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精选8篇)
2014-05-09 13: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汤兆云
近年来,我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成绩显著。目前,包括城镇企业职工、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城乡居民在内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并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框架。
养老金“双轨制”加大社保差距
产生于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各类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模式变迁、管理体制、资金筹措、保障水平以及养老金待遇给付等方面差别较大,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双轨制”和“碎片化试点”等特征,即: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实行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的退休养老金制度;而城镇企业职工、农民工群体、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则实行由“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体表现为:(1)统筹方式不同,前者由财政统一拨款,后者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2)支付渠道不同,前者由财政统一支付,后者由自筹账户支付;(3)计算方式不同,前者以退休时的最高工资为基数,而后者则以职业生涯中平均工资水平为基数;(4)支付标准不同,前者退休所得的替代率可达到90%以上,而后者只有40%甚至更低。因此,养老金“双轨制”使得我国两类社会保险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比如城市职工养老保险,个人需要交纳职工月均工资的8%(企业缴纳20%),累计缴纳15年才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政府机关和事业
单位人员,在职时个人不缴纳养老保险费,退休后直接领取退休金。这制约着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建设,也成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阻碍。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应实行“社会统筹+个人账户”模式
实践证明,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实行的“社会统筹+个人缴费”模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比较符合国情。因此,将目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的现收现付、确定给付制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为部分积累、确定提拨制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式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实现步骤为:(1)将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的承诺方式从确定给付制改为确定提拨制。个人在职期间按照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纳退休金,建立与政府补贴共同组成的“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2)建立包括基本养老保险金、职业年金和个人储蓄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3)逐步降低退休所得的替代率(目前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金替代率太高),以体现养老退休金的“养老”作用。(4)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间人逐渐过渡”的原则,用15—20年时间逐渐完成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金的改革。(5)养老保险金待遇要考虑与退休人员的职务、职称、职位以及地区等因素挂勾,并实行随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的正常调整机制。
将有固定工作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整合进城乡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基于城镇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实施多年,比较成熟,在完善有固定劳动关系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参照城镇企业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但也要考虑到农民工工资收入较低、工作地点转移频繁等特点,在整合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缴费比例问题。可以适当降低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缴费比例,其差额部分由国家财政参照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补助标准进行补助(主要考虑到农民工的农民身份性质)。(2)统筹层次与转移接续问题。由于农民工工作地点转移比较频繁,因此,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要高,以便能够在各省市区自由转移接续。(3)待遇计发问题。目前城镇企业职工个人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以15年为期,针对农民工的特殊情况,可以稍作变通,即:按其实际缴费年限与15年的缴费年限的比例享受社会统筹部分。(4)考虑到农民工职位、职称以及受教育程度都比较低,其养老保险金替代率可以(相对于城镇职工)适当降低。加大新农保、城居保制度的整合力度
按照2014年2月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的要求,各省市区应尽快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新农保、城居保制度的合并实施。针对新农保、城居保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强化:切实保证养老金待遇给付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综合考虑农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年龄、地域以及身体状况等实际情况,其待遇计发年限灵活处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和其他惠民政策(如土地补偿政策、拆迁补偿政策、国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新农合等)的良好统筹与衔接。
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借鉴世界银行“三支柱”、“五支柱”养老保险理论以及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具体
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对策
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模式
1.1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
到目前为止,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己有20多年的历史, 一般认为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1) 试点阶段 (1986-1992年) :1986年, 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确定以一些发达地区为试点, 并在这些地方启动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
2) 推广阶段 (1992-1998年) :1991年6月, 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方案》, 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 1992年1月在全国公布实施。1992年12月, 民政部在张家港市召开了“全国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会议”, 重点总结了江苏省的经验, 并向全国各地推广。
3) 整顿阶段 (1998-2003年) :1998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个阶段农民参保人数下降, 基金运行难度加大, 官方认为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 停止接受新业务, 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向商业保险过渡。
4) 恢复阶段 (2003年至今) :十六大以后, 中央逐步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2004-2005年, 更是在事隔18年后连续两年,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农村问题的第六、第七个一号文件。在这种大背景下, 东部地区一些地方渐渐恢复了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努力。到2005年底,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全国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900多个县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此项工作, 5364万农民参保, 年末基金结余305亿元, 有270多万农民开始领取养老金,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参保农民的养老问题[1]。
1.2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践模式
1) 山东模式:从2003年开始, 山东省几个地区开始实行“新农保”制度, 其中以青岛市推出的“大账户、小统筹”的“新农保”模式制度最为完善, 参保人口和覆盖面大, 在全国发达地区的几个“新农保”模式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新农保”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地方财政补贴”三方面分担保险费的筹资机制。它规定村集体以不低于6%的比例为每名参保人员进行平均补助, 乡 (镇、街道办事处) 、区财政分别按3%的比例补助, 从而明确政府财政投入的责任, 建立起政府与对养老保险有迫切需求的被征地农民之间的信任合作关系, 对农民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山东模式的推广之处在于明确规定了地方财政部门的资助比例。既保证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自我保障作用, 又保证了养老保险基金来源的稳定, 充分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作用。
2) 苏南模式:彭希哲等认为苏南农村目前的老年保障模式是一种多形式并存的局面, 其基本特征是“以家庭保障为基础, 社区保障为核心, 商业性保障为补充”。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这种社区保障是在社区范围内统筹制度, 社区成员一般都享有类似的保障福利而不受其就业的企业经营状况的直接影响。在资金上主要依赖于社区公共资金的投入, 而社区公共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乡镇企业的盈利。苏南模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将乡镇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建立了一种良好的互动、合作关系。乡镇企业在享受地方政府给予的积极政策的同时创造财富, 以盈利支撑当地政府的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注入。既缓解了政府的压力, 又能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稳定及可持续发展。
