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文化烙印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推荐6篇)
摘 要 思维方式是文化的体现又影响着语言。思维方式制约句子结构 ,中西思维方式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汉英语的句式表达有很大不同。本文主要比较中西思维 方式之差别,从思维方式上找出导致汉英句式结构及表达差异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思维 句式
Abstract Thought reflects culture and influences culture. T he sentence structure is influenced by thoughts, theref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 n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and western way of thinking results in the different w ay of forming sentence. In this articl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and western way of thinking are compared in order to trace the reason in culture which lead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entence structur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Key words language culture thought sentence structure
一、思维方式 文化 语言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一方面,思维方式与文化紧密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 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 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 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 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
思维方式影响语言表达形式,尤其反映在语言系统句法这个层面上。本文拟归纳一些不同文 化下由思维方式差异导致的句子结构及表达上的差异,以及学习者忽视这种差异造成的表达 误差,以此探索制约句子结构及表达的文化思维根源。
二、思维方式在句式表达上的反映
(一)西方思维分析性与汉思维的整体性在句式表达上的体现
汉文化中重整体性这一思维方式在汉语句中的体现是主客融合。 而西方思维的重分析思维 方式在英语句中的体现是强调以主体为中心。试看下面茅盾先生的一段话:“林小姐这天从 学校回来就撇起小嘴,她扔下书包,并不照例到镜子前梳头发擦粉,却倒在床上看着帐子出 神。”笔者将它翻译成英文:On that day Miss lin returned from school with her lip s pouting. Instead of going to the dressing table to comb her hair and power her nose, She flung down her bag and lay on the bed staring up at the curtain.” 在 这一句中,出现四个物主代词“her“, 而这在汉语中是多余的。 另外,英语有时即使在事 物本体上也强调主客体之别,这在汉语中是不可思议的。例如:
他的腿受伤了 He was wounded in the leg.
他一把抓住我的胳膊 He grabbed me by the arm
英语句强调主体的作用清楚地反映出英文化的人强调主观作用,以主体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汉语句体现的主客体融合也正好反映出中国汉人不突出主体,注重主客体一致的融合关系
(二)汉思维的直觉性与西方思维的逻辑性在句式表达上的体现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注重整体思考,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上表现为求简洁而缺推理 ,重直觉而轻论证。西方思维传统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表现在语言上时,英 语注重用实例,用数据说明问题。如在表达“经济高度繁荣”这一概念时,西方人会说,“ 经济比去年增加10%”;中国人说“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西方人却会给一个具体的恩 格尔指数。这表明在句式表达上,西方人重视“用事实说话”,不阐述大道理,不喊口号, 具体科学地阐述事理。
笔者摘录下面一篇中国学生写的英语作文:In recent year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 ve developed very fast.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people are becoming richer and richer as the result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policy. These two factors made co mputer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an before.
这是一段典型的按中文的表达方式来写的英文,这样的句子在中国学生的作文中俯拾皆是。 撇开句式上的毛病不谈,单从句子表达上看,句中全部用的程度的抽象形容词,如”very fa st“, ”richer and richer“, ”more and more popular“ 来表明作者观点,而未列举一个具 体数据事实来证明这一点,这是受汉思维重直觉,轻实证的影响。
(三)汉思维的意向性与英思维的对象性在句式中的体现
意向型思维使主体介入客体,客体容入主体。在句式表达上,笔者归纳了有两个方面的差异 :
1、汉语重人称,英语重物称
汉语受主体意识的影响,在表达上常使用“人称主语”,而英语由于较偏重客体表述,在表 达上多用“非人称主语” 例如: ①The sight of a dead mouse made me sick.汉语却要 说:看到那条死老鼠,我感到恶心
2、汉语多主动,英语多被动
这是汉语受到主体意识影响的另一方面。根据汉语思维的习惯,“事在人为”,动作应是人 这个主体来完成或进行的。因此汉语在表达上表现为广泛的“受事施事化”,即很多被动行 为都是以主动方式表现出来。而英语主动被动区分十分鲜明,而且主动使用比较普遍。
如:His successes were so repeated that no wonder the envious and the vanquished spoke sometimes with bitterness regarding them.
他赢钱赢的这么多,怪不得眼红的人、赌输的人有时提起这事就发牢骚。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比较习惯于本体型的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时,常以动作行为的 施动者作为句子主语,因此汉语中主动态句使用比较频繁;而习惯于客体思维方式的西方人 却常把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主语,因此英语被动语态很普遍 。
(四)后继性 前置性思维
中国人具有教强的历史意识,思维具有前置性。而西方人则比较注重现在和未来。这种世界 观使西方人有超前性意识,思维具有后继性。
在句式表达上,受后继性思维的影响,英语句子往往头短尾长,结构长时形成一条条不同的 思路,往往一一后置补充说明,因而较长的修饰语都是后置的。而汉语句序往往根据事情发 生的逻辑关系来组句,很多情况下出现前置性思维方式,修饰语往往前置,而且前面往往能 附加多个修饰语。例如:
He had flown in just the day before from Georgia where he had spent his vacation basking in the Caucasian sun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job he ha d engaged in the south. (状语后置)
他原来在南方参一项建筑工程,任务完成之后上格鲁吉亚度假,享高加索的阳光,头一天才 坐飞机回来。(按时间顺序排列)
(五)归纳性与演绎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总结、归纳;西方思维方式自古以来就注重形式逻辑,擅长于演绎。 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句式上的表现为英语句子语义重心通常在句首,即先讲态度、观点、结论,后再叙述原因、条件、事实等;而汉语句子语义重心通常在句末,即先讲事实、原因等, 后讲态度、结果等,形成圆周句。
先讲事实,再讲态度。 如:学生更愿意畅所欲言,这是最值得注意的。
The most noticeable is that students are more willing to speak their minds.
