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通用10篇)
摘要:结合生态农业的定义,分析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措施和主要方向。
关键词:生态农业;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
生态农业是强调结合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点,把其充分运用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中,克服传统农业的缺陷,寻求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构成有机物与无机物、生态环境内外部结合,实现农业体系中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生态农业要从地区的实际出发,合理搭配农林牧副渔等产业的比例,通过合理的投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提高。
1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
1.1生态农业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现阶段是各行各业都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发展在向现代化进程迈进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急需解决的现实困难,例如滥用化肥、农药,农业污染等社会问题。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化肥,引起了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土壤生产力降低、农副产品质量低下。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因大量使用农药,致使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农产品污染,农田的生产能力失调,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再生和人类的生活。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要减少对自然的掠夺和滥用,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长远发展
生态农业是吸收传统农业在种植过程中的优势,发挥现代化科学技术对农业的贡献,即做到回归自然,又注重全面有效规划,就是在发展模式中合理分布种植业、加工业、养殖业等大农业的思路,这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必须条件。生态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土地的利用效率、资源的利用效率,继而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因重复、合理的使用资源、促进物质和能力的转换,而显著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在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农业产品时,满足人们日益多样的生活需求。可以说,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1.3生态农业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
生态农业发展中集合了我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吸收了国外农业发展的精华,在将农业本土化的进程中,按照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法和要求,遵循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农业生产质量和经济效益,有效地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引进新的物种,通过科学手段生产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实现农业的出口创汇。与此同时,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不断加强,有机、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消费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可以有效引导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潮流。
2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措施
2.1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实现生态农业需要各方齐抓共管,各地在农业建设中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主要需求,结合经济发展现状,遵循“全面、系统、高效、再生”的原则,寻找发展本地经济的具体方法和有效措施,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以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在运用生态农业系统的观点上,改变单一生产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生产、加工一体化的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以有效提高农业产品的转化率,促进资源、环境的稳步发展,建立彼此依存、共同促进的农业有机体。
2.2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科学有效规划
要建设好生态农业要在事前做好全面的规划,注重生态系统内部的整体性、防御性、系统性、调控性的特征,制定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一致的生态农业规划体系。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实现生态农业的积极实施和有序发展。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将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实现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到达社会效益、生态发展、经济利益的相互统一。
2.3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采取辐射带动方式
各地发展生态农业时要做到扬长避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根据当地的社会需求和自然条件探索适合的农业发展战略和套路,采取以试点农业带动大范围种植的方式。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关键问题是实现生态农业的系统工程,通过立体化种植的模式、养殖模式、观光性质的农业模式,将绿色生态农业形成产业。利用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使优势资源得以推广,在改善环境的同时提升经济效益。
2.4发展生态农业工作要通力配合大力宣传
生态农业是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要将这一体系深入人心要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和全体农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全社会要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会,建立完善的调控和服务体系,健全生态农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从政府层面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资金项目和投入力度,把农业建设及绿色食品开发有机结合,促进生态农业的时代化发展。从政府层面发挥农民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推动新农村建设。利用科学技术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结构现状,引进农业新品种、科学新技术、种植新材料,提高生态农业的科学性。
3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
1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内涵及成效
1.1 基本内涵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路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继承传统农业积累的有效经验, 坚持“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 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 达到生态与经济2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间的协调统一, 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1]。
1.2 成效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农业布局基本形成。按照建设“效益农业、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的总体要求, 我国农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规划为重点, 以基地为依托, 以科技为支撑,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优化农业布局, 培植特色产业, 发展高效农业,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基本形成了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结构”新格局。发展观光农业也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高。目前,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态势已基本形成, 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6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 形成规模经营;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三是生态示范区布局已基本形成。生态示范区建设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为对象, 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 旨在调整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构建和谐的社会, 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3]。
2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中的主要问题
依据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现状, 着眼于我国全局性发展生态农业的情况, 有理由认为,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问题是观念上的问题、策略上的问题, 与在继承具体工作中如何下力气抓好的方式方法问题。
3 我国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目前, 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 要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目标还需要不懈的努力, 因此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需要立足于坚持发展生态农业的近期目标, 规划和追求实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大目标。即发展生态农业是基础,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努力方向。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3.1 解放思想, 强化观念
国家要加大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政策导向力度, 各级政府及各级农经管理部门要积极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引导社会舆论, 制定好规划, 确定好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从对发展我国生态农业有着直接责任的层次和人员抓起, 增强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 使之能够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积极负责地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 应向农民积极灌输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传授给其相应的思想和方法[4]。
3.2 转变机制, 培育主体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要以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 创新农业经营机制, 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 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建设, 提高农民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中的组织化程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土地使用流转机制, 促进农业自愿向优势产业集中, 提高生态农业规模化水平。
3.3 依靠科技, 提高质量
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自愿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得发展路径[5]。以农业调整为主线, 以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应用为重点, 实行产学研相结合, 开展科技攻关,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科技贡献率和投入产出率[6,7,8]。
摘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标志。介绍了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 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内涵,成效,对策
参考文献
[1]何艳桃.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14) :2809-2812.
[2]苏彩霞, 李惠芝, 郑爱军, 等.浅谈生态农业在兴安盟的发展状况与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1 (4) :7, 13.
[3]唐琳, 赵辉.洛阳市生态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 (10) :166-168.
[4]王肖芳.河南省生态农业效益及协调发展水平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1) :6717-6719.
[5]陈影影, 陈诗越, 王瑞雪, 等.聊城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7) :4342-4343.
[6]刘小力.发展我国现代生态农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思考[J].新东方, 2010 (6) :66-68.
[7]李光祥, 赵静.关于生态农业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J].绿色科技, 2011 (2) :101-102.
