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发展我国完善的股票期权市场(精选9篇)
一、建立和发展我国股票期权市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研究
作为套期保值工具的股票期权,不仅可以有效地管理金融资产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且可以有效地推动股票市场的发展,使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建设和发展股票期权市场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股票期权市场是适应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需要
从世界范围来看,股票期权的产生及每次发展无不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关,股票期权实际上是金融市场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将成为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为了寻求进一步的发展,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创新必不可少,而股票期权市场正为这种创新打开了出路。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我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冲击和挑战将更严酷,单靠传统的金融业务其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必须从最基本的股票期权交易开始,逐步开展金融衍生工具业务。一方面利用这些工具管理自身的风险,另一方面大力拓展业务,创造盈利机会,以便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有利于投资者防范股市风险,从而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我国股票市场由于行情大起大落,风险突出,造成广大投资者心态不稳,甚至对股市失去信心,以致于股市资金严重不足,行情持续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引进股票期权交易,则给投资者提供了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有效工具,投资者利用期权与股票组合进行投资,把市场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而不必再担心市场行情的大起大落,从而有助于稳定股市,重新树立起投资者的信心,活跃股票市场。从长期发展来看,股票期权市场还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很多在此之前可能滞后的信息披露,在当前的市场条件下很快得到公开,并反映在股价的敏感性波动上,从而能够解决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直接增强市场的有效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疏理股票市场的供需结构,使供求趋于平衡。
3.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股票期权市场是国企改革的需要
股票期权市场的建立促使了股市的繁荣,为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和投资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改变目前企业筹资困难、每年上市额度用不完的现状,也有利于国有企业的战略改组和股份制改造,从而推动国企改革。股票期权的价格发现功能,也为企业的资本经营提供了宽松的环境,有利于企业对财务作出合理安排,对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增加竞争能力也大有好处。
4.有利于吸纳“游资”,分解股票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不断膨胀的“游资”,这些“游资”以追逐高额利润为目的,以投机为手段,在金融市场上横冲直撞,使经济运作的局部乃至整体形成”泡沫经济”,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游资”一旦进入股市则使股市的投机行为猖獗。要消除这种投机行为,自然可以通过立法、加强管理等办法实现,但往往随着投机的消失,市场也萎缩了。这是各国证券市场管理中面临的两难境地。通过建立股票期权市场,意味着为这些“游资”和投机行为提供了一个游戏场所,有利于把股票市场上的大量投机行为分散到股票期权市场上来,在润滑市场的同时,又不侵害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活跃了股票期权市场,也稳定和繁荣了股票市场。当然,也必须对这些“游资”和投机行为进行严格管理,使投机者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凭自己的能力各显身手。
5.建立和发展我国的股票期权市场,有利于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股票期权市场是一种建立在高度信用基础上的契约交易,为了保证各项交易活动的健康和有效,必须建立严格、健全的交易法规。目前,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法规体系,虽然《证券法》已经出台,但其可操作性显然较差,还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股市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开展股票期权业务,可以借助其立法工作的进行,促进股票交易法规的健全和完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股票期权市场与股票市场互相配合,使市场的机体更加完善、丰满,功能、作用更加强大,股票市场才能真正起到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二)可行性研究
股票期权市场是建立在股票市场基础之上的,因此对建立股票期权市场的可行性论证,离不开对股票市场基础的考察,同时还要兼顾市场环境及其发展规律。我国现阶段的股票市场状况,已基本上适合建立和发展股票期权市场。
1.基础市场风险的存在,是产生金融衍生产品的根本驱动力,也正是这种驱动力才促使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这是金融衍生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西方发达国家股票期权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遵循这一规律的。我国也应如此。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巨大风险,并导致市场资金不足、行情低迷,也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孕育着开展股票期权交易的巨大冲动,其他领域相关风险的逐步释放使对股票期权这种避险工具的需求越发强烈。强烈需求的存在表明建立我国股票期权市场的首要条件已经具备。这种规避风险的强烈需求在沪深两市表现得十分明显,从下半年开始至今,在两市持续下跌的过程中,虽然其间利好多多,国家也采取了一些引导投资、促进消费的措施,但只因为风险无法化解,股市的低迷状况难以改变。而风险相对较小的债市却不乏火爆场面,数千亿元的债券发行上市曾一直是领导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寻求低风险的债券投资充分说明了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旺盛需求。
2.“金融工程”学科的研究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拓展,使股票期权等衍生工具的供给成为可能。专门从事研究、设计、提供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金融工程”学科在我国的设立已是的事,以宋逢明教授为代表的金融工程专家在我国金融工程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现已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学院设立了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专门从事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各信托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不断拓展,公司收购、买壳上市、项目融资、资产重组,使投资银行大有用武之地,而19两只可转换债券和六大证券投资基金的成功上网发行表明投资银行业在金融衍生工具创新方面的实践已初显成就,因此我国投资银行提供股票期权这种衍生产品已完全具有可能性。
3.我国股票市场已达到相当规模,为股票期权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经过近几年的扩容,沪深两市的A股、B股市值已达到将近5万亿元的规模,交易品种也逐渐增多,在这种市场状况下,要设计或选择适当的个股品种作为开展股票期权交易的基础,已不成问题。虽然我国股市规模与美国、日本股市相比还显过小,但正是股票期权交易的引入将使我国股市迅速状大,从而摆脱落后局面。对于盘子过小的个股,股价和期权价格可能受投机因素的影响,但通过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具体的交易规则完全可以避免。
4.我国股票市场已基本成熟,大的投资机构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还在日益增多,这为股票期权交易提供了潜在的参与者和市场旺盛的动力。以上交所为例,底会员总数已达305个,2623家营业网点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的500多个城市,登记注
册的机构投资者已近百万个,这些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力;一些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使市场风险规避成为可能;经过几年股市风雨的洗礼,大量的投资知识和风险意识已为众多股民所掌握;大券商和各种证券咨询公司的蓬勃发展,还锻炼了大批证券市场从业人员。所有这些都为股票期权市场的建立提供了市场基础。
5.设施先进的交易系统为开展股票期权交易提供了所需的硬件环境。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目前都已配备了世界一流的卫星通讯设备和电脑处理网络,不仅在每秒钟可以完成5000笔配对交易,而且使各种股票的集中上网竞价成为现实,公正、高效、低成本的投融资环境得到充分体现,为股票期权和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成功交易提供了可能。
6.认股权证和可转换债券的有益尝试为开展股票期权交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认股权证市场的尝试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在当时刺激了股市的发展。合约的设计和流通使业界人员经受了锻炼,积累了第一手的资料,为建立真正的期权市场交了一次学费。至于近几年几只可转换债券的成功发行则充分说明了我国完全能够建立起公平、公正、高效的股票期权市场;截止年底,我国共发行了7只可转换债券,1992年11月宝安转券首开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发行的新记录,5亿元的转债到1992年底已基本全部发行,只是由于当时经济环境和转换技术存在一系列问题,致使转股比率较低。但1995年证监会《关于在境外发行可转换债券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使中南玻、中纺机在国际上发行可转换债券取得圆满成功,转债溢率和转股比率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193月证券委又发布了《可转换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成为我国可转换债券运作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国转债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1998年8月,“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只可转换债券分别在沪深两市掀起的热潮足以让国人刮目相看,从而开创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国内市场良性运行之先河,这也预示着我国未来的股票期权市场大有前景。
二、建立和发展我国股票期权市场的战略规划
(一)交易品种的开发
交易品种的设计开发是开展股票期权交易的首要问题,在品种开发时,既要尽可能满足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要,又要有利于交易活动的繁荣活跃。鉴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状况,笔者提出以下设想:
1.在交易范围上,应严格采用场内标准化交易。因为标准化交易比较集中,易于市场监管,有保证金和严格的结算制度,易于风险的控制。而场外交易由于交易分散,受约束力较差,在我国企业素质和投资者素质不很高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纠纷和违约行为,又没有保证金和严格的结算制度,风险不易控制。
