Mathematics in Ancient Greece古希腊的数学成就

例文3.Mathematical Methods in Physics and Engineering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数学方法 第七讲 英译汉翻译技巧二:增词法(Amplification)

例文1.Relationship of Chemistry to Other Sciences and Industry 化学与其他学科和工业生产的关系

例文2.Use of Chemistry 化学的应用

例文3 The Bidh of Stars 星体的形成第八讲 英译汉翻译技巧三: 减词法(Omission)

例文1.The Scope of Geology 地质学的范围

例文2 Global Warming 全球变暖

例文3.Life Science生命科学

第九讲汉译英科技翻译的词语处理

例文1.大脑 The Brain

例文2航空学Aeronautics

例文3 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

第十讲 汉译英科技翻译的句法处理

例文1.海湾传捷报,数学居首功Mathematics at Forefront of Gulf War

例文2.火药的故事The Story of Gunpowder

例文3.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What Technology Brings Us

第十一讲 汉译英科技翻译的篇章处理

例文1.可替换能源——太阳能和风能 Alternative Energy Sources: Solar and Wind Power例文2.机器人 Robots

例文3.机械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第十二讲 科技英语翻译练习(英译汉)

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英译汉练习,教师讲评

第十三讲 科技英语翻译练习(英译汉)

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英译汉练习,教师讲评

第十四讲 科技英语翻译练习(汉译英)

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汉译英练习,教师讲评

第十五讲 科技英语翻译练习(汉译英)

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汉译英练习,教师讲评

第十六讲 总结,答疑,考查。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讲座和例文分析,使学生了解科技英语的特点,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课堂上,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针对学生的翻译习作进行讲评、修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六、课程考核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 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双模思维”

文化冲突中的“双模思维” (mutual channel solution) 解决架构, 是交流主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因为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某种思想及实际交往过程的不协调, 为解决这种不协调所采取的交互式思维的解决方法, 称之为双向思维模式解决途径, 以此来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的冲突。

文化冲突 (cultural conflict) 是交往中的不同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又相互吸引, 这种冲突是国际交往的不利因素, 也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相互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 引起不同国家和人民的价值观念的差异, 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征和习俗。跨文化交际冲突 (conflicts in tran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的解决方式不可能使两种差异的文化达成统一, 应该在充分理解冲突双方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 使两种文化达成和谐, 这种差异文化的和谐, 不是一种文化向另一种文化屈服, 也不是两种文化的简单妥协 (compromise) , 是文化高层领域的融合。

一、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主要冲突因素

1.母语习得 (mother-language learning) 。母语习得是属于语言因素的衍生物, 对于本民族语言的学习方式、习惯,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思想形成, 对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语言因素 (language element) 。语言因素应该是众多冲突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而其他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产生于此, 或者有语言因素衍生而来的其他非语言因素。

3.非语言因素 (non-language element) 。非语言因素是众多冲突因素的综合, 其中由于文化传统而产生的社会、思想、人际交往等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4.第二语言习得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第二语言习得是对非母语的了解、熟知和运用, 这种习得过程中或多或少受着母语习得的影响, 难免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 甚至产生一定的偏差。

5.元认知因素 (metacognition element) 。对相异文化的元认知缺乏或理解偏差, 是造成文化冲突的主要环节, 一文化与另一相异文化的冲突, 归根结底是思想和对事物理解理念上的差异。对于元认知导致的差异, 不能或者很难得到调和。

以上几点是主要导致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因素, 国际交往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综合的实际过程, 因此, 对于冲突文化的解决, 应该不是一蹴而就。

二、冲突文化的双模思维解决架构

1.双模思维模式, 亦可称之为双向思维模式, 即对冲突文化的双方主体, 应该深谙明知, 对交流主体而言就是在充分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对相异文化进行研究和实践, 对两种文化求同存异, 达到和谐, 而在实际交往过程中使冲突得到合理解决。

