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首先对创新人才的涵义及特点加以阐述,并将创新人才的智力、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概括与总结;然后,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加以概括和总结;最后结合创新人才的智能素质结构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关于大学文科研究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要]研究型教学是大学文科教改的方向之一,是改变学生“高分低能”,使知识增长、能力培养与素质提升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应改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变“教材中心”为“问题中心”,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变“闭卷”为“开卷”,变“死记硬背”为“论文写作”。研究型教改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对任课教师的素质、学识和经验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教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是其关键。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改革;中国现当代文学;论文写作;教师素质

新时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与教学改革成为教育界、文学界乃至全社会持续关注与讨论的焦点。对此,许多大学积极实践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山东大学2009年发布的《学术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推进本科生研究性教学,建立学科综合、开放和研究环境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学生的科研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使本科生整体的学习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华中师范大学“近三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研究型教学的改革措施,在教育理念的探索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所在的湖南大学也不例外,如李达实验班的开设就是一个有力举措。多年来,笔者身处高校教学实践一线,深感本科生研究型教改的重要与必要,并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笔者试以所任教的湖南大学李达人文实验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为例,对大学文科研究型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在我国的教育与教学改革中,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学,均反对“满堂灌”,提倡“启发式”教学。对于大学来说,研究型教学则始终是其强调的重要内容与方法之一,因为它的确是改变“高分低能”,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真正实行起来并卓有成效却并非易事,因为它涉及学生素质、传统习惯、课堂管理、考试制度与评价标准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目前来看,真正在这方面开辟新路、取得显著成就的并不多,该问题已成了制约教学改革的瓶颈与关键。然而,无论问题与困难有多大,它都是必须直面、解决的当务之急。因为,这不仅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培养新型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而且是“面向现代化”与进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尤其是素质教育,对文科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因为文科培养的主要是从事有关管理、教育、宣传和文化等方面的人才,他们直接与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因而其本身素质更为关键。而在素质教育与文科门类中,中文专业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和意义:它不只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写作与思维能力,而且更陶冶其精神,塑造其心灵。正是如此,各高校一般都把“大学语文与写作”等作为通识平台的基础课之一。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对于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来说,这种通识平台课还只是触及皮毛的杯水车薪,真正的“提高”还有待他们的自觉“造化”。同时,对于专业不同、基础不一、课时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对他们进行“研究型”教学,其效果也不可能很理想。因此,笔者认为,真正适合进行研究型教学并成效显著的还是专业基础课。而在中文专业中,又以文学课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最为重要和关键:如果说,“中国古代文学”主要是引导学生继承传统遗产、提高文化素养的话,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则不但能使学生在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而且能使他们在认识中国当代国情与现实的同时提高自身独立思考、明辨是非、把握自我和改造社会人生的能力。鉴于这是当前大学生最缺乏而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尝试以“研究型”取代“填鸭式”与“满堂灌”,并在这方面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一些经验。但真正全面实施、系统展开还是始自湖南大学开办的李达实验班。

