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的研究
一、启发性问题的内涵
由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启发性提问, 也就是说, 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 使用何种教学方法, 借助何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都须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驾驭转化为启发性问题来组织、实施教学。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能否使自己出示的问题具有引导性、启发性, 也就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启发性问题是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设计的不同层次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启发性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启发性问题的意义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具有易受暗示性。塞西和布鲁克 (ceci&Bruck, 1993) 把儿童易受暗示性定义为“一种影响儿童对某一事件的编码、储存、提取与报告的社会及心理因素。”小学是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 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一般在3到5年级, 老师对这个年龄的学生需多加注意;小学生的想象力从形象片断的依赖性越来越小, 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缺乏灵活性、缺乏批判性、对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 处于该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课堂提问中常猜测老师的观点, 把老师作为权威的象征, 因此易于做出与老师希望听到以及老师断言的内容相一致的回答。
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许多带有教师主观目的性的问题, 表现为“是不是……”“觉不觉得……”等含有暗示性词语的问题。如在三年级下册老舍的一篇文章《猫》中的新课教授之初, 老师提问:“读完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是不是觉得这只猫的性格非常古怪呢?”基于教师的提问, 学生很快从中获得了“这只猫性格应该是古怪的”信息, 随即做出肯定的回答。像这种无效的又极具暗示性的问题, 一方面容易让小学生回答出趋向于老师所期望的答案, 另一方面也束缚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表面看来, 学生情绪高昂, 课堂气氛热烈, 实际上, 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 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 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用循序渐进、具有本质意义的启发性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得以发表观点, 流露情感、锻炼表达。“很多实践证明, 在课堂中提出适宜的启发性问题可以发现学生在认识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促进课堂知识的高效吸收”。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启发性问题的生成途径
启发性问题的生成过程是以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 在充满合作互动与人文关怀的课堂环境中进行的, 给学生以紧张而饱满的智力活动空间, 使学生能够主动、充分、自由地进行有意义学习, 以此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一) 以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前提
虽然小学生个性好动, 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是可以一步一步地把他们引向正确轨道。至于问题的选择则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 其知识基础、生理心理发展水平、思维发展及个性发展水平各不相同, 低年级学生的直接经验少, 不随意注意及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应选择具有生动、形象、趣味性浓的方法, 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 帮助学生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二) 创设问题情境, 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儿童在学习中产生迫切的求知欲, 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发挥, 要想方设法点燃心中的探求新知的火花, 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把学生引入到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激发学生产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在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 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 发挥其创造才能, 从而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 发挥教学机智, 随机生成启发性问题
生成是不能预设的美丽, 在课堂教学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生成。课堂生成的主体是学生, 但主导却在于教师, 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 及时追问, 促进生成。如在指导朗读丰子恺的《白鹅》一课时, 当学生读到“因此白鹅吃饭时, 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 真是架子十足!”这句话时, 情不自禁地加了个“啊”。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只是机械地告诉学生:“记住, 读书时不能添字。”教师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是个极好的生成资源, 不懂得追问, 所以不能帮学生理清思绪, 不能帮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课堂停留在表面, 学生的探索不能引向纵深。要是教师这样追问:“你为什么不由自主地加了啊字?你对白鹅的感情从何而来?”学生在提问中就能梳理杂乱的思绪, 明晰自己内心的情感, 从而感受到这篇课文的主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开展, 研究如何避免冗余提问, 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沿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指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设计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循序渐进、具有本质意义的启发性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得以发表观点, 流露情感、锻炼表达。这就需要以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前提, 创设问题情境, 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 发挥教学机智, 随机生成启发性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 问题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在中职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既体现在基础性知识的建构上,也体现在基础性的学习方式形成上。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得的学习方式,在其它文化学科或技能性学科的学习中,都会有所体现,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的知识掌握与技能形成结果。因此,反思语文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办法,就成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笔者展开了课题研究。
一、自主学习的程度
当下中职语文课堂实施过程中,自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自主学习的程度不够。
何为自主学习?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够自我作主,面这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是最易做到但又没有做到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单就这一点,自主学习体现的程度就严重不够,什么时候看到语文课堂上学生能够自主选择研究文本的呢?当然,这里可能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但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实际的语文课堂实施过程中,可以逐步加深自主学习的程度。具体说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由课本内向课本外延伸。课本上的课文给出的是个例子,对例子的解读是需要延伸的,譬如鲁迅作品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是一个重点,那么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的研究,就可以由课本内向课本外延伸。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时候,解读文中的一些经典片段,可以获得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可以获得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认识,教师这个时候提出如何解读鲁迅,如何解读鲁迅作品的问题,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本之外。此时,可以大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文本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课本之外的鲁迅作品,来充裕自己的阅读空间,扩大自己的解读视角。事实证明,这样的自主学习,既基于教材又超越教材,是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之一。
第二步,由语文外向语文内回归。在第一步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些重点主题(如上面所提到的鲁迅及作品解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而学生的视野在得到开阔之后,又可能反哺课堂教学,这就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特别需要的一种自主学习。因为中职学校的学生最需要培养这种自主吸纳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有积极作用。笔者在研究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学生在阅读到国内某知名教师提出的“鲁迅身上有‘戾气”的观点之后,在课堂上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就成为课堂中生成的一个有价值的话题。而通过三节课的深入讨论之后,学生认识到:解读鲁迅不能脱离鲁迅当时的世界,不能脱离社会的劣根性,认识到这一点,就知道鲁迅的文字是直指时弊的,与戾气无关。这样的价值解读,显然是语文自主学习当有的境界。
二、合作学习的真伪
中职语文课堂上的合作学习的主要问题:伪合作。
其产生原因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不透,加上一些炒作的所谓典范,使得合作学习成为小组内的学生头碰头的肤浅讨论;二是合作往往是外力作用的结果,不是学生内在需要的合作。
中职语文教学需要牢牢扣准两个基本点:其一,语文教学需要基本意义的建构;其二,语文学习要为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服务。无论是什么样的专业,其都有合作的需要,因此语文课堂上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来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才是合作学习的真义。
研究表明,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中,合作学习的“真合作”保证在于:瞄准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的需要,培养并迁移合作学习的能力。譬如对于某个文本的解读,需要抓住文本主题,需要弄清任教的描写思路,需要思考有无更好的表达手法……而这些能力往往也是学生在技能知识学习中所需要的。在合作中,围绕这些问题去进行合作讨论,让不同学生的观点能够有一个自由交流与碰撞的平台,这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旨归。此外,还可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思路,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配合,在某个阶段强调培养学生的某个能力,然后围绕这个能力,教师去设计语文学习的专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产生合作的需要,知道通过合作可以让自己获得认知的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三、探究学习的效度
目前中职学校语文课堂上的探究学习问题在于常常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学生看起来在探究,但探究过程常常与文本的价值取向是背离的;教师在探究教学的指导中也常常存在问题,探究的问题具有随意性,探究过程把握不当,对探究结果的评价具有随意性等,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笔者以为探究教学最需要重视的就是效度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探究教学的精心设计:文本解读过程中,问题如何提出?探究过程中如何不偏离文本,如果偏离文本了又当如何拉回?对学生的探究又如何评价?这些问题在语文探究式教学中,都需要认真重视。因为我们知道,文本解读过程与结果常常是多元的,参考答案一定只是用来参考的。而让学生认识到探究过程与结果的多元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甚至在技能学习中产生新的思路,也是有所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丁炯. 中职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 上海师范大学,2015.
