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十分重要而又迫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1:

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分析了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内容设置现状及水产类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现状,提出贴近专业、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以及借鉴微课、分层次教学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切实加强水产类专业人才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操作技能。

关键字: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在全国各地的初中及高中阶段教学中,由于师资水平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导致新入学的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上的表现参差不齐。在大学中设置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相关知识解决其专业问题[1]。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各大高校大一新生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对中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进行了扩充与提高,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计算机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2]。

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在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各大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使得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目标没有很好的落实。比如,课时设置过于自主,各大高校对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设置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不同的设置体现高校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因此,课程总学时以及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时分配都存在很大差别;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大部分高校在理论课程部分仍然注重知识点的传递,强调教学内容的组织完整规范,师生互动少,学生个体学习差异不受重视,实验课程部分与理论课不同步,学生操作困难;学生差异大,由于入学新生的地区差异和家庭条件差异等,使得他们所具有的信息素养差别很大,此时,若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显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综合以上考虑,在当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为了更好地传授教学内容,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思维方式和必要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有必要进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二、我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现状

1.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内容设置。目前,我校为水产类专业设置的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等。以水产类专业大一阶段开设的两门课程为例,即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课程涵盖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windows操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旨在帮助不同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在内容讲授上以C语言为主要载体,通过教授学生如何使用C语言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学过程发现,在我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仍存在问题,即内容设置与学生专业结合少。当今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广泛应用于各学科领域,为研究人员提供便利。但是,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不同专业针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也必然不同,继而,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就不同。显然,对所有学科专业使用完全相同的授课内容是不科学的。水产类专业有其自身的学科特殊性,针对水产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应该有其针对性,避免泛泛而谈。然而,目前我校的实际情况是,水产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仍然重点强调计算机基础理论的讲授,与学生自身专业的结合很少,这必然导致学生抱怨课程内容抽象,晦涩难懂,与专业和工作没有关联,因此学习积极性降低。

2.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我校水产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我国计算机教育目前正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慢慢普及,但是由于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同步,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计算机教育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新入校的大一新生在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不一致性。第二,学生普遍不重视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随着计算机教育在中学甚至小学阶段的慢慢普及,大学期间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知识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已经变得非常简单,甚至是重复内容,导致这部分学生不重视这些课程。另外,也有学生认为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才需要学习,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只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基本操作即可。这些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片面的认识使学生认为这些课程非常简单,甚至认为自己通过自学就可以完全掌握计算机操作,根本不需要花费时间上课。第三,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育除了计算機基本操作以外,还包括计算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部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而言难度较大、抽象难懂,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讲授的内容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而且与实际生活和工作联系不紧密,学完了不知道怎么用,因此,学习主动性较低。第四,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学生面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态度往往是混及格、混学分,平时不认真听讲,考试时死记硬背,不能积极跟随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锻炼思维能力的教学步骤,因此,尽管考核及格了,也没有真正掌握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1.理论教学内容改革。在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上,大量采用面向水产类专业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计算机的作用,使他们有意识地将本专业实际问题转化为计算机可以解决的形式,并学习使用计算机解决生产研究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通过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其专业课程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融会贯通,从而实现专业化和信息化的有效融合。我们应对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进行明确分工,分别负责收集、积累和不断更新水产类专业在实际生产研究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并定期研讨,整理、归纳形成相应的教学素材库,这样有利于各位教师熟悉所负责专业的计算机技能应用需求。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藻类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例进行Excel统计工具的讲解,以海水污染沉积环境的生物修复为例进行Word流程图的讲解,以鱼类幼苗自动计数系统为例进行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的讲解,教学案例的设置应注重针对性和典型性。以大量结合水产类专业的教学案例和课后习题为载体,通过将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有效融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有用性,继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实践教学内容改革。经过对以往教学过程的总结和分析,发现统一设置的实践教学内容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实践教学流于形式。针对水产类专业的学科特殊性及该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础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文化、计算机理论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让他们习惯于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学时安排上,注重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保持同步,使学生能够把刚刚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有利于加深掌握程度。综合训练部分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在水产类相关学科领域内进行创新及科研工作。内容设置采用计算机知识与水产类知识相结合的综合训练题目。组织协调相关教师与水产类专业教师、工程师进行座谈研讨,深入实验室及生产一线,了解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并收集具有教学意义的实际生产案例,继而有针对性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

