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精选9篇)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1

毕业论文的编撰是学生在校时期首要的归纳性实习教育环节。笔者环绕编撰毕业论文应到达的方针、论文的选题、辅导老师的选聘、辅导老师评分等环节,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进行剖析与评论。

一、论文写作的目的

1.论文是协助学生将所学常识进行体系收拾和提高的进程

学生在校时期,现已依照有关专业的教育计划修完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等课程,并接受了考试或考察。学习时期的这种查核是单科进行,首要是考察学生对本门学科所学常识的回忆程度和了解程度。但毕业论文则不一样,它不是单一地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已学常识的查核,而是侧重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常识对某一疑问进行评论和研讨的才干。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既要体系地掌握和运用专业常识,还要有较宽的常识面,并有必定的逻辑思维才干和写作功底。这就请求学生既要具有杰出的专业常识,又要有深沉的基础课和公共课常识,是一次归纳的测查。

2.编撰毕业论文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具有开始的科学研讨才干

大学生作业后,不管从事何种作业,都必须具有必定的研讨才干和写作才干。例如学生在公司从事管理作业,就要学会做调查研讨,起草作业计划、总结、陈述等,为此学生要学会收集和收拾材料,能提出疑问、剖析疑问和处理疑问,并将其效果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大学是高层次的教育,其培育的人才应当具有开拓精力,既有较厚实的基础常识和专业常识,又能表现无限的创造力,不断处理实习作业中呈现的新疑问;既能运用已有的常识熟练地从事通常性的专业作业,又能激起学生对人类未知领域斗胆地进行探究,不断向科学的高峰攀爬。

二、编撰毕业论文应到达的方针

1.进步归纳本质

(1)以诚信为中心的品德本质。请求学生遵循学术标准,独立或与小组成员一同,经过查阅文献、断定论文标题、进行调查研讨、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剖析、环绕观念进行评论,并得出定论。毕业论文内容除格外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自个观念,不得存在剽窃、抄袭别人学术效果,假造、篡改调研数据的状况。

(2)以立异为要点的科学精力。一篇优异的本科毕业论文,不只表现了学生对本科时期专业常识的掌握,更应表现出学生在领会专业常识基础上的立异和进步。这就请求学生注重社会政治、经济、社会、文明等方面的开展,联系专业特色,有目的地对社会、公司的现状做调研,即联系实习状况,印证理论观念或针对某些观念提出自个的观点。例如,学生能够经过调研有些离退休人员理财、消费的倾向性,联系金融作业开展现状,协助银行、证券公司规划出合适离退休人员的理财商品。

学生在本科时期能够在社会、公司已有的商品、效劳、管理模式等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讨,增添自个研宣布的新商品、新效劳、新管理模式。这么形成的毕业论文就契合校园正论文“立异性”的请求。

(3)以实习为榜首的治学态度。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进程为学生触摸社会和公司实习,格外是理论联系实习供给了要害。经济管理学部的专业以文科类专业为主,文科学生的学习和生长离不开社会。因而,学生们应当抓住编撰毕业论文的时机,在辅导老师的辅导下,去了解社会、知道社会,并尝试用自个所学的专业常识来推进社会的开展。

2.进步科研和论文写作才干

(1)查阅和翻译文献的自学才干。学生在断定论文标题前,通常都会经过“明确选题方向、查阅文献材料、思考写作条件、听取导师主张”等几个进程。这个进程是在论文辅导老师的辅导下进行的,但辅导老师不会萧规曹随地进行辅导,首要需求凭仗学生的自学才干来完结。学生经过很多阅览文献,联系自个的专业方向,发现自个的研讨爱好地点,并与辅导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可有用地进步自个的自学才干。

(2)材料剖析才干。学生对经过访谈、收集自填式问卷等社会调查办法收集到的材料,还需求进行体系的剖析,才干提醒出其所包括的很多信息,然后得出科学的定论,因而材料的剖析是研讨中十分首要的环节。依据材料的性质,咱们能够将材料的剖析办法划分为定性材料剖析办法和定量材料剖析办法。定性剖析是指不经过数学言语,单纯地依托文字言语进行材料剖析的办法;定量剖析办法是指经过SPSS、Excel等东西,对数据进行统计剖析,进而探究、提醒出不一样变量间彼此联系、彼此效果或彼此制约的关系。学生们联系论文编撰请求,对材料进行剖析的进程,就是有用进步材料剖析才干的进程。

(3)论文写作才干。毕业论文是高等校园查核毕业生归纳才干的首要依据,是证实学生学习才干和学业水平的手法。经济管理学部将本科毕业论文定位在“调研型论文”,一起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必定的.请求。请求学生的论文观念明确、观念杰出、论据充分、逻辑细致、条理清晰、前后内容防止重复、矛盾。

3.培育杰出的非智力要素

(1)自我管理才干。校园每年安排学生编撰论文的周期约为9个月,在这9个月中,学生们要参与作业实习、面试、作业资格考试等各种活动,学习使命压力很大。辅导老师在辅导进程中重在对效果的把控,不可能天天都催促学生完结相应的论文编撰使命。这就请求学生培育自我管理的才干,不然难以准时完结一篇完好的毕业论文。

(2)人际交流才干。调研型论文需求学生们经过发放问卷、收集问卷、面对面访谈(或电话访谈)的办法来进行调研。在这个进程中,学生需求与几十位甚至上百位的调研方针进行交流,旨在阐明调研的目的、取得调研方针的了解和支撑、获取更多的材料等,这个进程对学生的人际交流才干是一个训练。

(3)团队协作认识。学生们能够独立或以团队的办法完结一篇论文,若采纳团队协作的办法完结一篇论文,就要留意表现团队协作的优势,即做到各自表现所长、优势互补,彼此之间多交流、多共享。这就请求学生们在完定论文的进程中,学会协作与共享,表现团队的优势。