[2] 徐开泰、朱广龙. 谈中职语文教学中对问题提出思路的把握[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1):86-87.
长期以来,我们的老师都扮演着传道、授业的角色,可真正有多少人关注着如何为学生解惑呢?或许,我们会告诉了他们很多问题的标准答案,也让他们记在了自己的本上、书上,但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疑惑了吗?没有。因为我们忽略了真正为学生解惑,所以久而久之,学生的自我产生疑惑的能力似乎也被抹杀了。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现代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过程这一特征是一致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
学生的“问题意识”通常表现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视之为正常现象。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他(她)们有足够的动力去不断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在语文课中,重视并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从长远来看,也是创造发明的前奏。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古人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只有学好课内知识,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涵养,才能厚积而薄发,形成敏捷的思维,产生各种真知灼见,从而质疑问难。
二、进行能力训练,丰富学生的问题储备
1、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生观察常常不分主次,马马虎虎。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使他们懂得观察要有重点。例如,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或“大自然的启示!”,其重点分别是“记”和“启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有选择地围绕重点进行观察,头脑中自然而然地萌生出“按什么样的顺序记的?”或“启示有哪些?”等问题。此外,还要注意进行“有次序”、“细致”、“抓住事物的特点”等方面的训练。如:《大自然的启示》一文,让学生注意课题中的“启示”重点是指什么。文章究竟讲了一件什么样的事?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然后经过思考,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推敲,弄明白 “启示”具体指什么。
2、引导学生学会提问的方法。
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是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的。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模仿老师,就某篇课文题目或某个词句进行设计问题的训练。如:《蝙蝠和雷达》中,蝙蝠是动物,雷达是高科技设备,它们之间能有什么关联?《触摸春天》中的“触摸”是什么意思?春天怎么能用来触摸呢?《夜莺的歌声》一文中“夜莺是动物吗?夜莺会唱歌吗?不管学生所提问题与教学任务的相关程度如何,教师都给予中肯的鼓励与点拨,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事实说明,只要学生在个体活动中感到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此时的问题意识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开动。
三、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成功的基础。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充沛的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空间,情感因素对教与学双方都有重大的影响,我们提倡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语文学科的答案常常不是唯一,我们应该而且必须允许
学生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词义的解释或课文段落的划分、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等等,只要言之有理,均应视为正确。师生之间应崇尚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一起分析、讨论、归纳,同时,当学生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可以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这就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及时评价,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各种反馈回来的信息。教师应边听边想,迅速判断:学生表述的语音是否准确,语意是否完整,是否围绕中心内容来提问等等。教师要能迅速接受并及时处理来自学生的信息,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启发、引导、纠正,千万不要忘记给学生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可让学生比较、研讨,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创设机会让中下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对语文兴趣不浓的同学发言,哪怕是极细小的进步,甚至只要说清楚都要给予肯定。教师的启发用语要精炼、亲切,灵活多变。“你还知道什么?”“你读明白了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要持之以恒,“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始终是语文教师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一个终极目标。
四、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的氛围。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问题情境的精心创设,多方面、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问题要问而且爱问。
1、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予鲜明生动的视听刺激。
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够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以《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为例,在介绍完黄河的基本情况后,我先播放了一段关于黄河的纪录片,伴随着雄壮的声乐,师生感受到了黄河的雄壮以及黄灾的泛滥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带着强烈的感情进入了文中,于是同学们不由得就开始思考,黄河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如何改善这种情况?远比老师单纯讲解的效果好得多。
2、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和密度。
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最近发展区”,可以“跳一跳,摘果子”;
同时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
3、培养自学能力,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去主动吃米。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主动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要让学生树立自学的信心,教给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学习惯。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发展能力。比如阅读课文一般安排在每一组课文的后面,其阅读的方法基本在本组的前面课文中已讲解过,教师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学习,用已经学到的方法自主质疑、自主释疑,切忌把阅读课上成讲读课,讲得过多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作为教学活动的最重要场所,课堂上的教学直接决定了教学的效率。本文围绕课堂教学中有关提问教学的问题以及一些具体的教学措施,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很多语文教育大家都有这样的共识:语文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探讨本学科自身规律的同时,还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这就是一种教学的艺术。而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显得尤为重要,名者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而创新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有创新,可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问题”。因此,问题教学法的研究,对于学生发现问题,感悟规律,不断开拓学生创新空间,催生创新胚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的课堂提问将制约着学生思维训练的发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由于没有抓准提问的契机,或者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
1、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有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
2、提出的问题空泛、难度大,让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一开篇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对学生只能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感性的全面的认识,怎么会回答上呢?