四、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及水产类专业学生的现状,进行以下教学方法改革。第一,摒弃传统古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打造轻松愉快的师生互动教学过程。课堂上,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全权负责,而是结合知识点,给出一个水产类专业实际生产需求的应用背景,然后,把问题交给学生,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讨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加以引导,必要的时候,请学生走上讲台,由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和分析,教师的职责转变为整体协调,适时提出问题,激发全班学生的积极参与。第二,借鉴微课教学方式,适当采用视频形式的教学素材。微课将信息量最丰富、最直观的视频教学素材与传统的课件和板书授课方式相结合,克服了传统ppt课件容量有限、形式单一的不足。第三,采用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上机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结合制定的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个体差异,在班级内部实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教学方式。这样既可以避免按摸底成绩分班给基础差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學习能力学到最多的知识。

五、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时代对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需求越来越高,因此,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小觑。我校水产类相关专业及该专业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针对该专业进行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将结合实际情况继续推进改革工作,切实加强水产类专业人才的计算机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学林,陈凤琴,李蓉,等.“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199-202.

[2杨在宝,许海成,杨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4,(11):149-151.

作者:吕显强 邢旭峰 吴俊峰 奚海波

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2:

农业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十分重要而又迫切。本文从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践结果表明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

?项目来源: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农业院校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天津农学院水产生态与养殖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水产类专业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是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文化素质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1],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行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十分重要而又迫切。通过研究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多年来,许多教学和教育学者,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如何教"、"怎么教"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2012年,我院制定了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在非计算机专业进行了应用实践。

一、构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及相关专业领域计算机应用课程。开展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天津农学院生源计算机基础能力变化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各专业应用领域对于专业人员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实际要求,可以使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与专业学习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突出的现代农业技术人才。通过对现行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基本形成适合农业院校特点的计算机基础和应用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内容:

(一)第一层次: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保留《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将学时从64压缩到32。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和互联网基础知识。本课程设置在第一学期。

(二)第二层次:开设《应用软件开发基础》课程,代替《VB程序设计》课程,学时由64改为54。主要讲授Java程序设计、HTML和SQL三部分内容。本课程设置在第二或是第三学期。各专业可根据各自特点在不同学期开设此课程。

(三)第三层次:开设《农业信息技术概论》以及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的1-2门具体应用课程。学院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本专业应用领域紧密结合起来,以应用为主线,根据专业需要设置计算机课程。[2]本课程设置在第五或第六学期。

以上三个层次的课程改革完成后,可以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教育的一个完整框架,对于提升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模式

(一)采取分层教学模式。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多数新生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整班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了诸如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难以管理等问题。因此,新生入学后,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摸底考试,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A层次为较好的学生。B层次为一般的学生。A层次同学可免修《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B层次学生则由学校安排专任教师集中上课。

(二)改进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多年来,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全部采用的是先多媒体教室上课,后机房上机实践,授课以教师为中心,实践以学生练习为主的授课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该种授课模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上课敷衍了事,上机练习也是随随便便,这严重背离了本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的初衷。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课程只是一门工具课,学生学会这门工具并为本专业服务,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起"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计算机课程当作一门工具来对待,做到精讲多练,给学生足够的上机实践机会。为此,将《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应用软件开发基础》课程全部改为在机房授课,教师一边讲解,学生一边练习,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三、完善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构建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三层次的教学体系和信息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重新修订、制定教学大纲,保持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及实用性。同时,积极建设课程教材。以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为前提,融合国内外优秀教材的长处与科学研究的相关进展,摒弃、删除过时知识,关注计算机技术的新进展、新思想,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国内第一本非计算机专业信息技术教育基础教材《应用软件开发基础》。[3]为形成一套完整的适合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特点的内容体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改革成效

自2012年开始,天津农学院农学系、动物科学系、水产科学系各专业进行了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第一、二层次的教学改革。从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013年上半年,天津农学院对2013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改革方案已被正式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并从2013级学生开始正式实施。随着改革的日益推进,改革成效将日益显著。

