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职教育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人才战略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倡导者。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的脚步,认真落实国家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树立创新育人理念,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论文 篇1:

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探索

摘 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西方国家的一些腐朽思想进入我国,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做好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基于此,文章分别从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创新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为高职院校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辅导员工作创新 高职院校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的问题。为了确保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疲软等问题。

一、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这一阶段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以“育人”教育为核心,积极构建以辅导员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1.分主题。在开展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借助分主题的方式,可以充分体现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渐进性,首先,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帮助辅导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对辅导员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第三,树立基本道德规范,对辅导员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第四,树立全面发展理念,对辅导员进行素质教育。

2.分阶段。通过分阶段的方式对高职院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在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员工中,与任课教师相比,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群体,这是因为需要辅导员要适应不同年级的需要,由于所处的学年不同,因此学生的特点有所不同,所以要求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所侧重。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需要侧重理论认知,帮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以及情感体验等。对于三年级(毕业班)的学生需要侧重理性思考,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观念,并付诸实际行动,比较典型的诸如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

3.分步骤。对高职院校辅导员采用分步骤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组织开展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借助序列化、系统化的教育内容,这是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关键。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围绕主题,分别从内容、形式、步骤三方面精心安排,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1.建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首先,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一体化领导,以党政工团为核心,建立分工科学、权责明确的政工机制;其次,全面改革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拓宽并丰富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渠道,在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性作用;最后,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以及校园广播、网站等“第二课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全面夯实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另外,积极建立辅导员思想政治队伍,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基础。

2.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网络。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借助党支部、团支部、学生会,以及各种社团等,夯实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础。在组织开展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遵守“信任、自由、自主”的原则。同时,要采取措施激发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干部加强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互动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全力打造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互动体系,积极营造全员互动、全员参与的育人氛围。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虽然住校离家较远,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增加了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难度。但是,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规章制度,通过微信、QQ、家长会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临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全面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三、创新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对于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多数属于独生子女,这样开展学生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组织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工作途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1.实施学分制管理。在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打破传统的课程分数管理模式,在课程管理中纳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涉及到的所有活动,将学生单科成绩分为三类,分别为理论知识学分、专业技能学分、综合素质学分。其中,理论知识学分是指學生选修基础文化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理论课程获得理论知识的学分;专业技能学分是指通过学习本专业规定的实验实训课程,以及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专业技能课程获得专业技能学分;综合素质学分是指通过参加军政训练、社会实践等活动课程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核心能力、素质等。通过学分制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始终把学生放主体地位,进而适应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职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推广实施劳动值周制。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通过实施劳动值周制,让学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全日制劳动,例如清扫校园、卫生保洁等。在三年的学习时间内,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为期一周的劳动,并且需要对劳动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后获得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高职院校推广实施劳动值周制,首先,保证了校园卫生的清洁性,其次,节省了用于保洁方面的费用开支,最后,帮助学生培养团结协作、爱护公共卫生的良好品德。

3.实施思想导师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为了做好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精心挑选行政人员(未担任班主任、辅导员,师德高尚、育人水平高),担任新生(思想薄弱的后进生)的思想导师。在内容方面,导主要是对学社进行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以及学业辅导等。在方法方面,导主要是将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严格教育和亲情感化、个性教育和共性教育、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等进行相互结合。高职院校通过实施思想导师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4.构建惠生工程。高职院校在开展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以理服人,另一方面以情感人,避免出现工作的真空性,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这是做好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辅导员需要详细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给予帮扶,通过构建惠生工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实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媚媚.论高职院校辅导员如何弘扬师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探索[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05-15.

[2]袁佳,张玥.基于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创新模式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4-12-05.

[3]冯景山,刘兴永.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船舶职业教育,2015-09-15.

[4]李良进.文化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论坛,2015-06-15.