三、适用的毕业论文的类型

依照内容性质和研讨办法的不一样,毕业论文分为规划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理论性论文等四种类型。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合适编撰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以朴实的笼统理论为研讨方针,研讨办法是经过细致的理论推导和数据运算,以验证观念的正确性,它侧重于理论方面的剖析,用基础理论进行推导和证明;其二是学生经过对某种社会现象、公司商品、竞争对手或消费者等状况进行调研,并联系其所学的专业理论常识,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剖析,终究形成一篇调研型论文。

立足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育的方针,联系学生和专业的特色,关于应用型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挑选调研型论文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无疑是更有用、更实用的论文类型。

四、毕业论文的选题

实习教育是个体系工程,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大学四年的终究一个实习教育环节,起着“联系专业常识、表现学以致用、总结提高实习教育效果”的首要效果。学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应统筹“学生想做、学生能做、公司需求做、时效性”等原则。

1.应当有研讨的志愿

学生要对某个公司的管理、某种商品等有研讨的爱好,期望联系自个学过的专业常识进行研讨和探究。

2.应当是学生能做的

论文在调研、写作中要具有可行性。学生在论文的编撰进程中需求进行的调研作业、获取的数据等,都应是能够经过自个或团队的努力能够达到的,且是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

3.应当是专业、社会或公司的实在需求

研讨社会、公司或专业开展所实在需求的课题有利于激起学生的研讨爱好,研讨的效果也会更有价值。

4.应当发起选题的时效性

学生的选题发起与社会、公司热点疑问相联系,这么有利于取得更多的资源的支撑,有利于学生养成注重社会开展、与时俱进地研讨社会、公司疑问的习惯。

五、毕业论文的进程管理

1.做好论文辅导老师的选聘作业

笔者以地点高校经济管理学部届本科毕业论文为例,对论文辅导老师应具有的要害本质要素进行剖析。2013届本科毕业生各专业人数、辅导老师高级职称所占比率、学生论文成果等信息。

能够看出,关于“辅导老师高级职称占比”最高的国贸专业,其学生论文的均匀分数在三个专业中并不是最高的。将“辅导老师高级职称”所占比率别离与“学生论文均匀分”“论文优异率”做皮尔逊(Pearson)有关剖析,发现“辅导老师高级职称占比”与后两项内容均不构成显著有关。由此能够看出,具有“高级职称”的辅导老师未必辅导出优异的学生毕业论文。笔者在论文编撰全体作业结束后,随机访谈了其中的50名毕业生,当问到“论文辅导老师最首要的本质是什么?”时,有90%的学生将“责任心”作为其最首要的本质,而“作业专家”“职称”“学历”等均排在“责任心”之后。

因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咱们在选聘本科毕业论文辅导老师时,应当把“具有较强的作业责任心”作为决定选聘与否的榜首要素。

2.注重论文评分的公正性

笔者地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的评分由辅导老师评分、评阅老师评分、学生现场辩论成果三有些构成,别离占到总分的50%、30%和20%。辅导老师和评阅老师将按同一份《论文成果评估量表》上列示的评分维度、评估标准,对学生论文进行评分。将评阅老师的打分计入论文成果,明显是为了非常好地表现论文分数的客观性、公正性。但是,在实习操作进程中,笔者在查阅学生成果时,发现个别辅导老师和评阅老师的打分相差在30分以上(均以100分为满分)。笔者将二者的打分做了皮尔逊有关剖析。

因而,咱们在今后的毕业论文管理作业中,应当加强对辅导老师、评阅老师进行“论文评分”方面的训练,开发相应的课程和论文事例,以确保论文分数的客观性、公正性。

3.定时做好中心进程论文辅导作业的教育管理

毕业论文的全体管理进程从开题到辩论有近9个月的时刻,在这段相对较长的时刻里,咱们通常注重的是“一头一尾”的作业,即注重的是论文开题、承认论文辅导老师,以及终究的论文辩论作业。在中心这段时刻里,咱们通常把对学生的论文管理等作业悉数授权给论文辅导老师。而关于民办高校来说,超过对折的论文辅导老师来自于别的高校,中心进程若不加以掌握,将很难对其辅导的质量加以把控。

因而,在论文辅导进程中,校园应以专业为主导,定时开展论文管理进程有关的研讨作业。这么,一方面能够处理论文辅导进程中呈现的疑问,另一方面能够查看辅导老师的作业进度。

总归,本科毕业论文是本科学生在接近毕业时一次整理、总结、查验、进步本身本科教育时期学业的首要进程,只有校园各层级加以注重,并在要害点上做好监控作业,方能协助学生真实做到常识的融会贯通,体会到学以致用,并为社会运送优异的人才。

参考文献: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2

关键词:质量管理,本科毕业论文,高等教育质量

毕业论文是学生进入社会前最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既能对学生这几年大学学习的效果检验, 同时也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检验[1]。而目前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 为此教育部下文:《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文规定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对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监管, 要严格管理, 不得降低要求, 从而保证高校教育质量不下破[2]。因此, 通过对本科毕业论文各环节问题的分析, 找出原因, 给出措施, 对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培养学生能力都具有重大意义[3]。

1 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指导老师科研水平有限、无责任心等问题; (2) 选题存在题目陈旧、难度偏大、题目过大、与专业无关等问题; (3) 开题报告格式不对、随便凑数、写的内容与标题毫无关系等问题; (4) 开题答辩学生随便应付、老师不严格把关等问题; (5) 指导过程学生不联系老师、老师不找学生, 直到答辩前学生随便凑一篇论文发给老师, 老师就让答辩; (6) 交叉评审老师随意指定, 有的老师根本对所审论文方向不懂, 有的老师基本不审论文, 直接写个评语, 打个分; (7) 答辩时老师也基本不按学院标准, 主要看学生讲, 学生表达能力强的就高分, 为了学生能拿到学位, 几乎很松就过关; (8) 成绩评定几乎没有好的计算方式, 就根据答辩情况、指导老师评分随便定几个优秀、几个良好、几个中等、几个没及格。

2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2.1 学生方面的原因

(1) 时间冲突。大多院校毕业论文都是在大四才开始起步, 而这个时间正是学生考研的关键时期, 学生都把精力花在考研备考上;另一方面, 这个时间也是很多单位招聘的时间, 一部分学生就四处应聘。就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按期完成毕业论文, 从而影响了论文的质量。