汉语强调逻辑顺序,按事情出现的顺序、因果等关系组句;英文通常是先叙述结果,具体情 况则放在后面。例如:
He eventually got that decent job, as he shows a stri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team spirit during the interview.
在面试中他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与合作精神,因此最后得到了那份好工作
三、结语
本文从分析性与整体性,直觉性与逻辑性,思维性与意向性,后继性前置性,归纳性与演绎 性五个方面列举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并举例分析了每种思维方式对句子结构及表达方式 的影响,从句子这一层面初步论证了文化影响下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何善芬.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王力.王力文集(C).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5]吴潜龙.从语言与思维看外语习得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2002;(1)
[6]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作者简介
一、教材
1.课文或对话
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重要凭借物, 教材中的课文对话等可以选用一些反映目标语文化的题材。学生在学习课文或对话中出现的外语语言知识的同时, 也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通过教材的学习, 学生可以了解目标语国家人民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
2.注解
了解目标语国家的主要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成就和贡献是《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要求。教材中常会选编一些目标语国家著名作家的作品。有时这些作家的生平需要学生了解, 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注解”就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知识。
3.教材中专门开放“文化之窗”
利用课文、对话和注解学习目标语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文化知识不成体系。为了弥补随课文和对话导入文化内容的不足, 教材中可专门开设“文化之窗”对目标语文化进行专题介绍。如“目标语国家的重要人物”、“目标语国家的传统文娱和体育活动”、“目标语国家的重要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等。
二、课堂教学
目标语文化的教学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有计划地安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实施教学。
1.值日生报告
许多教师在每节英语课上, 利用几分钟的时间举行值日生报告活动, 为学生能够真实地运用英语提供一个练习平台。值日生报告活动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有效地导入文化内容的渠道。例如,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历史上的今天”的专栏节目, 组织学生就历史上的今天所发生的国内外重要事情, 在课内广泛搜集信息, 整理成口头英语报告, 在值日生时间里呈现给同学。
2.对课文和对话内容的渗透和拓展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语言层面的教学, 还要注重文化层面的教学。在学习课文和对话之前, 教师可以通过录像、多媒体、口头和书面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背景知识, 为正式学习课文和对话做好铺垫工作。教师也可以通过提前布置作业, 组织学生查找有关资料, 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课外学习
1.校内开发隐型课程
学校的英语广播、板报和其他的英语活动, 如英语周、英语竞赛等, 这些都是导入文化内容的有效途径。
2.校外布置研究主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学生感兴趣某些的题目和热点问题进行合作学习, 确定研究主题, 明确组员分工, 课外到图书馆或网上收集资料, 让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 让学生进行辅助性的课外阅读, 如读文学作品 (短篇故事、剧本、小说等) 。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关系以及该民族的心理状态、气质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教材。通过这种广泛的阅读, 学生对文化差别的了解会更全面。最后,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
四、日常交往
1.称呼。
学生在学习英语称呼时常犯以下错误:误认为英语中表示职务和身份的teacher, engineer等词也能像汉语那样加上姓当称呼使用, 如:Teacher Wang, Engineer Green。英语中只有professor, doctor, president, chairman以及一些表示军衔的词才可以和姓连用。在实际的交往中, 有些英美人, 尤其是美国人, 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 即使是上下级之间、师生之间也不例外, 以表示双方关系的融洽、友好和亲近;有些人则不然。所以, 怎样称呼要看场合, 因人而异。
2. 打招呼。
中国学生在同英美人交往时常犯的错误是按民族的习俗来问候对方, 如:“Where are you going?” “Are you going to the dining-hall?” “Have you had your lunch?”这样问候对方, 不但达不到增进双方友好关系的目的, 反而会使对方感到迷惑, 甚至引起对方的误解和反感。这是因为这三句话在中国文化里仅仅起寒暄问候的作用, 是一种打招呼的用语, 并不真正的询问, 问话人也不要求对方给以明确的答复。但是, 这几句话对英美人来说, 其含义就发生了变化。对英美人来说这三句话已不再是一种问候语, 而是一种询问, 他们会因此而产生反感情绪, 发生误会。
3.拜访。
在中国, 通常情况下熟人及朋友之间走动互访一般不事先打招呼。但在英美国家, 在访问某人之前, 一般要通过某种方式如打电话、当面约定等, 事先给所要拜访的人打个招呼, 双方约好会面的时间和地点。此外, 在英美文化中, 如想拜访某人, 一般先是向对方表示出访问的愿望, 得到反响后, 再询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合适或者自己提出拜访的时间、地点, 然后再询问对方的意见。
4.接受赞扬。
按照英美的文化习俗, 在一般情况下, 受到称赞的一方总是愉快地接受并向对方表示感谢。但是, 在中国文化里, 如果受到赞扬, 一般是予以否认或者自贬以示谦逊、礼貌。
一、中外文化差异给英语交流造成的障碍