2.对本民族的语言、社会习惯的充分了解。整个国际社会, 乃至一个国家中的众多相异文化, 都是造成冲突的因素, 而社会语言环境的相离, 是冲突的主要表现。因此, 在解决文化冲突的准备阶段就是深谙本民族语言和社会生活的习惯和特点。对于本族语言的优点及最能代表民族的特色, 应在熟悉的基础上进行与他民族语言的比较, 合理运用本民族语言的特色, 将能与他语言和谐的地方加以发扬, 而对于其主要冲突的因素, 则可选择合理的曲折运用, 避免受其直接影响。曲折运用不可理解为错误理解或者放弃。

3.对他文化的学习和了解。由于本语言的学习环境和社会影响, 人们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理解的偏差, 而这种偏差确实造成相异文化冲突的重要因素。因此, 能否完全理解相异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是能否可以解决冲突的一个主导环节。对于他语言的学习, 宗教价值观念的接受及社会习俗的了解, 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可以融合的他文化方面, 应该采取完全接受的方式, 而对于相异方面, 采取辩证接受方式, 能为本民族接受的, 采取接纳和灵活运用, 对于不能接受, 或者无法调和的, 亦可采用曲折运用。这种曲折, 同样不是歪曲理解, 而是在完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冲突转移或者文化代替, 即以本民族的某种相似文化取代他文化的冲突成分, 而对于这种相似文化的运用, 应该是双方均可接受。

4.冲突转移或文化代替。冲突转移 (cultural diversion) 指将由于差异而导致的交流制约因素转移于另一种双方文化同样蕴含, 却又不冲突的有利因素上, 以此避免由于相异文化产生的直接冲突。一文化所蕴含的相似性是冲突转移实现可能。文化代替 (cultural replacement) 是指将冲突的因素因为不能得到调和, 也不能得到转移而采用的曲折方式, 取代的对象是冲突的两方面, 而这种代替文化有可能是本文化中的某个相似成分, 也有可能是对方文化的有益成分, 或者选取双方均可接受的第三方文化, 虽然可能会导致交际的不便, 但是对于冲突较大的文化解决, 未尝不可是一种有益尝试。

三、结语

跨文化交际中的冲突, 是国际社会交往中的一个制约因素, 也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文化交际的影响因素, 合理地解决和恰当地运用各自和谐之处, 灵活巧妙地分解冲突因素, 对于加强和巩固不同文化的链接是至关重要的。而能否理解和熟知本民族文化背景和相异文化内涵是重要的前提。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的融合, 相互吸收彼此的特色成分, 摒弃相异文化的阻碍因素, 最终形成不同文化的共赢, 密切不同文化主体和交流主体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来方安.英美概况[M].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2]Wirth, Fremont P.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 Ameri-can Book Company, Bostan.

[3]Green, J.R.A Short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 Macmillan and Go.London, 1876.

翻译中文化因素的补偿 篇8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翻译在此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凸显。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的交流。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翻译的过程中难免有文化因素的缺失。作为译者,要运用翻译策略将文化缺失减到最少。

关键词:翻译;文化缺失;文化补偿

一、文化缺省及其原因

不同国家的人拥有不同的本国或本民族的文化背景是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王东风认为文化缺省即共同存在于作者和目标读者间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缺省。从交流的角度看缺省是为了增加交流的效率,因为交谈的双方都理解被缺省的部分。但如果交流的双方或作者与译文读者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或地理环境,对于原文读者来说理所当然的内容对译文读者来说却可能无法理解,这就造成了文化因素的缺失。例如,当中国人提及松、竹、梅,它们的意象及所代表的含义对中国人来说不言而喻。这三种植物在中国被誉为“岁寒三友”,虽然生长于恶劣的环境中但仍不畏严寒,分别象征坚韧、挺拔、不屈的品格。但外国人却无法了解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在他们看来只是三种简单的植物。造成文化因素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是“译者本身的语言和文化素养不足造成的文化缺失。”译者是沟通、转换两种语言的媒介,如果译者本身在语言功底方面有所欠缺,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理解隐含在文字之中的意义及文化意象,会导致文化因素的缺失。第二个造成文化缺失的原因是意译。因为意译只注重原文大意的表达,而对原文的形式、细节并不做过多考虑,这一过程会造成很多文化意象的流失。文化缺失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一种翻译策略——归化造成的。因为归化是以目标读者为中心,直接将原文中晦涩难懂的部分用译者所熟悉的文化或内容取代。基于以上原因翻译的过程中存在文化缺失。