生态旅游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已得到广泛认同,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流。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0年全球旅游人数将超过30亿人,其中5亿人要到森林等原始环境中进行生态旅游。到2004年底,我国已建立森林公园1 658处,规划面积1 900多公顷;建立自然保护区划1 757处,规划面积1.5亿公顷。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年总旅游人数约2 500万人,年旅游收入约5.2亿人民币。森林生态旅游的年旅游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00多万人已上升到3 000多万人次。生态旅游迅猛发展,带来极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市场活动和教育活动。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是“以生态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以依托,以生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内涵,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具有明确生态环境意识,参与性强,品位高雅,能为地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的旅游体系”。
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受益者、厂商行为和影响方式上具有不同特征。
对于传统旅游,利润最大化是开发者追求的目标,而追求享乐则是旅游者的目的,因而传统旅游必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开发史较短,目前依然采取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生态旅游还缺乏科学理解,仅仅停留在到大自然中去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破坏。
1.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是缓解环境压力,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一条好途径,真正的生态旅游是“为保护环境和维持当地人的福利而前往自然区域的负责任的旅游”,这种责任感就要求生态旅游者有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旅游经营者有长远发展规划并真正实施。
而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保护委员会的问卷调查发现,一些自然保护区违反有关管理条例,在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在已经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存在垃圾公害,22%由于开展旅游活动造成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资源退化,30%有空气污染,真正达到生态旅游要求的寥寥无几,这说明人们对生态旅游还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
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载体,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在部门上归属多头领导,分别归林业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和水利水电部门管理,作为主要行业管理者的国家管理局很难有所作为。这种生态旅游载体的归属不清,必然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同时也导致在规划上缺乏全局观念,生态旅游不同于其它旅游产品或旅游方式,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多重目标的统一。因此,只有通过专业人才、科学的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才能使多重目标协调起来。
3.对生态旅游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现在不少人对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对生态旅游缺乏充分的认识,忽视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和文化保护的意义。这种认识上模糊不清必然导致经营者在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时市场定位不清晰,盲目开发,一窝峰、同质性开发普遍,进而丧失自己产品的个性。另外,就是把传统旅游开发方式和管理方式套用到生态旅游上,造成环境破坏。
三、齐心协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可持续旅游可以如下形式管理所有资源,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活支持系统的同时,使经济、社会以及审美方面的需求得以满足。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个重要形式,如何让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当地社区及居民共同受益。需要旅游、环保、建设等部门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推进生态旅游的发展。
1.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归根到底就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问题,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大自然。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发展生态旅游必须依赖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好生态环境就能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他提到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严格保护和管理,使森林覆盖率达到96.3%,生态环境保持优良,当地居民旅游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条件得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由此促进生态旅游良性循环发展。保护环境需要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共同努力,实现环境友好型旅游活动。
(1)培养旅游者绿色消费观念。通过导游或宣传对旅游者进行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将一个普通旅游者逐渐塑造成能够自觉维护环境、有良好生态意识、积极参加生态活动的绿色旅游者。
(2)创建和支持绿色旅游企业。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出发,企业只有积极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以一种负责的态度面对环境,企业发展才会是可持续的。
(3)强化旅游地居民生态环境意识。当地旅游开发部门在做生态旅游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当地人民的利益,以谋求旅游可持续发展。为此,可通过对当地居民的教育,使其了解生态旅游可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在做生态旅游规划和计划时不妨和当地居民一起制定,也可让当地居民参与管理,这样既可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又可以使他们的权益受到保护。
2.树立全局观念,规划开发旅游精品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指出:“要坚持把实施精品建设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一项主要战略。”要推出一批旅游精品,就需要保证生态旅游环境质量的高品位,规划开发时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势就景,体现自然之美。
3.建立健全旅游环境保护规章制度,促使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我国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介绍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指出我国的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参考.作 者:许惠达 XU Hui-da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公用事业管理局,广东惠州,516083 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6) 分类号:X171.1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 特征 存在问题 对策摘要: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我国发展生态农业只是小范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范围、大尺度推进困难重重。目前,针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发展规模小、推广难度大、市场需求低、农户接受能力低及激励机制缺乏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生态农业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农业;现代农业;激励机制
一、生态农业内涵与特征
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沃艾伯奇首次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1981年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进一步明确定义生态农业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1]。1980年我国学者叶谦吉对生态农业定义为“从系统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2]。可见,发展生态农业,目标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手段是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其特征如下:
(一)生态农业具有生态性与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提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注重农业生产的生态性、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性循环,使农业生产走上生态、持续、协调发展的轨道。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改良土地,降低农村水资源污染程度,能有效减缓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业、农村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与高效性
生态农业以大农业为出发点,强调农业生产的整体性、协调性、循环性、再生性,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特征。生态农业通过物质能量循环,实现了废弃物的转化再利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
(三)生态农业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
农业生产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和多样性,主要由地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气候条件等因素决定的。生态农业是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现代农业形式,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多样性特征。现阶段,我国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各地立足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了适合本地域特色的各种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的区域性与多样性。