众所周知, 语言是其文化和习俗的载体和沉淀, 虽然人类的各种文化多少有相通的一面, 但是更多的是其特殊的一面。而西方文化有着与中华文化截然相反的一面。例如, 它崇尚“积极进取”的态度, 和中国人“谦虚、艺术”的处事、说话原则, 经常发生“冲突”, 构成对有效交流的妨碍。所以学英语就要融入到英语语境中去, 这固然就要了解外国文化。比如“How old are you?”在国内是很平常的问题, 尤其是熟悉了以后, 问问年龄, 彼此称兄道弟, 或姐妹相称, 再自然不过了;喊句“老张、老李”什么的, 尽管不老, 被喊者心里也高兴。中华文化,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旧情结, 沉迷于过去。或许是因为我们祖先太出色、太优秀的缘故吧。我们崇尚“老”, “老”似乎是大智大慧、权威的代名词, 但在西方, 却有着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截然相反的理念。新的、年轻的才是生命和活力的象征, 人们崇尚年轻;老的、旧的是死亡、落伍的像征。所以, 年龄在西方国家是个非常忌讳的问题, 即使是朋友之间, 所以, 在和“老外”交往时, 千万别暗示她/他的年龄, 即使你不小心知道了。西方人有句幽默, 称“永葆青春的唯一秘诀是:谎报年龄!”如果别人问你:How old are you?你可以这样回答:I'm too young to retire, but I'm old enough to know better than to answer a question like that.这就是“老外”所说的:Be tough!
二、交流沟通与词汇语法不一定成正比
不去了解和学习英语国家文化在交流、沟通、运用上的特性, 只是套用本国的文化和习俗, 往往是造成交流障碍的根本原因。其后果和损害, 远远大于因为发音、语法和句子暂时学得不好的人。因为“文化冲突”造成的人格、品行上的误解, 甚至有可能起到与你要达到的目的相反的效果, 毁掉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只有五六千词汇的秘书、助理能用英语同“老外”流利地交流, 而一些有号称三五万词汇量的、手持六级英语证书的硕士、博士, 学了十年、二十几年的英语, 面对英语为母语的人, 除了最简单的几句不痛不痒的所谓的对话外, 无法再进行正常的沟通, 失去的不但是机会, 还有尊严。所以“Chinglish”———中国式的英语, 用英语和自己同胞交流时还可以应付, 但是和“英语为母语”的同学或其他人士进行交流时, 一涉及到实质问题, 双方谁也听不懂谁的话。因此, 学习英语的目的多种多样, 但最终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为了能与native English speakers建立、保持和发展良好的工作关系;或生活中结交几个native speakers朋友, 能够彼此交流感情, 相互鼓励和帮助, 而不是为了和同胞交流;也不是为了能和“老外”说上几句诸如“How are you?I am fine, thanks.My English is poor.Bye-bye.”等, 搞得“老外”一头雾水, 找不着北。
三、英语课堂内外的有效交流
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学英语是为了考试, 误认为英语不过是由“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组成的, 认为只要学习“发音、语法、句子和词汇”就能学好英语。那么如何摆脱这种现状?
首先英语的考试要大变革, 让教师更能放开手脚去尝试教学, 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英语语境。其次, 要让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英语交流, 就应多听原版录音, 多看现代原著, 多和native speakers或在国外学习生活过的人士交流, 这些对口语帮助很大, 还能交流思想。但中国毕竟大部分是农村地区, 英语教学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说英语的环境和空间。笔者认为, 除了在课堂上尽量创设情境之外, 在课后要利用一切能让学生英语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1.“英语时段”。每周一、三、五的早读时间, 规定人人都必须读英语, 说英语, 就连讨论问题、交谈也要用英语来进行, 并要求学生相互监督、相互配合。
2.“英语角”。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在操场上组织学生和老师之间用英语交流。谈话内容一般是课本上学过的话题, 比如“家庭”、“朋友”、“天气”、“工作”等。要求学生自愿参加, 前提是在做完作业或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后, 到“英语角”一坐, 对那些英语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乐趣。
3. 英语兴趣小组活动。每周三下午, 组织英语爱好者搞一次英语课外活动, 常常是一些生动活泼的游戏、竞猜、英语故事会等。
4. 写英语日记, 要求同学坚持用英语写日记, 从一句话开始, 特别是遇到重大活动和节日或者天气变化时, 都用英语记下来。
5. 值日生报告制度。每天上英语课前3~5分钟, 由一个同学向老师和同学们作报告。内容自由选择, 题材不限, 可以是一个故事, 也可以是一篇演讲稿, 还可以是两人或多人的对话或小品。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 大大拓宽了学生学英语、用英语的空间, 提高了他们英语交流水平。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 离不开教师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 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 运用教学语言的优劣, 常常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形象性的语言活泼风趣、生动直观, 它可以把抽象的定义具体化, 将枯涩的概念浅显化, 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来再现教学内容。此外, 教师的教学语言生动有趣, 学生听之有味, 必然有助于思维、记忆和理解、吸引, 并使学习动力性增强。学生欢迎这样的讲课, 教学语言是否既生动形象, 又确切精炼, 关键在于教师领会教材的深浅。只有深刻地钻研领会了教材, 并融入教师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样提炼出来的教学语言才富有说服力、感染力。例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运用生动活泼的形象性语言, 能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色”的感觉, 这样大大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 并能在无形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节课的时间是限制的, 要把音乐知识系统完整地传授给学生, 教师的教学用语就必须准确精炼。要抓住教学内容中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 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引导他们积极地学习和创造。一堂好的音乐课, 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 从激发学生兴趣, 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 都应富于逻辑, 引人入胜。没有语言组织, 东拉西扯, 随意发挥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因此, 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要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炼的词汇引导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 在课前就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备课时就要有组织课堂语言的准备, 并选择最好的表达方式。