2.在标的股票的选择上,应以大盘绩优股和股价变动幅度较大的个股为主,如沪市的四川长虹、邯郸钢铁、上海机场;深市的深发展A、一汽轿车、深科技等。这些个股是整个市场的中坚力量,对投资者的影响很大,一旦这些股票的股价变动被予以限制,整个股市的稳定性将极大地增强,而且这些个股的盘子较大,不易受投机行为的操纵。
3.股票期权的价格、有效期、执行价等合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与国际惯例保持一致。
4.股票期权交易的开始阶段应主要配合新股的发行,开展买入期权(看涨期权)的交易,选择适当的时机再推出卖出期权(看跌期权)等复杂品种的交易,这样有利于加快公司上市的速度,推动市场的扩容,同时循序渐进地培育新兴的市场。
(二)市场的构造
一个完整的股票期权市场应包括交易者、市场组织者、保证公司和清算公司,适应我国资本市场的特点,应对这几部分进行合理安排。
1.交易者。作为投资主体的保值者当然是股票期权的主要交易者,但市场中还必须有相当数量的投机者。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达程度还不够,这些投机者的行为要予以严格监控,因此在我国股票期权市场中应实行“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也称庄家制度,即由一定数量的大机构或券商充当风险承担者的角色,作为交易的主体,做市商对每一种具体的期权必须报出买入和卖出价,买卖差价作为他们的利润。做市商的存在保证了在某一价位的买进和卖出指令能尽快执行,增强市场的流动性,也有利于国家对期权市场的集中监管。
2.市场组织者。股票期权市场的组织应由国家统一规定,可由沪深两交易所具体承担,其他证券交易中心也可依照进行,但合约的设计、交易规则的制定等,必须实行全国统一,严格避免各交易场所的地区分割。
3.保证公司。标准化的股票期权市场必须要有保证金制度,保证金制度的存在才使股票期权交易的违约风险降到最低水平,也才能使投资者的保值愿望得以实现。保征金的保管一般由保证公司进行。由于股票期权的保证金由期权的卖方单方交纳,因此这种保证公司的角色可由作为中介的交易所充当。具体保证金的比率,鉴于我国股市振幅较大,经常出现单边走势,结算效率较低,因此保证金的比率应适当提高,以10%~15%为宜。这种保证金应严格以现金、国债和现实的股票充当。
4.结算公司。结算公司在股票期权的交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仅承担了交割者和结算者角色,而且作为买卖双方的第三者,为买卖各方分别提供了切实履约的承诺,从而保证股票期权市场的有效性,降低信用风险。结算公司的组织形式,可以是独立于交易所,也可以是交易所的一个部门。我国股票期权市场应建立结算中心,而且结算中心与交易所应保持相对独立的形式,以便两者互相监督,形成对交易行为监控的双层监督体系,但又不能采取完全独立的形式,因为结算作为交易行为的一部分,是为交易行为服务的,过于脱节,必将影响到结算公司与交易所之间的沟通,不利于股票期权市场的发展。
(三)监管体系和法规建设
股票期权市场是要求严格管理、规范化程度很高的市场,借鉴外国的管理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市场发展的监管体系和法规体系意义重大。
在监管体系方面,应建立全国性的期权市场交易委员会,对各交易场所、做市商、结算中心等进行严格监管,定期对监管对象的业务进行审查,对操纵市场、违反交易规则、欺诈等行为要严肃处理。同时还应建立起各交易所和结算公司的自律性管理,提高各机构的自身建设,逐渐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规范发展的运行机制。在法规建设方面,应与行政监管体系相配套,实行市场立法,以法制市。既要制定全国性的期权交易法,作为整个行业的大法,又要制定各交易所、结算公司的自律性规则和条文,还要有各种职业道德规范、操作制度等,在全方位的监管体系和法规体系控制之下,股票期权市场才能平稳健康地发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进一步开放创造条件。
字库未存字注释:
关键词:勘查资本市场,矿产资源,勘查投资
一、引言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有90%的能量和70%的原材料来源矿产资源。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矿产资源消耗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近十年来主要矿产消耗增速高于GDP增长水平, 由此而产生的资源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 国内主要矿产探明储量对经济增长所需资源的保障程度不断降低, 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另一方面, 受国际政治经济的影响, 利用国外资源风险加大、成本持续增加。但是, 我国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资源探明储量只占矿产资源潜力的1/3。因此, 缓解我国资源供需矛盾问题, 需立足于国内, 找到和发现新的资源, 增加储量, 增加资源供给, 增强保障能力, 必须增加对国内矿产勘查投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财政改革向公共支出的深化, 依靠财政预算支出来加大勘查投资力度既不现实, 也不符合矿产勘查的特点 (参见图1) 。矿产勘查投资具有风险高、投资额大、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 其特点难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融资。
(资料来源:MEG (金属经济集团) 。)
二、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在生产要素的流动中, 资本的流动居于主导地位, 资本流向哪里, 其他生产要素就会随之向哪里集聚。资源市场化配置, 很大程度上是由掌握资本或资金权利的投资主体决定, 资本的流动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重新配置。
1、资本市场矿产勘查资金是主要来源渠道。
在矿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 矿业资本市场是整个矿业运行基本的、重要的纽带。矿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 一个成功的矿业项目往往需要数亿至数十亿美元的投资, 跨国公司在短期很难拿出这笔资金, 也必须要到资本市场上去融资。矿业资本市场不仅是分散矿业风险、建立多元的市场化风险配置机制最重要的制度措施, 它为矿业企业创造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同时, 也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供了一个市场化的平台, 还为矿业企业的国际化即跨国矿业 (集团) 公司的形成, 提供了恰当的资本扩展机制。
2、通过资本市场并购是增加资源储备的重要模式。
近年来, 资本市场不但是矿业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而且还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投资矿业。矿业公司通过资本市场的交易, 出现了巨头之间的并购重组, 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矿业市场的控制权也进一步落入少数巨头手中, 跨国矿业巨头控制着全球矿业市场 (参见图2、图3) 。如今许多企业的资源储备, 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投资进行资源的勘查、开发、储存等储备模式, 转化为通过资本市场收购、重组等方式来扩大生产的储备模式。我国矿业企业要想做强、做大, 较快捷的方式就是直接进入矿业资本市场, 通过外部扩张迅速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和资源储备的增加。
(资料来源:RMG。)
三、发展我国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资本市场上市条款和相关管理制度的规定只适应于大中型矿山开采企业, 在沪深两地的上市公司中没有一家是专门从事资源勘查的企业。创业板上发行股票和上市交易条件对主要从事矿产风险勘查企业来讲, 其门槛相对较高 (参见表1) 。勘查企业要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这就需要建立和发展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创建矿产风险勘查板块。建立和发展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 不仅仅是解决了勘查资金问题, 还可以推动地勘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促进投资作业一体化进程, 使资金和技术得到有效组合, 优化资源配置。虽然矿产勘查投资风险大, 但其投资回报也高, 以风险投资总额回报比较, 找到一定规模的经济矿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高于其他行业。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也为我国投资者增加了一个投资渠道, 同时也有利于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和增加投资收入。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资料来源:RMG。)
1、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是筹集勘查资金、分散勘查风险的必然要求。
矿产风险勘查特点决定其负债融资 (银行贷款、发行债券) 方式难以发挥作用, 必须依靠股权融资。随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深入, 新增资源的勘查成本不断提高、风险加大, 分散风险和大规模筹集资金必须依靠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持, 这需要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体系, 不但有主板市场, 还应建立矿产风险勘查板块。
2、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是促进勘查主体发展的客观需要。
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主体是矿山企业和地堪单位, 虽然目前我国已有主板市场与中小企业板市场, 但中小企业板基本上延续了主板市场的规则, 上市的门槛还是很高;另一方面, 矿业资本市场中没有勘查投资板块。因此, 矿产风险勘查投资缺乏退出通道, 造成矿产风险勘查投资的缺失, 这样将阻碍矿产勘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这也不利于我国资源勘查业的发展。
3、建立和发展勘查资本市场, 完善矿业资本市场体系。
更大程度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利于国有矿业企业和地勘单位的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改组, 提高资源保证程度。这不但是全面振兴矿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国外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发展主要经验与借鉴
国外发展实践经验表明, 资本市场对矿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而矿业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有重要促进作用。澳大利亚的金融业就是与矿业的联姻才得以发展, 加拿大在1890年为促进早期的资源勘探者提供开发资金而专门成立了矿业交易所, 多伦多股票交易所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与之合并而成。从国外矿业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来看, 有以下几点经验与借鉴。
第一, 资本市场是矿产勘查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世界上的矿产勘查资金主要来自股市, 其次来自银行。在加拿大, 从事矿产风险勘查企业占风险市场上市企业的三分之一, 加拿大国内有三分之二的矿产勘查公司在上市融资。
第二, 勘查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资本市场体系。不但有主板市场, 更需要风险资本市场, 风险市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上市条款宽松。如多伦多股票交易所分为主办市场和风险市场, 风险市场上市条件特别宽松。如对单纯依靠技术勘探的公司无净资产要求。
第三, 成熟的资本市场不是一蹴而就, 是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市场制度而发展起来的。如加拿大的国家法规———NI43-101就是在一系列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第四, 政府、专业性组织、证券交易所等通力合作。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 政府制定和实施矿业政策以保证矿业活动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和社会的要求, 证券交易所为上市和融资制定细致的条款, 拥有众多专门知识 (如独立地质分析师) 组成的中介服务机构为资源公司 (勘查企业) 上市等提供大量而细致的服务, 由银行、证券管理委员会、采矿协会、金融分析委员会、其他协会组成的团体起草和制定各种管理标准。