3) 广东模式:广东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乡镇企业中的年龄股和集体股的股份合作制来实现对农村老年人口的经济保障。所谓年龄股就是个人所拥有的股份数额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因此老年人能够拥有较多的股份;集体股是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或企业所有者所有, 主要作用之一是作为公益金, 作为老年福利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 广东模式将农民工纳入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即直接将农民工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对象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对政府而言, 该模式能够使政府无需另外单独制定农民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设立新的专门管理机构, 便可以顺利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在能够缓解人口老龄化给基本养老基金带来支付压力的同时, 还有利于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接, 能够促进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对企业和社会而言, 该模式有利于均衡各类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责任, 有利于为企业提供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对农民工而言, 该模式能够使他们在参加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真正享受到“市民待遇”, 切实保护了农民工的正当权益[2]。
2 我国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社会性, 共济性差
从保障的性质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具备“社会保险”性质。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在于其保障机制的社会性。现代社会养老保险虽然强调个人参与的自我保障意识, 但它是以国家、集体和社会各方面为主体的, 由国家或政府统一管理, 保险基金来源于政府、单位 (或企业) 和个人三方面, 是国民收入分配与再分配的一种形式。然而, 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绝大多数保险金, 都基本或完全是由农民个人交纳的, 这就背离了“社会保险”的根本特征。此外, 目前农村地区开展的社会养老保险缺少社会统筹部分, 所采取的个人账户模式实际上是个人储蓄, 农民取得的养老保险基金完全是自己账户中的积累, 人与人之间没有互助互济, 这与社会保险应具有的社会性、互济性相违背[5]。
2.2 覆盖面狭窄, 保障水平低
与发达国家的农村相比,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过于狭窄, 保障水平过于偏低。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中、西部地区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要远远落后于东沿海部地区。而与全国农村老年人口的总数比起来, 目前能享受到农村养老保险好处的人数比例也非常低。据新世纪初,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对全国10084个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抽样调查, 其中不享受养老保险的占96.9%, 享受养老保险的仅占1.5%[6]。此外, 与城市社会养老保障的水平相比, 农村养老保障的总体水平更不尽如人意, 很多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
2.3“保富不保贫”现象突出
目前在农村采取的完全个人帐户, 即完全积累型的养老保险模式, 带来的突出问题是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大部分是收入较高的居民。这部分人即使不参加养老保险, 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 可是最需要养老保险的低收入农民和贫困农民则不能从养老保险中受惠。而且在许多地区, 干部和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的差距过大。干部补得多, 群众补很少或不补, 加剧了原来就存在的农村不公平现象。社会保险的目标之一是减少贫困、减少收入不平等和地位不平等, 显然这种“保富不保贫”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这一目标是相违背的, 不符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初衷[1]。
2.4 筹资比例不合理
《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较多地强调了农民的自我保障, 规定个人缴费的比例不得低于投保额的50%, 却忽略和淡化了政府和集体的责任, 没有对集体补助和国家政策扶持的最低标准作出明确的规定, 因而存在明显的筹资比例不合理[1]。而按照利益对等原则, 政府用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物品, 这些服务及公共物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为财政资金的积累做出贡献的人。农民作为财政资金积累的功臣理应与城镇居民一样, 成为其享受的主体, 事实上其享受的待遇却远远不如城镇居民。
2.5 基金管理存在风险
按照规定,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 保值增值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 不直接用于投资。但实际上基金管理中, 存在着挪用、挤占、委托不当的问题,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缺乏监管力度, 没有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严重威胁着基金安全[5]。与此同时, 由于管理的不完善, 基金运营盈利的水平也比较低。此外, 近年来所出现的养老保险基金“空账”问题尤为突出, 个人账户只是一个剩下空壳的“名义账户”[7]。
3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制度本身存在缺陷, 缺乏法律支持
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较大缺陷, 可持续性差, 不能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农村老年群体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尚未出台, 社会保障工作都是依靠国家政策、方案、部门规章来进行, 功能单一, 缺乏力度, 而没有形成有机的法规体系和有效的法律保障, 从而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筹集、发放、运营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3.2 政府责任缺失, 职能定位不明确
现行《方案》虽然在保险金筹集问题上体现出将国家、集体、个人责任相结合, 但其更强调的, 是摆脱国家所应尽的责任, 以不给国家财政背包袱为出发点, 重点在“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仅仅给与“政策扶持”。由于对国家、集体的责任未通过约束性规范加以具体规定, 因而在实际工作中, “以个人缴纳为主”则变成“完全由个人缴纳”[6]。尤其是随着集体经济的式微, 农民完全依靠个人投保存在较大困难, 而国家的投入却相对欠缺, 导致农村养老保险的筹资比例不合理, 社会性与互济性水平低下, 这说明政府存在明显的责任缺失。同时在对待应享受养老保险的对象方面, 由于政府的职能定位不太明确, 对于农村大多数贫困而无力缴纳保险金的弱势老年群体, 没有提供积极的财政补助和政策扶持, 相反富裕的农民借助于养老保险的好处越来越富, 而出现“保富不保贫”的不公平现象。
3.3 农民收入水平低, 参保意识不强
由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所导致的城乡贫富差距悬殊,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过窄和不均衡的直接原因。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 差距依然十分遥远, 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农村仍存在数量众多的贫困人口。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低下, 个人缴费能力差, 无法进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上农民的投保意识普遍淡薄, “养儿防老”意识强烈, 愿意参保的人数非常少, 也导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的狭窄和保障水平的偏低。
3.4 管理体制不健全, 监督机制缺失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管理和运营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主要是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 部门分工混乱, 无法对养老基金进行统一、有序的管理和调度, 而致使诸多问题的出现。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惩戒措施, 加之某些部门官僚主义与腐败问题的作祟, 而致使“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大批养老基金被掏空和挪用, “空账”危机也随之出现。
4 建立与健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对策
4.1 加快立法进程, 规范基金管理
学者们普遍认为, 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首要措施就是要加快立法进程, 制定并颁布正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我们要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性质、组织结构;规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运营办法;规定乡镇企业、村级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主的法律责任;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扶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方式等, 从而保证基金筹集的稳定性、基金管理的规范性、基金运作的科学性和基金增值的安全性, 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得以健康发展[4]。
4.2 建立多层次、非均衡与梯度推进的养老保险体系
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 以及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与结构性差异, 有关学者提出应因地制宜, 建立一种多层次、非均衡与梯度推进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1]。这种养老体系的特征在于:在发达与欠发达的地区制定不同层次的缴费标准, 在保障水平与时间推行上遵循非均衡性原则, 实现三大地带 (东、中、西部) 、三大地形 (山区、丘陵、平原) 与三大产业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县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梯度推进, 从而建立起一种以社会养老为主体, 乡、村集体保障和家庭储蓄保障并存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体系[8], 进而逐步缩小各个地区的保障差异, 提高社会化水平。
4.3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正确进行职能定位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逐步完善, 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制度供给、法律供给、财政供给、组织供给、道德舆论供给等方面的主导作用9]。首先在政策制定上, 政府要担负起立法责任, 并在考虑公平性、合理性、可行性与操作性的基础上充分进行制度创新。其次, 政府管理要逐步实现由控制向服务的转型, 加快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10], 并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与角色分工, 从筹划组织实施、沟通协调服务、运营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强行政职能[11], 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财政补给力度与舆论宣传力度, 避免政事不分、相互推诿与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 以此保证政策在底层的落实, 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真正受惠于民。