参考文献

[1]楚亚蕴,詹小四.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浅见[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12月,第80页

[2]张瑞,舒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9月,第72页

[3]何玉香,郭世懿,王秀芬,许晓华.农林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探索[C],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年5月,第58页

作者简介:于娜(1980-),女,天津市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

作者:于娜

水产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 篇3:

我国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实证分析

摘 要 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对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民办高职院校对第一、二产业中的农林牧渔、水利等专业开设不足;民办综合性高职院校的专业分布明显“重文轻理”,民办理工类院校的总体专业结构未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全国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其本地区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专业集聚优势。总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迫于“竞争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与公办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趋同,民办高职院校的“补充性功能”的作用大于“差异化需求”的影响。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校类型;专业集聚;专业结构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①,2013年我国有民办高职(高专)院校32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24.6%。民办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具有体制机制更有活力、对市场变化反应更为迅速等优势,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专业设置方面也呈现更加灵活的特点。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针对全国范围的民办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进行科学、严谨的量化研究。本文试图利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高职数据平台》)的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利用教育部2010年《高职数据平台》的信息资料,依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②,把全国每所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都划归到财务会计、机电设备、护理等78个专业类中。经过前期的数据统计汇总,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囊括全国(公办和民办)高职院校78个高职专业类的专业类层级数据库③。该数据库包含1190所高职院校的15561个专业类数据④,覆盖了在校学生数684.3万人。其中,民办院校有288所,占总体的24.2%;3295个专业类数据,占总体的21.2%;在校学生数124.5万人,占总体的18.2%。

一、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概况

2010年,902所公办高职院校除了“部队基础工作”专业类没有开设以外,其他《高职专业目录》上的77个专业类都有开设,而288所民办学校只开设了其中的65个专业类,“农林管理类、水产养殖类、水文与水资源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管道运输类、气象类、地质工程与技术类、法律执行类、公安技术类、公安指挥类、部队基础工作类”等13个专业类没有民办院校开设。相比公办院校,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在第一、二产业的农林牧渔、水利等专业设置方面是不足的。此外,按照专业类在公办民办高职院校中开设的广泛程度进行统计、排序,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公办民办高职院中开设最多的前十位专业类

如表1所示,288所民办院校中有248所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类是开设范围最广的专业类,这与公办学校的趋势相一致;62%以上的民办高职学校开设了计算机类、语言文化类、市场营销类、工商管理类、艺术设计类、旅游管理类、财务会计类专业;在全国开设范围最广的前五位或前十位专业类中,民办院校和公办院校除排序略有差异外,有高达80%的重合,比如,前五位中都包含计算机类、语言文化类、市场营销类、工商管理类。可见,在开设最多的专业类中,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公办院校高度一致,呈现趋同的特点。

从专业划归的产业类型来看,依据在校生人数在总体中所占比重这一指标发现,民办高职院校有0.2%的学生在第一产业的专业中,44.2%的学生在第二产业的专业中,55.6%的学生在第三产业中。而公办院校的这些比例分别是2.4%、52%和45.6%。数据表明,民办高职院校第三产业的学生数超过了其第二产业的学生数,或者说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更趋向集中于第三产业,而公办院校则正相反。

二、不同类型院校间专业设置的差异

在288所民办院校中,有109所综合性大学,占总体的37.8%,其他单科学校包括96所理工院校,占总体的33.3%和48所财经院校,占总体的16.7%,18所艺术院校、11所语文院校、4所医药院校、1所农业院校和1所体育院校,后面5类院校共占总体的12.2%。本文重点比较民办高职院校中综合性大学和理工院校中的专业分布,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在109所民办的综合性高职学校中,开设最多的专业依次是计算机类(99所开办)、语言文化类、市场营销类等。前十名专业类中除了排名第一的计算机类、排名第八、九位的电子信息类和自动化类属于第二产业,其他七类均为第三产业。每个专业类所吸纳的高职学生数与其广泛度也不成比例。如财务会计只在73.4%的民办综合性大学中开设,是开设广泛度第四的专业类,但却覆盖了民办综合性高职院校12.6%的生源,是在校生数最多的专业类。自动化类和电子信息类所吸纳的高职学生规模都比较小,仅占4.3%和2.6%。可以说,民办综合性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并没有展现出“综合、全面”的特点,还是明显偏重于开设财经、教育、旅游等第三产业的专业。