五、结论与建议
建立和发展我国勘查资本市场, 完善矿业资本市场体系, 需要政府、企业、中介的大力合作, 密切配合, 共同推动。
第一, 政府管理部门将建立和发展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纳入正式日程, 确立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发展目标、步骤以及相关制度改革与政策研究调整。改变政府行为方式, 建立起开放、高效、稳定的矿业投资环境。
第二, 证券、银行、科研机构等有效合作, 研究我国矿产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建立与发展方案, 制定适合矿产风险勘查行业特性的融资条款, 矿产勘查投资融资方式创新。
第三, 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标准。一是借鉴国外矿业市场发展经验, 积极依托市场手段, 大力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矿业市场专业中介服务机构。二是开放矿业中介服务市场, 引进国外高水平的矿业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三是强化政府的监管职能, 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的外部审计制度, 形成对矿业实施有效监管的机制。
[关键词] 资本市场 改革与创新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具有强竞争力的金融业是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从1979年~2006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约9.6%, 2006年我国全年GDP达209407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居世界第四,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金融业对支持经济增长、服务企业和个人的金融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我国金融业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竞争力还不强,必须从多方面大力鼓励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市场创新,实现金融业竞争力的提高。
一、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的紧迫性
1.我国融资现状
中国企业融资中有90%是向银行贷款的,而在美国,这一数字是30%。美国的储蓄率近年来一直徘徊在2%以下,2005年储蓄率出现负数,为-0.4%;2006年进一步下降,达到-1%。而中国的储蓄率常年居高不下,不管利率如何变动,储蓄率一直高达40%~50%。资金——这种现代市场经济中最稀缺资源不断地流进银行,由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效率极低的分配与配置,并且有超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50%以上的高达11.5万亿元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成为中国经济成长与资源配置中最大的资源浪费。究其原因可能有多种,其中之一是由于中国居民投资渠道过窄以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钱也只有把它存入银行。这种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过度信任与依赖,资金过多集中在银行,容易使金融风险集中,不利于金融市场和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分流银行的资金,减少存贷款规模。
2.资本市场体系建立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中国银行业普遍存在中间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不足,金融创新基本上还停留在一个规避利率、汇率管制的阶段,真正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创新还没有起步。在这种情况下,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出路只有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直接融资渠道,建立一个适用于自主创新的、支持自主创新的一个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培育金融创新生长的土壤,才能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使我国从银行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客观上要求中国经济建立起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自主创新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健全的资本市场可保障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著名国际竞争战略学家M.E.波特在其《论国家的比较优势》一文中,把创新和发展能力作为一国经济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并从更深层次上,把完善的经济制度归纳为确保自主创新的前提。历史证明,资本市场是落后国家超越发达国家最为有效的工具之一。世界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非常有趣的“资本洼地”现象:17世纪,大量国际资本涌入荷兰,荷兰崛起成为当时欧洲强国;十八世纪英国超过荷兰靠的是更为发达的金融体系,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十九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大量涌入美国,华尔街支撑美国经济迅速超越英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尽管国际资本的流向先行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崛起,但是,只有资本是不够的,比资本更为重要的是有效的资本运作机制。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高效的资本市场体系,则无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本创造出强大的实体经济。当今,在金融自由化的浪潮下,全球的资本市场融合度越来越高,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强。我们今天实际上是金融主导一体化,生产增长3%左右,贸易增长6.8%左右,资本增长是13.6%,是贸易增长的2倍、生产增长的4倍。因此,资本市场的博弈,将直接影响到大国博弈的结果。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
二、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程回顾
1.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经历
《证券市场周刊》副社长方泉将中国股市的发展分为七个阶段:1981年~1986年的萌芽时期,这个阶段的股票市场没有交易机制,因此仅能为企业提供融资渠道,资源的优化配置则需要等公开交易市场形成之后;1986年~1990年是股市的创立阶段,1990年初上海交易所与深圳交易所相继成立,股票集中交易市场正式宣布成立,中国股市也因此第一次具备了资源配置的功能;1990年~1992年,1992年~1997年为股市的象征性及试点阶段。此时中国股市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股市的监管机制开始形成,并规定了涨跌幅及交易量限制。然而在“南巡”之前,股市能否长期存在仍然受到所有制问题的制约,姓资还是姓社,成为影响股市存活最重要的话题。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股市要试点,试点不成就关,或者留尾巴的关,或者不留尾巴的关”,一句话保护了股市,而中国股市也于1996年5月迎来了第一次大牛市。但在监管机制尚未成熟的背景下,高速发展的股市立即出现了问题:黑市行为大量滋生。而打压股市也因此成为接下来的宏观调控的内容之一;1997年~2001是股市的实用阶段。十五大第一次从宪法的层次上承认“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个特殊形式”,至此,股市的地位正式确立。1999年股市第二次高潮开始,这个增长一直持续到2001年。太过火暴的股市已经严重脱离了基本面的支持,市盈率居高不下,大量违规行为也不断被暴露出来,银广夏、蓝田等事件的发生是当时混乱股市的一个缩影。同时股市的作用被定义为“国企脱困”的一个途径,大量国企进入股市寻找资金,质量参差不齐;从2001年~2005年,是股市的转轨时期,新一届的证监会开始着手完善监管体制。然而在股权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前提下,国家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改革并没有收到预期的结果。这一时期股票价值被严重低估,价格甚至一度低于面值,股市不仅没有资源优化配置一说,连最基础的筹资功能也无法实现;2005年5月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推倒重来的一个过程。
2.近期我国股票市场的巨大变化
自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中国股市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正在承担分流银行资金和加快直接融资步伐的功能。截止到2007年5月25日,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1476家,总市值超过了18万亿元,股票市值与GDP的比率,由股权分置改革前的17.7%,提高到现在的86.4%。尤为重要的是,自2006年5月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后,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得到恢复,中国一大批公司成功上市,全年筹资2432亿元,上市公司全年分红达到了850亿元。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这样的超级航母的顺利发行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蓝筹时代。股市给企业提供的直接融资便利,正帮助资金源源不断直接流入企业,部分取代了以往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
市场数据的直观变化固然可喜,但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创新,资本市場在这一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全社会开始重新认识和审视资本市场的功能和作用。
3.股票市场的主要改革措施
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上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制度变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股权分置改革纠正了扭曲的市场机制,中国股票市场从此在基础层面上和国际市场相比没有本质的差别;二是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市场从原来接受不了新股发行,到中行、工行等大盘蓝筹股成功上市;第三,大规模的上市公司清欠工作,不仅优化了上市公司的运营状况,也强化了全社会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的建立,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同时,上市公司激励机制的引入使得真正意义的现代企业治理成为可能;第四,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第五,证券行业经历了惨痛的教训,经过大规模的清理整顿,逐步走出了低谷,在新的市场环境下,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我国资本市场走向成熟之路
1.成熟的资本市场的特征