4.4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增强农民投保意识
全面解放与发展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提高农民养老保障水平的关键。面对日益扩大的城乡贫富差距, 我们必须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措施, 让城市反哺农村, 加快乡镇企业建设, 发展科技农业与绿色农业, 提高土地流转效率与经营水平, 增强土地保障功能, 以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的个人缴费能力。此外, 针对农民投保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 使其认识到社会养老对于个人养老的好处, 以使更多的农民朋友纳入到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当中来。
5 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简要评述
以上对学者们关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于:我们必须充分了解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 以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并在充分尊重国情的基础上, 合理借鉴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成功之处, 同时对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要进行深入研究, 并挖掘出问题的真正根源, 以对症下药, 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前人的不足之处在于, 重定性研究, 轻定量研究;重理论分析, 轻实证研究。因而在今后的研究中, 要进一步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 加强对东中西部不同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 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人口环境, 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了解不同地区政府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了解不同地区劳动力的年龄分布状况, 了解不同农民群体的生活状况、收入水平与养老需求差异, 从而使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方案更加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孙丽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满悦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 2008.
[3]安增龙.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4]马红坤.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D].南昌大学, 2007.
[5]刘彦彦.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 2007.
[6]李迎生.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回顾与反思[M]//景天魁、张志敏.中国社会政策:特点与经验.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 12) .
[7]孙祁祥、郑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社会保险改革与商业保险发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7) :44.
[8]朱庆仙.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经济, 2006, (12) :35.
[9]薛惠元.农村社会保险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农业经济.2007 (, 10) :36-37.
[10]叶响裙.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困境与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1) :250.
【关键词】 农村 社会养老 法律制度 制度设计
一、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1、《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首先,一九九二年实行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的扶持。”国家几乎不承担任何责任,而大多数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实质就是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全部依靠农民个人缴费,使得《基本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其次,《基本方案》第三章第1条规定保险资金的筹集办法“可由县或乡(镇)、村、企业制定”。因此,在实践中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基本上都是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形成的,主要体现为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以及一些规范性法律文件,这些办法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差。再次,《基本方案》确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月缴费标准为:2、4、……20元等十个档次,供投保人选择。按每月2元投保,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领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领取9.9元,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即使是选择最高10元标准投保,也仍然难以起到养老保障的作用,制度保障水平过低。
2、现阶段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碎片化”趋势严重
近年来,按照国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要求,我国许多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最初只有北京大兴、广东东莞、安徽邱县等个别试点,到目前全国一片“争前恐后、遍地开花”的局面。由于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文件,各地在制度上和标准上都不统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碎片化”趋势严重。这些互不相同的制度都是各地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财力而设计的,精神值得鼓励,而且不用从全国的范围内整体设计,制度建立比较容易,执行起来也比较顺利。但从长期看,由于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制度安排,各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制订时各行其是,方式五花八门,标准差异极大,也会带来诸如制度的整合成本巨大等新的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社会动荡。
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已明显影响农业效率的提高,在这一制度下,由于土地使用权难以有效流转,大批进城务工人员不愿种地,但又不愿放弃承包权,使得一些种植能手又无法获得足够的土地,究其原因,就是整个农村社会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如果国家通过财政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有可能实现社会保障替代土地保障,有利于农村土地的流转,有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有利于启动农民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巨大压力,实现“保增长”的目标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刺激内需是解决保增长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消费需求巨大,但由于受传统的家庭自我保障为主的养老观念的影响,促使多数农民将部分收入储蓄起来,以防遭遇年老、伤残、疾病等风险,这就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居民的即期消费。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稳定农民的心理预期,从而激发农村潜在的购买力,扩大内需,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调节城乡收入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保稳定”也是当前我国社会的头等大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调节器,在坚持公平效率的前提下,通过对不同阶层、企业和劳动者按不同的比例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在其覆盖范围内对国民经济收入进行再分配,间接调节其收入水平,同时对丧失劳动能力者及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者提供物质保障,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分配不公,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的发展。
三、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
1、覆盖范围与适用对象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坚持广覆盖的要求,因此,覆盖范围与适用对象看,应包括农村各类人员,以期最终实现农村各类人员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方向。所谓一体化,是指凡非城镇户口的公民,不论是务工、务农、经商或当干部,都实行同一制度,统一管理。
2、参保方式
由政府组织引导,个人、集体、政府三方筹资建立个人账户,储蓄积累与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机制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农民原则上不允许退保,但允许其在发生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绝症难以支付医疗费、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突发意外事件,造成家庭生活严重困难的,提供有效证明材料,经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审核,可以借支部分或全部保险费积累余额。
3、筹资方式及保险待遇给付条件
(1)筹集方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改变《基本方案》中规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的扶持” 的政策,实行个人账户与基础养老金相结合制度,资金通过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方式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基础养老金(即统筹部分)和农民本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基础养老金由统筹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水平高的地区基础养老金标准应高一些,但同一统筹区内标准应是统一的。
(2)保险待遇给付条件。首先是年龄条件,农民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年龄不应低于60周岁,并且男女都应相同。其次是缴费条件,缴费年限可参照城镇人口参加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统一规定为15年。缴费标准可以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左右确定。