3、提问过于急于求成。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这样只会压抑学生的思维训练。
4、提问没有新意,篇篇文章都是雷同的提问,“文章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文章中心是什么?”,长此以往,让学生生厌。
5、提问对象过于集中,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差生的积极性。以上种种提问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它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个教学环节和几点有效做法: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中,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曾经在一本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的上海的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她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者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巧思妙设引入问题
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问题的情景创设要孕育着新问题,问题要生动有趣,要 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党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如,我在讲“中国石拱桥”这一课时,开头是这样的,同学们:为了学好这一课,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请打开书本读一遍课文,然后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想一想横卧在自己家乡清水河上的“清水桥”的模样如书中列举的那座桥样式相同呢?同学们想了一会儿后,有的同学说与赵州桥相同,有的说家乡的清水桥与书本中列举的两座桥的结构都不尽相同。大家此时争论不休,那么家乡的这座桥到底与书中写到的两座桥有什么异同呢?等同学们学完了“中国石拱桥”一课后,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就这样,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他们带着疑问和悬念积极进入新知识的探索状态。
三、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不能滔滔不绝的讲,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死记死背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继学习积蓄更多更大的经验和力量。那么如何去启发诱导呢?
1、要善于运用科学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启发诱导方法和形式。概括地讲,启发诱导的方法一般是:指导学生自学、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模型化与具体化、联想与猜想等。具体形式表现为语言启发、直观启发、实验、操作启发、对比、类比启发、设问启发、比喻启发等。
2、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小问题。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现象。寻其根源,往往是所提出问题太笼统,指向不明确,问题难度太大等,要克服类似现象发生,教师就要善于把较为笼统,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子问题,使问题相关,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就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台阶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除此之外,还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对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索性。即鸡毛蒜皮的问题不要问,它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因此,问题设计的好,教师就应必须吃透教材,学情。所提出的问题应在新旧知识的交接处,提到学生知识发展的临近区,提到理论的转折处,学生的疑难处、朦胧处、关键处,有助于学生感悟问题。二是提问的形式力求新鲜、新奇、幽默。不宜采用背诵式的直问。应在课堂上交替性使用正问与反问、直问与曲问、明问与暗问、实问与虚问、激问、引问和追问等形式。
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来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如讲“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那么介绍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我这样理解,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所以举这两个例子,大家思考;老师这样理解对不对?问题提出后,激发学生大胆猜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引用课文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讨论后回答,不对。课文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有许多是惊人杰作”。这篇课文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两座桥汇集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以上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再思考,待他们完全想 通了,就像是透过一片清泉,观察水底的五色石子一样的清晰了。
3、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探索精神。为此就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能关爱学生,宽容学生,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思考时空,允许课堂上有笑声,鼓励学生议论、争论、讨论,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彰扬学生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而质疑是好的课堂气氛最重要的标志,因为质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问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我在讲“中国石拱桥”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所列举的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那么请同学结合课文中概括说明部分思考: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此时有的学生闭目思考,有的学生面带难色,也有的学生喜上眉梢,老师不动声色,几分钟过后,学生把手举了起来,甲说:形式优美,结实,乙说:历史悠久,坚固。丙说:坚固、时间长,丁学生说:由于我国的石拱桥也是世界石拱桥的一部分,因此世界石拱桥的特点,也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所以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当同学们发言后,我没有明确结论,只是说凡是赞同丁同学观点的举手,这时全班同学一起高高的举起了小手,并不失时机的表扬了思维敏捷的学生。也看到了同学们正在为自己努力所获得的丰收而庆幸,这充分说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拘无束,可以畅所欲言,思维就会激活,创造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正如古人所言:“乐思方有思泉涌”。
四、运用新知、拓展创新
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经过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中练习、练中提高,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并且以练习、发现、拓展、再练习、再拓展来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思路,由原来的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 划分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再如学习了《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中竺可桢持之以恒的精神后,可让学生思考:哪些名人身上也具有这种精神?能具体说说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加强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五、反馈矫正、激励评价
1、反馈矫正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种反馈信息,获取各种反馈,对自己的教学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同时根据信息,对学生给予帮助,使问题得到及时矫正。
2、围绕教学目标,集中反馈矫正,每节课教师可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量有代表性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可用合作的方法,力争当堂达标。
3、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便大的学习热情。评价是反馈的催化剂,对在反馈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度表扬。对学生表现出的求异思维倍加呵护、鼓励。对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暂时困难,给予真诚安慰,不伤其自尊和自信,要善于捕捉微小进步和闪光点。如让一个差生用“骄傲”一词说话。他说:“我们班不因有我这个差生而骄傲,而因有我而可卑”。这就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比较强,教师应大力表扬,树立榜样感染其他学生,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尝试小结,理论升华
美妙的开头扣人心弦,精彩的小结耐人寻味,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后时间,精心提炼,有效引导,以完成圆满的心愿。做法有三:一是要明确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小结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概念、阐释、主旨、重要思想方法等。二是要掌握课堂小结的基本方法,常见方法有:谈话式、图表式、议论式、板演式、对比式等。三是有效引导学生尝试小结,在授课完毕,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浏览、回顾、感悟,各抒己见,尝试小结,形成共识。教师对教学抽象概括的较为科学的小结,再作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和必要强调,并对一些教学思想方法,从理论上给予升华。
纵上所述,可以看到: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此,作为语文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书目:
浅谈数学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新盛小学
李秀枝 5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涿鹿县实验小学关于高效课堂中的有效问题的培训。一踏进这所小学,我就被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干净整洁的校园,亲切谦逊的教职工,还有文明有素的学生,无不展显出这所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两节课的教师现场教学展示及真实有效而又激烈的现场互评,我感觉收获了很多。
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问题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问题设得实,设得巧,不仅能“传道、受业、解惑”,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一定要有效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称得上是有效问题设计?那就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尤为值得深思的了。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无效的问题设计
1、提问“面面俱到”。老师在课上问题设计过多,过于琐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导致“碎问碎答”。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心,学生盲目地被牵着鼻子走,在云里雾里中疲惫不堪,不仅思维受到压抑,而且收获甚少,仅走过场而已。
2、提问“泛泛而谈”。提问分层性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要么问题过难,对学生只启不发。这种做法只图课堂表面热闹,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
3、提问“步步为营”。单一的“预设”限制了种种的“生成”。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教学”设计靠近的阶梯,“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课堂提问随机应变不够,不能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纠偏„„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扩张与满足,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就此止步与抹杀,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巧妙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兴趣就会转化为学习动力,表现出情绪愉快孜孜以求,乐此不疲的特点。兴趣也是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一种“激发剂”。在语文教学时,笔者觉得悬念法提问,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用悬念式提问创作问题情境,容易捕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跃跃欲式,急于求知的心理,为整堂课的主动学习埋下伏笔。
2、控制数量,提高课堂问题设计的质量。
教学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转换,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课堂提问如果找不准切入口,就会犯无的放矢、漫无目标的毛病, 导致拖堂, 把握不住课堂节奏,课堂中师生合作学习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有效的问题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问”立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因此,在备课设计的问题不必太多,一课只需二、三个主要的有效问题,这几个问题要能牵动整堂课的重点,正所谓“牵一线而动全身”。
3、多个角度,开启学生思维的发散点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全面的观察问题,深入的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
4、掌握节奏,抓住提问的时机。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应该随着课堂教学的情感旋律来设计,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自然,另外,教师应该学会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或疑问或者是不成熟的想法,因为这些来自学生的话语正反映了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最真实的原始想法,这些可以作为课堂二次生成的出发点,也是学生、教师进行追问的思想灵感与火花,是教师二次备课和教学反思的绝好内容。
一、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创新热情
创新能力不是天才特有的专利, 创新的种子埋藏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但是潜在的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的创新力,必须有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因此,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营造适宜学生创新精神成长和发展的心理环境。
(一)营造安全自由的环境
教师应坚决摒弃传统课堂对学生的新异思想、特殊行为给予讽刺、挖苦、孤立或否定的做法。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教材的编写做出质疑、批评乃至争辩,即使学生是错的,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评价,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民主与合作。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课,学完课文后,我打出乌鸦落寞地站在枝头的投影片,提问:“请同学们想一想,乌鸦的肉被狐狸叼走后,它心中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稍加思考,便争先恐后举起小手。有的说:“乌鸦一定很难过,因为这肉是它辛辛苦苦找到的。”有的说:“乌鸦一定很伤心,因为它和孩子要饿肚子了。”还有的说:“乌鸦一定很后悔,要是不听狐狸讲的好话,肉就不会被狐狸骗走了。”……孩子们的回答,都围绕乌鸦认识到自己做错而展开,说明他们明白了“爱听好话容易上当”的道理。我感到十分满意,正欲总结,冷不防程小东高举小手。我请他发言,他一语惊人,说:“乌鸦会挺高兴的! ”我顿时一惊,随即说道:“老师真高兴你有不一样的看法,能说说理由吗? ”“我想……乌鸦会想:哈哈,我长这么大,今天终于有人夸我长得漂亮,嗓音动听,真是大喜事,丢一块肉与这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听了他的话,我愣了,等我回过神来,热情地赞扬他想象力丰富,能大胆发表意见,全班同学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举有效地激发了全班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教学氛围要轻松、愉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愉悦性的心理环境中 ,学习者情绪愉快、精神放松,有利于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在平时教学中,要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片、实物、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教学媒体形成的直观、形象、动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首常识性诗歌时,诗中介绍的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城市孩子很难见到,其传播种子的方法更不易理解。我从课文内容的实际出发,采用了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的方法。以苍耳传播种子的全程动画为例,先在屏幕上出现苍耳的整体图像,伴随一段滑稽音乐,出现动态画面:一只小松鼠在苍耳旁边玩耍,离开时两个“苍耳娃娃”挂在了它的尾巴上,一个绿色的圈围住两颗苍耳并不断闪烁。这时,学生被有趣的动态画面吸引了,非常直观地认识了苍耳这种植物,并体会到了苍耳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多么巧妙。这样的设计,视听结合,声像并茂,新颖有趣,使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兴味盎然地参与到了语文学习中。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结合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实际开展一些竞赛、游戏、表演、念儿歌、猜谜语、做手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都能有效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在学生提出“苹果、石榴比花生更好”的观点后,让持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一场辩论,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效果很好。再如学习《冰花》、《小小的船》等课文时,我就教同学们剪窗花,教儿歌,编舞蹈,孩子们兴味盎然,甚至一连几天都乐此不疲。
二、引导创新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新与活。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鼓励学生在理解中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感受;在表达中有自己的观察、想象。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一)训练学生求异思维
教会孩子多方思考,发展孩子的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必须不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突破常规, 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 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草船借箭》时,我要学生思考:如果三天之内江上没有大雾,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计划落空了,那么事情的结果会怎样呢? 如果鲁肃事前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那么会怎样呢? 这样引导学生求异思维,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二)引导学生创 新想象
善于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多方提供自由想象的情境和条件,鼓励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想象。
课文做画。把课文想象成一幅画,或把课文中的某个形象画出来。如读《月光曲》时,让学生用水彩笔勾勒出月光曲表现的形象。
复词造句。即给出两个以上互不相关的词语,要求学生根据选定的词语连造三句。如用“青蛙、小店”,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夏天晚上,小店后面里的青蛙便呱呱叫个不停。”“今天在小店里,我同时见到了三只青蛙,真是奇怪! ”“今天真热,小店里的青蛙牌冷饮特好卖。”