正如央行发布了《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所指出的: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具备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和市场化的发行体制;自律组织和金融机构的自我监督应该成为市场主要的约束力量;应该拥有强大的证券经营机构和资产管理公司;投资者应该具备良好的金融知识和风险意识;同时,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应该是一个国际性的市场,在国际资本市场体系中有足够的竞争力。我认为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法律法规框架的建立,市场监管的加强,能够形成完备的游戏规则和严厉有效的监管机制。同时,一方面让证券从业人员不仅应该具有优秀的专业素质,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对投资人进行风险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理性的投资理念。
2.构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应该是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亮点之一。正如央行发布了《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指出:资本市場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血液调节中枢的功能。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对于提高市场的筹资能力和资本配置功能,对于保护好市场、控制市场风险具有重大意义。要依托现有市场体系,逐步形成以交易所主板市场和中小企业板市场为主体,以场外交易市场为补充,各类市场内部合理分层的资本市场体系,并通过各层次市场的差别化制度安排,实现市场风险的分层管理和市场整体效率的提高。要稳步发展股票市场,积极培育蓝筹股市场,吸引优质红筹股回归,推出创业板以及加快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的筹建,完善股份报价转让系统。要以解决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为重点,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改善上市公司整体结构,健全上市公司自我约束机制,严格信息披露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完善债券信用评级制度,推进债券交易制度创新,完善债券投资者结构,创造债券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把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加快发展起来。
3.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我国资本市场是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即一条政府自上而下推动的市场化改革与市场的自我演进相结合的道路,一些重要变革成功的关键也都是坚持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并采取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例如,从2002年开始的基金审核制度的市场化改革带来了基金业的逆势崛起,从2003年开始的询价制改革使得发行市场一扫阴霾,而股权分置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正确地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但是,在中国股市短暂的历史中,“政策之手”也常常显灵,例如,1996年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2001年的国有股市价减持以及2007年5月30日的印花税上调等,无不对市场产生过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规范市场制度的建设远比直接干预市场的波动更为重要和有效。我认为在任何市场经济中,政府所能够扮演的最好的角色,就是秩序的建立者与维持者。作为政府应该做好两件事情:一是要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立与完善,改变以往那种“政策市”的监管模式,不要盯住股指的高低直接干预市场的波动,而是有规划地加强体制与机制的建设以确保中国股市的长期发展,并采取切实的措施来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二是始终加强对全民进行理财和风险教育。让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判断去承担市场风险而不是承担没有稳定预期的政策风险。
参考文献:
[1]唐君燕袁朝晖程志云:金融市场开放又一波[N/OL]. 经济观察报, 2007-05-26. http://finance.jrj.com.cn/news/2007-05-26/000002271749.html
[2]韩志国:大牛市催生伟大时代 友邦惊诧难阻发展步伐[EB/OL].2007-05-29[2007-06-02].http://web5.jrj.com.cn/news/2007-05-29/000002278660.html
一、引言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水早灾害严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森林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的好坏密切相关。根据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329.47万公顷,森林面积15894.0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24.88亿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12.6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16.55%,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1%,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48个百分点;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为0.128公顷,相当于世界人均面积的1/5;人均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72立方米的1/8。我国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虽然从1998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在“九五”《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提出:①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19%,达到遏制全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②203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4%以上,力争使全国生态环境明显改观;③2050年全国宜林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但是我国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面临着现实的困难:森林建设和保护缺乏资金。因此,资金问题也就成为解决森林问题的关键。为此,急需建立和完善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造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现状森林除了具有经济效益外,还具有以下生态效益:美化环境、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国防、科研、教育等,这些目前是不能通过有形市场交换的,也不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收益,森林的这种外在经济性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使森林的建设和保护丧失了经济动力,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了森林分类经营改革试点,将森林分为商品林和公益林以不同的经营思想进行运作。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既是森林分类经营的核心,也是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的关键。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实质上是对生态产品给予定价的问题,目的在于把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内部化。虽然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还处在研究、审定、个别实施的初步阶段,国家尚未出台正式的《森林生态补偿法》,但有关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问题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中已有所体现。(见表1)(表1)时间 颁布机关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1992 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文件 关于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 要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empirenews.page--]199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外交部、国家环保局文件 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 按照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要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境税的研究1993 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的通知 要改革造林绿化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实行征收森林生态补偿费制度1994 国务院第16次常务会议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使用制度,实行森林资源开发补偿收费1995 林业部 《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 应本着“使用者付费”的经济原则,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补偿机制和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系1996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按照分类经营原则,逐步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费制度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投入机制,加快森林植被的恢复和发展1997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199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县和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要尽快建立水利建设基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也要抓紧研究,尽快建立起来1998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2000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问题的意见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于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2001 财政部 财政部财农[2001]5号文件 同意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基金,主要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统称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条件分折
一致的道德伦理认同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道德伦理传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降低社会变革成本的制度保证。没有一致的道德伦理认同就不会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对道德伦理的认同程度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有序程度。因此,那种用市场经济本身来构建新的道德基础的主张是有害改革,也是浅薄的见解.