4、保险待遇
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在年满60周岁以后,可根据交费的标准、年限,按月或按季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给付直至领取人身亡为止,领取保证期为十年,不满领取养老金年龄或领取不足10年去世的,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余额。同时建立弹性待遇调整机制,如增强领取年龄的伸缩性,特殊情况下经批准,可提前1-5年领取养老金,每提前一年减发1%-2%的养老金,鼓励推迟领取,每推迟一年增发 1%-2%的养老金。
5、机构设置
设中央、省、县三级经办机构。中央政府负责全国范围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立法工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中央政府主管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职能部门;省级劳动保障部门负责根据基本政策规定制定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实施基金监督,集中管理并负责投资运营全省农保基金并对基金运营收益进行分配;市、县级劳动保障局根据基金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履行日常基金收支各项管理职能,组织实施本级及乡镇基金稽核工作,办理社会保险关系建立、中止、转移和终止,审核、发放社会保险金,提供查询服务等。另外设置相应的保险基金监督部门,以实现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有效监督。此外,应明确规定各级机构工作所需经费从财政中列支,不得从基金中提取。
6、制度衔接
(1)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账户的转换。参加“农保”的人员因职业变动纳入“城保”范围时,个人账户随同转移,将个人和集体的缴费全部划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将政府缴费部分划入相应的统筹账户,从而实现账户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化;参加“城保”的人员因职业变动从事农业生产的,即可保留“城保”关系并继续缴费也可选择参加“农保”,当“城保”转入“农保”时,其个人账户资金全部转入个人账户,而统筹账户资金的一定比例进入个人账户,实现从城市到农村的转化。
(2)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折算和缴费年限的确定。保险费折算时,应该以迁入地的保险费标准或缴费比例为依据折算后入账。如果是“农保”转“城保”的则以迁入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进行计算缴费年限;相反,则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标准进行计算缴费年限。统筹账户不予计算缴费年限。
(3)城乡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的调整。对于保险关系转移的参保对象,养老金待遇的发放应该以迁入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为标准。从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后,基本养老保险金自基本养老保险帐户转换之日起按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执行,按照相应的待遇标准发放;相反,基本养老保险金待遇应该按照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规定进行发放。
7、争议的处理及法律责任
(1)争议的处理
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纠纷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第一大类纠纷是缴费人与经办机构之间的纠纷,如参保对象的资格、身份确认、养老金待遇问题以及相关程序权利纠纷等。这类纠纷从性质上是属于行政纠纷,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制度及行政诉讼来解决。第二大类纠纷是缴费人与基金管理人之间的纠纷,如基金管理人侵占、挪用,未尽合理注意义务以及基金运营执行人的不法行为等。这类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采用一般的民事纠纷解决方式来解决,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民事诉讼等方式。
(2)法律责任
所谓法律责任是指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关系中各法律关系主体违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应依法承担的责任,主要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第一,以伪造有关证件或者其他手段多领、冒领养老金的,由经办机构追回多领、冒领的养老金;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基金管理人违反保险金保值增值相关规定违规投资,或者进行非法拆借、担保,或者贪污、挪用养老保险基金造成重大损失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或基金管理人的刑事责任;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因上述行为造成参保人损失的,由基金管理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基金损失的,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故意拖欠发放养老金,情节较轻的,由上一级机关责令其更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行政处分。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社会保障研究[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2] 米红: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理论、方法与制度设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王国军:社会保障法学[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 张新民:养老金法律制度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7.
[5] 牟放: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5).
[6] 赵建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反思与创新[J].法学杂志,2004(7).
09经本一班8160209030谭明华
在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五个险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成功与否直接涉及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快速发展,社会保险制度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我国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目前在我国,社会保障的功能和作用已经逐渐深入人心,新型的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主要表现为:初步完成了从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到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确立了以养老、医疗与失业保险制度为骨干的城镇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创立了力求把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把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结合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险制度。尽管,对这个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看法还有不同的意见,但是,作为一个基本的制度,其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一、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
1: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是建立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然而由于条块分割、城乡分离、政策不统一、覆盖范围较小等原因,严重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所有制之间、不同职业之间以及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为了消除这一弊端,必须逐步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履盖范围,为各种经济成份、各种用工形式的城乡企业职工以及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的基本保险制度,建立起全方位、一体化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避免在社会保险的基本制度上五花八门,各行其是,重新人为设置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
2:改革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是消除多头管理的需要。现行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其主要表现在多头管理、政出多门、互相掣肘。长期以来,由于各有关部门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局部利益的驱动,认识很不一致,难以进行综合规划和统一协调。在政策指导上,各订各的办法,各守各的框框,难于统一政策;在资金管理上,各守各的条块壁垒,资金过于分散,不能融通调剂,资金整体使用效益和保值增值能力差;在改革步伐上,有些改革指施由于长时间的争论迟迟出不了台,出台的也缺少部门之间的协调和统一的规划目标。这表明,多头管理的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二、改革现行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我省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把各类法定的社会保险项目统一管理起来,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率先建立起政策统一、险种协调、基金统筹运作的社会化管理体制。政策统一,就是要在社会保险的目标、水平、覆盖面、基金征集及运作、保根据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和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基本
规律,我省社会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基险费发放等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做到由同一机构制订、发布政策,监督完善政策;基本险种协调,就是要在建立不同险种的同时,做好各险种规划、政策、管理和运作等方面的协调工作,防止不同险种之间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况;基金统筹运作,就是要在尽可能宽的范围内统一筹集和运作保险基金,做到增进保值增值,调剂丰欠余缺,实现风险互补。