表2 民办综合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多的前十位专业类

在96所民办理工类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多的专业类依次是计算机类、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在开设最多的前十位专业类中,最能体现理工院校专业特色的电子信息、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等分别排到第五、第八和第九位,这三个专业类共吸纳了该类院校16.5%的在校生。总体上,民办理工院校有关理工科的专业设置特点并不鲜明,开设众多属于第三产业的财经、教育、旅游、艺术等专业。

在48所财经院校、18所艺术院校和11所语文院校中,开设专业最多的前几位专业类分别是语言文化类、计算机类、旅游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和经济贸易类;艺术设计类、广播艺术类、表演艺术类、语言文化类;语言文化类、计算机类、旅游管理类、市场营销类、财务会计类。总体上,相比于综合性高职院校和理工类高职院校,民办艺术类院校、语文院校和财经院校的专业设置与本校的类型定位一致性较高,其专业设置能够体现出学校所属行业的特点。

三、专业的集中程度

在高职院校内部,专业群是高职专业集聚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表征。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发挥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共享师资、实训等资源,实现规模效益,并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1]。专业集聚(或者说专业群建设)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两种方法来测量民办高职院校内部的专业集中程度:专业大类(或专业类)计数和区位商法。

(一)专业大类(或专业类)计数

尽管有学者提出,围绕产业链上的岗位而设立的横跨若干专业类(专业大类)的专业组合也是专业群的一种形式[2]。但该种专业集群很难从总体上加以量化测量。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从属于同一专业大类(或专业类)的专业集合,这也是职教界关于专业群界定和测量的主流观点[3][4]。在学生规模一定的情况下,一所高职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涉及的专业类(或专业大类)数目越多,其专业集聚水平也就越低。

对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类和专业大类分别进行统计后发现,在288所学校中,有学校最多开设26个专业类,最少开设1个,每个学校平均开设11.4个专业类;学校设置的专业所跨专业大类最多有12个,最少的有1个,民办高职学校开设的专业平均横跨6.6个专业大类。对民办学校专业类和专业大类的开设数做直方图,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专业类开设个数分布

图2 专业大类开设个数分布

从图1、图2可以看出,有55%的民办高职院校(159所)开设的专业类个数集中在8~15个,有80%的学校(231所)开设的专业横跨的专业大类数集中在4~9个。二者相结合,不难推导出,如果把专业类视为专业集群的主要形式,那么总体上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集聚程度较低,且专业群之间联系较为松散。

(二)区位商法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是产业经济学中一种较为普遍的集群识别方法,主要用来衡量一个特定区域中某一产业的相对集中程度。通常用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或就业人数等指标)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来表示。如果LQ大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LQ值越大,则专业化水平越高[5]。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5,则该产业在当地就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区位商大于2,则可以说该产业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

笔者借鉴区位商这一概念和方法来测量我国各省民办高职院校专业集聚的相对优势。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选取民办高职院校中开设最广泛、在校生数最多的计算机类专业和第二产业中在校生数第二多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来研究。

首先,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其区位商的计算公式如下:

LQ(计算机)=

利用2010年《高职平台数据》进行计算后发现:在248所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的民办高职学校中,区位商最小值为0.01,最大值为9.6,平均值为1.56⑤。有130所学校(52%)的LQ值大于1,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具有专业化优势;有73所学校(29%)的LQ值大于1.5,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在全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约有71%的学校的计算机类专业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优势;有46所(19%)学校的LQ值大于2,在本省的计算机类专业上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回溯数据发现,这些学校基本上都是软件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从地区比较来看,各省之间少则有1~2所,多则有3~4所民办高职学校的计算机类集群程度较高(LQ大于2),这些学校也基本上是上述提及的软件信息技术类职业学院。其余的民办高职学校虽然开始了计算机类专业,但其专业化水平较低。