作 者:徐广军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经管学院,北京,10029刊 名:道德与文明 PKU CSSCI英文刊名: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年,卷(期):2000“”(4)分类号:B82-02关键词:道德伦理 交易费用 有序与无序 制度基础
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颁布单位】建设部【发文字号】【颁布时间】2005-8-5【失效时间】【法规来源】http:///indus/file/2005081002.htm 【全文】
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
劳务企业的意见
建设部
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
建市[2005]131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建委,江苏、山东省建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解放军总后营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GDP的7%,又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容量巨大,吸纳的农民工已占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一。据统计局2004年数据,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总计3893万人,其中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基本是农民工,总人数已达3201万人。
农民工为建筑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同时在以农民工为主的建筑劳务市场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用工企业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一些“包工头”随意用工、管理混乱,违法转嫁经营风险,损害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二是农民工队伍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数量严重不足,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给工程建设质量带来隐患;三是农民工队伍庞大松散,无序流动,带来行业管理的困难;四是建设领域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劳务队伍职业素质和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确
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建立预防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现对建立和完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贯彻国务院“要健全和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市场,加快发展成建制的劳务企业,加强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检查”的指示精神,以发展劳务企业为突破口,建立预防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调整全行业建筑队伍组织结构,提高劳务队伍的职业素质,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
充分认识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逐年推进。重点是对劳务分包行为和施工现场进行规范,要求施工总承包特级、一级企业率先规范用工行为,要求大城市建设主管部门率先规范建筑市场,要求主要的建筑劳务输出地区率先做好农民工培训,合法、有效、有序组织农民工成建制地参与劳务竞争。
二、工作目标
总体工作目标:从2005年7月1日起,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建立基本规范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直接吸纳,“包工头”承揽分包业务基本被禁止。
1、2005年7月1日起,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特级、一级企业进行劳务作业分包,必须使用有相应资质(劳务分包或施工总承包资质等)的企业;其中,至2006年6月底,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必须全部使用劳务企业,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使用劳务企业比例不低于60%;至2007年6月底,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一级企业使用劳务企业比例不低于90%;至2008年6月底,所有企业进行劳务分包,必须使用有相应资质的劳务企业。禁止将劳务作业分包给“包工头”。
2、建筑劳务输出人数超过20万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于2006年6月底前,将60%以上的农民工纳入成建制的劳务企业,其中,劳务基地县(市)应将全部农民工纳入有资质的企业;2007年6月底前,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吸纳;2008年6月底前,全国各地区的农民工基本被劳务企业或其他用工企业吸纳。
3、全国建筑农民工职业技能持证上岗的平均比例,2007年6月底前,应提高到40%以上;至2008年6月底前,提高到60%以上。
4、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交易场所和渠道。可拓展现有交易中心的功能或采取其他形式,建立渠道畅通、信息公开、服务全面的劳务分包交易平台,并对劳务分包合同进行备案,实现劳务分包交易行为基本规范化。
5、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应于2006年6月底前实现以上全部目标;地级市应于2007年6月底前实现以上全部目标。其它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制定工作方案,提前达到以上目标。
三、政策措施
1、明确建筑劳务分包制度的法律地位,建立预防和惩戒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按照《建筑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建筑劳务分包制度,承包企业进行劳务作业分包必须使用有相关资质的企业,并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或劳务分包企业完成的工作量及时支付劳务费用。承包企业应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用工情况和工资支付进行监督,并对本工程发生的劳务纠纷承担连带责任。劳务企业要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
严格执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严厉打击挂靠和违法分包,禁止“包工头”承揽分包工程业务。
各地要加大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工作力度,建立预防和惩戒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为劳务分包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简化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审批程序,多渠道建立和发展劳务分包企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将审批权下放至地(州、盟、市)及以下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和初审。随时申请、随时审批,缩短审批时间至20天以内,方便申请人。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劳务带头人、召集人、包工头等的政策培训和分类指导,对具备条件的队伍,引导他们合资入股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引导现有成建制的建筑劳务队伍进行工商注册,按照《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获取资质证书;引导建筑业企业进行内部机制创新,通过参股、入股等方式,对信誉良好但不具备建立企业条件的劳务队伍进行收编,促使“包工头”转为合法的企业职工或股东;引导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分离富余职工,成立建筑劳务分包企业;引导低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向建筑劳务分包企业转化,为其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允许砌筑等相关专业劳务企业承担农房施工。拥有砌筑、抹灰、钢筋工、木工等相关专业资质的劳务企业,在核定其承包工程范围时,各地可根据本地实
际情况,允许其承担一定规模以下的乡、镇、村民用住宅、农房的建筑施工。
4、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用工必须办理社会保险。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直接雇用农民工,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并办理工伤、医疗、或综合保险等社会保险。
5、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建筑劳务有序、有效的转化途径。各地区继续发挥建筑劳务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先培训、后输出”、“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要基本将农民工纳入成建制的劳务企业,有组织地输出劳务。对农民工进行进城务工常识、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建筑劳务基地县(市)要重点建设好一所示范性的培训基地,将培训工作延伸到村镇。