(2) 学生素质下降。由于高考大面积扩招, 导致以前本不能上大学的都来上大学了, 而高校教育要求没变, 使得这部分学生进校后不能适应大学的节奏, 从而导致他们没有能力完成综合性强、质量高的论文。

(3) 基础不扎实。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综合运用大学期间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来完成对实际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的一个环节。而现在学生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上网、谈恋爱、睡觉上, 心都没做学习上。所以, 给他们一个实际问题根本不知用什么方法解决。

(4) 缺乏科研能力的培养。学校没有开设相关科研写作的课程, 学生连如何查资料、写作的程序都不知道。

(5) 学生态度问题。学生不按老师的安排去查资料、思考, 快要答辩了就东拼西凑、抄袭完成交给老师。

2.2 老师方面的原因

(1) 老师能力有限。部分没有指导经验的年轻老师自己都没有能力写作更谈不上指导了。

(2) 老师态度问题。指导好坏没人管, 就有老师基本不指导学生, 学生论文中存在文不对题、格式混乱、字数不够等问题老师也不管, 就直接让他们去答辩。

(3) 答辩老师不严格。答辩时只要学生说的还凑合, 就基本过, 很少老师就其论文内容查看。

2.3 学校、学院的管理原因

(1) 学校没有制定相关写作毕业论文方面的课程, 也很少给学生提供这方面的讲座。

(2) 照顾学生。学校、学院真是一切为了学生, 学生一次过不了再给一次机会, 若再过不了就再给机会, 直到学生过了为止。那学生就认为没关系这次不过就下次, 存在侥幸心理和学校会照顾我的, 不会不让我毕业的想法。

(3) 监督机制不完善。虽然也有早、中、后期的检查, 但都是提前安排好, 老师就临时应付任务, 检查也就能蒙混过关了。学校没有监管老师指导、师生沟通等过程的机制, 管理几乎形同虚设。

(4) 学校没有根据社会的变化进行调整毕业论文的写作时间, 指导方式和管理方式。

3 合理性建议

3.1 对指导老师加以培养

好的指导老师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先决条件, 学院应提前培训老师, 让其熟悉毕业论文指导过程, 同时还要对其科研能力进行培训, 鼓励老师积极投身于科研活动中, 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可以采用以老带新、安排先做助理、安排其出去进修等方式, 使其完全具有独立指导学生的能力后方可安排。

3.2 毕业论文相关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建议

一方面教师在授课时可引导学生多思考, 把教学中的定理条件做改动有能得到什么结论等, 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 每门课程结业时要求学生写一个小论文, 使他们尽早了解论文写作过程;另一方面, 学校在设置课程时, 可以安排一些相关文献检索方面的课程, 可以多安排一些论文写作方面的讲座, 也可多鼓励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老师教科研项目, 通过项目, 从而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3 撰写过程的建议

3.3.1 选题

选题是能否顺利且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论文的前提。学院应根据数学类专业的特点, 与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与实际生产同步、与老师科研方向一致、有一定的新颖性等来指定选题指南, 然后要求指导老师根据指南, 结合自己的方向确定尽可能多的题目, 之后领导要审核题目的合理性、可行性, 再把好的选题整理建立一个选题库, 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能提前查阅资料, 初步考虑能完成什么类型的选题, 再与指导老师商讨确定合适的题目。

3.3.2 开题报告的撰写

开题报告一般包含研究目的和意义, 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提出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研究内容、途径和技术路线, 论文的进程安排, 参考文献等。当题目确定后老师就要求学生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去查阅资料, 看资料, 一项一项完成开题报告。在这期间老师要多与学生讨论资料的内容, 方便学生更好的看懂资料, 对不会查资料的学生老师要当面指导如何查资料, 还要对他们所查资料的质量进行把关, 为后续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

3.3.3 开题答辩

开题老师要严格把关, 在确保学生是看了足够的资料, 对所用知识有很熟练的掌握, 开题报告写的很完整、质量过关, 且能对开题报告内容表述清楚, 尤其是对将要展开的论文结构、框架合理方能过关, 为整个论文打好坚实的基础。

3.3.4 毕业论文撰写过程指导

为了确保这一过程保质保量完成, 必须从指导老师、学生、学校三方面监控。首先学校必须有严格的制度, 对不合格的、责任心不强的老师取消其指导资格, 对学生不服从管理者取消其写毕业论文的资格。同时要对指导过程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确保老师、学生偷懒现象;指导老师要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当面沟通、邮箱、电话等, 至少保证一周能与学生沟通一次, 了解进展, 解疑答惑。一定要对学生要求严格, 对不按老师要求做、老师联系都不回应的学生就不让其毕业, 确保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的质量, 杜绝答辩前几天在网上粘粘凑凑、应付差事。

3.3.5 毕业论文交叉审核

领导在安排交叉评审老师时要根据学生论文的方向指定合适的老师, 还需要在制度上约束评审老师, 杜绝应付行为。

3.3.6 毕业论文答辩

首先领导在答辩分组时要根据论文的方向、答辩老师的方向相一致原则分组, 避免出现答辩老师对论文不熟悉情况;其次要严格控制学生表述、答辩老师提问时间, 尤其提问题时, 一定要针对论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一定要严格把关, 对达不到要求的一定不能通融。学校最好每年要随机抽查一小部分论文参加校级答辩, 确保论文质量。

3.3.7 毕业论文成绩评定

论文最终成绩一直没有定量的方法, 学院一定要制定性与定量化的计算方法, 从而确保分数的公正性。

参考文献

[1]王小雪.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质量与绩效评价[J].教育探索, 2004 (8) :63-64.