在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型中, 歌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 然而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挖掘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则更重要, 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内容, 进入歌词意境。教师采用朗诵的形式, 浸润学生的心灵, 朗诵歌词要注重情感的投入, 语言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从而通过阴阳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 达到心灵的美化, 情感的升华, 以歌曲“早晨的歌”为例:甜甜的风, 微微的笑, 早晨的空气多么好, 露珠儿闪, 树影儿摇, 一扇扇门窗打开了, 晨光里书声琅琅起, 大路上人们在长跑, 树上的鸟儿也在叫, 告诉人们要起早, 啊, 早晨好, 早晨好, 早晨的歌儿多么美妙, 这甜美的音色, 轻快的节奏, 诗一般的语韵, 将学生带入清新的户外世界, 在迎接明天的太阳, 这将会激励学生健康向上, 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这优美的朗诵韵律的激发下进行歌唱, 定能收到声情并茂的效果。在歌唱中, 许多学生五音不全, 节奏不准, 强弱不分, 因而, 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 而在教学中, 这往往是薄弱环节, 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 兴趣索然。教师应借助语言的直观性, 形象生动的启发引导。如讲音阶, 用板书, 画成级高不等的阶梯形, 醒目标出半音关系的音级, 并说明音的阶梯与普通阶梯的区别, 再强调音高的顺序排列及m i、f a、t i、t o间的半音关系, 然后教师在琴上弹奏音阶, 用这种直观的教学语言增添了学生兴趣, 易于记忆。
法国名家卢梭说:“除绝少例外, 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摹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 (被描述的) 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在欣赏课教学中, 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 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 人物情感,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管弦乐曲“春乐序曲”这一作品展现了我国人民在节日里敲锣打鼓, 载歌载舞的喜庆欢腾场面, 欣赏这一作品, 教师先播放春节序英的音乐, 然后在这轻快动人的旋律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驰骋在节日的欢乐场面中, 兴奋陶醉, 使他们仿佛看到多姿多彩的秧歌舞、优美飘洒的农绸舞, 滑稽活泼的民间杂耍, 看到人们尽情地歌唱幸福的新生活, 憧憬美妙的未来。教师再有意识的作意境的描绘, 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紧接着欣赏全曲, 听完后再要求进行简短的讨论, 描述节目中各种喜人热闹的场面, 情景交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这样的经典名著, 需先作较详细的乐曲介绍及内容介绍, 挖掘作品的潜台词, 并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讲述作品。听了详细的介绍, 再欣赏全曲, 那抒情的引子音乐生动的呈示了, 复杂多变高潮展开了, 极富浪漫色彩的再现了音乐美感, 回味无穷, 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协奏曲的深刻内涵, 这样的欣赏课定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除了优美激情的声音之外, 教师的动作、表情、手势等等也是教学中表情达意, 诠释知识的语言。如学生在演唱歌曲时, 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等能提示学生把握歌曲的速度、情绪, 更好地表达歌曲的意境。教师形体语言和声音语言的和谐运用, 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是教学有声语言的必要补充。
音乐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修养水平, 随时注意吸收那些简洁生动、幽默风趣、富有哲理的精练语言, 不断积累, 加工和储存, 使自己的语汇丰富起来教学语言贯穿于我们教学的整个过程。音乐教师良好的语言表达, 就像美妙的音乐作品一样, 会给学生带来艺术的享受和美的启迪。它使我们的音乐课堂充满情感, 使语言美和音乐美达到完美的统一。
摘要:一堂成功的音乐课,离不开教师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运用教学语言的优劣,常常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诉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语文”这个名称自1949年出现以来, 对“语文”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但从本质上来看, 都没有突破语言说这个大的框框。[2]首先, “语文”的“语”, 都确认它就是“语言”的简称。其次, 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的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教学内容, 并不是作为独立的内容与语言并列存在的, 他们都是语言的产物或附属内容。文字是语言的符号体系, 文章是语言的组合, 文学以语言为工具, 文化则蕴涵在语言中。所以, 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语言。人教版中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语言交际和语言运用的内容, 而淡化了语法, 将语法知识编入附录。然而中考高考一直有语法知识的考试内容, 况且语言重在用, 如果我们置语法知识于不顾, 何谈正确使用?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 如何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 是一门高深的学问。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中要把握好四对关系。
一.偏误与切境
所谓“偏误”, 是指发生偏差, 造成失误。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
(1) 不逢北国之秋, 已将近十余年了。 (高语第二册)