作者:邓秀

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论文 篇2:

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人才战略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倡导者。高职院校辅导员应紧跟时代的脚步,认真落实国家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树立创新育人理念,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迅速,高级技能人才却出现短缺,培养未来不同行业所需要的高级技术操作人才,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引言

高職院校辅导员除了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负责外,还要通过多种渠道完成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升。下面,本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进行探讨,以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学生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高职院校辅导员专业素养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要求

随着新时代的深入,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辅导员工作逐渐复杂化,以现阶段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大部分的辅导员的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并未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加之各个辅导员之间的专业水平与管理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导致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阻碍。

1.2高职院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综合考核机制缺乏创新

在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但由于现阶段的考核机制依旧以传统的考核模式为主,考核内容较为单一,且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因此辅导员对大学生的考评结果不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全面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另外,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考评时,并未从多角度出发,由于忽视对学生道德品质、人生态度等方面的考核,导致现阶段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进而造成大学生难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限制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

2.1 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考评机制

在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考核中,学校首先要秉持科学、公正、公平的理念,了解和评价辅导员的工作情况和能力。对于辅导员而言,绩效考核是对其工作效果进行全面检验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学校开展绩效考评时,应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情况、工作内容等多方面,来对辅导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有效的改正。在传统的绩效考评方式中,学校过于重视对辅导员工作结果的考评,忽视了对其工作全过程的动态评价,导致学校难以真正的掌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而造成辅导员考核评价效果偏低的情况出现。为此,高职院校应对辅导员考评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重视对辅导员工作全过程的动态考核,合理科学的评价辅导员各个阶段工作效率,有效提高考评质量与效率,进一步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改进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管理模式

现象有效创新和完善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模式。首先,高职院校要正确认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在明确其真正工作性质的基础上,重视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工作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推动作用。同时在分配日常工作任务时,学校领导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合理分配学习管理工作,有效减轻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以辅导员的角度讲,其不仅需要做好上级所布置管理工作,还需明确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此有效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同时,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等提供有力的依据。其次,高职院校应对现有的辅导员管理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做到与时俱进,以此有效调动辅导员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另外,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时,二级学院以及学生处应对辅导员有着应有的尊重,以此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学校在评定职称以及明确教师待遇等方面时,学校应对一线教师以及辅导人员给予同样的尊重与重视,确保辅导人员拥有其拥有的待遇,以此有效提高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进一步为完善大学生管理工作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2.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和就业实践技能

2.3.1培养创新思维,分析创新创业的新形势

辅导员可以通过班会、学生会领导例会等场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和老师的点评,也可以通过老师讲解经典案例、学生理解学习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其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学习,让学生在专业技能技术、前沿科学问题和创新管理等各个方面得到锻炼。通过对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学生创新创业这一现状的研究分析得知,互联网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学生依靠互联网创业成了毕业生就业创业的一种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之下,进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剖析指导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2.3.2鼓励学生参加专业实践,保障学生就业

组织学生参加专业实践课程,就是让学生到现场锻炼,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专业实践能力。辅导员联系实习单位时一定要做充足的调研工作,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本专业的工作方向和理论意义。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任重道远,由于学生对于不同行业岗位的认识程度存在差异,所以,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对于进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辅导员要认真进行筛选和推荐,对于最新的就业政策,辅导员有义务进行解读和宣传。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指导方案对毕业生进行辅导,以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2.4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运用现代化设备的能力

在微观时代条件下,辅导员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提高辅导员运用现代装备的能力。因为在微时代的条件下,运用现代化设备是最基础的技能。要灵活熟练的运用电脑中的各种办公软件、微视频、微信群等。可以通过这些软件为学生管理过程提供一些便利的条件,制作一些表格,图表,视频等,大大的节省了办公时间。在现在教育工作当中,也可以利用一些流行的视频软件发布任务,搜集数据这些基本技能,现代智能化办公是一项必备的基本技能。辅导员思政工作,要跟上信息技术发展步伐。教育单位也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辅导员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拥有运用现代化智能设备办公应用能力。更便于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健全思政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要重视辅导员思想整顿的重要作用,确保辅导员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将人才培养的统筹与安排作为核心内容,从而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保证学生思想觉悟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建勇.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研究[J].决策探索(下),2021(09):60-61.

[2]王潇.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研究[J].科教导刊,2021(19):47-49.

[3]郑雅媗,陈吉祥.新时代背景下创建高职院校专家型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54-55.