(1)改革课程内容,变“以统编教材为主”为“以教师科研为主”,变“教材中心”为“问题中心”。在大学教学中,一般都强调以国家统编教材为主,旨在保证教学质量。这从理论上说固然没错,但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强调统编教材是针对“一般”大学的常规教学而言,而对重点大学“实验班”这种改革创新下的“特殊”产物,就需打破常规,因地制宜,发挥教师的科研优势与主观能动性,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李达实验班和常规中文专业使用的均是“国优”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但常规中文班的教学时间是一年,96课时;李达实验班的教学时间是半年,64课时,即李达班的教学课时比常规班少了三分之一。这还只是表面现象,关键是李达班与常规班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不一:前者的基础、目标和要求要远高于后者。因此,如果仍按常规班的模式来对李达班进行教学,要求学生以较少的时间掌握较多的内容,就势必导致教师赶进度、面面俱到,学生则囫囵吞枣、浅尝辄止。这样,所谓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就是一句空话。而且事实上,统编教材为照顾全面、追求稳妥而无鲜明个性,且因编写与出版时间的滞后而不能及时吸收最新科研成果——当然更不可能全面、及时吸收任课老师的最新科研成果。实际上,李达班的任课老师(尤其是专业课的老师)一般都是学有专长的教授或副教授,他们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而且有较稳定的科研方向。如果只能按教材照本宣科而不能发挥各自的学术个性,势必不能扬长避短,有效传授其最新成果与治学经验。笔者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研究,在这方面积累了较丰硕成果与较丰富经验,而统编教材在这方面却恰恰最为薄弱。因此,笔者将自己近年出版的学术专著《中国报告文学发展史》等作为补充教材,将统编教材与补充教材相结合,选择其中最重要、最富启发性的作家作品或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剖析,以实现“点”与“面”、“学”与“思”、“精讲”与“泛读”的有机融合。

(2)改革教学方法,变“教师中心”为“学生中心”,由重知识到重能力或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由于李达班的专业课教学时间有限,而在内容上又增加了补充教材,因而课堂讲授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不可能照本宣科,而必须以学生自学为主,以探讨问题和培养能力为主,并尽早引导他们进入“研究”状态。这样,布置适当的思考、写作题与阅读书目就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与写作达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和培养素质的目的,并尽早接近“学术”。为达此目的,笔者针对学生实际设置了20多个题目,并围绕它们布置了相应的阅读书目。这些阅读与思考题具有如下特色:一是内容较广泛,包涵了统编教材与补充教材中最重要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和有关问题。二是注意与笔者(教师)的学术专长、研究成果和教学体会相结合。三是有一定伸缩性、启发性和挑战性。既着眼于当前的“阅读与思考”,又为以后的“研究与写作”留下

足够的空间和余地,具有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立足现实,注重“素质”。即针对学生不了解中国现当代复杂、沉重历史和缺乏忧患意识与社会责任等现状,引导他们在深刻认识历史的同时,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进而思考现实、参与社会、把握人生。五是训练方法,提升“能力”。即注意训练和掌握“对比分析”、“影响研究”与“系统论”等基本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并敢于挑战传统的文学与文学史观念。

(3)改革考试方式,变“闭卷”为“开卷”,变“死记硬背”为“论文写作”。在教改中,考试方法的改革也至为关键,因为它是检验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在设计和布置阅读与思考题时,就向学生宣布:该课程的考试不再闭卷而采取开卷形式,即从布置的论题中任意选择,先后写作两篇论文,并强调创新,鼓励独立思考,尤其鼓励通过对有关作品的阅读,思考有关教育改革、现实人生与现当代历史等问题。同时说明:文章必须要有资料引证和注释,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第二篇可以是在第一篇基础上的补充、深化和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教材,而是集中时间与精力阅读原著,训练其分析、解决问题与论文写作的能力;同时,更是为了引导他们遵循认识与思维规律,遵守学术规范,尽早进入科研状态。总之,以上做法实际上体现了研究型教改的目的和意义,即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升“素质”相结合的现代转变。

学生的论文写作实践证明:笔者的以上改革是效果显著、切实可行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首先,以论文写作的开卷形式进行考试,不但不会出现有人所担心的学生不读书或知识基础不牢的现象,相反,能引导他们多读书、主动读书和读“活”书、读原著,从而形成学习的“根据地”和“兴奋点”。从学生两次写作的论文来看,它们均内容广泛、思路开阔,不但襄括了所有参考题中所指定的“现当代文学”的知识范围,而且还涉及(延伸)到古代的宋词、《红楼梦》等知识和“文学”以外的政治、教育、历史、社会等学科。如吴绪楠的前后论文,分别从宏观与微观的不同角度,结合自己多年的阅读感受与积累,全方位、多层次地具体分析了《红楼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刻影响;童佳路分别从题材、语言与思想精神等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鲁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深远影响;关恺欣则以《网络小说与词之比较》为题,将当前流行的网络小说与宋代的词进行比较,指出它们都是民间非主流文人的创造,都经历了被传统观念排斥到逐渐被主流文学所承认的过程,等等。类似《红楼梦》、鲁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和网络文学与宋词比较这样宏观性的重大选题,虽然作为大学低年级学生,又在较短的时间内,肯定不可能具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但其意义和作用却不可低估:它不但能引导学生广泛、深入地读书,并通过阅读、思考建立有机的知识联系,而且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打下了基础,培养了兴趣。