(2) 这秋蝉的嘶叫, 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同上)
例 (1) 的“将近”为“ (时间、数量等) 快要接近”之意, “余”在这里指“零头”, 显然是超过了某个时间数量。针对同一个对象, 两词用得显然是矛盾的;例 (2) 的“嘶叫像家虫”, 这显然属于主宾搭配不当的病句。根据前后文意, 我们可将本句改为“这嘶叫的秋蝉, 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就合法了。
所谓“切境”是指切合语境, 所谓语境, 除指上下文之外, 还包括说话的环境, 即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等各种背景。同一个句子,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说出来, 有不同的交际意图。语境对形式的涵义和语用价值具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切合语境的词语运用。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 写贾宝玉挨了他父亲的一顿好打, 躺在床上不能动, 薛宝钗跑到怡红院去看他, 叹道:“早听人一句话, 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 就是我们看着, 心里也……”刚说了半句, 又忙咽住, 不觉眼圈微红, 双腮带赤, 低头不语了。这里的“我们”是谁?就她自己。她是一个人, 为什么要用一个复数形式?少女心态, 不好意思嘛!“我们”二字, 够精准的。曹禺的《雷雨》中, “劝药”那场戏里, 周萍和周冲在父亲的命令下, 劝繁漪喝药。周萍说的是:“听父亲的话吧, 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周冲说的是:“您喝吧, 为我喝一点吧, 要不然, 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周冲用了第二人称代词的敬称形式, 在那个家庭背景下, 符合母子关系;而周萍则“低声”用了第二人称代词的一般形式, 不自觉地流露了他与繁漪二人之间关系的暧昧。作者选用“你”和“您”, 达意传情, 可圈可点。还如19世纪40年代, 贺敬之写的歌剧《白毛女》, 其中喜儿有这样一段唱词:“人家的闺女有花戴, 我爹没钱不能买, 扯了二尺红头绳, 给我扎起来。”在特定的语境中, “没钱”的实际含义往往是钱少或钱不够。例如:
(3) 鲁迅, 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之绍兴城内姓周的一个大家族里。父亲是秀才;母亲姓鲁, 乡下人, 她以自修到能看文学作品的程度。家里原有祖遗的四五十亩田。但在父亲死掉之前, 已经卖完了。这时我大约十三四岁, 但还勉强读了三四年多的中国书。因为没有钱, 就得寻不用学费的学校, 于是去到南京, 住了大半年, 考进了水师学堂。 (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读)
“没钱”是说没钱交学费, 不至于连买一支铅笔的钱也没有。在一定的语境中, 说“没钱”比说“钱不够”更符合语言习惯。
(二) 切合语境的夸张铺排。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磅礴, 感情奔放!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卡日曲, 源头地海拔4830米, 有5处泉水从山谷中涌出, 一年四季水流不止。黄河源远流长, 落差极大, 如从天而降, 一泻千里。如此壮观景象, 定非肉眼可以穷极, 作者是想落天外, “自道所得”, 语带夸张, 说“从天上来”切合语境。你不能据此而否定李白的诗句, 说老李缺乏地理知识, “黄河之水”不是“天上来”的!还如:
(4) 他把扩音机紧靠住洞口, 把音量开到最大限度, 震耳欲聋的声音源源不断地从扩音机里传了出来, 经久不息。如果是在地面上的话, 数十公里以外的人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可是, 这个洞却来者不拒, 把所有的声音都一古脑儿地吞了下去了。 (《喂———出来》, 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
“把所有的声音都一古脑儿地吞了下去了。”语带夸张兼拟人的表现手法, 生动别致。
(三) 模糊语言的表达。
客观存在的模糊性, 造成了语言的模糊性特点。例如“西湖真美”, 西湖到底美到什么程度, 谁也说不清楚。再从写作的主体情感的模糊性必然带来语言的模糊性。冯德英《苦菜花》里有这么一句:“人都走光了, 只剩下两个挑柴的。”难道挑柴的不是人?语言不是逻辑, 说话不是做算术, 这些话在一定的语境中都是合法的。还如:
(5)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鲁迅《孔乙己》, 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大约”是模糊的概念, 因为没有人说起过这件事, 没有确凿的证据, 只是估计。“的确”其实也是模糊概念, 是根据“到现在终于没有见”推测出来的。
(四) 切合语境的语言的变化发展。
首先, 适应社会发展使用新词新义。“下海”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修改本里还只列出三个义项:1.到海中去;2. (渔民) 到海上 (捕鱼) ;3.指业余戏剧演员成为职业演员。1996年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增加了一个新的义项:指放弃原来的工作而经营商业。现在, 假若哪份报纸哪本杂志上有一篇文章题为“下海”, 多数读者想到的肯定是经商做生意。例如:
(6) “鳜鱼活的吗?死的我可不要。”
“瞧您怎么说话。”跑堂小姐笑吟吟望着他, “能拿死的蒙您吗?昨天才从海里打捞上来的, 空运来的。”
林则才收拢他大张的嘴巴。“什么时候鳜鱼变成海鱼了?”他问小姐。
“这都不懂?人都下海了, 何况鱼?”小姐笑嘻嘻回答。
(蒋韵《现场逃逸》)
例句中小姐故意把“下海”的词语本义和新的文化蕴涵搅在一起, 生动幽默。
其次, 适应表达需要选用句法结构。句子可以变换结构。两次春节联欢晚会上, 冯巩出场总是对观众说:“我想死你们了!”到了200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节目主持人要求他不能重复这个句子, 他顺口而出:“你们让我想死了!”还如:
(7) 雪儿望着父亲, 然后垂下头去, 找了一根树枝, 在地上写:“你是我爸爸?”柳静言点点头, 雪儿又看了他好一会儿, 然后写:“爸爸, 你想死我们了!” (琼瑶小说《哑妻》)
这么描写雪儿见到爸爸的情形:母女俩年年月月想着的是“你”, 现在面对着的正是“你”, 因此, 最迫切的是要把“你”先说出来, 然后再接上“想死我们了”。任何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懂得, “你想死我们了”等于“我们想死你了”, 也等于“你让我们想死了”。这个句子表面上是主动句, 表意上却是被动句或使动句, 对话者和我们读者理解起来不仅不困难, 反倒自然亲切。
语境规约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 可能只是一种“情绪氛围”。例如:
(8)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但是, 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 我说不出话, 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高中语文课本)
既然“无话可说”, 怎么可能又“有要说的话”?既然前面已经说了那么多话, 为什么又说“我说不出话”?如果按照简单的形式逻辑进行推论, 岂不前后矛盾?然而, 鲁迅的这篇文章数十年来作为范文供人们阅读。为什么?这是因为特定的情绪氛围指明了“无话可说”、“说不出话”表达的是无法言表的愤怒, 而“有要说的话”表达的则是需要见于言辞的抨击。这里, 看似前后违逆的言语, 恰好能够充分地表达出感情的真实。语言运用是灵活多变的, 加强语言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训练。对于提高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的水平大有好处。