三、如何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第一,继续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和事业单位还没有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仍实行退休制度。下一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一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二是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目前,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衔接,两类养老待遇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按照事业单位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统一、管理相互衔接、待遇略有差距的要求;三是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和经办规程,积极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信息系统项目建设。四是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完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整改和机构移交工作。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展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第二,加快完善医疗保险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组成。下一步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重点:一是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多渠道筹集资金,妥善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优化管理服务流程。研究完善医疗保险用药管理和诊疗项目管理办法,完善结算办法,探索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与考核标准,调动医疗机构的积极性,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二是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为城镇没有就业单位的居民,包括大中小学的在校学生建立这项制度,重点保障这部分人群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支出需求。2007年下半年,国家已在79个城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2008年试点城市要达到全国城市总数的50%以上。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力争到2008年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基本覆盖所有农村,并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报销比例,减轻个人负担。
第三,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近些年来,国务院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部门颁布了生育保险方面的行政规章,标志着失业、工伤、生育三项保险制度基本建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保险金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推动失业预警制度建设,加强失业预防和失业调控。继续推动东部地区做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加大失业保险促进就业力度,积极探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障生活、促进就业、预防失业三位一体的功能。二是继续推进工伤保险制度建设。完善工伤保险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逐步提高工伤保险待遇。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既要坚持已经达成共识的方向和目标,又要大胆探索新的路子和办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在许多方面已经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制度建设方向和目标。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有两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是要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对稳定的特殊要求。社会保障是保障稳定的,如果保障制度本身不稳定,任何好的制度设计都不会成功。二是改革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求
得一个完善的制度设计,更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社会成员之间能达到充分的共识.在今后,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越来越完善, 保险业获得更加蓬勃的发展!参考文献:(1)建立新型社会保险体制的原则及对策/光明日报/ 2006-4-8
(2)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0-3-9
(3)如何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来源:国研室/ 2008年03月19日
(4)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 朱逸/ 2010年 07期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阐述,指出了我 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提议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消费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社会需求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对医疗保险的消费 日益增加,随之,医疗服务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和利益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强化利益整合功能,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 疗保险制度,有效利用我国的卫生资源,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之现状
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资金的筹集方式为根据,主要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商业性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险、储蓄式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保险。
我国医疗保险的形式主要采取的是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或称强制性医疗保险,它是其他形式医疗保险的基础。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指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商业性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①形式多: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②管理机构重叠:有劳动保障部门(分为省、市、县三级进行管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铁路医疗保险管理部门。③管理混乱:管理机构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医疗保险政策各不相同、核算方法不统一。④管理成本高:第一,由于管理机构重叠,造成工作人员臃肿,管理成本浪费;第二,由于管理机构重叠、医疗保险政策不统一,使得医疗机构为了适应不同的医疗政策,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配合多个医疗保险机构的工作和检查监督,不得不通过增加工作人员等来完成该项工作,结果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2.2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疗机构和患者
管理大于服务。在我国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 度,所以,要规范供、需、保三方的责、权、利,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作为代表政府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的机构,同时拥有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即既有对医疗单位医疗行为和参保人就医行为进行监督、约束的职能,也有对医疗单位及时提供资金和对参保人及时报账等服务职能。但现实却是该机构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约束、监督的权力同为后两者提供服务的义务不对等,例如:①医疗保险的付费过程随意性太大,给医院资金运转造成一定的困难。② 参保人医保卡上的医保资金上卡时间不明确,造成参保人不能够了解自己社保卡上的资金截至 到什么时间,缺乏透明度。
这就是说,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缺失对其行为进行相应管理的规范,在其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有义务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并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
2.3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广大医务人员艰苦卓绝的探索,发现并采用了许多新型医疗技术,但这些造福人类的医疗服务技术本身的造价非常昂贵,医院无法控制。例如:为患者更换脏器、植入高值耗材以及部分材料的使用等,而医疗保险 管理机构将其视作过度医疗,从而使医院在经济利益和人道主义面前陷入两难境界,影响了对 患者的治疗。
2.4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核定方式极不科学也不人道
目前,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取的管理 办法是定额管理,即定统筹比例、定住院人次、定人均费用,定材料费在患者医疗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定乙类药在患者总药费中所占比例等,年初核定当年应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并且预算一经确定,一年之内不再变更。但是,①人食五谷杂粮,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得病,更无法确定自己何时得病,如何测定当年应该有多少人得病呢? 同时,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病人登门求医,医院从法律上和道德上都不能将其拒之门外。因此,笔者认为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核定住院人次的管理制度与当前我国“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②医保部门确定的人均费用定额过低,并且各级医院执行一样的标准,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成本差异、医疗水平及就医患者的病情,致使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亏损很大。③医疗费用定额管理的目的就是规范医院的诊疗过程,制约过度医疗,使医院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费用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但目前的情况是人均实际费用远远高于人均定额,造成了医院的亏损很大,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不利于医疗 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2.5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遵守医疗保险的公益性,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缺乏服务意识
①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仍然采取落后的回参保地报销的 方式,而不是由就医医院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的方式结算,而少数可以直报的也不能及时同医院结算费用;②异地就医困难,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在本区外医院住院就医需要先批准、后报销,报效手续繁杂,存在着耽误病情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限制到省外就医的人数,节省本地区的医疗费用,对有转院权的医院进行转院人数上的限制,从而剥夺了本地区公民享受更高水平医疗的就医权。