其次,论文写作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术规范,训练了其理性思维与科研方法和能力。它使学生不但懂得了学术论文写作不同于中学的“命题作文”,它贵在发现与创新,必须正确运用文献资料和撰写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等,而且使他们初步掌握了对比分析、影响“研究”和以点带面、史论结合等基本方法。如对比分析这一基本方法,是笔者所布置的参考题中的重点,也是学生论文中选择最多的。他们或将同一作家的前后创作进行对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四世同堂》;或将不同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如茅盾的《子夜》与沈从文的《边城》等。通过比较,学生不但能细读原著,而且感受真切、体会独到,且能努力将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有机结合。此外,部分学生还敢于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如“余秋雨现象”等提出自己的独到看法,也体现了其可贵的独立意识与创新精神。

最后,尤其应指出的是,学生通过阅读、思考与写作训练,不仅锻炼了能力,而且提升了思想素质。不少学生能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实际,思考有关历史人生、现实改革以及精神传承与社会责任等问题,且能提出自己的独到看法与疑问。他们或以胡平的报告文学创作为例,或读有关“文革”题材作品有感,均不同程度地思考了有关总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忧患主题,都能沉痛反思“文革”与为什么婴“守望沉重”等问题。与此同时,有些学生则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体会,谈了有关中国教育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的看法,也不乏独到的感受与思考。

总之,从学生的论文写作与考试检查来看,这门课程的研究型教改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增长知识、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目的。这种“问题教学法”的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意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以上改革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它的成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如何使其成果巩固、提高、“可持续发展”?首先,虽然研究型教改具有普遍意义,是整个大学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具体到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课程和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要求、方法与途径又有不同。如理工科与文科相比,它更重实验与实习,其综合素质的提升肯定不如文科;文科中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与文学、艺术等人文科学相比,前者更重逻辑、理性而后者更重感悟与形象思维,更接近学生天性,也更使他们感兴趣;文学中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比,前者又不如后者贴近时代现实与人生实际——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无论是批判历史还是反映改革,也无论是探讨问题还是思考人生,都与学生的经历、思想和现实最为接近,因而他们也最关注、最感兴趣——他们试图通过其创作认识历史、思考现实、寻找人生。因此,可以说,“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更具有先天的条件和优越性,它理应走在素质教育等教学改革的前面。