(四)生态农业具有外部性
就生态农业生产过程看,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技术、生态农业产品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具有外部性特征。其外部性体现在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农业,具有降低水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同时还体现在绿色、有机、健康的生态农产品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另外,农户最初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是对生态农业技术的一种推广,但采用新技术投资无法从其他农户那里取得补偿,又无法限制其他农户模仿性消费,因为一旦推广就可以被许多农户同时消费,且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其范围不断扩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技术不断提升。骆世明将生态农业分为景观模式、循环模式、立体模式、食物链模式和品种搭配模式等5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在此基础上将每一种生态农业模式类再划分为若干个生态农业模式型。,农业部在全国范围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示范基地进行推广。近年来,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从生示范县逐渐扩大到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市,建立了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多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达多个。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生态农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生态优势将越来越多的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激励和补偿机制缺失,影响了生态农业推广普及
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生态农业农民投入的劳动量大,投入技术多、成本相对较高、风险也大。而生态农产品具有外部性特征,生态农产品定价过高,消费者需求不足,难于销售,只能采取略高于传统农产品价格,即生态农产品优质不优价,导致农户获取的经济效益低。由于我国农产品价格机制的缺陷,使得农户生产生态农业产品获得的个人福利小于生态农业产品对于全社会提供的福利,使农户发展生态农业的外部正性没有体现。另外,我国发展生态农业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补偿机制,弥补农户外部正收益,同时也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使得农民发展生态农业无法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削弱了农民普及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社会化小农生产,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我国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徐勇、邓大才、刘金海等学者针对现代农业生产特点及农民演进特征提出了“社会化小农”,并认为“社会化小农”作为现代社会农民演进的新形式,具有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决策化特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主体。“社会化小农”在农业生产中的社会化生产决策的基本前提是获取更多经济利益,一般根据自身经验进行分散性和独立性生产决策,这种家庭经营为主的小农生产“小规模—小投入”导致“低产出—低效益”,致使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所获取收入达不到他们所期望的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社会化小农”分散经营农业生产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发展。
(三)“均田制”土地制度,阻碍了生态农业规模化经营
从综合性与高效性的角度看,只有在一定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态农业的生态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益,即发展生态农业要规模化。我国农业生产耕地面积按人均比例平均分配的,受这种“均田制”土地制度的影响,我国农户平均耕地面积仅有0.4hm,且耕地面积呈进一步缩小趋势。同时,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采取不同质量等级的土地分别进行平均分配,农户耕地面积被小块分割,使农户生产经营极不方便。近年来,有部分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一部分耕地面积,绝大部分仍为小规模生产,这种以农户为单位小块分割农田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规模化建设,使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小规模的、零星的、低层次的状态。
(四)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
从生态和可持续角度看,生态农业倡导农户在生产过程中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等物质,关键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主要指蔬菜的新式育苗、农作物的新品种采用及农业机械化使用,以提高农业产出。农业生产种植采用家禽肥料+化肥,主要采用人工方式种植、除草、收割;农业虫灾泛滥采用大量人工投入治虫。现代农业生产整个过程都融合了现代农业科技技术,采用“新式粗放式”方式。大棚蔬菜从种子选择到菜苗孕育,再到蔬菜采摘,多采用先进现代农业技术,同时在整个过程都有价格较低的高倍农药被使用,致使蔬菜几乎见不到一个虫洞;农作物种植除草工作只需要一袋高剂量除草剂就能解决,整个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人工除草。农业生产中这种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退化、土地及水资源污染严重,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农田生态环境更加难以为继。显然,现代农业技术“新式粗放式”推广应用,进一步污染农业生态环境,与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相去甚远。
四、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一)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生态农业的效益包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只能实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要实现经济、生态效益,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的。因此,政府应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补偿和激励机制。一是制定和完善生态农业财政补偿政策及相互配套措施。建立生态建设专项基金,实施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生态农业在税收、金融等政策上倾斜。同时,地方政府实行配套资金支持等。二是建立发展生态农业的利益诱导机制,通过利益驱动使农业生产者积极主动发展生态农业。加大对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行为进行资金补贴和技术扶助,如良种补贴,绿色、无公害种植补贴,同时加大技术部门在技术上的免费指导和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分配及产权制度
依据生态农业特征,发展生态农业的农田土地一般生产经营周期期限比较长、投资成本较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市场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其增加农业资源投入、积极主动采用生态农业新技术,政府应适当延长生态农业户的土地经营承包期,为此,一要尽快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使生态农户对土地的使用权拓展到实际上的占有权,即农户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对其所承包土地有实际上使用、占用、收益和处置权,集体只是保留法律上的最终归属权。二是农村农用耕地按“均田制”分配时,推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通过土地产权制度的完善,稳定土地使用权,延长农户对土地投入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加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强化生态理念
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方面要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户的生态理念。一是加大生态农业技术及生态理念宣传。利用互联网、电视进行宣传农业污染物的生成和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的危害。二是推广新农药和绿色有机肥。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畜禽粪便生产商品有机肥,鼓励广大农民使用商品有机肥,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大幅度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乱用。三是加大生态农业科技培训力度。政府牵头组织各类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鼓励科技人才推广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户采用农业科技新技术、新成果来提高生态农业及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及市场竞争力,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四)通过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区域性与多样性特征,我国区域差异性大,各地自然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一致,各地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选择“最佳”生态农业模式,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应用。一是加强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建设,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基地,建立生态农业模式并形成配套技术,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二是继续坚持已经开展的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遴选出生态农业模式好,配套技术先进的示范基地,通过以点带面方式,由“县—市—省”的方法进行推广,直至推广到全国。三是鼓励企业自建生态农业基地。引导和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依托“企业+基地+农户”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生态化种植养殖,使自己有稳固的基地和农户群,并实现已有非生态型农业基地向生态型农业基地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秀艳,王丽静.再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及特征[J].中国市场,(1):108.
[2]郑军,史建民.我国生态农业研究述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3.
[3]张燕.我国发展生态农业保障制度研究[J].农村经济,(5):103-105.
[4]骆世明.论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3):406-409.
[5]黎振强,杨新荣.生态农业投入产出的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12):104-109.