二.违律与合法
在中学语文的语言教学中, 还存在着违律与合法的问题。所谓“违律”是违反规律, 违律说法是错误的说法。例如:
(1)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 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则贯穿于高中三个年级。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2页)
(2) 那是有一个小小的理由。 (陆蠡《囚绿记》人教版高语第二册)
(3) 但是, 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 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 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 多仔细, 多么地一丝不苟啊! ( (席慕荣的《贝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例 (1) 的句子是违律的。首先这句话的主语是“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 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谓语是“则贯穿于高中三个年级”。主谓宾搭配不当。“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贯穿于高中三个年级”;其次, “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 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全句的主语, 而这个主语又是一个主谓结构, 这个主谓结构缺主语。“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是介词结构, 不能充当主语, “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使动句, 也不能充当主语;再次, “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句式杂糅。谓语“学会”与宾语“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能搭配, 其中宾语“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中的“学习”与“正确的世界观”也不能搭配。全句应改为“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 我们努力使学生增强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这是贯穿整个高中教学的主线”。例 (2) 的句子也是违律的, 动宾搭配不当。句中宾语“有理由”为动宾结构, 然而如果没有将其名词化, 是不可充当宾语的。可在“有理由”后面加“的”字便豁然畅通了。例 (3) 也是一个违律的句子, 按语法分析, “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 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是状语,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居所”, 谓语部分是“有多精致, 多仔细, 多么地一丝不苟啊!”。居所“有多仔细, 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是明显的搭配不当。作者的本意可能是说上苍给它营造的居所是多么美妙啊, 上苍的制作有多精致, 多仔细, 多么地一丝不苟啊!作者将两个句子杂糅在一起了。
跟“违律”相对的是“合法”, 所谓“合法”, 即合乎法则。确认句式是否合乎法则, 有两条重要原则:一条是规约性原则, 一条是从众性原则, 这两条原则往往互为因果。
规约性原则。凡是合乎语法的规则, 一定受到特定规则的制约。动宾格式是一种优化格式。动宾结构槽的语义兼容能力特别强, 因此, 只要符合代体宾语代入常规宾语位置的条件, 那么, 不管说什么情况, 都可以被装进动宾结构槽, 趋简成为“动宾”。例如:吃饭的“饭”的位置可以装进代体宾语, 说成“吃筷子、吃大碗、吃食堂、吃馆子、吃烧烤”, 甚至可以说“吃厕所、吃张三, 吃李四”, 这是合法的。例如:
(4) 吃茅池儿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下三烂的行当了, 但这并不是说它因此就不需要先进的企业管理。 (陈铁军《老杂碎》《中篇小说选刊》1997)
(5) 突然, 黄耀祖一拍大腿, 瞪了眼望了我们:“到陈文贵家去, 去吃他陈文贵!” (何士光《蒿里行》《当代》1987) “吃茅池儿”就是“吃厕所”。“吃茅池儿”实际上相当于“靠厕所吃饭”。吃他陈文贵, 是“让他陈文贵请客吃饭”。由于合乎法则, 这样的说法是无可非议的。
三.一般与特殊
同是“合法”的句子, 又存在一般与特殊的区别, 他们是在不同层次上的“合法”。有的, 在一般情况下的合法, 带普遍性。有的, 在某种条件下合法, 带有特殊性。
一般规律以动词和名、动、形三大实词的组合现象来说, 副词通常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不能修饰名词, 数量词修饰名词。这是一般的规律。例如:
(1) 虽然这些都很微不足道, 但他做得很认真。 (李森祥《台阶》, 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
(2) 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 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接来了人间。 (刘绍棠《蒲柳人家》, 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
“微不足道”、“认真”都是形容词, 能受副词“都、很”修饰;“一双”是数量词, 修饰名词“粗大的手”。
特殊规律是在特殊的语境才使用的规律。在中学语文语法知识中规定:介词结构不能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 形容词不能带助词“着、了、过”, 名词不能带补语等。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可以活用。例如:
(3) 加大它所能荫蔽的土地, 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 (王鼎钧《那树》, 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4) 早晨, 行人只见地上有碎叶, 叶上每一平方厘米仍然绿着, 它果然绿着生, 绿着死。 (同上)
“向外”是介词, 在句子作了谓语, 这是语言的“趋简性”特征, 后边省略了“伸展”两个字;“绿”是形容词, 在后边带了助词“着”, 活用为动词。这些都是语言中的特殊规律。在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中还有一条规则:副词只修饰动词和形容词, 而不能修饰名词。但在特殊情况下副词也可以修饰名词。例如:
(5) 留学生呢, 狗屁, 还留学生呢, 狗屁! (曹禺《北京人》,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6) 父亲很绅士地点点头, 问我:“小姐, 泳衣带了吗?” (冯敬兰《失却的伊甸园》)