其次,采用同样方法对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进行统计,得到如下结论:在117所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区位商最小值为0.1,最大值为12.54,平均值为1.77。有81所学校(69%)的LQ值大于1,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中具有专业化优势;有61所学校(52%)的LQ值大于1.5,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全国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民办高职院校中,约有48%的学校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并没有明显的专业化优势;有40所学校(34%)的LQ值大于2,在本省的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上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这些学校多是“XX科技职业学院”。从各地区比较来看,青海、西藏、甘肃等7省的民办高职院校没有开设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在已开设的地区中,江苏有15所民办高职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但只有两所学校的LQ值大于2;广东和山东两省都有12所民办院校开设这一专业,其LQ值大于2的学校数分别为5所和4所。此外,其他省市开设这一专业类的民办高职院校数量较少,LQ值大于2的学校数在0~3所之间。

四、探讨和启示

西方学者在分析民办高等教育的功能时,从“补充性功能”和“差异化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6]。前者是指在公办院校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发展私立教育是对公办教育的有效补充,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需求;而后者则是指在公办教育机构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教育需求的情形下,私立院校在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有别于公办院校,满足了部分人群的差异化教育需求。另有学者把亚洲各国的私立高等教育系统划分为“私立边缘型”、“私立补充型”和“私立主导型”,第一类是指虽然私立高校获得了政府的认可,但仅构成公办部门的边缘,在第二类中私立高校是公办部门的补充,是重要的组成部分[7]。

前文的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更多地集中于第三产业内,在第一、二产业的农林牧渔、水利等工作岗位艰苦、就业前景有限的专业类开设不足;总体上,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公办院校高度趋同。第二,从院校的类型定位来看,民办综合性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结构上明显地“重文轻理”,专业设置向财经、教育、旅游等培养成本较低的专业类倾斜;而民办理工类院校总体上在专业设置方面没有体现出鲜明的行业特色,而是开设了众多财经、教育、旅游、艺术等专业类;数量稀少的艺术类、语文类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特色突出,保持了自己的类型定位。第三,依照专业类(专业大类)计数,总体上民办高职院校的专业集聚程度较低;采用区位商计算的结果显示,只有少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在计算机类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集群程度较高,其他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分别为71%和66%)在其本地区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集聚优势。

总之,从专业设置的结构、院校类型特色的体现以及专业集中程度来看,我国民办高职院校总体上是与公办高职院校趋同发展的,“补充性功能”的作用大于“差异化需求”的影响。如果再加以考察民办院校发展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各地区民办高职院校正逐步从公办院校之外的边缘部门转向重要的补充部门。民办高职院校的这些特点,一方面,在高教市场竞争发展的过程中,为吸引生源和降低成本,开设了众多第三产业的专业,最终迫于竞争的压力形成彼此相似的结构;另一方面,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起步稍晚,为应对发展中的不确定性,民办院校纷纷模仿高职领域中看上去更为成功或更具合法性的公办高职院校,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模仿性同形”[8]。

依据上述分析和结论,我国民办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当考虑如下建议:民办高职院校应发挥自己的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满足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差异化”需求,与公办高职院校实现错位发展;民办综合性院校应找准自身定位和发展优势,“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专业同质化发展。民办单科院校应在专业结构上突出自己的院校定位和行业特点,不能追求“小而散”;各校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提升专业集聚水平,加快专业群建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立品牌地位,以便于和区域内的产业、行业对接。

参考文献

[1][3]袁洪志.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7(4):52-54.

[2]罗勇武,等.高职院校专业群研究现状述评[J].职教论坛,2008(16):18-22.

[4]曾宪文,等.简论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基于量的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8): 33-36.

[5]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22.

[6]James, E. Why Do Different Countries Choose a Different Public-Private Mix of Educational Services? [J].Th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1993, 28(3): 571-592.

[7]鲍威.高等教育系统分化中的民办高等教育[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9:24-27.

[8]保罗·J·迪马吉奥,沃尔特·W·鲍威尔.关于铁笼的再思考:组织场域中的制度性同形与集体理性[M]//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姚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69-88.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Majors among Privat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LIU Yun-bo

(Chin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Finance Research,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Key words privat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ype of institutions; majors clusters; majors structure

作者:刘云波

上一篇:学院主任终述职工作报告下一篇:学院秘书处学年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