作者简介:夏连虎,男,山东临沂,汉,1983年9月,博士,教授,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夏连虎

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论文 篇3:

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及策略研究

摘要:辅导员的工作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主线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自身的素养如何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但是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层面来看,存在专业背景杂,理论基础不聚焦;注重日常事务管理,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的动力不足,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等困境。需要政府、学校和辅导员个体共同努力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

关键词:辅导员;理想政治理论;提升;困境;策略

2020年5月,教育部等八部门下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其中构建“理论武装体系”是第一条,也是最核心、最基础的一条,具体内容包括政治引领、爱国情怀、价值引导。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辅导员自身要有较高的理论素养,才能发挥好“理论武装体系”中引领者的作用。但从实现层面来看,辅导员尤其是高职院校辅导员接受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训练的比例较低、专注于日常管理工作、处于专业技术职称的中部和底部,立志长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发展、长期从事辅导员岗位的比例不高。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学术话语权、职业发展权和发展机会、学术声望等因为理论素养的不足而明显处于劣势。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

如果把教思政〔2020〕1号文件中“理论武装体系”中的内容具体化到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中应包括3个部分:政治教育、爱国主义和价值观教育。具体来说,就是关于如何选择在培养合格国民、厚植家国情怀这种大是大非问题上的正义的、好的、善的的教育。辅导员应做到知行合一,这是学生的理论武装体系教育能否形成的基本前提,意味着教师要“真信、真懂、真做”,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不仅用说理的力量、也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但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着力点依然集中在日常事务管理,其专业背景、工作重点、个体追求、职业发展还无法在“政治引领、爱国情怀、价值引导”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专业背景杂,理论基础不聚焦

在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辅导员越来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无论是辅导员的绝对数量还是师生比,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辅导员究竟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均提出应“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及知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法律法规知识。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辅导员的专业背景非常混杂,高校在招聘辅导员时对专业背景不作硬性要求,混杂的专业背景带来的问题就是很多辅导员不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理论积累不足[2],理论素养自然无从说起。

(二)注重日常事务管理,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的动力不足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提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作为一个要对学生进行政治引领、爱国情怀、价值引导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功能中应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事务化特征较为明显,解决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和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占据着主导地位。实际上,辅导员任何一项职业功能的发挥都需要相关学科背景知识和较为厚实的理论功底作为支撑,[3]才能帮助学生真正站稳人民立场,有投身强国伟业的价值追求。

此外,尽管高职院校都要求辅导员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其衡量辅导员工作业绩的尺度却很少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更重视日常事务管理的效果。在当今辅导员的考核模式中,大都参照教师考核的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虽然从整体上兼顾政治素养、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活动状况、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洁身自爱等,但实质上天平早已倾斜于可量化、易评价的日常事务管理指标。尽管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岗位诞生以来不可推卸的天然责任,但因为种种原因显然在实际工作中处于不重要的位置。而注重日常事务管理的逻辑,必然会导致辅导员采用经验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运用理论方法来以点到面地概括总结。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繁重,科研成果产出不多、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少,与思想政治教育渐行渐远,也远离了理论素养提升的机会。以科研成果为主的职称晋升模式,辅导员在其中无任何优势可言,理论素养提升的动力越发稀少。

(三)呈现马太效应: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R.K.Merton)提出马太效应并用来解释科学共同体中“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情况。[][4]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过程中的“马太效应”体现为名师效应,有名气的辅导员因为他们拥有的工作成效和职业声誉,使得他们更能积極主动去追求更多的专业知识与理论素养来支撑职业发展与声誉保持。有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又意味着可以产出丰富的学术成果、更出色的工作成绩,从而进一步去夯实自己的理论素养,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对于初入职的辅导员,因为工作经验欠缺,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要务;而相对没有名气的辅导员,因为其影响力弱,即使工作经验丰富,也会因为理论素养欠缺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成果,导致理论或实践研究的层次不高、项目申请中标率低,由此形成恶性循环的状况。这种强者愈强、弱者更弱的状态,就形成了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的“马太效应”,其实长久来看,也会形成辅导员职业发展的“马太效应”。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的实践路径