“还留学生”、“很绅士”都是副词修饰名词。这种“副+X”的结构是形容词的结构槽, 名词进入这个结构槽, 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从语义看, 名词进入这类结构, 用的不是本然的意义, 而是一种临时赋予的“异感”意义, 即能够从气质、作风、样式、势态等等方面反映出说话人的某种特异感受。比如“绅士”一旦进入“很+X”的框架, 便不再指称有特定身份的人, 而是形容某种风度气质, 活用成了形容词, 这是特殊规则。
从众性原则。一个格式的合法, 还取决于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如果大家都那么用, 就不应该判定为违律。例如“晒太阳”、“打扫卫生”、“我们去外面吹吹风”, 虽不合乎语法, 但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同。
四.方言与普通话
“普通话”和“方言”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概念。普通话是国家为了各民族之间交际方便制定出来的政策。方言是汉民族语言的“活化石”,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教版初中课本八年级下册的“到民间采风去”的“认识方言”内容中专门介绍了汉语七大方言, 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母语。这充分说明汉语方言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方言有助于了解中国的文化, 了解中国的历史, 如果我们把丰富多彩的各种方言完整地记录下来, 并加以研究, 将研究的成果留给子孙后代, 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一) 汉语方言特点。
方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作为现代的中学生, 要了解各地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特征, 会给以后在工作和学习带来极大的方便。
1. 方言语音特点。
汉语方言最大的差别是语音的差别, 方言语音的差别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利用谐音造词。例如我国北方旧有婚礼向新婚夫妇床帐里撒枣和栗子的风俗, 谐音为“早立子”。苏沪一带忌讳“死”, 口语中把“死”说成与“洗”同音, 又进而忌讳“洗”, 把“洗”说成“汰”或“净”。长沙人忌讳说“虎”, 将“老虎”叫“大猫”、“大虫”。管老虎钳子叫“猫头钳子”, 把“腐乳”叫“猫乳”, 把“府正街”叫“猫正街”。因为在长沙“腐”、“府”与“虎”是同音。还如:
(1) 明天是正月初一, 清早一睁开眼睛, 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 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 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 还得吃一点福橘。”
(鲁迅《阿长与山海经》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
“福橘”是指福建产的橘子, 因为与“福”字谐音, 成为江浙地区吉利文化的一种代表。在江浙一带的民间, 人们有在大年初一早晨吃“福橘”的习惯, 目的是借“福”字讨个好彩头, 图个平安吉利。
2. 方言词汇特点。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 选用了有很多方言词的课文。例如:
(2) 邻居见他不信, 劈手把鸡夺了, 掼在地下, 一把拉了回来。 (吴敬梓《范进中举》, 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
(3) 众邻居一齐上前, 替他抹胸口, 捶背心, 舞了半日, 渐渐喘息过来, 眼睛明亮, 不疯了。 (同上)
(4) 当事人照例一本册, 滚瓜熟, 随口而出。 (沈从文《云南歌会》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
(5) 大热天父亲挑一担谷子回来, 身上着一片大汗, 顾不得揩一把, 就往门口的台阶上一坐。他开始“磨刀”。“磨刀”就是过烟瘾。烟吃饱了, “刀”快, 活做得去。 (李森祥《台阶》, 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
(6) 父亲说他的腰闪了, 要母亲为他治治。母亲懂得土方, 用银针放火上烧一烧, 在父亲闪腰的部位刺九个洞, …… (同上)
(7) 端午的鸭蛋, 新腌不久, 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 白嘴吃也可以。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
“劈手”、“掼”、“舞”是安徽方言, 安徽方言属于江淮官话, “劈手”是出手迅捷, 使人来不及防备;“掼”是用力扔在地上的意思;“舞”是“做”、“弄”的意思;“一本册”是云南方言, 是“一本书”的意思;“活做得去”、“腰闪了”、“闪腰”都是浙江方言, 是“把腰给扭伤了的意思”, “活做得去”是能干活的意思。白嘴吃:不就其他东西, 直接吃。
3. 语法特点。
初中语文课本中也有很多方言句式。例如:
(14) 一脚踹在塘里, 挣起来, 头发都跌散了, 两手黄泥, 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 拍着笑着, 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吴敬梓《范进中举》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
(12) 众邻都拍手道:“这个主意好得紧, 妙得紧。” (吴敬梓《范进中举》, 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上册)
(13) 有时赶车不及, 还得原路退回。 (沈从文《云南歌会》, 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
(14) 他一到枣树底下就尿开了。 (孙鸿《枣儿》, 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下册)
普通话能说“一身水”, “一身的水”是方言安徽说法, 表示“满身水”的意思;“好得紧, 妙得紧”也是安徽方言说法, 表示“好得很”的意思;“赶车不及”将状语“不及”后置, 这是云南方言中的特点;“尿开了”名词“尿”带了补语“开”, 活用为动词。
注释
1[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语文教育论集》第138页,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艺术自身就是一个极富魅力的词语,语言艺术被称之为教学艺术之最。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语言是表达感情、传授知识及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教师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将教材中的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 从而引导学生获得并发展智能的过程一直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要求。 因此,教师语言艺术的成功是其教学的成功,感染力强、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感情波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在语文课堂中优化语言艺术途径
2.1讲究精炼准确的语言
