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遭受了巨大损失,然而我国的巨灾保险市场却存在严重的供需不足,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对市场上逆向选择风险的控制。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强制性巨灾保险与补充性商业巨灾保险的混合模式能够有效防范逆向选择,并且其福利效果优于单纯的全覆盖强制险。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巨灾保险市场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浅议我国巨灾保险市场
摘 要:我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且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但由保险公司承担的巨灾保险的赔付仅占每年总损失的5%,远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中国建立有效的巨灾保险制度已经刻不容缓。在考察了世界各国的巨灾风险管理现状后,提出通过国家、保险公司、社会的共同参与,建立和发展中国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增强中国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
关键词:保险;巨灾保险;保险市场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频发且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从1996年到2007年我国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从1996年的2882亿元大致按照平均每年1.08%的增长率递增,特别是2008年由于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两次巨大的自然灾害,使得经济损失达到了13547.5亿元。然而,面对如此越演越烈的巨灾,具有“减震器”作用的保险公司承担巨灾保险的平均赔付率不到每年总损失的2%左右。如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保险赔付不到50亿元,赔付率为3.3%。中国对巨灾造成损失的补偿基本上是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和民间捐助,专门的商业保险还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由保险公司承担的巨灾保险的赔付仅占每年总损失的5%,远低36%的全球平均水平。由于财政拨付的有限性、民间捐助的不稳定性和商业保险的稀缺性,现有的这种保障体系对灾区的经济补偿和人民生活的恢复只能是低层次和小范围的,中国建立有效的巨灾保险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一、各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制度设计
在美国火灾保险合同中通常附加地震保险,并不设立保险金限额,采取商业保险公司承保的方式,实行地区性费率。此外,再保险资金和债务管理机构以及私人投资者的资本也将投资于该计划。保险公司将提供第一笔l0亿美元的现款,并承诺如果需要,再追加30亿美元用于理赔。
英国的巨灾保险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政府与保险行业协会签订了一份“协定”,规定了政府和保险业在应对洪水灾害中所承担的责任,即政府承诺继续建立有效的防洪工程体系,以使保险损失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保险行业保证向位于任何洪水风险区域的居民和小型企业提供财产洪水保险,以便在出现洪水损失的情况下给予补偿。
法国的巨灾保险体系。1982年7月13日,法国颁布了(The French Nat System),建立了巨灾保障体系。通过扩展现有财产险(包括火险、营业中断险、机动车辆险等)保单保险责任的方式由保险公司经营,即任何购买上述产险保单的投保人被强制要求购买自然灾害附加险。巨灾险费率由政府确定,包含于财产险保单费率之中,免赔率由各公司决定,但法律设置了下限。
尽管各国的国情与中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巨灾保险制度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的:(1)对不同的地区可采用不同的地区性动态费率政策,同时规定免赔率和免赔额,以提高人们防损减灾的意识。(2)对于损失额大的,可以通过发行国家债券来转嫁和分散风险、筹集保险赔偿资金。(3)可施行局部地区的强制地震保险,企业必须在财产保险中加保地震保险,居民个人可自愿投保。(4)可将地震保险的保费盈余全部进行积累投资,以有效扩大地震保险基金规模。
二、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的路径
我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国家,保险公司和社会公众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
(一)发挥国家在巨灾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社会的巨灾保险属于公共或准公共产品范畴,灾保险制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工程,需要尽快研究确定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确保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有序、协同推进。首先,应当明确政府主导的基本思路,国家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协调和推动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工作;其次,应当投入和配给一定的公共资源,这种资源包括资金和政策,各级财政均应当对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予以一定的资金投入,建立巨灾保险的后备基金。
(二)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建立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更加受到重视。保险公司在发展巨灾保险的过程中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风险管控与市场开拓。在风险管控过程中,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技术,包括区划技术、限额管理等,确保承保风险和累积处于受控状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再保险、臣灾债券等技术,特别是通过巨灾超赔安排,解决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的问题。在研究借鉴外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情况的基础上,中国在探索金融技术和工程技术相融合、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巨灾保险制度。其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巨灾风险证券化。
(三)巨灾保险的经营必须有多元化的风险分散途径
从理论上说,作为一种财产累积形式的巨灾风险,其危险存在方式与正常保险不同。“大数法则”中关于业务总量越大,经营的稳定性越好的论述并不适用于巨灾风险。恰恰相反,就巨灾风险而言,承保业务总量越大,风险也越大。所以对于巨灾保险存在一个矛盾:扩大承保面和降低风险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这对矛盾,保险公司向外转移风险成为惟一的措施,如组建巨灾共保集团、再保险、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实行巨灾保险证券化等等。