2.6 医疗保险各参保对象享受的待遇不公平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的报销比例不同;各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也不相同;更有甚者,即使同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也 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
2.7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分歧严重
①对药品使用的理解不同。医疗机构的观点是:临床医生用药时,为在最短时间内把病情控制住且避免出现并发症,让患者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疗,先使用高档次的抗生素,也就是降阶梯状用药。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应该首先使用低等价格的抗生素,如果无效再使用中等价格的抗生素,最后使用高效,高价的抗生素,即采取升阶梯状的药品使用方法,用药时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窄谱到广谱,从单一到联合,从低价到高价的原则。②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理解不同,同一疾病,医方认为虽然一般情况下在门诊就能治疗,但如果该患者年龄偏大且患有多种慢性病,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危险,就会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但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只考虑单一病种,不考虑其复杂性,认为既然能在门诊治疗,就不应该住院。③对核定住院人次的理解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医疗机构应该限制住院人次,能够门诊治疗的就应该门诊治疗,以减少住院人次和住院费用;医疗机构从“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认为为了不耽误病情,只要患者需要就应该住院治疗,不能推诿病人,核定住院人次的做法很难让人理解。④对医院是否赔钱的认知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按照现行的核算方法,医院是挣钱的,而医疗机构认为自身在做赔本买卖。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的成因
3.1 医疗卫生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涉及面很广,包括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医院的补偿机制,药品的生 产、流通、价格等,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院的收入由自收和财政补贴两块组成,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很少,医院的生存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收入,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想法设法创造收入。同时,由于医院的经营收入分为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而物价部门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时以医院的社会公益性为目的,以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为基础,按照该成本的一定比例制定了收费价格,没有考虑医疗服务技术人员的技术价值,所以,医院给患者进行的检查、治疗是在亏损的情况下进行的,医疗收入远远低于实际成本。政府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院的亏损,允许医院在他们销售药品时增加15%的价差作为补偿。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要求医院取消药品加价,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这部分加价是用于在药品的储存、保管、销售过程中的人员费用、房屋、储存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水电暖等的费用,而不是利润,医院卖药没有利润。此外,我国药品的审批和定价,也存在着药监部门和物价部门把关不严的问题,致使药品名称多、“新药”多、定价高。以上的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国医院“以药养医”的不良局面,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 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3.2 政府对医疗卫生、医疗保险投入不足
摘要:2010年初河北省开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本文以对河北省鹿泉枣强地区的调查为基础,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之前政策相比较具有的优势,分析制度存在的缺陷,为今后新农保的普及提供一些依据。
关键词:新农保养老保险农村
0 引言
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解决老年人生活保障问题的重要措施,在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缓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国务院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建立新农保试点,并在2020年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农民的全覆盖。本文依托于对鹿泉、枣强地区的调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过程进行梳理,立足于新、老农保的对比,分析新农保的优势,对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新农保与老农保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1.1 建立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强化政府责任 老农保在资金筹集上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原则。在绝大部分地区,集体补助难以到位,实行的是个人的完全积累模式,本质上是农民的一个长期积累。这是老农保难以取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改变了养老金完全由个人账户累计的方式。要求政府提供一定的财政支持。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55元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其余50%有地方财政承担。另外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这一特点,使之与老农保相比,更具社会性、福利性,对农民更有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保参保率低的问题。截至6月底18个新农保试点县(市)平均参保率达到91.4%,有82.3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领取了养老金。而在2008年,这一参保率只有4.7%。
1.2 建立了待遇调整机制 老农保的养老金待遇主要取决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额。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引入了待遇调整机制,会依据实际情况的变动,适时地对基础养老金和缴费档次设置: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全国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地方政府也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也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此外,政府会依据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待遇调整机制的建立,能够更好的增加农民参保的热情,能更好的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居民收入、物价水平也在不断的增长。假如不建立待遇调整机制,十年、二十年后,政策必定不能再符合社会的需要。就如老农保每月2元~20元的缴费标准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了。
1.3 政策的衔接性 老农保很少考虑与农村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转化,并且片面的限制其他形式养老保险的开展。而新农保在制度设计之初,既考虑了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新农保制度与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工作,此外也考虑了老农保与新农保的衔接问题。
1.4 强化基金管理与监督 老农保的基金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私自挪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2009年原河北省劳动保障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原处长就因挪用农村养老社保基金而被判刑。新农保基金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
同时,基金的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不再从基金收入中提取。并且政策强调了社会保障、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新农保推进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2.1 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低,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较少,所
以农民的缴费能力很有限。鹿泉和枣强地区,选择100元缴费标准的人能占到80%左右。
按照大部分人群选择的100元的缴费标准缴费15年计算,其年老后,每个月可以领取约65
元的养老金。按照最高档500元的缴费标准缴费15年计算,其年老后,每个月可以领取约
105元的养老金。而据河北统计局的统计,2008年我省农民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3125.55
元,即每月约为260元。所以,65元或105元的养老金都很难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另外
鹿泉地区的农村低保金是每人每年1110元,即每月92.5元,远高于65元的养老金。可见
新农保的保障水平较低,难以满足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2.2 新农保的集体补助难以到位 90年代我省大部分的村集体企业都已关停,加之农村整
体经济实力较弱,在绝大部分地区的集体补助难以到位。在调查过程中,仅有发展集体企业的曲寨村,出租土地的北寨村等极少数几个村子对农民进行了新农保进行了补贴。面对这种
情况,需要我们大力发展工业,发展集体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财
力实现“以工反农”,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事业的协调发展。
2.3 保富不保贫 采取自愿入保的方式实际上主要吸纳了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农民,而对于
那些没有经济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既没有经济能力的又需赡养老人的一部分困难群体吸纳不
进来,他们享受不到政府给予的养老补贴。应当考虑由财政为这一部分困难群体提供一些额
外的补贴,使其有机会享受的政府给予的养老补贴。
2.4 半强迫性质 2009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
见》,中明确规定了,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
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一规定是很多农民产生了反感,同时也使
得一部分无子女赡养的老人领不到养老金。此外,地方政府存在逐级压任务、定指标的情况,各级干部为逐政绩,在考核中争佳绩,对农民半哄半逼要求其参保。
2.5 一县一策,不利整合 新农保中央发布了指导意见,但由县级政府制定本地区的具体
政策,组织实施。虽实现了因地制宜,对当地农民有一定利处。但导致新农保在各地政策不
尽相同,存在一些差异,这就为以后制度的衔接和统筹层次的调高赠加了难度。例如鹿泉和
枣强地区,新农保的补缴情况相差很大。鹿泉有80%的进行了补缴,枣强地区仅2000余人