填补空白。由于文章的储蓄性,决定了教材中定有不少空白点,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填补空白。如学了《凡卡》后,可让学生写凡卡的梦;《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结束后,让学生写:假如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等。
(三)鼓励学生质 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通过探索发现真理。科学的发明和创造往往从质疑开始,从解疑入手。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质疑,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学教材中独立思考,发现疑难,提出问题,或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提问。如教学《落花生》一课时,学生预习后提出了不少问题:“老师,在我们家里,父亲和我们在一起吃饭是经常的事,为什么这家的父亲很难得呢? ”“老师,昨晚天色不大好,父亲为什么也来了? ”“父亲来就是为了吃花生吗? 他还有什么用意? ”……
摘要:群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型、高效的阅读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科学的阅读教学组织与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群文阅读教学理念与方法,不仅能提升阅读速度,还能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展开探讨,为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和语文整体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策略
一、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提高学生阅读速度,让学生更快阅读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信息得到快速传播,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的需要,掌握快速阅读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是需要在长时间的锻炼过程中才能够形成的。在以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经常指导学生进行咬文嚼字,忽视了学生的阅读速度,无法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刺激学生思维的敏捷度,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阅读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主要有: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在语文新课程的标准中便明确提出:应该改变我国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真正学会怎样去精读、略读、浏览文章+同时重视小学生朗读和默读技巧。在目前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咬文嚼字、深情朗读方面,这样便大大减少了学生的阅读量。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不同主题的文章,有时需要快速阅读,有时则需要细细斟酌。群文阅读则是将文章进行了分类,然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型的文章都作一定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够快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对各类文章进行分析、比较,更深入的了解文章中蕴含的知识。这样有效的阅读方式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分析
(一)转变观念,变“单篇”阅读为“群文”阅读
传统语文教学都是单篇的阅读教学,虽然一批文章被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安放在一个单元,也有一个大主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很少把儿篇课文放在一起统筹学习,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是支离破碎的,以至于学生阅读面狭窄,师生都受局限。长此以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被消磨了,不能恰当地找到阅读教学的切入点。群文阅读由形式的变化带来教学理念的巨大变革,引领语文教育由思想封闭走向思想解放,由个体学习走向集体构建,由知识灌输走向寻求共识。所以教师和学生都要改变观念,突破过去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传统格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对于学生语文素养、阅读兴趣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群文阅读从过去的对一篇课文的解读分析,转变为对围绕同一主题的多篇课文的解读分析,多个角度地进行情感体验、评判鉴赏、思维整合、品评分析和感悟表达。群文阅读中着重关注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整体阅读方法的掌握。教师在选好文章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一节课设计一两个大问题,贯穿所选的一组组课文,让学生在群文阅读课堂中一步步培养白主探究、合作学习、品评表达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二)寻找文章关联,巧妙萃取文章
群文阅读教学中,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这给了教师选择材料、组合材料、呈现材料极大的自主权。如何确定群文关联的主题,恰当地选择一组文章,是教学目标、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关键,也是课堂成败的关键一环。
教学前,我们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思想状况、学习水平、能力训练重点等要素,预设群阅读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从文章内容等方面多角度出发确定主题,从文章内容、作者、题材、人文内涵、语言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萃取文章,进行科学搭配,注重层次与整体效果,使文章的选择更趋合理,更好地为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提供服务。文章选择切忌贪多不消化,一般在一节课中安排五篇左右的文章即可满足阅读教学需求。
(三)教师根据结构层次的不同来组织阅读方式
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层次都有所不同,阅读方式也各有差别。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所筛选出来的文章不能无序、随意地带领学生进行阅读,要针对文章特有的结构层次,采取适当的阅读方式。而阅读方式又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举一反三式阅读、传统阅读、快速阅读、整体阅读、分组阅读、重复阅读等。对于描写中外名人事迹的文章,可以采用举一反三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从文中受到鼓舞,把文中的精神落实到自身的学习与生活中;对于一些对话较多的文章,则可以采用分组阅读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对一些经典的文章,教师可以利用重复阅读的方式,带领学生多次重复阅读文章中的精彩段落。
(四)读与说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
群文阅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一些情感充沛的文章,如果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单纯地阅读,学生则很难体会到文章中的真情实感。而听文章或者朗读文章,学生能够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调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情感,从而引发共鸣,提高阅读效果。
小学语文融工具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其课堂教学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个性主动发展为本质要求,所以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个性,把它作为小学语文课教学的切入口。即要寓个性教育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
首先,我坚持以每节课的导语为渗透个性教育的第一载体,以学生个性主动发展为归宿。新颖有趣的导语将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也是学生个性主动发展的活源泉。《教育学》告诉我们,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发育阶段和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具有易变性和可塑性。因此,教师对导语要创造性地研究,艺术性地加工。例如:我授《中国石》这篇课文开始时,同学们议论纷纷,石头有值得写的必要吗?我立刻抓住学生的疑点,改变原来设计好的导语。改为“自然界中有许多事物要上去再平凡不过了,像蜜蜂辛勤地为人类酿蜜,自己却无所求,它不正是辛勤劳动的工人和农民吗?白杨在大西北的风沙中傲然屹立它不正是像祖国边陲的建设者和哨兵吗?蜡烛无私地放出光和热,它难道不正像乐于奉献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吗?”导语一结束,同学们都打开课本争着阅读《中国石》。导劲十足的“即兴式”导语立即引起阅读的兴趣,激发了主动学习的动机。当然导语形式和内容不一而足,例如上《将相和》一课可交叉采用“布阵设疑”式与“故事”式导语。总之导语最能有“一石击起千层浪”的功效,立刻牵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正是落实个性教育的难点所在。
其次,在挖掘教材固有的内容特点上下功夫积极营造一种兴趣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个性。《心理学》有这样的一要论断;活泼的个性是主动学习兴趣的动力,而求知欲每即认识兴趣是他们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泼的成份。这就是说兴趣是产生求知欲的原动力。为此,低年级教学就可以利用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活泼向上的个性,以情载理,寓理于情。高年级教学可与个人理想和发展社会主义相联系,采用实用的方法揭示矛盾。例如授《蛇与庄稼》这节课可有意讲到生物圈的有关知识;授《白杨》这节课要点到实在写物意则人的写法。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进而产生近景性学习动机,待明确学习目的居便转化成远景性学习动机。在授《飞夺沪定桥》时着力培养学习对祖国在自豪感,昭示学生危机感,树立远大理想。诸如此类的营造良好的学习动机氛围,必须促进学生的个性朝着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个性教育的本质要求。