其次,研究型教改对教师和学生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来说,其基础越好,素质越高,求知欲越强,则效果越好。也就是说,学生素质与教学效果成正比。就此而言,由重点大学的尖子生组成的实验班,是进行教改的最佳对象,也理应成为率先改革的“实验”地。而对非“重点”大学和非“重点”班级的学生来说,其“研究型”教改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因为,此项改革的关键是以论文写作的形式来代替以往的闭卷考试,如学生素质不高、基础不好,不自觉、主动阅读和思考,其效果肯定不佳;我们至今之所以不敢较易放弃闭卷考试,其原因就在于防止学生“偷懒耍滑”。但闭卷考试的弊端是死记硬背,不鼓励创新与独立思考,不利于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这就是教改面临的两难命题。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关键还在于教师,即研究型教学对任课教师的素质、学识和经验等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中责任感与事业心是其关键。因为,第一,放弃传统的闭卷考试,等于摘掉了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如课堂艺术不精彩,不能吸引学生听课与自学的兴趣,势必导致学生逃课和厌学,而只以“拼凑”的“文章”应付考试。因此,教师除需在备课与讲课的环节上下大功夫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如幻灯、娱乐、讨论、交流等)尽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二,由于以论文形式进行开卷考试,且要求有两篇以上作文,因而一般来说,学生高度重视,精力集中,文章一般较长、较认真,而教师又必须认真批改、讲评,故大大增加了教师工作量。且学生人数越多,其劳动强度越大。这需要教师除具备改革的激情与创新的愿望之外,还要有无私奉献和认真负责的精神。与此相联,教师还需有渊博的学识与丰富的经验。没有这两条,教师就不能掌握主动,不能充分展示知识的魅力,不能引导学生立足时代与科学的前沿,也就不能以迷人的风采吸引学生。

最后,关于研究型教学成果的巩固、提高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仍与教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密切相关。也就是说,要真正使该项改革成效显著,使学生能力与素质有较大提高,教师还必须处理“善后”、追踪“服务”。即教师不应受课时与工作量的限制,而是应及时将批改意见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反复修改、提高;如能将学生修改后的论文编辑成册,则更能调动和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树永全方位创新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24.

[2]郑伦楚,刘建清.基于研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J].国大学教学,2010(10):56.

[3]陈冬梅.中国新教育研究·对“问题教学法”运用的一些见解[M].北京: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2010:39.

(责任编辑 黄建新)

作者:章罗生

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2:

基于智能素质结构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首先对创新人才的涵义及特点加以阐述,并将创新人才的智力、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关键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概括与总结;然后,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加以概括和总结;最后结合创新人才的智能素质结构阐述了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方法,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作了系统全面的总结。

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智能;人格品质;思维

0引言

我国对高水平人才曾用“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优秀人才”、“英才”等词来形容社会呼唤的,我们希望培养出来的那种“人才”。而在国外,一般都用“创造性人才”来形容。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创新人才和创造性人才可视为同一类型的人才。1创新人才的的涵义及特点

创新人才、创造性人才等冠名很多,故对此定义的解释与说明也有多种说法,从品质行为、智力与能力、思维与创造等方面加以阐述,有如下解释。

1.1创新人才的涵义

所谓创新人才是指以创造性心理品质、行为认知品质、人格品质与思维品质为基础,厚理论、宽基础、活技能,有着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动机,灵活熟练的技能和准创造见识与经历,通过创造过程的系统训练,使其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起点高,志向远大;人格品质高尚,心理品质与思维品质优秀;智力出众,能力较强;素质高、实践应用水平高,其发散思维、复合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综合应用。

1.2创新人才的特点

创新人才与普通人才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2.1兴趣爱好广泛,志向远大

创新人才,大都爱好广泛、兴趣浓厚,有着明确的奋斗目标与志向,总想做一番惊天动地伟业,让别人羡慕,并以此为自豪,且目标和志向远大,敢想敢做、爱憎分明,乐于承担责任,勇挑重担,有胆量、有志气,彰显出一身与众不同的豪气。

1.2.2智商与情商高,能力强

创新性人才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大都与众不同,明显高于一般人,且情商较高,能够承受较重的挫折与打击,针对各种困难、挫折与失败,并不气馁,反而通过挫折,提高了受挫承受能力,使自己更加坚定、勇敢,性格更加坚强,富有挑战性。特别是在情绪管理方面,再经受过各种打击、失败与挫折后,反而变得更加深沉和稳重,具有一种百折不饶的精神。

1.2.3思维多变而活跃,灵感与创造动机极易激发

创新性人才大多将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相结合,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善于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最优化,针对问题的解决、创新与发明,萌发创造的动机,在显性与隐性知识综合运用过程中,在结合技术、产生灵感,即创造兴趣与爱好被激发,通过自己的悟性与感觉,再结合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行成创造。江苏理工学院学报第20卷第6期孙华峰李清芳陈兴瑞:基于智能素质结构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1.2.4创新人才人格品质优良