[2]党传升, 罗梅娟, 吕延杰.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监控体系[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 (9) :71-75.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3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设想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02-02

一、经济管理类本科生毕业论文面临的主要问题

毕业论文被认为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影响着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从近年来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对论文写作认识不够,兴趣不高,并且受大学生就业体制变革的影响,大学生本科毕业论文在选题、指导、写作、答辩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正如时伟在《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指出,本科毕业论文仍然存在着指导不力、过程不严以及质量泡沫等问题,正经受着废除与续存的舆论煎熬。吴国杰等在《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一文中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制约因素在于: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足、学校的科研物质基础不足、毕业论文师生比不合理、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力度与考核监控缺乏等等。再比如,毕业论文理论研究较多,整体较为空洞,缺乏实践意义;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个别教师要求不严,部分青年教师经验不足;等等。最为突出的就是学术不端,而且不端行为在升级。笔者在与一些外校同行进行交流时,感觉本科生毕业论文还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学术不端在本科生毕业论文中也开始苗头渐起,大有泛滥与升级之势;甚至拷贝网上的硕士学位论文,或将几篇硕士学位论文压缩、拼凑、肢解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同时,由于本科院校扩招,教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压力也很大。例如天津某高校的经济管理学院,2011年共有约1200名毕业生,专业教师约160人,平均每名专业教师要指导7.5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其中某两个系每名教师平均要指导12人以上。如果再考虑部分教师还要指导二学位毕业论文、二级学院的毕业论文、夜大学的论文、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指导任务是比较繁重的。

二、本科毕业论文的废与立

毕业论文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集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于一体,对于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测,直接反映着一所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教育部对此予以高度重视,明确要求确保毕业论文质量,并曾经是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中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实际上,本科毕业生要不要撰写毕业论文,是由来已久的一个争论。正如人们所言,本科毕业论文已成“鸡肋”,不仅学生写起来痛苦,指导老师感到棘手,而且社会舆论指责本科毕业论文太水,与其维持目前这种尴尬局面,不如放弃。丁晴雪在2009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撰文“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值得探讨”,明确赞成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或不再将论文作为本科毕业的硬性条件。丁晴雪指出,主要理由并不在于本科毕业论文“掺水”问题严重,而是在于本科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呈现出大众化趋势,本科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一半左右(现在已经超过这个比率)的高中毕业生都能够享受到的“平民教育”。相应的,本科教育要培养的并不是精英人才,而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大众化人才。正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这种变化,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才受到怀疑。但是,取消毕业论文的做法是不是有些过激或一刀切呢?2009年曾经传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仅仅过了一天,四川大学宣传部就将这个“善意的谎言”戳破了。可能是四川大学在各方面承受的压力过于大了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确有些难当啊!

三、经济管理类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若干设想

有鉴于此,本科毕业论文有必要进行改革。针对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其毕业论文改革可以分为近期和中长期两步走。

1.近期设想。近期就是严格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具体设想有两点:第一,对那些毕业论文不合格、第一次没有通过答辩的同学,即使以后答辩通过,应适当延迟毕业证、学位证的发放时间,直至取消。笔者所在单位,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出台了一些制度与措施,如开题报告制度、指导教师与学生背对背答辩制度、二次答辩制度,等等。但是,措施的实施效果依然难以令人满意。不少教师私下反应,现在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学生不急、老师急”。在学生心目中论文写作答辩只是一个过程,早晚得通过,即使进行了N次答辩。通过推迟发放毕业证、学位证来引起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当然,为了慎重起见,维护和谐校园,而且更具有权威性,不合格毕业论文的确定应该由学院学术委员会或学位委员会组织进行。第二,对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查重查新。现在,本科毕业论文是否存在学术不端的任务一般由指导教师来负责,明显没有权威性;而且也不现实,因为指导教师的资源有限、时间有限。只能通过非正规的方式确认,如上下文的行文、直觉、交流谈话等,或者是根据电子版文件中回车符、逗号、分号是不是半角提出质疑。建议由教务处、学院和学工部等部门出头,组织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查重查新工作。对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一律延期毕业,甚至更严厉的措施。此举即可树立学校严谨的学风又可以起到对学生起保护作用,免得出现“秋后成名算账”事件。

2.中长期设想。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经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撰写毕业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相关基本训练。所以,笔者觉得对于经济管理类本科生,只要有某种方式或手段能够达到相同的目的,是不是就可以用其代替或部分代替毕业论文。替代的方式或手段有以下四种:第一,用综合实习替代毕业论文。学校可以选定一些信誉良好、专业对口,愿意与高校合作的公司、企事业单位作为实习基地,只要学生在这些基地的有关部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期满合格就可以认为毕业论文通过。第二,有些专业可以引入类似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方式。比如工程管理专业就可以使用纯粹意义的毕业设计,营销专业是不是可以用某企业某产品的营销策划方案替代毕业论文。第三,用获奖作品替代,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天津市大学生文化创意竞赛以及校级一定等级的获奖作品代替毕业论文。不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更有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增加学校获奖数量,提高学校和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知名度。第四,用高水平的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替代。比如,以第一作者在CSSCI期刊发表与所学专业相近的学术论文,EI检索、SCI检索的论文。这一措施对于那些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致力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既是一种促进与鼓励措施,又是一种检验手段。

参考文献:

[1]邹吉高,严赞开.关于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若干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20.

[2]宗桦,陈岩峰,周晔.构建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创新体系[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8,(2):95-96.

[3]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4]丁晴雪.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值得探讨[N].光明日报,2009-10-14日(006).

[5]李雨峰,王玫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新思路[J].科教文汇,2010,(9):27-28.

[6]吴国杰,吴炜亮,赵宏霞.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77-179.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http//cy.ncss.org.cn/cyzc/256267.shtml.