教师在课堂中应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发音标准、清晰,学生才能听得清楚。 如果教师的语言足够明晰、清亮、流畅和舒缓,那么必然会刺激学生视觉神经的兴奋,从而调动听觉神经保持良好的状态。 如果语言怪声怪调、含糊不清、结结巴巴则会使学生在接受教学信息时出现困难。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自然和谐且具有优美动听的节奏, 即能彰显庄重有表现的抑扬顿挫。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传递的教学信息不断获取知识与增长智慧。 这样的语言艺术需要教师认真揣摩,利用高超的语言艺术,使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如行云般舒展,在从容流畅的氛围中获得学习知识的快乐。 同时要求教师讲课时的遣词造句一定要准确, 不能一味追求生动形象而忽略语言的准确性。 只有在准确运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出鲜明的语言艺术,才能表现出语言艺术的美。
2.2注重语言的启发性
启发的实质是一种广阔的联想思维活动,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积极调动学生认真思考的能力,教师在这其中采用的语言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对其进行形象的描述,也可以委婉地烘托或者激情洋溢地阐发等。 这些都能引起学生自由地联想与思索,只有学生自主地深入其中进行思索与领悟,才会有所提升。 这样学生会在教师极具有语言艺术的感染之下思考,跟随教师的思维不断获得新知。 教师经常用到的启发手段之一便是提问,这样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波澜,从而引导学生迅速快捷地把握要学习的精髓内容。 语文课堂教学中,想要自身教学语言具有更多启发性, 必须在课文重点及难点处多下工夫,从而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与认识。
2.3讲究幽默 、风趣 、具有趣味性的语言
语言趣味性的要求是由中学语文学科自身特点决定的。语文教学中的文章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且这些文章描绘的生动形象或者人物形象刻画得绘声绘色, 而这些都会引起学生极浓厚的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比较具有情趣的学校故事及发人深省的成语、典故等,使要讲述的内容更富有趣味性。 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运用一些幽默及风趣的语言, 则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变得趣味盎然。 在当今这个日益重视口才与交流的社会,幽默感应该在教师语言艺术中占有一定地位。 实践证明教师语言风趣幽默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教育手段。 如今,许多优秀教师都善于运用一些委婉含蓄或新颖别致的教学语言,既取得妙趣横生的效果,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让人回味无穷。
2.4讲究自然 、亲切 、具有和谐性的态势语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信息传递主要通过有声和无声语言两种形式。 无声语言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板书,二是态势语。 所谓态势语就是教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自身一些手势、 体态及面目表情等与学生进行信息传播与情感交流。这也是教师课堂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不仅需要用口头语言进行传道授业和解惑,还需要一些比较丰富的态势语。 态势语能体现出深刻的情感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是丰富多彩的,同时能体现出教师自身具有的深厚文化艺术修养。 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目光要有神,视野应是扩大的,能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从而表现出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 这样学生能从教师丰富多彩的眼神变化中接受到启发、鼓励、赞许、制止等信息,达到超越语言的情感与心灵上的沟通。
3.结语
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优美、形象、生动的语言,再配以具有感染力的语调对文章中要表达的高尚心灵、 自然景观等进行描述,把学生引入这样的情景之中,使他们在其中充分体会到课文中要表达出的主旨,体味来自议论文的理性美,品味平淡生活中的人性美,从而使学生对美产生追求的欲望,产生对学习的渴望情绪。 老师一缕赞许的目光或者一个肯定的手势,抑或一句激励的话语,都会使学生从中得到满足。 因此,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的使用可以激荡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不断铸造学生的灵魂,从而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摘要:本文旨在对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探究,以期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师对语言艺术的认识与要求,从中认识到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对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性。本文还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实现途径进行深入探索,主要从语言与非语言角度出发探索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语言艺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师自身需要具备的一些语言艺术。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言艺术,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凤仙.中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策略.丽水学院学报,2011(4).
【语言的文化烙印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语言与文化方向的论文07-20
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论文10-14
语言与文化英文论文05-27
台风命名的语言文化意蕴06-05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09-14
论英汉语言文化差异06-22
从语言的发展过程看英语口语教学10-22
浅谈山区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言的作用06-02
英语课堂教学语言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