创新人才的人格品质一般包括兴趣与爱好,悟性与动机,意志与道德等内容,这些优良的品质与特质,一旦与远大的志向形成“共振”,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对自己的成功有了坚定的信念,这是创造的基础;其次是情绪管理能力,这一要素决定着能否承受失败与挫折,能否在失败与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是提高的关键;最后是奉献与抱负,只有乐于奉献,有着伟大的理想与抱负,才能做大事、做难事、做高水平的事,才能在艰难的成功道路上前行。

1.2.5创新人才勤奋、刻苦、有毅力

创新人才大都勤奋、刻苦,对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一丝不苟、认真刻苦,并对所学知识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能结合实际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且不畏艰难,善于挑战高难度、有刺激性的难题,即便失败了,也从不气馁,有着坚强的意志力,在一次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再次提高,直到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为止。2创新人才智能要素分析

在国外,曾用情绪智力、专业智力、财经智力、领导智力、创造智力等要素来表示智力;而在我国智力常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要素来表达;能力一般由定向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等要素组成。所谓智能,即智力与能力的集合。智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要素,其组成关系如图1所示;能力是由定向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要素集合所组成的综合体,其组成关系如图2所示:

图1智力要素结构图2能力要素结构

通常人们的思维有低阶与高阶两个层次,低阶思维分为记忆、理解与应用三个等级;高阶思维分为分析、评价与创造三个等级。即思维有六个等级,创造性人才除具备上述思维能力之外,还善于将创造灵感、悟性与拓展创新综合应用于问题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是一题求多解,并在多解中求最佳解,使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得以综合应用。3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创新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有良好的管理与训练机制加以保证,又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氛围,更需要有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优秀师资,鉴于此,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

学校文化是学生创新能力生长、发展与培养的根基与土壤,它与一般的文化相比,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更具有促进作用。多元性的校园文化,融合了教育规律、原理与模式后,可使学生获得更加有利于创新能力生长与发展的元素和基因;它的创新性,具有鼓励、支持创新的功能和作用,这种鼓励和支持创新的价值文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更具有促进作用;学校文化的包容性,其价值理念主张开放办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方式、风格,以包容性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明显、有效。为此,应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创新人才培养氛围,是开展卓有成效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3.2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活动,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科技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及各种竟赛活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加有效,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可促进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同时还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发明创造的热情与兴趣,产生了创造的灵感与解决问题的“金点子”,将这些想法与问题,通过“金点子”加以解决,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又需要各种知识技能、设备工具与环境等,所有这些应用能力与水平的提高都要通过各种活动加以训练与培养。可见,发明创造成功与否,既需要思路与方案,也需要技术与能力,更需要综合技能的应用与问题的解决办法。所有这些创造要素都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与训练培养加以提高。可见,各种科技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与竟赛活动,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3.3以项目任务和课题加以驱动与引导,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班”为单位的同步课堂教学,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具有个性化,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因此结合项目与任务,对人才实施具有针对性培养,可根据项目的复杂与难易程度,对其任务进行分解,简单的任务可让学生自行完成,难度较大的复杂性任务,应有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在此老师应对学生讲清为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有关问题,让学生在项目完成的同时,还要介绍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与技巧;也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办法,运用项目与课题,对学生实施“引擎”式的人才培养与训练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项目与课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老师作为指导者加以引领,切不可手把手的教,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加以实践并完成。4基于智能素质结构的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很多,依据这些方法所总结和凝练出的教学模式相对较多,结合自己的经验,在此将上述创新人才的智力、能力与素质三大方面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图3所示的学生智能素质结构模式,并将这一模式应用到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应用中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才施教,并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加以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一般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加以完成:首先对学生从智力方面进行潜能开发,然后在从能力方面进行培养,最后再从人格品质与素质方面进行培养与训练,以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