(本科类)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篇4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由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理论及相关实务所组成的综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国际经济及贸易的基本理论与业务知识,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熟悉我国对外经贸方针、政策。该专业强调培养学生外语的运用能力,多门课程都采用英文授课。

核心课程: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工商管理、国际经济法、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西方公司财务、国际结算、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的能力,适合在各类外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政府机关工作。

下面就具体的两所大学举例加以介绍:

一、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基于“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依托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实力,强调理论类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的交织融合,旨在培养品德优良、经济学基础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外语应用能力突出、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熟悉国际市场运行规律和国际交易规则、能够在涉外经贸企业、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政府管理部门及其他机构任职的国际化、创新性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业务技能;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国际惯例和跨国文化;了解国际经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具有较强的调研分析能力和科研能力;熟练掌握英语,具有突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较熟练应用现代信息化工具从事相关专业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风险管理与保险、WTO规则、国际服务贸易、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财务管理、期权与期货、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税收、国际商务谈判、跨国公司管理、电子商务、博弈论等课程。本专业学生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并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中外合作办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本科教育项目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设立(可登录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查询),由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两校均是独立法人)共同实施。

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 1 /

2本项目是一个复合型本科双学位教育项目,融合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等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科专业的复合型设计、中外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教育教学方法的合理创新,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复合型专业优势,英语应用能力突出,就业竞争力强,海外留学优势显著。本项目从2004年启动以来,已经招收了9届学生,首届学生已于2008年6月毕业。

本项目采取“4+0”的国际合作模式,全部授课及相关教学活动均在中央财经大学进行,学制4年。学生也可在大学第二学年结束后自主选择自费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两校互认学分。主要专业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风险管理与保险、WTO规则、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投资组合管理、国际商务环境、商务营销统计、税法与实务、决策会计、长期财富增长策划、个人理财策划、物流管理、国际商务谈判、职业技能发展等课程。

本项目学生在大学第二学年结束时,要求通过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的英语测试(相当于雅思考试成绩6.0,且“听、说、读、写”各项考试均要求达到6.0的水平)。成绩合格的学生可准予注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开设的商学学士学位课程。

本项目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完成本项目全部培养计划,通过中央财经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并符合规定条件者,由中央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分别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商学学士学位(可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合作办学国外学位认证)。

二、上海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介绍

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项目):培养具有现代开放意识,掌握扎实的国际贸易理论,通晓贸易实务和专业技能,能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外经贸业务工作和企业管理的专业人才。

主要专业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

毕业生可在涉外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部门、外贸公司、政府部门等从事外经贸的管理和实务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5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价值

近年来,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更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中根深蒂固,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对于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的贡献,创造价值的原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有许多的分歧和模糊认识。为了澄清这个问题,对于组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获取和保持最适当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以实现战略调整,人力资源,组织全面发展,创造企业价值。首先,通过收购和维持最适当的人力资源,为组织创造价值

一个成功的招聘录用制度,以确保及时,经济,质量和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的组织效率的组织。根据整体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组织,在这次招聘动态聘用管理制度的基础。这个组织一直在组织的外部环境有高度的敏感性。招聘过程似乎发生在实际招聘需求才开始,但实际上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供应,在任何时间,在信息处理的需求。这些都是积极的就业机会,有计划,有系统,因此,快速,高效,节省成本。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确保该组织的组织的人力资源真正需要的。新员工与组织文化和承诺的性能要求高线,高绩效“双高”人员。“双高”的实现,避免了新员工的组织达到组织的要求,从不必要的费用和损失产生的结果。这包括新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没有达到机构的表现,其结果与培训费用造成的损失,新的工作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组织文化冲突短缺和高周转率的承诺,使成本造成的,工作人员和组织,工作人员和工作,使组织不匹配的核心能力建设的困难等。

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有计划留在该组织中的员工最需要的。这包括两层含义,为最合适的机构之一需要员工留在组织内,和第二,所以没有组织员工需要离开该组织。组织需要留住的员工,组织必须保持战略机制的形成一人。组织的战略和规划,招聘和雇用,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和福利的人力资源,员工关系,必须紧紧围绕组织的整体战略和各提高组织绩效其他衔接,同时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和员工满意。组织必须能够保持员工保持本组织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创造了条件,增值。同时,组织需要的时间其实并不合适的员工可以更有效地保证了组织文化和绩效目标。

第二,通过对组织战略相匹配,以创造价值

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路线有两个功能:功能导向功能和集会。

一,指导作用。通过人力资源的战略和策略的匹配,该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做法,并紧密联系组织的战略目标,组织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工作分析,工作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机会,培训,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等方面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工作来考虑,但任何受益于本组织的策略目标考虑的问题。此外,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方法是通过组织对组织的战略意图传达给所有员工(或未来的工作人员),员工的期望,态度和行为的有效的自觉引导组织的战略方向。员工对组织的贡献,维持本组织的一个明确的方向,一致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创造巨大的价值。

2,池功能。通过全面的战略规划和系统设计人力资源管理,协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的匹配和功能整合世贤可以有效地避免在与Chongtu系统的运作和矛盾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块,保证质量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最佳总体性能。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内部配套管理制度,组织可以形成强大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的蔓延明确的方向,以提高工作人员的认识和忠诚度对组织,形成合力,从而为组织创造一个伟大的无形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组织的资产。

第三,通过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所有工作人员的能力

能够充分的工作人员包括四个方面: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第一,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二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第三,通过实施有效管理心理合约高的工作人员承担;4,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

1,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与事物的重视,人们,人与组织匹配,其中有效的匹配,以实现每个员工发挥最大的效能。这是一个人事主管,物尽其用,相辅相成的整体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根据组织的战略和设计工作的第一个合理的人力资源。在此基础上,该组织的人力资源能力模型的建立,然后进行测试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的能力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按照能力原则,利用他们的技能只使用,人与事,人与人,人与组织,最佳匹配。

2,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战略绩效管理对员工绩效的重点不是静态的判断,它注重员工的个人,团队和组织的动态管理的整体效能。对绩效目标与绩效标准的制定,以确定的执行情况和绩效改进措施的落实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整个过程应形成一个圈PDCA循环,在循环,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个人和组织业绩的改善。这是绩效管理过程本身的形成,不向作为管理过程重点的业绩,但会发现和解决了一个管理的重点形成性能问题。

3,通过对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以有效达到高的承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活力,其对生物个体的影响,如个人之间,对其他事物不同的资源使用,受到个人动机。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以实现通过有效的心理合约员工,以确保员工的高承诺该组织。在执行过程中,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源制度和组织文化和有效地提供给员工的承诺,雇员组织,并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以提高员工的承诺,该组织并最终导致企业公民员工行为,以实现员工的社会化。