二、文化缺失的补偿策略

翻译是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相互沟通的手段。为了传播原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将文化因素省略。“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Eugene Nida)曾说过:‘Inany translation there will be a type of loss of semanticcontent.but the process shouldbe designed as t0 keepthis to a minimum”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使用一些策略去补偿缺失的文化因素。

第一种方法是直译。刘重德指出:“简单地说直译即不改变原始文字或句子;严格来说它试图保持句子原有的形式。”直译广泛应用于翻译中。一些英语词汇可以直接翻译成汉语,如hot dog的译文“热狗”就被广泛接受。一些汉语短语或习语也可直译为英语,如传统的中国食物“春卷”就被译成spring roll而被外国人所熟知。再如俗语“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我们可以将其译为One day fish and two days to dryones net.这里要指出不同的语言可能会有不同的文化意象,这时要特别注意。

第二种补偿策略是在直译的基础上加注解。将原语中的意象直接译为目的语时,其在原语文化中的特殊含义有时不能被译文读者所理解,此时可以通过加注解决这一问题。注解有文内注和腳注两种。前者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之后确保读者能马上清楚所看到的词语含义,后者通常位于页面的底部,不影响文章的连贯性。加注还可以分为音译加注和直译加注。音译加注通常出现在名称、地点或术语的翻译之后。如将“秦始皇”译成Qinshi-huang,the first Chinese Emperor,200B.C.(who united China)。翻译中有很多直译加注解的例子。《红楼梦》里有这样一句话:“难道这也是痴丫头,也像颦儿来葬花不成?”他又暗自笑道:“若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奇,而且更为可厌。”杨宪益和戴乃迭译成:“Can this be another absurd maid to bury flowerslike Taiyu?”He wondered in some amusement.“Ifs0,shes Tung Shih imitating Hsi Shih,which is notoriginal but rather tiresome.”(Hsi Shih was a famousbeauty in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Tung Shih wasall ugly girl who tried t0 imitate her ways.)”注解使译文读者知晓东施效颦这四个字的含义,同时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了初步了解。注解不但传递文化信息,同时还再现了原文的美学价值。

第三种补偿策略是增译,即补译出原文不存在的对原文读者来说显而易见对译文读者来说却很陌生的意义。It wasFriday and soon theyd go out and get drunk.这句话如果我们直接译成“星期五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读者会问周五跟喝酒有什么关系呢?但在英国,星期五是发薪的日子,我们将此信息加入译文“星期五发薪日到了,他们马上就会出去喝得酩酊大醉”,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就不会有理解的障碍。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 篇9

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跨文化语境;演讲

引言

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美国。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在其著作《无声的语言》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跨文化交际一词,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这门学科的诞生。在我国,将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初期重点在于外语教学以及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此后,从1981年至2001年20年间,我国学者已发表跨文化交际学专题研究论文近300篇,专著20余部。另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在文史哲、教育和社科项下,或多或少涉及跨文化交际学的文章近10年共发表2 285篇。研究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与交际的关系、非语言交际、中西习俗对比、国民性研究等。但国内该领域的主流理论大部分注重分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差异,往往把语言和文化差异视为描述角度和能力的差异,这实际上就忽视了跨文化交际的“社会行为”之本质,将其假设为无权势和利益参与其中的“纯净”过程。此研究路径之局限性近几年正越来越引起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者的注意[1]。因此,必须适时调整跨文化交际研究方法,拓宽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领域,使我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本文对近几年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作简要述评,讨论从批评的视角对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所作的英文演讲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必要性,评介跨文化交际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领域中的新动向,为我国跨文化交际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研究者对21世纪的研究方向和方法作战略调整提供参考。