4.1学生智力开发与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知识传授方法很难对学生进行智力与潜能的开发,需采用双向互动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应由社会信息、科技信息、教材信息等教学内容相融合;灵活多样地采用各种媒体实施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指导者,又是教育教学信息内容的控制者、传播者,教师应能将课堂教学内容以一个小“项目”的形式加以实施,并对这一小“项目”,依据难易程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项目—专题(问题)—模块(内容),模块对应的内容一般为教学目标中设定的目标1、目标2、目标3等。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智力与潜能达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集编码、解码、译码三大任务为一体,首先将教学内容、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然后再对上述教学内容按照项目—问题—模块等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最后将设计与加工处理好的教学信息按学生的需求进行编码,并传递给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内容时,按照学生的易于理解的方式,让学生加以解码。同时,学生也要按照译码、解码、编码这三大任务来完成,使所学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并灵活运用。学生通过模仿教师的知识、技能的编码与解码方式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要素和能力要素;反过来,学生再将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编码的形式来完成各种作业和测验,通过这一过程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一任务完成后,其教学效果如何,还要通过作业、考核与应用实践进行检验,并按照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目标加以对照,如效果不够理想,还要在复习总结中再加以弥补与提高。

4.2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其水平发挥的高低,取决于他的奋斗方向、目标与志向,作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引导学生,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奋斗方向、目标,规划好宏伟的蓝图,这一目标与蓝图的规划与确定,使学生很快、很好、很准的训练了他们的定向能力,一旦这一定向能力与他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高度匹配,他就很快的进入了学习的角色,适应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保证了适应能力的培养;此时,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因材施教,并让他带领几个同学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如让他做机器人制作与比赛的项目负责人,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实践能力与应战能力,使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同时达到有效的培养与锻炼,再培养学生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具有上述能力的基础上,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尝试性的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一个问题有多种解法,并找到最佳解决方案,长此以往,一旦有了灵感,即可进行发明创造,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4.3创新人才人格品质与综合素养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传授给学生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定向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基本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人格品质与素质修养的培养更加重要。首先帮助学生规划出一个宏伟的人生蓝图,并确定其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次,应结合社会、大自然与学习生活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行为规范、道德规范,这一规范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品质、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树立起自信心与自尊心,促进学生自立、自强,努力向上的吃苦精神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以榜样为楷模,促进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再次提高,使学生的素质与修养得以提高。

当今的学生都很聪明,很少有特别聪明与愚蠢的孩子,成绩的差异、名次的差异、好与坏等,都反映在孩子的认真、刻苦程度上,这一刻苦认真程度,决定了学生的成绩与名次。此时,应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质;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与意志,意志与态度固然重要,情绪控制更加重要,控制情绪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情商,控制情绪的关键要素是意志力,对学生来说,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情商,是人生成功重要的素质要素。5结论

总之,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具有优秀的人格品质与道德修养,应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及社交与观察习惯,使学生善于观察大自然、了解社会,并广泛的与人进行友好的交往,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胸怀宽广、知识面较广的人;应积极的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挑战高难度、有刺激性的难题,善于解决工作量大、而环境又较为艰苦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刻苦认真的精神、坚强的意志、情绪管理能力等;积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善于一题多解,最终找到最佳解的思维方法与过程,以培养其思维活跃、能力超常、创造力极佳的学生。

创新人才的培养单凭课堂教学是很难完成这一任务的,还需要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氛围、关键是师资与人们到位的思想理念,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模式仍采用知识灌输式的讲授教学法,缺乏将社科知识、自然科技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后,在采用双向互动的方法实施课堂教学,同时,当务之急是培养一批高水平、高技能、懂教法与教学设计的优秀师资,使这些优秀的高水平师资在深刻的醒悟、并认识创新人才培养方法的精髓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性人才。参考文献:

[1]王金战,隋永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美]E·詹森.基于脑的学习[M].梁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英]苏·考利.教会学生创造[M].王漠琳,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4]燕国材.智力因素与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5]徐缨.智慧的光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唐效威.智能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董进宇.培育优秀子女的规律[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

[8]唐盛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中教育改革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2(5):1-7.