步,环境维护,包含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维护,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环保工作有了很大发展,认识上也有了很大进步。第一园林网(http://)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本文重要以安徽为例,仅就我国人文生态环境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发生问题的原因与解决问题的对策,作一探讨,发表一点管窥之见。求教于同行和社会各界。
一、存在的问题
人文生态环境简称人文环境或文态环境或文化环境,亦即人文景观,是历史形成的,是劳动发明的,是智慧结晶,是前人留给后人代代传承发展的可贵财富。目前存在的问题重要有:
1.古建筑损坏严重。如合肥市是有名的“三国故里,包拯故乡”也是李鸿章、段琪瑞、杨振宁的家乡,李合肥、段合肥大名鼎鼎,如雷贯耳,名扬天下。所以,说外国人不知道中国有个合肥是不对的。只能阐明他对历史的无知。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有着“铁打庐州城”美名的合肥古城却在1958年“大跃进”时毁了。如今连幸存的古建筑也极少,历史文脉已不复存在,以致连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评不上,不得不把“五里飞虹”(即“五里墩立交桥”)、“花园街”、“长江灯饰”滥芋充数列入“合肥十景”,令人啼笑皆非。又如驰誉中外的“徽州民居”,过去是遍地皆是,难以计数。如今,在黄山市范畴内已不足5000幢,绝大多数村镇都拆得所剩无几,连有名的呈坎古村也都如此。这个以“明代建筑博物馆”著称的千年古村,地级黄山市成立时还有清代建筑300多幢,明代建筑36幢(其实不止),其中被誉为“古代高楼大厦”的三层楼就有10余幢。当年江西发明1幢三层楼,还认为是我国唯一的,曾轰动全国。呈坎有10余幢三层楼,却无人知晓。如今,呈坎完全的明清古建筑加在一起也不足100幢。再这样下去,这个“明代建筑博物馆”就要不复存在。被我国有名古建名城维护专家郑孝燮(1916-)纵情歌颂的“田园古村呈坎”就要不复存,代之而起的便是“田园新村呈坎”。
2.文物古迹损坏流失严重。过去的安徽尤其是徽州,历代名所有人字画、陶器、瓷器、金器、银器、玉器、文契、古书、族谱等等不计其数,有的大户人家竟比北京故宫还多,由于兵灾,特殊是10年“文革”浩劫,如今已所剩无几,并且依然在持续遭遇人为损坏和流失。盗墓、偷窃公家和私人文物的事件时有产生。许多古建筑的砖雕、木雕也被洗劫一空。
3.损坏性建设随处可见。如歙县西干山景致区,“文革”时建了个树脂厂,工厂烟囱要与宋代“长庆寺塔”比高下。又如屯溪三江会合处的牛壑低,宛如上海外滩公园一样,为城市空间视廊交汇处,清华大学将其计划为“公共绿地”,这无疑画龙之晴之笔和最佳选择。然而令人震惊的是这里竟建起了高达19层的“花溪宾馆”,从三个方向将所有视线挡逝世。专家教授无不批驳“这是插在屯溪心脏部位的一把尖刀”。又如铜陵市,不顾城市计划部门的强烈反对,把大型水泥厂建在长江大桥头。不仅大刹景致,而且还使工厂周围黄金土地无法合理开发应用。合肥、芜湖、池州、凤阳也都有此类损坏性建设之典范实例。
4.仿古建筑泛滥。一些处所为了发展旅游,不惜花重金搞仿古一条街。如歙县古城在“国保单位”“许国石坊”邻近的成功广场兴建了相似合肥城隍庙那样的“徽园”,把古城唯一幸存的空地塞满。而且体量太大,作风也不同于古城现存古建筑,因而损坏了古城整体风貌。又如微州区在芜屯公路一侧兴建了“徽州文化园”,国内复制有“雄村文昌阁”和10余座有名石坊,让假古董与近在咫尺的真古董唱对台戏;还有游人在参观“棠樾碑坊群”必经之地兴
建了仿古商业街,呈坎村在文献祠南大田里搞大开发,目标也是如此。群众无不讥讽地说:“古城快变新城、古村快变新村了”。
5,向河湖要建设用地。如当年合肥市把“交通大厦”建在泄洪道上,致使城东区连年雨季被淹丧失惨重。桐城、潜山、枞阳等县也都有相似吊脚楼那样的商场、宾馆、饭店等赌筑,直接建在河湖水面上的实例。为了向河湖要建设用地,合肥市不惜让“环城公园”的“银河”、“黑池坝”等广阔水域,大面积缩小变窄,还把应当疏浚绿化的“二里河”变成“香港街”。尤其是贵池市擅自修正计划,把应当退田还湖的“齐山湖”水域,大面积改为建设用地,欲将“市中心区”与“齐山”连成一片。而且先斩后奏,已有2km2土地变成现实。此举不仅是对“齐山湖”景致资源的损坏,而且也严重减弱了“齐山湖”调蓄长江和城市洪水的才能,使低洼地建成区生态环境懦弱化和防洪形势变得严格起来,非加大投入不可。还有“九华山”,本来“九华街”有数个荷花池连成一片,身临其境,一派“莲花佛国”气象,如入仙境,令人浮想连翩。如今,一个个荷花池变成了一个个停车场。身临其境,已是一派“城市化”气象,真是大刹景致,令人不堪回想。
6.蚕食公共绿地严重。如芜湖赭山公园原有800多亩土地,“文革”时被周围工厂学校等单位蚕食得只剩500多亩,“改造开放”后,省市引导又要划其“西园18亩”供学校作操场,城建园林职工据理力争,斗字了8年,才得以保住。又如“合肥环城公园”,不仅有“中日美术馆”、“亚明美术馆”等与包公和景致旅游无关的建筑建在其中,而且还把计划予留了30多年的“杏花景区”一大半土地变成了城市建成区,直是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又如宁国市,把位于市中心的“小南山”变成了仓库和住宅区,使大好的公共绿地化为乌有。当年计划评议会上,我曾大声疾呼“还我小南山”可是呼吁没有用,大家没有接收。如今,却是懊悔莫及。蚕食公园绿地不仅安徽广泛存在,其它省市也都一样。
7.砍伐森林和古树名木。继“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大肆砍伐山林和古树名木之后,80年代“分山到户”又把山林砍光,90年代林业部门搞“二次创业”,安徽更是提出“5年消灭荒山,8年绿化安徽”口号,又在一些地力把大树吹光,小树小草烧光,树根挖光,再来种植千篇一律的松树杉树,以求“丰收”。成果是砍树容易种树难,致使千年古村呈坎,大面积山场变成黄土山,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如今10年过去,呈坎的万亩山场仍是荒草一片,只有一点稀稀拉拉的小树.到了21世纪,区镇政府又要“呈坎学广德”,大搞“砍树种竹”。成果又把有树的山场再次变成“火焰山”,使呈坎村的周围生态环境再次遭到严重损坏。再说历史文化古村四周竹海一片,其景观其涵养水土的功效,又怎能同颜色斑烂的林海相比?尤其是面刘呈坎那许多雄伟高大古建筑,其水利哪里来,我们又如何向游人说明?维护古村,不仅要维护古村的古建筑,还应维护好古村的周围环境。古建筑与周围环境应是一个整体,岂能只顾其一不顾其它。
8.旅游景点贩卖假古董成风。安徽典范者要数黟县西递,西递以清代建筑著称,有“清代建筑博物馆”之誉,已列为“国保”和“世界文化遗产”。但多年来家家户户贩卖假古董,社会反应强烈,而对旅游景点贩卖假古董成风,许多专家学者批驳商业气味太浓,有违当地实际生活,与景点固有的文化底蕴相抵触,实在有待改良。
9.旅游景点促销宣扬脱离实际胡编乱造。如唐模村被胡乱宣扬为“唐朝榜样村”,“棠樾女祠”被胡乱宣扬为我国“绝无仅有”的,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仅近在咫尺的呈坎村就有3个女祠,且均比“棠樾女祠”年代久远。那些知道“呈坎女祠”的人,面对这种过错宣扬会怎么
想?又如朱熹所言“呈坎双贤里”的“双贤”,明明是指他的好友罗愿、罗颂兄弟俩,可是许多宣扬资料却说是“罗汝楫、罗愿父子俩”。在封建社会,父子能称“双”吗?岂不是笑话!呈坎“罗东舒祠”“国保单位”明明是指全部,却胡乱纂改成其第四进“宝纶阁”为“国保”。更可笑的是,还有文章把“罗东舒祠”和“宝纶阁”并列成2个“国保单位”,以致呈现呈坎“一祠双国保”和“一村三国保”奇谈怪论。还有“屯溪老街”明明是民国以后逐步恢复起来的,却被宣扬为“当代宋街”,“运动着的清明上河图”,有无穷拔高之嫌。还有古老微州是个很封建、很传统的处所,有“朱熹故里”、“东南邹鲁”之谓,西递村竟在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开封知府胡光照的“进士第”的所谓“绣搂”(实为房主人看书、品茗、观景、下棋、弹唱之阳台)上表演“小姐抛绣球”,让小姐自己选择如意郎君,这不是拿老祖宗开玩笑吗?
10.不文明不道德行动随处可见。如损坏公物(包含损坏路灯、坐椅、垃圾箱等),攀缘树枝,乱摘花草,偷窃公物、公用设施(包含途径雨水井铁盖、电器装备、通信设施、甚至铁路设施——那是要车毁人亡出人事故的等等),随地大小便(不仅连亭榭的坐凳上、楼板上有大小便,而且连古塔顶层都有大小便),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吸烟,乱扔垃圾(几乎一切公共场合包含住宅的楼梯过道都能看到垃圾)等等,实在是大刹景致,让人倒胃口,这是对人文环境的一种直接污染和损坏。
11.文化垃圾随处可见。如公园景致区亭榭的墙上被乱涂乱画得一塌糊涂。还有柱子、树上、竹子、石头上,也都有人刻写“xxx到此一游”字样,还有贴在墙上、电杆上、树上甚至楼梯阶级的污染广告和牛皮癣广告以及公厕内的低级下贱、不堪入目标漫画、打油诗等,也无一不是对人文环境的一种污染和损坏。