一、跨文化交际学和语言学研究中的批评转向

20世纪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语言学转向,致使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已占据统领地位的“科学思维”进行反思和质疑,曾做过6次转向的努力,每次努力都能给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新的探索视角和研究思路。交际学研究界早在1983年就意识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不再是一片“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的景象,学者们跃跃欲试,开始向主流理论和研究范式提出挑战。Starosta曾指出:其实跨文化交际研究者也作了同样的“转向”努力,应该仔细回顾梳理一下[2]。例如,Rueyling Chuang从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进行了批评,对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在认识论、本体论和价值论上的诸多问题提出质疑。她认为文化差异的本质化是通过多种二元论归纳出来的,如:高/低语境、高/低不确定性规避、高/低权势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等。她注意到,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论著大多以“标准”人际交流理论(例如:不确定性规避理论、反预期理论等)为基础[3]。以实证主义为主导范式的社科研究对权势和特权问题均采取回避态度,因此无法反映文化身份的多重性和多样性。因此,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当然应该受到像其他社科领域中实证主义范式所受到的同样的批评。

对20世纪在社科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实证主义的反思催生了语言学研究中的批评转向。在此反思运动中,有一支西方语言学研究队伍正越来越多地引起学界的关注,我国学术界称他们为“批评话语学派”。批评话语学派称自己创立的学科是“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CDA)。作为一门新兴学科,CDA将语言学和社会学、心理学、人种学、大众传媒等其他社会科学直接联系起来,它在弥补批评语言学的缺陷、坚持批评语言学的批评内核的同时,拓宽了批评语言学的批评视角,其核心内容是对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关系的中介体进行研究[4]。例如,探析语言中的权势

关系和不平等,揭示话语中暗含的意识形态,揭露话语中存在的不公正、歧视和偏见等[5]。CDA开辟了以文本为实证基础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改变着人们对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的传统认识。

二、跨文化交际学研究领域的扩展

跨文化交际学具有多学科性质,与之关系最密切的有人类学、心理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正在迅速发展中,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界定范围,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研究的侧重点便有所不同。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者的研究侧重点也有所差异,有的着重于语言学,有的着重于传播学,有的致力于两者的结合。但与国外跨文化交际研究情况相比,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偏重于语言教学。虽然学者们一再呼吁其他学科的参与,但至今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国内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选题大多集中在中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方面,较少涉及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的跨文化研究,国内民族之间文化比较也很少见到。但国外的研究对象比较广,以美国为例,研究白人与黑人、欧洲裔美国人与拉丁裔美国人之间在交际方面的文化差异一直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中,演绎性和思辨性文章居多,而系统收集数据作出分析研究的文章为数很少。我国学者最近开辟了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这一新的研究领域,他们以CDA为理论指导,利用CDA的多种分析方法,把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作的公开讲话纳入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演讲指的是英美领导人在访问外国或邀请外国领导人到本国来访时所作的演讲[6]。将CDA引入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揭示:词语选择、隐喻的选择、谚语的引用和名人语录,以及评价手段的使用,都是演讲者政治动机的显示器,其评价义和劝导力对听众观念起重要的影响作用。对这类话语进行批评分析可以揭示隐含在话语中的意识形态、态度和信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三、批评话语分析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学者开始尝试将CDA引入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呼吁学术界对我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者不够重视的两个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即:①把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的公开讲话纳入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范围;②我国英语语篇分析研究者如何从批评的视角分析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英文演讲。目前已出版的专著以及发表的论文表明, CDA在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中应用前景看好。批评隐喻分析是CDA的一种新方法,它综合运用语料库分析、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分析隐喻的语言、语用和认知特征,揭示话语群体的信仰、态度和感情。它用语料库方法对隐喻进行识别、归类和量化统计,从语用和认知角度阐释隐喻,通过对隐喻的话语功能进行分析确定隐喻的意识形态和修辞基础。批评隐喻分析是深入研究语言、思维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一种崭新而有效的补充方法。用此方法对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演讲进行分析,能对不同语境中隐喻的使用动机有更深层的阐释和说明[6, 7]。英美领导人在不同的跨文化语境中讲话时,其对隐喻的选择是他们政治动机的一个重要显示器,隐喻的直接或间接评价义和劝导力对听众情感、观念及其对演讲者的印象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英美领导人在其跨文化语境演讲中使用的隐喻类型和数量与国际形势发展和西方政治意图有一定的关系[6, 7]。另外,研究者还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角度对英美领导人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中的谚语引用进行了批评分析。他们认为:谚语在语言、语篇及认知上的特点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政治性,也因而得到了西方领导人的垂青,尤其是在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中[8]。因此,对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中的谚语引用进行批评分析时,不能把目光仅仅停留在跨文化交际上,而应更多地关注谚语引用背后的政治动机。例如,需要研究演讲中被引用的谚语是如何被“加框”的(framed),以及框架(frame)中存在的不同声音是如何交织和糅合的。Hall把意识形态定义为“精神框架,如语言、概念、范畴、思维意象等;意识形态亦是表征体系,不同阶层和社会团体的人靠着它才得以弄懂、解释、理解社会的方方面面。”[9]因此,加框总是有着意识形态动机,它给听众/读者提供一个框架,凭借它人们可以解释现象、阐释问题、分析原因、寻求解决方案等。例如,里根于1987年12月9日在前苏联作的一场演说中引用了一则俄罗斯古谚“自己的幸福自己打造”。该谚语处于多种声音的框架中,这个框架影响着受众的情感和思想。里根战略性地把这些声音糅合起来,生成强大的说服力,强化了谚语“作为一种超个人的声音从社会所认可的知识角度质问受众”的力量[10]。这种力量在那些特别遵循传统的国家里则更加彰显,正因为这种战略性的“加框”手法,里根成功地影响了他的听众[8]。