6、加强对承包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使用监管,加大农民工职业培训资金投入数额。禁止承包企业在投标中压减“职工教育经费”获取中标。承包企业进行劳务作业分包的工程项目,必须将“职工教育经费”单独计列,专项支出,确保农民工技能培训经费足额提取和使用。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的办法,统一用于农民工培训。
积极争取国家给予的扶贫资金和“阳光工程”培训资金,调配使用地方政府积累的劳保统筹资金,监督使用承包企业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等,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务队伍的职业素质。
7、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对农民工的多种管理方式。如探讨建立“建筑劳务市场”或“建筑劳务派遣中心”,作为规范建筑市场的补充措施,将因种种原因(如:季节性农民工、临时性零散用工)暂时没有纳入劳务企业的零散农民工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对他们进行统一培训、服务和管理,保证其有序流动。
四、监督管理措施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劳务分包和劳务用工的监督管理。
1、对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直接雇用农民工,不签订劳动合同,或只签订劳动合同不办理社会保险,或只与“包工头”签订劳务合同等行为,均视为违法分包进行处理;
对用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依法对其市场准入、招投标资格等进行限制,并予以相应处罚。
2、无论承包企业在工程建设投标时是否压减“职工教育经费”,均视为已经计提“职工教育经费”。
3、要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各地要建立施工现场日常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促进劳务分包和劳务用工规范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政策引导
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必须认真研究存在的实际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切实加强对建立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劳务企业的工作指导。
1、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建立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分包企业的组织领导工作,切实负起责任,力争工作的主动性,指导各地积极开展工作,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政策措施。
2、开展广泛的政策宣传,做好政策引导。将宣传材料发至所有的建筑业企业及其项目部,发至建筑劳务基地的县、乡、村,让从事建筑业的施工企业和农民工基本了解国家政策,自觉改变多年形成的零散务工的方式、习惯。
可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建造师(项目经理)进行劳动用工政策培训,对所有的工头、施工工长进行政策措施培训,切实将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加强经验总结交流和宣传工作。各地区可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充分发挥先进地区或企业的示范作用。总结劳务分包和劳务用工好的经验,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介绍,促进建筑劳务企业的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事实上, 中国的住房保障早在1994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初始就被同时提出;1998年提出了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2003年国务院进一步提出完善住房供应政策、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的若干意见》的24号文;随后, 2007年12月25日建设部住房保障司低调亮相, 各地住房保障办公室陆续挂牌;人们关注的住房保障法也被政府提上了议事日程;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表明, 住房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问题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理论研究工作者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住房保障与住房供给体系
中国目前的情况是, 在住房制度改革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住房由国家政府负责, 房地产市场化后则完全交给了市场,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中国住宅市场供给的商品性住宅占住宅供给总量的将近98%, 具保障性的住宅不足2%。一方面, 我们打破了原有的住房分配体系, 另一方面, 在住宅供给快速市场化的同时, 却没有建立起新的完善健全的体系来满足居民的住房需求。政府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经营城市的同时, 却让居民暴露在高房价的市场之中。
居住问题, 不是一个单纯的住宅经济现象, 特别是在中国, 更是一个有着复杂社会根源、与社会财富分配相关的社会问题。住房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其价值量大、周转使用期长, 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背景下, 单靠市场的看不见的手, 可以有效地解决相当部分居民的住房问题, 但市场机制的缺乏公平和市场失灵等问题也会相伴而生, 市场绝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住房问题, 尤其是为数众多的中低收入家庭, 不可能仅通过市场来解决自身的住房问题。在住房供给机制健全的发达国家, 住房保障是与市场经济同轨的配套制度, 住房保障是住房市场化的一部分, 是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政府在将住房推向市场的同时, 必须对住房建设及供给, 特别是低收入阶层居民的住房提供各种方式的支持。所以, 市场化下中国的住房政策及住房供给体制应以国情为背景, 既要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 又要依靠政府的政策供给和公共服务来完善和调控, 把市场和政府两种力量有效的协调、融合起来, 从而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政策目标。
市场经济中一个合理的住房供给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层次, 即基于实现居者有其屋, 保障社会每一个人的居住权的、具社会保障性质的、政策性的住房供给体系, 在该体系内, 政府在法律的规范下, 主要运用行政手段和政策, 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达到的目标;另一层次为市场机制调节的商品住房供应体系, 该体系内的住宅供给应是“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政府主要运用经济及法律的手段, 规范市场、引导市场, 为市场作好服务。在政府最终建立了住房保障制度之后, 房价才会成为调节供求关系的工具, 才会根据供求关系与产品质量有涨有落, 并随着资源的稀缺与经济的整体变化而变化。
所以, 构建合理的住房供给及保障体系必须坚持几个原则:一是必须保证每一个人的基本居住权原则, 住房保障面向的决不应仅仅是社会弱势者, 它的受益者应是社会上的每一个个体和家庭;二是市场化、无歧视原则, 即绝大多数居民的住房通过市场来解决, 并在公平性原则下差异性地使不同的居民获得不同的补助, 以市场化定价方式, 帮助居民解决住房问题, 尽量避免其他的定价方式可能造成的过高的监管成本和寻租行为的出现。
二、建立住房保障及住房供给体系应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1. 关于住房供给与住房保障立法
法律是构建住房制度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的基础。中国目前住房保障的重大缺陷在于, 涉及居民住房、住房保障的制度常是以文件、政策的形式发布, 住宅保障政策层次低, 不具有法律效力, 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政府权责不明, 许多设计良好的制度无法落到实处。许多住房保障领域的实际问题也是由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导致。
居住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条件, 是国家、政府职能的基本体现。在西方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其住房制度尤其是住房保障制度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之上的, 比如在荷兰, 早在1901年就颁布了《住房法》, 明确规定政府应为公共住房建设提供补贴;在英国, 早在1919年就颁布了《住房和城镇规划法》, 明确规定政府应对公共住房建房提供支持;在美国, 1937年美国联邦政府出台了《住房法案》, 授权地方政府成立公共住房委员会负责低收入家庭的公共住房建设;在瑞典, 其住宅相关法律规定, 要使全体人民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住进宽敞、舒适和设备齐全的高质量的房屋。只有法律所确认的住房保障责任, 才能真正会被地方政府认真执行。世界上但凡有《住宅法》的国家,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都是强制的。不仅相关法律要涉及居民居住问题, 在世界上一些住房保障体制比较完备的国家, 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住房法律体系, 不但有诸多涉及公共住房的法律条文和规范公共住房的专门法律, 还有住房补贴法、住房金融法等相关单项法规, 这些法规目的明确、关系明晰、保障形式具体。从而形成了以法律为核心, 市场、法律、政府三位一体的完备的制度体系。
同时, 这些国家的法律制度体系, 也反映了政府在解决房地产问题上的基本出发点, 即将居者有其屋设定为其法定目标, 并在此目标下, 创设一套完整而精密的机制, 在不损害各方利益的前提下, 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而中国目前住房保障提出的很多措施和政策, 目的都是为了照顾弱势群体, 而不是从根源上进行的居者有其屋的制度设计。