12.以名山代替行政区划原著名字。这恐怕是“改造开放”以后大陆独有的一种文化倒退现象。而且,这股风首先是从安微刮起来的。那就是继太平县设立县级市,取名“黄山市”之后,徽州地域设立地级市,又叫“黄山市”,只是同时把县级“黄山市”易为名“黄山区”罢了。这股风以后就刮到全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关键词:生态旅游,绿色标签,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旅游产业, 它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活动, 它体现在使游人能够参观、理解、珍视和享受自然和文化区域, 同时不对其生态系统产生无法接受的影响与损害。研究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保护对策, 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衍变与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 自20世纪中叶以来, 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现代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 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 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 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 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 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 创造经济发展机会, 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和公园自然保护区会议”提倡: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 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教育, 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 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归纳为: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 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 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 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 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一) 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 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 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内容, 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 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 享受大自然, 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 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 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二) 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 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 或度假休息, 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 了解生态, 丰富科学知识, 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 更自觉地关爱自然, 保护环境。可见,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 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 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 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 又能够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 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 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 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 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三) 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 为旅游区筹集资金, 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 有效发展经济, 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 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我国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 地貌、气候的多样化造就了生物的多样化;同时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 这些构成了中国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随着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了对生态旅游研究, 但我国生态旅游与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 存在许多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不合理的规划建设造成生态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
综观全国许多新开发的生态旅游地, 没有规划、规划和建设不合理, 成为生态旅游资源受破坏的首要因素。比如张家界作为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 其内的武陵源景区由于缺乏正确规划与科学论证, 一些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如游道、宾馆、索道等不仅破坏植被, 而且把区域生态环境改变得支离破碎, 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如兴建黄石寨索道破坏了百余亩森林, 并且噪音的增加打破了原来的张家界森林公园的宁静与清新, 破坏了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一些景区的管理者和开发商, 无视规划的重要性, 仅仅凭自己的感觉来“规划”, 或者请专家规划后, 目的并不是要按照规划文本来做, 而是成为摆设, 成为向上面要钱、显政绩的资本, 实际中根本不予以落实。另外, 不少开发商、管理者将景区的“精品化”建设误解为多盖建筑物, 结果造成了很多景区“城市化”。这也与各地执法不严, 监督不力有关。如国家有禁止在各风景名胜区内兴建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工程、设施的规定, 但某些领导受各种人情关系的影响, 批条子、打招呼, 结果造成了很多违章建筑。仍以武陵源为例, 其内违章建筑达3.7万平方米, 著名的景点锣鼓塔成了一座“宾馆城”。以至于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对武陵源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景区城市化倾向进行了严厉批评, 亮出了“黄牌警告”。
(二) 许多旅游地管理粗放, 旺季游客量大大超过旅游地承载力
一些经济落后的地区, 希望通过旅游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心情强烈, 但在缺乏经营和管理人才, 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的情况下, 采取掠夺式的开发, 只考虑短期效益, 管理粗放。这种片面追求外延扩大的发展模式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降低了旅游质量, 造成景观人为被破坏, 使得生态旅游难以开展。与此同时, 许多旅游地受短期经济利益驱动, 在接待游客时来者不拒, 使得旅游旺季的游客人数远远超出旅游容量, 尤其是在“五一”、“国庆”、“春节”长假期间, 游客量大大超过旅游地承载力, 给景区造成了很大的环境压力。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2005年的一份调查显示, 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发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 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44%存在垃圾公害, 12%出现水质污染, 61%存在建筑设施与景观环境不协调或不完全协调的现象。很多地方本来规划就不合理, 又超饱和接待游客, 游客素质又普遍不高, 环境破坏已不可避免, 结果生态旅游成了“破坏生态”的旅游。
(三) 一些旅行社、景区把“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标签, 滥贴乱用