高职院校辅导员理论素养所面对的现实困境,归根结底来源于内外双重因素的制约。虽然任务式或经验化的工作方法并不意味着高职院校辅导员不能完成任务,或永远处于落后局面,但确实影响立德树人的效果。因为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处理与学生相关的事务、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一定包含有工作之外的要素,比如辅导员的气场、涵养、态度、情感、志趣等;换句话说,完成工作任务只是表象,背后是辅导员的学识水平、理论素养与职业操守的支撑。

(一)融合:形成利益相关主体共同参与的新格局

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的主要任务是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框架下构建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并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摆脱传统意义上辅导员靠自我提升、封闭提升、单一提升的局限性,首先需要做好决策层面和执行层面的顶层设计。坚持“发展有空间”的原则,以开放的姿态促进辅导员理论素养的提升。如国家教育行政管理层面,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在辅导员培训、学历提升、奖项设置等层面加大对基础理论的要求,顶层设计上引导辅导员由“工作型”向“思想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在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就为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供了探索方向。学校作为辅导员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空间,对辅导员的提升、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应通过制订并实施具体的政策制度创建和谐平等的发展环境,可设立理论指导协助团队或专项项目基金,鼓励辅导员提升理论素养;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培训项目,倡导以团队方式进行共同学习,给予辅导员更多的理论培训机会,共享培训资源和网络,感染和激励辅导员的理论素养提升意识。总之,无论政府层面还是学校层面都要实现利益相关主体的多方共同参与,唯有多主体参与才能实现多力量融合、多渠道发力、多角度激励,形成共同参与的格局。

(二)先导:构建基于名师引领的新体系

辅导员工作做得怎么样,从低层次上看,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处理学习、生活、交友、咨询等具体问题的基本方法、策略和原则;从中层次上看,可以激发学生对理想信念、成长成才、职业规划上的兴趣;从高层次上看,可以给学生以精神上的影响,辅导员名师就是能在高层次上影响学生的人。“名师往往通过其高尚的人格、执着的精神、精深的学术造诣、高超的教育技艺影响学生及周边人群。”[5]辅导员要成为名师首先自已应具有“精深的学术造诣”,就离开不夯实的理论基础。日常事务处理得好当然有利于人才培养,但人才培养仅靠处理事物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有言”的教导与“无言”的熏陶,以人格塑造人,以思想熏陶人。

当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名师较少,要实现辅导员理论素养提升的个体“零星开展”到团队“共同努力”,高职院校亟待构建基于名师引领的新体系,可尝试建立“名师—骨干—后备”的“梯队”式的群体提升模式,并且通过制度化路径明确各层级辅导员的理论素养要求。发挥名师的群聚效应,把辅导员汇集在一起,定期学习或补充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建立一种促进辅导员合作和互惠的机制,形成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提升的氛围。

(三)内化:培育自觉自行的素养提升新氛围

不管是政府层面刚性的制度约束,还是学校层面柔性的政策引导,高职院校辅导员要使理论素养得到提升,从接纳到内化是不可或缺的生成逻辑。在培育自觉自行的理论素养提升氛围中,需要和利益是基本前提、接纳与认同是必经阶段、内化与自律是最终结果。从辅导员的个体差异、利益需要、价值理想出发开展差异化的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活动,可以激发辅导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辅导员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内容需求,不但要通过组织普遍性的理论学习让辅导员接受系统的知识框架,还应当通过情境教育激发辅导员的情感体验,使内容与灵魂共鸣,内化为认知方式、核心素养和生命价值。当辅导员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意志、信仰和人格后,就会用所接纳的政治理论、道德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并应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最終形成自律自觉的人格特征。

参考文献:

[1] 刘莹.思政课教师需要具备”造桥”能力[N].中国教育报,2020-04-09(5).

[2] 陈勇.高校辅导员的理论思维及其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2):147.

[3] 艾楚君,陈佳.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及提升路径——基于112名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的文本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5):38.

[4] 黄春梅,司晓宏.学术女性职业发展的实践困境及矛盾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6(5)90.

[5] 张崇康,刘宝玲.高校教学名师效应与名师品牌共同体构建[J].大学教育,2014(5):85.

熊芬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熊芬

上一篇:大学生三支一扶工作总结下一篇:人事年度工作总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