也可以尝试采用“师生变位”教学法和改革作业设计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有法,却无定法,贵在得法”,巧具匠心的教学法是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基石。我尝试的“师生变位法”就是在讲课时,鼓励学生大胆走上讲台,阐述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疑点难点的把长期被教师占领的讲台变为学生的表演台。即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富有胆量和勇气的精神,又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别具一格的作业设计也是解文有效的方法。例如授《伟大的友谊》课后习题可以这样设计:请同学们写一篇简短的习作,写出自己值得回忆的友谊,这样练习改变了书上问答式的机械练习。为学生创造积极思考的思维空间,又获得了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也正是个性教育的核心所在。当然,课堂个性教育渗透务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心理状态作眼,结合教材内容的实际。切不可牵强附会,学生要从教师的启发、诱导中领悟知识,潜移默化地让自身的个性朝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一言以蔽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以个性教育为切入口,它既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活力,又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动力。常言道:“研究事物,要牵住牛鼻子”,“抓住重点”,个性就是“牛鼻子”、“要害”。个性的健康发展“牵一发而动全身”;阻碍了个性的健康,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呀。
(注:作者系安徽无为县六店中心小学e-mail:ptb234@etang.com.Tel:0565-6100234)
作者邮箱:ptb234@etang.com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为此语文老师应该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探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用好语文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点,结合有效的教学手段,加强德育渗透。
一、质疑中启迪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小学生基本上能看懂、读懂,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一种不愿深究的心理,因此,很难挖掘文章蕴含的思想。对此,教师要善于在无疑处生疑,引导学生作深层思考。通过师生问答、讨论,弄清文章主旨,从而提高学生认识,带给他们启迪,陶冶他们情操。优秀的提问切入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师生享受文章情感的抒发,接受健康主题的熏陶。如:人教版第八册第25课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有这样两句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两个写景的诗句,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韵的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首先要求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人原有的意境,然后具体提出三个问题:(1)烟花三月的长江是一派怎样的景色?你注意到了吗?(2)你是怎样目送朋友远离的?朋友的船是怎样消失的?(3)当时你的心情怎样?经过老师的点拨,不少学生由第一人称想象出了形象的意境来:晚春小草碧绿碧绿的,百花散发着芳香,彩蝶轻轻地飞舞,然而这美丽的一切我都无心欣赏,我站在江边,任凭春风拂面,只是目不转睛地望着远方,江中的船越来越小,小小的白帆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遥远的天边。滔滔的江水不停地流着,一个浪花推着另一个浪花,哗哗地滚向远方,朋友啊,此次分别又要等到何时相见?这美妙的想象融人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即使学习较差的同学也能不同程度地有身临其境之感,体会到了音外之意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美是抽象的,而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他们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把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到升华,从而让他们热爱美、追求美。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
情趣情境教学是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而创设的能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的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将心比心的感受情景主体的喜怒哀乐,学会羞愧、同情、怜悯,陶冶善良的心灵,培育不泯的良知,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有时候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由于人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课文内容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经历,好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一样。让学生与作者能够产生在情感上的“亲”,从而引起学生的共,做到入境悟情。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活动展现情境,有音乐渲染情境,有画面再现情境,有感人故事唤起情境„„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认识水平去考虑创设情境,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如在讲授人教版第七册第3l课《小珊迪》这节课时,教师先播放一首符合课文情调的歌曲,在课堂上制造出一种“十分悲惨”的气氛,然后教师再用语言导人正课。这样就很容易唤起了学生对同龄人小珊迪的美好情感,引起他们深入学习课文的兴趣。在讲课文时,教师可以作两个“情境”设计:用语言配合课文插图描绘出在小利比的话中,小珊迪被马车撞伤,车夫扬长而去的惊心动魄场面和小珊迪临死前的悲惨情景。向学生再现这些感人的场面后,让他们自己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美好的品质和旧社会的黑暗。
三、加强朗读,以读传情悟道
用心爱心专心 1
作者的写作意图,贯穿在全篇课文的字里行间,有明确的,有含蓄的。只有通过教师人情入境的朗读指导,才能“悟”出“道”来,产生感情共鸣,受到教育。如讲授人教版第十一册第21课《凡卡》时,反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对比朗读信的内容和写信时想的事两部分,还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其中学生朗读:“„„我没爹没娘,只有您一个亲人了?”“„„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读着读着,学生便不由自主地对凡卡产生了深深的同情。接着又让学生对“寄信后的事”进行想象,并讨论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和“如果爷爷收到信,会不会带凡卡回家,为什么?课文结尾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朗读课文,讨论,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凡卡的悲惨命运是无法摆脱的,因为当时是黑暗的旧社会。从而激发全体学生痛恨旧社会,珍惜今天幸福生活。课后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并写一篇《与凡卡比童年》的读后感,以巩固学习成果,使学生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升华。
四、在欣赏插图、领悟意图中渗透
引导学生欣赏插图,领悟图意,有助于学生把课文较为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借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而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如第一册第四课“看图学词学旬”,“星”、“红”、“旗”三个生字和“我爱五星红旗”一句子,可利用插图,并通过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懂得国旗代表伟大的祖国,全国人民都爱五星红旗,激发了学生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感情。
再如讲授人教版第六册第l9课《赵州桥》~文,除了看赵州桥的插图外,再利用一幅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大桥挂图,二者比较,让学生知道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及好处。再配之教师对桥的历史、年代、形态结构部分的讲述,就能使学生对赵州桥的古朴、坚固、美观留下深刻的印象,感受到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劳动人民的伟大,产生了自豪之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探索、研究和积累。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融为一体,在促进小学生德育素质良好提高的基础上。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造就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建设人才的教育目的。
下面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几点有效做法。
纵向式提问设计。提问对学生的思维作纵向发掘。由一个主要问题引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的思维沿着一个方向深入下去。进而获得对课文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实现师生的自主探究,民主和对话,从而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我在讲授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采用了纵向式问题设置。让学生经过精心预习,了解过课文的故事背景后,我设计了一道这样的填空题:
韩麦尔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这个问题能对课文阅读起着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从整体上参与性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品析、创造等。能顾及全班整体性。由于问题设计科学,学生经过阅读讨论思考之后,得出了的答案也是多种多样的。认为韩麦尔先生:
①是一个可怜的人②是一个严厉的人③是一个爱国的教师④是一个普通的人⑤是一个温和而又严肃的人……
这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本文的主题。
这样一层一层深入的设问,直到完成所有的教学目标。这些问题弄明白了,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
横向式问题设计。设问时对学生的思维作横向扩展。由此及彼,由表及由,由点及面,使学生的思维像投石激浪一般。步步扩大。
我在教授鲁迅先生的《阿长和(山海经)》时,首先设问:
在鲁迅先生一生的作品中没有一篇独立的文章来写过他的亲生妈妈。而却用了一篇单独的文章来纪念他的保姆——“长妈妈”。这是为什么?