2. 关于住房保障与住房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
住宅的高价值、建设的长期性, 中国开发商开发项目自有资金比例较低, 银行贷款主要来源于短期资金的现状, 使得住宅在建造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时间长、风险大、成本高。保障性的住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其他政策特别是金融政策的支持, 则不可能很好的实现。最终只能依赖于市场机制来解决, 就必然进入一个无法解决的恶性循环。
住房保障, 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在各国普遍性住房保障体系中, 由法律基础保证的政策性金融都占有重要位置, 如:美国的联系住房银行体系, 联系抵押担保保险制度和政府主导的抵押证券市场, 为美国政府的住房政策提供了低息、低首期以及为银行提供担保的金融政策支持;德国的住房储蓄银行, 加拿大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 英国的建筑社、日本的金融公库、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等都是依据有关法令政策而设立的、享有利息、期限或资金可得性等政策优惠, 为政府住房政策目标服务的住宅金融机构。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均以国家财政支持为主, 但必要的金融政策支持尤显重要。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使用所需要的资金, 首先是政府的保障资金投入, 在中国由于上述第一方面的问题, 目前这部分投入比例极小;其次是应建立规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应该积极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向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转变, 扩大资金来源和运用的范围, 使其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合作互助的功能, 真正在住房保障层次发挥本身的作用。同时允许商业银行开展政策性的住房金融业务, 尽快建立政策性住房贷款风险担保机制。
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还应该包括税收、收入审核、信息互享等等方面。
3. 关于住房保障主体与保障住房供给方式
法律明确的住房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为了达到目标, 政府可以通过自建或通过政策优惠引导, 动员社会各方的资源和资金, 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上述目标。事实上, 世界各国的《住宅法》中, 无一不保护自建房、合作建房等住房建设方式。自建房、合作建房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强化市场竞争的住房建设模式, 在住房问题解决的最好的瑞典, 其合作建房的比例高达40%。所以, 改革城市住房用地政府的垄断性供给, 承认自建房、合作建房的合法性, 建立起多元化的充分竞争的保障住房供给体系, 无疑是解决住房保障问题的捷径。比如, 即使宅基地不能自由买卖和流转, 城市政府也完全可以通过对目前城市中城中村的改造, 宅基地的规划建设, 采取合作或租赁再出租的方式解决相当部分的城市低收入居住居民 (而不仅仅是户籍居民) 的居住问题, 真正实现城市居民的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摘要:住宅保障是与住宅市场化同轨的配套制度, 是住房市场化的一部分, 在中国住宅供给市场化的同时, 建立和健全住房保障制度, 是完善住房供给体制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从法律、相应的配套金融政策、保障性住房供给方式等方面入手, 借鉴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实践经验, 来实现中国政府的居者有其屋的住房政策目标。
关键词:住房制度改革,住房保障,法律,市场化
参考文献
[1]俞丽娜.重建住房保障的问题与对策[N].经济观察报, 2008-01-08.
[2]杜晓, 陈晶晶.中国住房保障前景立法猜测[N].广东建设报, 2008-05-20.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医疗卫生
一、社会保险制度
1.进一步完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
要持续的改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加强工作强度,不断扩展基本养老保险涵盖领域。首先把城镇各式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及活性从业人士归纳进基本养老保险;其次把機关事业单位的非在编人士整体归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再次探究构建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把入城农民工归纳进基本养老保险。
2.逐渐构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确立分类保险、分步进行的政策构思。发布率先推动被征地农户、农民工、小城镇农转非居民、计划生育对还有东部、中部的都市城郊及某些富庶地域养老保险制度设立的策略,发布中央财政扶持务农农户及中西部区域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立的倾斜策略。
(2)发布对务农农民的交费补助策略。务农农民是国内最大的社会人群,也是增收和参保最艰难的人群。务农农民参保不但要求鼓舞农民自身缴费,更应该着眼于国内国情二发布得心应手的缴费补助政策,以激发农民参保热诚度。另外,逐渐强化财政支撑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构建的强度,并注重扶持中西部地域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将对农民的直接补助多半运用于启动和支撑乡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立,推动农民补助模式的制度化,设立与优化向农民开展转移支付的机制,持续提升农民的保障层次。
3.加快设立比较自立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基于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之上,维护资金主要源自于土地补偿金、配置补偿费与土地转让金,是农民用土地交换来的,而并非来源自于就业收入。基于所有权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基于就业的城镇员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着截然不同的制度根基,必须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的标准,强令构建比较自立的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根据当局财力可接受、被征地农民能接纳,并随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提升的需求,合理明确被征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水平。
二、社会救助制度
1.深度改善城乡住民疾苦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改善城镇住民特困人群低保制度。深度改善特困人群低保民主评议、动态管制及信访督查制度,自发推进透明、公开、公平、公正的小区低保听证会制度,不但要严格开展配套政策法规,又要切实完成该享有的一个也不能遗漏,不该享有的丝毫也不能给,维护城市特困人口最起码的生活。
(2)周全执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及社会基于保障收入无法保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瘠人群而设立的社会救助制度。过往的社会救助制度,所牵涉到的对象单单包含有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特别群体,且保障标准具有任意性,已无法迎合改革以来形势进展的客观需要。
2.进一步优化灾害救助保障制度
灾害紧急救助指的是出现灾害后,灾害管制机构经过对灾害讯息展开征集、解析,评测后所做出的紧急响应流程,它含有损伤与需求评估、预警、转移疏散、搜救、紧急保健服务、抚慰和精神安慰、食品供给、暂时住所、紧急休整核心设备、构建救助标准、资源后勤管理系列机构的协作指挥等内容。按照国家灾害频仍的实情,针对灾害发生拥有突发性的特性,要深化改善灾害救助制度。
3.进一步优化住房救助保障制度
设立城乡低收入家庭住房救助制度,顺应建设部、民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精神,也是响应落实党的十八大发布的住有所居的详细体内容,有助于改善多层面社会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处理特困群众基础住房需求。
三、社会医疗卫生制度
1.构建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制度
(1)设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规范性公共卫生服务结构,并改善基于底层医疗卫生服务框架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急处理能力,推动城乡住民逐渐享受平等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明确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确立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事务,逐渐增多服务内容,分化服务及考察条件。鼓舞地方当局按照地方经济状况及凸显的公共卫生问题,基于国家规定服务项目上增多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3)改善共卫生服务体系。深度理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功效、目标及职责,改良人员和设备设置,探究调整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模式。
2.设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