由于“生态旅游”这一名称迎合了游客向往自然的心理, 市场吸引力大, 蕴藏着很大的商机。一些旅行社在没有搞清楚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产品对旅游经营者究竟有哪些要求的情况下, 匆忙地推出许多“生态旅游线路”。这些旅行社推出的生态旅游产品, 其主要特征就是以自然区域为旅游目的地, 如森林、乡村田野、海滨沙滩等。在整个旅游行程中, 许多导游并不知道生态旅游导游与传统导游的区别, 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 没有发挥、也无法发挥导游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应有的教育和管理作用。这就使得目前进行的“生态旅游”实际上与传统的大众化旅游活动没有什么区别。另外, 一些自然景区, 哪怕没有任何科学规划和经营管理规范, 没有任何生态环境教育意识, 都称自己是“生态旅游景区”。“生态旅游”一词不断被滥贴乱用, 成为一个时髦的“绿色标签”和招徕游客的幌子, 无形之中误导了消费者。生态旅游活动被庸俗化了, 负面影响很大。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不愿再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而使用“绿色旅游”的概念。
(四) 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有待发挥
造福当地社区, 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就业和发展, 本是生态旅游的应有之义, 也是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共识, 但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许多地方在发展生态旅游时, 社区有效参与程度低, 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潜力远没有发挥。一方面, 具有发展生态旅游资源条件的地方, 往往经济落后, 当地政府资金缺乏, 这直接影响其开发规模和投资能力。不少生态旅游地长期“开”而不“发”, “启”而不“动”, 分散的旅游资源得不到整合、盘活, 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更是长期得不到完善, 丰富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这种宏观环境, 要想通过有限的生态旅游活动来带动当地居民创收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杯水车薪”之感。另一方面, 通过引进外资开发起来的景区, 当地政府往往让利较多, 社区利益难以保障, 如多数经营管理者是开发商从外地招引而来。不仅如此, 当地居民极少参与景区的规划和经营管理工作, 多数只是在基层从事一般性接待服务, 属于季节性临时员工。无论是管理者、经营者, 普遍存在着忽视甚至排斥当地社区利益的现象。
实际上, 国内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 如政出多门、管理混乱, 许多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 景区经营权和所有权高度统一等, 其中的一些问题, 不仅仅是生态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也是传统景区面临的问题。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
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 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 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 控制接待人数, 增强环保意识。
(一)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 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 因此, 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 统一规划, 有序开发
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 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 以便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 并采取积极措施, 消除或减少污染源, 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另外, 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 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的、有序的、有层次的开发原则, 开发那些不影响或少影响生态环境的旅游项目, 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行动, 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三) 强化法制观念, 加大执法力度
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 严格执行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增加补充规定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 进行严厉惩罚, 加大执法力度, 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四) 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
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健全生态旅游的资格认证体系, 命名一批符合条件的生态旅游区, 规范生态旅游市场, 约束旅游经营者的行为, 同时建立生态环境信息反馈机制, 用来检测生态旅游的功效。
(五) 加强生态旅游的科研力量, 充实生态旅游的科技内涵
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经营模式, 借以资助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利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建立起以科技为先导的资源利用形式。一是通过研究生物间的拮抗、互促、富集、同化等作用, 构建起完善的生物调节体系。如在游人较多的控制流域, 通过设置芦苇、水浮莲等生物屏障, 可有效同化与消除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二是通过非生物因子 (包括自然及部分人为因素) 的研究, 探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要素, 制定出缜密的防止生态灾害 (如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 发生的应急预案;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材料, 尽量减少游客及旅游经营者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如推广使用双降解材料餐具来禁堵白色污染, 利用沼气、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技术, 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六) 加强生态教育, 树立环保意识
通过宣传, 让游客在旅游中获取生态知识, 在享受自然的同时, 把保护环境变成自觉的行动, 做到休闲娱乐、环保两不误。因此, 在倡导生态旅游时, 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 加强宣传教育, 转变公民观念。首先, 应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 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 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其次, 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 使生态旅游的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 使每一个旅游者从自己做起, 从每一件保护环境的小事做起。只有置身于大自然中, 才能从体验自然、了解自然, 到享受自然、热爱自然, 再升华到保护自然。自然和谐发展的最高境界使旅游者感悟到自然美, 创造环境美, 达到心灵美。
参考文献
[1]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3.
[2]黄贵.初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J].湖北体育科技.2001 (3) .
[3]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旅游研究[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6.