这一设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澜,一连提出了五个小问题:
①“长妈妈”有真实姓名吗?为什么叫她为“长妈妈”?②“我”为什么称呼“长妈妈”为“阿长”呢?③文章是赞扬“长妈妈”又为什么要写“长妈妈”的许多缺点:背地里说人长短呀;不许我随便走动呀;晚上睡觉难看的睡姿呀等。④为什么还要写除夕夜长妈妈教“我”吃福橘,讲吉利话。⑤“我”为什么对长妈妈产生感激和敬佩之意的?
如此,教师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不断地和文本对话,一步一步地进行探究,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扩大难度。学生的思维随之逐步展开,文章的主旨——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及“先抑后扬,真实写人”的写法学生在层层的设问中深刻地领会到了。
连环式问题设计。设问由因到果。又由果到因,如此连环往复,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思维围绕一个问题沿着一定的逻辑方向思考。它有助于学生的迁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中的预见性。
我在讲授《孔乙己》一文时,便采用了连环式问题设计进行课堂教学。
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结局是谁造成的呢?
学生又议论纷纷。他们的发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孔乙己自身的原因,他身材高大,没有考上举人也可以通过双手的劳动来获取生存;他不该那么贪酒喝,是这个性格把他送上“断头台”的;他不该去偷东西,穷人宁可去乞讨也不能去偷东西,“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嘛。是他“偷”的毛病把孔乙己逼上了绝路等。其二,是当时社会原因造成的。当时的人麻木不仁,没有同情心,在孔乙己逼近死亡之时,人们照样嘲笑他,他是在人们的笑声中走来,又是在人们的笑声中离去,就是不肯伸出援助之手:其三是当时考试制度把孔乙己逼死的。丁举人是直接原因。他与孔乙己唯一不同的就是他是科举考试的成功者,就可以对科举考试失败者的孔乙己为所欲为,甚至打死。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制度。所以孔乙己拼了老命也要去考科举。这种制度扭曲了当时考生的心灵。
学生能够发表如此深刻的意见,说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已达到深刻的程度。此时我又由因到果,再设一问:
作者到底想表达怎样的思想?
这样一来又回到了作品的主题——教学目标上来了。这样的设问不仅增大了课堂的教学容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而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实践证明,巧妙设问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途径。
关键词:朗读,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有一颗因美好而感动的心灵, 人们还会肆无忌惮地破坏自然、污染环境、漠视生命吗?经常为课文感动的人, 他们会缺乏正义、怜悯和人文关怀吗?语文的“文以载道, 文以蕴情”的特点, 决定了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彰显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新课标明确规定情感态度为语文课程目标之一。因此,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以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为重点, 以学生获得情感的审美满足为目的。
一、设境中领悟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语文教师关键要发挥教育机智, 依据教材文本, 恰到好处地创设各种情感情境, 做到“以境育情”,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把握作品文本的主题思想, 积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文本的境界, 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如讲《沁园春·雪》一课, 语文教师首先营造一种情感氛围, 播放背景音乐, 把学生特有的情绪激发出来, 通过音乐歌声使学生体会到北方冬天的山河景色, 冰封雪覆, 粉妆玉砌的美景;配乐朗读, 则更有效地把学生引入作品文本的豪迈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 让学生们伴随着婉转激越的背景音乐, 学生能够仔细地品味诗人倾注在作品文本中丰富的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 还可以把绘画图像渗透其中, 景中有情,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形象美。
二、朗读中体验情感
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 应重视朗读, 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语言的音韵美、声响美、方言美、色彩美、诗意美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情感, 让学生把上语文课当成是一种自觉欣赏、自觉参与自我发展的自主活动, 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注重朗读, 楔入情感, 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如, 在教《最后一课》时, 先让学生换位角色式阅读, 注意小主人公的语言和行为, 并要求在阅读时好好体会小弗朗士思想的变化发展, 学生在朗读中慢慢感受到小主人公那悲愤、无奈、自责等心情, 调皮的他竟在最后一堂课中全听懂了, 再有韩麦尔老师在这堂课上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 倾吐的真情, 感染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 并深深引起了他们情感上的共鸣, 使每个人在心灵上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洗礼。
三、想象中深化情感
情感是想象力的发酵剂, 是托起想象力的翅膀, 只有让学生在想象力中倾注情感, 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文本的意思。如语文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小令, 指导学生用名词点出九种事物, 如何把这九种事物组成秋季凄凉的画面, 从而领悟其中的意境。首句以“枯、老、昏”, 描述“藤、树、鸦”的特征, 也使它们带有鲜明的情感个性。语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 通过联想与想象, 脑海里自然就浮现出深秋晦暗的暮色里, 那枯藤老树上, 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 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透出温暖的光亮, 乌鸦归巢, 家人团聚, 而苍茫的暮色里, 瑟瑟西风中, 奔波在荒凉古道口的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通过联想与想象, 让同学们就不由自主地进入小令的意境, 对诗人所揭示的元代社会底层小知识分子那种“儒人不如人”的不幸遭遇产生深切的同情。
四、领会中陶冶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较准确地领悟作品中的情感, 或被教材文本中人物精神所感染, 随着情感蓄积加深, 情势加剧, 会产生急于喷发的动机, 即出现了“情满而自然溢发”的现象。如学习《春》时语文教师组织学生配乐朗诵。当音乐声扬起, 同学们一面聆听着朗诵者之咏叹抒情, 一面感受着早春美妙的意境, 仿佛走进醉人的早春三月的江南水乡, 悠扬的旋律如梨花、杏雨般飞扬飘洒。然后我要求学生跟着齐读, 学生们在诵读中, 读出了春天的色彩、春天的气息、春天的声音、春天的生机等意境。在此诵读氛围基础上, 很自然地达到了教学要求, 完成了教学任务。
为了激发学生对教材文本的情感, 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感的途径和佳机, 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造, 引起情感的升华, 培养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教师可以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 小组和个人相结合等形式, 再现课文情感, 在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合作精神的同时, 使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享受到创造美的愉悦, 从而受到情感的陶冶。
总之, 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积蓄与抒发, 不仅提高了鉴赏能力, 从识别粗糙到细腻, 从肤浅到深刻, 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情感教育能在无意识中渗透有意识, 在感性中交织着理性, 在概念中凝聚着情感, 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累和养成好的习惯和经验, 对学生情感的发展, 语文素养的提高, 人格的完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索洛韦伊奇克.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M]安徽大学工办联问题研究所, 1984 (10) .