4,通过有效的激励,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策略性人力资源的内在动力和外部诱因的平衡管理的重点。一方面,它强调的设计工作,并通过员工和组织文化的合理配置,通过自身的建设,作为一个成员组织的启发得到满足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它也重视物质奖励对员工行为的重要影响,在充分重视其工作人员的行为直接作用的战略。此外,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关注在一定条件下的内部和外部动机的冰努力创造条件,有利于促进其企业战略方向的转变。

第四,通过人力资源开发补充价值创造组织价值

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业务流程的人力资本管理流程。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可以获取更多的人力资本。人作为一个组织的价值增值,人力资本的重要形式的资本增值,就成了最重要的资产。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是第一个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好员工的目标。组织根据组织的战略和对设计人员的职业雇员的测试结果,并多次与工作人员,充分沟通,形成双方认可的工作人员的实际职业生涯管理计划。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方案的指导,公司和员工一起工作的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发展。这是因为其训练和运用他们的知识,并有明确的目的,发展良好的效果和高投入产出比。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6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系统掌握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具有市场研究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运营管理能力、咨询决策能力,合作意识强,职业素养高,富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二、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愿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法律与国防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时代应变能力、公关能力及职业竞争能力。

4.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市场研究、项目评价与项目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咨询与决策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我国工商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以及相关的国际惯例和规则,熟悉市场运行规律,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掌握基本的管理研究方法,能针对企业实际和行业背景,分析、判断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源和机理,初步具备科学研究能力。

6.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具有良好的从业心理素质和适应艰苦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工商企业从事项目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咨询决策等工作,或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管理理论、政策与应用研究和管理工作。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

核心课程: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研究、运营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创业管理、商业管理、企业管理咨询。

五、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202学分

六、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2400学时,实践教学52周。

七、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三至六年。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电子商务专业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扎实的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好的外语和表达沟通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务,熟练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技能,能从事电子商务规划、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法律与国防知识;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较强的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3.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对新知识、新技术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具有较强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及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基本的管理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对电子商务活动具有敏锐感悟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4.具有扎实的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子商务领域相关的政策法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的理论与实务;熟练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技能,毕业后能从事电子商务规划、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等;

5.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良好的从业心理素质和适应艰苦环境工作的能力。

三、业务范围

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规划、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能从事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商务管理、策划、咨询以及研究工作,还能够在政府部门从事电子政务管理工作等。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电子商务基础、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电子商务系统设计与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电子金融与安全、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企业资源计划

五、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毕业总学分为:205.5 学分。

六、教学时数

课堂理论教学学时数为 2360 学时,集中性实践系统环节为 58 周。

七、学制与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

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具有“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专业素养成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扎实,熟练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论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具备人力资源信息化应用能力,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国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和较好的计算机能力。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时代应变能力,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及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

4.具有较系统、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

5.遵循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基本行为规范,身体健康,心理素质成熟健全,全面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论知识;熟悉国家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熟练掌握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实务技能和工作方法;具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政策制定能力;能根据国际惯例和中国国情,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三、主要业务范围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与工作评价、人员甄选与录用、开发与培训、薪酬与绩效考核管理等专业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理论、政策与应用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专业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工作分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社会保障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务

五、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最低毕业学分要求195.5学分。

六、教学时数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堂理论教学学时数2400学时,集中性实践系统环节50周。

七、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

八、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市场营销专业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具有现代市场经营理念、国际化视野、职业化素养、人文与科学精神,系统掌握营销管理方法和工具,具有“宽基础、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并具备较强市场研究和执行能力的高级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二、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国防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和较好的计算机能力。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科学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时代应变能力,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及较强的职业竞争能力。

4.具有较系统、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系统掌握营销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动态和熟悉经营管理的有关方针、法规和惯例,具有较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具有良好的从业心理素质和适应艰苦工作的能力。

三、主要业务范围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工商企业,可从事市场研究、营销策划、营销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有关政策研究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等非营利性组织从事市场营销战略、政策、理论等研究工作。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专业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研究、公共关系与CIS、营销工程、消费行为学、企业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

五、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195.5学分

六、教学时数

2392学时,集中性实践系统环节46周。

七、学制和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8年。

八、授予学位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7

2010年6月, 国家教育部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宗旨下, 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该计划是我国贯彻和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 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自2010年以来, 相继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 1个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与交通运输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2个本科专业分别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和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有序开展, 学院首批试点专业学生已在2013年年底进入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和选题阶段, 而毕业设计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 该环节实施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 该环节不仅面临常规毕业设计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还面临如何在实践过程中培养造就一批有主动性、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等相关问题。因此, 如何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基础上同时实现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 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院校不可避免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毕业设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 立题内容范围较窄, 局限性大, 重复率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最早始建于1965年的北京[1], 但真正大规模投入建设和运营仅仅为近10年时间, 相关研究资料较为匮乏, 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毕业设计主要针对土建工程、单线运营等内容展开, 还有部分主要是与大铁路之间的结合运用等, 其与城市内部轨道交通行业的结合相对较少, 真正解决行业内部问题的机会则更少。同时, 由于轨道交通也分为早期土建阶段、运营服务阶段、车辆和信号维护保障阶段, 各领域有其自身的特点, 各自融合性较差, 这些原因均导致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毕业设计的立题范围窄、局限性大、重复率高。

通过对学院近几年毕业设计题目的相关整理后发现, 每年研究内容的变化范围不大, 有时相近年度的立题还会出现雷同, 尽管存在同一内容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情况, 但是立题范围窄, 局限性大的问题在毕业设计立题过程中依然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 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伴随高校扩招和就业分配制度改革[2], 如今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异常激烈的就业竞争, 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早在第七学期开学, 就有大量学生投身做简历、找工作、去面试的热潮之中, 也有部分学生忙于考研、出国等各类毕业后的人生规划, 从而降低了对在校期间最后两学期学习生活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 就业门槛的日益提高也使得用人单位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3], 还要求其具有一定实际操作能力, 有些单位为了降低培训成本, 提前增加劳动力, 还会要求学生在第八学期进行实习, 这使得学生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再次压缩, 部分学生还会因为实习冲突而减少与指导教师的见面次数, 严重影响毕业设计的正常开展, 学生对于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亟待提高。