选择补缴。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M].2006.7.[2]宋士云.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变迁.人民出版社[M].2006.12.[3]刘海涛.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4]陈美.制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的因素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5]李晓柄.司选明.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6.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
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道路。
1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到二0二0年,农村改革发展
基本目标任务是: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现
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得
到有效保障;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二00八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
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
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
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
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
有所居。
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必须尽快惠及全体
农民。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坚持大病住院保
障为主、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支
持村卫生室建设,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定向
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妥善解决乡村医生补贴,完善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制度。坚持预
防为主,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
治力度。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
动,重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妇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
国策,推进优生优育,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有效治理
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難題は農村の老後対策
都市の高齢者対策も深刻だが、農村ではさらに困難に直面している。
(一) 生育保险制度概念
生育保险一般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女性劳动者因怀孕、分娩等生育行为
而无法从事正常的生产活动, 中断经济来源时, 由国家和社会给予医疗保健服务和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生育保险制度是国家对生育职工给予经济、物质等方面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 并且通过社会保障立法的形式明确其重要性。其目的在于当生育女职工在生育过程中停止劳动活动或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 为其提供生育津贴、产假及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待遇, 确保她们仍能获得基本劳动收入并且可以享受应有的医疗保健, 为生育女职工尽快恢复劳动能力, 重返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社会帮助。
(二) 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发展过程
1. 初创阶段 (1988年至1994年) 。
1988年9月原劳动部发布了《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 规定女职工怀孕期间的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和药费由所在单位负担, 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该办法主要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范围内实施。这个规定最初在部分地区实施, 范围逐年扩大, 成为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制度的雏形。
2. 发展阶段 (1994年至2010年) 。
1994年原劳动部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规定生育保险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 且该办法主要在城镇企业中实施。2008年1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健全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制度、禁止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等内容。
3. 立法及完善阶段 (2010年至现在) 。
2010年10, 我国人大颁布《社会保险法》, 并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第六章对生育社会保险做出法律规范。《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 使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
二、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法律制度不健全
自1994年《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劳部发 (1994) 504号) 颁布以来, 涉及到生育保险的立法规定很多, 这些法律的制定为完善生育保险制度迈出关键一步。但是法律条文中关于女性生育保险的规定只是寥寥几条, 太过于笼统, 其内容还有待于细化。而且相关法律虽然对生育保险支付范围做了表述, 但过于泛泛, 关于生育保险待遇的规章还有待于在立法中细化, 尽管地方政府在实际执行中也相应地出台了一些政府规章, 但未能从立法的意义上对生育保险加以完善。因此未来国家的相关部门有必要统筹规划一部针对生育保险的法律。
(二) 覆盖面窄
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在2013年5月28日公布的2012年度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数据, 到2012年末全国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5429万人, 比上年末增加1537万人。全年共有353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 比上年增加88万人次。从数据分析我国生育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近年来逐渐扩大, 但是生育保险和其他保险相比较依然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三条规定, 职工应当参加生育保险, 由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 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从法律规定看目前生育社会保险的覆盖人群仅限于用人单位职工, 主要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的职工, 而很大部分的农村妇女、乡镇企业的职工、灵活就业的城镇女性劳动者和无业或失业的城镇女性不在生育保险的范畴之内。
(三) 统筹层次低
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实行县 (市) 统筹, 统筹层次明显偏低。而从西方实行生育社会保险的国家看, 大部分是由国家一级统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行规律是:风险的承受能力与基金的统筹层次呈正比, 统筹层次越高, 社会保险的互济性就越有保证。而我国的县 (市) 统筹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偏低。如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 用人单位生育保险费征集困难, 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调剂使用, 而地方政府的财政往往也都比较困难, 没有能力对匮乏的生育保险金予以补足, 致使一些地区不能按期支付。
(四) 保险基金筹集渠道比较单一
目前女职工生育所有费用均由用人单位承担, 个人不缴费, 政府不补贴, 没有体现社会保险基金应由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共同负担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
三、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建议
(一) 制定全国统一的关于生育保险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亟需颁布一部独立的《社会保险法》, 将五大保险进行统一规定, 其中设立专门章节对生育保险进行规定。同时由国务院制定具体的《社会保险制度实施办法》以及其他行政规章来对保险法当中的生育保险的具体运作进行详细规定。各个地区也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对具体实施作出更进一步的微观规定, 从而形成错落有致、高低结合的立法体系。只有将生育保险制度的制定提上日程, 通过法律形式规范生育保险制度, 才能使涉及到生育保险的行为有法可依, 更加完善, 促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从法律上保护女性这一群体的切身利益。
(二) 扩大生育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将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大, 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国民待遇。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采取逐步扩大的原则, 首先将乡镇企业的女职工、灵活就业的城镇女性劳动者纳入到生育社会保险范围, 有条件后, 再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纳入到生育社会保险保障范围。
(三) 适时提高统筹层次
生育社会保险基金应实现在省级统筹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国家统筹。考虑到中西部地区比较困难, 尤其在目前基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 有必要建立生育社会保险中央调剂金,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地区间的调剂, 保证经济负担重的地区基金的支付能力。中央调剂金的资金来源可以从各省市生育社会保险基金中筹集一部分, 但主要的应当通过变现国有资产和增加中央财政预算补贴等措施来筹集。
(四) 拓宽生育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
无论是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面, 还是不断提高统筹层次, 都需要充足的生育保险基金作保障。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 生育保险基金筹集渠道明显过窄。因此有必要将筹集渠道拓宽为由受保人、雇主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生育保险基金, 基础保险金所需资金由省、市、区 (县) 财政共同筹集, 并对参保人员进行补贴。受保人和雇主缴费计入个人账户, 在缴费方面, 规定实行按年缴费的方式, 设立最低的缴费标准, 最低缴费标准以上部分由参保人员根据承受能力自由选择。弹性缴费机制满足了参保人的个性需求, 增强受保人生育保障能力, 明确政府在生育社会保险方面的义务, 还符合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摘要:生育保险制度是国家对生育职工给予经济、物质等方面帮助的一项社会政策, 并且通过社会保障立法的形式明确其重要性。当前, 我国的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法律制度不健全、覆盖面较窄、统筹层次低、保险基金筹集渠道比较单一等。我国应制定全国统一的关于生育保险的法律法规, 扩大生育社会保险覆盖范围, 适时提高统筹层次, 拓宽生育社会保险基金筹集渠道, 从而使我国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真正进入到法制化轨道, 切实保障受保人利益。