四、思考与建议

对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反映了CDA在国内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但CDA自身存在一些缺陷,自从CDA被提出来就招来许多怀疑与争议。实习报告范文一些西方学者[11-13]对CDA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反批评。例如:CDA对话语作用的强调是单向的,非辨证的;CDA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值得怀疑,语料的选择及其代表性也值得质疑。特别是,文本被当作终结性的产品进行分析,文本产生和解释的过程往往被忽略:文本分析忽略了话语参与者对文本的动态分析过程,没有考虑研究文本解释的过程以及读者和分析者在解释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关于语言与意识形态的关系,CDA有时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因此解释中可能会出现某种“想当然”的假设。

当然,上述批评有些不够公允,不少CDA倡导者为CDA合理性辩护。例如,关于CDA的政治责任,Fairclough的回应是: CDA实践家确实有明显的政治使命,他们发现社会的弊端,发现语言在其中作梗,从而要运用语言来干预并实现社会变革[12]。我国学者也对批评和反批评提出自己的见解,如辛斌在承认许多批评具有合理性的同时指出:CDA“目前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也是整个解释学一直面临的长期未得到解决的问题。”诚然,经过批评与反批评,CDA将更加完善[14, 15]。在对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时,还可更多地关注以下几点:第一,考虑跨文化交际语境演讲: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新领域用,认识到他们对话语的解释可能与语言分析家的解释有所不同,即给予听话者的解释活动以恰当的关注。第二,将分析从无声到有声。演讲是言语艺术,演讲者的语速、节奏、语调、语句重音、停顿等,都可以反映演讲者的交际意图、情感和世界观。如何从语音语调的层面上对英美领导人在跨文化语境中的英文演讲的语音语料库进行分析,也是研究者须认真思考、努力攻克的难题。第三,就目前已经建成的语料库看,存在总量不够大、比例失衡等问题,如有的英美领导人演讲篇数太多,有的则太少。收集语料时应该有一定的比例控制,使语料库的检索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平衡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下一篇:槐乡的孩子 课堂教学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