关键词:金融生态 可持续发展 措施
金融生态主要包括与金融机构实现利益和规避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客户企业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市场完善程度等内容。这些环境条件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行为和经营效果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对金融业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良好的金融生态,是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发挥金融业在经济发展中核心作用的关键。
一、我国金融生态的现状与问题
金融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司法对债权保护不利。从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看,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现行法律在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一是在金融产权制度方面缺乏股东行使权利的有效制度保障和落实责任及义务,造成所有者缺位、错位现象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非常严重;二是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是针对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政策性破产。从现实看,这一法律的有关规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要求已不相适应,不利于对合法金融债权的保护;三是作为依法打击金融犯罪活动的基本工具,现行《刑法》有关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活动的一些规定已远远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现实需要,比如对金融犯罪规定的罪名与范围有限,定罪条件过窄;对金融犯罪规定刑罚偏轻,且偏重于对个人犯罪的惩罚,对单位犯罪的规定较少等等。尽管我国近几年来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但金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真空,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此外我国金融执法效率低,法治没有真正落实。一是执行时间长,程序复杂;二是执行费用高,而且常由于债务人无意或无能力,最后变为金融机构自己负担;三是抵债资产回收效果差。可以说,现有执法手段难以适应打击金融犯罪活动的需要,难以及时采取强制措施,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社会整体信用水平不高。主要表现有:一些企业还贷意识淡漠,甚至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金融机构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信用资料的收集和共享不足,金融机构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出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所产生的“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一些中介机构还容易被买通作假等等。
金融市场不完善。目前,我国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80%以上的融资来自银行贷款,对银行的依赖性大,企业风险对银行风险构成了显著影响,也间接造成贷款风险加大。此外,这种状况弱化了公众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由于直接融资发展不快,社会储蓄只能通过银行体系转化为投资,久而久之,公众投资者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所有公众投资都要由国家像支付存款那样保证兑付,公众可以不承担风险。
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由于政府是国有企业的直接所有者和管理者,因此政府往往保护债务人。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甚至濒临破产的不良后果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转嫁给了银行,这是造成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重要原因。从以往的经验教训看,许多地方政府会在以下几方面对金融生态产生负面影响:一是在地方公共设施或新型项目建设中不考虑实际现金流和偿债能力,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只求暂时政绩,不考虑银行未来可能面临的损失;二是把自己当成本地利益的代表,在地方国有企业破产倒闭时,常常出面偏袒企业而损害金融机构的利益;三是地方政府的领导中缺少懂金融的人才,往往只知道招商引资却不清楚改善金融生态对提高经济竞争力具有巨大作用。因此,在许多地方政府的实际工作中,诚信文化建设摆不到应有的重要位置,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对一些以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为手段谋求融资、上市、借贷目的的公司行为视而不见。
企业改革还有待深化。由于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程度跟贷款客户密切相关,因此,企业改革也是改善金融生态的重要方面。企业改革如果不到位,其产生财务问题的可能性就会高于成熟市場经济中的企业,这样一来,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也会比成熟市场经济中的银行要高。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不如实准确反映财务信息的状况。在国有企业中,既有为完成上级交给的下一年度指标瞒报利润的情况,也有为达到融资等目的编造虚假财务报表等现象;而在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中,为偷税漏税造假账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再有,由于缺乏可行的企业和银行退出机制,致使国家对银行、企业的财务约束仍普遍存在,企业不良贷款的轻易核销以及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划转,都助长了银行管理上的短板效应以及企业道德风险的蔓延。
二、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的对策
优化金融生态,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执法体系。法律环境对金融生态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首先要建立健全有关金融法律法规,控制和减少道德风险。一是尽快启动“金融稳定法”的立法工作,制定存款保险条例和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等规定,维护存款人和投资者利益,本着预防为主、积极救助、依法退出、有限保障的原则维护金融稳定;二是修订《企业破产法》,切实保证债权人权利。破产法的完善程度已成为当今评价一个国家金融状况的重要参考标准。应通过完善破产法使贷款人能够运用法律手段,使破产起诉成为制约借款人的最终底线,同时对涉及解决债务人的社会保障等问题通过相应的法规加以规范;三是修订《刑法》,对虚构条件骗取贷款的诈骗者给予刑事制裁,同时对金融机构内部从业人员的失职、渎职、甚至内外勾结行为必须予以重处,从而减少道德风险。各级司法部门要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维护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强化司法公正,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要提高案件执结率,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优化金融生态,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注意加强舆论引导,重塑“诚实守信”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把强化信用意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加强全民信用教育,强化道德约束,提高民族信用水平和信用素质。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宣传、舆论监督等手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的正向激励和逆向惩戒机制,建立多种形式的信用征信和评价体系,充分整合各级各有关部门现有的各种信息资源,推进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信用评价机构,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体系和方法,广泛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和信用乡、村和社区建设,进一步营造重信用、讲信用的社会风气。
优化金融生态,要加快金融市场建设。一是完善融资体制,发展直接融资,在继续发展好货币市场的同时,大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走多元化融资道路,加快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步伐,不断完善企业融资结构,降低间接融资的压力和风险;二是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同业自律,坚持依法合规经营、有序竞争,强化相互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三是强化金融创新,以良好的金融服务促进金融生态的改善。应加强对金融生态的前瞻性研究和利用,大力提高市场研发能力,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优化金融生态,要强化政府的领导推动作用。金融生态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等诸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因素,涉及行政、司法、银行、企业等众多部门,这就决定了加强金融生态建设需要各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作用。各级政府应该意识到,金融业也是具有较高风险的行业,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相对脆弱的行业,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对金融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一旦区域性金融风险形成,或者该地区被认为是金融高风险地区,则对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将产生致命性的、长期的影响。所以,应该从推动区域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兼顾长远,做强区域金融业,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功能,实现区域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大力支持司法公正,加大对恶意逃废债务行为的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要前瞻性地认识到资金按市场原则流动在市场经济日益深入发展形势下的客观必然性,高度重视改善金融生态对增加信贷投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把争取金融支持的重点放在主动地、超前性地改善金融生态上,建立财政、税务、工商、公检法、新闻宣传、人民银行、金融监管和金融机构等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改善和维护金融生态的良好局面。
优化金融生态,要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改善金融生态不能仅仅依靠金融机构,还要改进他们的客户方。要使作为贷款主要客户的企业同样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制度建设,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进而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从而从根本上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沿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企业参与市场的能力,将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可促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觉还贷。为此,一要大力深化企业改革,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各类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明晰产权关系,切实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资本约束,使企业真正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二要规范企业破产改制行为。对经营不善的企业,必须依法进行破产,但要防止企业虚假破产行为。应严格企业破产条件,引入“破产保护”机制,防止错过对企业及时实施重组的机会;三要强化企业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各类企业严格执行财务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信息披露,为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态
作者单位:刘炜,武汉理工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陈景新,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院
(编辑 雨露)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周小川谈“金融生态”[M].人民日报,2005.3.29
[2]苏宁.苏宁谈中国金融生态五大缺陷和六条对策[M].人民日报,2005.7.13.