[9]陈彩燕.创新与视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2(3):51-53.

[10]徐小洲,叶映华.创新人才的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70-74.

[11]陈志刚.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75-79.

[12]张潞英.开发研究性实验,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9):1 128-1 131.Researches on Innov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Based on Intelligence and Quality Structure

作者:孙华峰 李清芳 陈兴瑞

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篇3:

基于人文素质提升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感悟体会

摘 要:在我国大学的高等教学活动中,能力与素质共同进步成为新的目标,因此我国高等课堂教育开展了大学语文这一学科内容,这在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引发学生热情以及开拓学生文化事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同样的,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大学语文变成了一门不容忽视的教育学科,通过大学语文的课堂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学校开展大学语文学科的重要目的。从人文素质提升的角度出发,探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感悟与体会。

关键词:人文素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感悟

1 人文素质与大学语文

1.1 人文素质的内涵

在网络文化盛行的今天,快餐文化深受追捧。快节奏的时代中,人们只重视“表现”,而忽视了“内涵”的培养,人文素质就是“内涵”中的一项,现在的人越来越忽视个人以及团队人文素质,人文内涵的培养,国民人文素质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发展,会对国家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那么,人文素质是什么?简单来说,人文素质就是要求人们具有完备的涵养,也就是说人们在人文方面综合素质所达到的程度,其重点讲求的“个人”,重视“以人文本”即提高个人在思想文化、行为习惯方面的素质,关注人内在的健康发展。

1.2 人文素质与大学语文的关系

人文素质的提升主要依靠的是后期培养与后期的教育。大学是社会人才培养的学府,是现代化的教育组织机构,是知识得到广为传播的重要场所,是人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方式。在《大学》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徳,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人对大学教育最好的阐述。由此可见,大学是培养社会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中又开设了多门学科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那么语文学科的开设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理解。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既是国家对大学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在发展中对时代人提出的新要求。

2 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

2.1 课程设置边缘化,学科地位下降

受传统教学方式以及快节奏社会的影响,人们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开始弱化,网络快餐文化正在逐渐腐蚀着人们的思想以及思维文化,其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大学语文在高职院校的学科教育中呈现出课程设置边缘化、学科地位下降的现象。

其次,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普遍强调的是对学生技能水平方面的培养,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往往得不到相关的重视,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它不符合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最后,高职院校课程社会边缘化、学科地位下降会导致语文教学整体的师资力量减弱,知识储备不足,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扭曲着学生的个性品质,甚至有可能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发展。

2.2 教学模式单一

尽管现如今在大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个讲求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语文学科而言,知识的传授模式过于僵化,教学模式单一。只是注重学生技能水平的发展而忽视了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创新能力不足,这样相对薄弱的发展模式会导致整体课堂效果下降,限制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教学的接受程度。在这一教学现象的影响下,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不到培养,人文精神更得不到提高。

2.3 学生不重视,兴趣度不高

在网络社会的发展中,大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大,这也导致了大学生普遍接受的是“快餐式”文化,课堂上往往不重视对语文课堂知识的接受,对语文教学的兴趣不够。其次,由于长期接受学校的教育,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不会将语文学习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语文教学“不感冒”,语文知识得不到传播,学生的人文素质不会有相对明显的提升。除此之外,学生长期的偏见容易养成功利性思维模式,缺乏长期发展的思维方式与发展投资计划,只关注眼前的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大学考试中,简历造假、考试小抄、替答替考这样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质教育,不重视语文课堂对自己道德素质教育的培养。