关键词:生育社会保险,法律制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路双.我国失业社会保险政策与促进就业问题探讨[J].中国市场, 2011 (35)
[2]孙洁, 高博.我国失业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思路[J].西北师大学报, 2011 (1)
[3]杨思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重大发展与实施挑战[J].前沿, 2011 (11)
[4]邹艳辉.国外生育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暨南大学学报, 2012 (6)
(一)社会保险覆盖面不公平
一是现行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仍然较窄。1.2亿多城镇就业人员没有参加养老保险,非公经济组织参保率不高;2.9亿城镇非就业人口参保呼声很高,但没有纳入医疗保险;部分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由于缺乏资金尚未参保;全国1.2亿农民工中80%没有任何保障;4000多万被征地农民中,仅有20%被纳入基本生活或养老保障。二是现有主要社会保险制度参保率不高。2006年,城镇28310万就业人员中,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约占65.9%;参加医疗保险的约占55.6%;参加失业保险的约占39.5%;参加工伤保险的约占36.2%。
(二)社会保险调节机制不公平
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存在逆向调节问题。一是现有社会保险制度拉大城乡待遇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社会保险制度非均衡发展,导致城乡居民享受的社会保险待遇存在差距。1991年城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250元,农村为5.1元,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近50倍。2001年城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1324元,农村为13.2元,城市人均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是农村的100倍,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一些保险政策设计出现穷人向富人的转移支付。一般而言,城镇富裕家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得到的单位和国家的福利,往往要高于贫困家庭,甚至出现高收入群体在社会保障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超过在社会保障缴费中所占的比重,从而使得社会保险成为由低收入群体向高收入群体进行社会财富转移的再分配机制。此外,如果再加上住房补贴和其他隐性福利,经过二次再分配,两者的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扩大。
(三)企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不公平
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同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差距过大的矛盾突出。2000—2004年的5年间,全国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年均增长6.31%,而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年均增长分别为13.45%和11.67%。2005、2006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在连续两年调整后,企业为1000元左右,机关事业单位为1500多元,与机关事业单位相差仍在月均500元左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金与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差距仍然较大。随着机关事业单位规范津贴补贴,机关退休人员补贴由暗变明又将增加一块补贴,待遇差距进一步拉大。此外,企业待遇调整中,对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的倾斜,也引起中级职称和原企业领导干部等群体的攀比。
(四)参保人员权益保护不公平
目前大多数地区养老保险实行地市级或县级统筹,统筹层次低且区域分散。这对于长期稳定在某地区就业生活的人群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对灵活就业人群就显得很不公平。因为这个制度安排不能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经常更换就业地区、工作地点和工作岗位的特性,参保人工作变动仅允许带走个人账户积累部分,社会统筹部分实际上补充了当地的社会保险基金。其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就业地区的变动意味着社会保险权益的丧失,严重侵害流动就业人员的保障权益。此外,工伤保险等险种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
过去十多年我国社会保险建设取得明显的进步,但是成果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的社会保险建设仍然滞后,呈现明显的二元结构特点。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社会保险资源过多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社会保险无论在覆盖范围、保障水平,还是层次结构、社会化程度都远远落后于城市。
(二)城镇社会保险制度不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
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推动下建立的,制度设计针对国有企业等正规单位的情况。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现行制度显现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已不适应就业形态的变化,并直接影响覆盖面的扩大。
(三)养老保险制度分割以及体系不健全
统账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以低水平、广覆盖为主要原则,养老金调整受基金支撑能力制约,增幅相对缓慢。事业单位退休金除保障基本生活之外,并坚持与在职人员工资增长挂钩。因此,两类待遇差距越拉越大。而在制度设计时,对企业退休人员的在职贡献的延期支付等补偿成分,是由企业补充保险(企业年金)提供。企业补充保险发展滞后,又无其他补偿渠道,造成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养老金差距进一步扩大。
(四)统筹层次较低
全国90%以上是以县(市)级统筹为基础,缴费率不一,待遇标准及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加大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的难度。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携带,影响跨地区流动参保职工的利益,也必然影响他们参保积极性。同时,社会保险制度以“大数法则”为基础,只有实现较大范围的统筹,才能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统筹层次低,基金难以调剂,导致社会保险应有的互济功能受到制约,地区之间保障负担不均衡,分散风险的功能难以在较大范围内实现。
三、政策建议
要消除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逆调节”影响,必须加快推进现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关键是要加快消除现有社会保险制度的城乡差别和不公,逐步搭建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包括城乡所有居民都能享有基本平等社会保障待遇的新型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同时在制度设计上,更多的考虑公平性和合理性,在准入门槛、待遇水平、衔接转移等方面向弱势群体倾斜。
(一)完善城镇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
加快推进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改革方案,做好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着手建立与工资、物价等因素挂钩的正常调整机制。加快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积极推进省级统筹。推动企业年金制度建设。抓紧解决困难企业、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历史遗留问题。扩大城镇医疗救助的试点范围,做好医疗救助与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工作。
(二)加强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有条件地区要加快探索建立财政支持、农民自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鼓励农民参保。尽快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切实做到应养尽养。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抓好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把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作为重要条件纳入征地审批程序。推进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三)统一企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
探索建立企业退休金合理增长机制,注意向退休早、患大病和收入低的企业离退休人员倾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推进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立与企业的基本制度相统一、符合事业单位职业特点的养老保险制度。
(四)尽快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加快推进省级统筹工作,通过提高统筹层次,提高社会互济能力和公平程度,解决地区间社会保险转移困难等问题,使更多从业人员纳入到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中来。完善适应流动就业人员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视同缴费年限的权益量化,随同转移,减轻退休地养老金发放的压力,均衡各地的利益和责任。实行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的分账管理。锁定政府对退休职工的历史欠账,明确政府与个人的责任。
(五)继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
尤其要加大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投入。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服务设施、人才队伍等能力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荐阅读: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探索10-01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问题07-18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05-26
对我国保险税收制度的思考06-24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07-18
我国新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的简单回顾09-17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社会学论文11-22
浅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2-01
第六册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09-15
浅析我国特殊儿童社会福利存在的主要问题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