[3]胡平西.以改革精神解决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R].首届中国金融论坛.
[4]张启阳.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M]. 金融时报. 2005.9.19.
摘要: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成为全球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进行绿色开发,变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途所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法律国际合作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然而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土地的沙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企业追求产出和利润,直接促进了产量增加,有利于实现政府经济增长目标。但是,企业生产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保护,违反政府环保政策、法规,给政府统筹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困难。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不少,但对企业没有形成硬约束。企业不会自动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督促企业,政府部门责任重大。然而,一些政府部门不仅不严格执法,甚至玩忽职守,包庇、纵容违法者。因此,不断完善我国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和执法部门的监督力度成为我国生态保护刻不容缓的任务。另外,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的一员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应明确自己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责任,并以全球伙伴的精神参与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广泛国际合作,认真履行中国加入的全球环境与发展方面的各项公约,不懈地致力于中国所应承担的义务。中国政府应继续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高度的重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工作,以更积极、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参与保护地球环境及追求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各种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刘思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创新[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关键词】林业 生态工程 问题 对策
一、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现状
林业是生态的主休,是生态安全完整的保障,也是生态文明的标志,担负着改善生态环境的使命,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纽带,。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和居住环境受着生态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社会对林业的需求也发生着改变,即最大限度的发挥林业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对林业的首要需求;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对林业资源作为生活的单一经济需求,逐步发展为提供林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文化遗产,发展森林文化等多样化的需求,并呈现数量增多和质量提高的双重要求。我国在实践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与经济同时发展,2002年我国林业局,将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区域划分为黄河上中游区长江上游区域、三北区域、东北区域、北方区域、南方区域等8大区域,并进一步划分出40个类型区和154个亚区。
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森林资源总量少,资金投入缺口大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但是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同时,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森林管理的措施,使本来不多的森林资源毁坏严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居世界一百三十多位,森林面积更是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不高,可采资源严重不足,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尖锐。同时,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面积较大,任务繁重,而国家投资总重不足,资金出现较大的资金缺口,生态工程的建设规模受到限制,导致局部治理,总体恶化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2.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林业生态经济补偿主要是对林业管理者的补助,而不是对所有公益林所有者营林成本或经济损失的补偿,所有者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补偿,严重了公益林所有者的积极性。“项目补偿为主、行政化补偿为主、纵向补偿为主”的生态补偿方式有些陈旧了,缺乏系统的政策设计和有力的法律支持,补偿标准核算缺乏科学依据和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3.人们生态环境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严重
长期以来对林业认识存在的严重偏差,而且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一些部门、单位和个人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全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尚未完成,尤其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國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林业部门已出台文件规定禁止滥砍滥代现象,但总有不法分子投机倒把,偷林卖林现象屡禁不止,只注重眼前的经济效益,过度砍伐森林,使我国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同时,林业生态工程质量偏低,林业生态项目效益低下,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治理成果技术含量低。
三、关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出几点对策
1.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先导,加强人们法制观念,提高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意识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依法保护森林环境,进一步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队伍,加强林业法制交易和生态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全民法制观念,依法打击各种破坏水土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制定与防治荒漠化以及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广泛宣传有关森林保护方面的法律,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和生态观念。正确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树立生态经济思想。调动群众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让全民都参与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来。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增加森林面积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关键在建设资金的投入。要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并予以优先安排,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方位筹集资金,建立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基金制度,统筹安排,专项使用,并逐年增加资金规模,确保工程建设资金投入。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争取国外援助和优惠贷款。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全国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并尽快实施。
3.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建设激励机制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由政府制定有利于实施节约、环境保护的政策支持系统。在发展布局上,要根据区域产业实际,统筹规划,并建立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经济补偿制度,特别是对生态环境好不适宜开发的地区,要制定特殊的补偿政策;要加大对循环经济投资的支持力度,加大循环经济的支持,对重大项目政府要经予投资或资金补助;制定支持有利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财政税收政策;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建立合理的生态建设激励机制。
提高造林质量,加强森林经营和保护管理,提高林业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林业生产力发展水平。
四、加快林业工程建设的意义
加快林业工程建设,防止森林水土流失;防止荒漠化和沙漠化的扩大;缓解水资源危机;森林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噪声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孙丰军,米锋.《有关解决中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的探讨》 防护林科技,2009.
[2]刘兴贵.《关于我国林业技术创新有关问题的探讨》甘肃林业科技,2001.
【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对策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现状及对策09-21
我国生态建筑论文07-26
我国生态工业园发展05-23
浅谈我国农业生态文明建设11-14
关于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12-17
浅谈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06-18
我国环境生态管理策略11-15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情况概述06-0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对策探讨09-12
辽宁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探讨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