2.4 教师整体素质亟需提升

教师的素质文化水平与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水平有很大的影响。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就必须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发挥榜样精神。高校的语文教学不受重视已经成为大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有些教师知识为了获取从业资格,找到一份职业,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根本不重视,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这一情况下,学生的人文素质想要得到提升相对比较困难。

3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在人文素质中的重要性

3.1 专业优势

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具有功利性的一面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培养要在立足于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内在涵养,在这一方面,大学语文就具有专业性的优势。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课程丰富,中外优秀文化的教育以及语言文化对学生的培养,从文学、史学、哲学等多方面出发,教授学生利用批判性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的发生,了解国内外各方面的发展,并通过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的文学素养,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这样的专业性是具有优势地位的,在学生的教育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2 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在上文中有提到现代大学生惯用功利性思维模式,考试做小抄等的行为无一不显示了学生道德水平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大学语文在这一方面恰恰能起到弥补的作用。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大国,我国的优秀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尽管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盛行,但是优秀的文化是不会被淘汰的。大学语文就具有这样的功能,通过向学生传授优秀的中国文化,礼貌文化,逐渐提高学生的思想道水平,培养学衡养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尽管这个过程时间较长,但是其最终产生的作用是当下网络文化等所比拟不了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于高职院校这种培养技术人员的高等学府而言,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创新式的思维,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想象的习惯。这样的培养离不开平时学习生活工作的积累,积累的途径从大学语文的教学角度讲就是增加阅读的数量与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习的知识多了,学生的才会更加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才有机会迸发出来。因此,大学语文能够培养出学生的创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 基于人文素质提升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质量的途径

4.1 根据文化选择教材

语文教学是需要教材的,因此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在教材的选用上要更为审慎一点。通常高职院校的教材选用多为名家教材或者学校发行的校本教材。这样的教材在大体上符合学校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但是在细节上就显得宽泛一些。基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需求,教材的选用一定要坚持的一点就是教材必须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材的选用方面,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极致的研究,选择符合本校特点,符合本校学生发展特点的教材,以便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人文思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升。

4.2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受的最大的阻碍就是学生不敢兴趣,甚至于抵触语文的教学,这大大限制了语文在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发展。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才是最大的老师,学生产生了兴趣,教师的教学兴趣也能被激发出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4.3 转变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教学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于多样化的教学需要,因此,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在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中,课堂不仅仅要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更重要是是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与人文素质的提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合作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4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高校林立的现下,大学语文教师的素质还有待提升。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应该定期安排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学的知识内容更新、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从而保证教师专业素养和个人综合素质。在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积极的暗示影响作用,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

4.5 运用现代信息科技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固步自封无异于自取灭亡。现在科学技术呈现出一个飞速发展的状态,尤其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信息技术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大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学会运用一些科学技术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各方面提高了人们的办事效率,传统课堂教学45分钟的时间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时间,这无疑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提高课堂效率,在固定的时间内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4.6 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环境的发展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基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需要,高校应该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语文教学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具体途径之一,因此在平均只有32个课时的高职院校来说,语文教学不应该只表现在课堂中,也就是说要利用“渗透式”的方式,将语文学习,将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展现在校园中的方方面面,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人文素质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实现这一环境建设的途径有:(1)开展各项“语文+人文素质”的学校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2)学校的展报、展台都可以写上与语文和人文素质相关的内容;(3)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瑞.大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思考[J].成才之路,2018,(06):16-17.

[2]宋武俊云.浅析大学语文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04):54-55.

[3]孙宗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18,(01):16-20.

[4]邹兰萍.关于大学语文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7,(20):453.

[5]孙武军,卢哲.大学语文人文素质培养功能的探索与实践[J].商洛学院學报,2017,31(02):87-91.

作者:龙施君

上一篇:新闻网站阅评部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年竞职演讲稿(镇团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