(1)持续改善城镇住民基本医疗制度。持续探究及改善城镇住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策略系统,产生合规的筹款机制、完善的管制体制及标准的运转机制,逐渐设立基于大病统筹的城镇住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2)深度改善新型乡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还原及复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及群众念想,选取保小不保大、保大不保小、保小亦保大等多样合作医疗模式,逐渐产生基于农村合作医疗组织、侧重于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一定领域的县(市)协同的多级合作医疗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晶.浅谈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J]改革与开发,2013(4)
[2]刘晨霞.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完善对策[J]新西部,2012(5)
作者简介:
关键词:股票;收益;风险
一、我国股票市场收益与风险的分析
1、股票市场的收益
股票市场的收益问题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仅靠期望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分析,无济于事。由于市场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期望收益远大于成本,投资的最终收益还是不能实现。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应得收益率来分析股票市场的收益。分析投资者的应得收益率时,先应该考察真实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风险。投资者放弃了当前消费而投资,应该得到相应的补偿,即将来得到的货币总量的实际购买力要比当前投资的货币和实际购买力有所增加。在没有通货膨胀和任何其他投资风险的情况下,这个增量就是投资的真实收益,也即货币的纯时间价值。货币的纯时间价值可以用某一确定的利率表示,它由资本市场上用于投资的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确定。但是,假如投资者预期价格在投资期内会上涨,那么,他必须考虑通货膨胀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要求得到通货膨胀的补偿,以保持真实收益的不变。除通货膨胀以外,投资者通常还会受到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假如投资者对投资的将来收益不能确定,那么他将要求对该不确定因素进行补偿,即投资的.风险补偿。因为通货膨胀也是一种不确定性,所以,通货膨胀和风险补偿的收益,又合称为投资的风险报酬。
2、股票市场的风险
(1)股票市场的行情变化。股hTtp://票市场行情变化的因素很多,比如政治局势,经济周期,股市中的操纵等都可以带来整个行情的大起大落。这种风险的一个共同点是不易被市场中的投资者事先预料,具有很大的突发性,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2)利率的变动。利率变动是影响股市价格的重要因素。它使货币供应量发生变化,从而带来股市供求关系的变化,最终导致股票价格波动。(3)
汇率的变动。外汇汇率由于受制于各国政府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国际市场上货币的供给与需求平衡而频繁变动。因此,当投资者投资于以外币为面值发行的股票时,就要承担货币兑换的汇率风险。(4)通货膨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给投资者可带来实际收益水平下降的风险。在通货膨胀条件下,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股票价格在一段时间内也是不断上涨的。投资者的货币收入变化比以往的要多,而实际由于货币的贬值,投资者收益没有增加反而下降了。(5)政策调整。国家政策变动往往引起股票市场的风险。比如利率调整,股票市场扩充规模的速度、国家关于抑制过度投机规范市场的有关政策、关系到财政收支的有关政策等等都会引起整个股票市场行情的波动,这种波动不但巨大而且往往令投资者事先无法预料。(6)企业的筹资方式。上市企业所需资金一般来自发行股票和债券两个方面,其中债务的利息负担是一定的,如果企业债务过大就会因公司资本利润低于利息率而使股东可分配的股息减少。也就是说,当融资产生的利润大于债息率时,债务给股东带来的是收益增长;而当资本利润小于债务利息时,债务越大股东的风险就越大。(7)偶然事件。自然灾害,异常气候,战争等可能引起诸如公司利润下降、汇率的变化;政府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导致汇率、利率波动;法律诉讼、专利申请、兼并重组、信用等级下降会引起股票价格急剧变化。这些偶然事件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无法预料的,其剧烈程度和时效性因事而异。但不管如何,投资者必须承担。(8)制度缺陷。这是我国股票市场所占份量最大的风险来源。主要表现为市场体系、证券市场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制度、产权制度、证券发行制度、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制度等的不完善。所有这些制度都是我国现在正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和不成熟的股票市场的产物,产生的风险是投资者必须承受且无法避免的系统性风险。
二、我国股票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投资者选择何种方式都不可能完全避开风险,但通过对整个市场、投资对象、资金实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分析,采取恰当的投资策略与方法,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降低风险和防范风险。
1、防范购买力风险。防范购买力下降风险的股票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是:①选择持有受购买力下降的负面影响较小的上游产品公司的股票。②随时准备迎接因购买力不断下降而最终带来的经济调整及各项紧缩政策的出台。在股价上涨的
过程中保持对其上涨原因的冷静判断,千万不要把购买力下降初始期的股价上涨当成经济繁荣、股市牛市即将到来的征兆,而大量买入股票并长期持有,那样风险是很大的。2、利率风险的防范。利率风险作为典型的系统性风险,最好的防范方法是建立在对经济周期的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和分析基础上的投资策略的调整。在利率尚未调整之前,察觉利率调整的可能和分析其方向、幅度,并据此做出买入或卖出股票的决策。利率上调往往是在购买力持续下降、通货膨胀日渐严重的情况下出台的政策,利率一旦上调,必然导致股市资金流入银行存款,市场需求下降,企业经营进入艰难时期,股票价格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不断下降的趋势。最好的办法是顺市卖出股票,将一部分资金转入银行存款。如果利率一旦下调,情况则完全相反,此时及时买入股票,并坚定持股信心,不因小的波动而频繁进出,则可能会有较大的获利。3、经营风险的防范。
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忽视。上市公司由于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在经营业绩上的差距很大,既有每股税后利润高达几元钱的绩优股,也有亏损股票。在市场异常火爆的情况下,垃圾股股价翻番,股市中的经营风险已经积累到相当高的程度,一旦市场转为理性投资,持有业绩不佳的公司的股票所承受的损失要大大超过市场总市值下降的幅度。投资者应学会分析公司的经营业绩水平,放弃恶炒垃圾股的不良投资倾向,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股票投资中的经营风险。
4、投资者自己的风险。投资者自己造成的风险是指由于投资人的错误操作而带来的风险。①投资者往往在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盲目购入某种股票。这里不是指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带来的不准确,而是指投资人没有去掌握准确的信息。为了防止这种风险,投资者要认真搜集和对待市场信息,不仅要注意个股的经营状况、产品构成、资产变动,更要密切注视宏观经济形势、国家经济政策、政治局势等的变化趋势。不能听信传言,不能盲目跟风。②学习基本的股票投资知识和基本投资技巧,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③谦虚谨慎、切忌浮躁、看清大市、精选个股,不可过分迷信技术分析,放弃短时间小幅度的差价变化,要清醒地看待自己的成功,市场永远是变化的。
三、结语
总之,以上针对几种有代表性的风险论述了其防范措施。其实股市风险错综复杂,其防范措施更是三言两语无法谈清楚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整体性风险的防
范与控制任务主要应由政府和证券管理机构来完成。特别是要在创造股票市场良好的运作环境,加强股票市场的法制建设,规范各类股票市场参与者行为,培养公众的风险意识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唯有如此,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陈六贤,《风险与收益对应论》,北京大学出版社,6月出版
2、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中国金融出版社,1月出版
3、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2月出版
4、王益,《资本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月出版
【建立和发展我国完善的股票期权市场】推荐阅读:
关于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考09-22
关于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体系的实施意见11-14
建立和完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06-04
如何建立和完善改善民生保障机制10-01
企业文化建立及发展策略论文09-09
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对策06-28
建立和谐劳动关系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09-20
如何建立完善半工半读制度11-0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探索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