三、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毕业设计 (论文) 问题原因分析

针对学生对于毕业设计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 学院经过专题研究讨论和相关问卷调查后发现, 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 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学习到的知识有限, 不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就是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 完成翻译和文献整理后形成一篇文档, 是毕业前获得文凭的最后一个工作, 更有甚者抱有学校不会为难自己的侥幸心理, 从而不断降低对毕业设计的正确认识和自我要求。

其次, 毕业设计的成绩等级划分不尽合理。目前毕业设计仅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 如两位学生综合评分依次为80分和79分, 尽管只有1分之差, 但成绩却是良好和中等的区别, 在绩点上更是3.0和2.0的巨大差别, 学生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 认为努力完成和一般完成没有太大差别, 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挑战大, 但成绩评定却不一定好, 因而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降低。

第三, 学生普遍认为就业单位实习比完成毕业设计重要。当毕业设计时间与就业单位实习时间产生冲突时, 学生普遍认为在就业单位实习能获得更多实践能力, 从而自觉地“忽视”毕业设计工作。

四、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毕业设计改革创新措施

为了更好地落实卓越计划, 培养造就一批有主动性、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结合学生对毕业设计 (论文) 的期望和具体操作可行性,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主要从4方面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一) 结合“双导师制”拓宽毕业设计立题范围, 提高现场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毕业设计立题范围窄、局限性大的问题,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有效结合“双导师制”开展立题工作, 即毕业设计的立题工作主要由企业导师确定, 每位企业导师将针对现场实际存在的问题, 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及内容, 同时, 院内指导教师则针对所立题目评估完成所需工作量, 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最终的毕业设计的立题工作。

该方法不仅丰富了选题类型, 贴近运营实际, 同时, 参与该题目的学生也会意识到其研究内容具体的实际应用价值, 从而改变工作态度, 提高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 由院内指导教师负责评估的论文工作量, 也较好地避免了论文题目太大, 研究内容太过广泛等问题, 同时也会减少部分过于复杂和深奥的专题研究问题, 使为期四个月的毕业设计在完成一定量的文献阅读、计算分析、简单试验方面的工作外, 还能取得独立完整的技术成果, 真正做到毕业设计 (论文) 实际针对性强, 工程应用能力佳, 学生参与度高、最终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工作。

(二) 改善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 丰富毕业设计的形式

学院在充分听取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期望和意见后, 鼓励各位带教导师丰富毕业设计的形式, 如提倡采取团队讨论, 参加讲座等, 这不仅使学生完成翻译、查找文献等相关工作, 更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 有思考的进行资料收集。团队讨论的形式也将使学习成果得到分享和最大化应用, 有效调动学生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毕业设计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 而是一个相互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优化毕业设计 (论文) 的成绩评定等级

通过与学校沟通和协调, 未来希望使毕业设计 (论文) 具备A、A-、B+、B、B-、C+、C、C-、D、缓答辩和不及格共11个等级, 使毕业设计 (论文) 的成绩评定更趋于合理。同时, 学院还将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的开展实施, 在立题时结合不同题目划分不同难度等级, 帮助学生更好地结合自身能力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工作。不仅如此, 在成绩评定时每篇论文将在综合成绩后乘以相应难度等级权重, 使该成绩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工作情况。

(四) 将毕业设计和就业实习有效结合

学院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执行双导师制, 在毕业设计选题时会结合该生的就业情况, 如某生已与某地轨道交通企业签订三方就业协议, 则优先安排该生参与毕业设计的“双导师制”带教计划, 由未来任职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企业导师, 针对未来任职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毕业设计工作。该方案不仅能有效保证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和工作量, 企业导师还能安排带教学生前往涉及论文相关问题的岗位进行跟班实习, 真实了解问题产生的各种原因, 使毕业设计充分结合现场实际, 研究成果也将更具有工程实际意义。不仅如此, 该方案还能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未来的任职企业, 在毕业设计完成过程中增加对任职企业的归属感, 而企业导师也能在带教过程中充分认识带教学生的优缺点, 并在日后给予相关工作建议。经过学院近几年毕业设计的实践探索表明, 该方案实践效果较好, 深受企业导师和学生的普遍认可。

五、结论

城市轨道交通类本科毕业设计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立题内容范围窄、局限性大、重复率高, 以及与就业实习冲突时, 学生重视程度下降等问题, 通过拓宽立题内容、丰富研究形式、优化成绩评定等第、有效结合就业等改革措施, 能较好地改变原有状况, 充分发挥毕业设计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实现培养具有主动性、创新性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静, 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7:23.

[2]张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2009, (8) :326-329.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8

【摘 要】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探讨,通过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的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土建类专业 实践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85-02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还在起步阶段,课程的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在摸索和探索,不少高职和大专院校升本后都按照学术型、研究型的本科模式建构。研究型本科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的学习,学校与企业沟通较少,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力度不够,教师缺乏工程背景和工程能力。而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设置需要把理论课程和实训实践课程结合起来,并加大实训实践教学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近年来,人们已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内许多地方性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已逐渐注重实践教学的强化,围绕实践教学改革的课题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针对应用型本科土建专业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始终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施“八大工程”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而且学校正好处在由培养高职毕业生转向培养应用型本科生的转型阶段,土建类专业是学校的支撑专业,原有的实验实训教学场地设备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科研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一、土建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是当今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目前教学改革探索的热点问题。“产学研”相结合就是与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校外机构合作,把企业的产、教师的研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地方性高校要培养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离不开社会和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为了促进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土建类专业进一步发展,必须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企业为高校的实践教学、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科研基地、设备条件,让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入培训环节,提高了学生对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毕业后工作的适应性,缩短了就业适应期。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引入企业资源,强化行业指导,实行“实习就业贯通工程”的校企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学校共与110多家区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化了产教融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拓宽了教学改革新视野,开拓了就业工作新思路,为特色兴校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二)引入校企合作,提高实验实训设备的利用率。随着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办学层次的提高,需要不断充实和完善仪器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学校新建了实训中心大楼,但是土建类专业应用型本科的学生招生的人数较少,引进大型仪器设备的资金、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维护成本是一个必然要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引进校企合作来解决,学校与企业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与企业联合建立以教学、生产、科研、人才培训为一体的工程检测中心,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实现教学、科研与生产相互促进与转换。通过引入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金、工程技术人才、先进的设备及工程环境,减轻学校教育经费和专职实践教学教师的不足。在满足实践教学和教师科研实验的要求后,工程检测中心可以面向工程建设行业服务,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设备购置资金、维护成本和设备的利用率的问题了。