(四)发挥社会公众在巨灾保险制度中的责任
社会个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参与保险是发展巨灾保险体系的根本保证。只有当个体真正认识到风险和保险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时,才能增强防范措施,减少风险损失。并且个体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给保险业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真正提高保险的效率和意义。
三、结束语
总之,现阶段发展巨灾保险,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要根据中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发生情况,根据市场对保险的需求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吸收借鉴国外成功模式的经验,走商业保险公司运作、多渠道分散风险,辅之以政府政策支持的道路。建立政府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机制,政府与保险公司共同承担风险,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多层次巨灾保障体系,增强我国巨灾风险的承受能力。其中特别强调了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我国巨灾保险模式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秉正,王君,周伏平.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沈正栋
强制性巨灾保险对防范逆向选择风险的研究及其模式选择
摘要: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遭受了巨大损失,然而我国的巨灾保险市场却存在严重的供需不足,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对市场上逆向选择风险的控制。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认为强制性巨灾保险与补充性商业巨灾保险的混合模式能够有效防范逆向选择,并且其福利效果优于单纯的全覆盖强制险。
关键词:部分强制巨灾保險,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
作者:曾 晗
“新国十条”给保险业带来的重大发展契机
【摘要】 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十条”)正式出炉,这也意味着我国对于保险市场的监管与导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也意味着保险行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 新国十条 保险行业 监管
一、“新国十条”概述
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8年之后,2014年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从政策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变化。在“新国十条”中,国务院对于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清晰的评价以及对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指出了我国保险行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保险行业要基本建成能够覆盖全民的保险体系,保险产品能够做到对居民的保障基本全面,保险发挥的功能基本完善,同时保险企业自身要做到安全稳健、诚信规范经营。在保险服务行业,能够具备较强的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国际视野,注重国际发展,努力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险行业、保险机构。并且保险还应成为我国无论是居民、企业还是政府进行风险规避、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手段,成为政府进行社会管理、居民福利分配的另一重要手段和有效工具。同时“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二、“新国十条”给保险行业带来的重大发展契机
1、保险行业的行业地位与形象通过“新国十条”得到提高与改善
随着“新国十条”的出台,保险行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规划已经不再仅仅是行业中某一个保险公司或者保险行业的事情,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升为了国家的“意志”,保险行业在“新国十条”中被明确提出要“把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放在经济社会工作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这样一个对保险行业评价如此之高的“新国十条”的出台,必然能够改变民众对于以往“保险骗子”的印象,一定程度上消除民众心中“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的看法,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保险行业的地位。同时,“新国十条”的出台给保险行业带来了极好的外部宏观环境,使得保险行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存在。作为身处保险行业中的保险公司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发展保险业务,并且要适当的拓宽业务范围。
2、拓宽了保险行业的业务领域
在“新国十条”中,明确的提出要建成民生保障网、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结构、经济补偿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具体来看,首先,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到健康服务业务的产业链整合当中,“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并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发展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相结合的疾病预防、健康维护、慢性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支持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由于我国以前的医疗服务行业是属于国营性质,很多医院都是属于公立医院,我国在对公立医院进行不断的改革尤其是多元化改革,所以鼓励保险行业企业进入到医疗健康服务行业中,一方面是由于未来的发展大趋势必然是民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则是未来保险与医疗服务、健康行业的有机结合。然后,建立财政支持之下的巨灾保险制度,通过财政向保险公司支付服务费来为民众提供巨灾保险的方式。
还有就是在国家现在大力关注的“三农”方面,农业是我国多年以来的发展的弱项,由于改革开放时的优先发展工业、先富带动后富政策,农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付出了许多。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农业的发展相对于工业落后较多,农民的收入也较低,并由此带来了较高的贫富差距。所以,我国要引导保险业向“三农”方向发展,让农民在未来不再只是“靠天吃饭”,在天气不好的年份也会由于保险的存在不致于饿肚子。扩宽保险业的业务领域,也就是一方面国家鼓励了保险行业的创新,不仅仅是已有领域的产品创新,更重要的是向以前未曾接触过的领域发展,向以前不敢进入的领域发展。未来的保险必将是个性化的,是“私人订制”的,每一份保险只为每一位特殊的对象而设计。