[2]陶文娟, 钱斌.试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03 (3) .
一、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素质
1、仪表教态 课堂中的教师形象必须合乎规范。教师应衣着整洁得体,仪表端庄,不能着奇装异服,穿拖鞋、背心、打赤脚或涂口红、染指甲。教态宜自然大方,举止亲切随和,语言文雅。作为教师基本素质的表现之一,教师的仪表教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注意力具有无形的控制作用,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对师生的双方情感具有无声的导流作用。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际情感的高度来认识自己的仪表教态,认真对待自己的仪表教态。
2、语言 积极推广普通话,努力为学生创造学、说普通话的环境氛围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力求读音准确,吐字清晰,声音宏亮,并能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节奏等语言技巧。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流畅,有条理,更要注入激情,有感染力。
3、书写 如果说教师的课堂语言是给学生的礼物,那么教师的课堂板书也是给学生的礼物。作家魏巍在他的回忆性散文《我的老师》一文中说,蔡芸芝先生写字的时候,学生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蔡先生握铅笔的姿势学生们都急于模仿。可见教师的书写对学生有着多么巨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板书的字应工整、规范、大方,不能出现错别字,不能有笔顺方面的毛病。
二、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专业素质
1、朗读水平能说普通话,并不意味着就很有朗读水平。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是其专业功底的一个表现。教师朗读水平高,则其阅读理解能力强,反之就低;教师朗读水平高,则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大,其教学魅力就强,反之,则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小,其教学魅力就弱。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力求使自己的朗读声情并茂,能根据不同的文体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情感,将学生带入不同的境界,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意境美、语言美。
2、理解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要熟悉教材内容,对一些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随时能背,而且要能够钻深钻透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结构、语言作深入的钻研,力求能钻出自己准确的理解,独到的理解。否则,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很可能是浮光掠影式的,走马观花式的,不可能出新意,有深度,甚至连准确度也难以保证。语文教师不能总是啃别人嚼过的馍,而应形成自己钻研教材的真功夫,对教材要能常教常新。
3、驾驭教材的能力 语文教师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接受水平,对教材作出大胆合理的取舍,要能够胸怀教材全局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教材的构成体系与单元课文的组合作出积极恰当的调整与补充,从而确定每个单元、每篇课文、每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与基点,逐步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王国,让学生学会求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放得开,古今中外的各种材料能广征博引,为我所用,又要收得拢,教学目的能集中,这样处理教材便达到了驾轻就熟的境地。
三、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艺术素质
1、课堂机智 教师的课堂机智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教师临堂发挥的灵感教学,即教师能敏锐地捕捉学生随时提供的反馈信息与教师本人闪现的稍纵即逝的思维火花,即时对课堂教学内容或教学节奏或教学方法加以“妙手偶得”的灵活处理;二是指教师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能以巧妙的手段加以淡化或转化处理,将教学引向深入。无论是教材学习方面的机智处理,还是意外事件方面的机智处理,要想处理得巧妙、圆满,都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艺术修养。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其课堂机智的运用发挥上。因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情感,而且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力,灵活的决策力,努力培养出色的课堂机智。
2、创新求美能力 语文教师要上出富有才气、富有魅力的高水平的课来,能给学生以艺术的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一定得具有创新求美的过硬素质。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各种静态美、动态美、形态美、色泽美、韵律美,能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到教材横生的情趣。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思想素质
1、面向全体的观念 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不能只侧重于教师作用的发挥,强占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堂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当学生朗读不太好的时候,干脆再不要学生读了,老师包读包讲;怕学生耽误上课时间,本来要让学生上黑板注音、解词的,最后由老师代替了;本来要让学生找出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并分析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的,但事实上只让学生找了人物外貌,其余的全由老师包办了;提出了某个问题,本来可以让学生思考、讨论的,但并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做,最终只是老师的自问自答。这些现象都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必须加以彻底的改变,要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还学生以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2、民主平等的观念 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一些教师低估学生的能力,不能对学生予以充分的信任,不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学生没有自由讨论、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结果,教师成了课堂的唯一主宰,语文课堂变成了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更有甚者,个别教师不尊重学生,随意指责学生、贬损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取心,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阴影。这种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应予以彻底摈弃,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素质教育中语文课堂问题教学法的研究】推荐阅读:
信息素质教育课程中的教学体系研究06-06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方案06-18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07-18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06-29
论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07-23
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10-24
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06-13
课堂教学中安全教育09-24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10-06
物理实验中的素质教育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