二、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建设

(一)加强实践教学场地及仪器设备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要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质量离不开必需的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因为办学层次的提高,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加大了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新建了实训中心,每个系都购置了大量的实验实训设备,硬件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在设备的管理中,学校应该把仪器设备的维修资金纳入学院年度预算,提前划拨,专款专用,尽量做到维修及时、有保障,使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可运行阶段,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保证实验课的开出率。对每一台仪器设备建立档案,进行数字化备案,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以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精准,延长其使用寿命。

目前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实训场地和设备都是分系管理建设,各系之间的仪器设备需要时可以互借,但是缺乏完善的设备共享机制,而且由于保护主义,各自为政,使得设备的使用率低下。因此,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实训中心建立后很有必要建立设备共享平台,对于先进的能够共用的实验设备,在信息畅通的环境下,可根据实际需要,跨系、跨室、跨专业借用和共用,甚至可以允许兄弟院校的师生有偿借用实验设备做实验,在促进不同专业和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同时也提高其共享率,并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培养高素质的实验实践教学团队。要培养出合格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提高实验实践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验实践教学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学历,而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与地方经济、行业密切联系的经历或者渠道。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理论教师、管理干部和实验技术人员组成,目前很多的高校注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理论教师而忽略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对年轻教师的培养也往往偏向于理论教学的教师。这种状况也成为影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短板。

要扭转这种局面,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应重视对实验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为了提高实验教学的水平,通过多渠道提高教师的实验实践水平。第一,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专职实验管理教师充实到实验教学队伍中。第二,通过本系现有教师帮扶计划,以老带新的模式培养青年教师,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包括实验室安全、设备的维护管理、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其专业技能。第三,派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企业或者科研院校进修培训。第四,以实验实训中心作为教学和科研的平台,对理论教学老师兼任实验指导老师开展实验仪器设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和指导,让其熟悉和掌握仪器设备的功能、使用方法、检测方法、规范操作与维护保养知识后才能带学生实验实训。第五,改进教师考核和评价体系,改变实验技术人员属于“教学辅助”、“科研辅助”的旧观念,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工资福利、培训深造方面的待遇,激励教师投入工程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三)建立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目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缺乏规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对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对教师的实验教学质量监督的体制,各教研室没有规范化的实验实践教学指导书和任务书,甚至出现同一门课程因为指导老师不同,而实验实训的教学内容和成绩评定的方案不一样,对实践课程成绩的考核和评价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因此在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考核机制的制定中,要围绕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坚持性和可操作性为导向。

1.完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质量监督体系体系。实践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的前提,为了有效地贯彻学校的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对各个关键的实践教学环节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标准,比如实践教学任务书、指导书的撰写要求,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办法,毕业顶岗实习的要求、毕业论文选题、指导、论文的撰写及绘图的要求。

2.优化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办法。实践教学成绩评定办法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土建类专业目前的实训实验教学成绩的评定一般由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勤和最终的实训报告来评定,而且最终的实训报告占绝对比例,这样的考核方式对一些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课程比较适宜,但是对于培养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实训课程应强调实训过程的考核,提高实践过程操作状况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实训教学过程中可以分组采取技能操作竞赛,竞赛的结果也作为实践课最终成绩的一部分,以赛促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组织协调的能力。

总之,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改进和实训中心的新建,能够为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应用型本科土建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践和教师的科研工作提供足够的场地设备和制度保障,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完善了教学实践体系与科研体系,符合学校“产学研”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促进教师业务能力的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增强学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鲍文博,宁宝宽,金生吉. 地方高校土建类专业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6)

[2]邵渊韬,杨永德,孙淑强. 高校实验设备资源共享机制探讨及实践[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1)

[3]蒋永生,邱洪兴,陈以一.土建类专业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3(2)

[4]刘宝臣,周健红,黄英娣,王磊,邓康成.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9(1)

[5]周翠玲,张耀军.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土木类专业类学生工程素质 [J].东南大学学报,2012(S)

[6]吴世华,李一峻,邱晓航,于丽华.实验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4(1)

[7]杨凤,刘军,高金贺,林斯任.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J].高等建筑教育,2014(5)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课程改革与建设立项建设项目(2014KGA08)

【作者简介】汪加梁(1983- ),男,湖南永州人,硕士,研究方向:再生混凝土的应用。

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篇9

题目新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办学学院

教学部(校外)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年级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年月 日

提 纲

前言

一、新经济的背景与特征

1.1新经济的背景与提出

1.2新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二、新经济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课题

2.1知识型员工将成为人力资源的主流

2.2未来的工作模式已经凸现

2.3激烈的人才竞争成为企业制胜的关键

2.4经济全球化对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课题

2.5组织变革及人才流动是必然趋势

三、树立与新经济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观 3.1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3.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国际竞争力

3.3做出科学规划,培育学习型组织

3.4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主动适应新经济下的变化

四、新经济下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4.1“尊重个性、以人为本”是管理的重要依据

4.2 从“管理”向“引导”转变

4.3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实施有效的管理

4.4 加强全面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4.5 充分信任,适当加压,必要授权

五、积极并勇敢地应对新经济下的人才竞争

5.1吸引外来人才,开发本土人才

5.2把人才的流失降到最低

5.2.1构建“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文化留人

5.2.2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待遇留人

5.2.3帮助其自我价值的实现——事业留人

5.2.4实施有效的沟通——情感留人

上一篇:新娘哥哥在妹妹婚礼上的致辞下一篇: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学生作文500字