所以,在“新国十条”对保险拓宽业务领域方面,保险公司应该抓住机会,积极走进一些以前因为政策或者是利润而不敢涉足的领域,积极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并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建立起行业信誉,培养客户忠诚度。在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对风险的控制。
3、深化了保险行业的改革开放程度
在“新国十条”中,反复提到创新以及国际化的问题。我国政府鼓励保险行业的创新,既要创新性的运用保险经济制度也要创新性的开发其未来的产品,创造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产品。要深化保险行业的改革开放程度:首先是从创新方面进行改革,不仅仅是产品方面,还有健全保险公司的治理以及发挥保险公司的作用在风险事前防范方面,等等。然后是对制度方面的改革。以前我国的金融行业由于具有政府机构的属性,所附加的社会化职能过多,所以经营等各个方面都是完全受到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保险行业才逐渐向着市场化方向发展。深化保险行业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我国的保险行业自身要深化改革开放在国内市场积极与国外保险机构进行竞争;另一方面,我国的保险业也要积极的走出国门,积极的在国外市场上拓展业务,与国外保险机构进行竞争,并且在积极的竞争中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治理、风控等各方面水平。
深化改革开放,在“新国十条”,政府鼓励保险行业走出去。一方面是地理上的走出去——国际化的走出去,走出国门,向着世界发展。另一方面就是行业上的走出去,保险公司可以同过股权投资或者战略投资的方式进入健康行业或者是养老服务行业等等。
三、保险公司如何抓住机会进行发展
1、创新是关键
创新不仅仅是技术或者是管理方面的创新,而且是各个方面都需要创新。一方面可通过对保险机制的创新性运用来提供一些新型的公共产品提供方式,比如可以通过政府向保险机构支付费用购买保险公司服务然后再在公共服务的领域对社会公民进行投放,还可以通过鼓励保险机构通过引进股权投资者或者是战略投资者的方式或者作为股权投资者、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参与到未来的安保业务中去。另一方面,创新性地运用责任保险机制。要通过发挥责任保险机制的作用来化解矛盾纠纷。市场为主的运作,政府为辅的引导,还有通过立法来进行的责任保险的发展模式,可以以此为基础把一些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但又容易存在责任纠纷的事情纳入责任保险制度中,通过充分发挥责任保险的功能,充分发挥责任保险的事前发现功能、事中风险控制以及事后的责任处理等功能。
2、完善商业保险,贴近大众保险需求
在“新国十条”中,有重要的一点是“构筑保险民生保障网,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就是说在未来国家对保险的发展目标是要建成以商业保险为支柱,创新性的养老保险为辅结合多样化发展的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必然是保险市场的主力军,要在发展中逐渐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国家养老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的辅助作用,完善我国的保险体系。所以对于商业保险公司而言,完善公司德尔商业保险,并且不断的完善保险公司的商业保险种类,使商业保险可以不断的完善、更加的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需要。
3、加强保险公司的治理,强化风险意识
在“新国十条”中还提到保险应“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一方面是 “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提高灾害救助困难度”,首先是提升居民的保险意识的问题,要提高居民利用保险进行风险规避的作用;要通过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车辆保险等等措施来降低整个社会的风险;对保险公司的规范,公司要通过发挥保险费率杠杆性的机制,强化事前的风险防范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在现当下,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变化越来越快,保险公司要在未来发展良好,就必须完善自身的内在治理机制,加强保险公司的治理。同时,未来的金融市场,谁能够对风险控制的好,谁就是王者。所以,“新国十条”也十分提倡强化保险公司内部治理,强化事前风险防范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更加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发挥自身对风险控制的特长,加强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要通过发挥保险费率的杠杆性特点,减轻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加强信息通道的建设,减轻保险公司在保险市场上面临的风险不对称问题,加强风险的事前控制。对于保险公司的事后监督机制也要加强建设,保证赔付的合理性等。
四、结论
2006年随着“国十条”的颁布,我国的保险行业走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从国家统计局的网站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在2004年的时候为4318亿元,2005年为4932已,2006年5640亿,2006年“国十条”出台,到2007年,我国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为7036亿。保费收入的增长率在2006年“国十条”出台之前稳定在14%左右,但是到2007年一跃增加到20%左右,所以,从数据可以看出,2006年的“国十条”为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春天。2014年,“新国十条”的出台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如何现在我们还无法用数据进行说明。但是,从“新国十条”对保险行业大大利好的内容以及2006年“国十条”对保险行业的发展影响可以合理的预测:在“新国十条”的影响下,我国的保险行业必将迎来又一个快速健康成长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S].2014.
[2] 王祖继:新国十条开启保险业新纪元[J].中国金融,2014(17).
[3] 白重恩、李洪彬、吴斌珍:医疗保险与消费[J].经济研究,2012(2).
作者:谢树平
推荐阅读: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07-18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09-16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06-04
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06-24
我国养老保险问题的探讨09-17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05-26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06-21
我国新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简单回顾09-17
我国资本市场问题09-21
保险市场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